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952A - 一种甘菊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菊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01952A CN102301952A CN 201110201439 CN201110201439A CN102301952A CN 102301952 A CN102301952 A CN 102301952A CN 201110201439 CN201110201439 CN 201110201439 CN 201110201439 A CN201110201439 A CN 201110201439A CN 102301952 A CN102301952 A CN 1023019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llus
- medium
- camomile
- illumination
- cul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菊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菊种子接种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幼苗培养,萌生为无菌幼苗;2)将无菌幼苗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诱导生成愈伤组织;3)将诱导生成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培养,培养得到不定芽;4)将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诱导培养不定根,获得生根苗;5)将生根苗进行炼苗、移栽,即得。本发明方法建立的再生体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6.63%、不定芽分化率达到25.5%,生根率达到100%,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可以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优良的甘菊试管苗,可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特别涉及甘菊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
背景技术
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又名岩香菊,甘野菊,为菊科菊属甘菊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起源的重要亲本之一,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属于野生观赏植物。其分布于我国多个省市,多生于海拔630-2300米的山坡、岩石、河谷、河岸、荒地以及黄土丘陵地区。
甘菊是一种较好的节水野生地被植物材料,具有抗逆性强、适用范围广、管理粗放等优点,适于山坡绿色、公路护坡、河堤种植,可防止水土流失;也可用于公园、庭院,增加景观的野趣性;可与郊野绿地及植物配景,可形成艳丽的缀花草坪,可给园林增添许多生机。此外,甘菊为菊属植物中的二倍体植物,倍性较低,是栽培菊花起源中参与起源且遗传背景最为简单的菊属野生植物,适合用作菊科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模式植物。
目前人们已经针对甘菊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甘菊栽培繁殖技术,再生及转化体系,花发育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验证和抗逆性等多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为将甘菊作为菊科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奠定了基础。例如刘占磊等人在2009年14期《安徽农业科学》上发表的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以甘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建立了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在芽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1mg/L的NAA和0.1mg/L 6-BA时再生频率最高,可达98%,其不定芽生根率可达100%,该研究为进行甘菊转基因试验打下了基础。又如北京林业大学的丁焱等人在2005年《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上发表的甘菊再生体系的建立,以甘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植株再生,建立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甘菊种子用0.8%次氯酸钠溶液20分钟效果最好;切茎增殖用1/2MS+0.5%活性炭最好;诱导叶盘愈伤和分化采用MS+1mg/L6-BA+0.2mg/L NAA最为迅速;生根培养中采用1/2MS+0.1%NAA效果更好,生根的小苗在温室里生长良好。
稳定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是对甘菊进行转基因工作和分子遗传学分析的基础。通常,一个稳定、高效的再生体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外植体的组织细胞具有再生愈伤组织和完整植株的能力;(2)具有较高的芽分化率;(3)易于离体培养,具有高度可重复性;(4)体细胞无性系统变异小。虽然对甘菊再生体系的研究较多,但是迄今为止,甘菊稳定的再生体系始终未获得。现有技术中以甘菊的叶片作为外植体虽然能够建立甘菊的再生体系,但其再生时间较长,愈伤组织诱导率以及不定芽的分化率低,再生体系不够稳定,重复及再现性差,从而不利于甘菊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及培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不定芽分化率高、生根率高及稳定的甘菊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量优良的甘菊试管苗,可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可用于甘菊转化体系研究,也可以用于分子育种研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甘菊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甘菊种子接种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幼苗培养,萌生为无菌幼苗;
2)将无菌幼苗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诱导生成愈伤组织;
3)将诱导生成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培养,培养得到不定芽;
4)将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诱导培养不定根,获得生根苗;
5)将生根苗进行炼苗、移栽,即得。
其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种子萌发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6.18。
特别是,步骤1)中所述无菌幼苗为由种子萌发的子叶完全张开,真叶尚未展开的幼苗。
其中,所述无菌幼苗的下胚轴长度为12-17mm。
特别是,所述下胚轴为无菌幼苗子叶着生处到根尖的一端胚轴。
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2,4-二氯苯氧基乙酸0.5-1.5mg/L+6-苄氨基腺嘌呤0.1-1.0mg/L+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6.18。
特别是,步骤2)中所述2,4-二氯苯氧基乙酸优选为1mg/L,6-苄氨基腺嘌呤优选为0.5mg/L。
尤其是,步骤2)中将下胚轴切成长度为3-5mm的下胚轴段后再接种,进行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其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6.18;所述步骤4)中所述生根培养基是:大量元素减半的1/2MS基本培养基+萘乙酸0.1-0.3mg/L+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6.18。
特别是,步骤4)中所述萘乙酸优选为0.1mg/L。
特别是,步骤1)中在所述接种之前先将甘菊种子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0-30s,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15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无菌幼苗培养、步骤2)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在以下条件下进行:黑暗条件,培养温度为22±1℃。
特别是,步骤1)中所述无菌幼苗培养的培养条件为:黑暗条件,培养温度为22±1℃,培养时间为5-7天。
尤其是,所述培养时间为6-7天,进一步优选为7天。
特别是,步骤2)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培养条件为:黑暗条件,培养温度为22±1℃,培养时间为14-16天。
其中,步骤3)中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步骤4)中生根培养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培养温度为22±1℃,光照强度为2000lx,光周期为14-16小时光照/8-10小时黑暗。
特别是,所述光周期优选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特别是,步骤3)中所述在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过程中,每6-7天继代培养一次,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过程中,每6-7天将诱导分化培养的愈伤组织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继续进行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直到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芽;也就是将愈伤组织在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培养6-7天后,取出,接着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另一新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培养6-7天后取出,重复操作4-5次,直到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芽。
尤其是,步骤3)中在所述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过程中,每7天继代培养一次;继代培养次数优选为4次。
特别是,步骤3)中所述不定芽长度达到0.8-1.2cm;步骤4)中所述不定根长度达到0.8-1.2cm。
步骤5)中所述的炼苗移栽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移栽前打开培养瓶的瓶盖,在组培室中炼苗1天,接着将生根的试管苗取出,用自来水洗净试管苗根部残留的琼脂培养基,然后移栽到甘菊无土栽培基质中培养,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50-80%,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培养一个月后,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50-80%,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周期为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条件下培养至甘菊开花。
特别是,所述的甘菊无土栽培基质为泥炭与蛭石混合基质,其中泥炭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
本发明的甘菊繁殖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甘菊成熟种子进行高效离体繁殖,每个培养阶段所采用的基本培养基的都是MS基本培养基(除生根培养基外,生根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是1/2MS),具有无机盐浓度高,特别是硝酸盐、钾和铵的含量高,可以为组织生长提供所需矿质营养和促进愈伤组织生长,MS培养基的无机养分的数量和配比适当,不需额外添加氨基酸、酪蛋白水解物、酵母提取物及椰子汁等有机附加成分,节约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采用甘菊植物体上分化状态较低的组织——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甘菊的繁殖,具有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不定芽分化频率高等优点,此外,采用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甘菊繁殖所需要的时间更短,更有利于甘菊的大规模繁殖与栽培。
3、本发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基乙酸和6-苄氨基腺嘌呤,利于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6.63%,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颜色为淡黄色,质地疏松,大小一致,愈伤组织生长状态良好,分化能力强,利于不定芽的分化。
4、本发明在生根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的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促进了不定芽诱导生根,生根率达到100%,根系健壮,生根数可达到5.20-6.89条,根长达到2.55-3.34cm;而且所形成的根系短粗,且根系上布满根毛,为有效根,从而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利于甘菊不定芽对营养成份的吸收。
5、本发明的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过程中,每6-7天进行继代转瓶培养一次,降低了甘菊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培养过程中激素浓度,不定芽生长茁壮,分化效率高,达到20.25-25.50%,无玻璃化等现象,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达到3.75-4.25个。
6、本发明对各种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优化,所使用的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组成合理,用量和配比适宜,不仅甘菊离体培养效率高,而且还有效地抵制了不定芽玻璃化、褐化等不良影响,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利用本发明的再生体系甘菊培育结果重复性高,再生体系稳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优良的甘菊试管苗,有利于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建立的再生体系可用于甘菊转化体系研究,也可以用于分子育种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甘菊种子萌发形成的无菌幼苗;
图2是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培养甘菊下胚轴;
图3是甘菊下胚轴在黑暗条件下诱导生成的愈伤组织;
图4是甘菊愈伤组织转移到光照条件下不定芽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变化;
图5是甘菊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产生的不定芽;
图6是甘菊不定芽诱导产生的不定根;
图7是移栽后的甘菊小苗;
图8是移栽后开花的甘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得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邓肯式检验,P=0.01或P=0.05),百分数经反正弦(y=arcsin x1/2)转换后再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施例1
一、试验材料
1、甘菊种子:于2009年秋季采自北京林业大学校园,采种植株生长良好,种子成熟饱满,种皮完好。
2、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采用国产萘乙酸(NAA)、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
3、培养基的配制:
(1)“MS基本培养基”的组成或配制方法;
表1MS培养基(Murashige and Skoog,1962)
上述MS培养基母液配好后,储存于4℃冰箱待用。根据配置培养基的数量,称量所需琼脂和蔗糖,将其倒入欲配培养基体积3/4的无菌水中,顺序加入所需的大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和有机成分母液,每加入一种都充分搅拌,最后加水定容至培养基最终体积,用pH计测试培养基酸碱度,用1mol/L的NaOH或1mol/L的HCl将pH值调整至6.18。
(2)种子萌发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添加蔗糖30g/L、琼脂6g/L,调节pH值为6.18,培养基在118℃下恒温灭菌18分钟。
(3)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0.5-1.5mg/L、6-BA 0.1-1.0mg/L、蔗糖30g/L、琼脂6g/L,调节pH值为6.18,培养基在118℃下恒温灭菌18分钟。
(4)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添加蔗糖30g/L、琼脂6g/L,调节pH值为6.18,培养基在118℃下恒温灭菌18分钟。
(5)生根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的1/2MS基本培养基添加NAA 0.1-0.3mg/L、蔗糖30g/L、琼脂6g/L,调节pH值为6.18,培养基在118℃下恒温灭菌18分钟。
4、培养条件
无菌幼苗培养的培养条件:黑暗条件,培养温度(22±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培养条件:黑暗条件,培养温度(22±1)℃;
不定芽分化培养的培养条件:采用以日光灯为光源的人工光照,封闭式组织培养室,光照强度为2000lx,光周期为14-16小时光照/8-10小时黑暗,温度(22±1)℃;
生根培养的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2±1)℃,日光灯光源,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周期为14-16小时光照/8-10小时黑暗;
炼苗、移栽培养条件:气候室温度为(20±1)℃,光照强度为3000lx,光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二、试验方法
1、无菌幼苗培养
将种皮完好、饱满的甘菊种子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0-30s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3-5次);接着将甘菊种子浸泡于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消毒10-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3-5次),最后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在无菌干燥的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备用;
将消毒后的甘菊种子接种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上,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无菌幼苗的组织培养,培养温度(22±1)℃,培养时间7天,此阶段无菌幼苗长势旺盛,其子叶完全张开,真叶尚未展开,下胚轴迅速生长,下胚轴颜色呈白色,子叶呈黄色(如图1所示),下胚轴长度长至13-17mm,下胚轴为子叶着生处到根尖的胚轴。
在无菌幼苗培养过程中每次处理接种甘菊种子20粒,重复处理3次。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手术刀将下胚轴切成长度为3-5mm的下胚轴段,分别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如图2),培养温度(22±1)℃,其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所用2,4-D为1mg/L,6-BA为0.5mg/L,下胚轴切口周围开始膨大,形成愈伤组织(如图3),愈伤组织颜色为淡黄色,质地疏松,大小一致,培养14-16天后,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数据分析结果见表2。
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过程中每次处理接种甘菊下胚轴30个,重复处理3次。
愈伤组织诱导率(%)=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
3、不定芽分化培养
将诱导形成的淡黄色、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转接到不定芽分化培养基,进行不定芽分化培养,培养温度为(22±1)℃,日光灯光源,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条件下分化培养30天,其中,不定芽分化培养每7天继代一次即将愈伤组织培养7天之后取出,置于另一新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继续进行不定芽的分化培养,以降低植物体内的激素浓度,防止产生不定芽过细、节间过短或玻璃化等现象,重复操作4次;在分化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由淡黄色变为浅绿色或深绿色(如图4),质地较为致密,表面粗糙逐渐分化出不定芽,逐渐长成小芽丛(如图5),30天后统计并计算不定芽分化率和平均每外植体分化不定芽数,结果见表3。
在组培室中于培养过程中每次处理接种甘菊愈伤组织20个,重复处理3次,
不定芽分化率(%)=分化不定芽的外植体总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100%
平均每外植体分化不定芽数=分化不定芽总数/分化不定芽的外植体总数
4、生根培养
将长度为0.8-1.2cm的甘菊不定芽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手术刀分离后,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其中,组织培养温度为(22±1)℃,日光灯光源,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不定根的生根培养基中所用NAA为0.1mg/L;生根培养10天后不定根长至0.8-1.2cm,不定根短粗,根系上布满根毛(如图6),有利于甘菊不定芽吸收营养,统计不定芽的生根数和生根率,结果见表4;
在生根培养过程中每次处理接种10瓶,重复处理3次。
生根率(%)=生根的外植体数目/接种的外植体的数目×100%
5、炼苗、移栽
待生长健壮的无菌苗的不定根长至0.8-1.2cm时,打开瓶盖,将其在组培室中炼苗1天后,取出植株,并用水洗去根部残留的琼脂培养基,移栽到装有泥炭、蛭石的无土栽培基质中,泥炭、蛭石的体积配比为1∶1,在气候室内,于(20±1)℃下,日光灯光源,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相对湿度为50-80%下进行培养,培养10天后,统计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图7),植株生长健壮,植株培养1个月后,将光照周期减少至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进行培养,培养30-35天后甘菊如期开花(图8)。
实施例2
除无菌幼苗培养时间为5天;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用2,4-D 0.5mg/L,6-BA 0.1mg/L;生根培养基所用NAA 0.2mg/L;不定芽分化培养光照周期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之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除无菌幼苗培养时间为6天;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用2,4-D 1.0mg/L,6-BA 1.0mg/L;不定芽分化培养光照周期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生根培养基所用NAA 0.3mg/L,光照周期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之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用2,4-D 1.5mg/L,6-BA 0.5mg/L;生根培养基所用NAA0.1mg/L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用2,4-D 0mg/L,6-BA 0.5mg/L;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添加6-BA且其浓度为0.05mg/L;生根培养基所用NAA 0.1mg/L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用2,4-D 0.1mg/L,6-BA 0.5mg/L;生根培养基所用NAA0.1mg/L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用2,4-D 2.0mg/L,6-BA 0.1mg/L;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添加6-BA且其浓度为0.10mg/L;生根培养基所用NAA 0.1mg/L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用2,4-D 2.0mg/L,6-BA 1.5mg/L;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添加6-BA且其浓度为0.15mg/L;生根培养基所用NAA 0.1mg/L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所用2,4-D 2.0mg/L,6-BA 0mg/L;生根培养基所用NAA 0.1mg/L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表2甘菊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结果
愈伤组织诱导率(%) | 下胚轴及愈伤组织形态 | |
实施例1 | 86.63±5.77 | 下胚轴切口淡黄色,愈伤全部为淡黄色,大小一致 |
实施例2 | 75.60±5.09 | 下胚轴切口淡黄色,大小基本一致 |
实施例3 | 71.11±3.85 | 下胚轴切口淡黄色,愈伤全部淡黄色,大小基本一致 |
实施例4 | 73.33±3.34 | 下胚轴切口淡黄色,愈伤全部为淡黄色,大小基本一致 |
实施例5 | 1.11±1.92 | 下胚轴切口处红褐色,愈伤组织小,红褐色 |
实施例6 | 43.33±3.34 | 下胚轴增长增粗不明显,愈伤全部为淡黄色,大小不一致 |
实施例7 | 63.33±3.34 | 下胚轴增长增粗明显,愈伤全部为淡黄色,大小不一致 |
实施例8 | 60.21±2.22 | 下胚轴增长增粗明显,愈伤有红褐色和淡黄色两种 |
实施例9 | 38.89±1.92 | 下胚轴增长增粗明显,愈伤有红褐色和淡黄色两种 |
由表2结果表明:本发明添加了2,4-D和6-BA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效果明显;采用甘菊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对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出愈率达到7111-86.63%;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颜色为淡黄色,质地疏松,大小一致,愈伤组织生长状态良好,分化能力强,利于不定芽的分化。
表3甘菊不定芽分化结果
试验 | 不定芽分化率(%) | 不定芽数 |
实施例1 | 25.50±5.40 | 4.25±0.25 |
实施例2 | 22.25±4.30 | 4.10±0.50 |
实施例3 | 20.25±2.20 | 3.75±0.40 |
实施例4 | 21.20±4.25 | 4.00±0.25 |
实施例5 | 17.50±5.80 | 3.75±0.15 |
实施例6 | 19.25±2.25 | 3.25±0.35 |
实施例7 | 12.50±4.50 | 2.50±0.12 |
实施例8 | 0 | 0 |
实施例9 | 7.50±2.50 | 2.00±0.25 |
由表3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过程中,不同激素浓度对不定芽分化有显著性影响。随6-BA浓度的上升,不定芽分化率及平均每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呈显著性下降趋势,而且每6-7天进行继代转瓶培养一次,降低了甘菊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培养过程中的激素浓度,不定芽生长茁壮,分化效率高,达到20.25-25.50%,无玻璃化等现象,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达到3.75-4.25个。
表4甘菊不定芽生根结果
试验 | 生根数(条) | 根长(cm) | 生根率(%) | 根系生长状态 |
实施例1 | 5.72±2.80 | 3.34±0.71 | 100 | 短粗,大量根毛 |
实施例2 | 6.89±2.32 | 3.06±0.52 | 100 | 短粗,大量根毛 |
实施例3 | 5.20±2.39 | 2.55±0.56 | 100 | 短粗,大量根毛 |
实施例4 | 5.72±2.80 | 3.34±0.71 | 100 | 短粗,大量根毛 |
实施例5 | / | / | / | / |
实施例6 | / | / | / | / |
实施例7 | / | / | / | / |
实施例8 | / | / | / | / |
实施例9 | / | / | / | / |
由表4结果表明:
1、本发明中甘菊不定芽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的1/2MS培养基中的生根率高,达到100%,根系健壮,生根数可达到5.20-6.89条,根长达到2.55-3.34cm;
2、本发明的甘菊在不定芽生根培养基生长所形成的根系短粗,且根系上布满根毛,为有效根,从而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此外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从而更有利于甘菊不定芽对营养成份的吸收。
Claims (10)
1.一种甘菊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甘菊种子接种于种子萌发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幼苗培养,萌生为无菌幼苗;
2)将无菌幼苗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诱导生成愈伤组织;
3)将诱导生成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培养,培养得到不定芽;
4)将不定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诱导培养不定根,获得生根苗;
5)将生根苗进行炼苗、移栽,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的种子萌发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6.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2,4-二氯苯氧基乙酸0.5-1.5mg/L+6-苄氨基腺嘌呤0.1-1.0mg/L+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6.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6.1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不定根诱导培养基是:大量元素减半的1/2MS基本培养基+萘乙酸0.1-0.3mg/L+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6.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接种之前先将甘菊种子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0-30s,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15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无菌幼苗培养在以下条件下进行:黑暗条件,培养温度为22±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在以下条件下进行:黑暗条件,培养温度为22±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不定芽分化培养、步骤4)生根培养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培养温度为22±1℃,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周期为14-16小时光照/8-10小时黑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所述的炼苗移栽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移栽前打开培养瓶的瓶盖,在组培室中炼苗1天;然后将生根的小苗取出,用自来水洗净试管苗根部残留的琼脂培养基,移栽到甘菊无土栽培基质中培养,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50-80%、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培养一个月;接着,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50-80%、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周期为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条件下培养至甘菊开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14397A CN102301952B (zh) | 2011-07-19 | 2011-07-19 | 一种甘菊繁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14397A CN102301952B (zh) | 2011-07-19 | 2011-07-19 | 一种甘菊繁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01952A true CN102301952A (zh) | 2012-01-04 |
CN102301952B CN102301952B (zh) | 2012-11-28 |
Family
ID=45375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0143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952B (zh) | 2011-07-19 | 2011-07-19 | 一种甘菊繁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01952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4439A (zh) * | 2013-08-12 | 2013-11-27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菊芋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 |
CN103975851A (zh) * | 2014-03-31 | 2014-08-13 | 中国计量学院 | 一种杭白菊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 |
CN104285770A (zh) * | 2014-10-24 | 2015-01-21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异果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285811A (zh) * | 2014-10-24 | 2015-01-21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甘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285812A (zh) * | 2014-10-24 | 2015-01-21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堆心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396738A (zh) * | 2014-10-24 | 2015-03-11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嵯峨菊专用培养基 |
CN105660409A (zh) * | 2016-02-26 | 2016-06-15 | 邓珂 | 怀珍珠菊组织培养的方法 |
CN106688884A (zh) * | 2016-11-18 | 2017-05-24 | 曹才基 | 一种菊花的栽培方法 |
CN107873516A (zh) * | 2017-11-14 | 2018-04-0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钩藤的培育方法 |
CN112121076A (zh) * | 2020-09-23 | 2020-12-25 |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甘菊精油及其应用 |
CN115104531A (zh) * | 2022-06-21 | 2022-09-27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丝瓜根中泻根醇酸含量并提取的方法 |
-
2011
- 2011-07-19 CN CN2011102014397A patent/CN10230195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5》 20050831 丁焱等 甘菊再生体系的建立 中国林业出版社 219-221 1,2,5,6 , * |
《中草药》 20081231 张媛等 杭白菊子叶和下胚轴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1721-1723 1,2,5,6 第39卷, 第11期 *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231 刘占磊等 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 6328-6329,6334 1-10 第37卷, 第14期 *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04439B (zh) * | 2013-08-12 | 2015-11-25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菊芋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 |
CN103404439A (zh) * | 2013-08-12 | 2013-11-27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菊芋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 |
CN103975851A (zh) * | 2014-03-31 | 2014-08-13 | 中国计量学院 | 一种杭白菊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 |
CN103975851B (zh) * | 2014-03-31 | 2016-01-27 | 中国计量学院 | 一种杭白菊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 |
CN104285812B (zh) * | 2014-10-24 | 2016-01-20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堆心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396738A (zh) * | 2014-10-24 | 2015-03-11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嵯峨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285812A (zh) * | 2014-10-24 | 2015-01-21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堆心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285811B (zh) * | 2014-10-24 | 2016-01-13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甘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285811A (zh) * | 2014-10-24 | 2015-01-21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甘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285770A (zh) * | 2014-10-24 | 2015-01-21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异果菊专用培养基 |
CN104396738B (zh) * | 2014-10-24 | 2016-08-17 | 柳州市天姿园艺有限公司 | 嵯峨菊专用培养基 |
CN105660409A (zh) * | 2016-02-26 | 2016-06-15 | 邓珂 | 怀珍珠菊组织培养的方法 |
CN106688884A (zh) * | 2016-11-18 | 2017-05-24 | 曹才基 | 一种菊花的栽培方法 |
CN107873516A (zh) * | 2017-11-14 | 2018-04-0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 钩藤的培育方法 |
CN112121076A (zh) * | 2020-09-23 | 2020-12-25 |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甘菊精油及其应用 |
CN115104531A (zh) * | 2022-06-21 | 2022-09-27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丝瓜根中泻根醇酸含量并提取的方法 |
CN115104531B (zh) * | 2022-06-21 | 2023-10-13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丝瓜根中泻根醇酸含量并提取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01952B (zh) | 2012-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01952B (zh) | 一种甘菊繁殖方法 | |
CN102657088B (zh) | 红豆树组织培养方法 | |
CN102301951B (zh) | 一种广豆根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6417015B (zh) | 一种怀集报春苣苔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4012417B (zh) | 小木漆高效快速扩繁方法 | |
CN103348920B (zh) | 一种奇楠沉香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2907318B (zh) | 一种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体细胞胚快繁三七再生植株的方法 | |
CN101983557B (zh) | 檀香种胚苗茎段的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 |
CN110679482A (zh) | 高茎尖诱导率和组培质量的多头菊脱毒培养基质及方法 | |
CN106538382B (zh) | 一种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假俭草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 | |
CN101810144B (zh) | 瓜叶菊的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5379624A (zh) | 一种粗皮桉的组培快繁方法 | |
CN106973796A (zh) | 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 | |
CN104488723A (zh) | 一种朝鲜淫羊藿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3548695B (zh) | 一种岩黄连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4823846A (zh) | 浙江金线兰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 | |
CN112042541A (zh) | 黄杉属植物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繁殖方法 | |
CN101743908A (zh) | 红花银桦组培快繁及栽培方法 | |
CN103202227A (zh) | 中药材金线莲种苗选育及快繁培育方法 | |
CN115245131B (zh) | 一种扁果枸杞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 | |
CN105766636A (zh) | 一种牡丹组织培养再生的方法 | |
CN101904302A (zh) | 一种药用植物北五味子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方法 | |
CN113016610B (zh) | 一种藜麦下胚轴离体再生方法 | |
CN112616675B (zh) | 一种舞花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
CN104719160B (zh) | 用苔草幼苗叶片为外植体的组培快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