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4620B -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4620B
CN102264620B CN200980152488.7A CN200980152488A CN102264620B CN 102264620 B CN102264620 B CN 102264620B CN 200980152488 A CN200980152488 A CN 200980152488A CN 102264620 B CN102264620 B CN 102264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it time
waiting position
calling
anticipated value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24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4620A (zh
Inventor
中川真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64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4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6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66B1/20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and for varying the manner of operation to suit particular traffic conditions, e.g. "one-way rush-hour traff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6Energy consum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33Periodic re-allocation of call inpu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35Taking into account predicted future events, e.g. predicted future call inpu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43Distribution of elevator cars, e.g. based on expected future n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2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historical, statistical or predicted traffic data, e.g. by learning

Abstract

提供一种群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多种多样的交通状况、群管理系统要求的多种多样的规格的条件下,进行高效率的电梯的运行控制。在对多个楼层使多台电梯工作,对于新产生的候梯处呼叫计算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梯厢进行分配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中,将已经产生的或者预想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等待时间的总和或平均的期待值)作为所述评价指标。

Description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特别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多种多样的交通状况、群管理系统要求的多种多样的规格条件下,能够进行高效率的电梯的运行控制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现有的群管理系统中,其控制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有效率地对大厦内的多台电梯进行运行控制,从而缩短电梯的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因此,群管理系统在其控制中真正应该评价的是也包含将来产生的乘客的全部的乘客的等待时间,基本上应该认为乘客每一人的等待时间的权重是等价的。可是,由于群管理系统难以直接获知乘客每一人的等待时间,所以在现有技术中进行如下控制,即,代替其将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即从候梯处呼叫被注册起至电梯响应该呼叫并到达为止的时间作为等待时间进行评价。
此外,在评价时,成为分配的对象的新注册的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是评价的中心,各个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并不一定被等价地处理。并且,由于候梯处呼叫的分配不仅对已经产生的呼叫,而且对不远的将来产生的候梯处呼叫也施加影响,所以虽然在评价中也包含针对将来产生的候梯处呼叫是不可缺少的,但即使针对将来产生的候梯处呼叫进行评价,通常该评价值也作为补正项来处理(例如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现有的一般的群管理系统将当候梯处呼叫被注册时瞬时地决定响应号机的“即刻分配方式”、和直接将分配号机引导到候梯处的“即刻预报方式”作为前提。在该“即刻预报方式”的群管理系统中,当在分配后变更候梯处呼叫的分配时,可能招致电梯的等待乘客的混乱,因此希望尽量不变更分配。因此,分配变更限定为例如将可能长时间等待的候梯处呼叫分配变更到其它号机等的、满足特定的条件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2)。
此外,现有的群管理系统具备通过分配伪呼叫(假想呼叫)而使电梯厢移动到任意层的控制单元,但其利用限定于闲散时的分散待机、上班时的基准层召回等的局限的交替状况下(例如专利文献3)。
进而,在现有的群管理系统中,以通过应用模糊(fuzzy)、神经(neuro)等的人工智能技术等,尽量缩短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的方针进行开发(例如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6-622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240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6-25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2252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那样,群管理系统在其控制中真正应该评价的是也包含将来产生的乘客在内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但如专利文献1那样,当作为其代替而评价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来进行控制时,在某楼层存在多个等候乘客的情况下,仅评价最初注册了候梯处呼叫的人的等待时间,针对1个候梯处呼叫背后的多个等待乘客的等待时间,不能适当地进行评价。而且,针对将来产生的候梯处呼叫(等待乘客),如果仅考虑其一部分而不考虑全部的话,不能正确地评价作为群管理系统的控制的结果的乘客的等待时间。因此,对于等待乘客集中于不特定的多个层那样的交通状况,存在难以适当地评价等待时间进行电梯的运行控制来抑制长时间等待的课题。例如,如果能假定像办公楼的上班时那样乘客仅集中于特定层的情况的话,预先准备适于这样的交通状况的控制方法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对于交通集中于不特定的多个层那样的复杂且多样的交通状况,难以适当地评价等待时间,灵活地控制电梯的运行。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局限于在长时间等待产生等的、特定的事态实际产生的情况下进行分配变更,但一般的群管理系统作为前提的“即刻预报方式”中,本来根据国家、地域、或者顾客的考虑方式存在不需要即刻预报的情况,在群管理系统内的电梯台数少的情况下也不应用即刻预报的情况较多。这样的情况本来是即使稍微能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的话就优选自由地变更候梯处呼叫的分配,但由于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使用不同的评价基准,所以难以说是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对于乘客的等待时间的减少被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
同样地,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具备通过对空电梯厢(不具有运转方向而停止的电梯厢)分配伪呼叫(假想呼叫)而使电梯厢移动到任意层的控制单元,但其利用还是限定于闲散时的分散待机、上班时的基准层召回等局限的交通状况下,虽然在任何交通状况下通过分配伪呼叫也可能缩短等待时间,但由于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和伪呼叫分配使用不同的评价基准,所以难以说是伪呼叫分配对于候梯处的等待时间的减少被充分地有效利用。
此外,分配变更和伪呼叫分配根据群管理规格、电梯规格、候梯处的用户界面、大厦用途、顾客的要求、或者交通状况等被允许的频度不同,但难以进行一边对应于多种多样的要求、规格条件以适合的频度进行分配变更、伪呼叫分配,一边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那样的群管理控制。
此外,在如专利文献4那样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来尽量缩短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由于控制内容高度化而期待效果,但相反系统复杂化、大规模化、黑箱化,不仅是上述那样的问题,还难以对于新控制功能的追加等在有限的开发时间中进行应对,此外,即使被指出控制上的问题,也极其难以对其进行解析、说明、调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点而完成的,其是一种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对多个楼层使多台电梯工作,对于新产生的候梯处呼叫计算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梯厢进行分配,其特征在于,将已经产生的或者预想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等待时间的总和或平均的期待值)作为所述评价指标。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不仅将上述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还基于同一评价指标按每个规定时间或与每个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同时进行的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向空电梯厢的伪呼叫分配。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使用按各层方向区分的乘客的到达率的估计值、群整体的候梯处呼叫产生率的估计值、和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各电梯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进行计算。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用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而是使用概率地评价乘客的等待时间的手法,由此能够正确地评价各层的乘客到达率的偏向、将来产生的乘客的等待时间,对于复杂且多样的交通状况能够谋求本来要求的乘客的等待时间的缩短。
此外,根据本发明,因为不需要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评价,所以在没有新候梯处呼叫的局面下也能随时评价该局面。因此,对候梯处呼叫的分配以外的控制单元,即对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向不具有运转方向并停止的空电梯厢的伪呼叫的分配,也能通用地应用相同的评价指标(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容易谋求作为控制整体的最优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不能对群管理系统应用即刻预报的情况下,通过不将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限定于局限的交通状况下而能够总是有效利用,从而能够谋求乘客的等待时间的缩短。
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不限定于局限的交通状况下而总是有效利用伪呼叫分配,即,通过使不具有运转方向并停止的空电梯厢随时移动到适合的位置,从而能够谋求乘客的等待时间的缩短。
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配合根据各个大厦而相异的多样的要求、规格条件来调整分配变更或伪呼叫分配的频度,能够基于该条件谋求乘客的等待时间的缩短。
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乘客等待时间这一一元化了的评价指标的群管理控制方式,结果与现有的应用人工智能的群管理控制等相比,能够采用单纯的控制结构。因此,容易进行新控制功能的追加,即使被指出控制上的问题点,也能容易地进行其解析、说明、调整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用于说明电梯厢到达时间的预测的电梯厢位置与呼叫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预测到达时间表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整体的处理过程的主流程图。
图5是表示相对于某个停留位置的各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的变化的图。
图6是对图5的斜线部的区域进行分割而表示其一部分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2中的、新候梯处呼叫分配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7的步骤S24中的、针对全部停留位置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计算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8的步骤S204中的、针对停留位置s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计算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0是用于说明图8的步骤S204中的、针对停留位置s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计算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4中的、候梯处呼叫分配变更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2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4中的、候梯处呼叫分配变更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3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4中的、候梯处呼叫分配变更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4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5中的、伪呼叫分配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5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5中的、伪呼叫分配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6是用于说明图4的步骤S5中的、伪呼叫分配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新候梯处呼叫分配和分配变更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新候梯处呼叫分配和分配变更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新候梯处呼叫分配和分配变更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通常,针对群管理控制中的电梯厢位置,仅以楼层不能够判断,需要包含电梯厢的运转方向进行判断。因此,为了使说明简略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包含层和方向的电梯厢的停止位置的概念,使用“停留位置”这一词汇。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基于附图1~16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群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在这里以将1号机~3号机的3台电梯作为一群进行管理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但不用说当然不限定于该台数。
在图1中,11是进行1号机的电梯的运行控制的电梯控制装置,12和13同样地是进行2号机和3号机的电梯的运行控制的电梯控制装置,20是对于各号机是共同的进行候梯处呼叫的注册的候梯处呼叫注册装置,30是一边与各电梯控制装置11~13进行通信,一边将各电梯的运行作为一群进行管理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31是估计各停留位置的乘客的到达率的乘客到达率估计单元,例如将利用电梯的乘客的到达假定为泊松到达,通过基于与候梯处呼叫的未产生时间相关的学习数据而概率地估计乘客的到达率等的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手法等来估计乘客的到达率。此外,根据电梯厢呼叫的数量、电梯厢的积载荷重的变化等,补正乘客的到达率也可。
32是估计群整体的候梯处呼叫的产生率的候梯处呼叫产生率估计单元,例如将基于短期间学习或长期间学习的该时间带的每规定时间的候梯处呼叫产生数量除以该规定时间等,这也通过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手法能够容易地求取。
33是对相对于各停留位置预测各电梯厢能够到达的时间的电梯厢到达时间预测单元,关于该到达时间的预测,基本上能够使用在现有技术的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预测中使用的各种手法来进行。但是,现有的候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预测对于电梯厢运转一周的期间的等待时间进行预测的话就足够了,但由于本发明需要对将来产生的乘客的等待时间也进行预测,所以如图2所示,当也考虑从背面的分配候梯处呼叫派生的最远方的电梯厢呼叫时需要1周半,进而当考虑也需要对在现状中能够设想的全部呼叫进行响应结束后产生的乘客的等待时间进行估计时,最大需要预测电梯厢运转2周半的期间的到达时间。
图3中表示该电梯厢到达时间预测单元制作的预测到达时间表的一例。在这里为了简单,将电梯厢行驶1楼层所需要的时间设为2秒,1次停止所需要的时间设为10秒进行计算,但实际上行驶时间等是基于群管理的学习数据而计算的。
返回图1,34是将预想在全部停留位置中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全部乘客(包含已经产生的乘客)的等待时间的总和或平均的期待值(以下,将等待时间的总和或者平均的期待值仅称为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通用评价指标概率地进行计算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计算单元,针对该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考虑方法和其计算方法在后面叙述。
35是将上述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评价指标,或者将等待时间期待值和其它的评价指标一起综合地进行评价,将新注册的候梯处呼叫对最适合的电梯厢进行分配的候梯处呼叫分配单元,每当产生新候梯处呼叫时,进行分配处理。
36是将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基于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分配变更的候梯处呼叫分配变更单元,按每规定时间对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计算,在与分配变更前进行比较,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
37是基于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对空电梯厢分配伪呼叫的伪呼叫分配单元,按每规定时间对分配伪呼叫的情况下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计算,在与伪呼叫的分配前进行比较,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对该空电梯厢进行伪呼叫的分配。
38是用于对从电梯控制装置11~13、候梯处呼叫注册装置20接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蓄积的学习单元,与在现有的群管理控制中使用的相同地,以用于获知现在的交通状况的短期学习单元、用于获知平日、休日、或者相同的星期几的各时间带中的交通状况的长期学习单元等构成。
39是用于与各电梯控制装置11~13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在以上的结构中,接着基于图4~图16的流程图等,对本发明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整体的处理过程的主流程图,表示按每次产生新候梯处呼叫进行分配处理,或按每规定时间进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处理、伪呼叫处理,总是反复执行。
首先在步骤S1中判定新的候梯处呼叫是否存在,在存在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计算所述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基于其结果将该候梯处呼叫对最适合的电梯厢分配。此外,在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之外,每当经过规定时间(步骤S3),在步骤S4中对现状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和假设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比较,如果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话进行分配变更,同样地在步骤S5中对现状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和假设对空电梯厢分配伪呼叫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比较,如果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话进行伪呼叫的分配处理。针对各处理的细节在后面叙述,但像这样在实施方式1中,在新候梯处呼叫产生时、以及在每个规定时间计算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以该值尽量变小的方式、即以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尽量变短的方式,不仅基于相同的评价指标实施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也在每个规定时间实施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向空电梯厢的伪呼叫的分配等。
在这里,在示出各处理过程的细节之前,针对成为本发明的通用评价指标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考虑方法及其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要评价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必须针对空电梯厢(不具有运转方向而停止的电梯厢)的到达时间的评价方法进行考虑。如果不能针对空电梯厢的到达时间进行适当的评价,就不能成为能够可适用于所有交通状况的通用的评价指标。特别是伪呼叫的分配控制原则上是对于空电梯厢的控制,因此正确地评价空电梯厢的到达时间是重点。
可是,针对空电梯厢在什么时刻,开始向什么方向进行运转,不确定的要素多,不能以与行驶中的电梯厢相同的方法来估计向各停留位置的到达时间。例如,在将来在该停留位置产生候梯处呼叫时,有可能该空电梯厢已经对其它的候梯处呼叫进行响应而不存在于原来的位置。因此,根据群整体的候梯处呼叫的产生率和电梯厢台数,将空电梯厢以待机状态存在于原来的位置的概率P(t)作为时刻t的指数函数以下式(数式1)表示,设为在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对任意的停留位置的呼叫以最短的时间到达,在不是待机状态的情况下从评价的对象排除。
[数式1]
像这样将空电梯厢的待机概率作为指数函数进行表示,将其在后述的待机时间期待值的计算中使用,由此虽然简易,但能概略地评价空电梯厢的存在对将来产生的乘客的等待时间造成的影响。
接着,将某个停留位置中的“预想在规定时间T内产生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计算如图5那样进行图式化来说明。
图5表示相对于某个停留位置的各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的变化的图表,横轴表示时刻,纵轴表示预测到达时间。在这里,1号机表示在T时间内总是在行驶中,通过一次成为对象的停留位置。此外,2号机表示现在是空电梯厢并停止,3号机表示现在是行驶中,但在时刻t4停止而成为空电梯厢。
在该图5中,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是对斜线部进行积分,乘以乘客到达率λ后的值。但是,在比行驶中的电梯厢近的位置存在空电梯厢的情况下,该空电梯厢作为以数式1表示的概略P(t)进行响应的空电梯厢,计算等待时间的期待值。
将该斜线部的区域在与下面所示的条件合适的时刻进行分割。
(i)行驶中的电梯厢的预测到达时间与空电梯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变为相等的时刻
(ii) 行驶中的电梯厢是空电梯厢并变为停止状态的时刻
(iii) 行驶中的空电梯厢到达成为对象的停留位置的时刻
像这样,分割的区域如图6所示以单纯的形状表示,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积分,求取在其间产生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
例如,图5所示的E5的区域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能够以下式(数式2)求取。
[数式2]
同样地,当将通常对成为对象的停留位置的乘客的等待时间有可能造成影响的空电梯厢的台数设为m时,时间带ta~tb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z能够通过下式(数式3)来求取。
[数式3]
像这样,当将按各区域的每一个求取的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全部合计时,在停留位置s中在规定时间T内产生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s通过下式(数式4)来求取。
[数式4]
再有,在该停留位置中已经产生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在候梯处呼叫注册时应该产生1人的乘客,在该候梯处呼叫的分配电梯厢到达之前的期间,能够忽视空电梯厢的存在。因此,该情况下的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能够通过下式(数式5)来求取。
[数式5]
而且,在全部的停留位置中,已经产生的或者预想在规定时间T内产生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T,最终能够通过下式(数式6)来求取。
[数式6]
该ET是在本发明的群管理控制方法中作为通用评价指标而使用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
根据以上的方面,通过图7~图10的流程图,说明全部的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计算过程、和基于该结果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的情况下的处理过程。
图7是表示图4中的步骤S2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表示在对各号机假设分配新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分别计算全部的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对其值变为最小的号机分配新候梯处呼叫的过程。
首先,在步骤S21中对表示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变量eval的初始值设定最大值,通过步骤S22和步骤S27,针对全部号机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
如图3所示,在步骤S23中,针对全部电梯厢分别制作假设将新候梯处呼叫HC分配给i号机的情况下的预测到达时间表。然后在步骤S24中,基于该预测到达时间表,计算假设对i号机分配的情况下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具体过程后述),将其作为变量e进行存储。
在步骤S25中将该e与上述的eval进行比较,如果e<eval的话,在步骤S26中分别将这时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代入eval,将号机号码i代入car。当同样地对全部号机反复进行步骤S23~步骤S26时,将分别对各号机假设分配新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的全部的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中的最小值存储于eval,此外将此时的假设分配号机作为car进行存储,因此在步骤S28中对该等待时间期待值变为最小的car号机实际分配新候梯处呼叫HC。
接着在图8的流程图中,表示上述步骤S24的、计算对某个号机假设分配新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的全部的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具体的处理过程。
首先在步骤S201中将表示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变量ET的初始值设为0。在步骤S202中求取上述数式1中表示的候梯处呼叫的产生率作为α,通过步骤S203和步骤S206,针对全部停留位置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即在步骤S204中计算停留位置s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并将其作为Es,在步骤S206中将对上述ET加上该ES的值作为新的ET并更新存储。这样,当针对全部的停留位置反复进行步骤S204和步骤S205时,将对某个号机假设分配新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ET进行求取,因此在步骤S207中将该ET返回图7的步骤S24,代入到e。
接着,对上述步骤S204的、计算某个停留位置s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表示的是图9和图10的流程图,为了方便,通过连接记号G将流程分为2个进行表示。
首先在步骤S251中求取停留位置s中的乘客到达率并作为λ,在步骤S252中以图5说明的那样将规定时间T(例如60秒左右)分割成能够进行等待时间期待值的积分运算的多个时间带。在步骤S253中将分割的时间带的数量作为n,在步骤S254中分别作为Es的初始值设置0,作为ta的初始值设为现在时刻。
然后通过步骤S255和步骤S269,针对全部时间带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即在步骤S256中将时间带z的结束时刻设为tb,在步骤S257中判定时间带z是否是先头的时间带。在是先头的时间带的情况下,在步骤S258中判定是否有停留位置s的候梯处呼叫,在停留位置s中没有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仅是预想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乘客成为对象,因此基于上述的数式3计算等待时间期待值,进入步骤S259。
在步骤S259中,将在时间带z中具有运转方向的号机中的、相对于停留位置s能够以最短时间到达的号机的预测到达时间代入w0,在步骤S260中,将在时间带z中没有运转方向的号机中的、相对于停留位置s的预测到达时间比w0短的全部号机的等待时间按照短的顺序代入w1~wm,将其台数代入m。然后在步骤S261中基于以上述的数式3表示的数式,计算时间带z中的等待时间的期待值Ez
另一方面,在步骤S257中z是先头的时间带,并且在步骤S258中在停留位置s有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因为已经产生的乘客成为对象,所以基于上述的数式5计算等待时间期待值,进入步骤S262。
在步骤S262中将停留位置s的候梯处呼叫分配号机作为acar,在步骤S263中将停留位置s的候梯处呼叫产生时刻作为ta,在步骤S264中将对于停留位置s的acar号机的预测到达时刻作为tb,在步骤S265中根据其差求取预测到达时间hcwt,在步骤S266中基于以上述的数式5表示的数式计算时间带z中的等待时间的期待值EZ
然后在步骤S267中,将对原来的Es加上在步骤S261或者步骤S266求取的EZ后的值作为新的Es,在步骤S268中将tb作为新的ta更新存储。这样,当针对全部时间带反复进行步骤S256~步骤S268的处理时,求取停留位置s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s,因此在步骤S270中将该Es返回图8的步骤S204,作为新的Es更新存储。
以上,是将全部的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评价指标的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处理。
接着,针对同样将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评价指标,按每个规定时间进行的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处理进行说明。
图11~图13是表示图4的步骤S4中的候梯处呼叫分配变更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为了方便,通过连接记号C、D将流程分割为3个进行表示。该处理是如下处理,对在将某个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号机假设分配变更为其它的号机的情况下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计算,与分配变更前进行比较,在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该分配变更。
首先,在步骤S401中针对全部号机制作现状的预测到达时间表,将其作为Tab进行保存。在步骤S402中,基于该预测到达时间表,计算现状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eval0进行存储。关于该步骤S402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计算过程,与上述的图7中的步骤S2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步骤S403中作为表示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变量eval的初始值,设定最大值。
然后通过步骤S404和步骤S415,针对全部停留位置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即在步骤S405中判定在停留位置s中是否有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在有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将其分配号机作为acar。
进而通过步骤S407和步骤S414,针对全部号机从1号机起依次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在步骤S408中判定i号机是否是上述的acar号机,在不是acar号机的情况下,即不是停留位置s的分配号机的情况下,在步骤S409中判定是否能对该停留位置s提供服务,如果能够服务的话,在步骤S410以在上述的图3中表示的方式制作假设将停留位置s的分配号机对i号机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预测到达时间表,在步骤S411中计算基于该预测到达时间表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变量e进行存储。关于该步骤S411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计算过程,与上述的图7中的步骤S24是相同的过程,因此省略说明。
然后在步骤S412中对该e和上述eval进行比较,在e小的情况下将其作为新的eval更新存储,将这时的分配号机号码i作为car进行保存。然后当将同样的处理在步骤S414中针对全部号机进行,进而在步骤S415中针对全部停留位置反复进行时,对eval存储进行了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中的最小值,对car存储这时的分配变更号机。
然后在步骤S416中判定现状的(假设分配变更前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val0和假设分配变更后的上述最小值eval的差是否比设定值ReasParam1大。进而在步骤S417中判定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削减率(将现状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val0和假设分配变更后的上述最小值eval的差除以eval0后的值×100%)是否是设定值ReasParam2以上,如果是设定值以上的话,在步骤S418中将停留位置s的候梯处呼叫对car号机进行分配变更,结束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处理。即在该例子中,为了防止伴随分配变更的必要程度以上的混乱,仅在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减少设定值以上、并且其削减率成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分配变更。
接着,针对同样将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评价指标,按每个规定时间进行的向空电梯厢的伪呼叫的分配处理进行说明。
图14~图16是表示图4的步骤S5中的伪呼叫分配处理的具体的过程的流程图,为了方便,通过连接记号E、F将流程分割为3个进行表示。该处理是如下处理,即,对在将某个停留位置的伪呼叫假设分配给空电梯厢的情况下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计算,与假设分配前进行比较,在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该伪呼叫分配。
首先,在步骤S501中针对全部号机制作现状的预测到达时间表,将其作为Tab进行保存。在步骤S502中,基于该预测到达时间表,计算现状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eval0进行存储。关于该步骤S502中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计算过程,与上述的图7中的步骤S24是相同的过程,因此省略说明。在步骤S503中作为eval的初始值设定最大值。
然后通过步骤S504和步骤S513,针对全部号机从1号机起依次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即在步骤S505中判定i号机是否是空电梯厢,如果是空电梯厢的话通过步骤S506和步骤S512,针对全部停留位置s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
在步骤S507中判定i号机是否能对停留位置s提供服务,如果能够服务的话,在步骤S508中以在上述的图3中表示的方式制作假设将停留位置s的伪呼叫对i号机进行分配的情况下的预测到达时间表,在步骤S509中计算基于该预测到达时间表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变量e进行存储。关于该步骤S509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计算过程,与上述的图7中的步骤S24是相同的过程,因此省略说明。
然后在步骤S510中对该e和上述eval进行比较,在e小的情况下在步骤S511中将其作为新的eval更新存储,将这时的分配号机号码i作为car更新存储。然后当将同样的处理针对全部停留位置进行,进而针对全部号机反复进行时,对eval存储进行了伪呼叫分配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中的最小值,对car存储这时的伪呼叫假设分配号机。
然后在步骤S514中判定现状的(伪呼叫假设分配前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val0和伪呼叫假设分配后的上述最小值eval的差是否比设定值PseudoParam1大。进而在步骤S515中判定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削减率(将现状的等待时间期待值eval0和伪呼叫假设分配后的上述最小值eval的差除以eval0后的值×100%)是否是设定值PseudoParam2以上,如果是设定值以上的话,在步骤S516中将停留位置s的伪呼叫对car号机进行分配,结束向空电梯厢的伪呼叫分配处理。即在该例子中,与分配变更的情况同样地,为了防止伴随伪呼叫的分配的必要程度以上的无用的移动,仅在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减少设定值以上、并且其削减率成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伪呼叫的分配。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将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或者伪呼叫的分配在分别不同的定时进行,但也能够同时进行它们。
图17~图19是表示同时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为了方便,通过连接记号A、B将流程分割为3个进行表示。
该处理示出如下例子,即,比较对各号机分配了新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和同时将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对其它的号机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在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同时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和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在新候梯处呼叫产生时执行该处理。
首先,在步骤S601中,对表示假设分配了新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变量evalA、和表示在与新候梯处呼叫的假设分配同时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变量evalB分别设定最大值,通过步骤S602和步骤S617,针对全部号机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即在步骤S603中制作假设将新候梯处呼叫HC分配给i号机的情况下的预测到达时间表,在步骤S604中基于该预测到达时间表计算全部的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将其设置为变量e。关于该步骤S604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计算过程,与上述的图7中的步骤S24是相同的过程,因此省略说明。
然后,在步骤S605中对该e和上述evalA进行比较,在e小的情况下在步骤S606中将该e的值作为新的evalA更新存储,将这时的假设分配号机号码i作为acarA更新存储。
接着通过步骤S607和步骤S616,针对假设分配号机i掌管的候梯处呼叫AHC的全部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即在步骤S608中判定HC和AHC是否是相同层,如果不是相同层的话通过步骤S609和步骤S615,针对全部号机j反复进行其之间的处理。在这里判定HC和AHC是否是相同层,是为了在与新候梯处呼叫同一层中已经注册了相反方向的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由于当在同一层中同时产生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和分配变更时有等待乘客混乱的可能性,所以在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时不将同一层的候梯处呼叫作为分配变更的对象。
然后,在步骤S610中判定是否i=j,在i≠j的情况下在步骤S611中制作将HC假设分配给i号机、将AHC假设分配变更到j号机的情况下的预测到达时间表。在步骤S612中,基于该预测到达时间表,计算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将其设置到变量e。关于该步骤S612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计算过程,与上述的图7中的步骤S24是相同的过程,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613中对该e和上述evalB进行比较,在e小的情况下在步骤S614中,分别将该e的值作为新的evalB,将HC的假设分配号机i作为acarB,将AHC的假设分配变更号机作为rcarB更新存储。当将其在步骤S615中针对全部号机反复进行假设分配变更,在步骤S中针对全部的候梯处呼叫AHC反复进行时,分别对evalB存储在同时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假设分配和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的假设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最小值,对acarB存储这时的假设分配号机,对rcarB存储假设分配变更号机。
然后当进一步在步骤S617中将同样的处理针对全部号机反复进行时,对evalA存储进行了新候梯处呼叫的假设分配的情况下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中的最小值,对acarA存储此时的假设分配号机。
在步骤S618中判定该evalA和evalB的差是否比设定值ReasParam1大。进而在步骤S619中判定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削减率(将evalA和evalB的差除以evalA后的值×100%)是否是设定值ReasParam2以上,如果是设定值以上的话,在步骤S620中对acarB号机分配HC,在步骤S621中对rcarB号机变更分配ACH。此外,在步骤S618和步骤S619的任一方均不满足的情况下,在步骤S622中对acarA号机分配HC,不进行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即在该例子中,为了防止伴随分配变更的必要程度以上的混乱,仅在全部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减少设定值以上、并且其削减率成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同时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和分配变更,在不是这样的情况下仅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
再有,在该例子中针对与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同时进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的情况进行了表示,但同样地也能够将对空电梯厢的伪呼叫的分配代替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或者与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一起,与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同时进行。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执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伪呼叫的分配的判断基准,将与现状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差分和削减率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但当然该设定值不必须是固定的值。例如,在不进行即刻预报的情况下使与分配变更相关的设定值接近0,只要有稍微改善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可能性的话就执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或者在重视节能的情况下使与伪呼叫分配相关的设定值为大的值,仅在期待大的等待时间缩短效果的状况下进行根据伪呼叫的待机运转等,配合该大厦的群管理规格、条件能够任意地设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全部的停留位置中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通用评价指标,但并不限于对各个候梯处呼叫分配能够以最短时间到达的电梯厢,也考虑电梯厢通过候梯处呼叫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作为候梯处的引导装置仅具备厅外指示灯(hall lantern)的群管理系统中,虽然即使电梯厢通过候梯处呼叫,等待乘客也不能对其识别,因此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作为候梯处的引导装置设置了显示现在层的候梯处指示器的群管理系统中,候梯处的等待乘客能识别电梯厢通过的情况。此外,在候梯处的门带有窗户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识别电梯厢的通过,因此在这样的规格的群管理系统中,认识到电梯厢的通过的等待乘客感到自己的要求被不当地忽视,或者感到被延后,存在对群管理系统抱有不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也能够具备将与等待乘客的期待相反的电梯厢候梯处呼叫通过(包含接近电梯厢的方向反转)作为惩罚值进行等待时间换算的单元。
例如,当将电梯厢的通过蚀刻设为tp,将通过其它的电梯厢对候梯处呼叫提供服务的时刻设为ts时,该惩罚值能够以下式(数式7)计算。
[数式7]
在这里,A是将利用乘客对于通过现象的不满换算为时间的常数,B是表示与从通过起的经过时间成比例增大的利用乘客的不满的系数。此外,ts、tp能够通过上述的预测到达时间表而获得。
在通过候梯处指示器的设置等,等待乘客能够识别电梯厢的通过的情况下,将该惩罚值加在作为本申请发明的通用评价指标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评价,或者进一步也加上其它的评价指标综合地进行评价也可。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实施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1~13 电梯控制装置;
20 候梯处呼叫注册装置;
30 群管理控制装置;
31 乘客到达率估计单元;
32 候梯处呼叫产生率估计单元;
33 电梯厢到达时间预测单元;
34 等待时间期待值计算单元;
35 候梯处呼叫分配单元;
36 候梯处呼叫分配变更单元;
37 伪呼叫分配单元;
38 学习单元;
39 通信单元。

Claims (9)

1.一种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对多个楼层使多台电梯工作,对于新产生的候梯处呼叫计算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梯厢进行分配,其特征在于,将已经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以及预想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作为所述评价指标,预想在所述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采用空电梯厢的待机概率进行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每个规定时间计算针对分配完成的候梯处呼叫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在与分配变更前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该分配变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每个新候梯处呼叫的产生计算分配了新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和同时进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在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与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同时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每个规定时间计算对空电梯厢假设分配伪呼叫的情况下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在与假设分配前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的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该伪呼叫的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每个新候梯处呼叫的产生计算分配了新候梯处呼叫的情况下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和同时对空电梯厢假设分配伪呼叫的情况下的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在其差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伪呼叫的分配与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同时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条件能够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使用按各层方向区分的乘客的到达率的估计值、群整体的候梯处呼叫产生率的估计值、和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各电梯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进行计算。
8.一种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对多个楼层使多台电梯工作,对于新产生的候梯处呼叫计算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梯厢进行分配,其特征在于,具备:等待时间期待值计算单元,对已经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以及预想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计算,并采用空电梯厢的待机概率对预想在所述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计算;以及候梯处呼叫分配单元,基于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
9.一种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对多个楼层使多台电梯工作,对于新产生的候梯处呼叫计算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选择最适合的电梯厢进行分配,其特征在于,具备:等待时间期待值计算单元,对已经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以及预想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计算,并采用空电梯厢的待机概率对预想在所述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按各层方向区分的全部乘客的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计算;候梯处呼叫分配单元,基于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新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候梯处呼叫分配变更单元,基于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进行候梯处呼叫的分配变更;以及伪呼叫分配单元,基于所述等待时间期待值对空电梯厢分配伪呼叫。
CN200980152488.7A 2008-12-25 2009-12-25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4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9651A JP5347492B2 (ja) 2008-12-25 2008-12-25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329651 2008-12-25
PCT/JP2009/071544 WO2010074201A1 (ja) 2008-12-25 2009-12-25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4620A CN102264620A (zh) 2011-11-30
CN102264620B true CN102264620B (zh) 2015-07-22

Family

ID=42287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248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4620B (zh) 2008-12-25 2009-12-25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374B2 (zh)
EP (1) EP2371752B1 (zh)
JP (1) JP5347492B2 (zh)
KR (1) KR101674693B1 (zh)
CN (1) CN102264620B (zh)
HK (1) HK1161867A1 (zh)
SG (1) SG172401A1 (zh)
WO (1) WO2010074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5384B2 (ja) * 2011-09-05 2015-06-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3130050B (zh) * 2013-03-13 2015-08-19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群控系统的调度方法
JP6156032B2 (ja) * 2013-09-30 2017-07-05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US9440818B2 (en) * 2014-01-17 2016-09-13 Thyssenkrupp Elevator Corporation Elevator swing op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5847224B2 (ja) * 2014-03-14 2016-01-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6415620A (zh) * 2014-05-28 2017-02-15 通力股份公司 为电梯系统提供业务预测的设备和方法
AU2015275066A1 (en) * 2014-06-04 2017-01-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Variable elevator assignment
US9834405B2 (en) * 2014-11-10 2017-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elevator cars in a group elevator system with uncertain information about arrivals of future passengers
JP6459855B2 (ja) * 2015-08-27 2019-01-30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US9988237B1 (en) * 2016-11-29 2018-06-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vator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probabilistic destination determination
CN111344244B (zh) * 2017-12-06 2022-02-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组管理控制装置及组管理控制方法
US20190300328A1 (en) * 2018-03-29 2019-10-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Super group dispatching
US20200130991A1 (en) * 2018-10-24 2020-04-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ssenger specified elevator reassignment criteria
US11270525B2 (en) * 2018-11-06 2022-03-08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Automated vehicle occupancy detection
CN110002295B (zh) * 2019-03-28 2021-08-27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概率数据特征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
CN110980456B (zh) * 2019-12-17 2022-06-28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交通流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的电梯群控调度方法
KR102334534B1 (ko) * 2021-03-15 2021-12-03 (주)대경기술단 공동 주택용 엘리베이터 대기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장치
CN114933218A (zh) * 2022-03-24 2022-08-23 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7215U (ja) * 1996-10-25 1997-05-16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CN1250422A (zh) * 1998-03-30 2000-04-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0571A (en) * 1974-04-22 1977-06-21 Hitachi, Ltd.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JPH062553B2 (ja) 1983-07-08 1994-0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607597B2 (ja) * 1988-03-02 1997-05-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H0712891B2 (ja) * 1988-02-17 1995-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KR960012684B1 (ko) * 1988-03-09 1996-09-24 가부시끼가이샤 히다찌세이사꾸쇼 엘리베이터의 그룹관리 시스템
JPH0772059B2 (ja) * 1988-10-19 1995-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DE58905966D1 (de) * 1988-10-28 1993-11-25 Inventio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Gruppensteuerung von Aufzügen mit Doppelkabinen.
JPH0662259B2 (ja) 1988-11-02 1994-08-17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H0337215A (ja) * 1989-07-05 1991-02-18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熱硬化性炭化水素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531118Y2 (ja) * 1989-08-23 1997-04-02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パンの部品取付装置
JP2573715B2 (ja) * 1990-03-28 1997-0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US5529147A (en) * 1990-06-19 1996-06-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vator cars based on car delay
US5480005A (en) * 1992-05-26 1996-01-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wing car assignment to plural groups
JP2797851B2 (ja) 1992-08-13 1998-09-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2値画像符号化・復号化方式
US5767461A (en) * 1995-02-16 1998-06-16 Fujitec Co., Ltd. Elevator group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JP2959425B2 (ja) 1995-02-16 1999-10-06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3037215B2 (ja) * 1997-06-24 2000-04-24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AU746068B2 (en) * 1997-10-10 2002-04-11 Kone Corporation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group where virtual passenger traffic is generated
JP2001048431A (ja) * 1999-08-06 2001-0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かご割当て制御方法
EP1146004B1 (en) * 1999-10-21 2004-1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group controller
JP4131456B2 (ja) * 2001-11-26 2008-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US7014015B2 (en) * 2003-06-24 2006-03-21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cars in elevator systems considering existing and future passengers
US7487860B2 (en) * 2004-08-31 2009-02-1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er of one-shaft multi-car system elevator
JP2006124075A (ja) 2004-10-27 2006-05-1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4139819B2 (ja) * 2005-03-23 2008-08-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298577A (ja) * 2005-04-21 2006-11-02 Fujitec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4657794B2 (ja) * 2005-05-06 2011-03-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WO2007049342A1 (ja) * 2005-10-26 2009-04-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US7484597B2 (en) * 2006-03-27 2009-02-0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elevator cars using branch-and-bound
CN101466629B (zh) 2006-06-27 2013-03-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JP4335897B2 (ja) * 2006-09-21 2009-09-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WO2009008083A1 (ja) * 2007-07-12 2009-0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0032623A1 (ja) * 2008-09-19 2010-03-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7215U (ja) * 1996-10-25 1997-05-16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CN1250422A (zh) * 1998-03-30 2000-04-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71752A1 (en) 2011-10-05
HK1161867A1 (zh) 2012-08-10
JP2010149986A (ja) 2010-07-08
SG172401A1 (en) 2011-07-28
CN102264620A (zh) 2011-11-30
KR20110098759A (ko) 2011-09-01
JP5347492B2 (ja) 2013-11-20
US20110284329A1 (en) 2011-11-24
KR101674693B1 (ko) 2016-11-09
US8960374B2 (en) 2015-02-24
WO2010074201A1 (ja) 2010-07-01
EP2371752A4 (en) 2013-08-07
EP2371752B1 (en)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620B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Wallar et al. Vehicle rebalancing for mobility-on-demand systems with ride-sharing
CN100413770C (zh) 调度建筑物中电梯系统多个轿厢的方法和电梯调度器
CN105584910B (zh) 在群电梯系统中调度电梯轿厢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54140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WO2019197854A1 (ja) 配車管理装置及び配車管理方法
CN111836771B (zh) 电梯系统
CN103130050B (zh) 一种电梯群控系统的调度方法
GB2277611A (en) Elevator bank control system
CN101356106B (zh) 电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KR900006397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관리(群管理) 제어장치
Ahn et al. A smart elevator scheduler that considers dynamic changes of energy cost and user traffic
CN112270480B (zh) 自动驾驶出租车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Basagoiti et al. Passenger flow pattern learning based on trip counting in lift systems combined with real-time information
WO201607093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12669534B (zh) 一种服务车辆分配方法及装置
JP2024013306A (ja) 交通システム
Cortés et al. A State of the Art on the most relevant patents in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in buildings
JP2024013307A (ja) 交通システム
CN114180420A (zh) 机器人及其乘坐电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208689A (zh) 一种电梯的分散待机控制方法及电梯群管理系统
Basagoiti et al. 3 rd Symposium on Lift and Escalator Technologies
Peters Global Dispatcher Interface
JP2022167205A (ja) 移動体管理装置、移動体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管理方法
JPH065636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18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18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