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9169B -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9169B
CN102369169B CN200980108034.XA CN200980108034A CN102369169B CN 102369169 B CN102369169 B CN 102369169B CN 200980108034 A CN200980108034 A CN 200980108034A CN 102369169 B CN102369169 B CN 102369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vent
graphene
preparation
solution
graphen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80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9169A (zh
Inventor
J·汉密尔顿
P·施特赖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ys Technology Found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WiSys Technology Found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ys Technology Found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WiSys Technology Foundation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8178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2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9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9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9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91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82Graph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82Graphene
    • C01B32/184Pr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82Graphene
    • C01B32/184Preparation
    • C01B32/19Preparation by exfol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2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2Graphene or derivatives, e.g. graph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9/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61/00 - C08L77/00
    • C08L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9/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9D161/00 - C09D177/00
    • C09D1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4Electrically-conduct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20Diluents or solv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9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4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4/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graphene
    • C01B2204/02Single layer grap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4/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graphene
    • C01B2204/04Specific amount of layers or specific thickn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20Materials for coating a single layer on glass
    • C03C2217/28Other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20Materials for coating a single layer on glass
    • C03C2217/28Other inorganic materials
    • C03C2217/282Carbides, sil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10Deposition methods
    • C03C2218/11Deposition methods from solutions or suspensions
    • C03C2218/116Deposition methods from solutions or suspensions by spin-coating, centrifu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77/00Nanotechnology
    • Y10S977/70Nanostructure
    • Y10S977/734Fullerenes, i.e. graphene-based structures, such as nanohorns, nanococoons, nanoscrolls or fullerene-like structures, e.g. WS2 or MoS2 chalcogenide nanotubes, planar C3N4,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77/00Nanotechnology
    • Y10S977/84Manufacture, treatment, or detection of nanostructure
    • Y10S977/842Manufacture, treatment, or detection of nanostructure for carbon nanotubes or fullere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1In terms of molecular thickness or light wave l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通常被认为以其原有的形式是难溶的大分子的溶剂通过在溶剂质量(通过雷利散射(Rayleigh?scattering)推断)和溶剂固有的特性之间产生的“溶剂共振”来确定。溶剂共振的局部极值确定了其可能被用于选择特定的溶剂或溶剂组合物的理想溶剂的理想的固有性质。石墨烯溶剂用于制备透光的导电电极。

Description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了以下优先权:在先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61/019,428,名称为“用于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申请日为2008年1月7日;在先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61/051,758,名称为“原始的碳同素异形体和大分子平衡溶液的处理方法”,申请日为2008年5月9日;在先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61/098,419,名称为“石墨烯的应用”,申请日为2008年9月19日;和在先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61/201,055,名称为“电学连续的石墨烯片和涂层的制造方法”,申请日为2008年12月5日,其每个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关于联邦赞助的研究或开发的声明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鉴别和表征大分子和纳米粒子溶质,包括,例如,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溶质的最佳溶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利用这些溶剂制备产品和材料的方法。
现在对于发现某些类型的大分子的有效溶剂相当感兴趣。上述溶剂可以用于促进大分子的均一分散,例如,分离那些趋向于团聚为“束”、“绳”、或团聚体的碳纳米管。大分子的进一步均一分散体可以改善使用这些大分子的复合材料或表面涂层。有效的溶剂也可以用于从大块上剥离大分子,例如,从大块石墨上除去个别的石墨烯片。有效的溶剂可以用于分离大分子,例如,不同分子量的大分子的分级沉淀。由有效溶剂激活的真正的溶液,可以为大分子提供运载工具,其维持着大分子的悬浮液,同时使各种新的制备工艺成为可能。
许多有价值的大分子的有效溶剂是未知的。例如,原始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或SWNT),象大多数碳的同素异形体,普遍认为其是不溶于有机或水溶剂中的。在此,“原始的”意思是,非官能化的或未与其它元素,例如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现在,基于溶剂的SWNT的分散依赖于在SWNT中添加材料,例如,利用SWNT的共价官能化或利用向SWNT的表面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或分散剂。一部分液体通常宽泛地定义为“溶剂”,而不说明溶质的状态。一些溶液是胶体或分散体。在这个方面,文献曾经论述了碳纳米管悬浮在溶剂中,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不是热力学稳定的溶质/溶剂体系,在其中大分子的浓聚物处于不确定的混悬状态。
现在,有许多技术用于鉴别给定溶质的溶剂,包括溶解度参数和表面能。汉森(Hansen)溶解度参数利用检测溶剂和溶质的固有性质——键能来推算溶剂的有效性。当溶剂和溶质的相应键能彼此接近时,被推算出是有效溶解作用。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是“内聚能密度”参数,其为物料的内在性质,可测量完全分离该物料的分子所需要的能量。同理,溶剂的希尔德布兰德参数接近于目标溶质的希尔德布兰德参数时,认为是溶质的有效溶剂。
用于推断溶剂的有效性的这两项技术具有的优点是,仅依赖于溶质和溶剂材料的固有性质。由于这个原因,它们可以通过简单搜索出版的文献中的溶剂和溶质的固有性质来实现各自独立地测量。
然而,这些技术有缺点,包括,例如,很难精确的测量汉森参数,以及该技术未能说明一些溶解性影响参数,例如分子形状和大小。
通常情况下,这些技术中的每一个都会由经验测量进行补充,即对包含溶剂和溶质的真实溶液进行经验测量来确定饱和时的溶质浓度。上述的经验测量对那些能形成胶体状的悬浮液的大分子很难做出,胶体状的悬浮液妨碍了对其溶解性的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开发了一种仪器,其可以鉴别给定的溶质的溶剂性质。使用该仪器他们发现,事实上,以前被认为是以其原始状态很难溶解的许多大分子的真实溶剂是存在的。这些大分子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纳米纤维素)。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少数这些物质,可预见的还包括氮化硼纳米管和硫化钼以及其它薄片状材料如石墨和其它纳米管材料。可以认为那些以前没有被认识的纳米材料的普通原理已经被本发明公开,且许多不溶材料可以被“溶解”的。这个发现,接着导致开发出许多热力学稳定的由这些大分子组合成的液态、固态或凝胶基质材料。关于石墨烯,发明人已经发现该溶剂可以用于生成薄的透光导电层和电学持续的石墨烯片。溶剂表征仪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经验测量各种具有不同的测试溶剂的溶液的“溶剂质量”鉴别有效溶剂的装置和方法,其中每一个测试溶剂具有预设的固有性质,例如,已知表面张力或表面能。本发明的发明人用这些测试鉴别了“溶剂共振”的存在,这些测试的局部极值明显精确地鉴别了(给定溶质的)理想溶剂的固有性质。利用溶剂共振鉴别固有性质可以用于指导对于具有对该固有性质最佳匹配的溶剂的寻找。类似的,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用这些测量鉴别出“物料共振”的存在,该测量的局部极值明显精确地鉴别了(对于给定溶质的)理想基质的固有性质。利用溶质共振鉴别固有性质可以用于指导对于具有对该固有性质最佳匹配的基质的寻找,从而寻找最大的复合强度或由最佳(未必最大)的溶质/基质互相作用形成的其它物料性质。大分子溶剂-碳纳米管
利用上述仪器,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确定了碳纳米管(多壁和单壁)的高质量溶剂的性质。上述溶剂表征为chi值小于-0.08,且可以具有介于约37mJ/m2-约40mJ/m2之间的表面张力值。溶剂的实例包括:N-烷基吡咯烷酮例如CHP、NEP、NMP、N8P和其混合物。可以根据这些溶剂的特征测定聚合物以制造出稳定的具有碳纳米管高分散性的聚合物基质。官能化的纳米管,例如,ODA(辛基癸酸)官能化的管具有不同的表面能和不同的最佳溶剂混合物或聚合物基质。例如,ODA官能化的纳米管具有在18-21MPa1/2之间的最佳溶剂/基质希尔德布兰德参数,最佳约为19.5MPa1/2大分子溶剂-石墨烯
利用上述仪器,本发明的发明人也已经测定出允许从石墨上萃取出石墨烯的高质量溶剂的性质。上述溶剂表征为chi值小于0.01,且可以具有介于约38.4mJ/m2-约40.4mJ/m2之间的表面张力值。溶剂的实例包括:CHP、NMP和其混合物。同样,可以根据这些溶剂的特征测定聚合物以制造出稳定的具有石墨烯高分散性的聚合物基质。溶剂激活的石墨烯产品
石墨烯溶剂的发现使许多新的制备工艺和产品成为可能。可以利用在基材上沉淀溶剂化的石墨烯制造透光石墨烯电极。因此本发明允许开发具有导电石墨烯涂层的材料。本发明的发明人也已经测定出石墨烯片可以在液态界面上自组装,从而提高了制备出面积为数平方毫米的连续不断的石墨烯片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仪器的示意图,该仪器例如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提供各种浓度的溶质溶剂混合物的自动测量。
图2是由图1计算机系统执行的程序的流程图,其用于表征给定溶质的理想溶剂并鉴别给定溶液的饱和点。
图3是显示第一套通过表征两种不同溶剂各自在不同的浓度水平时所收集的数据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图3的示意图的数据转化为本发明的溶剂共振曲线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一部分溶剂共振曲线的部分细节,其显示出使用曲线上不同的溶剂实现基于溶剂的大分子的分馏萃取。
图6是单壁碳纳米管根据本发明试验产生的溶剂共振图,显示出的各种溶剂和溶剂混合物的χ(chi)曲线相对于表面张力图。
图7是类似于图6的图形,其显示出相对于表面张力的第二维里参数B2曲线。
图8是类似于图6和7的图形,其显示出相对于希尔德布兰德参数的χ曲线。
图9是类似于图6、7和8的图形,其显示出相对于希尔德布兰德参数的第二维里参数B2曲线。
图10是类似于图6的显示单壁碳纳米管的CHP和NEP混合物的图形。
图11是类似于图6的显示通过本发明测定的用于石墨烯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的溶剂的图形。
图12是类似于图2的图形,显示使用本发明的仪器量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图13是类似于于图4的图形,显示通过测量与雷利散射线中线的偏离来测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图14是类似于图6-11的图形,显示利用本发明获得的溶剂共振鉴别用于结晶的溶剂。
图15是类似于图13的图形,显示利用该仪器测定复合物溶液的吉布斯自由能。
图16是类似于图14的图形,显示利用溶剂共振推断在常规的表面能技术很难或不适用时的应用中的表面能。
图17是类似于图14的图形,显示利用两种溶剂共振鉴别最佳联合溶剂。
图18是用于将溶剂化的石墨烯旋涂在基材上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基材的横截面,显示出经经验性证实的利用钢板弹簧对石墨烯片的连接。
图20是表示在烧杯中的水与空气的界面上试验性的石墨烯片组装的示意图,显示出可能的自组装机理。
图21是利用如图18制造的透光石墨烯电极所构成的太阳能电池的横截面。
图22是显示使用图1的仪器计算出的第一溶剂质量系数和形成的石墨烯的溶剂共振曲线。
图23是显示在NMP中,随石墨粉的浓度改变的一组光散射数据的曲线。
图24是显示在NMP中,随单壁碳纳米管的浓度改变的一组光散射数据的曲线。
图25是显示在NMP中,随多壁碳纳米管的浓度改变的一组光散射数据的曲线。
图26是显示出从图24图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的第一溶剂的质量系数相对于多种纯溶剂的第一固有性质及形成的单壁纳米管的溶剂共振曲线图。
图27是显示随着石墨烯的相继沉积其表面导电性相对于标准铟锡氧化物涂层的表面导电性的图示。
图28是类似于图27的图形,其显示电阻。
图29是类似于图6、8、10、11、22和26的图形,其显示ODA官能化的纳米管的理想溶剂的性质。
图30是显示吸光度随着为了取得透光石墨烯板分散体而在NMP中分散的石墨粉的浓度变化的图形。
图31是显示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随着光频变化的图形。
图32是显示在载玻片上的石墨烯层的吸光度随着紫外区和可见区的光频的作用而变化的图形。
图33是类似于图32的图形,只是石墨烯层是负载于NaCl上的。
具体实施方式
A.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现在参照图1,用于评测特定溶质的溶剂质量的仪器10,包括具有透光入射窗14和出射窗16的环绕样品容量18的样品室12。溶剂/溶质溶液可以通过导入管20引入样品室12,随后通过倒出管21冲入接收容器32。
导入管20可以连接至支管22上,其将导入管20与多个储存器24a-24d(为清晰起见仅显示出4个)相连,每个储存器,例如,可以是不同注射泵26a-26d的容器。注射泵26可以根据即将描述的存储程序30利用电脑28分别开动。在操作仪器10之前,储存器24a-24d中的每个储存器将装载具有不同浓度的溶质的溶液。当开动每个注射泵26时,通过支管22和导入管20将给定储存器24中的内容物引入样品室12。用连续的样品装满样品室12的其它方法也可以使用,包括,例如,人工操作的注射器。
仪器10包括单频激光34,其穿过本领域已知类型的平行光滤波器38射出光束36,通过入射窗14照进样品室12,以完全照亮容纳的样品。被样品室12中的溶液的溶质散射的光束42的光通过导出管21被导出,穿过另外的平行光滤波器40被光电倍增管44接收。第二光束42沿着与光束36具有已知角的轴被接收,该角度优选为90°。
光电倍增管44将每个检测出的光量子信号发给计数器46,以精确测定散射光的强度。来自计数器46(光量子计算)的信号被同时控制激光34的计算机28接收。计算机28也可以与例如图象显示终端之类的输出装置48以及例如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50相连接,以便于控制计算机28和向计算机28输入数据。B.溶剂的发现
现在也参照图2,计算机28执行存储程序30,以半自动化评定溶剂。在第一流程模块52上,测量第一溶剂的类型。在流程模块54上,使用者经例如通过输出装置48发出的消息的指示,在储存器24a-24d中装载在第一溶剂中经测试的具有不同浓度的溶质。浓度优选在.005mg/ml-0.5mg/ml之间。使用者经提示将这些浓度和溶剂的固有性质(优选选自:溶剂的表面张力、表面能、或希尔德布兰德参数)输入输入设备50。优选地,一个储存器(24a)容纳用于校准目的的纯溶剂。
现在参照流程模块56,对于在储存器24中的选定溶剂的每个浓度,所容纳的溶液将被泵送到样品室12(冲洗掉早先的物料)中,开动激光34,利用光电倍增管44测量溶液的散射。散射测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并被平均化以取得高精确度。
由光电倍增管44检测到并由计数器46计数的光量子的数量随后由计算机28记录。该值与早先测量的纯溶剂的值相比较,得到如流程模块57所示的雷利散射。
之后,在流程模块58上,下一个溶液浓度(在下一个储存器24中)将用来冲洗并装满样品室12,流程模块57被重复操作(每一个流程模块56和58形成回路)直到每个给定溶剂的不同浓度的散射已经被测定出来为止。通常对每一种溶剂类型将分别测定7-10个不同的溶质浓度。任选地,这些以及不同的浓度将包括浓度大于或小于预期的饱和溶液。每一种溶剂可以是单一的化学物质种类,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NMP),或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种类以不同的比例形成的混合物,例如NMP和N-辛基-2-吡咯烷酮(N8P)、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或环己基-2-吡咯烷酮(CHP),及其它。
如流程模块60所示,多次测量的雷利散射随后被分析,如图3所示。在该分析中,代表单独测量的雷利散射的每个数据点62将相对浓度而作图。为了分析简单,雷利散射表示为以浓度C除以雷利散射的变化(显示在图3中,以I表示),后者是给定的溶液的散射光S减去为可以通过标准校准技术推断或校正的机器常数和其它常数因子的目的而经校准的纯溶剂的散射光S0之间的强度差(后者与测量仪器的几何尺寸有关)。
流程模块60显示的分析,将测量数据拟合为函数来推断出第二维里系数(B2)。当所有被测溶液的浓度均低于预期的溶液饱和点且雷利散射表示为C/I时,利用“最小二乘法”或其它拟合法可以将函数拟合成线型。对于作用于大分子的聚合物溶剂,根据以下的德拜光散射方程式(1),该线的斜率显示了溶剂/溶质体系的第二维里常数:
C NT S - S 0 = B 1 K ′ C NT + 1 M w K ′ ′ - - - ( 1 )
其中:
CNT是溶质的浓度;
S和S0分别是与溶液和纯溶剂的光散射强度成比例的无因次数;
K和K′是仪表常数,其取决于根据本领域已知的技术校准测量分光计而测定的分光计的特性;
B2是第二维里系数;和
Mw是溶质的分子量。
一旦确定出第二维里系数(B2),可以根据以下的方程将其任选转变为弗罗里-哈金斯(Flory-Huggins)参数χ:
χ = 1 2 - B 2 V 2 ‾ ρ NT 2 - - - ( 2 )
其中:
是溶剂的摩尔体积,和
ρNT是溶液的密度。
替代性地,混合焓ΔHMix可以依据以下的方程确定:
ΔH Mix V Mix = χ RT V s ‾ φ ( 1 - φ ) - - - ( 3 )
其中:
RT是气体常数乘以绝对温度;和
Φ是溶质的容积率。
通常,当混合吉布斯自由能ΔGMix是负数时,大分子溶质,例如纳米管,是热力学可溶的。吉布斯自由能由下述的方程描述:
ΔGMix=ΔHMix-TΔSMix(4)
其中:
ΔSMix是混合熵。具有大分子量和/或高硬度的溶质具有极小的混合熵ΔSMix。因此热力学可溶性要求ΔHMix很小。
每个上述表达式提供了对于特定溶质的溶剂质量的指示。注意,溶剂质量的上述三个测量值,B2、χ和ΔHMix,具有不同的信号,由此最好的溶剂被标示为具有最大的B2值和最小的χ和ΔHMix值。这些最好的溶剂质量的点(不论其测量值)被定义为“局部极值”,即上下文中根据语境需要的局部最大值或局部最小值。
还是参考图1、2和3,任选地,可以使用在储存器24里的溶液中的具有一定浓度范围的溶质61,该浓度范围横跨溶液的团聚点64。低于团聚点64的第一浓度范围63提供的范围是溶质61在没有离心分离作用下完全被溶解。在该第一浓度范围63内,有一些溶质61的团聚体(例如碳纳米管),但它是热力学不稳定的,因此是暂时的。高于团聚点64的第二浓度范围65提供的范围是溶质61’开始沉淀或形成稳定的团聚体。
本发明的发明人确定,作为浓度的函数,雷利散射的变化可以精确地揭示溶液的团聚点64,尤其是在大分子溶质例如碳纳米管开始团聚时。该团聚点很难通过简单观察沉淀物判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C/I线的斜率(相对于浓度(C))在溶液过饱和点时发生变化。该团聚点64可以通过观察图表74(输出装置48上的输出)上的点直观的识别,或优选通过将在第一和第二浓度范围63和65中的数据点62拟合为两条不同的直线。这些线的交点代表团聚点64。实际上,此拟合过程可以通过将数据点62分为任意的较高和较低的两组来完成。为每一组拟合一条线(例如通过最小二乘法)并评定拟合质量。然后选择重新分出的较高和较低的两组,且该过程重复进行。然后,对每个不同的分组的线形的质量进行比较,从而判定为两组提供最佳线形的分组方式。该种分组方式被用来确定团聚点64。该团聚点64的评定显示于图2的流程模块66中。
现在参考图2和4,对于给定溶剂,在从流程模块60和66的数据提取步骤结束后,存储程序30循环(在流程模块67中)回到流程模块52,为下一种溶剂的评定重复该过程。每种溶剂可以是单一的化学物质类别(例如NMP)或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类别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例如NMP、N8P或NVP)。
如图4所示,在流程模块70中,每种溶剂的溶剂质量72(例如B2、χ或ΔHMix)可以相对于该溶剂的固有性质被绘制成图。具体的说,溶剂质量72(在此由曲线74中具有不同斜率的多条线表示)提供由溶剂质量(即该溶剂对于特定的溶质如何有效)和该溶剂的固有性质(例如,表面张力、表面能或希尔德布兰德参数值)定义的一组数据点76。这些数据点76提供了溶剂质量曲线77,其纵坐标是溶剂质量,其横坐标是溶剂的固有性质。溶剂的固有性质可以通过与其它物质混合来改变。例如,溶剂混合物显示出的表面张力等于每个溶剂表面张力乘以其重量百分比之和。在这种情形下,改变重量百分比可以改变或定制溶剂的表面张力。
可以将数据点76拟合成曲线80,以显示溶剂共振82,即曲线80上的波峰或波谷(取决于对溶剂质量的测量的选择)。溶剂共振82的极值点84(可以是局部最大值或最小值)显示出该溶剂的固有性质的最优值,并可以按照流程模块86的图示输出到上述的输出装置48中。一旦被确定,极值点84可以用来研究具有固有性质为极值点84的其它物料。然后,该真实的溶剂质量可以利用上述的方法来检验。
现在暂时参考图5,极值点84的位置通常与任何数据点76不重合,而且,除了选择用于测量的特定溶剂所提供的粒度之外,曲线拟合方法允许更精确地测定理想溶剂固有性质。曲线拟合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标准数学方法。
参考图6,真实的溶剂共振82可以是相对尖锐的,以便溶剂(此处指NMP/N8P的混合物)的固有性质的细小改变可以明显的影响溶剂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溶剂NMP的溶剂质量与最佳的NMP/N8P混合物的溶剂质量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溶剂质量大约改善了三倍。有可能的是,溶剂质量的改善可以通过具有更接近理想固有性质的溶剂来获得。C.溶剂实施例 实施例Ia--碳纳米管
参照以下的表I,本发明的发明人使用该技术评价单壁纳米管(SWNT)和多壁纳米管(MWNT)在NMP溶剂中的团聚点或分散极值。同样参考图2和3,形象地说明了代表在NMP中不同浓度的SWNT和MWNT的光散射的数据。相对于浓度而绘制成的数据曲线显示出位于NMP中的溶质的团聚点或分散极值的两边的具有两种斜率的数据。
而且,形成图24和25中的曲线的数据,可以用于上述已知的方程中,以确定溶剂的一种或多种不同溶剂质量系数。对于图24和25中的数据,确定的团聚点和溶剂质量系数第二维里系数B2和Chiχ都显示在下表I中:表I
根据这些溶剂的性质系数,和以类似的方法测定的具有各种不同浓度的SWNT或MWNT的其它溶剂性质系数,可以画出这些溶剂的性质系数相对于每一种溶剂的固有性质的曲线。绘图的结果显示在图26中,其说明了溶剂的性质系数χ相对于每种不同溶剂的表面张力这一固有性质的关系。该曲线显示出在表面张力为大约40mJ/m2时的清晰的共振。而且,观察图26的曲线值,该曲线与χ值大约为零的点相交,这意味着等于或小于该值的溶剂能够形成具有溶质(此处指SWNT和MWNT)的真正的热力学溶液,那些能够形成热力学溶液(例如,具有的χ值小于约0.01)的有关溶剂的表面张力的值在大约37mJ/m2-41mJ/m2之间。实施例Ib--碳纳米管
为了试图得到具有的固有性质接近从图4显示的曲线计算出的共振的理想溶剂,也可以提供其它的溶剂和溶剂混合物形成的溶剂。现在参考图5,其显示了类似于图26的曲线,该曲线为根据上述程序计算出的各种不同溶剂混合物的溶剂质量系数(以χ形式表现)相对于每种混合物的表面张力的曲线。一些特定溶剂和有关溶剂混合物,如NMP、N8P、环己基-2-吡咯烷酮(CHP)、和N-乙基-2-吡咯烷酮(NEP)和可以从BASF买到的商品名为BASFBASIONICBC01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8H12N2O2))的值,显示于下表Ⅱ中:表Ⅱ在各种溶剂中SWNT和MWNT和测定值
单壁碳纳米管(SWNT)在具有接近三倍于纯NMP溶解能力的不同的NMP和N8P的混合物中被溶解。如图6-10所示,本发明的仪器使得对溶剂的确定相比于迄今已知的溶剂包括NMP溶剂有了大大的改进。
在达到饱和前的最大浓度下测量的溶剂溶解力是现有溶剂的三倍,并可以用Chi值小于0.01来表征。对于表面张力,该溶剂在理想值38.4mJ/m2的1.0mJ/m2范围内。
如图10中的曲线和上表Ⅱ中所示,溶剂NMP的溶剂质量和NMP/N8P的最佳混合物的溶剂质量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溶剂质量的改善大约为两倍,而NMP和CHP和/或CHP/NEP混合物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溶剂质量提高了超过四倍和几乎五倍。
具有的χ值小于0的每个溶剂体系,提供了热力学平衡的真实溶液。更进一步,计算出的团聚点或分散极值显示出在室温下达到团聚点之前溶质的最大浓度,在团聚点处出现了溶质团聚的急剧增加。注意,对于CHP/NEP溶剂,溶质的团聚点比单独的NMP溶剂大10倍。
离子液体是在室温下是液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与大多数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极低的熔点。它们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趋向于呈液态,不溶于非极性烃,不混溶于水,依赖于阴离子,且高度电离的(但具有很低的介电强度)。离子液体基本上没有蒸气压。大多数在空气和水中是稳定的。可以通过改变阳离子和阴离子来定制离子液体的性质。离子液体的例子描述于,例如,J.Chem.Tech.Biotechnol.,68:351-356(1997);Chem.Ind.,68:249-263(1996);和J.Phys.CondensedMatter,5:(supp34B):B99-B106(1993);ChemicalandEngineeringNews,Mar.30,1998,32-37;J.Mater.Chem.,8:2627-2636(1998);和Chem.Rev.,99:2071-2084(1999)中,其中每一个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上述的有机非水离子液体溶剂的实例显示,离子液体可以接近理想的固有性质。通过合理的选择并修改溶剂体系的温度,显然离子液体可以被精密地定制为大分子溶剂。
结果,本发明所识别的用于形成SWNT和MWNT的真正热力学溶液的溶剂,可以用具有小于大约0.01的χ值来表征。根据图26和10的曲线来定义该溶剂的表面张力值,该溶剂在大约37mJ/m2-约39mJ/m2或更高之间,优选在理想计算值(大约为38.4mJ/m2)左右的约38mJ/m2-约39mJ/m2之间。此外,如表I和Ⅱ中的数据显示,本发明的溶剂可以更进一步的表征为,能够形成具有的浓度至少为0.05mg/ml,优选至少为0.20mg/ml直至约0.25mg/ml的SWNT或MWNT的溶剂。
碳纳米管的溶剂的溶剂共振也可以参照Chi或χ来表征,即用原始碳的同素异形体测量时,其具有的Chi值小于-0.08,优选在约0.11-约-0.4之间。
SWNTs的溶剂的溶剂共振也可以被表征出来,如图7所示,即利用表示第二维里系数B2的绘制的曲线表征,优选地,该第二维里系数对于原始的碳纳米管而言大于0.0014mol·ml/g2,并优选第二维里系数在约0.0016mol·ml/g2-至少约0.0020mol·ml/g2之间。在该曲线中,溶剂的共振显示出与使用χ作为溶剂质量时所确定的共振具有相同的范围,即,大约在37-41mJ/m2
当固有性质被改变时,图10和7中的曲线显示的溶剂共振也同样出现,这一点由图8中显示的相对于希尔德布兰德参数的χ曲线和图9中显示相对于希尔德布兰德参数的第二维里参数B2曲线所证实。在这种情形下,表征的溶剂的希尔德布兰德参数为约6.0-约6.5,优选希尔德布兰德参数为约6.2-约6.4。由此,也可以预见用于SWNT的溶剂的溶剂共振也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溶剂计算出的其它溶剂质量参数(例如混合热焓ΔHMix相对于表面张力)或其它的固有性质参数(例如表面能或希尔德布兰德参数)绘出的曲线来产生。实施例Ic——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参照图29,本发明的技术也适用于用辛基癸酸(ODA)官能化的纳米管。例如ODA官能化的SWNT纳米管具有在18-21MPa1/2之间,理想的接近19.5MPa1/2的最佳溶剂/基质希尔德布兰德参数。最佳溶剂,例如,被CH2Cl2/CHCl2接近后,获得的χ值小于约-0.2,而其它溶剂例如氯仿、THF、和o-C6H4Cl2获得的χ值小于0,都显示出真实的热力学溶解能力。因此,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原始的大分子,也可以用于提供改进的溶剂或官能化的大分子。最佳化调整使用官能化的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性质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实施方式,因为一些连接到基质上的共价键将优化如强度之类的性质,以及将基质和结合体的表面能与进一步优化的性质相匹配。实施例IIa--石墨烯参照下述的表Ⅲ,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使用该技术确定了石墨烯在NMP中的溶解能力,并评定出石墨烯在NMP溶剂中的团聚点如下:表Ⅲ使用两种类型的石墨即天然的和合成的:来自Sargent化学公司的工业级石墨,以及来自Michigan的AGS公司的普通、商业350目Mr.Zip石墨粉。研究了溶液高于团聚点(为0.05839mg/毫升)和低于团聚点(为0.04656mg/毫升)的样品。将样品涂在干净的硅片上,允许NMP在真空中蒸发。使用NanoscienceEasyScan2原子力显微镜,获得样品的影像。包含低于该团聚点的样品没有明显的石墨团聚,而包含高于团聚点的样品显示出许多大的石墨团聚体,其高度范围为15-100nm,且宽度和长度为从数百到数千纳米。雷利吸收数据的德拜曲线显示在图23中。用此方法伴随音速搅动而制备的石墨烯已经显示出基本上包括很多片仅有一个原子层厚(约30%),化学未改性且没有瑕疵的石墨烯。上述的技术已经被用于鉴别出用于散装石墨的溶剂的需要的表面张力的范围在36-43表面张力单位(mJ/m2)之间。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辛基-2-吡咯烷酮以5∶1的比例的混合物接近上述溶剂所期望的固有性质值。此外,研究用于石墨烯的其它溶剂显示在下表以及图11中:表Ⅳ:在NMP中的石墨烯的测量值 实施例IIb--石墨烯利用这些溶剂质量系数以及以类似的方式检测石墨烯在各种浓度下的其它溶剂的溶剂质量系数,绘制出这些溶剂的质量系数相对于每一种溶剂的固有性质的曲线。该绘图的结果显示在图11或图22中,其显示出溶剂的质量系数χ相对于各种溶剂的表面张力这一固有性质的关系。尤其的,上述技术也用于鉴别表面张力值在36-43表面张力单位(mJ/m2)的散装石墨溶剂所需要的表面张力的范围。该绘图显示出在表面张力大约为39.4mJ/m2时有清晰的共振。而且,观察图11或图22的曲线与χ值大约为0的线的交点处的值,其显示出等于或低于该值的那些溶剂能够形成真正的含溶质(此处指石墨烯)的热力学溶液,相关的那些能够形成热力学溶液(例如,具有的χ值小于约0.01)的溶剂的表面张力的值在大约38.6mJ/m2-39.8mJ/m2之间。更具体地说,为了试图获得具有更接近于从图4显示的曲线中计算出的共振的固有性质的更优化的最佳溶剂,也可以使用溶剂混合物形成的溶剂。一些NMP和环己基2-吡咯烷酮(CHP)的混合物形成的溶剂的值显示在如下的表V中:表V:在CHP/NMP中的石墨烯的测量值
结果表明,CHP/NMP的2∶1的混合物接近该溶剂的固有性质的期望值。如图11和上述的表V所示,溶剂NMP的溶剂质量和最佳的CHP/NMP混合物的溶剂质量之间的差异表现出计算出的团聚点或分散极值大约两倍的改善,其显示了在团聚点之前指示出在室温下石墨烯的极限浓度,在该团聚点处石墨烯的成束或团聚急剧增高。具有的χ值小于0的CHP和CHP/NMP每个溶剂体系,提供了热力学平衡的真实溶液。
因此,本发明鉴别的用于形成石墨烯的真实的热力学溶液的溶剂可以被表征为,其具有的χ值小于约0.01。根据图11来定义这些溶剂的表面张力值,溶剂(的表面张力值)是理想计算值39.4mJ/m2的约±1.0mJ/m2或更优选在约±0.6mJ/m2左右。此外,如表Ⅳ和V中的数据显示,本发明的溶剂可以进一步被表征为那些能够形成浓度至少为0.05mg/ml直到大约0.10mg/ml的石墨烯的溶液的溶剂。[00104]也可以预期用于石墨烯的溶剂的溶剂共振也利用对各种不同溶剂计算出的其它溶剂的质量系数(例如混合热焓ΔHMix相对于表面张力)或其它的固有性质参数(例如表面能或希尔德布兰德参数)绘出的曲线来产生。实施例Ⅲ
参照以下的表Ⅵ,本发明的发明人利用该技术建立了纤维素纳米晶体在DMSO和NMP中的溶解能力,并评测了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团聚点,都显示在图11中:表Ⅵ
相信其它的吡咯烷酮也可以用作溶剂,包括丙基-、丁基-、环丁基-、戊基-、环戊基-、己基-、庚基-和任何具有使Chi为负值的侧链的烷基吡咯烷酮或取代的吡咯烷酮。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评定
参照图12,本发明的仪器也可以输出不同分子种类之间的,例如,在抗体和抗原或其它的蛋白质之间的用数量表示的亲和力的数据。在本申请中,如流程模块100显示的,每个分子和其溶剂(相同的或不同的)一起在不同的浓度下被分析,且雷利散射按照前述的流程模块56、57和58被测量。如图13所示,针对这些浓度的测量将产生分子/溶剂对的斜线102和104。也如流程模块100所示,两种分子和其溶剂(可以是相同的)的混合物也按照流程模块56、57和58进行处理以得到斜线106。
根据在混合物中每种分子的相对量,可以在假设没有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得到线102和104的简单的数学平均中线108。中线108和该混合物线106的斜率偏差110,如流程模块101中所测量的,显示出分子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偏差在线108以上显示出分子吸引,偏差低于线108代表分子排斥。图表或数量数据可以在流程模块86中输出。据信,该流程对分子亲和力或排斥力是极度敏感的。
此外还可以理解,偏差110的系列可以利用改变一种分子来产生,改变一种分子提供作为该被改变的分子的功能的亲和力或排斥力的改变的测量。该体系可以用于药学领域,用于检测抗体抗原结合,和缺乏上述结合时的吸引力或排斥力。E.结晶溶剂的开发
溶剂精确表征作为溶剂的固有性质的χ的能力,不仅能识别最佳溶剂,而且能识别还具有相对较低的ΔHMix的溶剂,例如可以是分子结晶,例如,蛋白质的期望溶剂。在该情形下,与OΔHMix值对应的χ值112被识别在χ值与将在溶剂中结晶并用于结晶体中的分子的共振曲线82的交点114、114’的处。交点114、114’识别溶剂的固有性质116,116′,其用于确定将产生期望的低ΔHMix的溶剂。在结晶过程中,压力或温度r可以被控制以向上或向下地调整共振曲线82,如共振曲线82′所示,以便于控制结晶过程或将一种不是处于交点114、114’处的溶剂(固有性质在116′)调整至更好的与低ΔHMix值一致。F.吉布斯自由能的测量
吉布斯自由能的测量是有用的,例如,在环境系统中需要确定是否污染物质被限制在该环境中或将自由移动并穿越该环境。在该情形下,可以按照前述方式通过改变在复杂环境混合物,如水加上有机物质中的污染物质的浓度来产生散射线120。散射线120提供了ΔHMix的测量,其可以用于依据上述方程(4)来得到吉布斯自由能,其中ΔHMix从线120的斜率中得知,温度(T)由测量得出,对于相对大的和硬的分子例如碳纳米管,ΔSMix被假定为很小或为0。该方法可以被用于研究如纳米管等纳米粒子对于环境的影响。G.表面能的测量
本发明也提供了表面能或表面张力的精确测量,尤其是在常规表面能测量,例如接触角因为尺寸或其他缺陷而不能适用的系统中。上述表面能的测量包括,例如,通过测量从前述与定义相关表面能的物质有关的流程模块56、57和58得到的线的斜率而测定χ。然后χ值可以用于从溶剂体系的测量值构造的共振曲线82,该溶剂体系具有共同的组分(可以是溶质或溶剂),其中表面能是已知的或可以很容易的表征。可以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将离散的测量值拟合成平滑的曲线。χ值和共振曲线82的交点代表两种可能的表面能的测量值122和122′,其中之一通常可以通过检测弃之不用。H.联合溶剂体系的发现
可以理解本发明可以用于表征两种不同物质的最佳溶剂,例如,当由两种物质例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构成复合材料时。这里,根据前述方法,为上述一系列不同溶剂的每种不同分子溶质建立多重共振曲线82和82′。例如,溶剂共振82可以是碳纳米管的,溶剂共振82′可以是石墨烯的。通过在同一水平坐标上重叠共振82和82′,可以发现共同有效的溶剂的最佳固有性质124。用该方法,许多纳米粒子例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可以结合成热力学平衡且可以证明是在结构上是相互作用的。在一种物质的溶剂性质优于另外一种物质时,共振曲线82和82′也允许实现平衡。I..发现的溶剂的应用1.分离和纯化
再次参照图5,对于一种给定溶质的多元溶剂的溶剂质量的精确表征,如图表77的数据所示,不仅可以用于确定改进的溶剂,而且可以对混合溶质,例如不同大小或壁数不同的碳纳米管混合物,进行更好的分离。该分离可以使用不同的溶剂(包括改变具有不同溶剂质量的两种溶剂的比率),利用分子大小与分子的可溶性之间的微小相关性,选择性地溶解不同大小的大分子。可替换的,分子混合物的溶液可以通过与另一种溶剂混合而改变其溶剂的质量,从而从溶液中选择性地沉淀分子。
如图5所示,纳米结构分子的混合物87可以被露置于数据点76a处的第一溶剂中,以促进小的大分子88a的溶解,数据点76a处的溶剂对于较大的大分子的溶解性较小。一旦处于溶液中,这些小的大分子可以与溶剂一起滗析,因此可以与混合物87中的其它分子分离出来。
然后,混合物87中剩余的分子可以被露置于数据点76b处的更有效的溶剂中,以溶解较大的大分子88b。又一次,这些分子可以滗析出来,剩余的混合物87被露置于数据点76c处的溶剂中,以萃取最大的大分子88c。此时每种滗析溶液包含一类大分子。本发明已经用于确定用于碳纳米管的基本上提高了溶剂质量的溶剂。相同的技术和类似的溶剂已经证明其对从散装石墨上剥离石墨烯片也有效。2.液相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形成高溶质浓度的原始大分子的热力学溶液的能力,可以允许大分子,例如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片,通过这些大分子的一些物理性质例如大小进行分类。上述分类方法使用,例如,色谱法、电泳、介电电泳、密度梯度离心、过滤、分级沉淀、或溶剂化。
有了对于给定溶质的多元溶剂的溶剂质量的精确表征,如图3中的图表的数据所示,不仅可能识别改进的溶剂,而且可能实现混合溶质(例如,不同尺寸的石墨烯片的混合物)的改善分离。该分离可以使用不同的溶剂(包括改变具有不同溶剂质量的两种溶剂的比率),利用分子大小与分子的可溶性之间的微小相关性,选择性地溶解不同大小的大分子。可替换的,分子混合物的溶液可以通过与另一种溶剂混合而改变其溶剂的质量,从而从溶液中选择性地沉淀分子。
更具体的是,这些溶剂形成石墨烯的溶液的能力也被认为使得该溶液可以在大量的溶剂中从散装石墨烯上剥落单独的石墨烯片。这个可以通过在大量的溶剂的中放置许多散装石墨烯来完成,该溶剂具有的表面张力值在约38.4mJ/m2-约40.4mJ/m2之间,Chi的值小于约0.01,或石墨在溶剂中的分散极值大于约0.05mg/ml。将石墨放置于溶剂中后,溶剂会作用于石墨从散装石墨上剥落出单独的石墨烯片。该剥落下来的石墨烯片的尺寸是可以通过选择使用特殊的溶剂来控制的,因为溶剂具有的表面张力值越是接近最佳值时,将能够剥落下较大的片,而溶剂具有的表面张力值位于最佳值的两侧时,将很难有效的溶剂化石墨,导致剥落下较小的石墨片。
例如,如图4所示,纳米结构分子的混合物87,例如纳米管,石墨烯的聚集片或在其上具有石墨烯片的大块的石墨,可以被露置于数据点76a处的第一溶剂中,以促进小的大分子88a的溶解,数据点76a处的溶剂对于大的大分子几乎不溶。一旦形成溶液,这些小的大分子可以与溶剂一起滗析,因此从混合物87的其它分子中分离出来。
于是混合物87中的剩余分子可以被露置于数据点76b处的更有效的溶剂中,以溶解较大的大分子88b。再一次,这些分子可以滗析出来,剩余的混合物87可以被露置于数据点76c处的溶剂中以萃取最大的大分子88c。此时,每一种滗析溶液包含一类大分子。
使用分散的其它分离技术的实例描述在以下的出版物、US专利和专利申请中,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例如可以形成使用本发明的基础。
US专利申请20050067349,螺旋性的容积分离单壁管状富勒烯的流动方法和系统(DirectedFlowMethodAndSystemForBulkSeparationOfSingle-WalledTubularFullerenesBasedOnHelicity),描述了通过将单壁管状富勒烯的溶液或悬浮液螺旋性循环于结晶体或高位基材上,从而分离单壁管状富勒烯的方法。
US专利申请20070009909,阵列分类碳纳米管(SortingOfCarbonNanotubesThroughArrays),描述了分类通过将具有不同长度和直径的金属和半导体CNTs流动穿过固定结构的阵列,例如一系列柱或柱螺栓,从而分离金属和半导体CNTs。
一种使用交流电介电电泳从半导体SWNTs悬浮液中分离金属的方法,被Krupke等报道于Science,301,344-347(2003)中。
US专利申请20040038251,精确定义类型的单壁碳纳米管及其使用(Single-WallCarbonNanotubesOfPreciselyDefinedTypeAndUseThereof),描述了使用离心法使单壁纳米管从其它物质中分离。
US专利申请20060231399,单壁碳纳米管合成物(Single-WallCarbonNanotubeCompositions),描述了纳米管悬浮液酸化以质子化一小部分纳米管。应用电场且质子化的纳米管在电场中以不同的速度(取决于它们的(n,m)类型)移动。
除了碳纳米管(包括SWNT和MWNT)以外,本发明可以用于分类其它的碳大分子,例如富勒烯或“巴基球”。3.液相大分子的操作和组装
形成原始大分子(例如石墨烯片)的高浓度的热力学溶液的能力,预期能够促进液相操作和组装技术。上述的操作和组装技术可以包括利用流体流动、电场(如在电泳沉淀时)、喷雾、油漆、雾化、或印刷方法来排列或操作悬浮液中的石墨烯大分子。上述操作和组装技术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掺入固体基质或蒸发表面层之前的预先分散。
利用其它分散的这些技术的实例描述于下述的出版物中,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这些可以成为使用本发明的基础。
Q.Chen等,(AppliedPhysicsLetters(2001),78,3714)描述了使用电场过滤分散SWNTs以形成排列好的纳米管的厚膜。
SallemG.Rao等,(Nature(2003),425,36)描述了利用化学官能化的模版作用在基材上以排列超声处理的SWNTs。
YuHuang等,(Science,Vol.291,pg630-633)描述了利用纳米线的悬浮液穿过基材和分子之间的流体通道形成排列好的纳米结构。
R.Smalley等,(WO0130694)描述了在25特斯拉的磁场存在下排列纳米管绳。
专利申请20040228961,控制沉淀和排列碳纳米管(ControlledDepositionAndAlignmentOfCarbonNanotubes),描述了使用电场以排列碳纳米管,然后其可以被粘附到用“吸引物质”处理的表面上。4.液相化学处理
形成原始大分子(例如石墨烯片)的高浓度的热力学溶液的能力,预期能够允许改进大分子的化学处理,例如官能化、吸收、吸附和夺取其它的化学物,用其它的化学物涂层、腐蚀、氧化等等。
利用其它分散的这些技术的实例描述于下述的专利中,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这些可以成为使用本发明的基础。
US专利申请20080063587,碳纳米管的官能化(FunctionalizationOfCarbonNanotubes),描述了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质在溶剂中悬浮的碳纳米管以优先与官能化的物质反应,然后利用选择官能化和电泳进行碳纳米管分类。5.表面涂层
如下文中将要被描述的,本发明已经用于确定用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高质量溶剂。一旦在溶液中,这些碳材料可以更加均匀地涂抹于表面,溶剂作为载体用于喷雾或印刷,并提供分子的改善分离。将这些分析分布于表面之后,可以除去溶剂,例如利用蒸发,或硬化,例如,利用聚合或其它技术以维持溶解的大分子在基材上的分散状态。
例如石墨烯溶液,溶剂可以以液态形式保留,且可以简单的用作载体将石墨烯引入需要润滑的区域。或者可以除去石墨烯的溶剂,简单的用于在基材上沉淀均一的石墨烯层。如果将该膜应用于金属或其它需获得的碳处理的表面上,可以加热石墨烯层以便该基材以均一的形式吸附碳。可以将石墨烯的均一的薄层进行热处理以促进提供连续不断的电导表面的石墨烯分子间的相互连接。该加热可以利用在通常用于石墨烯的生长的环境下引入碳来完成,以加速石墨烯的生长过程。6.透光电极
参照图18,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包含溶剂(例如CNP和NMP溶剂混合物)的石墨烯溶液210,利用移液管212被沉积在基材(例如包括硅片和玻璃板)上,利用旋涂的方法展开为一薄层,在此情况下,基材214粘附于旋转工作台216。旋涂以后,将基材214在烘箱中加热,以除去溶剂或真空干燥,利用旋涂重复该方法在第一层上再涂上其它层,再次将该基材焙烧或干燥。实施例IV:将来从平衡溶液中石墨烯片旋涂在硅片上
石墨烯薄膜沉积在硅和玻璃基材上,是利用旋涂溶解在溶剂N-环己基-2-吡咯烷酮(CHP)中的石墨烯的热力学溶解的液态溶液薄薄一层并沉积在面积大于1cm2的硅片和玻璃载玻片上。其它的任何溶剂或具有描述于此的范围的溶剂也可以用于石墨烯。
据信,该溶液包含许多由单层、双层、和多层石墨烯组成的石墨烯片。研究确定了使用这些溶剂时30%的石墨烯片是一个原子层厚。如在此使用的,石墨烯片是指单层或多层具有纳米级厚度(<1000nm)的石墨烯。据信,该溶剂允许制造包含约30%的单一的单层石墨烯和因此大于10%的单一的单层的溶液,且该溶液包含大于10%的少于三层的石墨烯片。形成的层是离散的,即不是较大的石墨体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状态或附着于不同的基材上。
然后利用加热该体系使基材上的溶液的溶剂分子蒸发掉。具体的说,少量的石墨烯溶液(少于0.1ml)被转移到硅片/载玻片上,然后以3000rpm的速度将其旋涂大约10秒钟(由1000rpm/s加速到3000rpm/s)。将该石墨烯溶液旋涂到硅片/玻片上制备出非常薄的涂层后,直接将该硅片/玻片置于250℃的加热板上蒸发CHP。然后重复该移液、旋涂和加热的过程50次,沉积石墨烯的其它层以致于最后形成导电的,而且透光的石墨烯薄膜。涂在硅片上的石墨烯样品也在700℃的炉子中加热数小时。透光在上下文中表示对于观察者在可见光的频率内主观的透光。
硅片表面的电导率显示在图27和28中,图表中薄膜的电导率超过了工业铟锡氧化物(ITO)大约15作用/退火周期。该层仅有几个纳米厚,大于约1cm2的面积,且远小于工业ITO厚度10μm。图27的电导率被ITO标准化。表VII:炉火处理对薄膜电导率的影响
样品 电阻
炉火处理的涂上石墨烯的Si(涂了20层) 4.32Ω/平方
未经炉火处理的涂上石墨烯的Si(20层) 12.4Ω/平方
涂上ITO的玻璃片(控制) 8.48Ω/平方
这些数据显示出来自溶液的涂在硅片上的石墨烯膜的电导率。据信,加热(此处指在炉子中)该沉积的石墨烯薄膜,或许通过热处理基材表面上的相邻的非共价键连接的石墨烯片,有助于改进其电导率。
参照图19,薄的石墨烯薄膜217在经过15次重复该方法后得到了薄层电阻,利用四端技术测量,该电阻比210μ的ITO层的电阻小。直接电接触到石墨烯薄膜上可以用鳄鱼夹219或导电探针221,很明显没有介入镀层上的金触电,显示出该层远远薄于10微米。实施例V:将来自平衡溶液的石墨烯片旋涂在载玻片上表VIII:涂在玻片上的石墨烯
这些数据提供了来自溶解在溶液中的石墨烯沉积的离散的导电石墨烯薄膜的首个示范。在上下文中,离散的薄膜是指该膜不是散装的石墨的上表面,而是独立于其它石墨烯的一层。该薄膜覆盖了较大的面积(超过5cm2),是光学透光的,且具有的表面电导大于铟锡氧化物(ITO),铟锡氧化物最近被用作透光电极,应用于例如LCD’s和太阳能电池等。此外,上表显示出,连续的涂抹和蒸发许多石墨烯溶液的薄层到载玻片上,导致高导电膜,而涂抹单层厚度的溶液涂层在玻璃表面并一次性蒸发掉所有的CHP溶剂则导致导电性较差的薄膜。
预期该方法可以采用的基材是预处理过的,例如,在氧气的存在下加热该基材以氧化该表面,石墨烯层在涂膜法完成时或在独立涂层之间的时间点,可以在氧气中或在氢气、甲烷或一氧化碳的还原气氛下加热,以促进石墨烯片的结合。可替换的,加热可以在相应的氩气、氮气或氦气的惰性气氛下实施。冷冻干燥是优选的除去溶剂的方法。预期那些涂膜法可以在大的处理室中进行,其中大的基材重复被液态涂抹,然后薄膜被冷冻干燥或用其它的方法干燥,例如加热,激光处理/蒸发,离心蒸发或真空干燥。
这些后述的干燥技术将使包衣塑料成为可能,例如,制备抗静电的聚乙烯袋等等。
所得的涂层可以作为电极(例如在触摸屏上)或作为LCD显示器或等离子电视平板的阴极。可替换的,沉积了单个石墨烯粒子的电极可以在溅射过程中用高能量的电子等轰击,将石墨烯分布于表面上。上述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其它的需要石墨烯膜的实例中。实施例Ⅵ:石墨烯膜的自组装
参照图20,上述的溶液210可以替换性地沉积在水表面218的上,且可以向水中引入溶液中的溶剂220,在其表面留下石墨烯的片状物222,其随后将在表面能的影响下沿着边缘自组装。可替换的,溶液210可以与水混合以产生临时的乳液,其升高到水的表面用于片状物222的自组装。形成的许多平方毫米的面积的高反射面的跨度,显示高电子迁移率,暗示了在片状物222之间的大面积的互相导电。利用人工观察在可见光范围内,以与表面呈正常入射角时可以观察到该反射率。由片状物222自组装形成的石墨烯表皮224可以通过加入聚合物223原地固定,该加入方式可以是,例如,在片状物222的上面喷淋,或利用其它的方式包括利用具有的孔小于石墨烯片的多孔材料(如透射电子显微镜栅格)从下面提升表皮224,或通过将表皮224飘浮在基材上使其在那里干燥。之后可以将表皮224转移到另一个表面,并如上所述加热表皮224以融化石墨烯片状物形成连续不断的单层。
可以处理石墨烯片的边缘以促进它们在例如液体边界的界面上或在基材上相互连接成单一的一片。该边缘的处理可以随后被除去。7.太阳能电池
参照图21,使用上述的溶液210已经制备出了太阳能电池,即通过将石墨烯层217涂抹到玻璃盖板230的后面,从而允许光232通过并照射到光敏层228。光敏层228可以负载在常规的导电基材226上,例如硅片,利用装置234提取电力,例如伏特计或其它载荷。8.复合物
溶剂的聚合或固化都可以直接使用于溶液中以提供三维的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更均匀分布的与强度有关的碳结构,或具有改进的这些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质。具有较高电阻的导电复合材料可以用于防静电和电屏蔽。具有相对低电阻的导电材料可以用于印刷电路等等。可以向聚合物中混入碳纳米管和/或石墨烯,然后蒸发溶剂得到上述的改善了应力和或提高了电导的性质。石墨烯片可以混入聚合物中然后蒸发溶剂得到上述改善了应力和或提高了电导的性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可能利用的聚合物备选物,包括但不局限于,含有氮和/或氢键的聚合物,例如聚氨酯、聚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酰亚胺、聚酰胺、多糖、尼龙和蛋白质、DNA和环氧树脂。实施例VI-导电聚合物
导电的/减少电阻的膜是通过在CHP和其它吡咯烷酮溶剂中溶解聚氨酯、kaptons(聚酰亚胺)、聚吡咯烷酮和PMMA聚合物,然后混合CHP和石墨烯并将厚膜浇铸在载玻片上。该膜,当从被浇铸玻片上剥落下来时,不会使静电计倾斜,因此至少是静电散逸的,且至多是导电的。许多具有石墨烯的薄膜显示出提高的强度和导电率。
冷冻干燥可以用于从薄膜上除去溶剂,或使用另外的方法,例如加热、激光处理/蒸发、离心蒸发或真空干燥。
上述的粒子描述了石墨烯的使用,但也可以被认为是包括石墨烯和其它纳米碳颗粒(例如碳纳米管)的组合。尤其是,由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的溶剂可以同时溶解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例如,允许热力学混合这两种物质达到高度的均一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优化不易于溶解的物料(例如,石墨烯)的溶剂,然而其同时也可以作为另一种更易于溶解的物料(例如,碳纳米管)的溶剂。可替换的,可以优化该组合物的溶剂。此外,一种或更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可以被官能化以改变其溶剂“共振”从而匹配另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剂“共振”。
据信,本发明,通过提供低成本的石墨烯的潜在源,将得到各种各样的副产物和方法,其中石墨烯替换了更贵的碳纳米管和其它碳的同素异形体。9.油墨
导电油墨或油漆可以利用纳米-石墨烯或石墨烯片和溶剂制备,如描述于同一发明人的共同未决的申请中,任选包括有机粘结剂。该油墨可以被印刷或以其它方式分布在基材上,并允许可能使用加热或在真空环境下将溶剂蒸发掉。该油墨可以用于形成印刷电路或其它的导电应用,例如电磁干扰屏蔽。可替换的,该油墨或油漆可以简单的用于提供具有化学电阻的和力学坚固的保护层的表面保护。10.超电容器
可以利用石墨烯片构建电解质电容器或超电容器。在此情况下,石墨烯片可以用于替代碳如现有技术中讨论过的纳米管或其它碳的同素异形体。在上述的应用中,石墨烯提供了具有极高表面积的基质,其表面可以用介质膜涂敷,或以固有状态存在并用涂有绝缘层的石墨烯分离。
可以预期石墨烯将呈现出反常的极化度,其将提供有价值的光学或电学性能,例如,在前述情况下作为介质材料。11.阻燃材料
可以利用石墨烯片制造防火或阻燃材料,其高速的导热性可以减少材料的表面温度,使其低于燃烧所必需的温度。上述的材料可以通过,例如,将石墨烯片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将溶剂引入聚合物基质来制备。该溶剂可以被萃取。替代性的,该溶剂本身可以聚合,在该情形下,不需要单独的石墨烯片,只要限定各单体中分层的石墨烯的量,以便不会对复合材料的强度或性质产生如在散装石墨情况下发生的负面影响。该聚合物基质也可以具有促进分离石墨烯的溶剂性质。在基质中的石墨烯可以加入到另一种材料中,例如热塑性材料,或可以自身铸模。12.燃料电池
据信,可以利用石墨烯片替代如现在倡导的碳纳米管、富勒烯等制造燃料电池。13.电池
类似的,可以使用石墨烯片制造或提高电池组件的电极,再一次,依赖于其极低电阻的导电性及其提供极高的表面积的能力。通常,石墨烯片比电学的导电聚合物具有更低的电阻。而且,石墨烯片的存在用作填充剂,提高了基质的机械强度。石墨烯也可以用于构建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光管、或作为其它材料(例如锌和氧化锡)的沉淀基础。14.润滑剂
据信,可以用并没有完全彼此分离的(例如通常是上百片)石墨烯片复合成润滑剂,该石墨烯片可以通过控制溶剂的性质来影响,溶剂的性质影响了石墨烯片在单独的低熵状态下和共同集中于高熵状态下的热力学平衡。该石墨烯片提供了比即使用最细粉末的石墨获得的润滑剂更优良的分散润滑剂,更进一步的,该润滑剂可以包括溶剂以促进石墨烯片成为更均一的分散体的分离,尤其是,提高了焊缝或凹面的渗透性。可以将石墨烯按照US专利申请号为20020095860和20010041663中描述的技术用于制造润滑剂,其中用石墨烯片代替碳纳米管。尽管本发明人不希望结合特定的理论,在大气湿度的存在下,可以利用石墨烯粒子相互滑动或利用石墨烯涂层作为润滑层来提供润滑。15.燃料添加剂
据信,石墨烯可以用于制造燃料添加剂,用于与其它烃类燃料和石油相结合了。该石墨烯片可以提供燃料添加剂的载体,可以用于引擎的燃料和润滑剂的防爆震性,并提高该燃料的能量密度。16.催化表面
石墨烯片可以提供构造催化剂的基质或自身充当催化剂。同样,石墨烯基质的高表面积可以用于改善催化剂的反应面积。17.活性炭过滤器
类似的,石墨烯可以提供活性炭过滤器的基础,即通过溶剂产生石墨烯片并将石墨烯片复合到高表面积的基质中。18.汽车轮胎
石墨烯片可以加入到材料中以改善其导电性或导热性,尤其是,可以出于该目的加入到人造橡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是在轮胎的制备过程中加入石墨烯以提供改进的热分散,而热可以限制轮胎寿命的极限。19.流量传感器
石墨烯片可以用于构造新的流量传感器,即通过将石墨烯片引入两个导电器件之间的排列的液体中,以测量沿着液体流的方向的液体流速。两个导电器件被调整用于检测磁场中的石墨烯片的电阻或发电量的变化,而磁场则受液体的移动速度的作用。20.药物载体和造影剂
石墨烯片可以用作可以引入身体中的药物的载体或作为医学显象体系的造影剂。石墨烯的固有碳应该是生物相容的,且石墨烯的表面可以被官能化以提供对药物分子的吸附(例如,在溶液中时)。21.标签剂
例如,通过大小分类的石墨烯片,可以用作标签以识别材料或作为追踪剂。22.防晒剂
石墨烯片可以加入到时下应用的溶液中以提供紫外线防晒霜。参考图31-33,石墨烯提供了极大的紫外线衰减,而其基本上对可见光的频率是无效的。防晒剂可以利用本发明的石墨烯溶液进一步与天然油或合成油(例如,可可脂等等)或例如PEG-6等液态载体混合而制备。然后可以将溶剂萃取出来,例如通过蒸发,将石墨烯以胶体或粘稠的悬浮液状态保留并作为防晒剂涂于皮肤上。可替换的,石墨烯可以加入到基质材料例如薄的塑料膜中,从而为基础聚合物的老化提供耐紫外线性。23.热力学稳定的复合材料
石墨烯片可以加入到聚合物材料中形成复合材料,以改变该材料的电学或机械性能。可以使用几种技术完成上述复合。首先,石墨烯和或碳纳米管可以溶解在聚合物或单体中,其为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提供了良好的热力学溶剂。聚氨酯显然是具有良好溶解力的聚合物。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可以与较低粘度的溶剂(例如NMP、CHP)混合,然后作为溶液加入到聚合物中,前一种溶剂可以从聚合物中蒸发掉,该聚合物仍然保留了在热力学悬浮液中的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可选择的,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可以直接加入到液化的聚合物中,例如,在冷却之前(用于热塑性塑料)。
单体而言,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分散在低粘度的单体中(或通过上述的溶解方式)之后,单体可以被固化以聚合该单体。该方法可以用于任何的缩合聚合物。[00177]可选的,或此外,当石墨烯悬浮在溶剂中时,石墨烯可以被物质官能化,例如异氰酸酯、羧酸、羟基、胺、和酰胺。然后,当溶剂化的石墨烯与聚合物或单体混合时,官能化的物质可以与聚合物或单体形成共价键,之后,蒸发掉溶剂而不会导致官能化稳定的石墨烯的团聚。
可选的,石墨烯可以被例如C18的羧酸官能化,以改变其溶剂的性质,例如,从NMP到氯仿,由本发明的发明人发明的仪器确定。该替代溶剂可以用于溶解普通的聚合物例如聚苯乙烯,允许石墨烯分散在溶剂中的聚苯乙烯中,然后从那里蒸发。24.官能化的石墨烯
在溶液中,石墨烯很容易被官能化以实现许多其它目的。该石墨烯可以用例如催化剂官能化,即利用金属或附着在金属上的粒子的自催化沉淀。官能化可以用于将石墨烯附着到其它结构例如量子原子团或感光化合物上,例如,在光电元件中。25.多孔的平台
石墨烯可以作为合成平台用于构建生物材料(例如在细胞水平上),或者用于其它的化学合成问题。
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包含于此的实施方式和示例,而且权利要求应该理解为包括这些实施方式的修改形式,包括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以及不同实施方式的元素的组合都在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例如,溶剂质量的其它测量(除了B2、χ、和ΔHMix)可以被使用,包括,例如,使用显微镜进行评价的Zeta电位或骨料粒径分布。尽管该发明只检测了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相信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物质,例如硫化钼、云母、和粘土以及蛋白质和DNA和RNA和结晶纤维素生物分子。总之,描述于此的仪器适合测量其它纳米粒子、胶体体系和或许聚合物的溶液的性质。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提供确定塑料和增塑剂和聚合物混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
总之,本发明可以预期改进上述使用石墨烯片的方法,并且,通过淘汰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搅拌,或者增加它们,改进了通常需要该表明活性剂或分散剂和剧烈的机械搅拌的上述方法。制备具有这些材料的高浓度的真实的热力学溶液的能力,导致预期的各种各样的方法的改进,其中这些溶质以固有形式被分散,即没有附加官能化、表面活性剂或分散涂层。本发明的体系可以与材料中悬浮大分子的体系区别开,后者被标识为普通意义上的溶剂(即,在某些情况下其充当溶剂),因为上述的悬浮液通常没有形成热力学平衡的溶液。此外,本发明描述了用于热力学平横的溶液的溶剂,该溶液具有的分散极值比早先认为可能的分散极值要高出很多。
本发明也考虑到,通常需要碳纳米管悬浮液的方法可以允许用溶剂中的石墨烯来替换,基于这些溶剂有能力形成石墨烯片的真实溶液,以利用石墨烯超过纳米管的一些提高的性质。
此外,上述的每种溶剂都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被测试其形成石墨烯的真实溶液的能力。据信,温度和/或压力的变化将改变该溶剂形成特殊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液的能力。结果,还预期那些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不能或仅能形成极低浓度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液的溶剂,将在升高的温度和/或压力下产生效果。发明范围概要此处公开了许多发明,包括以下内容:A.一种仪器使及其使用方法1.表征溶剂/溶质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测量溶剂质量,标示多种不同溶剂各自溶解溶质的有效性,每种溶剂具有已知的固有性质,溶剂质量源自于测量同一溶质在每种不同溶剂中的溶液在溶质浓度为小于0.5mg/ml时的雷利散射;(b)将溶剂质量的测量拟合成曲线作为固有性质的方程;(c)找到曲线上的局部极值以确定需要的固有性质的值;以及(d)确定具有接近需要的固有性质的值的固有性质的溶剂。2.根据1的方法,其中溶剂质量的测量表示为包含以下组中的至少一个:混合热焓、弗罗里-哈金斯参数χ、和第二维里系数。3.根据1的方法,其中固有性质选自表面张力、表面能、和希尔德布兰德参数。4.根据1的方法,其中至少两种具有不同的固有性质的溶剂是两种溶剂以不同的比率的混合物。5.根据1的方法,其中溶质浓度的改变包括高于或低于团聚点的浓度,在该点溶质分子团聚在一起,并包括拟合描述光散射和浓度的数据形成间断的函数,以确定该团聚点的步骤。6.一种用于表征溶剂/溶质系统的装置,包括:光源;接收来自光源的光的样品室,该光穿过包含于此的材料;检测受到样品室中材料的散射的影响后的光强度的光敏元件;将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溶质的溶剂引入样品室的系统,和执行存储程序和从光敏元件接收光的计算机,用于:(a)检测接收的光以确定引入样品室中的多种不同溶剂的溶液的溶剂质量,每种溶剂具有已知的固有性质;(b)拟合溶剂质量的测量作为固有性质的方程;(c)确定曲线上的局部极值以确定需要的固有性质的值;和(d)输出需要的固有性质值的指示。7.根据6的装置,其中输出包括溶剂质量的测量,由下述的至少一个表示:混合热焓、弗罗里-哈金斯参数χ、和第二维里系数。8.根据6的装置,其中固有性质选自表面张力、表面能、和希尔德布兰德参数。9.根据6的装置,其中计算机执行存储程序以测量每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包括高于或低于溶液的饱和点的浓度,并包括识别描述光散射和浓度的数据的间断点,以确定指示该溶液在间断点饱和的团聚点的步骤。10.根据6的装置,其中该指示是溶剂质量相对于溶质的浓度的曲线。11.根据6的装置,其中散射的检测是利用光敏元件在某一角度基本上垂至于从光源进入样品室的光的方向。12.一种检测溶剂中溶质的团聚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检测在不同的分子浓度的溶剂中的溶质的光散射;(b)基于光散射和溶剂中的溶质浓度的函数关系,评价溶剂的溶剂质量;(c)识别指示溶质的团聚浓度的函数关系的间断点;以及(d)输出该团聚浓度的指示。13.一种用于表征溶液中的一种溶剂的溶剂质量的装置,包括:单色光源;接收来自单色光源的光的样品室,该光穿过包含于此的材料;用于接收穿过样品室以后的光并检测该光受到样品室中材料的散射的影响后的强度的光敏元件;将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溶质的溶液引入样品室的泵系统,和执行存储程序和从光敏元件接收光的计算机,用于:(a)测量在溶质浓度小于0.5mg/ml的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光散射;(b)基于光散射和溶剂中的溶质浓度的函数关系(丛步骤(a)的测量中拟合),评价溶液中的溶剂质量;以及(c)输出溶剂质量的指示。14.根据13的装置,其中单色光是激光,且光敏器件是光电倍增管和计数系统。15.根据13的装置,其中指示是溶剂质量相对于浓度的曲线。16.根据13的装置,其中不同的浓度包括高于或低于该溶液的团聚点的浓度,并包括识别函数关系的间断点,以确定该团聚点的步骤。17.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中输出指示是具有选自混合热焓、弗罗里-哈金斯参数χ、和第二维里系数的单位的数量。18.一种表征溶质交互作用的装置,包括:光源;接收来自光源的光的样品室,该光穿过包含于此的材料;检测受到样品室中材料的散射的影响的光强度的光敏元件;一个系统,其将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的第一溶质的第一溶液引入样品室,将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的第二溶质的第二溶液引入样品室,将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的第一和第二溶质的混合物的第三溶液引入样品室;和执行存储程序和从光敏元件接收光的计算机,用于:(a)监测接收的光以确定第一、第二和第三溶液的溶液质量;(b)确定第三溶液接收到的光和第一和第二溶液接收到的光的数学综合之间的偏差;以及(c)基于确定的偏差,输出第一和第二溶质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指示。19.一种表征溶质交互作用的装置,包括:光源;接收来自光源的光的样品室,该光穿过包含于此的材料;检测受到样品室中材料的散射的影响的光强度的光敏元件;一个系统,其将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的第一溶质的第一溶液引入样品室,将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的第二溶质的第二溶液引入样品室,将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的第一和第二溶质的混合物的第三溶液引入样品室;和执行存储程序和从光敏元件接收光的计算机,用于:(a)监测接收的光以确定第一、第二和第三溶液的溶液质量;(b)确定第三溶液接收到的光和第一和第二溶液接收到的光的数学综合之间的偏差;以及(c)基于确定的偏差,输出第一和第二溶质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指示。B.石墨烯溶剂和其使用方法1.用于形成石墨烯溶液的溶剂,该溶剂用chi值小于约0.01表征。2.根据1的溶剂,其中溶剂的chi值在约0.000--0.13之间。3.用于形成石墨烯溶液的溶剂,该溶剂用表面张力值在约38.4mJ/m2-约40.4mJ/m2之间表征。4.根据3的溶剂,其中溶剂的表面张力值为约38.8mJ/m2-约40.0mJ/m2。5.根据4的溶剂,其中溶剂的表面张力值为约39.4mJ/m2。6.用于形成石墨烯溶液的溶剂,该溶剂用溶剂中的石墨烯的分散极值大于约0.05mg/ml表征。7.根据6的溶剂,其中溶剂是吡咯烷酮。8.根据6的溶剂,其中溶剂选自CHP、NMP和其混合物。10.一种溶液,包括:a)石墨烯;和b)溶剂中的石墨烯的分散极值大于约0.05mg/ml表征的溶剂。11.根据10的溶液,其中溶剂选自CHP、NMP和其混合物。12.根据11的溶液,其中溶剂是CHP和NMP以大约2∶1的比率混合的混合物。13.用于形成石墨烯溶液的溶剂,该溶剂的表征具有下述两者之间的计算关系:1)从各种不同石墨烯浓度下的溶剂的雷利散射的数据中得出的溶剂的溶剂质量系数;和2)溶剂的固有性质,其中该溶剂的质量系数指示出该溶剂能够与选择的石墨烯形成热力学稳定的溶液。14.根据13的溶剂,其中该溶剂的质量系数选自溶剂的chi、第二维里系数和混合热焓。15.根据13的溶剂,其中溶剂的固有性质选自:溶剂的表面张力、溶剂的表面能和溶剂的希尔德布兰德参数。16.根据13的溶剂,其中雷利散射数据和固有性质是在常温常压下获得的。17.一种溶剂,包括:a)石墨烯;和b)12的溶剂。18.根据17的溶剂,其中溶液是在常温常压下形成的。19.一种用于分类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的石墨烯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组石墨烯片,该石墨烯片组的第一部分具有物理性质值在第一范围内,该石墨烯片组的第二部分的物理性质的值在第二范围,第二范围不同于第一范围;b)将第一溶剂应用于该组石墨烯片以溶解该组的第一部分;和c)从第一部分中除去第一溶剂和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的该组的第一部分。20.根据19的方法,其中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是大小。21.根据20的方法,其中石墨烯片组包括具有的物理性质值在第三范围内的第三部分,第三范围不同于第一范围和第二范围;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除去第一溶剂和溶解在溶剂中的该组的第一部分之后,将第二溶剂用于该石墨烯组;和b)从第三部分中除去第二溶剂和溶解在第二溶剂中的该组的第二部分。22.根据20的方法,其中将第一溶剂应用于该组石墨烯片的步骤包括将第一溶剂在常温和常压下应用于该组石墨烯。23.从散装石墨上剥离石墨烯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种具有的性质选自表面张力的值在约38.4mJ/m2-40.4mJ/m2,chi的值小于约0.01,在溶剂中的石墨烯的分散极值大于约0.05mg/ml的溶剂;和b)将一定数量的散装石墨置于溶剂中。24.利用上述任何一种溶剂和石墨烯形成的材料,其中该溶剂在室温下是固体物质。25.经chi的值小于约0.01来表征的溶剂处理过的石墨烯。26.具有痕量NMP的石墨烯。27.使用通过chi值小于约0.01表征的溶剂在制备包含石墨烯的产物中的应用。28.根据权利要求1的溶剂,其中溶剂是离子液体。C.用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剂和其使用方法1.用于形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液的溶剂,该溶剂通过原始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chi值小于约-0.08来表征。2.根据1的溶剂,其中溶剂的chi值在约0.11-约-0.4之间。3.根据1的溶剂,其中碳的同素异形体选自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4.根据3的溶剂,其中碳的同素异形体是原始的。5.用于形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液的溶剂,该溶剂利用表面张力值为约37mJ/m2-约40mJ/m2来表征。6.根据5的溶剂,其中溶剂的表面张力值为约38mJ/m2-约39mJ/m2。7.根据5的溶剂,其中溶剂的表面张力值为约38.4mJ/m2。8.根据5的溶剂,其中碳的同素异形体选自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9.用于形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液的溶剂,该溶剂利用在室温和大气压下,溶剂中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分散极值为大于约0.02mg/ml来表征。10.根据9的溶剂,其中在室温和大气压下,溶剂中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分散极值为大于约0.20mg/ml。11.根据9的溶剂,其中溶剂是吡咯烷酮。12.根据9的溶剂,其中溶剂选自CHP、NEP、NMP、N8P及其混合物。13.根据9的溶剂,其中碳的同素异形体选自SWNT和MWNT。14.用于形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液的溶剂,该溶剂通过溶剂的第二维里系数的值大于约0.0014mol·ml/g2来表征。15.根据14的溶剂,其中该溶剂的第二维里系数的值为约0.0016mol·ml/g2-约0.0020mol·ml/g2。16.用于形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液的溶剂,该溶剂利用希尔德布兰德参数的值为约6.0-约6.5来表征。17.根据16的溶剂,其中该溶剂的希尔德布兰德参数的值为约6.2-约6.4。18.一种溶液,包括:a)碳的同素异形体选自SWNT和MWNT;和b)溶剂,其通过在室温和大气压下,溶剂中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分散极值大于约0.02mg/ml来表征。19.根据18的溶液,其中溶剂选自CHP、NEP、NMP、N8P及其混合物。20.根据19的溶液,其中溶剂是CHP和NEP以约5∶1的比率混合的混合物。21.用于形成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溶液的溶剂,该溶剂表征为具有1)和2)之间的计算关系:1)从各种不同浓度下的碳的同素异形体溶剂的雷利散射的数据中得出的溶剂的溶剂质量系数;和2)溶剂的固有性质,其中该溶剂的溶剂质量值表明该溶剂能够与选择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形成热力学稳定的溶液。22.根据21的溶剂,其中溶剂质量系数选自:溶剂的chi、第二维里系数、和混合热焓。23.根据21的溶剂,其中溶剂的固有性质选自溶剂的表面张力、溶剂的表面能和溶剂的希尔德布兰德参数。24.根据21的溶剂,其中碳的同素异形体选自SWNT和MWNT。25.根据21的溶剂,其中雷利散射数据和固有性质是在常温常压下获得的。26.一种溶液,其包括:a)选自SWNT和MWNT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和b)CHP。27.根据26的溶液,其中溶液在常温和常压下形成。28.用于分类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组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具有物理性质的值在第一范围内的第一部分和物理性质的值在不同于第一范围的第二范围内的第二部分;b)将第一溶剂应用于该组碳的同素异形体以溶解该组的第一部分;和c)从第一部分中除去第一溶剂和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的该组的第一部分。29.根据28的方法,其中该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选自长度、直径、类型、壁数和手性。30.根据28的方法,其中该组碳的同素异形体包括物理性质的值在不同于第一范围和第二范围的第三范围内的第三部分;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a)在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除去第一溶剂和溶解在溶剂中的第一部分之后,将第二溶剂应用于该组碳的同素异形体;和b)从第三部分中除去第二溶剂和溶解在第二溶剂中的该组的第二部分。31.根据28的方法,其中将第一溶剂应用于该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步骤包括在常温和常压下将该第一溶剂应用于该组碳的同素异形体。32.利用前述任一种溶剂和碳的同素异形体形成的材料,其中该溶剂在室温下是固体物质。33.经表征为原始碳的同素异形体的chi值小于约-0.08的溶剂处理过的碳的同素异形体。34.利用通过的chi值小于约0.08表征的溶剂在制备包含碳纳米管的产物中的应用。35.权利要求1的溶剂,其中该溶剂是离子液体。用于纳米晶纤维素的溶剂及其使用方法1.用于形成纳米晶纤维素的溶液的溶剂,该溶剂通过chi值小于约0来表征。2.根据1的溶剂,其中溶剂的chi值为约0.00-约-0.05。3.根据1的溶剂,其中选自DMSO、NMP和其混合物。4.利用前述任一种溶剂和纳米晶纤维素形成的材料,其中该溶剂在室温下是固体。5.经通过原始的纳米晶纤维素的chi的值小于约0来表征的溶剂处理过的纳米晶纤维素。6.利用通过chi值小于约0来表征的溶剂在制备包含纳米晶纤维素的产物中的应用。7.权利要求1的溶剂,其中溶剂是离子液体。防晒材料1.一种吸收UV的组合物,包括:(i)可见透光的石墨烯片,和(ii)一种化妆品或药品可接收的传输系统或载体基础组合物。

Claims (28)

1.一种制备导电材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石墨引入溶剂中以从石墨中剥离石墨烯片从而形成溶剂-石墨烯溶液,用于从石墨中剥离石墨烯片的溶剂表征为chi值小于0.01;和
(b)将该溶剂-石墨烯溶液应用于表面以制备在面积大于1mm2的离散层中的以电力互相连接的石墨烯片的集合,
其中,将石墨引入溶剂中以剥离石墨烯片的步骤包括将石墨设置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2.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该表面是硅。
3.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该表面是玻璃。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该石墨烯片的集合是镜面,能够以正常的入射角度反射到观察者。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该表面是液态分界面。
6.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该表面是固体,且其中将溶剂和石墨烯片应用到该表面的步骤包括,多阶段的溶剂应用和溶剂去除以提供石墨烯片层。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应用溶剂的步骤使用溶剂平流过该表面。
8.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应用溶剂的步骤使用旋涂工艺。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该离散层的厚度为可提供小于20Ω/平方电阻率的厚度。
10.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该离散层的厚度小于10μ。
11.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该表面结合至导电电极中的步骤。
12.权利要求11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该导电电极结合至电荷存储装置。
13.权利要求12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导电电极结合到选自电池、燃料电池和电容器的电荷存储装置中。
14.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聚合物分散到该溶剂-石墨烯溶液中的步骤。
15.权利要求14的制备方法,其中该聚合物选自聚氨酯、聚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酰亚胺、聚酰胺、多糖、尼龙和蛋白质、DNA和环氧树脂。
16.权利要求15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添加石墨烯之外的导电碳材料到该聚合物和溶剂-石墨组合物中的步骤。
17.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溶剂的特征在于在25℃时具有在38.4mJ/m2至40.4mJ/m2之间的表面张力值。
18.权利要求17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溶剂的表面张力值为39.4mJ/m2
19.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溶剂的特征在于该石墨烯在该溶剂内的分散极值大于0.05mg/mL。
20.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溶剂包括为吡咯烷酮的化合物。
21.以溶剂处理过的石墨烯,该溶剂能够从非官能化的石墨中剥离制备石墨烯片从而形成溶剂-石墨烯溶液且表征为chi值小于0.01。
22.一种导电材料,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形成的石墨烯片的导电集合。
23.权利要求22的材料,其中石墨烯片是原始的。
24.权利要求22的材料,进一步包括痕量的选自CHP、NMP及其混合物的溶剂。
25.权利要求22的材料,其中该石墨烯片的集合没有其它的碳的同素异形体。
26.权利要求22的材料,其中至少10%的石墨烯片小于三个原子层厚。
27.权利要求22的材料,其中该层的电阻小于20Ω/平方。
28.权利要求22的材料,其中该层的电阻是在5Ω/平方-35Ω/平方之间。
CN200980108034.XA 2008-01-07 2009-01-07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9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7883.XA CN105462229A (zh) 2008-01-07 2009-01-07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942808P 2008-01-07 2008-01-07
US61/019,428 2008-01-07
US5175808P 2008-05-09 2008-05-09
US61/051,758 2008-05-09
US9841908P 2008-09-19 2008-09-19
US61/098,419 2008-09-19
US20105508P 2008-12-05 2008-12-05
US61/201,055 2008-12-05
PCT/US2009/030306 WO2009089268A2 (en) 2008-01-07 2009-01-0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material solvents and composite matr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7883.XA Division CN105462229A (zh) 2008-01-07 2009-01-07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9169A CN102369169A (zh) 2012-03-07
CN102369169B true CN10236916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04568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803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9169B (zh) 2008-01-07 2009-01-07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10817883.XA Pending CN105462229A (zh) 2008-01-07 2009-01-07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7883.XA Pending CN105462229A (zh) 2008-01-07 2009-01-07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9109113B2 (zh)
EP (1) EP2234930A2 (zh)
JP (3) JP5860591B2 (zh)
KR (2) KR101573557B1 (zh)
CN (2) CN102369169B (zh)
AU (2) AU2009204202B2 (zh)
CA (1) CA2711642C (zh)
HK (1) HK1168084A1 (zh)
WO (1) WO200908926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9113B2 (en) * 2008-01-07 2015-08-18 Wisys Technology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material solvents and composited matr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WO2009099707A1 (en) 2008-02-05 2009-08-13 Crain, John, M. Printed electronics
CN105670394A (zh) 2008-02-05 2016-06-15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包含官能化的石墨烯片的涂料以及用其涂覆的物品
US20100092809A1 (en) * 2008-10-10 2010-04-15 Board Of Trustees Of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optically transparent films of exfoliated graphite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EP3865454A3 (en) * 2009-05-26 2021-11-24 Belenos Clean Power Holding AG Stable dispersion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graphene layers in solution
JP5380161B2 (ja) * 2009-06-02 2014-0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透明導電性膜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
CN101964291B (zh) * 2009-07-24 2012-03-28 清华大学 透射电镜微栅及其制备方法
US9221064B2 (en) 2009-08-14 2015-12-29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orting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by thickness
WO2011020035A2 (en) 2009-08-14 2011-02-17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orting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by thickness
US9890043B2 (en) 2009-08-14 2018-02-13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orting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by thickness
US8784663B2 (en) * 2009-11-20 2014-07-22 Nokia Corporation Trapping nanostructures
CN102712779A (zh) * 2009-12-22 2012-10-03 徐光锡 石墨烯分散液以及石墨烯-离子液体聚合物复合材料
JP2011136881A (ja) * 2009-12-28 2011-07-14 Sekisui Chem Co Ltd 薄片化黒鉛分散液の製造方法、薄片化黒鉛分散液、薄膜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及びモノマー組成物
JP2013542546A (ja) * 2010-03-08 2013-11-21 ウィリアム・マーシュ・ライス・ユニバーシティ グラフェン/格子混成構造に基づいた透明電極
CN102194633B (zh) * 2010-03-17 2013-08-28 清华大学 透射电镜微栅
CN102194623B (zh) 2010-03-17 2013-11-20 清华大学 透射电镜微栅的制备方法
WO2011129708A1 (en) 2010-04-16 2011-10-20 Institutt For Energiteknikk Thin film solar cell electrode with graphene electrode layer
CN102315058B (zh) * 2010-07-07 2013-12-11 清华大学 透射电镜微栅及其制备方法
TW201212289A (en) * 2010-09-01 2012-03-16 Chien-Min Sung Graphene transparent electrode, graphene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graphene light emitting diode
CA2800269A1 (en) * 2011-02-09 2012-08-16 Incubation Alliance,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multilayer graphene-coated substrate
JP5669042B2 (ja) * 2011-02-10 2015-02-12 勝義 近藤 摺動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681156A2 (en) 2011-03-03 2014-01-08 Wisys Technology Foundation Thermodynamic solutions of metal oxides and metal chalcogenides and mixed metal oxides and chalcogenides
BR122015005471A2 (pt) * 2011-03-15 2020-09-24 Peerless Worldwide, Llc Síntese fácil de grafeno, derivados de grafeno e nanopartículas abrasivas e seus diversos usos, inclusive como aditivos lubrificantes tribologicamente benéficos
JP5948837B2 (ja) * 2011-03-29 2016-07-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US8167190B1 (en) * 2011-05-06 2012-05-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etal particles and a graphene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JP5793704B2 (ja) * 2011-05-16 2015-10-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多層のグラフェン層の製造方法
EP2541559B1 (en) * 2011-06-30 2014-03-26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Transparent conductive articles
EP2562766A1 (de) 2011-08-22 2013-02-27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Kohlenstoffnanoröhren und Graphenplättchen umfassende Dispersionen
US8759153B2 (en) * 2011-09-06 2014-06-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for making a sensor device using a graphene layer
KR101629869B1 (ko) * 2011-09-16 2016-06-13 엠파이어 테크놀로지 디벨롭먼트 엘엘씨 그래핀 결함의 변경
US20130146221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 Graphene-based membranes as electron transparent windows for ambient pressur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JP2013214434A (ja) * 2012-04-03 2013-10-17 Sony Corp 積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積層構造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EP2856497B1 (en) 2012-06-05 2018-04-18 Stratasys, Inc. Composite made with graphene coated substrate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9181100B2 (en) * 2012-06-27 2015-11-10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 graphene film
US9061806B2 (en) * 2012-08-30 2015-06-23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Llc Cable ties employing a nylon/graphene composite
US9790334B2 (en) 2013-03-15 2017-10-17 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 Polymer-graphene nanocomposites
CN105452358A (zh) * 2013-03-15 2016-03-30 瑞来斯实业公司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TW201504363A (zh) * 2013-07-16 2015-02-01 Enerage Inc 石墨烯油墨及石墨烯線路的製作方法
US10793795B1 (en) * 2014-02-05 2020-10-06 Adámas Nanotechnologies, Inc. Nanocarbon particle based fuel additive
CA3138653C (en) 2014-10-01 2023-11-07 Graphene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for preparation and separation of atomic layer thickness platelets from graphite or other layered materials
EP3265504A1 (en) * 2015-03-05 2018-01-10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Ionic-liquid mediated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s directly from wood, grass or bioresidues
GB2537388A (en) * 2015-04-14 2016-10-19 Edwards Ltd Vacuum pump lubricants
CN105206352B (zh) * 2015-10-16 2017-03-2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US10702925B1 (en) 2016-09-02 2020-07-07 Honeywell Federal Manufacturing & Technologies, Llc Nanocellulosic metal matrix composite
JP6893347B2 (ja) * 2017-02-21 2021-06-23 国立大学法人 名古屋工業大学 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透明導電膜
JP6733910B2 (ja) * 2017-05-24 2020-08-0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グラフェンの面積測定方法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10385773B2 (en) * 2017-06-16 2019-08-20 Kingkar Eco-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of removing carbons from vehicle engine
CN108530669B (zh) * 2018-05-16 2021-01-15 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基防火塑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470B (zh) * 2018-11-30 2021-07-02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超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286732A1 (en) * 2019-03-04 2020-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pre-treating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directly forming graphene using the same
CN110207585A (zh) * 2019-05-08 2019-09-0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石墨烯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24383B (zh) * 2019-10-21 2021-12-14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双电性高分散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制备及应用
KR102316305B1 (ko) * 2020-07-10 2021-10-21 강원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도전성 그래핀 잉크, 이를 포함하는 바이오 센서 및 도전성 그래핀 잉크의 제조 방법
CN116313282B (zh) * 2023-05-15 2023-08-25 西安聚能超导线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漆包超导线材表面漆膜缺陷修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3204A (en) * 1994-12-27 1999-09-14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ATE494261T1 (de) 1999-10-27 2011-01-15 Univ Rice William M Makroskopische geordnete anordnung von kohlenstoffnanoröhren
US6419717B2 (en) * 2000-03-17 2002-07-16 Hyperion Catalysis International, Inc. Carbon nanotubes in fuels
WO2002076724A1 (en) * 2001-03-26 2002-10-03 Eikos, Inc. Coatings containing carbon nanotubes
JP3787680B2 (ja) * 2001-03-27 2006-06-21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グラファイトリボ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28015B2 (en) * 2002-02-08 2004-12-0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Composite containing thin-film particles having carbon skeleton, method of reducing the thin-film particles,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mposite
WO2003084869A2 (en) * 2002-03-04 2003-10-16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Method for separating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US7491428B2 (en) * 2002-12-04 2009-02-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Controlled deposition and alignment of carbon nanotubes
KR101010550B1 (ko) * 2003-01-20 2011-01-24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방향족 축합계 고분자에 의해 피복된 카본 나노 튜브
JP2005126833A (ja) * 2003-10-21 2005-05-19 Teijin Ltd 全芳香族縮合系高分子により被覆された炭素繊維
US7572426B2 (en) * 2003-07-29 2009-08-11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Selective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US7347981B2 (en) * 2003-09-25 2008-03-25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Directed flow method and system for bulk separation of single-walled tubular fullerenes based on helicity
US20050271574A1 (en) * 2004-06-03 2005-12-08 Jang Bor Z Process for producing nano-scaled graphene plates
US20070009909A1 (en) * 2005-06-30 2007-01-11 Lopez Herman A Sorting of carbon nanotubes through arrays
US7658901B2 (en) * 2005-10-14 2010-02-09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Thermally exfoliated graphite oxide
WO2008048295A2 (en) * 2005-11-18 2008-04-24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table dispersions of polymer-coated graphitic nanoplatelets
JP2007169112A (ja) 2005-12-22 2007-07-05 Tokyo Univ Of Science 変性炭素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66410B2 (en) * 2006-01-11 2009-07-28 Nanotek Instruments, Inc. Highly conductive nano-scaled graphene plate nanocomposites
US7449133B2 (en) * 2006-06-13 2008-11-11 Unidym, Inc. Graphene film as transparent and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material
JP2008120660A (ja) * 2006-11-16 2008-05-29 Toshio Sugita カーボンチューブ製造用グラフェンシート、およびグラフェンシート形成品用グラフェンシート
JP5549028B2 (ja) * 2007-03-05 2014-07-16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フレーク状ナノ炭素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放出素子並びに面発光素子
US9109113B2 (en) * 2008-01-07 2015-08-18 Wisys Technology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material solvents and composited matr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bunding of Single-Walled Nanotubes by Dilution:Obvervation of Large Populations of Individual Nanotubes in Amide Solvent Dispersions;Siliva Giordani 等;《J.Phys.Chem.B》;20060727;第110卷;全文 *
Transparent, Conductive Graphene Electrode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Xuan Wang等;《Nano Letters》;20071211;第8卷;324页右栏第8-10行,324页左栏最后一段至324页右栏,326页左栏最后一段至右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34930A2 (en) 2010-10-06
AU2009204202B2 (en) 2014-02-06
US20110117361A1 (en) 2011-05-19
US10526487B2 (en) 2020-01-07
CA2711642A1 (en) 2009-07-16
US9290660B2 (en) 2016-03-22
KR20150146487A (ko) 2015-12-31
AU2014202467B2 (en) 2015-12-10
JP2015232147A (ja) 2015-12-24
JP5860591B2 (ja) 2016-02-16
CN105462229A (zh) 2016-04-06
US9109113B2 (en) 2015-08-18
AU2014202467A1 (en) 2014-06-19
HK1168084A1 (zh) 2012-12-21
AU2009204202A1 (en) 2009-07-16
US20130071313A1 (en) 2013-03-21
US20130075650A1 (en) 2013-03-28
KR101573557B1 (ko) 2015-12-01
JP2011520741A (ja) 2011-07-21
CN102369169A (zh) 2012-03-07
WO2009089268A3 (en) 2009-10-08
CA2711642C (en) 2016-11-01
KR101684823B1 (ko) 2016-12-08
JP2016056096A (ja) 2016-04-21
WO2009089268A2 (en) 2009-07-16
KR20100105761A (ko)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9169B (zh)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11520741A5 (zh)
Dyke et al. Separation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silica gel. Materials morphology and Raman excitation wavelength affect data interpretation
Doorn et al. High resolutio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Lu et al. Chemo-sensitivity of latex-based films containing segregated networks of carbon nanotubes
US20100247381A1 (en)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 dispersions
Liu et al. Preparative ultracentrifuge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 dispersions
Sato et al. Chiral-angle distribution for separ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auer et al. Measurement of single-wall nanotube dispersion by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Li et al.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persion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non-aqueous solvents
Wei et al. Sensitive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based on polylactic acid filled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r chemical vapor sensing
Ahirwal et al. New way to characterize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of polyethylene and carbon nanotube polymer composites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FT) rheology
Abdulhameed et al. Dielectrophoretic alignment of carbon nanotubes: theory,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Hiroi et al. Transitions of aggregation states for concentrated carbon nanotube dispersion
Li et al. Direct aqueous dispersion of carbon nanotubes using nanoparticle-formed fullerenes and self-assembled formation of p/n heterojunctions with polythiophene
Wang et al. Novel Pickering stabilizer constituted by graphene oxide and carbon nanotubes for Fabricating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nanocomposites
Rodrigues et al. Fast Vortex-Assisted Self-Assembly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on an Air–Water Interface
Luo Processing-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of carbon nanotube and nanoplatelet enabled piezoresistive sensors
Krasulina et al. Improved Characterization of Aqueous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Dispersions Using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nd Analytical Centrifuge Methods
Tisserant et al. Visualizing Local Morphology and Conductivity Switching in Interface-Assembled Nanoporous C60 Thin Films
Liu et al. In-situ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dispersion
Adam et al.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ilicon nanowire modified surface with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 (MWCNT) and chitosan (CS) for perfect attachment of ssDNA-probe
Unrau et al. Online siz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fibers and nanotubes
Chae et al. Tailor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s for Opto-Electro-Mechanical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Ashour Use of alkali metal salts to prepare high purity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olutions and thin fil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80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80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