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4773A - 轮胎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轮胎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4773A
CN102294773A CN2011101675049A CN201110167504A CN102294773A CN 102294773 A CN102294773 A CN 102294773A CN 2011101675049 A CN2011101675049 A CN 2011101675049A CN 201110167504 A CN201110167504 A CN 201110167504A CN 102294773 A CN102294773 A CN 102294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ess
mother metal
sli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75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4773B (zh
Inventor
高桥正规
清水圭二
小寺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4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4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4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47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76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2Solid tyres ; Mould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0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the moulds being made of a plurality of laminations, e.g. thin plates, adjacent one another, so as to create the moulding ca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块牢固地被固定,即使使用后也能够分解的模具。在内表面形成有型腔面(7)的轮胎用模具(1)具备:具有在相互之间形成狭缝(28)且并排排列的多个板状构件(13、14)的块(6);具有块(6)能够嵌合的凹处(21)的支架(5);对与凹处(21)嵌合的块(6)以能够相对凹处(21)装拆的方式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是能够贯通支架(5)而与块(6)的销孔(19)卡合的固定销(20),通过旋松固定销(20),能够将块(6)向支架(5)嵌合以及从支架(5)取下。

Description

轮胎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轮胎的硫化工序中使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轮胎的硫化工序中使用模具。片模以及两半模被使用于该硫化工序中。在硫化工序中,预成型的生胎被放入模具中。该生胎在被模具与气袋所包围的型腔中被加压且加热。通过加压和加热,生胎的橡胶组成物在型腔内流动。通过加热橡胶发生交联反应而得到轮胎。在加压时,若模具的型腔面与生胎之间残留空气,则在轮胎的表面会形成缺陷。缺陷使轮胎的品质降低。一般的模具具有排气孔。空气通过该排气孔而被排出。
片模具有圆弧状的胎面组合模(以下,简称为组合模)。通过排列多个组合模而形成环状的型腔面。组合模通过使用铸模的重力铸造或者低压铸造而获得。有时也通过使用金属制铸模的精密铸造(所谓压铸)来获得组合模。
作为这样的轮胎用模具的一个例子,公知有日本特开2009-269245公报中公开的模具。该模具的组合模具有块。该块具有型腔面。该型腔面通过直接雕刻而形成。块具有基座和收纳于该基座而被一体化的芯。该芯由多个构件构成。各个构件具有螺孔。上述多个构件并排排列,且螺栓贯通上述螺孔而被固定。这样,上述多个构件构成一体而形成芯。
上述芯向基座的一体化通过包心铸造来进行。即,芯被插入铸模的空隙部。在该空隙部内流入熔融金属。该熔融金属凝固而形成基座,从而形成由基座和包心铸造于基座的芯构成的块。在该块实施切削加工,从而在表面上形成型腔面。
基于包心铸造的芯向基座的一体化,其铸造本身需要很多工时。由于芯被铸造物覆盖并固定,因此不可能将块在制造后分解。因此,为了除去堆积于构件彼此的间隙的污物,必须进行特殊的热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9245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轮胎用模具以及该轮胎用模具的制造方法,能够将芯牢固地固定,不需要耗时的铸造工序,在制造后能够分解。
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用模具,在内表面形成有型腔面,其特征在于,具备:块,其具有并排排列的多个板状构件;支架,其具有该块能够嵌合的凹处;以及固定部件,其对与该凹处嵌合的块以能够相对凹处装拆的方式进行固定。
根据该结构,不需要铸造工序,另外,在模具完成后,并且其使用后也可以分解该模具。
优选地,在上述块与支架之间形成有间隙,在邻接的两个上述构件之间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狭缝,该第一狭缝从上述型腔面延伸至背面的上述间隙,另外,形成有连通上述间隙与外部的空气流通用的通道。
上述通道可以形成为贯通上述板状构件以及第一狭缝,该通道经由上述第一狭缝将间隙与外部连通。
在该模具中,也可以具有夹设于邻接的两个上述构件之间的第一垫片,上述第一狭缝由该第一垫片而形成。
优选地,在邻接的两个上述构件之间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狭缝,该第二狭缝从上述型腔面延伸至背面的上述间隙,上述块具有沿轴向并排排列的多个单元,在邻接的两个单元之间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三狭缝。
也可以具有夹设于邻接的两个上述构件之间的第二垫片、和夹设于邻接的两个上述单元之间的第三垫片,上述第二狭缝由该第二垫片而形成,上述第三狭缝由该第三垫片而形成。
本发明的轮胎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多个板状构件母材固定成并排排列状态来形成块母材的工序;通过切削加工,在支架母材上形成用于嵌合块母材的凹处的工序;将上述块母材嵌合到上述支架母材的凹处的工序;利用固定部件,将与凹处嵌合的块母材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固定到凹处来形成组合模母材的工序;对该组合模母材实施切削加工来形成型腔面的组合模形成工序;以及连接多个该组合模的模具形成工序。
优选地,在形成上述块母材的工序中,通过在邻接的构件母材彼此之间配置垫片来形成狭缝,在上述组合模形成工序中,使上述狭缝露出于该型腔面。
本发明的轮胎制造方法,包括:通过预成型来获得生胎的工序;在内表面形成有型腔面的模具中放入上述生胎的工序;以及在上述模具内对该生胎进行加压以及加热的工序,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具具有:块,其具有并排排列的多个板状构件;支架,其具有该块能够嵌合的凹处;以及固定部件,其对与该凹处嵌合的块以能够相对凹处装拆的方式进行固定。
根据通过排出空气来抑制缺陷的观点,优选地,在上述板状构件彼此之间夹装垫片。
本发明的模具,不需要铸造工序就能够牢固地保持块,并且即使在模具使用后也能够分解该模具,因此能够清扫保持架和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用模具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模具的组合模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图3的组合模的块的俯视图,图4(b)是其切开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5是沿着图4(a)的V-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a)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3的组合模的VII-V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3的组合模的VIII-V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5的IX-IX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图3的组合模的母材的组装前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母材的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母材的切削前后的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模具的组合模的俯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的XIV-XI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模具的组合模的与图14对应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模具的组合模的立体图。
图17是沿着图16的XVII-XV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6的XVIII-XV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6的组合模的块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6的组合模的母材的组装前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的母材的组装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轮胎用的)模具;2、41、51、61…组合模;5、62…支架;6、63…块;7、72…型腔面;10、73…背面;11、85…分割面;13、64…端部构件;14、65…中间构件;16、67…(构件紧固用)螺栓;17、68…(构件紧固用)螺母;20…固定销;21、81…凹处;27…第一垫片;28…第一狭缝;30、86…间隙;31、91…支架母材;32、92…端部构件母材;33、93…中间构件母材;36、96…块母材;37、97…组合模母材;42、52…通道;45…通风道;66…单元;70…第二垫片;71…第二狭缝;74…(单元紧固用)螺栓;78…第三垫片;79…第三狭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当的附图,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用模具(以下,简称为“模具”)1的局部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该模具1具有多个组合模2、上下一对的侧板3和上下一对的胎唇环4。组合模2的俯视形状实质上为圆弧状。多个组合模2呈环状连结。组合模2的数量通常是3个以上且20个以下。侧板3以及胎唇环4实质上为环状。该模具1是所谓的“片模”。在图2中,附图标记R表示生胎。
图3是表示图1的模具1的组合模2的立体图。在图3中,箭头X表示径向,箭头Y表示轴向,箭头Z表示周向。这些在其他的附图中也是相同的。该组合模2由支架5和块6构成。支架5由钢或者铝合金构成。块6被安装在支架5上。在支架5上也可以安装沿周向Z并排排列的多个块6。
块6具有型腔面7。该型腔面7具有凸部8和凹部9。该凸部8与轮胎的胎面的沟对应。凹部9与轮胎的胎面的块对应。利用该凸部8以及凹部9,在轮胎上形成胎面花纹。根据胎面花纹,适当地决定凸部8以及凹部9的形状。其中,在图2中,省略了凸部8以及凹部9的图示。
图4(a)是表示图3的组合模2的块6的俯视图,图4(b)是其主视图。图5是沿着图4(a)的V-V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4(a)的VI-VI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块6具有上述型腔面7、背面10、两个分割面11以及上下的端面29。背面10与型腔面7对置。
块6具有两个端部构件13和在这些端部构件13彼此之间配置的多个中间构件14。各构件13、14呈板状。各构件14由铝合金构成。全部的构件13、14沿轴向Y并排排列。在各个构件13、14上,在相互一致的位置形成有螺孔15。在该螺孔15中插入有螺栓16。在各螺栓16的两端螺纹连接着螺母17。在端部构件13的螺孔15中,形成有用于收纳螺母17的锪孔18。因此,螺栓16和螺母17都不会从端部构件13的端面29突出。在该实施方式中,全部的构件13、14由四根螺栓16以及螺母17被紧固起来。
在端部构件13的端面29,在避开了上述螺孔15以及锪孔18的位置形成有固定用的销孔19。该销孔19是为了如后述那样利用固定销20(图7)将块6固定到支架5而使用的。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端部构件13上形成有三个销孔19。但是不限定于该数量。
根据图7以及图8可知,在支架5上通过切削加工形成有能够与块6紧密地嵌合的凹处21。该凹处21由底面22和对置的一对侧壁23的内表面形成,呈大体矩形横剖面的通道状。凹处21呈与块6的外形互补的形状。凹处21的底面22覆盖块6的背面10,凹处21的侧壁23覆盖块6的上下的各端面(端部构件13的端面)29。块6的分割面11露出(图3)。凹处21的底面22与在凹处21中嵌合的块6的背面10以形成微小的间隙30的方式抵接。凹处21的侧壁23的内表面与嵌合的块6的上下的各端面以形成微小的间隙30的方式抵接。它们的间隙30,例如可以通过在凹处21的内表面和/或块6的外表面形成凸条来形成。
如图7所示,在上述侧壁23的与端部构件13的销孔19一致的部位贯通着螺纹孔24。在该螺纹孔24中螺纹安装有上述固定销20。在固定销20的外周面上,除了前端的规定长度部分以外,形成有外螺纹。在固定销20的前端的规定长度部分,形成有销部25,该销部25的外径与上述外螺纹的螺纹内径相同或者比该螺纹内径小。固定销20被螺纹安装在螺纹孔24中,从而该销部25被卡合到端部构件13的销孔19中。由此,块6被固定到凹处21。固定销20在被螺纹安装到螺纹孔24中的状态下,其后端没入螺纹孔24内。在固定销20的后端,形成用于通过旋具进行旋转操作的卡合槽26。通过旋松或者拔出固定销20,能够从凹处21取出块6。这样,该固定销20,利用上述螺纹孔24以及销孔19,构成将块6以在凹处21中能够装拆的方式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如图8所示,在支架5的背面,形成有用于螺纹安装保持用的吊环螺栓等的螺纹孔34,以及用于定位的销孔35。这些孔34、35,在凹处21内部不贯通。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块6中的邻接的构件13、14彼此之间夹持着第一垫片27。通过旋紧上述螺母17,构件13、14夹持并按压第一垫片27。由于该第一垫片27,在邻接的构件13、14彼此之间形成第一狭缝28。第一狭缝28沿径向X以及周向Z延伸。第一狭缝28从型腔面7到达背面10。因此,第一狭缝28与上述间隙30连通。第一垫片27由不锈钢钢那样的金属构成。第一垫片27是薄板状。如图9所示,第一垫片27的平面形状实质上为矩形。矩形的第一垫片27能容易地制作出来。
图9是沿着图5的IX-IX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图9示出了中间构件14、螺栓16以及3枚第一垫片27。第一垫片27避开螺孔15配置。换言之,螺栓16没有贯通第一垫片27。第一垫片27没有必要具备用于螺栓16的孔,因此该第一垫片27能容易地制作出来。在图9中省略了胎面花纹的凸部8以及凹部9的图示。
参照图10以及图11大致说明组合模2的制作方法。首先,准备支架5的母材(称为“支架母材”)31、端部构件13的母材(称为“端部构件母材”)32和中间构件14的母材(称为“中间构件母材”)33。如图10所示,支架母材31,优选由锻造铝合金形成立方体状,然后通过切削加工形成凹处21。该凹处21的底面22呈部分圆柱状。立设有隔着该底面22对置的一对侧壁23。在该侧壁23上,形成有上述螺纹孔24,该螺纹孔24从侧壁23的外侧贯通到凹处21内部。
构件母材32、33呈板状,其俯视形状是矩形的一边为圆弧状的形状。该圆弧的曲率半径与上述凹处21的底面的曲率半径一致。在端部构件母材32以及中间构件母材33形成有螺孔15,在端部构件母材32还形成有锪孔18以及销孔19。针对这些15、18、19已经进行了说明。如图10所示,层叠2枚端部构件母材32、在端部构件母材32间配置的中间构件母材33和在构件母材32、33间配置的第一垫片27。在螺孔15中插入螺栓16,拧紧螺母17。由此,全部的构件母材32、33被紧固,构成块母材36。该块母材36具有立方体的一面形成为部分圆柱状的形状。
如图11所示,将上述块母材36嵌合到上述支架母材31的凹处21。在支架母材31的螺纹孔24中旋入固定销20,固定销20的前端的销部25被插入块母材36的销孔19。由此,块母材36和支架母材31被固定而构成组合模母材37。在图11中省略了固定销20的外螺纹的图示。组合模母材37的两端面,如双点划线所示,以倾斜的方式进行切削。
如图12所示,通过切削加工,仅消除组合模母材37的阴影线部分而形成组合模(图中的白地部分)2。上述固定销20被制成如下长度:在被旋入支架母材31的螺纹孔24的状态下,其后端不位于阴影线所示的切除范围内。
多个构件母材32、33和多个第一垫片27交替地层叠(在图12中未示出第一垫片27)。这些构件母材32、33以及第一垫片27通过螺栓16以及螺母17而被一体化。通过上述切削加工,形成具有凹凸花纹的型腔面7。利用该方法,直接雕刻出凹凸花纹。典型的切削加工是利用工具的切削。切削加工也可以利用高能量密度加工来进行。作为高能量密度加工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电解加工,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以及电子束加工。由于直接雕刻出了凹凸花纹,因此该凹凸花纹的形状的自由度高。在该凹凸花纹中,尺寸精度高。通过以上的切削加工而获得了组合模2。
在使用了该模具1的轮胎制造方法中,通过预成型获得生胎。该生胎,在打开了模具1并气袋收缩的状态下,被放入模具1。在该阶段中,生胎的橡胶组成物是未交联状态。模具1被紧固后,气袋膨胀。生胎通过气袋而被压靠在模具1的型腔面7,并被加压。该状态的生胎R示于图2。同时,生胎被加热。橡胶组成物在加压和加热的作用下流动。通过加热,橡胶发生交联反应而获得轮胎。生胎被加压以及加热的工序被称为硫化工序。
如前述那样,第一狭缝28露出于型腔面7(图5~图7),因此在硫化工序中,生胎与型腔面7之间的空气通过第一狭缝28而移动。空气到达分割面11而被排出。位于远离分割面11的区域中的空气,也能够通过第一狭缝28向分割面11移动。即使通过了第一狭缝28以及螺孔15,空气也能够被排出。通过空气的移动和排出,防止缺陷的产生。在该模具1中不设置排气孔也能够充分的排出空气。通过不具有排气孔的模具1,获得没有突出胶的轮胎。该轮胎具有优异的外观以及初期抓地性能。也可以与第一狭缝28一起设置少量排气孔。
在图13以及图14中示出了其他的组合模41。该组合模41与图3所示的组合模2的不同点在于,在该组合模41形成了贯通支架5的两侧壁23以及全部构件13、14的空气流通用的通道42。进而,不同点在于,在组合模41的上表面43以及下表面44(上述侧壁23的外表面),形成有与上述通道42连通的沟状的通风道45。本组合模41的上述以外的构成部件,与图3的组合模2的构成部件是实际的相同,因此对这些的构成部件标记与图3的组合模2的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通道42沿组合模41的轴向Y延伸。通道42与上述螺孔15以及销孔19分离。通道42分别在组合模41的上表面43以及下表面44开口。通道42贯通组合模41,而未贯通第一垫片27。即,该通道42与第一狭缝28连通。如前所述,第一狭缝28与间隙30连通,因此通道42也与间隙30连通。通道42将第一狭缝28以及间隙30与外部连通起来。该通道42以及通风道45均能流通空气。通风道45与通道42的开口连通。如图13所示,各通风道45从通道42的开口沿径向X朝向外侧延伸。因此,即使组合模41的上下两表面43、44被构成扇形块(sector shoe)(未图示)的部件覆盖,也能够排出空气。使用该组合模41的模具,空气排出性能优异,能够有效地防止缺陷。
如图13所示,在一个组合模41上设置有四个通道42。适当地决定在一个组合模41上设置的通道42的数量。这些通道42,在相同的圆周上隔开间隔配置。此外,也可以将设置于组合模41的多个通道42呈同心圆状配置为多个列。这些通道42也可以随机地配置。
在图15中进一步示出了其他的组合模51。该组合模51也具有通道52和通风道45。该组合模51与图13所示的组合模41的不同点在于,在该组合模51中的通道52有底,且是非贯通的孔。本组合模51的通道52以外的构成部件,与图13的组合模41的构成部件实质上相同,因此对这些构成部件标记与图13的组合模41的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该组合模51上形成有向组合模51的上表面53开口的通道52和向下表面54开口的通道52。所有通道52均沿组合模51的轴向Y延伸。通道52在相同的圆周上隔开间隔配置。此外,设置于组合模51的多个通道52也可以呈同心圆状配置为多个列。这些通道52也可以随机配置。
上述通道52到达间隙30,将间隙30与外部连通起来。在间隙30中移动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通道52被排出到外部。在第一狭缝28中移动的空气也通过间隙30以及通道52被排出到外部。该通道52有助于空气的排出。使用该组合模51的模具,空气排出性能优异,能够有效的防止缺陷。此外,也可以构成通过调整该通道52的长度,使该通道52能够将第一狭缝28与外部直接连通的结构。
该组合模41的制造方法,与参照图10~图12说明的组合模1的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16中进一步示出了其他的组合模61。该组合模61也具有支架62和块63。在该块63中,端部构件64以及中间构件65不是沿轴向Y,而是沿周向Z并排排列。块63具有立方体的外形。块63嵌合到支架62的凹处81。该块63具有沿轴向Y并排排列的两个单元66。单元的个数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图17是沿着图16的XVII-XVII线剖开的剖视图。在图17中省略了胎面花纹的凸部8以及凹部9的图示。图18是沿着图16的XVIII-XVI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图16的组合模61中的块64的立体图。如图17以及图19所示,针对每个单元66,将全部的构件64、65通过螺栓67以及螺母68而紧固在一起。在端部构件64的端面,形成有用于收纳螺母68的锪孔69。螺栓67和螺母68都不从端部构件64的端面突出。
如图17所示,在各构件65之间夹持有第二垫片70。通过紧固上述螺母68,构件64、65夹持并按压第二垫片70。第二垫片70避开螺栓67配置。换言之,螺栓67没有贯通第二垫片70。该第二垫片70,具有与图5以及图6所示的第一垫片27同等的构成。通过该第二垫片70,在相邻接的件64、65彼此之间形成第二狭缝71。第二狭缝71沿径向X以及轴向Y延伸。第二狭缝71从块63的型腔面72到达背面73。
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上述两个单元66通过在螺栓74以及螺栓74的两端螺纹安装的螺母(未图示)而紧固在一起。具体地说,在各单元66的端部构件64上,沿轴向Y形成螺孔76。在各单元66的端部构件64的侧端面,形成用于收纳螺母的锪孔77。螺栓74和螺母都不从端部构件64的侧端面突出。
如图18所示,在两个单元66之间夹设有第三垫片78。第三垫片78避开螺栓74配置。换言之,螺栓74不贯通第三垫片78。利用该第三垫片78,在两个单元66之间形成第三狭缝79。第三狭缝79沿径向X以及周向Z延伸。第三狭缝79从块63的型腔面72到达背面73。
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在各单元66的多个中间构件65的侧端面,沿轴向Y形成有固定用的销孔80。如后述那样,该销孔80是为了通过固定销将块63固定到支架62而使用的。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单元66中,在隔开间隔的三个中间构件65上形成了销孔80。当然,形成了销孔80的中间构件65的个数不限于三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四个以上。
如图16以及图18所示,块63在被紧密地嵌合到支架62的凹处81的基础上,被固定销20(在图16中未示出)固定。凹处81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该凹处81由底面82和对置的一对侧壁83的内表面形成,呈大体矩形横剖面的通道状。凹处81呈与块63的外形互补的形状。凹处81的底面82覆盖块63的背面73,凹处81的侧壁83覆盖块63的上下的各端面(全部构件64、65的侧端面)84。块63的分割面85露出(图16)。凹处81的底面82与在凹处81中嵌合的块63的背面73以形成微小的间隙86的方式抵接。凹处81的侧壁83的内表面与嵌合的块63的上下的各端面84以形成微小的间隙86的方式抵接。它们的间隙86,例如可以通过在凹处81的内表面和/或块63的外表面形成凸条来形成。
如图18所示,在支架62的侧壁83的与三个中间构件65的销孔80一致的部位贯通着螺纹孔87。在该螺纹孔87中螺纹安装有固定销20。该固定销20是与图7所示的固定销20相同构成的销,在此省略其说明。当在支架62的螺纹孔87螺纹安装固定销20时,其前端的销部25被卡合到中间构件65的销孔80中。由此,块63被固定在凹处81中。固定销20在被螺纹安装到螺纹孔87的状态下,其后端没入螺纹孔87内。通过旋松或者拔出固定销,能够从凹处81取出块63。
参照图20以及图21,概述组合模61的制作方法。首先,准备支架62的母材(称为“支架母材”)91、端部构件64的母材(称为“端部构件母材”)92和中间构件65的母材(称为“中间构件母材”)93。如图20所示,支架母材91是由锻造铝合金形成为立方体状,然后通过切削加工形成凹处81。立设有隔着该底面82对置的一对侧壁83。在该侧壁83上,上述螺纹孔87以从侧壁83的外侧贯通到凹处81内部的方式形成。在支架62的背面,形成有用于螺纹安装保持用的吊环螺栓等的螺纹孔94,以及定位用的销孔95(图17以及图18)。这些孔94、95不贯通到凹处81内部。
构件母材92、93呈板状。在上述构件母材92、93上形成有螺孔、锪孔69以及销孔80,针对这些情况已经进行了说明。如图20所示,层叠两个端部构件母材92、配置在端部构件母材92之间的多个中间构件母材93和配置在构件母材92、93之间的第二垫片70。在螺孔中插入螺栓67,并拧入螺母68。由此,全部的构件母材92、93被紧固,构成各单元的母材。层叠两个单元母材和在单元母材彼此之间配置的第三垫片78。在各单元母材的螺孔76中插入螺栓74,并拧入螺母。由此,两个单元母材被一体化,构成块母材96。该块母材96形成为立方体状。
如图21所示,将该块母材96嵌合到上述支架母材91的凹处81。在支架母材91的螺纹孔87中旋入固定销20,将固定销20的销部25插入块母材96的销孔80。由此,块母材96和支架母材91被固定而构成组合模母材97。组合模母材97的两端面,如双点划线所示,以倾斜的方式进行切削。对于该组合模母材97,通过进一步的切削加工来加工出型腔面等,从而制成图16所示的组合模61。
也可以在型腔面7形成凹凸花纹。通过不具有凹凸花纹的模具1,能够获得光面轮胎以及平纹轮胎。即使是该光面轮胎以及平纹轮胎也能够抑制突出胶。该平纹轮胎的表面被切割而形成凹凸花纹。由于突出胶少了,因此该平纹轮胎的切割很容易。
当模具1反复使用时,在型腔面7上附着堆积物。该堆积物会损害轮胎的品质。堆积物必须被除去。为了除去堆积物,固定销20被拧松或拔出后,将块6、63从支架5、62的凹处21、81取出。然后,从块6拔出螺栓16,分解为各构件13、14。在由多个单元66构成块63的情况下,首先,从块63拔出螺栓74,分解为多个单元66。然后,从各单元66拔出螺栓67,分解为各构件64、65。在清扫了各零件后,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组装组合模2、41、51、61。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各狭缝28、71、79通过将垫片27、70、78夹装在构件13、14、64、65之间或者单元66之间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该构成。例如,即使在构件13、14、64、65的外表面以及单元66的外表面形成凸条,也能够形成狭缝。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模具适用于各种轮胎的制造。

Claims (10)

1.一种轮胎用模具,在内表面形成有型腔面,其特征在于,具备:
块,其具有并排排列的多个板状构件;
支架,其具有该块能够嵌合的凹处;以及
固定部件,其对与该凹处嵌合的块以能够相对凹处装拆的方式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块与支架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邻接的两个上述构件之间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狭缝,
该第一狭缝从上述型腔面延伸至背面的上述间隙,
形成有连通上述间隙与外部的空气流通用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道形成为贯通上述板状构件以及第一狭缝,
该通道经由上述第一狭缝将间隙与外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夹设于邻接的两个上述构件之间的第一垫片,
上述第一狭缝由该第一垫片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邻接的两个上述构件之间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狭缝,
该第二狭缝从上述型腔面延伸至背面的上述间隙,
上述块具有沿轴向并排排列的多个单元,
在邻接的两个单元之间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三狭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夹设于邻接的两个上述构件之间的第二垫片、和夹设于邻接的两个上述单元之间的第三垫片,
上述第二狭缝由该第二垫片而形成,上述第三狭缝由该第三垫片而形成。
7.一种轮胎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多个板状构件母材固定成并排排列状态来形成块母材的工序;
通过切削加工,在支架母材上形成用于嵌合块母材的凹处的工序;
将上述块母材嵌合到上述支架母材的凹处的工序;
利用固定部件,将与凹处嵌合的块母材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固定到凹处来形成组合模母材的工序;
对该组合模母材实施切削加工来形成型腔面的组合模形成工序;以及
连接多个该组合模的模具形成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块母材的工序中,通过在邻接的构件母材彼此之间配置垫片来形成狭缝,
在上述组合模形成工序中,使上述狭缝露出于该型腔面。
9.一种轮胎制造方法,包括:通过预成型来获得生胎的工序;在内表面形成有型腔面的模具中放入上述生胎的工序;以及在上述模具内对该生胎进行加压以及加热的工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具具有:块,其具有并排排列的多个板状构件;支架,其具有该块能够嵌合的凹处;以及固定部件,其对与该凹处嵌合的块以能够相对凹处装拆的方式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板状构件彼此之间夹装有垫片。
CN201110167504.9A 2010-06-23 2011-06-16 轮胎用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47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2145 2010-06-23
JP2010142145A JP5117541B2 (ja) 2010-06-23 2010-06-23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4773A true CN102294773A (zh) 2011-12-28
CN102294773B CN102294773B (zh) 2015-04-01

Family

ID=4456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750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4773B (zh) 2010-06-23 2011-06-16 轮胎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399730B1 (zh)
JP (1) JP5117541B2 (zh)
KR (1) KR101724058B1 (zh)
CN (1) CN1022947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3784A (zh) * 2012-10-17 2015-06-10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轮胎模具的包括多孔区域的模制元件
CN105142868A (zh) * 2013-02-25 2015-12-0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2071B2 (ja) * 2007-09-28 2013-11-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顔料ナノ粒子の非水性分散物、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る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9283721B2 (en) * 2012-03-21 2016-03-15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ore-free tire segmented mold pattern block, segmented mold, and cleaning methods therefor
FR3014349B1 (fr) * 2013-12-06 2016-10-21 Michelin & Cie Procede de decoupe de secteurs pour moules de pneumatiques
KR101996290B1 (ko) * 2018-08-16 2019-10-01 주식회사 한국프리시전웍스 버 형성방지를 위한 필러게이지 일체 가공형 다중 분할 그린타이어 가류금형
KR101990317B1 (ko) * 2018-08-16 2019-06-18 주식회사 엠케이테크놀로지 필러게이지를 이용한 다중 분할 그린타이어 가류금형
KR102119455B1 (ko) * 2019-06-07 2020-06-05 양은정 버 형성방지를 위한 필러게이지 일체 가공형 다중 분할 그린타이어 패턴몰드
JP7288385B2 (ja) * 2019-10-10 2023-06-07 Toyo Tire株式会社 ビードリン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95706A (ja) * 1989-05-10 1990-12-0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セクショナル型タイヤ成形金型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DE10308152A1 (de) * 2003-02-26 2004-09-09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ulkanisierform für Fahrzeugreifen
JP2005225094A (ja) * 2004-02-13 2005-08-25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加硫金型と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4041361A1 (de) * 2003-02-26 2006-03-02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ulkanisierform für Fahrzeugreif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40295B (it) * 1990-04-13 1993-12-07 Pirelli Stampo e metodo per la vulcanizzazione di pneumatici e metodo per fabbricare stampi
JPH06218733A (ja) * 1993-01-25 1994-08-0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FR2708516A1 (fr) * 1993-08-06 1995-02-10 Sedepro Moule pour pneumatique et procédé de moulage de pneumatique.
JP3102991B2 (ja) * 1994-03-31 2000-10-2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KR0176340B1 (ko) * 1995-06-07 1999-05-15 홍건희 타이어 가류금형의 공기배출구조와 이의 방법
FR2839003A1 (fr) * 2002-04-29 2003-10-31 Michelin Soc Tech Moule pour pneus
JP4274849B2 (ja) * 2003-05-14 2009-06-10 不二精工株式会社 タイヤトレッド面成形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95642B2 (ja) * 2004-02-27 2009-07-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積層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JP4734907B2 (ja) * 2004-12-08 2011-07-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及びタイヤ製造方法
JP5265148B2 (ja) * 2007-07-20 2013-08-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JP4690382B2 (ja) * 2007-12-21 2011-06-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JP4676509B2 (ja) 2008-05-02 2011-04-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JP5265504B2 (ja) * 2009-12-03 2013-08-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JP5254198B2 (ja) * 2009-12-28 2013-08-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95706A (ja) * 1989-05-10 1990-12-0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セクショナル型タイヤ成形金型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DE10308152A1 (de) * 2003-02-26 2004-09-09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ulkanisierform für Fahrzeugreifen
DE102004041361A1 (de) * 2003-02-26 2006-03-02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ulkanisierform für Fahrzeugreifen
JP2005225094A (ja) * 2004-02-13 2005-08-25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加硫金型と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3784A (zh) * 2012-10-17 2015-06-10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轮胎模具的包括多孔区域的模制元件
CN105142868A (zh) * 2013-02-25 2015-12-0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
US9815249B2 (en) 2013-02-25 2017-11-1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ire vulcanizing mold and tire vulcanizing mold
CN105142868B (zh) * 2013-02-25 2020-02-2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17541B2 (ja) 2013-01-16
EP2399730A1 (en) 2011-12-28
KR20110139640A (ko) 2011-12-29
JP2012006186A (ja) 2012-01-12
KR101724058B1 (ko) 2017-04-06
CN102294773B (zh) 2015-04-01
EP2399730B1 (en)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4773A (zh) 轮胎用模具
JP5265148B2 (ja)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CN205996581U (zh) 发动机压气机盘防变形加工工装夹具
CN101570042B (zh) 轮胎用模具
US7942615B2 (en) Multi-cartridge cutting tool and railway wheel boring assembly
CN102806613B (zh) 轮胎用模具
KR20140044841A (ko) 네가티브형의 절삭 인서트, 및 이러한 절삭 인서트를 사용한 날끝 교환식 회전 절삭 공구, 날끝 교환식 회전 절삭 공구 시스템 및 절삭 가공 방법
CN101683752A (zh) 轮胎用模具
CN105906362A (zh) 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蜂窝成形体
KR101564235B1 (ko) 터빈 베인의 커버 플레이트의 성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321922A (zh) 一种模具活块组及其加工方法
US20090257834A1 (en) Multi-cartridge cutting tool
CN109332589A (zh) 一种大型复杂薄壁机匣的精铸模壳制备方法
CN110369601B (zh) 加工切痕、外形于一体的破裂膜片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97963U (zh) 一种高精度冲压成型工装
CN213135884U (zh) 一种模具机床
CN203526744U (zh) 低压铸造模具用排气塞的线切割工装
EP1393849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old for molding a tire
CN117102810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带凸台挡油屏的加工方法
CN21861132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凸轮块模具
CN211757688U (zh)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挤压模具
CN216298620U (zh) 一种轮胎模具花纹块快速定位加工工装
JP5417493B2 (ja)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CN112935486B (zh) 一种汽轮机z型膨胀槽隔板的mig焊焊接方法
JP7406639B2 (ja) 加硫型の型セグメント、型セグメント、及び加硫型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