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6427A - 发送器装置、接收器装置、无线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发送器装置中的传输模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器装置、接收器装置、无线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发送器装置中的传输模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6427A
CN102326427A CN2010800028172A CN201080002817A CN102326427A CN 102326427 A CN102326427 A CN 102326427A CN 2010800028172 A CN2010800028172 A CN 2010800028172A CN 201080002817 A CN201080002817 A CN 201080002817A CN 102326427 A CN102326427 A CN 102326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ode
information
dispensing device
receiv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8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6427B (zh
Inventor
中岛康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26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6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6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6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history or models of usage information, e.g. activity schedule or time of d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可以实现功耗的降低,并且也可以实现进一步高效的信道使用。发送器装置配置为支持使用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当用户设置信息指示功耗的降低时,协调器在发送数字信息所要求的传输速率得到满足的状况下选择使用较窄占用频带的传输模式。为了允许在从另一发送器装置发送数字信息时使用与预定信道相邻的信道,协调器在发送数字信息所要求的传输速率得到满足的状况下从使用较宽占用频带的传输模式切换到使用较窄占用频带的传输模式以用于预定信道的传输。

Description

发送器装置、接收器装置、无线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发送器装置中的传输模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无线装置和用于发送装置的传输模式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网络等中无线发送诸如AV(音频视频)信号之类的数字信息的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发送诸如AV信号之类的数字信息的无线传输系统中,其传输路径的传输速率和信道数量具有上限。因此,不能发送传输速率可能太高或信道数量可能太高的数字信息。
当前,在无线传输系统中,通过改变调制方法来实现传输速率的改变。然而,通过该方法,即使改变传输速率时,仍占用了正予以使用的信道中的相同频带。因此,进行其他传输的信道的数量仍然不足够。另外,由于占用频带不改变,因此,所需要的电功耗不会显著地改变,并且即使处于低传输速率也消耗了大量功率。
图14图示例如被分配到60GHz毫米波的信道方案。将9GHz(其从57GHz到66GHz)作为频段分配给60GHz毫米波。在该9GHz中,以2.08GHz的间隔安排四个信道。当进行使用一个信道的整个频段的无线传输时,相邻信道受到信道屏蔽(channel mask)的旁瓣(side lobe)的影响,并且其传输路径质量恶化。因此,通常普遍使用下一最相邻的信道。
在图14中,如果使用信道1(CH#1),则要使用信道3(CH#3)或信道4(CH#4)。因此,在60GHz附近的频段中,可以同时使用最多两个信道,并且如果频段用于AV信号的基带传输的目的,则在同一区域中仅可能最大两个AV信号传输。
另外,依据要传输的AV信号的格式,信道的整个频带可能是不必要的。然而,如图15所示,现有传输模式中不能改变占用的带宽。例如,在模式0中,数字调制方法是QPSK(四相相移键控),传输速率是0.95Gbps。另外,在模式1中,数字调制方法是QPSK,传输速率是1.90Gbps。另外,在模式2中,数字调制方法是16QAM(16正交幅度调制),传输速率是3.81Gbps。然而,每个模式的带宽(BW)是相同的1.76GHz。
例如,在PTL 1中,提出了这样的数字信号传输方法:利用该数字信号传输方法,可以使得接收装置可进行接收的传输速率成为标准传输速率、高于标准传输速率的速率或者低于标准传输速率的速率。另外,例如,在PTL 2中,提出即使在多个物理层的通信状态均时常改变并据此每个物理层可提供的通信质量时常改变时,每个应用层也使得可以使用当前通信状态下的最佳物理层来进行传输。另外,例如,在PTL 3中,提出了这样的传输装置:其在接收侧的DU比(期望与不期望的信号比)被判定为低时使得发送频段变窄并且进行数字信号的发送。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15598
PTL2: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4-328319
PTL3: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8-23666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减少电功耗并且高效地使用信道。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一种发送装置,其包括:
数字信息发送单元,其使用特定信道向接收装置无线发送数字信息,
其中,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单元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中使用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发送的传输模式确定信息所指示的传输模式。
另外,本发明的构思在于一种接收装置,其包括:
数字信息接收单元,其使用特定信道从发送装置无线接收数字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
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
传输速率信息接收单元,其从所述发送装置无线接收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
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其至少基于传输速率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传输速率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以及
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发送装置无线发送关于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构思在于一种管理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无线网络中的频段的无线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使用特定信道向所述接收装置无线发送数字信息,并且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
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其在存在来自特定发送装置的频段分配请求时,至少基于关于频段分配请求中包括的请求传输速率的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中确定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以及
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特定发送单元无线发送关于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在本发明中,使用特定信道从发送装置向接收装置无线发送诸如AV信号之类的数字信息。在该情况下,数字信息由发送装置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发送并由接收装置的数字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例如,在发送装置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和接收装置的数字信息接收单元中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方法或DS-SS(直接序列扩频)方法。这里,发送装置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
在发送装置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中,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中使用由来自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的传输模式确定信息所指示的传输模式。例如,从发送装置的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向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无线发送关于发送装置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可支持的传输模式的信息。另外,例如,从发送装置的传输速率信息发送单元向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无线发送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然后,所述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至少基于传输速率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
因此,通过将发送装置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且通过使用来自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的传输模式确定信息所指示的传输模式,可以减小电功耗并且高效地使用信道。
例如,在另一无线装置的接收装置中,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在该情况下,当用户设置信息指示电功耗降低时,只要满足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条件,则决定窄占用频带侧的传输模式。通过像这样变窄的占用频带,在OFDM方法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降低所需的天线的数量,并且可以减少电功耗。
例如,发送装置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可支持的多个传输模式被配置为将信道的整个频段用作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和将信道的一半频段用作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在该情况下,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标准时,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中确定传输模式。相比之下,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减少时,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中确定传输模式。
例如,在传输期间的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中,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决定传输模式的改变。例如基于数字信息的PER(分组误差率)或接收装置接收到的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符)来判定传输路径质量。例如,如果传输路径质量恶化并变得低于特定阈值,则将使用窄占用频带的传输模式改变为使用宽占用频带的传输模式。因此,通过基于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确定(改变)传输模式,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可保持较高。
例如,在无线终端的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中,当特定发送装置正使用特定信道发送数字信息时,基于来自另一发送装置的频段分配请求来决定该特定发送装置使用的传输模式的改变。然后,将关于已经经历了改变决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从无线终端的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发送至该特定发送装置。
在该情况下,只要满足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条件,使用宽占用频带的传输模式改变为使用窄占用频带的传输模式,以便可以将与该特定信道相邻的信道用于从另一发送装置发送数字信息。通过这样做,可以并行地进行从特定发送装置发送数字信息并且从另一发送装置发送数字信息,这使得能够高效地使用信道。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发送装置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并且使用来自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的传输模式确定信息所指示的传输模式。这使得能够减少电功耗并高效地使用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系统的配置例子的框图。
图2是图示形成无线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传输单元的配置例子的框图。
图3是图示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传输单元能够支持的传输模式的列表的图。
图4是图示60GHz毫米波的信道方案以及可以通过交替安排两个传输模式来同时在60GHz周围的9GHz的频段中传输最大四个信道的AV信号的图。
图5是图示维持传统传输模式(模式0到2)需要的传输路径质量所需的新传输模式(模式3到5)中的天线数量的预测值的图。
图6是图示AV信号格式和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用于描述无线传输系统中的频段管理(协调)功能的图。
图8是图示无线传输系统中一对一传输期间的MAC控制序列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9是图示用于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的用户设置屏幕的例子的图。
图10是图示协调器(接收装置1)上的传输模式确定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传输路径质量和传输模式切换的构思图。
图12是图示当在无线传输系统中添加新发送装置(发送装置2)时的MAC控制序列的例子的序列图。
图13是图示协调器(接收装置1)中的频带改变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图示向60GHz毫米波分配的信道方案的图。
图15是图示传输模式的列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模式(下文称为″实施例″)。要注意,将以下列顺序描述实施例:
1.实施例
2.变型
<1.实施例>
[无线传输系统的配置]
图1图示作为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系统10的配置例子。无线传输系统10具有发送装置100和接收装置200通过无线传输路径300连接的配置。
发送装置100具有控制单元101、回放单元102和传输单元103。回放单元102回放要从记录介质(如,光盘、HDD或半导体存储器)发送的AV信号(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传输单元103是用于发送60GHz的毫米波的传输单元,并采用已知的OFDM方法。另外,当使用2.4GHz或5GHz时,还采用DS-SS方法。
如图2所示,传输单元103具有调制单元131、分配器电路132、多个天线电路133和多个天线134。传输单元103通过进行基带调制的调制电路131传递回放单元102所回放的AV信号,并且从分配器电路132向多个天线电路133提供AV信号。要注意,天线电路133包括D/A转换器133a、功率放大器133b等。
返回图1,控制单元101控制发送装置100的每个组件的操作。即,控制单元101,控制单元101进行处理,诸如:回放单元102进行的AV信号生成的控制、调制电路131要使用的调制方法的选择、天线电路133的控制、所需传输速率的计算以及向接收装置200的发送。
接收装置200具有控制单元201、传输单元202、显示单元203和判定单元204。传输单元202是用于接收从发送装置100传输的60GHz的毫米波的传输单元,并且根据上述发送装置100的传输单元103来采样OFDM方法。如图2所示,传输单元202具有多个天线221、多个天线电路222、混合器电路223和解调电路224。传输单元202通过多个天线221接收从发送装置100传输的60GHz的毫米波,利用混合器电路223混合已通过多个天线电路222传递的毫米波,并且在解调电路224进行解调以获得基带AV信号。
返回图1,显示单元203显示根据形成传输单元202所获得的AV信号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要注意,根据形成传输单元202上获得的AV信号的音频数据的音频输出系统被省略。判定单元204检测传输信道的传输质量(传输路径质量),并且向控制单元201提供该信息。判定单元204例如基于所接收到的数字信息的PER(分组误差率)或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符)来判定传输路径质量。
控制单元201控制接收装置200的每个组件的操作。即,控制单元201进行诸如这样的处理:天线电路222的控制、解调电路224要使用的解调方法的选择和显示单元203进行的显示的控制。另外,控制单元201进行处理,如,控制,以用于基于判定单元204检测到的传输路径质量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选择传输模式、无线网络中的频段管理(协调)以及传输质量信息至发送装置的发送。
[可得到支持的传输模式]
图3图示可由传输单元103和202支持的传输模式的列表。传输单元103和202配置为能够支持模式0到模式2以及模式3到模式5。模式3到模式5是这样的方法:其中,定义在模式0到模式2中的数字调制方法(16QAM/QPSK)未被修改,而OFDM中使用的子载波的数目被减半,并且其需要的频带为原始传输模式的一半。在DS-SS方法的情况下,通过将伪随机噪声样式(pattern)的数据长度减半,频带也可以是原始传输模式的频带的一半。
在模式0中,数字调制方法是QPSK,传输速率是0.95Gbps。在模式1中,数字调制方法是QPSK,传输速率是1.90Gbps。在模式2中,数字调制方法是16QAM,传输速率是3.81Gbps。模式0到模式2中的带宽(BW)是1.76GHz。
在模式3中,数字调制方法是QPSK,传输速率是0.48Gbps。在模式4中,数字调制方法是QPSK,传输速率是0.95Gbps。在模式5中,数字调制方法是16QAM,传输速率是1.90Gbps。模式3到5中的带宽(BW)是0.88GHz。
模式1和模式5可利用不同的频带(即,1.76GHz和0.88GHz)实现相同的传输速率(1.90Gbps)。类似地,模式0和模式4可利用不同的频带(即,1.76GHz和0.88GHz)实现相同的传输速率(0.95Gbps)。通过如图4所示那样交替安排频带仅为传统传输模式的一半的传输模式(模式3到5)以及传统传输模式(模式0到2),可以在60GHz附近的9GHz的带宽内传送最大信道数量为4的AV信号。
图5图示维持传统传输模式(模式0到2)中要求的传输路径质量所需的新传输模式(模式3到5)中的天线数量的预测值。在图5中,传统传输模式(模式0到2)中所需的天线数量被确定为″1″,并且天线数量的预测值由其比率指示。在传统传输模式中,由于仅切换该调制方法,而不改变该传输频段,因此天线数量不改变。在新传输模式中,由于传输频段减少到一半,因此使得天线数量与其成指数比例,以便维持所需传输路径质量。如果天线数量减少,则要使用的天线电路的数量也成比例地减少,因此,电功耗基本上直接与天线数量成比例。
图6图示AV信号格式和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SD(标清)信号在信号将8位用于每一个RGB的情况下可以具有0.442Gbps的传输速率。然而,由于将模式0用作传统的传输模式,因此天线数量和电功耗不同于在其它传输模式下的那些。
当选择作为新传输模式的模式3时,传输速率是0.48Gbps。这满足所需传输速率,因此允许发送侧的天线数量为1/10,并且接收侧的天线数量为1/40,由此电功耗可以以相同的比率降低。类似地,在HD(高清)信号的情况下,天线数量和电功耗可以通过使用模式5而为3/4到1/2。通过如上所述那样根据要传输的AV信号的格式来选择传输模式,所占用带宽和电功耗的减少是可能的。
[接收装置的无线网络中的频段管理(协调)功能]
描述接收装置200的频段管理(协调)功能。要注意,具有像这样的频段管理功能的接收装置用作接收装置以及协调器。
图7是频段管理(协调器)功能的构思图。在同一无线网络中,存在至少一个无线装置,其管理整个频段并且称作协调器。在图7中,将具有频段管理功能的无线装置描述为接收装置1。当向接收装置1传输诸如AV信号之类的数字信息时,发送装置1向接收装置1(协调器)做出频段分配请求。接收装置1根据当前频段占用情况来做出判定,并进行频段分配,并且传输开始。
当另一发送装置2开始至接收装置2的数据传输时,发送装置2向接收装置1(协调器)做出新频段分配请求。接收装置1做出关于相同信道中的频段是否足够的判定,如果存在额外的频段,则通过时域复用TDM将新频段分配给相同的信道。如果频段在相同信道中不足,则使用另一信道分配频段。然而,如果频段在另一信道中仍不足,则确定频段分配不可能,并且通知发送装置2该传输是不可能的。
在该实施例中,当进行频段分配时,接收装置1(协调器)基于关于每个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的物理层的信息(传输模式信息和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进行频段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装置1(协调器)基于关于数字信息传输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要用于数字信息传输的传输模式。另外,然后,基于关于与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数字信息有关的传输路径质量的信息,接收装置1(协调器)决定改变要用于数字信息传输的传输模式。
[一对一传输期间的操作]
图8图示一对一传输期间的MAC控制序列的例子。接收装置1(协调器)根据来自正试图参与无线网络的发送装置1的相关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来执行链路建立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当无线网络当前可用时,接收装置1(协调器)使用相关响应向发送装置1发回可以连接的指示。
接下来,接收装置1(协调器)向发送装置1发送通告请求以获得发送装置1支持的功能信息。接收装置1(协调器)从根据通告请求从发送装置1发回的通告响应中获得关于发送装置1支持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发送装置1在存在要传输AV信号(数字信息)时生成传输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装置1向接收装置1(协调器)发送带宽请求以便做出对于传输AV信号所需的频段的分配请求。在带宽请求中,包括了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
接收装置1(协调器)基于关于获取自上述通告响应的传输模式的信息和关于在带宽请求中包括的所需传输速率以及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然后,接收装置1(协调器)向发送装置1发回包括关于所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的带宽响应。
用户设置信息是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例如,基于在接收装置1(协调器)的显示单元203上显示的用户设置屏幕来进行用户设置。图9图示了用户设置屏幕的例子。用户可以通过从设置项目中选择项目″节能设置″来进行电功耗设置。用户可为电功耗设置″标准″或″减少″。图9图示将电功耗设置为″减少″的情况。
传统地,已经执行了用于基于所请求的传输速率而从各传输模式中选择满足所请求的传输速率的最快传输模式的处理。另外,即使传输路径质量已经恶化,传输模式也尚未改变,并且已经执行要传输的AV信号的处理以减少需要的传输速率。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关于电功耗的上述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当将电功耗设置为″减少″时,优选选择频带仅是传统传输模式的一半的传输模式(模式3到5)。
发送装置1使用来自接收装置1(协调器)的带宽响应所指定的传输模式以开始AV信号的传输。在图8的序列例子的情况下,图示了决定频带仅为传统传输模式的频带的一半的传输模式(模式3到5)并且在这种传输模式(传输模式B)下开始AV信号的传输的状况。
发送装置1在AV信号的传输期间向接收装置1(协调器)规律地发送链路质量请求。接收装置1(协调器)向发送装置1发回包括关于从发送装置1发送的AV信号的传输路径质量的信息的链路质量响应。在此,关于传输路径质量的信息可以例如是PER(分组误差率)、所接收的信号电平(RSSI)等。信息装置1可以基于来自接收装置1(协调器)的链路质量响应中包括的传输路径质量信息来检查实际的传输路径信息。
接收装置1(协调器)根据上述传输路径质量信息来检查实际传输速率。另外,当传输路径质量是可低于所需传输速率的传输路径质量时,接收装置1(协调器)向发送装置1发送使用新参数的ChangeBW(改变带宽)请求以便改变到新传输模式。发送装置1根据ChangeBW请求向接收装置1(协调器)发回ChangeBW响应,并且在新传输模式中继续传输。因此,当传输路径质量恶化时,发送装置1通过切换到新传输模式而继续AV信号的传输。
在图8的序列例子的情况下,图示了传输模式变为频带与传统传输模式的频带相同的那些模式(模式0到2)并且AV信号的传输在这种传输模式(传输模式A)中继续的状况。传统地,已经从发送装置侧向协调器请求了传输频段的请求,但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传输路径质量信息从协调器侧向发送装置发出用于改变传输频段的请求。
要注意,尽管未在图8的序列例子中示出,但是接收装置1(协调器)即使在那之后也持续从上述传输路径质量信息中检查实际的传输速率。另外,如果传输路径质量再次改进,则接收装置1(协调器)将传输模式A改变为传输模式B,然后,如果传输路径质量再次恶化,则接收装置1(协调器)将传输模式B改变为传输模式A。重复该操作。
图10的流程图图示接收装置1(协调器)中的传输模式确定处理的例子。
在步骤ST1中,协调器开始处理,然后,前进到步骤ST2的处理。在该步骤ST2中,协调器判定AV信号的传输是否尚未开始或是否正进行传输。如果是在传输开始之前,则协调器前进到步骤ST3的处理。
在该步骤ST3中,协调器获得关于从发送装置1传输的带宽请求中包括的请求传输速率的信息。另外,在步骤ST4中,协调器获得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然后,前进到步骤ST5的处理。在该步骤ST5中,协调器判定电功耗的设置是″标准″还是″减少″。
如果该设置设为″标准″,则在步骤ST6中,协调器从频带与传统传输模式的相同的传输模式(模式0到2)中选择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另一方面,如果设为″减少″,则在步骤ST7中,协调器从频带仅是传统传输模式的一半的传输模式(模式3到5)中选择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
在步骤ST6或步骤ST7的处理之后,协调器前进到步骤ST8的处理。当判定正在上述步骤ST2中进行传输时,协调器还前进到步骤ST8的处理。在该步骤ST8中,协调器获得传输路径质量信息。然后,协调器在步骤ST9中判定传输路径质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例如,当关于传输路径质量的信息是PER时,判定阈值为该PER值。相比之下,当关于传输路径质量的信息是RSSI(接收的信号电平)时,判定阈值为该RSSI值。
如果传输路径质量等于或大于阈值,则协调器前进到步骤ST10的处理。在该步骤ST10中,当电功耗的设置是″减少″时,协调器从频带仅是传统传输模式的一半的传输模式(模式3到5)中选择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要注意,如果已经选择了该传输模式,则继续选择。在步骤ST10的处理之后,协调器终止步骤ST12的处理。
另外,如果传输路径质量小于阈值,则协调器前进到步骤ST11的处理。在该步骤ST11中,当电功耗的设置是″减少″且已经从传输模式(模式3到5)中选择了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时,协调器取消选择。即,协调器从传输模式(模式0到2)中选择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要注意,如果已经选择了该传输模式,则选择继续。在步骤ST11的处理之后,协调器终止步骤ST12的处理。
图11图示传输路径质量和传输模式切换的构思图。在该例子中,图示了将电功耗的设置设为“降低”并且一开始从频带仅为传统传输模式的一半的传输模式(模式3到模式5)中选择出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模式5的状况。在该情况下,如果传输路径质量恶化且之后变得低于阈值,则将模式5改变为来自传输模式(模式0到模式2)(其频带与传统传输模式的相同)当中的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模式2。此外,如果传输路径质量改进且之后变得高于阈值,模式2再次改变为模式5。之后重复类似的操作。
要注意,传输模式(模式3到5)变为传输模式(模式0到2)时的传输路径质量的阈值和传输模式(模式0到2)变为传输模式(模式3到5)时的传输路径质量的阈值不需要相同,并且可以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传输模式(模式0到2)变为传输模式(模式3到5)时的传输路径质量的阈值设为高于传输模式(模式3到5)变为传输模式(模式0到2)时的传输路径质量的阈值。
[当添加新发送装置时的操作]
图12表示当添加新发送装置(发送装置2)时的MAC控制序列的例子。在传统技术中,当新发送装置2已添加到无线网络时,如果需要的发送频段或信道已经不足,则接收装置1(协调器)必须拒绝传输请求,直到传输频段或信道已经变得空闲为止。然而,在该实施例中,新发送装置2能够通过为已经执行传输的发送装置1指定新传输模式来进行传输,从而确保传输频段或信道。
在图12的控制序列例子中,从接收装置2以及发送装置1和2已经终止了与接收装置1(协调器)的相关请求/响应和通告请求/响应处理的时间点进行描述。在图12的序列例子的情况下,在频带与传统传输模式相同的传输模式A中进行AV信号从发送装置1至接收装置1(协调器)的传输。
发送装置1在已经得到确保的传输模式中传输AV信号,但如果新发送装置2请求传输,则接收装置1(协调器)根据当前信道的空闲频段和另一信道的空闲频段信息来确定信道和传输模式。如果频段不足,则接收装置1(协调器)将用于使用传输模式进行频带限制的ChangeBW请求发送至发送装置1。
当传输速率即使在进行频段限制的情况下也不受影响时,发送装置1根据ChangeBW请求发回ChangeBW响应,并在新传输模式中继续传输。在该情况下,从发送装置1到接收装置1(协调器)的AV信号从在传输模式A中传输AV信号的状况改变为在传输模式B(其频带仅是传统传输模式的一半)中传输AV信号的状况。
发送装置1(协调器)使用可重新确保向发送装置2发回带宽响应的频带信息。发送装置2使用来自接收装置1(协调器)的带宽响应所指定的传输模式以开始AV信号向接收装置2的传输。在图12的序列例子的情况下,图示了决定频带与传统传输模式的频带相同的传输模式(模式0到2)并且在这种传输模式(传输模式C)下开始AV信号的传输的状况。
要注意,尽管未在图12的序列例子中示出,但是在传输期间,接收装置1(协调器)如图8的MAC控制序列的示例中那样根据传输路径质量来进行频段限制的控制。即,接收装置1(协调器)连续检查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1之间以及发送装置2和接收装置2之间的传输路径质量,并且如果传输路径质量恶化,则进行新频段限制的控制。
如图14所示,当已经将60GHz附近的频段用于两个信道的整个频段传输时,新的整个频段传输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本实施例中那样,通过指定重新定义的传输模式(模式3到5)(其传输频段仅是一半),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同时进行上至最大四个信道的传输。
图13的流程图图示协调器(接收装置1)中的频段改变处理的例子。
在步骤ST21中,协调器开始处理,然后,前进到步骤ST22的处理。在该步骤ST22中,协调器判定是否存在新的传输请求。如果不存在新的传输请求,则协调器立即在步骤ST30中终止处理。
如果在步骤ST22中存在新传输请求,协调器前进到ST23的处理。在该步骤ST23中,协调器获得关于从发送装置2(新发送装置)传输的带宽请求中包括的请求传输速率的信息。另外,在步骤ST24中,协调器获得对于无线网络中的所有信道的频段使用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T25中,协调器根据上述步骤T23和步骤T24中获得的信息,判定是否可以确保新传输所需的传输速率。如果可以确保传输速率,则在步骤ST26中,协调器选择可确保所请求的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并将其作为带宽响应发送回至发送装置2。在该步骤ST26的处理之后,协调器在步骤ST30中终止处理。
如果在步骤ST25中不能确保传输速率,协调器前进到ST27的处理。在该步骤ST27中,协调器在当前传输的流中比较可以在此传输模式中传输的传输速率和实际传输所需的传输速率,以便判定是否存在频段具有余地(room)的流。如果不存在频段具有余地的流,则在步骤ST28中,协调器发回具有用于指示频段不足的标记的带宽响应,并拒绝该传输。在步骤ST28的处理之后,协调器在步骤ST30中终止处理。
如果在步骤ST27中存在频段具有余地的流,则协调器在步骤ST29中确定用于流的新传输模式。然后,协调器将ChangeBW请求传送至流的发送装置以便通过改变传输模式继续传输,并且确保频段。此后,协调器将带宽响应发送回至向其新请求传输的发送装置2。在该步骤ST29的处理之后,协调器在步骤ST30中终止处理。
如上所述,在图1所示的无线传输系统10中,发送装置100的传输单元103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另外,从多个传输模式当中,将来自协调器(接收装置200)的传输模式确定信息指示的传输模式用于发送装置100的传输单元103。因此,电功耗的降低和信道的高效使用是可能的。
即,在协调器(接收装置200)中,基于传输AV信号(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在该情况下,当用户设置信息指示电功耗降低时,只要满足传输AV信号所需的传输速率的条件,决定窄占用频带侧的传输模式。通过像这样变窄的占用频带,在OFDM方法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减少所需的天线的数量,并且可以降低电功耗。
另外,在协调器(接收装置200)中,当特定发送装置正使用特定信道来发送数字信息时,基于来自另一发送装置的频段分配请求(传输请求)来决定该特定发送装置使用的传输模式的改变。然后,将关于已经经历了改变决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从协调器(接收装置200)发送至该特定发送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满足传输AV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条件,将频段宽的传输模式改变为频带窄的传输模式,以便可以将与该特定信道相邻的信道用于从另一发送装置发送AV信息。因此,可以并行地进行从特定发送装置发送数字信息并且从另一发送装置发送数字信息,这使得能够高效地使用信道。
另外,在图1所示的无线传输系统10中,在传输AV信号期间的协调器(接收装置200)中,基于传输AV信号所需的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AV信号(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决定传输模式的改变。另外,如果传输路径质量恶化且变得低于某个阈值时,例如,窄占用频带侧的传输模式改变为宽占用频带侧的传输模式。因此,由于基于传输路径质量确定(改变)传输模式,因此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可以保持较高。
<2.变型>
要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发送装置100的传输单元103和接收装置200的传输单元202配置为能够支持频带与传统传输模式的相同的传输模式(模式3到5)以及频带是传统传输模式的一半的传输模式(传输模式3到5)。然而,也可以将它们配置为能够不仅支持占用带宽具有两个阶段(1.76GHz和0.88GHz)的传输模式,而且支持占用频率带宽具有三个或更多个阶段的多个传输模式,以便可以进行更精细的频段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兼任协调器的接收装置200。然而,无线网络并入无线装置作为协调器的配置也是可能的。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少电功耗且高效地使用信道。本发明可应用于在无线网络等中无线发送诸如AV信号之类的数字信息的发送装置。
参考符号列表
10无线传输系统,100发送装置,101控制单元,102回放单元,103传输单元,131调制电路,132分配器电路,133天线电路,134天线,133a D/A转换器,133b功率放大器,200接收装置,201控制单元,202传输单元,203显示单元,204确定单元,221天线,222天线电路,222a功率放大器,222bA/D转换器,223混合器电路,224解调电路,300传输路径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数字信息发送单元,其使用特定信道向接收装置无线发送数字信息,
其中,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单元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中使用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发送的传输模式确定信息所指示的传输模式,
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
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接收装置或所述另一无线装置无线发送关于数字信息发送单元能够支持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2.(删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传输速率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接收装置或所述另一无线装置无线发送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或无线装置至少基于传输速率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或所述另一无线装置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或所述另一无线装置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确定传输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单元采用OFDM方法或DS-SS方法。
7.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数字信息接收单元,其使用特定信道从发送装置无线接收数字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
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
传输速率信息接收单元,其从所述发送装置无线接收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
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其至少基于传输速率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传输速率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以及
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发送装置无线发送关于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能够支持的多个传输模式是使用所述信道的整个频段作为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以及使用所述信道的一半频段作为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标准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所述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中确定要在所述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而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减少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所述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中确定要在所述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确定传输模式。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数字信息接收单元采用OFDM方法或DS-SS方法。
12.一种管理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无线网络中的频段的无线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使用特定信道向所述接收装置无线发送数字信息,并且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
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其在存在来自特定发送装置的频段分配请求时,至少基于关于频段分配请求中包括的请求传输速率的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中确定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以及
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特定发送单元无线发送关于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能够支持的多个传输模式是使用所述信道的整个频段作为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以及使用所述信道的一半频段作为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标准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所述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中确定要在所述特定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而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减少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所述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中确定要在所述特定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装置,
其中,当所述特定发送装置正发送所述数字信息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还基于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确定改变将要在所述特定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还向所述特定发送装置发送关于由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改变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装置,
其中,当所述特定发送装置正使用特定信道发送所述数字信息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还基于来自另一发送装置的频段分配请求来确定改变要在所述特定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还向所述特定发送装置发送关于由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改变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16.一种用于形成无线网络的发送装置的传输模式控制方法,所述发送装置使用特定信道向接收装置无线发送数字信息,并且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从所述发送装置无线接收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的步骤;
获得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的步骤;
基于关于传输速率的信息和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而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确定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的步骤;并且
向所述发送装置无线发送关于所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的步骤。

Claims (16)

1.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数字信息发送单元,其使用特定信道向接收装置无线发送数字信息,
其中,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单元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中使用接收装置或另一无线装置发送的传输模式确定信息所指示的传输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接收装置或所述另一无线装置无线发送关于数字信息发送单元能够支持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传输速率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接收装置或所述另一无线装置无线发送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或无线装置至少基于传输速率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或所述另一无线装置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或所述另一无线装置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确定传输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其中,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单元采用OFDM方法或DS-SS方法。
7.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数字信息接收单元,其使用特定信道从发送装置无线接收数字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
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
传输速率信息接收单元,其从所述发送装置无线接收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
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其至少基于传输速率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传输速率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以及
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发送装置无线发送关于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来确定传输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能够支持的多个传输模式是使用所述信道的整个频段作为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以及使用所述信道的一半频段作为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标准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所述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中确定要在所述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而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减少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所述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中确定要在所述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基于传输速率信息以及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确定传输模式。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数字信息接收单元采用OFDM方法或DS-SS方法。
12.一种管理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无线网络中的频段的无线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使用特定信道向所述接收装置无线发送数字信息,并且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
所述无线装置包括:
传输模式确定单元,其在存在来自特定发送装置的频段分配请求时,至少基于关于频段分配请求中包括的请求传输速率的信息以及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中确定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以及
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特定发送单元无线发送关于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装置,
其中,所述发送装置能够支持的多个传输模式是使用所述信道的整个频段作为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以及使用所述信道的一半频段作为占用频带的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标准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所述特定数量的第一传输模式中确定要在所述特定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而当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指示减少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从所述特定数量的第二传输模式中确定要在所述特定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装置,
其中,当所述特定发送装置正发送所述数字信息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还基于关于数字信息的传输路径质量来确定改变将要在所述特定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还向所述特定发送装置发送关于由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改变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装置,
其中,当所述特定发送装置正使用特定信道发送所述数字信息时,所述传输模式确定单元还基于来自另一发送装置的频段分配请求来确定改变要在所述特定发送装置中使用的传输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传输模式信息发送单元还向所述特定发送装置发送关于由传输模式确定单元确定改变的传输模式的信息。
16.一种用于形成无线网络的发送装置的传输模式控制方法,所述发送装置使用特定信道向接收装置无线发送数字信息,并且配置为能够支持使用所述信道中不同的占用频带的多个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从所述发送装置无线接收关于传输数字信息所需的传输速率的信息的步骤;
获得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的步骤;
基于关于传输速率的信息和关于电功耗的用户设置信息而从所述多个传输模式确定满足请求传输速率的传输模式的步骤;并且
向所述发送装置无线发送关于所确定的传输模式的信息的步骤。
CN201080002817.2A 2009-08-18 2010-08-09 发送器装置、接收器装置、无线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发送器装置中的传输模式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6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9560A JP2011041229A (ja) 2009-08-18 2009-08-18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無線装置および送信装置における伝送モード制御方法
JP189560/09 2009-08-18
PCT/JP2010/063510 WO2011021527A1 (ja) 2009-08-18 2010-08-09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無線装置および送信装置における伝送モード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6427A true CN102326427A (zh) 2012-01-18
CN102326427B CN102326427B (zh) 2015-01-21

Family

ID=43606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8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6427B (zh) 2009-08-18 2010-08-09 发送器装置、接收器装置、无线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发送器装置中的传输模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649449B2 (zh)
EP (1) EP2315472B1 (zh)
JP (1) JP2011041229A (zh)
KR (1) KR20120039503A (zh)
CN (1) CN102326427B (zh)
BR (1) BRPI1004933A2 (zh)
RU (1) RU2011112943A (zh)
WO (1) WO201102152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5495A (zh) * 2012-12-25 2015-09-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5262B2 (ja) * 2010-12-07 2015-05-07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Thomson Licensing 協調メディアシステム内の複数の端末装置を介したコンテンツの配信を管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40204780A1 (en) * 2011-05-13 2014-07-24 Kenji Yamada Wireless device, router, wireless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speed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GB2495282B (en) * 2011-09-30 2016-10-19 Sca Ipla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EP2749072B1 (en) 2011-09-30 2018-05-30 SCA IPLA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GB2495281B (en) * 2011-09-30 2016-10-19 Sca Ipla Holding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US20130114433A1 (en) 2011-11-07 201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ing for fractional syste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8135128A1 (ja) * 2017-01-17 2018-07-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基地局、帯域幅割当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3616A (ja) * 2002-10-31 2004-05-27 Kyocer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データ配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060227700A1 (en) * 2005-04-08 2006-10-12 Syuji Kubota DSSS and OFDM two-way waiting recep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LAN apparatus
US20090196232A1 (en) * 2003-12-29 2009-08-06 Maltsev Alexande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xchange channel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8173A (ja) * 1995-02-20 1996-09-03 Canon Inc 通信システム
EP1086572A1 (en) * 1998-06-09 2001-03-28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ling modem transfer capacity based on resource availability
JP2000215598A (ja) 1999-01-27 2000-08-04 Sony Corp デジタル信号伝送方法、デジタル信号伝送システム、デジタル信号伝送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2330467A (ja) * 2001-04-27 2002-1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3952791B2 (ja) * 2002-01-30 2007-08-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4328319A (ja) 2003-04-24 2004-11-18 Sharp Corp 通信装置、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7545867B1 (en) * 2003-05-14 2009-06-0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Adaptive channel bandwidth selection for MIMO wireless systems
EP2523383A3 (en) * 2003-07-29 2013-01-16 Broadcom Corporation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t signal weighting for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321614B2 (en) * 2003-08-08 2008-01-2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symbol-modulated subcarriers
JP4479247B2 (ja) * 2004-01-19 2010-06-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通信装置
US7773687B2 (en) 2004-02-04 2010-08-10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ng method
GB2411328B (en) * 2004-02-23 2007-05-16 Toshiba Res Europ Ltd Adaptive MIMO systems
EP1816666B1 (en) * 2004-10-29 2016-02-03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by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523424B2 (ja) * 2005-01-12 2010-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セル別レート制御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JP4734970B2 (ja) * 2005-03-09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527067B2 (ja) * 2005-03-31 2010-08-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送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4440820B2 (ja) * 2005-04-08 2010-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Dsss/ofdm両面待ち受信方法および無線lan装置
JP2006325120A (ja) * 2005-05-20 2006-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伝送レート制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US7573820B2 (en) * 2005-06-29 2009-08-11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for a wireless system
US7818013B2 (en) * 2006-03-20 2010-10-19 Intel Corporation Downlink channel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for a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
JP2008005382A (ja) * 2006-06-26 2008-01-10 Sharp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JP4203832B2 (ja) * 2006-12-13 2009-01-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8236664A (ja) 2007-03-23 2008-10-0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伝送装置
JP5046706B2 (ja) * 2007-03-28 2012-10-10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JP4846676B2 (ja) * 2007-08-22 2011-12-2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伝送レート制御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JP5164512B2 (ja) * 2007-10-05 2013-03-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US8155603B2 (en) * 2009-04-02 2012-04-10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unlicensed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over an ultra-high frequency (UHF) band reserved for licensed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3616A (ja) * 2002-10-31 2004-05-27 Kyocer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データ配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090196232A1 (en) * 2003-12-29 2009-08-06 Maltsev Alexande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xchange channel information
US20060227700A1 (en) * 2005-04-08 2006-10-12 Syuji Kubota DSSS and OFDM two-way waiting recep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LAN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5495A (zh) * 2012-12-25 2015-09-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41229A (ja) 2011-02-24
EP2315472A1 (en) 2011-04-27
KR20120039503A (ko) 2012-04-25
US20110243193A1 (en) 2011-10-06
US8649449B2 (en) 2014-02-11
BRPI1004933A2 (pt) 2016-08-02
RU2011112943A (ru) 2012-10-10
WO2011021527A1 (ja) 2011-02-24
EP2315472B1 (en) 2020-10-07
CN102326427B (zh) 2015-01-21
EP2315472A4 (en)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6427B (zh) 发送器装置、接收器装置、无线电装置和用于控制发送器装置中的传输模式的方法
US5612948A (en) High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US669414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basestation and multiple mobile stations
US79166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spectrum
JP4324751B2 (ja) 通信チャンネル選択方法およ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3938853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タイムスロット割当て方法、信号伝送方法、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JP4974744B2 (ja) チャネル品質指示を表す情報を転送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チャネル品質指示情報を取得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689917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对等通信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KR100404519B1 (ko) 무선단말기에 충분한 수신품질을 제공하는 멀티캐스트서비스 제공방법
US6968156B2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KR100868494B1 (ko)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를송수신하는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EP1605726A2 (en) A radio frequency selection device,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ntrol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US2006013507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hybrid multiple access in an OFDM-based wireless network
EP2088790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WO2016091223A1 (zh) 网络接入的处理、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US20050070293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selection method
WO200808818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on setup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H06244791A (ja)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366543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the channel allocating method
US8452284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ell selec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490365B2 (en) Method to handle joint restriction of transmission resource and data QoS requirement
EP0932277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ntrol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6134958A (zh) 用于多链路环境中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及方法
JPS60200647A (ja) 無線デ−タ伝送の回線選択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