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1057B - 接地结构和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地结构和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1057B
CN102381057B CN201110259639.8A CN201110259639A CN102381057B CN 102381057 B CN102381057 B CN 102381057B CN 201110259639 A CN201110259639 A CN 201110259639A CN 102381057 B CN102381057 B CN 102381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astener
shape
ground structure
balladeur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96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1057A (zh
Inventor
矢岛康司
蛭间大辅
滨野亮
原田考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81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1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1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1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结构及记录装置,该接地结构使部件彼此抵接而实现导通状态,在一个部件中,于其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螺纹状部,在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随着施力而以嵌入状态卡止在所述一个部件的螺纹状部上。

Description

接地结构和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部件彼此导通而实现电接地状态的接地结构、和具备这种接地结构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喷墨式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中,于被安装在滑架上的记录头上设置有用于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通过使油墨滴从这些喷嘴朝向记录纸张(记录介质)喷出,从而实施记录処理。
在这种喷墨式打印机中,当记录头相对于打印机的筐体具有不同的电位时,从喷嘴喷出的油墨滴将带电,从而有时会产生油墨滴未喷落在记录纸张上的所需位置处等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产生,从而使用了专利文献1等的接地结构,以使记录头相对于打印机的筐体而被接地(earth),由此与打印机本体具有大致相同的电位。另外,在喷墨式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以外的设备等中,基于各种原因有时也使用了专利文献1等的接地结构。
在专利文献1的接地结构中,通过用于使施力作用于作为接地对象物的金属制部件侧的、金属制的板簧部件的施力,从而使该板簧部件与所述金属制部件抵接,由此实现电接地状态。
但是,在采用专利文献1的接地结构的情况下,是仅通过板簧部件向一个方向的施力而使作为接地对象物的金属制部件接地的。因此,存在由于例如振动或碰撞等,使得各部件瞬间分离而导致接地状态被解除的可能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539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点而实施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稳定的接地状态的接地结构和具备这种接地结构的记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接地结构为,使部件彼此抵接而实现导通状态的接地结构,其中,在一个部件中,于其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螺纹状部,在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随着施力而以嵌入状态卡止在所述一个部件的螺纹状部上。
根据该结构,由于另一个部件的卡止部在被施力的同时,被嵌入并卡止在一个部件的螺纹状部上,因此与仅通过弹簧部件的施力而实现的现有结构的接地结构相比较,除了通过由施力而形成的压接状态之外,还能够通过在嵌入螺纹状部内的嵌入状态下的卡止,来抑制卡止部的移动。因此,即使发生振动或碰撞等,也能够抑制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之间的抵接状态被解除的情况,从而能够维持稳定的接地状态。
在本发明的接地结构中,所述卡止部被构成为,在两个以上的点上与所述螺纹状部接触。
根据该结构,由于螺纹状部与卡止部在两个以上的点上接触,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接地状态。
在本发明的接地结构中,所述卡止部被构成为,随着向所述螺纹状部的嵌入而顺着该螺纹状部的槽形成方向产生扭曲。
根据该结构,由于卡止部通过向所述螺纹状部的嵌入而顺着螺纹状部的槽形成方向被扭曲,因此能够获得更加可靠的接地状态。
在本发明的接地结构中,所述一个部件和所述另一个部件为,构成沿着输送方向进行移动的输送体的部件,所述卡止部被构成为,以呈两分岔形状的方式而形成的顶端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夹持所述螺纹状部。
根据该结构,另一个部件中的、顶端部呈两分岔形状的卡止部,以在输送体的输送方向上夹持螺纹状部的方式与一个部件中的螺纹状部抵接,因此即使输送体向输送方向进行移动时,也能够可靠地使卡止部与螺纹状部抵接,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接地状态。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单元,其以被支承在沿着输送方向进行移动的输送体上的状态,对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上述结构的接地结构,其用于将所述记录单元接地。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可获得与上述的接地结构相同的效果的记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滑架的立体图。
图3中的(a)是滑架的俯视图,(b)是记录头的俯视图,(c)是从下方观察记录头时的立体图。
图4中的(a)是滑架的剖视图,(b)是滑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中的(a)是接地部件的俯视图,(b)是接地部件的主视图,(c)是接地部件的右视图。
符号说明
1打印机(记录装置)
2记录头(记录单元)
3滑架(输送体)
7副滑架(输送体)
8接地部件(另一个部件)
23外罩安装螺钉(一个部件)
23a螺纹槽(螺纹状部)
81a卡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5,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作为一种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有时简称为“打印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提及“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时,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则是指各个图中由箭头所示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另外,此时的“左右方向”相当于被支承在输送体上的记录单元的移动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且“前后方向”相当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即副扫描方向,“上下方向”相当于铅直方向。
如图1所示,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1具备:记录头2,其作为向记录纸张P(记录介质)喷射油墨(液体)的液体喷射头;滑架3,其搭载该记录头2,并在左右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即,记录头2在打印机1所具有的框架11内,在左右方向X上与滑架3一起进行移动。
在以使箱体形状的长度方向成为左右方向X的方式而延伸设置的框架11内,架设有主引导轴12和副引导轴13。各个引导轴12、13为在左右方向X上延伸设置的轴部件,滑架3通过这些引导轴12、13而被支承在框架11上。
另外,在框架11上,驱动带轮14和从动带轮15转动自如地被设置在与主引导轴12的左右方向X上的两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在驱动带轮14上连接有作为驱动源的电机16,并且在各个带轮14、15之间跨接有被固定在滑架3上的正时带17。而且,滑架3在被各个引导轴12、13引导的同时,通过电机16的驱动而在左右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驱动带轮14、从动带轮15、电机16以及正时带17构成了作为输送体的一个示例的、使滑架3沿着各个引导轴12、13进行移动的输送单元。
另外,在主引导轴12的下方架设有用于支承记录纸张P的支承部件18。记录纸张P由打印机1所具有的送纸机构(省略图示)朝向前方输送,且以图1所示的方式被输送至支承部件18上。
另外,油墨罐未被设置在滑架3上的所谓非滑架装载型的打印机1具备:油墨罐4,其被设置在滑架3外的固定位置上;挠性的油墨供给管5,其从墨水罐4向被支承在滑架3上的记录头2内供给油墨。从易于保养的观点出发,油墨罐4优选为,由可更换的墨盒构成。
油墨罐4具有用于储存多种颜色的油墨的多个油墨储存空间。另外,在油墨供给管5上,以对应于从油墨罐4向记录头2内供给的多种颜色的油墨的方式,设置有用于供给各种颜色的油墨的多条油墨供给通道。
在对记录纸张P实施印刷时,油墨从油墨罐4经由油墨供给管5而被供给至记录头2内。而且,记录头2从设于其下表面上的多个喷嘴(省略图示)向记录纸张P喷射油墨。此时,通过滑架3在作为主扫描方向的左右方向X上进行移动,且记录纸张P在作为副扫描方向的前后方向Y上被依次输送,从而记录头2将二维图像记录在记录纸张P上。
接着,对滑架3和被设置于该滑架3上的接地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滑架3的上部,以覆盖滑架3的内部的方式设置有滑架外罩6。在滑架外罩6上设置有用于使油墨供给管5插入的管插入部6a。管插入部6a为,用于将油墨供给管5导入由滑架外罩6覆盖的滑架3内的开口。
图2是从图1所示的滑架3上拆下了滑架外罩6和副滑架7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另外,图3(a)是在该状态下增加了副滑架7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b)是记录头2的俯视图,图3(c)是记录头2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滑架3具有上侧和下侧开口的长方形框状的本体部31,在该本体部31的四个外表面中的一个外表面上,设置有将滑架3安装在主引导轴12(参照图1)上时所使用的轴安装部32。
滑架3的本体部31具有:前侧壁部33,其在左右方向X上延伸设置;右侧壁部34,其与前侧壁部33的右端相连接并从前侧壁部33朝向后方延伸设置;左侧壁部35,其与前侧壁部33的左端相连接并从前侧壁部33朝向后方延伸设置;后侧壁部36,其从左右的侧壁部34、35的后端起在左右方向X上延伸设置。而且,在后侧壁部36的上部设置有从前方与副引导轴13(参照图1)滑动接触的、俯视观察时呈圆弧状的滑动接触部36a。
在本体部31的后端设置有轴安装部32。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在右侧壁部34和左侧壁部35的各个后端设置有轴安装部32。在各个轴安装部32上,形成有用于使主引导轴12插通且向后方开口的插通开口32a(参照图2)。如图2所示,由各个壁部33至36在滑架3的本体部31上构成了矩形的开口。该开口为在上下方向Z上贯穿滑架3的开口,且被形成为从上方观察时呈大致四方形状。在被设置于该本体部31上的开口内,设置有可相对于滑架3进行位置调节的副滑架7。而且,如图3(a)所示,副滑架7通过螺钉7a而被固定在滑架3内。
另外,副滑架7以与滑架3同样地具有在上下方向Z上贯穿的开口的方式而被形成为四方框状。在该副滑架7的开口内配置有朝向下方喷射油墨的记录头2(参照图4)。记录头2以对应于从油墨供给管5供给的各种颜色的油墨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各个记录头2被构成为,通过螺旋紧固而被固定在副滑架7上,并经由副滑架7而被固定在滑架3上。
如图3(c)所示,记录头2在其下部侧具有喷嘴板21。另外,在喷嘴板21的下部安装有喷嘴外罩22。而且,在记录头2的喷嘴板21上,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以分别在水平方向上突出的方式而设置有板片状的安装臂部21a、21b。
喷嘴外罩22为,用于覆盖记录头2中形成有喷嘴(省略图示)的喷嘴形成面2a的边缘从而保护喷嘴形成面2a,且将喷嘴形成面2a的电位调节为接地电位的部件。喷嘴外罩22通过对由极薄的不锈钢材料等构成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喷嘴外罩2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具有板片状的安装片部22a,所述安装片部22a的突出长度短于喷嘴板21的安装臂部21a、21b。而且,在各个安装片部22a上分别形成有安装孔(省略图示)。
在喷嘴板21的安装臂部21a、21b上,用于螺旋紧固喷嘴外罩22的贯穿孔(省略图示)分别被设置在,与形成于喷嘴外罩22的安装片部22a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在该贯穿孔的内周面上,切割有能够与外罩安装螺钉23螺合的阴螺纹。喷嘴外罩22通过外罩安装螺钉23而从外侧(喷嘴形成面2a侧)被螺旋紧固在喷嘴板21的安装臂部21a、21b上。此时,可以在外罩安装螺钉23的头部分的内侧与喷嘴外罩22之间安装金属垫圈等。外罩安装螺钉23为由金属(导电体)形成的螺钉。而且,在将喷嘴外罩22安装在记录头2上的状态下,外罩安装螺钉23的顶端(在图4的(a)、(b)中为上端)如图所示,处于突出至面向滑架3内侧的部分为止的状态。即,在将喷嘴外罩22安装在喷嘴板21上的状态下,外罩安装螺纹23处于从滑架3的外侧向内侧贯穿的状态。
另外,在滑架3内设置有接地部件8,该接地部件8用于实现从记录头2侧观察时电气性地位于主引导轴12侧的打印机1的筐体框架(省略图示)、与外罩安装螺钉23之间的电导通,从而将所述外罩安装螺钉23和记录头2置于电接地状态(参照图5(a)~(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部件彼此抵接而实现导通状态的接地结构中,外罩安装螺钉23相当于一个部件,接地部件8相当于另一个部件。
接地部件8通过对一张金属板(导电体)进行加工而形成。如图3和图4所示,接地部件8具备在被设置于滑架3内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X、即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基座部80。
如图5(a)所示,从基座部80的前端边缘起,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卡止片81与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第一延伸片82在左右方向X上,以交替排列的方式延伸设置,其中,多个所述卡止片81与用于将喷嘴板21和喷嘴外罩22螺旋紧固在各记录头2上的每个外罩安装螺钉23相对应。
卡止片81在与第一延伸片82的延伸方向(上下方向Z)交叉的方向、且与基座部80非垂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其前端侧具有以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弯曲而成的卡止部81a,其中,所述第一延伸片82在与呈平板状的基座部80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该卡止部81a被形成为,其顶端部呈大致V字状的两分岔形状,并且,其顶端部的厚度被设定为,小于等于以螺旋状而形成在所述外罩安装螺钉23上的螺纹槽(螺纹状部)23a的槽宽,从而能够嵌入到螺纹槽23a内。另外,该卡止部81a被构成为,通过由其两分岔形状来夹持外罩安装螺钉23,从而能够抵接在外罩安装螺钉23上。因此,在左右方向X上,该卡止部81a与所述外罩安装螺钉23于两个点上抵接。
如图4的(a)、(b)所示,第一延伸片82在前后方向Y上,与被直立设置在副滑架7的后部处的、截面呈U字状的被固定部件70的前部侧壁71的前表面抵接。
另一方面,如图4(b)和图5(a)至(c)所示,从基座部80中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后端边缘起,两个连接片83朝向与卡止片8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延伸设置。该两个连接片83通过与电连接于主引导轴12且沿着滑架3的后侧壁部36的内表面设置的、具有导电性的板状部件(省略图示)抵接,从而与主引导轴12电连接。
另外,从基座部80的后端边缘起设置有:与所述被固定部件70的后部侧壁72抵接的第二延伸片84;与被固定部件70的内底部73抵接的第三延伸片85;与被凹设在所述后部侧壁72的内表面侧的凹槽(省略图示)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Z上抵接的第四延伸片86。
在以上文所述的方式而构成的接地部件8中,由于接地部件8的第一延伸片82和第二延伸片84以在前后方向Y上夹持被固定部件70的方式,与被直立设置在副滑架7的后部处的、截面呈U字状的被固定部件70的前部侧壁71和后部侧壁72抵接,因此限制了接地部件8在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另外,通过与被固定部件70的内底部73抵接的第三延伸片85、以及与各个侧壁71、72的上端抵接的基座部80、和在上下方向Z上与后部侧壁72的所述凹槽的内表面抵接的第四延伸片86,从而限制了接地部件8在上下方向Z上的移动。另外,由于卡止片81的卡止部81a的顶端部被设为两分岔形状,并被构成为在左右方向X上夹持所述外罩安装螺钉23,因此也限制了接地部件8向作为滑架3的输送方向的左右方向X的移动。
该接地部件8直接或通过其它的导电性部件而与被安装在滑架3的轴安装部32上的主引导轴12相连接,且主引导轴12直接或者通过其它金属性部件(导体)而与打印机1的筐体框架相连接。因此,由于记录头2(喷嘴外罩22)通过接地部件8和外罩安装螺钉23而相对于打印机1的筐体框架成为接地状态,从而能够良好地抑制喷嘴形成面2a周围的带电。此时,由于接地部件8的卡止部81a被施力以使其通过基于卡止部81a(卡止片81)自身的弹性变形的施力而压接在外罩安装螺钉23的螺纹槽23a上,因此能够抑制接地状态被解除的情况。另外,由于卡止部81a的顶端部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以顺着被形成为螺旋状的螺纹槽23a的形成方向的方式,随着扭曲变形而嵌入到螺纹槽23a内,从而卡止部81a在该嵌入的卡止状态下,通过卡止部81a自身的欲恢复原始形状的恢复力而压接在螺纹槽23a的内表面上,因而能够实现更加可靠的接地。另外,如前文所述,由于在上下方向Z上,卡止部81a也被所述外罩安装螺钉23的螺纹槽23a限制了移动,因而能够抑制其接地状态被解除的情况。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下效果。
(1)由于接地部件8的卡止部81a在被施力的同时,被嵌入并卡止于外罩安装螺钉23的螺纹槽23a内,因此与仅通过弹簧部件的施力而实现的现有结构的接地结构相比,除了由施力而形成的压接状态之外,还能够通过在嵌入所述螺钉23的螺纹槽23a内的嵌入状态下的卡止,来抑制卡止部81a的移动。因此,即使发生振动或碰撞等,也能够抑制各个部件(螺钉23和接地部件8)的抵接状态(接地状态)被解除的情况,从而能够维持稳定的接地状态。
(2)由于通过采用了将卡止部81a的形状设为大致V字状来夹持外罩安装螺钉23的结构,从而使卡止部81a被构成为,与所述螺钉23在两个以上的点上接触,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使所述螺钉23与接地部件8接触,从而维持记录头2的接地状态。
(3)由于卡止部81a通过向外罩安装螺钉23的螺纹槽23a的嵌入,从而顺着螺纹槽23a的槽形成方向而被扭曲,因此能够获得更加可靠的接地状态。
(4)由于接地部件8中的、顶端部呈两分岔形状的卡止部81a,以在滑架3的输送方向上夹持外罩安装螺钉23的方式被抵接在外罩安装螺钉23中的螺纹槽23a上,因此即使在滑架3向输送方向进行移动时,也能够可靠地使卡止部81a与螺钉23抵接,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接地状态。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变更。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与外罩安装螺钉23的螺纹槽23a卡止的、接地部件8的卡止部81a的顶端形状设定为大致V字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定为大致U字状等的其它的两分岔形状。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卡止部81a的顶端形状设定为两分岔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卡止部81a的顶端形状设定为两分岔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仅设定为矩形形状等。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卡止部81a也会通过基于自身的弹性变形的、向螺钉23侧的施力而被嵌入到外罩安装螺钉23的螺纹槽23a中,从而由螺纹槽23a而限制了卡止部81a朝向上下方向Z的移动。因此,与仅通过施力而形成的接地结构相比,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接地状态。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即,接地部件8的卡止部81a的安装方向在倾斜成与外罩安装螺钉23的螺纹槽23a的形成方向以预定角度交叉的状态下,被嵌入螺纹槽23a内,但是也可以采用预先沿着外罩安装螺钉23的螺纹槽23a的形成方向来安装接地部件8的卡止部81a的结构。另外,螺纹槽23a并不限定于形成在外罩安装螺钉23的轴部的整个轴向上,也可以在轴向上被形成于与接地部件8的卡止部81a相对应的、外周面部位的一部分上。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记录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1,但也可以采用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也能够转用于具备使微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并且,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在线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滴的状态。另外,在这里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由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不仅包括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它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融液)这样的流状体、或者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油墨、液晶等。在这里,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的物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可以为如下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对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液管所使用,并喷射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打印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采用如下液体喷射装置,即,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的精密设备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用于光通信元件等中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这些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中。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1,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对其它电子设备或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采用如前文所述的接地结构。

Claims (5)

1.一种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使部件彼此抵接而实现导通状态,
在一个部件中,于其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螺纹状部,
另一个部件包括:
基座部,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多个延伸片,从所述基座部起延伸,并以对所述另一个部件的在纵深方向上以及与所述水平方向和纵深方向双方垂直的铅直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方式被配置,
卡止片,其在与所述多个延伸片中的一个延伸片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且与所述基座部非垂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卡止部,
所述卡止部随着施力而以嵌入状态卡止在所述一个部件的螺纹状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被构成为,在两个以上的点上与所述螺纹状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被构成为,随着向所述螺纹状部的嵌入而顺着该螺纹状部的槽形成方向产生扭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部件和所述另一个部件为,构成沿着输送方向进行移动的输送体的部件,
所述卡止部被构成为,以呈两分岔形状的方式而形成的顶端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夹持所述螺纹状部。
5.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单元,其以被支承在沿着输送方向进行移动的输送体上的状态,对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
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用于将所述记录单元接地。
CN201110259639.8A 2010-08-31 2011-08-30 接地结构和记录装置 Active CN102381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3557 2010-08-31
JP2010193557A JP5617444B2 (ja) 2010-08-31 2010-08-31 接地構造及び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1057A CN102381057A (zh) 2012-03-21
CN102381057B true CN102381057B (zh) 2016-02-03

Family

ID=45697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9639.8A Active CN102381057B (zh) 2010-08-31 2011-08-30 接地结构和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27579B2 (zh)
JP (1) JP5617444B2 (zh)
CN (1) CN1023810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2570B2 (ja) * 2013-02-28 2017-06-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ヘッド脱着治具、ヘッド交換治具
JP6111748B2 (ja) 2013-03-07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収容容器、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6022610A (ja) * 2014-07-17 2016-0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7286978B2 (ja) * 2019-01-28 2023-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427A (zh) * 1995-09-04 1998-10-07 中州电机株式会社 保证连接点导电可靠的元件和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53998A (ja) * 1988-04-04 1989-10-11 Hitachi Ltd 補強板の接地構造
JPH023853A (ja) 1988-06-16 1990-01-0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Cpuのインタフェース方法
JPH023853U (zh) * 1989-01-19 1990-01-11
JPH0668310A (ja) 1992-08-19 1994-03-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0668310U (ja) * 1993-03-05 1994-09-22 株式会社ジャルコ ネジ接触用アース金具
JP3328514B2 (ja) * 1996-08-26 2002-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の接地構造およびその板ばね
JPH11291465A (ja) * 1998-04-08 1999-10-2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00168057A (ja) * 1998-12-08 2000-06-20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044578B2 (en) * 2002-08-21 2006-05-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3093148U (ja) 2002-10-01 2003-04-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2006015531A (ja) 2004-06-30 2006-01-19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8191433A (ja) 2007-02-06 2008-08-21 Fujifilm Corp タップネジの導電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US8901441B2 (en) * 2008-10-08 2014-12-02 Sigm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Conduit connector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JP2010131818A (ja) * 2008-12-03 2010-06-17 Seiko Epson Corp キャリッジ、該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427A (zh) * 1995-09-04 1998-10-07 中州电机株式会社 保证连接点导电可靠的元件和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7444B2 (ja) 2014-11-05
US8827579B2 (en) 2014-09-09
CN102381057A (zh) 2012-03-21
JP2012054002A (ja) 2012-03-15
US20120051822A1 (en)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1057B (zh) 接地结构和记录装置
CN202528588U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3204006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JP5444866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CN202608248U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4999799A (zh) 液体消耗装置、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US20190039380A1 (en) Liquid supply unit
CN102673134B (zh) 液体喷射头组件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4691108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单元
CN102211456B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203228502U (zh)
CN104802522A (zh) 记录装置
US9090062B2 (en)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kjet head
CN106457825B (zh) 二元阵列喷墨打印头
CN111231514B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5291590A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203410164U (zh)
CN105984222A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673165B (zh) 废液收纳体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3287109B (zh) 墨盒
EP3711955B1 (en) Liquid ejecting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1156780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8265086A (ja) 流体噴射装置
CN102328509A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4507688A (zh) 液体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