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4504A -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4504A
CN102334504A CN2011102054784A CN201110205478A CN102334504A CN 102334504 A CN102334504 A CN 102334504A CN 2011102054784 A CN2011102054784 A CN 2011102054784A CN 201110205478 A CN201110205478 A CN 201110205478A CN 102334504 A CN102334504 A CN 102334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p
agent
composition
behind
triaz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54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4504B (zh
Inventor
郑敬敏
何爱华
冯建雄
李明甫
张崇斌
时晓磊
张�杰
黄发伟
韦挺
侯江利
孙瑞
赵海军
梅红玉
寇鹏斌
乌小瑜
陆海瑞
刘卫博
达普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743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41499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74308.0A priority patent/CN104041497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74311.2A priority patent/CN104041510B/zh
Priority to CN201110205478.4A priority patent/CN102334504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74309.5A priority patent/CN104041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4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4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三唑类杀菌剂选自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是1∶30~30∶1。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悬浮种衣剂、糊剂剂型。本发明组分合理,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杀菌剂品种,是杀菌剂领域中一大里程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它通过锁住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而阻止细胞的ATP合成,从而抑制其线粒体呼吸而发挥抑菌作用。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而且能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中很快降解。尽管该类杀菌剂作用机理独特,但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的速度也很快,使用成本高,所以限制了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的大面积推广使用。
丁香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类化合物,英文通用名:coumoxystrobin,化学名称:(E)-2-(2-((3-丁基-4-甲基-香豆素-7-基-氧基)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农用杀菌剂,对由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油菜菌核病、苹果树腐烂病、水稻稻瘟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有很好的防效。
己唑醇,英文通用名hexaconazole,化学名称:(RS)-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1-基)-己-2-醇。己唑醇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
氟硅唑,又名克菌星、新星、福星,英文通用名flusilazole,化学名称:双(4-氟苯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亚甲撑)硅烷。可抑制甾醇脱甲基化,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可用于防治梨黑星病和苹果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谷类白粉病和眼点病、小麦颖枯病、叶锈病和条锈病、大麦叶斑病等。
环丙唑醇,英文通用名cyproconazole,分子式C15H18ClN3O,化学名称2-(4-氯苯基)-3-环丙基-1-(1H-1,2,4-三唑-1-基)丁-2-醇,属唑类杀菌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甾醇脱甲基化,用于防治谷类和咖啡锈病,谷类、果树和葡萄白粉病,花生、甜菜叶斑病,苹果黑星病和花生白腐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禾谷类作物、咖啡、甜菜、果树和葡萄上的白粉菌目、锈菌目、属孢霉属、喙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菌均有效。
粉唑醇,英文通用名Flutriafol,化学名称:α-(2-氟苯基)-α-(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有效地防治麦类作物白粉病、锈病、黑穗病、玉米黑穗病等。
叶菌唑,英文通用名Metconazole,化学名称:(1RS,5RS;1RS,5SR)-5-(4-氯苄基)-2,2-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为脱甲基化酶抑制剂,是一种新的、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颖枯病;大麦锈病、白粉病。兼具优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对小麦的颖枯病特别有效,预防、治疗效果俱佳。
种菌唑,英文通用名ipconazole,化学名称:2-((4-氯苄基)甲基-5-(1-异丙基)-1-(1H-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通过种子处理由根部向茎叶传导,对赤霉病、叶斑病、枯萎病有很好的防效。
四氟醚唑,英文通用名tetraconazole,化学名称:2-(2,4-二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丙基1,1,2,2-四氟乙基醚,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并传导,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持效期6周。可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颖祜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瓜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白粉病等。既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使用。
尽管丁香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农用杀菌剂,但它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作用机理单一,田间应用上长期重复使用病菌会产生抗性,导致防效降低,且使用成本高。上述己唑醇、氟硅唑等三唑类农药,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的速度也很快,单独施用用药量越来越大,且用药量大会抑制作物生长。如果连续用药次数超过三次,很有可能造成作物叶片变小、变硬、变脆、变黑等药害情况。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复配,意外发现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保护的防治效果、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减缓病菌抗性的产生,降低防治成本,对作物安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作物安全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剂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小麦纹枯病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包括:
A)第一活性成分丁香菌酯;
B)第二活性成分三唑类杀菌剂,选自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为1∶15~15∶1,最优选1∶10~10∶1。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含量总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90%,优选为3%~50%,活性成分累积量的大小也与剂型密切相关,如悬浮剂的活性成分累积量一般不超过50%。
本发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悬浮种衣剂、糊剂。
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粘结剂选自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填料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蒙脱土、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RSPERSE 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乳化剂选自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斯盘-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TERSPERSE 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防腐剂选自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
对微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TX-10、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600#、农乳400#;助乳化剂选自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醇;溶剂选自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甲苯、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水为去离子水。
对于乳油来说,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乳化剂T-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TX-10(通用名: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溶剂选自二甲苯、溶剂油(S-150、S-180、S-200)、甲苯、生物柴油、甲酯化植物油;助溶剂选自乙酸乙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丙酮、甲乙酮;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
对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020;乳化剂选自BY(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BY-110、BY-125、BY-14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农乳1601#、TERSPERSE 4894;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增稠剂选自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磷酸三苯酯;分散介质选自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油酸甲酯、柴油、机油、矿物油。
对悬浮种衣剂,可使用的助剂有:粘结剂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可溶性淀粉、聚丙烯接枝共聚物、黄原酸胶、微生物粘质物)、纤维素衍生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海藻类如海藻酸钠、琼脂,松香、石蜡、明胶、果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多元醇聚合物水溶性合成品,无机粘结剂选自硅酸镁铝、粘土、水玻璃、石膏;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RSPERSE 2020;乳化剂选自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乳化剂T-60、农乳1601#、TERSPERSE 4894;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防腐剂选自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消泡剂选自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水为去离子水。
对糊剂,可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成膜剂选自聚丙烯酰胺、丙烯酸树脂、丁二烯树脂、聚氨酯、硝酸纤维成膜剂;增稠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中、膨润土;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
本发明组分合理,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效果好,减少用药次数,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小麦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苹果树腐烂病,发明人以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
试验对象:苹果树腐烂病(Cytospora mandshurica),试验药剂丁香菌酯原药采用吉林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原药,三唑类: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原药采用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生产的原药。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技术部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将熔好的PDA培养基冷却至60-70℃,按设计量加入定量药剂,制成含有不同药量的含毒培养基,重复3次,待其充分冷却后,接种直径为0.5cm的苹果腐烂病菌片,放置培养箱中培养(温度25℃±1℃),5天进行调查,分别测量每个处理的菌落生长直径,并计算抑菌率,通过抑制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1-1丁香菌酯与己唑醇组合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061
表1-2丁香菌酯与氟硅唑组合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062
表1-3丁香菌酯与环丙唑醇组合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071
表1-4丁香菌酯与粉唑醇组合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072
表1-5丁香菌酯与叶菌唑组合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081
表1-6丁香菌酯与种菌唑组合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082
表1-7丁香菌酯与四氟醚唑组合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或四氟醚唑以重量比为1∶30~30∶1混用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苹果斑点落叶病,发明人以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
试验对象为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f.sp.mali,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设清水对照,重复3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为5mm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于不同药剂浓度的培养基平板上,置26℃温箱中培养72h;检查菌落直径,计算各药剂处理抑制菌丝生长的百分率,通过抑制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表2-1丁香菌酯与己唑醇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01
表2-2丁香菌酯与氟硅唑组合对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02
表2-3丁香菌酯与环丙唑醇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11
表2-4丁香菌酯与粉唑醇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12
表2-5丁香菌酯与叶菌唑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21
表2-6丁香菌酯与种菌唑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2-7丁香菌酯与四氟醚唑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3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以重量比为1∶30~30∶1混用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较好的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稻瘟病,发明人以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
试验对象为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设清水对照,重复3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为5mm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于不同药剂浓度的培养基平板上,置27℃、饱和湿度温箱中培养;待对照组菌落长满时,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药剂处理抑制菌丝生长的百分率,通过抑制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表3-1丁香菌酯与己唑醇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41
表3-2丁香菌酯与氟硅唑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42
表3-3丁香菌酯与环丙唑醇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51
表3-4丁香菌酯与粉唑醇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52
表3-5丁香菌酯与叶菌唑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61
表3-6丁香菌酯与种菌唑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62
表3-7丁香菌酯与四氟醚唑组合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7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以重量比为1∶30~30∶1混用对稻瘟病菌有较好的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水稻纹枯病,发明人以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
试验对象为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设清水对照,重复3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为5mm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于不同药剂浓度的培养基平板上,置27℃、饱和湿度温箱中培养;待对照组菌落长满时,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药剂处理抑制菌丝生长的百分率,通过抑制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表4-1丁香菌酯与己唑醇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81
表4-2丁香菌酯与氟硅唑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82
表4-3丁香菌酯与环丙唑醇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91
表4-4丁香菌酯与粉唑醇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192
表4-5丁香菌酯与叶菌唑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01
表4-6丁香菌酯与种菌唑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02
表4-7丁香菌酯与四氟醚唑组合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以重量比为1∶30~30∶1混用对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好的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小麦纹枯病,发明人以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
试验对象为造成小麦纹枯病的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设清水对照,重复3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为5mm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针将菌饼接于不同药剂浓度的培养基平板上,置27℃、饱和湿度温箱中培养;待对照组菌落长满时,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药剂处理抑制菌丝生长的百分率,通过抑制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表5-1丁香菌酯与己唑醇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5-2丁香菌酯与氟硅唑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5-3丁香菌酯与环丙唑醇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31
表5-4丁香菌酯与粉唑醇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32
表5-5丁香菌酯与叶菌唑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41
表5-6丁香菌酯与种菌唑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5-7丁香菌酯与四氟醚唑组合对禾谷丝核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5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以重量比为1∶30~30∶1混用对禾谷丝核菌有较好的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香蕉叶斑病,发明人以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
试验对象为香蕉叶斑病(Sigatokadiseaseofbanana)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尾孢菌叶斑病(Cercosproa musae)。试验药剂丁香菌酯原药采用吉林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原药,三唑类: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原药采用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生产的原药。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技术部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抑菌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设清水对照,重复3次。2010年在广东开平市龙胜镇发病蕉园选择初始发病的中部蕉叶,用油墨笔标记新形成的病斑(约5.0mm×1.0mm)进行试验,每个重复标记50个病斑,将各处理药剂均匀喷施在标记蕉叶的正反面。喷药前和喷药后10天分别调查并记录病斑长度,计算病斑长度增加值和抑菌效果,对不同处理的抑菌效果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表6-1丁香菌酯与己唑醇组合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61
表6-2丁香菌酯与氟硅唑组合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62
表6-3丁香菌酯与环丙唑醇组合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71
表6-4丁香菌酯与粉唑醇组合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72
表6-5丁香菌酯与叶菌唑组合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81
表6-6丁香菌酯与种菌唑组合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82
表6-7丁香菌酯与四氟醚唑组合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Figure BDA000007696755000029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以重量比为1∶30~30∶1混用对香蕉尾孢菌叶斑病有较好的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30%丁香菌酯、30%己唑醇、3%TERSPERSE 2700(聚羧酸盐,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K-12(十二烷基硫酸钠)、3%硅藻土、5%葡萄糖、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60%丁香菌酯·己唑醇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按7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5天的防效为92.4%。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10%己唑醇悬浮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4.5%和82.6%。
实施例2
称取10%丁香菌酯、20%氟硅唑、3%TERSPERSE 2700、3%扩散剂NNO、2%拉开粉BX、1%K-12、1%羧甲基纤维素、3%尿素、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30%丁香菌酯·氟硅唑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按5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5天的防效为91.1%。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40%氟硅唑乳油按4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是78.5%和76.4%。
实施例3
称取30%丁香菌酯、20%环丙唑醇、4%TERSPERSE 2700、2%扩散剂NNO、2%拉开粉BX、2%K-12、3%玉米淀粉、5%硫铵、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50%丁香菌酯·环丙唑醇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按800倍用水稀释,刮掉病斑处树皮后涂抹病斑,秋季检查防效为95.8%。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50倍和10%环丙唑醇悬浮剂按2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秋季检查防效分别是为86.8%和75.2%。
实施例4
称取5%丁香菌酯、45%粉唑醇、4%Morwet D-425(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出品)、3%扩散剂NNO、2%拉开粉BX、2%K-12、3%玉米淀粉、5%蔗糖、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50%丁香菌酯·粉唑醇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亩用量为8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3.5%。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亩用量为22.5g和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亩用量15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5.2%和85.6%。
实施例5
称取60%丁香菌酯、20%叶菌唑、3%TERSPERSE 2700、3%扩散剂NNO、2%拉开粉BX、2%K-12、1%羧甲基纤维素、5%尿素、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80%丁香菌酯·叶菌唑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亩用量为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3%。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6%叶菌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3.5%和78.9%。
实施例6
称取40%丁香菌酯、10%种菌唑、4%TERSPERSE 2700、2%扩散剂NNO、2%拉开粉BX、2%K-12、3%玉米淀粉、5%硫铵、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50%丁香菌酯·种菌唑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亩用量为8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4.5%。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6%种菌唑悬浮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1.8%和77.3%。
实施例7
称取40%丁香菌酯、4%四氟醚唑、3%TERSPERSE 2700、2%扩散剂NNO、3%拉开粉BX、2%K-12、5%葡萄糖、硅藻土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44%丁香菌酯·四氟醚唑水分散粒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按6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89.3%。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按8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1.2%和75.3%。
实施例8
称取1%丁香菌酯、30%己唑醇、5%木质素磺酸钙、2%拉开粉BX、2%K-12、5%白碳黑、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31%丁香菌酯·己唑醇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按4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88.6%。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10%己唑醇悬浮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2.7%和82.6%。
实施例9
称取20%丁香菌酯、30%氟硅唑、4%木质素磺酸钙、3%TERSPERSE 2700、2%拉开粉BX、2%K-12、3%白碳黑、轻钙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50%丁香菌酯·氟硅唑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按6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4天的防效为89.6%。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40%氟硅唑乳油按4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9.2%和78.2%。
实施例10
称取15%丁香菌酯、3%环丙唑醇、4%木质素磺酸钙、4%扩散剂NNO、2%拉开粉BX、2%K-12、3%白碳黑、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18%丁香菌酯·环丙唑醇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稻瘟病,亩用量为2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1.5%。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10%环丙唑醇悬浮剂亩用量为3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2.8%和78.3%。
实施例11
称取20%丁香菌酯、60%粉唑醇、4%木质素磺酸钙、3%TERSPERSE 2700、2%拉开粉BX、2%K-12、3%白碳黑、轻钙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80%丁香菌酯·粉唑醇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亩用量为6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3%。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亩用量为15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0.8%和75.3%。
实施例12
称取30%丁香菌酯、1%叶菌唑、5%木质素磺酸钙、2%拉开粉BX、2%K-12、5%白碳黑、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31%丁香菌酯·叶菌唑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亩用量为12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4.5%。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亩用量为22.5g和6%叶菌唑水乳剂按亩用量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8.2%和84.6%。。
实施例13
称取40%丁香菌酯、2%种菌唑、4%木质素磺酸钙、4%扩散剂NNO、2%拉开粉BX、2%K-12、3%白碳黑、凹凸棒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42%丁香菌酯·种菌唑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按5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5天的防效为91.9%。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6%种菌唑悬浮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是78.8%和69.4%。
实施例14
称取2%丁香菌酯、30%四氟醚唑、5%木质素磺酸钙、2%拉开粉BX、2%K-12、5%白碳黑、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32%丁香菌酯·四氟醚唑可湿性粉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稻瘟病,亩用量为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89.5%。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1.9%和77.8%。
实施例15
称取20%丁香菌酯、10%己唑醇、4%TERSPERSE 4894、1.5%TERSPERSE 2500、2%TERSPERSE 2020、1%硅酸镁铝、0.2%黄原胶、5%乙二醇、0.5%甲醛、0.5%有机硅消泡剂、2%磷酸三苯酯、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0%的丁香菌酯·己唑醇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亩用量为1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3.9%。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5g和10%己唑醇悬浮剂亩用量为45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5.8%和86.3%。
实施例16
称取5%丁香菌酯、35%氟硅唑、5%TERSPERSE 4894、2%TERSPERSE 2500、3%TERSPERSE 2020、0.2%黄原胶、5%丙二醇、0.5%苯甲酸、1%环氧氯丙烷、0.5%有机硅消泡剂、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40%的丁香菌酯·氟硅唑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稻瘟病,亩用量为1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88.5%。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40%氟硅唑乳油亩用量为12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0.3%和81.6%。
实施例17
称取17.5%丁香菌酯、2.5%环丙唑醇、2%TERSPERSE 2020、2%斯盘-60#、2%吐温-60#、1%TERSPERSE 2500、0.5%白炭黑、0.3%黄原胶、5%乙二醇、0.5%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0%的丁香菌酯·环丙唑醇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小麦纹枯病,亩用量为1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3%。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0g和10%环丙唑醇悬浮剂亩用量为3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3.8%和79.4%。
实施例18
称取12%丁香菌酯、18%粉唑醇、1%TERSPERSE 2020、3%农乳1601#、2%农乳2201#、1%TERSPERSE 2500、0.3%黄原胶、5%乙二醇、0.5%甲醛、0.5%有机硅消泡剂、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0%的丁香菌酯·粉唑醇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亩用量为2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6%。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亩用量为22.5g和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亩用量15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6.4%和84.3%。
实施例19
称取20%丁香菌酯、2%叶菌唑、4%TERSPERSE 4894、1.5%TERSPERSE 2500、1%TERSPERSE 2020、0.2%硅酸镁铝、5%乙二醇、0.5%甲醛、0.5%有机硅消泡剂、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2%丁香菌酯·叶菌唑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亩用量为1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3.8%。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6%叶菌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5.5%和79.9%。
实施例20
称取20%丁香菌酯、10%种菌唑、3%TERSPERSE 4894、1.5%TERSPERSE 2500、1%TERSPERSE 2020、0.2%黄原胶、5%丙二醇、0.5%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0%丁香菌酯·种菌唑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按45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5天的防效为92.4%。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6%种菌唑水乳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是77.7%和72.4%。
实施例21
称取15%丁香菌酯、5%四氟醚唑、1%扩散剂NNO、3%农乳700#、2%农乳1601#、2%TERSPERSE 2500、0.3%黄原胶、5%丙二醇、0.5%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0%的丁香菌酯·四氟醚唑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斑点落叶病,按4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5天的防效为91.8%。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是79.7%和73.5%。
实施例22
称取10%丁香菌酯、5%己唑醇、4%TX-10、5%农乳700#、6%农乳500#、4%农乳1601#、15%环己酮、5%N-甲基吡咯烷酮、5%正丁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15%丁香菌酯·己唑醇微乳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按150倍用水稀释,刮掉病斑处树皮后涂抹病斑,秋季检查防效为96.5%。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50倍和10%己唑醇悬浮剂按1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秋季检查防效分别是为88.8%和77.2%。
实施例23
称取2.5%丁香菌酯、7.5%氟硅唑、4%农乳700#、3%农乳500#、6%农乳600#、10%二甲苯、5%环己酮、5%异丙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10%丁香菌酯·氟硅唑微乳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按15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1.6%。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10%氟硅唑乳油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5.7%和81.3%。
实施例24
称取10%丁香菌酯、5%环丙唑醇、4%TX-10、5%农乳700#、6%农乳500#、4%农乳1601#、15%环己酮、5%N-甲基吡咯烷酮、5%正丁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15%丁香菌酯·环丙唑醇微乳剂。
该配方用于水稻纹枯病,亩用量为2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4.3%。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3g和10%环丙唑醇悬浮剂亩用量为3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2.6%和78.8%。
实施例25
称取2%丁香菌酯、10%粉唑醇、5%农乳700#、3%农乳500#、6%农乳600#、10%二甲苯、13%环己酮、5%乙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12%丁香菌酯·粉唑醇微乳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稻瘟病,亩用量为5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1.5%。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亩用量为22.5g和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亩用量15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5.3%和82.4%。
实施例26
称取5%丁香菌酯、5%叶菌唑、5%农乳700#、3%农乳500#、6%农乳600#、5%二甲苯、20%环己酮、5%乙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10%丁香菌酯·叶菌唑微乳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稻瘟病,亩用量为3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4%。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6%叶菌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4.7%和79.2%。
实施例27
称取7.5%丁香菌酯、5%种菌唑、5%农乳700#、3%农乳500#、6%农乳600#、10%二甲苯、20%环己酮、5%乙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12.5%丁香菌酯·种菌唑微乳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稻瘟病,亩用量为3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3.8%。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5g和6%种菌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2.3%和75.3%。
实施例28
称取7%丁香菌酯、3%四氟醚唑、3%TX-10、4%农乳700#、3%农乳500#、6%农乳1601#、30%环己酮、3%正丁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搅拌后制得10%丁香菌酯·四氟醚唑微乳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亩用量为3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0.5%。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5g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0.9%和76.8%。
实施例29
称取5%丁香菌酯、15%己唑醇、4%农乳500#、2%农乳600#、3%农乳2201#、去掉3%亚磷酸三苯酯,20%二甲基亚砜、二甲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0%丁香菌酯·己唑醇乳油。
该配方用于防治稻瘟病,亩用量为2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7%。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5g和30%己唑醇悬浮剂亩用量为2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5.8%和65.2%。
实施例30
称取10%丁香菌酯、15%氟硅唑、4%农乳500#、2%农乳600#、3%农乳2201#、10%二甲基甲酰胺、溶剂油S-180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5%丁香菌酯·氟硅唑乳油。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亩用量为2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0.5%。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40%氟硅唑乳油亩用量为12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9.3%和71.2%。
实施例31
称取3%丁香菌酯、7%环丙唑醇、5%农乳500#、2%农乳400#、3%农乳700#,15%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0%丁香菌酯·环丙唑醇乳油。
该配方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按15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0.6%。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10%环丙唑醇悬浮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6.8%和68.3%。
实施例32
称取5%丁香菌酯、10%粉唑醇、5%农乳500#、3%农乳400#、3%农乳600#、25%环己酮、二甲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制得15%丁香菌酯·粉唑醇乳油。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按15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4天的防效为90.1%。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3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0.2%和68.2%。
实施例33
称取2%丁香菌酯、8%叶菌唑、5%农乳500#、3%TX-10、4%农乳1601#、10%丙酮、二甲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0%丁香菌酯·叶菌唑乳油。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按2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4天的防效为911%。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6%叶菌唑水乳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1.2%和78.2%。
实施例34
称取7%丁香菌酯、3%种菌唑、4%农乳500#、4%农乳600#、3%农乳700#,10%丙酮、甲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0%丁香菌酯·种菌唑乳油。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亩用量为4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4%。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5g和6%种菌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3.3%和74.1%。
实施例35
称取12%丁香菌酯、4%四氟醚唑、4%农乳500#、6%农乳600#,8%二甲基甲酰胺、S-200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16%丁香菌酯·四氟醚唑乳油。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亩用量为25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3%。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5g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9.9%和75.8%。
实施例36
称取5%丁香菌酯、10%己唑醇、2%TERSPERSE 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4%斯盘-60#、3%吐温-60#、4%农乳2201#、3%农乳700#、1%TERSPERSE 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0.5%白炭黑、5%丙二醇、1%环氧氯丙烷、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5%丁香菌酯·己唑醇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亩用量为3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3.9%。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5g和10%己唑醇悬浮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7.8%和85.2%。
实施例37
称取7.5%丁香菌酯、7.5%氟硅唑、2%扩散剂NNO、3%农乳2201#、10%BY-110、1%TERSPERSE 2500、1%硅酸镁铝、3%甘油、15%环氧大豆油、大豆油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5%丁香菌酯·氟硅唑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按2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2.3%。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10%氟硅唑乳油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6.7%和83.2%。
实施例38
称取4%丁香菌酯、6%环丙唑醇、1.5%TERSPERSE 2020、3%斯盘-60#、3%吐温-60#、8%BY-110、1%TERSPERSE 2500、0.5%白炭黑、5%丙二醇、20%环氧大豆油、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0%丁香菌酯·环丙唑醇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按15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91.3%。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10%环丙唑醇悬浮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8.8%和72.5%。
实施例39
称取6%丁香菌酯、14%粉唑醇、3%TERSPERSE 2020、5%斯盘-60#、3%吐温-60#、6%BY-125、2%TERSPERSE 2500、0.5%白炭黑、5%丙二醇、0.5%苯甲酸、1%环氧氯丙烷、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0%的丁香菌酯·粉唑醇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按2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4天的防效为91.2%。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3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9.2%和70.2%。
实施例40
称取8%丁香菌酯、2%叶菌唑、1%扩散剂NNO、5%BY-125、3%斯盘-60#、3%吐温-60#、4%农乳1601#、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0.5%膨润土、5%甘油、3%磷酸三苯酯、菜籽油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0%丁香菌酯·叶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按15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4天的防效为92.2%。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6%叶菌唑水乳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是为82.2%和77.2%。
实施例41
称取4.5%丁香菌酯、5.5%种菌唑、2%TERSPERSE 2020、4%斯盘-60#、3%吐温-60#、4%农乳2201#、3%农乳700#、1%TERSPERSE 2500、0.5%白炭黑、5%丙二醇、1%环氧氯丙烷、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0%丁香菌酯·种唑醇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按2000倍用水稀释喷雾,药后15天的防效为90.4%。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2000倍和6%种菌唑水乳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5天的防效分别是79.3%和68.1%。
实施例42
称取8.5%丁香菌酯、3.5%四氟醚唑、3%TERSPERSE 2020、5%斯盘-60#、3%吐温-60#、6%农乳2201#、2%TERSPERSE 2500、0.5%白炭黑、5%丙二醇、1%环氧氯丙烷、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2%的丁香菌酯·四氟醚唑可分散油悬浮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稻瘟病,亩用量为30g,用水50kg稀释喷雾,药后10天的防效为88.5%。20%丁香菌酯悬浮剂亩用量为22.5g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亩用量为5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0天的防效分别是为78.9%和75.2%。
实施例43
称取10%丁香菌酯、10%己唑醇、1%TERSPERSE 2700、1%TERSPERSE 2500、3%TERSPERSE 4894、2.0%聚乙烯吡咯烷酮、0.2%黄原胶、5%乙二醇、0.3%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0%丁香菌酯·己唑醇悬浮种衣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每100kg小麦种子用50g兑水2升包衣,小麦拔节时调查防效为91.3%。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00kg小麦种子用150克、10%己唑醇悬浮剂按100kg小麦种子用8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是72.5%和68.3%。
实施例44
称取2%丁香菌酯、1%粉唑醇、3%TERSPERSE 4894、2%TERSPERSE 2500、1%TERSPERSE 2020、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膨润土、5%乙二醇、0.3%苯甲酸钠、0.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丁香菌酯·粉唑醇悬浮种衣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每100kg水稻种子用1000g兑水1.5升包衣,水稻拔节时调查防效为91.8%。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00kg水稻种子用150g、20%粉唑醇悬浮剂按100kg水稻种子用8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是75.5%和71.4%。
实施例45
称取10%丁香菌酯、5%种菌唑、3%TERSPERSE 4894、1%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3%扩散剂NNO、2.0%聚醋酸乙烯酯、0.2%黄原胶、5%丙二醇、0.3%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5%丁香菌酯·种菌唑悬浮种衣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每100kg小麦种子用60g兑水2升包衣,小麦拔节时调查防效为91.7%。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00kg小麦种子用150g、6%种菌唑水乳剂按100kg小麦种子用8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是72.5%和75.3%。
实施例46
称取5%丁香菌酯、5%环丙唑醇、3%TERSPERSE 4894、1%TERSPERSE 2500、0.5%TERSPERSE 2020、2.0%聚乙烯醇、0.2%黄原胶、5%甘油、0.3%苯甲酸、0.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0%丁香菌酯·环丙唑醇悬浮种衣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每100kg小麦种子用200g兑水2升包衣,小麦拔节时调查防效为89.5%。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00kg小麦种子用150g、10%环丙唑醇悬浮剂按100kg小麦种子用180g,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是72.5%和78.2%。
实施例47
称取1.5%丁香菌酯、1%己唑醇、3%木质素磺酸盐、8%聚丙烯酰胺、5%硅酸镁铝、2%乙二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2.5%丁香菌酯·己唑醇糊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春季刮掉病斑处树皮后,稀释10倍涂抹病斑,秋季检查防效为99.5%。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50倍和10%己唑醇悬浮剂按100倍稀释后涂抹病斑,秋季检查防效分别是为87.8%和75.2%。
实施例48
称取0.3%丁香菌酯、0.7%氟硅唑、4%烷基萘磺酸盐、7%丁二烯树脂、5%膨润土、2%丙二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丁香菌酯·氟硅唑糊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春季刮掉病斑处树皮后,稀释3倍涂抹病斑,秋季检查防效为97.8%。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50倍和40%氟硅唑乳油按300倍稀释后涂抹病斑,秋季检查防效分别是为87.8%和65.2%。
实施例49
称取0.4%丁香菌酯、0.6%环丙唑醇、3%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3%丙烯酸树脂、28%膨润土、2%乙二醇、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丁香菌酯·环丙唑醇糊剂。
该配方用于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春季刮掉病斑处树皮后,稀释5倍涂抹病斑,秋季检查防效为100%。20%丁香菌酯悬浮剂按150倍和10%环丙唑醇悬浮剂按200倍稀释后涂抹病斑,秋季检查防效分别是为87.8%和64.2%。
从以上实施例中可见,丁香菌酯与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组合复配,可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悬浮种衣剂、糊剂剂型,对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稻瘟病、稻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小麦纹枯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用药量少、防治效果高等优点,节约了用药成本和用药量,且对作物安全性良好,因此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Claims (9)

1.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是(1∶30)~(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是(1∶15)~(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重量比是(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之一所述的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类杀菌剂选自己唑醇、氟硅唑、环丙唑醇、粉唑醇、叶菌唑、种菌唑、四氟醚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3%~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悬浮种衣剂、糊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小麦纹枯病中的用途。
CN201110205478.4A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Active CN102334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4310.8A CN104041499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201410074308.0A CN104041497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201410074311.2A CN104041510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201110205478.4A CN102334504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201410074309.5A CN104041498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5478.4A CN102334504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4309.5A Division CN104041498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201410074311.2A Division CN104041510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201410074310.8A Division CN104041499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201410074308.0A Division CN104041497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4504A true CN102334504A (zh) 2012-02-01
CN102334504B CN102334504B (zh) 2014-03-19

Family

ID=45510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5478.4A Active CN102334504B (zh) 2011-07-19 2011-07-19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450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0009A (zh) * 2013-06-06 2013-09-18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与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4186488A (zh) * 2014-09-22 2014-12-10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果蔬灰霉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04412A (zh) * 2015-08-18 2015-12-02 诺农(北京)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增效剂与三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307A (zh) * 2009-02-09 2009-07-22 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真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307A (zh) * 2009-02-09 2009-07-22 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的农用杀真菌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娜娜: "含取代苯乙酮的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0009A (zh) * 2013-06-06 2013-09-18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与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4186488A (zh) * 2014-09-22 2014-12-10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果蔬灰霉病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04412A (zh) * 2015-08-18 2015-12-02 诺农(北京)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增效剂与三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
CN105104412B (zh) * 2015-08-18 2017-03-08 诺农(北京)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增效剂与三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4504B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8559B (zh) 一种含噻呋酰胺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CN102771502B (zh)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2715156A (zh) 一种含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255740A (zh) 一种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2696646A (zh) 一种含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CN102428930B (zh) 一种含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34504B (zh)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83215B (zh)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00026B (zh) 一种含有环丙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88890B (zh) 一种含丁香菌酯和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2626090B (zh) 含噻呋酰胺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349531B (zh) 一种含丁香菌酯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17671B (zh) 一种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10870480A (zh) 一种含噁霉灵和二氯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
CN102805083B (zh) 一种含苯菌酮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2715169A (zh) 一种含二氰蒽醌的农用杀菌复配组合物
CN104041510B (zh)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4041499B (zh)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93215B (zh) 一种含丁香菌酯和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2835399A (zh) 一种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2771488B (zh) 一种含异噻唑啉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2626089A (zh) 含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696632B (zh) 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041498B (zh)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4041497B (zh) 一种含有丁香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