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4437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94437A CN102394437A CN2011101711825A CN201110171182A CN102394437A CN 102394437 A CN102394437 A CN 102394437A CN 2011101711825 A CN2011101711825 A CN 2011101711825A CN 201110171182 A CN201110171182 A CN 201110171182A CN 102394437 A CN102394437 A CN 1023944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apsul
- electric connector
- waterproof unit
- junction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使用简单结构可靠地阻止水、尘埃等的不需要物的侵入,该电连接器具有由管状体构成的密封壳(6)和电绝缘性的连接器外壳,密封壳(6)将预定大小和厚度的金属板材呈管状弯曲成在内部形成有预定大小的中空孔并将所述金属板材的两端部接合,且至少一个端部作了开口,连接器外壳安装有良导电性的触头,连接器外壳嵌入到该密封壳的中空孔内进行电磁屏蔽,在连接器外壳(3)和触头(2)之间设有阻止水从外部向内部侵入的外壳防水单元,在连接器外壳(3)和密封壳(6)之间设有阻止同样侵入的触头防水单元,密封壳(6)在使所述金属板材的两端端缘对接接合的接合部(6b’)设有阻止同样侵入的接合部防水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密封壳的防水型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信息终端等电子信息设备急速普及起来。这些电子信息设备装入有各种类型的电连接器(以下称为连接器)用于与外部设备等连接,然而其大多数为适合于USB标准的连接器。这样的连接器通常使用密封壳覆盖安装有触头的绝缘外壳进行电磁屏蔽,以便防止噪声从外部侵入到内部、给电子设备内的电子电路等造成障碍,消除所谓的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障碍。
这种连接器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大致为以下结构,即,具有:触头、安装有该触头的绝缘外壳、以及覆盖该外壳的外侧的金属制的密封壳,在绝缘外壳上安装了预定数量的触头之后,使用密封壳覆盖该绝缘外壳。
并且,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了同种连接器。以下,参照图15说明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连接器。另外,图15示出该专利文献记载的插座连接器,图15A是仰视图,图15B是仰视剖视图。该连接器20为插座连接器(以下称为插座)。如图15所示,该插座20由以下部分构成:多个触头21、支撑这些触头的主体22、以及在内侧收纳了多个触头21和主体22的插座壳23。插座壳23为密封壳。主体22由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部24和从该主部的前面向前方突出的矩形状的接线柱25的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品形成。多个触头21嵌件成形在主部24和接线柱25中。插座壳23使用具有耐蚀性的金属制的板材形成为方筒状,在底部,板材的端缘对接接合。标号23a表示接合部。主体22从插座壳23的后端侧插入,使用一对切口片进行防脱固定。
并且,下述专利文献3也记载了相同的电连接器。另外,在该专利文献中,密封壳表现为金属壳。以下,参照图16说明该专利文献3记载的电连接器。另外,图16示出该专利文献3记载的连接器,图16A是仰视图,图16B是金属壳的一个端缘的立体图,图16C是另一端缘的立体图,图16D是接合部的主视图。
该连接器30采用在以预定间隔并列安装了多个端子31的绝缘外壳32的外侧嵌装了金属壳33的结构。金属壳33使用带状的金属板34、并对绝缘外壳32的嵌合端和后端的部分进行开口来使该金属板弯曲成形为方筒状。即,使用带状的金属板34构成金属壳33的顶部和相互对置的左右侧壁,并且构成存在由金属板34的两端部重叠形成的接合部35的底壁,金属板34从顶部到侧壁、底壁、侧壁的全周呈无端缘状连接。接合部35重叠各端部,并且其厚度形成为与金属板34的厚度大致相同。
该接合部35的一个端部35a形成有挤压成形为金属板厚度t的一半厚度的阶梯状的接合缘部36a(参照图16B),并且另一个端部35c也同样形成有挤压成形为金属板厚度t的一半厚度的阶梯状的接合缘部36b(参照图16C),将这些接合缘端部36a、36b重叠起来相互接合。该接合部35的厚度与金属板34的厚度t大致相同。在一个接合端缘部36a内,通过挤压成形设置凸部38,在另一个接合端缘部36b内,设有由与该凸部紧密嵌合的孔形成的凹部37,在另一个接合端缘部36b内,在使接合端缘部36a、36b重叠时使凸部38和凹部37相互嵌合,将两个接合端缘部36a、36b在厚度方向进行压缩,由此使凸部38和凹部37处于铆接状态,使两个接合端缘部36a、36b不会分离。铆接后,在形成于接合部35表里的接合端缘部36a、36b的端缘39和阶梯部40的对置部形成有金属板34挤压后的压缩部,对置部的间隙尽可能地变窄。该结构的金属壳在壁面没有间隙,而且,在外部或内部在金属板的重合处不形成突出部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8984号公报(段落【0020】~【0024】,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9618号公报(段落【0026】~【0028】,图1、图2)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803837号公报(段落【0012】~【0015】,图2、图5~图8)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28756号公报(段落【0033】~【0034】,图2)
上述专利文献1~3所示的连接器被装入在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信息终端等各种电子信息设备内使用。这些电子信息设备可大致划分为几乎不移动使用的固定型和自由搬运使用的便携型。当这样的连接器被装入到便携型、例如移动电话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内时,与固定型设备相比,其使用环境大幅不同,根据其使用状况在对电子设备不理想的环境下使用的机会极多。例如,在手等上的汗传递、湿气和尘埃多的场所以及下雨的场所使用,并且,浸渍在洒落的水等中,甚至不留神落到水中等的各种情况下使用,而且它们在假定以外的环境下使用也很多,这些连接器均在对电子设备来说过于苛刻的环境下使用。
因此,当便携电子设备放置在这样的环境下时,很有可能使水通过连接器浸入到设备内。例如,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不是防水结构,因而水等容易侵入。并且,由于上述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是密封壳的接合部仅使板材端缘对接的结构,因而在该对接部分能够产生间隙,很有可能使水滴和尘埃从该间隙侵入到内部。并且,这样的连接器通常浸渍在钎焊槽内并安装在电路布线基板等上,然而当接合部有间隙时,绝缘外壳热膨胀,该间隙进一步扩大,水等的侵入更容易。作为其对策,考虑了对接合部进行更牢固的机械接合、例如焊接,然而当该焊接是点焊接时,不能期待高的防水效果。另外,当使接合部重合来进行点焊接时,接合部会突出,与其它防水部件、例如衬垫的接触难以紧密,不能期待防水效果。
假定这种环境下的使用,将便携电子设备的壳体做成防水结构也是公知的。然而,这样的电子设备大体使用通用连接器,该通用连接器几乎不采取防水对策,因而有时水等会从连接器和该连接器的安装部位侵入到设备主体内。因此,当水等通过连接器浸入到电子设备内时,对电子电路部件造成障碍,成为故障原因。
并且,上述专利文献3的连接器的接合部的两端部被重叠并被挤压成形,其厚度形成为与金属板厚大致相同,然而即使通过该接合,也不能针对上述过于苛刻的环境下的使用发挥充分的防水效果。特别是,难以阻止由毛细管接头现象引起的浸水。由于该接合部是将金属板端部分别做成一半的厚度,并在这些板厚部位设置凹凸部来进行挤压成形,因而其机械加工极难,需要特殊的加工装置并且也耗费加工工时数。并且,在该结构的接合部中,在与对方连接器连接时很有可能一撬就分离。
便携电子设备、特别是移动电话机尽管在过于苛刻的环境下使用,连接器也不是防水结构,因而提出了在连接器的安装部位安装防水盖的便携电子设备。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使用端子保护盖对设有连接器的设备壳体的开口进行密闭密封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是移动电话机。该移动电话机采用在设备壳体内装入连接器、并使用端子保护盖对连接器安装孔进行密闭的结构。根据该电子设备,在连接器不使用时,可使用端子保护盖对连接器安装孔进行密闭,因而可阻止水等的侵入,然而需要特殊结构的端子保护盖,并且必须进行设备壳体的设计变更,以便可安装该保护盖。因此,端子保护盖很有可能从设备壳体上脱离而丢失,并且,招致整体设备的成本提高。另外,这样的防水盖目前每2年有偿更换一次,以便维持防水性。
并且,上述专利文献1、2的连接器不是防水结构的连接器,然而在连接器领域中,防水连接器是公知的,该防水技术大致是使用防水衬垫的技术。因此,容易考虑将该防水技术应用于上述专利文献1、2所示的连接器。然而,即使应用这样的防水技术,也不能耐受在上述的过于苛刻的环境下使用,特别是,不能阻止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浸水。即,对于装入到电子信息设备内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一部分、特别是密封壳的前端部从电子信息设备的壳体露出,很有可能由于毛细管现象而从该露出部分侵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作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不需要现有技术所需的端子保护盖等,能使用简单结构可靠地阻止水、尘埃等不需要物的侵入。特别是,提供一种使用了密封壳的电连接器,该密封壳的构造为:能可靠地阻止水等由于毛细管现象而从密封壳的接合部侵入。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电连接器中,该电连接器具有由管状体构成的密封壳和电绝缘性的连接器外壳,所述管状体是通过将预定大小和厚度的金属板材呈管状弯曲成在内部形成有预定大小的中空孔并将所述金属板材的两端部接合起来,使至少一个端部开口而得到的,所述连接器外壳安装有良导电性的触头,所述连接器外壳嵌入到所述密封壳的中空孔内进行电磁屏蔽,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触头之间设有阻止水从外部向内部侵入的外壳防水单元,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密封壳之间设有阻止同样侵入的触头防水单元,所述密封壳在使所述金属板材的两端端缘对接接合的接合部设有阻止同样侵入的接合部防水单元。
并且,在第2方式的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防水单元是将所述触头嵌件成型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而得到的防水单元,所述外壳防水单元是介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密封壳之间的弹性部件,所述接合部防水单元由使所述两端缘对接起来进行激光焊接而得到的防水单元构成。
并且,在第3方式的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防水单元是使用暂时接合单元将所述对接接合部暂时接合起来进行所述激光焊接而得到的。
并且,在第4方式的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时接合单元由卡定突起和卡定槽构成,所述卡定突起在所述两板材端缘的一个端缘处从该端缘突出,该卡定槽在另一个端缘处使所述卡定突起嵌入。
并且,在第5方式的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在与所述开口对置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被设有接地端子的后盖封闭。
并且,在第6方式的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在其外壁,在与安装连接器的设备壳体的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壳体防水单元。
并且,在第7方式的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防水单元由弹性部件构成。
在本发明中,第1方式的电连接器在连接器外壳与触头之间、在连接器外壳与密封壳之间、以及在密封壳的接合部上分别设有防水单元,因而可提供能可靠阻止水或尘埃等从外部向内部侵入的电连接器。特别是,可阻止由于毛细管现象而从密封壳的接合部浸水。并且,当该电连接器安装在移动电话机等的壳体上时,不需要现有技术所需的对连接器的插入口进行密闭防水的防水盖等。
并且,根据第2方式的电连接器,触头和外壳防水单元可使用简单单元构成。并且,接合部防水单元使金属板材的两端缘对接,并对该对接后的接合部进行激光焊接,因而接合部分的端缘熔解而紧密密合,能可靠阻止水等从接合部分浸入。特别是,能可靠阻止容易根据毛细管现象侵入的水。
并且,根据第3方式的电连接器,通过使用暂时接合单元暂时接合接合部的对接部分,可正确实施激光焊接而不会引起位置偏差。
并且,根据第4方式的电连接器,由于暂时接合单元由卡定突起和卡定槽构成,因而可通过简单的金属加工形成。
并且,根据第5方式的电连接器,由于管状体的另一端开口被后盖封闭,因而可阻止不需要物从另一端开口向管状体内侵入,并且利用设置在该后盖上的接地端子,可简单固定到电路布线基板等上。
并且,根据第6方式的电连接器,不需要现有技术所需的防水盖等,能实现成本降低。
并且,根据第7方式的电连接器,可使用简单单元构成壳体防水单元。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的外观,图1A是前方立体图,图1B是后方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详细图,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俯视图,图2C是仰视图,图2D是一侧视图,图2E是后视图。
图3示出连接器外壳的外观,图3A是前方立体图,图3B是后方立体图。
图4是图3的连接器外壳的详细图,图4A是主视图,图4B是俯视图,图4C是仰视图,图4D是一方的侧视图,图4E是另一方的侧视图,图4F是后视图。
图5示出密封壳的外观,图5A是前方立体图,图5B是后方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密封壳的详细图,图6A是主视图,图6B是俯视图,图6C是仰视图,图6D是一方的侧视图,图6E是另一方的侧视图,图6F是后视图。
图7示出密封壳的接合部,图7A是焊接状态的仰视图,图7B是图7A的试样的平面图的照片,图7C是焊接前的接合部的放大剖视图的照片,图7D是图7C的焊接后的放大剖视图的照片。
图8是激光焊接装置的概略图。
图9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的外观,图9A是前方立体图,图9B是后方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电连接器的详细图,图10A是主视图,图10B是俯视图,图10C是仰视图,图10D是一方的侧视图,图10E是另一方的侧视图,图10F是后视图。
图11示出将图9的电连接器安装在设备壳体上的状态的外观,图11A是前方立体图,图11B是后方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电连接器的详细图,图12A是主视图,图12B是俯视图,图12C是仰视图,图12D是一侧视图,图12E是后视图。
图13是图12A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A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示出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图15A是仰视图,图15B是仰视剖视图。
图16示出另一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图16A是仰视图,图16B是金属壳的一个端缘的立体图,图16C是另一端缘的立体图,图16D是接合部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1、1A:电连接器;2:触头;2a:接点部;2b:固定部;3:绝缘外壳(连接器外壳);4:外壳主体部;5:接点支撑部;6:密封壳;6b:下板部;6b’:接合部;6b1:暂时接合单元;7:衬垫(弹性部件);8:加强部件;9:防水部件;10A、10B:电气设备壳体;P:电路布线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出用于使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电连接器,本发明不受它们限定,也能同样适用于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其它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的概要。另外,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的外观,图1A是前方立体图,图1B是后方立体图,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详细图,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俯视图,图2C是仰视图,图2D是一侧视图,图2E是后视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以下称为连接器)1是安装在移动电话机等信息终端的壳体上且能够自由取下地与省略图示的对方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是适合于USB标准的电连接器。如图1、图2所示,该连接器1具有:多个(例如5个)良导电性的触头2、安装有这些触头的电绝缘性的连接器外壳(以下称为绝缘外壳)3、以及嵌装在该绝缘外壳的外周围进行电磁屏蔽的金属制的密封壳6。该连接器1使用加强部件8安装在电路布线基板等上。
该连接器1在(a)触头2与绝缘外壳3之间、(b)绝缘外壳3与密封壳6之间、以及(c)密封壳6的板材接合部上分别设有阻止水或尘埃等侵入到内部的防水防尘单元(以下称为防水单元)。该连接器1在构造上具有的特征是:特别能够阻止水由于毛细管现象从密封壳6的接合部浸入。该连接器在安装到移动电话机等电磁设备的壳体上时,由于上述(a)~(c)的防水单元而不需要现有技术所需的对连接器的插入口进行密闭防水的防水盖等。以下,说明该连接器的各个构成部件。
参照图3、图4说明绝缘外壳。另外,图3示出绝缘外壳的外观,图3A是前方立体图,图3B是后方立体图,图4是图3的绝缘外壳的详细图,图4A是主视图,图4B是俯视图,图4C是仰视图,图4D是一方的侧视图,图4E是另一方的侧视图,图4F是后视图。
如图3所示,绝缘外壳3具有:外壳主体部4,其在内部安装有多个触头2的各触头固定部并在外壁面嵌装有密封壳6;以及接点支撑部5,其从该外壳主体部4向前方突出预定长度并配设有触头2的接点部。如图3、图4所示,外壳主体部4采用由上下壁4a、4b、前后壁4c、4d以及左右侧壁4e、4f包围且内部充实的大致扁平长方体形状的块构成,并由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型体形成。上下壁4a、4b和前后壁4c、4d由具有对置的一对长边和短边的大致矩形状的大致平坦面形成。左右侧壁4e、4f由向外部稍微膨胀的弯曲面形成。该外壳主体部4在上下壁4a、4b和左右侧壁4e、4f的外周壁面形成有嵌入了环状衬垫7的凹槽41。该凹槽41设置在前壁4c侧。该衬垫7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是阻止水等从上述(b)的绝缘外壳3与密封壳6之间的缝隙浸入的防水单元。
如图3所示,外壳主体部4的前壁4c由具有对置的一对长边和短边的大致矩形状的大致平坦面构成,接点支撑部5从该平坦面向外部延伸预定长度。即,该接点支撑部5具有从平坦面的一部分向大致水平方向突设的预定长度和宽度,为比较壁薄的板状片。在该板状片的背面侧形成配设有触头的接点部2a(参照图14)的多个逆凹槽51。
在该绝缘外壳3上安装有多个(5个)触头2。各触头2为相同结构,如图14所示,具有:与对方连接器的触头接触连接的接点部2a、从该接点部延伸并固定在绝缘外壳3内的固定部2b、以及从该固定部进一步延伸与电路布线基板表面的电极等钎焊连接的连接部2c,各连接器2采用良导电性的材料形成。该触头2使用任意形状的触头,例如将预定长度和粗细的棒状体切断为预定长度并进行折弯加工而得到的触头,或者将板状体切断为预定大小并进行折弯加工而得到的触头。
这些触头2通过将触头的接点部2a收纳在逆凹槽51内、并对触头2的固定部2b施加防水单元,安装在绝缘外壳3上。防水单元可以是任意的单元,然而,在对绝缘外壳3进行成型时将触头埋设在成型树脂内来进行一体成型的所谓的模制成型的防水单元是优选的。并且,在该模制成型时,通过对触头的固定部2b的表面加工粗面例如凹凸面或细槽等,使与成型树脂材料的接触面积增大,来使所谓的沿面距离增大,当进行模制成型时,可有效地阻止水等的浸入。细槽等通过激光加工等来形成。防水单元不限定于模制成型,可以使用弹性部件形成其它单元例如绝缘外壳,将触头强制性嵌入到该弹性部件内。这样在将触头模制成型在绝缘外壳上时,在上述(a)的触头2和绝缘外壳3之间设置防水单元,使得水不会通过其间浸入。特别是在对触头进行模制成型时,也不会使水由于毛细管现象而侵入。
参照图5、图6说明密封壳。另外,图5示出密封壳的外观,图5A是前方立体图,图5B是后方立体图,图6是图5的密封壳的详细图,图6A是主视图,图6B是俯视图,图6C是仰视图,图6D是一方的侧视图,图6E是另一方的侧视图,图6F是后视图。
如图5、图6所示,密封壳6具有:在一端插入绝缘外壳3的前方开口61;从该开口向里在内部收容绝缘外壳3的大小的空间62;以及堵塞后方的开口63并设有与电路布线基板等的接地电极连接的端子的后盖6e。密封壳6由比绝缘外壳3稍微长的扁平的管状体构成,是将金属板例如不锈钢板切断成预定长度、通过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即,该密封壳6被与绝缘外壳3的上下、左右壁面接触的上下板部6a、6b和左右板部6c、6d包围,内部具有空间(中空孔),两端具有开口61、63,后方的开口63被后盖6e堵塞,成为比绝缘外壳稍微长的扁平管状体。
上板部6a在其表面的前方开口61侧的两侧形成有一对切口突起6a1。并且,该上板部6a是加强部件8与这些切口突起6a1和后方的开口63之间的空间6a’抵接的区域。左右板部6c、6d在前方的开口61侧形成有使对方连接器(省略图示)的插入顺利的引导片6c1、6d1。并且,后盖6e由从上板部6a延伸和折弯、并具有大致堵塞后方的开口63的大小的板状体构成,在该板状体上形成有一对端子6e1。该密封壳6通过设定成比绝缘外壳3稍微长,使得绝缘外壳3的接点支撑部5从前方的开口61稍微向里拉入,配设在该接点支撑部上的触头2的接点部不会向外部露出,不会与障碍物等碰撞,从而受到保护(参照图1A)。
该密封壳6使用以下方法制作。参照图5~图8说明该制作方法。另外,图7示出密封壳的接合部,图7A是焊接状态的仰视图,图7B是图7A的试样的照片,图7C是焊接前的接合部的放大照片剖视图,图7D是图7C的焊接后的放大照片剖视图,图8是试制激光焊接装置的照片。另外,图7C、图7D是沿着图7A的X-X线、Y-Y线和Z-Z线切断的图。
首先,使用省略图示的预定厚度的大号金属板例如不锈钢板,将该金属板冲压成预定形状,生成1块或多块密封壳加工前的密封壳板。该密封壳板是将图5所示的密封壳6进行了展开伸长后的形状。即,该密封壳板具有:由一对对置的长边和短边构成的带状片、以及从该带状片的一个长边向外部延伸的后盖6e,并设有使带状片的一对对置的短边对接并将该对接的接合部6b’暂时接合的暂时接合单元6b1。该暂时接合单元6b1可以是任意的,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卡定突起a和嵌入该卡定突起的卡定槽b构成。在设置了这样的暂时接合单元6b1的情况下,当使对置的短边(端缘)的切断部对接起来进行焊接时,可准确且容易地进行该焊接作业。
然后,将该密封壳板折弯并加工成由可嵌装到绝缘外壳3上的大小的无端状扁平管状体构成的密封壳。在该加工中,通过暂时接合单元6b1将带状片的对置短边的切断面对接起来暂时接合。该密封壳6在暂时接合的状态下,如果嵌装到绝缘外壳3上,暂时接合会很容易地脱开,因而需要将其固定成不脱开。然而,如果只是将该暂时接合固定成不脱开,则可以采用任意的固定单元,但是在该密封壳中,需要有效地进行(d)接合部的防水、以及(e)绝缘外壳与接合部等的防水。即,在上述(d)中,必须做到特别是不会由于毛细管现象而浸水,并且,在上述(e)中,为了不会从与外壳主体部之间浸水,必须做到在接合部的内壁面不产生阶梯等。因此,考虑到上述(d)、(e),固定单元是受到限制的单元。
因此,发明者们使用各种焊接技术进行了验证。其结果发现,在各种焊接技术中,CO2激光焊接具有以下的(f)、(g)的特征,适合于上述(d)、(e)。即,CO2激光焊接与(f)电弧焊接等相比焊接宽度非常窄,可使熔深相当深,其结果,热影响部能进行非常窄的焊接,(g)由于可减小焊接部的热变形,因而可进行像瞄准一样的接合焊接、即高精度的焊接,特别是,当使用波长和相位与焊接的热源一致的激光时,可使焊接对象部会聚激光,可集中照射到小的直径,由此可使进热密度(功率密度)相当大。并且,具有如下等特征:可进行焊接部几乎没有变形的高精度焊接。
然而,另一方面,该激光焊接具有如下问题:在焊接部位产生气泡和凝固损伤,成为焊接缺陷。该问题可以说是因形成在激光焊接途中的焊接部的熔融池内的键孔(KeyHole)形状而引起的。即,当CO2激光照射到焊接对象金属上时,由于该激光的进热密度高,所以金属被急速加热,金属的一部分气化,金属蒸汽飞出,该飞出时的反弹力作用于形成为熔融金属的部分的熔融池。其结果,按下激光照射部分的前端部,在熔融池内形成细长的中空部,该中空部被称为键孔。然后,成为问题的气泡使键孔形状的中空部发生变形,例如颈缩变形。即,当键孔不稳定时产生气泡。因此,在该激光焊接中,(h)键孔的稳定是必须的。
因此,考虑到上述(d)、(e)和(f)~(h),使用激光焊接装置来进行激光焊接。激光焊接装置可以是任意的,然而如图8所示,使用由激光发生装置L1、激光头部L2以及激光控制装置L3等构成的激光焊接装置。激光头部L2由控制器L2a、扫描头L2b、驱动器L2c等构成。另外,图8的符号L2’的部分是将激光头部放大后的放大图,并且,由于这样的激光焊接装置L是公知的,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使用该激光焊接装置L,沿着暂时接合后的接合部6b’进行焊接。在该激光焊接中,上述(h)是重要的。即,键孔的稳定是必须的。键孔的稳定使激光输出周期性振动,防止气泡产生。该键孔的稳定是通过激光输出光的脉冲控制来进行的。即,通过使激光输出高的部分和低的部分交替输出的脉冲控制进行焊接。将高输出例如设为pKW,将低输出设为高输出的一半程度例如1/2pKW,使脉冲间隔大致相同(高输出和低输出的时间比的占空比=50%)地进行激光焊接。根据该脉冲控制焊接,当激光的脉冲输出频率(调制频率)为预定频率时,键孔稳定,几乎不产生气孔。该键孔稳定被估计为由以下现象引起。即,在脉冲控制中,当输出骤增为大输出时,焊接金属从键孔内部喷出,在熔融池表面形成波,此时的前进波在熔融池和凝固部分的端部反射而回弹。当该回弹的反射波到达键孔时,会流入键孔而将其填埋。当该流入的熔融金属由激光急速加热时,会急速产生金属蒸汽,键孔的形状紊乱,因而为了不产生该紊乱,在反射波即将进入键孔之前,如果照射强的激光,则由于急速加热而增加金属蒸汽的产生量,回压溢出的熔融金属的前进波,维持键孔使其稳定。
激光焊接La的结果是接合部处于以下状态。即,图7示出密封壳的接合部,在激光焊接前,如图7C所示,接合部6b’内空出间隙,而如图7A所示,当沿着接合部6b’进行激光焊接时,如图7B、图7D所示那样被焊接,特别是,焊接前的接合部6b’的间隙(参照图7C)如图7D所示,无间隙地接合。该接合部6b’的焊接La优选在图7的X-X线、Y-Y线和Z-Z线即接合部整体无间隙地进行接合,然而也可以不是整体,而是一部分即任意一个部位的焊接。
通过该激光焊接,消除接合部的间隙,能阻止水等的浸入,特别是能阻止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浸水。并且,在该结构的接合部中,在与对方连接器的连接时即使撬也不会分离。
如图1所示,加强部件8具有平坦部8a和对置的下垂部8b,平坦部8a与密封壳6的上板部6a抵接,下垂部8b从该平坦部的两端向下方下垂预定长度,并与密封壳的左右板部6c、6d抵接,在各下垂部8b的端部设有固定在电路布线基板等上的脚部8c。该加强部件8是通过对具有预定厚度和长度的金属制的带状片进行折弯加工来形成的。
连接器1在安装有多个(5个)触头2的绝缘外壳3的外周壁上安装环状衬垫7之后,嵌装密封壳6来进行组装。该组装后的连接器安装在省略图示的电路布线基板等上。为了使该安装坚固,优选使用加强部件8固定。并且,密封壳6的端子与电路布线基板等的接地电极钎焊连接。在该连接器1中,(a)在触头2与绝缘外壳3之间、(b)在绝缘外壳3与密封壳6之间、以及(c)密封壳的板材接合部使用各自的防水单元来密封,因而可防止通过连接器向内部浸水等。特别是,由于密封壳的接合部是通过预定的激光控制进行激光焊接的,因而可阻止由于毛细管现象而从该部分浸水。
参照图9~图14,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另外,图9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的外观,图9A是前方立体图,图9B是后方立体图,图10是图9的电连接器的详细图,图10A是主视图,图10B是俯视图,图10C是仰视图,图10D是一方的侧视图,图10E是另一方的侧视图,图10F是后视图,图11示出将图9的电连接器安装在设备壳体上的状态的外观,图11A是前方立体图,图11B是后方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电连接器的详细图,图12A是主视图,图12B是俯视图,图12C是仰视图,图12D是一侧视图,图12E是后视图,图13是图12A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图14是图12A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1A在上述连接器1上安装了对其与电子设备壳体之间进行防水的防水部件9。即,该连接器1A除了安装防水部件9以外与连接器1相同,因而对公共的结构附上相同标号,省略重复说明,对不同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连接器1A采用在连接器1的密封壳6上设置对其与电子设备壳体10A、10B之间进行防水的防水部件9的结构。该防水部件9由筒状体构成,该筒状体在一端具有向外方膨胀的环状凸缘部9a和从该环状凸缘部9a向后方延伸的盖部9b,在中心具有嵌入了密封壳6的贯通孔9o,该防水部件9由弹性部件例如橡胶部件形成。环状凸缘部9a从贯通孔9o向外方延伸预定长度并具有预定厚度,由嵌入在安装孔10a、10b内的大小的环状体形成,该安装孔10a、10b形成在一对设备壳体10A、10B之间。该环状凸缘部9a密合安装在密封壳6的前方开口61侧的外壁、即密封壳6的上下和左右的板部6a~6d上。为了使该密合更良好,优选在贯通孔的内壁设置多个环状突起。由于该环状突起,沿面距离增大,不容易浸水。当在环状部的外周设置了该环状突起时,与设备壳体的密合良好,获得相同效果。盖部9b覆盖密封壳6的前方开口61侧外壁的剩余部分、即密合在密封壳的上下和左右的板部6a~6d上的环状部的后方部分。由此,可实现后方部分的防水。
该连接器1A在安装于布线基板P上之后,固定在设备壳体上,以使防水部件9被夹持在一对设备壳体10A、10B之间。根据该连接器1A,如图14所示,(a)在触头2与绝缘外壳3之间、(b)在绝缘外壳3与密封壳6之间(W1)、(c)密封壳的板材接合部、以及密封壳6与壳体10A、10B之间(W2)使用各自的防水单元来密封,因而可阻止水等通过连接器向内部浸入。其结果,不需要现有技术所需的对连接器的插入口进行密闭防水的防水盖等。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由管状体构成的密封壳和电绝缘性的连接器外壳,所述管状体是通过将预定大小和厚度的金属板材呈管状弯曲成在内部形成有预定大小的中空孔并将所述金属板材的两端部接合起来,使至少一个端部开口而得到的,所述连接器外壳安装有良导电性的触头,所述连接器外壳嵌入到所述密封壳的中空孔内进行电磁屏蔽,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触头之间设有阻止水从外部向内部侵入的外壳防水单元,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密封壳之间设有阻止同样侵入的触头防水单元,所述密封壳在使所述金属板材的两端端缘对接接合的接合部设有阻止同样侵入的接合部防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头防水单元是将所述触头嵌件成型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而得到的防水单元,所述外壳防水单元是介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密封壳之间的弹性部件,所述接合部防水单元由使所述两端缘对接起来进行激光焊接而得到的防水单元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防水单元是使用暂时接合单元将所述对接接合部暂时接合起来进行所述激光焊接而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时接合单元由卡定突起和卡定槽构成,所述卡定突起在所述两板材端缘的一个端缘处从该端缘突出,该卡定槽在另一个端缘处使所述卡定突起嵌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体在与所述开口对置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被设有接地端子的后盖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壳在其外壁,在与安装连接器的设备壳体的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壳体防水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防水单元由弹性部件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45655 | 2010-06-25 | ||
JP2010145655A JP2012009357A (ja) | 2010-06-25 | 2010-06-25 | 電気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94437A true CN102394437A (zh) | 2012-03-28 |
Family
ID=45539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711825A Pending CN102394437A (zh) | 2010-06-25 | 2011-06-23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2009357A (zh) |
CN (1) | CN10239443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2553A (zh) * | 2016-08-10 | 2018-02-23 | Smk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7851927A (zh) * | 2015-07-29 | 2018-03-27 | Ex想士电子有限公司 | 防水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301982B1 (ko) * | 2012-07-16 | 2013-08-30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방수형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KR101528315B1 (ko) * | 2013-12-11 | 2015-06-11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JP6673435B2 (ja) * | 2014-04-09 | 2020-03-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
JP2015225712A (ja) | 2014-05-26 | 2015-12-14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ル電子 | 電子機器の防水接続器具及び電子機器 |
CN204361372U (zh) * | 2014-11-14 | 2015-05-27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8321591B (zh) * | 2017-01-14 | 2021-02-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KR102308129B1 (ko) * | 2017-07-18 | 2021-10-01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WO2019017563A1 (ko) * | 2017-07-18 | 2019-01-24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KR101947952B1 (ko) | 2018-04-02 | 2019-02-13 | 고영상 | 착탈 가능한 확장형 기능 모듈이 구비된 휴대용 통신기기 |
JP6729640B2 (ja) * | 2018-06-28 | 2020-07-22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7295480B2 (ja) * | 2018-10-26 | 2023-06-21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
JP7175392B2 (ja) * | 2018-11-28 | 2022-11-18 | エル エス エムトロン リミテッド |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05272A (en) * | 1991-07-09 | 1995-04-11 | Balo Precision Parts Inc. | Laser weldable hermetic connector |
JPH10321306A (ja) * | 1997-03-07 | 1998-12-04 | Berg Technol Inc | ラッチ兼接地構造を有するシールド付きコネクタ |
JP2004164958A (ja) * | 2002-11-12 | 2004-06-10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シールド機能を備えた導電路 |
JP2004227999A (ja) * | 2003-01-24 | 2004-08-12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機器用コネクタの取付け構造 |
CN101276973A (zh) * | 2007-03-28 | 2008-10-01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31191B2 (ja) * | 1994-08-22 | 2001-11-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高密度エネルギビームによる突合せ溶接方法 |
JP3803837B2 (ja) * | 1997-02-21 | 2006-08-02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金属シェル |
US6554646B1 (en) * | 1998-12-14 | 2003-04-29 | Berg Electronics Group,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JP4493590B2 (ja) * | 2005-12-20 | 2010-06-30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
2010
- 2010-06-25 JP JP2010145655A patent/JP2012009357A/ja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6-23 CN CN2011101711825A patent/CN10239443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05272A (en) * | 1991-07-09 | 1995-04-11 | Balo Precision Parts Inc. | Laser weldable hermetic connector |
JPH10321306A (ja) * | 1997-03-07 | 1998-12-04 | Berg Technol Inc | ラッチ兼接地構造を有するシールド付きコネクタ |
JP2004164958A (ja) * | 2002-11-12 | 2004-06-10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シールド機能を備えた導電路 |
JP2004227999A (ja) * | 2003-01-24 | 2004-08-12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機器用コネクタの取付け構造 |
CN101276973A (zh) * | 2007-03-28 | 2008-10-01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1927A (zh) * | 2015-07-29 | 2018-03-27 | Ex想士电子有限公司 | 防水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CN107732553A (zh) * | 2016-08-10 | 2018-02-23 | Smk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009357A (ja) | 2012-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94437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368579A (zh) | 连接器用密封壳和电连接器 | |
TWI677140B (zh) | 連接器組件 | |
CN107112704A (zh) |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连接器 | |
JP2008010656A (ja) | 半導体装置 | |
JP4741928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 |
JP6523572B2 (ja) | 回路接続装置 | |
WO2012011395A1 (ja) | コネクタ、電気接続箱、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
US9343832B2 (en) | Plu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6269747B1 (ja)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2104220B (zh) |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12134007A (ja) | 電子部品内蔵コネクタ | |
TWI692910B (zh) | 連接器、連接器組件及連接器組件的組裝方法 | |
JP4634293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回路基板ケース | |
JP2006216687A (ja) | 防水キャップ及び電子機器 | |
KR20090082760A (ko) | 휴대폰의 방수방법 및 구조 | |
CN105164826A (zh) | 光电组件和具有光电组件的电子器件 | |
JP5135525B2 (ja) | 樹脂封止型モジュール | |
JP2005190923A (ja) | バッテリーコネクタ | |
JP2013089484A (ja) |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5640895B2 (ja) | Ledランプ用ホルダ | |
JP4374297B2 (ja) | 電気接続箱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370731B2 (ja) | 回路ユニット、回路構成体、電気接続箱および回路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
TW201633620A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JP2018195510A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