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6749B - 标记单元 - Google Patents

标记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6749B
CN102256749B CN200980151456.5A CN200980151456A CN102256749B CN 102256749 B CN102256749 B CN 102256749B CN 200980151456 A CN200980151456 A CN 200980151456A CN 102256749 B CN102256749 B CN 1022567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ead
distolateral
linkage component
link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14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6749A (zh
Inventor
山内克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56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6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14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 B25B23/15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having a mechanism to mark the work when the selected torque is applied to the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连杆部(14)安装在把手(3)侧。标记部(15)安装在头(5)侧。钢线(16)由具有柔软性和耐压曲性的棒状部件形成,横跨连杆部(14)和标记部(15)地配置。钢线(16)连结链节板(20)和墨盒(27),与链节板(20)的移动联动地使初始位置的墨盒(27)向标记位置移动。到达标记位置的墨盒(27)的印模(39)抵接螺栓(12)而相对螺栓(12)涂敷墨。

Description

标记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转矩扳手上安装的标记单元。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转矩扳手,具有:在转矩扳手的管上安装的铰链;与转矩扳手的头部连结而以铰链为支点进行旋转的连杆;和在该连杆的前端安装的标记部,通过与到达设定转矩的头的动作联动地使标记部工作而在螺栓或螺母上标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7-1897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铰链、连杆和标记部等构成部件来对转矩扳手添加标记功能。
这里,用于实现标记功能的构成部件因转矩扳手的形状等而各种各样,因此难以在与形状等不同的其他转矩扳手之间实现部件的通用化。因此,在转矩扳手添加标记功能的情况下,必须根据转矩扳手的形状等单独制造构成部件,因而制造成本增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可添加标记功能,并且能对形状不同的多个转矩扳手进行安装的标记单元。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标记单元,安装在转矩扳手上,该转矩扳手具有:头部,设有与被紧固部件卡合的卡合部;和操作部,经肘杆机构安装于该头部且在对被紧固部件的紧固力达到预定值时肘杆机构进行动作而相对于头部位移,具备连杆部、标记部和转接部。
连杆部,安装于所述操作部侧。标记部,安装于所述头部侧。转接部,由具有柔软性和耐压曲性的棒状部件形成,横跨上述连杆部和上述标记部而配置。
连杆部具有连杆部件,所述连杆部件对应由肘杆机构的动作所产生的头部和操作部的相对位移而移动。标记部具有墨保持部件,所述墨保持部件保持墨,并且支承于头部,能够在初始位置和标记位置之间移动。转接部连结连杆部件和墨保持部件,与连杆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初始位置的墨保持部件向标记位置移动。到达标记位置的墨保持部件的一端,抵接述被紧固部件而相对被紧固部件涂敷墨。
另外,连杆部也可以具有:相对于操作部固定的轴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轴部件的上述连杆部件;和将该连杆部件与头部连结的连结部件。
在上述构成中,连杆部和标记部分别安装在转矩扳手的头部和操作部,转接部横跨连杆部和标记部地配置。在被紧固部件的紧固作业时,操作者使被紧固部件与卡合部卡合,使操作部旋转而紧固被紧固部件。在对于被紧固部件的紧固力达到预定值时,肘杆机构工作而使操作部相对于头部位移。根据该头部和操作部的相对位移,连杆部件移动,与该连杆部件的移动联动,墨保持部件从初始位置向标记位置移动,墨保持部件的一端抵接被紧固部件而相对被紧固部件涂敷墨。这样,通过将连杆部和标记部安装在转矩扳手的操作部和头部而进行紧固作业,对被紧固部件标记表示用预定的紧固力紧固了被紧固部件的标记,所以能用目视确认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紧固。
此外,由于转接部具有柔软性,因此对于在操作部安装的连杆部,可使标记部移动而安装在头部的任意位置。即,可根据头部和操作部的位置关系,来适当安装连杆部和标记部。另一方面,由于转接部具有耐压曲性,因此能使连杆部件和墨保持部件可靠地联动。这样,通过转接部具有柔软性和耐压曲性,可对形状不同的各种转矩扳手添加标记功能,因此可实现对转矩扳手添加标记功能时的部件的通用化。因而,能对转矩扳手以低成本添加标记功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标记单元,能够添加标记功能,并且能够相对形状不同的多个转矩扳手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标记单元的转矩扳手的图。
图2是标记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标记单元的转矩扳手的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标记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再有,以下说明的上下方向表示图2中的上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标记单元1安装在梅花扳手型的转矩扳手2上。
首先,对转矩扳手2的构成进行说明。
转矩扳手2具有筒状的把手(操作部)3和通过支轴4可旋转地安装在把手3的一端侧以使一部分插入把手3内的头(头部)5等。
把手3具有截面大体椭圆形状的椭圆筒部6和截面大体圆形状的圆筒部7。椭圆筒部6配置在把手3的一端侧,在内部设有肘杆机构8。
头5具有连结部9、中间部10和环部(卡合部)11。连结部9形成为大体椭圆形状,插入椭圆筒部6内而与肘杆机构8连结。连结部9的一端由支轴4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椭圆筒部6上。中间部10从连结部9的一端向斜下方延伸。即,中间部10相对于连结部9的轴向倾斜配置。环部11是环状部件,与中间部10的一端连接。在环部11上,形成有与螺栓(被紧固部件)12的头部或螺母等面接触的卡合面13和贯穿孔(未图示)。
肘杆机构8在螺栓12的紧固作业时在紧固力到达预定值的期间,保持把手3和头5的固定状态,在紧固力到达预定值时解除把手3和头5的固定状态。在通过肘杆机构8来保持把手3和头5的固定状态时,把手3和头5从上方观察大体在一条直线上排列。另一方面,在通过肘杆机构8来保持把手3和头5的固定状态时,即在肘杆机构8工作时,头5对于向把手3施加的紧固力不随动,以支轴4为中心,把手3相对于头5向一个方向(图1中,绕顺时针方向)位移预定角度。
其次,对标记单元1的构成进行说明。
标记单元1的构成包括:在把手3侧安装的连杆部14、在头5侧安装的标记部15、横跨连杆部14和标记部15配置的钢线(转接部)16、连杆部用盖17和标记部用盖18等。
连杆部14具有:大体圆柱状的枢轴(轴部件)19、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枢轴19的链节板(连杆部件)20、连结销(连结部件)21和行程销22等。
枢轴19在将标记单元1安装在转矩扳手2上的安装状态下,在椭圆筒部6的上表面固定。
链节板20是大体L字形的板部件,具有一个端部20a和另一端部20b。链节板20可在沿椭圆筒部6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初始位置和从初始位置向标记方向(图1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标记位置之间移动。在链节板20的另一端部20b上,设有由链节板20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大体圆柱形状的行程销22。
连结销21是大体圆柱形状的部件,与链节板20的一个端部20a和连结部9的另一端连结。连结销21随着头5和把手3的相对位移而使初始位置的链节板20向标记方向旋转地向标记位置移动。
标记部15具有一端侧导引部23、另一端侧导引部24、套筒25、钩26、墨盒(墨储存部件)27和印模套筒(スタンプブツシユ)28等。
一端侧导引部23具有一端侧支承部29和弯曲变形自如的大体圆筒形状的一端侧钢管30。一端侧支承部29在中间部10的一端侧固定。一端侧钢管30的一端向后部11的贯穿孔延伸,另一端由一端侧支承部29支承。
另一端侧导引部24具有另一端侧支承部31和弯曲变形自如的大体圆筒形状的另一端侧钢管32。另一端侧支承部31为大体四边形状,在中间部10的另一端侧固定。在另一端侧支承部31的一端侧形成有一端侧贯穿孔33。此外,在另一端侧支承部31的另一端侧,设有与一端侧贯穿孔33同心地配置,且比一端侧贯穿孔33直径小的另一端侧贯穿孔34。另一端侧钢管32的一端与另一端侧支承部31的另一端侧连接。另一端侧钢管32设定为内径与另一端侧贯穿孔34大体相同的大小,并且,另一端侧平缓地弯曲延伸。
套筒25为大体圆筒形状,外径设定为与一端侧贯穿孔33的直径大体相同,内径设定为与另一端侧贯穿孔34的直径大体相同的大小。套筒25插入一端侧贯穿孔33,在一端侧贯穿孔33内滑行移动。
钩26是大体环状的部件,与套筒25的一端侧连接。钩26的外径设定为比一端侧贯穿孔33的直径大,内径设定为与另一端侧贯穿孔34的直径大体相同的大小。此外,在钩26的外侧部,螺合有在与钩26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顶丝(イモネジ)35,在钩26的一个端面设有凸部(未图示)。
墨盒27的构成包括:大体圆筒形状的墨盒主体36、调整螺钉37、转接芯38、在转接芯38的一端设置的印模(一端)39等。墨盒27由钩26支承,与钩26的移动联动地在初始位置和标记位置之间移动。
墨盒主体36内装渗入有墨的大体圆柱状的海绵40,在一端侧支承部29和另一端侧支承部31之间配置。在墨盒主体36的另一端部内侧面切出内螺纹。
调整螺钉37具有大体圆柱状的一端部41和比该一端部41外径大的另一端部42。在一端部41的外侧面切出外螺纹,在另一端部42设有与钩26的凸部装卸自如地卡合的凹部43,调整螺钉37的一端部41与墨盒主体36的另一端部内侧面螺合,封闭墨盒主体36的另一端。调整螺钉37的另一端部42与钩26的一端侧相对配置。调整螺钉37和墨盒主体36,通过使调整螺钉37相对于墨盒主体36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可调整从墨盒主体36的一端到调整螺钉37的另一端的长度。
转接芯38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具有:由具有柔软性和耐压曲性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大体圆筒形状的外筒;和插入该外筒内且渗入墨的内芯。转接芯38的一端侧插入一端侧导引部23内,另一端侧插通海绵40的一端部。内芯具有通过毛细管现象使海绵40的墨向印模39移动的功能,例如,由具有毛毡和/或纤维集束体和/或连通孔的合成树脂等形成。
印模39由毛毡等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且储存从内芯供给的墨。印模39和内芯的墨通过由毛细管现象吸取海绵40的墨来进行补充。再有,印模39可以是将能含有墨的海绵状多孔质橡胶和/或细树脂捆扎的笔状部件。
印模套筒28由具备润滑性(对于其他部件的滑动性)的大体环状的部件(例如黄铜)形成而固定在转接芯38。印模套筒28配置在一端侧钢管30内,可与转接芯38一同在一端侧钢管30内移动。
钢线16是具有柔软性和耐压曲性的大体棒状的部件,一端通过顶丝35与钩26卡合,另一端固定在行程销22。钢线16插通钩26和套筒25及另一端侧导引部24,且插入于在另一端侧导引部24的另一端侧弯曲而沿把手3配置的铜管44。即,钢线16由钩26、套筒25、另一端侧导引部24和铜管44导引而沿头5和把手3延伸。钢线16与链节板20的旋转移动联动地使墨盒27在初始位置和标记位置之间移动。
铜管44是具有润滑性的截面大体圆筒形状的部件,经安装部件固定在椭圆筒部6上。为了使钢线16向与轴向相交的方向的移动抑制为最小限度,将铜管44的内径设定为与钢线16的外径大体相同的大小。在铜管44内插入钢线16,导引沿把手3的钢线16的移动。
连杆部用盖17是截面大体コ字形的树脂部件,通过安装螺钉45装卸自如地固定在椭圆筒部6的上表面。连杆部用盖17在固定于椭圆筒部6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连杆部14。
标记部用盖18是截面大体コ字形的树脂部件,通过滚花螺钉46、47装卸自如地固定在一端侧支承部29和另一端侧支承部31。标记部用盖18在固定于一端侧支承部29和另一端侧支承部31的状态下覆盖套筒25、钩26、调整螺钉37和墨盒主体36等。再有,标记部用盖18不限于为树脂部件的情况,也可以是铝或铜等其他材质。
滚花螺钉46、47在头部侧面形成参差不齐状的防滑部,在标记部用盖18的装卸时可不使用工具等来拧紧、松缓。
在如此构成的标记部15中,墨盒27在位于初始位置时,套筒25的另一端配置在一端侧贯穿孔33的另一端,墨盒主体36的一端从一端侧支承部29远离地配置,印模39的一端与环部11的贯穿孔相对。另一方面,在墨盒27位于标记位置时,套筒25的另一端配置在一端侧贯穿孔33的一端侧,墨盒主体36的一端与一端侧支承部29抵接,印模39的一端从卡合面13稍突出。
其次,对标记单元1向转矩扳手2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连杆部14配置在椭圆筒部6上,用连结销21将链节板20的一端部20a和连结部9的另一端连结。再有,在椭圆筒部6上设有允许与肘杆机构8的动作相伴的连结销21的移动的大体椭圆形状的贯穿孔48。其次,使标记部向头5侧移动,使一端侧导引部23和另一端侧导引部24固定在中间部10的安装位置。这里,所谓安装位置是一端侧钢管30的一端与环部11的贯穿孔相对的位置。而且,设定为,使调整螺钉37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调整从墨盒主体36的一端到调整螺钉37的另一端的长度,在使链节板20向标记位置移动时印模39的一端贯穿环部11的贯穿孔而可从卡合面13稍突出。
对于使用安装有标记单元1的转矩扳手2进行螺栓12的紧固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进行螺栓12的紧固时,操作者通过未特别地图示的把手3侧的紧固转矩调整机构而将紧固转矩预设为期望的值,使螺栓12与环部11卡合。此时,通过肘杆机构8来保持把手3和头5的固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头5和把手3的各自的中心轴在直线上排列,链节板20和墨盒27皆设定于初始位置。在墨盒27位于初始位置时,印模39和螺栓远离地配置。即,在使螺栓12与环部11卡合的状态下,对螺栓12不涂敷墨。
在使把手3向一个方向(图1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而紧固螺栓12时,紧固力到达预设的转矩,肘杆机构8动作。在肘杆机构8动作时,解除把手3和头5的固定状态,把手3相对于头5位移预定角度。随着头5和把手3的相对位移,连结销21以枢轴19为中心使初始位置的链节板20向标记方向旋转而向标记位置移动,与该链节板20的旋转移动联动地使与该行程销22连结的钢线16沿把手3和头5移动,初始位置的墨盒27设定为标记位置。再有,由于设定为从枢轴19到行程销22的距离比连结销21和枢轴19之间的距离大,因此以枢轴9为中心的链节板20的旋转移动所产生的行程销22的移动量比连结销21的移动量增大。在墨盒27设定在标记位置时,印模39的一端从卡合面13稍突出,抵接与环部11卡合的螺栓12的侧面。这样,在螺栓12上涂敷印模39的墨,制作表示相对螺栓12用预设的紧固转矩进行了紧固作业的标志。
在结束螺栓12的紧固时,肘杆机构8回到动作前的状态(保持把手3和头5的固定状态的状态),头5和把手3从上方观察大体在一条直线上排列。这样,链节板20和墨盒27皆回到初始位置。
此外,松缓滚花螺钉46、47而取下标记部用盖18,解除调整螺钉37和钩26的卡合,使墨盒主体36向远离一端侧支承部29的方向移动,通过从一端侧导引部23拔出转接芯38和印模39,从而可取下墨盒27。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连杆部14安装在椭圆筒部6,并且,将标记部15安装在中间部10而进行螺栓(或螺母)12的紧固作业,从而对螺栓12标记表示用预定的紧固力紧固了螺栓12的标志,所以能用目视确认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紧固。
此外,由于钢线16具有柔软性,因此可相对于在把手3安装的连杆部14,使标记部15移动而安装在头5的任意位置。即,可根据头5和把手3的位置关系,来适当安装连杆部14和标记部15。另一方面,由于钢线16具有耐压曲性,因此能可靠地使链节板20和墨盒27联动。这样,由于钢线16具有柔软性和耐压曲性,因此可对形状不同的各种转矩扳手2添加标记功能,因此可实现对转矩扳手2添加标记功能时的部件的通用化。因此,能以低成本对转矩扳手2添加标记功能。
此外,由于操作者可不使用工具等地取下墨盒27,因此能容易地更换墨盒27。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将标记单元1安装在梅花扳手型转矩扳手2上的情况,但这是一个实例,也可在形状不同的其他转矩扳手上安装。例如,在中间部10相对于把手3的轴向的倾斜各不相同的转矩扳手上安装的情况下,只要与中间部10的倾斜一致地使钢线16变形即可。此外,在从环部11到把手3的距离即中间部10的轴向的长度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只要与中间部10的轴向的长度一致地适当调整转接芯16的长度即可。
此外,虽然说明了在环部11设置贯穿孔而使一端侧钢管30的一端向贯穿孔延伸,使印模39的一端与螺栓12的侧面抵接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以一端侧钢管30的一端位于环部11的上方的方式使一端侧钢部30变形,使印模39的一端与螺栓12的上表面抵接。
以上,虽然对适用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构成该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即,本领域技术人员等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完成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和应用技术等显然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在对被紧固部件的紧固力达到预定值时肘杆机构动作而使操作部相对于头部位移的转矩扳手。
符号说明:
1  标记单元
2  转矩扳手
3  把手(操作部)
5  头(头部)
8  肘杆机构
11 环部(卡合部)
12 螺栓(被紧固部件)
14 连杆部
15 标记部
16 钢线(转接部)
19 枢轴(轴部件)
20 链节板(连杆部件)
21 连结销(连结部件)
27 墨盒(墨储存部件)
39 印模(一端)

Claims (2)

1.一种标记单元,安装在转矩扳手上,该转矩扳手具有:头部,设有与被紧固部件卡合的卡合部;和操作部,经肘杆机构安装于该头部且在对上述被紧固部件的紧固力达到预定值时上述肘杆机构进行动作而相对于上述头部位移,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杆部,安装于所述操作部侧;
标记部,安装于所述头部侧;和
转接部,由具有柔软性和耐压曲性的棒状部件形成,横跨上述连杆部和上述标记部而配置,
上述连杆部具有连杆部件,所述连杆部件对应由上述肘杆机构的动作所产生的上述头部和上述操作部的相对位移而移动,
上述标记部具有墨保持部件,所述墨保持部件保持墨,并且支承于上述头部,能够在初始位置和标记位置之间移动,
上述转接部连结上述连杆部件和上述墨保持部件,与上述连杆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上述初始位置的上述墨保持部件向上述标记位置移动,
到达上述标记位置的上述墨保持部件的一端,抵接上述被紧固部件而对该被紧固部件涂敷上述墨,
所述转接部沿着所述操作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杆部,具有:相对于上述操作部固定的轴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轴部件的上述连杆部件;和将该连杆部件与上述头部连结的连结部件。
CN200980151456.5A 2008-12-26 2009-12-24 标记单元 Active CN102256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5352 2008-12-26
JP2008335352A JP5448033B2 (ja) 2008-12-26 2008-12-26 マーキングユニット
PCT/JP2009/071451 WO2010074152A1 (ja) 2008-12-26 2009-12-24 マーキング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6749A CN102256749A (zh) 2011-11-23
CN102256749B true CN102256749B (zh) 2013-10-02

Family

ID=42287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1456.5A Active CN102256749B (zh) 2008-12-26 2009-12-24 标记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48033B2 (zh)
CN (1) CN102256749B (zh)
WO (1) WO2010074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25418B2 (ja) * 2011-08-31 2015-05-27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マーキングトルクレンチ
JP5988158B2 (ja) * 2012-10-31 2016-09-07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マーキングトルクレン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09371A (en) * 1960-05-11 1961-11-21 Albert O Hines Automatic work marking means for predetermined torque release wrench
US3662629A (en) * 1970-07-13 1972-05-16 Christopher James Lance Combined wrench and marking device
US3667327A (en) * 1970-07-13 1972-06-06 Christopher James Lance Manually operated marking torque wrench
US3693483A (en) * 1971-04-12 1972-09-26 Oakley Butler Palmer Torque power wrench marking device
JPS52104199U (zh) * 1976-02-06 1977-08-08
JPH0739561Y2 (ja) * 1988-12-01 1995-09-1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マーカー内蔵型トルクレンチ
US5390573A (en) * 1993-04-30 1995-02-21 Detroit Tool Industries Corporation Fastening system for torque limited fasteners
JP3621438B2 (ja) * 1994-03-22 2005-02-16 株式会社東日製作所 捺印式トルクレンチ
JP4489681B2 (ja) * 2005-10-13 2010-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マーカ内蔵型ソケットレンチ及びマーカ液供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55315A (ja) 2010-07-15
CN102256749A (zh) 2011-11-23
JP5448033B2 (ja) 2014-03-19
WO2010074152A1 (ja)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6749B (zh) 标记单元
CN201055983Y (zh) 转轮式替换起子的推出导正装置
TW309463B (zh)
CN1730191A (zh) 设有用于夹持被弯折细长工件的夹具的折弯机模具
CN105856905A (zh) 自动铅笔
CS274436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plate's whirling on rotary printing presses forme cylinder
CN104289566A (zh) 用于向右和向左弯曲细长工件的模具加对立模具型的弯曲机
CN102143851A (zh) 用于装配和拆卸轮胎的装置
KR101062267B1 (ko) 스틸관체 벤딩을 위한 다축 벤딩기
CN2268628Y (zh) 自动铅笔
CN102788209A (zh) 连接用夹紧装置
CN107871999A (zh) 挤压工具定位器和挤压工具
CN203019815U (zh) 一种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的版夹装置
JP5988158B2 (ja) マーキングトルクレンチ
CN100402317C (zh) 卡合装置以及转印用具
CN101939195B (zh) 风挡刮雨器装置
EP1743741A2 (en) Locking vise for pipes
KR102021371B1 (ko) 차량 램프용 스탬프 장치
CN201497467U (zh) 可进行快速选择的厚薄规
CN217355059U (zh) 一种汽车方向机的外接头
CN113580824B (zh) 弯管标识打印设备和标识打印方法
CN105369465A (zh) 一种选针器
CN209773154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弯管机
JP2007015358A (ja) オフセット輪転印刷機のインキング装置
CN201824639U (zh) 一种用于印刷机上印版的斜向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