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8209A - 连接用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用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8209A
CN102788209A CN2012101535599A CN201210153559A CN102788209A CN 102788209 A CN102788209 A CN 102788209A CN 2012101535599 A CN2012101535599 A CN 2012101535599A CN 201210153559 A CN201210153559 A CN 201210153559A CN 102788209 A CN102788209 A CN 102788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traint zone
end side
fastening
block piece
over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35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8209B (zh
Inventor
矢沢加代子
小见户拓
铃木纯弥
荒川纯一
武田大
中田裕明
北浦启一
栗野仁
河合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GYO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Chuo Hatsujo KK
Takag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GYO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Chuo Hatsujo KK
Takag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GYO CO Ltd, Honda Motor Co Ltd, Chuo Hatsujo KK, Takag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88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8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8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8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02Hose-clips
    • F16L33/08Hose-clips in which a worm coacts with a part of the hose-encircling member that is toothed like a worm-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Joints That Cut Off Fluids, And Hos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阻挡件(8)来进行将紧固带(3)对被紧固部(2)的紧固力维持一定这样的质量管理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通过对螺钉(5)进行旋转操作,使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在一端部侧(3A)的上表面进行相对滑动,但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受到阻挡件(8)的限制。因此,通过使用设定了紧固扭矩的紧固工具,在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受到阻挡件(8)限制的位置,能对紧固带(3)施加一定的紧固力。由此,能进行将紧固带(3)对被紧固部(2)的紧固力维持一定这样的质量管理,保证连接用夹紧装置(1)的高质量,并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Description

连接用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管状构件与金属管等连接时通过将紧固带卷绕在这些被紧固部上并使紧固带缩径变位而以一定的紧固力进行卷紧的连接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连接用夹紧装置中,已知有软管夹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蜗轮式软管夹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或单纯的软管夹子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在专利文献1中,以压接软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弯曲的插入罩与带之间设有作为偏压装置的板簧,从而减少软管夹具的内表面附着在软管外表面上的趋势。由此,将即使在使用期限之后软管也不会产生泄漏的、能高精度地进行调整的软管夹具具体化。
在专利文献2中,将设置在外侧带上、与蜗轮啮合的齿轮槽列形成为截面呈矩形波状,从而抑制外侧带的截面积减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
专利文献3中,将软管紧固在管子等上的带条和包括蜗轮的外套由硬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从而实现整体的轻量化。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平7―267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61―2449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3―28366号公报
连接用夹紧装置中,出于维持质量的观点,需要对紧固带的紧固力进行管理,但专利文献1~3均不具备进行将紧固力保持一定这样的质量管理的手段,因此,在对被紧固部的紧固力这点上,产品容易产生偏差,有可能成为保证产品质量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用夹紧装置,该连接用夹紧装置通过设置阻挡件,将紧固带的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限制在一定值,能进行将紧固带对被紧固部的紧固力保持一定这样的质量管理,能保证高质量。
(关于技术方案1)
有端环状的紧固带在一端部侧的切线方向设有外套,并将另一端部侧收容在外套内。螺钉配置成在外套内能旋转操作。
齿列部由与螺钉的螺旋齿啮合的多个齿部构成,该多个齿部设置于在外套的内部与紧固带的一端部侧的上表面重叠的另一端部侧,其沿宽度方向横切紧固带,并沿长度方向并排配置。在利用紧固工具对螺钉进行旋转操作时,使另一端部侧在一端部侧的上表面进行相对滑动,从而使紧固带为了紧固而进行缩径。
将阻挡件安装于另一端部侧,在螺钉对紧固带的紧固结束时,使外套的一端部与阻挡件抵接,从而限制紧固带的另一端部侧相对于一端部侧的滑动量。
技术方案1的结构中,通过对螺钉进行旋转操作,使紧固带的另一端部侧在一端部侧的上表面进行相对滑动,但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受到阻挡件的限制。因此,作为通常的概念,只要预先求出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与对被紧固部的紧固力之间的关系,就能通过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来设定一定的紧固力。
一般而言,如气动起子等紧固工具那样,在对紧固带进行紧固时,由于对紧固工具设定了一定的紧固扭矩,因此,在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达到被阻挡件限制的位置,能对被紧固部施加一定的紧固力,并结束螺钉的紧固工序。
由此,能实现将紧固带对被紧固部的紧固力保持一定的质量管理,从而能保证连接用夹紧装置的高质量。而且,不必目测阻挡件与外套的抵接,能快速结束螺钉的紧固工序,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关于技术方案2)
紧固带将另一端部侧的前端作为伸出端,在紧固带的与伸出端相对应的位置上附设有标识线,在紧固带的紧固结束时,伸出端到达标识线,从而能目测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
在技术方案2中,通过标识线,能目测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因此,配合阻挡件对滑动量的限制,能双重地确认紧固带的紧固力,能进行没有失误的、可靠的质量管理。
(关于技术方案3)
紧固带将另一端部侧的前端作为伸出端,在紧固带的与伸出端相对应的位置上,一列地设有直线状排列的多个小突部作为目测部,在紧固带的紧固结束时,伸出端到达目测部,从而能目测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
在技术方案3中,通过目测部,能目测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因此,与技术方案2相同,能双重地确认紧固带的紧固力,能进行没有失误的、可靠的质量管理。
(关于技术方案4)
紧固带将另一端部侧的前端作为伸出端,在紧固带的与伸出端相对应的位置上,一列地设有细线状的凸条部作为目测部,在紧固带的紧固结束时,伸出端到达目测部,从而能目测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
在技术方案4中,通过目测部,也能目测另一端部侧的滑动量,因此,与技术方案2相同,能双重地确认紧固带的紧固力,能进行没有失误的、可靠的质量管理。
(关于技术方案5)
阻挡件是金属制的矩形板,其在两端具有折弯部,并包括在夹在折弯部之间的一侧端立设的突边部。在安装矩形板时,一边使突边部与齿部、或设于另一端部侧的安装孔卡合,一边将折弯部铆接于另一端部侧。
在技术方案5中,能利用结构比较简单的矩形板构成阻挡件,因此,整体结构不会复杂化,也有利于成本。而且,通过使突边部与齿部或安装孔卡合,能使矩形板相对于紧固带的另一端部侧定位。
(关于技术方案6)
外套形成为具有作为被卡合部的开口边缘部的筒状,阻挡件具有在紧固带的紧固结束时与外套的开口边缘部相遇而卡合的缺口状的切缝部。
在技术方案6中,在紧固带的紧固结束时,阻挡件与外套经由切缝部相遇,因此,能容易地确认紧固带的紧固结束。
(关于技术方案7)
阻挡件构成压扁构件,在螺钉对紧固带的紧固结束稍前,阻挡件以与外套抵接的状态进行移动,自身发生塑性变形来缓解阻挡件从外套受到的冲击。
在技术方案7中,通过设置压扁构件,能吸收并缓解阻挡件对外套的冲击,因此,不会有过度的拉伸载荷从阻挡件传递给紧固带,能减轻对被紧固部的不良影响。
(关于技术方案8)
阻挡件的压扁构件是包括铆接于另一端部侧的折弯部、以及与齿部卡合的突边部的金属制的矩形板,通过对矩形板的两端部进行镂空来形成孔部以进行瘦身化,容易塑性变形。
技术方案8中,通过压扁构件的矩形板瘦身化而容易塑性变形,能充分缓解阻挡件从外套受到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外套与阻挡件抵接之前的连接用夹紧装置及阻挡件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2(a)是沿图1的Sa―Sa的横向剖视图,图2(b)是图1所示的R1方向的向视图(实施例1)。
图3是对外套内的螺钉进行旋转操作的气动起子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4(a)是表示外套与阻挡件抵接时的连接用夹紧装置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R2方向的向视图(实施例1)。
图5(a)、图5(b)是构成阻挡件的矩形板的立体图(实施例2),图5(c)是阻挡件的立体图(变形例)。
图6(a)是压扁构件的立体图,图6(b)是安装在另一端部侧的压扁构件的俯视图(实施例3)。
图7是与外套抵接的压扁构件的仰视图(实施例3)。
图8是与外套抵接而发生塑性变形的压扁构件的俯视图(实施例3)。
图9(a)、图9(b)是表示紧固带的紧固时间与拉伸载荷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实施例3)。
图10是表示压扁构件的立体图(实施例4)。
图11(a)是表示压扁构件的展开图,图11(b)是表示压扁构件的立体图(实施例5)。
图12是表示压扁构件的立体图(实施例6)。
图13是表示压扁构件的立体图(实施例7)。
图14(a)~图14(e)是取代标识线的目测部的俯视图(变形例),图14(f)是沿图14(e)的V―V线的纵向剖视图(变形例)。
(标号说明)
1   连接用夹紧装置
2   被紧固部
3   紧固带
3A  紧固带的一端部侧
3B  紧固带的另一端部侧
3m  安装孔
3S  紧固带的伸出端
4   外套
4d  外套的开口边缘部(被卡合部)
5   螺钉
5s  螺旋齿
6   齿列部
6a  齿部
7标  识线
7a、7D  紧固上限位置
7b、7E  紧固下限位置
7A  目测部
7B、7C  小突部
7M、7N  凸条部
8  阻挡件
8A、13p  阻挡部
9  矩形板
9a、9b  折弯部
9c  突边部
9j、9k  长圆孔(孔部)
9E  第一缺口槽
9F  第二缺口槽
9G  连通槽(切缝部)
9s  矩形板的一端部
13  压扁构件
10  气动起子(紧固工具)
Sp  塑性变位区域
Ws  宽度方向
Wt  圆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连接用夹紧装置,通过各实施例对可实现将紧固带的紧固力维持在一定值的质量管理的结构进行具体化。
[实施例]
[实施例1的结构]
基于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1进行说明。
图1中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尤其适用于软管等的被紧固部2需要较大面压的紧固力的情况,例如,对于带增压器的发动机(未图示),适用于为了提高空气的填充率而将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与进气管(均未图示)连接的情况。以下,对被紧固部2的卷紧力和紧固力以彼此相同的意思进行使用。
连接用夹紧装置1包括有端环状的紧固带3,以环绕被紧固部2进行紧固。紧固带3例如由SUS304系的不锈钢钢板等弹性材料形成为具有所需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的带状。
例如,如图1所示,在紧固带3的一端部侧3A,在一端部侧3A的大致切线方向上安装有筒状的外套4。如图2(a)所示,外套4具有圆顶部4a和从圆顶部4a的基底部开始延伸的两侧的安装边4b。将两侧的安装边4b相对于一端部侧3A的背面3s朝内侧折弯,例如,利用凸焊将外套4固定于一端部侧3A。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利用铆接将安装边4b固定于一端部侧3A,以取代凸焊。
螺钉5由六角头部5a和具有螺旋齿5s的轴部5b构成,螺钉5配置成能在外套4内旋转操作轴部5b。
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在外套4的内部与一端部侧3A的上表面3t重叠(参照图2(a))。如图1所示,在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设有由与螺钉5的螺旋齿5s啮合的多个齿部6a构成的齿列部6。齿列部6的齿部6a是细长的切缝,在宽度方向上横切紧固带3,并沿着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隔并排配置。
以下,对于紧固带3的一端部侧3A及另一端部侧3B,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均不再附带紧固带3,而仅以一端部侧3A及另一端部侧3B进行说明。
随着对螺钉5的旋转操作,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在一端部侧3A的上表面进行相对滑动,从而紧固带3进行缩径,对被紧固部2进行卷紧(参照图1)。
如图2(b)所示,紧固带3将另一端部侧3B的前端作为伸出端3S,在紧固带3的与伸出端3S相对应的位置上附设有以各种色彩涂装的标识线7。
当紧固带3的卷紧结束时,通过伸出端3S到达后述的标识线7,能目测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
标识线7例如形成为紧固上限位置7a和紧固下限位置7b这上下两根线,只要伸出端3S位于紧固上限位置7a与紧固下限位置7b之间的区域内,就表明紧固带3对被紧固部2的紧固力正常。
另外,对于紧固上限位置7a和紧固下限位置7b,也可以在形成为彩色的基础上利用冲压加工等形成细长的有底槽状的凹坑。此外,标识线7也可以由荧光涂料等形成,从而即使在暗处也能目测。
在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的与外套4相对的位置设有阻挡件8(参照图1)。阻挡件8是金属制的矩形板9,其包括:中央的主体部9d;形成于主体部9d的两端部的折弯部9a、9b;以及立设于主体部9d的一侧端面部的突边部9c。
将矩形板9作为阻挡件8安装于另一端部侧3B时,一边将突边部9c与齿部6a卡合一边将折弯部9a、9b铆接于另一端部侧3B。在此情况下,折弯部9a、9b也可以在铆接的基础上利用焊接安装于另一端部侧3B。
在螺钉5的紧固工序中,对螺钉5进行旋转操作时,作为一个示例,将图3所示的气动起子10用作紧固专用工具。
对气动起子10设定一定的紧固扭矩,通过对起子主体10a内提供压缩空气,经由扳机10c驱动带叶片的传动轴(未图示)旋转,从而以一定的紧固扭矩对嵌入有螺钉5的六角头部5a的扳手头部10b进行旋转操作。
由此,对螺钉5朝图1的箭头Y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使螺旋齿5s推压齿列部6的齿部6a,使另一端部侧3B在一端部侧3A的上表面朝图1的箭头Z方向进行相对滑动,从而使紧固带3缩径以对被紧固部2进行卷紧。
然后,在紧固带3卷紧结束时,如图4(a)所示,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与矩形板9的一端部9s抵接,从而限制另一端部侧3B相对于一端部侧3A的滑动量,阻止螺钉5的旋转操作。
由于螺钉5的旋转被阻止,因此,尽管扳手头部10b仍然受到气动起子10的驱动力,但在维持旋转施力的状态下以一定的紧固扭矩对螺钉5进行紧固。在此时刻,操作人员使扳手头部10b与气动起子10一起脱离螺钉5,从而结束螺钉5的紧固工序。
此时,如图4(b)所示,通过目测伸出端3S处于紧固上限位置7a和紧固下限位置7b之间的区域内,能判断紧固带3对被紧固部2的紧固力是否合适。
[实施例1的效果]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对螺钉5的旋转操作,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在一端部侧3A的上表面进行相对滑动,但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被阻挡件8(矩形板9)限制。
此时,在使用气动起子10等紧固工具对紧固带3进行紧固时,对紧固工具设定了一定的紧固扭矩。因此,在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受到阻挡件8限制的位置,即可对被紧固部2施加一定的紧固力,螺钉5的紧固工序结束。
由此,能实现将紧固带3对被紧固部2的紧固力保持一定的质量管理,从而能保证连接用夹紧装置1的高质量。而且,不必目测阻挡件8与外套4的抵接,能快速结束螺钉5的紧固工序,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尤其是,将阻挡件8设为矩形板9,因此,紧固结束时,外套4与阻挡件8的抵接状态为面接触,因而与以点接触或线接触进行抵接的结构不同,能缓解紧固带3的歪斜,防止偏向一端侧方向。
此外,利用伸出端3S所在的标识线7,能目测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因此,配合阻挡件8对滑动量的限制,能双重地确认紧固带3的紧固力,能进行没有失误的、可靠的质量管理。
此外,能利用结构比较简单的矩形板9构成阻挡件8,因此,整体结构不会复杂化,也有利于成本。而且,能利用使突边部9c与齿部6a卡合这样简单的结构来使阻挡件8相对于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定位。
[实施例2]
图5(a)、图5(b)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阻挡件8的一端部9s,在主体部9d的两侧形成有第一缺口槽9E,且在折弯部9a、9b形成有第二缺口槽9F(参照图5(a))。
在将矩形板9的折弯部9a、9b向另一端部侧3B铆接时,第一缺口槽9E与第二缺口槽9F重叠,使连通槽9G形成为缺口状的切缝部(参照图5(b))。然后,在紧固带3卷紧结束时,如图5(b)的点划线所示,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作为被卡合部与连通槽9G相遇而进行卡合。另外,也可以将紧固带3中的齿部6a的间隙形状和突边部9c的前端形状设定为相同,使突边部9c没有松动地、可靠地与齿部6a卡合,由此实现阻挡件8的定位。
[实施例2的效果]
在实施例2中,在紧固带3的卷紧结束之前,随着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与阻挡件8的连通槽9G卡合,阻挡件8与外套4通过连通槽9G而相遇,因此,能容易确认紧固带3的紧固结束。
图5(c)表示实施例2的变形例。该变形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折弯部9a、9b的外侧端部从一端部9s开始延长,在两侧形成侧端部9H、9J。
由此,在紧固带3的卷紧结束之前,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如点划线所示那样,沿侧端部9H、9J的长度方向滑动而与连通槽9G卡合。
因此,当紧固带3的卷紧力变大时,即使变形力施加于外套4,由于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被侧端部9H、9J限制,因此,成为不动状态,能获得抑制外套4发生开口的强度加强效果。
此外,通过将侧端部9H、9J设定为规定的延长尺寸Th,根据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在侧端部9H、9J所占的位置,能在最大紧固力至最小紧固力的范围内判断紧固带3的紧固力。
[实施例3]
图6至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阻挡件8构成为兼作压扁构件13。
如图6(a)所示,作为阻挡件8的矩形板9在一个折弯部9a至主体部9d形成有长圆的通孔9f,在另一个折弯部9b至主体部9d形成有长圆的通孔9g。
矩形板9的主体部9d形成有作为孔部的小圆孔9h和小圆孔9h两侧的长圆孔9j、9k,通过镂空而瘦身化。
矩形板9中,成为突边部9c相反侧的一端部9s兼作阻挡部8A。此外,矩形板9中,将通孔9f、9g、小圆孔9h及长圆孔9j、9k的配置区域设为塑性变位区域Sp。当受到一定值以上的载荷时,塑性变位区域Sp作为容易压曲变形的可压扁区域发挥作用,如后所述,将该压曲变形作为塑性变形进行说明。
矩形板9与实施例1相同,将折弯部9a、9b铆接于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与此同时,将折弯部9a、9b的留在阻挡部8A的留置部分8B利用焊接等安装方法固定于另一端部侧3B(参照图6(b)及图7)。阻挡部8A的留置部分8B也可仅铆接于另一端部侧3B。
在将紧固带3紧固在被紧固部2上时,使用图3的气动起子10,与实施例1相同地对螺钉5进行旋转操作。
由此,在紧固带3的卷紧结束稍前,压扁构件13一边与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抵接一边移动。
在此过程中,如图8所示,外套4一边使折弯部9a、9b朝另一端部侧3B滑动,一边使压扁构件13发生塑性变形而停止,紧固带3相对于被紧固部2的卷紧结束。
[实施例3的效果]
实施例3中,在螺钉5的旋转操作时,通过压扁构件13的塑性变形,吸收、缓解阻挡件8从外套4受到的冲击,不会有过度的拉伸载荷从阻挡件8传递给紧固带3。因此,能减少紧固带3咬入被紧固部2、或施加局部的紧固力而使被紧固部2的载荷分布变得不均等这样的不良影响。
顺便说一下,图9(a)、图9(b)所示的曲线图是表示紧固带3的紧固时间R与紧固带3所受到的拉伸载荷W之间关系的图。
图9(a)的曲线图是仅设置阻挡件8的情况,图9(b)的曲线图是使阻挡件8兼作压扁构件13的情况。
在图9(a)中,当阻挡件8与外套4抵接时,如标号M所示,拉伸载荷W在短时间内作为较大的负载尖峰状上升。与此相对,图9(b)中,当压扁构件13与外套4抵接时,如标号N所示,拉伸载荷W的上升极其缓慢,可见大幅缓解了阻挡件8作用于外套4的冲击力。
[实施例4]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作为阻挡件8的矩形板9上,设置矩形孔9m、9n以取代通孔9f、9g,并将其宽度区域作为塑性变位区域Sp。
此外,在构成压扁构件13的矩形板9的主体部9d上,形成U字形的缺口部9p及位于缺口部9p两侧的纵向孔部9q、9t,以取代实施例3的小圆孔9h及长圆孔9j、9k
即使采用上述结构,也能获得与实施例3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5]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a)所示,在阻挡件8的基端部以板状延伸的方式形成长形的阻挡部8A。
在与阻挡部8A相邻的主体部9d上,形成有彼此与突边部9c平行的两根折缝线8v、8w。通过使主体部9d沿着折缝线8v、8w分别以一定的倾斜角(参照图11(b)的θ)朝外部鼓出,就能设置相对于阻挡部8A倾斜的倾斜部8y。此外,在矩形板9的主体部9d的包含实施例4的缺口部9p及纵向孔部9q、9t的区域形成有较大的矩形的切口部9u。
在将阻挡件8安装于紧固带3的另一端部侧3B时,如图11(b)所示,将矩形板9的折弯部9a、9b折弯而铆接于另一端部侧3B,从而构成压扁构件13,且将阻挡部8A的留置部分8B铆接于另一端部侧3B,并利用焊接等安装方法进行固定。
即使采用上述结构,也能获得与实施例3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6]
图1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实施例6的压扁构件13包括:利用铆接等固定于另一端部侧3B的金属制的板部13a;以及在板部13a的一端部以并排状态延伸设置并作为阻挡部13p发挥作用的左右筒状部13b、13c。
在板部13a的另一端部,以一体延伸的方式形成有转位板部13d,该转位板部13d具有卷形部13j,该卷形部13j具有较小的厚度T和一定的宽度L。
卷形部13j是在将转位板部13d一折二时在前端部产生的圆弧状的弯曲部,当转位板部13d在长度方向H上受到推压时,卷形部13j连续受到塑性变形而朝相同方向H前进。
在转位板部13d的前端两侧一体地延伸设置有左右并排的管状的滑动部13e、13f,它们分别插入管状部13b、13c内。滑动部13e、13f的前端部13g、13h从筒状部13b、13c的前端朝外部突出一定的长度K,从而与外套4相对。
即使采用上述结构,也能获得与实施例3相同的效果。
在使用图3的气动起子10对螺钉5进行旋转操作时,在紧固带3的紧固结束稍前,压扁构件13在使滑动部13e、13f的前端部13g、13h与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保持抵接的情况下进行推压。
由此,滑动部13e、13f在筒状部13b、13c内朝箭头J方向进行滑动,在前端部13g、13h与筒状部13b、13c的前端处于同一个面上的位置时,套筒4使开口边缘部4d与筒状部13b、13c的前端抵接而停止。
在此过程中,转位板部13d使卷形部13j从双点划线的位置产生塑性变形而前进至实线的位置,从而吸收、缓解阻挡部13p从外套4受到的冲击力。
在此情况下,至滑动部13e、13f的前端部13g、13h与筒状部13b、13c的前端处于同一面上为止的区间相当于卷形部13j从双点划线的位置前进至实线的位置的区域,起到塑性变位区域Sp的作用。
另外,也可以在卷形部13j上沿长度方向设置细长的矩形孔或多列小圆孔组,使卷形部13j构成为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实施例7]
图1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实施例7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安装孔3m设置在另一端部侧3B上的与齿列部6不同的位置上。
安装孔3m呈在另一端部侧3B的宽度方向Ws上延伸的切缝状,通过将突边部9c插入内部而实现卡合。
在实施例7中,突边部9c相对于安装孔3m的卡合方向是沿另一端部侧3B的圆周方向Wt,因此,突边部9c的卡合力沿着另一端部侧3B的长度方向笔直地进行作用。因此,紧固带3不会从另一端部侧3B受到相对于宽度方向Ws朝左右歪斜的方向的外力。
(变形例)
(a)在实施例1的伸出端3S上,也可如图14(a)所示,设置目测部7A,将截面呈圆形的点状的小突部7B、7C沿紧固带3的宽度方向直线状并排,构成紧固上限位置7D及紧固下限位置7E,以取代图2的标识线7。也可利用冲压加工等设置小凹部,以取代小突部7B、7C,。
(b)也可如图14(b)所示,将在紧固带3的宽度方向上横切并以锯齿状较细地蛇行的突条部7F、7G设置在目测部7A的紧固上限位置7D及紧固下限位置7E上,以取代点状的小突部7B、7C。也可利用冲压加工等设置凹条部,以取代突条部7F、7G。
小突部7B、7C并不限于截面呈圆形,也可是半球状、截面呈方形或截面呈三角形(参照图14(c)、图14(d))。此外,也可设置宽度比齿列部6的齿部6a狭窄的微小切缝(未图示),以取代点状的小突部7B、7C。
(c)在目测部7A,如图14(e)、图14(f)所示,也可将细线状的凸条部7M、7N设置在紧固上限位置7D及紧固下限位置7E上。
(d)实施例1的紧固带3也可由强化合成树脂、铜板或各种金属合金形成,而不是由SUS304系的不锈钢钢板形成。外套4也可是三角筒状、四角筒状、五角筒状或多角筒状。
(e)为了便于识别,标识线7的紧固上限位置7a和紧固下限位置7b也可用不同的色彩进行着色,而不是使用相同的色彩。
(f)也可以是螺钉5的轴部5b形成为鼓状,使轴部5b容易沿着紧固带3的圆周方向,使螺旋齿5s相对于齿部6a的啮合数增加。
工业上的实用性
对于连接用夹紧装置的紧固带,通过使用气动起子等紧固工具对螺钉进行旋转操作,能在阻挡件与外套抵接的时刻,结束螺钉的紧固工序。因此,不必目测阻挡件与外套的抵接,能快速结束螺钉的紧固工序,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基于优异的卷紧功能来唤起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通过相关零部件等的流通,能适用于机械行业。

Claims (8)

1.一种连接用夹紧装置(1),其包括:
有端环状的紧固带(3),该紧固带(3)在一端部侧(3A)沿所述一端部侧(3A)的切线方向设有外套(4),且在所述外套(4)内收容另一端部侧(3B);
螺钉(5),该螺钉(5)配置成在所述外套(4)内能旋转操作;以及
齿列部(6),该齿列部(6)由与所述螺钉(5)的螺旋齿(5s)啮合的多个齿部(6a)构成,该多个齿部(6a)设置于在所述外套(4)的内部与所述紧固带(3)的所述一端部侧(3A)的上表面重叠的所述另一端部侧(3B),该多个齿部(6a)沿宽度方向(Ws)横切所述紧固带(3),并沿长度方向并排配置,
在利用紧固工具(10)对所述螺钉(5)进行旋转操作时,使所述另一端部侧(3B)在所述一端部侧(3A)的所述上表面进行相对滑动,从而使所述紧固带(3)为了紧固而进行缩径,所述连接用夹紧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阻挡件(8)安装于所述另一端部侧(3B),在所述螺钉(5)对所述紧固带(3)的紧固结束时,使所述外套(4)的一端部与所述阻挡件(8)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另一端部侧(3B)相对于所述一端部侧(3A)的滑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带(3)将所述另一端部侧(3B)的前端作为伸出端(3S),在所述紧固带(3)的与所述伸出端(3S)相对应的位置上附设有标识线(7),在所述紧固带(3)的紧固结束时,所述伸出端(3S)到达所述标识线(7),从而能目测所述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带(3)将所述另一端部侧(3B)的前端作为伸出端(3S),在所述紧固带(3)的与所述伸出端(3S)相对应的位置上,一列地设有直线状排列的多个小突部(7B、7C)作为目测部(7A),在所述紧固带(3)的紧固结束时,所述伸出端(3S)到达所述目测部(7A),从而能目测所述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带(3)将所述另一端部侧(3B)的前端作为伸出端(3S),在所述紧固带(3)的与所述伸出端(3S)相对应的位置上,一列地设有细线状的凸条部(7M、7N)作为目测部(7A),在所述紧固带(3)的紧固结束时,所述伸出端(3S)到达所述目测部(7A),从而能目测所述另一端部侧(3B)的滑动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8)是金属制的矩形板(9),所述阻挡件(8)在两端具有折弯部(9a、9b),并包括在夹在所述折弯部(9a、9b)之间的一侧端(9s)立设的突边部(9c),在安装所述矩形板(9)时,一边使所述突边部(9c)与所述齿部(6a)、或设于所述另一端部侧(3B)的安装孔(3m)卡合,一边将所述折弯部(9a、9b)铆接于所述另一端部侧(3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4)形成为具有作为被卡合部的开口边缘部(4d)的筒状,所述阻挡件(8)具有在所述紧固带(3)的紧固结束时与所述外套(4)的开口边缘部(4d)相遇而卡合的缺口状的切缝部(9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8)构成压扁构件(13),在所述螺钉(5)对所述紧固带(3)的紧固结束稍前,所述阻挡件(8)以与外套(4)抵接的状态进行移动,所述阻挡件(8)自身发生塑性变形来缓解所述阻挡件(8)从所述外套(4)受到的冲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用夹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8)的所述压扁构件(13)包括铆接于所述另一端部侧(3B)的折弯部(9a、9b)、以及与所述齿部(6a)卡合的突边部(9c),所述压扁构件(13)是由金属原材料形成的矩形板(9),通过对所述矩形板(9)的两端部进行镂空操作,所述压扁构件(13)形成单个或多个孔部(9j、9k),使整体瘦身化,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整体容易塑性变形。
CN201210153559.9A 2011-05-20 2012-05-15 连接用夹紧装置 Active CN102788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4214A JP5827033B2 (ja) 2011-05-20 2011-05-20 接続用クランプ装置
JP2011-114214 2011-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8209A true CN102788209A (zh) 2012-11-21
CN102788209B CN102788209B (zh) 2016-06-01

Family

ID=4715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3559.9A Active CN102788209B (zh) 2011-05-20 2012-05-15 连接用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27033B2 (zh)
CN (1) CN10278820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996A (zh) * 2015-11-17 2016-03-02 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自攻夹持铝合金散热片
CN105376995A (zh) * 2015-11-17 2016-03-02 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螺旋胀紧型夹持式散热片
CN105376999A (zh) * 2015-11-20 2016-03-02 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拉胀型夹紧式铝合金散热片
CN108204178A (zh) * 2016-12-20 2018-06-26 伊顿公司 用于电表外罩的锁定装置
CN109595409A (zh) * 2018-12-14 2019-04-09 徐州华显凯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连接高压油管接头防爆防漏结构
CN112041604A (zh) * 2018-05-02 2020-12-04 德国诺玛公司 夹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23349B1 (fr) * 2014-07-04 2017-02-10 Sartorius Stedim Fmt Sas Connecteur fluidique avec collier a sertir pre-positionne.
JP2017130990A (ja) * 2016-01-18 2017-07-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電線用の結束具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2443681B (zh) * 2021-01-18 2023-01-24 山东建华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混合出料功能的精量控制阀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7543Y (zh) * 1994-08-04 1995-05-17 谢友三 管夹
JPH08254288A (ja) * 1995-03-16 1996-10-01 Tsuchiya Mfg Co Ltd パイプ部材結合用のバンド体
CN2388465Y (zh) * 1999-06-30 2000-07-19 廖英桐 管夹结构
CN101115947A (zh) * 2004-11-19 2008-01-30 布雷兹-托卡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进紧固件的管夹
CN101160488A (zh) * 2005-04-13 2008-04-09 卡劳公司 具有加强夹紧凸出部的夹紧装置
CN201535406U (zh) * 2009-04-09 2010-07-28 上海帕卓输送传动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波纹管桥式卡箍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962B2 (ja) * 1985-04-23 1994-01-26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ウォームギヤ式ホースクランプの製造方法
JPS61244905A (ja) * 1985-04-23 1986-10-31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ウオ−ムギヤ式ホ−スクランプ
DE4005631A1 (de) * 1990-02-22 1991-09-05 Rasmussen Gmbh Schlauchschelle
WO1998033000A1 (en) * 1997-01-29 1998-07-30 Jcs Hi-Torque Limited A hose clip and a locking member therefor
JP3554546B2 (ja) * 2001-07-19 2004-08-18 澤久工業株式会社 ホースクランプ
JP4505713B2 (ja) * 2003-08-19 2010-07-2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ブーツバンド
JP2006000767A (ja) * 2004-06-18 2006-01-05 Shin Meiwa Ind Co Ltd 厨芥処理装置取付け用締付けバンド体
JP2006336742A (ja) * 2005-06-01 2006-12-14 Mihama Inc 締付けバンド
US7765650B2 (en) * 2007-05-21 2010-08-03 Epicor Industries, Inc. Two-piece hose clamp and variable length clamp kit
FR2919039B1 (fr) * 2007-07-16 2012-12-28 Caillau Ets Dispositif de serrage avec collier de serrage et piece de positionn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7543Y (zh) * 1994-08-04 1995-05-17 谢友三 管夹
JPH08254288A (ja) * 1995-03-16 1996-10-01 Tsuchiya Mfg Co Ltd パイプ部材結合用のバンド体
CN2388465Y (zh) * 1999-06-30 2000-07-19 廖英桐 管夹结构
CN101115947A (zh) * 2004-11-19 2008-01-30 布雷兹-托卡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改进紧固件的管夹
CN101160488A (zh) * 2005-04-13 2008-04-09 卡劳公司 具有加强夹紧凸出部的夹紧装置
CN201535406U (zh) * 2009-04-09 2010-07-28 上海帕卓输送传动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波纹管桥式卡箍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996A (zh) * 2015-11-17 2016-03-02 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自攻夹持铝合金散热片
CN105376995A (zh) * 2015-11-17 2016-03-02 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螺旋胀紧型夹持式散热片
CN105376995B (zh) * 2015-11-17 2017-09-19 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螺旋胀紧型夹持式散热片
CN105376999A (zh) * 2015-11-20 2016-03-02 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拉胀型夹紧式铝合金散热片
CN105376999B (zh) * 2015-11-20 2017-10-13 重庆盛镁镁业有限公司 拉胀型夹紧式铝合金散热片
CN108204178A (zh) * 2016-12-20 2018-06-26 伊顿公司 用于电表外罩的锁定装置
CN112041604A (zh) * 2018-05-02 2020-12-04 德国诺玛公司 夹具
CN109595409A (zh) * 2018-12-14 2019-04-09 徐州华显凯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连接高压油管接头防爆防漏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27033B2 (ja) 2015-12-02
CN102788209B (zh) 2016-06-01
JP2012241838A (ja) 2012-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8209A (zh) 连接用夹紧装置
DE112007002556B4 (de) Wischersystem mit einem Stift-Wischerarm und Wischeranordnung
EP2878395B1 (en) Swage fastening structure, fastening part struc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626942B (zh) 汽车的后面板结构
US6591577B2 (en) Automobile door reinforcing member
US20130305798A1 (en) Round bender
CN105383425B (zh) 车辆的冲击吸收盒
DE202011000874U1 (de) Arbeitswerkzeug, geeignet zur Verwendung mit einem oszillierenden Kraftwerkzeug
CN101636703A (zh) 车辆用踏板
US20180194148A1 (en) Recording paper cut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device
DE102007032145A1 (de) Vorrichtung einer vorderen Säule
US9647405B2 (en) Method of machining a flat harness using a punching machine
WO2017043144A1 (ja) 車両用操作ペダル装置
EP2533945B1 (en) Forming punch arrangement
CN105537491A (zh) 从工件的相对侧铆接的系统
US20120035012A1 (en) Chain
CN103161950A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指示器
DE10044409B4 (de) Stoßfängerverstärkungsteil
DE102015008892A1 (de) Unterbodenverkleidung für einen Kraftwagen, insbesondere Personenkraftwagen
CN104653759B (zh) 用于将可装配的变速杆安装在支架上的结构
US11192321B2 (en) Rigid sheet blan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4279285A (zh) 链条导件
CN103813868A (zh) 使用型材产生槽型字
US11498345B2 (en) Cutter unit including fixed blade and movable blade to cut item in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DE112011104900T5 (de) Fahrzeugparksper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