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6378A - 在扫描仪等中使用的文件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扫描仪等中使用的文件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26378A CN102326378A CN2009801570828A CN200980157082A CN102326378A CN 102326378 A CN102326378 A CN 102326378A CN 2009801570828 A CN2009801570828 A CN 2009801570828A CN 200980157082 A CN200980157082 A CN 200980157082A CN 102326378 A CN102326378 A CN 1023263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er belt
- file
- rollers
- roller
- backing ro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89—Pres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5—Detecting the leading or trailing ends of a moving she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2—Feeding arrangements using a feed bel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35—Feeding a sheet past a transparent plate;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扫描仪(1)等中使用的文件输送装置(2),文件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带(3),其被布置为用于输送在输送带的外表面(5)和平整表面(6)之间的文件(4)。输送带(3)具有通过第一和第二辊(10、11)支承的内表面(9)。第一和第二辊(10、11)中的每一个在沿着其长度的三个或更多个位置处被支承,以便至少部分地抵消来自输送带(3)的趋向于使辊偏转的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扫描仪等中使用的文件输送装置,其中,输送带被布置为输送在输送带的外表面和平整表面之间的文件,并且其中输送带具有通过第一和第二辊支承的内表面。
背景技术
US6,113,091公开了一种自动文件馈送器,用于和诸如平板式扫描仪之类的图像形成设备一起使用,以便输送玻璃板上的文件,通过玻璃板,图像形成设备可读取该文件。旋转的输送带将文件压靠在玻璃板上,由此沿着板输送文件。多个挤压辊挤压输送带并且由此将文件压靠在玻璃板上。为了保持输送带的张力不变,张紧辊压靠在输送带的外表面上。由于文件静止地定位在玻璃板上,借助于可移位地安装在玻璃板下方的扫描装置形成图像文件。但是,该现有技术的文件馈送器非常长并且因此不适于紧凑的扫描仪。在紧凑的扫描仪中,在扫描期间,文件横过静止的扫描头移位。此外,该文件馈送器不能使文件按照其中在扫描期间文件横过静止的扫描头移位的扫描仪的需要精确地前进。US6,091,927公开了另一种文件馈送器的类型,其中借助于输送带使文件前进到平板式扫描仪。
US2004/0080092A1公开了一种片材馈送图像扫描装置,其中,当文件逐渐移动横过扫描窗时,文件通过扫描窗被扫描。当文件横过扫描窗被输送时,借助于在扫描窗任一侧的将文件压靠在鼓上的两个辊将文件保持靠在鼓的圆周上。在鼓的另一侧,借助于在两个辊上行进的输送带,文件可保持靠在鼓的圆周上。
EP1 672 905A1公开了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包括以Z字形排列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图像传感器。该设备包括草稿传送单元,其适于在草稿的扫描期间在子扫描方向上传送草稿。草稿传送单元包括草稿传送辊,这些草稿传送辊布置成Z字形,与图像传感器的Z字形相倒置。由此,获得紧凑的图像读取设备。但是,由于草稿传送辊的Z字形布置,窄的和/或薄的草稿可能不会通过辊适当地夹持,由此会使草稿皱折。此外,根据本文献,可预见辊的复杂的布置,以便允许厚的草稿在辊之间通过。
此外,已知一种扫描仪,其中在扫描期间文件移位横过静止的扫描头,由此,彼此对照行进的第一和第二对辊分别布置在扫描头之前和之后,以便输送文件。扫描头通过玻璃板读取文件,借助于弹簧偏置板或辊,文件被压靠在玻璃板上。但是,当输送辊布置在扫描头之前和之后时,该扫描仪在输送方向上具有既定的最小尺寸。此外,扫描仪必须专门适配,以便分别输送厚的或薄的文件,这是由于文件沿输送方向在三个不同位置接触的事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以便提供一种用于精确地输送具有不同特点的文件的紧凑装置。
鉴于该目的,第一和第二辊中的每一个在沿着其长度的三个或更多个位置处被支承,以便至少部分地抵消来自输送带的趋向于偏转所述辊的力。
由此,可借助于彼此相邻放置的相对细的第一和第二辊来提供紧凑的文件输送装置,并且由于在沿着第一和第二辊的长度的三个或更多个位置处支承辊,所以使辊的偏转最小化,并且装置可因此能够在扫描期间精确地输送文件。由于输送带和文件之间的连续接触,所以可毫无问题地处理相对薄的和相对厚的文件。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辊的长度是所述辊的直径的至少15倍,优选至少20倍。由此,可提供非常紧凑的输送装置。
在实施方式中,借助于至少一个支承辊支承第一和第二辊,该至少一个支承辊被布置为使得该至少一个支承辊靠着第一和第二辊滚动。由此,第一和第二辊可沿着它们的长度形成有用于输送带的连续支承表面。由此,输送带可更均匀地被支承,并且因此,在其侧向上看,文件可更均匀地前进。
在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承辊布置成与输送带的外表面接触,使得至少一个支承辊靠着第一和第二辊滚动,其中,输送带在至少一个支承辊和第一与第二辊之间。由此,可获得用于至少一个支承辊的更多空间,由此可呈现在辊构造的设计方面较大的灵活性。
在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承辊具有下述一个支承辊的形式,即,所述一个支承辊具有比第一和第二辊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具有与第一和第二辊的长度大致对应的长度。由此,借助于具有比第一和第二辊的刚性更大的刚性的支承辊,第一和第二辊可沿着它们的长度被连续地支承。较大直径的一个单独的支承辊的布置相比于几个小的支承辊的布置可相对简单。
在结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支承辊的直径是第一和第二辊的直径的至少3/2倍,并且优选地是至少2倍。
在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承辊在抵靠输送带的方向上偏置,并且由此靠着第一和第二辊。由此,可借助于至少一个支承辊的偏置来调节输送带将文件压靠在平整表面上的力。
在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承辊具有下述几个支承辊的形式:所述几个支承辊沿着第一和第二辊的长度布置并且被分开地支承:以及所述几个支承辊具有的直径小于第一和第二辊并且所述几个支承辊被布置在由输送带形成的环的内侧。由此,可获得非常紧凑的输送装置。
在结构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沿着第一和第二辊的长度的几个位置处,布置有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支承四个支承辊。四个支承辊中的两个靠着第一辊滚动,并且四个支承辊中的另两个靠着第二辊滚动,支承辊分别关于连接第一辊和第二辊的轴线的线对称地布置。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辊和第二辊中的每一个分成支承在公共轴上的小的辊区段,并且借助于支承结构,公共轴支承在相邻的辊区段之间。由此,可获得第一和第二辊的简单支承,从而将摩擦最小化。
在实施方式中,输送带布置成将文件压靠在玻璃板上,通过该玻璃板可读取文件。
在实施方式中,输送带的外表面对纸的摩擦大于该外表面对玻璃的摩擦。因此,通过输送带,纸文件将安全地前进而玻璃板将不受到影响。
在实施方式中,输送带设有多个在输送带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孔,诸如红外传感器之类的传感器被布置在输送带的内表面处并且适合通过输送带上的孔检测由输送带输送的文件的边缘。由此,在输送装置中的文件的位置可被测量,而与文件的颜色和材料无关。
在实施方式中,输送带包括第一和第二输送带,第一和第二输送带并排布置并且间隔开使得在第一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有间隙,诸如红外传感器之类的传感器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输送带的内表面处并且适于通过在第一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检测由输送带输送的文件的边缘。由此,可测量在输送装置中的文件的位置,而与文件的颜色和材料无关。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上述文件输送装置的扫描仪。该扫描仪的特征在于,输送装置适于在扫描期间使文件前进以被扫描。
在实施方式中,图像扫描装置被布置为用于扫描在扫描区域中的文件,该扫描区域略微移离第一和第二辊的正切接触点,在第一和第二辊的正切接触点处,所述辊接触平整表面,其中输送带和文件在辊和平整表面之间。由此,可以避免扫描受到玻璃磨损的影响,这种磨损可能由于灰尘和其它微粒可摩擦接触压力大的玻璃表面的情况而在所述接触点处发生。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图像扫描装置布置在第一辊处,多个第二图像扫描装置布置在第二辊处,每个图像扫描装置具有CIS(接触图像传感器)形式,并且第一图像扫描装置和第二图像扫描装置相对于彼此错开布置。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图像扫描装置布置在第一辊处,在第二辊处,输送带被布置为用于输送在输送带的外表面和第三辊之间的文件。每个图像扫描装置具有照相机——诸如通过透镜聚焦的CCD传感器——的形式,并且图像扫描装置以聚焦区域略微交叠的方式并排布置。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完全为示意性的图、利用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图中:
图1是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文件输送装置的扫描仪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端视图;
图2到4是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文件输送装置的扫描仪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端视图;以及
图5是图4中文件输送装置的下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文件输送装置2的扫描仪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端视图。文件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带3,输送带3被布置为用于输送在输送带的外表面5和玻璃板7的平整表面6之间的文件4,借助于扫描仪1的CIS(接触图像传感器)形式的图像扫描装置14、15,可通过玻璃板7读取文件。扫描仪是这种类型,其中,输送装置2适于在扫描期间使文件4前进。
通过采用同一输送带3既用于文件4的输送又用于将文件压靠在玻璃板7上,获得一些优点。第一,可提供非常紧凑的扫描仪。第二,如果对着玻璃板施加给文件的压力增大,则在输送带3和文件4之间的摩擦也增大,并且结果可能使输送力也增大。这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反,在现有技术中,单独的板或辊被偏置为抵靠在文件上,以便将文件压靠在玻璃板上,并且在玻璃板之前和之后设置输送辊。第三,由于输送带3在文件的整个宽度上连续地接触文件4,所以防止在输送期间文件的皱折。最终,薄的和厚的文件可被同样良好地输送通过扫描仪,因为是通过输送带3将文件4压到玻璃板7上,而与文件的厚度无关。
输送带3具有通过第一辊10和第二辊11支承的内表面9。一排第一图像扫描装置14布置为扫描在扫描区域12中的文件4,该扫描区域12沿着朝向第二辊11的方向略微移离第一辊10的正切接触点13,在该正切接触点处,第一辊接触平整表面6,其中输送带3和文件4处于第一辊和平整表面6之间。类似的,一排第二图像扫描装置15布置为扫描在扫描区域12中的文件4,该扫描区域12沿着朝向第一辊10的方向略微移离第二辊11的正切接触点13。一排第一图像扫描装置14相对于一排第二图像扫描装置15以本领域中公知的方式错开布置,以使图像扫描装置略微交叠并且遮住文件4的整个宽度。
为了获得紧凑的文件输送装置2,第一和第二辊10、11比较细。通常,L/D在大约22到大约45之间,其中,L是辊的长度,并且D是辊的直径。对于大面幅扫描仪,辊的直径例如可以是从大约20mm到大约30mm。第一辊10和第二辊1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是从大约50mm到大约100mm。第一辊10和第二辊11例如可以由钢或铝或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输送带3可以由诸如织物或者例如塑料、橡胶或硅酮的合成材料之类的材料制成。织物可具有刷状表面,例如,丝绒。例如,输送带可以由玻璃纤维或利用Kevlar(注册商标)强化的聚氨酯制成。所述材料对玻璃可具有相对小的摩擦并且对纸可具有相对大的摩擦,使得扫描仪中的纸文件被输送,而不影响到玻璃板。优选地,输送带包括硬质结构,所述硬质结构用于确保沿着文件和输送带处于接触的表面具有连续压力。
为了至少部分地抵消来自输送带3的趋向于偏转比较细的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力,具有比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具有与第一和第二辊的长度基本对应的长度的单个支承辊8布置成与输送带3的外表面5接触,使得辊8靠着第一和第二辊滚动,其中输送带3在辊8与第一和第二辊之间。如可在图1中看到的,支承辊8可具有相比于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直径而言相当大的直径,并且因此,支承辊8可具有比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刚性充分大的刚性。结果,借助于支承辊8,可以沿着第一和第二辊的整个长度提供对第一辊10和第二辊11的非常良好的支承。以此方式,第一和第二辊10、11中的每一个沿着其长度在几个位置被支承。支承辊8的直径可以是第一辊10和第二辊11的直径的至少3/2倍,优选地,是至少2倍,并且可以是大约3倍。
如果输送带3中的张力导致第一和第二辊10、11偏转,也就是弯曲,则文件4的输送在输送带的横向方向上将不合常规,并且因此图像扫描装置14、15将提供文件的不合常规的扫描。因此,充分减少或最小化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偏转非常重要。
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端部可安装在未示出的在玻璃板7的方向上被偏置的轴承中,由此提供输送带3对文件4的充足压力的至少一部分,以便适当地输送文件。用于偏置的装置可适合被输送的文件的类型,例如厚的或薄的文件,或者例如具有光滑表面的文件。输送带3对文件4的充足压力可借助于支承辊8对第一辊10和第二辊11的压力来以代替或补充的方式提供。例如,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端部可安装到在某一范围内自由位移的轴承中,并且这样所需的输送带3对文件4的压力可全部或者基本上借助于支承辊8来提供。当然,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有补充支承辊,例如,许多小的支承辊可设置在输送带3内或者靠着输送带3的外侧滚动。
在第一和第二辊10、11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可调节并且由此适合产生输送带的长度的公差。通过改变辊之间的距离也可至少部分地调节输送带的张力。支承辊8对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压力当然也将影响输送带的张力。
图2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文件输送装置2的扫描仪1的第二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单排图像扫描装置16被布置为用于扫描在扫描区域12中的文件4,如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一样,该扫描区域略微移离第一辊10的正切接触点13。每个图像扫描装置16是CCD照相机,所述CCD照相机聚焦并且遮住文件4的一区域,该区域在文件4的横向方向上与由相邻照相机遮住的区域略微交叠。如可在图2中看到的,玻璃板7仅遮住输送带3的平整表面的在第一辊10的正切接触点13处的以及在扫描区域12中的一部分。因此,提供又一支承辊17,其靠着第二辊11滚动,其中输送带3和文件4在该又一支承辊17与第二辊11之间。除了以上提到的不同之外,在图2中的实施方式对应于图1的实施方式。
图3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文件输送装置24的扫描仪1的第三实施方式。除了单个支承辊18已经由多个小的支承辊18、19、20、21代替之外,该实施方式对应于图2的实施方式,多个小的支承辊18、19、20、21具有比第一辊和第二辊10、11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布置在由输送带3形成的环的内侧。在沿着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长度的几个点处,布置有支承结构22,支承结构22支承四个支承辊18、19、20、21,四个支承辊18、19、20、21中的两个18、19靠着第一辊10滚动,四个支承辊18、19、20、21中的另两个20、21靠着第二辊11滚动。四个支承辊18、19、20、21分别关于未示出的连接第一辊和第二辊10、11的轴线的线对称地布置。
支承结构22可具有板的形式,例如,如在图中示出的蝴蝶形式的板,它们可以被安装在平行于第一和第二辊10、11延伸并且通过各支承结构22的中央孔的型材23上。支承辊18、19、20、21可被弹簧偏置为靠着第一和第二辊10、11或者支承辊18、19、20、21能够被以可调节的方式布置在支承结构22上,以便调节输送带3的张力。在简单的实施方式中,支承辊18、19、20、21可具有小的球轴承的形式。由于布置有支承辊18、19、20、21并且由此支承辊18、19、20、21在沿着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长度的几个位置处被支承,所以尽管支承辊18、19、20、21可具有比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直径充分小的直径,但是也可有效地减少或最小化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偏转。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该实施方式的支承辊18、19、20、21的数量和位置可以许多种方式改变。例如,示出为图3中的上辊的支承辊19、20可被省去,使得仅采用支承辊18、21,或者甚至可相对于在图3中示出的支承辊增加可在输送带3的外表面5上滚动的另一些支承辊。类似地,在辊10、11的纵向长度上的支承结构22的数量可改变。在简单形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包括一个支承结构22,并且借助于未示出的轴承在支承辊10、11的每个端部处支承支承辊10、11。以此方式,第一和第二辊10、11中的每一个在沿着其长度的三个位置处被支承,即,借助于四个支承辊18、19、20、21在一个位置处、并且借助于轴承在两个位置处被支承。图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扫描装置16当然可以由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扫描装置14、15来代替。
图4和5示出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的文件输送装置25的扫描仪1的第四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示出与图2和3中相同类型的扫描装置16,但是,扫描装置16可由两个图1中示出的扫描装置代替。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辊10、11中的每一个分别分成三个辊区段10a、10b、10c、11a、11b、11c;但是,可采用任何适当数量的区段。在图5中,仅部分示出图的底部的辊区域10c、11c。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每一个辊区段10a、10b、10c、11a、11b、11c各自支承在公共轴26、27上。借助于布置在相邻的辊区段之间的支承结构28,公共轴26、27在相邻的辊区段之间得以支承。此外,借助于支承结构29,公共轴26、27在公共轴26、27的端部处被支承。支承结构28、29可具有板的形式,例如借助于球轴承,公共轴26、27安装在板上。支承结构28、29可借助于与第一和第二辊10、11平行延伸并且延伸通过支承结构28、29的孔的支承型材30支承。
为了避免轴承轴线对齐的可能问题,轴承可例如安装在球接头等中,或者辊区段10a、10b、10c、11a、11b、11c可略微倾斜地安装在它们的公共轴26、27上。可替代地,每个辊区段可安装在其自己的轴上。
在示出的所有实施方式中,输送带可通过示出的辊中的一些来驱动或者通过靠着示出的辊中的一些滚动的或靠着输送带行进的补充辊来驱动。虽然,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2、24、25安置在扫描装置14、15、16下面,但是与之相反的安置也可以。
为了检测和测量文件在输送装置2、24、25中的位置而与文件4的颜色和材料无关,未示出的传感器——例如红外传感器——可布置在输送带的内表面处,以检测由输送带输送的文件的边缘。文件的边缘可通过许多未示出的在输送带的纵向方向上间隔的孔或者通过设置在并排布置的第一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来检测。所提及的后面的实施方式没有示出。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扫描仪(1)等中使用的文件输送装置(2),其中,输送带(3)被布置为输送在平整表面(6)和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5)之间的文件(4),并且其中,所述输送带(3)具有通过第一和第二辊(10、11)支承的内表面(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中的每一个在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长度的三个或更多个位置处被支承,以便至少部分地抵消来自所述输送带(3)的趋向于偏转所述辊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借助于至少一个支承辊(8、18、19、20、21)支承,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辊(8、18、19、20、21)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辊(8、18、19、20、21)靠着所述第一和第二辊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辊(8)布置成与所述输送带(3)的外表面(5)接触,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辊(8)靠着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滚动,其中所述输送带(3)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辊(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辊具有下述一个支承辊(8)的形式,即,所述一个支承辊(8)具有比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长度大致对应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8)的直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直径的至少3/2倍,优选至少2倍。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辊(8、18、21)在抵靠所述输送带(3)的方向上偏置,并且由此靠着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辊具有下述几个支承辊(18、19、20、21)的形式,即,所述几个支承辊(18、19、20、21)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长度布置并且被分别支承,并且所述几个支承辊具有比所述第一和第二辊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布置在由所述输送带(3)形成的环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长度的几个位置处设置有支承结构(22),所述支承结构(22)支承四个支承辊(18、19、20、21),所述四个支承辊(18、19、20、21)中的两个支承辊靠着所述第一辊(10)滚动并且所述四个支承辊(18、19、20、21)中的另两个支承辊靠着所述第二辊(11)滚动,并且所述支承辊分别关于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辊的轴线的线对称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中的每一个分成支承在公共轴(26、27)上的多个辊区段(10a、10b、10c、11a、11b、11c),并且借助于支承结构(28),所述公共轴在相邻的辊区段之间得以支承。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布置为将所述文件(4)压靠在玻璃板(7)上,通过所述玻璃板(7)可读取所述文件。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设有在所述输送带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孔,诸如红外传感器之类的传感器布置在所述输送带的内表面(9)上并且适于通过所述输送带的所述孔检测由所述输送带输送的文件的边缘。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包括第一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和第二输送带并排设置并且间隔开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有间隙,诸如红外传感器之类的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送带的所述内表面(9)处并且适于通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所述间隙检测由所述输送带输送的文件的边缘。
13.一种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文件输送装置(2、24、25)的扫描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适于在扫描期间使文件(4)前进以被扫描,图像扫描装置(14、15、16)优选地布置为扫描在扫描区域(12)中的文件,所述扫描区域(12)略微移离所述第一和第二辊(10、11)的正切接触点(13),在所述正切接触点处,所述辊接触所述平整表面(6),其中所述输送带(3)和所述文件(4)在所述辊和所述平整表面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图像扫描装置(14)布置在所述第一辊(10)处,多个第二图像扫描装置(15)布置在所述第二辊(11)处,每个图像扫描装置(14、15)具有CIS(接触图像传感器)形式,并且所述第一图像扫描装置和所述第二图像扫描装置相对于彼此错开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多个图像扫描装置(16)布置在所述第一辊(10)处,并且在所述第二辊(11)处,所述输送带(3)被布置为输送在所述输送带的所述外表面(5)和第三辊(17)之间的文件(4),每个图像扫描装置(16)具有照相机的形式,所述照相机诸如为借助于透镜聚焦的CCD传感器,并且所述图像扫描装置以聚焦区域略微交叠的方式并排布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09/051971 WO2010094333A1 (en) | 2009-02-19 | 2009-02-19 | Document conveying device for use in a scanner or the lik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6378A true CN102326378A (zh) | 2012-01-18 |
CN102326378B CN102326378B (zh) | 2014-05-21 |
Family
ID=4062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57082.8A Active CN102326378B (zh) | 2009-02-19 | 2009-02-19 | 在扫描仪等中使用的文件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75264B2 (zh) |
EP (1) | EP2399382B1 (zh) |
JP (1) | JP5215479B2 (zh) |
CN (1) | CN102326378B (zh) |
WO (1) | WO201009433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3394A (zh) * | 2013-12-27 | 2015-07-01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裁断机的排出引导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64070B (zh) * | 2011-12-16 | 2014-12-11 | Cal Comp Electronics & Comm Co | 從動單元及饋紙裝置 |
JP2014080248A (ja) | 2012-10-12 | 2014-05-08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搬送装置 |
JP5983497B2 (ja) * | 2013-03-29 | 2016-08-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媒体搬送装置 |
JP6107544B2 (ja) | 2013-08-30 | 2017-04-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45235A (ja) * | 1983-07-20 | 1985-03-11 | 株式会社サンエス | 複写機の原稿自動送り装置 |
JPS6139773A (ja) * | 1984-07-31 | 1986-02-25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 |
US4970606A (en) | 1988-07-27 | 1990-11-13 | Ricoh Company, Ltd. |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
US5927706A (en) * | 1995-09-29 | 1999-07-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utomatic original supplying apparatus |
JP3421831B2 (ja) * | 1996-10-29 | 2003-06-30 | コニカ株式会社 | 原稿自動送り装置 |
US6091927A (en) * | 1997-11-17 | 2000-07-18 | Ricoh Company,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documents to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canner, or the like |
TW579641B (en) * | 2002-10-24 | 2004-03-11 | Veutron Corp |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d scanning a document |
US7715064B2 (en) * | 2004-12-20 | 2010-05-11 | Graph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US8243344B2 (en) * | 2006-12-29 | 2012-08-1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dia drive |
-
2009
- 2009-02-19 WO PCT/EP2009/051971 patent/WO201009433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2-19 CN CN200980157082.8A patent/CN102326378B/zh active Active
- 2009-02-19 US US13/201,540 patent/US8675264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2-19 EP EP09779077.8A patent/EP2399382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2-19 JP JP2011550426A patent/JP5215479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3394A (zh) * | 2013-12-27 | 2015-07-01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裁断机的排出引导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033271A1 (en) | 2012-02-09 |
EP2399382B1 (en) | 2013-04-24 |
JP2012517952A (ja) | 2012-08-09 |
JP5215479B2 (ja) | 2013-06-19 |
EP2399382A1 (en) | 2011-12-28 |
CN102326378B (zh) | 2014-05-21 |
US8675264B2 (en) | 2014-03-18 |
WO2010094333A1 (en) | 2010-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26378B (zh) | 在扫描仪等中使用的文件输送装置 | |
CN108946241B (zh) | 记录片材传送装置与图像读取装置 | |
US8373910B2 (en) | Image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180205845A1 (en) | Document scanner | |
CN101910956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6638372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7333864B2 (ja) | 媒体搬送装置 | |
JP5832632B2 (ja) | 大判スキャナーシステム | |
US20030052445A1 (en) | Device for tensioning transport belts of different transport belt systems | |
US20180270383A1 (en) | Image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of | |
EP1467553A2 (en) | Document scanning apparatus with white reference | |
JP2007063019A (ja)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
US8251363B2 (en) | Image reader | |
EP1508839A2 (en) | Sheet-feeding apparatus | |
JPH0927889A (ja) | 原稿読取装置 | |
KR101062536B1 (ko) | 매체자동지급기 | |
JPH0698117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US20100272493A1 (en) | Idler roller assembly for printing apparatus | |
JP2023014670A (ja) | 箔転写装置 | |
JP4064896B2 (ja)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 |
CN202600365U (zh) | 成像设备 | |
JPH10243178A (ja) | 原稿読取装置 | |
JP2021173937A (ja) | ベルト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69069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CN101526786A (zh) | 转印设备、传送设备以及包括这些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