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5253A - 移动终端设备、操作通知方法和操作通知程序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设备、操作通知方法和操作通知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5253A
CN102265253A CN2009801521323A CN200980152132A CN102265253A CN 102265253 A CN102265253 A CN 102265253A CN 2009801521323 A CN2009801521323 A CN 2009801521323A CN 200980152132 A CN200980152132 A CN 200980152132A CN 102265253 A CN102265253 A CN 102265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d out
judge
mobi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time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21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池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65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5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输入感测装置,用于在感测到对输入设备的操作时输出操作信号;操作判定装置,用于在输入感测装置输出操作信号的时间区间长于预定时间区间时判定执行了长时间区间操作,并且在该时间区间不长于该预定时间区间时判定执行了短时间区间操作;以及用户通知装置,用于通过在操作判定装置判定执行了长时间区间操作时和操作判定装置判定执行了短时间区间操作时改变通知装置的操作状态来将不同的状态通知给用户。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设备、操作通知方法和操作通知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通过长按操作实现的输入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操作通知的方法以及操作通知的程序。
背景技术
现今,有一种移动电话终端,其包括允许用户仅通过触摸而无需按压就可以执行输入的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作为输入设备。这种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键输入效率,从而增强了可使用性。还存在一种移动电话终端,其包括诸如使用压电元件或电机的振动器之类的振动设备,并且具有如下功能,即当操作被执行时,使振动设备振动,从而使得用户认识到该操作被执行。
在PTL 1中描述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不仅包括典型的操作键,还包括shift键,以提高键输入效率。PTL 1中描述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按压典型操作键的同时长按或短按shift键。PTL 2中描述的移动信息设备根据在触摸面板上执行触摸操作的位置来改变振动器的振动样式。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布No.2003-333157(第0011至0015和0022段)
PTL 2: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布No.2007-115157(第0033至0036和第0045至0046段)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PTL 1中描述的移动终端设备中,用户难以知道用户对shift键执行的操作是被移动终端设备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在用户不知道其误执行了长按操作而不是短按操作或者误执行了短按操作而不是长按操作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键输入效率会降低。
PTL 2中描述的移动信息设备根据触摸操作来实行振动控制,其目的是使用户基于振动模式的差异(键点击感觉的差异)来认识到触摸面板上的触摸操作的局部位置。然而,PTL 2中描述的发明并不是想要使用户认识到触摸操作的类型(长按操作/短按操作)。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户能够容易地认识到用户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的移动终端设备、操作通知方法和操作通知程序。
在本说明书中,在可以仅通过触摸来操作的诸如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之类的输入设备的情况下,利用手指等等触摸输入设备不短于预定时段的操作被称为长按操作,并且利用手指等等触摸输入设备短于预定时段的操作被称为短按操作。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输入感测装置,用于在感测到对输入设备的操作时输出操作信号;操作判定装置,用于在输入感测装置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不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并且在输入感测装置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以及用户通知装置,用于依据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通过改变通知装置的操作模式来以不同的模式执行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操作通知的方法包括:在感测到对输入设备的操作时输出操作信号;在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不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并且在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以及依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通过改变通知装置的操作模式来以不同的模式执行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操作通知的程序使得移动终端设备中包括的计算机执行:在感测到对输入设备的操作时输出操作信号的处理;在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不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并且在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的处理;以及依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通过改变通知装置的操作模式来以不同的模式执行通知的处理。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可以容易地认识到用户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2描绘了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正面视图。
图3描绘了示出根据对输入设备的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描绘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2)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5描绘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1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的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正面视图。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示例的移动电话在图2中示出。下面参考图1和2来描述移动电话10的结构。
移动电话1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20。CPU 20是用于控制移动电话10的组件的设备。CPU 20经由总线30与输入单元40、显示控制单元50、发送/接收单元60、接收器70、振动设备80、工作存储器90、非易失性存储器100、ROM 110、扬声器120和麦克风130相连接。输入单元40与输入设备41和输入设备42相连接,并且显示控制单元50与显示单元51相连接。
输入单元40是用于感测对输入设备41和42中的每一个的操作并且输出操作信号的电路。输入设备41位于移动电话10的正面,如图2所示。输入设备41也可改为位于显示单元51上。输入设备41是用户仅通过触摸就可操作的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输入设备42位于移动电话10的正面,如图2所示。输入设备42是用户可通过按压来操作的按钮。
显示控制单元50是用于控制显示单元51的显示的控制电路。显示单元51位于移动电话10的正面,如图2所示。显示单元51是用于执行黑白显示或彩色显示的显示设备,例如液晶面板或有机EL设备。
发送/接收单元60是用于经由无线线路执行呼叫发送/接收、电子邮件发送/接收等等的电路。接收器70是用于在呼叫期间输出另一方的语音的设备。振动设备80是能够振动的设备,例如使用压电元件或电机的振动器。振动设备80根据CPU 20的控制而振动,例如在接收到呼叫时、接收到电子邮件消息时或者在操作输入设备41时振动。
工作存储器90是用于临时存储CPU 20在执行程序时使用的数据的RAM。非易失性存储器100是其上可被自由写入和擦除数据的存储器,并且是在即使未被提供以电力时仍能保存所存储的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100存储用户数据,例如电话簿数据、各种设定以及发送/接收的邮件。ROM 110是用于存储诸如CPU 20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之类的固定数据的存储器。
扬声器120是用于输出铃音、语音、确认音等等的设备。麦克风130是用于在呼叫期间发送语音的设备。
下面描述使用户认识到操作是被判定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的处理。图3是示出使用户认识到操作是被判定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的处理的流程图。注意,此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把用户对输入设备41执行的长按操作和用户对输入设备41执行的短按操作判定为不同的操作。
CPU 20等待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步骤S11)。在根据来自输入单元40的操作信号而感测到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时,CPU 20判定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是否是长按操作(步骤S12)。例如,CPU 20在感测到操作时输出的操作信号的输出时段不短于1.0秒的情况下判定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为长按操作。具体地,CPU 20在感测到操作信号的输出开始时启动定时器,并且在操作信号停止时定时器指示出等于1.0秒以上的值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长按操作。
在步骤S12中判定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为长按操作的情况下,CPU20使振动设备80振动达预定的长时间(例如0.5秒)(步骤S13)。在步骤S12中输入单元40判定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不是长按操作的情况下(即判定该操作是短按操作的情况下),CPU 20使振动设备80振动达预定的短时间(例如0.1秒)(步骤S14)。
注意,用作区分长按操作和短按操作的阈值的时段可以是与上述不同的时段。另外,振动设备80的每个振动时间可以是与上述不同的振动时间,只要存在足够用户判定移动电话10是接受了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的时间差即可。另外,作为阈值的时段和每个振动时间可由用户设定。
在这种移动终端设备中,当感测到对是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的输入设备的操作时使振动设备振动的时间依据操作是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而改变。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认识到用户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
CPU 20可执行依据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是被判定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来改变振动设备80的振动样式的控制。例如,振动样式是振动水平在预定时段中变化的方式。振动水平变化的方式包括振动水平不变(即振动水平恒定)的情况。CPU 20也可组合改变振动时间的控制和改变振动样式的控制。
示例性实施例2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2)的电路结构的框图。下面参考图4来描述作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电话11。移动电话11具有向图1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的结构添加了发光设备140的结构。
发光设备140是诸如发光二极管或有机EL设备之类的发光设备。发光设备140根据CPU 20的控制而改变发光时间或发光颜色。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中,振动设备80被振动与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的类型(长按操作/短按操作)相对应的振动时间。另一方面,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1中,依据是执行了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来改变发光设备140发光的方式。
例如,CPU 20在来自输入设备41的操作信号的输出时段不短于1.0秒的情况下判定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为长按操作。CPU 20在操作信号的输出时段短于1.0秒的情况下判定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为短按操作。在输入单元40判定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为长按操作的情况下,CPU 20控制发光设备140发光达预定的长时间(例如0.5秒)。在判定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为短按操作的情况下,CPU 20控制发光设备140发光达预定的短时间(例如0.1秒)。
注意,用作区分长按操作和短按操作的阈值的时段可以是与上述不同的时段。另外,发光设备140的每个发光时间可以是与上述不同的发光时间,只要存在足够用户判定移动电话10是接受了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的时间差即可。另外,作为阈值的时段和每个发光时间可由用户设定。
CPU 20可以改变发光颜色而不是发光设备140的发光时间。例如,CPU 20在接受对输入设备41的长按操作时控制发光设备140发出黄光,而在接受对输入设备41的短按操作时控制发光设备140发出蓝光。CPU20也可执行组合发光时间和发光颜色的这种控制。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中,当感测到对是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的输入设备的操作时发光设备发光的样式依据操作是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而改变。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认识到用户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
移动电话11中的CPU 20可以根据通过长按操作或短按操作从输入设备41做出的输入,既执行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对振动设备80的控制也执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对发光设备140的控制。这种移动终端设备在感测到对是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的输入设备的操作时使用户能够有触觉和视觉上的认识。因此,用户可以更容易地认识到用户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
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如下情况,即在移动终端设备中,作为对输入设备41的操作,执行长按操作或短按操作,其中输入设备41是诸如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之类的允许仅通过触摸来执行输入操作的设备。关于对诸如图1所示的输入设备42之类的按压敏感型按钮的长按操作或短按操作,也可以以与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利用振动设备或发光设备来把是接受了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通知给用户。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设备1(例如对应于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10)包括:输入感测装置3(例如对应于图1所示的输入单元40),用于在感测到对输入设备2(例如对应于图1所示的输入设备41)的操作时输出操作信号;操作判定装置4(例如对应于图1所示的CPU 20),用于在输入感测装置3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不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例如长按操作),并且在输入感测装置3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短于该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例如短按操作);以及用户通知装置6(例如对应于图1所示的CPU 20),用于依据操作判定装置4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通过改变通知装置(例如对应于图1所示的振动设备80或图4所示的发光设备140)的操作模式(例如操作时间或操作样式)来以不同的模式执行通知。这种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户能够认识到用户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这减少了用户遗漏操作差错的情况,从而键输入效率可得以提高。
每个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如以下(1)至(5)所限定的移动终端设备。
(1)移动终端设备,其中通知装置是振动设备,并且用户通知装置依据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振动设备的振动时间(例如由步骤S13或S14的处理来实现)。这种结构的移动终端设备使得用户能够很容易地从触觉上认识到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
(2)移动终端设备,其中通知装置是振动设备,并且用户通知装置依据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振动设备的振动模式(例如振动样式)(例如由针对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改变振动样式的控制所描述的处理来实现)。这种结构的移动终端设备使得用户能够很容易地从触觉上认识到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
(3)移动终端设备,其中通知装置是发光设备,并且用户通知装置依据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发光设备的发光时间。这种结构的移动终端设备使得用户能够从视觉上认识到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
(4)移动终端设备,其中通知装置是发光设备,并且用户通知装置依据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发光设备的发光模式(例如发光颜色)。这种结构的移动终端设备使得用户能够从视觉上认识到对输入设备执行的操作是被接受为长按操作还是短按操作。
(5)移动终端设备,其中输入设备是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例如对应于图2所示的输入设备41)。这种结构的移动终端设备使用户能够认识到对有助于提高键输入效率的触摸敏感型输入设备的长按操作。这减少了用户遗漏操作差错的情况,从而键输入效率可得以提高。
虽然已经参考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示例。可以对本发明的结构和细节做出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各种变化。
本申请要求2008年1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325189的优先权,这里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
工作应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到诸如移动电话、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和PDA(个人数字助理)之类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标号列表
1     移动终端设备
2     输入设备
3     输入感测装置
4     操作判定装置
5     通知装置
6     用户通知装置
10、11    移动电话
20    CPU
30    总线
40    输入单元
41、42    输入设备
50    显示控制单元
51    显示单元
60    发送/接收单元
70    接收器
80    振动设备
90    工作存储器
100   非易失性存储器
110   ROM
120   扬声器
130   麦克风
140   发光设备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
输入感测装置,用于在感测到对输入设备的操作时输出操作信号;
操作判定装置,用于在所述输入感测装置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不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并且在所述输入感测装置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短于所述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以及
用户通知装置,用于依据所述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通过改变通知装置的操作模式来以不同的模式执行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通知装置是振动设备,并且
所述用户通知装置依据所述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所述振动设备的振动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通知装置是振动设备,并且
所述用户通知装置依据所述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所述振动设备的振动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通知装置是发光设备,并且
所述用户通知装置依据所述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所述发光设备的发光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通知装置是发光设备,并且
所述用户通知装置依据所述操作判定装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所述发光设备的发光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输入设备是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
7.一种操作通知的方法,包括:
在感测到对输入设备的操作时输出操作信号;
在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不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并且在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短于所述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以及
依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通过改变通知装置的操作模式来以不同的模式执行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通知的方法,包括:
依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作为所述通知装置的振动设备的振动时间。
9.一种操作通知的程序,用于使得移动终端设备中包括的计算机执行:
在感测到对输入设备的操作时输出操作信号的处理;
在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不短于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并且在输出操作信号的时段短于所述预定时段的情况下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的处理;以及
依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来改变通知装置的操作模式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通知的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通过依据是判定执行了长时段操作还是判定执行了短时段操作改变作为所述通知装置的振动设备的振动时间来执行通知。
CN2009801521323A 2008-12-22 2009-11-11 移动终端设备、操作通知方法和操作通知程序 Pending CN1022652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5189A JP2010147973A (ja) 2008-12-22 2008-12-22 携帯端末装置、操作通知方法および操作通知プログラム
JP2008-325189 2008-12-22
PCT/JP2009/006004 WO2010073472A1 (ja) 2008-12-22 2009-11-11 携帯端末装置、操作通知方法および操作通知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5253A true CN102265253A (zh) 2011-11-30

Family

ID=42287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21323A Pending CN102265253A (zh) 2008-12-22 2009-11-11 移动终端设备、操作通知方法和操作通知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44844A1 (zh)
EP (1) EP2369457A4 (zh)
JP (1) JP2010147973A (zh)
CN (1) CN102265253A (zh)
WO (1) WO201007347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784A (zh) * 2012-05-09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传感器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和装置、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7017B2 (ja) * 2009-11-24 2013-10-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遠隔操作装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遠隔操作装置による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42474B2 (ja) * 2010-09-24 2014-12-1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振動装置および入力検出方法
CN102566873B (zh) * 2010-12-31 2016-08-03 上海恺达广告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的显示媒体信息方法、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
WO2012128361A1 (ja) * 2011-03-23 2012-09-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操作制御方法および操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3128989A1 (ja) * 2012-03-02 2013-09-06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EP2660702B1 (en) 2012-05-02 2020-12-30 Sony Corporation Technique for displaying on the basis of duration of operation of an input device
DE112014004648T5 (de) * 2013-10-08 2016-07-21 Tk Holdings Inc. Selbstkalibrierende taktile haptische Multitouch-, Multifunktionsschalttafel
CN103576890B (zh) * 2013-11-08 2016-08-1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Fn按键和左Ctrl按键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20913A1 (en) * 2014-08-07 2016-02-11 E2C Ltd. Enhanced accessibility in portable multifunction devices
JP2016054003A (ja) * 2016-01-06 2016-04-14 レノボ・イノベーションズ・リミテッド(香港) 携帯端末装置
JP2019164423A (ja) * 2018-03-19 2019-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DE102018126231A1 (de) * 2018-10-22 2020-04-23 Endress+Hauser SE+Co. KG Bedienmodul für ein Feldgerät der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und selbiges Feldgerä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1175A (en) * 1990-11-01 1994-05-10 Herbert Waldm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identification of keys and switches
WO2004017227A1 (en) * 2002-08-16 2004-02-26 Myorigo Oy Varying-content menus for touch screens
JP2006155447A (ja) * 2004-12-01 2006-06-15 Alpine Electronics Inc 振動機能付き操作入力装置
US20080150905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Grivna Edward L Feedback mechanism for user detection of reference location on a sens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0782B2 (en) * 2001-01-22 2005-02-01 Wildseed Ltd. Wireless device with vibr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US7023326B2 (en) * 2001-05-26 2006-04-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bration apparatus for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3333157A (ja) 2002-05-09 2003-11-21 Ne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40025398A (ko) * 2002-09-19 2004-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호착신 알림 방법
JP2005064939A (ja) * 2003-08-14 2005-03-10 Nec Corp アニメーション機能を有する携帯電話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728819B2 (en) * 2003-11-17 2010-06-01 Sony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input device control method
JP4611000B2 (ja) * 2004-11-17 2011-01-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KR100678152B1 (ko) * 2004-12-14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인터넷이 구현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사용자 이동속도에 따른 속도 표시 장치 및 방법
JP2007115157A (ja) 2005-10-24 2007-05-10 Softbank Mobile Corp キー操作感覚付与方法及び携帯情報装置
JP2007133698A (ja) * 2005-11-10 2007-05-31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
TW200820726A (en) * 2006-10-20 2008-05-01 Benq Corp Electronic system with user-operable keys and capability of prompting keys being touched
KR101145921B1 (ko) * 2006-12-13 2012-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용자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JP2008288641A (ja) * 2007-05-15 2008-11-27 Murata Mach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5204431B2 (ja) * 2007-07-09 2013-06-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触覚機能付きの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942764B2 (en) * 2007-10-01 2015-01-27 Apple Inc. Personal media device controlled via user initiated movements utilizing movement based interfaces
KR20090085470A (ko) * 2008-02-04 2009-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아이템 또는 바탕화면에서 복수의 터치방식을 감지하는터치 ui 제공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멀티미디어 기기
US20090312060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Bloebaum L Scot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data transfer rat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1175A (en) * 1990-11-01 1994-05-10 Herbert Waldm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identification of keys and switches
WO2004017227A1 (en) * 2002-08-16 2004-02-26 Myorigo Oy Varying-content menus for touch screens
JP2006155447A (ja) * 2004-12-01 2006-06-15 Alpine Electronics Inc 振動機能付き操作入力装置
US20080150905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Grivna Edward L Feedback mechanism for user detection of reference location on a sensing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784A (zh) * 2012-05-09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传感器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和装置、移动终端
US9565293B2 (en) 2012-05-09 2017-02-0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mobile terminal based on sensor, and mobile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69457A4 (en) 2012-07-04
WO2010073472A1 (ja) 2010-07-01
JP2010147973A (ja) 2010-07-01
US20110244844A1 (en) 2011-10-06
EP2369457A1 (en)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5253A (zh) 移动终端设备、操作通知方法和操作通知程序
US973370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operation control program
RU2446608C2 (ru) Выбор вывода звука относительно аксессуара
US840153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WO2010071328A2 (en) Haptic function control method for portable terminals
US8478354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KR20090126516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최근 통화 목록을 이용한 단축다이얼 기능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US9871904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KR20080010786A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부재중 수신방법
JP2013074492A (ja) 携帯電子機器
CN104035670A (zh) 一种切换方法、切换装置和电子设备
JP6665124B2 (ja)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388832C (zh) 便携式电话机及其按键操作有效/无效通知方法
KR20080075599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의 통신 기능 수행 방법
CN102945126A (zh) 具有来电处理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来电处理方法
JP5353659B2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着信応答方法
JP2012049915A (ja) 通信機器
JP5871342B2 (ja) 携帯端末装置、操作通知方法および操作通知プログラム
JP2014072558A (ja) 携帯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通知方法
CN107241488A (zh) 数据交互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6054003A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4287886A (ja) 表示選択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携帯電話機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172199A (ja) キータッチ確認装置及び携帯型情報装置
KR100762633B1 (ko) 휴대단말기에서 사용자 환경에 따른 부가 기능 수행 방법
KR100605633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에티켓 모드 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