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9761A -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9761A
CN102379761A CN2011102451717A CN201110245171A CN102379761A CN 102379761 A CN102379761 A CN 102379761A CN 2011102451717 A CN2011102451717 A CN 2011102451717A CN 201110245171 A CN201110245171 A CN 201110245171A CN 102379761 A CN102379761 A CN 102379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internal layer
conveying device
tube part
sten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51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琳琳
唐智荣
罗七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451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97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9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97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0634 priority patent/WO201302641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58Inflatable balloons for placing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30/00Geometry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30/0063Three-dimensional shapes
    • A61F2230/0091Three-dimensional shapes helically-coiled or spirally-coiled, i.e. having a 2-D spiral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其包括连接件、外管、内管和球囊,所述外管连接球囊和连接件,所述内管穿过外管以及球囊的内部,所述连接件经由其接口、通过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的内腔而与球囊连通,所述外管包括:位于外管的远端部分的远外管部;以及位于外管的近端部分的近外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近外管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两层,所述至少两层的材料和结构能够增强该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特殊设计的外管结构,由此,可以改善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用途的支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支架输送装置大多注重于跟踪性、通过性、推送性。然而分叉病变手术过程中需要考虑侧支血管覆盖,因而存在着支架网孔与侧支血管对应的技术难题。临床上主要通过球囊扩张支架网孔以达到所需血管直径要求,但是这种手段存在着所扩尺寸不可控、网孔不能定位等问题。而且,国内现在还没有公开专门用于分叉病变的支架输送装置。
专利文献CN201279337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该球囊扩张导管为快速交换式球囊导管,中间采用螺旋结构,其中对于螺旋部分描述如下:螺旋部分设有贯穿管壁的螺旋状通槽,所述螺旋状通槽的螺距沿着靠近斜坡部分的方向递减。但是,该现有技术的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支架输送装置,从而可以改善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
(1)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包括连接件、外管、内管和球囊,所述外管连接所述球囊和所述连接件,所述内管穿过所述外管以及所述球囊的内部,所述连接件经由其接口、通过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的内腔而与所述球囊连通,
所述外管包括:位于所述外管的远端部分的远外管部;以及位于所述外管的近端部分的近外管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近外管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两层,所述至少两层的材料和结构能够增强该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
(2)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远外管部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内层和中间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的外周螺旋状绕织而成。
(3)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近外管部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内层和中间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为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的外周编织而形成的编织网管结构。
(4)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远外管部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
(5)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近外管部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
(6)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近外管部也由两层构成,即由近外管部外层和近外管部内层构成,其中所述近外管部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近外管部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其中,所述远外管部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小于所述近外管部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
(7)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外管还包括在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近外管部之间的中间部分。
(8)在根据本发明的第(7)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中间部分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内层和中间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的外周螺旋状绕织而成。
(9)在根据本发明的第(7)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近外管部和所述中间部分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内层和中间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为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的外周编织而形成的编织网管结构。
(10)在根据本发明的第(7)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中间部分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
(11)在根据本发明的第(7)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近外管部和所述中间部分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
(12)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11)部分中任一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设有显影环。
(13)在根据本发明的第(2)、(3)、(8)和(9)部分中任一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为304不锈钢、316不锈钢或镍钛合金或其同族材料。
(14)在根据本发明的第(7)~(11)部分中任一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中间部分的长度为10-300mm。
(15)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11)部分中任一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远外管部的长度为50-500mm。
(16)在根据本发明的第(4)~(6)和(10)~(11)部分中任一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管材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镍钛合金;或者所述管材的材料也为高分子材料,但该管材的高分子材料的硬度比所述外层的高分子材料的硬度高。
(17)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0)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远外管部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小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
(18)在根据本发明的第(11)部分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近外管部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大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特殊设计的外管结构,由此,可以改善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通过控制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使支架网孔或用于分叉病变的支架可以准确定位于侧支血管或主支血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特定实施例,其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当然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及其附图获得一些其它的实施例和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远外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远外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近外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近外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圆柱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通过切割原始管材得到的螺旋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落在本发明构思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用途的支架输送装置,通过该支架输送装置,可以使用球囊来扩张贯通血管或携带支架。
以下参考图1~图7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支架输送装置包括球囊1、远外管部3、近外管部5、中间部分4、连接件6、内管7、显影环2等部分。具体地,远外管部3、近外管部5、中间部分4形成外管,而内管7则穿过该外管以及球囊1的内部。所述外管与内管7之间形成有内腔。连接件6与所述外管的近端连接。连接件6有一接口,连接件6经由该接口、通过近外管部5、中间部分4和远外管部3与内管7之间形成的内腔而和球囊1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支架输送装置,可以通过连接件6、近外管部5和内管7之间的内腔、中间部分4和内管7之间的内腔以及远外管部3和内管7之间的内腔而与球囊1连通,从而达到扩张球囊功能和起到支撑支架的作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可以仅仅由远外管部3和近外管部5两部分构成。即,中间部分4不是必需的。此外,在本发明中,显影环2的设置也不是必需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支架输送装置可以不设置显影环2。
在本发明中,所述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远外管部3和近外管部5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两层,所述至少两层的材料和结构能够增强该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远外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远外管部3由高分子材料和金属丝构成,金属丝的结构为螺旋状,金属丝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镍钛合金或其同族材料,所述不锈钢例如为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具体地,如图2所示,总体上,所述远外管部3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9、内层10和中间层8构成,其中所述外层9和所述内层10可以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8可以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10的外周螺旋状绕织而成。此外,图1中的所述中间部分4也可以具有与图2中的所述远外管部3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远外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远外管部3由高分子材料的外层11和螺旋管状的内层12构成。具体地,如图所示,所述远外管部3仅仅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11和内层12构成,其中所述外层11可以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12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此外,图1中的所述中间部分4也可以具有与图3中的所述远外管部3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优选的是,形成所述内层12的所述管材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镍钛合金;或者形成所述内层12的所述管材的材料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但是所述内层12的该高分子材料的硬度要比所述外层11的高分子材料的硬度高。
优选的是,所述远外管部3的内层12的螺旋管的刚度不同于所述中间部分4的内层12的螺旋管的刚度。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远外管部3的内层12的螺旋管的刚度小于所述中间部分4的内层12的螺旋管的刚度。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得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柔性在远侧部分处比在近侧部分处更大,从而可以改善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
可以通过参考图6和图7来进一步详细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图6示出了圆柱弹簧的结构示意图,而图7示出了通过切割原始管材得到的螺旋管结构。
如图6所示,圆柱弹簧的主要尺寸有:弹簧丝直径d、弹簧圈外径D、弹簧圈内径D1、弹簧圈中径D2、节距t、螺旋升角α、自由长度H0等。弹簧的载荷F与对应的变形f的比值称为弹簧刚度,用k表示。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k = F f = GD 2 8 C 4 n
其中:k为弹簧刚度;F为弹簧的载荷;f为对应的弹簧变形;G为弹簧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D2为弹簧圈中径;C为旋绕比;n为弹簧卷绕圈数。
在弹簧设计中,旋绕比(或称弹簧指数)C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旋绕比C的计算公式为:C=D2/d,其中D2为弹簧圈中径;d为弹簧丝直径。对于一个弹簧而言,在弹簧其它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旋绕比愈小,弹簧的刚度愈大,弹簧愈硬,弹簧内外侧的应力相差愈大,材料利用率低;反之弹簧愈软。此外,上述的弹簧刚度计算公式中的其它参数G、D2、n的数值变化也都会影响弹簧的刚度。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内管的螺旋管结构是通过切割原始管材得到的。可以利用如图6中所示的弹簧结构来理解如图7中所示的螺纹管结构。如图7所示,管材切割后的剩余部分可以近似认为相当于如图6中所示的弹簧丝直径d。由此,在弹簧圈中径(被切割管材的直径)D2确定的情况下,弹簧丝直径(管材切割后的剩余部分)d越大,旋绕比C越小(C=D2/d)。因而,在螺旋管其它结构参数固定的情况下,旋绕比C越小,螺旋管的刚度愈大,螺旋管愈硬;反之螺旋管愈软。此外,在本发明中,在进行螺纹管结构设计的时候,也应该结合上述弹簧刚度计算公式考虑到影响弹簧刚度的其它参数G、D2、n等。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柔性在远侧部分处比在近侧部分处更大,所述远外管部3的内层12的螺旋管的刚度通常应该小于所述中间部分4的内层12的螺旋管的刚度。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近外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近外管部5包括有编织网管结构,所述近外管部5的内层15和外层14的材料为高强度高分子材料,中间层13为金属丝编织网管结构。具体地,如图所示,所述近外管部5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14、内层15和中间层13构成,其中所述外层14和所述内层15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13为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15的外周编织而形成的编织网管结构。此外,图1中的所述中间部分4也可以具有与图4中的所述近外管部5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优选的是,形成所述中间层13的所述金属丝为304不锈钢、316不锈钢或镍钛合金或其同族材料。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架输送装置的近外管部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近外管部5由高分子材料的外层16和螺旋管的内层17构成。具体地,如图所示,所述近外管部5仅仅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16和内层17构成,其中所述外层16可以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17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此外,图1中的所述中间部分4也可以具有与图5中的所述近外管部5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优选的是,形成所述内层17的所述管材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镍钛合金;或者形成所述内层17的所述管材的材料也可以为高分子材料,但是该高分子材料的硬度要比所述外层的高分子材料的硬度高。
优选的是,所述近外管部5的内层17的螺旋管的刚度不同于所述中间部分4的内层17的螺旋管的刚度。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近外管部5的内层17的螺旋管的刚度大于所述中间部分4的内层17的螺旋管的刚度。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得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柔性在远侧部分处比在近侧部分处更大,从而可以改善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
优选的是,所述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中间部分4的长度为10-300mm。
优选的是,所述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远外管部3的长度为50-500mm。
在上述的图2~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远外管部的外层、近外管部的外层和/或中间部分的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远外管部的外层、近外管部的外层和/或中间部分的外层也可由一些其它材料构成,例如可以由非金属复合材料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成。
此外,在上述的图2~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远外管部、近外管部和/或中间部分由两层或三层构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输送装置的外管的远外管部、近外管部和/或中间部分也可以由多于三层的结构构成。
总体上,本发明的支架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同轴式球囊导管形式,其中所述支架输送装置的导管的外管的远外管部3、近外管部5和/或中间部分4具有上述的新颖设计,由此可以改善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通过控制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使支架网孔或用于分叉病变的支架可以准确定位于侧支血管或主支血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原理和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组合或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组合、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和发明构思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包括连接件、外管、内管和球囊,所述外管连接所述球囊和所述连接件,所述内管穿过所述外管以及所述球囊的内部,所述连接件经由其接口、通过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的内腔而与所述球囊连通,
所述外管包括:位于所述外管的远端部分的远外管部;以及位于所述外管的近端部分的近外管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近外管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两层,所述至少两层的材料和结构能够增强该支架输送装置的定位准确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外管部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内层和中间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的外周螺旋状绕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外管部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内层和中间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为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的外周编织而形成的编织网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外管部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外管部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外管部也由两层构成,即由近外管部外层和近外管部内层构成,其中所述近外管部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近外管部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其中,所述远外管部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小于所述近外管部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还包括在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近外管部之间的中间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中间部分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内层和中间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的外周螺旋状绕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外管部和所述中间部分由三层构成,即由外层、内层和中间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中间层为由金属丝沿所述内层的外周编织而形成的编织网管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外管部和所述中间部分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外管部和所述中间部分由两层构成,即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中所述外层由高分子材料构成,所述内层为沿管材的外周刻槽而成的螺旋管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设有显影环。
13.根据权利要求2、3、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304不锈钢、316不锈钢或镍钛合金或其同族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的长度为10-30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外管部的长度为50-500mm。
16.根据权利要求4-6和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材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镍钛合金;或者
所述管材的材料也为高分子材料,但该管材的高分子材料的硬度比所述外层的高分子材料的硬度高。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外管部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小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外管部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大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内层的螺旋管的刚度。
CN2011102451717A 2011-08-25 2011-08-25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Pending CN1023797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51717A CN102379761A (zh) 2011-08-25 2011-08-25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PCT/CN2012/080634 WO2013026419A1 (zh) 2011-08-25 2012-08-27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51717A CN102379761A (zh) 2011-08-25 2011-08-25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9761A true CN102379761A (zh) 2012-03-21

Family

ID=45819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51717A Pending CN102379761A (zh) 2011-08-25 2011-08-25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9761A (zh)
WO (1) WO2013026419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3598A (zh) * 2012-08-30 2012-11-28 吕文峰 新型球曩扩张支架输送系统
WO2013026419A1 (zh) * 2011-08-25 2013-02-28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CN103817505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支架组装设备
CN105520793A (zh) * 2016-03-08 2016-04-27 殷月慧 推杆式血管扩张器植入工具
CN106573130A (zh) * 2014-09-04 2017-04-19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
CN107198573A (zh) * 2016-03-15 2017-09-26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迫装置
CN107198572A (zh) * 2016-03-15 2017-09-26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迫装置
CN107398004A (zh) * 2017-07-24 2017-11-28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退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1240A (zh) * 2001-09-28 2005-01-05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支架递送导管
US20070073310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Cook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joining medical devices
CN101234047A (zh) * 2008-01-14 2008-08-06 明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颅内自扩张式支架输送器的推送鞘管
CN101933821A (zh) * 2009-06-30 2011-01-05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微导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9305A (en) * 1994-10-24 1997-02-04 Cardiovascular Concepts, Inc. Large-diameter introducer sheath having hemostasis valve and removable steering mechanism
US6027516A (en) * 1995-05-04 2000-02-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ighly elastic, adjustable helical coil stent
US6607538B1 (en) * 2000-10-18 2003-08-19 Microvention, Inc. Mechanism for the deployment of endovascular implants
CN102038565B (zh) * 2010-12-17 2013-08-14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新型大血管支架放送系统
CN102379761A (zh) * 2011-08-25 2012-03-21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1240A (zh) * 2001-09-28 2005-01-05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支架递送导管
US20070073310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Cook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joining medical devices
CN101234047A (zh) * 2008-01-14 2008-08-06 明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颅内自扩张式支架输送器的推送鞘管
CN101933821A (zh) * 2009-06-30 2011-01-05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微导管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6419A1 (zh) * 2011-08-25 2013-02-28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CN102793598A (zh) * 2012-08-30 2012-11-28 吕文峰 新型球曩扩张支架输送系统
CN102793598B (zh) * 2012-08-30 2015-09-09 吕文峰 球曩扩张支架输送系统
CN103817505A (zh) * 2012-11-19 2014-05-28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支架组装设备
CN103817505B (zh) * 2012-11-19 2016-08-03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支架组装设备
CN106573130A (zh) * 2014-09-04 2017-04-19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
CN106573130B (zh) * 2014-09-04 2020-01-24 泰尔茂株式会社 导管
CN105520793A (zh) * 2016-03-08 2016-04-27 殷月慧 推杆式血管扩张器植入工具
CN107198573A (zh) * 2016-03-15 2017-09-26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迫装置
CN107198572A (zh) * 2016-03-15 2017-09-26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迫装置
CN107398004A (zh) * 2017-07-24 2017-11-28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退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26419A1 (zh) 201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9761A (zh)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CN102727332B (zh) 支架
EP2921192B1 (en) Catheter
CN102371024B (zh) 导线
US8323326B2 (en) Catheter device
JP5954747B2 (ja) カテーテル
CN103566456B (zh) 导丝
JP2015217237A (ja) カテーテル
CN104203329A (zh) 医疗器械以及医疗器械的制造方法
EP1890644A1 (en) Catheter device
KR20200035929A (ko) 장척 의료용 부재
JP2012501726A5 (zh)
JP2014097090A (ja) カテーテル
JP5995370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CN102145202A (zh) 一种医用导丝
US8562517B2 (en) Medico-Technical device for at least partially introducing into a body passage
JP6006091B2 (ja) カテーテル
JP2013516232A5 (zh)
JP5999708B2 (ja) コイル体、およびコイル体を備えるガイドワイヤ、カテーテル、および医療用処置具
CN207094016U (zh) 一种内丝弯头
CN201328897Y (zh) 一种增强显影可视性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
WO2017087149A1 (en) Signal and torque transmitting torque coil
CN108013861A (zh) 一种柔性管及其组合
JP2013094339A (ja) ガイドワイヤ
JP2012533374A (ja) 医用カテーテルにおいて使用するための力伝達要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Newton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No. 501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Newton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No. 501

Applicant before: Weichuang Med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WEICHUANG MED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TO: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