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6087A - 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6087A
CN102396087A CN2009801586652A CN200980158665A CN102396087A CN 102396087 A CN102396087 A CN 102396087A CN 2009801586652 A CN2009801586652 A CN 2009801586652A CN 200980158665 A CN200980158665 A CN 200980158665A CN 102396087 A CN102396087 A CN 102396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onvex strip
strip portions
type convex
typ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6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6087B (zh
Inventor
铃木哲
伊藤胜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9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6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6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60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8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 Y10T29/4911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including sea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密闭式电池包括电池容器(4、5)和被封入到电池容器的内部的发电元件,在电池容器上设置有:注液口(12)、遍布注液口的周围的外表面全周的环状凸条部(16)、以及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内侧的环状凹部(15),具有嵌入到环状凹部来覆盖注液口的密封栓(8),密封栓在其全周边缘通过焊接与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接合。由于从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的内侧向外侧难以传递热,因此,焊接时实际的热容量基本上只由比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更靠内侧的部分的结构来决定。因此实际的热容量与方向无关而是大致均匀。由此提供能够遍布全周以一定的焊接条件来封闭开口部的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还提供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Description

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发电元件封入到电池容器的内部进行了密闭的密闭式电池。更详细地涉及在电池容器的一部分设置例如注液用等的开口部,并且在注液等之后用帽将该开口部封闭的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并且涉及搭载这样的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中大多采用将发电元件容纳于电池容器进行密闭的结构。由于进行注液等的需要,而在电池容器上设置开口部。该盖部件的开口部最终被封闭。在这种密闭式电池的电池容器中,具有由一侧开启的容器主体、和封闭该容器主体的盖部件构成的元件。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上述的注液等的开口部设置于盖部件。
作为这样的例子,可列举出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是在扁平形的密闭式电池中在盖部件上设置用于电解液注液的圆形的开口部。并且,在注液后在该开口部上焊接封口部件进行封闭。该焊接遍布封口部件的边缘的全周进行。由此实现开口部的切实的密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4108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扁平形的密闭式电池中如上述那样封闭开口部。由于是扁平形的密闭式电池,因此其盖部件的整体形状当然是大致长方形。因此,从开口部的边缘到盖部件的边缘的距离因方向(方位)而不同。这意味着焊接时盖部件的实际的热容量因方向而不同。因此,焊接部位的品质也因方向而不同。
例如,在扁平形的长边侧的方向时,从开口部的边缘到盖部件的边缘的距离较短。因此投入的热的一部分容易选出到大气中,因而温度难以上升。即实际的热容量较大。另一方面,在扁平形的短边侧的方向时,从开口部的边缘到盖部件的边缘的距离较长。因此热难以逸出因而温度易上升。即实际的热容量较小。
由于是这样的状况,因此当以温度难以上升的位置为基准设定焊接条件时,则会在温度易上升的部位因过热而产生飞溅,进而产生由薄壁引起的强度不足。另一方面,当以温度易上升的部位为基准设定焊接条件时,则在温度难以上升的部位熔深较浅,这又造成强度不足。因此在一定的焊接条件下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两者。虽然可考虑根据方向来改变焊接条件,但在现实中并不简单。这是因为受到各部件的工作精度或组装精度的较大的影响,因此要获得所希望的结果相当困难。
该问题的原因不只是从开口部的边缘到盖部件的边缘的距离的问题。通常在这种密闭式电池的盖部件上,除了电解液注液口以外还设置有端子或安全阀等其他构造物。它们的存在也影响实际的热容量。因此在它们附近的方向和不在它们附近的方向,温度上升的容易程度不同。该问题当然不只是扁平型电池的问题。在圆筒型电池的情况下,如果开口部位于离开盖部件的中心的位置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另外,其他构造物的存在也产生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做出的。即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遍布全周以一定的焊接条件来封闭开口部的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此外还提供一种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以解决该课题为目的所做出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密闭式电池,包括电池容器和被封入到电池容器的内部的发电元件,其中,在电池容器上设置有:开口部、遍布开口部的周围的外表面全周的环状凸条部、以及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内侧的环状凹部,具有嵌入到环状凹部来覆盖开口部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在其全周边缘通过焊接与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接合。
在该密闭式电池中,在将用于封闭开口部的密封部件与电池容器连接时,是将密封部件嵌入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内侧的环状凹部中。然后密封部件在其全周边缘通过焊接与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接合。在该焊接时投入到焊接部位的热的一部分,沿着电池容器向远离开口部的方向流动。在此,通过在电池容器上设置有环状凸条部,由此在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的外侧,电池容器的膜厚较薄因而热难以传递。因此,焊接时实际的热容量基本上只由比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更靠内侧的部分的结构来决定,由此不太会受到外侧的部分的影响。因此与比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更外侧的部分的结构无关,实际的热容量与方向无关而是大致均匀。因此,能够在遍布全周充分地在一定的焊接条件下封闭开口部,因此不会产生焊接品质因方向而引起的偏差。
在该密闭式电池中,优选地,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的外侧为环状的槽部。通过在电池容器上形成槽部,从而能够形成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
在该密闭式电池中,优选地,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是顶面侧为小直径且底面侧为大直径的倾斜面。由于外壁面是倾斜面,由此不会使环状凸条部的顶面侧太厚,能够将环状凸条部的底面侧做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壁厚。由此,不损害焊接品质的均匀性,能够确保环状凸条部的强度。优选地,该倾斜面中的顶面侧与底面侧的半径差是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高低差的10%以上。
优选地,该密闭式电池中的环状凸条部的顶面的径向宽度小于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高低差。这是因为当环状凸条部的顶面过厚时,则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远离焊接部位,从而使环状凸条部的效果变得不充分。另外,优选地,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的高低差在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高低差的40%~100%的范围内。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的高低差是指在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的外侧为环状的槽部的情况下该槽的深度。这是因为若该槽过浅则削弱环状凸条部的效果,若过深则影响电池容器的强度。
在该密闭式电池中,在内表面也可以设置遍布开口部周围的全周的环状槽。由此,即使内表面也能够发挥抵抗热传导所带来的热容量的均匀化的效果。
本发明还以密闭式电池的制造方法为对象,该密闭式电池是将发电元件封入到电池容器的内部所构成的,其中,作为电池容器,使用设置有开口部、遍布开口部的周围的外表面全周的环状凸条部、以及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内侧的环状凹部的容器,在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嵌入对开口部覆盖的密封部件,将密封部件的全周边缘通过焊接与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接合。
本发明还以车辆为对象,其中,具有:接受电力的供给来旋转驱动车轮的电动机;和将电力供给到电动机的电源部,在电源部中包含上述的密闭式电池。还以设备为对象,其中,具有:接受电力的供给进行动作的动作部;和将电力供给到动作部的电源部,在电源部中包含上述的密闭式电池。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遍布全周以一定的焊接条件封闭开口部的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还提供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方式涉及的密闭式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方式涉及的密闭式电池的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盖部件和密封栓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盖部件与密封栓在焊接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没有槽的情况下盖部件和密封栓的剖视图(比较例);
图6是对比较例和实施例的耐压试验的结果描绘的曲线图;
图7是将比较例和实施例中的焊接痕迹的深度的测定结果描绘的曲线图;
图8是图4中的“W1”与焊接后的耐压强度的关系的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图9是本方式的变形例(之一)涉及的盖部件和密封栓的剖视图;
图10是本方式的变形例(之二)涉及的盖部件和密封栓的剖视图;
图11是本方式的变形例(之三)涉及的盖部件和密封栓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在盖部件的内表面也设置有环状的槽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搭载本方式涉及的密闭式电池的电池组的车辆的透视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搭载本方式涉及的密闭式电池的冲击钻的透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本方式是将本发明适用于图1表示的密闭式电池1的例子。图1的密闭式电池1是将发电元件3封入到扁平型的电池容器2的内部。电池容器2由外壳主体4和盖部件5构成。发电元件3是将正负电极板与隔板重叠卷绕的电极卷绕体(或者也可以是电极层积体)。在密闭式电池1内的发电元件3浸渍有电解液。
外壳主体4是长方形截面的外壳。外壳主体4本身是图1中上部开启的外壳,由盖部件5封闭而成为密闭状态。在盖部件5上安装有正端子6、负端子7以及密封栓8。还形成有安全阀9。图2表示盖部件5的俯视图。图2表示盖部件5的密闭式电池1的外面侧的面。在盖部件5上正端子6、负端子7位于图2中左右方向的大致两端附近。在盖部件5的图2中左右方向的中央部配置有密封栓8。安全阀9形成于正端子6和密封栓8之间的位置。在图2中的密封栓8的周围形成有环状凸条部16。并且焊接痕迹11在槽10的内侧形成为环状。焊接痕迹11是将密封栓8的边缘焊接于盖部件5时的痕迹。外壳主体4和盖部件5以及密封栓8均为金属制。但是外壳主体4则不一定必需是金属制。
图3表示盖部件5的图2中A-A位置的剖视图。图3中也表示外壳主体4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在盖部件5上形成有贯通孔12。贯通孔12的位置是盖部件5上的图2中大致中央的、密封栓8下方的位置。但在图2和图1中被密封栓8遮挡而看不到。贯通孔12是用于电解液的注液的注液口(以下,称为注液口12),是在注液结束后用密封栓8封闭的部分。密封栓8包括:穹顶状的帽部13及其周围的环状的凸缘部14。在密封栓8的凸缘部14的边缘遍布全周形成有焊接痕迹11。位于焊接痕迹11外侧的是盖部件5的环状凸条部16,槽10位于环状凸条部16的外侧。
图4表示图3所示的盖部件5与密封栓8在焊接前的状态下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焊接前的盖部件5上,在该图中上侧的面、即密闭式电池1的外侧的面上形成有环状凹部15。上述注液口12位于环状凹部15的中央。环状凹部15与槽10之间的区域为环状凸条部16。密封栓8的凸缘部14的外周19形成为刚好嵌入环状凹部15与环状凸条部16之间的壁面17。并且,环状凹部15的深度D1与凸缘部14的厚度T1相等。即,在将密封栓8设置于环状凹部15时,环状凸条部16与凸缘部14形成同一平面。
环状凸条部16与槽10之间的壁面18可以是垂直的壁面,也可以为上侧是小直径、下侧是大直径的倾斜面。图4的例子是采用倾斜面的例子。其倾斜宽度(在上侧与下侧的半径差)W1,优选为环状凹部15的深度D1的10~100%的范围内。当倾斜宽度W1过小,即壁面18陡峭时,则在环状凸条部16的顶部的宽度W2较小的情况下无法确保环状凸条部16的强度。相反当倾斜宽度W1过大,即壁面18过于横置时,则成为与未设置槽10无太大区别的状态。
槽10的深度D2在环状凹部15的深度D1的40~100%的范围内(在图4的例子中是100%)。当槽10过浅时则无法充分地期待槽10的效果。相反当槽10过深时,则盖部件5本身的强度有可能不足。环状凸条部16的顶部的宽度W2是环状凹部15的深度D1以下。当宽度W2超过环状凹部15的深度D1时,则槽10远离焊接部位。因此槽10的效果不充分,有可能使焊接品质因方向而产生偏差。
使用上述的结构的盖部件5和密封栓8的密闭式电池1的制造顺序,概略表示如下。
1.电极卷绕体的插入
2注液
3.注液口的密封
在上述的“1.”中,将电极卷绕体插入到外壳主体4。因此,预先将作为发电元件3的电极卷绕体与盖部件5的正端子6和负端子7连接。然而在该时刻,密封栓8尚未设置于盖部件5。然后,将电极卷绕体插入到外壳主体4并将盖部件5的边缘设置于外壳主体4的开口。然后对外壳主体4与盖部件5的接缝遍布全周进行焊接。在外壳主体4不是金属制的情况下,外壳主体4与盖部件5的接合采用焊接以外的其他手段。由此,除了没有密封栓8以外,可以制成与图1表示的外观同样的外壳。在该状态下露出环状凹部15及其中央的注液口12。
接着,进行“2.”的注液。即,向由外壳主体4和盖部件5构成的电池容器2的内部,利用露出的注液口12注入电解液。所注入的电解液浸渍于电极卷绕体,使电极卷绕体成为能够发电的状态。
然后,进行“3.”的密封。即,将密封栓8设置于盖部件5的环状凹部15,对密封栓8的凸缘部14的边缘和盖部件5的环状凸条部16的壁面17遍布全周进行焊接。焊接的方法可以是激光焊接或电子束焊接等公知的方法。由此,形成图2、图3表示的焊接痕迹11。并且封闭注液口12,使内部的发电元件3成为被密封的状态。该状态是图1表示的状态。于是制造成密闭式电池1。
接下来,说明在上述那样的密闭式电池1及其制造方法中在盖部件5上形成环状的槽10产生的效果。槽10的存在产生的效果在于,能够减轻焊接时盖部件5的实际的热容量因方向而产生的差异从而均匀化。
如果如图5所示当不设置槽10时,则焊接时盖部件5的实际的热容量会因方向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从图2所明确的那样,从焊接部位(即焊接痕迹11的部位)到盖部件5的边缘的距离因方向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另外,盖部件5上的其他构造物的有无也因方向而不同。例如,在密封栓8的右侧形成有安全阀9,但在左侧没有相当于安全阀9的部件。因此,投入到焊接部位的热的扩散程度因方向而不同,因此产生在“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一栏中记载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本方式中,通过在环状凹部15的周围以环状设置槽10,从而缓和上述的问题。即,如从图3可理解的那样,在槽10的部位盖部件5的厚度比其他部位薄一个槽10的深度D2的量。因此槽10作为对投入到焊接部位的热朝向盖部件5的边缘传导的抵抗而发挥作用。
因此,在通过焊接投入到盖部件5的环状凸条部16的热量中,经由槽10的下部传导到比槽10更靠外侧的热量很少。其结果,比槽10更靠外侧的结构对焊接时盖部件5的实际的热容量没有太大帮助。另外,投入到环状凸条部16的热向大气的扩散,主要从环状凸条部16与槽10之间的壁面18进行。该壁面18的形状以及与焊接部位的距离不受方向的影响是均匀的。因此,焊接时盖部件5的实际的热容量不受方向的影响而是大致均匀。
因此,即使在一个焊接条件下遍布全周进行焊接,焊接痕迹11的宽度和深度也为遍布全周大致相同。因此,无需根据方向而变更焊接条件。能够以一个焊接条件遍布全周进行良好的焊接。
下面说明所进行的该确认试验。在本试验中,对图4中的W1、W2制作了表1表示的四种被检测体以供试验使用。除W1、W2以外的各部分的尺寸均采用以下的值且共用。
D1:0.50mm
D2:0.25mm
(表1)
  比较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W1(mm)   -   0.00   0.00   0.20
  W2(mm)   -   0.30   0.70   0.30
上述四种被检测体分别如下所示。
比较例:不具有槽10(参照图5)
实施例1:壁面18垂直,W2小于D1
实施例2:壁面18垂直,W2大于D1
实施例3:壁面18是倾斜面,W2小于D1
在试验中,各种分别各制作5个被检测体,并分别焊接了密封栓8。焊接条件全部相同。然后,测定了焊接后的耐压强度。各被检测体的测定结果,按照种类的其平均值以及偏差(4σ)如表2所示。单位均为“MPa”。将该结果描绘成图6的曲线图。
(表2)
(表3)
  比较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平均熔深(mm)   0.41   0.46   0.43   0.45
  偏差(4σ,mm)   0.29   0.11   0.19   0.13
另外,为了评价焊接位置本身的品质,而对各种被检测体中的被检测体1测定了由焊接产生的焊接痕迹11的深度。对于一个被检测体的焊接的焊点数在全周是140点,因此测定这140个位置的深度,并求出了其平均值和偏差(4σ)。将其结果表示于表3。将该结果描绘成图7的曲线图。
如上所述,可知以下的结果。
在“比较例”中,焊接偏差和耐压偏差均比“实施例1”~“实施例3”大。这被认为是由于未设置槽10,而以上述的理由导致实际的热容量因方向不同而产生了偏差。
在“实施例1”中,焊接偏差和耐压偏差在四种被检测体中均为最小。这是槽10的效果。然而耐压强度本身在四种被检测体中为最弱。这被认为是由于环状凸条部16在径向上较薄,而且其外侧的壁面18是垂直地陡峭的形状,环状凸条部16本身与其他部分相比稍弱。实际上,耐压试验后的状况为,不是焊接位置的剥离而是环状凸条部16的破坏。然而该耐压强度的等级根据密闭式电池1的用途不同也并非一定为不足之处。如果不是流动太大的电流的用途,或冷却电池的手段充足的用途下则足够使用。因此不如说焊接偏差小这样的优点更大。
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比较耐压强度优越。这被认为是由于环状凸条部16在径向上较厚,因此环状凸条部16本身的强度与“实施例1”相比较较高。也超过“比较例”的耐压强度。相反,关于焊接偏差和耐压偏差,与“实施例1”相比为较大。但是即使这样,与“比较例”相比焊接偏差、耐压偏差均较小,这被认为是槽10的效果。
在实施例3中,焊接偏差和耐压偏差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中间程度。这如果与“比较例”的焊接偏差和耐压偏差相比,可以说相当小且均匀性优越。另外在耐压强度方面也超过了“实施例2”,这一点也很优秀。当试着将“实施例3”的环状凸条部16的形状与“实施例1”的进行比较时,可以说顶部的宽度保持原状(W2→W2)而加宽了底部的宽度(W2→W1+W2)。由此,焊接后的耐压强度被认为主要是基于环状凸条部16的底部的宽度。因此,由于顶部的宽度不大,从而在偏差方面优于“实施例2”。即,可以说通过将环状凸条部16的壁面18做成倾斜面,由此不扩宽顶部的宽度W2,而获得环状凸条部16的强度。
接下来,利用通过材料力学上的模拟所研究的结果来说明环状凸条部16的壁面18的倾斜宽度W1与焊接后的耐压强度的关系。结果如图8的曲线图所示。该曲线图中的横轴是倾斜宽度W1相对于环状凹部15的深度D1的百分率。另外,在该模拟中为了简单而忽略焊接部位的接合强度,而表示环状凸条部16本身在计算上的强度。从图8可知相对于D1,W1越大越提高耐压强度。更详细地说,如果W1为D1的10%以上则为有意义的差。更优选为,如果W1为D1的20%以上则更好。在上述“实施例3”中,由于W1是D1的40%,因此可以说具有十二分的倾斜的效果。另一方面,当W1不太大壁面18的倾斜较缓时,则与不设置槽10无太大区别。因此W1为D1的100%以下较好。
在此,对本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表示的第一变形例,是将环状凸条部16的壁面18做成在剖视图上观察时以凸状鼓出的形状的倾斜面。即使是这样的形状也能够发挥上述的倾斜的效果。另外,即使是与图9相反在剖视图上观察时以凹状凹入的形状的倾斜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期待倾斜的效果。由此,在本发明中所说的“顶面侧为小直径且底面侧为大直径的倾斜面”中,也包含上述那样在剖视图上观察时不形成直线状的形状。另外,在图9中只画出相当于图3等中左半部分的部分在焊接前的状态(图10也相同)。
图10表示的第二变形例,是在环状凹部15的中央,即注液口12的周围的外面侧设置有环状的棱20(肋)的例子。图11表示的第三变形例是不设置槽10的外壁,但是将外侧做成与槽10的底面22为同一平面的例子。这样的形状称为“槽”或许不恰当,总之只要有环状凸条部16即可。
如上所述,对在盖部件5的外面侧的面上设置槽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盖部件5的内面侧的面(以下,称为内表面)形成环状的槽。这是因为内表面也有助于将通过焊接投入到盖部件5的热朝向边缘传导。另外,在图3等中进行了简单地描画,然而在实际的盖部件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部件与发电元件3的安装、强度保持等各种形状(棱等)的部件。这样的形状当然对热传导有影响,并且相对于注液口12也不可能全方位地均等地存在。
因此如图12的第四变形例所示,通过在内表面也设置环状的槽21,能够减轻内表面的结构产生的影响。另外,图12与图3等不同,是图2中的B-B位置的剖视图。内表面的槽21的位置必需在比焊接部位(焊接痕迹11的位置)的正背面更靠径向外侧。另外,外表面的槽10与内表面的槽21不是在表里相同的位置,而是设置在相互错开的位置较好。这是为了将对盖部件5的强度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此外,内表面的槽21设置在比外表面的槽10在径向上更靠外侧较好。这是因为在焊接位置附近,经盖部件5流向径向外侧的热中的大部分是在外表面侧流动,而在内表面附近流动的热量较少。
上述各方式涉及的密闭式电池1,能够作为多个组合的电池组搭载于车辆。图13表示这样的车辆的例子。该车辆200是同时使用发动机240、前置电动机220以及后置电动机230来驱动车轮的混合动力汽车。该车辆200包括:车体290、发动机240、安装于发动机240的前置电动机220、后置电动机230、电缆250、变换器260以及在内部具有多个密闭式电池1的电池组100。形成为从电池组100经由变换器260向前置电动机220和后置电动机230供给电力。
另外,作为车辆只要是其动力源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使用由电池产生的电能的车辆即可,例如可列举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铁道车辆、叉式起重车、电动轮椅、电动辅助自行车以及电动摩托车。
上述各方式涉及的密闭式电池1能够搭载于各种电气设备。图14表示作为这样的电气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冲击钻。该冲击钻300是搭载有包含上述密闭式电池1的电池包310的设备,是具有电池包310、主体320、动作部323的电池搭载设备。形成为从电池包310向动作部323供给电力。另外,电池包310能够拆装地容纳于冲击钻300的主体320中的底部321。
另外,作为电池搭载设备,只要是搭载电池并将电池作为能源的至少之一利用的设备即可。例如可列举出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电池驱动的电动工具、无停电电源装置等用电池驱动的各种家电制品、办公设备以及工业设备。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方式,在盖部件5上的注液口12的周围设置遍布全周的环状槽10。由此,盖部件5上的比环状槽10更靠外侧的部分的形状或结构不太影响密封栓8焊接时的实际的热容量。由此,实现能够遍布全周以一定的焊接条件封闭注液口12的密闭式电池1及其制造方法,进而实现搭载该密闭式电池1的车辆200、设备300。
另外,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因此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改进、变形。例如,密封栓8除了图10的例子的情况外,也可以是不具有帽部13的平坦的密封栓。另外密闭式电池的整体形状可以是扁平型也可以是圆筒型。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将盖部件或外壳主体上的注液口以外的贯通孔同样地进行堵塞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密闭式电池,2:电池容器,3:发电元件,4:外壳主体,5:盖部件,8:密封栓,10:槽,12:注液口,15:环状凹部,16:环状凸条部(突起),17:壁面(内壁面),18:壁面(外壁面),21:槽。

Claims (10)

1.一种密闭式电池,包括电池容器和被封入到所述电池容器的内部的发电元件,该密闭式电池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容器上设置有:开口部、遍布所述开口部的周围的外表面全周的环状凸条部、以及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内侧的环状凹部,
具有嵌入到所述环状凹部来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在其全周边缘通过焊接与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的外侧为环状的槽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闭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是顶面侧为小直径且底面侧为大直径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中的顶面侧与底面侧的半径差是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高低差的1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条部的顶面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高低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外壁面的高低差在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高低差的40%~100%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容器上设置有遍布所述开口部的周围的内表面全周的环状槽。
8.一种密闭式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密闭式电池是将发电元件封入到电池容器的内部所构成的,该密闭式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电池容器,使用设置有开口部、遍布所述开口部的周围的外表面全周的环状凸条部、以及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的内侧的环状凹部的容器,
在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嵌入对所述开口部进行覆盖的密封部件,
将所述密封部件的全周边缘通过焊接与所述环状凸条部的内壁面接合。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受电力的供给来旋转驱动车轮的电动机;和
将电力供给到所述电动机的电源部,
在所述电源部中包含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式电池。
10.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受电力的供给进行动作的动作部;和
将电力供给到所述动作部的电源部,
在所述电源部中包含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式电池。
CN200980158665.2A 2009-04-13 2009-04-13 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960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7441 WO2010119497A1 (ja) 2009-04-13 2009-04-13 密閉型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搭載する車両,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6087A true CN102396087A (zh) 2012-03-28
CN102396087B CN102396087B (zh) 2014-03-26

Family

ID=4298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66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96087B (zh) 2009-04-13 2009-04-13 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08889B2 (zh)
JP (1) JP4811540B2 (zh)
KR (1) KR101167822B1 (zh)
CN (1) CN102396087B (zh)
WO (1) WO20101194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571A (zh) * 2012-06-29 2014-01-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0284B2 (ja) 2011-01-25 2016-06-29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及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WO2015021435A2 (en) * 2013-08-09 2015-02-12 Apple Inc. Battery core hermetic casing
JP6149744B2 (ja) 2014-01-30 2017-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45231B2 (ja) * 2015-07-31 2017-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骨格補強構造
JP6913442B2 (ja) * 2016-06-09 2021-08-04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1245A (ja) 1997-09-30 1999-04-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 池
JP4111621B2 (ja) 1999-03-17 2008-07-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式電池、密閉式電池用封止栓及び注液孔封止方法
JP4198652B2 (ja) 2004-07-27 2008-12-17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US20060172192A1 (en) 2005-02-03 2006-08-03 Berkowitz Fred J Battery
JP4851731B2 (ja) * 2005-05-18 2012-01-11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JP2007066600A (ja) 2005-08-30 2007-03-15 Nec Tokin Corp 密閉型電池
JP2007103158A (ja) 2005-10-04 2007-04-19 Nec Tokin Corp 角形密閉型電池
JP5120867B2 (ja) * 2006-05-30 2013-01-16 日立マクセ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571A (zh) * 2012-06-29 2014-01-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
CN103515571B (zh) * 2012-06-29 2016-01-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08889B2 (en) 2014-08-19
JP4811540B2 (ja) 2011-11-09
CN102396087B (zh) 2014-03-26
US20120019175A1 (en) 2012-01-26
KR101167822B1 (ko) 2012-07-26
JPWO2010119497A1 (ja) 2012-10-22
WO2010119497A1 (ja) 2010-10-21
KR20110114721A (ko) 201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1344B (zh) 密闭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搭载有该密闭型电池的车辆、电池搭载设备
CN102396087A (zh) 密闭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搭载该密闭式电池的车辆、设备
US8980467B2 (en) Storage battery
CN103620827B (zh) 密闭型电池
KR102629178B1 (ko) 엠보싱 처리된 안전벤트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WO2009074858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welded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battery
WO2008078724A1 (ja) 電池、電池を搭載した車両、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1212030B (zh) 密闭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33814C (zh) 密封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US10103409B2 (en) Lead-acid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lid member for lead-acid battery
US20140004411A1 (en) Sealed battery
CN101868870B (zh) 安全阀和其制造方法、密封型电池和其制造方法、车辆、电池搭载设备
CN202217712U (zh) 电池用封口板组件、及具备该封口板组件的电池
JP2014059954A (ja) 角型電池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154907A (en) Side terminal battery structure
JP2007329076A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
US4237603A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terminal to a battery side wall
US10622594B2 (en) Sealed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915583A (zh) 密封部件帽、蓄电元件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WO2010089852A1 (ja) 密閉型電池用ケース,密閉型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電池を搭載した車両,電池搭載機器
JP2010044881A (ja) 蓄電池における蓋部構造
JP5060642B1 (ja) 電池ケースの蓋の接合方法
JP2015220197A (ja)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048872A (ja) 蓄電池用セル間接続体位置合わせ構造
JPS6396867A (ja) 鉛蓄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