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2514A - 超导线圈装置、超导装置和制造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导线圈装置、超导装置和制造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2514A
CN102422514A CN2010800201833A CN201080020183A CN102422514A CN 102422514 A CN102422514 A CN 102422514A CN 2010800201833 A CN2010800201833 A CN 2010800201833A CN 201080020183 A CN201080020183 A CN 201080020183A CN 102422514 A CN102422514 A CN 102422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pressure vessel
superconducting coil
matrix
inner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01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里刚
尾山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22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25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5/00Dynamo-electric machines having windings operating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6/00Superconducting magnets; Superconducting coils
    • H01F6/06Coils, e.g. winding, insulating, terminating or cas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5/00Dynamo-electric machines having windings operating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 H02K55/02Dynamo-electric machines having windings operating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of the synchronous type
    • H02K55/04Dynamo-electric machines having windings operating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of the synchronous type with rotating fiel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60/00Superconducting devices
    • H10N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60/81Containers; Moun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505/00Superconductor technology: apparatus, material, process
    • Y10S505/825Apparatus per se, device per se, or process of making or operating same
    • Y10S505/876Electrical generator or motor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505/00Superconductor technology: apparatus, material, process
    • Y10S505/825Apparatus per se, device per se, or process of making or operating same
    • Y10S505/879Magnet or electromagn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505/00Superconductor technology: apparatus, material, process
    • Y10S505/825Apparatus per se, device per se, or process of making or operating same
    • Y10S505/888Refrig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14Supercondu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ainers, Films, And Cooling For Superconductive Devices (AREA)
  • Superconductive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披露了一种超导线圈装置和使用所述超导线圈装置的超导装置,其中,所述超导线圈装置设置有:超导线圈(10),将超导线圈(10)保持在其中的内容器(50)以及外容器(60),其中,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由FRP制成。在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角部(71),由树脂制成的密封加强部(2)形成为沿着角部(71)延伸。开口部(53)和(63)形成在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侧表面中。密封加强部(2)设置在开口部(53)和(63)的角部(71),由此能够改善容器的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超导线圈装置、超导装置和制造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导线圈装置和一种超导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将超导线圈容纳在其中的容器的超导线圈装置并且涉及一种包括所述超导线圈的超导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成螺旋形地缠绕超导线而形成的超导线圈被用在非常低的温度。因此,在包括超导线圈的超导装置、例如马达中,超导线圈在被保持在一个容器中的同时被使用。通过将例如液氮的冷却剂提供到容器中而在冷却状态下使用超导线圈。
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35835号(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现有的制造低温保持器的内容器的方法,其中所述低温保持器用于存储具有非常低温度的冷却剂并且将超导线圈保持在其中。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35835号中描述的制造低温保持器的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准备由纤维加强塑料(FRP)制成的框体。FRP是通过使用热固性树脂浸渍例如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的加强纤维并使热固性树脂热固化而制成的加强材料。将由类似于FRP的材料制成的被称为预浸料坯的未固化物质贴附于框体。然后,将已经贴附有预浸料坯的框体热固化,并由此将预浸料坯形成为容器的侧表面。因此,形成了低温保持器的内容器。
由于室温与非常低的温度之间的热循环,所以要求用于保持具有非常低温度的冷却剂的容器、例如低温保持器由抵抗热膨胀和热收缩的材料制成。不具有加强纤维的树脂不够坚固以抵挡这样的热循环。因此,优选地容器由例如FRP的纤维加强树脂制成。另外,通过使用例如FRP的不导电物质作为容器的材料,抑制了由于电流流经容器时所产生的焦耳热而将容器中的冷却剂加热的现象的发生。
然而,当使用将成层的预浸料坯贴附于框体外侧的方法、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35835号中描述的方法时,被贴附的预浸料坯具体地在框体的具有阶梯结构的区域中不能跟随框体的阶梯形状。因此,在预浸料坯与框体之间、具体地在框体的由框体的台阶形成的角部附近形成间隙。空气等等容易在间隙中积聚,并且当具有间隙的容器经受热循环时,积聚的空气向壳体的周围部分施加热应力。结果,可能在容器中产生破损故障,例如从角部生长的裂缝。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导线圈装置,所述超导线圈装置包括用于超导线圈的容器,通过改善所述容器的框体与形成所述容器的侧表面的树脂材料之间的填充精度能够改善密封性能,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超导线圈装置的超导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超导线圈装置包括超导线圈和将所述超导线圈保持在其中的容器。所述容器由纤维加强塑料制成,并且在所述容器的角部形成密封加强部,所述密封加强部沿着所述角部延伸并且由树脂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超导线圈装置中,将超导线圈保持在其中的容器的角部(其可以是从沿着执行浸渍树脂的方向看时具有凸形的“边缘”,或者从沿着执行浸渍树脂的方向看时具有凹形的“角部”)填充有密封加强部。因此,抑制了在容器的各部件之间的接合处、例如在角部产生间隙。因此,能够改善容器的密封性能。此外,即使在容器经受热循环时,也能够抑制由于在角部的间隙中产生的大的热应力而导致容器的破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超导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沿线II-II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图1和2的转子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图1和2的定子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示出将超导线圈保持在其中的内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是示出围绕图5的内容器的外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是沿图5的线VII-VII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是图2的一部分的详细放大图,示出了外容器和内容器的内侧。
图9是由图8中的虚线圆“IX”包围的区域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10是由图7中的虚线圆“X”包围的区域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11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超导线圈容器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除非必要,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附图中的尺寸比例不必与说明书中的相同。
在图1中示出的超导马达100是根据实施方式的超导装置的一个例子。超导马达100包括被用作转子的转子30和被用作定子的定子20。图1是超导马达100的示意图。为了便于绘画,仅示出了转子30的一些部件,并且省略了定子20的部件。转子30和定子20的部件在作为截面图的图2以及在图3至6中更详细地示出。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6描述超导马达100。
超导马达100的转子30包括转子铁芯13和作为成螺旋形地缠绕在转子铁芯13周围的超导线的超导线圈10。从外部将电流供应至超导线圈10,从而在转子铁芯13中产生与电流方向一致的磁力。优选地如图1、3和4所示,超导线圈10是跑道形线圈。关于定子20,在定子铁芯23中产生与流经缠绕在定子铁芯23周围的超导线圈10的电流的方向一致的磁力。转子30通过利用转子铁芯13的磁力和定子铁芯23的磁力之间的吸引和排斥而绕转子轴16旋转。转子30的旋转经过连接至负载的输出轴18而被传递到外部,其中转子30的旋转输出至负载。输出轴18由轴承35以可旋转方式支撑。
因为每个超导线圈10都由超导线形成,所以需要使用例如液氮的冷却剂17冷却超导线圈10,从而操作超导线圈10。因此,将超导线圈10保持在容器中。该容器填充有冷却剂17,由此将超导线圈10冷却并使超导线圈10变得可操作。
这里,容器是用于容纳超导线圈10的超导线圈容器。如图2所示,每个超导线圈容器包括:直接将超导线圈10保持在其中的内容器50,和设置为围绕内容器50的外周的外容器60。超导线圈装置由超导线圈10、将超导线圈10保持在其中的内容器50和围绕内容器50的外周的外容器60构成。为转子30和定子20的每个超导线圈10提供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注意到在图1、3和4中没有示出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
因为容器具有内容器50,所以超导线圈10能够被冷却并稳定地操作。因为容器具有外容器60,所以容器通过防止将冷却剂保持在其中的内容器50接触具有室温的外部空气而作为绝热容器。
因此,优选地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由具有良好绝热性能的材料制成。例如,优选地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可以由纤维加强塑料(FRP)制成。因为FRP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和绝热性能,所以FRP能够抑制容器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能够抑制由于在操作超导马达100的时候和在不操作超导马达100的时候之间容器中的温差导致的热应力而产生的破损故障,并且能够抑制在使用冷却剂冷却超导线圈10的过程中效率的降低。然而,取代FRP,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也可以由包含无机填充剂的塑料或陶瓷制成。
图5和6示出了用于定子20的内容器的例子和外容器的例子。如图5所示,内容器50包括具有例如柱形的FRP壳体。在内容器50的柱形部分中,作为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的两个柱形壳体设置为使得它们的圆形底面的中心大致相互一致,并且形成大致的同心圆。超导线圈10被放置在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之间的区域中。为了允许定子铁芯23和转子铁芯13延伸经过超导线圈10中的中空区域,在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的侧表面(柱形侧部分)中形成开口部53。即,将超导线圈10的中空区域、定子铁芯23和转子铁芯13设置在开口部53中。相邻超导线圈10的超导线设置在相邻开口部53之间的区域中。
如图5所示,每个开口部53可以通过在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的侧表面中形成例如矩形孔,而形成为沿着与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的侧表面相交的方向从内容器外壳体51延伸至内容器内壳体52。然而,例如,当从内容器50的侧表面的外侧(内侧)看时,开口部53可以通过仅在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中的一个中形成矩形孔,而形成为凹部。
由FRP制成的开口部侧表面54密封开口部53的侧面。每一个都具有凸缘形状并且由FRP制成的末端壳体55和56设置在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的底面(柱形的末端)附近。因此,在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之间的区域成为封闭空间,由此形成内容器50。用于供应和排出例如液氮的冷却剂17的冷却剂供应管和冷却剂排出管(参见图2)连接至该区域。如图5所示,用于分配冷却剂的两个管状部件从末端壳体55突出。一个管状部件(管状部件57)是用于将冷却剂17供应到内容器50中的冷却剂供应管,并且另一个管状部件(管状部件58)是用于将冷却剂17从内容器50内部排出的冷却剂供应管。因为管状部件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将两个管状部件共同称为冷却剂供应管。
作为绝热容器的外容器60设置为围绕如上所述的内容器50。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外容器外壳体61放置在内容器50的内容器外壳体51外侧从而面向内容器外壳体51,并且外容器内壳体62放置在内容器内壳体52内侧从而面对内容器内壳体52。内容器50放置在外容器外壳体61和外容器内壳体62之间的区域中(即,在外容器60内部)。如图6所示,在外容器外壳体61和外容器内壳体62中形成开口部63,使开口部63与开口部53重叠。超导线圈10的中空区域、定子铁芯23和转子铁芯13设置在开口部63与开口部53重叠的区域中(参见图2)。在每个开口部63的侧面上形成开口部侧表面64并且提供末端壳体65和66,由此外容器60的内侧形成封闭空间。
即,容器的圆形底面的直径以下列顺序减小:外容器外壳体61、内容器外壳体51、内容器内壳体52以及外容器内壳体62。开口部63小于开口部53。
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设置为使得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关于其圆形底面的径向不相互接触。即,如图2所示,在内容器50的内容器外壳体51与外容器60的外容器外壳体61之间有确定的间隙。对于内容器50的内容器内壳体52和外容器60的外容器内壳体62来说也是同样的。即,间隙作为例如图2所示的间隙21而存在,并且围绕内容器50的外周。由于存在间隙21,增加了在使用冷却剂17冷却内容器50内部的过程中的效率,并且限制了内容器50内部的温度受外容器60外部的室温的影响。因此,外容器60作为绝热部件,用于便于控制内容器50内部的温度。
在图6中示出的外管设置在外容器60上,从而覆盖管状部件57。在图6中示出的外管68设置在外容器60上,从而覆盖管状部件58。两个外管与管状部件57和58一样地从末端壳体65突出。一个外管围绕用于将冷却剂17供应到内容器50中的管状部件57,另一个外管围绕用于将冷却剂17从内容器50内部排出的管状部件58。围绕管状部件57的外管被称为外管67,并且围绕管状部件58的外管被称为外管68。这里,将这两个管都称为外管。
如图6所示,与开口部53一样地,每个开口部63可以通过在外容器外壳体61和外容器内壳体62的侧表面中形成例如矩形孔,而形成为沿着与外容器外壳体61和外容器内壳体62的侧表面相交的方向从外容器外壳体61延伸至外容器内壳体62。然而,例如,当从外容器60的侧表面的外侧(内侧)看时,开口部63可以通过仅在外容器外壳体61和外容器内壳体62中的一个中形成矩形孔,而形成为凹部。
如上所述,如图2和5所示,将超导线圈10放置在内容器50中。该结构在图7的截面图中示出。用于将电流供应至超导线圈10的超导线的端子连接至超导线圈10。该结构在图7中示出。端子41包括壳体固定端子43、端子元件45和导线固定端子47。在图7中,为了易于制造,端子41由壳体固定端子43、端子元件45和导线固定端子47这三个部件构成。然而,端子41可以由单个部件构成。
如图8所示,内容器50的内容器外壳体51和内容器内壳体52中的每一个包括基体1和设置为围绕基体1的外周的加强纤维3。对于外容器60的外容器外壳体61和外容器内壳体62来说也是同样的。
因为基体1是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框体,所以优选地基体1由FRP、包含无机填充剂的塑料、或陶瓷制成,由这些材料如上所述地制成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
为了加强具有容器状形状的基体1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将加强纤维3设置为覆盖基体1的整个表面(以便包裹基体1的整个表面)。加强纤维3由例如由加强材料组成的材料制成,例如是使用例如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固性树脂浸渍玻璃纤维(玻璃布等等)或碳纤维。即,加强纤维3与基体1一样地由例如FRP制成。
在基体1的边缘71处形成密封加强部2。在图8和5中示出的边缘71和在图5中示出的角72被共同地称为角部。每个边缘71是当从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外侧看时,基体1的各部件之间的接合处弯曲为形成凸形的位置。每个角72是当从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外侧看时,基体1的各部件之间的接合处弯曲为形成凹形的位置。
密封加强部2由与在加强纤维3中包括的热固性树脂的材料相同的树脂材料制成。密封加强部2设置为在基体1的边缘71和角72(角部)延伸的方向(垂直于图8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即,密封加强部2设置为从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外侧覆盖延伸的边缘71和角72。
如图9所示,加强纤维3设置为覆盖内容器50的基体1的外周。作为片状部件的加强纤维3设置为紧密地接触基体1的表面。因此,加强纤维3和基体1相互成为一体,由此为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表面提供具体地抵抗由于室温与非常低的温度之间的热循环而产生的热应力的强度。这归功于加强纤维3的加强材料,例如玻璃纤维材料或碳纤维。
然而,加强纤维3可以不紧密地接触基体1的表面,由此可以在基体1与加强纤维3之间、例如在沿图9中的垂直方向延伸的部件与沿图9中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部件的接合处的边缘71附近、形成间隙。这是因为当使用加强纤维3包裹基体1的表面时,加强纤维3难以在边缘71处变形以便跟随基体1的表面形状(大致直角交叉的形状)。即,如图9所示,在边缘71附近的加强纤维3与基体1的边缘71相比以相对圆的角度弯曲。因此,在加强纤维3的弯曲部分与基体1的边缘71之间容易形成间隙。
因为例如边缘71的角部是多个部件的接合处,所以如果各部件不适当地相互接合,则可能在接合处形成间隙。当各部件之间在接合处的结合强度不够时,经常会产生这样的间隙。如果在边缘71处产生间隙并且加强纤维3设置为不紧密接触该间隙,则可能在间隙处形成从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内部延伸至外部的孔。
当形成这样的孔时,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内部空间的密封性能降低。具体地说,用于冷却被保持在内容器50中的超导线圈10的冷却剂17(参见图2)可能泄漏到内容器50外部。当在外容器6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发生例如空气的气体的微小泄漏时,难以维持外容器60内部的真空状态。即,外容器60对于内容器50的绝热性能可能降低,并且使用冷却剂17冷却内容器50内部的效率可能减少。
即使在角部形成如上所述地这样的孔,密封加强部2设置为覆盖该孔。即,密封加强部2通过封闭角部处的孔而改善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密封性能。当孔由密封加强部2封闭时,抑制了在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气体或冷却剂的泄漏,由此能够增加超导线圈10的性能。
当基体1与加强纤维3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由树脂制成的密封加强部2时,能够降低例如空气的气体保留在基体1与加强纤维3之间的区域中的可能性。如果空气保留在基体1与加强纤维3之间从而沿着边缘71延伸,则由于基体1的各部件之间的接合处的热应力可能产生裂缝,并且裂缝可能生长,由此增加了基体1经受破损故障的可能性。相反,如果基体1与加强纤维3之间的区域填充有由树脂材料(密封加强部2),则即使在基体1的各部件之间的接合处形成裂缝,也容易由密封加强部2覆盖该裂缝(裂缝的内部填充有密封加强部2),所以降低了裂缝生长并且基体1经受破损故障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并且如图8所示,密封加强部2形成在内容器50的侧表面中的开口部53(外容器60的侧表面中的开口部63)的角部(边缘71)。开口部53和63是作为通过连接基体1的各部件而形成容器状框体的结果而形成的中空区域,使得基体1的各部件不设置在开口部53和63中。因此,在开口部53和63中存在基体1的各部件之间的多个接合处。因此,优选地将密封加强部2设置在开口部53和63的边缘71(角部)处。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真空泄漏的发生以及开口部53和63中的超导线圈装置的密封性能的降低。
图10是示出用于将电功率从外侧供应至超导线圈10并且用于从超导线圈10输出电功率的端子设置为延伸经过内容器50的末端壳体55的区域的放大截面图。在图10中,末端壳体55的左侧是内容器50的内部,并且末端壳体55的右侧是内容器50的外部。因为末端壳体55是内容器50的一部分,所以与图8中所示的内容器外壳体51等等一样地,末端壳体55也是基体1。
在延伸经过基体1的端子41的各部件中,端子元件45设置在处于内容器50外部并且最接近基体1的区域中。端子元件45用于保持例如基体1和端子41,以及将要相互固定的基体1和端子41。
如图10所示,加强纤维3设置为覆盖末端壳体55(基体1)的表面,换句话说,加强纤维3设置为紧密地接触末端壳体55(基体1)的表面。然而,如图10所示,经常发生加强纤维3不设置为紧密地接触角72,该角72是基体1与端子元件45相交的角部,并且在基体1与端子元件45之间形成间隙。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加强纤维3难以变形成跟随角72的角度,该角度大致为直角。即,如图10所示,在角72附近的加强纤维3与在边缘71处的基体1的形状相比,以圆角度弯曲。因此,在加强纤维3的弯曲部分与基体1的角72之间容易形成间隙。
优选地将密封加强部2设置为使得间隙填充有密封加强部2。因此,与上述图8和9的情况一样,在末端壳体55与端子41相交的区域中(角72)产生的孔覆盖或填充有密封加强部2,增加了密封内容器50内部的性能。此外,即使在孔附近的基体1中产生裂缝,因为该裂缝填充有密封加强部2,所以降低了裂缝生长并且导致内容器50的破损故障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并且如图10所示,密封加强部2形成在内容器50的侧表面(例如末端壳体55的壁部)与延伸经过该侧表面的端子41之间的接合处的角部(角72)处。因为该区域中具有基体1与端子41之间的接合处,所以优选地将密封加强部2设置在接合处的角72(角部)处。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真空泄漏的发生以及超导线圈装置在角72处的密封性能的下降。
在图5、6和7中,端子41、管状部件57和58、以及外管67和68设置为延伸经过末端壳体55。然而,这些部件可以设置为延伸经过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侧表面(设置为延伸经过与开口部53和63类似的中空空间,该中空空间延伸经过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侧表面)。
接下来,将描述制造上述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如图11的流程图所示,首先执行准备超导线圈的步骤(S10)。这是形成上述超导线圈10的步骤。
超导线圈10的超导线具有带状形状,并且可以是铋(Bi)基超导线或薄膜超导线。优选地将超导线成螺旋形地缠绕以形成鞍形跑道线圈。
接下来,执行准备容器基体的步骤(S20)。这是形成作为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框体的基体1的步骤。在形成内容器50的基体1时,优选地将已经在步骤(S10)中准备的超导线圈10保持在基体1内部。在形成外容器60的基体1时,优选地将外容器60形成为覆盖内容器50的外表面。
优选地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基体1由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绝热性能的部件、例如由FRP制成的部件形成。然而,因为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具有复杂的形状,所以难以通过使用模具等等整体地形成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因此,优选地通过准备多个用于形成基体1的部件,然后将各部件接合在一起,来形成基体1。
接下来,执行设置纤维的步骤(S30)。具体地说,这是设置用于形成加强纤维3的作为纤维部件的片状部件、使其覆盖基体1的外周(外表面)的步骤。
作为片状部件,例如,优选地准备由加强材料制成的纤维部件、例如在加强纤维3中包括的玻璃布或其他玻璃纤维材料或者碳纤维。这些材料作为增加树脂强度的加强材料,使用树脂浸渍这些材料。通过将片状部件放置为紧密地接触基体1的外表面,增加了所形成的加强纤维3的强度。
这里,优选地将片状部件设置为紧密地接触基体1的外表面,并且例如,将片状部件设置为尽可能紧密地接触基体的角部。
接下来,如图11所示,执行设置在模具中的步骤(S40)。即,具体地说,将基体1设置在模具中的步骤,所述模具用于利用树脂浸渍已经在步骤(S30)中被设置在基体1上的片状部件的内部。
然后,执行利用树脂浸渍片状部件的步骤(S50)。这里,将例如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固性树脂倾倒到模具中。因此,使用热固性树脂浸渍片状部件(纤维部件)的内部,其中片状部件覆盖被放置在模具中的基体1的外周。
如果例如在基体1与片状部件之间形成间隙,则基体1与片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树脂。在该状态下,执行固化的步骤(S60)。这里,具体地说,优选地将基体1在模具中在50℃至200℃范围内的温度加热2至48小时范围内的时间。因此,已经使用树脂浸渍的片状部件被热固化以形成由FRP材料制成的加强纤维3,并且加强纤维3设置为与基体1成为整体,由此形成超导线圈装置的容器。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强度和绝热性能。
此时,在步骤(S60)中的加热过程中将树脂材料形成为密封加强部2,其中的树脂材料已经在步骤(S50)中被设置为使用所述树脂材料填充基体1与片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使用其中的密封加强部2填充基体1与片状部件(加强纤维3)之间的空间,如图9和10所示。
在制造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中,当在形成内容器50和外容器60的基体1外部形成加强纤维3时,首先设置由在加强纤维3中包括的纤维部件构成的片状部件,然后供应在加强纤维3中包括的树脂材料。因此,即使在将片状部件设置在基体上时在基体与片状部件之间形成间隙,也能够使用稍后供应的树脂材料填充基体与片状部件之间的间隙。因此,在最终被热固化之后,使用由固化的树脂构成的密封加强部2填充加强纤维3与基体1之间的间隙。即,即使在作为基体1的各部件之间的接合处的角部或作为基体1与端子41之间的接合处的角部中形成间隙,也能够使用由在已经提供片状部件之后供应的树脂(用于浸渍)所形成的密封加强部2填充该间隙,由此能够改善将要形成的超导线圈装置的容器的密封性能。
在形成加强纤维3时,如果例如在将包括加强纤维3的纤维材料和树脂材料的片状部件设置在基体1的表面上之后执行热固化,则在基体1与片状部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保持原样。因为在片状部件中包括的树脂材料不可能渗出以填充基体1与片状部件之间的间隙,所以在基体1与片状部件之间的接触不充分的区域中形成间隙。因此,如果间隙形成在基体1的角部并且如果各部件之间的接合在间隙处不充分,则很可能由于该间隙而降低容器的密封性能或者可能发生容器的破损故障。
应该理解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在各方面是示例性的,而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而是在权利要求中表示,并且意图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形式内的所有改进形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作为用于改善保持超导装置的超导线圈的容器的密封性能的技术是极好的。
附图标记列表
1基体
2密封加强部
3加强纤维
10超导线圈
13转子铁芯
16转子轴
17冷却剂
18输出轴
20定子
21间隙
23定子铁芯
30转子
35轴承
41端子
43壳体固定端子
45端子元件
47导线固定端子
50内容器
51内容器外壳体
52内容器内壳体
53、63开口部
54、64开口部侧表面
55、56、65、66末端壳体
57、58管状部件
60外容器
61外容器外壳体
62外容器内壳体
67、68外管
71边缘
72角
100超导马达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35835号

Claims (6)

1.一种超导线圈装置,包括:
超导线圈:和
容器,所述容器将所述超导线圈保持在其中,
其中,所述容器由纤维加强塑料(FRP)制成,并且
其中,在所述容器的角部形成有密封加强部,所述密封加强部沿着所述角部延伸并且由树脂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线圈装置,其中,在位于所述容器的所述角部处的所述密封加强部的外侧还设置有加强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导线圈装置,其中,在所述容器的侧表面中形成有开口部,并且
其中,所述密封加强部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超导线圈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容器和设置为延伸经过所述容器的壁部的端子,其中,所述密封加强部设置在位于所述容器的壁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接合处的角部。
5.一种超导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线圈装置。
6.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包括:
制备所述超导线圈的步骤;
制备所述容器的基体的步骤,所述容器将所述超导线圈保持在其中;
将纤维部件设置为覆盖所述基体的外周的步骤;
利用树脂来浸渍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外周周围的所述纤维部件的步骤;以及
通过使所述纤维部件固化而形成所述容器的步骤。
CN2010800201833A 2010-01-08 2010-07-07 超导线圈装置、超导装置和制造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 Pending CN1024225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2922A JP5062263B2 (ja) 2010-01-08 2010-01-08 超電導コイル機器、超電導機器、および超電導コイル機器の製造方法
JP2010-002922 2010-01-08
PCT/JP2010/061508 WO2011083592A1 (ja) 2010-01-08 2010-07-07 超電導コイル機器、超電導機器、および超電導コイル機器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2514A true CN102422514A (zh) 2012-04-18

Family

ID=4430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01833A Pending CN102422514A (zh) 2010-01-08 2010-07-07 超导线圈装置、超导装置和制造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87998B2 (zh)
JP (1) JP5062263B2 (zh)
KR (1) KR20120101283A (zh)
CN (1) CN102422514A (zh)
DE (1) DE112010005104T5 (zh)
WO (1) WO201108359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404A (zh) * 2012-08-16 2015-04-29 西门子能量股份有限公司 将超导绕组支撑在电动机的转子中的装置
CN107424719A (zh) * 2012-07-31 2017-12-01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磁场发生装置以及具备该磁场发生装置的超导旋转机
CN114301219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超导液浸式无刷电机结构
US11502590B2 (en) * 2014-03-28 2022-11-15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Tokyo University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dial-gap type superconducting synchronous machine, magnetizing apparatus, and magnetizing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6965B2 (ja) * 2011-10-26 2016-02-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超電導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DE102011056008A1 (de) 2011-12-02 2013-06-06 Oswald Elektromotoren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JP5917195B2 (ja) * 2012-02-29 2016-05-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回転機の界磁回転子
US20130252819A1 (en) * 2012-03-26 2013-09-26 Yuriy ZAKUSKIN Cryo-magnetic motor
DE102014210191A1 (de) * 2014-05-28 2015-12-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sotherme Abstützung und Vakuumbehälter für supraleitende Wicklungen in rotierenden Maschinen
JP2016063671A (ja) * 2014-09-19 2016-04-25 株式会社明電舎 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2016063672A (ja) * 2014-09-19 2016-04-25 株式会社明電舎 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US20160204667A1 (en) * 2015-01-09 2016-07-14 Darrell Morrison Superconduc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compliant winding support
JP6455259B2 (ja) * 2015-03-19 2019-01-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超電導回転電機
KR101740793B1 (ko) 2015-06-10 2017-05-29 창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초전도 코일 제조방법 및 그의 초전도 코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2023A (en) * 1985-10-17 1989-08-29 Societe Anonyme Dite : Alsthom Synchronous machine with superconducting windings
JPH0878226A (ja) * 1994-09-05 1996-03-22 Toshiba Corp 超電導コイル
JP2007210325A (ja) * 2006-01-10 2007-08-23 Taiyo Nippon Sanso Corp Frp製クライオスタ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frp製クライオスタット
CN101425741A (zh) * 2008-12-19 2009-05-06 吴德滨 超导三相交流旋转发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1932A (en) 1982-09-17 1984-02-14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Advanced spiral pancake armature for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S6185107A (ja) * 1984-10-01 1986-04-3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植機
JPS6185107U (zh) * 1984-11-09 1986-06-04
JP3972964B2 (ja) 1996-05-10 2007-09-05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 界磁巻線集成体
US6794792B2 (en) * 2002-11-13 2004-09-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ld structural enclosure for multi-pole rotor having super-conducting field coil windings.
JP2007035835A (ja) * 2005-07-26 2007-02-08 Taiyo Nippon Sanso Corp クライオスタットの内槽の製法
JP2007032472A (ja) * 2005-07-28 2007-02-08 Hitachi Ltd 尿素水を用いた排気処理装置
WO2007032472A1 (ja) * 2005-09-16 2007-03-22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超電導マグネット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磁撹拌装置、電動機及び発電機
JP2008218861A (ja) 2007-03-07 2008-09-18 Taiyo Nippon Sanso Corp Frp製クライオスタットの製造方法
JP4983561B2 (ja) 2007-11-15 2012-07-2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モータ
JP2009170724A (ja) * 2008-01-17 2009-07-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超電導コイルの冷却容器
GB2459502B (en) * 2008-04-25 2010-03-03 Siemens Magnet Technology Ltd Vacuum vessel for cooled equipment
JP5341405B2 (ja) 2008-06-19 2013-11-13 大陽日酸株式会社 超電導回転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2023A (en) * 1985-10-17 1989-08-29 Societe Anonyme Dite : Alsthom Synchronous machine with superconducting windings
JPH0878226A (ja) * 1994-09-05 1996-03-22 Toshiba Corp 超電導コイル
JP2007210325A (ja) * 2006-01-10 2007-08-23 Taiyo Nippon Sanso Corp Frp製クライオスタ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frp製クライオスタット
CN101425741A (zh) * 2008-12-19 2009-05-06 吴德滨 超导三相交流旋转发电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4719A (zh) * 2012-07-31 2017-12-01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磁场发生装置以及具备该磁场发生装置的超导旋转机
CN104584404A (zh) * 2012-08-16 2015-04-29 西门子能量股份有限公司 将超导绕组支撑在电动机的转子中的装置
CN104584404B (zh) * 2012-08-16 2017-08-11 西门子能量股份有限公司 将超导绕组支撑在电动机的转子中的装置
US11502590B2 (en) * 2014-03-28 2022-11-15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Tokyo University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dial-gap type superconducting synchronous machine, magnetizing apparatus, and magnetizing method
CN114301219A (zh) * 2021-12-30 2022-04-0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超导液浸式无刷电机结构
CN114301219B (zh) * 2021-12-30 2023-08-0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超导液浸式无刷电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53060A1 (en) 2012-03-01
WO2011083592A1 (ja) 2011-07-14
JP5062263B2 (ja) 2012-10-31
US8787998B2 (en) 2014-07-22
KR20120101283A (ko) 2012-09-13
JP2011142773A (ja) 2011-07-21
DE112010005104T5 (de) 201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2514A (zh) 超导线圈装置、超导装置和制造超导线圈装置的方法
US20200177062A1 (en) Axial Flux Machine Manufacture
US10069388B2 (en) Stator-plate overmoulding
US8373326B2 (en) Axial gap motor, compressor, motor system, and power generator
US6069421A (en) Electric motor having composite encapsulated stator and rotor
JP4690032B2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モータ
US20190181709A1 (en) Rotor with cooling
CN103840627A (zh) 电机和用于制造电机的方法
CN109565206A (zh) 旋转电机
JP5341405B2 (ja) 超電導回転機器
CN105121137A (zh) 用于电机的复合框架以及用于制造其的方法
US20180316252A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waterproof magneto-rotor made of rare-earth elements
JP5271003B2 (ja) Frp製クライオスタット
EP1326320A2 (en) Composite canning arrangement for motors
JP2016149485A (ja) 超電導機器
CN107086743A (zh) 油润滑的高温气冷堆核电厂主冷却风机电动机
CN109962588B (zh) 转子的制造方法、转子的修复方法、转子和电机
JP5516665B2 (ja) 超電導コイル機器、超電導機器、および超電導コイル機器の製造方法
CN207010502U (zh) 油润滑的高温气冷堆核电厂主冷却风机电动机
CN104734432A (zh) 制造发电机转子
WO2024075374A1 (ja) 回転機械
JP2013211591A (ja) 超電導コイル用容器および超電導機器
US20180183295A1 (en) Encased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JPH04359652A (ja) モータの冷却装置
JPS58107044A (ja) 回転子給排液枝管保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20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