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9699A - 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9699A
CN102239699A CN2009801482992A CN200980148299A CN102239699A CN 102239699 A CN102239699 A CN 102239699A CN 2009801482992 A CN2009801482992 A CN 2009801482992A CN 200980148299 A CN200980148299 A CN 200980148299A CN 102239699 A CN102239699 A CN 102239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ignal
input
show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82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野良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39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4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e.g.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eft and right shu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04N13/359Switching between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7Aspects relating to detect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 format, e.g. for adaptation to the display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8Aspects relating to glasses for viewing stereoscopic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立体影像再生装置具备:影像输入部,其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分割部,其对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2分割;差分提取部,其提取通过2分割得到的影像之间的差分或相关;判定部,其根据所述差分提取部的输出,判定输入到所述影像输入部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和2D/3D切换部,其根据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将影像输出的输出模式切换成显示2D影像的2D模式或者显示3D影像的3D模式。

Description

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立体电视机等那样可通过具有左右视差的两个影像信号实现立体视觉的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迅速推进了可显示立体影像(三维影像(3D影像))的3D电视机的技术开发。作为背景,可列举在电影院上映的3D电影的流行、或在BS数字广播中由部分广播台试验性地实施了3D广播的情况。此外,由部分厂家已经对3D电视装置进行了商品化,正在完善普通家庭的3D影像的视听环境。
一般,作为3D影像的视听方法,大致有两个方法。即用裸眼视听的方法和戴上专用眼镜进行视听的方法。作为实现用裸眼视听的方法的技术,例如有日本特开平9-43540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日本特开平9-318911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的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方式和双凸透镜(lenticular)方式。在视差屏障方式中,存在用于视听的位置被限定或者屏障刺眼的问题。
此外,作为戴上专用眼镜进行视听的方法,例如公知有日本专利第3796414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的在电视机上粘贴特殊的薄膜并戴上偏向眼镜来进行视听的方法、或者日本特开平6-254046号(专利文献4)或日本特开平7-336729号(专利文献5)公报公开的戴上液晶快门式眼镜进行视听的方法。
此外,日本在BS数字的某一频道的特定时段试验性地实施了传送3D影像信号的3D广播。作为该3D广播的方式,利用了并排(side by side)方式。并排方式是指使原来1920×1080像素数的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的像素数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减少至原来的一半即960×1080,并如图11A所示那样,将该减少后的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沿左右方向配置后进行结合,从而作为1920×1080的一个视频影像来送出。
作为3D广播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如图11B所示那样将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配置在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式。在3D广播的正式广播中,假设采用这些并排方式或上下方式的某一个。对于这些方式而言,即使在利用已知的2D电视机进行视听时也不会看到双重重影,即使不使用眼镜也能够确认广播的内容,具有用户误以为是电视机故障的担心比较少的优点。
另一方面,作为以往的3D电视装置的再生模式,具有显示2D影像(二维影像)的2D模式和显示3D影像的3D模式。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开关等手动进行2D模式和3D模式的切换。在对应于3D广播的电视装置侧,当接收到这样的并排方式的3D广播时,用户首先视听如图11A所示的视频影像。此时,用户将视频影像切换为3D模式,例如在需要眼镜的情况下,通过戴上眼镜,能够以3D影像视听3D广播。在3D方式的广播结束并切换到2D方式的广播的情况下,例如已戴上眼镜时摘掉眼镜,通过将电视机的设定切换成2D模式,从而能够以2D影像来欣赏2D广播(传送2D影像信号的广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435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18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79641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254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336729号公报
但是,在这样的以往的3D电视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例如,在将广播方式从2D广播切换成了3D广播的情况下,用户只有看到3D电视装置上显示的并排方式或上下方式影像才会注意到已被切换,并且必须手动切换成3D显示的设定。即,切换比较烦杂。
此外,在广播方式从3D广播被切换到2D广播的情况下,用户使3D电视装置的设定返回到2D之前,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设定一直是3D模式,在3D电视装置上会显示例如影像双重重叠的影像。因此,会给用户带来不愉快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问题而实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2D广播和3D广播之间切换了广播方式时能够提高用户视听的便利性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
在第一方式中,提供一种立体影像显示装置。该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具备:影像输入部,其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分割部,其对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2分割;差分提取部,其提取通过2分割得到的影像之间的差分或相关;判定部,其根据所述差分提取部的输出,判定输入到所述影像输入部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和2D/3D切换部,其根据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将影像输出的输出模式切换成显示2D影像的2D模式或者显示3D影像的3D模式。
此外,在第二方式中,提供一种立体影像再生装置。该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具备:影像输入部,其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判定部,其判定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显示部,其显示影像;OSD显示单元,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OSD显示;影像输出部,其将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2D显示到所述显示部或3D显示到所述显示部;和2D/3D切换部,其将所述影像输出部的输出模式切换成2D模式或3D模式,所述OSD显示单元在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表示2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在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表示3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
此外,在第三方式中,提供一种立体影像显示系统,该立体影像显示系统具备能够选择性地显示2D影像和3D影像的其中一个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以及用于视听在立体影像显示装置显示的3D影像的眼镜。所述眼镜具备:开关,其在佩戴或摘掉眼镜时被闭合或打开;和发送部,其将所述开关的闭合或打开信息通知给立体影像显示装置,所述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具有2D/3D切换部,该2D/3D切换部接收所述眼镜的所述开关的闭合或打开信息,并切换2D影像和3D影像的显示。
此外,在第四方式中,提供一种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在该立体影像再生方法中,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对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2分割;提取通过2分割得到的影像之间的差分或相关;根据差分或相关的提取结果,判定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根据判定结果,将影像输出的输出模式切换成显示2D影像的2D模式或显示3D影像的3D模式。
此外,在第五方式中,提供一种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在该立体影像再生方法中,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判定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时,在显示部进行表示2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在输入影像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时,在显示部进行表示3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
此外,在第六方式中,提供一种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该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具备:影像输入部,其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分割部,其对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2分割;差分提取部,其提取通过2分割得到的影像之间的差分或相关;判定部,其根据所述差分提取部的输出,判定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和2D/3D切换部,其根据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将影像输出的输出模式切换成显示2D影像的2D模式或者显示3D影像的3D模式。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各方式,在2D广播和3D广播之间切换广播方式时,能够提高用户视听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影像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3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3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专用眼镜的结构图。
图3C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专用眼镜的铰链部分的放大图(折叠了眼镜腿的状态)。
图3D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专用眼镜的铰链部分的放大图(打开了眼镜腿的状态)。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于专用眼镜的开关状态的显示模式的切换对应关系的说明图。
图5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切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5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切换动作的说明图(另一使用情况)。
图6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2D广播)。
图6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3D广播(无专用眼镜))。
图6C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状态的说明图(3D广播(有专用眼镜))。
图7A是并排方式的3D广播的原始图像的说明图。
图7B是2D广播的影像的原始图像的说明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形态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11A是表示并排方式的3D广播的原始图像的格式的说明图。
图11B是表示上下方式的3D广播的原始图像的格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1.结构
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立体影像显示系统的框图。立体影像显示系统100具备显示立体影像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和用于视听在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上显示的立体影像的专用眼镜103。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与再生装置102连接。
再生装置102例如是调谐器或BD/DVD播放器,从存储介质或者经由因特网或广播获取影像信号并进行输出。
图2是表示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的信号处理模块的图。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具备显示部1、影像声音输入部2、场景变换检测部3、左右分离部4、差分提取部5、缩放部6、判定部7、2D/3D切换部8、影像输出部9、同步信号输出部10以及信号接收部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广播信号假定了发送2D广播信号和并排方式的3D广播信号的情形。
显示部1显示(display)影像。作为显示部1的驱动方式,例如具有等离子方式或液晶方式等。
影像声音输入部2是接收再生装置102的输出信号的模块,输入从再生装置102输出的影像信号、声音信号等。在影像声音输入部2和再生装置102之间通过HDMI方式收发信号。HDMI方式例如是Ver1.4。
场景变换检测部3输入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出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检测影像(场景)的切换(场景变换)点。若场景变换检测部3检测到场景变换,则输出场景变换检测信号。作为场景变换的检测方法,有各种各样的技术,例如,公知有取时间上连续的多个影像帧的各帧之间的差分或相关来进行判定的方法或分析声音信号来检测无声部分的方法等。
左右分离部4输入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出的影像信号,并将该影像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左右2分割,输出表示左半部分的影像(左侧影像)的影像信号和表示右半部分的影像(右侧影像)的影像信号。
差分提取部5基于从左右分离部4输出的影像信号提取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差分,并输出表示差分的信号。另外,在所述差分提取部5中,也可以代替差分而求出相关。
缩放部6分别在左右方向上将由左右分离部4分割(分离)后的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放大至两倍(放大成1920×1080的影像),并分别输出表示该放大后的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影像信号。
判定部7输入从场景变换检测部3输出的场景变换点和从差分提取部5输出的差分,判定当前显示的影像是3D方式的影像(三维影像(3D影像))还是2D方式的影像(二维影像(2D影像))。具体而言,若从左右分离部4输出的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之间的差分为规定值以下,则判定为输入了3D影像,若差分比规定值大,则判定为输入了2D方式的影像。判定部7基于判定结果,向2D/3D切换部8输出表示当前显示的影像是3D影像或2D影像的判定信号。
2D/3D切换部8输出影像声音输入部2的输出信号、缩放部6的输出信号、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以及信号接收部11的输出信号。并且,2D/3D切换部8基于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以及信号接收部11的输出信号,以规定的显示模式向影像输出部9输出影像信号。具体而言,2D/3D切换部8在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为表示2D方式的影像的信号时,输出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入的2D影像信号。以下,将这样的动作模式称作“2D模式1”。另一方面,在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为表示3D影像的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从信号接收部11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如下的动作。
信号接收部11接收从专用眼镜103发送的信号(例如红外线或电波),并向2D/3D切换部8通知专用眼镜103的动作状态。具体而言,信号接收部11输出表示是否使用了专用眼镜103的信号(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在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是表示3D影像的信号且来自信号接收部11的接收信号是表示正在使用专用眼镜103的信号时,2D/3D切换部8输出从缩放部6输出的3D影像信号。以下,将这样的动作模式称作“3D模式”。此时,2D/3D切换部8基于从缩放部6输出的左侧影像信号和右侧影像信号,在时间上交替地输出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例如以120Hz频率切换左右来进行输出)。相对于此,在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是表示3D影像的信号且来自信号接收部11的接收信号是表示没有使用专用眼镜103的信号时,将从缩放部6输出的3D影像中的左侧影像的影像信号作为2D影像来输出。以下,将这样的动作模式称作“2D模式2”。
影像输出部9是控制显示部1的驱动的显示器驱动器,向显示部1输出从2D/3D切换部8输出的影像信号。
同步信号输出部10基于从2D/3D切换部8输出的影像信号,检测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的切换,例如转换为红外线或电波来向眼镜103输出同步信号。
例如,通过LSI等半导体元件104(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在一个芯片上集成场景变换检测部3、左右分离部4、差分提取部5、缩放部6、判定部7、2D/3D切换部8以及影像输出部9。另外,也可以不在一个芯片上集成,而是由多个元件构成。
接着,说明用于在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和专用眼镜103之间收发信号的结构。
图3A是显示部1的外观示意主视图。如图3A所示,在显示部21的正面部分设有信号收发部22。信号收发部22综合了在图2中说明的同步信号输出部10和信号接收部11这两者。
图3B表示专用眼镜103的结构。专用眼镜103由前框27、左右一对的眼镜腿23、以及按照可向前框27折叠的方式对眼镜腿23进行支撑的铰链25构成。在前框27中,设有可在与显示部1的信号收发部22之间收发信号的信号收发部24。
图3C、图3D是放大了专用眼镜103的铰链25部分(专用眼镜103的前框27和眼镜腿23的连接部分)的图。在铰链25部分,设有检测眼镜腿23被折叠的情况的开关26。开关26在如图3C所示那样专用眼镜的眼镜腿23被折叠的状态下被打开(off),在如图3D所示那样专用眼镜103的眼镜腿23相对于前框27大致成直角的状态下被闭合(on)。通常,在用户使用该专用眼镜103时(即戴上专用眼镜103时),如图3D所示,眼镜腿23成直角状态,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如图3C所示,成折叠了眼镜腿23的状态。因此,在使用专用眼镜103时,开关26成为闭合的状态(on),在不使用时开关26成为打开状态(off)。
专用眼镜103例如是液晶快门式眼镜,若通过信号收发部24接收到来自在图1中说明的同步信号输出部10的同步信号,则专用眼镜103的左眼用和右眼用液晶快门分别与同步信号同步地交替关闭或打开。本实施方式中的专用眼镜103例如仅在开关26处于闭合状态时进行液晶快门的开和关。
2.动作
接着,说明立体影像显示系统100的整体动作。图5A表示用户的状态转移成五个阶段(从局面1到局面5)时的用户的状态、开关26的状态、广播方式以及显示模式(输出模式)的关系。
最初,在广播中,送出如图7B所示的2D影像的广播。另外,此时,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入2D影像,2D/3D切换部8成为2D模式,影像输出部9在2D模式1下向显示部1进行显示。此时,用户在没有戴上专用眼镜103的状态(打开了开关26的状态)下进行视听。此时,如图6A所示,用户视听的影像是2D影像(局面1)。
接着,假设广播内容切换到如图7A所示的并排方式的3D影像。于是,向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入该图7A所示的并排的3D影像。由于从通常的2D影像切换到了并排的影像,因此场景变换检测部3在该切换点检测场景变换。此外,由于从通常的2D影像切换到并排的影像,因此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差分量急剧变小。这是因为通常,在2D影像中其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几乎没有相关性,它们的差分较大。另一方面,在如并排方式这样的3D影像中,由于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成为从不同的视点看到的图像,因此基本上相关性变得极高。即,由于如并排方式这样的3D影像的左右影像成为类似的影像,因此从差分提取部5输出的差分量变小。判定部7基于差分提取部5的差分量变小的情况和由场景变换检测部3检测出场景变换点的情况,判定正在输入3D广播。2D/3D切换部8接收该判定结果后,仅将由左右分离部4分离出的影像中的例如左侧影像(左眼用影像)输出给影像输出部9(以2D模式2进行显示)。由此,虽然是广播3D,但是用户能够视听如图6B所示的2D影像,而不是并排方式的影像(局面2)。
此外,在该状态下,2D/3D切换部8向影像输出部9输出重叠了左侧影像和表示“3D广播”的意思的文字的影像信号。影像输出部9使显示部1显示重叠了左侧影像和表示“3D广播”的意思的文字的影像。由此,用户能够判断当前正在视听的广播是3D广播而不是2D广播。如果用户不想戴上专用眼镜103来进行3D模式下的视听,则可以在不戴专用眼镜103的状态下欣赏2D模式下的视听。相反,如果想要戴上专用眼镜103来进行3D模式下的视听,则用户可以戴上专用眼镜103。
若用户戴上专用眼镜103,则此时会打开专用眼镜103的眼镜腿23来闭合开关26,因此专用眼镜103的信号收发部24向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的信号接收部11发送表示开关已闭合的信号。信号接收部11接收表示开关26已闭合的信号,并通知2D/3D切换部8。2D/3D切换部8能够基于表示开关26已闭合的信号,检测出正在使用专用眼镜103。并且,若检测到正在使用专用眼镜103,则2D/3D切换部8以3D模式显示影像信号。由此,戴上了专用眼镜103的用户能够欣赏如图6C所示的3D影像(局面3)。
其中,在广播再次被切换到2D广播的情况下,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再次输出如图7B所示的2D影像。此时,在场景变换检测部3中检测场景变换点。此外,由差分提取部5检测的差分变大。因此,判定部7判定正在输入2D广播。由此,2D/3D切换部8切换到2D模式1,并向影像输出部9输出2D影像的信号。由此,在显示部1上再次显示如图6A所示的2D影像(局面4)。
与此同时,2D/3D切换部8经由影像输出部9使显示部1按照在影像上重叠的方式进行表示“2D广播”的意思的显示。因此,用户能够确认当前正在视听的广播已从3D切换到2D,从而能够摘掉专用眼镜103来视听2D广播(局面5)。
接着,说明另一使用情况。图5B是表示了与图5A相比局面4不同的例子的图。从图5B的局面1到局面3与图5A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图5B的局面3中,正在输入3D广播且正在以3D模式进行显示,即是用户正在戴着专用眼镜103进行视听的状态的情况下,广播本身就是3D广播。
在该状态下,若用户摘掉专用眼镜103并折叠眼镜腿23,则从专用眼镜103的信号收发部24发送表示开关26处于打开状态的信号(或者变为无信号)。若显示器1的信号接收部11接收到表示开关26处于打开状态的信号,则2D/3D切换部8基于该信号判定用户没有戴专用眼镜103,但是由于正在输入3D广播,因此向影像输出部9例如仅输出左侧影像。即,2D/3D切换部8以2D模式2进行显示(局面4)。由此,在用户摘掉专用眼镜103的情况下,无需进行特别的操作,就能够以2D模式视听3D广播。由于局面5与图5A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图4表示开关26的开闭状态与针对判定部7的判定结果的2D/3D切换部8的显示模式的关系。
3.总结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2D广播和3D广播之间切换广播方式时,能够提高用户视听的便利性。
即,第一,在从2D广播切换到3D广播的情况下,基于场景变换检测部3的输出和差分提取部5的输出,可由判定部7自动地判定已切换到3D广播这一情况。并且,基于判定部7的判定结果,2D/3D切换部8将影像输出的显示模式切换成3D模式。因此,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原样地以并排方式显示3D广播,能够获得可作为2D影像来进行显示的效果。
第二,在第一效果中说明的从2D广播切换到3D广播的情况下,当自动地显示了2D影像时,用户不会感到正在接收3D广播。因此,用户可能无会戴上专用眼镜103,或者不会切换显示模式,没有注意到3D广播而仍然继续视听2D影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显示2D影像的同时进行表示“3D广播”的意思的画面显示,因此能够使用户认知正在进行3D广播接收。因此,可得到用户认知到正在进行3D广播接收,且能够戴上专用眼镜103来以3D模式进行视听的效果。
第三,如在第二效果中说明的,通过画面显示来通知切换到3D广播的情形,并且在用户戴上了专用眼镜103的情况下,基于专用眼镜103的开关26的状态,能够自动地切换到3D模式的显示。因此,能够得到用户无需主动切换显示模式的效果。
第四,在从3D广播切换到2D广播的情况下,基于场景变换检测部3的输出和差分提取部5的输出,能够通过判定部7自动地检测已切换到2D广播这一情况。此外,能够将对于显示部1的显示切换到2D模式。因此,不会继续以3D模式显示2D广播的影像。因此,能够得到可避免用户因继续以3D模式视听2D广播的影像而产生的不愉快感的效果。
第五,在用户戴上专用眼镜103视听3D广播的中途摘掉了专用眼镜的情况下,基于专用眼镜103的开关26的状态,能够自动地从3D模式切换到2D模式的显示。因此,在用户摘掉了专用眼镜103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可避免用户因未戴专用眼镜103而视听3D模式的影像而产生的不愉快感的效果。
第六,在用户戴上专用眼镜103之前,能够与2D广播或3D广播无关地以2D模式进行显示。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切换到3D广播的情况下,会自动地切换到3D模式。此时,在用户没有戴上专用眼镜103的情况下,仍然以3D模式视听2D广播的影像,可能会产生不愉快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避免所述的问题的效果。
第七,如在第四效果中说明的那样,在从3D广播切换到2D广播的情况下,当自动地切换到2D模式时,能够进行表示“2D广播”的意思的显示。因此,用户能够认识到即使摘掉了专用眼镜103也能够没有问题地视听。因此,能够得到可避免因用户没有意识到而仍然戴着已不起作用的专用眼镜的问题的效果。
4.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的差异
具体说明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的差异。首先,说明判断输入影像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的单元的差异。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具有日本特开平7-336729号公报公开的技术。该技术利用相关来进行判定,这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差分提取部5。在现有技术中,如上述那样仅利用差分(或相关)来判定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但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影像的内容而存在进行错误的检测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例如在并排方式的情况下,在2D影像中左部分与右部分的差分由于不太相关而较小,但在3D影像的原始影像(如图7A所示的影像)中,左部分(左眼用影像)和右部分(右眼用影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影像,因此有时根据影像而差分会变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差分提取部5之外还设有场景变换检测部3,由于使用在场景变换点的差分提取部5的差分结果来进行判定,因此与仅利用差分提取部5来进行判定的方法相比,可确保更高的检测精度。即,在从2D广播切换到3D广播或者从3D广播切换到2D广播的情况下,例如从2D方式的影像变化成并排方式的影像或者从并排方式的影像变化成2D方式的影像,而这样的变化点必定表示场景的切换点。因此,通过设置场景变换检测部3来与差分提取部5一起使用,从而能够防止误检测。
接着,说明“2D广播”、“3D广播”的显示差异。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具有日本专利第3273074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平7-274216号公报公开的技术。在这些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中,所显示的都是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当前的显示模式是2D模式还是3D模式。其结果,即使广播为3D广播,在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2D模式的情况下,用户也不能意识到能够以3D模式欣赏的节目是3D节目,会一直以2D模式显示进行视听,相反,即使广播为2D广播但在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3D模式的情况下,不能意识到能够以无需专用眼镜的2D模式欣赏的节目是这样的节目,存在一直戴着专用眼镜103进行视听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并不是显示当前显示的模式,而是显示当前广播(或再生)的影像方式是2D方式还是3D方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广播从2D广播切换到3D广播或者从3D广播切换到2D广播的情况下,与立体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模式无关地显示是2D广播还是3D广播。因此,不会产生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良情况。当然,也可以在显示当前输入的广播是2D广播还是3D广播的基础上,显示当前的显示模式是2D模式还是3D模式。
另外,作为现有技术,日本特开2003-333624号公报公开了在节目一览表或录像一览表中通过一览方式预先显示是2D广播还是3D广播的方法。但是,在使用这样一览显示的方式的情况下,当想要在节目中途切换2D广播和3D广播时,难以在一览上进行显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产生了广播切换的点显示是2D广播还是3D广播。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用户能够判断以2D模式视听还是以3D模式视听,并且能够利用喜欢的方法进行视听。
接着,针对基于佩戴或摘掉专用眼镜来实现的显示模式的切换,说明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的差异。作为以往的专用眼镜,例如在日本实开昭63-130726号公报中公开了戴上专用眼镜时开始专用眼镜的快门动作、或者摘掉专用眼镜时停止快门动作的概念。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佩戴了专用眼镜103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控制快门的开始,还能够将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模式自动地从2D模式切换到3D模式。此外,在摘掉专用眼镜103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控制快门的停止,还能够将显示模式自动地从3D模式切换到2D模式。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用户可以仅在戴上专用眼镜103时以3D模式欣赏3D影像,并且显示的切换也实现了自动化。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作为广播信号假设了2D广播信号和上下方式的3D广播信号。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的信号处理模块的图。在第2实施方式中,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左右分离部4,设有上下分离部34。
上下分离部34输入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出的影像信号,并将该影像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上下2分割,输出表示上半部分的影像(上侧影像)的影像信号和表示下半部分的影像(下侧影像)的影像信号。
差分提取部5基于从上下分离部34输出的影像信号,提取上侧影像和下侧影像的差分,并输出表示该差分的信号。另外,在所述差分提取部5中,也可以代替差分而求出相关。
缩放部6在上下方向分别将由上下分离部34分割(分离)出的上侧影像和下侧影像放大至两倍(放大成1920×1080的影像),并分别输出表示该放大后的上侧影像和下侧影像的影像信号。
判定部7输入从场景变换检测部3输出的场景变换点和从差分提取部5输出的差分,并判定当前显示的影像是3D影像还是2D方式的影像。具体而言,若从上下分离部34输出的上侧影像与下侧影像的差分为规定值以下,则判定为正在输入3D影像,若差分比规定值大,则判定为正在输入2D方式的影像。判定部7基于判定结果,向2D/3D切换部8输出表示当前输出的影像是3D影像还是2D方式的影像的判定信号。
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对于动作而言,除上述的内容以外,也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3D广播的方式为上下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作为广播假设发送2D广播信号和并排方式及上下方式这两个3D广播信号的情况。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的信号处理模块的图。
在第3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左右分离部4和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上下分离部34这两者。
左右分离部4输入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出的影像信号,并将该影像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左右2分割,输出表示左半部分的影像(左侧影像)的影像信号和表示右半部分的影像(右侧影像)的影像信号。
上下分离部34输入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出的影像信号,并将该影像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上下2分割,输出表示上半部分的影像(上侧影像)的影像信号和表示下半部分的影像(下侧影像)的影像信号。
差分提取部5基于从左右分离部4输出的影像信号,提取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差分,并输出表示该差分的信号。另外,差分提取部5基于从上下分离部34输出的影像信号,提取上侧影像和下侧影像的差分,并输出表示该差分的信号。另外,在差分提取部4中,也可以代替差分而求出相关。
判定部7输入从场景变换检测部3输出的场景变换点、和从差分提取部5输出的左侧影像与右侧影像的差分以及上侧影像与下侧影像的差分,并判定当前显示的影像是并排方式的3D影像还是上下方式的3D影像,还是2D方式的影像。具体而言,若从左右分离部4输出的左侧影像与右侧影像的差分为规定值以下,则判定为正在输入并排方式的3D影像,若从上下分离部34输出的上侧影像与下侧影像的差分为规定值以下,则判定为正在输入上下方式的3D影像,若所有的差分都比规定值大,则判定为正在输入2D方式的影像。判定部7基于判定结果,向2D/3D切换部8输出表示当前显示的影像是并排方式的3D影像还是上下方式的3D影像、还是2D方式的影像的判定信号。
缩放部6输入表示由左右分离部4分离成左右的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影像信号、以及表示由上下分离部34分离出的上侧影像和下侧影像的影像信号。此外,缩放部6输入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并且,缩放部6在来自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为表示并排方式的3D影像的信号时,分别在左右方向上将从左右分离部4输出的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放大至两倍(放大成1920×1080的影像),并分别输出该放大后的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另一方面,在来自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为表示上下方式的3D影像的信号时,缩放部6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将从上下分离部34输出的上侧影像和下侧影像放大至两倍(放大成1920×1080的影像),并分别输出该放大后的上侧影像和下侧影像。
2D/3D切换部8输入影像声音输入部2的输出信号、缩放部6的输出信号、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以及信号接收部11的输出信号。并且,2D/3D切换部8基于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以及信号接收部11的输出信号,以规定的显示模式向影像输出部9输出影像信号。具体而言,2D/3D切换部8在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为表示2D方式的影像的信号时,输出从影像声音输入部2输入的2D影像信号。另一方面,在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为表示并排方式或上下方式的3D影像的信号,且来自接收部11的接收信号为表示专用眼镜103正在使用的信号时,输出从缩放部6输出的3D影像信号。此时,2D/3D切换部8基于从缩放部6输出的左侧影像(上侧影像)和右侧影像(下侧影像)信号,在时间上交替地输出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例如以120Hz频率切换左右来进行输出)。相对于此,在判定部7的判定信号为表示并排方式或上下方式的3D影像的信号,且来自接收部11的接收信号为表示专用眼镜103未使用的信号时,将从缩放部6输出的3D影像中的左侧影像(上侧影像)的影像信号作为2D影像来输出。
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对于动作而言,除了上述的内容以外,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
根据第3实施方式,除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即,作为3D广播的方式采用并排方式和上下方式这两者,并且即使在这两者共存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
(第4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4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的信号处理模块的图。
在第4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第1实施方式的场景变换检测部3。
判定部7输入从差分提取部5输出的差分,判定当前显示的影像是3D影像还是2D方式的影像。此外,判定部7若判定出正在输入的影像的种类,则向2D/3D切换部8输出表示当前正在显示的影像是并排方式的3D影像还是2D方式的影像这样的种类的判定信号。
除此之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对于动作而言,除了上述的内容以外,进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
根据第4实施方式,简化了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的结构,同时能够提高在2D广播和3D广播之间切换了广播方式时用户视听的便利性。
另外,第4实施方式的思想还可以应用于3D广播为上下方式的情况或者作为3D广播的方式采用了并排方式和上下方式这两者的情况。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差分提取部5和场景变换检测部3在同一时期进行动作,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如下的方式。即,差分提取部5仅在由场景变换检测部3检测出场景变换时进行差分或相关的提取,判定部7仅在由场景变换检测部3检测出场景变换时,基于由差分提取部5提取出的差分或相关,判定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根据该结构,差分提取部5和场景变换检测部3不在同一时期进行动作。因此,能够抑制作为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的功耗。即能够在抑制功耗的同时提高在2D广播和3D广播之间切换了广播方式时用户视听的便利性。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专用眼镜103的开关26设置在铰链25部分,但是也可以设置在专用眼镜103的鼻托部分。例如,也可以是如日本实开昭63-130726号公报的第2图所示的电源开关4那样的地方。总之,只要是在使用专用眼镜式闭合开关26、在不使用时打开开关26这样的结构,开关26可以设置在眼镜的任何位置上。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场景变换检测部3中说明了利用帧间差分或相关,但是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方法。例如,可以是利用切换MPEG传输流的PID的点的方法,或者在声音检测中检测无声部分这样的方法。即,2D广播与3D广播的切换处一般相当于影像声音内容的切换处,切换PID,或者声音在一瞬间变成无声。因此,可以利用这样的信息检测场景变换。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中设置了判定部7来判定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等,但是也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即,在再生装置102中设置具有同样功能的判定部等,从而在再生装置102侧进行判定,并将其判定结果通过HDMI通信发送给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在立体影像显示装置101中,经由影像声音输入部2,2D/3D切换部8接收再生装置102的判定结果。并且,2D/3D切换部8基于该判定结果,进行2D影像或3D影像的显示模式的切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施方式可以利用于2D和3D的影像源混合存在并根据各个影像源进行2D显示或3D显示的情形。
符号说明
1显示部
2影像声音输入部
3场景变换检测部
4左右分离部
5差分提取部
6缩放部
7判定部
82D/3D切换部
9影像输出部
10同步信号输出部
11信号接收部
21显示部
22信号收发部
23眼镜腿
24信号收发部
25铰链
26开关
27前框
34上下分离部
100立体影像显示系统
101立体影像显示装置
102再生装置
103专用眼镜

Claims (15)

1.一种立体影像再生装置,具备:
影像输入部,其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
分割部,其对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2分割;
差分提取部,其提取通过2分割得到的影像之间的差分或相关;
判定部,其根据所述差分提取部的输出,判定输入到所述影像输入部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和
2D/3D切换部,其根据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将影像输出的输出模式切换成显示2D影像的2D模式或者显示3D影像的3D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装置,其中,还具备:
声音输入部,其输入与影像关联的声音;和
场景变换检测部,其检测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影像信号和从声音输入部输入的声音信号这两者或者任一个的影像的切换;
所述判定部根据所述场景变换检测部的输出和所述差分提取部的输出,判定输入到所述影像输入部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装置,其中,
所述差分提取部在由所述场景变换检测部检测到影像的切换时,进行基于所述差分提取部的差分或者相关的提取,
所述判定部基于在由所述场景变换检测部检测到影像的切换时由所述差分提取部提取出的差分或相关,判定输入到所述影像输入部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装置,其中,还具备:
显示部,其显示影像;
OSD显示单元,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OSD显示;
影像输出部,其将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影像以2D模式显示到所述显示部或以3D模式显示到所述显示部;和
2D/3D切换部,其将所述影像输出部的输出模式切换成2D模式或3D模式;
所述OSD显示单元在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表示2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在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表示3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
5.一种立体影像再生装置,具备:
影像输入部,其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
判定部,其判定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显示部,其显示影像;
OSD显示单元,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OSD显示;
影像输出部,其将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2D显示到所述显示部或3D显示到所述显示部;和
2D/3D切换部,其将所述影像输出部的输出模式切换成2D模式或3D模式;
所述OSD显示单元在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表示2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在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时,在所述显示部进行表示3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装置,其中,
还具备转换单元,该转换单元在所述2D/3D切换部的输出模式为2D模式时且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时,将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转换成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后进行输出。
7.一种立体影像显示系统,其具备能够选择性地显示2D影像和3D影像的其中一个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以及用于视听在立体影像显示装置显示的3D影像的眼镜,其中,
所述眼镜具备:
开关,其在佩戴或摘掉眼镜时被闭合或打开;和
发送部,其将所述开关的闭合或打开信息通知给立体影像显示装置;
所述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具有2D/3D切换部,该2D/3D切换部接收所述眼镜的所述开关的闭合或打开信息,切换2D影像和3D影像的显示。
8.一种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其中,
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
对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2分割,
提取通过2分割得到的影像之间的差分或相关,
根据差分或相关的提取结果,判定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根据判定结果,将影像输出的输出模式切换成显示2D影像的2D模式或显示3D影像的3D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其中,
还根据输入的影像信号或输入的声音信号来检测影像切换,
根据影像切换的检测结果以及差分或相关的提取结果,判定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其中,
在检测到影像切换时,进行差分或相关的提取,
基于在检测到影像切换时提取出的差分或相关,判定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11.一种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其中,
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
判定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时,在显示部进行表示2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在输入的影像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时,在显示部进行表示3D影像的输入的OSD显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其中,
在向显示部的影像的输出模式为2D模式时且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时,将输入的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转换成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后进行输出。
13.一种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具备:
影像输入部,其输入用于显示2D影像或3D影像的信号;
分割部,其对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信号所表示的影像进行2分割;
差分提取部,其提取通过2分割得到的影像之间的差分或相关;
判定部,其根据所述差分提取部的输出,判定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和
2D/3D切换部,其根据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将影像输出的输出模式切换成显示2D影像的2D模式或者显示3D影像的3D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还具备场景变换检测部,该场景变换检测部根据从所述影像输入部输入的影像信号或从声音输入部输入的声音信号,检测影像信号的规定的切换,
所述判定部根据所述场景变换检测部的输出和所述差分提取部的输出,判定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其中,
所述差分提取部在由所述场景变换检测部检测到影像的切换时,进行基于所述差分提取部的差分或者相关的提取,
所述判定部基于在由所述场景变换检测部检测到影像的切换时由所述差分提取部提取出的差分或相关,判定是用于显示2D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3D影像的信号。
CN2009801482992A 2008-12-05 2009-12-04 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Pending CN1022396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0642 2008-12-05
JP2008-310642 2008-12-05
PCT/JP2009/006630 WO2010064448A1 (ja) 2008-12-05 2009-12-04 立体映像再生装置、立体映像再生システム、立体映像再生方法、および立体映像再生用半導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9699A true CN102239699A (zh) 2011-11-09

Family

ID=42233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2992A Pending CN102239699A (zh) 2008-12-05 2009-12-04 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82404A1 (zh)
EP (1) EP2375767A1 (zh)
JP (1) JPWO2010064448A1 (zh)
CN (1) CN102239699A (zh)
WO (1) WO201006444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685A (zh) * 2010-09-03 2012-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发布方法
CN103294178A (zh) * 2012-02-29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3544932A (zh) * 2012-07-10 2014-01-29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预防讯号切换导致画面显示异常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设备
CN104683755A (zh) * 2013-11-28 2015-06-03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影像显示系统、以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04978031A (zh) * 2015-06-30 2015-10-14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器和头戴显示器的视频控制方法
CN104853173B (zh) * 2014-02-19 2017-07-28 铜陵巨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侦测及切换2d/3d显示模式的显示系统
US9728163B2 (en) 2012-02-29 2017-08-08 Lenovo (Beijing) Co., Ltd.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75068A (ko) * 2008-12-24 2010-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WO2010079736A1 (ja) * 2009-01-09 2012-06-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状態変更方法
US9414041B2 (en) * 2009-11-23 2016-08-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hanging play mode, method for changing display mode,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3D image provid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110157308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9491432B2 (en) 2010-01-27 2016-11-08 Mediatek Inc.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video output satisfying display capability of display device according to video input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KR20110090511A (ko) * 2010-02-04 2011-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기기에서 3차원 영상을 위한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398289B2 (en) * 2010-02-09 2016-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an overlay area into a 3D image
KR20110107151A (ko) * 2010-03-24 2011-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입체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52809B1 (ko) * 2010-03-25 2017-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11711592B2 (en) 2010-04-06 2023-07-2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istribution of multiple signals of video content independently over a network
US10448083B2 (en) 2010-04-06 2019-10-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treaming and rendering of 3-dimensional video
US20130215240A1 (en) * 2010-05-28 2013-08-22 Sadao Tsuruga Receiver apparatus and output method
WO2011148554A1 (ja) * 2010-05-28 2011-12-01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出力方法
KR101435594B1 (ko) * 2010-05-31 2014-08-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WO2011151960A1 (ja) * 2010-06-02 2011-12-08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出力方法
CN102907107A (zh) * 2010-06-02 2013-01-30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和输出方法
EP2579583B1 (en) 2010-06-02 2017-09-27 Hitachi Maxell, Ltd. Reception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US9030536B2 (en) 2010-06-04 2015-05-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media content
KR101753801B1 (ko) * 2010-06-10 2017-07-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구동방법
TWI533662B (zh) * 2010-06-24 2016-05-1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與相關的眼鏡
US9787974B2 (en) 2010-06-30 2017-10-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media content
US8640182B2 (en) 2010-06-30 2014-01-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for detecting a viewing apparatus
US8593574B2 (en) * 2010-06-30 2013-11-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mensional media content based on detected display capability
US8918831B2 (en) 2010-07-06 2014-12-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presentation of media content
US9049426B2 (en) 2010-07-07 2015-06-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three dimensional media content
WO2012004864A1 (ja) * 2010-07-07 2012-01-12 日本Bs放送株式会社 映像配信装置及び映像配信方法並びに映像配信プログラム
US9560406B2 (en) 2010-07-20 2017-01-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 presentation of media content
US9232274B2 (en) 2010-07-20 2016-01-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 presentation of media content to a requesting device
US9032470B2 (en) 2010-07-20 2015-05-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 presentation of media content according to a position of a viewing apparatus
WO2012011525A1 (ja) * 2010-07-21 2012-01-26 株式会社プランネット・アソシエイツ 三次元ビデオストリームへの映像変換方法
JP2012029001A (ja) * 2010-07-22 2012-02-09 Sharp Corp 3次元ディスプレイ装置、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2029235A (ja) * 2010-07-27 2012-02-09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2034038A (ja) * 2010-07-28 2012-02-16 Toshiba Corp 立体映像処理装置及び立体映像処理方法
US8994716B2 (en) 2010-08-02 2015-03-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dia content
JP2012039340A (ja) * 2010-08-06 2012-02-23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4937390B2 (ja) * 2010-08-24 2012-05-23 株式会社東芝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映像用眼鏡
US8438502B2 (en) 2010-08-25 2013-05-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KR20120020477A (ko) * 2010-08-30 2012-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2049932A (ja) * 2010-08-30 2012-03-08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受信装置
JP2012054723A (ja) * 2010-08-31 2012-03-15 Toshiba Corp 情報出力制御装置
KR20120023268A (ko) * 2010-09-01 2012-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영상 생성 방법
EP2426931A1 (en) 2010-09-06 2012-03-07 Advanced Digital Broadcast S.A.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video frame type
GB2483637A (en) * 2010-09-10 2012-03-21 Snell Ltd Detecting stereoscopic images
US8947511B2 (en) 2010-10-01 2015-02-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three-dimensional media content
KR101296901B1 (ko) * 2010-10-12 2013-08-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5550520B2 (ja) * 2010-10-20 2014-07-16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JP2012100181A (ja) * 2010-11-05 2012-05-24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映像出力装置、映像出力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5789960B2 (ja) * 2010-11-18 2015-10-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133733A1 (en) * 2010-11-26 2012-05-31 Hidenori Sakaniwa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three-dimensional video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device
JP2015039066A (ja) * 2010-12-24 2015-02-26 株式会社東芝 立体視映像表示システム、立体視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出力制御方法
PL2472879T3 (pl) 2010-12-31 2014-03-31 Advanced Digital Broadcast Sa Sposób i system do określania typu ramki wideo
JP2012147121A (ja) * 2011-01-07 2012-08-02 Sony Corp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並びにシャッター眼鏡
CN102026014B (zh) * 2011-01-13 2013-04-17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可切换2d/3d模式的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US9204123B2 (en) * 2011-01-14 2015-12-0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Video content generation
EP2477407B1 (en) * 2011-01-15 2018-03-21 Advanced Digital Broadcast S.A.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video frame type
JP5636295B2 (ja) * 2011-01-20 2014-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状態切替用眼鏡
JP5697468B2 (ja) * 2011-01-28 2015-04-08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JP5431390B2 (ja) * 2011-02-28 2014-03-05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出力装置及び映像出力方法
WO2012127837A1 (ja) * 2011-03-18 2012-09-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3d眼鏡、及び3d映像視聴システム
JP4960517B1 (ja) * 2011-03-25 2012-06-27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JP5185410B2 (ja) * 2011-04-05 2013-04-1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映像再生装置
JP5092032B2 (ja) * 2011-04-19 2012-12-05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受信装置および表示方式切換方法
EP2523464A3 (en) * 2011-05-13 2013-01-2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3-dimensional image
GB2491102B (en) 2011-05-17 2017-08-23 Snell Advanced Media Ltd Detecting stereoscopic images
US8887206B2 (en) 2011-06-09 2014-11-11 Cstereo3D, Ll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and delivering 3-D content
US9030522B2 (en) 2011-06-24 2015-05-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dia content
US9445046B2 (en) 2011-06-24 2016-09-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media content with telepresence
US9602766B2 (en) 2011-06-24 2017-03-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with telepresence
US8947497B2 (en) 2011-06-24 2015-02-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elepresence sessions
US8368690B1 (en) 2011-07-05 2013-02-05 3-D Virtual Lens Technologies, Inc. Calibrator for auto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US8587635B2 (en) 2011-07-15 2013-11-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dia services with telepresence
JP2013026745A (ja) * 2011-07-19 2013-02-04 Sony Corp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JP5679578B2 (ja) * 2011-08-05 2015-03-04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画像処理装置
US20130044192A1 (en) * 2011-08-17 2013-02-21 Google Inc. Converting 3d video into 2d video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of format type of 3d video and providing either 2d or 3d video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of display device type
GB2498954B (en) * 2012-01-31 2015-04-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ecting an object in an image
JP5377731B2 (ja) * 2012-09-04 2013-12-25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映像処理方法
KR102191867B1 (ko) * 2013-07-10 2020-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유저 인터페이스 포맷을 포함하는 헤드 마운티드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50237338A1 (en) * 2014-02-14 2015-08-20 Autodesk, Inc Flip-up stereo viewing glasses
CN112188181B (zh) * 2019-07-02 2023-07-0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设备、立体图像处理电路及其同步信号校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0726U (zh) 1987-02-17 1988-08-26
JP3273074B2 (ja) 1993-03-08 2002-04-08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JP3332556B2 (ja) * 1994-03-30 2002-10-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JPH07336729A (ja) 1994-06-10 1995-12-22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
JP3096612B2 (ja) * 1995-05-29 2000-10-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時分割方式立体映像信号検出方法、時分割方式立体映像信号検出装置および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JP2778543B2 (ja) * 1995-07-27 1998-07-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US6061179A (en) * 1996-01-23 2000-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wo-/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switching function
JPH09318911A (ja) 1996-05-27 1997-12-12 Canon Inc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3443293B2 (ja) * 1997-08-29 2003-09-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JP3796414B2 (ja) 2001-04-16 2006-07-12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3d映像表示装置及び3d映像表示装置用の偏光メガネ
US7277121B2 (en) * 2001-08-29 2007-10-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Stereoscopic imag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system
JP3789794B2 (ja) * 2001-09-26 2006-06-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3333624A (ja) 2002-05-10 2003-11-21 Sharp Corp 電子機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685A (zh) * 2010-09-03 2012-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发布方法
CN103294178A (zh) * 2012-02-29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及电子终端
US9728163B2 (en) 2012-02-29 2017-08-08 Lenovo (Beijing) Co., Ltd.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544932A (zh) * 2012-07-10 2014-01-29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预防讯号切换导致画面显示异常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设备
CN103544932B (zh) * 2012-07-10 2016-01-27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预防讯号切换导致画面显示异常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设备
CN104683755A (zh) * 2013-11-28 2015-06-03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影像显示系统、以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04853173B (zh) * 2014-02-19 2017-07-28 铜陵巨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侦测及切换2d/3d显示模式的显示系统
CN104978031A (zh) * 2015-06-30 2015-10-14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器和头戴显示器的视频控制方法
CN104978031B (zh) * 2015-06-30 2018-06-15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器和头戴显示器的视频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82404A1 (en) 2010-07-22
WO2010064448A1 (ja) 2010-06-10
EP2375767A1 (en) 2011-10-12
JPWO2010064448A1 (ja) 201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9699A (zh) 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EP2611161B1 (e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plurality of 3D content,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thereof
KR101717787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의 음성신호 출력 방법
KR101771262B1 (ko) 영상 전송 장치, 영상 표시 장치, 영상 표시 시스템, 영상 전송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EP2320669B1 (en) Stereoscopic image reproduction method in case of pause mode and stereoscopic image reproduction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2740154B (zh) 应用于多媒体内容的播放方法与播放装置
JP4742174B1 (ja) 3次元映像再生方法、および3次元映像再生装置
US8643697B2 (en)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US10819974B2 (en)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mage data reception apparatus, image data reception method, and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CN102598672B (zh) 3d显示设备及其选择性图像显示方法
JP2011191347A (ja) 表示装置及び視聴装置
US20120050509A1 (en) Stereoscopic glasses, stereoscopic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video display system
KR2014007582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그의 제어 방법, 안경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JP2011097470A (ja) 立体視映像再生装置、立体視映像再生方法及び立体視映像再生システム
US8941718B2 (en) 3D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3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JP4806082B2 (ja)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出力方法
US9270975B2 (en) Information integrat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ng method which integrates stereoscopic video information using main information and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KR10188521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KR20130076674A (ko) 복수의 컨텐츠를 처리하는 신호 처리 장치와 이를 디스플레이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방법들
CN204697147U (zh) 用于显示视频的装置
US20130222536A1 (en) 3d glasses, 3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3021683A (ja)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映像信号処理方法、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並びに映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11223640A (ja) 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出力方法
JP2011158695A (ja) 立体映像視聴眼鏡
WO2013011618A1 (ja) 映像表示制御装置及び映像表示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