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3954A - 安装开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安装开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3954A
CN102243954A CN201010200442.2A CN201010200442A CN102243954A CN 102243954 A CN102243954 A CN 102243954A CN 201010200442 A CN201010200442 A CN 201010200442A CN 102243954 A CN102243954 A CN 102243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ite
main
housing
fasten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04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穆德斯
M·霍夫曼
R·卢多维西
R·里茨
H·斯托尔兹
K-P·埃普
R·威兰
J·马耶夫斯基
W·庞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AB
Original Assignee
Asea Brown Boveri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ea Brown Boveri AB filed Critical Asea Brown Boveri AB
Publication of CN102243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39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33/08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01H9/342Venting arrangements for arc chu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33/2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arcing hor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housings or casings not concerning the mounting or assembly of the different internal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081Modifications for selective or back-up protection; Correlation between feeder and branch circuit brea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8Terminals;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开关设备,尤其是选择性保护开关,其带有包含紧固面,正面,宽侧面和窄侧面的壳体;带有主电流通路,其包括主接触部位,撞击衔铁系统和主热双金属;带有副电流通路,其中布置有限流电阻和选择性热双金属及分离接触部位;并带有手柄,利用其,通过开关锁,主接触部位可被打开和闭合;其中,副电流通路并联于第一双金属的串联电路地与主接触部位接通,且,主接触部位构造成单接触部位,其中,在窄侧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气开口。紧固面处构造有凹部,紧固面处设置有第二排气开口,且在紧固面处设置有带滑块的快速紧固器具,滑块携带有可动凸肩且在壳体宽侧面处包围壳体并借助于弹簧在朝向凹部内腔的方向上被加载。

Description

安装开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安装开关设备
Figure BSA00000143683700011
尤其是选择性保护开关(Selektivschutzschalter),其带有壳体,该壳体包含紧固面(Befestigungsseite),在前的和在后的正面(Frontseite),以及连接紧固面和正面的宽侧面(Breitseite)和在前的及在后的窄侧面(Schmalseite);带有在输入端子(Eingangsklemme)和输出端子(Ausgangsklemme)之间延伸的主电流通路(Hauptstrompfad),该主电流通路包括设有灭弧室
Figure BSA00000143683700012
的主接触部位(Hauptkontaktstelle),撞击衔铁系统(Schlagankersystem)(其将主接触部位带入到打开状态中),以及主热双金属(Haupt-Thermobimetall)(其作用到带有闭锁部位(Verklinkungsstelle)的开关锁(Schaltschloss)上,从而使得,接触部位持久地保持打开);带有副电流通路,在该副电流通路中布置有限流电阻和同样作用到开关锁上的选择性热双金属(Selektiv-Thermobimetall)以及可由开关锁打开的分离接触部位(Trennkontaktstelle);并带有手柄(Handgriff),利用该手柄,通过开关锁,主接触部位可被打开和被闭合;其中,副电流通路并联于第一双金属(Bimetall)的串联电路(Reihenschaltung)地与主接触部位相接,并且其中,主接触部位构造成带有一固定触头(Kontaktstück)和一可动触头的单接触部位(Einfachkontaktstelle),其中,在接线端子(Anschlussklemme)附近在窄侧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从灭弧装置
Figure BSA00000143683700013
中导出废气(Abgase)的第一排气开口
Figure BSA00000143683700014
背景技术
这种安装开关设备例如由文件DE 10 2008 017 472 A1可知。那里所说明的设备被提供用于在电流母线(Stromschienen)上的装配。当其应当被安装在帽形支承导轨(Hutprofiltragschiene)上时,其必须被紧固在相应的适配器上。由此提高了在配电箱中的空间需求。用于帽形轨道装配的设备的外尺寸由不同的标准或者国家机关的其它规定来确定并且不得被超过。尤其在大的电流强度的合闸中,这种有待注意的尺寸限制产生阻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该类型的安装开关设备,其在带有小的外部尺寸的紧凑的结构的情形下可直接被紧固在帽形支承导轨上,并且适合用于即使很高的电流强度的接通。
该目的通过一种该类型的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安装开关设备来实现。
那么,根据本发明,在紧固面处构造有用于将安装开关设备紧固在帽形支承导轨处的凹部,并且在紧固面处设置有用于从灭弧装置中导出废气的第二排气开口,并且在紧固面处设置有带有滑块(Schieber)的快速紧固器具(Schnellbefestigungsvorrichtung),该滑块携带有可动的凸肩(Nase)并在壳体的宽侧面处包围壳体且借助于弹簧在朝向凹部的内腔的方向上被加载。
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安装开关设备的优点在于,其可被直接装配在帽形支承导轨上,其中,通过在紧固面处的第二排气开口而开启了额外的出自灭弧设施的废气通路,从而使得,在高的电流强度的情形下的开关操作下,在此以较大规模出现的开关气体可非常有效率且快速地从设备内部中被导出,从而使得,即使在高的电流强度的情形下的快速的灭弧也是可能的,并且其中,避免了对设备内部的零件的有害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由于来自开关气体(其在其它情况下也许较长时间地在设备内部停留)的导电颗粒的沉积而出现。通过滑块在壳体的宽侧面处包围壳体,在帽形轨道装配时提供了对即使很重的设备的非常牢固的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在窄侧面处在接线端子的与第一排气开口相对置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从灭弧装置中导出废气的第三排气开口。因此,自壳体内部的开关气体的导出愈加更有效,并且设备愈加更好地适合于接通高的电流强度。
由此,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组合的安装开关设备,使带有小的外部尺寸的紧凑的结构成为可能,并且可简单地直接装配在帽形支承导轨上。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设备的其它的内部的结构可参见已经提及的文件DE 10 2008 017 472 A1,其关于基本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的公开内容应当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内容中。接下来将说明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一些方面。
与此外已知的双接触部位(Doppelkontaktstelle)相比,实施成单接触部位的主接触部位在机械上较简单地构建成,因此需要少的材料用量,造成小的损耗功率,紧凑且由此在壳体中节省下用于其它部件的空间。
主接触部位的可动的触头设置在于位置固定的轴中可摆动地被支承的主触点杆(Hauptkontakt-Hebel)上。这具有如下优点,即提高了设备的开关准确性和寿命,因为,主触点杆基于在位置固定的轴中的支承而不可能由于在开关操作时作用于其上的力冲击而移动并由此改变其相对于固定的触头的位置。
主热双金属布置成平行于与主接触部位的固定的触头相连接的电弧控制母线。因此,各个部件的非常紧凑的内部布置是可能的,由此整个结构变得非常节省空间。
限流电阻布置在通过第一分隔壁
Figure BSA00000143683700031
而被界定的介于输出端子与灭弧室之间的第一壳体子区域中。限流电阻由此被保护免受电弧的作用,并且因此,其可非常靠近于灭弧室而放置,这节省了在壳体中的空间。此外,其可由此在输出端子附近(在设备的边缘处)被放置,这可产生限流电阻元件的非常好的散热。限流电阻可因此总体上非常紧凑地被构建。
限流电阻可实施成陶瓷电阻块,并且,借助于以有弹性的方式对其进行触接的电流母线而与主热双金属相连接,并且通过带有高的热传导能力的电导体而与选择性双金属相连接。这由于经由实心导体连结的热传导并通过与设备外界的对流而导致了限流电阻的非常好的散热。
限流电阻可同样包含带有绕组入口(Wicklungseingang)与绕组出口(Wicklungsausgang)的电的金属丝绕组,其中,绕组金属丝螺旋形地缠绕支撑体,其具有两个对置的通过周面连接的端面,并且其中在支撑体的端面中引入有至少一个保持开口,用于自金属丝绕组的散热的导热元件
Figure BSA00000143683700041
的边腿可嵌接到保持开口中。由此可在使用原理上已知且能够非常低成本地供使用的金属丝绕组电阻的情形下进一步改善自限流电阻的散热。
分离接触部位被实施成带有固定的和可动的触头的单接触部位,并且设置在这样的平面内,即,该平面在垂直于壳体宽侧面的方向上位于通过主双金属与选择性双金属而张成的(aufgespannten)平面后面。由此提高了安装开关设备的各个部件的内部的布置的紧凑性。
这种布置具有如下有利的效果,即,保证了在开关操作时产生的压力和开关气体从主接触部位被向外引出,并且总体上确保了在壳体内的组件的非常节省空间且紧凑的布置。尤其可通过利用第三壳体子区域而创造的空间来进行分离触点(Trennkontakt)的通风,也就是说,在分离触点打开时产生的电离气体可通过第三壳体子区域来引出。其不聚集到触头或壳体中的内侧壁面上。由此总体上进一步地得出了有所提高的耐压强度。
主接触部位的灭弧室包含彼此平行且朝向壳体宽侧面而指向的灭弧板,其被布置成至少两个组,其中,限定相应的组的灭弧板的、距相应的相邻的组或相应的相邻的分隔壁的距离大于在组内的灭弧板的距离。在此,在灭弧板叠的相邻的组之间的距离和在邻近于分隔壁的灭弧板叠与分隔壁本身之间的距离的总和至少相当于预先规定的最小空气隙。可提供有两组灭弧板(各带有相同的每组灭弧板数),但是同样可提供有三组灭弧板(各带有相同的每组灭弧板数)。
举例而言,如果灭弧室被划分成三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可例如包含6个灭弧板。中间子区域与相邻的子区域的距离可例如为1.5mm,置于外侧的子区域与灭弧室的分隔壁之间的距离同样各约1.5mm。这种布置的有利的效果在于,由相关的规定所给出的、涉及单独的灭弧板的最小数量、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以便其可被视为空气隙)、以及必需的最小空气隙的条件在这样的灭弧室的情形下同样可被遵守——该灭弧室基于紧凑的壳体尺寸而具有受限的可供使用的空间,例如仅有小于30mm,如仅有28mm。
主接触部位的固定的触头通过可松开的插接连接与分离接触部位的可动的触头电连接。插接连接可有利地作为插接套(Stecktulpe)来实现,插头被插入到该插接套中。有利的效果在于被简化的装配。在此,该连接最初是分离的;首先,开关机构和分离接触部位的组件被置入。插接套被固定在壳体内。在下一个装配步骤中加入主接触部位的组件,并且至主触点(Hauptkontakt)的连接导体利用插头插入到插接套中。
虽然通常而言,插接触点由于与固定连接相比的较高的过渡电阻而不利且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该类型安装开关设备中不被应用(尽管其装配简单)。然而在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安装开关设备中,插接连接的较高的过渡电阻不是障碍,因为,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插接连接的电流负载仅非常短暂地出现。当副电流回路中的电流过大时,则第二双金属与开关锁共同起作用而中断通过该插接连接的电流。
在主热双金属与主接触部位的可动的触头之间的连接通过两个部分导体来建立,其中第一部分导体使主热双金属与对置于固定的接触部位的电弧对置控制母线相连接,并且第二部分导体使电弧对置控制母线与可动的触头相连接。部分导体有利地构造成可动的绞合线,从而使得,其为可动的触头的运动保留了活动余地。本实施形式的有利的效果在于,形成了额外的吹弧回路,其在接触部位打开时驱使电弧被熄灭。此外减小了换向电压压降(电弧在从可动的触点换向到对置控制母线上时必须克服该换向电压压降),由此,电弧被更快速地换向到控制母线上,并且电弧的熄灭由此被加速。
主热双金属与主接触部位的可动的触头之间的连接通过柔性的导体或柔性的绞合线来实现。其被点状地紧固(例如被点焊)在主接触部位的可动的触点杆处。第二可动部分导体自位于触点杆处的第一部分导体的紧固点朝向对置于固定的接触部位的电弧对置控制母线而延伸。在此,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第一和第二导体是单个绞合线的部分段,其被紧固(例如点焊)在主热双金属处和电弧控制母线处,并且利用中间紧固点而被紧固(例如,同样地,被点焊)在可动的触点杆处。该实施形式的有利的效果在于,减小了换向电压压降(电弧在从可动的触点换向到对置控制母线上时必须克服该换向电压压降),由此,电弧被更快速地换向到控制母线上,并且电弧的熄灭由此被加速。
一种进一步有利的实施形式的特征在于,壳体大致具有翻转的T的形状(Form eines umgedrehten T),并且T的纵梁由在前的窄侧面和在前的正面所限定,并且其中,开关机构,分离触点和选择性双金属布置在通过在前的窄侧面和在前的正面而限定的壳体部分中,相反,主热双金属,主接触部位,磁铁系统,灭弧装置和限流电阻布置在由在后的窄侧面,在后的正面和紧固面所限定的壳体部分中。一种带有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特征组合的安装开关设备非常紧凑地被构建,并且允许使用带有1.5倍标准-模块宽度(即,带有27mm的宽度)的壳体,在这种壳体中,该类型的安装开关设备的所有组件和部件可被安置,其中本身显而易见地,标准化的并经规定的空气隙和爬电距离以及开关距离得以遵循。此外尤其有利的是,使用如在文件DE 102006051807中说明的开关机构,因为这种开关机构可如此紧凑地被实施,即,使得,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被配合到由在前的窄侧面和在前的正面所限定的壳体部分中。
本发明的其它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及其它的优点由其它从属权利要求中获得。
附图说明
借助于在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附图,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将进一步地被阐述和说明。
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的电路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其中,电路图布置在壳体的内部中,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的示意性的外观视图,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图3的被打开的安装开关设备的平面图,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从正面而观察的被打开的安装开关设备上的部分截面视图,
图6显示了从窄侧面而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的透视的视图,
图7显示了移去上部的宽侧面时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的排气区域中的透视的部分视图,以及
图8显示了从下部宽侧面而来地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的排气区域上的部分视图,
图9显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一起被使用的滑块的透视的视图,
图10显示了从紧固面而观察的、根据图9的滑块的透视的视图,
图11显示了在根据图9的滑块正被置入到装配槽中时的视图,
图12显示了安放在帽形支承导轨上的安装开关设备的宽侧面的区域中的紧固面上的视图,其中,根据图9的滑块被锁止(verrastet),
图13显示了紧固面上的根据图12的俯视图,以及
图14显示了滑块的透视的视图,该滑块位于其取出位置中。
在这些图中相同的或相同作用的构件或组件用相同参考标号来标示。
参考标号列表
1限流电阻
2第一电流母线
3选择性热双金属
6第二电流母线
7主热双金属
8接线端子的压力弹簧,弹簧接线夹
10选择性保护开关,安装开关设备
12紧固面
14在前的正面
15在后的正面
16在前的窄侧面
17在后的窄侧面
18壳体
20输出端子
21输入端子,进口端子
22主接触部位
23撞击衔铁系统
24开关锁
25分离接触部位
26手柄
28第一分隔壁
40绞合线
42电弧控制母线
43绞合线
44可动的触头
46固定的触头
47电流母线
48绞合线
49绞合线
50滑块
51脱扣杆
Figure BSA00000143683700091
52副触点开关杆
64导热元件
68保持器具
74加热丝绕组
78连接点
80作用线
81作用线
82作用线
83作用线
84作用线
86作用线
100U形凹部
101固定的凸肩
103滑块
104可动的凸肩
182纵向隔片
191左侧的宽侧面
192右侧的宽侧面
201输出端子的开口
221可动的触点杆
222固定的接触部位
223位置固定的轴
281间壁
282间壁
283间壁
300螺钉开口
301位置固定的轴
400排气开口
401隔片
402排气开口
431固定触点控制母线
491插接触点
492接线绞合线
500中间零件
511卡锁装置(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601绕组入口
611绕组出口
701校准螺钉
1’安装开关设备
2’壳体
3’上部的宽侧面
4’下部的宽侧面
5’窄侧面
6’紧固面
7’正面
8’灭弧装置
9’中间件(Zwischenstück)
10’子空间
11’排气壁
12’第一排气通道
13’废气流
14’灭弧装置的端部
15’第一排气开口
16’端子绝缘件
17’端子室间壁
18’中间开口
19’绝缘件开口
20’第二排气通道
21’第一部分流
22’第二排气开口
23’端子室
24’第一板
25’第二板
26’留空部(Ausbuchtung)
27’留空部
28’隔片
29’隔片开口
30’第二部分流
31’第三排气开口
32’引导隔片
33’中心隔片
34’Y边腿
35’Y边腿
1”电气安装开关设备
2”壳体
3”紧固面
4”宽侧面
5”快速紧固器具
6”帽形支承导轨
7”滑块
8”止挡凸肩
9”弹簧
10”底板
11”边缘板条(Randleiste)
12”,12”’引导槽
13”取出端部(Entnahme-Ende)
14”固定端部
15”锁止轮廓
16”止挡侧的窄侧面
17”止挡接片
18”引导接片
19”保持接片
20”装配开口
21”操纵接片
22”嵌接开口
23”装配槽
24”固定的凸肩
25”纵向板条
26”窄侧面
27”端子进口开口
28”保持臂
29”凹陷部
30”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观察图1。其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的电路图。在输入端子21与输出端子20之间延伸有主电流通路,其还流经主热双金属7,主接触部位22和撞击衔铁系统23。并联于由主热双金属7和主接触部位22构成的串联电路地,延伸有副电流通路。其包含限流电阻1,选择性热双金属3和分离接触部位25。
主接触部位22被实施成单点断路器。其包含可动的触点杆221(其携带了可动的触头44)和带有固定触头46的固定接触部位222。可动的触点杆221被支承在位置固定地设置在壳体内的轴223上。
另外,安装开关设备中包含有机械的开关锁24。一方面,开关锁24与主热双金属7和选择性热双金属3沿着作用线81,80处于机械的有效连接中,并且另一方面,开关锁24沿着作用线82,84,86与分离接触部位25和主接触部位22处于机械的有效连接中。
根据图1中所显示的电路图,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功能如下。在主电流通路中出现短路电流时,撞击衔铁系统23沿着作用线83非常快速地将可动的触点杆221撞击离开固定的触头46,并由此在主接触部位22处打开主电流通路。在该开关操作时在主接触部位22处产生了开关电弧,其被引向与主接触部位22相关联的灭弧设施处,并且在其中被熄灭。
当主接触部位22打开时,电流走向换向到副电流通路上。短路电流现在流动通过限流电阻1,选择性热双金属3和分离接触部位25而流向连接点78,在该连接点78处主电流通路和副电流通路交会。在一定的延迟时间(其尤其可通过限流电阻1的电阻值的选择而预先设定)后,借助于副电流通路中的被限制的短路电流,选择性热双金属3沿着作用线80如此地作用在开关锁24上,即,使得,开关锁24沿着作用线82,84持续地打开分离接触部位25,并沿着作用线86持续地打开主接触部位22。在该开关操作时,同样可能产生电弧,其被引向与分离接触部位25相关联的另一个灭弧装置处,并且在其中被熄灭。现在,主接触部位和分离接触部位都被断开,并且因此,通过该设备的电流完全地被断开。重新接合现在可手动地通过操纵开关锁24(通过手柄26)来实现,参见图2。
现在观察图2。其显示了根据图1的,装入到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的周边轮廓中的电路图。在此,电路图的各个元件在壳体轮廓内且相对彼此在这样的位置中被绘出——该位置大致符合于在真实设备中的位置。
安装开关设备10包含绝缘材料壳体18,其具有在前的正面14,在后的正面15,紧固面12,以及在前和在后的窄侧面16,17。在前的窄侧面16连接在前的正面14与在后的正面15。在后的窄侧面17连接在后的正面15与紧固面12。壳体18由此大致具有一个翻转T的形状,其中,T的纵梁由在前的窄侧面16和在前的正面14限定,并且其中,开关机构24,分离触点25和选择性双金属3布置在该纵梁的区域中。主热双金属7,主接触部位22,撞击衔铁系统23,灭弧装置200和限流电阻1被布置在由在后的窄侧面,在后的正面和紧固面所限定的T形壳体的横梁中。
于紧固面12处存在有大致U形的凹部100,它的(在图中左侧的)侧面的限定壁携带了固定的凸肩101。在凹部100的对置于固定的凸肩101的壁处,滑块103被卡入到紧固面处并可纵向滑动地被引导,其携带了可动的凸肩104,其指向到凹部100的内腔中。利用固定的和可动的凸肩101,104,设备10可以本身已知的用于装配的方式而被卡装到帽形支承导轨上。
现在观察图3。其以示意性的方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10的窄侧面的斜视图。人们可辨识出右侧的宽侧面192,左侧的宽侧面191,用于将接线导体引入到输出端子中的开口201,用于操纵输出端子20的端子螺钉的螺钉开口300,以及排气开口400,402,其与壳体内部的与主接触部位相关联灭弧室处于连接中。另外,这具有如下优点,即,开关气体快速地在两个不同的部位处朝向壳体的窄侧面而被导出并由此远离紧固面和汇流条(Sammelschiene)。因此,开关气体无法沉淀在汇流条处。
安装开关设备10的壳体18由两个半罩壳构成,其在分型缝181被组合处并彼此相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开关设备10的部件和组件在壳体18的内部中部分地在垂直于宽侧面191,192的方向上彼此相叠地布置,从而使得,由此,一种非常紧凑的开关设备10的结构成为可能。壳体大致构成了翻转的T的形状,其纵向隔片182由在前的窄侧面16和在前的正面14来构成,并且其的横向隔片183由在后的正面15,在后的窄侧面17和紧固面12来构成。
现在观察图4。其示意性地显示了打开的安装开关设备的平面图,其中,构成右侧的宽侧面192的壳体半罩壳已经被移开。
输出端子20和输入端子21在这里示意性地作为圆圈来示出。这两个端子可为螺钉端子或弹簧力端子。
主电流通路从端子20出发,经过这里作为第二电流母线而标示的电流母线6,设置在电流母线6的自由端部处的主热双金属7,进一步从主热双金属7的自由端部而出地经过绞合线40向主接触部位22的可动的触头44、从主接触部位22的固定的触头46经过电流母线47向撞击衔铁系统23,并进一步朝向端子21而延伸。可动的触头44通过绞合线43与电弧控制母线42相连接。
绞合线40和43是单个绞合线的部分段,该绞合线被紧固在主热双金属7和电弧控制母线42处。在中间的点处,该绞合线在可动触头附近(例如通过点焊而)被紧固在可动触点杆221处。
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绞合线同样可被从主热双金属7直接引导到电弧控制母线42处,而不被紧固在可动的触点杆221处。那么,提供有另一绞合线,其将电弧控制母线42与可动的触点杆221相连接。
主热双金属7大致平行于在后的正面15而延伸。其可利用校准螺钉701从设备外被校准。电弧控制母线42被与主接触部位的灭弧装置相关联,并且该电弧控制母线42位于这样的平面中,即,该平面平行于左侧的宽侧面191,并在设备内位于左侧的和右侧的宽侧面191,192之间。因此,在图4中灭弧设施没有被示出,仅仅可辨识出电弧控制母线42的一部分。
当基于短路电流撞击衔铁系统23打开主接触部位22并由此断开主电流通路时,电流被换向到副电流通路上。电流从端子20出发,经过进口导体601朝向限流电阻1、穿过限流电阻1通过出口导体611和作为第一电流母线2而标示的电流母线朝向选择性热双金属3而延伸。选择性热双金属3大致平行于在后的正面15地取向。该选择性热双金属3安置在纵向隔片182中。副电流通路从选择性热双金属3的自由端部出发、进一步经过绞合线48朝向分离接触部位25的固定的触头、进一步从分离接触部位25的可动的触头出发通过绞合线49朝向主接触部位22的固定的触头46而延伸。在那里,副电流通路与主电流通路接在一起。
绞合线49通向插接触点491。其包含插接套,该插接套与壳体半罩壳固定地连接。在主接触部位22的固定的触头46处设置有接线绞合线492,其在其自由端部处携带有插头,该插头被提供用于与插接触点491的插接套的连接。在设备装配时,在插接触点491处的连接最初是分离的。首先,开关机构24和分离接触部位25的组件(带有绞合线49和插接套)被嵌入。根据本发明的插接套被固定在壳体中。在下一个装配步骤中,加入带有绞合线492的主接触部位22的组件,且通向主触点的连接导体492利用插头插入到插接套中。由此提供简单的装配和非常良好且位置精确的在壳体内的各个组件的定位。
限流电阻1在此通过加热丝绕组74来构成,其绕着带有两个对置的、通过周面相连接的端面的支撑体而缠绕。加热丝绕组74包含绕组入口601和绕组出口611,以及绕组部分。绕组入口601和绕组出口611是绕组部分的延长段,即,其由同一金属丝制成。导热元件64被容纳在支撑体的端侧面中的保持开口中,并且同时为用于选择性热双金属3的支架。
导热元件64的自由端部与输出导体611相连接。由此构成了一种可预制的电阻组件。
在壳体半罩壳的内侧处存在有保持凸块68,例如呈模制的凸块的形式,保持凸块68在自身中间留有切口。在该切口中,导热元件64被卡紧,从而使得,由此,壳体中的电阻组件以简单的方式被定位和保持。导热元件64显著地改善了出自限流电阻1的散热。
选择性热双金属3的自由端部与滑块50相联结,当选择性热双金属3足够远地在其热断开方向上(即,在图10的图示中顺时针向下)弯曲时,滑块操纵开关锁24的脱扣杆51,由此,开关锁24中的闭锁部位解锁(entklinkt),且开关锁24通过副触点开关杆52打开分离接触部位25。通过这里没有显示的另一个杠杆机构,开关锁24在此还打开主接触部位22。现在,在两个接线端子20,21之间穿过设备的电流完全被断开。通过手柄26,开关锁24同样可手动地操纵。这里说明的开关设备的一般的工作原理已经在专利申请文件DE 10 2007 020114中说明,就此而言明确地参阅该文件。
通过卡锁装置511,可从设备外将脱扣杆51固定到其解锁位置中,从而使得,从外通过手柄26进行接合则是不再可能的。卡锁装置511可如在文件DE 102007018522中所说明的那样地来实现。
即,总的来说,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电阻组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并因此定向的自限流电阻1而出进入第一电流母线2直至选择性热双金属3的传热。
因为选择性热双金属3由此非常强化地与从限流电阻1中导出的热量相耦合,所以这是有利的。
通过间壁28,281,282和283在壳体内部分隔出了在此称作第三子区域的子区域27。两个间壁282和283被模制到壳体半罩壳处。其构成了一种漏斗,它的宽的开口位于分离接触部位25的区域中。如果在分离接触部位打开时在该处产生开关电弧,那么在此产生的气体通过该漏斗被导入到第三子区域27中。两个间壁28和281在此为中间零件500的部分,为清楚期间,中间零件500没有被示出,并且,中间零件500基本上平行于壳体宽侧面而伸延且作为一种盖板而侧向地和向上地封闭子区域27。分离触点电弧的开关气体由此被引导到第三子区域27中,且不会不受控制地沉淀到接触部位处,由此,避免了触点特性的恶化。
图5在高度示意性的图示中显示了安装开关设备1’的在输出端子的区域中的截面视图,图6至图8显示了安装开关设备1’的透视的部分视图。安装开关设备1’具有壳体2’,其包含上部的宽侧面3’,下部的宽侧面4’,正面7’,紧固面6’和窄侧面5’,并且带有灭弧装置8’。灭弧装置8’是彼此堆叠的灭弧板的布置,如在图8中在右边缘处可辨识出的那样,并且在原理上已知。
在壳体2’中,中间件9’如此地被布置,即,使得,灭弧装置8’被容纳在介于上部的宽侧面3’和中间件9’之间的子空间10’中。平行于宽侧面3’和4’延伸的排气壁11’与上部的宽侧面3’一起构成了第一排气通道12’,其将废气流13’从分配给窄侧面5’的灭弧装置8’的端部14’引导向壳体2’的窄侧面壁5’中的第一排气开口15’。
在窄侧面5’处,在中间件9’的排气壁11’与下部的宽侧面4’之间布置有端子绝缘件16’。其具有端子室间壁17’,并且在中间件9’的排气壁11’中存在中间开口18’,其与端子绝缘件16’中的绝缘件开口19’对齐。由此构成了第二排气通道20’,其将废气的第一部分流21’从中间开口18’出发在端子室间壁17’与下部的宽侧面4’之间引导向窄侧面壁5’中的第二排气开口22’。
端子绝缘件16’的端子室间壁17’和中间件9’的排气壁11’在窄侧面壁5’的区域中构成了朝向窄侧面5’敞开的、用于容纳接线端子的端子室23’。在此,窄侧面壁5’部分地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24’,25’而形成,这些板被模制在中间件9’和端子绝缘件16’处。
第一板24’在其分配给上部的宽侧面3’的窄侧面5’处具有留空部26’。当壳体的上部的宽侧面3’被安放时,则在上部的宽侧面3’与第一板之间产生长形的切口,其构成了第一排气开口15’。即,其在介于第一板24’与壳体2’的上部的宽侧面3’之间的留空部26’的区域中被构成。
第二板25’同样地在其分配给下部宽侧面4’的窄侧面5’处具有至少一个留空部27’,从而使得,第二排气开口22’介于第二板5’与壳体2’的后部的宽侧面4’之间在留空部27’的区域中被构成。如在图7中可看到的那样,第二留空部在此通过梳状的结构来实现,从而使得,第二排气开口22’为一系列的彼此相叠地布置的较小的单孔。
将第一排气通道12’朝向紧固面6’地加以限定的隔片28’被模制到排气壁11’处,参见图8。该隔片28’将废气自灭弧装置而出地平行于紧固面地引导向第一和第二排气开口15’,22’。在灭弧装置8’的端部14’后面不远处设置有隔片开口29’,其在朝向紧固面6’的方向上使隔片28’敞开。由此,废气的第二部分流30’可通过隔片开口29’而被引向紧固面6’并在那里通过第三排气开口31’而被向外引出。第三排气开口31’通过中间件9’的分配给紧固面6’的棱边处的槽形的凹部来产生。壳体2’的上部的宽侧面3’在该部位处具有凹部。当壳体2’的上部的宽侧面3’被安放到中间件9’上时,则在这个部位处产生第三排气开口31’。
在中间件9’的排气壁11’处设置有引导隔片32’,其将来自灭弧装置8’的废气划分为废气流13’和第一和第二部分流21’,30’。第一中间隔片33’将废气流划分为上部的和下部的部分流。第一隔片在其自由端部处携带着带有两个Y边腿34’,35’的Y形分支部。由此,上部的部分流向上地在朝向正面的方向上而被转向,并且上部的部分流的一部分由此被引向中间开口18’。上部的部分流的另一部分绕流过Y边腿35’并到达到第一排气开口15’。
相应地,下部的部分流的第一部分通过下部的Y边腿34’向下地在朝向紧固面6’的方向上被转向,在那里,其被引向第三排气开口31’。下部的部分流的第二部分绕流过下部的Y边腿34’并同样到达第一排气开口15’。
图11和图12显示了带有壳体2”的电气安装开关设备1”的一部分,其包含紧固面3”和宽侧面4”,并且带有用于将安装开关设备1”卡装到帽形支承导轨6”上的快速紧固器具5”。示出了紧固面3”上的部分视图。可辨识出固定的凸肩24”,利用该凸肩24”,安装开关设备1”在紧固在帽形支承导轨6”上时在帽形支承导轨的纵向板条25”中的一个处被挂入。此外,用于将安装开关设备1”紧固在帽形支承导轨6”上的紧固器具包含滑块7”,其携带有止挡凸肩8”,其中,滑块7”可借助于弹簧9”在朝向帽形支承导轨6”的方向上被按压,从而,止挡凸肩8”构成了快速紧固器具5”的可动的凸肩。
图9和图10显示了滑块7”。滑块7”包含底板10”,并在其纵侧面
Figure BSA00000143683700201
处携带有侧面的边缘板条11”。为此,在滑块7”的纵侧面中的每一个处垂直于底板10”地模制有引导接片18”,其携带边缘板条11”。在此,边缘板条11”被设置在各一个引导臂的自由端部处。通过边缘板条,滑块7”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U形的横截面轮廓,利用该U形的横截面轮廓,滑块7”从外包围安装开关设备1”的壳体。边缘板条向内弯折,并且由此为滑块提供了在引导槽中的保持。
根据图9和图10,滑块7”总共具有四个边缘板条,两个在前面而两个在后面。相应地,壳体2”在其宽侧面4”处(靠近紧固面)具有四个引导槽12”,12”’,其中分别地,在宽侧面上,在紧固面中的容纳帽形支承导轨的凹部附近布置有在前的引导槽12”,并且,在壳体2”的窄侧面26”附近布置有在后的引导槽12”’。端子进口开口27”同样位于壳体2”的窄侧面26”处,参见图11。
滑块7”可纵向移动地保持在壳体宽侧面4”处的引导槽12”,12”’中。引导槽12”,12”’中的每个在取出端部与固定端部13”,14”之间延伸。在后的引导槽12”’具有锁止轮廓15”,其布置在取出端部13”与固定端部,14”之间,从而使得,在取出端部与固定端部13”,14”之间的中间位置中,边缘板条11”嵌接到锁止轮廓15”中,并且因此,滑块7”可保持在取出位置中,在该取出位置中,止挡凸肩8”释放帽形支承导轨6”。锁止轮廓15”构造成引导槽12”的在朝向紧固面3”的方向上伸延的分级状的扩大部。
图14显示了这种状态。在此,滑块7”位于拆卸状态(Demontagestellung)中。
于滑块7”的与止挡凸肩8”相对置的窄侧面处存在有带有用于操纵工具的嵌接开口22”的操纵接片21”。
滑块7”通过如下方式从根据图12的装配状态出发而被带入到根据图14的拆卸状态中,即,利用工具(例如螺丝刀)嵌接到操纵接片21”处的嵌接开口22”中,使得滑块7”在其操纵端部处通过逆时针方向的摆动而被置放成倾斜的并且向后上方被抽出,直到边缘板条11”在锁止轮廓15”中被锁止。通过在锁止轮廓15”中的锁止,滑块逆着弹簧9”的回复力保持在拆卸状态中。该设备现在可从帽形支承导轨中被取出。尤其地,多极的设备(其通过多个单极的设备的彼此排列而组合成)由此可更简单地被取出。原因如下:当多个(例如三个)单极的设备彼此并排地被组合成一个三极的设备时,则三个单极的设备中的每一个带有一个滑块7”。那么,该三极的设备利用总共三个滑块而保持在帽形支承导轨处。为了从帽形支承导轨中取出该设备,三个滑块必须被带入到它们的拆卸状态中并在该处被保持。如果没有锁止轮廓15”(其将滑块中的每一个保持在拆卸状态中),做到这一点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时,装配工必须用手将三个滑块同时地如此之久地保持在拆卸状态中,直到设备被取出。
为了将滑块重新带入到装配状态中,如下做法就已足够,即,沿箭头方向P(图14)轻按到该自由端部上,并且边缘板条从锁止轮廓中滑出,从而使得,弹簧9”可将滑块7”重新按压到其装配状态中。
滑块7”在它的止挡侧的窄侧面16”处携带有两个平行于底板10”的纵侧面而延伸的、各带有一个止挡凸肩8”的止挡接片17”。即,存在有两个止挡凸肩,其置放成以滑块7”的宽度彼此远离。因此,提供了在锁定在帽形支承导轨上的状态中的设备的可靠的保持和很大程度上的扭转保护。
在滑块7”的纵侧面处,滑块7”垂直于底板10”地携带有引导接片18”,引导接片18”携带着边缘板条11”。在此,边缘板条11”被模制在保持臂28”的自由端部处,保持臂28”又从引导接片18”而出地垂直于底板10”地向下伸延,参见图9。滑块7”在此为由钢板制成的冲弯件,并且引导接片,保持臂28”和边缘板条11”通过冲压和弯曲而由单块钢板制成。
在底板10”处模制有保持接片19”,其充当用于弹簧9”的支承面。保持接片19”携带有凹陷部29”,其充当了用于作用在该处的弹簧9”的固定点。
此外,底板10”中存在有用于弹簧9”的置入的装配开口20”。在装配开口20”的与保持接片19”相对置的端部处的凸肩30”简化了弹簧装配。弹簧9”为圆柱弹簧。
引导槽12”与装配槽23”处于连接中,其中,装配槽23”垂直地自引导槽12”而出地在朝向紧固面3”的方向上指向,并且在紧固面3”处敞开,以用于边缘板条11”的插入。图11显示了,为了在壳体2”处的装配,滑块7”如何地以从紧固面3”出发利用其在保持臂28”处的边缘板条被引入到装配槽23”中并且直到座装在引导槽12”中的方式而对着紧固面3”被按压。通过随后的在引导槽中的朝向帽形支承导轨的移动,滑块7”被带入到其保持位置或装配位置中。在此,在第一次将滑块7”装到壳体2”上时,弹簧9”同样穿过装配开口20”而被插入。
除了所说明的实施例之外,本发明同样包含优选的实施形式以及各个的设计方案特征或改进方案的任意的组合,只要它们不互相排斥。

Claims (6)

1.一种安装开关设备,尤其是选择性保护开关,带有壳体,该壳体包括紧固面,在前的正面和在后的正面,以及将紧固面与正面相连接的宽侧面和在前的窄侧面及在后的窄侧面;带有在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延伸的主电流通路,该主电流通路包括设有灭弧室的主接触部位,将主接触部位带入到打开状态中的撞击衔铁系统,以及主热双金属,该主热双金属作用到带有闭锁部位的开关锁上,从而使得,接触部位持续地保持打开;带有副电流通路,在该副电流通路中布置有限流电阻和同样作用到所述开关锁上的选择性热双金属以及可由所述开关锁打开的分离接触部位;并带有手柄,利用该手柄,通过所述开关锁,所述主接触部位可被打开和被闭合;其中,所述副电流通路与第一双金属的串联电路并联地与所述主接触部位相接,并且其中,所述主接触部位构造成带有一固定的和一可动的触头的单接触部位,其中,在窄侧面处在接线端子附近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从灭弧装置中导出废气的第一排气开口,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面处构造有用于所述安装开关设备在帽形支承导轨处的紧固的凹部,在所述紧固面处设置有用于从所述灭弧装置中导出废气的第二排气开口,并且,在所述紧固面处设置有带有滑块的快速紧固器具,所述滑块携带有可动的凸肩,并且,所述滑块在壳体的宽侧面处包围所述壳体且借助于弹簧而在朝向所述凹部的内腔的方向上被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窄侧面处在所述接线端子的与第一排气开口相对置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从所述灭弧装置中导出废气的第三排气开口。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热双金属布置成大致平行于与所述主接触部位的固定的触头相连接的电弧控制母线。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接触部位实施成带有一固定的和一可动的触头的单接触部位并且设置在这样的平面中,即,该平面在垂直于壳体宽侧面的方向上位于由所述主双金属和所述选择性双金属所张成的平面之后。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撞击衔铁系统布置在所述输入端子与相接线母线之间,并且其中,所述撞击衔铁系统的磁线圈的第一线圈端部与所述输入端子相连接而所述磁线圈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主接触部位的固定的触头相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大致具有翻转的T的形状,并且,该T的纵梁由在前的窄侧面和在前的正面所限定,并且其中,开关机构,分离触点和选择性双金属布置在由在前的窄侧面和在前的正面所限定的壳体部分中,相反,主热双金属,主接触部位,磁铁系统,灭弧装置和限流电阻布置在由在后的窄侧面,在后的正面和紧固面所限定的壳体部分中。
CN201010200442.2A 2010-05-12 2010-05-31 安装开关设备 Pending CN1022439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20345.9 2010-05-12
DE102010020345 2010-05-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3954A true CN102243954A (zh) 2011-11-16

Family

ID=4434402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0442.2A Pending CN102243954A (zh) 2010-05-12 2010-05-31 安装开关设备
CN201020220980.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8333U (zh) 2010-05-12 2010-05-31 安装开关设备
CN2011800343487A Pending CN103201808A (zh) 2010-05-12 2011-05-11 安装开关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20980.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8333U (zh) 2010-05-12 2010-05-31 安装开关设备
CN2011800343487A Pending CN103201808A (zh) 2010-05-12 2011-05-11 安装开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62317A1 (zh)
EP (1) EP2569791A1 (zh)
CN (3) CN102243954A (zh)
CA (1) CA2798869A1 (zh)
DE (1) DE102011101238A1 (zh)
WO (1) WO201114117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1756A (zh) * 2012-12-27 2013-04-03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电弧反向喷出且带跑弧道的断路器
CN114586125A (zh) * 2019-10-21 2022-06-03 埃伦贝格尔及珀恩斯根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在载轨上的开关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14826A1 (de) * 2012-08-21 2014-02-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vorrichtung
KR101513209B1 (ko) 2013-11-08 2015-04-17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선용 차단기
KR101564992B1 (ko) * 2014-05-30 2015-11-0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선용 차단기
US20160042898A1 (en) * 2014-08-11 2016-02-11 Siemens Industry, Inc. Ventilated circuit breakers, ventilated circuit breaker housings, and operational methods
EP3048629A1 (de) * 2015-01-23 2016-07-27 Jozef Smrkolj Leitungsschutzschalter
US9859081B2 (en) * 2015-08-13 2018-01-02 Carling Technologies, Inc. Circuit breaker with movable terminal barrier
USD818443S1 (en) * 2016-03-16 2018-05-22 Df, S.A. Fuse holder
DE102017101723A1 (de) * 2017-01-30 2018-08-02 Abb Schweiz Ag Elektrisches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mit einer Abluftöffnung
CN112530744B (zh) * 2020-12-22 2021-12-14 东海县通灵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灭弧结构的继电器
CN112863951B (zh) * 2021-01-05 2022-09-02 三峡大学 一种电气工程配电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5074A (en) * 1971-07-14 1973-05-22 Gen Electric Arc chute for a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US6624375B2 (en) * 2001-04-04 2003-09-23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Wire lug/arc vent barrie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DE10131560C1 (de) * 2001-06-29 2003-02-06 Aeg Niederspannungstech Gmbh Ausblassystem für eine Plug-in-Komponente
JP4395023B2 (ja) * 2003-11-04 2010-0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DE102004019175A1 (de) * 2004-04-16 2005-11-03 Abb Patent Gmbh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US7009132B1 (en) * 2004-09-03 2006-03-07 Eaton Corporation Terminal assembly for vented circuit breaker and circuit breaker incorporating same
DE102006024249B4 (de) 2006-05-23 2010-03-25 Abb Ag Leitungsschutzschalter
DE102006051807B8 (de) 2006-11-03 2008-06-26 Abb Ag Elektrischer Schalter
US7586057B2 (en) * 2006-11-16 2009-09-08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vented case therefor
WO2008128672A2 (de) 2007-04-19 2008-10-30 Abb A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DE102008017472A1 (de) 2007-04-28 2008-11-06 Abb Ag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1756A (zh) * 2012-12-27 2013-04-03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电弧反向喷出且带跑弧道的断路器
CN103021756B (zh) * 2012-12-27 2015-10-07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电弧反向喷出且带跑弧道的断路器
CN114586125A (zh) * 2019-10-21 2022-06-03 埃伦贝格尔及珀恩斯根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在载轨上的开关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101238A1 (de) 2011-12-08
CN201918333U (zh) 2011-08-03
EP2569791A1 (de) 2013-03-20
WO2011141170A1 (de) 2011-11-17
CA2798869A1 (en) 2011-11-17
CN103201808A (zh) 2013-07-10
US20130062317A1 (en) 201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18333U (zh) 安装开关设备
CN201311892Y (zh) 电气安装配电电器
CN101436474B (zh) 电气开关设备、电弧罩组件及其烟囱
US6924721B2 (en) Gas segregator barrier for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US7909663B1 (en) Modular optimized plug-in jaw
US20020144978A1 (en) Wire lug/arc vent barrie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US7268651B2 (en) Electromechanical switching device
JP2018133329A (ja) 直流配線用遮断器
CN1655306B (zh) 带单极断开单元的多极断路器
CN111641327A (zh) 用于单相或多相耗电器的开关装置
CN101488426B (zh) 析气绝缘体组件、导体组件和使用该导体组件的电气开关装置
EP1414057B1 (en) Air circuit breaker
US9053888B2 (en) Tie bar fo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7247808B2 (en) Electrical service device having an arc prechamber area, arc guide rails and a current-limiting arc-quenching device
US10483054B2 (en) Mono or bidirectional contactor
EP3756206B1 (en) Circuit breaker housing
CN220341142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断路器
KR20130001367U (ko) 배선용차단기의 단자 기구
JP5072024B2 (ja) 電磁接触器
KR20100000180U (ko) 기중차단기의 단자구조
NL1027343C2 (nl) Beveiligingsschakelaar.
CN113471032A (zh) 机电的紧凑式保护开关设备
CN112309783A (zh) 塑壳断路器中的门相分离装置
CN114830281A (zh) 电开关
CN117476340A (zh) 插入式总和电流互感器组件、串联安装设备和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