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6419A - 定影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6419A
CN102346419A CN2011102195227A CN201110219522A CN102346419A CN 102346419 A CN102346419 A CN 102346419A CN 2011102195227 A CN2011102195227 A CN 2011102195227A CN 201110219522 A CN201110219522 A CN 201110219522A CN 102346419 A CN102346419 A CN 102346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handle
fixing device
slit
encirc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95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6419B (zh
Inventor
野沢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6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6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6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64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8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fixing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定影装置包括包围壳体、可移去手柄和可拆卸连接机构。该包围壳体将所述定影装置包围在其中。可移去手柄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从而至少在操纵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机构包括在所述壳体中的一对第一相互啮合部和在所述手柄中的一对第二相互啮合部。还公开了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定影装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35U.S.C.§119,本专利申请要求2010年7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0-170054的优先权,因此以其整体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示例性方面涉及定影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且更具体涉及用热和压力将墨粉图像(toner image)定影到记录介质上适当位置的定影装置,和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这类定影装置的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如影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绘图机、或包含这些成像功能中几种功能的多功能机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如影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绘图机、或包含这些成像功能中几种功能的多功能机器中,图像是通过将墨粉颗粒吸引到光电导表面上供随后转印到记录介质如纸张上而形成的。转印后,成像过程通常接着是使用定影装置的定影过程,定影过程用热和压力通过使墨粉熔融和凝固将墨粉图像永久固定在记录介质上适当位置。
定影装置可涉及各种机械设备部件,如马达驱动的旋转式传送带以及其中设置有热和压力源的辊组件,其中的一些要求定期更换,而另一些则可能需要偶尔维修或调整,以便修复卡纸和其他操作故障。为了便于维护这类构件,定影装置可采用组合的、一体封闭盒(integralenclosure),其中整个组件集成到单个的集成单元以便安装在具有定影能力的图像形成设备中。
图1是部分透视图,其示意图解封闭定影装置的相关技术的包围壳体(enclosure housing)90。
如图1所示,包围壳体90包括大体为矩形的便携式容器,绕长轴92可转动的铰链折叠式内置手柄91固定到该容器上。在不使用时,内置手柄90在壳体90顶侧中限定的大体U形凹槽内以水平位置折叠。在绕轴92从折叠位置向上旋转到竖直操作位置时,手柄91可用。
为了维修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定影装置,使用者调节手柄91到竖直位置,通过手柄91提起或携带壳体90,并移动壳体90到外部,在这里他或她可在定影装置上进行所需的维修操作。在完成维修后,使用者再次通过手柄91提起或携带壳体90,安装壳体90到图像形成设备上,并折叠手柄91到水平位置以便容纳在设备主体内。
与包围壳体90关联的一个问题是其内置折叠式手柄91在定影装置涉及内热源热辐射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太热而不能用手抓握,使得使用者难以在操作后立即维修定影装置。这在当今高速、高产出打印机中尤其是实际情况,在其中通过对墨粉图像施加增加量的热加速墨粉的热定影。
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个可能的方法是在内置手柄周围提供热绝缘,如气隙或绝缘材料的粘附片(adhesive sheet),从而防止从周围结构热传导。另一个方法是在操作后立即操纵定影装置时对热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例如戴保护手套,或用足够时间以通过将累积的热耗散到空气中使手柄冷却。
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方法不实用或不足以提供成本有效的、使用者可维护的定影装置。也就是,提供热绝缘要求定影装置中有相当量的材料或空间以保持内置手柄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冷却,这将显著增加图像形成设备的成本和尺寸。另一方面,该保护性措施方法是不令人满意的,因为这取决于每个使用者足够小心从而避免在操纵定影装置时与加热的手柄接触。
因此,实际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商可限制接近定影装置,只有经培训以安全维修图像形成设备的维护技师可接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示例性方面是考虑到上述情形提出的,并提供可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新型定影装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新型定影装置包括包围壳体、可移去手柄、和可拆卸连接机构。包围壳体将定影装置包围在其中。可移去手柄可拆卸地连接到壳体从而至少在一个操纵方向上移动壳体。该可拆卸连接机构包括在壳体内的一对第一相互啮合部和在手柄内的一对第二相互啮合部。
本发明的其他示例性方面是考虑上述情形提出的,并提供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定影装置的新型方法。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定影装置包括包围壳体和可拆卸连接到壳体的可移去手柄。该方法包括包围、连接、安装、和拆卸的步骤。包围步骤将定影装置包围在壳体中。连接步骤连接手柄到壳体。安装步骤用连接的手柄安装壳体到图像形成设备上。拆卸步骤从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上的壳体拆卸手柄。
附图说明
当连同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及其许多伴随的优点变得更好理解,因此易于获得对本公开及其许多伴随的优点更完全的理解,其中:
图1是部分透视图,其示意图解用于包围定影装置的现有技术包围壳体;
图2示意图解包含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图3是末端、轴向剖视图,其示意图解包含在图2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定影装置;
图4A和4B是部分透视图,其示意图解包围根据本专利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包围壳体,其中可移去手柄分别被拆卸和连接到壳体;
图5是与图4A和4B中包围壳体分离的可移去手柄的透视图;
图6是部分透视图,其示意图解图4A和4B的包围壳体,其中可移去手柄旋转到操作位置;以及
图7是透视图,其示意图解在图2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进行安装期间的包围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附图中图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了清晰起见采用具体术语。然而,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不意欲被限制于所选具体术语,且应该理解每个具体元件包括所有以相似方式操作并实现相似结果的技术等效物。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在数个视图中,相似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
图2示意地图解包含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20的图像形成设备200。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设备200是高速、数字彩色成像系统,其可根据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如纸张S上打印彩色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200由上面的打印机部件200A和下面的进纸部件200B组成,这两个部件结合到一起形成独立单元(freestanding unit),其顶部可部署适当的图像扫描仪,这里没有示出,该图像扫描仪允许从原始文件捕获图像数据。
打印机部件200A包括串联的彩色打印机,彩色打印机通过组合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即,减色法三原色(three subtractive primary colors)的补色)以及黑色形成彩色图像,打印机部件200A由沿中间转印带210长度基本横向串联设置的四个电子照相成像站209Y、209M、209C、和209K组成,每个成像站都用特定原色的墨粉颗粒形成图像,如后缀“Y”表示黄色,“M”表示品红色,“C”表示青色,和“K”表示黑色。
每个成像站209都包括在图中可逆时针旋转的鼓状光电导体205,该光电导体被成像设备的各个部件包围,如充电装置202、扫描装置201、供应相关原色的墨粉的显影装置203、电偏压初级转印装置(primary transfer device)204、用于光电导表面等的清洁装置206,这些装置配合工作从而在光电导体205上形成初级墨粉图像(primary tonerimage),随后转印到在光导鼓205和初级转移装置204之间限定的初级转印间隙(primary transfer gap)处的中间转印带210上。
中间转印带210绕马达驱动的辊和其他支撑辊拉紧(train)从而在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依次通过四个初级转印间隙,从而在其上携带多色(multicolor)墨粉图像到次级转印辊212和加压辊(backup roller)211之间限定的次级转印压区(secondary transfer nip),在次级转印压区墨粉图像转印到从进纸部件200B进纸的记录纸S上。
进纸部件200B包括容纳记录纸S的纸堆的托纸盘(sheet tray)220,和纸张输送机构(sheet conveyance mechanism),其包括多个辊、导向板等等,这些部件一起限定纸张输送路径:从托纸盘220输送记录纸S到次级转印压区、然后通过定影装置20、然后进入设置在设备主体外部以容纳完成的打印品的输出纸张收纸台(output sheet stacker)215,供使用者收取。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输送路径从次级转印压区延伸到定影装置20大体是水平的。
定影装置20包括一对旋转定影元件12和13,其中至少一个被加热,且其中至少一个压在另一个上以在其间形成定影压区(fixing nip)N,记录纸S被传递通过该压区,从而以热和压力将墨粉图像定影到适当位置。在定影装置20下面的是供应脱模剂或脱模油以便应用到旋转定影元件从而促进记录介质从其容易分离的油槽(oil tank)251,油槽经合适循环器(circulator)如泵252连接到定影装置20,脱模剂经该循环器在油槽251和定影装置20之间循环以便供应和回收。
在操作过程中,每个成像站209在图中逆时针旋转光导鼓205从而使其外光电导表面经历一系列电子照相过程,在光导鼓205的一次旋转中包括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和清洁。
首先,光电导表面由充电装置202均匀充电,随后暴露于从扫描装置201发出的调制的激光束中。激光曝光选择性耗散光电导表面上的电荷从而在其上根据表示特定原色的图像数据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潜像进入显影装置203,显影装置使用墨粉使进来的图像可见。这样获得的墨粉图像被运送给初级转印装置204,该初级转印装置204通过初级转印间隙将初级墨粉图像静电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0。
由于多个成像站209沿带行进路径在四个转印间隙依次产生不同色彩的墨粉图像,初级墨粉图像彼此叠加从而在中间转印带210的移动表面上形成单个多色图像,以便随后进入在次级转印辊212和加压辊211之间限定的次级转印压区。
同时,纸输送机构从托纸盘220中在纸堆上拾取记录纸S,从而将其与中间转印带210的运动同步推进到次级转印压区。在次级转印压区,多色图像从带210转印到记录纸S,然后纪录纸S被引入定影装置20从而在熔合带12和压力辊13之间限定的定影压区N在热和压力下将墨粉图像定影到适当位置。
在打印完成后,记录纸S沿输送路径前进到设备主体外部的纸张收纸台215供使用者拾取,这完成图像形成设备200的一次操作循环。
图3是末端、轴向剖视图,其示意图解包含在图像形成设备200中的定影装置20。
如图3所示,定影装置20包括成环状以便绕熔合辊11和加热辊14旋转的旋转熔合带12,和旋转压力辊13,其通过熔合带12压在熔合辊11上从而在其间形成定影压区N。
在定影装置20中还包括的是设置在熔合带12上从而维持环状带12上适当张力的张力辊15和设置在熔合带12上从而清洁带表面的残余墨粉的带清洁器17。一对剥纸机16a和16b——一个面向熔合带12和另一个面向压力辊13——被设置以将记录纸S与相关的转动元件分开。进一步地,一对第一和第二涂油器(oil applicator)21和22——前者用于熔合带12和后者用于压力辊13——被提供来施加脱模剂或脱模油到旋转定影元件。
在操作中,压力辊13在图中逆时针旋转,从而在图中顺时针旋转定影辊11,其又在相同旋转方向上转动熔合带12。旋转过程中熔合带12保持在适当张力,其中张力辊15从带环外部压在带12上,同时其周边用加热辊14加热到足以在定影压区N熔合墨粉的给定处理温度。
在该状态,具有未定影的粉末墨粉图像T的记录纸S进入定影装置20,其打印侧面对熔合带12。当旋转定影元件12和13一起旋转时,记录纸S通过定影压区N从而将墨粉图像定影在适当位置,其中来自熔合带12的热引起墨粉颗粒熔合和熔融,同时来自压力辊13的压力引起熔融的墨粉沉积到记录纸表面上。
在定影压区N的出口处,剥纸机16a和16b——它们的纵向边缘可与离开的纸S的前缘啮合——用于从关联的旋转元件剥离纸S,其每一个都具有圆周表面,在进入定影压区N之前提供有脱模剂。剥纸机16a和16b及涂油器21和22的构造保护定影装置20免受纸输送故障,这会发生在以下情况:具有墨粉图像定影其上的记录纸当其离开定影压区时粘附并缠绕旋转定影元件。因此恰当离开定影压区N的记录纸S沿纸输送路径前进到定影装置20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熔合带12包括由硬性材料衬底形成的环形、多层带,该硬性材料的衬底上至少沉积一层弹性材料外层。例如,熔合带12可以是双层带,由镍、不锈钢、或聚酰亚胺衬底——其上涂覆有在其上沉积的硅橡胶的弹性层——组成。
熔合辊11包括金属芯橡胶辊,直径约50mm或更大,且长度约300mm或更长,由在其上沉积的硅橡胶等弹性层所覆盖的金属圆柱芯组成。为了减少预热时间,海绵状硅橡胶可用来形成外部弹性层,其不吸收过量热从而引起橡胶辊11接触熔合带12处的传导热损耗。
加热辊14包括热导金属如铁或铝的中空辊,直径约50mm或更大且长度约300mm或更长,其中空内部容纳辐射卤素加热器14h或类似物从而为熔合机构组件提供热。另一个加热机构,如电磁感应加热器(IH),也可用来代替辐射加热器。加热器14h的操作可根据邻近热辊14设置以检测熔合带12温度的温度计或热敏电阻器的读数控制。
任选地,热辊14可具有一组相对于其旋转轴径向且对称设置的多个薄的中空热管14a,每个热管包括整个辊的长度并嵌入金属辊的壁。热辊14的热管14a构造促进热从的内部转移到辊周边外部,这允许快速和均匀加热绕热辊14旋转的熔合带12。
压力辊13包括马达驱动的、金属芯的橡胶辊,该辊由其上涂覆硅橡胶等弹性层的中空可旋转金属芯如铁、铝等组成,并具有偏置机构,该偏置机构以调节的恒定压力将压力辊13压在定影辊11上。任选的专用加热器13h可提供在压力辊13的中空内部,以便在定影过程中或要求时加热压力辊13到期望温度。
一对剥纸机16a和16b是在沿纸输送路径的定影压区N下游相对彼此设置的锐边的、长片的适当材料,其中它们的自由操作边缘分别连接熔合带12和压力辊13,以便允许记录纸S在定影压区N的出口与关联的旋转元件分开。
带清洁器17包括绕滑轮拉紧(entrained)同时保持贴着旋转带12的适当材料片,从而从带表面移去或去除残余墨粉和其他粘着物。
第一和第二涂油器21和22可以是给关联的旋转元件施加油或脱模剂的任何合适机构,从而促进记录介质易于分开。可用于定影装置20的脱模剂包括硅油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耐热、非挥发性油,其可从外部油槽251通过提供在图像形成设备200内的循环泵252提供。
此外,虽然上面描述的定影组件包括与压力辊成对的环形熔合带,但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定影装置20可以与本文具体公开的不同方式配置。例如,旋转熔合机构元件可以是其周边进行加热的任何可旋转机构,如提供有合适热源的中空圆柱辊。旋转压力元件可以是被压在熔合机构元件上的任何可旋转机构,如绕多个支撑辊拉紧的环形带,其中一个支撑辊通过该拉紧的带压在熔合机构元件上。
上述定影装置20的组件可集成到单个集成单元,该集成单元容纳在包围壳体100内以便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200中。壳体100足够耐用从而支撑定影组件的整个重量,包括两个金属基的定影辊11和14,这两个金属基定影辊自身总共可重达约几千克到几十千克。在本实施方式中,辊11和14的总重量达到约10千克,其中每个定影辊直径约80mm,长度约400mm。
根据本专利说明书,包围壳体100提供有可拆卸连接的可移去手柄,该手柄可暂时连接到壳体100从而使得能够操纵壳体100,当这样的连接不再需要时与壳体100分开。下面参考图4A和4B和后面的图详细说明具有这类可移去手柄的包围壳体100的实施方式。
图4A和4B是部分透视图,其示意图解根据本专利说明书一个实施方式的包围壳体100,其中分别地可移去手柄110拆卸和连接到壳体100。
如图4A和4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包围壳体100包括大体为矩形的容器从而包围其中的定影装置20。可移去手柄110可拆卸地连接到壳体100从而允许使用者通过至少在操纵方向如与容器安装平面正交的垂直方向上施加压力至手柄110而移动壳体100。这里使用的术语“操纵方向”是指其中壳体100通过手柄110可移动的方向,不仅包括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垂直方向,而且包括与垂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或与这里所述的垂直和水平方向倾斜的任何方向。
特别地,壳体100由一对顶水平壁和底水平壁以及正交于水平壁延伸的四个垂直侧壁组成,从而一起限定在其中包围固定组件的空间,其中仅顶壁100T和一对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100A和100B在图中具体示出和指示。壳体100设计成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水平移动进入图像形成设备200时,第一侧壁100A限定向前进入设备主体的第一前侧,而第二侧壁100B限定向后背对设备主体的第二后侧。
另外参考图5,图5是与包围壳体100分离的可移去手柄110的透视图,可移去手柄110所示形状大体为U形构型,其具有在其纵向上延伸的伸长的、可抓握主体或柄110C,以及具有从相对的其纵向端与手柄110C正交延伸的一对第一和第二平行侧臂110A和110B。
为连接到壳体100,手柄110设置有在壳体顶壁100T上水平延伸的柄110C,和邻接壳体侧臂100A和100B的平行侧臂110A和110B。大体L形凹槽101可限定在壳体100的顶壁100T中从而在其中设置手柄110,并由容纳伸长主体110C的较长部件和容纳第二侧臂110B和U形手柄110的关联结构的较短部件组成。凹槽101的较长部件尺寸适合于隐蔽地配合手柄110C的宽度,从而允许手柄110在设置在壳体100的凹槽101上后在水平纵向上滑动。
根据本专利说明书,可移动手柄110经由一对第一和第二相互啮合部121和122形成的可拆卸连接机构120连接到包围壳体110,第一相互啮合部设置在壳体100,后者设置在手柄110,它们在彼此啮合时可拆卸地连接手柄110到壳体100。
具体参考图4A和4B,本实施方式中所示可拆卸连接机构120包括限定在邻接手柄110侧臂的壳体100的每个侧壁中的第一可啮合部或狭槽121,和提供在手柄110的每个侧臂以便插入邻接狭槽121的第二可啮合部或销钉122。当插入到相应狭槽121时,每个销钉122水平延伸,即在与垂直方向正交的方向,其中手柄110在操纵过程中被施力以便当壳体100通过使用手柄110在操纵方向上移动时,在狭槽121内保持在适当位置。
具体地,在第二侧上的狭槽121B定位在侧壁100B面对L形凹槽101的较短部件处,且第一侧上的狭槽121A与因此定位的相对狭槽121B基本同轴、或与其垂直和水平对准。销钉122A和122B彼此基本同轴设置,或彼此垂直和水平对准,两个都指向与手柄110C的纵向平行的一致的水平方向。
在这样的结构中,可拆卸连接机构120是通过手柄110沿壳体100的凹陷壁101的单次纵向滑动啮合和脱离,如图4A和4B所示。也就是,同轴销钉122A和122B同时进入各狭槽121A和121B,这里手柄110在凹槽101内在向后的方向上从第一侧滑动到第二侧(如图4A中箭头AB所示)。相反,当手柄110在凹槽101内向前的方向上从第二侧滑动到第一侧时(如图4B中箭头BA所示),手柄110的同轴销钉122A和102B同时离开壳体100的各狭槽121A和121B。
进一步,插入各狭槽121A和121B的销钉122A和122B一起限定转动轴(pivot axis)X,可移动手柄110可绕该轴旋转,如图4B所示。再参考图6,所示可移动手柄110绕轴X向上转动进入与水平位置约成90度的操作位置。由于手柄110在该竖直位置,使用者可利用连接到其上的手柄110移动、提升、或携带壳体100。
再参考图4A和4B,所示手柄110具有定位凸块(positioning tab)114,其从柄110C在与手柄臂110A和110B相对的伸出方向上延伸,与伸长柄110C的相对纵向端之间的中间稍微偏离。一对邻近的第一和第二定位槽口(notch)103a和103b——后者比前者稍大——设置在壳体100的顶壁110T上,从L形凹口101的较长部分分叉,且在间壁(partition wall)下,表面上分成两个彼此连通的室。
定位凸块114被设计成与定位槽口103a和103b对准,从而在连接到壳体100的过程中适当定位在水平方向滑动的手柄110。定位凸块114也用作操作凸块,其允许易于操纵绕转动轴X转动的手柄110。为了操作凸块114的良好操作性,比第一槽口103a稍大的第二槽口103b尺寸比凸块114大,使得使用者可在操纵手柄110时易于从第二槽口103b内拾取凸块114。
任选地,止动头(retention head)123可绕至少一个销钉122设置从而防止当可移去手柄110处于操作位置时可拆卸连接机构120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止动头123被配置为绕销钉122B装配的径向不对称的环状法兰。法兰123可具有大于销钉柄(pin shank)的大致圆形横截面的D形横截面,该情形中,狭槽121B形状为类似于止动法兰123的D形构型。
当手柄110处于水平安装位置时,法兰123与狭槽121B匹配或对准从而允许通过在纵向上滑动手柄110使带法兰的销钉122B插入狭槽121B。一旦带法兰123的销钉122B进入相应狭槽121B,绕轴X旋转手柄110引起法兰123和狭槽121B的D型轮廓之间的倾斜或不对准。
因此,当手柄110处于竖直操作位置时,法兰123在手柄110在纵向上施加力时防止从狭槽121B移去带法兰销钉122B。这样的止动机构在操纵过程中有效防止可移去手柄110意外从壳体100脱开,因而使得使用者能够利用手柄110安全移动、提升、或携带壳体100。
进一步,为了在携带壳体100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可拆卸连接机构120(或同轴狭槽121对)可从包围定影装置的包围壳体100的重心垂直向上设置。
这样设置可拆卸连接机构120允许使用者使用手柄110在稳定的水平位置提升和携带壳体100,因而防止在携带包围壳体过程中引起的对固定组件的任何损伤。
因此,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可拆卸连接机构120提供可移去手柄110到包围壳体100的稳定的临时连接,而无需特殊工具,其中使用者可仅通过沿壳体100滑动手柄110从而将销钉122插入狭槽121,容易地连接手柄110到壳体100,并仅通过沿壳体100滑动手柄110从而从狭槽121移去销钉122,容易地从壳体100拆卸手柄110。
为了连接可移去手柄110到包围壳体100,使用者初始在壳体100的顶壁100T上设置手柄110,其中定位凸块114与第一槽口103a对准从而形成第一安装位置,如图4A所示。在该位置,手柄110水平位于L形凹口101内,其中可啮合销钉122与壳体100的侧壁的相应狭槽121对准,但不与其啮合。
然后,使用者在向后纵向AB上沿伸长的柄110C的长度从第一侧到第二侧滑动手柄110,直到定位凸块114与第二槽口103b对准从而建立第二安装位置,如图4B所示。在该位置,手柄110水平位于L形凹口101内,其中可啮合销钉122进入壳体100的侧壁的相应狭槽121。
因此插入各狭槽121A和121B的可啮合销钉122A和122B一起限定在纵向上延伸的转动轴X,手柄110绕该轴可旋转。使用者通过拔起定位凸块14,绕转动轴X转动手柄110到与第二安装位置成约90度的竖直操作位置,如图6所示。
借助在该竖直位置的手柄110,使用者可通过使用连接其上的手柄110移动、提升、或携带壳体100。绕销钉122B的止动法兰123的构造防止可拆卸连接机构120在携带过程中脱离。进一步,从包围壳体100的重心垂直向上定位可拆卸连接机构120允许使用者使用手柄110在稳定的水平位置提升和携带壳体100。
为了从壳体100拆卸手柄110,使用者绕转轴X从竖直位置转动手柄110约90度直到定位凸块114与第二槽口103b对准,从而形成第二安装位置,如图4B所示。在该位置,手柄110水平位于L形凹口101,其中可啮合销钉122仍然保持在壳体100侧壁的相应狭槽121中。
然后,使用者在沿伸长主体110C长度的向前纵向BA上从壳体100的第二侧壁100B向第一侧壁100A滑动手柄110,直到定位凸块114与第一槽口103a对准从而形成第一安装位置,如图4A所示。在该位置,手柄110水平位于L形凹口101中,其中可啮合销钉122完全从壳体100侧壁的相应狭槽121移去。
借助可拆卸连接未形成,使用者可从壳体100移去手柄110。移去手柄110不影响壳体100的内部结构,且因此不影响定影装置20的适当操作。因此与手柄110分离的壳体100易于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200中。
图7是透视图,其示意图解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200期间的包围壳体100。
如图7所示,图像形成设备200包括可延伸导轨260,沿其滑动设置有底座(mount)270,包围壳体100安装其上,以移动通过在设备主体内操作位置和设备主体外适当位置之间的开口280。该实施方式中底座270被设置作为邻近图像形成设备200内定影装置20安装的纸反转单元(sheet reversing unit)的部分。手柄271可提供给底座270,从而方便沿导轨260操纵底座270。
为了在图像形成设备200中安装壳体100,使用者初始延伸导轨260从而抽出底座270到设备主体外部。然后,使用者以上述方式经可拆卸连接机构120连接手柄110到壳体100,通过手柄110提升或携带所述壳体100,并将壳体100放置在底座270上,其中第一侧壁100A向前面对,而第二侧壁100B向后面对。借助壳体100适当位于底座270上,使用者以上述方式经可拆卸连接机构120从壳体100拆卸手柄110,并沿导轨260推动底座270从而移动壳体100到设备主体内。
为了从图像形成设备200移去壳体100,使用者延伸导轨260从而抽出底座270到设备主体外部。然后使用者以上述方式经可拆卸连接机构120连接手柄110到壳体100,通过手柄110提升壳体100,并携带壳体100到设备主体外部,例如,这里使用者可维修或保养定影装置20。
为了适当安装定影装置20,可移去手柄110可提供有限制部(restraint portion)115,一旦手柄110连接到壳体100,该限制部115从包围壳体100向外伸出,以便影响图像形成设备200的框架或开口280从而防止包围壳体100被不当安装,而无需移去可移去手柄110。
特别地,限制部115设置在手柄110的第一侧臂110A上,从由容纳在凹口101内的手柄110的U形体限定的水平面向上伸出。当使用者试图安装壳体100而不从壳体100移动手柄110时,前侧上限制部115影响周围结构,如限定开口280的设备主体的壁,因而警告使用者不能移去手柄110,然后使用者可移去手柄110从而适当安装包围壳体100。
可选地,不影响图像形成设备200的框架280,限制部115可经配置影响图像形成设备200的电气开关从而防止同样的操作,这里无需移去可移去手柄100安装包围壳体100。在该情形中,当使用者试图安装壳体100,而不从壳体100移去手柄110时,限制部115接触开关从而关掉图像形成设备200,因而警告使用者不能移去手柄110,然后使用者可移去手柄110从而适当安装包围壳体100。
因此,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定影装置20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200中,其可移去手柄110连接到设备主体外部操作的包围壳体100,并从容纳在设备主体内的包围壳体100拆卸。借助这样按需连接的手柄110和在不用时留在设备主体外部,使用者可操纵定影组件而无需直接接触包围壳体100,该包围壳体在涉及墨粉热处理的操作过程中显著变热,其中操作温度为几十摄氏度或更高。
与手柄永久固定到包围壳体并容纳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传统结构相比,可拆卸连接的手柄110的构造使定影装置20易于维护,以便不仅培训的维护技师而且未经培训的使用者也可维修或保养。这样增加的使用者对定影装置20的可维护性导致缩短的停机时间,和因此增加包含定影装置20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率。
虽然在上述几个实施方式中,可移去手柄110经销钉和狭槽铰链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到包围壳体100,可选地,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可拆卸连接机构120可以任何已知的和未来开发的紧固件或类似固定机构实现,所述紧固件和固定机构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临时连接两个或更多物体,并在不再需要这类连接时允许连接的物体易于分离。这样的机构优选足够耐用从而经受施加到操纵的容器上的负载,且根据手柄110和壳体100的具体结构可以或不可以包括铰链功能。
考虑到上述教导,许多另外的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应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可以以与本文具体描述的不同方式进行实施。

Claims (18)

1.可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包围壳体,其包围所述定影装置;
可移去手柄,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以至少在操纵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
可拆卸连接机构,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手柄到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壳体内的一对第一相互啮合部和在所述手柄内的一对第二相互啮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第一相互啮合部和所述一对第二相互啮合部的一个包括狭槽,而所述一对第一相互啮合部和一对所述第二相互啮合部的另一个包括可插入到所述狭槽的销钉,
所述销钉在插入到所述狭槽时至少部分在与所述操纵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以便在所述壳体在所述手柄的操纵方向上移动时保持在所述狭槽中适当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插入所述狭槽的所述销钉限定转轴,连接到所述包围壳体的可移动手柄绕所述转轴可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
绕所述销钉的径向不对称的止动法兰,其防止所述可拆卸连接机构脱离,
其中所述止动法兰与所述狭槽对准从而允许所述止动法兰插入到所述狭槽中,其中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壳体上的安装位置,以及所述止动法兰与所述狭槽不对准从而防止该带法兰的销钉从所述狭槽移去,其中所述手柄处于绕所述转轴旋转远离所述安装位置的操作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
所述壳体的外部中的凹槽,用以容纳所述手柄,
其中所述手柄在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壳体上的安装位置,以及从所述凹槽向外伸出,其中所述手柄处于绕所述转轴旋转远离所述安装位置的操作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
所述可移去手柄上的定位凸块;以及
所述包围壳体上的定位槽口,
其中当所述手柄放置在所述凹口中以连接所述手柄到所述包围壳体时,所述凸块与所述槽口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可拆卸连接机构从所述包围壳体的重心垂直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去手柄包括伸出超过所述包围壳体的外部的限制部,其状态为所述可移去手柄连接到所述包围壳体,
其中所述限制部影响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框架,从而防止所述包围壳体在没有首先移去所述可移去手柄时被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去手柄包括伸出超出所述包围壳体的外部的限制部,其状态为所述可移去手柄连接到所述包围壳体,
其中所述限制部影响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气开关,从而防止在没有首先移去所述可移去手柄时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包围壳体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去手柄包括:
可抓握体;以及
一对平行侧臂,每个所述平行侧臂都从所述可抓握体的相对纵向端与所述可抓握体正交地延伸,
其中所述可移去手柄连接到所述包围壳体,其中所述可抓握体与所述操纵方向大体正交延伸,且所述平行侧臂邻接所述壳体,
所述包围壳体包括所述第一可啮合部,其中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手柄的每个侧臂,以及
所述可移去手柄包括在每个侧臂的所述第二可啮合部,以啮合所述第一可啮合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啮合部包括在所述壳体中的狭槽,且所述第二可啮合部包括销钉,每个销钉在所述手柄的一个侧臂以便插入邻接的狭槽,
每个销钉在插入到相应狭槽时,至少部分在与所述操纵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以便在所述壳体在所述手柄的所述操纵方向上移动时保持在所述狭槽中适当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狭槽基本彼此同轴,以及
在所述手柄的侧臂的所述销钉基本彼此同轴并指向一致的方向,使得所述可拆卸连接机构可通过所述手柄沿所述壳体的单一纵向滑动运动啮合和脱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插入各狭槽的所述销钉一起限定转轴,连接到所述包围壳体的所述可移去手柄绕所述转轴可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
绕至少一个所述销钉的径向不对称的止动法兰,用以防止所述可拆卸连接机构脱离,
其中所述止动法兰与所述狭槽对准从而允许所述止动法兰插入到所述狭槽中,其中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壳体上的安装位置,以及所述止动法兰与所述狭槽不对准从而防止所述止动法兰从所述狭槽移去,其中所述手柄处于绕所述转轴旋转远离所述安装位置的操作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
所述壳体的外部上的凹口,用以放置所述手柄,
其中所述手柄在所述凹口内,其中所述手柄处于所述壳体上的安装位置,以及所述手柄从所述凹口向外伸出,其中所述手柄处于绕所述转轴旋转远离所述安装位置的操作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狭槽从包围定影装置的所述包围壳体的重心竖直向上。
17.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形成图像的打印机;以及
定影装置,其包括包围所述定影装置的包围壳体,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壳体从而至少在操纵方向上移动所述壳体的可移去手柄,以及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到所述壳体的可拆卸连接机构,其包括在所述壳体内的一对第一相互啮合部和在所述手柄中的一对第二相互啮合部。
18.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定影装置的方法,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包围壳体和可移去手柄,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壳体,所述方法包括:
用所述壳体中包围所述定影装置;
连接所述手柄到所述壳体;
用所连接的手柄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上安装所述壳体;以及
从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上的所述壳体拆卸所述手柄。
CN201110219522.7A 2010-07-29 2011-07-27 定影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6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0054A JP5552943B2 (ja) 2010-07-29 2010-07-29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70054 2010-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6419A true CN102346419A (zh) 2012-02-08
CN102346419B CN102346419B (zh) 2014-12-10

Family

ID=45526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952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6419B (zh) 2010-07-29 2011-07-27 定影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88005B2 (zh)
JP (1) JP5552943B2 (zh)
CN (1) CN102346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9067B2 (ja) * 2007-07-04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33159A (ja) * 2010-12-22 2012-07-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8718511B2 (en) * 2011-12-30 2014-05-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ing unit having a pivoting, collapsible handle
JP5659249B2 (ja) * 2013-01-31 2015-01-28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9551854B2 (en) 2013-10-18 2017-01-24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nsors to capture images in a synchronized manner
US9549127B2 (en) 2013-10-18 2017-01-17 Light Labs Inc. Image capture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10931866B2 (en) 2014-01-05 2021-02-23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storing in a camera a user controllable setting that is used to control composite image generation performed after image capture
US9979878B2 (en) 2014-02-21 2018-05-22 Light Labs Inc. Intuitive camera user interface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10110794B2 (en) 2014-07-09 2018-10-23 Light Labs Inc. Camera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optical chain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6061565A1 (en) 2014-10-17 2016-04-21 The Lightco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camera device to support multiple modes of operation
EP3235243A4 (en) 2014-12-17 2018-06-20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d using camera devices
US10091447B2 (en) 2015-04-17 2018-10-02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readout of multiple image sensors
US10075651B2 (en) 2015-04-17 2018-09-11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images using multiple camera modules in an efficient manner
US9967535B2 (en) 2015-04-17 2018-05-08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oise in images
WO2016172641A1 (en) 2015-04-22 2016-10-27 The Lightco Inc. Filter mount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camera apparatus
USD761365S1 (en) 2015-04-27 2016-07-12 MerchSource, LLC Bubble gun
US10129483B2 (en) 2015-06-23 2018-11-13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zoom using one or more moveable camera modules
JP6573376B2 (ja) * 2015-07-08 2019-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把手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
US10491806B2 (en) 2015-08-03 2019-11-26 Light Labs Inc. Camera device control rel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10365480B2 (en) 2015-08-27 2019-07-30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d/or using camera 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light redirection devices
US10051182B2 (en) 2015-10-05 2018-08-14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motion and/or changing light conditions during image capture
US10225445B2 (en) 2015-12-18 2019-03-05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amera lens or viewing point indicator
US10003738B2 (en) 2015-12-18 2018-06-19 Light Lab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or indicating a blocked sensor or camera module
US10306218B2 (en) 2016-03-22 2019-05-28 Light Labs Inc. Camera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6415664B1 (ja) * 2017-09-27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545452B2 (en) * 2018-01-16 2020-01-28 Oki Da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handle with shiftable operational posi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6562A (ja) * 2000-01-27 2001-07-31 Canon Inc 搬送ユニット着脱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740920A (zh) * 2004-08-28 2006-03-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可折叠手柄的显影单元和具有该显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CN201000546Y (zh) * 2007-01-21 2008-01-02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5556A (ja) 1986-08-13 1988-02-26 Nippon Atom Ind Group Co Ltd 移動物質の超音波測定装置
JPH064350Y2 (ja) * 1986-09-09 1994-02-02 東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JPH03110460A (ja) 1989-09-25 1991-05-10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ガラスチューブの検査方法
JPH03110460U (zh) * 1990-02-24 1991-11-13
JPH0980943A (ja) * 1995-09-08 1997-03-2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1100576A (ja) 1999-07-27 2001-04-13 Ricoh Co Ltd 定着ユニット脱落防止装置
JP2006003714A (ja) 2004-06-18 2006-01-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2997A (ja) 2004-12-07 2006-06-22 Seiko Epson Corp 定着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100596577B1 (ko) * 2004-12-23 2006-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
JP5347320B2 (ja) 2008-05-01 2013-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07172B2 (ja) 2008-05-01 2014-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02408B2 (ja) * 2009-08-31 2014-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用ローラ、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定着装置のローラ交換補助具、定着装置のローラ交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6562A (ja) * 2000-01-27 2001-07-31 Canon Inc 搬送ユニット着脱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740920A (zh) * 2004-08-28 2006-03-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可折叠手柄的显影单元和具有该显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CN201000546Y (zh) * 2007-01-21 2008-01-02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8005B2 (en) 2014-04-01
JP2012032472A (ja) 2012-02-16
US20120027462A1 (en) 2012-02-02
JP5552943B2 (ja) 2014-07-16
CN102346419B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6419B (zh) 定影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1644909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0570508C (zh) 定影装置
CN101093382B (zh) 定影器单元和具有该定影器单元的成像设备
CN103869671A (zh) 图像加热设备
JP6344926B2 (ja) 押圧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加熱装置
JP4691550B2 (ja) ベルト定着機/後処理機
JP2008286967A (ja) 露光ユニット移動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00327A (zh) 定影装置
JP4694740B2 (ja) 現像装置
JP20082869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16370A (ja) スプリング装荷されたオイル分配用予熱ドナーロール
JP201405600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219714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transfer
JPH05100542A (ja) カラープリンタ用の現像モジユール
CN101446788B (zh) 充电器和使用该充电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040741A (ja) 液体現像フルカラー電子写真装置
JP407792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14239A (ja) 定着装置
JP20050039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74889A (ja) 定着装置
JP2015152815A (ja) クリーニングウェブ圧接用ローラ、ウェブ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997165A (zh) 滑动摩擦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及其维护方法
JP2001305886A (ja) 液体現像電子写真装置
JPH04372972A (ja) 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