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0986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0986A
CN102280986A CN2011101543336A CN201110154333A CN102280986A CN 102280986 A CN102280986 A CN 102280986A CN 2011101543336 A CN2011101543336 A CN 2011101543336A CN 201110154333 A CN201110154333 A CN 201110154333A CN 102280986 A CN102280986 A CN 102280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re
stator
rotor
axial
rota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43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0986B (zh
Inventor
寺下茂明
鹈木洋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Advanced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erv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345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951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366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0521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403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870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114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1722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erv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erv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80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0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0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0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7/00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 H02K37/10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02K37/12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37/14Motors with rotor rotating step by step and without interrupter or commutator driven by the rotor, e.g. stepping motors of permanent magnet type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Abstract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备分别把线圈绕在定子铁芯的多个主极上的定子和经空气隙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定子内的混合型转子,其特征在于把转子的步进角设定为4.09°,同时用金属轴承作为支承转子的转子轴的轴承。由于把转子的步进角设定为4.09°,所以与步进角为1.8°的一般的通用品相比,每次用输入脉冲信号使线圈励磁时,旋转的转子的转角就大,这样就能够使转子高速旋转,马达的效率高。因此,即使不高精度地维持空气隙,也能够使马达的输出与现有的马达的输出同等,所以,即便采用廉价的滑动轴承即金属轴承作为支承转子的轴承,也能确保与原来同等以上的性能,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定子和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定子的内侧的转子的步进马达之类的旋转电机,其中定子具有多个主极并在其上分别绕有线圈。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包含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信息设备领域或FA机器之类的产业机器领域的广阔范围内,步进马达被用作这些设备的驱动部分。近年来,步进马达的总需求趋向于逐年扩大,其用途也遍及很广的范围,随之,能对机器侧做出贡献的马达的紧凑化设计、低成本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用于复印机或打印机等OA机器等的步进马达要求小型、廉价、高速高转矩和低振动旋转。
作为这种步进马达,在例如把磁性体和永久磁铁用于转子的混合型的情况下,大多采用美国专利第5,283,486号或美国专利第5,410,200号公报等中所公示的构成的马达。即,分别把线圈绕在从环状的磁性体框架上呈辐射状向内突出的主极上,构成定子;再使混合型转子经空气隙与该定子对向,该混合型转子是把沿轴向磁化好的永久磁铁夹持在一对磁性体之间而构成。
上述的步进马达大多采用1.8°作为其步进角,但是,为了高精度地维持、控制该步进角,就要求把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气隙控制在例如0.05mm之内。因此,就将铝等金属制的衬套固定在支承定子的马达外壳上,再把滚珠轴承支承在其中,将转子的转子轴高精度地旋转支承在滚珠轴承中。
但是,按照上述的现有的步进马达,为了在定子以与转子之间确保微小的空气隙,就必须采用金属制的衬套和滚珠轴承,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廉价且能够高速高效运转的步进马达等旋转电机。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备:包含由略呈环状的铁芯基体和多个主极构成的定子铁芯和卷绕在该定子铁芯的各个主极上的线圈的定子、以及经空气隙而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定子之内的转子;所述多个主极从该铁芯基体呈辐射状向内突出而成,各自的前端形成有多个感应齿;由磁性材料制成的一对转子磁极和被夹持在该两个转子磁极之间而沿轴向磁化好的永久磁铁构成的转子要件被支承在转子轴上,构成转子;在各转子磁极的外周面上等节距地形成多个磁齿,并使所述一对转子磁极的磁齿之间沿周向错开1/2节距,而且,将转子的步进角设定为4.09°,同时,采用金属轴承作为支承转子的转子轴的轴承。
在上述的旋转电机中,在定子的轴向两侧可以设置盖构件,在盖构件上分别安装支承金属轴承的树脂制的轴承支承构件。此种情况下,分别支承在两盖构件上的轴承支承构件及分别支承在其上的金属轴承可以由同一形状的构件构成,从而能够实现零部件的通用化。
如上所述,由于把转子的步进角设定为4.09°,所以与步进角为1.8°的一般的通用品相比,每次用输入脉冲信号使线圈励磁时,旋转的转子的转角就大,这样就能够使转子高速旋转。转子的高速化意味着转数的上升提高了马达的效率。另一方面,马达的效率值也取决于空气隙,空气隙越大效率越低,这是众所周知的,考虑到这一点,由于高速化能够提高马达效率,所以即使加宽空气隙,也能够将马达的效率确保到与现有的马达的效率同等程度。
换言之,即使不高精度地维持空气隙,也能够使马达的输出与现有的马达的输出同等,所以,可以采用廉价的滑动轴承即金属轴承作为支承转子的轴承,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两相混合型旋转电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旋转电机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定子和转子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4表示的是图1的轴承衬套,(a)是正面图,(b)是正面剖视图。
图5是图2的从箭头V看的局部正面图。
图6是图5的放大图,(a)是正面图,(b)是(a)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8表示的是图7的轴承衬套,(a)是正面图,(b)是正面剖视图,(c)是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定子铁芯和马达盖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另外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再另外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旋转电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旋转电机的正面图。
图15是图12的旋转电机的仰视图。
图16是沿图15的A-B线剖切的正面剖视图。
图17表示的是图12的旋转电机中的四个角落的一部分,(a)是从图15的箭头C方向看到的一部分的正面图,(b)是(a)的侧面剖视图。
图18是图12的旋转电机的马达盖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马达盖的侧面图。
图20是图18的马达盖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1是图12的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平面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2的旋转电机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一
图1和图2表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两相混合(HB)型步进马达的整体结构,图1是正面剖视图,图2是平面图。图3表示的是本马达的主要部分的结构,是从轴向看到的把主极数设为8的定子和HB型转子组合起来的构件的示图。在该图中,省略了线圈,但是在8主极的绕线极即头部都分别绕有线圈,把每隔一个的4个主极上绕制的线圈连接起来形成一相,其余的4个主极形成另一相,整体上是两相线圈的HB型旋转电机。定子是采用不会产生不平衡电磁力的高速性好的8主极结构的例子。
定子10由定子铁芯12、两相的线圈14(示于图1)和上下绝缘件16、18构成,定子铁芯12由外形基本呈正四边形的环状的铁芯基体12a和从该铁芯基体12a向内呈辐射状突出设置的沿周向等间隔排列的8个主极12b构成,两相的线圈14绕制在各主极12b上,上下绝缘件16、18介于各主极12b与线圈14之间;绕线极即各主极12b的前端突出设置有3个感应齿12c。3个感应齿12c等间隔地配置在各主极12b上,且关于主极12b的中心线对称。
将多片矽钢片层叠起来构成定子铁芯12。如图3所示,由配置在垂直轴(X轴)和水平轴(Y轴)相互正交的2条线上的4个主极12b也就是每隔90°配置的4个主极12b构成一相(A相、C相),其余的四个机械角相互间隔90°且与一相主极隔开45°机械角配置的主极12b形成二相(B相、D相)。在各相中,在对线圈14通电时,使间隔90°的4个主极12b励磁,使其交互地反极性。
如图1所示,在定子铁芯12上从其轴向两侧嵌入绝缘件16、18,将各主极12b的头部即绕线部夹盖住,线圈14就隔着该绝缘件16、18绕在各主极12b上。
如图1所示,配置在定子铁芯12的内侧的转子20由沿轴向并排固定在转子轴22上的2个转子磁极24A、24B和被夹持在该转子磁极24A、24B之间而沿轴向磁化好的圆盘状的永久磁铁26构成。将矽钢片层叠起来分别构成这两个转子磁极24A、24B,在它们的外周上等节距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是22个)磁齿25。一对转子磁极24A、24B配置得相互错开1/2个齿距,这两个转子磁极24A、24B和被夹持在其间的永久磁铁26构成转子要件28。转子轴22的对应于转子磁极24A、24B的位置上形成滚花加工部22a,压入转子轴22将其紧固在夹持住永久磁铁26的这对转子磁极24A、24B上,转子磁极24A、24B就被牢固地固定在滚花加工部22a上不会转动。永久磁铁26例如由铁氧体磁铁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磁铁材料例如钕等稀土类磁铁。
由于转子磁极24A、24B的磁齿25的齿数是22,所以转子磁齿齿距是360°/22=16.36°,在两相机中步进角就为4等分转子磁齿齿距的值,即4.09°。也就是说,本马达是HB型,从前述可知,如果把图3所示的一方的转子磁极24A磁化为S极,在其各磁齿25的中间沿轴向隔着永久磁铁26的厚度存在被磁化为N极的另一方转子磁极24B的磁齿25。因此,作为转子要件28的磁齿25的N极和S极的节距是8.18°,将该值除以相数就是步进角,由于本实施方式是两相机,所以步进角为上述的4.09°。
图1中,定子10的轴向两侧(为方便起见,下称上侧和下侧)配置上盖30和下盖32,与定子10的定子铁芯12的外周面一起构成马达外壳。两盖30、32的外形分别形成为与定子铁芯12同样的大体正四边形的形状。下盖32由构成底面的底板部32a、四边形的外框部32b以及与转子轴22同心的内框部32c构成,用PPS、PBT等树脂一体成形。该下盖32是在使外框部32b的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2的下面的状态下被固定在定子10上。作为其固定方法,例如先使下侧的绝缘件18的一部分与下盖32的一部分在几乎遍及整个外周的多个地方相面对并接近,再在两者之间施加超声波,通过所谓超声波熔接使其固接起来。该下盖32就覆盖住从定子铁芯12的下面突出的绝缘件18和线圈14。
在下盖32的一条边上,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用的终端部。即,如图1和图2所示,切掉下盖32的外框部32b的一部分,同时在该位置的底板部32a上形成向侧方延伸出来的支座32d。在下侧的绝缘件18上,用栽植在其上的销钉安装着电路基板36,将线圈14的端部捆绕在销钉上,通过锡焊将其电气连接到电路基板36上。电路基板36的一部分从定子铁芯12的外侧面引突出来,由该支座32d支撑住,在该位置的电路基板36上,安装有连接器38。因此,利用该连接器38供给外部电源或信号,由此可以进行对线圈14的通电及其控制。
将薄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上盖30,上盖30由顶板部30a和四边形的外框部30b构成。在顶板部30a的中央部位,形成有与下盖32的内框部32c的内径基本相等的内径的开口30c。该上盖30是在将外框部32b的下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2的上面的状态下用后述的铆接技术被紧固在定子10上。在顶板部30a的上面通过例如点焊固定着安装板34,该安装板34具有基本与顶板部30a相同的外形,通过冲裁加工金属板而形成。该安装板34上在其中央部位也形成有与顶板部30a的开口30c吻合的开口34a。
从图3可知,在定子铁芯12的四个角落上在每隔90°的旋转对称的位置处形成有轴向的通孔12d。在定子铁芯12的上下的上、下盖30、32上,对应于该通孔12d分别设置有插通孔,在安装板34上对应于该插通孔形成有螺钉孔34b。在装配该马达时,通过这些通孔12d和插通孔将螺栓拧在安装板34的螺钉孔34b上。
在定子铁芯12的轴向两侧的内周部安装轴承衬套40A、40B,分别把旋转自如地支承转子轴22的金属轴承42A、42B支承在轴承衬套40A、40B内。该轴承衬套40A、40B是用PPS等树脂成型的同一形状的部件,成为图4所示的结构。即,在成型为环状的主体部40a的下部形成带台阶的嵌合部40b,嵌合部40b外径基本等于定子铁芯12的各主极12b上的感应齿12c的内径,在主体部40a的外周面的端面上形成盖支持面40c,同时,在该盖支持面40c的内侧设置朝轴向外侧突出的凹窝40d,另外,在主体部40a的内周形成轴承支承筒面40e,该轴承支承筒面40e的靠凹窝40d侧设置有朝内方延伸出来形成的盖部40f。嵌合部40b的外周面、凹窝40d的外周面与轴承支承筒面40e同心。
在两轴承衬套40A、40B的轴承支承筒面40e内,在其内侧压入固定着金属轴承42A、42B。在轴承衬套40A、40B各自的嵌合部40b侧相互面对面的状态下,分别从轴向两侧把轴承衬套40A、40B安装到定子铁芯12上。也就是说,把轴承衬套40A、40B的嵌合部40b分别嵌合到定子铁芯12的各主极12b上的感应齿12c的内径面上,且使其台阶面分别顶接在定子铁芯12的端面上,用嵌合部40b的嵌合面(外周面)进行轴承衬套40A、40B对定子铁芯12的调芯,同时用嵌合部40b的台阶面限制轴向位置。金属轴承42A、42B例如是将润滑剂浸渍到烧结多孔质金属内而成的含油轴套。
把下盖32固定在定子铁芯12上,由此就同时把下侧的轴承衬套40B固定住。即:在把轴承衬套40B的嵌合部40b嵌合安装在定子铁芯12的各主极12b的内侧时,在主体40a嵌合到下侧的绝缘件18的内周面上的状态下保持住轴承衬套40B,并在该状态下把下盖32配置在定子10的下侧。此时,使下盖32的外框部32b的上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2的下面时,下盖32的内框部32c的上端面顶接到轴承衬套40B的盖支持面40c。由于采用超声波熔接把下盖32固定在绝缘件18上,所以局部被内嵌支承在定子铁芯12上的轴承衬套40B就成为被夹入在定子铁芯12和下盖32内的状态,并被牢牢地固定住。下侧轴承衬套40B的凹窝部40d松动地嵌在下盖32的内框部32c内,被收容在内框部32c中,其前端不从下盖32内伸出。
把转子20装入定子10内之后,把上侧的轴承衬套40A安装在定子铁芯12上,再把上盖30固定在定子10上,同时就把轴承衬套40A固定住。即:从上方把转子20插入到固定了下侧的轴承衬套40B和下盖32的定子10的定子铁芯12的内侧,并插通到将转子20的转子轴22的下部支承在轴承衬套40B内的金属轴承42B的内侧,而使转子20的转子磁极24A、24B与定子铁芯12的各主极12b的内面对峙。此后,在把支承了金属轴承42A的轴承衬套40A的嵌合部40b置于下侧的状态下,把转子轴22由其上端插通到金属轴承42A的内侧,将嵌合部40b嵌合在定子铁芯12的各主极12b的内侧。轴承衬套40A的嵌合部40b嵌合到定子铁芯12上之后,把上盖30固定在定子铁芯12上。
在上盖30固定在定子铁芯12上时,上盖30的外框部30b的下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2的上面,同时上盖30的顶板部30a顶到轴承衬套40A的盖支持面40c,所以轴承衬套40A就成为被夹入到定子铁芯12和上盖30内的状态,并被牢牢地固定住。此时,如图1所示,轴承衬套40A的凹窝40d被松动地插在上盖30的顶板部30a的开口30c和安装板34的开口34a中,其上端从安装板34的上面突出来。因此,利用该凹窝40d的突出部分就能够在把该马达安装到各种机器内时高精度地把转子轴22与各种机器的输入部对正。
然后说明上盖30对定子10的固定。如上所述,四边形的上盖30具有顶板部30a和外框部30b,而在对应于四边形的四个角落的外框部30b上设置有图5所示的固定片30d,其与外框部30b一体设置并向下方延伸出来。如图6的(a)所示,在固定片30d的偏下部,设置有冲孔30e,固定片30d的比冲孔30e更下侧的部分为铆接作用部30f。在冲孔30e的内下缘形成有其中央位置最低的两个斜面30e1、30e2。在对应于该固定片30d的下部的定子铁芯12上在外表面设置有呈四角形开口的凹部12e。这里,在上盖30的外框部30b下端面顶到定子铁芯12的上面的状态下,凹部12e的上缘与固定片30d的冲孔30e的斜面30e1、30e2局部交叉。
在上盖30向定子10固定时,如上所述,在把上侧的轴承衬套40A安装到定子10上之后,把上盖30配置到定子10上,使其外框部30b的下端面顶接定子铁芯12的上端面,然后,把处于上盖30的四个角落的各固定片30d的作用部30f中心部分别从外侧向内压入,也就是使作用部30f的局部变形而进入到各自的凹部12e内,将上盖30铆接固定住。
此时,固定片30d的作用部30f的一部分进入到定子铁芯12的凹部12e内,卡住上盖30,防止其脱落,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上盖30的特别牢固的固定。即:从图6的(a)、(b)可知,固定片30d上的冲孔30e的下缘的斜面30e1、30e2也就是作用部30f的上缘斜面与定子铁芯12的凹部12e的上缘交叉,所以在使作用部30f朝凹部12e内变形时,随着作用部30f的上缘斜面进入到凹部12e内,在固定片30d上就产生向下方的拉力,能够把上盖30顶压在定子铁芯12上,该顶压力作用于上盖30的四个角落上,就能够把上盖30牢牢地固定在定子铁芯12上。
在上述的构成的步进马达中,将能够由脉冲信号驱动旋转的步进角设定为4.09°,与一般的1.8°的构成相比,能够把旋转角度设定得大,所以能够使其高速旋转。总之,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马达是一种能够高速化的步进马达。而且,由于马达的输出与转数和转矩之乘积成正比,所以该高速化增大了输出,结果,就提高了效率。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步进马达中,与原来的马达不同,采用金属轴承42A、42B作为转子20的轴承。由于这种金属轴承42A、42B是所谓的滑动轴承,所以把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气隙设定得稍大于滚珠轴承情况下的空气隙。这种情况下,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气隙影响马达的效率,空气隙越大效率就越低。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马达中,步进角的设定实现了高速化而提高了效率的结构,所以即使因采用金属轴承42A、42B作为轴承而导致效率降低,效率的提高可弥补该弊端,所以也能够得到发挥出与原来的情况同等以上的效率的步进马达。
这里,是将规定片数的矽钢片层叠起来构成上述定子铁芯12,但是把该矽钢片冲裁成规定的形状的原片,再把依次转90°层叠起来,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得到抑制磁通矢量的离散的效果。也就是说,由于图3所示的定子铁芯12是90°点对称的结构,所以90°旋转重合能够消除冲模的稍微的尺寸差异或矽钢片的片厚差异引起磁通矢量的离散。
2.其他实施方式
然后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表示使用了不同于图1~图6中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轴承衬套40A′、40B′,图7和图8中,与前述相同的符号的零部件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零部件。
该实施方式所示的轴承衬套40A′、40B′是用PPS等树脂成型的,把该树脂材料设定到最合适的用量,成为图8所示的结构。即:具备圆环状基部40a′、形成在其外周上的带台阶的嵌合部40b、圆筒状的安装支持筒40g、圆筒状的凹窝部40d′、轴承支持筒40h和盖部40f;圆环状基部40a′构成轴承衬套的主体部,其外径基本等于定子铁芯12的各主极12b上的感应齿12c的内径,安装支持筒40g从嵌合部40b朝上方延伸出来并将盖支持面40c形成在端面上;凹窝部40d′突出设置在基部40a′的上面安装支持筒40g的内侧,并与安装支持筒40g同心;轴承支持筒40h在基部40a′的内周部上面朝上方延伸出来,其内周形成轴承支承筒面40e;盖部40f从该轴承支持筒40h的上端朝内方延伸。
两轴承衬套40A′、40B′的轴承支承筒面40e内,压入固定着金属轴承42A、42B。两轴承衬套40A′、40B′在各自的基部40a′面对面的状态下,分别从其轴向两侧安装到定子铁芯12上。即:把轴承衬套40A′、40B′的各自的嵌合部40b嵌合到定子铁芯12的各主极12b中的感应齿12c的内径上,并且使嵌合部40b的台阶面分别顶接到定子铁芯12的端面上,通过嵌合部40b的嵌合来进行轴承衬套40A′、40B′的调芯,同时用台阶面限制轴向位置。
把下盖32固定在定子铁芯12上,由此就同时把下侧的轴承衬套40B′固定住。下盖32的内框部32c的上端面顶接轴承衬套40B′的盖支持面40c。把下盖32固定在定子10上,由此,一部分被内嵌保持在定子铁芯12上的轴承衬套40B′就成为被夹入到定子铁芯12和下盖32内的状态,并被牢牢地固定住。
在把上盖30固定到定子铁芯12上时,上盖30的顶板部30a顶接到轴承衬套40A′的盖支持面40c,轴承衬套40A′就成为被夹入到定子铁芯12和上盖30内的状态,并被牢牢地固定住。此时,轴承衬套40A′的凹窝部40d被松动地插入在上盖30的顶板部30a的开口30c和安装板34的开口34a中,其上端从安装板34的上面突出来。由此,利用该凹窝部40d的突出部分就能够在将该马达安装到各种机器中时使转子轴22高精度地对正各种机器的输入部。
然后,说明图9和图10所示的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这些附图中,与上述相同符号的零部件也表示同一或相当的零部件。
图9和图10中,将薄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的上盖30′具备顶板部30a′和大体呈正四边形的外框部30b′,在顶板部30a′的中央部位,形成有与下盖32的内框部的内径基本相等的内径的开口30c′。在上盖30′的外框部30b′上的正四边形的四个角落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与外框部30b′一体的且向下方延伸出来的固定片30d′。各固定片30d′对应于定子铁芯12的正四边形的角处的倒角的位置,但是,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定子铁芯12的倒角部分的两侧连续一体地设置有平行于定子铁芯12的两边的侧片30d1、30d2。这两侧片30d1、30d2的功能是防止上盖30相对定子铁芯12转动,此外还兼有对铆接时的变形的补足强度的作用。在各固定片30d′的中央偏下部,设置有冲孔30e′,固定片30d′的比冲孔30e′更下侧的部分为铆接作用部30f′。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一样,冲孔30e′的内下缘成为其中央位置为最低的V字形,即形成有两个斜面。
对应于该固定片30d的下部的定子铁芯12的位置处设置有在外表面上开口的凹部12e′,这里,凹部12e′的上缘高度设定为,在上盖30′的外框部30b′下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2的上面的状态下,凹部12e′的上缘与固定片30d′的冲孔30e′的斜面局部交叉。从上述的上缘位置一直到定子铁芯12的下端位置连续地形成凹部12e′。在定子铁芯12的周面上,从上述正四边形的四角至两侧的侧片上沿轴向形成带台阶的沟槽12f,上盖30′的各固定片30d′嵌入到该沟槽12f的上部分,定子铁芯12的四片侧面和固定片30d的侧片30d1、30d2被配置得处于同一平面。
在该实施方式中,也与图1~图6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使铆接作用部30f′的中央部铆紧变形而进入到凹部12e′内,由此来实现上盖30对定子铁芯12的固定,除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在上盖30′上一体地设置相互正交的侧片30d1、30d2并使它们分别接到定子铁芯12的相互正交的两侧面,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上盖30′相对定子铁芯12转动,能够将上盖30′牢牢地固定在定子铁芯12上。特别是,由于形成有固定片30d′嵌入到定子铁芯12上的带台阶的沟槽12f,所以这种防止转动的效果更加显著。
然后说明图11所示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图11所示的构成是采用所谓双磁铁型结构作为转子20′,并使用与该转子20′的轴长一致的定子10′。
即:在定子10′中,与图1记载的结构之不同点在于定子铁芯是把多片矽钢片层叠起来构成的定子铁芯12′,增大矽钢片的层叠片数而形成规定的轴长。这种情况下,由于采用把冲裁成规定形状的矽钢片依次转动90°层叠起来的方法,所以能够消除磁通矢量的离散,使其均衡。
转子20′是用把永久磁铁夹持在一对转子磁极之间的转子要件构成的HB型转子,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两个转子要件28X、28Y构成转子。即:转子20′由沿轴向并排固定在转子轴22′上的四个圆盘状转子磁极24AX、24BX、24BY、24AY和分别被夹持在一对转子磁极24AX、24BX之间和24BY、24AY之间而沿轴向磁化好的圆盘状的永久磁铁26X、26Y构成。这些转子磁极分别由矽钢片等层叠起来构成,各自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2个)磁齿25X、25Y。
一对转子磁极24AX、24BX被配置得齿距相互错开1/2齿距,永久磁铁26X被夹持在两者之间,同样,一对转子磁极24AY、24BY被配置得齿距相互错开1/2齿距,永久磁铁26Y被夹持在两者之间。两永久磁铁26X、26Y被设定得磁化方向相反,被永久磁铁26X磁化的转子磁极24AX、24BX与被永久磁铁26Y磁化的转子磁极24AY、24BY中,面对面邻接的转子磁极24BX、24BY同极性。此时,邻接的转子磁极24BX、24BY的周向的齿位置是同位置。转子磁极24AX、24BX和永久磁铁26X构成转子要件28X,转子磁极24AY、24BY和永久磁铁26Y构成转子要件28Y。图11中,虽然示出转子要件28X、28Y无间隙邻接的状态,但是转子要件28X、28Y也可以在稍微离开的状态下相邻接。
转子要件28X、28Y的各转子磁极24AX、24BX、24BY、24AY的各自的磁齿25X、25Y经空气隙径向面对定子10′的各主极的感应齿。把两个转子要件28X、28Y支持在共同的转子轴22′上的转子20′的转子轴22′被支承在设置在定子10′的轴向两侧的轴承衬套40A′、40B′的金属轴承42A、42B中,由此就将转子20′旋转自如地支承起来。把上盖30和下盖32固定在定子10′上,由此就将轴承衬套40A′、40B′安装到定子10′上。为了把各转子磁极牢固地固定,在转子轴22′上合适的地方形成有滚花加工部22a′。
然后,说明图12~图21所示的本发明的另外的不同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图1~图6中说明的一样,也是两相混合型(HB)步进马达,也是把主极数设定为8的定子与HB型转子组合的结构。
定子110由定子铁芯112、两相的线圈114和上下绝缘件116、118构成,定子铁芯112由外形基本呈正四边形的环状的铁芯基体112a和从该铁芯基体112a向内呈辐射状突出设置的沿周向等间隔排列的8个主极112b构成,两相的线圈114绕在各主极112b上,上下绝缘件116、118介于各主极112b与线圈114之间;绕线极即各主极112b的前端突出设置有3个感应齿112c。3个感应齿112c等间隔地配置在各主极112b上,且关于主极112b的中心线对称。
将多片矽钢片层叠起来构成定子铁芯112,如图21所示,由配置在垂直轴(X轴)和水平轴(Y轴)相互正交的两条线上的四个主极112b也就是每隔90°配置的四个主极112b构成一相(A相、C相),其余的四个相互间隔90°机械角且与一相主极隔开45°机械角配置的主极112b形成二相(B相、D相)。在各相中,在对线圈114通电时,励磁驱动间隔90°的四个主极112b,使其交互地反极性。
由图21可知,在构成定子铁芯112的多片矽钢片上,正方形的铁芯基体112a的各边上的外表面比四个角的外表面朝周向外侧呈台阶地突出来,把这样的矽钢片层叠起来在定子铁芯112的各边上形成分别比四个角的表面朝周向外侧呈台阶地突出来的膨出部112d。该膨出部112d的表面构成马达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定子铁芯112用四角上的孔形状各异的两种矽钢片构成。即:如图21所示,第一种矽钢片在四角上分别设置通透的圆形孔112e,第二种矽钢片除四个角的圆形孔112e之外还形成有使该圆形孔112e的径向外侧开口的切口槽112f。如图16所示,把层叠了第一种矽钢片的上层叠层体、层叠了第二种矽钢片的中层叠层体和层叠了第一种矽钢片的下层叠层体这三层叠层体重叠起来构成定子铁芯112。结果,在定子铁芯112的四个角的外周面上,在其中层上形成向外部开口的凹窪部112g,上层和下层的圆形孔112e从上下连通到该凹窪部112g。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配置在定子铁芯112的内侧的转子120由沿轴向并排固定在转子轴122上的两个转子磁极124A、124B和被夹持在该转子磁极124A、124B之间而沿轴向磁化好的圆盘状的永久磁铁126构成。分别将矽钢片等层叠起来构成这两个转子磁极124A、124B,在它们的外周上等节距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例如22个)磁齿125。一对转子磁极124A、124B配置得相互错开1/2个齿距,这两个转子磁极124A、124B和被夹持在其间的永久磁铁126构成转子要件128。永久磁铁126例如由铁氧体磁铁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磁铁材料例如钕等稀土类磁铁。
由于转子磁极124A、124B的磁齿125的齿数是22,所以转子磁齿节距是360°/22=16.36°,步进角在两相机中就为4等分转子磁齿节距的值,即4.09°。也就是说,本马达是HB型,如果把一方的转子磁极124A磁化为S极,在其各磁齿125的中间沿轴向隔着永久磁铁126的厚度存在被磁化为N极的另一方转子磁极124B的磁齿125。因此,作为转子要件128的磁齿125的N极和S极的节距是8.18°,将该值除以相数就是步进角,由于本实施方式是两相机,所以步进角为上述的4.09°。
图12~图14中,定子110的轴向两侧(为方便起见,下称下侧和上侧)配置构成马达盖的下盖130和上盖140,与定子110的定子铁芯112的外周面一起构成马达外表面。盖130、140的外形分别形成为与定子铁芯12同样的大体正四边形的形状。
下盖130具有构成底面的底板部131、四边形的环状外框部132以及连续地设置在外框部132的一边上的连接器支座133,用PPS、PBT等树脂一体成形。在底板部131上,在其中央部位设置有开口131a,该开口131a的周缘上形成与转子轴122同心的厚的环状支座131b,支承后述的轴承衬套。扁平圆锥状的薄壁部131c介于该环状支座131b和底板部131之间,因此,环状支座131b处于比底板部131的底面偏靠轴向内侧的位置,同时,薄壁部131c的弹性能使环状支座131b相对底板部131沿轴向变位。该下盖130按后述的结构(卡扣结构)在使外框部132的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12的下面的状态下被固定在定子110上,并覆盖住从定子铁芯112的下面突出的绝缘件118和线圈114。
下盖130的一边的连接器支座133构成与外部连接用的终端部。即,如图12和图13所示,切掉下盖130的外框部132的一部分,同时将其周缘与底板部131一起向侧面延伸出来形成连接器支座133,安装在定子110的下侧的绝缘件118上的电路基板134被支承在连接器支座133上,同时电路基板134和装在其上的连接器135就被收容在连接器支座133内。通过锡焊将将线圈114的端部电气连接到电路基板上,电路基板134再将其连接在连接器135的端子上,这样,利用该连接器135供给外部电源或信号,就可以进行对线圈114的通电及其控制。
在下盖130的外框部132的四个角落的位置处延伸设置有辅助片132a和侧片132b,分别从外框部的上缘朝轴向上方突出,辅助片132a位于角的位置,辅助后述的卡合片的卡合作用,侧片132b位于辅助片两侧,基本上平行于夹住该角的两条边。辅助片132a和两侧的侧片132b之间设置有缝隙132c,至少辅助片132a能够单独地朝径向外侧弹性变位。在辅助片132a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卡在定子铁芯112上的辅助爪132d,但是该辅助爪132d的突出量被设定得比较小。
下盖130的四个角落处的偏内侧分别设置有卡合片136。各卡合片136分别位于距外框部132的四个角落一定距离的内侧,而从底板部131上竖立起来,同时,与辅助片132a平行对峙,突出形成为与辅助片132a大体同一个高度。卡合片136形成为能够插通到上述定子铁芯112的四个角落处的圆形孔112e中的宽度,在卡合片136的上端部的外侧面即与辅助片132a相面对的面上形成有朝外方向突出较大的卡合爪136a。该卡合片136被插通到定子铁芯112中的下层的圆形孔112e内,在中层的凹窪部112g处,以圆形孔112e的周缘为台阶卡住卡合片136的卡合爪136a,由此就阻止了定子铁芯112和下盖130沿轴向的脱开。此时,辅助片132a的辅助爪132d也卡在定子铁芯112中的下层的端缘(上缘)上。
这里,由于卡合片136从下盖130的底板部131上竖立起来,竖起的长度较长,确保较大的弹性弯曲量。因此,即使卡合片136的卡合爪136a的突出量很大以充分确保卡紧,卡扣时的操作性也不会变坏。另一方面,从外框部132竖起来的辅助片132a的弯曲量小,而确保其刚性。因此,卡合爪136a的弯曲引起的定子铁芯112与下盖130的偏移或歪斜都能够被辅助片132a抑制。在该辅助片132a上也可以不设置辅助爪132d。这种情况下,辅助片132a和侧片132b也可以连续地形成,而不设置缝隙132c。如图15所示,在底板部131的四个角落处,对应于卡合片136的外侧面形成有导向孔137。这是在成型时同时形成卡合片136的卡合爪136a时用来对滑动型芯进行导向的孔。
可是,从图12~图14可知,定子铁芯112的各边的膨出部112d的端面载置在下盖130的外框部132上的各边的上端面上,下盖130就支撑住定子铁芯112。此时,定子铁芯112的膨出部112d就嵌入在相邻的两个角落的侧片132b之间,但是如图19和图20所示,各侧片132b的远离辅助片132a一侧的侧缘从内向外侧厚度渐小,同时,在该厚度渐小的侧缘上形成有向上方稍扩开的小的倾斜α。外框部132的各边上的两个侧片132b间的间隙在其最下端为最小,但是,如图21所示,该尺寸L1比定子铁芯112的各边的膨出部112d的宽度尺寸L2约小零点几毫米。因此,当使定子铁芯112的膨出部112d嵌合到外框部132的各边上的两侧片132b之间而使膨出部112d的端面顶接到外框部132的上缘时,膨出部112d的两侧磨削两侧片132b的基部侧缘而将其顶碎,膨出部112d在紧贴的状态下嵌合到两侧片132b上,定子铁芯112就被支承在外框部132内而不会松动。另外,在这种紧贴状态下,四个角落的各卡合片136被卡扣在定子铁芯112的规定层处,结果,就得到牢固的固定结构。
然后说明上盖140。为从上方盖住定子铁芯112而设置的上盖140是将薄金属板冲压成型而成,由顶板部141和四边形的外框部142构成,在顶板部141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内径大体等于下盖130的底板部131的开口131a的内径的开口141a。在顶板部141的四个角落的位置上,对应于定子铁芯112的四个角落的圆形孔112e随着去翻边加工等形成有螺钉孔141b。在使外框部142的下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12上的膨出部112d的上面的状态下,该上盖140用后面说明的铆接技术被固定在定子110上。
在四边形的外框部142的对应于四个角落的位置上,与外框部一体地且向下方延伸设置有固定片143。各固定片143具有位于角落部的角部的主部143a和位于其两侧构成夹住该角部的两边的一部分且增强主部的侧部143b,在定子铁芯112的角落部嵌入在相邻的膨出部112d之间的台阶内。该固定片143的两侧部143b起到防止上盖140相对定子铁芯112转动的作用,另外,还兼具对后述的铆接时的变形的抵抗作用。如图17之(a)所示,固定片143的主部143a的偏下部设置有冲孔143c,比主部143a的冲孔143c的更下侧的部分为铆接作用部143d。冲孔143c的内下缘呈其中央位置最低的V字形,下侧有两个斜面143c1、143c2。该固定片143的下部与定子铁芯112的上层和中层的结合位置对齐,中层的凹窪部112g的上缘设定在上盖140的外框部142下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12的上面的状态下与固定片143的主部143a上的冲孔143c的斜面143c1、143c2局部交叉的高度上。
如上所述,在把上盖140固定到定子110上时,把上盖140配置在定子铁芯112上,使其外框部142下端面顶接到定子铁芯112的上端面,然后,把处于上盖140的四个角落的各固定片143的主部143a上的作用部143d的中心部分别从外侧向内压,也就是使作用部143d的局部变形而进入到各凹窪部112g内,将上盖140铆接固定住。此时,作用部143d的一部分进入到定子铁芯112的凹窪部112g内,卡住上盖140,防止其脱开,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情况下,特别是实现了上盖140的牢固的固定。即:从图17的(a)、(b)可知,固定片143的主部143a上的冲孔143c的下缘的斜面143c1、143c2也就是作用部143d的上缘斜面与定子铁芯112的凹窪部112g的上缘交叉,所以在使作用部143d朝凹窪部112g内变形时,随着作用部143d的上缘斜面进入到凹窪部112g内,在固定片143上就产生向下方的拉力,能够把上盖140顶压在定子铁芯112上,该顶压力分别作用于上盖140的四个角落上,就能够把上盖140整体牢牢地固定在定子铁芯112上。
在上述的铆接作业时,只要以对应于冲孔143c的下缘的V型的顶点的铆接作用部为目标实施作业就可以,但是该位置是铆接作用部143d的强度上最容易变形的地方,所以铆接作业容易,因铆接引起的变形也能够呈对称形状。总之,在一般的铆接作业中,施加的力与变形形状、变形量的控制都比较难,但是,如果是上述的形状,除铆接作业容易之外,还能够得到再现性好的变形量。
定子铁芯112的轴向两侧的内周部上安装着轴承衬套150A、150B,旋转自如地支承转子轴122的金属轴承152A、152B分别被支承在其内。该轴承衬套150A、150B是由PPS等树脂成型的同一形状的部件,由环状基部150a、带台阶的嵌合部150b、圆筒状的安装支持筒150c、圆筒状的凹窪部150d、轴承支承筒150e和盖部150f构成;环状基部150a构成轴承衬套的主体部,其外径基本等于定子铁芯112的各主极112b上的感应齿112c的内径;带台阶的嵌合部150b形成在环状基部150a的外周部上;安装支持筒150c从带台阶的嵌合部150b沿轴向延伸出并在端面形成盖支承面;凹窝部150d在环状基部150a内突出设置在安装支持筒150c的内侧,与该安装支持筒同心;轴承支承筒150e在环状基部150a的内周部沿轴向延伸,在内周上形成轴承支承面;盖部150f从该轴承支承筒150e的前端朝内方延伸形成。
将金属轴承152A、152B压入固定在轴承衬套150A、150B的轴承支承面内。两轴承衬套150A、150B在各自的环状基部150a相互面对面的状态下,分别从其轴向两侧被安装到定子铁芯112上。也就是说,把轴承衬套150A、150B的嵌合部150b分别嵌合到定子铁芯112的各主极112b上的感应齿112c的内径面上,且使各嵌合部150b的台阶面分别顶接到定子铁芯112的端面,用嵌合部150b的嵌合进行轴承衬套150A、150B调芯,同时用台阶面限制轴向位置。
在把凹窝部150d松动地嵌合到下盖130的底板部131上的开口131a内之后,下侧的轴承衬套150B使安装支持筒150c的端面的盖支承面顶接在环状支座131b上,在此种状态下,把下盖132固定在定子铁芯112上,下侧的轴承衬套150B也同时被固定住。此时,轴承衬套150B利用扁平圆锥状的薄壁部131c的弹性使其相对于环状支座131b变形,该弹性恢复力就使卡合片136的卡合爪136a牢固地嵌卡在定子铁芯112上,因此,定子铁芯112和下盖130及轴承衬套150B牢牢地固定住。
在上盖140固定到定子铁芯112上时,轴承衬套150A的凹窝部150d松动地嵌在上盖140的顶板部141的开口141a内,上盖140的顶板141顶接在安装支持筒150c的盖支承面上,轴承衬套150A成为被夹入到定子铁芯112与上盖140内的状态,按照上述的铆接技术把上盖140固定到定子铁芯112上,由此,定子铁芯112和上盖140及轴承衬套150A被牢牢地固定。此时,轴承衬套150A的凹窝部150d从上盖140的顶板141的开口141a突出来。因此,利用该凹窝部150d的突出部分就能够在把马达安装到各种机器时高精度地使转子轴122与各种机器的输入部对正。
接下来说明图22和图23所示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图12~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之不同点在于上盖140′,特别是在上盖140′的顶板部141′上,形成正八角形的环状凹部141c,其内周缘与开口141a同心,同时,在该环状凹部141c上沿周向排列了多个凸部141d。该环状凹部141c和多个凸部141d是在用金属板成型上盖140′时同时形成的。
在这样的上盖140′中,其顶板部141′的强度格外高,在利用顶板部141′的螺钉孔141b等把该马达安装到各种机器上时,就能够确保马达本身的安装强度,并能够高精度地使转子轴122与各种机器的输入部对正。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范围内,可以有种种变形。

Claims (20)

1.一种旋转电机,具备包含由略呈环状的铁芯基体和多个主极构成的定子铁芯和卷绕在该定子铁芯的各个主极上的两相的线圈的定子以及经空气隙而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所述定子之内的转子;所述多个主极从该铁芯基体向内呈辐射状突出而成,各自的前端形成有多个感应齿;由磁性材料制成的一对转子磁极和被夹持在该两个转子磁极之间而沿轴向磁化好的永久磁铁构成的转子要件被支承在转子轴上,构成转子;在所述各转子磁极的外周面上等节距地形成多个磁齿,并使所述一对转子磁极的磁齿之间沿周向错开1/2节距;其中,所述转子的步进角被设定为4.09°,同时,采用金属轴承作为支承所述转子的转子轴的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定子铁芯周向等间隔地具有8个主极,在各主极上绕有两相的线圈;各主极分别等间隔且关于相应主极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有3个感应齿;所述转子的转子磁极的磁齿数为22个,从而所述转子为44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两侧具备盖构件,在该两盖构件上分别安装有支承所述金属轴承的轴承支承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分别被支承在所述两盖构件上的轴承支承构件和被支承在该支承构件内的金属轴承采用的是在轴向两侧通用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承构件由树脂成型而构成,在主体部上形成嵌合部、台阶面、圆筒状凹窝部和支承所述轴承的轴承支承面,所述嵌合部的外径基本等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主极的内径,所述嵌合部嵌合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端部上的所述主极的内侧,所述台阶面通过顶接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而限定所述嵌合部对所述主极的嵌合深度,所述圆筒状凹窝部的突出前端部从马达输出侧的所述马达盖伸出来,所述嵌合部的外周面、所述凹窝部的外周面和所述轴承支承面同心,且该轴承支承构件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侧被配置为对称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支承构件的轴承支承面的轴向端部处一体设置有盖部,用以覆盖住所述金属轴承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各主极的前端设置多个感应齿,所述轴承支承构件的基部嵌合支承在所述感应齿的内径上。
8.一种旋转电机,具备:包含由略呈环状的铁芯基体和从该铁芯基体向内突出而成的多个主极构成的定子铁芯和卷绕在该定子铁芯的主极上的线圈的定子、经空气隙而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所述定子之内侧的转子、以及覆盖所述定子的轴向两侧中的至少一方的马达盖;
其中,所述马达盖是将金属板冲压成型而构成,该马达盖上形成有其端缘从轴向外侧顶接到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的环状外框部,同时,在该外框部上一体地形成有从所述轴向外侧朝轴向内侧方向延伸出来的多个固定片,在所述各固定片上穿透有冲孔,从而在比该冲孔更前端的部分形成铆接作用部,在所述定子铁芯上至少对应于所述铆接作用部的位置处形成凹部,使所述铆接作用部变形而使其局部进入到所述凹部内,从而在所述环状外框部的端缘顶接到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的状态下把所述马达盖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的所述冲孔的所述铆接作用部的边缘与定子铁芯的所述凹部的所述马达盖侧的边缘交叉接近,所述铆接作用部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凹部内时在所述固定片上产生朝所述轴向内侧的拉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的冲孔的至少固定片延伸出来的方向侧的边缘呈大体V字形,所述凹部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冲孔的V字形的两边缘的倾斜部交叉,使所述铆接作用部上对应于所述V字的顶点的位置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冲孔的宽度尺寸,而小于所述固定片的宽度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固定片上分别一体地具有与该固定片所在角落的两侧的两边基本平行的侧片。
13.一种旋转电机,具备定子、转子及马达盖,所述定子具有由略呈环状的铁芯基体和从该铁芯基体向内突出而成的多个主极构成的定子铁芯,线圈卷绕在所述定子铁芯的主极上,所述转子经空气隙而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所述定子之内侧,所述马达盖覆盖所述定子的轴向两侧中的至少一方;
其中,所述马达盖上形成有其端缘的一部分从轴向外侧顶接到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的环状外框部,同时,形成有从所述轴向外侧向轴向内侧方向延伸出来的多个卡合片,该各卡合片的前端部分上形成有朝大体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卡合爪,在所述定子铁芯上至少对应于所述卡合爪的位置上形成台阶,将所述卡合片的卡合爪卡在所述台阶上,由此将所述马达盖固定到所述定子铁芯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平面上看所述定子铁芯的略呈环状的铁芯基体的外形为大体正方形,与其一致地,平面上看所述马达盖的环状外框部也形成为略正方形,所述卡合片分别被配置在所述外框部上的正方形的四个角落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盖具有从轴向外侧至少覆盖定子铁芯的盖部,所述外框部从该盖部的外周缘竖立起来,同时,所述卡合片从接近于所述外框部的位置的所述盖部竖立起来,该卡合片的前端部的所述卡合爪朝径向外侧突出,所述定子铁芯是将轴向外侧叠层体和轴向内侧叠层体层叠起来而成,所述轴向外侧叠层体在其对应于所述卡合片的位置穿透设置了孔,所述轴向内侧叠层体的对应于所述卡合片的位置及自该位置往径向外侧的部分切掉的形状,所述卡合片的前端部通过轴向外侧叠层体的孔和轴向内侧叠层体的切口部分,并把轴向外侧叠层体上的所述孔的周缘作为所述台阶卡住所述卡合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合片的径向外侧设置有使所述外框部延伸而与所述卡合片对峙的辅助片,在该辅助片的前端部形成突出到所述卡合片侧的辅助爪,该辅助爪卡在所述轴向外侧叠层体的端缘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框部上延伸设置有邻接所述辅助片而大体平行于该辅助片所在角落的两侧的两边的侧片,该两侧片靠接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由此防止该马达盖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是四边形的各边的各自的表面从四个角落的表面突出到周向外侧而带有台阶;所述环状外框部的各边上的端缘顶接到所述定子铁芯的各边的突出端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盖的盖部上形成有用来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转子的轴承的轴承支承构件的环状支座,被支承在该环状支座上的所述轴承支承构件的一部分支持着定子铁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座经扁平圆锥状薄壁部连接设置在所述盖部的底壁上,该环状支座比盖部的内底面更偏靠于轴向内侧,在利用所述薄壁部的弹性将所述定子铁芯相对所述环状支座向轴向外侧顶压的状态下,所述卡合片的卡合爪卡在定子铁芯的所述台阶上。
CN201110154333.6A 2010-06-11 2011-06-09 旋转电机 Active CN1022809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4543 2010-06-11
JP2010134543A JP5595135B2 (ja) 2010-06-11 2010-06-11 2相ハイブリッド型回転電機
JP2010136683A JP2012005211A (ja) 2010-06-16 2010-06-16 回転電機
JP2010-136683 2010-06-16
JP2010-140307 2010-06-21
JP2010140307A JP5487020B2 (ja) 2010-06-21 2010-06-21 回転電機
JP2011-111499 2011-05-18
JP2011111499A JP5317228B2 (ja) 2011-05-18 2011-05-18 回転電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1375.0A Division CN103546013A (zh) 2010-06-11 2011-06-09 旋转电机
CN201310561399.6A Division CN103560642A (zh) 2010-06-11 2011-06-09 旋转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0986A true CN102280986A (zh) 2011-12-14
CN102280986B CN102280986B (zh) 2014-07-02

Family

ID=4469175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4333.6A Active CN102280986B (zh) 2010-06-11 2011-06-09 旋转电机
CN201310561375.0A Pending CN103546013A (zh) 2010-06-11 2011-06-09 旋转电机
CN201310561399.6A Pending CN103560642A (zh) 2010-06-11 2011-06-09 旋转电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1375.0A Pending CN103546013A (zh) 2010-06-11 2011-06-09 旋转电机
CN201310561399.6A Pending CN103560642A (zh) 2010-06-11 2011-06-09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704412B2 (zh)
EP (1) EP2395638A3 (zh)
CN (3) CN10228098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4510A (zh) * 2012-05-21 2012-09-12 常州市旭泉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8极3°的大步距角步进电机
CN106208454A (zh) * 2016-08-29 2016-12-07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气隙微型步进电机
CN107302275A (zh) * 2016-04-15 2017-10-27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
CN108336853A (zh) * 2013-12-20 2018-07-2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内转子型马达
CN108390499A (zh) * 2017-02-03 2018-08-10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及鼓风机
CN108808903A (zh) * 2018-07-13 2018-11-13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0509B2 (ja) * 2012-02-29 2017-03-22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WO2014054184A1 (ja) * 2012-10-05 2014-04-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ポンプ、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6066713B2 (ja) * 2012-12-19 2017-01-25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6260323B2 (ja) * 2014-02-13 2018-01-1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回転電機
JP2016136818A (ja) * 2015-01-23 2016-07-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
JP6601788B2 (ja) * 2015-03-12 2019-11-06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回転子、モータ装置、およびモータ用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JP6629078B2 (ja) * 2016-01-15 2020-01-15 株式会社ミツバ 減速機構付きモータ
US20170279317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Ming-Chang Lee Silicon steel sheet for motor
JPWO2018025986A1 (ja) * 2016-08-05 2019-06-0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06849402B (zh) * 2017-02-24 2022-12-06 康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极高压发电机
CN109309428B (zh) * 2017-07-28 2023-05-02 Weg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发电机
US10468958B2 (en) * 2018-03-07 2019-11-05 Herzal Laor Skipping and rolo-skip electrical motors
JP6770033B2 (ja) * 2018-09-06 2020-10-1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エンコーダの回転部材の取り付け構造およびエンコーダの回転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
JP2020054029A (ja) * 2018-09-25 2020-04-02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US10958146B2 (en) * 2019-03-25 2021-03-23 Lin Engineering, Inc. Low detent torque hybrid step motor
EP3835528A1 (de) * 2019-12-09 2021-06-16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Türantrieb mit einer motoreinheit, aufweisend eine vorteilhafte grundform
EP3835530B1 (de) * 2019-12-09 2023-11-22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Türantrieb mit einer motoreinheit, aufweisend eine vorteilhafte elektrische beschaltung
EP3835532A1 (de) * 2019-12-09 2021-06-16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Türantrieb mit einer einfach aufgebauten motoreinheit hoher integrationsdichte
EP3835529B1 (de) * 2019-12-09 2024-03-13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Türantrieb mit einer motoreinheit, aufweisend eine vorteilhafte lageranordnung zur lagerung einer abtriebswel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3486A (en) * 1991-12-13 1994-02-01 Oriental Motor Kabushiki Kaisha Stepping motor
US5410200A (en) * 1992-08-31 1995-04-25 Japan Servo Co., Ltd. Hybrid type stepping motor
CN1102936A (zh) * 1993-02-01 1995-05-24 明尼比亚株式会社 多相混合型步进电动机的驱动方法
US5532531A (en) * 1993-11-01 1996-07-02 Japan Servo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type brushless 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56404A (en) * 1976-06-17 1979-11-21 Berger Elektr Messgeraete Gmbh Electrical stepping motor apparatus
DE2703791B2 (de) * 1977-01-29 1978-11-09 Gerhard Berger Gmbh & Co Fabrik Elektrischer Messgeraete, 7630 Lahr Schrittmotor
JPH08205458A (ja) * 1995-01-26 1996-08-09 Kokusan Denki Co Ltd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
JP3402063B2 (ja) * 1996-04-30 2003-04-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3131403B2 (ja) * 1997-04-07 2001-01-31 日本サーボ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US6057613A (en) * 1998-02-04 2000-05-02 Pacific Scientific Company Hybrid stepper motor having optimized torque density
JP3736166B2 (ja) * 1999-01-06 2006-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01103691A (ja) * 1999-09-30 2001-04-13 Densei Lambda Kk ステータコア及び電動機
JP3563650B2 (ja) * 1999-10-25 2004-09-08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回転電機
JP3944825B2 (ja) * 2001-11-16 2007-07-18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密閉構造モータ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4038664B2 (ja) * 2002-06-05 2008-01-30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4280590B2 (ja) * 2003-09-25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外転型ハイブリッド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06014578A (ja) * 2004-05-24 2006-01-12 Minebea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FR2887376B1 (fr) * 2005-06-15 2007-12-14 Sonceboz Sa Sa Suisse Servo-actionneur electromagnetique monophase rotatif comprenant un actionneur et un capteur de position
US20080169731A1 (en) * 2007-01-11 2008-07-17 Lin Ted T Rotor for hybrid step motor with smooth motion
JP2008228442A (ja) * 2007-03-13 2008-09-25 Hitachi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を製造する鋼板
JP2008278550A (ja) * 2007-04-25 2008-11-13 Japan Servo Co Ltd 振動絶縁モータ
JP5008462B2 (ja) * 2007-05-31 2012-08-22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式永久磁石回転電機
JP2009005539A (ja) * 2007-06-25 2009-01-08 Nidec Servo Corp ハイブリッド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とその製作方法
DE102008042552A1 (de) * 2008-10-02 2010-04-08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pneumatischer Stellungsregler
DE102009047239B4 (de) * 2008-12-02 2015-02-12 Nidec Servo Corp. Permanentmagneterregte elektrische Maschine
US8384261B2 (en) * 2009-12-11 2013-02-26 Minebea Co., Ltd. Stepping motor including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stator yoke and a front plat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3486A (en) * 1991-12-13 1994-02-01 Oriental Motor Kabushiki Kaisha Stepping motor
US5410200A (en) * 1992-08-31 1995-04-25 Japan Servo Co., Ltd. Hybrid type stepping motor
CN1102936A (zh) * 1993-02-01 1995-05-24 明尼比亚株式会社 多相混合型步进电动机的驱动方法
US5532531A (en) * 1993-11-01 1996-07-02 Japan Servo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type brushless motor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4510A (zh) * 2012-05-21 2012-09-12 常州市旭泉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8极3°的大步距角步进电机
CN108336853A (zh) * 2013-12-20 2018-07-2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内转子型马达
CN108336854A (zh) * 2013-12-20 2018-07-2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内转子型马达
CN107302275A (zh) * 2016-04-15 2017-10-27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
US10651704B2 (en) 2016-04-15 2020-05-12 Minebea Mitsumi Inc. Rotating device
CN107302275B (zh) * 2016-04-15 2020-09-15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旋转装置
CN106208454A (zh) * 2016-08-29 2016-12-07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气隙微型步进电机
CN108390499A (zh) * 2017-02-03 2018-08-10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及鼓风机
CN108390499B (zh) * 2017-02-03 2022-04-15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电动机及鼓风机
CN108808903A (zh) * 2018-07-13 2018-11-13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CN108808903B (zh) * 2018-07-13 2023-11-28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5638A3 (en) 2017-04-12
US8823232B2 (en) 2014-09-02
US20110304225A1 (en) 2011-12-15
CN103560642A (zh) 2014-02-05
CN103546013A (zh) 2014-01-29
US20140152142A1 (en) 2014-06-05
CN102280986B (zh) 2014-07-02
US8704412B2 (en) 2014-04-22
EP2395638A2 (en) 201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0986B (zh) 旋转电机
US7667364B2 (en) Brushless motor
TW571486B (en)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 type induction motor
EP1624552A1 (en) Axial gap electric motor
JP5309630B2 (ja) 永久磁石埋込形電動機
JP5971114B2 (ja) 永久磁石埋設型回転電機
US11165293B2 (en) Rotor and motor
JP2012005218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WO1990004875A1 (en)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JP2017169402A (ja) 電動機用ロータ、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7306740A (ja) 電動モータ
JP2008148447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TW201532368A (zh) 定子芯及永磁式馬達
JP2008048481A (ja) 永久磁石型モータ
JP2008193809A (ja) 埋込磁石型モータ
KR20040018984A (ko) 토오크 모터의 스테이터 코어
US8482175B2 (en)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ing it
JP5595135B2 (ja) 2相ハイブリッド型回転電機
CN110036552B (zh) 定子芯构成片及旋转电机
JP5487020B2 (ja) 回転電機
JP2015195650A (ja) 磁石埋込型回転電気機械のロータ構造
JP2013099051A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2020010539A (ja) ロ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5317228B2 (ja) 回転電機
WO2018131402A1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の回転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