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4293B - 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4293B
CN102424293B CN201110228906.5A CN201110228906A CN102424293B CN 102424293 B CN102424293 B CN 102424293B CN 201110228906 A CN201110228906 A CN 201110228906A CN 102424293 B CN102424293 B CN 102424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ing
transport path
guide portion
guid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89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4293A (zh
Inventor
伊东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24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4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4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42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34Apparatus for taking-out curl from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5Restoring form
    • B65H2301/51256Removing waviness or curl, smoot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具有:第1辊,其将薄片状介质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导向部件,其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部,且被配置在所述第1辊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第2辊,其能够在矫正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矫正位置为,所述第2辊在其与所述第1辊之间对所述薄片状介质进行夹持并对该薄片状介质的卷曲进行矫正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为,与该矫正位置相比更远离所述输送路径的位置,在所述第2辊移动到所述矫正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件能够移动到远离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的退让位置,其中,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为,从所述矫正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的移动路径。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例如卷筒纸等的薄片状介质的卷曲进行矫正的功能的输送装置、以及具备该输送装置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作为一种记录装置的打印机中,存在一种具有对卷筒纸(薄片状介质)实施记录处理的打印头(记录单元)和用于对卷筒纸的卷曲(绕组)进行矫正的卷曲消除机构(卷曲矫正机构)的打印机(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卷曲消除机构具有:输送辊,其用于输送卷筒纸;卷曲消除辊,其在与该输送辊之间对卷筒纸进行夹持;自由辊(从动辊),其在卷筒纸的输送方向上被配置于输送辊的上游侧,并与被输送的卷筒纸的动作连动而进行旋转。而且,通过在卷筒纸夹持于输送辊和卷曲消除辊之间的状态下,使其被夹持部位和与自由辊卡合的部位之间弯曲,从而使卷曲得到矫正。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941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输送方向上,于自由辊的上游侧设置有输送辊对。而且,通过在卷筒纸由该输送辊对输送到自由辊的圆周面上时,自由辊从动于卷筒纸而旋转,从而将该卷筒纸向输送辊引导。但是,在以从输送辊对起向下游侧远离的方式而进行输送时,如果卷筒纸的前端侧以从输送路径上分离的方式而卷曲,则有可能出现该卷曲了的前端侧部分卡在自由辊上的情况。而且存在以下问题,即,当卷筒纸的前端侧部分如上所述地卡在自由辊上时,会产生卷筒纸的输送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施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以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记录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由于实施了卷曲矫正处理,因此能够在输送薄片状介质时,对因该薄片状介质的卷曲而导致的输送不良的产生进行抑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具有:第1辊,其沿输送路径将薄片状介质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导向部件,其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部,且被配置在所述第1辊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第2辊,其能够在矫正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矫正位置为,所述第2辊在其与所述第1辊之间对所述薄片状介质进行夹持并对该薄片状介质的卷曲进行矫正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为,与该矫正位置相比更远离所述输送路径的位置,在所述第2辊移动到所述矫正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件能够移动到远离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的退让位置,其中,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为,从所述矫正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的移动路径。
根据该结构,因为即使薄片状介质的前端侧发生卷曲,也会通过具有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引导部的导向部件而以沿着输送路径的方式被进行引导,所以卷曲了的前端侧部分将在不远离输送路径的条件下被输送到第1辊。而且,因为当第2辊移动到矫正位置时,该导向部件能够移动到远离第2辊的移动路径的退让位置,所以,即使在第2辊移动时,也能够避免其与该第2辊之间的干涉,其中,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为,从矫正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移动路径。因此,能够抑制对卷曲被矫正前的薄片状介质进行输送时的输送不良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中,随着所述第2辊从所述矫正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的移动,所述导向部件从所述退让位置向将所述薄片状介质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而引导至所述第1辊的引导位置移动。
根据该结构,在第2辊从矫正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时,导向部件能够从退让位置移动到引导位置,且能够在该引导位置处将薄片状介质切实地引导至第1辊。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还具有将所述薄片状介质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所述第1辊输送的输送辊,所述导向部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长于所述输送辊的直径,并且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被配置在,所述第1辊的圆周面的上游端的下游一侧。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输送辊而将薄片状介质切实地向第1辊进行输送。此外,由于导向部件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长于输送辊的直径,因此能够抑制薄片状介质的卷曲的前端侧部分卡在输送辊上或卷绕在输送辊上的情况。而且,因为导向部件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被配置在第1辊的圆周面的上游端的下游一侧,所以即使在薄片状介质的前端侧部分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薄片状介质切实地引导到第1辊的圆周面上。
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输送辊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所述薄片状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并且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相邻位置的所述输送辊的彼此之间。
根据该结构,因为导向部件的引导部被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输送辊之间,所以能够通过在宽度方向上与薄片状介质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处配置引导部,从而切实地对薄片状介质的端部进行引导。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还具有输送路径形成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引导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所述导向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延伸设置的梳齿状的所述引导部,并且通过以所述基端部侧为中心摇动,从而在所述引导部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引导位置、和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退让位置之间位移,在所述输送路径形成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处,于如下位置上形成有容许所述引导部的位移的切口部,所述位置为,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所述薄片状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对应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因为导向部件以设置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基端部侧为中心而摇动,所以能够在不妨碍薄片状介质的输送的条件下使引导部位移。而且,因为引导部在引导位置处形成梳齿状的输送路径,所以能够在对其与薄片状介质之间的滑动接触载荷进行抑制的同时,对薄片状介质进行引导。此外,因为在输送路径形成部件上设置有切口部,所以能够缩小输送路径形成部件和引导部之间的间隙,从而抑制薄片状介质卡在该间隙中的现象。
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中,在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引导部上形成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以越趋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越远离所述输送路径形成部件的方式而弯曲。
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导向部件的引导部上形成有弯曲部,所以即使在从上游侧输送过来的薄片状介质的前端侧部分卷曲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弯曲部而将该前端侧部分引导至引导部的前端侧。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还具有:凸轮轴;凸轮机构,其具有随着该凸轮轴的旋转而旋转的第1凸轮部件以及第2凸轮部件,所述导向部件随着所述第1凸轮部件的旋转而移动,并且所述第2辊随着所述第2凸轮部件的旋转而移动。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1凸轮部件的动作与第2凸轮部件的动作连动,从而在第2辊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矫正位置的时刻,使导向部件移动到退让位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有:保持部,其在将薄片状介质卷绕重叠成卷筒状的卷筒体的状态下对薄片状介质进行保持;记录单元,其对从所述卷筒体上退绕下来的所述薄片状介质实施记录;所述输送装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获得与上述输送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具有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装置的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没有进行卷曲矫正动作时的卷曲矫正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正在进行卷曲矫正动作时的卷曲矫正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没有进行卷曲矫正动作时的卷曲矫正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正在进行卷曲矫正动作时的卷曲矫正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用于对凸轮机构以及导向部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8为用于对卷曲矫正处理程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排纸部的改变例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
13…保持部;
14…输送装置;
23…输送辊;
24…作为第1辊的输送辊;
34…作为第2辊的从动辊;
38…输送路径形成部件;
38c…切口部;
44…作为记录单元的记录头;
51…导向部件;
51a…基端部;
51b…引导部;
51c…弯曲部;
60…凸轮机构;
62…凸轮轴;
63…作为第1凸轮部件的凸轮部件;
64…作为第2凸轮部件的凸轮部件;
RS…卷筒体;
ST…作为薄片状介质的薄片;
X…输送方向;
Y…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作为一种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有时也简称为“打印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打印机11具有:本体外壳12,其具有排纸部12a;保持部13,其在将作为薄片状介质的薄片ST卷绕重叠为卷筒状的卷筒体RS的状态下对该薄片ST进行保持;控制装置100(参照图7)。
此外,打印机11在本体外壳12内具有:输送装置14,其沿着从保持部13向排纸部12a延伸的输送路径而对薄片ST进行输送。此外,在本体外壳12内设置有:记录部15,其对从卷筒体RS上退绕下来的薄片ST实施记录;切断器16。此外,在输送方向X上,于切断器16的下游侧设置有构成输送装置14的一部分的卷曲矫正机构17。
由输送装置14所输送的薄片ST,在记录部15处对其表面实施印刷(记录)处理,并用切断器16将表面上实施了印刷的部分切断。而且,在被切断的薄片ST的前端侧的部分成为切片CS(单页的记录介质)后,在卷曲矫正机构17处使卷曲被矫正。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记载为“薄片ST”时,有时也包含从卷筒体RS上退绕下来的长条状的薄片、和从长条状的薄片上切断从而成为切片CS的薄片。
接下来,对保持部13进行说明。
保持部13具有:旋转轴18,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卷筒体RS进行支承;旋转电机19(参照图7),其用于使旋转轴18旋转。而且,当随着旋转电机19的驱动从而旋转轴18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薄片ST将从卷筒体RS上退绕下来。
接下来,对输送装置14进行说明。
输送装置14具有:将薄片ST从输送方向X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的多个输送辊20~26,以及在与各个输送辊20、21、22、24、25、26之间对薄片ST进行夹持的从动辊30、31、32、34、35、36。各个输送辊20、21、22、24、25、26和各个从动辊30、31、32、34、35、36以隔着输送路径的方式而配置在相互对置的位置上。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会将相互成对的输送辊22和从动辊32称为输送辊对R2。
此外,输送装置14具有:输送电机37(参见图7),其用于使输送辊20~26旋转;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其配置在与输送辊对R2对应的位置上;反转路径形成部件39,其在输送辊25和输送辊26之间形成反转路径。如图7所示,在输送电机3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回转式编码器40,其用于检测该输出轴的旋转速度、旋转位置以及旋转方向;动力传递切换装置41。动力传递切换装置41根据薄片ST的输送工序,从而在输送电机37和输送辊20~26之间对动力的传递目的地进行切换。另外,由于成对的输送辊25和从动辊35将通过了卷曲矫正机构17的薄片ST送入反转路径,因此有时将它们称为进给辊FR。
接下来,对记录部15进行说明。
记录部15具有:被配置在输送路径的上侧的导向轴42;被导向轴42所支承的滑架43;被滑架43所支承的、作为记录单元的记录头44。此外,记录部15具有:支承部件45,其以隔着输送路径的方式而配置在与记录头44对置的位置上。
导向轴42以沿着与输送方向X交叉(正交)的薄片ST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方式架设在本体外壳12上。另外,滑架43被导向轴42引导,并沿着宽度方向Y进行往返移动。
在支承部件45的上表面侧形成有多个抽吸孔(省略图示),且在支承部件45中内置有用于通过抽吸孔而对薄片ST进行吸附的抽吸机构46。另外,在记录头44上设置有喷射作为液体的油墨的多个喷嘴47。并且,通过从记录头44的喷嘴47向由支承部件45所支承的薄片ST的表面(图1中的上表面)喷射油墨,从而对薄片ST实施记录(印刷)。
另外,在打印机11中,将1个印刷任务中所包含的印刷数据分割成多个,并在滑架43的每次扫描时进行基于分割后的各个印刷数据的印刷处理,且在各个印刷处理的间隔期间,薄片ST的实施了印刷的部分被间歇性地输送。即,在记录部15中,通过交替地重复以宽度方向Y为长度方向的带状的图像的形成和送纸,从而形成基于1个印刷任务的图像。
此外,切断器16对薄片ST的切断在下述状态下进行,该状态为,使输送装置14对薄片ST的输送停止,且通过支承部件45的抽吸机构46对上游侧进行保持,另一方面通过输送辊对R2对下游侧进行夹持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为了进行印刷而停止薄片ST的输送时,进行薄片ST的切断。并且,切断后的切片CS通过输送辊22-26而被不停地连续输送,且在通过反转路径而反转后,被排纸到排纸部12a处。
接下来,对构成输送装置14的一部分的卷曲矫正机构17进行说明。
卷曲矫正结构17将输送辊23、作为第1辊的输送辊24、作为第2辊的从动辊34作为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此外,卷曲矫正结构17具有:传感器50;导向部件51、52(参照图2);凸轮电机53(参照图7);凸轮机构60(参照图2)。
传感器50为,与控制装置100电连接的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其具有未图示的光源部和受光部,且配置在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的下方的位置处。传感器50被设定为,光源部向上方射出的光的反射光由受光部接收,从而将与反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100。例如,传感器50在薄片ST成为反射对象时输出大于预定的阈值的开启(ON)值,另一方面在薄片ST未成为反射对象时输出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关闭(OFF)值。因此,通过传感器50的输出值从关闭值变为开启值,从而检测出在输送方向X上的薄片ST的前端。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输送辊22、23、24分别被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的轴部22a、23a、24a所支承。此外,从动辊32、34分别被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的轴部32a、34a所支承。
如图4以及图5所示,从动辊32沿着宽度方向Y而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在同一附图中,右侧的三个从动辊32以及左侧的三个从动辊32分别通过连结部32b而被连接在一起。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是输送辊22也沿着宽度方向Y而设有与从动辊32相同的数量(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此外,输送辊23、24在宽度方向Y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七个)。此外,关于从动辊34,在宽度方向Y上的中央附近处设置有一个宽度较小的从动辊34,并且在其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宽度较大的从动辊34(合计三个)。
在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上,在和从动辊32以及输送辊22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插穿孔38a。而且,输送辊22和从动辊32通过插穿孔38a而相互接触。此外,在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上,于如下位置处形成有用于使传感器50的光通过的通过孔38b,所述位置为,在输送方向X上与插穿孔38a对应的位置,且成为宽度方向Y上的中央附近的位置。
如图3所示,从动辊34在其与输送辊24之间对薄片ST进行夹持时,将随着薄片ST的输送而进行从动旋转,并且通过在从动辊34和输送辊23之间使薄片ST弯曲,从而对薄片ST的卷曲(表面起伏)进行矫正(卷曲消除)。另外,输送辊23在输送方向X上被配置于输送辊24的上游侧,从而向输送辊24输送薄片ST,并且当薄片ST弯曲时,其作为对该弯曲部分的上游侧进行支承的支承部而发挥功能。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为了将薄片ST向输送辊24进行引导,导向部件51、52在输送方向X上被配置在输送辊24的上游侧。另外,导向部件51对由输送辊23所输送的薄片ST的背面侧(下表面侧)进行导向,另一方面导向部件52对由输送辊23所输送的薄片ST的表面侧(上表面侧)进行导向。
如图2~图6所示,导向部件51具有:基端部51a,其被设置在输送方向X的上游侧;梳齿状的引导部51b,其从基端部51a朝向输送方向X的下游侧延伸设置。另外,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宽度方向Y上,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被配置在彼此相邻的输送辊23之间、且被配置在与薄片ST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此外,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被配置在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的输送方向X的上游侧。而且,如图6所示,在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上形成有弯曲部51c,该弯曲部51c以越趋于输送方向X的上游侧越远离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的方式而弯曲。
如图4~图6所示,在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的输送方向X上的下游端处,于如下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容许引导部51b的位移的切口部38c,所述位置为,在宽度方向Y上与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对应的位置。另外,为了对切口部38c和导向部件51进行明确表示,在图4~图6中省略了导向部件52的图示,并且在图6中,省略了输送辊22、23、24、从动辊32以及切片CS的图示。此外,在图4以及图5中,用双点划线对切片CS进行了图示。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凸轮机构60具有:被本体外壳12支承的凸轮轴62;随着凸轮轴62的旋转而旋转的作为第1凸轮部件的凸轮部件63以及作为第2凸轮部件的凸轮部件64;分别从动于凸轮部件63、64的旋转的杆65、66。杆65能够以在输送方向X上被配置于凸轮轴62上游侧的杆轴67为中心而进行旋转。此外,杆66能够以在输送方向X上被配置于凸轮轴62下游侧的杆轴68为中心而进行旋转。另外,如图6所示,凸轮部件63、64以及杆65、66分别被设置在凸轮轴62的两端侧上。
在杆65中,在从杆轴67朝向输送方向X的下游侧延伸的支承部65a上固定有导向部件51,并且从支承部65a朝向输送方向X的下游侧向斜下方向延伸的卡合部65b与凸轮部件63卡合。杆65通过未图示的施力部件(例如,扭力螺旋弹簧)而被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施力,从而常时被保持于图2、图4以及图6所示的状态。
在杆66中,从杆68向下方延伸的卡合部66a与凸轮部件64卡合。在杆66中,从动辊34的轴部34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而支承在从杆轴68向上方延伸的支承部66b的前端侧上。此外,杆66的支承部66b上固定有导向部件52。杆66通过未图示的施力部件(例如,扭力螺旋弹簧)的施力而被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施力,从而常时被保持于图2、图4以及图6所示的状态。
凸轮轴62随着凸轮电机53的驱动而旋转。而且,当凸轮轴62从图2所示的状态起大致旋转180度时,凸轮部件63、64将与凸轮轴62一起旋转到图3所示的位置。而且,随着凸轮部件63的旋转,杆65将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随着凸轮部件64的旋转,杆66将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当随着凸轮电机53的驱动从而凸轮轴62从图3所示的状态起大致旋转180度时,凸轮部件63、64将与凸轮轴62一起旋转并返回到图2所示的位置。此外,随着凸轮部件63的旋转,杆65将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返回到图2所示的位置,并且,随着凸轮部件64的旋转,杆66将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返回到图2所示的位置。
导向部件51通过随着杆65的旋转而以基端部51a侧为中心进行摇动,从而在引导部51b形成输送路径的引导位置(图2中所示的位置)、和引导部51b远离输送路径的退让位置(图3中所示的位置)之间进行位移。而且,导向部件51被设定为,在引导位置处,引导部51b中比弯曲部51c更靠前端侧的上表面和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的上表面为大致同一平面,从而构成薄片ST的支承面。此时,导向部件51的弯曲部51c被配置在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的切口部38c内。
从动辊34随着杆66的旋转而沿着移动路径在待机位置(如图2所示的位置)和矫正位置(如图3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移动路径大致沿着输送辊24的圆周面,所述待机位置为,从动辊34的圆周面远离输送路径的位置,所述矫正位置为,所述从动辊在其与输送辊24之间对薄片ST进行夹持并对卷曲进行矫正的位置。另外,在矫正位置处,从动辊34被配置在其与输送辊24之间的分开距离短于薄片ST的厚度的位置上。此外,在待机位置处,从动辊34以其与输送辊24之间的分开距离长于薄片ST的厚度的方式被配置。因此,当从动辊34位于待机位置时,薄片ST不会被从动辊34夹持,而是通过输送辊24而沿着图3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输送路径向下游侧被输送。
如图2所示,导向部件51在输送方向X上的长度长于输送辊23的直径,并且引导部51b延伸设置到其前端搭在输送辊24上的位置处。即,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在输送方向X上的下游端被配置在,输送辊24的圆周面的上游端的下游侧。此外,从动辊34如图3所示,成为在矫正位置处其圆周面与该图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输送路径交叉的形态。因此,导致位于矫正位置的从动辊34的圆周面与位于引导位置的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互相干涉。
为了避免这种导向部件51和从动辊34之间的干涉,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动辊34朝向矫正位置而向下方移动时,导向部件51能够移动到向下方远离从动辊34的移动路径的退让位置,其中,所述从动辊34的移动路径为,从矫正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移动路径。此外,当凸轮轴62旋转时,导向部件51将随着凸轮部件63的旋转而移动,并且从动辊34将随着凸轮部件64的旋转而移动。因此,在从动辊34从待机位置朝向矫正位置向下方移动的时刻,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将从引导位置朝向退让位置向下方移动。
接下来,对打印机1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100具有:作为控制单元的计算机101;头驱动电路102;电机驱动电路103、104、105。计算机101通过总线108而与头驱动电路102以及电机驱动电路103、104、105电连接。
计算机101具有ASIC109(Application Specific IC(面向特定用途的IC))、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10、ROM(Reading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11、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12、非易失性存储器113。ROM111中存储有各种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等。非易失性存储器113中存储有以固件程序为代表的各种程序以及印刷处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等。RAM中112中临时存储有由CPU110所执行的程序数据、作为CPU110的计算结果以及处理结果的各种数据、以及在ASIC109中被处理的各种数据等。
计算机101通过CPU110来执行ROM111等所存储的程序,从而进行各种控制。例如,计算机101经由头驱动电路102而对记录头44进行控制,并且经由电机驱动电路103、104、105而分别对旋转电机19、输送电机37以及凸轮电机53进行控制。另外,计算机101根据来自回转式编码器40的检测信号来对输送电机37进行控制。此外,计算机101根据传感器50的检测结果等来对凸轮电机53进行控制。
接下来,对打印机11的卷曲矫正处理进行说明。
在打印机11中,对记录处理结束且被切断后的切片CS实施卷曲矫正处理(卷曲消除处理)。另外,当切片CS在输送方向X上的长度较长时,有时会出现下述情况,即,即使切断前的薄片ST的前端侧到达了卷曲矫正结构17,被配置于记录部15处的薄片ST的后端侧处也被实施了记录处理。
因此,常时以从动辊34配置在待机位置且导向部件51配置在引导位置的状态,在不对薄片ST进行卷曲的矫正的条件下,进行薄片ST的输送。而且,在薄片ST的切断完成且切片CS的连续输送开始后,通过计算机101的控制而使从动辊34从待机位置被移动到矫正位置,从而开始对薄片ST的卷曲矫正处理。
另一方面,当切片CS在输送方向X上的长度较短时,有时会出现下述情况,即,在进行了切断时,切片CS的前端侧尚未到达卷曲矫正机构17。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切片CS切实地插穿在从动辊34和输送辊24之间,计算机101也会在薄片ST插穿于处在待机位置的从动辊34和输送辊24之间的状态下,使从动辊34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矫正位置。
接下来,根据图8对在薄片ST的切断结束时计算机所执行的卷曲矫正处理程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1中,计算机101获取切片CS在输送方向X上的长度L,并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根据计算机101所获取的切片CS的长度L来决定卷曲矫正动作开始计数值Ns以及卷曲矫正动作结束计数值Ne,并进入步骤S13,其中,卷曲矫正动作开始计数值Ns为用于决定开始卷曲矫正动作的时刻的值,卷曲矫正动作结束计数值Ne为用于决定卷曲矫正工作结束的时刻的值。
在步骤S13中,计算机101判断切片CS的长度L是否小于预先规定的阈值La。而且,计算机101在切片CS的长度L小于阈值La时进入步骤S14,而另一方面在切片CS的长度L大于等于阈值La时进入步骤S15。另外,阈值La可以作为判断切片CS的长度的值而预先进行规定,并将其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3等中。例如,当在输送方向X上,将进行薄片ST的切断的位置和传感器50对薄片ST的前端进行检测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Lb(参照图1)时,则能够使La≤Lb成立。
在步骤S14中,计算机101判断传感器50是否检测出了切片CS的前端。而且,计算机101在传感器50检测出了切片CS的前端时进入步骤S16,而另一方面在传感器50未检测出切片CS的前端时则在预定的时刻重复执行相同的判断。
在步骤S15中,计算机101判断切片CS的前端侧是否被进给辊FR所夹持。而且,当切片CS被进给辊FR所夹持时,则计算机101进入步骤S16,另一方面当切片CS未被进给辊FR所夹持时,则计算机101在预定的时刻重复执行相同的判断。
另外,也可以从切片CS的长度L和将薄片ST切断后的切片CS的输送量来判断切片CS的前端侧是否被进给辊FR所夹持。或者,如果在输送方向X上,于进给辊FR的下游侧设置前端检测传感器,那么也能够根据该前端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切片CS的前端侧是否被进给辊FR所夹持。
在步骤S16中,计算机101开始计数,并进入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计算机101判断计数值N是否已大于等于卷曲矫正动作开始计数值Ns。而且,当计数值N大于等于卷曲矫正动作开始计数值Ns时,则计算机101进入步骤S18,而另一方面当计数值N小于卷曲矫正动作开始计数值Ns时,则计算机101在预定的时刻重复执行相同的判断。
在步骤S18中,计算机101通过驱动凸轮电机53从而使卷曲矫正动作开始,并进入步骤S19。具体而言,通过由凸轮电机53的驱动而使凸轮轴62大致旋转180度,从而使从动辊34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矫正位置,并且使导向部件51从引导位置移动到退让位置。由此,前端侧通过导向部件51而插穿在输送辊24和从动辊34之间的切片CS,在其与输送辊23之间向与卷曲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弯曲,从而使卷曲被矫正。
在步骤S19中,计算机101判断计数值N是否已大于等于卷曲矫正动作结束计数值Ne。而且,当计数值N大于等于卷曲矫正动作结束计数值Ne时,则计算机101进入步骤S20,而另一方面当计数值N小于卷曲矫正动作结束计数值Ne时,则计算机101在预定的时刻重复执行相同的判断。
在步骤S20中,计算机101通过驱动凸轮电机53,从而结束卷曲矫正动作,进而结束处理。具体而言,通过由凸轮电机53的驱动而使凸轮轴62大致旋转180度,从而使从动辊34从矫正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并且使导向部件51从退让位置移动到引导位置。即,随着从动辊34从矫正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移动,导向部件51从退避位置向将薄片ST沿着输送路径引导到输送辊24的引导位置移动。
另外,卷曲矫正后的切片CS在沿着反转路径形成部件39而被输送的过程中被反转,并以被实施了印刷的表面朝向下侧的状态被排出在排纸部12a上。此外,从动辊34在夹持切片CS时,从向上方远离输送辊24的待机位置起移动到在输送方向X上处于待机位置的上游侧的矫正位置。因此,卷曲消除后的薄片ST以成为输送方向X上的下游侧的前端侧朝向上方倾斜的方式而被输送辊24输送,从而平稳地进入反转路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
(1)因为薄片ST即使在前端侧卷曲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具有在输送方向X上延伸的引导部51b的导向部件51而以沿着输送路径的方式被引导,所以薄片ST会在卷曲的前端侧部分不从输送路径上分离的条件下被输送到输送辊24。而且,因为在从动辊34移动到矫正位置时,该导向部件51能够移动到远离从动辊34的移动路径的退让位置,其中,所述从动辊34的移动路径为,从矫正位置向待机位置的的移动路径,所以即使在从动辊34移动时,也能够避免其与从动辊34之间的干涉。因此,能够抑制对卷曲被矫正前的薄片ST进行输送时的输送不良的产生。
(2)在从动辊34从矫正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时,导向部件51能够从退让位置移动到引导位置,且能够在该引导位置处将薄片ST切实地引导到输送辊24。
(3)能够通过输送辊23而将薄片ST切实地向输送辊24输送。此外,因为导向部件51在输送方向X上的长度长于输送辊23的直径,所以能够抑制薄片ST的卷曲的前端侧部分卡在或卷绕在输送辊23上的情况。而且,因为导向部件51的输送方向X上的下游端被配置在输送辊24的圆周面的上游端的下游侧,所以即使在薄片ST的前端侧部分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薄片ST切实地引导到输送辊24的圆周面上。
(4)因为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配置于,在宽度方向Y上彼此相邻的输送辊23之间,所以能够通过将引导部51b配置在宽度方向Y上与薄片ST的端部对应的位置上,从而切实地对薄片ST的端部进行引导。
(5)因为导向部件51以设置在输送方向X的上游侧的基端部51a一侧为中心摇动,所以能够在不妨碍薄片ST的输送的条件下使引导部51b位移。而且,因为引导部51b在引导位置处形成梳齿状的输送路径,所以能够在对其与薄片ST之间的滑动接触载荷进行抑制的同时,对薄片ST进行引导。此外,因为在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上设置有切口部38c,所以能够缩小输送路径形成部件38和引导部51b之间的间隙,从而抑制薄片ST卡在该间隙中的现象。
(6)因为在导向部件51的引导部51b上形成有弯曲部51c,所以即使在从上游一侧输送过来的薄片ST的前端侧部分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弯曲部51c而将该前端侧部分引导到引导部51b的前端侧。
(7)能够使凸轮部件64的动作与凸轮部件63的动作连动,从而在从动辊34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矫正位置的时刻,使导向部件51移动到退让位置。
(8)因为在输送辊24的输送方向X的上游侧配置有输送辊23,所以即使在薄片ST的前端侧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输送辊23的旋转来抑制薄片ST的卡住,并将薄片ST的前端侧部分切实地向输送辊24侧输送。因此,与在输送辊24的上游侧配置了从动辊的情况相比,由于实施了卷曲矫正处理,所以能够在输送薄片ST时,对因薄片ST的卷曲而导致的输送不良的产生进行抑制。
(9)当从动辊34在矫正位置处在其与输送辊24之间对薄片ST进行夹持时,能够矫正薄片ST的卷曲。此外,通过从动辊34从矫正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从而能够在不使薄片ST弯曲的条件下使其通过。因此,在不需要矫正卷曲时,能够通过使从动辊34移动到待机位置,来降低输送薄片ST时的载荷。
(10)因为在从动辊34移动到矫正位置时,薄片ST以处于输送方向X的下游侧的前端侧朝向上方倾斜的方式而被输送辊24输送,所以能够使薄片ST顺畅地进入反转路径。此外,虽然在将从动辊34作为驱动辊时,朝向上方的薄片ST的前端将随着驱动辊的旋转而成为卷绕的形态,但是因为从动辊34为从动辊,所以能够抑制薄片ST卷绕在从动辊34上的现象。
(11)通过预先使从动辊34移动到待机位置,从而能够使薄片ST顺畅地插穿在从动辊34和输送辊24之间。而且,因为在薄片ST插穿于从动辊34和输送辊24之间的状态下,将从动辊34从待机位置移动到矫正位置,所以能够切实地对薄片ST进行夹持。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以下的方式进行变更。
·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从动辊34能够根据例如薄片ST的厚度而移动到多个矫正位置或待机位置。
·输送辊22、23、24以及从动辊32、34的设置数量和在宽度方向Y上的尺寸等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
·传感器50并不限定于光学式传感器,也可以变更为接触式传感器等任意方式的传感器。
·进给辊FR也可以设置在反转径路形成部件39的中途的位置上。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不具有进给辊FR和反转路径形成部件39,例如,如图9所示,在不使切片CS反转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本体外壳12上的开口部12b,从而将切片CS排出到设置在所述本体外壳12的外部上的排纸部12c处。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在切片CS从开口部12b被排出的过程中,其前端侧将如该图中用双点划线所图示的那样由于自重而卷曲。而且,因为在只有卷曲被矫正的切片CS的前端侧以此方式卷曲时,会成为平衡性较差的形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仅对切片CS的后端侧实施卷曲矫正处理。由此,能够成为如该图的排纸部12c上所图示的切片CS这样的、前端侧和后端侧分别向相反方向卷曲的平衡性良好的形状。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薄片ST在以其前端侧从输送路径向下方远离的方式而卷曲的状态下被输送,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薄片ST的前端侧向其他的方向(例如上方或侧方)卷曲的状态下被输送。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只需以隔着输送路径的方式将输送辊23、24以及导向部件51配置在薄片ST的前端侧卷曲的一侧,且另一方面将从动辊34配置在与输送辊24对置的位置上即可。
·薄片ST并不限定于纸张,其能够应用于树脂制胶片和金属制胶片等的、通过以卷绕重叠成卷筒状的状态被保持从而产生表面起伏的任意的薄片状介质中。
·记录处理并不限定于进行印刷和打字的处理,也可以采用如下的各种处理,例如,对薄片状介质进行封装、转印箔、开孔、加工切痕。而且,在进行这些各种处理的处理装置中具有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且既可以在进行这些处理之前矫正卷曲,也可以在实施处理后矫正卷曲。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了采用喷墨方式作为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但是也可以变更为,电子照片方式和热转印方式等任意的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此外,记录装置并不限定于打印机,也可以是FAX(传真)装置、复印装置或具有这些多种功能的复合机等。而且,作为记录装置,也可以采用具有喷射或者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少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由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不仅包括如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融液)这样的流状体、或者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者混合有由颜料或者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油墨和液晶等。在此,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溶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在内的物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可以为以下的喷射装置,即,对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彩色过滤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者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等。

Claims (22)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辊,其沿着输送路径将薄片状介质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
导向部件,其具有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延伸设置的梳齿状的引导部,且被配置在所述第1辊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输送路径形成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引导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第2辊,其能够在矫正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矫正位置为,所述第2辊在其与所述第1辊之间对所述薄片状介质进行夹持并对该薄片状介质的卷曲进行矫正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为,与该矫正位置相比更远离所述输送路径的位置,
在所述第2辊移动到所述矫正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件能够移动到远离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且与所述输送路径相比靠下方的退让位置,其中,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为,从所述矫正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的移动路径,
在所述第2辊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引导部位于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引导位置并对所述薄片状介质进行引导,所述第1辊与对所述薄片状介质进行引导的所述引导部的上表面所存在的平面相接,
所述第1辊为驱动辊,所述第2辊为从动辊,
所述导向部件为,通过以所述基端部侧为中心进行摇动,从而在所述引导部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引导位置、和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退让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在所述输送路径形成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处,于如下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容许所述引导部的位移的切口部,所述位置为,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所述薄片状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对应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第2辊从所述矫正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的移动,所述导向部件从所述退让位置向将所述薄片状介质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而引导至所述第1辊的引导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将所述薄片状介质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所述第1辊输送的输送辊,
所述导向部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长于所述输送辊的直径,并且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被配置在,所述第1辊的圆周面的上游端的下游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辊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所述薄片状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
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相邻位置的所述输送辊的彼此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引导部上形成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以越趋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越远离所述输送路径形成部件的方式而弯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具有凸轮轴、随着该凸轮轴的旋转而旋转的第1凸轮部件以及第2凸轮部件,
所述导向部件随着所述第1凸轮部件的旋转而移动,并且所述第2辊随着所述第2凸轮部件的旋转而移动。
7.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保持部,其在将薄片状介质卷绕重叠成卷筒状的卷筒体的状态下对薄片状介质进行保持;
记录单元,其对从所述卷筒体上退绕下来的所述薄片状介质实施记录;
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
8.一种输送装置,具备:
第1辊,其沿着输送路径在输送方向上对介质进行输送;
导向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第1辊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且所述导向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延伸设置的梳齿状的引导部;
输送路径形成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引导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第2辊,其在与所述第1辊之间对所述介质进行夹持,并能够对所述介质的卷曲进行矫正,
所述第2辊能够在矫正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矫正位置为,所述第2辊在其与所述第1辊之间对所述介质进行夹持并对该介质的卷曲进行矫正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为,远离该矫正位置的位置,
所述导向部件在所述第2辊移动至所述矫正位置时,能够移动到远离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且与所述输送路径相比靠下方的退让位置,其中,所述第2辊的移动路径为,从所述矫正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的移动路径,
在所述第2辊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引导部位于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引导位置并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所述第1辊与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的所述引导部的上表面所存在的平面相接,
所述第1辊为驱动辊,所述第2辊为从动辊,
所述导向部件为,通过以所述基端部侧为中心进行摇动,从而在所述引导部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引导位置、和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退让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在所述输送路径形成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处,于如下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容许所述引导部的位移的切口部,所述位置为,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对应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待机位置为,与所述矫正位置相比更远离所述输送路径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随着所述第2辊从所述矫正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的移动,所述导向部件从所述退让位置向将所述介质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而引导至所述第1辊的引导位置移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具备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被配置于所述第1辊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长于所述输送辊的直径。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被配置在,所述第1辊的圆周面的上游端的下游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输送辊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被配置于所述输送辊的彼此之间。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延伸设置的梳齿状的所述引导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部件通过以所述基端部侧为中心进行摇动,从而在所述引导部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引导位置、和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退让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具备输送路径形成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输送路径形成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处,于如下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容许所述引导部的位移的切口部,所述位置为,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对应的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导向部件的所述引导部上形成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以越趋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越远离所述输送路径形成部件的方式而弯曲。
2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中,
还具有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具有凸轮轴、随着该凸轮轴的旋转而旋转的第1凸轮部件以及第2凸轮部件,
所述导向部件随着所述第1凸轮部件的旋转而移动,并且所述第2辊随着所述第2凸轮部件的旋转而移动。
22.一种记录装置,具有:
保持部,其在将介质卷绕重叠成卷筒状的卷筒体的状态下对介质进行保持;
记录单元,其对从所述卷筒体上退绕下来的所述介质实施记录;
权利要求8~21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
CN201110228906.5A 2010-08-10 2011-08-05 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42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9551 2010-08-10
JP2010179551A JP5585289B2 (ja) 2010-08-10 2010-08-10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4293A CN102424293A (zh) 2012-04-25
CN102424293B true CN102424293B (zh) 2017-09-22

Family

ID=45564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890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4293B (zh) 2010-08-10 2011-08-05 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46643B2 (zh)
JP (1) JP5585289B2 (zh)
CN (1) CN1024242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76239B1 (en) 2011-11-10 2016-09-21 Packsize LLC Elevated converting machine with outfeed guide
JP2013256057A (ja) * 2012-06-12 2013-12-26 Nk Works Kk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317B2 (ja) * 2013-03-29 2017-04-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搬送装置
US10850469B2 (en) * 2016-06-16 2020-12-01 Packsize Llc Box forming machine
US11174114B2 (en) 2016-08-18 2021-11-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lamps
JP2018089843A (ja) * 2016-12-02 2018-06-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11242214B2 (en) 2017-01-18 2022-02-08 Packsize Llc Converting machine with fold sensing mechanism
SE540672C2 (en) 2017-06-08 2018-10-09 Packsize Llc Tool hea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a convert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plurality of tool heads in a converting machine
WO2019055031A1 (en) 2017-09-15 2019-03-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NOW HUNTER OF SUPPORT TRACTION DEVICE
US11305903B2 (en) 2018-04-05 2022-04-19 Avercon BVBA Box template folding process and mechanisms
US11247427B2 (en) 2018-04-05 2022-02-15 Avercon BVBA Packaging machine infeed, separation, and creasing mechanisms
WO2019246344A1 (en) 2018-06-21 2019-12-26 Packsize Llc Packaging machine and systems
JP7352157B2 (ja) * 2019-09-27 2023-09-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342594B2 (ja) * 2019-10-09 2023-09-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処理装置
US11938699B2 (en) 2021-07-07 2024-03-26 Brown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ducing pressware
US11945670B2 (en) * 2021-07-07 2024-04-02 Brown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ducing pressware
US11919270B2 (en) 2021-07-07 2024-03-05 Brown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ducing presswa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126A (ja) * 1988-02-17 1990-01-11 Fujitsu Ltd 紙送り装置
US5324124A (en) * 1993-01-28 1994-06-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uide system for feed roll entry
JPH1192010A (ja) * 1997-09-24 1999-04-06 Canon Inc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139140A (en) * 1998-09-29 2000-10-3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media handling system providing small bottom margin capability
JP2000229758A (ja) * 1999-02-09 2000-08-22 Fuji Xerox Co Ltd カール補正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6371479B1 (en) * 1999-02-25 2002-04-16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witchback device for us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060108A (ja) * 2000-08-11 2002-02-26 Star Micronics Co Ltd 用紙排出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US7222955B2 (en) * 2003-04-18 2007-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oth-side recording apparatus
JP3879713B2 (ja) * 2003-06-30 2007-0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38322A (ja) * 2006-03-13 2007-09-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91115A (ja) * 2007-10-09 2009-04-30 Sony Corp プリンタ
JP5292834B2 (ja) 2008-01-29 2013-09-18 Nk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デカール機構
JP4983623B2 (ja) 2008-01-29 2012-07-25 Nk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デカール機構
JP2010117508A (ja) * 2008-11-12 2010-05-27 Fuji Xerox Co Ltd 媒体搬送装置、媒体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37680A1 (en) 2012-02-16
US9346643B2 (en) 2016-05-24
CN102424293A (zh) 2012-04-25
JP5585289B2 (ja) 2014-09-10
JP2012035992A (ja) 201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4293B (zh) 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02398428B (zh) 装载部件以及分类装置
CN103922177B (zh) 纸页类收纳排出装置
CN108689205B (zh) 传送装置、记录装置以及传送方法
US2024014959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285944A (ja) プリンタ
JP2008114933A (ja) 用紙パッケージ
US20030048348A1 (en) Imag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fer method
JP2013071822A (ja) 被記録媒体排出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13460775B (zh) 后处理装置
JP5782689B2 (ja)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12162367A (ja)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4182353B2 (ja)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US20020003564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707644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30319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10527A (ja) 画像形成機の排紙検出装置
JP5585179B2 (ja) 媒体排出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565208B2 (ja) 媒体排出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02416779B (zh)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JP4544108B2 (ja) 印刷装置
JP20221047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5895A (ja) 記録装置、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047381A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
JP2012025112A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