CN102452226B -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2226B
CN102452226B CN201110308852.3A CN201110308852A CN102452226B CN 102452226 B CN102452226 B CN 102452226B CN 201110308852 A CN201110308852 A CN 201110308852A CN 102452226 B CN102452226 B CN 102452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uction force
recording
suc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8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2226A (zh
Inventor
实方崇仁
德岛大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52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2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2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2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10Advancing webs by a feed band against which web is held by fluid pressure, e.g. suction or air blast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其目的在于,抑制记录图像的画质劣化。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具备:加热部,其位于图像记录区域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位于通过电机而进行旋转的输送辊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控制部,其在记录动作中,将抽吸部对介质的抽吸力从第一抽吸力降低至低于第一抽吸力的第二抽吸力,并且使在记录动作中且在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第一抽吸力的抽吸力的期间内由电机产生的第一转矩,低于在输送动作中由电机产生的第二转矩。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图像记录装置,有一种从头向纸等的介质喷出油墨从而印刷图像的打印机。在打印机中,有一种如下的打印机,即,用压印板来支承介质,从而使介质相对于头成为固定的姿态,而且在压印板上设置抽吸孔并从抽吸孔对介质进行抽吸,从而使压印板上的介质被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处。
此外,还提出一种具有干燥部(加热部)的打印机,其中,所述干燥部(加热部)通过对印刷有图像的介质进行加热,从而使图像定影在介质上(例如,专利文献1)。
在对介质进行输送时,可以降低压印板对介质的抽吸力。尤其是,通过在印刷过程中降低压印板的抽吸力,从而能够在印刷结束后立即对介质进行输送,且能够缩短整体的作业时间。但是,在处于印刷过程中也从介质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对介质施加张力的打印机中,如果于印刷过程中降低压印板的抽吸力,则当介质通过干燥部而收缩时,压印板上的介质将会向干燥部侧被牵拉。于是,在印刷过程中,压印板上的介质的位置将发生偏移,从而印刷图像的画质将会劣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58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记录图像的画质劣化。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首选的发明为,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其在位于图像记录区域中的介质上记录图像;介质支承部,其利用设置有抽吸孔的开口部的支承面,来支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中的所述介质;抽吸部,其经由所述抽吸孔而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支承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输送部,其通过输送辊而将所述介质沿着输送路径进行输送,并且具有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所述输送辊旋转的电机;加热部,其使被记录在所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并且其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位于通过所述电机而进行旋转的所述输送辊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控制部,其实施如下控制,即,使由所述输送部实施的对所述介质的输送动作、和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对图像的记录动作反复执行,在所述记录动作中,将所述抽吸部对所述介质的抽吸力从第一抽吸力降低至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第二抽吸力,使在所述记录动作中且在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抽吸力的期间内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一转矩,低于在所述输送动作中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二转矩。
关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而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打印机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表示打印机的概要的剖视图。
图3为用于对比较例的印刷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4为用于对比较例的印刷处理中的卷筒纸的偏移进行说明的图。
图5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6A及图6B为用于对改变例的印刷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符号说明
1打印机;1’本体部;2计算机;10控制器;11接口部;
12CPU;13存储器;14单元控制电路;20馈送单元;
21卷轴;22、31a~31f、61中继辊;30输送单元;32供给辊;
33排出辊;34输送驱动辊;M1第一电机;M2第二电机;
40记录单元;41滑架;42头;43压印板;44抽吸孔;
45负压室;46第一风扇机构;47第二风扇机构;
48、53加热器;50干燥单元;51干燥炉;52风扇;
60收卷单元;62收卷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的事项。
即,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其在位于图像记录区域中的介质上记录图像;介质支承部,其利用设置有抽吸孔的开口部的支承面,来支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中的所述介质;抽吸部,其经由所述抽吸孔而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支承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输送部,其通过输送辊而将所述介质沿着输送路径进行输送,并且具有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所述输送辊旋转的电机;加热部,其使被记录在所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并且其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位于通过所述电机而进行旋转的所述输送辊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控制部,其实施如下控制,即,使由所述输送部实施的对所述介质的输送动作、和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对图像的记录动作反复执行,在所述记录动作中,将所述抽吸部对所述介质的抽吸力从第一抽吸力降低至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第二抽吸力,使在所述记录动作中且在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抽吸力的期间内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一转矩,低于在所述输送动作中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二转矩。
根据这种图像记录装置,能够防止在记录动作过程中被介质支承部支承的介质的位置发生偏移,且能够抑制记录图像的画质劣化。
在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输送动作结束后且所述记录动作开始前,将由所述电机产生的转矩变更为所述第一转矩。
根据这种图像记录装置,能够防止在记录动作过程中被介质支承部支承的介质的位置发生偏移,且能够抑制记录图像的画质劣化。
在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实施如下控制,即,在所述输送动作结束后,将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从所述第二抽吸力提高至所述第一抽吸力,在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达到所述第一抽吸力后,将由所述电机产生的转矩变更为所述第一转矩。
根据这种图像记录装置,能够以介质展开的状态使介质抽吸吸附在介质支承部上。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图像记录装置而在所述介质上记录图像,其中,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其在位于图像记录区域中的介质上记录图像;介质支承部,其利用设置有抽吸孔的开口部的支承面,来支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中的所述介质;抽吸部,其经由所述抽吸孔而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支承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输送部,其通过输送辊而将所述介质沿着输送路径进行输送,并且具有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所述输送辊旋转的电机;加热部,其使被记录在所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并且其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位于通过所述电机而进行旋转的所述输送辊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控制部,其实施如下控制,即,使由所述输送部实施的对所述介质的输送动作、和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对图像的记录动作反复执行,在所述记录动作中,将所述抽吸部对所述介质的抽吸力从第一抽吸力降低至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第二抽吸力,使在所述记录动作中且在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抽吸力的期间内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一转矩,低于在所述输送动作中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二转矩。
根据这种图像记录方法,能够防止在记录动作过程中被介质支承部支承的介质的位置发生偏移,且能够抑制记录图像的画质劣化。
关于打印机
以下,作为“图像记录装置”以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为例,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框图。图2为表示打印机1的概要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在作为介质的卷筒纸S(连续纸)上印刷图像。此外,打印机1以可通信的方式而与计算机2相连接,并且计算机2生成用于使打印机1印刷图像的印刷数据。而且,计算机2的功能也可以被内置在打印机1内。
控制器10(相当于控制部)为,用于实施对打印机1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接口部11为,用于在计算机2和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构件。CPU12为,用于实施对打印机1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13为,用于确保对CPU12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和作业区域等的构件。CPU12通过单元控制电路14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而且,检测器组70对打印机1内的状况进行监视,控制器10根据该检测结果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馈送单元20为,将卷筒纸S向输送单元30馈送的构件。馈送单元20具有:卷轴21,其上卷绕有卷筒纸S,且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中继辊22,其用于卷绕从卷轴21被放卷的卷筒纸S且将其向输送单元30引导。而且,馈送单元20位于打印机1的本体部1’的外部。
输送单元30(相当于输送部)为,通过多个输送辊而将从馈送单元20输送的卷筒纸S沿着预先设定的输送路径,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的构件。输送单元30具有:多个中继辊31a~31f;供给辊32;排出辊33;输送驱动辊34。通过卷筒纸S依次经由这些辊而进行移动,从而形成了用于输送卷筒纸S的输送路径。
供给辊32被设置在印刷区域的上游侧近前的位置处,并且由成对的辊32a、32b构成。卷筒纸S被这两个辊32a、32b所夹持。并且,一个辊为通过第一电机M1而进行旋转的供给驱动辊32a,而另一个辊为与供给驱动辊32a连动从而进行旋转的供给从动辊32b。
此外,输送驱动辊34被设置在,印刷区域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干燥炉51(后述)的输送路径的下流侧的位置处。而且,输送驱动辊34为,通过第二电机M2(相当于输送部所具有的电机)而进行旋转的驱动辊。
控制器10在使图像印刷在位于印刷区域中的卷筒纸S上之后,使卷筒纸S的、印刷有图像的部位从印刷区域排出,且使卷筒纸S的、尚未被印刷图像的部位供给至印刷区域。即,控制器10使印刷动作和对卷筒纸S的输送动作交替地反复执行。
此外,控制器10对第一电机M1进行位置控制,对第二电机M2进行转矩控制。而且,在输送动作时,控制器10实施控制,以使第一电机M1旋转预定的旋转量,且由第二电机M2产生预定的转矩。由此,在输送动作时,输送驱动辊34通过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而进行旋转,并且欲将卷筒纸S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输送的张力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并且,与此同时,通过第一电机M1而使供给辊32也进行旋转。其结果为,在输送动作时卷筒纸S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被输送。
另外,输送动作时第一电机M1旋转的旋转量,对应于在一次的输送动作中所输送的卷筒纸S的长度。此外,在输送动作时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被设定为,使输送动作时卷筒纸S不会发生晃动的程度上的张力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
此外,有时会有在输送动作时来不及执行来自馈送单元20(卷轴21)的卷筒纸S的放卷的情况。因此,预先将一次输送动作中所输送的量的卷筒纸S松弛卷绕在,位于馈送单元20与印刷区域之间的中继辊31a、31b上。而且,使位于打印机1的下方的中继辊31b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通过该方式,从而在输送动作时来自馈送单元20的卷筒纸S的放卷延迟了的情况下,中继辊31b将升起,从而预先松弛着的卷筒纸S将向印刷区域被供给。其结果为,能够在预定的输送时间内,将预定长度的卷筒纸S供给至印刷区域。
记录单元40(相当于记录部)为,在位于印刷区域的卷筒纸S上印刷(记录)图像的构件。记录单元40具有滑架41和头42。滑架41在被引导轴(未图示)引导的同时,使头42在X方向(卷筒纸S被输送的方向)以及Y方向(卷筒纸S的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头42为用于向卷筒纸S喷出油墨的部件,在头4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作为油墨喷出部的喷嘴。通过头42与滑架41一起在X方向及Y方向上移动并喷出油墨,从而在卷筒纸S上印刷二维图像。
而且,从喷嘴的油墨喷出方式可以为压电方式,也可以为热敏方式,其中,所述压电方式为,向驱动元件(压电元件)施加电压以使压力室膨胀、收缩,从而使油墨喷出的方式;所述热敏方式为,使用发热元件而在喷嘴内使产生气泡,并通过该气泡而使油墨喷出的方式。
此外,位于印刷区域的卷筒纸S从与印刷面相反一侧的背面侧被压印板43的上表面所支承。在压印板43的底面上连接有负压室45,并且在负压室45的底面上并排安装有第一风扇机构46和第二风扇机构47。此外,第二风扇机构47由两个风扇47a、47b构成,且在一个风扇47a的下侧安装有另一个风扇47b。而且,在压印板43上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抽吸孔44,并且负压室45经由抽吸孔44而与外部(压印板43的上部)连通。即,压印板43利用设置有抽吸孔44的开口部的支承面(上表面),来支承位于印刷区域的卷筒纸S。
第一风扇机构46以及第二风扇机构47将负压室45内的空气向外部吹出,从而将负压室45内置于负压状态。此时,压印板43的支承面上的外部气体经由抽吸孔44而被抽吸至负压室45内,从而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被抽吸吸附在压印板43的支承面上。即,通过负压室45、第一风扇机构46、以及第二风扇机构47,从而使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经由抽吸孔44而被抽吸,进而使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被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以下,将负压室45、第一风扇机构46、以及第二风扇机构47总称为“抽吸部”。
此外,在压印板43的内部配置有多个加热器48(例如镍铬合金线)。通过对加热器48通电以使压印板43的温度上升,从而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温度也上升。而且,为使热量均匀地传递于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从而以遍及压印板43的整个区域的方式而配置加热器48。其结果为,能够促进喷落在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上的油墨的干燥,并能够抑制印刷图像上的油墨的洇散。
干燥单元50(相当于加热部)具有,用于使被印刷在卷筒纸S上的图像定影的干燥炉51。干燥炉51位于印刷区域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位于通过第二电机M2而进行旋转的输送驱动辊34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侧。并且,干燥炉51具有多个风扇52和多个加热器53。在干燥炉51中,被加热器53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风扇52而被吹送至被供给到干燥炉51内的卷筒纸S的印刷面上。其结果为,能够使构成被印刷在卷筒纸S上的图像的油墨干燥,从而能够使被印刷在卷筒纸S上的图像定影在卷筒纸S上。因此,即使将印刷完成的卷筒纸S卷成卷筒状,也能够防止卷筒纸S的背面被油墨弄脏的现象,从而能够提供高品质的印刷物。另外,干燥炉5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吹送到卷筒纸S上的高温的空气在干燥炉51内产生对流的结构,还可以仅采用通过加热器53来对干燥炉5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结构。
收卷单元60为,用于收卷由输送单元30所输送的卷筒纸S(印刷完成的卷筒纸S)的构件。收卷单元60具有:中继辊61,其对由输送驱动辊34输送来的卷筒纸S进行卷绕并进行输送;收卷驱动轴62,其对卷筒纸S进行收卷。另外,收卷单元60位于打印机1的本体部1’的外部。
高抽吸模式、低抽吸模式
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通过抽吸部(负压室45、第一风扇机构46、以及第二风扇机构47),从而经由抽吸孔44而使被压印板43支承的卷筒纸S抽吸吸附在压印板43的支承面上。
在印刷动作中,为了将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保持在预定的位置处,且为了在因油墨的水分而使卷筒纸S发生了膨润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卷筒纸S保持为平坦的状态,从而希望尽量增强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吸附力。通过印刷动作中的卷筒纸S以平坦的状态被保持,从而压印板43内的加热器48的热量易于传递至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进而能够抑制油墨的洇散。而且,能够使油墨滴喷落在卷筒纸S上的正确的位置上,且能够防止卷筒纸S与头42的接触。
另一方面,在输送动作中,为了避免成为相对于输送的较大的阻力,需要将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吸附力尽量减弱至卷筒纸S不发生晃动的程度。
即,在输送动作中,与印刷动作中相比,希望抽吸部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力较弱。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设定了“高抽吸模式”和“低抽吸模式”,其中,所述“高抽吸模式”为,将抽吸部对卷筒纸S的抽吸力设为较高的抽吸力(相当于第一抽吸力)的模式,而所述“低抽吸模式”为,将抽吸部对卷筒纸S的抽吸力设为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相比较低的抽吸力(相当于第二抽吸力)的模式。并且,控制器10能够对高抽吸模式和低抽吸模式进行切换。
控制器10在印刷动作中设定为高抽吸模式,并在输送动作中设定为低抽吸模式。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从而能够在印刷动作中将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以平坦的状态保持在预定的位置处,并且能够在输送动作中顺利地对卷筒纸S进行输送。反过来说,通过在输送动作中设定为低抽吸模式,从而即使输送单元30对卷筒纸S的输送力减弱(具体而言,即使第二电机M2的转矩值降低),也能够对卷筒纸S进行输送。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和省电力化。
为了改变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力,只需改变负压室45内的负压即可。通过提高负压室45内的负压(通过降低压力),从而能够提高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力,而通过降低负压室45内的负压(通过提高压力),从而能够降低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力。
而且,负压室45内的压力(负压)只需根据输送单元30对卷筒纸S的输送力和卷筒纸S的种类等来进行设定即可,例如,在高抽吸模式下将负压室45内的压力设定为比大气压低805Pa的压力,而在低抽吸模式中将负压室45内的压力设定为比大气压低140Pa的压力即可。此外,也可以在负压室45上设置对负压室45内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未图示),并对负压室45内的压力是否为所需的压力(负压)进行确认。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为了根据模式来改变负压室45内的负压,从而在高抽吸模式时,将第一风扇机构46和第二风扇机构47的双方均置于开启状态,而在低抽吸模式时,将第一风扇机构46置于开启状态,并将第二风扇机构47置于关闭状态。
其原因在于,如第二风扇机构47这样直列配置两个风扇47a、47b的方式(以两个风扇的轴位于同轴上的形式而进行配置的方式),与具有相同特性的一个风扇的方式(第一风扇机构46)相比,能够提高静压。即,与由一个风扇而构成的第一风扇机构46对负压室45内的空气进行吹出的方式相比,直列配置有两个风扇的第二风扇机构47对负压室45内的空气进行吹出的方式能够提高负压室45内的负压。
此外,在低抽吸模式时,由于第二风扇机构47为关闭状态,因此在通过第一风扇机构46而将负压室45内的空气吹出至外部的同时,通过第二风扇机构47而使负压室45内被大气开放。其结果为,负压室45内的负压将立即降低(压力升高),从而能够迅速地进行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的切换。
另外,为了改变负压室45内的负压,并不一定采用将由一个风扇构成的第一风扇机构46、和直列安装有两个风扇47a、47b的第二风扇机构47并排配置的结构。例如,通过改变风扇的转数,也能够改变负压室45内的负压。
印刷处理
比较例的印刷处理
图3为用于对比较例的印刷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4为用于对比较例的印刷处理中的卷筒纸S的偏移进行说明的图。图3的上图为,表示抽吸部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力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3的中央图为,表示卷筒纸S的输送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3的下图为,表示由使输送驱动辊34旋转的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在“时间0~t2”内,实施印刷动作;在“时间t2~t5”内,实施输送动作。
如上文所述,在印刷动作时优选为,增强抽吸部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力,并且在输送动作时优选为,减弱抽吸部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力。但是,如果在整个印刷动作期间一直维持高抽吸模式的状态,并在印刷动作结束后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切换,则无法在印刷动作结束后立刻转移至输送动作。即,在印刷动作与输送动作之间,需要有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的切换动作,从而整体的作业时间将变长。
因此,在比较例中,于印刷动作中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切换。在此,控制器10在作为印刷动作中的“时间t1”处,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切换。通过此种方式,由于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的切换动作与印刷动作并行实施,因此能够缩短整体的作业时间。另外,在输送动作结束后,实施从低抽吸模式向高抽吸模式的切换动作,之后再次开始印刷动作。
而且,如图3的中央图所示,输送动作的期间(t2~t5)被分为如下三个期间,即,卷筒纸S的开始移动的加速时(t2~t3)、卷筒纸S以固定的速度V被输送的定速时(t3~t4)、卷筒纸S停止前的减速时(t4~t5)。另外,输送动作以外的时间,卷筒纸S的输送速度为零。
控制器10对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进行控制,并且经由通过第二电机M2而进行旋转的输送驱动辊34,而向卷筒纸S施加用于输送卷筒纸S的张力。由此,控制器10对第二电机M2的转矩进行控制,以使卷筒纸S以图3的中央图所示的输送速度而被输送。
具体而言,如图3的下图所示,控制器10对第二电机M2的转矩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加速时(t2~t3)由第二电机M2产生最高转矩T1,在定速时(t3~t4)由第二电机M2产生低于加速时的转矩T1的转矩T2,在减速时(t4~t5)由第二电机M2产生最低转矩T4。另外,控制器10通过对流通于第二电机M2中的电流值进行控制,从而对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进行控制。
而且,在比较例中,在输送动作时以外的时间(0~t2、t5以后),也向卷筒纸S施加较高的张力。因此,控制器10以如下方式而进行控制,即,使在输送动作时以外的时间,通过第二电机M2而产生高于减速时的转矩T4的转矩T3。
另一方面,使印刷区域的上游侧的供给辊32旋转的第一电机M1被实施位置控制,并且在输送动作结束后,被供给辊32夹持的卷筒纸S的部位被控制为,保持在该位置处。
由此,在输送动作时以外的时间,处于供给辊32与输送驱动辊34之间的卷筒纸S不会松弛而是处于张紧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干燥炉51内的风扇52与卷筒纸S之间的接触,且能够顺利地实施接下来的输送动作。
但是,如图4所示,在打印机1中干燥炉51被设置在,印刷区域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通过第二电机M2而进行旋转的输送驱动辊34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侧的位置处。为了使被印刷在卷筒纸S上的图像定影,干燥炉51内为高温(例如75度)。因此,卷筒纸S的、位于干燥炉51内的部位,随着卷筒纸S内的水分和油墨的蒸发,将朝向干燥炉51的中央部收缩。
在该比较例中,在输送动作时以外的时间卷筒纸S上也被施加有较高的张力。但是,在高抽吸模式时,抽吸部的抽吸力F1、即将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较强。因此,在高抽吸模式时,与通过第二电机M2而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的张力(将卷筒纸S向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牵拉的力)相比,将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更强。所以,如果在高抽吸模式时干燥炉51内的卷筒纸S进行收缩,则输送驱动辊34侧的卷筒纸S(干燥炉51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卷筒纸S)将向干燥炉51侧被牵拉。
另一方面,当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时(即,切换动作时和低抽吸模式时),与通过第二电机M2而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的张力相比,将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将减弱。所以,如果在切换动作时和低抽吸模式时干燥炉51内的卷筒纸S进行收缩,则如图4所示,压印板43侧的卷筒纸S(干燥炉51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侧的卷筒纸S)将向干燥炉51侧被牵拉。
在该比较例中,为了缩短整体的作业时间,从而在印刷动作中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切换。因此,如果在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的切换后(在图3中为切换动作时:时间t1~t2),干燥炉51内的卷筒纸S进行收缩,则尽管处于印刷动作中,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也会向干燥炉51侧(输送路径的下游侧)被牵拉,从而导致图像的印刷位置发生偏移。详细而言,相对于在高抽吸模式时被印刷的图像的位置而言,在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的切换后被印刷的图像的位置将向输送路径的上游侧偏移。其结果为,印刷图像的画质将会劣化。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抑制印刷图像的画质劣化。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
图5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5的上图为,表示抽吸部对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抽吸力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5的中央图为,表示卷筒纸S的输送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5的下图为,表示由使输送驱动辊34旋转的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表。而且,在“时间0~t2”内实施印刷动作,在“时间t2~t5”内实施输送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比较例一样,为了缩短整体的作业时间,从而在印刷动作中(时间t1)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切换。即,控制器10在印刷动作中,将抽吸部对卷筒纸S的抽吸力从高抽吸力F1(相当于第一抽吸力)降低至低抽吸力F2(相当于第二抽吸力)。
但是,在比较例的印刷动作中(图3的下图),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T3设定为高于减速时(输送动作时)的转矩T4的转矩,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动作中(图5的下图),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T5设定为,低于减速时的转矩T4的转矩。以下,也可以将低于减速时的转矩T4的转矩T5称为“微小转矩T5”。
更加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干燥炉51被设置在,印刷区域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通过第二电机M2而进行旋转的输送驱动辊34的输送路径的上游侧的位置处,而控制器10在印刷动作中从高抽吸模式切换至低抽吸模式,并且,使在印刷动作中且在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的期间内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T5(相当于第一转矩),低于在输送动作中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T1、T2、T4(相当于第二转矩)。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通过微小转矩T5而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的张力相比,使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越强,就越能够使微小转矩T5降低,其中,所述微小转矩T5为,在印刷动作中且在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的期间内,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微小转矩。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于印刷动作中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切换以使抽吸部的抽吸力弱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后,干燥炉51内的卷筒纸S发生了收缩,也会与高抽吸模式时同样地,使输送驱动辊34侧的卷筒纸S(干燥炉51的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卷筒纸S)向干燥炉51侧被牵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印刷动作中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进行了切换,也能够防止在印刷动作中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能够防止图像的印刷位置偏移。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缩短整体的作业时间的同时,抑制印刷图像的画质劣化。
另外,印刷动作中且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的期间,相当于图5中的切换动作的期间(时间t1~t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印刷动作中且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的期间(时间t1~t2)内转矩较为微小,但是也使第二电机M2产生了转矩T5。假设,如果在该期间(t1~t2)内使第二电机M2完全不产生转矩(即,将第二电机M2的转矩设定为零),则输送驱动辊34与印刷区域之间的卷筒纸S将发生松弛。于是,干燥炉51内的风扇52将与卷筒纸S接触,从而无法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输送动作。
另一方面,如比较例(图3)那样,当在该期间(t1~t2)内使第二电机M2产生所需以上的转矩(即,大于减速时的转矩T4的转矩T3)时,将会由于干燥炉51中的卷筒纸S的伸缩而导致压印板43侧的卷筒纸S的位置发生偏移。于是,图像的印刷位置将发生偏移,从而印刷图像的画质将劣化。
因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印刷动作中且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的期间(t1~t2)内,使第二电机M2产生微小转矩T5即可。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防止输送驱动辊34与印刷区域之间的卷筒纸S的松弛的同时,防止图像的印刷位置偏移。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印刷动作中且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的期间(t1~t2)内,卷筒纸S在干燥炉51内发生了伸缩时,使第二电机M2产生令第二电机M2向与输送动作时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程度上的微小转矩T5。换言之,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T5设定为微小,以使得与将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相比,通过微小转矩T5而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的张力压倒性地减弱。
例如,在该期间(t1~t2)内,相对于在比较例中使第二电机M2产生33N的转矩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二电机M2产生1N以下的转矩(但是,不包括0N)即可。另外,控制器10通过对流通于第二电机M2的电流值进行控制,从而对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进行控制。因此,在该期间(t1~t2)内,相对于例如在比较例中使1A的电流流通于第二电机M2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使0.27A的电流流通于第二电机M2即可。
此外,即使处于印刷动作中但只要为高抽吸模式时(时间0~t1),则即使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设定为大于微小转矩T5的转矩,也不会存在由于干燥炉51内的卷筒纸S的伸缩而导致压印板43侧的卷筒纸S发生偏移的可能性。但是,第一电机M1被实施了位置控制。因此,在输送动作结束后,欲使第一电机M1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即,欲使被供给辊32夹持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与通过第二电机M2而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的张力,在平衡的状态下保持稳定。
如果在该平衡的状态下,使第二电机M2的转矩值发生变动,则有时会出现如下情况,即,在使转矩值发生了变动的瞬间,欲使被供给辊32夹持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与通过第二电机M2而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的张力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在平衡被破坏的瞬间,存在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向输送路径的上游侧(第一电机M1侧)偏移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在印刷动作中,使第二电机M2的转矩例如从减速时的转矩T4降低至微小转矩T5,则存在图像的印刷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送动作结束后且印刷动作开始前(图5的t5~t6之间),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变更为微小转矩T5。即,在输送动作结束后且印刷动作开始前,控制器10使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从减速时的转矩T4(输送动作时的转矩)降低至微小转矩T5。在此,如图5的下图所示,在印刷动作即将开始之前(时间t6),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从减速时的转矩T4降低至微小转矩T5。
通过此种方式,由于在印刷动作中第二电机M2的转矩不发生变动,因此能够防止欲使被供给辊32夹持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与通过第二电机M2而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的张力之间的平衡被破坏的现象。由此,在印刷动作中,能够防止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导致图像的印刷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送动作结束后进行从低抽吸模式向高抽吸模式的切换动作(将抽吸部的抽吸力从第二抽吸力提高至第一抽吸力),并在抽吸部的抽吸力达到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之后,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变更为微小转矩T5。即,在抽吸部的抽吸力达到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后,控制器10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从减速时的转矩T4(输送动作时的转矩)降低至微小转矩T5。在此,如图5的下图所示,在切换动作刚刚结束之后(时间t6),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从减速时的转矩T4降低至微小转矩T5。
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通过第二电机M2而产生着大于微小转矩T5的转矩(在此为减速时的转矩T4)的状态下,从低抽吸模式切换至高抽吸模式。即,在卷筒纸S上被施加有较大张力的状态下,从低抽吸模式切换至高抽吸模式。因此,能够在卷筒纸S不松弛而张紧的状态下,使卷筒纸S抽吸吸附在压印板43的支承面上。其结果为,能够以平坦的状态使卷筒纸S的预定的部位抽吸吸附在压印板43的支承面上。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缩短整体的作业时间而在印刷动作中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切换,但是优选为,在印刷动作的后半程实施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的切换动作。进一步而言,优选为,在从印刷动作的结束时间点(时间t2)起逆运算切换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而获得的时间点(时间t1),开始从高抽吸模式向低抽吸模式的切换动作。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印刷动作中尽量延长作为高抽吸模式的时间。其结果为,能够在印刷动作中的更长的时间内,将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以平坦的状态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
改变例
图6A以及图6B为,用于对改变例的印刷处理进行说明的图。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图5)中,在切换动作刚刚结束之后且印刷动作即将开始之前的“时间t6”,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从减速时的转矩T4降低至微小转矩T5,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6A所示,也可以在输送动作刚结束之后的“时间t5”,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从减速时的转矩T4降低至微小转矩T5。此时,即使在印刷动作中且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的期间(图6A的切换动作时,t1~t2)内卷筒纸S在干燥炉51内发生了伸缩,也能够防止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从而能够抑制印刷图像的画质劣化。
此外,例如,如图6B所示,也可以在从输送动作结束后到印刷动作中的切换动作开始前的期间内,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设定为,高于微小转矩T5的转矩(例如,减速时的转矩T4和高于减速时的转矩T4的转矩T3)。并且,也可以在印刷动作中的切换动作开始之前,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变更为微小转矩T5。
此时,即使在印刷动作中且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高抽吸模式时的抽吸力F1的抽吸力的期间(图6B的切换动作时,t1~t2)内在干燥炉51内卷筒纸S发生了伸缩,也能够防止压印板43上的卷筒纸S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且能够抑制印刷图像的画质劣化。
但是,如果在印刷动作中改变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则有可能会出现如下现象,即,欲使被供给辊32夹持的卷筒纸S保持在该位置上的力,与通过第二电机M2而被施加在卷筒纸S上的张力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从而图像的印刷位置发生偏移。因此,优选为,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在印刷动作的开始前将由第二电机M2所产生的转矩变更为微小转矩T5。
其它的实施方式
虽然本实施方式主要对图像记录装置进行了叙述,但是也包括图像记录方法等的公开。而且,本实施方式为用于使本发明易于理解的实施方式,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解释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条件下进行改变和改善,并且显然在本发明中也包括其等效物。尤其是,在下文中所叙述的实施方式也被包括在本发明内。
关于打印机
虽然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出一种针对位于印刷区域中的卷筒纸S而使头42于X方向以及Y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印刷图像的打印机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在卷筒纸S从被固定的头的下方通过时印刷图像的打印机。
此外,用于记录图像的介质并不限定于卷筒纸,也可以采用单页纸,也可以采用通过从喷嘴喷出油墨以外的其它流体而在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
此外,图像记录装置并不限定于打印机,例如,也可以在滤色器制造装置、染色装置、微加工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表面加工装置、三维造型机、气体气化装置、有机EL制造装置(特别是高分子EL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成膜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应用了油墨喷射技术的各种装置上,应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

Claims (4)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其在位于图像记录区域中的介质上记录图像;
介质支承部,其利用设置有抽吸孔的开口部的支承面,来支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中的所述介质;
抽吸部,其经由所述抽吸孔而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支承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
输送部,其通过输送辊而将所述介质沿着输送路径进行输送,并且具有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所述输送辊旋转的电机;
加热部,其使被记录在所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并且其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位于通过所述电机而进行旋转的所述输送辊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
控制部,其实施如下控制,即,
使由所述输送部实施的对所述介质的输送动作、和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对图像的记录动作反复执行,
在所述记录动作中,将所述抽吸部对所述介质的抽吸力从第一抽吸力降低至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第二抽吸力,
使在所述记录动作中且在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抽吸力的期间内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一转矩,低于在所述输送动作中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二转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输送动作结束后且所述记录动作开始前,将由所述电机产生的转矩变更为所述第一转矩。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实施如下控制,即,
在所述输送动作结束后,将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从所述第二抽吸力提高至所述第一抽吸力,
在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达到所述第一抽吸力后,将由所述电机产生的转矩变更为所述第一转矩。
4.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图像记录装置而在介质上记录图像,其中,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具备:
记录部,其在位于图像记录区域中的所述介质上记录图像;
介质支承部,其利用设置有抽吸孔的开口部的支承面,来支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中的所述介质;
抽吸部,其经由所述抽吸孔而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支承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
输送部,其通过输送辊而将所述介质沿着输送路径进行输送,并且具有使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所述输送辊旋转的电机;
加热部,其使被记录在所述介质上的图像定影,并且其位于所述图像记录区域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下游侧,且位于通过所述电机而进行旋转的所述输送辊的、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
控制部,其实施如下控制,即,
使由所述输送部实施的对所述介质的输送动作、和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对图像的记录动作反复执行,
在所述记录动作中,将所述抽吸部对所述介质的抽吸力从第一抽吸力降低至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第二抽吸力,
使在所述记录动作中且在所述抽吸部的抽吸力为低于所述第一抽吸力的抽吸力的期间内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一转矩,低于在所述输送动作中由所述电机产生的第二转矩。
CN201110308852.3A 2010-10-19 2011-10-12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Active CN102452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4714 2010-10-19
JP2010234714A JP5556574B2 (ja) 2010-10-19 2010-10-19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2226A CN102452226A (zh) 2012-05-16
CN102452226B true CN102452226B (zh) 2015-06-24

Family

ID=4593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8852.3A Active CN102452226B (zh) 2010-10-19 2011-10-12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858104B2 (zh)
JP (1) JP5556574B2 (zh)
CN (1) CN102452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24807A (ja) * 2012-12-25 2014-07-07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
JP2014188907A (ja) * 2013-03-27 2014-10-06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KR101900625B1 (ko) * 2014-07-18 2018-09-19 봅스트 맥스 에스에이 편평한 서포트들을 이송하기 위한 시스템용의 흡입 플리넘 및 따라서 장착된 인쇄 기계
JP2017094660A (ja) * 2015-11-27 2017-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TW201718277A (zh) * 2015-11-27 2017-06-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供給單元及液體噴射裝置
CN111479697B (zh) * 2017-12-18 2022-04-2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传输介质
JP6936997B2 (ja) * 2018-07-25 2021-09-22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乾燥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CN113320302B (zh) * 2021-04-30 2023-07-21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其电机自适应驱动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8841A (en) * 1979-06-28 1981-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4686540A (en) * 1986-04-15 1987-08-11 Microdynamics, Inc. Compact plotter for generation of accurate plotted images of long length
US4695898A (en) * 1985-06-20 1987-09-22 Ricoh Company, Ltd. Facsimile machine using cut sheets of paper
US4975780A (en) * 1988-01-29 1990-12-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of scan line recording wid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5963A (en) * 1988-01-29 1997-06-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jamming caused by floating at last line
WO2000034049A1 (fr) * 1998-12-07 2000-06-15 Copyer Co., Ltd.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image de type a jet d'encre
JP2006212927A (ja) * 2005-02-03 2006-08-17 Olympus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位置決め構造
JP4802559B2 (ja) * 2005-06-08 2011-10-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7152762A (ja) * 2005-12-06 2007-06-21 Fujifilm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5387817B2 (ja) * 2008-12-01 2014-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JP5306001B2 (ja) * 2009-03-17 2013-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8841A (en) * 1979-06-28 1981-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4695898A (en) * 1985-06-20 1987-09-22 Ricoh Company, Ltd. Facsimile machine using cut sheets of paper
US4686540A (en) * 1986-04-15 1987-08-11 Microdynamics, Inc. Compact plotter for generation of accurate plotted images of long length
US4975780A (en) * 1988-01-29 1990-12-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of scan line recording wid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56574B2 (ja) 2014-07-23
US20140375719A1 (en) 2014-12-25
CN102452226A (zh) 2012-05-16
US9056500B2 (en) 2015-06-16
US8858104B2 (en) 2014-10-14
US20120093557A1 (en) 2012-04-19
JP2012086447A (ja) 201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2226B (zh) 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
US8220889B2 (en) Web flow path
US8348531B2 (en) Media treatment web flow path
JP5035063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EP3102419B1 (en) Drying control
JP561093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55037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5659593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2529440B (zh) 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JP5306175B2 (ja) 記録媒体搬送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55573A (ja) 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02555542B (zh) 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JP5691327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196111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CN105564049A (zh) 记录装置以及卷曲判定方法
JPWO2017203972A1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34763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9083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11121193A (ja) 記録装置及びターゲットの乾燥方法
JP5970689B2 (ja) 乾燥装置
JP7151107B2 (ja) 記録装置
WO2017155065A1 (ja) 印刷装置
JP2022034765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乾燥方法
JP2014184676A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202102528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d heating a recording media without physical conta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