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5222A - 图像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5222A
CN102285222A CN201110080135XA CN201110080135A CN102285222A CN 102285222 A CN102285222 A CN 102285222A CN 201110080135X A CN201110080135X A CN 201110080135XA CN 201110080135 A CN201110080135 A CN 201110080135A CN 102285222 A CN102285222 A CN 102285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ransfer roller
recording medium
gear
dri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01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5222B (zh
Inventor
佐本贤治
古闲雄二
若草敬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85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5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5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5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记录设备。一种多功能机器,包括:第一给送辊和第二给送辊;中间辊对,其被设置到传送路径的弯曲部分;主传送辊对;记录头;第一驱动马达和第二驱动马达;以及,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间歇地驱动所述主传送辊对,并且使得所述记录头在停止所述主传送辊对的时间段期间喷墨,并且当记录介质的后端位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一给送辊之间时,执行预给送处理,用于在给送方向上将所述第一给送辊旋转预定量。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设备
对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在2010年6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138806的优先权,其公开通过引用被整体包含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记录设备,该图像记录设备用于传送片形的记录介质,并且通过向所传送的记录介质喷墨来进行图像的记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安装部分,其上安装了诸如记录纸张这样的片形记录介质;给送辊,用于从安装部分给送记录介质;主传送辊对,用于夹合和传送由给送辊给送的记录介质;以及,记录头,用于向由主传送辊对传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墨。作为这种类型的图像记录设备的示例,可以引用打印机、复印机和具有打印、扫描、复印和传真功能的多功能机器等。
已知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其与由给送辊先前给送的记录介质的打印操作并行地从安装部分给送接下来的记录介质。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3-34454中描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当传感器检测到其上执行打印的记录介质的后端时通过驱动给纸辊来给送在安装部分上安装的接下来的记录介质。因为这个原因,可以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因此变得可以执行高速图像记录。
而且,在上述图像记录设备中,为了校正所传送的记录介质的歪斜,执行如下所述的操作。首先,由给送辊给送的记录介质的前端被一度传送经过歪斜校正辊对。其后,执行返回对齐,其中,给送辊在与歪斜校正辊对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以使得记录介质抵靠在歪斜校正辊对上,并且其后,给送辊在歪斜校正辊对的传送方向上旋转。具体地说,上述的图像记录设备执行所谓的对齐校正以便校正记录介质的歪斜,并且执行图像记录,其中,记录位置高度精确。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图像记录设备中,虽然可以实现在图像记录中的记录位置的高精度,但是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被增加了用于使用歪斜校正辊对对于记录介质执行对齐校正的时间段。而且,不执行接下来在其上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的给送,直到当先前给送的记录介质的后端被传感器检测到为止。因此,在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依赖于传感器的布置位置而变大,导致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增加。即,在上述的图像记录设备中,在图像记录中的记录位置的高精度的实现和图像记录的加速具有折中的关系,因此,不能同时实现它们。
本发明具有下述目的: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而不降低在记录介质上执行的图像记录中的记录位置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其喷墨在片形记录介质上以记录图像,包括:
第一安装部分,其上安装了所述片形记录介质;
第一给送辊,从所述第一安装部分给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个记录介质;
第一传送辊对,夹合由所述第一给送辊给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在传送方向上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传送辊对,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下游侧,并且夹合和传送由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
记录头,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下游侧,并且在由所述第二传送辊对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喷墨;
第一检测部分,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上游侧,并且检测通过其的所述记录介质,以输出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所述第一输出是在当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期间的输出,并且所述第二输出是在当所述记录介质未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期间的输出;
驱动部分,驱动所述第一给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对和所述第二传送辊对;以及
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和所述记录头。
所述控制部分被构造来执行第一记录模式,在所述第一记录模式中,在执行下述的多种处理后,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旋转同步地旋转:
记录处理,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间歇地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并且控制所述记录头以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停止时间段期间喷墨;
预给送处理,其中,在所述记录处理期间,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使得所述第一给送辊在给送方向上旋转预定量,直到当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输出从所述第一输出改变为所述第二输出时,并且随后的记录介质的前端被给送到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上游侧;以及
第一歪斜校正处理,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输出从所述第一输出改变为所述第二输出的条件下,旋转所述第一给送辊以使得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抵靠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上。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先前给送的记录介质通过第一检测部分之前开始随后的记录介质的给送,所以实现了能够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的图像记录设备。而且,因为通过使用第一传送辊对执行对齐校正来校正随后的记录介质的歪斜,并且与传送先前给送的记录介质的操作同步地向第二传送辊对传送随后的记录介质,所以可以实际上消除对齐校正所需要的时间段,并且作为其结果,可以进一步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而不降低在图像记录中的记录位置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机器的透视图;
图2是打印机单元的示意截面图;
图3是驱动传动切换机构的透视图;
图4是在第一姿态中的齿轮切换机构的透视图;
图5A是在第二姿态中的齿轮切换机构的透视图,并且图5B是在第三姿态中的齿轮切换机构的透视图;
图6A、6B和6C是在第一记录模式中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7A和7B是在第一记录模式中的预给纸处理的流程图;
图8A、8B和8C是第二记录模式的流程图;
图9是本实施例的框图;
图10A、10B和10C是描述多功能机器10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1A、11B和11C是描述多功能机器10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2是第一驱动传动部分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第二驱动传动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设备,将描述如图1中所示的多功能机器10,多功能机器10具有打印、扫描、复印和传真功能等。多功能机器10几乎以长方体形状形成。在以下的描述中,多功能机器10的高度方向、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被分别定义为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
<多功能机器10的概述>
多功能机器10包括:打印机外壳11;扫描器外壳12,其被布置在打印机外壳11之上,并且容纳扫描器单元;以及,原稿盖13,其被布置在扫描器外壳12之上。打印机外壳11在其下部以可以向前拉出盘的形式容放上盘14和下盘15,在上盘14和下盘15上安装了诸如普通纸、光面纸和明信片等这样的纸张。打印机外壳11在其上部容放如图2中所示的打印机单元17,打印机单元17在纸张5上记录图像。出纸盘16被安装在上盘14上。上盘14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安装部分,下盘15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安装部分,并且纸张5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记录介质。
扫描器单元和打印机单元17被在图9中所示的控制部分90控制。控制部分90例如通过诸如在基板上安装的微计算机这样的各种电子部件实现。控制部分90基于通过在图1中所示的多个输入按钮18输入的信号或基于从诸如个人计算机这样的外部装置输入的信号,来控制扫描器单元和打印机单元分别执行图像的扫描和图像的记录。下面将详细描述控制部分90。控制部分90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控制器。
<打印机单元17>
如图2中所示,打印机单元17包括:传送装置30,用于传送在上盘14和下盘15上安装的纸张5;记录部分20,用于在由传送装置30传送的纸张5上记录图像;驱动部分70(参见图9)和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参见图3);以及,由第一传感器81形成的后述的检测机构等。
<记录部分20>
如图2中所示,记录部分20包括:板状压印盘22,其被布置在上盘14的后部之上;记录头21,其被布置得与压印盘22相对并且被布置在压印盘22之上;以及,托架23,用于保持记录头21(参见图9)。记录头21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记录头。
在记录头21上形成未示出的多个喷嘴。每一个喷嘴具有向下打开的喷射端口。例如,当因为压电元件的变形导致向墨施加压力时,从喷射端口向在记录头21之下的压印盘22喷射墨滴。通过使用软性线缆等来向压电元件提供功率,并且该功率被控制部分90控制。
托架23被布置使得在前后方向上跨过在压印盘22上布置的一对导轨体24(参见图3)。如上所述,托架23以沿着左右方向9可移动的方式被导轨体24支撑。导轨体24以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板状形成,并且被框25支撑。用于在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中执行齿轮切换的抵靠片26(参见图4)从托架23的右端部在右方向上突出。
<传送装置30>
在图2中所示的传送装置30包括:第一给送辊31,其给送在上盘14上安装的纸张5;第二给送辊32,其给送在下盘15上安装的纸张5;主传送路径51,通过其来传送由第一给送辊31和第二给送辊32给送的纸张5;以及,三个辊对(中间辊对54,主传送辊对55和出纸辊对56),它们以附接的方式被设置到主传送路径51,并且夹合纸张5以传送。
<第一给送辊31、第二给送辊32>
第一给送辊31被布置在上盘14的后部之上,并且通过使用臂34和旋转轴33支撑,该旋转轴33被驱动部分70(参见图9)驱动。第一给送辊31可旋转地附接到臂34的一端部,并且臂34的另一端部可旋转地被旋转轴33支撑。而且,臂34具有多个传动齿轮35,该多个传动齿轮35向第一给送辊31传动旋转轴33的旋转(旋转力)。
当臂34围绕旋转轴33旋转时,第一给送辊31与安装在上盘14上的纸张5接触。旋转轴33的旋转经由传动齿轮35被传动到第一给送辊31。因此,第一给送辊31旋转,并且第一给送辊所接触的纸张5被从上盘14的后壁在上方向中给送。类似于第一给送辊31,通过使用旋转轴36和臂37来支撑第二给送辊32。当第二给送辊32旋转时,给送安装在下盘15上的纸张5。第一给送辊31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给送辊,并且第二给送辊32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给送辊。
<主传送路径51>
主传送路径51是由引导构件53和压印盘22形成的所谓的U形转弯通道。主传送路径51包括:弯曲部分51A,其具有以弧形形成的横截面;以及,直线部分51B,其具有以直线形状形成的横截面,并且通过压印盘22和记录头21之间。通过提供弯曲部分51A,可以将记录部分20布置在上盘14上,这允许多功能机器10在大小上紧凑。主传送路径51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传送路径,并且弯曲部分51A对应于本教导中的弯曲部分。
主传送路径51的一端位于上盘14的后壁之上,并且其另一端位于出纸盘16之上。从上盘14或下盘15给送的纸张5在前向方向上在压印盘22上被传送,并且被排出到出纸盘16。
<中间辊对54>
中间辊对54包括:多个驱动辊54B,其被固定到通过驱动部分70(参见图9)旋转的旋转轴54A;以及,由驱动辊54B驱动的从动辊54C。中间辊对54被布置使得旋转轴54A的轴向方向沿着左右方向9,并且弯曲部分51A通过辊对的夹合位置,并且中间辊对54夹合和传送从上盘14或下盘15给送的纸张5。中间辊对54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传送辊对。
<主传送辊对55>
主传送辊对55包括:多个驱动辊55B,其被固定到通过驱动部分70旋转的旋转轴55A;以及,由驱动辊55B驱动的从动辊55C。主传送辊对55被布置在压印盘22的后侧,使得旋转轴55A的轴向方向沿着左右方向9,并且主传送辊对55在前向方向上传送由中间辊对54传送的纸张5。主传送辊对55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传送辊对。
<出纸辊对56>
出纸辊对56包括:多个驱动辊56B,其被固定到通过驱动部分70旋转的旋转轴56A;以及,由驱动辊56B驱动的从动辊56C。出纸辊对56被布置在压印盘22的前侧,使得旋转轴56A的轴向方向沿着左右方向9,并且出纸辊对56向出纸盘16排出由主传送辊对55传送的纸张5。
<驱动部分70>
如图9中所示,驱动部分70包括第一驱动马达71、第二驱动马达72和第三驱动马达73,它们能够在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上旋转。作为驱动马达71、72和73的每一个,例如使用DC马达。各个驱动马达71、72和73被布置在压印盘22的左侧上,并且从未示出的电源部分向其供电。控制部分90通过控制从电源部分向各个驱动马达71、72和73供应的电力来控制各个驱动马达71、72和73的驱动。
<第一驱动马达71>
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力通过后述的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被传动到第一给送辊31、第二给送辊32、中间辊对54和未示出的维护机构。第一驱动马达71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驱动马达。
<第二驱动马达72>
第二驱动马达72的轴直接地或经由齿轮耦合到主传送辊对55的旋转轴55A,并且驱动旋转轴55A。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力被未示出的第一带传动机构传动到旋转轴56A。第一带传动机构包括环形带。当旋转轴55A被第二驱动马达72旋转时,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力被第一带传动机构传动到旋转轴56A,导致旋转轴56A与旋转轴55A一起旋转。利用第二驱动马达72和第一带传动机构,主传送辊对55和出纸辊对56同时在如下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在所述旋转方向中,纸张5在同一传送方向38上被传送。关于第二驱动马达72的旋转方向,定义为当第二驱动马达72在正向方向上旋转时,纸张5在传送方向38上被传送。第二驱动马达72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驱动马达。而且,传送方向38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传送方向。
<第三驱动马达73>
第三驱动马达73的驱动力被未示出的第二带传动机构传动到托架23,这使得托架23沿着左右方向9移动。第二带传动机构包括例如环形带,托架23被固定到该环形带上。当该带被第三驱动马达73旋转时,托架23根据该带的旋转在左方向或右方向上移动。
<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
在图3中所示的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包括:齿轮切换机构41;第一驱动传动部分110(参见图12),其向第一给送辊31或中间辊对54传动由齿轮切换机构41切换的驱动力;以及,第二驱动传动部分120(参见图13),其向第二给送辊32或中间辊对54传动由齿轮切换机构41切换的驱动力。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被布置在压印盘22的右侧上。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驱动传动切换机构,第一驱动传动部分110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驱动传动部分,并且第二驱动传动部分120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驱动传动部分。
<齿轮切换机构41>
如图3至5中所示,齿轮切换机构41包括:驱动齿轮44,其被第一驱动马达71驱动;切换齿轮45;第一接收齿轮46A、第二接收齿轮46B和第三接收齿轮46C,其中每一个都具有能够与切换齿轮45啮合的齿;以及,保持机构48,其保持切换齿轮45。
<驱动齿轮44、切换齿轮45>
支撑轴47被布置得与驱动齿轮44的旋转轴基本上平行,并且支撑轴47被插入通过切换齿轮45。切换齿轮45可以围着支撑轴47的轴线旋转,并且也可以沿着支撑轴47的轴向方向(左右方向9)移动。切换齿轮45被形成为具有比驱动齿轮44的宽度尺寸小的宽度尺寸(在左右方向9上的尺寸)。通过在上述宽度尺寸的范围内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切换齿轮45将其姿态改变为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切换齿轮45以所述姿态的任何一个来与驱动齿轮44啮合。其中切换齿轮45与驱动齿轮44的左端部分啮合的姿态被设置为第一姿态,并且其中切换齿轮45与驱动齿轮44的右端部分啮合的姿态被设置为第三姿态。当切换齿轮45在右方向上移动时,以在图4中的第一姿态、在图5(A)中的第二姿态和在图5(B)中的第三姿态的顺序改变姿态。驱动齿轮44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齿轮,并且切换齿轮45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齿轮。而且,切换齿轮45的第一姿态对应在本教导中的第一姿态,并且该齿轮的第二姿态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姿态。
<保持机构48>
保持机构48具有下述功能:它将切换齿轮45保持在图4中的第一姿态中和从第一姿态改变的在图5A中的第二姿态中,并且它不将切换齿轮45保持在图5B中的第三姿态中和从第三姿态改变的第二姿态中。而且,保持机构48具有下述功能:当向托架23设置的上述抵靠片26将其从左侧推动时,将切换齿轮45的姿态改变为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
<第一接收齿轮46A、第二接收齿轮46B和第三接收齿轮46C>
如图4和5中所示,第一接收齿轮46A、第二接收齿轮46B和第三接收齿轮46C被形成为具有相互相同的直径,并且以其旋转轴线位于沿着支撑轴47的轴向方向的直线上的方式被布置。而且,第一接收齿轮46A被布置在它与在第一姿态中的切换齿轮45啮合的位置,第二接收齿轮46B被布置在它与在第二姿态中的切换齿轮45啮合的位置,并且第三接收齿轮46C被布置在它与在第三姿态中的切换齿轮45啮合的位置。切换齿轮45具有如下的功能:它与第一接收齿轮46A、第二接收齿轮46B和第三接收齿轮46C的任何一个啮合,并且选择第一接收齿轮46A、第二接收齿轮46B和第三接收齿轮46C的任何一个来旋转所选择的齿轮。注意,第三接收齿轮46C被设置用于驱动未示出的维护机构。在此,该维护机构对应于执行例如记录头21的维护的维护机构。第一接收齿轮46A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三齿轮,并且第二接收齿轮46B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四齿轮。
<第一驱动传动部分110>
如图12中所示,第一驱动传动部分110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1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12。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11包括:太阳齿轮113,其与第一接收齿轮46A啮合;以及,行星齿轮114,其在围绕太阳齿轮113转动的同时旋转。当第一驱动马达71反向旋转时(参见箭头标记132),行星齿轮114与多个传动齿轮115之一啮合,传动齿轮115将旋转传送到中间辊对54的旋转轴54A(参见由虚线所示的行星齿轮114)。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12包括:太阳齿轮117,传动齿轮116将太阳齿轮113的旋转传动到太阳齿轮117;以及,行星齿轮118,其在围绕太阳齿轮117转动的同时旋转。当第一驱动马达71在正向(参见箭头标记131)上旋转时,行星齿轮118与多个传动齿轮35之一啮合,传动齿轮35将旋转传动到第一给送辊31(参见由实线所示的行星齿轮118)。使用如上所述的结构,第一驱动传动部分110具有如下的功能:将正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力传动到第一给送辊31和将反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力传动到中间辊对54。此外,第一驱动传动部分110具有不将反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力传动到第一给送辊31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马达71的正向旋转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驱动马达的正向旋转,并且第一驱动马达71的反向旋转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驱动马达的反向旋转。
<第二驱动传动部分120>
如图13中所示,第二驱动传动部分120具有与第一驱动传动部分110类似的结构,并且包括两个行星齿轮机构:第三行星齿轮机构12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122。因此,第二驱动传动部分120具有向第二给送辊32传动反向旋转(参见箭头标记132)的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力并且将正向旋转(参见箭头标记131)的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力传动到中间辊对54的功能,并且同时,它具有不向第二给送辊32传动正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力的功能。
<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包括:第一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如图2中所示;以及,第一编码器83和第二编码器84,如图9中所示。第一传感器81在传送方向38上被布置于中间辊对54的上游侧。第二传感器82在传送方向38上被布置于主传送辊对55的上游侧。
第一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是所谓的对齐传感器(registersensor),并且其结构是公知的。例如,第一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的每一个由以可拆卸的方式向主传送路径51设置的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检测器形成,并且在纸张5通过传感器期间的输出与当纸张5未通过传感器时的输出不同。在下面的描述中,在纸张5通过传感器时的第一传感器81和第二传感器82的输出被定义为第一输出,并且当纸张5未通过传感器时的其输出被定义为第二输出。第一传感器81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检测部分,并且第二传感器82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检测部分。而且,第一输出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输出和第三输出,并且第二输出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输出和第四输出。
编码器83和84具有与公知编码器的结构类似的结构。例如,编码器83和84的每一个包括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盘,其中,向盘设置透光的透光部分和遮光的遮光部分。当盘旋转时,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交替地通过发光二极管的光路,并且光电二极管的输出改变。该盘附接到驱动马达71和72的轴和由驱动马达71和72旋转的旋转轴等。第一编码器83以附接的方式被设置到第一驱动马达71。第二编码器84以附接的方式被设置到第二驱动马达72。
如图9中所示,控制部分90包括:第一计数器91,其计数在第一编码器83的输出上的改变;第二计数器92,其计数在第二编码器84的输出上的改变;以及,存储器(存储部分)94。
存储器94存储第一至第四预定值。第一预定值是与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相关的阈值,并且被设置为如下的值,即,该值用于指示在已经通过第一传感器81的纸张5的前端达到中间辊对54后获得至少预定旋转量。第二预定值是与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相关的阈值,并且被设置为如下的值,即,该值用于指示在纸张5的前端达到主传送辊对55后获得至少预定旋转量。注意,纸张5的前端表示纸张5的在传送方向38上的前端。第三预定值是与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相关的阈值,并且是用于判定纸张5的前端达到主传送辊对55的值。第四预定值是与第二计数器92的计数值相关的阈值,并且是用于确定纸张5的给送开始的值。第四预定值例如作为图像数据被从外部输入以存储在存储器94中。
<控制部分90的操作>
控制部分90具有在图6和7中所示的第一记录模式和在图8中所示的第二记录模式。在第一记录模式中,控制部分90进行在图6中所示的打印处理和在图7中所示的预给纸处理。第一记录模式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记录模式,第二记录模式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记录模式,并且所述预给纸处理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预给纸处理。以下,将参考图6-11来描述控制部分90的操作。
<第一记录模式>
当控制部分90根据第一记录模式来接收到打印指令时,它驱动第三驱动马达73以移动托架23,并且将切换齿轮45的姿态改变为第一姿态。而且,在将第一接收齿轮46A置于可驱动状态中后,控制部分90执行在图6中的打印处理。
在图6A至6C中的打印处理中,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使得第一驱动马达71正向旋转,以旋转第一给送辊31(S1),并且来自上盘14的纸张5a被给送到主传送路径51(参见图10A)。接下来,当控制部分90检测到第一传感器81的输出因为所给送的纸张5a从第二输出改变为第一输出时(S2,是),控制部分90开始在第一计数器91中的计数(S3)。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以便保持给送纸张5a,直到当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变为第一预定值,并且纸张5a抵靠在中间辊对54上(参见图10(B))。因此,纸张5a抵靠在中间辊对54上,并且其歪斜被校正,然后纸张5a被传送向主传送辊对55。当控制部分90判定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变为第一预定值时(S4,是),它暂时停止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S18)。其后,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使得第一驱动马达71反向旋转,以旋转中间辊对54(S5),并且纸张5a被传送向主传送辊对55(参见图10C)。用于使用中间辊对54来进行对齐校正的上述处理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一歪斜校正处理。
当控制部分90判定第二传感器的输出因为由中间辊对54传送的纸张5a而从第二输出改变为第一输出时(S6,是),控制部分90开始在第一计数器91中的计数(S7)。而且,当控制部分90基于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变为第三预定值(S8,是)的情况判定纸张5a的前端达到主传送辊对55时,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使得第二驱动马达72与第一驱动马达71同步地正向旋转(S9),并且使用主传送辊对55将纸张5a向记录头21侧传送。然后,控制部分90开始在第二计数器92中的计数(S10)。“同步”表示使得第一驱动马达71和第二驱动马达72在传送方向38上和在传送纸张5a的方向上旋转,并且同时使得它们具有相同的角加速度和角速度。替代地,“同步”表示使得第一驱动马达71和第二驱动马达72旋转,同时使角加速度和角速度相差预定量。
当控制部分90基于第二计数器92的计数值变为第四预定值(S11,是)的情况判定完成给送的开始时(参见图10C)。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来停止第一驱动马达71和第二驱动马达72(S12),并且同时,控制部分90开始向压电元件的供电(S13),以使得记录头21喷墨。在结束通过记录头21的喷墨后(S14),控制部分90判定是否完成图像记录(S15)。当控制部分90判定未完成图像记录时(S15,否),控制部分90进行换行处理,以将第二驱动马达72旋转预定量(S16)。在步骤S16中的换行处理中,控制部分90通过反向旋转第一驱动马达71和正向旋转第二驱动马达72来以同步的方式驱动第一驱动马达71和第二驱动马达72。控制部分90交替地执行换行处理(S16)和喷墨(S13,S14),由此在纸张5a的表面上记录图像。具体地说,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和记录头21,使得间歇地传送纸张5a,并且当纸张5a停止期间从记录头21喷墨。当控制部分90判定图像记录完成时(S15,是),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使得第二驱动马达72正向旋转以将纸张5a排出到出纸盘16(S17)。
在上述换行处理中,当控制部分90基于第一传感器81的输出从第一输出改变为第二输出的情况而判定在传送方向38上的纸张5a的后端达到第一传感器81时,或当控制部分90基于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判定纸张5a的后端已经通过中间辊对54时,控制部分90停止第一驱动马达71的驱动。具体地说,以同步的方式来驱动第一驱动马达71和第二驱动马达72,直到当纸张5a的后端达到第一传感器81时或直到当纸张5a的后端已经通过中间辊对54时。纸张5a首先通过被夹合在中间辊对54和主传送辊对55的每一个之间而被传送。当纸张5a的前端达到出纸辊对56时,纸张通过被夹合在中间辊对54、主传送辊对55和出纸辊对56的每一个之间而被传送,并且当纸张5a的后端已经通过中间辊对54时,纸张通过被夹合在主传送辊对55和出纸辊对56的每一个之间而被传送。
<预给纸处理>
在图6中的步骤S16中的换行处理中执行在图7中的预给纸处理。控制部分90判定是否要在随后的纸张5b上记录图像(S21)。当没有图像要被记录在随后的纸张5b上时(S21,否),控制部分90结束预给纸处理。当有图像要被记录在随后的纸张5b上时(S21,是),控制部分90基于第一传感器81的输出从第一输出改变为第二输出的情况而判定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末端是否达到第一传感器81(S22)。当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末端未达到第一传感器81时(S22,否),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使得第一驱动马达71在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时间段期间正向旋转(S23),并且控制部分90结束预给纸处理。此时,当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后端已经通过第一给纸辊31时,给送随后的纸张5b(参见图11(A))。而且,因为第一给纸辊31的传送力小于主传送辊对55的传送力,所以,即使当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后端还没有通过第一给纸辊31时,也可以使用主传送辊对55来传送纸张5b。在此,通过每一个辊相对于纸张5的夹合力和摩擦力来确定传送力。另外,第一驱动马达71的旋转次数或旋转时间被设置使得由第一给送辊31给送的纸张5b的给送量变为小于在换行处理中的换行宽度。而且,以恒定的比率来设置第一驱动马达71的旋转速度,使得它变得小于在上述换行处理中的第二驱动马达72的旋转速度。因此,在预给纸处理中给送的纸张5b的前端没有机会抵靠在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后端上,并且可以使用第一传感器81来检测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后端。而且,因为第一给纸辊31被间歇地旋转,所以重叠的纸张5b被分开以被给送到主传送路径51。注意,也可以在第三驱动马达73的多个驱动时间段的全部中进行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或也可以选择性地(例如,在第三、第五和第七驱动时间段)进行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
因此,当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后端还没有通过第一传感器81时,并且直到当第一传感器81的输出从第一输出改变为第二输出之前,第一驱动马达71在步骤S16中的换行处理中在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时间段期间正向旋转。因此,可以在对于先前给送的纸张5a执行记录期间给送要随后给送的纸张5b。
接下来,当控制部分90在步骤S22中基于第一传感器81的输出从第一输出改变为第二输出(S22,是)的情况而判定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后端达到第一传感器81时,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以正向旋转第一驱动马达71(S24)。控制部分90基于第一传感器81的输出是否从第二输出改变为第一输出来判定随后给送的纸张5b的前端达到第一传感器81(S25)。当控制部分90判定纸张5b的前端未达到第一传感器81时(S25,否),控制部分90持续进行第一驱动马达71的正向旋转。当控制部分90判定纸张5b的前端达到第一传感器81时(S25,是),控制部分90开始在第一计数器91中的计数(S26),持续进行第一驱动马达71的正向旋转,直到当控制部分90判定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变为第一预定值时(S29,否),并且使用中间辊对54来执行对齐校正(参见图11(B))。当控制部分90在步骤S29中判定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变为第一预定值时(S29,是),并且此外,当控制部分90判定第二驱动马达72正向旋转以排出先前给送的纸张5a时(S27,是),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使得第一驱动马达71反向旋转,并且在中间辊对54处等待的纸张5b被向主传送辊对55传送(S28)。具体地说,与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排出操作相结合地进行随后给送的纸张5b的给送的开始(参见图11(C))。控制部分90在步骤S28后执行在步骤S6中以及其后的处理。
<第二记录模式>
当控制部分90根据第二记录模式接收到打印指令时,控制部分90驱动第三驱动马达73以移动托架23,将切换齿轮45的姿态改变为第二姿态,并且,在将第二接收齿轮46B置于可驱动状态中后,控制部分90执行在图8中的处理。
控制部分90执行与上述步骤S1至S7的控制类似的控制(S41至S47),并且使用中间辊对54来进行对齐校正。注意,在步骤S41中,第一驱动马达71反向旋转,并且在步骤S45中,第一驱动马达71正向旋转。其后,当控制部分90判定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变为第二预定值时(S48,是),控制部分90开始在第二计数器92中的计数(S49),并且同时,控制部分90控制第二驱动马达72正向旋转(S50)。具体地说,在第二记录模式中,也通过使用主传送辊对55来执行对齐校正。用于使用主传送辊对55来进行对齐校正的上述处理对应于在本教导中的第二歪斜校正处理。
当控制部分90基于第二计数器92的计数值变为第四预定值来判定完成给送的开始时(S51:是),控制部分90停止第一驱动马达71和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以进行给送的开始(S52),并且其后,控制部分90执行上述步骤S13至步骤S16,以进行换行和喷墨。当控制部分90判定图像记录完成时(S15,是),控制部分90控制驱动部分70使得第二驱动马达72正向旋转以排出纸张5(S17)。
注意,在上述的描述中,描述了所谓的静态对齐校正,其中,初始保持静态的主传送辊对55在第二记录模式中在正向方向上旋转,但是,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其中,使用所谓的反向对齐校正来校正纸张5的歪斜,在所谓的反向对齐校正中,初始在反向方向上旋转的主传送辊对55在正向方向上旋转。而且,也可以使用所谓的返回对齐校正来校正纸张5的歪斜,在所谓的返回对齐校正中,纸张5的前端一度曾通过主传送辊对55,并且其后,主传送辊对55反向旋转以使得纸张5的前端抵靠在主传送辊对55上。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使得在步骤S 16中的换行处理中在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时间段期间,执行预给纸处理,并且第一驱动马达71正向旋转,但是也可以设计使得于当在停止第二驱动马达72的时间段中在先前给送的纸张5a上记录图像时的期间,执行预给纸,并且正向旋转第一驱动马达71。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结构:其中,当执行第一记录模式时,在上盘14上安装的纸张5上记录图像,并且当执行第二记录模式时,在下盘15上安装的纸张5上记录图像。本教导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当执行第一记录模式时,在下盘15上安装的纸张5上记录图像,并且当执行第二记录模式时,在上盘14上安装的纸张5上记录图像,并且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在上盘14和下盘15两盘中,用户选择和执行第一记录模式或第二记录模式。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执行单面打印的多功能机器10,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到能够通过提供具有公知结构的反向传送路径来执行双面打印的多功能机器。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结构:其中,与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排出操作相结合,接下来给送的纸张5b被传送向主传送辊对55,但是,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其中,与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换行处理相结合,接下来给送的纸张5b被传送向主传送辊对55。在该情况下,例如,控制部分90设置开始接下来使用中间辊对54给送的纸张5b的传送的定时,使得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后端和接下来给送的纸张5b的前端被隔开特定距离。该特定距离被设置为例如如下的距离,即,按照该距离,同时完成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排出和随后给送的纸张5b的给送的开始。控制部分90通过例如下述方式确定该定时:使用第一传感器81来检测先前给送的纸张5aa的后端,并且基于第一计数器91的计数值来检测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给送量。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结构:其中,以同步的方式来间歇地驱动第一驱动马达71和第二驱动马达72,但是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其中,停止第一驱动马达71,并且仅使用第二驱动马达72来传送纸张5,并且进行给送的开始和换行处理。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例如在第二驱动马达72的驱动时间段期间正向旋转第一驱动马达71来执行预给纸处理。
当控制部分90在步骤S22中基于第一传感器81的输出从第二输出改变为第一输出的情况来判定纸张5b的前端达到第一传感器81时(S22,是),控制部分90在步骤S23中控制第一驱动马达71正向旋转,但是也可以当控制部分90基于计数器的旋转量的计数等而判定纸张5的前端达到第一传感器81并且纸张已经通过中间辊对54时,控制部分90控制第一驱动马达71正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向弯曲部分51A设置了中间辊对54,所以可以在减小弯曲部分51A的曲率半径的同时将纸张5传送到主传送辊对55,导致实现在大小上紧凑的多功能机器10。
而且,因为第一驱动马达71可以使用驱动传动切换机构40来驱动第一给送辊31、第二给送辊32、中间辊对54和维护机构这四个驱动目标,所以可以减少要使用的驱动马达的数量。
而且,在第一记录模式中,于当在先前给送的纸张5a上记录图像时的期间,开始随后的纸张5b的给送,该随后的纸张5b被预先给送到刚好在中间辊对54之前的位置,并且其后,通过使用中间辊对54进行对齐校正来校正纸张的歪斜,并且与传送先前给送的纸张5a的操作相结合地向记录头21传送随后的纸张5b。因此,可以消除对齐校正所需要的时间段,并且同时,可以实际上减少到记录头21的传送距离,导致可以减少图像记录所需要的时间段,而不降低在图像记录中的记录位置的精度。
而且,在上述的预给纸处理中,以低速间歇地驱动第一给送辊31或第二给送辊32,这使得能够有把握地分开重叠的纸张5。
而且,因为仅通过第一驱动马达71的正向旋转来旋转第一给送辊31,并且仅通过第一驱动马达71的反向旋转来旋转第二给送辊32,所以即使出现错误的齿轮切换,也仅旋转轴中间辊对54,并且不可能错误地给送纸张5,导致可以防止由错误的齿轮切换引起的错误给纸的发生。
而且,在向主传送路径51给送纸张5后,仅通过改变第二驱动马达72的旋转方向来驱动中间辊对54,并且,在纸张5的传送期间不进行齿轮切换,导致实现了其中不发生由于错误的齿轮切换引起的卡纸的多功能机器10。
而且,在第二记录模式中,以同步的方式驱动中间辊对54和主传送辊对55,使得可以减少弯曲部分51A对于纸张5的传送的影响,导致实现了在大小上紧凑并且能够以高精度执行图像记录的多功能机器10。而且,在第二记录模式中,多功能机器10使用中间辊对54和主传送辊对55的每一个来执行总共两次对齐校正,由此进一步增强图像记录的精度。

Claims (11)

1.一种图像记录设备,所述图像记录设备喷墨以在片形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包括:
第一安装部分,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分上安装所述片形记录介质;
第一给送辊,所述第一给送辊从所述第一安装部分给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个记录介质;
第一传送辊对,所述第一传送辊对夹合由所述第一给送辊给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在传送方向上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传送辊对,所述第二传送辊对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下游侧,并且夹合和传送由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下游侧,并且在由所述第二传送辊对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喷墨;
第一检测部分,所述第一检测部分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上游侧,并且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检测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所述记录介质,以输出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所述第一输出是在当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期间的输出,并且所述第二输出是在当所述记录介质未通过所述第一检测部分期间的输出;
驱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驱动所述第一给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对和所述第二传送辊对;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和所述记录头以执行第一记录模式,在所述第一记录模式中,在执行下述的多种处理后,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旋转同步地旋转:
记录处理,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间歇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并且控制所述记录头以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停止时间段期间喷墨;
预给送处理,其中,在所述记录处理期间,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使得所述第一给送辊在给送方向上旋转预定量,直到当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输出从所述第一输出改变为所述第二输出时,并且随后的记录介质的前端被给送到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上游侧;以及
第一歪斜校正处理,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在所述第一检测部分的输出从所述第一输出改变为所述第二输出的条件下,旋转所述第一给送辊以使得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抵靠在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预定量被设置为所述第一给送辊的旋转量,通过所述旋转量,在所述记录介质被最大量地安装在所述安装部分上的条件下,在使用所述第一给送辊的所述预给送处理中,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不达到所述第一检测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于当在所述记录处理中的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一回所述间歇驱动中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期间,所述控制器开始执行所述预给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对于在所述记录处理中的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每一所述间歇驱动执行所述预给送处理,并且,在一回所述间歇驱动中的所述第一给送辊的旋转量小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一回所述间歇驱动中的旋转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在所述预给送处理中,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给送辊的旋转速度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记录模式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使得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在抵靠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状态中等待,直到完成了通过所述记录头向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喷墨以用于执行图像记录,并且在完成了通过所述记录头向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喷墨以用于执行图像记录的条件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使得所述第二传送辊对被旋转以排出所述记录介质,并且所述第一传送辊对被旋转以将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传送到所述记录头的记录开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检测部分,所述第二检测部分被设置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传送辊对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上游侧,并且当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第二检测部分时,所述第二检测部分输出第三输出,而当所述记录介质未通过所述第二检测部分时,所述第二检测部分输出第四输出,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来执行第二记录模式,在所述第二记录模式中,在所述第二检测部分的输出从所述第三输出改变为所述第四输出的条件下,在执行第二歪斜校正处理后,所述第二传送辊对被正向旋转以向所述记录头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第二歪斜校正处理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分旋转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从而使得所述随后的记录介质抵靠在所述第二传送辊对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在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上形成具有弯曲部分的传送路径;以及
所述第一传送辊对被设置到所述弯曲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分包括:
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被构造为在正向方向和反向方向上旋转;
第二驱动马达,所述第二驱动马达驱所述第二传送辊对;以及
第一驱动传动部分,所述第一驱动传动部分向所述第一给送辊传动正向旋转的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旋转,使得所述第一给送辊在所述记录介质被给送的方向上旋转,并且所述第一驱动传动部分向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动反向旋转的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旋转,并且防止向所述第一给送辊传动所述第一传送辊的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安装部分,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分上安装了所述记录介质;
第二给送辊,所述第二给送辊从所述第二安装部分给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个记录介质;以及
驱动传动切换机构,所述驱动传动切换机构向所述第二给送辊、所述第一给送辊和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之一传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驱动,
其中,所述驱动传动切换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被所述第一驱动马达旋转;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被布置使得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变得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平行,并且所述第二齿轮被构造为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将其姿态改变为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姿态中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在所述第一姿态中的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在所述第二姿态中的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驱动传动部分,所述第一驱动传动部分向所述第一给送辊传动由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正向旋转所旋转的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向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动由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反向旋转所旋转的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并且防止向所述第一给送辊传动所述第三齿轮的旋转;以及
第二驱动传动部分,所述第二驱动传动部分向所述第二给送辊传动由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反向旋转所旋转的所述第四齿轮的旋转,向所述第一传送辊对传动由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正向旋转所旋转的所述第四齿轮的旋转,并且防止向所述第二给送辊传动所述第四齿轮的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由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相对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夹合力和摩擦力确定的所述第二传送辊对的传送力大于所述第一给送辊的传送力。
CN201110080135.XA 2010-06-17 2011-03-25 图像记录设备 Active CN102285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8806 2010-06-17
JP2010138806A JP5549409B2 (ja) 2010-06-17 2010-06-17 画像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5222A true CN102285222A (zh) 2011-12-21
CN102285222B CN102285222B (zh) 2014-11-05

Family

ID=4532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0135.XA Active CN102285222B (zh) 2010-06-17 2011-03-25 图像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68300B2 (zh)
JP (1) JP5549409B2 (zh)
CN (1) CN1022852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5947A (zh) * 2013-07-04 2015-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31065A (zh) * 2015-07-31 2018-01-0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停止成像装置的运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23990A (ja) * 2012-04-23 2013-10-3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6306906B2 (ja) 2014-03-10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272093B2 (ja) * 2014-03-10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492569B2 (ja) * 2014-11-18 2019-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シート搬送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72842B2 (ja) * 2016-01-29 2020-03-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740787B2 (ja) * 2016-07-29 2020-08-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CN114619763B (zh) * 2020-12-14 2024-04-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5522A (zh) * 2005-09-22 2007-03-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以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纸张供给方法
US20080024576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18711A (ja) * 2006-06-14 2008-01-3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US20080157460A1 (en) * 2006-12-27 2008-07-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314287A (zh) * 2007-05-31 2008-12-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馈送纸张的方法
CN101468558A (zh) * 2007-12-26 2009-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中的介质递送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0011A (en) * 1989-09-21 1991-02-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heet alignment using reverse advance roll and stationary pick roll
JPH03272929A (ja) * 1990-03-20 1991-12-04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給紙制御装置
US5222724A (en) * 1990-08-08 1993-06-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per feeder
JPH06278895A (ja) * 1993-03-26 1994-10-0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34454A (ja) * 2001-07-18 2003-02-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06039A (ja) * 2002-01-15 2003-07-22 Ricoh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51975B2 (en) 2004-03-18 2008-11-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put tray and drive mechanism using a single motor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4640617B2 (ja) * 2005-08-31 2011-03-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056906B2 (ja) * 2010-06-17 2012-10-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5522A (zh) * 2005-09-22 2007-03-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以及用于该成像装置的纸张供给方法
JP2008018711A (ja) * 2006-06-14 2008-01-3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US20080024576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157460A1 (en) * 2006-12-27 2008-07-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314287A (zh) * 2007-05-31 2008-12-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馈送纸张的方法
CN101468558A (zh) * 2007-12-26 2009-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中的介质递送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5947A (zh) * 2013-07-04 2015-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31065A (zh) * 2015-07-31 2018-01-0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停止成像装置的运行
CN107531065B (zh) * 2015-07-31 2019-06-1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停止成像装置的运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5222B (zh) 2014-11-05
JP2012001335A (ja) 2012-01-05
US8668300B2 (en) 2014-03-11
JP5549409B2 (ja) 2014-07-16
US20110310145A1 (en) 201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5222B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4886426B2 (ja) 記録装置及び搬送制御方法
JP2021146553A (ja) 画像記録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641329B2 (en) Conveyance control device, conveyance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8449104B2 (en)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4829717B2 (ja) 記録装置及び搬送制御方法
US10201983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2285221A (zh) 图像记录设备
US8690315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JP479824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67095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10201992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first and second conveying rollers and first and second motors
JP60749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82708B2 (ja) 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877070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6297869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通信装置
JP535382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15576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34004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421689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白線補正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53349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215399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ベルト搬送プログラム
JP2007189876A (ja) 直流電動機制御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32067A (ja) 記録装置
JP200312735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