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2710A - 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2710A
CN102262710A CN2011101511496A CN201110151149A CN102262710A CN 102262710 A CN102262710 A CN 102262710A CN 2011101511496 A CN2011101511496 A CN 2011101511496A CN 201110151149 A CN201110151149 A CN 201110151149A CN 102262710 A CN102262710 A CN 102262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living space
state
surcharg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11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2710B (zh
Inventor
上田悠
太宰龙太
田中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62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2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2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2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其能够准确地进行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节能性等附加价值的实效性评价。将居住空间内的PMV的计测值向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发送。将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信息向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发送。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以P=1.0-|PMV |/3求取舒适指标,对该舒适指标施加与取得该舒适指标时的室内人数对应的权重。在该情况下,在室内人数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使权重大,在室内人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使权重小。然后,在评价期间内对被施加该权重的舒适指标进行加算,将该加算值或基于该加算值的加权平均作为舒适实效性指标。同样,在进行节能的实效性的评价时,也考虑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状况。

Description

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进行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节能性等附加价值的实效性评价而使用的适合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办公大楼等居住空间中,利用作为人所感受到的舒适、不舒适的指标的PMV(预测平均温感:Predicted Mean Vote)进行空调控制。
该PMV由范格(Fanger)提出,因此利用由他发表的舒适方程式,以7级(+3:非常热、+2:热、+1:温暖、0:中立、-1:凉爽、-2:冷、-3:非常冷)表达舒适度,因此PMV为0时是舒适的。
此外,该PMV组合居住空间的温度、相对温度、平均辐射温度、气流速度、人的活动量、穿衣量这6个要素而计算得到,因此能够进行更符合人的体感的空调控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示的空调控制系统中,根据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平均辐射温度、气流速度的各计测值、人的活动量、穿衣量的各设定值求取PMV,以该PMV进入舒适的范围(-0.5~+0.5)的方式进行空调控制。
日本特开平5-126380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1-82782号公报
在居住空间中,能量节省和舒适性存在权衡(trade-off)的关系,如果考虑地球环境问题,希望尽可能地重视能量节约(以下简称为节能)。在该情况下,虽不得不考虑多少牺牲一些舒适性,但如果不适当地运用,则可能不必要地牺牲舒适性。由此,在修正空调控制设定值、修理空调设备等时,不仅必须评价节能性也要评价舒适性,判断修正或修理的必要性或修理的规模等。
建筑物不仅能够由建筑物所有者单纯地评价舒适性和节能性,也常由实施修理的专业单位进行评价。此外,修理本身也需要相当长的期间和费用。由此,为了在建筑物所有者与专业单位间达成实施修理的协议,希望得到客观的判断指标。
于是,本申请人考虑利用上述PMV,进行居住空间的舒适的实效性的评价。例如,将PMV的瞬时值代入下述评价式,得到表示居住空间的舒适度的舒适指标P的瞬时值。舒适度越高,该舒适指标P成为越大的值,舒适度越低,该舒适指标P成为越小的值。
P=1.0-|PMV |/3(其中,0≤|PMV |≤3)......(1)
然后,对作为评价期间确定的特定的期间内的舒适指标P进行加算,以该舒适指标P的加算值作为舒适实效性指标TP(TP=∑P)。该舒适实效性指标TP是判断空调控制设定值的修正、空调设备的修理等的必要性时,进行意向决定的情况下的重要指标。在该情况下,舒适实效性指标TP越大,则能够判断为舒适性越高的居住空间。
但是,在申请人目前所考虑的上述方法中,在舒适实效性指标TP中没有考虑居住者在或不在的状态,因此不能够说居住空间的室内者的舒适性能够由舒适实效性指标TP确切地反映,如果基于该舒适实效性指标TP进行空调控制设定值的修正或空调设备的修理的判断,则可能该判断会产生错误。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以进行居住空间的舒适的实效性评价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加算能量的消耗量等而进行居住空间的节能的实效性评价等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其考虑了居住者在或不在的状态,能够准确地进行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节能性等附加价值的实效性评价。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设计有:控制状态指标取得步骤,其取得表示居住空间的现在的控制状态的指标作为控制状态指标;有人/无人状况检测步骤,其检测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状况;以及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步骤,其对控制状态指标施加与取得该控制状态指标时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的状况对应的权重,对作为评价期间决定的特定的期间内的被施加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计算出表示规定的附加价值的实效性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
例如,在本发明中,使控制状态指标为表示居住空间的现在的舒适性的控制状态的舒适指标。然后,对该舒适指标施加与取得该舒适指标时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的状况对应的权重。例如,舒适度越高,使舒适指标为越大的值,舒适度越低,使舒适指标为越小的值。在该情况下,使得在居住空间的室内人员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对舒适指标施加的权重大,在室内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对舒适指标施加的权重小。然后,在评价期间内对被施加了该权重的舒适指标进行加算,计算出表示规定的附加价值(舒适性)的实效性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舒适实效性指标)。例如,使居住空间的最大居住预定人数为Nmax,使居住空间的现在的室内人数为N,将施加于舒适指标的权重定为W=N/Nmax,对评价期间内的施加了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将该加算值作为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舒适实效性指标),或者将基于该加算值的加权平均作为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舒适实效性指标)。
此外,例如,在本发明中,使控制状态指标为表示居住空间的现在的节能性的控制状态的节能指标。然后,对该节能指标施加与取得该节能指标时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的状况对应的权重。例如,能量消耗量多等节能度越低,使节能指标为越大的值,能量消耗量少等节能度越高,使节能指标为越小的值。在该情况下,使得在居住空间的室内人员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对节能指标施加的权重小,在室内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对节能指标施加的权重大。然后,在评价期间内对被施加该权重的节能指标进行加算,计算出表示规定的附加价值(节能性)的实效性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节能实效性指标)。例如,使居住空间的最大居住预定人数为Nmax,使居住空间的现在的室内人数为N,使系数为α(0<α<1.0),将施加于节能指标的权重定为V=1.0-α·(N/Nmax),对评价期间内的施加了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将该加算值作为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节能实效性指标),或者将基于该加算值的加权平均作为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节能实效性指标)。
在本发明中,检测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状况,也可以设置单独的人检测传感器等以检测该有人/无人的状况,也可以基于来自对居住空间设置的已设的系统的信息进行检测。例如,能够考虑通过利用来自对居住空间设置的安全系统的信息(有人/无人信息)、来自对居住空间设置的电脑网络系统的个人PC(个人计算机)的运行信息等,检测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状况。
此外,在本发明中,取得表示居住空间的现在的控制状态的指标作为控制状态指标,该控制状态指标可以是作为计测值连续取得的指标,也可以是作为来自居住者的申报值任意取得的指标。
此外,本发明中,对控制状态指标施加与取得该控制状态指标时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的状况对应的权重,该权重可以是对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人在/不在)决定的2值的值,也可以作为与居住空间的室内人数对应的值依据数学式等决定。
此外,本发明也能够不作为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而作为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实现。
根据本发明,将表示居住空间的现在的控制状态的指标作为控制状态指标,检测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状况,对控制状态指标施加与取得该控制状态指标时的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的状况对应的权重,对评价期间内的被施加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计算出表示规定的附加价值的实效性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因此,能够考虑居住者在/不在的状况,准确地进行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节能性等附加价值的实效性评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来使用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该系统的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利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进行的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的评价例(基本例)的图;
图4是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基本例中求取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指标的状况的图(初始状态);
图5是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基本例中求取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指标的状况的图(模式A);
图6是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基本例中求取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指标的状况的图(模式B);
图7是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应用例中求取建筑物A的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TPA)的状况的图;
图8是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应用例中求取建筑物B的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TPB)的状况的图;
图9是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应用例中求取建筑物A的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TPA)时的具体数值的计算例的图;
图10是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应用例中求取建筑物B的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TPB)时的具体数值的计算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使用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的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12是该系统中的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3是例示在该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中求取居住空间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的状况的图(模式C);以及
图14是例示在该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中求取居住空间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的状况的图(模式D)。
附图标记说明
1......居住空间;2......空调机;3......控制器;4......冷温水阀;5......室温传感器;6......室内环境传感器;7......安全系统;8(8A、8B)......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1......舒适指标计算部;8-2......最大居住预定人数存储部;8-3......有人/无人信息取得部;8-4......舒适实效性指标计算部;8-5......显示部;9......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1......节能指标取得部;9-2......最大居住预定人数存储部;9-3......有人/无人信息取得部;9-4......节能实效性指标计算部;9-5......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舒适实效性的评价)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使用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系统的概要的图。
在该图中,1是居住空间,2是向居住空间1供给调节后空气的空调机,3是控制向空调机1的冷温水的供给量的控制器,4是设置于向空调机1的冷温水的供给通路的冷温水阀、5是检测居住空间1内的温度作为室温的室温传感器、6是检测居住空间1内的PMV的室内环境传感器、7是对居住空间1设置的已设的安全系统、8是作为本发明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而设置的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
在该系统中,控制器3以使室温传感器5检测出的居住空间1内的室温tpv与设定温度tsp一致的方式,控制经由冷温水阀4向空调机1的冷温水的供给量,由此调整来自空调机2的向居住空间1的供气的温度。此外,室内环境传感器6检测出居住空间1的PMV,将该PMV的计测值(瞬时值)向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发送。此外,安全系统7将居住空间1中现在有人/无人的信息(在该例中是居住空间1中现在的室内人数N)向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发送。
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由硬件和程序实现,硬件由处理器、存储装置构成,程序与这些硬件共同作用而实现各种功能,作为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功能具有舒适实效性评价功能。在图2表示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的功能框图。
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包括:舒适指标计算部8-1,其将来自室内环境传感器6的PMV的计测值(瞬时值)代入下述(2)式,求取居住空间1的舒适指标P的瞬时值;最大居住预定人数存储部8-2,其存储居住空间1中登记的最大居住预定人数Nmax;有人/无人信息取得部8-3,其取得来自安全系统7的居住空间1中现在有人/无人的信息(室内人数N);舒适实效性指标计算部8-4,其以来自舒适指标计算部8-1的居住空间1的舒适指标P、存储于最大居住预定人数存储部8-2的居住空间1中的最大居住预定人数Nmax、来自有人/无人信息取得部8-3的居住空间1中现在的室内人数N作为输入,使用下述(3)式计算由管理者设定为评价期间的特定的期间T中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以及显示部8-5,其显示由舒适实效性指标计算部8-4计算出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
P=1.0-|PMV |/3(其中,0≤|PMV |≤3)......(2)
TP=∑(P·W)......(3)
其中,上述(2)式与上述(1)式相同。此外,上述(3)式中,W是施加于舒适指标P的权重(修正系数),以W=N/Nmax求取。此外,在上述(3)式中,以∑(P·W)的方式加算P·W,该情况下的加算期间是对舒适实效性指标计算部8-4设定的评价期间T。此外,由上述(3)式计算出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作为用于判断居住空间1的舒适实效性的指标使用。
此外,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中,舒适指标计算部8-1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状态指标取得单元,有人/无人信息取得部8-3相当于有人/无人状况检测单元,舒适实效性指标计算部8-4相当于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单元。
(基本例)
在图3表示利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的居住空间的舒适实效性的评价例。另外,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中,在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计算中使用上述(3)式,将使用该(3)式进行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计算的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作为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基本例。另外,以下为了区别于后述的应用例,使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基本例为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A。
现今,在居住空间1中,在初始状态下得到图3(a)所示的评价。另外,在图3(a)中,W是施加于舒适指标P的与居住空间1中有人/无人的状态对应的权重,“1”表示室内人数多的情况下的权重,“0”表示室内人数少的情况下的权重。
在图4表示在该初始状态下求取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状况。图4(a)表示舒适指标P的变化,图4(b)表示室内人数N的变化,图4(c)表示权重W的变化,图4(d)表示求得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在该初始状态下,∑P=8,舒适实效性指标TP以TP=∑(P·W)=4求得。另外,在图4(a)中,将P·W作为修正值,以虚线表示该修正值P·W的推移。
接着,由于历时变化,如图3(b)所示舒适指标P变化。在图5表示在该情况下求取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状况。在该情况下,∑P=4,舒适实效性指标TP以∑(P·W)=4求得。以其为模式A。
此外,由于其他的历时变化,如图3(c)所示舒适指标P变化。在图6表示该情况下求取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状况。在该情况下,∑P=4,舒适实效性指标TP以∑(P·W)=0求得。以其为模式B。
模式A和模式B均是∑P=4,相比于初始状态∑P=8,评价下降,因此,如果从TP=∑P来看,则判断为各自的修理等的必要性相同。另一方面,如果从TP=∑(P·W)来看,则模式A中TP=∑(P·W)=4,与初始状态没有变化,模式B中TP=∑(P·W)=0,相比于初始状态评价大幅下降。
即,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A中,通过以∑(P·W)计算舒适实效性指标TP,如果是向模式A的历时变化,则舒适实效性不变化,因此能够判断为不需要修理等,如果是向模式B的历时变化,则舒适实效性下降,因此能够判断为需要修理等。
这样,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A中,作为TP=∑(P·W),通过在舒适实效性指标TP中考虑居住者在/不在的状况,能够确切地进行舒适实效性的评价。
(应用例)
在上述基本例中,以∑(P·W)计算舒适实效性指标TP,但也可以像以下所示的(4)式那样,以基于∑(P·W)的加权平均计算舒适实效性指标TP。将使用该(4)式进行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计算的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作为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应用例。以下,为了区别于上述基本例,将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的应用例作为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B。
TP=∑(P·W)/∑W......(4)
图7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B中求取建筑物A的居住空间1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状况。图8例示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B中求取建筑物B的居住空间1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状况。
在该例中,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在建筑物A的居住空间1和建筑物B的居住空间1中,其舒适指标P以完全相同的模式推移(参照图7(a)、图8(a))。
此外,在建筑物A的居住空间1和建筑物B的居住空间1中,室内人数N的变化模式不同(参照图7(b)、图8(b)),建筑物A的居住空间1中白天的室内人数多,建筑物B的居住空间1中白天的室内人数少(白天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住者几乎都不在室内)。
在该情况下,如果以TP=∑p求取舒适实效性指标TP,则建筑物A的居住空间1和建筑物B的居住空间1均为相同的值,在建筑物A的居住空间1与建筑物B的居住空间1之间不产生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差。在图7(a)、图8(a)所示的舒适指标P的数值例中,两者均为∑P=2.7(参照图9、图10)。
相对于此,在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B中,以TP=∑(P·W)/∑
W来求取舒适实效性指标TP。在该情况下,施加于舒适指标P的权重W为W=N/Nmax,在居住空间1中室内人数N相对较多的情况下权重W大,在居住空间1中室内人数N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权重W小。图7(c)将建筑物A的权重W的变化和数值例一起表示,图8(c)将建筑物B的权重W的变化和数值例一起表示。
由此,建筑物A、B的居住空间1的舒适指标P均像图7(a)、(b)中虚线所示的那样修正为舒适指标P·W,建筑物A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为TP=∑(P·W)/∑W=2.12/4.5=0.47(参照图9),建筑物B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为TP=∑(P·W)/∑W=0.62/3.5=0.18(参照图10),建筑物A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TPA)得到较大的值(参照图7(d)),相对于此,建筑物B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TPB)得到较小的值(参照图8(d))。
这样,在该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B中,白天室内人数多的建筑物A中,舒适实效性指标TP为较大的值,白天大部分时间居住者基本不在室内的建筑物B中,舒适实效性指标TP为较小的值,能够以建筑物A中舒适实效性高、建筑物B中舒适实效性低的方式,考虑居住者在/不在的状况,准确地进行居住空间1的舒适实效性的评价。
另外,在上述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8A、8B)中,由舒适实效性指标计算部8-4计算出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显示于显示部8-5,因此,看到该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空调控制设定值的修正、空调设备的修理。此时,可以显示阈值作为判断的标准,通过与该阈值的比较,进行空调控制设定值的修正、空调设备的修理是否必要的判断。此外,在舒适实效性指标计算部8-4中,也可以进行与阈值的比较,将该比较结果显示在显示部8-5。
此外,也可以将由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8A、8B)计算出的居住空间1的舒适实效性指标TP经由通信网络向中心发送,在中心的画面上对舒适实效性指标TP进行判断,也可以作为运用报告进行打印等等。此外,在切换舒适控制和节能控制而进行运用的空调控制中,为了修正切换指标,也能够利用舒适实效性指标TP。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利用PMV求取舒适指标P,但也能够利用PPD(预测不满意比率: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求取,或根据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求取舒适指标P。此外,也可以导入单独的瞬时评价式,求取舒适指标P。此外,也可以将对于居住者的调查结果、来自居住者的申报值用作舒适指标P。无论怎样,只要以舒适度越高则值越大、舒适度越低则值越小的方式适当地设计舒适指标P,都能够容易地实施。
在将对于居住者的调查结果、来自居住者的申报值用作舒适指标P的情况下,例如,从个人计算机(个人PC)通过网络、公司内信息基础设施,针对关于舒适度的项目(温冷感、满足度、进行工作的容易度等)输入申报值Q,如下述(5)式所示,将该申报值Q的合计值除以室内人数(申报者数量)N以取得舒适指标P等等。
P=∑Q/N......(5)
此外,在没有获得室内人员全员的申报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假设没有申报的室内人员Nq至少没有不适,使用舒适度的申报值的中立的设计值Qc(不舒适也没有不适),使用例如下述(6)式所示的评价式。该情况下的评价式,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居住者进行适宜的设计而得到。
P=(∑Q+Qc·Nq)/N......(6)
此外,关于舒适实效性指标TP的计算式,本质上是考虑室内人数的数值化方法,上述(3)式、(4)式仅是表示一个例子,能够进行适宜的设计而得到。
(实施方式2:节能实效性的评价)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使用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的系统的概要的图。在该图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与参照图1说明的构成要素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省略其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代替图1所示的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作为本发明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设置有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此外,在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中,代替来自图1所示的室内环境传感器6的PMV的计测值(瞬时值),从电表、燃气表等能量传感器10发送居住空间1中的能量的消耗量(电力消耗量、燃气使用量、水使用量等)的计测值(瞬时值)。
此外,在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中,与图1所示的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同样,利用安全系统7发送居住空间1中现在有人/无人的信息(在该例中,居住空间1中的现在的室内人数是N)。
该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与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同样,由硬件和程序实现,硬件由处理器、存储装置构成,程序与这些硬件共同作用而实现各种功能,作为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功能具有节能实效性评价功能。在图12表示该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的功能框图。
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包括:节能指标取得部9-1,其取得来自能量传感器10的能量的消耗量的计测值(瞬时值)作为居住空间1的节能指标R的瞬时值;最大居住预定人数存储部9-2,其存储居住空间1中登记的最大居住预定人数Nmax;有人/无人信息取得部9-3,其取得来自安全系统7的居住空间1中现在有人/无人的信息(室内人数N);节能实效性指标计算部9-4,其以来自节能指标取得部9-1的居住空间1的节能指标R、存储于最大居住预定人数存储部9-2的居住空间1中的最大居住预定人数Nmax、来自有人/无人信息取得部9-3的居住空间1中现在的室内人数N作为输入,使用下述(7)式计算由管理者设定为评价期间的特定的期间T中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以及显示部9-5,其显示由节能实效性指标计算部9-4计算出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
TR=∑(R·V)......(7)
另外,在上述(7)式中,V是施加于节能指标R的权重(修正系数),V=1.0-0.8·(N/Nmax)。此外,在上述(7)式中,以∑(R·V)加算R·V,该情况下的加算期间是对节能实效性指标计算部9-4设定的评价期间T。此外,由上述(7)式计算出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作为用于判断居住空间1的节能实效性的指标使用。
此外,可以以上述(7)式作为基本例,作为其应用例,使用下述(8)式。
TR=∑(R·V)/∑W......(8)
此外,在该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中,节能指标取得部9-1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状态指标取得单元,有人/无人信息取得部9-3相当于有人/无人状况检测单元,节能实效性指标计算部9-4相当于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单元。
图13表示在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中求取居住空间1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的状况的一个例子。在该例中,如图13(b)所示,室内人数N总是多。以其作为模式C。
图14表示在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中求取居住空间1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的状况的一个例子。在该例中,如图14(b)所示,白天的室内人数N少。以其作为模式D。
另外,在该例中,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在模式C的居住空间1和模式D的居住空间1中,其节能指标R以完全相同的模式推移(参照图13(a)、图14(a))。
在该情况下,如果以TR=∑R求取节能实效性指标TR,则模式C的居住空间1和模式D的居住空间1均为相同的值,在模式C的居住空间1与模式D的居住空间1之间不产生节能实效性指标TR的差。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TR=∑(R·V)求取节能实效性指标TR。在该情况下,施加于节能指标R的权重V为V=1.0-0.8·(N/Nmax),在居住空间1中室内人数N相对较多的情况下权重V小,在居住空间1中室内人数N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权重V大。图13(c)表示模式C的权重V的变化,图14(c)表示模式D的权重V的变化。
由此,模式C、D的居住空间1的节能指标R均像图13(a)、(b)中虚线所示的那样修正为节能指标R·V,作为TR=∑(R·V)得到的模式C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得到较小的值(参照图13(d)),作为TR=∑(R·V)得到的模式D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得到较大的值(参照图14(d))。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白天室内人数多的模式C中,节能实效性指标TR为较小的值,白天大部分时间居住者基本不在室内的模式D中,节能实效性指标TR为较大的值,能够以模式C中节能实效性低(消耗能量少,即向节能度低方向的实效性低(节能度高))、模式D中节能实效性高(消耗能量多,即向节能度低方向的实效性高(节能度低))的方式,考虑居住者在/不在的状况,准确地进行居住空间1的节能实效性的评价。
另外,由节能实效性指标计算部9-4计算出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显示于显示部9-5,因此,看到该节能实效性指标TR的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控制设定值的修正、设备的修理。在该情况下,作为设备能够考虑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各种设备,作为控制设定值能够考虑空调控制设定值、照明控制设定值等各种控制设定值。此时,可以显示阈值作为判断的标准,通过与该阈值的比较,进行设备的修理、控制设定值的修正是否必要的判断。此外,在节能实效性指标计算部9-4中,也可以进行与阈值的比较,将该比较结果显示在显示部9-5。此外,也可以将在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中计算出的居住空间1的节能实效性指标TR经由通信网络向中心发送,在中心的画面上对节能实效性指标TR进行判断,也可以作为运用报告进行打印等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能量的消耗量的计测值直接用作居住空间1的节能指标R,但也可以将二氧化氮(CO2)的换算量作为节能指标R,也可以导入加入了其它关联要素的评价式。进一步,如果设定了节能目标值,则也可以基于其达成度。无论怎样,只要以节能度越低值越大、节能度越高值越小的方式适当地设定节能指标R,就能够容易地实施。
此外,关于节能实效性指标TR的计算式,本质上是考虑室内人数的数值化方法,上述(7)式、(8)式仅是表示一个例子,能够进行适宜的设计而得到。此外,在上述(7)式、(8)式中,使权重V为V=1.0-0.8·(N/Nmax),使乘以(N/Nmax)的系数(α)为0.8,但能够将该系数α设定为0<α<1.0的范围的任意值。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使对于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的居住空间1中现在有人/无人的信息为来自安全系统5的有人/无人信息,但也可以利用来自在居住空间1设置的电脑网络系统的个人PC的运行信息等,也可以对居住空间1设置单独的人检测传感器以检测有人/无人的状况。此外,在舒适实效性评价装置8、节能实效性评价装置9中使用的权重W、V也可以是对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人在/不在)确定的2值的值。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将舒适性作为附加价值评价其实效性,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将节能性作为附加价值评价其实效性,但附加价值并不限于这样的舒适性或节能性,能够利用同样的方法评价各种附加价值的实效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作为准确地进行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节能性等附加价值的实效性评价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利用于居住空间的空调设备或照明设备等设备的修理、空调控制设定值或照明控制设定值等控制设定值的修正等。

Claims (12)

1.一种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状态指标取得步骤,其取得表示居住空间的现在的控制状态的指标来作为控制状态指标;
有人/无人状况检测步骤,其检测所述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状况;以及
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步骤,其对所述控制状态指标施加与取得该控制状态指标时所述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的状况对应的权重,对作为评价期间决定的特定期间内的被施加了所述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计算出表示规定的附加价值的实效性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状态指标是表示所述居住空间的现在的舒适性的控制状态的舒适指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状态指标是表示所述居住空间的现在的节能性的控制状态的节能指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舒适指标是,舒适度越高值越大,舒适度越低值越小,
在所述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步骤中,使在所述居住空间的室内人员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对所述舒适指标施加的权重大,在室内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对所述舒适指标施加的权重小,并对在所述评价期间内被施加了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能指标是,节能度越低值越大,节能度越高值越小,
在所述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步骤中,使在所述居住空间的室内人员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对所述节能指标施加的权重小,在室内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对所述节能指标施加的权重大,并对在所述评价期间内被施加了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步骤中,使所述居住空间的最大居住预定人数为Nmax,使所述居住空间的现在的室内人数为N,将施加于所述舒适指标的权重定为W=N/Nmax,来对所述评价期间内的被施加了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步骤中,使所述居住空间的最大居住预定人数为Nmax,使所述居住空间的现在的室内人数为N,使系数为α,其中0<α<1.0,将施加于所述节能指标的权重定为V=1.0-α·(N/Nmax),来对所述评价期间内的被施加了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有人/无人状况检测步骤中,基于来自针对所述居住空间设置的已设系统的信息,检测所述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状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状态指标取得步骤中,取得所述控制状态指标来作为来自居住者的申报值。
10.一种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状态指标取得单元,其取得表示居住空间的现在的控制状态的指标来作为控制状态指标;
有人/无人状况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居住空间中现在有人/无人的状况;以及
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计算单元,其对所述控制状态指标施加与取得该控制状态指标时所述居住空间中有人/无人的状况对应的权重,对作为评价期间决定的特定期间内的被施加了所述权重的控制状态指标进行加算,计算出表示规定的附加价值的实效性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状态指标是表示所述居住空间的现在的舒适性的控制状态的舒适指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状态指标是表示所述居住空间的现在的节能性的控制状态的节能指标。
CN201110151149.6A 2010-05-27 2011-05-26 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262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1302A JP5480016B2 (ja) 2010-05-27 2010-05-27 居住空間における付加価値実効性指標評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0-121302 2010-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2710A true CN102262710A (zh) 2011-11-30
CN102262710B CN102262710B (zh) 2016-06-01

Family

ID=4500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1149.6A Active CN102262710B (zh) 2010-05-27 2011-05-26 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76531B2 (zh)
JP (1) JP5480016B2 (zh)
KR (1) KR101304832B1 (zh)
CN (1) CN102262710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1255A (zh) * 2014-07-16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6950908A (zh) * 2012-08-28 2017-07-14 戴尔斯生活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改善与可居住环境相关联的幸福感的系统、方法以及物件
CN109387286A (zh) * 2017-08-03 2019-02-26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辐射环境评价系统以及辐射环境评价方法
CN109899933A (zh) * 2017-12-06 2019-06-18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冷热感报告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US11649977B2 (en) 2018-09-14 2023-05-16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 remediation
US11668481B2 (en) 2017-08-30 2023-06-06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assessing and/or improving health and well-being
US11763401B2 (en) 2014-02-28 2023-09-19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enhancing wellness associated with habitable environments
US11844163B2 (en) 2019-02-26 2023-12-12 Delos Living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ghting in an office environment
US11898898B2 (en) 2019-03-25 2024-02-13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oustic monitor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5556B2 (ja) * 2011-12-14 2015-07-29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152154B2 (en) 2012-08-01 2015-10-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dimensional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JP6091243B2 (ja) * 2013-02-18 2017-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220556B2 (ja) * 2013-05-28 2017-10-2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電力抑制計画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170756B2 (ja) * 2013-06-21 2017-07-26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要望判別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要望判別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6161488B2 (ja) * 2013-09-25 2017-07-12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施設管理装置および施設管理方法
CN104535109A (zh) * 2014-12-23 2015-04-2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矿井井下热环境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US10247438B2 (en) * 2017-03-20 2019-04-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gnitive climate control based on individual thermal-comfort-related data
JP6817588B2 (ja) * 2019-02-15 2021-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最適オン/オフ時刻算出処理を実行するサーバ、および最適オン/オフ時刻算出処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842A (zh) * 2004-06-25 2005-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用于控制该空调系统的方法
CN101055114A (zh) * 2006-04-14 2007-10-17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控制装置
JP4363244B2 (ja) * 2003-10-30 2009-1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9266B2 (ja) 1991-11-05 2000-06-05 株式会社東芝 空調制御装置
JP3087506B2 (ja) * 1993-04-01 2000-09-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H11257721A (ja) * 1998-03-13 1999-09-24 Toshiba Corp 空調制御装置
JP2000331273A (ja) * 1999-05-19 2000-11-30 Shimizu Corp 住環境評価支援システム
JP2001082782A (ja) 1999-09-13 2001-03-30 Toshiba Corp 空調制御装置
JP2004271093A (ja) * 2003-03-10 2004-09-30 Osaka Gas Co Ltd 施設管理システム
JP4607549B2 (ja) * 2004-11-09 2011-01-05 株式会社山武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JP4680787B2 (ja) * 2006-02-02 2011-05-11 株式会社山武 運用状況評価装置および運用状況評価方法
JP2009080641A (ja) * 2007-09-26 2009-04-16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セキュリティ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3244B2 (ja) * 2003-10-30 2009-1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
CN1712842A (zh) * 2004-06-25 2005-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及用于控制该空调系统的方法
CN101055114A (zh) * 2006-04-14 2007-10-17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控制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908A (zh) * 2012-08-28 2017-07-14 戴尔斯生活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改善与可居住环境相关联的幸福感的系统、方法以及物件
US11587673B2 (en) 2012-08-28 2023-02-21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enhancing wellness associated with habitable environments
US11763401B2 (en) 2014-02-28 2023-09-19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enhancing wellness associated with habitable environments
CN106461255A (zh) * 2014-07-16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6461255B (zh) * 2014-07-16 2019-05-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09387286B (zh) * 2017-08-03 2021-02-2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辐射环境评价系统以及辐射环境评价方法
CN109387286A (zh) * 2017-08-03 2019-02-26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辐射环境评价系统以及辐射环境评价方法
US11668481B2 (en) 2017-08-30 2023-06-06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assessing and/or improving health and well-being
CN109899933B (zh) * 2017-12-06 2020-12-15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冷热感报告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9899933A (zh) * 2017-12-06 2019-06-18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冷热感报告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US11649977B2 (en) 2018-09-14 2023-05-16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 remediation
US11844163B2 (en) 2019-02-26 2023-12-12 Delos Living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ghting in an office environment
US11898898B2 (en) 2019-03-25 2024-02-13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oustic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48637A (ja) 2011-12-08
KR101304832B1 (ko) 2013-09-05
CN102262710B (zh) 2016-06-01
US20110295544A1 (en) 2011-12-01
JP5480016B2 (ja) 2014-04-23
KR20110130339A (ko) 2011-12-05
US8676531B2 (en) 2014-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2710A (zh) 居住空间的附加价值实效性指标评价方法及装置
JP4474975B2 (ja) エリア別環境提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エリア別環境提供制御方法
JP5436692B2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32334B2 (ja) 空調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JP5491891B2 (ja) 機器マネージメ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328595A1 (en) Environmental control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JP5555873B2 (ja) 省エネルギー装置及び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
TWI506581B (zh) 節能評估裝置、節能評估方法、伺服器裝置及程式
JP6026449B2 (ja) 熱負荷推定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JP2010175229A (ja) 空調制御装置
WO2015155978A1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JP5667483B2 (ja) 建物設備運用状態評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128526A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KR20120128049A (ko) 습도 및 엔탈피 기반 건물 환기 제어 방법
US11466885B2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JP681758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最適オン/オフ時刻算出処理を実行するサーバ、および最適オン/オフ時刻算出処理システム
JP2007120889A (ja) 空調制御装置
KR20110074193A (ko) 무선통신을 활용한 센서기반 실내 온열환경 진단 및 제어 방법
Ito et al. A practical case study of HVAC control with MET measuring in HEMS environment
JP2004118366A (ja) 省エネルギー制御システム、省エネルギー制御方法、及び提示受付装置
JP2011075248A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JP2004163088A (ja) エリア別環境提供制御システム
JP5453177B2 (ja) 電力診断システム
KR101698552B1 (ko) 전력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Papadopoulos et al. Indoor thermal comfort analysis for developing energy-saving strategies in build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ZBIL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MATAKE K. K.

Effective date: 201205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5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zbi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Yamatake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