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9353A - Led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Led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9353A
CN102439353A CN2010800184683A CN201080018468A CN102439353A CN 102439353 A CN102439353 A CN 102439353A CN 2010800184683 A CN2010800184683 A CN 2010800184683A CN 201080018468 A CN201080018468 A CN 201080018468A CN 102439353 A CN102439353 A CN 102439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led
air
fa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84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田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S Inc filed Critical C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39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9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21K9/23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single fitting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incandescent lamps with bayonet or threaded fittings
    • F21K9/232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single fitting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incandescent lamps with bayonet or threaded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rating an essentially omnidirectional light distribution, e.g. with a glass bulb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diverging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fan-like or star-like cross-section
    • F21V29/77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diverging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fan-like or star-like cross-section the planes containing the fins or blades hav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light emitting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8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the elements having apertures, ducts or channels, e.g. heat radiation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00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5/00Safety devic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lighting devices
    • F21V25/02Safety devic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lighting devices coming into action when lighting device is disturbed, dismounted, or broken
    • F21V25/04Safety devic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lighting devices coming into action when lighting device is disturbed, dismounted, or broken breaking the electric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光源装置,其目的在于,使LED与控制LED的控制部热性分离而使两者彼此难以产生热影响,并使应双方的容许温度的散热片形状各自成为最佳形状,该LED光源装置具有:收容LED基板(21)的第1框体(22),收容控制LED的控制部(23)的第2框体(24),将第1框体(22)与第2框体(24)连接的连接构件(25),设置于第1框体(22)与第2框体(24)之间的风扇机构(26),设置于第1框体(22)的风扇机构(26)的周围的散热片(27),以及于第2框体(24)的朝向风扇机构(26)的空气吸入侧(26a)的位置形成一端开(28a)、并于与第2框体(24)的对向面(24a)不同的面形成另一端开口(28b)的空气通路(28)。

Description

LED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之为LED)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使用LED的光源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示,具有:收容搭载有LED的LED基板的第1框体(覆盖部和基座),收容驱动电路部的第2框体(电路收容部),以及连接第1框体和第2框体的固持柱。而为将自LED所产生的热排放至外部气体,固持柱设置有散热部。
然而,上述的光源装置中,通过连接第1框体和第2框体的固持柱,将LED产生的热传至散热部之举,不仅将LED产生的热传至散热部,也将其传至第2框体。此外,在驱动电路部比LED温度高的情况下,该驱动电路部产生的热会传至第1框体。即,上述的光源装置有LED及驱动电路部的热分离不充分的问题。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为一具有收容LED基板的第1框体(板状部和覆盖构件),收容控制电路的第2框体(下部框体),跨越连接第1框体和第2框体的侧周面的第3框体(框体)的装置。而在第3框体的内部设置与LED基板热性接合的散热构件,且在该框体形成开口部。
然而,第3框体是跨越连接第1框体和第2框体的侧周面全体的,有热分离不充分的问题。此外,散热构件仅设置于LED基板侧,关于收容控制电路的第2框体的散热部分则完全没有考虑。此装置,成为控制电路受热影响而故障等的原因。
此类问题主要是起因于自始即对于热分离的必要性的明确课题毫无认知。
又如专利文献3所示的LED灯,具有灯框体、LED光源、散热器、控制电路、以及风扇。其中,灯框体具有收纳空间、复数个吸气口和排气口,其收纳空间内配置有LED光源、散热器和控制电路。收纳空间内还设置有风扇,利用该风扇使来自外部的空气经由吸气口流入收纳空间,在散热器的散热片间流通,之后,通过排气口向外部流出。如此,上述的灯通过在收纳空间内设置风扇,促进LED光源的散热。
然而,LED光源和控制电路被固定在1个灯框体中,LED光源和控制电路间的热分离不充分。即,其具有LED光源所产生的热通过灯框体传往控制电路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93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2046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9-48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本发明的主要期许课题在于,使LED和控制该LED的控制部各自为最适宜的动作温度,可独立调整它们的各自温度,使LED和控制部作热性分离并难以互相给予热影响,且使应双方的容许温度的散热片形态各自成为最佳的形状。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具有:第1框体,将搭载有LED的LED基板收容于实质上密闭的空间;第2框体,将控制该LED的控制部收容于实质上密闭的空间;连接部,将该第1框体和该第2框体以实质上热分离的状态连接;风扇机构,设置于该第1框体和该第2框体互相面对的对向面之间,空气吸入侧朝向该第2框体,且将空气排出侧沿着对向面设置为面向外侧;空气通路,于该第2框体的对向面,在面向该风扇机构的空气吸入侧的位置形成一端开口,并在与该第2框体的对向面不同的面形成另一端开口;以及复数个散热片,于该第1框体和该第2框体的对向面的至少其中一方,设置在该风扇机构的周围。此光源装置的特征为:该控制部,具有呈部分大致圆环状或大致圆环状的控制基板;该空气通路以通过该控制基板中央的孔洞的方式成形;形成该空气通路的通路形成壁将收容该控制基板的收容空间与空气通路分隔。
如这样的装置,LED基板被收容于第1框体,控制部被收容于第2框体,且这些框体是以实质上的热分离状态连接,因此可使LED产生的热难以传往控制部,同时使控制部产生的热难以传往LED。根据这样的构成,使应双方容许温度的散热片形状各自成为最佳的形状,由此可分别进行LED和控制部的温度控制,可调整LED和控制部各自的最适宜动作温度。
此外,因第2框体所设的空气通路其一端开口是设置于朝向风扇机构的空气吸入侧的位置,故向风扇机构的空气供给亦得以充分地进行,同时可减轻风扇机构的吸气负担。还可使空气在第2框体内流通,冷却第2框体和控制部。此时,控制部的控制基板呈大致圆环状等,将空气通路形成为通过该控制基板的中央孔洞,且通路形成壁分隔收容有控制基板的收容空间和空气通路,因此空气在通过空气通路时,透过通路形成壁将控制部的热带走,能够效率良好地冷却控制部。
进一步,因通过通路形成壁分隔收容空间和空气通路,故可防止因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或尘埃在控制部附着或堆积等致使控制部故障的疑虑。
且,因风扇机构的空气排出侧是沿着对向面面向外侧设置,以复数个散热片包围此风扇机构而设置,故散热片之间得以有足够的空气供给,可提升冷却效果。
并且,空气通路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于和引2框体的对向面不同的面,可防止通过散热片的暖空气再度流入空气通路中。
此外,本发明的LED光源装置:第1框体,将搭载有LED的LED基板收容于实质上密闭的空间;第2框体,收容有控制该LED的控制部;连接部,将该第1框体和该第2框体以实质上热分离的状态连接;风扇机构,设置于该第1框体和该第2框体互相面对的对向面之间,空气吸入侧沿着对向面面向外侧,且将空气排出侧设置为朝向该第2框体;空气通路,于该第2框体的对向面,在面向该风扇机构的空气排出侧的位置形成一端开口,并在与该第2框体的对向面不同的面形成另一端开口;以及复数个散热片,于该第1框体和该第2框体的对向面的至少其中一方,设置在该风扇机构的周围。此光源装置的特征为:该控制部,具有呈部分环状或环状的控制基板;该空气通路以通过该控制基板中央的孔洞的方式成形;形成该空气通路的通路形成壁将收容该控制基板的收容空间与空气通路分隔。
如这样的装置,LED基板被收容于第1框体,控制部被收容于第2框体,且这些框体是以实质上的热分离状态连接,因此可使LED产生的热难以传往控制部,同时使控制部产生的热难以传往LED。根据这样的构成,使应双方容许温度的散热片形状各自成为最佳的形状,由此可分另进行LED和控制部的温度控制,可调整LED和控制部各自的最适宜动作温度。
此外,于第2框体设置的空气通路其一端开口形成于朝向风扇机构的空气排出侧,而另一端开口形成于与第2框体的对向面不同的面,使通过散热片的暖空气可适宜地排出至外部。还可使空气在第2框体内流通,冷却第2框体和控制部。此时,控制部的控制基板呈大致圆环状等,将空气通路形成为通过该控制基板的中央孔洞,且通路形成壁分隔收容有控制基板的收容空间和空气通路,因此空气在通过空气通路时,透过通路形成壁将控制部的热带走,能够效率良好地冷却控制部。
进一步,因通过通路形成壁分隔收容空间和空气通路,故可防止因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或尘埃在控制部附着或堆积等致使控制部故障的疑虑。
且,因风扇机构的空气吸入侧是沿着对向面面向外侧设置,以复数个散热片包围此风扇机构设置,故流入风扇机构的空气通过散片之间将热带走,得以使冷却效果提升。
此时,空气通路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于与第2框体的对向面不同的面,可防止通过空气通路被排出的空气再度经由散热片从一端开口流入空气通路中。
为让第2框体的热分布得以均一,且使空气通路内的空气流动顺畅,优选为将该空气通路的另一端开口形成为复数个开口。
在风扇机构故障后而LED持续点灯的情况下,存在LED和控制部各自保留热能而发生故障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优选为还具有检测该风扇机构的故障的故障检测部,由该故障检测部测得该风扇机构故障的情况下,停止该LED的点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将LED和控制LED的控制部热性分离使其难以互相给予热影响,且能够使应双方的容许温度的散热片形状各自成为最佳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LED光源装置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LED光源装置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LED光源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4是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A-A线剖面图。
图5是表示散热片的变形例的省略内部构造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散热片的变形例的省略内部构造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变形实施形态的LED光源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8是表示散热片成形方法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    LED光源装置
21     LED基板
211    LED
22     第1框体
22a    第1框体的对向面
221    后端壁
222    球状部分
23     控制部
231    控制基板
232    控制器
24     第2框体
24a    第2框体的对向面
241    套圈部
242    外壁
243    通路形成壁
243a   圆筒部
243b   凸缘部
244    前端壁
25     连接构件
26     风扇机构
261    旋转叶片
262    架座
26a    空气吸入口(空气吸入侧)
26b    空气排出口(空气排出侧)
27     散热片
28     空气通路
28a    一端开口
28b    另一端开口
29     传热构件
S1      收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LED光源装置的一实施形态加以说明。
<装置组成>
本实施形态的LED光源装置100,如图1~图3所示,是一呈大致旋转体形态的灯泡型的装置,具有:第1框体22,收容有搭载1个或复数个LED211的LED基板21;第2框体24,收容有控制供给LED211的电压等的控制部23;连接构件25,设置于第1框体22和第2框体24互相面对的对向面22a、24a之间,将第1框体22和第2框体24以实质上热分离的状态连接;以及风扇机构26,设置于第1框体22和第2框体24互相面对的对向面22a、24a之间,作为空气吸入侧的空气吸入口26a朝向第2框体,且作为空气排出侧的空气排出口26b沿着对向面22a、24a设置为面向外侧。
第1框体22如图1~图3所示,为一前端呈大致部分球形状的装置,第1框体22的后端壁221与LED基板21密接而设置。此第1框体22,将LED基板21收容于实质上密闭的空间,是将LED基板21与外部气体隔绝的。由此,被构成为在第1框体22的LED基板21的收容空间内来自外部气体的尘埃或灰尘等无法侵入。具体而言,第1框体22的LED基板收容空间,除了配线的孔洞之外其他部分为密闭。而第1框体22的大致部分球状部分222,是由使LED211发出的光扩散的扩散构件形成。此外,第1框体22的形状及构成并不限定为图2,可以是各种形态及构成。例如,亦可是将LED与应LED而设置的聚光透镜以第1框体22收容,且将该聚光透镜发出的光直接射出外部的构成。
第2框体24如图1~图3所示,一端(后端)具有与插座部连接的套圈部241,内部收容有控制自该套圈部241供给的电力并将其供给予LED211的控制部23。此第2框体24,将控制部23收容于实质上密闭的空间,是将控制部23与外部气体隔绝的。由此,被构成为在第2框体23的控制部23的收容空间内来自外部气体的尘埃或灰尘等无法侵入。具体而言,第2框体24的控制部收容空间,除了配线用的孔洞之外其他部分为密闭。另外,图3中省略了控制部23和LED211之间的配线。
连接构件25如图3所示,将第1框体22与第2框体24互相面对的面,即第1框体22的后端面22a和第2框体24的前端面24a连接,从而将第1框体22和第2框体24连结。
本实施形态的连接构件25有3个,如图4所示,使其配置为就正三角形的顶点的位置,将第1框体22平面状的后端面22a和第2框体24平面状的前端面24a连接为大致平行。如此将复数个连接构件25互相以等间隔设置,介以防止温度分布的偏差。通过该连接构件25,将第1框体22的后端面22a和第2框体24的前端面24a之间形成一向外部开放的空间。此外,在连接构件25中的至少1个的内部,连接控制部23以及LED211的电源线(未图示)通过其中。
风扇机构26在第1框体22和第2框体24之间的空间以及后述的空气通路28中强制地使其产生空气流动,如图3所示,在第1框体22和第2框体24的互相面对的对向面22a、24a之间,设置于这些对向面22a、24a的大致中央部。即,风扇机构26与第1框体22以及第2框体24以大致同轴状设置。此外,风扇机构26设置于较连接构件25更靠近中心侧的地方。
本实施形态的风扇机构26为离心式风扇,其空气吸入口26a朝向第2框体24,且空气排出口26b沿着对向面22a、24a面向外侧设置。该风扇机构26具有通过旋转电机(未图示)而旋转驱动的旋转叶片261、以及支撑其的架座262。而架座262通过螺丝等被固定于第1框体22的对向面22a或连接构件25。
而本实施形态的LED光源装置100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有,在第1框体22的对向面22a和第2框体24的对向面24a的至少任意一方上,设置于风扇机构26周围的复数个散热片27,以及在第2框体24的对向面24a上,于与风扇机构26的空气吸入口26a面对的位置形成一端开口28a的空气通路28。
本实施形态中,设想LED211比控制部23温度高,将复数个散热片27设于第1框体22的对向面22a(参照图2)。散热片27是以自第1框体22的后端面22a朝向第2框体24延伸的方式设置。此外,散热片27不与第2框体24接触。
另外,各散热片27如图4所示,为呈以风扇机构26为中心的放射状设置的大致弯曲状,全部的散热片27为大致同一形状。通过如此的以包围风扇机构26的方式设置复数个散热片27的方式,使外观上不易看见风扇机构26,由此不损及LED光源装置100的美观,此外保证安全性,防止手指触及风扇机构26。
而散热片27,是使用例如铜或铝等具有高热传导率的金属来成形。另一方面,连接构件25,是使用与散热片27相比热传导率较的材料,如树脂等的绝热构件来成形。根据该构成,第1框体22与第2框体24通过连接构件25以实质上热分离的状态连接。
此外,发明人认为:除了通过连接构件25以及散热片27的热传导率使其热传导性不同以外,通过将连接构件25做细,使传至连接构件25的传热量较传至散热片27的传热量相比十分微小,由此也能够使第1框体22和第2框体24为实质上热分离的状态。或者,也可以通过将连接构件25的一部分以绝热构件来构成使其热分离。
其次,就空气通路28以及其周围的构成加以说明。
设于第2框体24的空气通路28,如图3所示,在第2框体24的对向面24a上,于与风扇机构26的空气吸入口26a面对的位置形成一端开口28a,在与第2框体24的对向面24a不同的面上形成另一端开口28b。空气通路28的一端开口28a形成于与风扇机构26的空气吸入口26a相对应的位置,即,第2框体24的对向面24a(第2框体24的前端面)的大致中央部。而空气通路28的另一端开口28b,是在与第2框体24的对向面24a的不同的面,具体而言,在第2框体24的外侧周面24b上形成为等间隔的复数个。
设有这样的空气通路28的第2框体24如图3所示,具有:外壁242,呈大致旋转体形状并于前端侧开口;通路形成壁243,自该外壁242的内面起沿着外壁242的中心轴在前端侧延伸设置;以及前端壁244,封住在外壁242和通路形成壁243之间所形成的开口。而在外壁242、通路形成壁243以及前端壁244之间所开成的大致圆环状的收容空间S1内收容控制部23。通路形成壁243是由:一端在前端侧开口,内侧周面呈等剖状的圆筒部243a,以及连接该圆筒部243a的另一端,与外壁242的内侧周面连结的凸缘部243b所组成。该圆筒部243a的前端开口由空气通路28的一端开口28a所构成。此外,凸缘部243b的下侧的外壁242上,成形有空气通路28的复数个另一端开口28b。
本实施形态的控制部23,由呈大致圆环状的控制基板231和配置于该控制基板231上的控制器232组成,该控制基板231和第2框体24为大致同轴配置,其中央的孔洞以包围空气通路28的一端开口28a的方式被收容于第2框体24。即,控制基板231以包围通路形成壁242的方式,与该通路形成壁242大致同轴配置。
该收容空间S1内所收容的控制基板231,是与呈大致圆环状的传热构件29接触而设置的,而该传热构件29是与第2框体24的前端壁244(形成前端面24a的壁)接触而设置的。该传热构件29由例如矽等具有粘弹性的材料来成形。此外,传热构件29在俯视时的形态与俯视时的控制基板231的形态大致相同。该控制基板231隔着传热构件29与第2框体24的前端壁244接触,由此可使控制基板231的热容易传至前端壁244。另外传热构件29具有粘弹性,可不受由控制基板231表面形成的电路图案或焊接等而产生的凹凸的影响,而无缝隙地接触,使控制基板231的热更容易传送。
此外,收容有控制部23的收容空间S1是由外壁242、通路形成壁243以及前端壁244所形成的几乎密闭的空间,防止空气通路28中流通的空气所含的灰尘、尘埃等附着或堆积于控制部23而使控制部23动作不良或故障。
其次,就本实施形态的LED光源装置100的传热形态进行说明。
由LED211产生的热,通过LED基板21传往第1框体22的后端壁221。此外,LED基板21与第1框体22的后端壁221热性连接。具体而言,LED基板21的背面与第1框体22的后端壁221是以面接触而设置的。而传往第1框体22的后端壁221的热传送至在第1框体22的后端面22a所设置的散热片27。另外此时,因与风扇机构26的热传导率相比,散热片27的热传导率较大,故传至第1框体22的后端壁221的热,几乎全部传热至散热片27。此时,由风扇机构26将空气通过空气通路28送往散热片27,由此将自LED211传热至散热片27的热往外部排出。
另一方面,由控制部23产生的热,通过控制基板231与传热构件29传往第2框体24的前端壁244。之后,传至前端壁244的热,通过由风扇机构26而流动的空气散热至外部。另外,由控制部23产生的热也传往通路形成壁243。而传至通路形成壁243的热由空气通路28中流通的空气散热至外部。如此,自控制部23产生的热由第2框体24的前端壁244以及通路形成壁243双方散热至外部,可较佳地冷却控制部23。此时,因通路形成壁243与控制基板231为同轴上的配置,故从控制基板231传至通路形成壁243的热可在圆周方向具有均一性,得以均一地冷却控制基板231。
<本实施形态的效果>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LED光源装置100,LED基板21被收容于第1框体22,控制部23被收容于第2框体24,且这些框体22、24以实质上热分离状态连接,故可使自LED211产生的热难以传往控制部23,同时自控制部23产生的热难以传往LED211。通过这样的构成,还使应双方容许温度的散热片形状各自成为最佳的形状,由此可分别进行LED211与控制部23的温度控制,得以各自调整LED211与控制部23的最适宜的动作温度。
此外,因设置于第2框体24的空气通路28的一端开口,被设置于朝向风扇机构26的空气吸入口26a的位置,故往风扇机构26的空气供给也得以充分地进行,且可减轻风扇机构26的吸气负担。还能够以第2框体24内流动的空气来冷却第2框体24以及控制部23。此时,控制部23的控制基板231呈大致圆环状,将空气通路28形成为通过该控制基板231的中央孔洞,且通路形成壁分隔收容有控制基板231的收容空间和空气通路28,因此空气在通过空气通路28时,透过通路形成壁带走控制部23产生的热,能够效率良好地冷却控制部。
进一步,由于通过通路形成壁将收容空间与空气通路28分隔,因此能够防止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或尘埃附着或堆积于控制部23等而使控制部23故障的疑虑。
此外,由于风扇机构26的空气排出口26b沿着对向面22a朝向外侧设置,以复数个散热片27将此风扇机构26包围而设置,因此散热片27之间得以有充分的空气供给,可提升冷却效果。
此外,空气通路28的另一端开口28b,设置于与第2框体24的对向面24a不同的面,可防止通过散热片27的暖空气再度流入空气通路28中。
<其他的变形实施形态>
另外,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
例如,散热片除为放射状配置的呈弯曲状的以外,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以风扇机构为中心放射状配置的呈平板状的结构。此外,也能够以平板状的散热片互相平行的方式配置。其他如图6所示,散热片为直线细棒状亦可。
此外,上述实施形态中,散热片虽仅在第1框体的对向面设置而构成,但为提升控制部的冷却性能也可以在第2框体的对向面设置散热片。为提升LED以及控制部的冷却性能,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第1框体的对向面和第2框体的对向面双方设置散热片。
此时,因应LED和控制部的温度平衡,也可以决定设置在各对向面的散热片的长度等的形状。例如,如果LED部分比控制部温度高,则使第1框体的散热片较第2框体的散热片长。此时,这样的存在巨大温度差异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2框体24的散热片27设置为前端壁244或与之平行的平板。又,如果控制部23部分比LED211温度高,则使第2框体的散热片较第1框体的散热片长。此外,如果LED211与控制部23为同程度的动作温度,则使第1散热片与第2散热片的长度大致相同。更具体而言,为了使LED211的容许温度与LED211实际动作温度的差、以及控制部23的容许温度与控制部23的实际动作温度的差各自大致相等,进行对散热片27的长度等形状的决定。
进一步,也可以设置检测风扇机构26的故障的故障检测部。该故障检测部,例如为通过检测风扇机构26内的电机的通电状态而检测风扇机构26的故障的,将该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部23。之后,接收到检测信号的控制部23,在该检测信号表示风扇机构26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中止向LED211的通电来停止LED211的点灯。发明人考虑将该故障检测部配置于控制部的控制基板上。由此,则可以防止风扇机构26的故障后LED211仍持续点灯,使LED211和控制部23各自产生热造成高温,而致使LED211和控制部23故障的情形。
上述实施形态中,连接构件与风扇机构虽以不同构件来构成,除此之外,如图7所示,将风扇机构的机壳作为连接构件使用,以风扇机构将第1框体与第2框体以实质上热分离状态连接的方式构成也是可以的。
此外,也可以将风扇机构26设置成其空气吸入口26a沿着对向面22a、24a朝向外侧,且空气排出口26b朝向第2框体24。这种情况下,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片27之间被吸入风扇机构26后,通过空气通路28再往外部流出。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形态的第1框体22和第2框体24的互相面对的面(后端面22a和前端面24a)为呈平面状的,但其中至少一方的面也可以是呈凹状或凸状面的。
此外,更进一步,如图8所示的作为散热片27的成形方法,发明人考虑:在平板状的散热片形成构件M上切割出切开部分M1,通过将该切开部分弯折成大致直角来形成散热片27。将如此加工过的散热片形成构件M与第1框体22的后端面22a密接。
另外,不仅仅是灯泡型,也可以是置换了双色卤素灯的聚光灯型。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不超出其宗旨的范围的各种可能的变形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使LED与控制LED的控制部作热性分离并难以互相给予热影响,且可以使应双方的容许温度的散热片形状各自成为最佳的形状。

Claims (6)

1.一种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框体,将搭载有LED的LED基板收容于实质上密闭的空间;
第2框体,将控制所述LED的控制部收容于实质上密闭的空间;
连接部,以实质上热分离的状态连接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
风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互相面对的对向面之间,其空气吸入侧朝向所述第2框体,且其空气排出侧设置成沿着对向面朝向外侧;
空气通路,于所述第2框体的对向面,在面向所述风扇机构的空气吸入侧的位置形成一端开口,并在与所述第2框体的对向面不同的面形成另一端开口;以及
复数个散热片,于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的对向面的至少其中一方,设置在所述风扇机构的周围;且
所述控制部具有呈部分大致圆环状或大致圆环状的控制基板;
所述空气通路成形为通过所述控制基板中央的孔洞;
形成所述空气通路的通路形成壁将收容所述控制基板的收容空间与空气通路分隔。
2.一种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1框体,将搭载有LED的LED基板收容于实质上密闭的空间;
第2框体,收容有控制所述LED的控制部;
连接部,以实质上热分离的状态连接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
风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互相面对的对向面之间,其空气吸入侧沿着对向面面向外侧,且其空气排出侧设置为朝向所述第2框体;
空气通路,于所述第2框体的对向面,在面向所述风扇机构的空气排出侧的位置形成一端开口,并在与所述第2框体的对向面不同的面形成另一端开口;以及
复数个散热片,于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的对向面的至少其中一方,设置在所述风扇机构的周围;且
所述控制部,具有呈部分环状或环状的控制基板;
所述空气通路成形为通过所述控制基板中央的孔洞;
形成所述空气通路的通路形成壁将收容所述控制基板的收容空间与空气通路分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路的另一端开口形成为复数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所述风扇机构的故障的故障检测部,
在由所述故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风扇机构故障的情况下,停止所述LED的点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具有射出紫外线的LED元件,以及覆盖LED元件设置的包含RGB荧光体的激发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光源装置为灯泡型。
CN2010800184683A 2010-06-23 2010-12-27 Led光源装置 Pending CN1024393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2268 2010-06-23
JP2010142268A JP4679669B1 (ja) 2010-06-23 2010-06-23 Led光源装置
PCT/JP2010/073569 WO2011161845A1 (ja) 2010-06-23 2010-12-27 Led光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9353A true CN102439353A (zh) 2012-05-02

Family

ID=44080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84683A Pending CN102439353A (zh) 2010-06-23 2010-12-27 Led光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591063B2 (zh)
EP (1) EP2597352A4 (zh)
JP (1) JP4679669B1 (zh)
KR (1) KR20130035843A (zh)
CN (1) CN102439353A (zh)
SG (1) SG179022A1 (zh)
TW (1) TW201200795A (zh)
WO (1) WO201116184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1023A (zh) * 2012-06-05 2012-10-10 余姚天超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散热器
WO2018120847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导风装置及设有该螺旋导风装置的舞台灯散热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0935B (zh) * 2007-12-07 2014-07-23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以及包括散热装置的发光装置
TWI408313B (zh) * 2011-05-23 2013-09-1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Led燈
US8740415B2 (en) * 2011-07-08 2014-06-03 Switch Bulb Company, Inc. Partitioned heatsink for improved cooling of an LED bulb
CN102287789B (zh) * 2011-07-08 2013-04-17 黎昌兴 Led灯气流安全提速散热装置
US8926140B2 (en) 2011-07-08 2015-01-06 Switch Bulb Company, Inc. Partitioned heatsink for improved cooling of an LED bulb
JP2013026051A (ja) * 2011-07-22 2013-02-04 Panasonic Corp 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JP2013026053A (ja) * 2011-07-22 2013-02-04 Panasonic Corp 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13026061A (ja) * 2011-07-22 2013-02-04 Panasonic Corp 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KR20130016940A (ko) * 2011-08-09 2013-0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 장치
JP6191141B2 (ja) * 2012-01-26 2017-09-06 Aps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5910144B2 (ja) * 2012-02-15 2016-04-27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
CN102818160B (zh) * 2012-08-31 2015-08-19 深圳珈伟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可导引气流交换、散热的led灯具
JP5460804B2 (ja) * 2012-09-25 2014-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US20140098568A1 (en) * 2012-10-04 2014-04-10 Tadd, LLC Led retrofit lamp
US20140098528A1 (en) * 2012-10-04 2014-04-10 Tadd, LLC Led retrofit lamp
US10030819B2 (en) * 2014-01-30 2018-07-24 Cree, Inc. LED lamp and heat sink
JP2016066694A (ja) * 2014-09-24 2016-04-28 株式会社東芝 ヒートシンク及び照明装置
USD755414S1 (en) 2015-02-12 2016-05-03 Tadd, LLC LED lamp
USD755415S1 (en) 2015-03-03 2016-05-03 Tadd, LLC LED lamp
US20160369995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Posco Led Company Ltd. Optical semiconductor lighting apparatus
WO2017007299A1 (en) * 2015-07-03 2017-01-12 Iq Group Sdn Bhd Optical casing providing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ventilating features for lighting fixtures
US10584840B2 (en) 2016-01-12 2020-03-10 Vision3 Design, Inc. Solar powered collapsible light
US9920892B2 (en) * 2016-02-12 2018-03-20 Gary D. Yurich Modular LED system for a lighting assembly
WO2020247864A1 (en) * 2019-06-05 2020-12-10 FOHSE Inc. Led luminair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JP6861783B2 (ja) * 2019-11-29 2021-04-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放熱フィン、ヒートシンク及び照明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5005B2 (en) * 2006-05-30 2011-07-26 Journée Lighting, Inc. Lighting assembly and light module for same
JP4840185B2 (ja) 2007-02-17 2011-12-2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5063187B2 (ja) 2007-05-23 2012-10-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101368719B (zh) * 2007-08-13 2011-07-06 太一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US7575346B1 (en) * 2008-07-22 2009-08-18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Lamp
JP2010040221A (ja) * 2008-07-31 2010-02-1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電球形ランプ
EP2154419B1 (en) 2008-07-31 2016-07-0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lf-ballasted lamp
JP5062433B2 (ja) * 2008-10-30 2012-10-31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球形ランプ
KR100901180B1 (ko) * 2008-10-13 2009-06-04 현대통신 주식회사 가변형의 방열통로가 구비된 방열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led 발광 조명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1023A (zh) * 2012-06-05 2012-10-10 余姚天超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散热器
CN102721023B (zh) * 2012-06-05 2015-04-15 余姚天超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散热器
WO2018120847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导风装置及设有该螺旋导风装置的舞台灯散热系统
US10837632B2 (en) 2016-12-30 2020-11-17 Guangzhou Haoyang Electronic Co., Ltd (Cn) Spiral air guide device and stage light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spiral air guid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7352A1 (en) 2013-05-29
EP2597352A4 (en) 2014-06-25
KR20130035843A (ko) 2013-04-09
JP2012009186A (ja) 2012-01-12
SG179022A1 (en) 2012-04-27
WO2011161845A1 (ja) 2011-12-29
US8591063B2 (en) 2013-11-26
US20120188745A1 (en) 2012-07-26
TW201200795A (en) 2012-01-01
JP4679669B1 (ja) 201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9353A (zh) Led光源装置
US7120019B2 (en) Coaxial air ducts and fans for cooling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KR20090021036A (ko) 이중 전기오븐의 냉각 및 배기 시스템
JP2008306820A (ja) 盤用熱交換器
CN101204290A (zh) 烹饪器具
CN105072873A (zh) 电子装置
KR20130000551A (ko) 전자 부품의 가혹 온도조건 테스트용 챔버 설비
WO2011162048A1 (ja) Led光源装置
JP2006324464A (ja) 電子機器冷却構造
JP201021218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09474657U (zh) 便携式超声设备
JP3860109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2254493B (zh) 一种led显示屏通风散热箱体
CN102056357B (zh) 加热烹调器
CN101354522B (zh) 投影装置
JP2010249730A (ja)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JP2010266106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0312892A (zh) 车辆用灯具
KR20150033997A (ko) 카본히터를 이용한 전기 열풍기
JP200417213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1275272B1 (ko) 모터의 방열장치
JP5063767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7929661U (zh) 电路板加工用烘干装置
JP6341742B2 (ja) 発電装置
CN100552533C (zh) 投影机以及用于投影机中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