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2225A - 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2225A
CN102452225A CN2011102679475A CN201110267947A CN102452225A CN 102452225 A CN102452225 A CN 102452225A CN 2011102679475 A CN2011102679475 A CN 2011102679475A CN 201110267947 A CN201110267947 A CN 201110267947A CN 102452225 A CN102452225 A CN 102452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nozzle
face
attraction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79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2225B (zh
Inventor
木村和久
仁田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52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2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2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2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3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vacuum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Production of nozzles
    • B41J2/1606Coating the nozzle area or the ink cha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该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墨头和清洁装置,喷墨头具有喷嘴板,喷嘴板上形成有由用于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孔组成的喷嘴列;清洁装置具有吸引喷嘴,吸引喷嘴具有在与上述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下与上述喷墨板接触的防油墨性的防油墨面、在上述防油墨面与上述喷嘴板接触的状态下、在与上述喷嘴板之间形成间隙的同时油墨接触角小于上述防油墨面的亲油墨性的亲油墨面以及形成在上述亲油墨面的多个吸引口。通过本发明可抑制打印性能的下降。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头的喷嘴板具有喷射油墨的喷嘴孔。在该喷墨头上,在从喷嘴孔喷射油墨时,为了防止多余的油墨残留在喷嘴孔周围,通常将喷嘴板的表面保持为防油墨性。
具有对该喷墨头利用吸引喷嘴将附着在喷嘴板上的喷嘴孔附近的油墨等进行吸引清洁的技术。例如提出了以下方案,使吸引喷嘴一面与喷嘴板上的喷嘴孔附近接触一面滑动,从而进行吸引清洁,或者使吸引喷嘴不与喷嘴板接触,而保持间隙地移动来进行吸引清洁的方法。另外,一旦吸引喷嘴的吸引力向从喷嘴孔的油墨喷射方向的垂直方向作用,则在喷嘴孔附近油墨容易被拉碎,成为在喷嘴内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该情况,提出了考虑到空气的流动,使吸引力向与油墨喷射方向交叉的方向作用的吸引喷嘴的结构等的方案。
为了使油墨喷射性能稳定,喷嘴板表面进行了具有防油墨性的处理,因此不沾油墨。因此在用吸引喷嘴进行吸引清洁时,容易在喷嘴板表面成为微小的墨滴残留下来,另外,只靠空气的流动难以使该残留的墨滴移动。因此,不能从喷嘴板表面清除残留油墨,微小的墨滴残留下来,最终喷嘴板表面的喷嘴孔附近的防油墨性下降,可能会导致使打印质量下降。
专利文献1:特开平5201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2130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9137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6-1818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打印性能下降的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墨头和清洁装置,喷墨头具有喷嘴板,喷嘴板形成了由用于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孔组成的喷嘴列;清洁装置具有吸引喷嘴,吸引喷嘴具有在与上述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下与上述喷墨板接触的防油墨性的防油墨面、在上述防油墨面与上述喷嘴板接触的状态下、在与上述喷嘴板之间形成间隙的同时油墨接触角小于上述防油墨面的亲油墨性的亲油墨面以及形成在上述亲油墨面的多个吸引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喷墨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吸引喷嘴,吸引喷嘴包括防油墨性的防油墨面、相对上述防油墨面向下凹陷、油墨接触角小于上述防油墨面的亲油墨性的亲油墨面以及形成在上述亲油墨面的多个吸引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喷墨头清洁方法,可以适用于具有吸引喷嘴的清洁装置,喷墨头包括形成有由用于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孔组成的喷嘴列的喷嘴板,吸引喷嘴以与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一面移动一面进行吸引清洁,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下使得上述吸引喷嘴的防油墨面与上述喷嘴板接触,并在上述喷嘴板与上述吸引喷嘴的亲油墨面之间形成间隙,从形成于上述亲油墨面的多个吸引口吸引被上述间隙的空气流吸引的油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喷墨头清洁方法,可以适用于具有吸引喷嘴的清洁装置,喷墨头包括形成有由用于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孔组成的喷嘴列的喷嘴板,清洁喷嘴以与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一面移动一面进行吸引清洁,其特征在于,随着进入与上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汇集上述喷嘴板表面的墨滴,形成墨滴团,随着上述吸引喷嘴的移动,使得上述喷嘴板表面的墨滴与上述墨滴团并合的同时被吸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即喷墨记录装置1的结构例的简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喷墨头的结构的简要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沿着第二方向截断图2所示的喷墨头的结构的简要剖面图。
图4是表示用于清洁喷墨头清洁装置的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表示构成图4所示的清洁装置的吸引喷嘴的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说明图5所示的吸引喷嘴相对喷墨头的移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吸引喷嘴进入与喷墨头相对的位置时,吸引口与喷嘴板和喷嘴孔的位置关系图。
图8是表示喷墨头与吸引喷嘴的位置处于相对的状态的与移动方向正交的面内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喷墨头与吸引喷嘴的位置处于相对的状态与移动方向平行的面内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引喷嘴的倾斜面的作用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发挥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即喷墨记录装置1的结构例的简图。
即,喷墨记录装置1是在记录介质即纸张上进行彩色印刷。纸张例如可以使用普通纸(plain paper)、铜版纸(coated paper)、OHP纸(OHP sheet)等。
在喷墨记录装置1的箱体114内设置从手动托盘104或纸盒105经由打印部100到达排纸托盘111或排纸托盘112的纸张路径P。在手动托盘114和纸盒105上设置逐张分离层叠的纸张并向纸张路径P供给的供纸机构106。在纸张路径P上设置将在打印部100进行了打印的纸张向排纸托盘111或排纸托盘112排出的排纸机构107、将纸张的排纸目的地分配到排纸托盘111或排纸托盘112的分配阀110、将通过分配阀110分配的纸张向着排纸托盘112输送纸张的纸张输送机构113等。
打印部100由硒鼓102和打印单元103构成。在该打印部100,在硒鼓102的外周承载纸张的状态下一面以规定的速度旋转一面通过打印单元103进行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
打印单元103例如具有四个喷嘴单元120C(青色)、120Y(黄色)、120M(品红色)、120B(黑色)。在纸张路径P中,如果将供纸机构106侧作为上游侧,将排纸机构107侧作为下游侧,则从上游侧起依次配置各喷嘴单元120C、120Y、120M、120B。
各喷嘴单元120C、120Y、120M、120B具有多个后述的喷墨头2。沿着与硒鼓的旋转轴平行的第一方向配置各喷嘴单元120C、120Y、120M、120B中的多个喷墨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各个喷墨头2的喷嘴与硒鼓102的上方相对地配置各喷嘴单元120C、120Y、120M、120B。
另外,该喷墨记录装置1具有后述的清洁装置3。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1中喷墨头2的结构的简要分解立体图。
即,喷墨头2具有主要部10、喷嘴板20、遮挡板30以及固定架40。该喷墨头2是将与上述硒鼓的旋转轴平行的第一方向X作为长度方向的略长方体。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大致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Y,将与X-Y平面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三方向Z,沿着第三方向Z的“上”相当于上述硒鼓侧(或重力方向),沿着第三方向Z的“下”相当于远离硒鼓一侧(或反重力方向)。
主要部10由绝缘基板11、框体12以及压电部件13等构成。
绝缘基板11的材料例如是氧化铝等的陶瓷,形成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略长方形的板状。该绝缘基板11在与喷嘴板20相对的一侧具有上面11A,并在与固定架40相对的一侧具有下面11B。该绝缘基板11具有油墨供给口11in和油墨排出口11out。这些油墨供给口11in和油墨排出口11out从上面11A贯通到下面11B。
框体12的材料例如是金属,形成矩形框形状。该框体12配置在绝缘基板11的上面11A。压电部件13的材料例如是PZT(锆钛酸铅),配置在绝缘基板11的上面11A、被框体12围住的内侧。各压电部件13沿着与第一方向X几乎正交的第二方向Y延伸。这些压电部件13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在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的一对压电部件13之间,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的油墨压力室14形成切口形状。
在图示的例子中,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的压电部件13形成两列。多个油墨供给口11in在绝缘基板11的大致中间部、即在两列压电部件13的列之间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多个油墨排出口11out在绝缘基板11的周边、即在压电部件13与框体12之间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通过该结构,从各个油墨供给口11in向着油墨压力室14供给油墨,通过了油墨压力室14的油墨从各个油墨排出口11out排出。
喷嘴板20的材料例如是聚酰亚胺,形成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的略长方形的平板形状。该喷嘴板20沿着第三方向Z配置在主要部10的上方。该喷嘴板20在与遮挡板30的相对侧具有上面(或喷嘴板表面)20A,并在与主要部10的相对侧具有下面20B。该喷嘴板20的下面20B与框体12和压电部件13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
该喷嘴板20具有喷嘴孔21。各喷嘴孔21与油墨压力室14相对地形成。这些喷嘴孔21在X-Y平面上是圆形,具有几乎相同的直径。喷嘴孔21的直径例如为30μm。
多个喷嘴孔21沿着大致第一方向X排列,形成喷嘴列211和喷嘴列212。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喷嘴板20上形成两列喷嘴列211和喷嘴列212,但喷嘴列也可以是一列或三列以上。喷嘴列211与喷嘴列212的间隔,即形成喷嘴列211的喷嘴孔21的中心和形成喷嘴列212的喷嘴孔21的中心与沿着第二方向Y的距离例如为6mm。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形成喷嘴列211的喷嘴孔21的排列方向与形成喷嘴列212的喷嘴孔21的排列方向都是与喷墨头的长度方向即第一方向X平行的方向,但严格地说,形成各喷嘴列211和212的各个喷嘴孔21有时也不位于沿着第一方向X的同一直线上,这在后面将进行说明。
在图示的例子中,喷嘴列211彼此邻接的喷嘴孔21未形成在沿着第一方向X的同一直线上。喷嘴列212彼此邻接的喷嘴孔21同样也未形成在沿着第一方向X的同一直线上。在这里,三个喷嘴孔21A、21B、21C向第二方向Y循序偏移形成,每两个并排的喷嘴孔21形成在沿着第一方向X的同一直线上。即,三个喷嘴孔21A、21B、21C形成在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的直线上。
遮挡板30的材料例如是金属,形成包围喷嘴板20的框形形状。该遮挡板30沿着第三方向Z配置在主要部10的上方。该遮挡板30具有与喷嘴板20的外径几乎相同的长方形形状的开口部30H。该遮挡板30与框体12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
固定架40沿着第三方向Z配置在主要部10的下方。该固定架40具有向着油墨供给口11in导入油墨的油墨导入路径41和回收从油墨排出口11out排出的油墨的油墨回收路径42。在油墨导入路径41上连接用于从未图示的油墨罐中导入油墨的导入用管51。在油墨回收路径42上连接用于将油墨回收到油墨罐中的回收用管52。该固定架40在与主要部10的相对侧具有上面40A。该固定架40的上面40A与绝缘基板11的下面11B通过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
图3是表示沿着第二方向Y截断图2所示的喷墨头2的结构的简要剖面图。这里图示了包括压电部件13的截面。
配置了框体12和压电部件13的绝缘基板11与固定架40粘接。压电部件13在Y-Z平面内具有梯形形状的截面。喷嘴板20不仅与框体12粘接,也与压电部件13粘接。遮挡板30在喷嘴板20的外侧与框体12粘接。在遮挡板30的开口部30H上配置有喷嘴板20。此时,喷嘴板20的上面20A比遮挡板30的上面30A更加向第三方向Z突出。
喷嘴板20的上面20A是防油墨性的。上面20A是通过在聚酰亚胺喷嘴板20上涂布具有防油墨性的材料,例如是由聚四氟乙烯等氟化树脂形成的覆膜而形成。由此可使得油墨喷射性能稳定。
图4是表示用于清洁图2所示的喷墨头2的清洁装置3的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即,清洁装置3由吸引喷嘴80、吸引泵91以及油墨回收罐92等构成。之后就吸引喷嘴8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吸引喷嘴80与油墨回收罐92通过配管93连接。另外,吸引泵91与油墨回收罐92通过配管94连接。
该吸引喷嘴80通过省略图示的移动机构可以向喷墨头2的长度方向,即与第一方向X平行的方向移动。更加具体地,吸引喷嘴80可以在不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例如图中左侧的待机位置和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之间移动,一面移动一面对附着在喷墨头2的喷嘴板上或喷嘴孔附近的油墨等进行吸引清洁。
该吸引清洁是在吸引喷嘴80如箭头A1所示地从待机位置向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移动(向前移动)时,以及在吸引喷嘴80如箭头A2所示地从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向着待机位置移动(向后移动)时进行。如上所述的油墨吸引通过用吸引泵91降低油墨回收罐92内的气压,从而在吸引喷嘴80和喷墨头2的间隙产生空气流而进行。
在此对进行吸引清洁时,将喷墨头2的位置进行固定,而使吸引喷嘴80移动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相反地固定吸引喷嘴80的位置,而使喷墨头2移动,只要是喷墨头2的位置与吸引喷嘴80的位置进行相对变化的结构即可。
图5是表示构成图4所示的清洁装置的吸引喷嘴80的结构的简要立体图。
即,吸引喷嘴80包括防油墨性的防油墨面81和82、油墨接触角小于防油墨面81和82的亲油墨性的亲油墨面83、形成在亲油墨面83上的多个吸引口84A至84C。
在图示的例子中,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将亲油墨面83夹在中间分别形成在两侧。即,防油墨面81、亲油墨面83、防油墨面82沿着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该防油墨面81和82以及亲油墨面83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
亲油墨面83相对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向下凹陷。即,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在与未图示的喷墨头相对时向着喷墨头突出,亲油墨面83形成在远离喷墨头一侧。因此在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与亲油墨面83之间形成层差。该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与亲油墨面83的层差例如为0.1mm。
吸引口84A至84C的每一个在X-Y平面上是圆形,形成具有几乎相同的直径。吸引口84A至84C的直径大于未图示的喷嘴孔21的直径,例如为30μm。这些吸引口84A至84C在吸引喷嘴80内部相通,并与配管93连通。··
另外,这些吸引口84A至84C位于沿着第二方向Y的同一直线上依次排列。在这里,吸引口84A形成在亲油墨面83上的防油墨面81附近,吸引口84C形成在亲油墨面83上的防油墨面82附近,吸引口84A与吸引口84C之间的吸引口84B形成在亲油墨面83的大致中央。吸引口84A的中心与吸引口84B的中心的沿着第二方向Y的距离以及吸引口84B的中心与吸引口84C的中心的沿着第二方向Y的距离大致相同,并且与未图示的喷嘴列211与喷嘴列212的间隔大致相同,例如为6mm。
另外,吸引喷嘴80具有从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以及亲油墨面83的每一个向下方(与喷墨头相对时远离喷墨头一侧)弯折的倾斜面85A和倾斜面85B、倾斜面86A和倾斜面86B以及倾斜面87A和倾斜面87B。
倾斜面85A和倾斜面85B将防油墨面81夹在中间形成在其两侧,具有防油墨性。倾斜面86A和倾斜面86B将防油墨面82夹在中间形成在其两侧,具有防油墨性。倾斜面87A和倾斜面87B将亲油墨面83夹在中间形成在其两侧,具有亲油墨性。
倾斜面85A、倾斜面87A和倾斜面86A沿着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成为吸引喷嘴80向着箭头A1的方向向前移动时的前端部。倾斜面85B、倾斜面87B和倾斜面86B沿着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成为吸引喷嘴80向着箭头A2的方向向后移动时的前端部。
防油墨面81和与其相连的倾斜面85A和倾斜面85B以及防油墨面82和与其相连的倾斜面86A和倾斜面86B均由摩擦阻抗小、具有抗药性且具有防油墨性的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等的氟化树脂等)形成,或通过在基材上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涂布聚四氟乙烯等氟化树脂等形成的覆膜)形成。
亲油墨面83和与其相连的倾斜面87A和倾斜面87B由具有亲油墨性的材料(例如不锈钢等)形成,或通过在基材上进行具有亲油墨性的表面处理(例如通过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形成氧化钛薄膜)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锈钢基材的两侧涂布氟化树脂形成的覆膜,而露出基材的部分成为亲油墨面83以及倾斜面87A和倾斜面87B,涂布了覆膜的部分成为防油墨面81以及倾斜面85A和倾斜面85B、防油墨面82以及倾斜面86A和倾斜面86B。防油墨面81和倾斜面82与亲油墨面83的层差相当于涂布在基材上的覆膜的厚度。
另外,吸引喷嘴80具有分别形成在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外侧的导向件88。该导向件88向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的上方(接近喷墨头的一侧)突出。该导向件88例如由具有防油墨性的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等氟化树脂等)形成。隔着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以及亲油墨面83相对配置的导向件88之间的间隔即沿着第二方向Y的距离与喷墨头的长度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Y的宽度大致相同。
图6是说明图5所示的吸引喷嘴80中喷墨头2的移动状态的立体图。
即,吸引喷嘴80从第一位置(待机位置)P1向箭头A1的方向移动,将倾斜面85A、倾斜面86A、倾斜面87A作为前端部进入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此时,由于一对导向件88夹持喷墨头2的遮挡板30,因此吸引喷嘴80可以稳定地直线移动。
吸引喷嘴80越过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到达第二位置P2之后向箭头A2的方向移动,将倾斜面85B、倾斜面86B、8倾斜面7B作为前端部进入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此时,吸引喷嘴80的一对导向件88也夹持喷墨头2的遮挡板30。然后吸引喷嘴80重新移动到第一位置P1。
吸引喷嘴80至少在向箭头A1的方向移动时或向箭头A2的方向移动时进行吸引清洁。
图7是表示吸引喷嘴80进入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时,吸引口84A至84C与喷嘴板20和喷嘴孔21的位置关系图。在这里表示从图6的B方向看时的吸引喷嘴80的俯视图和从图6的C方向看时的喷墨头2的俯视图。
喷嘴板20沿着第二方向Y的宽度大于位于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之间的亲油墨面83沿着第二方向Y的宽度。在吸引喷嘴80与喷墨头2相对的状态下,喷嘴板20跨越亲油墨面83,与防油墨面81和82双方相对。
如上所述,喷墨头2的喷嘴板20比遮挡板30更向吸引喷嘴80侧突出,另外,吸引喷嘴80的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比亲油墨面83更向喷墨头2侧突出。因此,在吸引喷嘴80与喷墨头2相对的状态下,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均与喷嘴板20接触。具体地,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双方的斜线部分与喷嘴板20的斜线部分接触。在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与喷嘴板20接触的状态下,亲油墨面83不与喷嘴板20接触,而如后所述地在与喷嘴板20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在吸引喷嘴80与喷墨头2相对的状态下,遮挡板30不与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的任何一个接触,当然也不与亲油墨面83接触。
即,在吸引喷嘴80与喷墨头2相对的状态下,形成可以从与其移动方向(即箭头A1和A2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将空气吸入间隙的开口,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由于喷嘴板20与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接触而挡住。
吸引喷嘴80的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的每一个在吸引喷嘴80与喷墨头2相对的状态下,形成在从与形成于喷墨头2的喷嘴板20上的喷嘴孔21相对的位置偏移的位置。即,在吸引喷嘴80位于喷墨头2的正下方(垂直方向)并移动时,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的每一个都不位于喷嘴孔21的正下方。换句话说,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的每一个都不通过两个喷嘴列211和喷嘴列212各自的正下方。··
另外,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的每一个分别形成在将喷嘴列211和喷嘴列212相对的位置夹在中间的两侧。具体地,在吸引喷嘴80位于喷墨头2的正下方并移动时,吸引口84A(相当于第一吸引口)和吸引口84B(相当于第二吸引口)在喷嘴列211的两侧移动,吸引口84B(相当于第一吸引口)和吸引口84C(相当于第二吸引口)在喷嘴列212的两侧移动。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喷嘴板20上形成了两列喷嘴列211和喷嘴列212,喷嘴列也可以是一列,也可以是三列以上,无论是哪种,优选吸引口在喷嘴列的两侧移动的结构。即,在假设形成在喷嘴板20上的喷嘴列的数量为n时,优选形成于吸引喷嘴80上的吸引口的数量至少为(n+1)。
图8是表示喷墨头2与吸引喷嘴80的位置处于相对的状态的与移动方向正交的面内(Y-Z平面)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喷墨头2与吸引喷嘴80的位置处于相对的状态的与移动方向平行的面内(X-Z平面)的剖面图。
在一面使得吸引喷嘴80移动一面对附着在喷嘴板20的上面20A的喷嘴孔21附近的油墨等进行吸引清洁时,在喷墨头2与吸引喷嘴80相对的状态下,比遮挡板30更向吸引喷嘴80侧突出的喷嘴板20与比亲油墨面83更向喷墨头2侧突出的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接触。此时,在喷嘴板20与亲油墨面83之间形成间隙d。即,形成于喷嘴板20的喷嘴孔21不与亲油墨面83接触,形成于亲油墨面83的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也不与喷嘴板20接触。
在这里,喷嘴板20的上面20A如上所述为了稳定油墨喷射性能而进行了具有防油墨性的处理(这里通过具有防油墨性的覆膜进行涂布)。因此,残留在上面20A的油墨不粘附而易形成墨滴。
另一方面,在与上面20A之间形成间隙d的亲油墨面83,油墨容易晕染,而使上面20A的墨滴并合,从而易形成油墨的集合体(以下有时也称为油墨团)200。
如果吸引喷嘴80开始吸引,空气则被从与移动方向A平行的方向(第一方向X)吸入间隙d,向着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的每一个形成空气流e。形成在间隙d的油墨团200与其它墨滴或脏物等一起一面被在间隙d流动的空气流e吸引到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并合,一面被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吸引。
由此可抑制墨滴残留在喷嘴板20的上面20A,可以进行清洁。另外,在吸引喷嘴80上,可抑制墨滴残留在亲油墨面83上,从而可防止因亲油墨面上的残留油墨导致对喷嘴板20的污染。因此,可以使油墨喷射性能稳定,抑制打印性能的下降。
另外,与喷嘴板20的上面20A接触并滑动的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的摩擦阻抗小。因此,吸引喷嘴80可以顺利移动,并可防止刮伤上面20A而破坏防油墨性而粘附油墨。因此,在上面20A与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和82接触的区域可以保持防油墨性。
另外,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不粘附油墨,可抑制形成油墨团。因此,在上面20A与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接触的区域可抑制油墨残留和油墨粘附。因此可使得油墨喷射性能稳定,并抑制打印性能下降。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防油墨面81和防油墨面82位于亲油墨面83的两侧,因此可抑制形成在亲油墨面83上的油墨团200的扩散。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亲油墨面83的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形成在与喷嘴板20相对的位置。另外,喷嘴板20的喷嘴孔21形成在吸引喷嘴80与亲油墨面83相对的位置。即,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形成在从与喷嘴孔21相对的位置偏移的位置。形成喷嘴列211的喷嘴孔21与亲油墨面83上的吸引口84A和吸引口84B之间的位置相对。形成喷嘴列212的喷嘴孔21与亲油墨面83上的吸引口84B和吸引口84C之间的位置相对。在图示的例子中,每一个喷嘴孔21都与邻接的两个吸引口的大约中间位置相对。
因此,随着吸引喷嘴80的移动,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的每一个都将在与喷嘴孔21相对的位置偏移的位置上移动。更具体地,吸引口84A和吸引口84B将与喷嘴列211相对的位置夹在中间在两侧移动。另外,吸引口84B和吸引口84C将与喷嘴列212相对的位置夹在中间在两侧移动。
通过这样,可从多个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高效率地吸引油墨团。另外,在喷嘴孔21附近,由于从位于喷嘴孔21两侧的吸引口平衡地吸引,因此也可以抑制发生油墨被拉碎、在喷嘴内产生气泡的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引喷嘴80通过一对导向件88一面夹持喷墨头2的遮挡板30一面移动,以使得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的每一个与每一个喷嘴孔21位于适当的位置。因此,可以限制吸引喷嘴80在第二方向Y的移动,将吸引口84A至84C与喷嘴孔21的位置关系保持为适当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形成间隙d的喷嘴板20的上面20A到亲油墨面83的沿着第三方向Z的距离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1mm。如果形成间隙d的距离大于0.1mm,油墨就不容易并合,另外,吸引油墨团200的空气流e的流速将变慢,而吸引油墨团200的吸引力减弱。另外,如果形成间隙d的距离小于0.05mm,空气的流动则被抑制,难以吸引墨滴等。因此,通过设定在上述范围,容易形成油墨团200,并且可形成吸引油墨团200的适度流速的空气流e,从而易于吸引油墨团200。
图10是吸引喷嘴80的倾斜面的作用的说明图。在此,与亲油墨面83相连的倾斜面87A的作用进行说明,倾斜面87B也相同。
如果吸引喷嘴80向箭头A1的方向移动,倾斜面87A就成为进入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的前端部。该倾斜面87A与喷墨板20的上面20A形成锐角θ(<90°),而以离亲油墨面83越远离上面20A也就越远的方式形成。
该倾斜面87A与亲油墨面83同样地不与喷嘴板20接触,但随着进入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汇集喷嘴板20的上面20A的墨滴而并合,形成油墨团200。此时,倾斜面87A如上所述地与上面20A形成锐角,因此不用从上面20A刮掉墨滴,可以在倾斜面87A与上面20A之间形成油墨团200。
并且,随着吸引喷嘴80的移动,一面将喷嘴板20的上面20A的墨滴与油墨团200并合一面进行吸引。此时,倾斜面87A与上面20A之间的油墨团200与吸引喷嘴80的移动路径上的墨滴依次并合,并吸引到亲油墨面83与上面20A之间,然后被吸引口84A至吸引口84C吸引。
这样,由于吸引喷嘴80的移动方向的前端部是倾斜面,因此可以顺利地进入与喷墨头2相对的位置,也不用从喷嘴板20刮掉墨滴,因此可抑制周围的污染。另外,容易使墨滴与油墨团200并合,而通过吸引该油墨团200,可抑制墨滴残留在喷嘴板20的上面20A和亲油墨面83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抑制打印性能下降的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另外,虽然上述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各种新颖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式体现。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作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实际上,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应该涵盖这些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形式或修改。
符号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       2喷墨头;
20喷嘴板;            20A上表面;
21喷嘴孔;            211和212喷嘴列;
30遮挡板;            3清洁装置;
80吸引喷嘴;          81和82防油墨面;
83亲油墨面;      84A至84C吸引口;
85A和85B倾斜面;  86A和86B倾斜面;
87A和87B倾斜面;  88导向件;
d间隙;           200油墨团(集合体)。

Claims (20)

1.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墨头,具有喷嘴板,所述喷嘴板上形成有由用于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孔组成的喷嘴列;以及清洁装置,包括吸引喷嘴,所述吸引喷嘴具有在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下与所述喷墨板接触的防油墨性的防油墨面、在所述防油墨面与所述喷嘴板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喷嘴板之间形成间隙的同时油墨接触角小于所述防油墨面的亲油墨性的亲油墨面以及形成在所述亲油墨面的多个吸引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口的每一个形成在从与所述喷嘴孔相对的位置偏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引口包括将与所述喷嘴列相对的位置夹在中间分别形成在两侧的第一吸引口和第二吸引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假设所述喷嘴列的数量为n时,所述吸引口的数量至少为(n+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喷嘴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墨面将所述亲油墨面夹在中间分别形成在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喷嘴具有在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下夹持所述喷墨头的导向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喷嘴的进入到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的前端部是与所述喷嘴板的上表面形成锐角的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形成所述间隙的所述喷嘴板的上面到所述亲油墨面的距离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板的上面具有防油墨性。
11.一种喷墨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喷嘴,所述吸引喷嘴包括防油墨性的防油墨面、相对所述防油墨面向下凹陷的油墨接触角小于所述防油墨面的亲油墨性的亲油墨面以及形成在所述亲油墨面上的多个吸引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墨面将所述亲油墨面夹在中间分别形成在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墨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喷嘴还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防油墨面的外侧且向所述防油墨面的上方突出的导向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喷嘴还具有从所述防油墨面和所述亲油墨面向下方弯折的倾斜面。
15.一种喷墨头清洁方法,适用于具有吸引喷嘴的清洁装置,所述吸引喷嘴以与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一面移动一面进行吸引清洁,所述喷墨头包括形成有由用于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孔组成的喷嘴列的喷嘴板,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吸引喷嘴的防油墨面在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下与所述喷嘴板接触,同时在所述喷嘴板与所述吸引喷嘴的亲油墨面之间形成间隙,而从形成在所述亲油墨面上的多个吸引口吸引被所述间隙的空气流吸引的油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喷墨头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口的每一个在与所述喷嘴孔相对的位置偏移的位置上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喷墨头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吸引口将与所述喷嘴列相对的位置夹在中间在两侧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喷嘴一面夹持所述喷墨头的遮挡板一面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与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向所述间隙吸入空气并形成空气流。
20.一种喷墨头清洁方法,适用于具有吸引喷嘴的清洁装置,所述吸引喷嘴以与喷墨头相对的状态一面移动一面进行吸引清洁,所述喷墨头包括形成有由用于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孔组成的喷嘴列的喷嘴板,其特征在于,随着进入与所述喷墨头相对的位置,汇集所述喷嘴板上面的墨滴,形成墨滴团,随着所述吸引喷嘴的移动,一面使得所述喷嘴板上面的墨滴与所述墨滴团并合一面进行吸引。
CN201110267947.5A 2010-10-27 2011-09-09 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Active CN102452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1280A JP2012091419A (ja) 2010-10-27 2010-10-27 印字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10-241280 2010-10-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2225A true CN102452225A (zh) 2012-05-16
CN102452225B CN102452225B (zh) 2015-05-20

Family

ID=4599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7947.5A Active CN102452225B (zh) 2010-10-27 2011-09-09 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74949B2 (zh)
JP (1) JP2012091419A (zh)
CN (1) CN1024522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505A (zh) * 2016-03-02 2017-09-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喷墨头的清洁装置、清洁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CN111542438A (zh) * 2017-12-28 2020-08-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头的维护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12078244A (zh) * 2019-06-13 2020-12-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喷墨装置和喷墨装置的印刷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6252B2 (en) * 2011-05-02 2014-11-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olvent flushing for fluid jet device
JP2013091266A (ja) * 2011-10-26 2013-05-16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15016809A1 (en) 2013-07-29 2015-02-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 P. Remove printing fluid puddles from an exterior nozzle surface of an inkjet printhead
JP6569083B2 (ja) * 2016-03-02 2019-09-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印字装置
JP6634600B2 (ja) * 2016-04-12 2020-01-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塗布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と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6938185B2 (ja) 2017-03-23 2021-09-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GB201815196D0 (en) * 2018-09-18 2018-10-31 Industrial Inkjet Ltd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multi-head cleaning of inkjet printface and method of cleaning thereof
JP2022052098A (ja) * 2020-09-23 2022-04-0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1028A (ja) * 1991-06-12 1993-08-10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JPH1034946A (ja) * 1996-07-19 1998-02-10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
JPH10211714A (ja) * 1996-11-29 1998-08-11 Seiko Epson Corp キャッピ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H10264402A (ja) * 1997-03-26 1998-10-0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のキャッピング装置
JP2003127406A (ja) * 2001-10-29 2003-05-08 Hitachi Koki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ノズル清掃機構
JP2003154687A (ja) * 2001-09-06 2003-05-2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090361A (ja) * 2002-08-30 2004-03-25 Hitachi Printing Solution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178108A (ja) * 2003-12-18 2005-07-07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06159545A (ja) * 2004-12-06 2006-06-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印字機能回復機構
US20060139397A1 (en) * 2004-12-27 2006-06-29 Olympus Corporation Maintenance apparatus of recording head
JP2007268781A (ja) * 2006-03-30 2007-10-1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記録装置
US20090015626A1 (en) * 2007-07-10 2009-01-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leaning liquid discharge head i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9012371A (ja) * 2007-07-06 2009-01-22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09137210A (ja) * 2007-12-07 2009-06-25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1868352A (zh) * 2007-11-29 2010-10-20 马肯-依玛士 在打印开始时自动清洁的喷墨打印头
CN102196916A (zh) * 2008-10-28 2011-09-21 马肯依玛士公司 具有连续射流打印头的打印机和用于清洁该打印头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5346A (ja) * 2000-03-02 2001-11-13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乾燥防止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保管容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ならびにインク乾燥防止方法
JP4403379B2 (ja) * 2003-10-30 2010-01-27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ヘッド清掃装置及び該清掃装置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JP4785175B2 (ja) 2004-12-27 2011-10-05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機構
JP4643294B2 (ja) 2005-02-07 2011-03-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US7766450B2 (en) * 2005-09-16 2010-08-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1028A (ja) * 1991-06-12 1993-08-10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JPH1034946A (ja) * 1996-07-19 1998-02-10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
JPH10211714A (ja) * 1996-11-29 1998-08-11 Seiko Epson Corp キャッピ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H10264402A (ja) * 1997-03-26 1998-10-0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のキャッピング装置
JP2003154687A (ja) * 2001-09-06 2003-05-2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127406A (ja) * 2001-10-29 2003-05-08 Hitachi Koki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ノズル清掃機構
JP2004090361A (ja) * 2002-08-30 2004-03-25 Hitachi Printing Solution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178108A (ja) * 2003-12-18 2005-07-07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06159545A (ja) * 2004-12-06 2006-06-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印字機能回復機構
US20060139397A1 (en) * 2004-12-27 2006-06-29 Olympus Corporation Maintenance apparatus of recording head
JP2007268781A (ja) * 2006-03-30 2007-10-1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記録装置
JP2009012371A (ja) * 2007-07-06 2009-01-22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US20090015626A1 (en) * 2007-07-10 2009-01-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leaning liquid discharge head i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868352A (zh) * 2007-11-29 2010-10-20 马肯-依玛士 在打印开始时自动清洁的喷墨打印头
JP2009137210A (ja) * 2007-12-07 2009-06-25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2196916A (zh) * 2008-10-28 2011-09-21 马肯依玛士公司 具有连续射流打印头的打印机和用于清洁该打印头的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505A (zh) * 2016-03-02 2017-09-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喷墨头的清洁装置、清洁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CN107150505B (zh) * 2016-03-02 2019-01-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喷墨头的清洁装置、清洁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CN111542438A (zh) * 2017-12-28 2020-08-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头的维护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12078244A (zh) * 2019-06-13 2020-12-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喷墨装置和喷墨装置的印刷方法
CN112078244B (zh) * 2019-06-13 2023-09-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喷墨装置和喷墨装置的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05539A1 (en) 2012-05-03
JP2012091419A (ja) 2012-05-17
CN102452225B (zh) 2015-05-20
US8474949B2 (en) 2013-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2225A (zh) 打印装置、喷墨头清洁装置以及喷墨头清洁方法
US9498962B2 (en) Printing device
KR20170135743A (ko) 프린트 장치
JP20110629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31708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用分配部材
US10730295B2 (en) Flow-path member,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EP3150382B1 (en) Inkjet printer
CN105313455A (zh) 液体喷出设备
JP4569540B2 (ja)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US9726328B2 (en) Flow-path forming member,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4631530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6800614B2 (ja) プリント装置
JP6095455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4456614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054962B2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のノズル表面をクリーニングするための吸引装置
JP2009226942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13713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液体吐出ユニット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07196443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112556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00322A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08049661A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4946885B2 (ja) 印刷装置
JP52825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60133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8188872A (ja) 液滴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