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685A -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发布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发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685A
CN102598685A CN2011800044184A CN201180004418A CN102598685A CN 102598685 A CN102598685 A CN 102598685A CN 2011800044184 A CN2011800044184 A CN 2011800044184A CN 201180004418 A CN201180004418 A CN 201180004418A CN 102598685 A CN102598685 A CN 102598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image
guidanc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44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口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98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89Recording image signals; Reproducing recorded image sig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4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e.g.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eft and right shut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72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image signals comprising non-image signal components, e.g. headers or format information
    • H04N13/178Metadata, e.g. disparit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04N13/359Switching between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影像处理装置:视听者不会对在节目视听时进行的通知感到厌烦,能够对该节目进行视听。影像处理装置接收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该影像信息包含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该标志信息表示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向视听者通知与3D视听相关联的规定引导的第1引导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标志信息,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向视听者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输出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的节目,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输出向视听者通知与所述对象节目有关的规定引导的第2引导信息,在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禁止输出所述第2引导信息。

Description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发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影像、特别是显示3D影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在电影院等中享受3D影像的立体视影像的机会的增加,在数字电视等中也要求3D影像节目的广播。
这里,作为在显示立体影像和平面影像时通知所显示的影像是立体视影像和平面视影像中的哪种的技术,有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判定所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立体影像的信号还是用于显示平面影像的信号,生成与判定结果对应的标识,与应该显示的影像一起显示所生成的标识。例如,在所输入的信号是用于显示立体影像的信号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是立体影像的标识(3D标识),显示立体影像,并显示所生成的3D标识。
由此,视听者能够得知当前视听的影像是立体影像还是平面影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742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由于3D节目广播的期望,预想到今后3D影像节目的广播会增加。而且,为了通过要广播的节目使视听者得知该节目是3D影像,广播台考虑在该节目内广播表示该节目是3D影像的影像。
但是,针对全部3D节目在节目内进行表示是3D节目的通知即可,但是不限于此。在这种情况下,当为了对视听者进行表示是3D节目的通知而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时,在节目内通知是3D影像的情况下,在立体影像显示装置中也生成表示是立体影像的3D标识,显示立体影像,并显示所生成的3D标识,所以,视听者收到双重通知,在3D节目的视听时进行这些通知会感到厌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视听者不会对在节目视听时进行的通知感到厌烦,能够对该节目进行视听。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接收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该影像信息包含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该标志信息表示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向视听者通知规定引导的第1引导信息;判断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标志信息,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向视听者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以及输出控制单元,输出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的节目,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输出向视听者通知与所述对象节目有关的规定引导的第2引导信息,在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禁止输出所述第2引导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所示的结构,影像处理装置在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禁止输出第2引导信息,在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输出第2引导信息,所以,不会针对该对象节目进行双重通知。因此,视听者不会对在3D节目的视听时进行的通知感到厌烦,能够对节目进行视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数字电视100的利用方式的图。
图2是示出立体视图像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基于并排(Side-by-Side)方式的影像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立体视用的帧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数字电视100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包含3D节目识别标志的EIT130的数据构造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输出处理部105的结构的框图。
图8(a)是示出第2引导信息的显示的一例的图,(b)是示出第3引导信息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节目的发布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判断是否在本装置中生成引导信息的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第1判定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第2判定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缓存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设定了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期间时的第1判定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5(a)是示出在下一节目内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时的具体例的图,(b)是示出在下一节目内通知第1引导信息时的具体例的图。
图16是示出从3D节目切换为2D节目时显示第3引导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17是示出在频道切换时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时的具体例的图。
图18是示出在频道切换时通知第1引导信息时的具体例的图。
图19是示出在设定了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期间的情况下频道切换时处于显示期间经过前时的具体例的图。
图20是示出选择节目的视听方式时的具体例的图。
图21是示出数字电视1100的利用方式的图。
图22是示出再现装置1200的结构的框图。
图23是示出内容存储部1201的结构的框图。
图24是示出数字电视1100的结构的框图。
图25是示出在内容再现时判断是否在本装置中生成第2引导信息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再现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内容再现时的与引导信息的输出有关的具体例的图。
图28是示出数字电视2100的结构的框图。
图29是示出缓存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0(a)是示出从2D节目切换为3D节目时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具体例的图,(b)是示出从2D节目切换为3D节目时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31是示出从3D节目切换为2D节目时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32(a)是示出在使用引导预告标志的情况下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具体例的图,(b)是示出在使用引导预告标志的情况下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33是示出在使用引导中标志的情况下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34是示出在使用引导中标志的情况下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具体例的图。
图35是示出视频属性特征(VideoAttributes)中的扩展例的图。
图36是示出3d要素3001的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37是示出VideoAttributes的记述例的图。
图38是示出ERI的扩展例的图。
图39是示出ERI的记述例的图。
图40是示出由H.264/AVC标准定义的帧封装排列(frame packingarrangement)SEI的扩展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影像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1.1关于立体视
首先,简单叙述立体视的原理。作为立体视的实现方法,存在使用全息照相技术等光线再现方式的方法、以及使用视差图像的方式。
首先,作为第一种全息照相技术的特征,能够以与人们识别通常物体的情况完全相同的方式立体地再现物体,但是,关于动画生成,虽然技术上的逻辑成立,但是,需要伴随实时生成全息照相用动画的庞大运算量的计算机、以及具有在1mm间引出数千条线的分辨率的显示装置,但是,在当前技术下非常难以实现,几乎没有作为商用而实用化的例子。
接着,对第二种使用视差图像的方式进行说明。一般地,右眼和左眼由于其位置差异,在从右眼看到的像和从左眼看到的像中,观看方式存在些许差异。利用该差异,人们能够立体地识别眼睛看到的像。在利用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视差,平面的图像也好像立体那样被看到。
该方式的优点在于,最多仅准备右眼用和左眼用的2个视点的影像就能够实现立体视,在技术上,根据如何能够使对应的眼睛看到与左右各眼对应的画的观点,以先后分离方式为首的若干技术已经实用化。
先后分离方式是如下的方法:在时间轴方向上交替显示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通过眼睛的残像反应在大脑内使左右的场景重合,识别为立体影像。
本实施方式中的影像处理装置是能够进行3D影像的视听的电视,图1(a)是示出该影像处理装置的与使用行为有关的方式的图。如本图所示,影像处理装置由数字电视100和3D眼镜200构成,能够供用户进行使用。
数字电视100能够显示2D影像和3D影像,通过对接收到的广播波所包含的流进行再现,从而显示影像。
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电视100通过使用户佩戴3D眼镜200而实现立体视。3D眼镜200具有液晶快门,使用户对基于先后分离方式的视差图像进行视听。视差图像是由映入右眼的影像和映入左眼的影像构成的一组影像,与各眼对应的图片仅映入用户眼睛,从而进行立体视。图1(b)示出左眼用影像的显示时。在画面上显示左眼用影像的瞬间,所述3D眼镜200使与左眼对应的液晶快门透光,使与右眼对应的液晶快门遮光。该图(c)示出右眼用影像的显示时。在画面上显示右眼用影像的瞬间,与之前相反,使与右眼对应的液晶快门透光,使与左眼对应的液晶快门遮光。
以上是与影像处理装置的使用方式有关的说明。
这里,对显示立体视所使用的视差图像的方法进行说明。
视差图像方式是如下方法:分别准备映入右眼的影像和映入左眼的影像,仅映入与各眼对应的图片从而进行立体视。图2在左侧描绘用户的面部,在右侧示出从左眼看到作为对象物的恐龙骨格时的例子和从右眼看到作为对象物的恐龙骨格时的例子。如果反复进行右眼和左眼的透光、遮光,则在用户的大脑内,通过眼睛的残像反应进行左右场景的重合,能够识别为在面部中央的延长线上存在立体影像。
将视差图像中的映入左眼的图像称为左眼图像(L图像),将映入右眼的图像称为右眼图像(R图像)。而且,将各个图片成为L图像的动态图像称为左视视频,将各个图片成为R图像的动态图像称为右视视频。
在合成左视视频和右视视频并进行压缩编码的3D方式中,存在帧互换方式和服务互换方式。
首先,第一种帧互换方式是如下方式:分别对左视视频和右视视频的对应的各图片进行间疏或缩小后,合成为一个图片,进行通常的动态图像压缩编码。作为一例,存在图3所示的Side-by-Side方式。在Side-by-Side方式中,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将左视视频和右视视频的对应的各图片压缩为1/2后,通过左右排列而合成为一个图片。对基于合成后的图片的动态图像进行通常的动态图像压缩编码而流化。另一方面,在再现时,根据通常的动态图像压缩编码方式将流解码为动态图像。解码后的动态图像的各图片被分割为左右图像,分别在水平方向上伸长2倍,由此,得到左视视频和右视视频的对应的各图片。通过交替显示所得到的左视视频的图片(L图像)和右视视频的图片(R图像),能够得到图2所示的立体视图像。在帧互换方式中,除了Side-by-Side方式以外,还存在上下排列左右图像的Top andBottom方式、按照图片内的每一行交替配置左右图像的行交错(LineAlternative)方式等。
接着,对第二种服务互换方式进行说明。在服务互换方式中,使用通过对左视视频和右视视频进行数字化并压缩编码而得到的视频流即左视视频流和右视视频流。
图4是示出基于服务互换方式的立体视用的左视视频流和右视视频流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图。
本图的第2层示出左视视频流的内部结构。在该流中包含图片数据I1、P2、Br3、Br4、P5、Br6、Br7、P9这样的图片数据。根据DecodeTime Stamp(DTS)对这些图片数据进行解码。第1层示出左眼图像。根据演示时间戳(Presentation Time Stamp)(PTS),按照I1、Br3、Br4、P2、Br6、Br7、P5的顺序再现这样解码后的图片数据I1、P2、Br3、Br4、P5、Br6、Br7、P9,由此再现左眼图像。在本图中,将不具有参照图片而仅使用编码对象图片进行图片内预测编码的图片称为I图片。图片是包含帧和场这两者的1个编码的单位。并且,将参照已经处理的1张图片进行图片间预测编码的图片称为P图片,将同时参照已经处理的2张图片进行图片间预测编码的图片称为B图片,将B图片中被其他图片参照的图片称为Br图片。
第4层示出右视视频流的内部结构。在该右视视频流中包含P1、P2、B3、B4、P5、B6、B7、P8这样的图片数据。根据DTS对这些图片数据进行解码。第3层示出右眼图像。根据PTS,按照P1、B3、B4、P2、B6、B7、P5的顺序再现这样解码后的图片数据P1、P2、B3、B4、P5、B6、B7、P8,由此再现右眼图像。但是,在先后分离方式的立体视再现中,延迟PTS的间隔的一半时间(以下称为“3D显示延迟”)来进行附加相同PTS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对中的一方的显示。
第5层示出使3D眼镜200的状态如何变化。如该第5层所示可知,在左眼图像的视听时关闭右眼的快门,在右眼图像的视听时关闭左眼的快门。
除了利用时间方向的相关特性的图片间预测编码以外,还通过利用视点间的相关特性的图片间预测编码对这些左视视频流和右视视频流进行压缩。参照左视视频流的相同显示时刻的图片对右视视频流的图片进行压缩。
例如,右视视频流的开头P图片参照左视视频流的I图片,右视视频流的B图片参照左视视频流的Br图片,右视视频流的第二个P图片参照左视视频流的P图片。
而且,将压缩编码后的左视视频流和右视视频流中的能够单体解码的视频流称为“基视视频流”。并且,将左视视频流和右视视频流中的、根据与构成基视视频流的各个图片数据之间的帧间相关特性进行压缩编码且能够在对基视视频流进行解码后进行解码的视频流称为“从属视流”。另外,基视视频流和从属视流可以分别作为不同的流进行存储和传送,例如可以在MPEG2-TS等的同一流中复用。
1.2数字电视100的结构
这里,作为显示3D节目和2D节目的影像处理装置的一例,对数字电视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数字电视100是等离子电视,接收2D影像和3D影像的数字广播波(流)。并且,数字电视100与IP网络和再现装置连接,还显示从它们输出的2D影像和3D影像。
如图5所示,数字电视100由信号输入部101、标志处理部102、帧格式判定部103、帧缓存104、输出处理部105、引导信息生成部106和图形缓存107构成。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数字电视100还具有对时刻进行计时的功能(以下称为时钟部。)。
(1)信号输入部101
信号输入部101接收从外部送出(输出)的包含构成2D影像的帧和构成3D影像的帧的流。另外,流对包含构成2D和3D的帧的影像流和SI(service information/服务信息)进行复用。并且,除此之外,根据需要对声音流、字幕流、BML(Broadcast Markup Language/广播标记语言)等多媒体流进行复用。在SI中包含由复用的各种流构成的节目的信息。
这里,送出(输出)的3D影像的帧由Side-by-Side方式等的3D方式构成。如上所述,Side-by-Side方式是在1帧内包含左眼用影像(以下称为L影像。)和右眼用影像(以下称为R影像。)的方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送出(输出)的帧的信号格式基于H.264|MPEG4/AVC标准,包含以SEI(Supplemental enhancementinformation/补充增强信息)形式存储表示该帧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在3D影像的情况下是包含Side-by-Side方式在内的哪种方式的信息(以下称为3D影像信息。)。
这里,示出SI的数据构造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SI,使用EIT(Event Information Table/时间信息表)。
如图6所示,EIT130包含表识别131、开始日期时间132、节目长133、内容描述符区域134、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135。
表识别131识别该EIT130针对当前节目还是针对下一节目。具体而言,在表识别131中设定的值为“0x4E”的情况下,该EIT130针对当前节目,在设定的值为“0x4F”的情况下,该EIT130针对下一节目。
开始日期时间132表示表识别131所示的节目的开始日期时间,节目长133表示表识别131所示的节目的时间长。
在CRC135中设定用于对数据的错误进行检测/纠正的值。这里,基于CRC方式对数据的错误进行检测/纠正是已知技术,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在内容描述符区域134中存储与该EIT对应的节目的信息。具体而言,内容描述符区域134包含描述符标签136和3D节目识别标志137。在描述符标签136中设定表示该区域是内容描述符区域的值“0x54”。并且,3D节目识别标志137表示在与该EIT对应的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是否在该节目内预先设定了通知提示用户准备3D眼镜的内容的信息(以下称为第1引导信息。)。这里,如图6所示,在3D节目识别标志137中设定了值“0x20”的情况下,表示对应的节目是3D节目、且没有设定第1引导信息、即在节目内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并且,在设定了值“0x21”的情况下,表示对应的节目是3D节目、且设定了第1引导信息、即在节目内通知第1引导信息。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内容描述符区域134中还包含该节目有无延长、有无中断新闻等。并且,在对应的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3D节目识别标志137中设定上述2个值中的任意一方,在对应的节目是2D节目的情况下,在3D节目识别标志137中不进行任何设定。即,可知如果在对应的区域中设定了上述2个值中的任意一方,则对应的节目是3D节目,但是,在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对应的节目是2D节目。
另外,在广播对应的节目之前,在广播台侧预先生成EIT130。
如图5所示,信号输入部101具有调谐器(解调器)151、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152、复用分离部153和影像解码部154。
调谐器151具有接收数字广播波(流)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的功能。
NIC152与IP网络连接,具有接收从外部输出的流的功能。
复用分离部153将接收到的流分离为包含构成2D和3D的帧的影像流以及SI(这里为EIT),向影像解码部154输出分离后的影像流,向标志处理部102输出EIT。并且,除了来自调谐器151和NIC152的输入以外,复用分离部153还能够从记录介质中读出流。
影像解码部154具有如下功能:从复用分离部153接受包含构成2D和3D的帧的影像流后,进行所接受的影像流的解码,并且,取出以帧单位存储在影像流中的3D影像信息。通过该影像解码部154生成帧单位的影像。该情况下,在3D影像的帧中,是由Side-by-Side方式构成的帧,不进行L图像和R图像的切分。
影像解码部154在帧缓存104中写入所生成的帧单位的影像,向帧格式判定部103输出所取出的帧单位的3D影像信息。
(2)标志处理部102
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针对用户生成3D节目或2D节目的视听的引导信息。这里,3D节目的视听的引导信息的内容是提示用户准备3D眼镜(下面称为第2引导信息。)。并且,2D节目的视听的引导信息的内容是提示用户解除佩戴3D眼镜(下面称为第3引导信息。)。
标志处理部102具有表示是否输出了第1引导信息或第2引导信息的通知标志,初始值是表示没有输出第1引导信息或第2引导信息的值(例如“0”)。并且,在通知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输出了第1引导信息或第2引导信息。
下面,分为针对当前节目的处理的情况和针对下一节目的处理的情况,对标志处理部102的功能动作进行说明。
(2-1)针对当前节目的处理的情况
标志处理部102在进行了针对装置的电源接通和频道切换中的任意一方后,对通知标志和图形缓存107进行初始化。这里,在针对装置的电源接通时,通过自动选台功能选择上次电源断开时选台的频道。
标志处理部102根据有无针对当前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的设定,判断当前节目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
标志处理部102在判断为当前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进而,根据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判断是否生成第2引导信息。具体而言,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0”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确定为该节目是3D节目、且没有输出第1引导信息,判断为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标志处理部102向引导信息生成部106通知用于指示生成第2引导信息的第1指示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1”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确定为该节目是3D节目、且输出第1引导信息,判断为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
(2-2)针对下一节目的处理的情况
标志处理部102在同一频道中节目切换之前(例如节目切换的1分钟前),根据有无针对下一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的设定,判断下一节目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另外,根据针对下一节目的EIT所包含的开始日期时间和时钟部,确定节目切换之前、即进行该判断的时刻。并且,标志处理部102还进行图形缓存107的初始化。
在进行了针对下一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的设定后,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下一节目是3D节目,进而,根据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和通知标志的值,判断是否生成第2引导信息。具体而言,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0”、且通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生成第2引导信息,向引导信息生成部106通知第1指示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
在判断为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没有设定值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确定为下一节目是2D节目。在确定为下一节目是2D节目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生成第3引导信息。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02判断通知标志的值是否为“1”。在判断为通知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确定为生成第3引导信息。在确定为生成第3引导信息后,标志处理部102向引导信息生成部106通知用于指示生成第3引导信息的第2指示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0”。
下面,叙述在是否生成第3引导信息的判断中使用通知标志的理由。
如上所述,在通知标志中设定“1”的情况是指在该时点广播的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而且,在通知标志中设定“1”后,在3D节目持续的期间内,不变更该值。因此,在判断为下一节目是2D节目的情况下,在通知标志为“1”时,能够确定为当前节目是3D节目。
(3)帧格式判定部103
帧格式判定部103在接受从影像解码部154接受的3D影像信息后,根据该值判定解码后的帧的影像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进而,在3D影像的情况下,判定是包含Side-by-Side方式在内的哪种方式。
帧格式判定部103向输出处理部105通知判定结果。
(4)帧缓存104
帧缓存104具有用于存储由影像解码部154解码后的帧的区域。
(5)引导信息生成部106
引导信息生成部106根据标志处理部102的判断结果,生成第2引导信息。
即,从标志处理部102接受第1指示信息后,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
并且,从标志处理部102接受第2指示信息后,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3引导信息。
然后,引导信息生成部106根据所接受的指示信息,生成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中的任意一方,写入图形缓存107中。
(6)图形缓存107
图形缓存107具有用于存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的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区域。具体而言,图形缓存107具有用于存储第2引导信息的第1区域和用于存储第3引导信息的第2区域。
(7)输出处理部105
输出处理部105根据分别与2D影像和3D影像对应的输出周期来输出影像。并且,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情况下,与应该输出的影像一起,分别输出所生成的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
如图5所示,输出处理部105具有影像处理部161、帧缓存162和显示部163。
(7-1)帧缓存162
如图7所示,帧缓存162具有第1缓存171和第2缓存172。
第1缓存171用于存储2D节目的流所包含的帧。
第2缓存172具有L影像缓存173和R影像缓存174,用于存储3D节目的流所包含的帧。
(7-2)影像处理部161
影像处理部161输出在帧缓存104中存储的帧(影像)。并且,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实施在应该输出的影像上重合显示该第2引导信息的处理(以下称为重叠处理。)。
下面,对影像处理部161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影像处理部161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判定结果,判断处理对象的帧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进而,在3D影像的情况下,判断是包含Side-by-Side方式在内的哪种方式。
在判断为是3D影像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将帧分割成2个影像,对分割后的各影像进行放大,生成L影像和R影像。具体而言,如果是Side-by-Side方式,则沿横向对左右分割后的影像进行放大,并且,如果是上下(Top and bottom)方式,则沿纵向对上下分割后的影像进行放大,得到L影像和R影像。影像处理部161在L影像缓存173中存储所生成的L影像,在R影像缓存174中存储所生成的R影像。
在判断为不是3D影像、即是2D影像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在第1缓存171中存储该帧(影像)。
进而,在电源接通时和频道切换时,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对处理对象的帧(该情况下为L影像和R影像)和在图形缓存107中存储的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将其结果写入第2缓存172内的规定缓存中。
在下一节目的确认时,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中的任意一种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对处理对象的帧和在图形缓存107中存储的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将其结果写入第1缓存171中。例如,在规定时间(节目切换时的30秒前)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存储了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对处理对象的帧(这里为2D影像)和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并且,在节目的切换时点(下一节目开始的时点)在图形缓存107的第2区域中存储了第3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对处理对象的帧(这里为2D影像)和第3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另外,根据分别针对下一节目和当前节目的EIT所包含的开始日期时间和时钟部,确定规定时间(节目切换时的30秒前)和节目的切换时点(下一节目开始的时点)。并且,在重叠处理中,例如针对应该显示5秒钟的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这样,与显示对象的帧一起,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显示5秒钟。
这里,图8(a)和(b)示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显示的一例。
图8(a)的图像D10示出第2引导信息的显示的一例。在图像D10中,如上所述,与应该从节目切换时的30秒前起输出5秒钟的影像一起,显示“3D节目开始。请准备3D眼镜。”这样的消息D11,作为第2引导信息。
图8(b)的图像D20示出第3引导信息的显示的一例。在图像D20中,如上所述,与应该从节目切换时的30秒前起输出5秒钟的影像一起,显示“3D节目结束。不需要3D眼镜。”这样的消息D21,作为第3引导信息。
(7-3)显示部163
如图7所示,显示部163具有开关181、显示器182和切换控制部183。
开关181是切换为第1缓存171和第2缓存172中的任意一方作为显示部163的连接目的地的开关。
切换控制部183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判定结果,进行作为连接目的地的缓存的切换。具体而言,在判定为输出对象的帧是3D影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部183控制开关181,以使得连接目的地为第2缓存172。在判定为输出对象的帧是2D影像的情况下,切换控制部183控制开关181,以使得连接目的地为第1缓存171。
显示器182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判定结果,变更影像的显示周期,来显示影像。例如,在输出对象的帧是2D影像的情况下,显示器182设显示周期为60Hz,从开关181的连接目的地即第1缓存171中读出作为显示对象的2D影像并显示。在输出对象的帧是3D影像的情况下,显示器182设显示周期为120Hz,从开关181的连接目的地即第2缓存172的L影像缓存173和R影像缓存174中交替读出作为显示对象的影像并显示。
另外,在输出处理部105中,在即使是3D影像也通过用户选择2D的视听(以Side-by-Side形式直接进行显示、或放大左右一半中的任意一方进行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该选择优先,与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判断无关,与判断为是2D节目的情况同样进行处理。
1.3动作
(1)关于节目的发布处理
这里,使用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从广播台(未图示)发布节目的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
广播台以流形式送出(发布)广播对象的节目(步骤S1、S2)。这里,如上所述,送出的流对包含构成2D和3D的帧的影像流和SI(这里为EIT)进行复用。
数字电视100接收到从广播台送出的流后,对接收到的流所包含的影像流进行解码并显示(步骤S3)。由此,在数字电视100中,能够显示从广播台送出的节目。另外,数字电视100的详细动作在后面说明。
并且,在图9中说明了基于来自广播台的流的节目发布处理,但是,也可以不是来自广播台的发布,而是来自与IP网络连接的装置的发布。
(2)生成引导信息的动作的概要
这里,使用图10所示的流程图,对判断是否在本装置中生成引导信息的处理的概要进行说明。
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进行了电源接通或频道切换(步骤S5)。
在判断为进行了电源接通和频道切换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步骤S5中的“是”),标志处理部102进行判断是否针对当前节目在本装置中生成引导信息的第1判定处理(步骤S10)。
在判断为电源没有接通且没有进行频道切换、即电源处于ON状态且没有进行频道切换的情况下(步骤S5中的“否”),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到达节目切换之前的时间段(例如节目切换的1分钟前)(步骤S15)。另外,这里将该时间段称为确认时间。
在判断为到达了确认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5中的“是”),进行判断是否针对下一节目在本装置中生成引导信息的第2判定处理(步骤S20)。
在判断为没有到达确认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5中的“否”),在第1判定处理结束后和第2判定处理结束后,处理返回步骤S5。
(3)第1判定处理
这里,使用图11所示的流程图,对图10的步骤S10所示的第1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标志处理部102对通知标志进行初始化(步骤S100)。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02在通知标志中设定值“0”。
标志处理部102对图形缓存107进行初始化(步骤S105)。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02使其成为图形缓存107中没有写入任何图形的状态。
标志处理部102使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判断当前节目是否是3D节目(步骤S110)。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中设定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
在判断为当前节目是3D节目、即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中设定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110中的“是”),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在该节目内通知第1引导信息。(步骤S115)。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02判断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是“0x20”还是“0x21”。
在判断为在节目内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即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0”的情况下(步骤S115中的“否”),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将其存储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步骤S120)。
在判断为在节目内通知第1引导信息、即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1”的情况下(步骤S115中的“是”),以及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后,标志处理部102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步骤S125)。
(4)第2判定处理
这里,使用图12所示的流程图,对图10的步骤S20所示的第2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标志处理部102对图形缓存107进行初始化(步骤S200)。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02使其成为图形缓存107中没有写入任何图形的状态。
标志处理部102使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判断下一节目是否是3D节目(步骤S205)。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中设定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
在判断为下一节目是3D节目、即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中设定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的“是”),标志处理部102判断通知标志的值是否为“1”(步骤S210)。
在判断为值不是“1”的情况下(步骤S210中的“否”),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在下一节目内通知第1引导信息。(步骤S215)。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02判断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是“0x20”还是“0x21”。
在判断为在下一节目内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即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0”的情况下(步骤S215中的“否”),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将其存储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步骤S220)。
在判断为在下一节目内通知第1引导信息、即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1”的情况下(步骤S215中的“是”),以及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后,标志处理部102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步骤S225)。
在判断为下一节目是2D节目、即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中没有设定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的“否”),标志处理部102判断通知标志的值是否为“1”(步骤S230)。
在判断为值是“1”的情况下(步骤S230中的“是”),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3引导信息,将其存储在图形缓存107的第2区域中(步骤S235)。
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3引导信息后,标志处理部102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0”(步骤S240)。
(5)缓存写入处理
这里,使用图13所示的流程图,对在帧缓存162中写入根据有无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设定而生成的输出对象的帧的处理进行说明。
影像处理部161判断是否进行了电源接通或频道切换(步骤S300)。
在判断为进行了电源接通和频道切换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步骤S300中的“是”),影像处理部161判断是否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存储了第2引导信息(步骤S305)。
在判断为已存储的情况下(步骤S305中的“是”),影像处理部161对输出对象的帧和在第1区域中存储的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步骤S310),在帧缓存162的规定缓存中写入实施了重叠处理后的输出对象的帧(步骤S315)。
在判断为电源没有接通且没有进行频道切换、即电源处于ON状态且没有进行频道切换的情况下(步骤S300中的“否”),影像处理部161判断是否到达通知针对下一节目的引导信息的时间(例如节目切换的30秒前)(步骤S320)。下面,将通知针对下一节目的引导信息的时间称为通知时间。
在判断为到达了通知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20中的“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305。
在判断为没有到达通知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20中的“否”),影像处理部161判断是否到达节目的切换时间(步骤S325)。
在判断为到达了节目的切换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25中的“是”),影像处理部161判断是否在图形缓存107的第2区域中存储了第3引导信息(步骤S330)。
在判断为已存储的情况下(步骤S330中的“是”),影像处理部161对输出对象的帧和在第2区域中存储的第3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步骤S335),在帧缓存162的规定缓存中写入实施了重叠处理后的输出对象的帧(步骤S340)。
在判断为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没有存储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305中的“否”)、在判断为没有到达节目的切换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25中的“否”)、以及在判断为在图形缓存107的第2区域中没有存储第3引导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330中的“否”),影像处理部161在帧缓存162中写入输出对象的帧(步骤S345)。
另外,在实施重叠处理的帧是3D影像的情况下,将在帧缓存104中存储的3D影像的帧分割成2个影像,对分割后的各影像进行放大,生成L影像和R影像,对所生成的L影像和R影像的各个帧实施重叠处理。并且,如上所述,重叠处理例如针对应该显示5秒钟的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
1.4变形例
以上根据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考虑以下的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字电视100进行在输出对象的帧中重合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并显示的处理,但是不限于此。
代替输出作为输出对象的帧(2D节目或3D节目的影像),数字电视100也可以输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内容作为1帧图像。
或者,数字电视100也可以通过字幕显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内容。
或者,数字电视100也可以不进行显示,而通过声音进行通知。
或者,也可以将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内容发送到能够与数字电视100通信的便携终端(便携型的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等),在便携终端侧进行显示。
这里,在以字幕或数据广播的形式进行显示的情况下,这些信息作为与影像流不同的数据,与该影像流进行复用并接收。因此,数字电视100也可以在频道切换时和电源接通时,在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1”的情况下,始终显示复用分离后的针对当前节目的第1引导信息(基于字幕或数据广播的形式的信息)。
(2)关于第1引导信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确定显示方式,但是,只要是通知提示用户准备3D眼镜的内容的方法即可,可以是任意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影像、声音和它们的组合对用户进行通知。或者,可以是基于字幕的通知,也可以是基于数据广播的通知。或者,还可以将第1引导信息的内容发送到能够与数字电视100通信的便携终端(便携型的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等),在便携终端侧进行显示。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EIT内设定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期间。
例如,在EIT内设定显示第1引导信息时的显示开始时刻和显示结束时刻。该情况下的时刻可以是绝对时间,也可以是从节目开始时刻起的相对时间。由此,能够按照每个节目设定显示时间。
这里,对该情况下的第2引导信息的显示的判断进行说明。
与有无针对下一节目的第2引导信息的显示有关的判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但是,频道切换和电源接通时的针对当前节目的判断、即上述第1判定处理的处理内容不同。
下面,使用图14所示的流程图,对本变形例中的第1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步骤S400~S415的处理与图11所示的步骤S100~S115的处理相同,所以,这里,对步骤S415中的判断结果以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判断为在节目内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即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0”的情况下(步骤S415中的“否”),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将其存储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步骤S420)。
在判断为在节目内通知第1引导信息、即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1”的情况下(步骤S415中的“是”),标志处理部102判断当前时间是否经过了由在EIT内设定的显示开始时刻和显示结束时刻所确定的显示期间(步骤S425)。
在判断为当前时间经过了显示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425中的“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420。
在判断为当前时间没有经过显示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425中的“否”)、以及在步骤S420中通过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后,标志处理部102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步骤S430)。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显示仅为1次,但是不限于此。
数字电视100也可以在作为显示对象的节目中始终显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
也可以在一个节目内周期地多次显示。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在EIT内设定多个显示第1引导信息时的显示开始时刻和显示结束时刻的组来实现。或者,还能够通过在本装置内预先存储显示周期来实现。
在设定了多个显示第1引导信息时的显示开始时刻和显示结束时刻的组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也可以计算当前时间与当前时间以后的最近的显示期间的差分,在其结果为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生成第2引导信息。这里,规定时间是不依赖于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间隔的固定值(例如5分钟),或者是依赖于显示间隔的值、例如该显示间隔的一半或三分之二等。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下一节目,仅在该下一节目开始之前显示第2引导信息,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在同一节目内,在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帧判定结果判断为输出对象的帧从2D影像切换为3D影像的情况下,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
并且,也可以在同一节目内,在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帧判定结果判断为输出对象的帧从3D影像切换为2D影像的情况下,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3引导信息。
该情况下,在输出对象的帧从2D影像切换为3D影像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对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存储的第2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帧实施重叠处理。并且,在输出对象的帧从3D影像切换为2D影像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对在图形缓存107的第2区域中存储的第3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帧实施重叠处理。进而,在标志处理部102中,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将通知标志的值设定为“1”,在生成了第3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将通知标志的值设定为“0”。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开始之前(开始1分前)进行与针对下一节目的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但是不限于此。
除了开始之前的判断以外,也可以在开始之后(节目开始时点)进行与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该情况下,作为判断对象的节目已经开始,所以,在判断中使用的EIT针对当前节目。并且,该情况下,在作为判断对象的节目的开始前(这里为30秒前)通知的内容和在该节目的开始时点通知的内容可以不同。例如,设开始前的内容为“请准备3D眼镜”,设开始时点的内容为“请佩戴3D眼镜”。
或者,代替开始之前的判断,也可以仅在开始直后(节目开始时点)进行与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进行频道切换和电源接通时,仅进行与针对当前节目的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但是不限于此。
根据频道切换、电源接通的时间,标志处理部102也可以不进行针对当前节目的判断,而进行针对下一节目的判断。例如,在下一节目开始前切断剩余1分钟的情况下,当进行频道切换和电源接通时,标志处理部102进行与针对当前节目的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和与针对下一节目的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这双方。
或者,根据频道切换、电源接通的时间,代替针对当前节目的判断,标志处理部102也可以进行针对下一节目的判断。例如,在下一节目开始前切断剩余1分钟的情况下,当进行频道切换和电源接通时,标志处理部102进行与针对下一节目的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显示第2引导信息时,只要不发生进行频道切换以及在同一频道的视听时后续节目变更为2D节目中的任意一种事项,则与针对显示以后的节目的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无关,不进行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在显示第2引导信息后,在不进行频道切换而进行视听的情况下,只要后续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则在该3D节目的开始时通知第2引导信息。该情况下,不需要上述通知标志。
或者,也可以在显示一次第2引导信息后,在不进行频道切换而该频道的视听经过规定时间(例如3小时)后,根据与针对此后的下一节目的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定结果,通知第2引导信息。该情况下,针对标志处理部102,能够通过在上述功能中追加在同一频道的视听持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通知标志的值设定为“0”的功能来实现。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频道切换、电源接通时,在当前节目是3D节目、且存在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的情况下,引导信息生成部106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但是不限于此。
在频道切换、电源接通时的当前节目的接收开始时间是从当前节目的开始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分钟)的时间的情况下,引导信息生成部106也可以生成第2引导信息。
或者,在频道切换、电源接通时,在当前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与有无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无关,引导信息生成部106可以始终生成第2引导信息。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显示时间为5秒,但是不限于此。
显示时间也可以是其他值。
或者,也可以在通过用户的遥控器操作或数字电视100的按钮等的操作受理显示结束的指示之前,显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该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61在开始重叠处理后,在受理来自用户的显示结束的指示之前的期间内进行该重叠处理。
或者,数字电视100也可以设置对用户佩戴3D眼镜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在该检测机构检测到佩戴了3D眼镜之前的期间内,显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
该情况下,例如,在3D眼镜上具有按钮,用户在佩戴3D眼镜后按下该按钮,由此,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表示佩戴了3D眼镜的信号。数字电视100的检测机构在接收到表示佩戴了3D眼镜的信号之前的期间内,显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或者,3D眼镜也可以具有通过佩戴3D眼镜而对触碰人的面部的一部分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当通过该传感器检测到触碰了人的面部的一部分时,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表示佩戴了3D眼镜的信号。
并且,例如,检测机构能够通过包含照相机、并在该照相机所拍摄的用户的面部部分检测3D眼镜来实现。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进行频道切换时,进行与针对当前节目的第2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但是不限于此。
除了上述判断以外,还可以进行与第3引导信息的生成有关的判断。
下面,以图11所示的处理流程的变更点为中心,说明该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另外,这里,标志处理部102保持表示输出中的节目是3D节目还是2D节目的节目识别信息。
在图11的第1判定处理中,进行步骤S110所示的判断处理,其结果,在判断为当前节目不是3D节目、即当前节目是2D节目的情况下(步骤S110中的“否”),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所保持的节目识别信息是否表示3D节目。
在由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节目识别信息表示3D节目、即频道切换前的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3引导信息,将其存储在图形缓存107中。然后,标志处理部102将节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内容更新为针对频道切换后的节目的内容。
影像处理部161在频道切换时,在判断为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没有存储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第2区域中存储了第3引导信息,在判断为已存储的情况下,进行重叠处理,在帧缓存162中写入进行处理后的输出对象的帧。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EIT内设定的3D节目识别标志(值“0x20”、“0x21”)针对3D节目,但是,进而,也可以追加针对2D节目用的值(“0x30”、“0x31”)作为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例如,“0x30”是表示2D节目的值,“0x31”表示2D节目,并且表示在该节目内输出与第3引导信息相当的信息(以下为第4引导信息)。
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通过判断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开头4比特是表示值“2”还是表示值“3”,能够实现当前节目和下一节目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的判断。
并且,利用标志处理部102判断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是“0x30”还是“0x31”,在判断为是“0x30”的情况下,通过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3引导信息。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3D节目识别标志表示在对象节目的起始是否具有通知,但是不限于此。
除了在对象节目的起始时有无通知以外,还可以表示在该节目的结束时有无表示3D节目结束的通知。例如,除了值“0x20”、“0x21”以外,3D节目识别标志还设置值“0x22”、“0x23”。值“0x22”表示仅在对象节目的结束时具有通知,“0x23”表示在对象节目的起始和结束时这双方具有通知。
该情况下,数字电视100的引导信息生成部106进行如下动作:在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2”的情况下,生成第2引导信息,而不生成第3引导信息。并且,引导信息生成部106进行如下动作:在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3”的情况下,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这双方。
(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标志处理部102在进行电源接通和频道切换中的任意一方后,立即判断当前节目是否是3D节目,但是不限于此。
标志处理部102在进行了电源接通和频道切换中的任意一方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前,在没有进行频道切换的指示的情况下,进行上述判断。这是考虑到,在视听者进行换台行为的期间内,没有确定视听对象的节目,所以,进行上述判断是无用的。因此,在判断为没有进行换台行为、即确定了视听对象的节目的情况下,判断当前节目是否是3D节目,由此,能够消除换台行为中的无用处理,能够减轻处理负荷。
(1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字电视100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后,进行3D影像的输出处理、即交替输出L影像和R影像,但是不限于此。数字电视100也可以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时,使视听者选择视听方式。视听方式的选择是指,例如选择进行立体视、作为2D影像进行视听、以及对分割为L影像和R影像之前的帧本身进行视听中的任意一方。
关于选择作为3D影像进行视听的情况,如上所述,交替显示L影像和R影像作为3D影像。其详细动作如上所述,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在选择作为2D影像进行视听后,影像处理部161将3D影像的帧分割成2个影像,对分割后的各影像中的一个影像(例如作为L影像的基础的图像)进行放大,生成输出对象的影像(L影像),将其写入第1缓存171中。并且,在选择作为2D影像进行视听后,与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判定结果无关,显示部163不对输出周期进行变更,即,依然以60Hz输出在第1缓存171中写入的影像(L影像)。
在选择对分割前的帧本身进行视听后,影像处理部161不对3D影像的帧进行分割,而将其写入第1缓存171中。并且,在选择对分割前的帧本身进行视听后,与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判定结果无关,显示部163不对输出周期进行变更,即,依然以60Hz输出在第1缓存171中写入的影像(分割前的影像)。
(1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规定通知时间为下一节目开始的30秒前,但是不限于此。
规定通知时间只要是判断是否需要针对下一节目生成引导信息以后且下一节目的开始前即可,可以是任意时间。
或者,规定通知时间也可以是下一节目的开始之后。
(1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是否针对下一节目生成第3引导信息的判断中使用通知标志的值,但是不限于此。
在该判断中也可以使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
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是否设定了值。
在判断为没有设定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当前节目是2D节目。即,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不生成第3引导信息。
在判断为已设定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当前节目是3D节目,即确定为生成第3引导信息。在确定为生成第3引导信息后,标志处理部102向引导信息生成部106通知第2指示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0”。
(1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0”、“0x21”中的任意一方,但是不限于此。
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只要是能够与在EIT内、特别是内容描述符内设定的其他信息进行区分的值即可。
(19)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组合。
1.5具体例
这里,使用具体例对各引导信息的输出进行说明。
(1)关于下一节目的判断
使用图15(a)、(b)和图16对下一节目的判断时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这里,如图15(a)、(b)所示,设在时间t3、t13将节目从2D节目切换为3D节目。并且,如图16所示,设在时间t23将节目从3D节目切换为2D节目。
(1-1)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15(a)所示,在时间t1的时点(时间t3的1分钟前),标志处理部102使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下一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0x20”。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下一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
由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下一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时间t2(时间t3的30秒前),影像处理部161重合所生成的第2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影像帧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部163。另外,在图15(a)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时间t2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
(1-2)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15(b)所示,在时间t11的时点(时间t13的1分钟前),标志处理部102使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下一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0x21”。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下一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
由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下一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所以,在引导信息生成部106中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时间t13,影像处理部161向显示部163输出影像帧(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2D影像的帧)。另外,在图15(b)中,仅图示了1张该2D影像的帧,但是,实际上输出规定张数。
(1-3)显示第3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16所示,在时间t21的时点(时间t23的1分钟前),标志处理部102使用针对下一节目的EIT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下一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没有设定值。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下一节目是2D节目。
由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下一节目是2D节目,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3引导信息。然后,在时间t22(时间t23的30秒前),影像处理部161重合所生成的第3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影像帧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部163。另外,在图16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3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时间t22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3引导信息。
(2)关于当前节目的判断
使用图17~图19对当前节目的判断时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2-1)仅使用3D节目识别标志的情况
这里,如图17所示,设在时间t31进行从频道A到频道B的频道切换。
如图17所示,当在时间t31的时点进行频道切换后,标志处理部102使用针对当前节目的EIT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当前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0x20”。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当前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
由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当前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影像处理部161中,重合所生成的第2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影像帧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部163。另外,在图17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时间t31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
(2-2)使用3D节目识别标志和显示期间的情况
这里,分为显示期间的经过后和显示期间的经过前,对使用3D节目识别标志和显示期间的情况下的引导信息的显示进行说明。
(显示期间的经过后)
这里,如图18所示,设在时间t41进行从频道A到频道B的频道切换。并且,设时间t41是针对在频道B广播中的3D节目的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期间经过后的时间。
如图18所示,当在时间t41的时点进行频道切换后,标志处理部102使用针对频道B的当前节目的EIT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当前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0x21”。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在判断为当前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后,进而判断是否经过了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期间。这里,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经过了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期间。
由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经过了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期间,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影像处理部161中,重合所生成的第2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影像帧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部163。另外,在图18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时间t41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
(显示期间的经过前)
这里,如图19所示,设在时间t51进行从频道A到频道B的频道切换。并且,设时间t51是针对在频道B广播中的3D节目的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期间经过前的时间。
如图19所示,当在时间t51的时点进行频道切换后,标志处理部102使用针对频道B的当前节目的EIT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当前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0x21”。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02在判断为当前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后,进而判断是否经过了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期间。这里,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没有经过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期间。
由标志处理部102判断为没有经过第1引导信息的显示期间,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时间t52,影像处理部161向显示部163输出影像帧(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2D影像的帧)。另外,在图19中,仅图示了1张该2D影像的帧,但是,实际上输出应该在显示期间内输出的张数的2D影像的帧。
(3)关于节目的视听方式的选择
使用图20对节目的视听方式的选择进行说明。
另外,这里,使用第1引导显示进行说明。并且,设第1引导信息由提示准备眼镜的消息、指示进行立体视的按钮B100、指示作为2D影像进行视听的按钮B101、以及指示对分割成L影像和R影像之前的帧本身进行视听的按钮B103构成。
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在通过用户操作而按下按钮B100、即选择进行立体视的情况下,数字电视100如通常那样,针对视听对象的3D节目交替显示L影像和R影像。
并且,在通过用户操作而按下按钮B101、即选择将3D节目作为2D影像进行视听的情况下,数字电视100例如仅显示L影像的帧。另外,数字电视100也可以不显示L影像的帧,而仅显示R影像的帧。
并且,在通过用户操作而按下按钮B102、即选择了对分割前的帧本身进行视听的情况下,数字电视100显示分割前的帧、例如由Side-by-Side形成的帧。
2.第2实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关于通过广播波或IP网络发送的节目利用3D节目识别标志,但是,这里,对关于已录像的节目利用3D节目识别标志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1所示,数字电视1100利用HDMI(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与再现装置1200连接。由此,通过对由再现装置1200录像的节目、例如3D节目进行再现,在数字电视1100中显示3D影像。另外,这里,将再现装置和数字电视的组合作为影像处理装置。
2.1再现装置1200的结构
这里,对已录像的节目(内容)的再现的功能进行说明。
如图22所示,再现装置1200由内容存储部1201、再现控制部1202、指示受理部1203、HDMI发送部1204、标志处理部1205、引导信息生成部1206、图形缓存1207、影像解码部1208、帧缓存1209、帧格式判定部1210和输出处理部1211构成。
(1)内容存储部1201
如图23所示,内容存储部1201存储由内容数据(已录像的节目的流)和元数据(文件属性信息)构成的多个组。这里,内容存储部1201例如可以是在再现装置1200中内置的记录介质,也可以是SD卡这样的可装卸的记录介质。
元数据例如基于ETSI TS 102822(TV Anytime)标准,具有表示已录像的节目的节目名以及3D节目识别标志。在本实施方式中,对ETSI TS 102822的AV Attribute进行扩展,追加3D节目识别标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对应的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值“0x20”和“0x21”中的任意一方,在对应的节目是2D节目的情况下,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不进行任何设定。另外,设在对节目进行录像时生成并记录包含3D节目识别标志的AVAttribute。
(2)再现控制部1202
再现控制部1202对在内容存储部1201中存储的内容(节目)的再现进行控制。
再现控制部1202从指示受理部1203受理表示请求节目名的一览显示的一览显示请求后,从在内容存储部1201中存储的各元数据取得节目名。再现控制部1202生成由所取得的各节目名构成的一览表,将所生成的一览表写入图形缓存1207中。并且,再现控制部1202向输出处理部1211输出用于输出一览表的输出指示。
再现控制部1202从指示受理部1203受理表示从一览显示的节目名中选择一个节目的选择指示后,取得针对由所受理的选择指示所表示的选择出的一个节目名的元数据,向标志处理部1205输出所取得的元数据。
然后,再现控制部1202向影像解码部1208输出针对该一个节目名的内容数据(流)。
(3)标志处理部1205
标志处理部1205从再现控制部1202接受针对再现对象的内容的元数据后,对图形缓存1207进行初始化。并且,标志处理部1205根据所接受的元数据的内容,判断再现对象的内容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并且,在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具有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
具体而言,首先,标志处理部1205判断在所接受的元数据中是否设定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
在判断为设定了值、即再现对象的内容是3D节目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205根据在该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判断是否生成第2引导信息。具体而言,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0”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205确定为该内容是3D节目、且没有输出第1引导信息,判断为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标志处理部1205向引导信息生成部1206通知用于指示生成第2引导信息的第1指示信息。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1”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1205确定为该内容是3D节目、且输出第1引导信息,判断为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
(4)引导信息生成部1206
引导信息生成部1206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5)图形缓存1207
图形缓存1207除了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图形缓存107相同的区域以外,还具有用于存储由再现控制部1202生成的节目名的一览表的区域。
(6)影像解码部1208
影像解码部1208具有如下功能:从再现控制部1202接受再现对象的内容数据(流)后,进行所接受的内容数据的解码,并且取出以帧单位存储在影像流中的3D影像信息。通过该影像解码部1208生成帧单位的影像。该情况下,在3D影像的帧中,是由Side-by-Side方式构成的帧,不进行L图像和R图像的切分。
影像解码部1208在帧缓存1209中存储解码后的影像流,向帧格式判定部1210输出所取得的3D影像信息。
(7)帧缓存1209
帧缓存1209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帧缓存104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8)帧格式判定部1210
帧格式判定部1210从影像解码部1208接受3D影像信息后,根据该值判定解码后的帧的影像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进而,在3D影像的情况下,判定是包含Side-by-Side方式在内的哪种方式。
(9)输出处理部1211
输出处理部1211读出在帧缓存1209中存储的帧。
然后,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210的判定结果,在HDMI VSI(VendorSpecific InfoFrame/供应商特定信息帧)中附加表示该帧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在3D影像的情况下是包含Side-by-Side方式在内的哪种方式等的影像信息,与所读出的帧一起,经由HDMI发送部1204输出到数字电视1100。
并且,输出处理部1211在内容再现开始时,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2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对处理对象的帧和在图形缓存107中存储的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经由HDMI发送部1204向数字电视1100输出由该处理结果所得到的帧和附加了影像信息的HDMI VSI。
这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内容再现时的重叠处理中,例如针对应该显示5秒钟的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这样,与显示对象的帧一起,第2引导信息显示5秒钟。
并且,在实施重叠处理时,根据内容的不同,存在从开头帧起为3D影像的情况、在从再现开始起的5秒钟内从2D影像切换为3D影像的情况。因此,输出处理部1211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210的判定结果,判断重叠处理对象的帧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然后,在判断为是2D影像的帧的情况下,输出处理部1211实施在该帧中直接重叠第2引导信息的重叠处理。在判断为是3D影像的帧的情况下,输出处理部1211根据Side-by-Side方式等方式对第2引导信息进行缩小,对分割前的L影像和R影像分别实施重叠处理。
并且,输出处理部1211从再现控制部1202受理输出指示后,经由HDMI发送部1204向数字电视1100输出在图形缓存1207中存储的节目名的一览表。
(10)指示受理部1203
指示受理部1203通过用户操作而受理再现的指示。具体而言,指示受理部1203在通过用户操作而受理表示请求一览显示的指示后,向再现控制部1202输出一览显示请求。并且,指示受理部1203在通过用户操作而受理表示选择一个节目的指示后,向再现控制部1202输出选择指示。
(11)HDMI发送部1204
HDMI发送部1204根据HDMI标准,向数字电视1100发送从再现控制部1202和输出处理部1211输出的数据(作为显示对象的影像帧和HDMI VSI)。另外,HDMI标准是已知的,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2.2数字电视1100的结构
这里,对显示由再现装置1200再现的内容的数字电视1100的功能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字电视100相同的功能结构标注同一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24所示,数字电视1100由信号输入部1101、帧格式判定部1103、帧缓存104和输出处理部1105构成。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数字电视100同样,虽然没有图示,但是,数字电视1100还具有时钟部。
(1)信号输入部1101
信号输入部1101具有接收从再现装置1200送出的HDMI标准的信号的功能。
如图24所示,信号输入部1101具有HDMI接收部1151。
HDMI接收部1151接收HDMI标准的信号、这里为构成2D影像和3D影像的信号和HDMI VSI。
HDMI接收部1151将接收到的2D影像和3D影像的信号写入帧缓存1104中。并且,HDMI接收部1151向帧格式判定部1103输出所接收到的HDMI VSI。
(2)帧缓存1104
帧缓存1104具有用于存储从再现装置1200接受的帧(这里为2D影像、3D影像和节目名的一览表)的区域。
(3)帧格式判定部1103
帧格式判定部1103从HDMI接收部1151接受包含影像信息的HDMI VSI后,使用所接受的HDMI VSI所包含的影像信息,判定对应的帧的影像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进而,在3D影像的情况下,判定是包含Side-by-Side方式在内的哪种方式。
帧格式判定部1103向输出处理部1105通知判定结果。
(4)输出处理部1105
输出处理部1105根据分别与2D影像和3D影像对应的输出周期来输出影像。
如图24所示,输出处理部1105具有影像处理部1161、帧缓存162和显示部163。
另外,影像处理部1161以外的结构要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对影像处理部1161进行说明。
影像处理部1161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103的判定结果,判断处理对象的帧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进而,在3D影像的情况下,判断是包含Side-by-Side方式在内的哪种方式。
在判断为是3D影像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161将帧分割成2个影像,对分割后的各影像进行放大,生成L影像和R影像。影像处理部1161在L影像缓存173中存储所生成的L影像,在R影像缓存174中存储所生成的R影像。
在判断为不是3D影像、即是2D影像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161在第1缓存171中存储该帧(影像)。
并且,关于进行节目名的一览显示的情况,进行与2D影像的显示相同的动作。
2.3动作
下面,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即已录像的节目(内容)的再现的动作进行说明。
(1)关于再现时的判断处理
这里,使用图25所示的流程图,对作为再现对象的内容(已录像的节目)的选择、以及判断是否需要针对所选择的内容生成第2引导信息的再现时的判断处理进行说明。
再现装置1200的再现控制部1202在通过用户操作而受理一览显示请求后,从在内容存储部1201中存储的各元数据取得节目名,生成一览表,在数字电视1100中,显示由再现装置1200生成的节目名的一览表(步骤S500)。
再现控制部1202在通过用户操作而受理从一览显示的节目名中选择一个节目的指示后(步骤S505),取得针对选择出的一个节目名的元数据(步骤S510)。
标志处理部1205从再现控制部1202接受元数据后,对图形缓存1207进行初始化(步骤S515)。标志处理部1205根据所接受的元数据的内容,判断再现对象的内容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即在所接受的元数据是否设定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步骤S520)。
在判断为设定了值、即再现对象的内容是3D节目的情况下(步骤S520中的“是”),标志处理部1205根据在该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判断是否生成第2引导信息。具体而言,标志处理部1205判断所设定的值是“0x20”还是“0x21”。
在由标志处理部1205判断为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0”、即没有输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525中的“否”)引导信息生成部1206生成第2引导信息(步骤S530)。
在由标志处理部1205判断为在所接受的元数据中没有设定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即再现对象的内容是2D节目的情况下(步骤S520中的“否”)、以及在由标志处理部1205判断为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1”、即输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525中的“是”),处理结束。
(2)再现处理
这里,使用图26所示的流程图,对在上述判断处理后所选择的内容的再现动作进行说明。
输出处理部1211在再现开始时,判断是否在图形缓存107中存储了第2引导信息(步骤S600)。
在判断为已存储的情况下(步骤S600中的“是”),输出处理部1211对从影像解码部1208接受的帧和在图形缓存1072中存储的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步骤S605)。具体而言,输出处理部1211实施与重叠处理对象的帧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对应的重叠处理。
输出处理部1211向数字电视1100输出实施了重叠处理后的帧(步骤S610)。
输出处理部1211判断从再现开始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这里为5秒)(步骤S615)。
在判断为没有经过的情况下(步骤S615中的“否”),处理返回步骤S605。
在判断为已经过的情况下(步骤S615中的“是”),输出处理部1211向数字电视1100输出没有实施重叠处理的帧(步骤S620)。
此时,在数字电视1100中,显示部163以与帧格式判定部1103的判定结果对应的输出周期,显示从再现装置1200输出的帧。另外,在从再现装置1200接受的帧是3D影像的帧的情况下,将所接受的帧分割成2个影像,对分割后的各影像进行放大,生成L影像和R影像。例如,在利用Side-by-Side方式生成3D影像的帧的情况下,左右分割所接受的帧,沿横向对分割后的各影像进行放大,得到L影像和R影像。
2.4变形例
以上根据第2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考虑以下的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再现装置1200进行在输出对象的帧中重合第2引导信息并显示的处理,但是不限于此。
代替与作为输出对象的内容的帧重合来输出第2引导信息,再现装置1200也可以输出第2引导信息的内容作为1帧图像。
或者,再现装置1200也可以通过字幕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内容。
或者,再现装置1200也可以不进行显示,而通过声音进行通知。
或者,也可以将第2引导信息的内容发送到能够与数字电视1200通信的便携终端(便携型的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等),在便携终端侧进行显示。
(2)关于第1引导信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确定显示方式,但是,只要是通知提示用户准备3D眼镜的内容的方法即可,可以是任意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影像、声音和它们的组合对用户进行通知。或者,可以是基于字幕的通知,也可以是基于数据广播的通知。或者,还可以将第1引导信息的内容发送到能够与数字电视1200通信的便携终端(便携型的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等),在便携终端侧进行显示。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引导信息的显示时间为5秒,但是不限于此。
显示时间也可以是其他值。
或者,也可以在受理来自用户的显示结束的指示之前显示第2引导信息。该情况下,影像处理部1161在开始重叠处理后,在受理来自用户的显示结束的指示之前的期间内进行该重叠处理。
或者,再现装置1200也可以设置对用户佩戴3D眼镜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部,在该检测部检测到佩戴了3D眼镜之前的期间内,显示第2引导信息。另外,具体的例示如上所述,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再现装置1200向数字电视1100输出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后,使数字电视1100进行3D影像的输出处理、即交替输出L影像和R影像,但是不限于此。再现装置1200也可以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时,在使数字电视1100输出3D影像之前,使视听者选择视听方式。视听方式的选择是指,例如选择进行立体视、作为2D影像进行视听、以及对分割为L影像和R影像之前的帧本身进行视听中的任意一方。
另外,详细情况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进行了说明,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6)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设数字电视1100和再现装置1200为单独的装置,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组合数字电视1100和再现装置1200,作为1个装置、例如带录像功能的电视来实现。此时,在对节目进行录像时,在与录像对象的节目(内容)对应的EIT中设定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情况下,带录像功能的电视在元数据中记录该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将该元数据与录像对象的节目相对应地记录在记录介质中。
由此,不仅是在内容存储部1201中存储的内容,针对以与在内容存储部1201中存储的内容相同的数据形式记录在图5所示的记录介质中的内容,也能够应用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7)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数字电视1100的信号输入部1101置换为在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信号输入部101中附加HDMI接收部1151的形式。
(8)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组合。
2.5具体例
这里,使用具体例对已录像的节目(内容)的再现时的各引导信息的输出进行说明。
如图27所示,再现装置1200通过数字电视1100显示节目名的一览表即内容一览表D100。
此时,当选择作为3D节目的内容A(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0”)后,没有进行基于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所以,数字电视1100在所选择的内容A的再现开始时,在输出对象的影像帧(例如2D影像的帧)中重合第2引导信息进行显示。另外,在图27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再现开始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
并且,当选择作为3D节目的内容C(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1”)后,进行基于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所以,数字电视1100的引导信息生成部106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内容的再现开始时,数字电视1100显示影像帧(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2D影像的帧)。另外,在图27中,仅图示了1张该2D影像的帧,但是,实际上输出应该在显示期间内输出的张数的2D影像的帧。
3.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与包含帧的流不同的数据即SI中包含3D节目识别标志,但是不限于此。
这里,对在包含帧的流中设定3D节目识别标志的情况进行说明。
3.1数字电视2100的结构
这里,作为显示3D节目和2D节目的影像处理装置的一例,对数字电视2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字电视100相同的功能结构标注同一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具体而言,数字电视2100是等离子电视,接收送出2D影像和3D影像的数字广播波(流)。并且,数字电视2100与IP网络和再现装置连接,还显示从它们输出的2D影像和3D影像。
如图28所示,数字电视2100由信号输入部2101、标志处理部2102、帧格式判定部103、帧缓存104、输出处理部2105、引导信息生成部106和图形缓存107构成。
信号输入部2101、标志处理部2102和输出处理部2105以外的结构要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对信号输入部2101、标志处理部2102和输出处理部2105进行说明。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虽然没有图示,但是,数字电视2100还具有时钟部。
(1)信号输入部2101
信号输入部2101接收从外部送出(输出)的包含构成2D影像的帧和构成3D影像的帧的流。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流对包含构成2D和3D的帧的影像流和SI进行复用。并且,除此之外,根据需要对声音流、字幕流、BML等多媒体流进行复用。在SI中包含由复用的各种流构成的节目的信息。
并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送出(输出)的3D影像的帧由Side-by-Side方式等的3D方式构成。
并且,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送出(输出)的帧的信号格式也基于H.264|MPEG4/AVC标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信号格式中包含以SEI形式存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3D影像信息。并且,在SEI形式的数据中还存储3D节目识别标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3D节目识别标志可取的值是“0x20”和“0x21”中的任意一方,该值的意思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没有设定值的情况下,表示该帧所属的节目是2D节目。另外,在广播对应的节目时,在SEI形式的数据中存储3D节目识别标志。
如图28所示,信号输入部101具有调谐器(解调器)151、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152、复用分离部153和影像解码部2154。
影像解码部2154以外的结构要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下面对影像解码部2154的功能动作进行说明。
影像解码部2154从复用分离部153接受包含构成2D和3D的帧的影像流后,进行所接受的影像流的解码,并且取出以帧单位存储在影像流中的SEI形式的数据。向标志处理部2102输出所取得的SEI形式的数据,并且,向帧格式判定部103输出所取得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影像信息。
影像解码部154在帧缓存104中写入所生成的帧单位的影像。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由影像解码部154生成的3D影像的帧中,是由Side-by-Side方式构成的帧,不进行L图像和R图像的切分。
(2)标志处理部2102
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是否对用户生成第2引导信息或第3引导信息中的任意一方。
标志处理部2102具有表示是否输出了第2引导信息的通知标志,初始值是表示没有输出第2引导信息的值(例如“0”)。并且,在通知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输出了第2引导信息。
下面,分为电源接通时和频道切换时的处理的情况以及同一频道中的节目切换时的处理的情况,对标志处理部2102的功能动作进行说明。
(2-1)电源接通时和频道切换时的处理的情况
标志处理部2102在进行了针对装置的电源接通和频道切换后,对通知标志和图形缓存107进行初始化。
标志处理部2102根据有无从影像解码部2154接受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的设定,判断包含接收到的帧的节目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
标志处理部2102在判断为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进而,根据在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判断是否生成第2引导信息。具体而言,在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0”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确定为该节目是3D节目、且没有输出第1引导信息,判断为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标志处理部2102向引导信息生成部106通知用于指示生成第2引导信息的第1指示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1”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确定为该节目是3D节目、且输出第1引导信息,判断为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
(2-2)同一频道内的节目切换时的处理的情况
在同一频道中切换节目后,标志处理部2102根据有无从影像解码部2154接受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的设定,判断切换后的节目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另外,使用针对对象节目的EIT所包含的开始日期时间和时钟部,进行节目是否切换的判断。并且,标志处理部2102还进行图形缓存107的初始化。
在针对切换后的节目的SEI形式的数据中设定了3D节目识别标志后,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该节目是3D节目,进而,根据在针对该节目的SEI形式的数据中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和通知标志的值,判断是否生成第2引导信息。具体而言,在针对切换后的节目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了值“0x20”、且通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生成第2引导信息,向引导信息生成部106通知第1指示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1”。
在判断为在针对切换后的节目的SEI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中没有设定值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确定为该节目是2D节目。在确定为该节目是2D节目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根据通知标志的值确定是否生成第3引导信息。在通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确定为不生成第3引导信息,在通知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确定为生成第3引导信息。在判断为生成第3引导信息后,标志处理部2102向引导信息生成部106通知用于指示生成第3引导信息的第2指示信息,并且将通知标志的值变更为“0”。
(3)输出处理部2105
输出处理部2105根据分别与2D影像和3D影像对应的输出周期来输出影像。并且,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情况下,与应该输出的影像一起,分别输出该第2引导信息和该第3引导信息。
如图28所示,输出处理部2105具有影像处理部2161、帧缓存162和显示部163。
帧缓存162和显示部163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对影像处理部2161进行说明。
影像处理部2161输出在帧缓存104中存储的帧(影像)。并且,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对应该输出的影像和该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输出实施了重叠处理后的影像。
下面,对影像处理部2161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影像处理部2161根据帧格式判定部103的判定结果,判断处理对象的帧是2D影像还是3D影像,进而,在3D影像的情况下,判断是包含Side-by-Side方式在内的哪种方式。
在判断为是3D影像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2161将帧分割成2个影像,对分割后的各影像进行放大,生成L影像和R影像。影像处理部2161在L影像缓存173中存储所生成的L影像,在R影像缓存174中存储所生成的R影像。
在判断为不是3D影像、即是2D影像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2161在第1缓存171中存储该帧(影像)。
进而,在电源接通时和频道切换时,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2161对处理对象的帧(该情况下为L影像和R影像)和在图形缓存107中存储的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将其结果写入第2缓存172内的规定缓存中。
在同一频道中的节目切换时,在由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了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中的任意一种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2161对处理对象的帧和在图形缓存107中存储的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将其结果写入作为处理对象的帧的存储目的地的缓存中。例如,在同一频道中的节目切换时,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存储了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2161对处理对象的帧和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并且,在同一频道中的节目切换时,在图形缓存107的第2区域中存储了第3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影像处理部2161对处理对象的帧和第3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另外,根据针对对象节目的EIT所包含的开始日期时间和时钟部,确定节目的切换时点。并且,在重叠处理中,例如针对应该显示5秒钟的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这样,与显示对象的帧一起,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显示5秒钟。
3.2动作
这里,对在数字电视2100中显示各引导信息的动作的处理进行说明。
(1)概要
这里,关于判断是否在本装置中生成引导信息的处理的概要,仅对图10所示的流程图的变更点进行说明。
图10所示的流程图的变更点是步骤S15。
在图10的步骤S15中,第1实施方式的标志处理部102判断是否到达节目切换之前的时间段。这里,将该步骤S15的判断内容变更为,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是否到达同一频道中的节目的切换时间。
(2)第1判定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判定处理是与图11所示的第1判定处理相同的处理流程,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3)第2判定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判定处理能够通过将图12所示的第2判定处理内的“下一节目”变更为“切换后的节目”来实现。
(4)缓存写入处理
这里,使用图29所示的流程图,对在帧缓存162中写入根据有无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的设定而生成的输出对象的帧的处理进行说明。
影像处理部2161判断是否进行了电源接通或频道切换(步骤S700)。
在判断为进行了电源接通和频道切换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步骤S700中的“是”),影像处理部2161判断是否在图形缓存107的第1区域中存储了第2引导信息(步骤S705)。
在判断为已存储的情况下(步骤S705中的“是”),影像处理部2161对输出对象的帧和在第1区域中存储的第2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步骤S710),在帧缓存162的规定缓存中写入实施了重叠处理后的输出对象的帧(步骤S715)。
在判断为电源没有接通且没有进行频道切换、即电源处于导通状态且没有进行频道切换的情况下(步骤S700中的“否”),影像处理部2161判断是否在同一频道中到达节目的切换时间(步骤S720)。
在判断为到达了节目的切换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720中的“是”),影像处理部2161判断是否在图形缓存107中存储了第2引导信息或第3引导信息(步骤S725)。
在判断为已存储的情况下(步骤S725中的“是”),影像处理部2161对输出对象的帧和在图形缓存107中存储的引导信息实施重叠处理(步骤S730),在帧缓存162的规定缓存中写入实施了重叠处理后的输出对象的帧(步骤S735)。
在判断为在图形缓存107中没有存储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705中的“否”)、在判断为没有到达节目的切换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720中的“否”)、以及在判断为在图形缓存107中没有存储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步骤S725中的“否”),影像处理部2161在帧缓存162中写入输出对象的帧(步骤S740)。
另外,在实施重叠处理的帧是3D影像的情况下,将在帧缓存104中存储的3D影像的帧分割成2个影像,对分割后的各影像进行放大,生成L影像和R影像,对所生成的L影像和R影像的各个帧实施重叠处理。并且,如上所述,重叠处理例如针对应该显示5秒钟的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
3.3变形例
以上根据第3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考虑以下的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字电视2100在同一频道中切换节目的时点判断切换后的节目是2D节目还是3D节目,在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在节目切换之前(例如1分钟前)进行这些判断。
该情况下,对节目切换之前的帧内的SEI形式的数据赋予引导预告标志,在值为“0”的情况下,不通知针对切换后的节目的第1引导信息,在值为“1”的情况下,通知针对切换后的节目的第1引导信息。并且,在引导预告标志中没有设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切换后的节目是2D节目。
具体而言,在节目切换的1分钟前,标志处理部2102针对接收到的帧判断在SEI形式的数据中是否设定了引导预告标志。在判断为已设定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所设定的值是1还是0。在判断为所设定的值是0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定为生成第2引导信息。在判断为是1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定为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并且,在判断为没有设定引导预告标志的情况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根据通知标志的值判断是否生成第3引导信息。以后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SEI形式的数据,还可以设定引导中标志,该引导中标志表示对应的帧处于正在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过程中还是已经完成通知。
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根据在电源接通后和频道切换后接收到的帧的引导中标志中设定的值,判断是否生成第2引导信息。具体而言,在引导中标志的值表示处于正在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过程中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定为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在引导中标志的值表示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已完成的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定为生成第2引导信息。
(3)上述引导预告标志和引导中标志独立于3D节目识别标志,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单独分配与引导预告标志和引导中标志相当的值。
(4)也可以对上述引导中标志分配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0X21”。
该情况下,仅针对在3D节目中正在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帧,设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1”,在其他帧中,将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设定为“0x20”。
数字电视在电源接通时和频道切换时,在接收到的帧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0”的情况下,生成第2引导信息,在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1”的情况下,处于基于第1引导信息的引导中,所以,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
在对某个频道进行视听的过程中,在检测到从2D节目到3D节目的切换、即检测到从没有设定3D节目识别标志的帧到设定3D节目识别标志的帧的变化后,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0”的情况下,数字电视生成第2引导信息,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的值为“0x21”的情况下,数字电视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
并且,该情况下,也可以针对正在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所有帧设定“0x21”作为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或者,也可以针对正在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所有帧中的一部分帧、例如相对于正在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所有帧以一定间隔出现的帧,设定“0x21”作为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字电视2100进行在输出对象的帧中重合第2引导信息并显示的处理,但是不限于此。
代替与作为输出对象的内容的帧重合来输出第2引导信息,数字电视2100也可以输出第2引导信息的内容作为1帧图像。
或者,数字电视2100可以通过字幕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内容,也可以以数据广播的形式进行显示。
或者,数字电视2100也可以不进行显示,而通过声音进行通知。
或者,也可以将第2引导信息的内容发送到能够与数字电视2100通信的便携终端(便携型的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等),在便携终端侧进行显示。
(6)关于第1引导信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确定显示方式,但是,只要是通知提示用户准备3D眼镜的内容的方法即可,可以是任意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影像、声音和它们的组合对用户进行通知。或者,可以是基于字幕的通知,也可以是基于数据广播的通知。或者,还可以将第1引导信息的内容发送到能够与数字电视2100通信的便携终端(便携型的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等),在便携终端侧进行显示。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引导信息的显示时间为5秒,但是不限于此。
显示时间也可以是其他值。
或者,也可以在受理来自用户的显示结束的指示之前显示第2引导信息。该情况下,影像处理部2161在开始重叠处理后,在受理来自用户的显示结束的指示之前的期间内进行该重叠处理。
或者,数字电视2100也可以设置对用户佩戴3D眼镜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部,在该检测部检测到佩戴了3D眼镜之前的期间内,显示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另外,具体的例示如上所述,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字电视2100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后,进行3D影像的输出处理、即交替输出L影像和R影像,但是不限于此。数字电视2100也可以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时,使视听者选择视听方式。视听方式的选择是指,例如选择进行立体视、作为2D影像进行视听、以及对分割为L影像和R影像之前的帧本身进行视听中的任意一方。
另外,详细情况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进行了说明,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9)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组合。
3.4具体例
这里,使用具体例对各引导信息的输出进行说明。
(1)关于节目开始的判断
使用图30(a)、(b)、图31对节目开始时的判断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这里,如图30(a)、(b)所示,设在时间t100、t101将节目从2D节目切换为3D节目。并且,图如31所示,设在时间t200将节目从3D节目切换为2D节目。
(1-1)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30(a)所示,在时间t100的时点,标志处理部2102使用针对在时间t100开始的节目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该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0x20”。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该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
由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影像处理部2161重合所生成的第2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影像帧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部163。另外,在图30(a)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第2引导信息的通知开始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
(1-2)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30(b)所示,在时间t101的时点,标志处理部2102使用针对在时间t101开始的节目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该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0x21”。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该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
由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所以,在引导信息生成部106中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时间t101以后,影像处理部2161向显示部163输出影像帧(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2D影像的帧)。另外,在图30(b)中,仅图示了1张该2D影像的帧,但是,实际上输出规定张数。
(1-3)显示第3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31所示,在时间t200的时点,标志处理部2102使用针对在时间t200开始的节目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3D节目识别标志,判断该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3D节目识别标志中没有设定值。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该节目是2D节目。
由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节目是2D节目,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3引导信息。然后,影像处理部2161重合所生成的第3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影像帧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部163。另外,在图31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3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第3引导信息的通知开始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3引导信息。
(2)关于使用引导预告标志的节目的判断
使用图32(a)、(b)对使用引导预告标志的节目的判断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这里,如图32(a)、(b)所示,设在时间t301、t311将节目从2D节目切换为3D节目。
(2-1)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32(a)所示,在时间t300的时点(时间t301的1分钟前),标志处理部2102使用针对接收到的帧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引导预告标志,判断在时间t301开始的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引导预告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0”。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该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
由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节目是3D节目、且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时间t301的时点,影像处理部2161重合所生成的第2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影像帧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部163。另外,在图32(a)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第2引导信息的通知开始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
(2-2)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32(b)所示,在时间t310的时点(时间t311的1分钟前),标志处理部2102使用针对接收到的帧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引导预告标志,判断在时间t311开始的节目是否是3D节目,在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这里,设在引导预告标志中设定有值,该值为“1”。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下一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
由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所以,在引导信息生成部106中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时间t311以后,影像处理部2161向显示部163输出影像帧(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2D影像的帧)。另外,在图32(b)中,仅图示了1张该2D影像的帧,但是,实际上输出规定张数。
(3)关于使用引导中标志的节目的判断
使用图33、34对使用引导中标志的节目的判断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这里,如图33、34所示,设在时间t400、t401进行从频道A到频道B的频道切换。
(3-1)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33所示,当在时间t400的时点进行频道切换后,标志处理部2102使用在频道切换后接收到的帧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引导中标志,判断是处于在包含该帧的节目中正在通过第1引导信息引导提示准备3D眼镜的内容的过程中还是已经引导。这里,设在引导中标志中设定有表示引导中的值。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在频道切换时点正在进行基于第1引导信息的引导。
由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在频道切换时点正在进行基于第1引导信息的引导,所以,在引导信息生成部106中不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时间t400,影像处理部2161向显示部163输出影像帧(显示第1引导信息的2D影像的帧)。另外,在图33中,仅图示了1张该2D影像的帧,但是,实际上输出应该在显示期间内输出的张数的2D影像的帧。
(3-2)显示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
如图34所示,当在时间t401的时点进行频道切换后,标志处理部2102使用在频道切换后接收到的帧的SEI形式的数据所包含的引导中标志,判断是处于在包含该帧的节目中正在通过第1引导信息引导提示准备3D眼镜的内容的过程中还是已经引导。这里,设在引导中标志中设定有表示已引导的值。该情况下,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在频道切换时点已经进行了基于第1引导信息的引导。
由标志处理部2102判断为在频道切换时点已经进行了基于第1引导信息的引导,所以,引导信息生成部106生成第2引导信息。然后,在影像处理部2161中,重合所生成的第2引导信息和输出对象的影像帧并将其输出到显示部163。另外,在图34中,为了便于说明,对1张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但是,如上所述,针对在从时间t400起的5秒钟内显示的所有帧重合第2引导信息。
4.变形例
以上根据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例如,考虑以下的变形例。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数字电视中生成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针对广播节目的每个广播台,利用数据广播提供第2引导信息和第3引导信息。
具体而言,关于一个节目,在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0”的情况下,广播台在针对该节目的数据广播中包含第2引导信息来发送该数据广播。在由标志处理部判断为针对接收到的流的3D节目识别标志的值为“0x20”、且通知标志为0的情况下,数字电视的引导信息生成部取得与流一起接收到的数据广播所包含的第2引导信息。
并且,在判断为从3D节目切换为2D节目的情况下,引导信息生成部取得与流一起接收到的数据广播所包含的第3引导信息。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3D节目对应的数字电视(以下称为3D电视。)中的引导信息的显示进行了说明。
关于3D节目非对应的数字电视(以下称为2D电视。),也可以进行以下对应。
在2D电视中,例如参照3D节目识别标志,在显示对象的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进行表示该意思的通知、或者进行表示该装置无法对应3D节目的显示的通知。该情况下,在2D电视中,例如输出分割为L影像和R影像之前的帧(影像),作为3D节目的影像。
或者,也可以参照与在3D电视判断是否需要生成引导信息时所参照的数据项目不同的数据项目,进行上述任意一项的通知。
或者,在以数据广播的形式进行节目内的通知的情况下,单独准备2D电视用和3D电视用的数据广播形式的数据,在数字电视侧,根据本机的功能(是否是3D对应),选择应该使用的数据广播形式的数据。具体而言,在3D电视用的数据广播形式的数据中包含第1引导信息,在2D电视用的数据广播形式的数据中包含表示显示对象的节目是3D节目的信息、或表示该装置无法对应3D节目的显示的信息。
下面,对通知在2D电视和3D电视中不同的引导的结构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这里,在EIT中追加用于指定仅在3D电视中起动的代替流的新的描述符。
在新的描述符中包含条件标志、有效视频标志、有效声音标志、有效数据标志、有效数据标识符。
条件标志表示该描述符有效的条件,例如,值“0x01”表示接收机是3D电视。即,表示在接收机是3D电视的情况下该描述符有效。
有效视频标志是表示在满足条件标志的情况下(即在接收机是3D电视的情况下)是否存在优先的影像组成部分(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引导信息)的标志。例如,在有效视频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存在优先的影像组成部分,值“0”表示不存在优先的影像组成部分。
有效声音标志是表示在满足条件标志的情况下是否存在优先的声音组成部分(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引导信息)的标志。例如,在有效声音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存在优先的声音组成部分,值“0”表示不存在优先的声音组成部分。
有效数据标志是表示在满足条件标志的情况下是否存在优先的数据组成部分(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引导信息)的标志。例如,在有效数据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存在优先的数据组成部分,值“0”表示不存在优先的数据组成部分。
并且,有效数据标识符是表示在有效数据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优先的数据组成部分的数据编码形式的标识符。例如,值“0x0007”表示数据编码形式是数据广播,值“0x0008”表示数据编码形式是字幕。
通过在EIT中追加上述新的描述符,在接收机侧(3D电视)中,通过检查有效影像标志、有效声音标志和有效数据标志的各值,能够判断在3D节目内有无基于第1引导信息(基于影像的通知、基于声音的通知、数据广播或字幕)的通知。然后,在判断为没有基于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的情况下,生成第2引导信息并进行通知。
另外,代替EIT,也可以在SDT(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服务描述表)中追加上述新的描述符。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包含送出(输出)的帧的影像流的信号格式基于H.264|MPEG4/AVC标准,但是不限于此。
送出(输出)的流的信号格式也可以基于MPEG2、VC1、AVS等的标准。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EIT作为记述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信息,但是不限于此。
作为记述了3D节目识别标志的信息,也可以使用PSI(ProgramSpecific Information/节目特定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PMT(Program MAP Table/节目映射表)作为PSI。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在PMT内记述3D节目识别标志来实现。
或者,代替EIT,也可以使用SDT(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服务描述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针对在SDT内存在的每个服务记述3D节目识别标志来实现。
(5)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ETSI TS 102822标准作为文件属性信息,但是不限于此。
文件属性信息也可以是基于其他标准的信息、或独自形式的信息。
例如可以是ISO_IEC_14496-12标准。并且,除此之外,也可以基于BDA(Blu-ray Disc Association)、SDA(SD Association)、DVDForum等的标准。
(6)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根据与流复用的PSI或SI的信息,逐次进行与有无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有关的判定,但是不限于此。
影像处理装置(数字电视)也可以预先存储由上述SI或其他形式的信息构成的电子节目表(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电子节目指南),使用电子节目表判定在接收到的流的节目内是否通知第1引导信息。
(7)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数字电视1100和再现装置1200是单独的装置,但是不限于此。
也可以作为由数字电视1100和再现装置1200构成的1个装置。
(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数字电视分别进行广播波的接收、来自IP网络的节目的接收、以及来自记录介质的节目的取得,但是不限于此。
数字电视只要具有这些功能中的至少1个功能即可。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缓存和第2缓存(L影像缓存、R影像缓存)在物理上不同,但是,帧缓存不限于此。
第1缓存、L影像缓存、R影像缓存也可以在物理上相同,以时分割的方式切换使用。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2D影像的输出周期为1/60秒,但是不限于此。
2D影像也可以采用其他输出周期(例如1/50秒)。该情况下,3D的输出周期为2D影像的输出周期的一半(例如1/100秒)。
(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根据Side-by-Side这样的帧互换方式,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程序和影像发布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在以服务互换方式显示2D节目和3D节目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程序和影像发布方法。
(12)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影像处理装置由数字电视1100和再现装置1200构成,但是不限于此。
代替再现装置1200,也可以使用机顶盒(STB)。该情况下,例如,代替内容存储部1201、再现控制部1202、指示受理部1203和影像解码部1208,STB能够通过设置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信号输入部101来实现。
(13)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3D节目识别标志存储在基于ETSITS 102822(TV Anytime)标准的元数据中,但是不限于此。
3D节目识别标志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3-1)Video Attributes的扩展
如图35所示,在ETSI TS 102822Part3-1标准所定义的AVAttributes中的Video Attributes中追加与3d节目有关的要素(以下称为3d要素。)3001。图36示出3d要素3001的一例,该3d要素3001由format属性3010和explanation属性3011构成。format属性3010表示3D节目等的形式。例如,记述有表示对应的节目是2D节目的“2d”、表示对应的节目是3D节目且是Side-by-Side形式的“side-by-side”、表示对应的节目是3D节目且其编解码形式是H.264/MVC的“mvc”等的值。在explanation属性3011中记述节目内有无第1引导信息。例如,如果是“false”,则表示在节目内不存在第1引导信息,如果是“true”,则表示在节目内存在第1引导信息。
图37示出记述例。在该记述例中,在记述要素3020中,示出对应的3D节目的形式是“Side-by-Side”、在节目中存在第1引导信息。
(13-2)ERI的扩展
或者,元数据也可以是由“数字电视网络功能方法流动功能方法书编解码编”标准定义的ERI文件。该情况下,如图38所示,在ERI文件3000内的“stereoscopic_info”中追加explanation要素3030。explanation要素3030表示节目内有无第1引导信息,如果是“false”,则表示在节目内不存在第1引导信息,如果是“true”,则表示在节目内存在第1引导信息。
例如,在图39的记述例中,通过记述要素3031示出对应的节目的形式是“Side-by-Side”,通过记述要素3033示出在对应的节目内存在第1引导信息。
并且,也可以不通过explanation要素3030即图39的记述要素3033来判断在节目内有无第1引导信息,例如使用记述要素3032,在值为“partial3d_start2d”、即在节目内混合存在有2D影像和3D影像且起始为2D影像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节目内存在第1引导信息。
(14)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下存储3D节目识别标志。
例如,如图40所示,在由H.264|MPEG4/AVC标准定义的framepacking arrangement SEI中追加explanation_exists要素3501和explanation_active要素3502。
explanation_exists要素3501表示包含对应的帧的节目内有无第1引导信息,如果值为0,则表示不存在第1引导信息,如果值为1,则表示存在第1引导信息。
并且,explanation_active要素3502表示在对应的帧中是否正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例如,在值为0的情况下,表示不是正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在值为1的情况下,表示正在显示第1引导信息。
(15)也可以将记述了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手法的步骤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从存储器中读出程序并执行所读出的程序,实现上述手法。
并且,也可以将记述了该手法的顺序的程序存储在记录介质中进行颁布。
(16)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各结构可以作为集成电路即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实现。可以对这些结构进行单片化,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进行单片化。这里,表现为LSI,但是,根据电路集成度的差异,有时也称为IC(Integrated Circuit)、系统LSI、超级LSI、特级LSI。并且,集成电路化的手法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进行集成电路化。并且,也可以使用能够在LSI制造后进行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细胞电路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或者,关于这些功能块的运算,例如可以使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等进行运算。进而,这些处理步骤也可以作为程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通过执行来进行处理。
进而,如果出现了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置换LSI的集成电路的技术,则当然可以使用该技术对功能块进行集成化。存在应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17)本发明中的判断单元相当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所示的标志处理部。并且,本发明中的输出控制单元相当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所示的引导信息生成部和输出处理部的组合。
(18)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组合。
5.补充
(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影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接收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该影像信息包含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该标志信息表示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第1引导信息,该第1引导信息向视听者通知与3D视听相关联的规定引导;判断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标志信息,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向视听者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以及输出控制单元,输出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的节目,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输出向视听者通知与所述对象节目有关的规定引导的第2引导信息,在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禁止输出所述第2引导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影像处理装置在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是3D节目、且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禁止输出第2引导信息,在不通知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输出第2引导信息,所以,不会针对该对象节目进行双重通知。因此,视听者不会对在3D节目的视听时进行的通知感到厌烦,能够对节目进行视听。
(2)这里,也可以是,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2引导信息,与基于所述影像信息的节目一起,输出所生成的所述第2引导信息。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还在节目的输出过程中输出第2引导信息,所以,视听者能够一边视听节目一边得知基于第2引导信息的通知。
(3)这里,也可以是,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所述影像上重叠该第2引导信息并输出,以使得所述第2引导信息重叠显示在构成所述节目的影像上。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通过反射式字幕显示来通知第2引导信息,所以,能够以不遮挡视听者的视听的方式进行通知。
(4)这里,也可以是,所述规定引导的内容为提示准备所述3D节目的视听用眼镜。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通过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提示视听者准备3D眼镜,所以,视听者能够开始准备3D节目的视听。
(5)这里,也可以是,所述标志信息包含表示输出所述第1引导信息的预定即时间段的时间信息,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判断可否输出所述第1引导信息。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根据输出第1引导信息的时间段判断是否输出第1引导信息。由此,例如,在视听者开始视听的时点已经经过了输出第1引导信息的时间段的情况下,影像处理装置输出第2引导信息,所以,视听者能够可靠地接收与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有关的通知。
(6)这里,也可以是,在开始接收通过视听者的选台操作而选台的频道、或者在电源接通时通过自动选台功能而选台的频道中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在频道的选台后或电源接通后最初接收所述3D节目时,在根据与该3D节目对应的所述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判断为该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定时已过的情况下、以及所述标志信息表示在所述影像信息中不包含与该3D节目有关的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没有针对该3D节目通知第1引导信息。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能够在频道的选台时和电源接通时,针对最初接收到的3D节目,根据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可靠地通知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中的任意一方。
(7)这里,也可以是,在所述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表示是在所述3D节目的输出中始终输出该第1引导信息的预定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能够在根据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判断为始终输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可靠地禁止输出第2引导信息。
(8)这里,也可以是,在开始接收通过视听者的选台操作而选台的频道、或者在电源接通时通过自动选台功能而选台的频道中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在频道的选台后或电源接通后最初接收所述3D节目时,在所述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表示是在所述3D节目的输出中周期地输出所述第1引导信息的预定的情况下,在根据该周期从最初接收到所述3D节目以后到首次输出第1引导信息为止的时间长超过基准时间长时,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在所述时间长未超过所述基准时间长时,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能够在频道的选台时和电源接通时,根据最初接收3D节目的时点和第1引导信息的输出周期,确定是进行第2引导信息的输出还是禁止第2引导信息的输出。
(9)这里,也可以是,所述3D节目是在记录介质中保持的录像内容,所述影像信息包含构成所述3D节目的影像流,所述接收单元在从所述记录介质接收所述录像内容所包含的所述影像流之前,从所述记录介质接收针对所述3D节目的所述标志信息,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输出了所述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在输出所述第2引导信息后开始输出所述录像内容。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在保持在记录介质中的录像内容中没有输出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在输出录像内容之前输出第2引导信息,所以,视听者能够在录像内容的视听时接收第1引导信息和第2引导信息中的任意一方的通知。
(10)这里,也可以是,所述标志信息包含在与所述对象节目对应的附加信息中,所述影像信息对构成所述对象节目的影像流和所述附加信息进行复用,所述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分离为所述影像流和所述附加信息,从而取得所述标志信息。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能够从对影像流和包含标志信息的附加信息进行复用后的影像信息中取得标志信息。
(11)这里,也可以是,所述影像信息是影像流,所述影像流包含构成所述对象节目的多个影像帧,所述标志信息包含在所述多个影像帧分别附带的数据中,所述接收单元从接收到的各影像帧中提取所述标志信息。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能够从在影像帧中附带的数据中取得标志信息。
(12)这里,也可以是,从广播台广播所述影像信息,所述判断单元将由所述输出控制单元输出中的节目的后续的下一节目作为所述对象节目,判断是否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2引导信息,在所述下一节目的开始前的规定时间段或所述下一节目的开始时输出所生成的所述第2引导信息。
根据该结构,影像处理装置能够在下一节目开始前,事先判断是否针对该下一节目通知第1引导信息。
(13)并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发布节目的装置中使用的发布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发布步骤,发布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该影像信息包含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该标志信息表示根据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向视听者通知规定引导的第1引导信息,是否需要在接收侧生成向视听者通知规定引导的信息。
根据该结构,发布方法发布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所以,在接收侧,能够根据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第1引导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生成向视听者通知规定引导的信息。因此,在接收侧,能够防止针对对象节目进行双重通知,所以,视听者不会对在3D节目的视听时进行的通知感到厌烦,能够对节目进行视听。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上述说明的影像处理装置在显示3D影像和2D影像这双方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00:数字电视;101:信号输入部;102:标志处理部;103:帧格式判定部;104:帧缓存;105:输出处理部;106:引导信息生成部;107:图形缓存;151:调谐器;152:NIC;153:复用分离部;154:影像解码部;161:影像处理部;162:帧缓存;163:显示部;171:第1缓存;172:第2缓存;173:L影像缓存;174:R影像缓存;181:开关;182:显示器;183:切换控制部。

Claims (17)

1.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单元,接收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该影像信息包含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该标志信息表示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第1引导信息,该第1引导信息向视听者通知与3D视听相关联的规定引导;
判断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标志信息,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向视听者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以及
输出控制单元,输出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的节目,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输出向视听者通知与所述对象节目有关的规定引导的第2引导信息,在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禁止输出所述第2引导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2引导信息,与基于所述影像信息的节目一起,输出所生成的所述第2引导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所述影像上重叠该第2引导信息并输出,以使得所述第2引导信息重叠显示在构成所述节目的影像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引导的内容为提示准备所述3D节目的视听用眼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志信息包含表示输出所述第1引导信息的预定即时间段的时间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判断可否输出所述第1引导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开始接收通过视听者的选台操作而选台的频道、或者在电源接通时通过自动选台功能而选台的频道中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
所述判断单元在频道的选台后或电源接通后最初接收所述3D节目时,
在根据与该3D节目对应的所述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判断为该第1引导信息的通知定时已过的情况下、以及所述标志信息表示在所述影像信息中不包含与该3D节目有关的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针对该3D节目通知第1引导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表示是在所述3D节目的输出中始终输出该第1引导信息的预定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开始接收通过视听者的选台操作而选台的频道、或者在电源接通时通过自动选台功能而选台的频道中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
所述判断单元在频道的选台后或电源接通后最初接收所述3D节目时,
在所述时间信息所表示的时间段表示是在所述3D节目的输出中周期地输出所述第1引导信息的预定的情况下,在根据该周期从最初接收到所述3D节目以后到首次输出第1引导信息为止的时间长超过基准时间长时,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在所述时间长未超过所述基准时间长时,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3D节目是在记录介质中保持的录像内容,
所述影像信息包含构成所述3D节目的影像流,
所述接收单元在从所述记录介质接收所述录像内容所包含的所述影像流之前,从所述记录介质接收针对所述3D节目的所述标志信息,
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输出了所述第2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在输出所述第2引导信息后开始输出所述录像内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志信息包含在与所述对象节目对应的附加信息中,
所述影像信息对构成所述对象节目的影像流和所述附加信息进行复用,
所述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分离为所述影像流和所述附加信息,从而取得所述标志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信息是影像流,
所述影像流包含构成所述对象节目的多个影像帧,
所述标志信息包含在所述多个影像帧分别附带的数据中,
所述接收单元从接收到的各影像帧中提取所述标志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广播台广播所述影像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将由所述输出控制单元输出中的节目的后续的下一节目作为所述对象节目,判断是否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
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2引导信息,在所述下一节目的开始前的规定时间段或所述下一节目的开始时输出所生成的所述第2引导信息。
13.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用于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接收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该影像信息包含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该标志信息表示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第1引导信息,该第1引导信息向视听者通知与3D视听相关联的规定引导;
判断步骤,根据接收到的标志信息,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向视听者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以及
输出控制步骤,输出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的节目,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输出向视听者通知与所述对象节目有关的规定引导的第2引导信息,在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禁止输出所述第2引导信息。
14.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影像处理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接收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该影像信息包含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该标志信息表示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第1引导信息,该第1引导信息向视听者通知与3D视听相关联的规定引导;
判断步骤,根据接收到的标志信息,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向视听者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以及
输出控制步骤,输出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影像信息的节目,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判断为不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输出向视听者通知与所述对象节目有关的规定引导的第2引导信息,在判断为通知所述第1引导信息时,禁止输出所述第2引导信息。
15.一种发布方法,用于发布节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发布步骤,发布影像信息和标志信息,该影像信息包含作为视听对象的对象节目,该标志信息表示根据在所述对象节目是3D节目的情况下在该影像信息中是否包含向视听者通知规定引导的第1引导信息,是否需要在接收侧生成向视听者通知规定引导的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广播台发布所述影像信息和所述标志信息,
所述标志信息包含在EIT(Event Information Table)、PMT(Program MAP Table)和SDT(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中的任意一方中。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是记录介质,
所述影像信息构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中保持的内容,
所述标志信息是与所述内容对应的元数据。
CN2011800044184A 2010-09-03 2011-08-30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发布方法 Pending CN1025986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7376 2010-09-03
JP2010197376 2010-09-03
PCT/JP2011/004846 WO2012029293A1 (ja) 2010-09-03 2011-08-30 映像処理装置、映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配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685A true CN102598685A (zh) 2012-07-18

Family

ID=45772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44184A Pending CN102598685A (zh) 2010-09-03 2011-08-30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发布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00679A1 (zh)
EP (1) EP2613540A1 (zh)
JP (1) JPWO2012029293A1 (zh)
KR (1) KR20130098844A (zh)
CN (1) CN102598685A (zh)
AR (1) AR082879A1 (zh)
BR (1) BR112012010500A2 (zh)
MX (1) MX2012004224A (zh)
RU (1) RU2012118039A (zh)
TW (1) TW201229564A (zh)
WO (1) WO20120292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2352A (zh) * 2019-06-14 2019-10-22 深圳市富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引导信息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37800C2 (ru) * 2008-12-19 2015-01-1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ложения трехмерной графики на трехмерное видеоизображение
EP2887687A1 (en) * 2013-12-23 2015-06-24 Thomson Licensing Distribution of audiovisual content for display devices
WO2016017945A1 (en) 2014-07-29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of pairing the same with electronic device
KR102437104B1 (ko) * 2014-07-29 2022-08-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디바이스에서 촬영된 전자 기기와 페어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6892935B2 (ja) * 2018-02-05 2021-06-23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2256189A1 (en) * 2022-05-20 2022-12-08 Innopeak Technology, Inc. Hand gesture detec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optimized hand detec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4216A (ja) * 1994-03-30 1995-10-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US20090103833A1 (en) * 2006-06-22 2009-04-23 Nikon Corporation Image Playback Device
CN102239699A (zh) * 2008-12-05 2011-11-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4216A (ja) * 1994-03-30 1995-10-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US20090103833A1 (en) * 2006-06-22 2009-04-23 Nikon Corporation Image Playback Device
CN102239699A (zh) * 2008-12-05 2011-11-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立体影像再生装置、立体影像再生系统、立体影像再生方法及立体影像再生用半导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2352A (zh) * 2019-06-14 2019-10-22 深圳市富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引导信息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2010500A2 (pt) 2016-03-15
TW201229564A (en) 2012-07-16
JPWO2012029293A1 (ja) 2013-10-28
KR20130098844A (ko) 2013-09-05
MX2012004224A (es) 2012-05-22
WO2012029293A1 (ja) 2012-03-08
AR082879A1 (es) 2013-01-16
US20120200679A1 (en) 2012-08-09
RU2012118039A (ru) 2014-10-10
EP2613540A1 (en)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7706C2 (ru) Переключение между трехмерным и двумерным видеоизображениями
CN102598685A (zh)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和发布方法
KR101370927B1 (ko)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11210B (zh) 再现装置
CN102450028B (zh) 影像处理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US20120106921A1 (en) Encoding metho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ecoding method
CN102292997A (zh) 广播接收机及其视频数据处理方法
CN102378020A (zh) 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US20140089962A1 (en) Image playback device, image playback method, image playback program, image transmission device,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image transmission program
WO2013099289A1 (ja) 再生装置、送信装置、再生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JP2013090020A (ja) 映像出力装置および映像出力方法
CN102144395A (zh) 高速搜索模式中的立体图像再现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立体图像再现装置
WO2011151958A1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出力方法
CN102948154B (zh) 内容分发系统、再现装置、分发服务器、再现方法及分发方法
US20130266287A1 (en)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US20120188340A1 (en)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playback apparatus, distribution server, playback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method
JP2012100181A (ja) 映像出力装置、映像出力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02378034B (zh) 视频显示系统及显示装置
JP5980858B2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5933063B2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5933062B2 (ja) 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JP5961717B2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JP2013090019A (ja) 映像出力装置および映像出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