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1951A - 表面保护膜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1951A
CN102241951A CN2011101262474A CN201110126247A CN102241951A CN 102241951 A CN102241951 A CN 102241951A CN 2011101262474 A CN2011101262474 A CN 2011101262474A CN 201110126247 A CN201110126247 A CN 201110126247A CN 102241951 A CN102241951 A CN 102241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rotection film
surface protection
mentioned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62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真理子
内田翔
花木一康
林圭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41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1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9J123/0853Vinylacetate
    • C09J123/0861Saponified vinyl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8L23/0853Vinylacetate
    • C08L23/0861Saponified vinyl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666/00Composition of polymers characterized by a further compound in the blend, be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 in the composition
    • C08L2666/02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 C08L2666/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ccording to groups C08L7/00 - C08L49/00, or C08L55/00 - C08L57/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L2666/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被粘物的粘附力得到维持、而且即使以卷状保存反卷的经时变化也少的表面保护膜。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依次具有背面层、基材层和粘合剂层,该背面层的表面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为1.0以上,23℃保存后的反卷力A为1.0N/20mm以下,50℃保存后的反卷力B与23℃保存后的反卷力A的比B/A为1.0~2.0。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保护膜。
背景技术
表面保护膜一般是以通过涂布于保护膜侧粘合剂而与被保护体(以下,也被称为被粘物)贴合、防止被保护体的加工、输送时产生的伤痕或污渍为目的而使用的。作为被保护体,例如由金属板、涂装钢板、光学膜等。
作为使用表面保护膜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可以列举在金属板或涂装钢板等被粘物形成凹凸而使其具有功能和设计性等,为了其输送而贴合表面保护膜的方式。另外,作为使用表面保护膜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可以列举在平坦的被粘物贴合表面保护膜,之后通过压制加工等形成凹凸的方式。而且,这些这样使用的表面保护膜在输送或加工等工序结束后被剥下。
作为表面保护膜,作为其基材,使用聚乙烯等成膜后具有柔软性质的树脂(专利文献1)。
然而,以卷状保存表面保护膜时,在被粘附到被粘物之前一旦暴露于高温下,则粘合剂层和基材的背面(背面层)贴附,在使用时想要让表面保护膜反卷的话则存在反卷力变大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表面保护膜反卷时存在对该膜上施加多余的力使其伸长、从而难以追随被粘物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6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被粘物的粘附力得到维持、而且即使以卷状保存反卷的经时变化也少的表面保护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依次具有背面层、基材层和粘合剂层,该背面层的表面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为1.0以上,23℃保存后的反卷力A为1.0N/20mm以下,50℃保存后的反卷力B与23℃保存后的反卷力A的比B/A为1.0~2.0。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MD方向和TD方向的断裂伸长均为350%~850%。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均为500N/mm2~900N/mm2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和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总和为270N/mm2~450N/mm2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层含有选自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背面层的表面的表面摩擦力为15N以下。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含有苯乙烯类弹性体。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含有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对被粘物的粘附力得到维持、而且即使以卷状保存反卷的经时变化也少的表面保护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表面保护膜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A.表面保护膜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依次具有背面层、基材层和粘合剂层。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表面保护膜的示意剖面图。表面保护膜10具备基材层1、配置于基材层1的一侧的背面层2和配置于基材层1的另一侧的粘合剂层3。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根据需要,也可以还具有任意的适当的其它层(未图示)。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厚度可以根据用途而设定为任意的适当厚度。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为15μm~180μm,更加优选为20μm~160μm。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23℃保存后的反卷力A为1.0N/20mm以下,优选为0.2N/20mm~1.0N/20mm,更优选为0.25N/20mm~1.0N/20mm,更加优选为0.25N/20mm~0.8N/20mm。通过使在23℃保存后的反卷力A在上述范围内,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保持卷状的同时,也可以轻轻反卷,因此能够良好地兼备性能和操作性。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50℃保存后的反卷力B为1.0N/20mm以下,优选为0.2N/20mm~1.0N/20mm,更优选为0.25N/20mm~1.0N/20mm,更加优选为0.3N/20mm~1.0N/20mm。通过使在50℃保存后的反卷力B在上述范围内,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保持卷状的同时,也可以轻轻反卷,因此能够良好地兼备性能和操作性。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50℃保存后的反卷力B与23℃保存后的反卷力A的比B/A为1.0~2.0,优选为1.0~1.9,更优选为1.1~1.8。通过使50℃保存后的反卷力B与23℃保存后的反卷力A的比B/A在上述范围内,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即使在高温下保管也不必担心在背面层中含有的剥离处理剂转移到粘合剂层,并且也不必担心背面层和粘合剂层贴附。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MD方向和TD方向的断裂伸长均优选为350%~850%,更优选为400%~840%,更加优选为500%~830%。上述的情况中,MD方向的断裂伸长优选为350%~580%,更优选为400%~580%,更加优选为450%~550%。另外,上述的情况中,TD方向的断裂伸长优选为500%~850%,更优选为600%~850%,更加优选为700%~850%。通过使MD方向和TD方向的断裂伸长均在上述范围内,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粘附时或加工时不断裂,且对被粘物的追随性良好。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MD方向”也称为“长度方向”,是指在膜成型时的膜输送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TD方向”也称为“宽度方向”,是指与“MD方向”正交的方向。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均优选为500N/mm2~900N/mm2,更优选为600N/mm2~850N/mm2。通过使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均在上述范围内,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具有抗挠性(コシ),且操作性优异。
作为另外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在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和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总和优选为270N/mm2~450N/mm2,更优选为300N/mm2~430N/mm2,更加优选为300N/mm2~390N/mm2。上述的情况中,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20N/mm2~220N/mm2,更优选为130N/mm2~200N/mm2。另外,上述的情况中,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50N/mm2~220N/mm2,更优选为180N/mm2~200N/mm2。通过使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和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总和在上述范围内,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对被粘物的追随性良好,且贴附后的加工容易。
A-1.基材层
上述基材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用途而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厚度。上述基材层的厚度优选为10μm~150μm,更优选为30μm~140μm,更加优选为60μm~130μm,特别优选为80μm~120μm。
上述基材层优选含有选自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上述基材层中的选自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的含有比例优选为8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90重量%~100重量%,更加优选为95重量%~100重量%,特别优选为98重量%~100重量%,最优选为100重量%。
作为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对乙烯、丙烯、丁烯等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聚合而得到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作为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更优选为聚乙烯。作为聚乙烯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聚乙烯。例如,可以列举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聚丙烯,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聚丙烯。例如,可以列举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等。作为均聚丙烯,作为其结构,可以列举等规、无规、间规等。
上述基材层特别优选含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混合物。通过含有这样的混合物,能够实现并提供即使卷状保存、反卷的经时变化也少的表面保护膜的良好的操作性。
上述基材层也可以含有除了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以外的任意的适当的其它的热塑性树脂。这样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基材层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任意的适当的添加剂。作为可以在基材层中含有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紫外线吸收剂、耐热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等。上述基材层中含有的添加剂的种类、数目和量,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地设定。
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列举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甲酸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只要在成型时不渗出即可,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含量。典型而言,相对于基材层中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为0.01重量份~5重量份。
作为上述热稳定化剂,例如,可以列举受阻胺类化合物、磷类化合物和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等。耐热稳定化剂的含量只要在成型时不渗出即可,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含量。典型而言,相对于基材层中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为0.01重量份~5重量份。
作为上述填充剂,例如,可以列举滑石、氧化钛、碳酸钙、粘土、云母、硫酸钡、晶须、氢氧化镁等无机填充剂。填充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10μm。填充剂的含量相对于基材层中的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200重量份。
A-2.背面层
上述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15μm,更优选为2μm~10μm,更加优选为2μm~8μm,特别优选为2μm~5μm。通过使背面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实现所需的表面粗糙度变得容易,而且,抑制背面层的机械的物性对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整体的机械物性的不利影响也变得容易。
上述背面层的表面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为1.0以上,优选为1.0~20,更优选为1.0~10,更加优选为1.0~5.0,特别优选为1.0~3.0。通过使背面层的表面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抑制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以卷状保存时粘合剂层和背面层的粘附过度。
上述背面层的表面的表面摩擦力优选为15N以下,更优选为5N~15N,更加优选为8N~13N。通过使背面层的表面的表面摩擦力在上述范围内,例如,层叠贴附有用于输送的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的金属板而保管的情况中,能够维持良好的保管状态,且在使用时也易于抽出各个金属板。
上述背面层优选含有背面处理剂(A)和热塑性高分子(B)。
背面处理剂(A)优选为聚合物侧链上具有碳原子数为8~30的脂肪族基团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0的脱模剂,具体而言,能够例示通过异氰酸酯反应或酯化反应等使具有碳原子数为8~30的脂肪族基团的化合物与完全皂化或部分皂化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聚乙烯醇上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反应物等。
更具体而言,背面处理剂(A)能够通过使异氰酸辛酯、异氰酸癸酯、异氰酸十二烷酯、异氰酸十八烷酯等与完全皂化或部分皂化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聚乙烯醇进行异氰酸酯反应、或与月桂酸、硬脂酸等进行酯化反应来合成。作为背面处理剂(A),从与热塑性高分子(B)的相溶性优异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异氰酸酯化合物构成的反应物。
作为上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结构,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结构。上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乙烯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40摩尔%~80摩尔%,更优选为40摩尔%~70摩尔%。如果上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乙烯醇结构单元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实现充分的离型性能,同时能够实现与热塑性高分子(B)的充分相溶性。另外,上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聚合度或乙烯醇结构单元的含量不同的共聚物。
作为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从剥离性、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异氰酸十八烷酯。
上述热塑性高分子(B)优选含有多烯单体的均聚物和/或多烯单体和极性单体的共聚物。如果更具体地说明,作为均聚物,可以列举均聚丙烯等,作为共聚物,可以列举以乙烯成分为共聚成分的嵌段类、无规类、接枝类等丙烯类聚合物、Reactor-TPO(反应器直接制备热塑性聚烯烃)、低密度、高密度、线性低密度、超低密度等乙烯类聚合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热塑性高分子(B)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背面处理剂(A)和热塑性高分子(B)的含有比例,相对于背面处理剂(A)和热塑性高分子(B)的总和100重量份,背面处理剂(A)优选为0.1重量份~20重量份,更优选为0.5重量份~20重量份。如果相对于背面处理剂(A)和热塑性高分子(B)的总和,背面处理剂(A)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实现充分的离型性能,并且能够实现与热塑性高分子(B)充分的相溶性。
A-3.粘合剂层
上述粘合剂层厚度优选为1μm~100μm,更优选为3μm~50μm,更加优选为5μm~30μm,特别优选为5μm~15μm,最优选为7μm~13μm。
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粘合剂。作为上述粘合剂,例如,可以列举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硅类粘合剂等。
作为上述粘合剂,也能够使用热塑性粘合剂。作为构成热塑性粘合剂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苯乙烯类弹性体、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丙烯酸类热塑性树脂等。作为上述材料,优选苯乙烯类弹性体、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苯乙烯类弹性体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SEB)等苯乙烯类AB型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SBS的加氢产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异戊烯-苯乙烯共聚物(SIS)、SIS的加氢产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SEPS))、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IBS)等苯乙烯类ABA型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SBSB)等苯乙烯类ABAB型四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BS)等苯乙烯类ABABA型五嵌段共聚物,具有这些以上的AB重复单元的苯乙烯类多嵌段共聚物,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苯乙烯类无规共聚物的乙烯性双键上加氢的加氢产物等。作为苯乙烯类弹性体也可以使用市售品。苯乙烯类弹性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上述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中的苯乙烯嵌段结构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重量%~40重量%,更优选为7重量%~30重量%,特别优选为9重量%~20重量%。当苯乙烯嵌段结构的含有比例低于5重量%时,由于粘合剂层的内聚强度不足而易于发生残胶。当苯乙烯嵌段结构的含有比例高于40重量%时,粘合剂层变硬,可能得不到对粗糙表面的良好的粘附性。
在上述苯乙烯类弹性体具有乙烯-丁烯嵌段结构的情况,乙烯-丁烯嵌段结构中来自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7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70重量%~90重量%。如果来自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为这样的范围,则能够得到润湿性和粘附性优异、可以对粗糙表面良好粘接的粘合剂层。
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例如,可以列举对聚合乙烯、丙烯、丁烯等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的至少一种聚合得到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作为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优选聚乙烯、聚丙烯。作为聚乙烯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聚乙烯。例如可以列举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聚丙烯,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聚丙烯。例如,可以列举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等。作为均聚丙烯,作为其结构,可以列举等规、无规、间规等。
作为上述丙烯酸类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MMA-PBA-PMMA共聚物),在聚丙烯酸丁酯中含有作为官能团的羧酸类型的PMMA-含官能团PBA-PMMA共聚物等。作为丙烯酸类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丙烯酸类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上述粘合剂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其它成分。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以列举烯烃类树脂、硅类树脂、液态丙烯酸类共聚物、聚乙烯亚胺、脂肪酸酰胺、磷酸酯、一般的添加剂等。在上述粘合剂层中含有的其它成分的种类、数目和量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地设定。作为上述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增粘剂、软化剂、抗氧化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填充剂或颜料等。
增粘剂的配合对粘附力的提高是有效的。为了避免由于粘附力的降低造成的残胶问题的发生,增粘剂的配合量可以根据被粘物而适当决定为任意的适当的配合量。通常,相对于形成粘合剂的树脂材料100重量份,优选为0重量份~40重量份,更优选为0重量份~30重量份,更加优选为0重量份~10重量份。
作为增粘剂,例如,可以列举脂肪族类共聚物、芳香族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类共聚物类或脂环式类共聚物等石油类树脂、香豆酮-茚类树脂、萜烯类树脂、萜烯酚类树脂、聚合松香等松香类树脂、(烷基)酚类树脂、二甲苯类树脂或它们的加氢物等。增粘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增粘剂,从剥离性或耐候性等观点出发,例如,优选荒川化学工业社制的“ARKON P-125”等加氢类的增粘剂。另外,增粘剂也可以使用作为与烯烃类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的混合物市售的物质。
软化剂的配合对粘附力的提高是有效的。作为软化剂,例如,可以列举低分子量的二烯类聚合物、聚异丁烯、加氢聚异戊烯、加氢聚丁二烯或它们的衍生物。作为该衍生物,例如可以列举在一个末端或两个末端具有OH基或COOH基的物质。具体而言,能够例示加氢聚丁二烯二醇、加氢聚丁二烯一醇、加氢聚异戊烯二醇、加氢聚异戊烯一醇等。为了进一步抑制对被粘物的粘附性的提高,优选加氢聚丁二烯或加氢聚异戊烯等二烯类聚合物的加氢物或烯烃类软化剂等。这些软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软化剂的分子量可以适当设定为任意适当的量。软化剂的分子量过小的话,就有可能成为从粘结层向被粘物的物质移动或重剥离化等原因,另一方面,软化剂的分子量过大,则具有缺乏粘附力的提高效果的倾向,因此软化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0000,更优选为10000~50000。
使用软化剂时,其添加量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量。如果软化剂的添加量过多,则在高温或室外暴露时有残胶增加的倾向,因此相对于形成粘合剂的树脂材料100重量份,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更加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如果相对于形成粘合剂的树脂材料100重量份,软化剂的添加量超过40重量份,则在高温环境下,室外暴露下的残胶变得明显。
上述粘合剂层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对单面或双面进行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例如,可以列举电晕放电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蚀刻处理等。
A-4.其它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任意的适当的其它层(没有图示)。只要是没有配置表面层的基材层的一侧以外,其它层可以处在任何位置。
上述其它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15μm,更优选为2μm~10μm。
B.表面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能够通过任意的适当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列举将上述基材层、上述背面层、上述粘合剂层以及根据需要的其它层共挤出的方法(制造方法1),将上述基材层、上述背面层以及根据需要的其它层共挤出而制造层叠膜,在没有配置该层叠膜的该背面层侧,涂布形成上述粘合剂层的材料的方法(制造方法2),将上述基材层、上述背面层以及根据需要的其它层共挤出而制造层叠膜,在没有配置该层叠膜的该背面层侧,涂布溶解有形成上述粘合剂层的材料的有机溶剂涂布液或形成上述粘合剂层的材料的水分散乳液的方法(制造方法3),通过压延成型法等分别形成上述基材层、上述背面层、上述粘合剂层以及根据需要的其它层,使用任意的适当的粘合剂贴合这些层的方法(制造方法4)等。
上述共挤出能够使用挤出机和共挤出用模具,按照吹塑法、T型模法等进行。
作为上述涂布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刮条涂布机、凹版涂布机、旋转涂布机、辊式涂布机、刮刀涂布机、涂敷机等方法。
在粘合剂层的表面可以实施易粘合处理。作为易粘合处理,例如,可以列举电晕放电处理、ITRO处理(硅酸化火焰处理)、增粘涂层处理等。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实施例任何限定。另外,在实施例等中,试验和评价方法如下所述。另外,“部”意味着“重量份”。
(1)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
将表面保护膜贴合于载玻片上后,对背面层的表面粗糙度使用光学式廓线仪NT9100(Veeco社制),在Measurement Type(测定类型):VSI(Infinite Scan,无限扫描)、Objective(物镜):50X、FOV:2.0X、Modulation Threshold(调制阈值):0.1%的条件下,以n=3测定640μm×48μm的范围。测定后,以Terms Removal:Tilt Only(Plane Fit)、Window Filtering:None进行数据分析,将在峰对谷的间隔中最大的10个的平均作为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求出。
(2)反卷力
以JIS Z0237(2000)为基准,以反卷为卷状的表面保护膜作为试验试样,使用反卷力测定装置测定反卷力。以输出的反卷力的加权平均作为反卷力。设使用在23℃保存30天后的试验试样的测定结果为“23℃保存后的反卷力A”,设使用在50℃保存30天后的试验试样的测定结果为“50℃保存后的反卷力B”。
测定温度:23℃或50℃
试验片的宽度:20mm
拉伸速度:300mm/min
n=3
(3)断裂伸长
基于JIS Z2307按照下面的条件测定。
测定温度:25℃
试验片的宽度:20mm
拉伸速度:300mm/min
夹头间距离:50mm
对MD方向和TD方向各n=3
求出试验片断裂时的试验片的长度,算出断裂伸长。
(4)拉伸弹性模量
以JIS K7161为基准,按照下面的条件测定。拉伸弹性模量通过规定的2点的形变ε1=1和ε2=2之间的曲线的线性回归求出。
测定温度:25℃
试验片的宽度:20mm
拉伸速度:300mm/min
夹头间距离:50mm
关于MD方向和TD方向分别n=3
设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E1,设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E2。E1、E2基于从表面保护膜的厚度的实测值中减去粘合剂层的厚度的厚度值,换算成单位截面积的值而求出。
[合成例1]:背面处理剂的合成
在甲苯2000重量份中分散乙烯-乙烯醇共聚物(Kuraray社制,商品名“Eval E-171B”,乙烯结构单元:44摩尔%)100重量份和异氰酸十八烷酯(保土谷化学工业社制,商品名“Millionate O”)310重量份,边进行2小时回流,边在途中从回流装置中分离除去水分。之后,冷却到40℃,加入二甲基亚砜300重量份,边搅拌边滴加异氰酸十八烷酯(保土谷化学工业社制,商品名“Millionate O”)使得羟基异氰酸酯基相对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当量比为0.7,使其在120℃反应4小时。该反应期间,以红外线分光光度计定量体系中残存的异氰酸酯基(2260cm-1附近),将其残存部分消失的时刻作为终点。
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液中加入340重量份的水,对反应液进行分液。作为甲苯层的反应液以110℃进行共沸脱水1小时后,使用密闭型加热过滤机(东洋制作所制,灭菌过滤机)对该反应液以30℃进行加压过滤。在5000重量份的甲醇中注入所得的滤液,析出白色沉淀物。过滤分离该沉淀物后,以甲醇进行洗净、离心分离、干燥粉碎,得到目的的背面处理剂363重量份。
所得的背面处理剂中所含的杂质的合计含量为0.4重量%,重均分子量为1.13×105。另外,关于背面处理剂中所含的杂质的合计含量(重量%)和背面处理剂的重均分子量的算出方法如下所述。
背面处理剂中所含的杂质的合计含量使用GPC法测定。装置使用Tosoh社制“TSKgel”(溶剂:四氢呋喃,温度:40℃,流量:0.6ml/分,浓度1.0mg/ml,柱:SuperHZM-H/HZ4000/HZ3000/HZ2000,检测器:RI(装置内置)),是在所得的分子量分布图中,将相对于总峰面积的聚乙烯换算分子量在3.0×103附近的峰谷(极小值)以下的成分的峰面积的比例作为以百分率表示的值。
另外,背面处理剂的重均分子量是在与上述背面处理剂中所含的杂质的合计含量同样操作而得到的分子量分布图中,聚乙烯换算分子量高于位于3.0×103附近的峰谷(极小值)的分子量成分的重均分子量。
[实施例1]
作为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背面层的形成材料:
背面处理剂(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物质)10份
NOVATEC LV440(EVA)(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36,MFR=2.0)10份
NOVATEC LV720(PE)(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22,MFR=9.4)80份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Pectrocene 186(LDPE)(Tosoh社制,d=0.924,MFR=3)90份
EXCELLEN CX3007(LLDPE)(住友化学社制,d=0.890,MFR=3.2)10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DYNARON 8600P(SEBS)(JSR社制,d=0.90,MFR=30)82份
ARKON P-125(荒川化学社制)18份
通过T模成型法以模具温度200℃共挤出上述的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和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得到由背面层(厚度10μm)/基材层(厚度100μm)的结构形成的层叠膜。在该层叠膜的基材层侧的表面涂布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以80℃干燥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厚度10μm)。
如上所述,得到由背面层(厚度10μm)/基材层(厚度100μm)/粘合剂层(厚度10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1)。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1)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1)的评价结果。
[实施例2]
作为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背面层的形成材料:
背面处理剂(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物质)9份
NOVATEC LV440(EVA)(JAPAN POLYETHYLENE社制,d=0.936,MFR=2.0)9份
NOVATEC LC720(PE)(JAPAN POLYETHYLENE社制,d=0.922,MFR=9.4)80份
合成二氧化硅(富士SILYSIA化学制)(平均粒径=5μm)2份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Pectrocene 186(LDPE)(Tosoh社制,d=0.924,MFR=3)85份
EXCELLEN CX3007(LLDPE)(住友化学社制,d=0.890,MFR=3.2)10份
氧化钛(白)(石原产业制)5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DYNARON 8600P(SEBS)(JSR社制,d=0.90,MFR=30)82份
ARKON P-125(荒川化学社制)18份
通过T模成型法以模具温度180℃共挤出上述的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和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得到由背面层(厚度10μm)/基材层(厚度100μm)/粘合剂层(厚度10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2)。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2)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2)的评价结果。
[实施例3]
作为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背面层的形成材料:
背面处理剂(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物质)9份
NOVATEC LV440(EVA)(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36,MFR=2.0)9份
NOVATEC LC720(PE)(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22,MFR=9.4)80份
合成二氧化硅(富士SILYSIA化学制)(平均粒径=5μm)2份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Pectrocene 186(LDPE)(Tosoh社制,d=0.924,MFR=3)90份
EXCELLEN CX3007(LLDPE)(住友化学社制,d=0.890,MFR=3.2)5份
氧化钛(白)(石原产业制)5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DYNARON 8600P(SEBS)(JSR社制,d=0.90,MFR=30)82份
ARKON P-125(荒川化学社制)18份
通过吹塑成型法以模具温度180℃共挤出上述的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和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得到由背面层(厚度5μm)/基材层(厚度75μm)/粘合剂层(厚度10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3)。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3)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3)的评价结果。
[实施例4]
作为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背面层的形成材料:
背面处理剂(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物质)5份
NOVATEC LV440(EVA)(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36,MFR=2.0)5.5份
NOVATEC LC720(PE)(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22,MFR=9.4)89.5份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Pectrocene 186(LDPE)(Tosoh社制,d=0.924,MFR=3)100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Tafthren T1712(非晶质PP)(住友化学社制,d=0.86,MFR=0.5)100份
通过T模成型法以模具温度180℃共挤出上述的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和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得到由背面层(厚度10μm)/基材层(厚度90μm)/粘合剂层(厚度7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4)。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4)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4)的评价结果。
[实施例5]
作为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背面层的形成材料:
背面处理剂(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物质)4份
NOVATEC LV440(EVA)(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36,MFR=2.0)4.5份
NOVATEC LC720(PE)(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22,MFR=9.4)91.5份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Pectrocene 186(LDPE)(Tosoh社制,d=0.924,MFR=3)90份
EXCELLEN CX3007(LLDPE)(住友化学社制,d=0.890,MFR=3.2)10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TONIO(非晶质PP)(住友化学社制,d=0.866,MFR=6)100份
通过吹塑成型法以模具温度180℃共挤出上述的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和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得到由背面层(厚度10μm)/基材层(厚度90μm)/粘合剂层(厚度5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5)。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5)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5)的评价结果。
[实施例6]
作为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背面层的形成材料:
背面处理剂(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物质)8份
NOVATEC LV440(EVA)(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36,MFR=2.0)5份
NOVATEC LC720(PE)(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22,MFR=9.4)87份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NOVATEC PP BC3F(JAPAN POLYPROPYLENE社制,d=0.90,MFR=8.5)100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ARKON P-125(荒川化学社制)10份
Tafthren T1712(非晶质PP)(住友化学社制,d=0.86,MFR=0.5)90份
通过T模成型法以模具温度240℃共挤出上述的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和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得到由背面层(厚度2μm)/基材层(厚度40μm)的结构形成的层叠膜。在该层叠膜的基材层侧的表面涂布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以80℃干燥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厚度5μm)。
如上所述,得到由背面层(厚度2μm)/基材层(厚度40μm)/粘合剂层(厚度5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6)。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6)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6)的评价结果。
[实施例7]
作为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背面层的形成材料:
背面处理剂(在合成例1中合成的物质)4份
NOVATEC LV440(EVA)(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36,MFR=2.0)10份
NOVATEC LC720(PE)(JAPAN POLYETHLENE社制,d=0.922,MFR=9.4)86份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EXCELLEN CX3007(LLDPE)(住友化学社制,d=0.890,MFR=3.2)20份
NOVATEC PP BC3F(JAPAN POLYPROPYLENE社制,d=0.90,MFR=8.5)80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Tafthren T1712(非晶质PP)(住友化学社制,d=0.86,MFR=0.5)100份
通过吹塑成型法以模具温度180℃共挤出上述的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和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得到由背面层(厚度4μm)/基材层(厚度50μm)/粘合剂层(厚度7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7)。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7)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7)的评价结果。
[比较例1]
作为背面层的形成材料、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背面层的形成材料:
脱模剂(Peeloil 1010,一方社油脂工业社制)100份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Pectrocene 186(LDPE)(Tosoh社制,d=0.924,MFR=3)80份
EXCELLEN CX3007(LLDPE)(住友化学社制,d=0.890,MFR=3.2)15份
氧化钛(白)(石原产业制)5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DYNARON 8600P(SEBS)(JSR社制,d=0.90,MFR=30)90份
ARKON P-125(荒川化学社制)10份
通过T模成型法以模具温度180℃挤出成型上述基材层的形成材料而得到膜。在该膜的一侧的表面涂布作为上述的背面层的形成材料的脱模剂。由此得到由背面层(厚度5μm)/基材层(厚度90μm)的结构形成的层叠膜。在该层叠膜的基材层侧的表面涂布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以80℃干燥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厚度10μm)。
如上所述,得到由背面层(厚度5μm)/基材层(厚度90μm)/粘合剂层(厚度10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C1)。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C1)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C1)的评价结果。
[比较例2]
作为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NOVATEC PP BC3F(JAPAN POLYPROPYLENE社制,d=0.90,MFR=8.5)100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NOTIO(非晶质PP)(住友化学社制,d=0.866,MFR=6)100份
通过T模成型法以模具温度240℃挤出成型上述的基材层的形成材料而得到膜(厚度110μm)。在该膜的一侧的表面涂布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以80℃干燥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厚度10μm)。
如上所述,得到由基材层(厚度110μm)/粘合剂层(厚度10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C2)。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C2)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C2)的评价结果。
[比较例3]
作为基材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准备以下的化合物。
基材层的形成材料:
聚氯乙烯树脂(平均聚合度1100)100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5份
Ba-Zn类复合稳定剂2份
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
DYNARON 8600P(SEBS)(JSR社制,d=0.90,MFR=30)82份
ARKON P-125(荒川化学社制)18份
通过压延法压延上述的基材层的形成材料,得到软质氯化乙烯树脂膜(厚度120μm)。在该膜的一侧的表面涂布粘合剂层的形成材料,以80℃干燥1分钟,形成粘合剂层(厚度15μm)。
如上所述,得到由基材层(厚度120μm)/粘合剂层(厚度15μm)的结构形成的表面保护膜(C3)。
在表1、2中表示表面保护膜(C3)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表3中表示表面保护膜(C3)的评价结果。
Figure BSA00000497052800211
Figure BSA00000497052800221
Figure BSA00000497052800231
从表1、2和3可知,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对被粘物的粘附力得到维持、而且即使以卷状保存反卷的经时变化也少。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膜,例如,贴附于金属板、涂装钢板、光学膜等被粘物,能够有效地用于防止被粘物的加工、输送时产生的伤痕或污渍。
符号说明
1   基材层
2   背面层
3   粘合剂层
10  表面保护膜

Claims (8)

1.一种表面保护膜,依次具有背面层、基材层和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
该背面层的表面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为1.0以上,
23℃保存后的反卷力A为1.0N/20mm以下,
50℃保存后的反卷力B与23℃保存后的反卷力A的比B/A为1.0~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MD方向和TD方向的断裂伸长均为350%~8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均为500N/mm2~900N/m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M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和TD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总和为270N/mm2~450N/m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层含有选自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层的表面的表面摩擦力为15N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含有苯乙烯类弹性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含有由碳原子数为2~12的α-烯烃得到的聚合物。
CN2011101262474A 2010-05-12 2011-05-12 表面保护膜 Pending CN1022419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0164 2010-05-12
JP2010110164A JP5483713B2 (ja) 2010-05-12 2010-05-12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1951A true CN102241951A (zh) 2011-11-16

Family

ID=4491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62474A Pending CN102241951A (zh) 2010-05-12 2011-05-12 表面保护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81067A1 (zh)
JP (1) JP5483713B2 (zh)
CN (1) CN10224195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3373A (zh) * 2014-05-23 2017-02-22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CN110249017A (zh) * 2017-02-01 2019-09-17 东洋纺株式会社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CN111065701A (zh) * 2017-09-08 2020-04-24 电化株式会社 胶带用基材、胶带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4728B2 (ja) 2009-07-15 2014-07-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利用
JP2013035983A (ja) * 2011-08-10 2013-02-21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シート
WO2013121885A1 (ja) * 2012-02-15 2013-08-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
WO2013121888A1 (ja) * 2012-02-15 2013-08-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
JP6061995B1 (ja) * 2015-07-04 2017-01-18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WO2019182047A1 (ja) * 2018-03-23 2019-09-26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
JP6687070B2 (ja) * 2018-08-21 2020-04-22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
MY192117A (en) * 2019-06-17 2022-07-28 Tamapoly Co Ltd Polyethylene film and dry film resis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519A (ja) * 1997-06-30 1999-01-26 Mitsui Chem Inc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1173154A (zh) * 2006-10-31 2008-05-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及带有表面保护薄膜的光学薄膜
CN101331010A (zh) * 2006-02-02 2008-12-2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脱模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和叠层体
CN101617013A (zh) * 2007-02-23 2009-12-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8474A (en) * 1986-05-07 1989-02-2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having improved toughness
JP2000094609A (ja) * 1998-09-21 2000-04-04 Tokuyama Corp 化粧シート用被覆フィルムおよび化粧シート
JP4780828B2 (ja) * 2000-11-22 2011-09-2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ウエハ加工用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使用方法
JP4115775B2 (ja) * 2002-08-22 2008-07-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
JP2005068420A (ja) * 2003-08-07 2005-03-17 Mitsui Chemicals Inc 粘着シート
JP2005082657A (ja) * 2003-09-05 2005-03-31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再剥離性接着テープ
JP5165829B2 (ja) * 2004-02-26 2013-03-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ロール状ウエハ加工用粘着シート
CN101111584B (zh) * 2004-12-13 2011-10-26 3M创新有限公司 粘着剂组合物
JP5148816B2 (ja) * 2005-02-08 2013-02-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55093B2 (ja) * 2006-02-06 2012-01-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用フィルム基材、ならびに、表面保護用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800584A (en) * 2006-04-03 2008-01-01 Gunze Kk Surface protective tape used for back grinding of semiconductor wafer and base film for the surface protective tap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519A (ja) * 1997-06-30 1999-01-26 Mitsui Chem Inc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1331010A (zh) * 2006-02-02 2008-12-2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脱模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和叠层体
CN101173154A (zh) * 2006-10-31 2008-05-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及带有表面保护薄膜的光学薄膜
CN101617013A (zh) * 2007-02-23 2009-12-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3373A (zh) * 2014-05-23 2017-02-22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CN106463373B (zh) * 2014-05-23 2020-01-03 琳得科株式会社 保护膜形成用复合片
CN110249017A (zh) * 2017-02-01 2019-09-17 东洋纺株式会社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CN110249017B (zh) * 2017-02-01 2022-05-27 东洋纺株式会社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CN111065701A (zh) * 2017-09-08 2020-04-24 电化株式会社 胶带用基材、胶带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36358A (ja) 2011-11-24
JP5483713B2 (ja) 2014-05-07
US20110281067A1 (en) 201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1951A (zh) 表面保护膜
US10519347B2 (en)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s
CN101077963B (zh) 压敏粘着片
CN107001871B (zh) 粘合片
CN102108265B (zh) 表面保护片
CN102079955B (zh) 表面保护片
US11560499B2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layer and adhesive sheet
CN103562330A (zh) 粘合片
KR101867113B1 (ko) 점착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점착 필름
CN101189317A (zh) 表面保护膜
CN101578306A (zh) 丙烯类聚合物、丙烯类聚合物组合物、粒料和粘合剂
KR20110010068A (ko) 점착 테이프
CN101484523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由其构成的多层层合体、粘合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得到的物品、以及物品的表面保护方法
CN103320031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1961939A (zh) 层叠膜和粘合带
US20190390085A1 (en) Method of temporarily protecting a metal surface using a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film
KR20170063508A (ko) 조성물 및 적층체
CN110249017B (zh)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CN102933675A (zh) 粘合片
CN103097481A (zh) 表面保护膜
CN103254811A (zh) 粘合带
JP6206059B2 (ja) 塗膜付き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塗膜付き樹脂フィルムロール
CN103254814A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808671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671481U (zh) 粘合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