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5126A - 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使用该转换器的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使用该转换器的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126A
CN102255126A CN2011100813855A CN201110081385A CN102255126A CN 102255126 A CN102255126 A CN 102255126A CN 2011100813855 A CN2011100813855 A CN 2011100813855A CN 201110081385 A CN201110081385 A CN 201110081385A CN 102255126 A CN102255126 A CN 102255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guide
substrate
antenna element
rectangular meta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13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5126B (zh
Inventor
山田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55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5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1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6Waveguide mouth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包括在一个表面具有天线元件(36)和对各包围该天线元件地配置为多列的矩形金属板(37)的天线基板(30)、以及在一端具有与天线基板的一个表面相对的开口(13)的波导管(10),矩形金属板的表面与波导管的开口在与天线基板的一个表面正交的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这样,由于使天线基板与波导管相互隔开间隔地对两者进行配置,从而能防止因安装的偏差而产生应力,因此,能实现良好的天线特性。

Description

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使用该转换器的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应用于微波、毫米波带通信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以及使用该转换器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分辨率电视广播(以下称为HDTV)的无线传输受到瞩目。在该HDTV的无线传输中,由于需要对大容量信息进行传递,因此,进一步对使用能够确保较广的传输频带的毫米波的无线传输系统进行了开发。与此同时,为了应用于这样的无线传输系统,开发出了将高频线路转换成波导管从而与喇叭形天线等相连接的、小型的无线通信装置。
图7A是日本专利特开2008-131513号公报所披露的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高频线路-波导管转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B表示对该无线通信装置的高频线路-波导管转换器进行了组装的状态的中央纵向截面。高频线路-波导管转换器包括:设置于介质基板101的表面101a的共面线路102、配设于第一接地层111的切除部113内的天线元件103、以及安装于第一接地层111的波导管104。第一接地层111形成于介质基板101的背面101b,第二接地层112形成于介质基板101的中间。共面线路102包括形成于介质基板101的表面101a的直线状的微带线路121和长方形的空腔部122。在第一接地层111的、共面线路102的空腔部122的大致正下方的部位,形成有矩形的切除部113。
天线元件103形成于介质基板101的背面101b,位于切除部113内。如图7B所示,该天线元件103位于共面线路102的微带线路121的前端部121a的大致正下方。而且,该天线元件103经由一根通孔130,与微带线路121的前端部121a相连接。另外,如图7A所示,利用多根沿切除部113的外周边缘部和空腔部122的内周边缘部设置的通孔131,对以通孔130与微带线路121相连接的天线元件103进行屏蔽。
波导管104是四棱柱形的标准波导管,在使其开口140与切除部113相对的状态下,将其安装于第一接地层111。
更具体而言,将与空腔部122的形状相对应的切除部113的形状设置得与波导管104的开口140相同,在使开口140与切除部113相一致的状态下,将波导管104安装于第一接地层111。
接下来,对图7A、图7B所示的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高频线路-波导管转换器的动作进行说明。将作为外部设备(未图示)的输出端的微带线路(未图示)与该现有例的高频线路-波导管转换器的微带线路121相连接,以从该外部设备输入信号。所输入的信号向微带线路121的前端部121a一侧传输过共面线路102。然后,该信号从微带线路121的前端部121a经由通孔130到达天线元件103,由天线元件103进行辐射,从而传输于波导管104内。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8-125432号公报中,披露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馈电喇叭一体化LNB(低噪声降频器):即,在多层基板的内层呈圆形地配置有多个过孔而形成波导管部,将该波导管部与喇叭天线的波导管部相连接。
然而,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现有技术中,会产生如下所示的问题。
一般,与波导管因是金属块而较硬较重相对,基板较脆较轻,因此,如何将机械强度不同的两者相连接不仅对确保高频线路-波导管转换器的质量十分重要,而且在结构上也十分重要。关于这一点,在日本专利特开2008-131513号公报中,关于配置有高频线路的基板与波导管之间的连接,是直接对两者进行安装的,而在日本专利特开平8-125432号公报中,利用螺钉等对与波导管一体成形的底板、与基板进行固定。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会引起基板的厚度和波导管的形状在尺寸公差的范围内产生差异,因此,只单纯地相互进行物理按压可能会导致接触不充分。另外,在基板与波导管的接触不充分的情况下,例如,若使喇叭天线等天线与波导管一体成形,则可能会引起直接影响至天线增益的下降的问题。另外,若为了使波导管与基板充分接触而过分地用力按压,则此时所产生的应力可能会导致基板或装载于基板的IC等元器件发生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时也会使波导管经由用于连接波导管与基板的其他材料、例如导电性材料,间接地与基板相连接。然而,采用这样的连接会导致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导致产品的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该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不使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并且,不使产品的成本上升,通过避免因基板与波导管的组装而产生应力来提高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在一个表面具有天线元件、以及包围该天线元件而配置成多列的矩形金属板;以及波导管,该波导管在一端具有与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相对的第一开口。矩形金属板的表面与波导管的第一开口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在与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正交的方向。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中,相邻的矩形金属板彼此以一定的间隔进行配置。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中,第一基板在一个表面与另一个表面之间具有接地导体板,矩形金属板与接地导体板之间以过孔相连接。
此外,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中,由彼此相邻的矩形金属板、接地导体板、以及过孔所形成的路径构成谐振电路,该谐振电路的频率与天线元件的辐射波的频率相等。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中,多个矩形金属板的表面与波导管的第一开口优选以天线元件的辐射波的波长的1/10以下的间隔隔开配置。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中,在第一基板的另一个表面安装有高频电路。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中,在波导管的另一端连结有具有大于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的喇叭形天线。
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具有天线元件、以及多个设置于该天线元件周围的矩形金属板;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安装有所述第一基板;波导管,在该波导管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第一开口;喇叭形天线,该喇叭形天线包括与波导管相连结的第二开口;以及壳体,该壳体收容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多个矩形金属板的表面与波导管的第一开口隔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与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正交的方向。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喇叭形天线被壳体所支承,或者,喇叭形天线一体成型于壳体。
根据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对与天线元件一起配置于基板上的多个矩形金属板的表面、以及波导管的开口进行配置,使它们隔着规定的间隔,从而使配置有多个矩形金属板的第一基板不与波导管相接触。因此,能避免因对第一基板和波导管进行组装而产生应力,从而能实现可靠性较高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
关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可从以下结合附图理解的与本发明相关的详细说明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天线面一侧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的一部分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的虚线IB-IB处的剖视图。
图2A是从垂直于天线面S1的方向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基板30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虚线IIB-IIB处的剖视图,图2C是由图2B的结构所构成的谐振电路的电气等效电路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放大表示由图1B中的虚线圆A所包围的部分。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的天线增益的图。
图5A是从喇叭形天线10的开口12一侧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2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图5B是图5A处的VB-VB线剖视图。
图6A是从喇叭形天线10的开口12一侧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3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图6B是图6A处的VIB-VIB线剖视图。
图7A是日本专利特开2008-131513号公报所披露的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高频线路-波导管转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B是对该无线通信装置的高频线路-波导管转换器进行了组装的状态的中央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A~图4,对本发明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A、图1B,对实施方式1中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1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如图1B所示,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1包括天线基板30、开口13与其相对地配置于该天线基板30的表面的波导管11、以及与波导管11相连结的喇叭形天线10。天线基板30在被应用于无线通信装置时,被安装于安装基板20。此外,天线基板30、开口13、以及安装基板20分别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基板、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基板。
接下来,参照图1B,对天线基板30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天线基板30使用以例如低温烧制陶瓷等为材料的多层基板。另外,天线基板30混合装载有天线元件、以及由基板上的传送线路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所构成的高频电路(未图示)。在天线基板30的天线面S1上,形成有天线元件36、以及与安装基板20相连接的连接端子31,在电路面S2上,形成有与供电线路35相连接的高频电路(未图示)。另外,在天线基板30的内部,作为内层,形成有接地导体板39。天线基板30还包括从天线元件36形成到电路面S2的供电线路35的过孔34、以及从环状接地部32形成到接地导体板39的过孔38。
接着,参照图1B、图2A~2C,对天线基板30的各部分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天线元件36由矩形金属导体所构成,所述矩形金属导体由天线面S1的金属导体经蚀刻加工而形成。另外,天线元件36配置于天线面S1的中央部分,使各端边具有与使用频率的波长相一致的尺寸并与基板端平行。而且,如图1B所示,天线元件36经由过孔34,与供电线路35相连接。此外,天线元件36的形状不仅限于矩形,还能根据使用频率的波长,设为例如圆形,另外,可以在配置所允许的范围内,配置于天线面S1的任意位置。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天线基板30的天线面S1的金属导体形成天线元件36,但并不局限于此,也能使用其他不同的构件的天线元器件作为天线元件。
接下来,参照图2A~2C,对矩形金属板37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矩形金属板37与天线元件36相同,由天线面S1的金属导体所形成,并以一定的间隔配置成多列,以包围天线元件36。另外,如图1B所示,各个矩形金属板37经由过孔33,与接地导体板39相连接。矩形金属板37的各自的端边的尺寸优选与相邻的其他矩形金属板37的端边相同,即,各个矩形金属板的平面形状优选为正方形。
如图2B所示,矩形金属板37a、37b隔开一定的间隔L1配置,并分别经由过孔33a、33b,与接地导体板39相连接。由隔着间隔L1而相邻的矩形金属板37a、37b、以及包括过孔33a、33b和接地导体板39的过孔33a、33b之间的部分的虚线所示的路径K,形成包含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谐振电路。图2C表示该谐振电路的等效电路。该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设定为与从天线元件36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相等。此外,在图2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矩形金属板37分别与天线基板的端边平行地排列成两列,以包围配置于中央的天线元件36,使第一列矩形金属板的一边与与其相邻的第二列矩形金属板的一边相对而互不错开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即,例如,也可以根据从天线元件36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和电场强度,将矩形金属板37配置成三列以上。另外,也可以对一列矩形金属板的一边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列矩形金属板的一边进行配置,使它们相互交叉错开而相对。
接下来,对环状接地部32进行说明。环状接地部32如图2A所示,与矩形金属板37相同,由天线面S1的金属导体所形成,配置成包围多个矩形金属板37的周围。另外,环状接地部32如图1B所示,经由多个过孔38与接地导体板39相连接,并与设置于安装基板20的接地部26相连接。
接下来,对连接端子31进行说明。连接端子31如图2A所示,沿天线基板30的天线面S1的、相对的两边的基板端进行配置。这些连接端子31用于将配置于天线基板30的电源、接地、信号端子等(都未图示)如图1B所示与设置于安装基板20的连接端子25相连接。此外,连接端子31的个数和配置优选根据基板端边的长度进行设定,优选设置成能满足对于安装基板20的安装强度。
接下来,对接地导体板39进行说明。接地导体板39如图1B所示,形成于天线基板30的天线面S1与高频电路面S2之间的内层。另外,如图1B所示,除形成过孔34的区域的导体以外,接地导体板39遍及整个面地形成于内层的除此以外的区域。
接下来,参照图1B、图3,对安装基板2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安装基板20由包括环氧玻璃的介质基材22的印刷基板构成,在该安装基板20上,安装有无线通信所需要的电容器和电阻等表面安装元器件27。另外,安装基板20在与天线基板30的环状接地部32的内侧的矩形区域相对的位置,具有尺寸与环状接地部32内侧的矩形基本相同的贯穿孔24。另外,在安装基板20的、安装有天线基板30的安装面D,设置有接地部26、以及连接端子25。另一方面,在安装基板20的与安装面D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金属面21。另外,具有从接地部26形成到金属面21的过孔23。接地部26具有与天线基板30的环状接地部32的表面形状相同的环状形状的表面形状,两者相互贴合连接。另外,接地部26沿安装基板20的贯穿孔24的周边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1A、图1B、图3,对喇叭形天线10进行说明。喇叭形天线10由金属形成,一端具备用于对电波进行辐射的开口12。在喇叭形天线10的另一端连结有波导管11,波导管11包括与天线基板30相对的开口1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喇叭形天线10与波导管11一体成型而相连结,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分别将独立的喇叭形天线与波导管相连接而进行连结。波导管11的开口13具有相对于辐射波的波长λ,满足λ/2≤a≤λ的长边a、以及满足b=a/2的短边b。天线基板30的天线元件36位于该开口13的中心,开口13相对于矩形金属板37的表面,隔着规定的间隔进行配置。更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与喇叭形天线10相连结的波导管11的开口13、与矩形金属板37的表面之间隔开间隙L2地进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在辐射波的频率为60GHz的情况下,将间隙L2设定为0.04波长、即0.2mm以作为物理长度。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波导管11插入安装基板20的贯穿孔24中,如上所述,以开口13与矩形金属板37隔开间隔的方式进行配设。
接下来,参照图1B、图2A~2C、图3、图4,对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1进行发送处理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B中,将发送信号输入安装于天线基板30的高频电路面S2的高频电路(未图示),从而生成高频信号。该高频信号从高频电路经过供电部35,经由过孔34传输至天线元件37,辐射作为发送信号的电磁波。从天线元件37辐射的电磁波从波导管11的开口13传输至喇叭形天线10的开口12,从而向外部空间辐射。
此时,在从天线元件36辐射的电磁波中,除向经过上述波导管11和喇叭形天线10的传输的空间辐射的辐射波以外,还存在沿安装有天线元件36的天线基板30的天线面S1向基板端传输的表面波。在本实施方式中,若表面波从天线元件36向天线基板30的基板端传输,则由于在天线元件36与环状接地部32之间设置有多个矩形金属板37,因此,表面波将首先到达矩形金属板37。此时,由隔着间隔L1而相邻的矩形金属板37a、37b、以及包括过孔33a、33b和接地导体板39的过孔33a、33b之间的部分的虚线所示的路径K所形成的谐振电路被设定为在辐射波的频率附近发生共振。因此,该谐振电路对于表面波具有较高的阻抗,来自天线元件36的表面波将向天线元件36的方向反射而不会到达基板端。之后,该表面波经过向波导管11和喇叭形天线10的传输,向外部空间辐射。
接下来,参照图3、图4,对波导管开口13与矩形金属板37的表面之间的间隙L2、与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1进行发送处理时的动作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4是以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60GHz频带用天线的天线增益为纵轴,以图3所示的间隙L2为横轴,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表示的图线。在图4的图线中,示出了存在矩形金属板37的情况和不存在矩形金属板37的情况这两种情况的结果。在不存在矩形金属板37的情况下,即使在不存在间隙L2的情况下,天线增益也会比存在矩形金属板37的情况低约0.7dB左右。而且,在不存在矩形金属板37的情况下,只要设置间隙L2,天线增益就会大幅降低,例如在间隙为0.2mm(相对于60GHz为0.04波长)的情况下,天线增益约下降0.6dB左右。另一方面,在存在矩形金属板37的情况下,即使存在0.2mm的间隙L2,也能将天线增益抑制成约0.2dB。在进一步将间隙L2设为0.5mm(相对于60GHz为0.1波长)时,存在矩形金属板37的情况下的天线增益约下降1dB,与作为不存在矩形金属板37的情况下的下降的约1.5dB相比,能将天线增益的下降抑制成0.5dB左右。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天线元件36的周围配置多个矩形金属板37,沿与天线基板30垂直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对波导管11的开口13与矩形金属板37的表面之间进行配置,从而获得以下的效果。在避免在波导管11与天线基板30之间产生机械应力的同时,用多个矩形金属板37对从天线元件36辐射的电磁波中的、沿天线基板30的表面向基板端传输的表面波进行抑制,从而能以较低的损耗实现电磁波从天线基板30向波导管11的传输。另外,由于能在同一工序中将矩形金属板37与天线元件36形成于天线基板30的表面,因此,具有能提高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1的性能而不带来制造工序的增加的效果。另外,由于与喇叭形天线10相连结的波导管11的开口13具有相对于辐射波的波长λ满足λ/2≤a≤λ的长边a、以及满足b=a/2的短边b,因此,能只在最适合于辐射的TE10模式下以较低的损耗进行传输,并且还能提高交叉极化比。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参照图5A、5B,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无线信号装置2将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1装入包括底板42和框架44的壳体内部,并安装有用于与外部设备(未图示)相连接的信号端子43。此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以相同符号表示。
底板42和框架44由树脂所形成,在安装基板20上,除天线基板30以外,还预先安装有电容器和电阻等表面安装元器件27。用螺钉41将安装基板20安装于底板42的四个角的角部45。用螺钉40将喇叭形天线10安装于底板42。更具体而言,喇叭形天线10和底板42的端部都形成为L形,在将该L形的端部互相组合后,利用螺钉40进行安装。另外,进行安装,使与喇叭形天线10相连结的波导管11的开口13、与配置于天线基板30上的矩形金属板37的表面在与天线基板30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两者进行定位。此外,在天线基板30上,安装有用于电磁屏蔽的屏蔽罩46。
根据实施方式2,由于利用螺钉40将喇叭形天线10的端部安装于底板42的端部,因此,能对与喇叭形天线10相连结的波导管11进行固定或定位,使其既不与天线基板30相连接,也不与安装基板20相连接。由此,波导管11与天线基板30分开配置,从而能避免产生机械应力。另外,虽未图示,但除如上所述通过将喇叭形天线10安装于底板42上来对波导管进行定位以外,还能使支承构件介于喇叭形天线10或波导管11、与安装基板20之间,以对波导管进行固定或定位。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如实施方式1的说明所述的那样,由于沿天线基板30的表面向基板端传输的表面波也被矩形金属板37反射向天线元件36的方向,因此,隔开间隔地对波导管11与天线基板30进行配置,从而能抑制天线增益的降低。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参照图6A、6B,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6A、6B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3的外观的图,其中,图6A是从喇叭形天线10一侧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图6B是图6A中的VIB-VIB线的剖视图。无线信号装置3将图1A、1B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1装入底板42和框架44的内部,将用于与外部设备(未图示)相连接的信号端子43安装于底板42与框架44之间的连接部的外侧。此外,关于实施方式3中的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要素,以相同的符号表示。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在于,底板42、喇叭形天线10、和波导管11用金属进行一体成型这一点、以及框架44也由金属形成这一点。
在实施方式3的情况下,由于使喇叭形天线10与底板42一体化,因此,与实施方式2相比,能减少元器件数量。另外,由于底板42和框架44都由金属形成,因此,也可以根据屏蔽性的要求而不使用用于天线基板30的电磁屏蔽的屏蔽罩46。另外,由于喇叭形天线10的材料与底板42相同,因此,喇叭形天线10的热膨胀的程度与底板42相等。由此,即使周围温度发生变化,也能使与喇叭形天线10相连结的波导管11的开口13与天线基板30之间的间隔基本保持一定。其结果是,能减小因周围温度的变化导致开口13与天线基板30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天线增益的变化。
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本发明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能适用于具有天线功能的微波通信装置和毫米波无线通信装置。另外,在实现小型而高性能的无线通信装置上比较有效,从而能用于HDTV信号的无线传输装置等。
尽管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只是用于举例表示,而非限定,可清楚地理解到发明的范围由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解释。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包括:
第一基板(30),该第一基板(30)在一个表面具有天线元件(36)、以及包围所述天线元件而配置成多列的矩形金属板(37);以及
波导管(11),该波导管(11)在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第一开口(13),
所述矩形金属板的表面与所述波导管的所述第一开口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正交的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矩形金属板(37)彼此以一定的间隔进行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30)在所述一个表面与另一个表面之间具有接地导体板(39),所述矩形金属板(37)与所述接地导体板由过孔(33)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由彼此相邻的所述矩形金属板(37)、所述接地导体板(39)、以及所述过孔(33)所形成的路径(K)构成谐振电路,该谐振电路的频率与所述天线元件(36)的辐射波的频率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矩形金属板(37)的表面与所述波导管(11)的所述第一开口(13)以所述天线元件(36)的辐射波的波长的1/10以下的间隔隔开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基板(30)的所述另一个表面安装有高频电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元件-波导管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波导管(11)的另一端连结有喇叭形天线(10),该喇叭形天线(10)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开口(13)的第二开口(12)。
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30),该第一基板(30)在一个表面具有天线元件(36)、以及多个设置于该天线元件周围的矩形金属板(37);
第二基板(20),该第二基板(20)安装有所述第一基板;
波导管(11),该波导管(11)在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第一开口(13);
喇叭形天线(10),该喇叭形天线(10)包括与所述波导管相连结的第二开口(12);以及
壳体(42、44),该壳体(42、44)收容有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
所述多个矩形金属板的表面与所述波导管的所述第一开口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正交的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喇叭形天线(10)被所述壳体(42)所支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喇叭形天线(10)一体成型于所述壳体(42)。
CN2011100813855A 2010-03-25 2011-03-24 无线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5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9513 2010-03-25
JP2010069513A JP4988002B2 (ja) 2010-03-25 2010-03-25 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126A true CN102255126A (zh) 2011-11-23
CN102255126B CN102255126B (zh) 2013-11-13

Family

ID=4465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138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5126B (zh) 2010-03-25 2011-03-24 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7820B2 (zh)
JP (1) JP4988002B2 (zh)
CN (1) CN10225512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1876A (zh) * 2014-02-26 2014-05-2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太赫兹波段相控阵的芯片-介质填充喇叭天线
CN107534220A (zh) * 2015-06-08 2018-01-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具有平直束生成天线的传感器
CN110858683A (zh) * 2018-08-22 2020-03-03 波音公司 天线阵列、天线角和用于形成天线阵列的方法
CN112514157A (zh) * 2018-08-02 2021-03-16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欧洲两合公司 高频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9922B1 (en) 2008-02-06 2013-05-14 NiVasiv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olding and implanting bone anchors
US9198698B1 (en) 2011-02-10 2015-12-01 Nuvasive, Inc.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fix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9356352B2 (en) * 2012-10-22 2016-05-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aveguide coupler
US9531078B2 (en) * 2013-05-24 2016-12-27 RF elements s.r.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6174930A1 (ja) * 2015-04-30 2016-11-03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円偏波アンテナおよび姿勢算出装置
US9974577B1 (en) 2015-05-21 2018-05-22 Nuvasive, Inc.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leveraged reduction during single position spine surgery
US10361476B2 (en) * 2015-05-26 2019-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tructur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6683539B2 (ja) * 2016-05-25 2020-04-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センサ及び車載システム
US10398481B2 (en) 2016-10-03 2019-09-03 Nuvasive, Inc. Spinal fixation system
CA3100449C (en) * 2018-06-01 2022-08-30 Swissto12 Sa Radiofrequency module
WO2019229515A1 (fr) 2018-06-01 2019-12-05 Swissto12 Sa Module radiofréquence
US11051861B2 (en) 2018-06-13 2021-07-06 Nuvasive, Inc. Rod reduction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JP7266197B2 (ja) * 2020-03-31 2023-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EP4305710A1 (en) * 2021-03-05 2024-01-17 Huber + Suhner Ag Waveguide antenna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638A (zh) * 2006-09-15 2008-03-19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CN101383343A (zh) * 2007-09-07 2009-03-11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JP2009525453A (ja) * 2006-02-03 2009-07-09 エアバス ドイチェランド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冷却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5432A (ja) 1994-10-20 1996-05-17 Fujitsu General Ltd フィードホン一体型lnb
JP2003078310A (ja) * 2001-09-04 2003-03-14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用線路変換器、部品、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JP4453696B2 (ja) 2006-11-22 2010-04-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導波管−高周波線路変換器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EP2178151B1 (en) * 2007-08-02 2015-03-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aveguide connection structure
US7852270B2 (en) * 2007-09-07 2010-12-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525453A (ja) * 2006-02-03 2009-07-09 エアバス ドイチェランド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冷却システム
CN101145638A (zh) * 2006-09-15 2008-03-19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CN101383343A (zh) * 2007-09-07 2009-03-11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1876A (zh) * 2014-02-26 2014-05-2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太赫兹波段相控阵的芯片-介质填充喇叭天线
CN107534220A (zh) * 2015-06-08 2018-01-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具有平直束生成天线的传感器
CN107534220B (zh) * 2015-06-08 2020-09-2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具有平直束生成天线的传感器
CN112514157A (zh) * 2018-08-02 2021-03-16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欧洲两合公司 高频部件
CN112514157B (zh) * 2018-08-02 2023-11-03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欧洲两合公司 高频部件
US11876277B2 (en) 2018-08-02 2024-01-16 Endress+Hauser SE+Co. KG High-frequency component
CN110858683A (zh) * 2018-08-22 2020-03-03 波音公司 天线阵列、天线角和用于形成天线阵列的方法
CN110858683B (zh) * 2018-08-22 2024-04-12 波音公司 天线阵列、天线角和用于形成天线阵列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88002B2 (ja) 2012-08-01
JP2011205304A (ja) 2011-10-13
CN102255126B (zh) 2013-11-13
US20110234466A1 (en) 2011-09-29
US8957820B2 (en) 2015-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126B (zh) 无线通信装置
US11837787B2 (en) High frequency filter and phased array antenna comprising such a high frequency filter
US11121475B2 (en) Phased array antenna
US20200168974A1 (en) Transition arrangement, a transition structure, and an integrated packaged structure
US11387568B2 (en) Millimeter-wave antenna array element, array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s product
EP3430685B1 (en) Adapter with waveguide channels and electromagnetic band gap structures
JP4568235B2 (ja) 伝送路変換器
EP2983302B1 (en) Radio frequency unit and integrated antenna with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WO2014073355A1 (ja) アレーアンテナ
US20130076570A1 (en) Rf module
US10658737B2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JP5522055B2 (ja) 導波管・平面線路変換器
CN115810913B (zh) 双频电磁带隙结构和阵列天线
KR100276012B1 (ko) 유전체필터와 송수신듀플렉서 및 통신기기
CN112952340B (zh) 一种天线结构、带天线结构的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US1194917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ing patch-type antenna arrays therein that support wide bandwidth operation
JP3824998B2 (ja) 誘電体導波管アンテナ
US6980172B2 (en) Multi-band cable antenna
WO2018010792A1 (en) Antenna and system comprising an antenna
TW202027337A (zh) 混合式多頻天線陣列
JP4280160B2 (ja) 誘電体共振器及び誘電体フィルタ並びに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US11621469B2 (en) Power-combining devices with increased output power
KR19990084408A (ko) 공기층이 포함된 다층 유전체를 이용한 평면 안테나
JP3859520B2 (ja) 導波管アンテナ
KR20220054156A (ko) 고속 무선 데이터 송신을 위한 무선 기판 대 기판 상호 연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