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1490A -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1490A
CN102331490A CN201110193401A CN201110193401A CN102331490A CN 102331490 A CN102331490 A CN 102331490A CN 201110193401 A CN201110193401 A CN 201110193401A CN 201110193401 A CN201110193401 A CN 201110193401A CN 102331490 A CN102331490 A CN 102331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platform
hard
slide plat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3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1490B (zh
Inventor
贾玉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oxi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oxing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to CN 2011101934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1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1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1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1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14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检测方法,具体而言是指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平台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检测平台包括平面板,以及垂直设置于平面板中间的立面板,立面板一侧为载布台,另一侧安装有摄像装置,滑板活动地安装于载布台上并可沿载布台长度方向滑动,在载布台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测量装置。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检测方法,具体而言是指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抗弯刚度是指织物抵抗其弯曲形状变化的能力,常用于评价相反的特性——柔软度。织物刚柔性直接影响服装廓形与合身程度,一般内衣要求具有良好的柔软度,使穿着合体舒适,而外衣则要求具有一定的刚度,使形状挺括有形。影响织物刚柔性的因素很多,有纤维的弯曲性能、纱线的结构、还有织物的组织特性及后整理等。
国家标准针对织物刚柔性检测,规定了两种方法:斜面法和心形法。斜面法是最简易的方法,用于评定厚型织物的硬挺度,采用弯曲长度、弯曲刚度与抗弯弹性模量指标,其值越大,织物越硬挺;心形法用于评定薄型和有卷边现象的织物的柔软度,采用悬垂高度为测试指标,其值越大,织物越柔软。
织物的抗皱性能是评价织物保持平整性能的指标,评价方法有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主观评价方法目前最为成熟的主观评价织物抗皱性能的方法是AATCC的林克尔试验仪外观法,将织物上下两边旋转一周压缩,除压放置后评价折皱状态,采用目测评级的方法评级。参照样为平挺度测试方法中采用样照AATCC 128-2003。共有1、2、3、4、5五个级别,织物与参照样对比,确定织物的抗皱等级,测试结果用DP表示。从1级到5级抗皱性能越来越好,一般来说,DP大于3.5级的织物为抗皱性能良好的织物。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评价织物的抗皱等级,比较接近服装使用状态时折皱状况,因而被广泛地采用。客观评价方法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根据被认可的标准,对织物的折皱状况进行评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织物折皱状态进行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客观评价抗皱性能的方法就是折皱回复角法,GB/T 38l9—1997和AATCC66—2003。两种标准测量原理相同,不同的是AATCC采用的载荷是可调的,GB/T 38l9—1997是不可调的。
采用上述织物传统刚柔性和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目前评价织物刚柔性和抗皱性能需要两台仪器分别评价,极大影响测试效率,而刚柔性和抗皱性关系紧密,如用一台仪器解决,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第二、传统测试仪器价格较高,大多纺织企业出于降低成本考虑,一般不购置,进而影响了产品性能检测。
第三、传统刚柔性检测采用稳定状态的斜面法和心形法,但面料使用过程中复杂的应力变化未能考虑,评价方法不符合实际使用环境。 
第四、抗皱性的主观评价方法方法采用人的主观判断来对织物的折皱状况进行评价,偏差较大,尤其在DP值达到3.5以上的时候,样照之间的差异小是很明显,判断起来难度较大。客观评价方法中通用测量方法GB/T 38l9-l997和 AATCC66—2003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测量的精度难以保证。仪器和读数的误差较大,二是测量的方法与实际使用情况有一定差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织物的折皱状况通常都是三维的,而测量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的方法只是一个方向上的情况,所以测试结果未必能够准确地反映织物的抗皱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的织物刚柔性、抗皱性能一体化检测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平台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检测平台包括平面板,以及垂直设置于平面板中间的立面板,立面板一侧为载布台,另一侧安装有摄像装置,滑板活动地安装于载布台上并可沿载布台长度方向滑动,在载布台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测量装置。
进一步地:
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与摄像装置相连。
用于测试的织物居中放置在载布台上,织物的一端贴于检测平台的立面板上。 
织物的长度和宽度皆设置为20cm。
所述的检测平台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平面板和立面板组成一个倒T型检测平台,检测平台的厚度为1cm,水平面长度46cm,宽度21cm,立面板的高度为9cm,立面板的右侧为载布台,长度为25cm。
在载布台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在滑板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滑板通过滑轮沿滑槽在载布台上滑动。
在载布台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槽,滑槽设置于距离载布台两侧边缘各5cm处,滑槽的长度为13cm、宽度为1 cm、深度为5mm,滑板设置为契形,契形滑板的高度为6cm,契形滑板的上、下表面均为矩形,其中:上表面长度21cm,宽度1cm,下表面长度21cm,宽度2cm,两个滑轮安装于滑板的底部,滑轮直径1cm;滑轮分别对应安装于载布台上的两条滑槽内。
所述的测量装置,在载布台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精度为1mm的标尺,或者在载布台的两端直接标示刻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待检测的织物裁剪成检测用试样,将织物试样熨烫平整后,平铺在检测平台的载布台中央,织物的左侧紧贴检测平台的立面板,通过设置在检测平台左侧的摄像机拍摄记录测试织物的侧面图像,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分别计算织物的侧面面积和载布台的宽度,并计算得织物平整状态下的侧面面积S0和织物平整态表观平均厚度d0
②、手动推动滑板向左移动,压缩织物,同时观察载布台两端的刻度,当滑板距离检测平台立面板的距离为5倍d0值时停止,用摄像机第二次拍摄织物的侧面图像,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计算织物压缩状态下侧面面积和载布台宽度,并计算得织物压缩状态下的侧面面积S1和织物的压缩面积变化率δ;
③、将滑板静置在步骤2压缩后的位置30分钟后,缓慢将滑板向右移动至检测平台的最右侧,让织物在无压力状态下恢复5分钟,然后,摄像机第三次拍摄记录织物的侧面图像,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后,人工在图像上选择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并计算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及载布台宽度,获得织物恢复后的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平均值和织物起皱厚度差异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针对现有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和刚柔性检测方法需要两台设备,并分别进行检测的问题,采取压缩法原理,将织物在压缩机构处理下,模拟人体实际穿着过程中的过程,并通过记录压缩前、压缩后,压缩后去除外力后的恢复状态的图象对比,最终获得织物刚柔性、抗皱性能指标,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3为平整织物侧面图像示意图;
图4为压缩织物侧面图像示意图;
图5为压缩恢复后的侧面图像示意图。
图中标号:1、检测平台;2、滑槽;3、织物;4、滑板;5、滑轮;6、刻度;7、摄像装置;8、计算机;9、织物侧面最高峰值;10、平面板;11、立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检测平台1包括平面板10,以及垂直设置于平面板10中间的立面板11,平面板10和立面板11组成一个倒T型检测平台,检测平台1优选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采用有机玻璃,检测平台1的厚度(即平面板10厚度)为1cm,水平面长度46cm,宽度21cm,立面板11的高度为9cm,立面板11的右侧为载布台,长度为25cm,在载布台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槽2,本实施例中,滑槽2设置于距离载布台两侧边缘各5cm处,滑槽2的长度为13cm、宽度为1 cm、深度为5mm。滑板4活动地安装于载布台上并可沿载布台长度方向滑动,在滑板4的底部安装有滑轮5,本实施例中,滑轮5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载布台上两组滑槽2,滑轮5安装于滑槽2中,滑板4通过滑轮5沿滑槽2在载布台上滑动。本实施例中,滑板4设置为契形,契形滑板4的高度为6cm,契形滑板4的上、下表面均为矩形,其中:上表面长度21cm,宽度1cm,下表面长度21cm,宽度2cm,两个滑轮5安装于滑板4的底部,滑轮直径1cm;在载布台的两端(沿滑槽2方向)设置精度为1mm的标尺,或者在载布台的两端直接标示刻度6,用于确定滑板4在滑槽2内的移动距离。在立面板11左侧的平面板10上安装有摄像装置7,本实施例中,摄像装置7安装于平面板10的左侧中间位置,摄像装置7为调整好焦距的CANONA710IS数码摄像机,摄像装置7与计算机8通过数据线相连。用于测试的织物3长宽皆设置为20cm,居中放置在载布台上,并将其一端贴于检测平台的立面板11上。 
本发明的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待检测的织物裁剪成检测用试样,本实施例中,剪成长宽均是20cm的方形试样,将织物试样熨烫平整后,平铺在检测平台的载布台中央,织物的左侧紧贴检测平台的立面板,通过设置在检测平台左侧的摄像机拍摄记录测试织物的侧面图像如图3,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分别计算织物的侧面面积A0和载布台的宽度B0(织物的侧面面积A0和载布台的宽度B0可通过计算机内置的具有不规则图形面积积分和长度计算功能软件计算获得,或者通过autocad软件查询面积和长度功能获得),以载布台宽度21cm作为标尺,计算得织物平整状态下的侧面面积S0(mm2)和织物平整态表观平均厚度d0,具体如下:
Figure 201110193401X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测试中:织物未压缩的方向尺寸基本不变(假定一直保持200mm),则织物平整态表观平均厚度d0=S0/200(mm)。
②、手动推动滑板向左移动,压缩织物,同时观察载布台两端的刻度,当滑板距离检测平台立面板的距离为5倍的d0值时停止,用摄像机第二次拍摄织物的侧面图像如图4所示,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计算织物压缩状态下侧面面积A1和载布台宽度B1(计算方法如步骤1),以载布台宽度21cm作为标尺,计算得织物压缩状态下的侧面面积S1(mm2)和织物的压缩面积变化率δ,具体如下:
Figure 160092DEST_PATH_IMAGE002
由于织物刚性越好,则织物压缩后的侧面面积变化越大,因此,根据面料压缩前后的侧面面积变化,可以评价织物的刚柔性能。织物的压缩面积变化率δ=(S1-S0)/S0,δ值越大,说明织物硬挺度越好,反之越柔软。
③、将滑板静置在步骤2压缩后的位置30分钟后,缓慢将滑板向右移动至检测平台的最右侧,让织物在无压力状态下恢复5分钟,然后,摄像机第三次拍摄记录织物的侧面图像如图5所示,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后,人工在图像上选择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并计算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H1、H2、H3、H4、H5,及载布台宽度B2(计算方法如步骤1),获得织物恢复后的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平均值d1
Figure 201110193401X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由于织物抗皱性越好,则压缩后恢复性能越好,在织物侧面表现出的最高峰值越小,因此,织物起皱厚度差异率η,即η=(d1-d0)/ d0。其中:η值越大,则织物压缩后起皱恢复性能越差,反之则较佳,据此评价织物的压皱后恢复性能。
上述式中:载布台宽度B0、B1、B2应为一致,由于实际检测存在误差,所以分别以检测的载布台宽度B0、B1、B2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织物是纱线集合体,经向、纬向及其他各个方向性能都具有一定差异,因此,为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织物性能,可根据实际需求,利用本发明方法及其,对织物不同方向分别进行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从而达到全面评价织物性能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平台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检测平台包括平面板,以及垂直设置于平面板中间的立面板,立面板一侧为载布台,另一侧安装有摄像装置,滑板活动地安装于载布台上并可沿载布台长度方向滑动,在载布台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测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与摄像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测试的织物居中放置在载布台上,织物的一端贴于检测平台的立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织物的长度和宽度皆设置为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平台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平面板和立面板组成一个倒T型检测平台,检测平台的厚度为1cm,水平面长度46cm,宽度21cm,立面板的高度为9cm,立面板的右侧为载布台,长度为2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载布台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在滑板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滑板通过滑轮沿滑槽在载布台上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载布台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槽,滑槽设置于距离载布台两侧边缘各5cm处,滑槽的长度为13cm、宽度为1 cm、深度为5mm,滑板设置为契形,契形滑板的高度为6cm,契形滑板的上、下表面均为矩形,其中:上表面长度21cm,宽度1cm,下表面长度21cm,宽度2cm,两个滑轮安装于滑板的底部,滑轮直径1cm;滑轮分别对应安装于载布台上的两条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装置,在载布台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精度为1mm的标尺,或者在载布台的两端直接标示刻度。
10.一种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待检测的织物裁剪成检测用试样,将织物试样熨烫平整后,平铺在检测平台的载布台中央,织物的左侧紧贴检测平台的立面板,通过设置在检测平台左侧的摄像机拍摄记录测试织物的侧面图像,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分别计算织物的侧面面积和载布台的宽度,并计算得织物平整状态下的侧面面积S0和织物平整态表观平均厚度d0
②、手动推动滑板向左移动,压缩织物,同时观察载布台两端的刻度,当滑板距离检测平台立面板的距离为5倍d0值时停止,用摄像机第二次拍摄织物的侧面图像,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计算织物压缩状态下侧面面积和载布台宽度,并计算得织物压缩状态下的侧面面积S1和织物的压缩面积变化率δ;
③、将滑板静置在步骤2压缩后的位置30分钟后,缓慢将滑板向右移动至检测平台的最右侧,让织物在无压力状态下恢复5分钟,然后,摄像机第三次拍摄记录织物的侧面图像,将拍摄的图片导入计算机后,人工在图像上选择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并计算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及载布台宽度,获得织物恢复后的织物侧面五个厚度最高峰值平均值和织物起皱厚度差异率。
CN 201110193401 2011-07-12 2011-07-12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1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93401 CN102331490B (zh) 2011-07-12 2011-07-12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93401 CN102331490B (zh) 2011-07-12 2011-07-12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1490A true CN102331490A (zh) 2012-01-25
CN102331490B CN102331490B (zh) 2013-12-25

Family

ID=45483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9340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1490B (zh) 2011-07-12 2011-07-12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1490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8269A (zh) * 2012-07-26 2012-11-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新的织物起皱装置及抗皱性测试方法
CN103335940A (zh) * 2013-06-04 2013-10-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测试织物抗皱性能的动态起皱装置
CN103728440A (zh) * 2014-01-17 2014-04-16 浙江理工大学 织物多方向硬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728307A (zh) * 2014-01-17 2014-04-16 浙江理工大学 模拟实际着装的织物抗皱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4569358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南方寝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布面破洞自动检测功能的验布机
CN108872061A (zh) * 2018-04-27 2018-11-23 江南大学 一种面料折皱回复性能测试装置及其用途
CN109507186A (zh) * 2018-11-20 2019-03-22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一种针织物卷边及收缩性一体化测试方法
CN109884062A (zh) * 2019-04-09 2019-06-14 江南大学 一种面料保形性的评价方法
CN109959566A (zh) * 2019-03-04 2019-07-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织物免烫性的弹性弯曲式测试方法
CN109959565A (zh) * 2019-03-04 2019-07-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可定量测试纤维免烫性的弹性弯曲式检测方法
CN109959568A (zh) * 2019-03-04 2019-07-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采用弹性弯曲的方式定量检测纱线免烫性的方法
CN110618074A (zh) * 2019-09-19 2019-12-27 东华大学 气压波动式双腔室织物鼓胀与气闭性同步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12362468A (zh) * 2020-09-14 2021-02-12 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皮革柔软度评定装置和评定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95827A (en) * 1981-03-31 1982-10-06 Wool Dev Int Measurement of diameters of small objects
CN86101625A (zh) * 1986-03-12 1987-09-23 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 微计算机控制的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
CN2634477Y (zh) * 2003-07-08 2004-08-18 浙江工程学院 织物悬垂形态三维测试装置
CN1825096A (zh) * 2005-12-20 2006-08-30 东华大学 织物动静态悬垂性的图像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CN101206212A (zh) * 2006-12-22 2008-06-25 李文霖 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
CN201237592Y (zh) * 2008-07-09 2009-05-13 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织物折皱弹性仪
CN101477107A (zh) * 2009-01-01 2009-07-08 绍兴文理学院 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
CN202141722U (zh) * 2011-07-12 2012-02-08 绍兴文理学院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95827A (en) * 1981-03-31 1982-10-06 Wool Dev Int Measurement of diameters of small objects
CN86101625A (zh) * 1986-03-12 1987-09-23 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 微计算机控制的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
CN2634477Y (zh) * 2003-07-08 2004-08-18 浙江工程学院 织物悬垂形态三维测试装置
CN1825096A (zh) * 2005-12-20 2006-08-30 东华大学 织物动静态悬垂性的图像测试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CN101206212A (zh) * 2006-12-22 2008-06-25 李文霖 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
CN201237592Y (zh) * 2008-07-09 2009-05-13 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织物折皱弹性仪
CN101477107A (zh) * 2009-01-01 2009-07-08 绍兴文理学院 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
CN202141722U (zh) * 2011-07-12 2012-02-08 绍兴文理学院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毅等: "ZYF-3型织物悬垂三维测试仪的研制", 《纺织学报》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8269B (zh) * 2012-07-26 2014-08-1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新的织物起皱装置及抗皱性测试方法
CN102768269A (zh) * 2012-07-26 2012-11-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新的织物起皱装置及抗皱性测试方法
CN103335940A (zh) * 2013-06-04 2013-10-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测试织物抗皱性能的动态起皱装置
CN103728440A (zh) * 2014-01-17 2014-04-16 浙江理工大学 织物多方向硬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728307A (zh) * 2014-01-17 2014-04-16 浙江理工大学 模拟实际着装的织物抗皱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728440B (zh) * 2014-01-17 2015-06-17 浙江理工大学 织物多方向硬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728307B (zh) * 2014-01-17 2015-09-16 浙江理工大学 模拟实际着装的织物抗皱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4569358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南方寝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布面破洞自动检测功能的验布机
CN104569358B (zh) * 2014-12-30 2016-07-13 南方寝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布面破洞自动检测功能的验布机
CN108872061B (zh) * 2018-04-27 2020-10-20 江南大学 一种面料折皱回复性能测试装置及其用途
CN108872061A (zh) * 2018-04-27 2018-11-23 江南大学 一种面料折皱回复性能测试装置及其用途
CN109507186B (zh) * 2018-11-20 2021-03-02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一种针织物卷边及收缩性一体化测试方法
CN109507186A (zh) * 2018-11-20 2019-03-22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一种针织物卷边及收缩性一体化测试方法
CN109959566A (zh) * 2019-03-04 2019-07-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织物免烫性的弹性弯曲式测试方法
CN109959565A (zh) * 2019-03-04 2019-07-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可定量测试纤维免烫性的弹性弯曲式检测方法
CN109959568A (zh) * 2019-03-04 2019-07-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采用弹性弯曲的方式定量检测纱线免烫性的方法
CN109959565B (zh) * 2019-03-04 2021-06-0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可定量测试纤维免烫性的弹性弯曲式检测方法
CN109959568B (zh) * 2019-03-04 2021-06-0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采用弹性弯曲的方式定量检测纱线免烫性的方法
CN109959566B (zh) * 2019-03-04 2021-06-04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织物免烫性的弹性弯曲式测试方法
CN109884062A (zh) * 2019-04-09 2019-06-14 江南大学 一种面料保形性的评价方法
CN109884062B (zh) * 2019-04-09 2021-05-14 江南大学 一种面料保形性的评价方法
CN110618074A (zh) * 2019-09-19 2019-12-27 东华大学 气压波动式双腔室织物鼓胀与气闭性同步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10618074B (zh) * 2019-09-19 2022-07-15 东华大学 气压波动式双腔室织物鼓胀与气闭性同步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12362468A (zh) * 2020-09-14 2021-02-12 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皮革柔软度评定装置和评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1490B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1490B (zh)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方法
CN202141722U (zh) 织物刚柔性、抗皱性一体化检测装置
CN101477107B (zh) 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
CN102788729B (zh) 一种织物弯曲性能测试方法
CN102667849B (zh) 伪指判别设备
CN104793832A (zh) 触摸屏检测装置和触摸屏检测方法
CN110514427B (zh) 一种弹簧生产加工用的弹性性能检测设备
CN205090901U (zh) 一种风扇静子精锻叶片缘板型面测具
CN107883847A (zh) 检测装置
CN110987654B (zh) 弯曲挺度测试方法、测试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测试方法
JP2015114169A (ja) 指先接触状態測定装置
US2006003641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bric hand evaluation
CN107121538B (zh) 形状记忆纺织品抗褶皱特性的测试装置
CN105865923B (zh) 一种软物质力学性能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系统
CN104359765A (zh) 测量钞票的弹性模量的方法以及最大弯曲挠度的装置
CN101581573B (zh) 软性元件挠曲特性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25911A (zh) 一种薄膜材料泊松比及杨氏弹性模量的几何测量法
CN108304351A (zh) 一种织物触感信息传递方法
CN209673700U (zh) 基于利用压电检测法的正负x面检测装置
CN205537482U (zh) 数显平整度测定尺
CN107421424A (zh) ω型弹条对称度滑块式快速检具及检验方法
CN204964553U (zh) 一种新型翻转式测试治具
CN106970206A (zh) 形状记忆纺织品抗褶皱特性的测试方法
CN104459090B (zh) 数字化控制的负离子纺织品的动态激发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06659482A (zh) 皱纹测量仪器及皱纹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