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9053B - 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9053B
CN102239053B CN200880132208.1A CN200880132208A CN102239053B CN 102239053 B CN102239053 B CN 102239053B CN 200880132208 A CN200880132208 A CN 200880132208A CN 102239053 B CN102239053 B CN 102239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nor element
cylindrical surface
roller
substrate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22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9053A (zh
Inventor
J.拉拉马
Y.扎沃罗特尼
D.T.蒙特戈梅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Kodak Graphics Communications Co ltd
Kodak Cana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e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o Inc filed Critical Cre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39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9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0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22Supply arrangements for webs of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17/24Webs supplied from reels or spools attached to the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for heating selectively by radiation or ultrasonic 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6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relating to melt (thermal) mass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207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41M5/385 - B41M5/395
    • B41M5/38221Apparatus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02F1/133516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e.g. printing, electro-deposition or photolithography

Landscapes

  • Advancing Web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装置,包括提供具有圆柱形表面的可旋转辊,该圆柱形表面适于将供体元件缠绕在其上。供体元件被固定于辊上,并且在对介质施加张力的同时将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张力然后被减小,以改变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供体元件的另外的部分然后被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供体元件然后从辊被转移到基底上。

Description

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介质应用到圆柱形辊上的方法和装置。该圆柱形辊能够适于沿着输送路径输送介质。根据本发明的圆柱形辊组件在成像系统中特别有用,尤其是当包含供体材料的介质被曝光以将供体材料转移到表面上并且介质在曝光后被从该表面移除时特别有用。
背景技术
诸如液晶显示器等的彩色平板显示器一般结合有滤色器,该滤色器用来提供具有颜色的像素。一种用于制造滤色器的技术涉及激光引发的热转移工艺。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特定的现有技术热转移工艺。在本领域已知作为接收器元件的基底10覆盖有供体元件12,供体元件12在本领域已知作为供体片材。供体元件12一般包含支撑层12A和转移层12B。转移层12B可以包括多种可转移的供体材料,这些供体材料包括着色剂、颜料等。支撑层12A一般由塑料制成。
供体元件12被成影像地曝光,以使转移层12B的选定部分从支撑层12A转移到基底10的表面。一些曝光方法使用一个或多个可控激光器14来提供一束或多束相应的激光束16,从而导致供体材料从供体元件12的成像区域转移到基底10的相应区域。可控的激光器1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二极管激光器,这些二极管激光器相对容易调节、相对低成本、并且在尺寸上相对较小。这种激光器14是可控的以直接使供体元件12曝光。在一些应用中,在使各种介质曝光时使用掩膜(未示出)。
在一些成像应用中,大量不同的供体元件12被顺序地施加于基底10、被成像、然后被移除。例如,在典型的滤色器制造过程中,第一供体元件12被用来施加一种颜色诸如红色的供体材料到基底10上,并且第一供体元件然后被移除;第二供体元件12被用来施加例如绿色的供体材料,并且第二供体元件然后被移除;第三供体元件12被用来施加例如蓝色的供体材料,并且第三供体元件然后被移除。
使用诸如辊等的各种圆柱形支撑件的介质加载装置一般用来将诸如供体元件12的柔性介质施加到各种表面上和/或将柔性介质从各种表面上移除。在多种操作中会使用多种辊,其中这些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将介质转移并加载到加载装置中;将介质施加到表面上;以及在介质已经经历了处理步骤(例如,曝光)之后将介质从表面上移除。在一些处理中,介质被存储在介质滚筒上,并且在加载操作期间,介质的幅材被从介质滚筒转移到介质加载装置的辊。加载操作可涉及到将介质幅材分离成介质片材。由于多种原因会在介质中出现折皱。例如,介质滚筒和辊之间的不对齐能够导致不均匀的幅材张力,该张力能够在加载期间导致形成折皱。当介质从多个介质滚筒(例如,不同着色的供体元件)加载并且每个介质滚筒相对于辊具有足以改变不同加载之间的幅材张力的不同定向时,与加载操作相关联的困难能够进一步加重。
诸如热转移工艺的曝光处理一般对应用的供体元件12与基底10之间的界面的统一性敏感。夹带的泡沫、折皱等能够在转移到基底10上的供体材料的量中导致变化,这种变化能够导致各种不期望的图像伪影。已经加载到介质加载装置中的介质一般需要施加到基底10上,使得在供体元件12与基底10之间产生没有折皱、泡沫等的统一界面。供体元件12能够安装到介质加载装置的辊(例如,施料辊)的表面上,并且辊然后能够操作成将安装的供体元件12施加到基底10上。安装的供体元件12能够通过将供体元件12滚压到基底10上而施加到基底10上。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如果在供体元件12到施料辊上的初始应用期间,折皱或泡沫夹带在供体元件12和施料辊之间,那么在随后供体元件12到基底10上的应用期间,在供体元件12与基底10之间也可能出现夹带的折皱或泡沫。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如果使用具有减小的尺寸(caliper)或厚度的供体元件12,则尤其可能出现折皱或泡沫。
在本领域存在对这样一种成像装置的需要,该成像装置包括具有施料辊的介质加载装置,介质能够加载到该施料辊的表面上,并且夹带的折皱或泡沫的出现被减少。
在本领域存在对这样一种热转移成像装置的需要,该热转移成像装置包括具有施料辊的介质加载装置,热转移供体介质能够加载到该施料辊的表面上,并且夹带的折皱或泡沫的出现被减少。
在本领域存在对这样一种热转移成像装置的需要,该热转移成像装置包括具有施料辊的介质加载装置,具有减小的厚度的热转移供体介质能够加载到该施料辊的表面上,并且夹带的折皱或泡沫的出现被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图像可以包括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图案,诸如用于滤色器的颜色部件或者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一部分的有色照明源。所述图像可以通过诸如激光引发的染料转移工艺、激光引发的质量转移工艺的激光引发的热转移工艺或者通过其他将材料从供体元件转移到接收器元件上的方式而形成。在这些工艺中,供体介质或供体元件能够施加到接收器上并且从接收器上移除。供体元件具有支撑层,该支撑层可以小于千分之二英寸、或者甚至小于千分之一英寸厚。供体元件具有转移层。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具有圆柱形表面的可旋转辊,该圆柱形表面适于将供体元件缠绕在表面上。供体元件的第一端固定到辊上,并且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同时向介质施加张力,以建立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张力然后被减小,以改变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然后,在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已经改变之后,供体元件的另外的部分被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供体元件从辊被转移到基底上。供体元件然后被曝光于照射线,以将转移层的一部分从供体元件转移到基底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供体元件的另外的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之前,供体元件的第二部分从圆柱形表面上展开,该第二部分能够被展开,同时减小了所施加的张力。所施加的张力能够通过使辊旋转或者通过使辊平移而减小。接触区域的尺寸能够随着所述另外的部分(另外的部分可以包括供体元件的第二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而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夹紧件能够操作成在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的同时夹紧供体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夹紧构件能够在减小所施加的张力之前停止夹紧或者不夹紧供体元件,并且能够在供体元件的第二部分从圆柱形表面上展开的同时停止夹紧或者不夹紧供体元件。夹紧构件可以定位成在供体元件滚筒与辊之间的位置夹紧供体元件。供体元件的一部分可以从组装在供体元件滚筒上的供体元件分离。该分离的部分的尺寸能够设置成在辊的表面上缠绕而不与其自身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圆柱形表面被介质的与圆柱形表面一致的一部分接触,并且在介质的另外的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之前,介质的一部分从圆柱形表面分离。当介质的该部分从圆柱形表面分离时,介质的该部分基本上保持其一致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介质施加到圆柱形辊上的装置。该圆柱形辊具有可以是部分或完全的柱面的圆柱形表面。该辊适于将供体介质缠绕在其上。滑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撑件上,并且能够操作成用于沿着路径输送辊。可以包括多个控制器的控制器使辊旋转,从而将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同时对供体元件施加张力,以建立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使辊旋转,同时减小所施加的张力,以改变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然后使辊旋转,以在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已经改变之后将供体元件的另外的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然后使滑架操作成沿着路径移动辊,同时将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和供体元件的另外的部分从圆柱形表面转移到基底。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被编程为使辊平移,同时减小所施加的张力。控制器还能够编程为使辊旋转,同时减小所施加的张力。所述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夹紧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夹紧构件适于在介质滚筒和辊之间的位置选择性地夹紧供体元件,并且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刀具,所述刀具适于在介质滚筒和辊之间的位置分离供体元件。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现在将通过示例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热转移成像工艺,其用来将供体材料从供体元件转移到基底上;
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
图2B、2C、2D、2E、2F、2G、2H和2I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A的装置的一部分以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用以将供体元件部分从介质滚筒转移并安装到施料辊上;
图2J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A的装置的施料辊将安装的供体元件施加到基底上;
图2K示意性地示出了基底上的供体元件的截面图;
图2L、2M和2N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A的装置的一部分以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用以利用剥离辊和卷取辊从基底移除供体元件;以及
图3示出了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A的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贯穿下面的描述,阐释了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更透彻的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在其他的场合,没有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的元件,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本公开含糊。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认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还应注意,附图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图2A、2B、2C、2D、2E、2F、2G、2H、2I、2J、2K、2L、2M和2N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102的各个部分以及该装置的操作方法。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各个热转移供体元件112、114和116组装在相应的介质滚筒113、115和117上。供体元件112、114和116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支撑层和转移层。在该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供体元件112、114和116中的每一个是对应于给定颜色的介质。供体元件112、114和116中的每一个经历相应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将供体元件的一部分转移到介质加载装置124上;将该供体元件部分施加到基底110的表面上;在热转移曝光处理中对该供体元件部分进行成像;以及将消耗的供体元件部分从基底110上移除。
如图2A中所示意性描绘的,装置102包括多种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包括介质供应装置120、介质馈送系统122、介质施加/剥离系统124(也称作介质加载装置124)、处理系统126以及曝光系统130。这些多种子系统定位在支撑件103上。介质滚筒供应装置120存储介质滚筒113、115和117。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介质滚筒113、115和117是供体元件滚筒,相应的供体元件112、114和116组装在其上。供体元件112、114和116中选定的一个能够提供给介质馈送系统122。介质馈送系统122固定、分离并引导选定的供体元件的部分到介质加载装置124。介质加载装置124将选定的供体元件施加到定位于曝光系统130内的基底110上。在完成曝光系统130内的介质集合物的曝光或成像后,介质加载装置124将已成像的供体元件从基底110上移除并将该供体元件运送到处理系统126。这些各种步骤可以利用从介质滚筒113、115和117中选择的其它供体元件来另外地执行。为了方便起见,将参照坐标X、Y和Z参照系来描述装置102的各种操作。
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控制器135被编程以控制装置102的一个或多个系统,这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介质供应装置120(控制信号未示出)、介质馈送系统122、介质加载装置124以及曝光系统130。控制器135还能够控制介质操作机构(未示出),该介质操作机构能够启动基底110向曝光系统130的加载和/或从曝光系统130的卸载。控制器135还能够提供图像数据137给曝光头136并控制曝光头136根据该数据发射照射束。利用各种控制信号和/或实施各种方法,能够控制各种系统。控制器135能够构造成执行适当的软件,并且能够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连同适当的硬件,这些硬件包括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可访问存储器、逻辑电路、驱动器、放大器、A/D和D/A转换器、输入/输出端口等。控制器13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 单片微处理计算机 、计算机的CPU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微控制器。
图3示出了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处理介质并在曝光处理中曝光介质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参照图2A、2B、2C、2D、2E、2F、2G、2H、2I、2J、2K、2L、2M和2N中所示的装置102描述图3中所示的各个步骤。这仅仅是为了示例的目的,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其他的适当装置。在步骤302中,从介质供应装置120中选择特定的介质滚筒,以从其分配期望的供体元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供体元件112将通过介质馈送系统122从相应的介质滚筒113馈送,如图2B中所示。供体元件112包括支撑层112A和转移层112B。
各种致动器(未示出)被控制以根据控制器135提供的各种信号相对于介质滚筒113、115和117移动介质馈送系统122,所述信号识别要分配的特定供体元件。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介质馈送系统122包括可移动框架140,框架140能够绕枢轴141倾斜到接近选定的介质滚筒的多种位置,以固定来自该滚筒的介质。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介质滚筒都基本定位在从枢轴141开始的共同的半径400上。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介质馈送系统122和介质滚筒之间的相对运动能够通过其他机构来提供,其他机构可以包括例如升降机型机构。
框架140支撑拾取机构和多个夹紧构件,其中该拾取机构包括具有拾取辊143的多种辊,该多个夹紧构件包括夹紧辊138A和夹紧辊138B(即,统称为夹紧辊138),夹紧辊138A和夹紧辊138B定位在介质滚筒113和施料辊152之间。夹紧辊138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移动,以选择性地将供体元件112夹紧在夹紧辊138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在用于每个介质滚筒的单独的夹紧辊对。
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夹紧辊138A能够沿路径403移动,以选择性地抵靠夹紧辊138B夹紧供体元件112。如图2B中所示,夹紧辊138A显示在离开夹紧辊138B的隔开位置处。拾取辊143包括抽吸部件144,抽吸部件144用来固定供体元件112,供体元件112已经定位成使得该介质的前边缘部分145接近拾取辊143。各种传感器(未示出)能够用来检测介质边缘,并且控制器135能够使介质辊113递送出前边缘部分145以供拾取。各种致动器(未示出)沿夹紧辊138之间的间距之间的路径405的方向相对于框架140移动拾取辊143。如图2B中所示,拾取辊143已经基本沿路径405的方向朝介质滚筒113移动,以将抽吸部件144定位在前边缘部分145附近。一旦介质边缘部分145被抽吸部件144固定,则其通常能够沿着路径405的方向被移动离开介质滚筒113。
如图2C所示,拾取辊143已经通过夹紧辊138之间的间距旋合地(threaded)捕获前边缘部分145。一旦旋和,供体元件112便在步骤304中被夹紧辊138夹紧。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夹紧辊138A操作为向夹紧辊138B移动,以将供体元件112夹紧在夹紧辊138之间。抽吸部件144操作为停止施加抽吸以释放前边缘部分145。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夹紧辊138中的至少一个被旋转地驱动,以使供体元件112的一部分缩回离开拾取辊143,从而将前边缘部分145定位在馈送架146附近。
在步骤306中,供体元件112的前边缘部分145被固定到施料辊152上。尽管施料辊152示出为圆柱形,但是施料辊152不是必须形成完整的柱面。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前边缘部分145被传送至能够沿框架140移动的馈送架146。馈送架146包括固定前边缘部分145的抽吸部件147。本发明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不必限于用于固定介质的抽吸部件,并且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其他夹紧或固定设备。在固定前边缘部分145之后,馈送架146沿框架140移动,以将前边缘部分145传送至介质加载装置124。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馈送架146沿路径402的方向移动至靠近介质加载装置124的位置。
介质加载装置124定位在介质加载位置404处,以将供体元件112加载于其上。如图2A中示意性所示的,介质加载装置124包括支撑多种可旋转的圆柱形辊的滑架150。滑架150能够操作用于沿路径输送圆柱形辊。在本发明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圆柱形辊包括施料辊152。施料辊152用来施加适当尺寸的介质(即,本示例中的供体元件)到支撑在曝光系统130中的成像支撑件185上的基底110的表面上。施料辊152能够绕与该辊的第一端157和第二端159相交的旋转轴线153旋转。施料辊152具有适于将供体元件112缠绕在其上的圆柱形表面158。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施料辊152包括用来将诸如供体元件112的介质固定于圆柱形表面158的多个抽吸部件154。如图2D中所示,在施料辊152与馈送架146之间提供相对运动,以利用抽吸部件154中的多个来固定前边缘部分145。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56被控制以使施料辊152沿路径406朝向或离开馈送架146移动。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路径406与Z轴对齐。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路径406能够采取其他的方向。可以用来移动施料辊152的致动器156的示例包括适当联接的电马达和/或气动致动器。施料辊152可以绕旋转轴线153旋转,以适当地定向抽吸部件154中的多个,用于与前边缘部分145正确地接合。
一旦前边缘部分145已经被抽吸部件154固定,施料辊152便沿着路径406的方向移动离开馈送架146,并且绕旋转轴线153旋转,以计量供给出(meter out)期望长度的供体元件112。施料辊152沿路径406的运动允许馈送架146返回到接近夹紧辊138的位置。随着供体元件112的各个部分在步骤308中被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期望长度的供体元件112被计量供给。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供体元件112的各个部分通过使施料辊153沿如图2E中所示的箭头418A的方向旋转而被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供体元件112的各个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时,夹紧辊138保持其与供体元件112的夹紧接合。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施料辊152和介质滚筒113处于力矩模式(即,利用指定的恒定力牵拉),从而在夹紧辊138的两侧上牵拉供体元件112。夹紧辊138处于定位模式(即,以指定的速度/加速度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的供体元件112的期望长度能够基于多种因素来确定。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期望长度的供体元件112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之后,供体元件112的一部分通过刀具149从介质幅材切除。刀具149定位成以一段不可忽略的分离距离离开施料辊152。该分离距离影响能够在随后的将供体元件112分离到期望长度之前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的供体元件112的量。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供体元件112的分离部分的长度的大小设定为在随后的曝光步骤中充分地覆盖基底110。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施料辊152的尺寸设定为使得供体元件112的分离部分基本上覆盖几乎施料辊152的整个周边而不与其自身重叠。重叠通常是不期望的,因为供体元件112具有不可忽略的厚度,并且供体元件112的重叠边缘能够产生阶梯,该阶梯能够导致在这种重叠区域的附近形成不连续性等。在通过施料辊152将供体元件112施加到基底110的过程中,该不连续性能够破坏供体元件112的转移层112B的统一性。转移层112B中的破坏能够导致视觉伪影。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供体元件112的支撑层112A在缠绕期间邻近圆柱形表面158定位。
图2F示出了在步骤308中将供体元件112初始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的过程中的装置102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应当注意,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一些部件。图2F示出了在供体元件112的幅材中形成的折皱160以及形成在已经缠绕在施料辊152上的供体元件112的一部分上的夹带折皱162。一般地,随着供体元件112缠绕在圆柱形表面158上,幅材中的折皱160的一部分变为夹带折皱162。由抽吸部件154施加的抽吸等有时可以“消除”非常小的折皱,但是该相同的抽吸也能够随着供体元件112缠绕在施料辊152上而夹带更大的折皱。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施料辊152用来随后将供体元件112铺设到用于附加处理(即,该情况下的曝光)的表面上。由诸如激光引发的热转移的曝光处理形成的图像的视觉质量一般对供体元件112和供体元件112施加于其上的基底110之间的间距的变化敏感。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注意到,当供体元件112施加到基底110上时,诸如折皱162的夹带折皱至少能够部分地转移,并且这能够不利地影响随后形成的图像的视觉质量。
诸如折皱160和夹带折皱162的折皱能够由于多种原因而出现。例如,施料辊152与介质滚筒113和/或夹紧辊138之间的不对齐能够导致各种折皱的形成。图2F示出了施料辊152与介质滚筒113之间的“平面内”不对齐的情况。术语“平面内”指的是如果介质幅材基本“不扭曲”地朝施料辊152延伸时在介质幅材平面内的不对齐。图2F示出了如果施料辊152的旋转轴线153和介质滚筒113的旋转轴线118都被公共的轴线450相交,那么该不对齐将防止公共轴线450与旋转轴线153和旋转轴线118两者垂直。在该情况下,介质滚筒113相对于施料辊152的方位偏斜。在该情况下,介质滚筒113还相对于夹紧辊138的方位偏斜。
介质滚筒113的偏斜能够通过从X轴参照的角度θ在X-Y坐标系中表达。尽管施料辊152和夹紧辊138未示出相对于X-Y坐标系的偏斜,但是不完全的对齐能够导致同样出现这些部件的偏斜方位。如本文中所示出的,各个辊和介质滚筒的方位相对于X轴进行参照。这是为了方便起见,并且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能够相对于其他方向来参照。例如,各个辊和介质滚筒的方位能够相对于辊中的一个或多个输送所沿的路径的方向来参照。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施料辊152能够沿与Y轴对齐的路径408输送。为了清楚起见,角度θ已经被放大,并且应当注意,即使小的角度也能够导致本文中所描述的问题。例如,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注意到,在一些应用中,在千分之几弧度的数量级上的不对齐能够导致包括大约2米的数量级的宽度和大约千分之二英寸或更小的尺寸的介质幅材形成有不期望的折皱。在其他应用中,大于千分之一或千分之二弧度的不对齐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导致不期望的折皱。在又一些其他应用中,即使大于万分之一弧度的不对齐也是不可接受的。尽管能够使用较窄的幅材宽度来试图减少折皱,但是当期望较大的幅材宽度时(即,当需要诸如大屏幕电视滤色器的大幅滤色器时),该方法并不令人满意。可替代地,各种介质滚筒与施料辊152之间的较长幅材长度的使用能够用来试图帮助减少折皱,但是这种方法也是不令人满意的,因为其需要装置102的总体尺寸的不期望的增加。
不对齐能够由于多种原因而出现。例如,与用来支撑各个介质滚筒113、115和117的支撑结构和机构相关联的制造和位置公差能够导致这些不对齐。另外,组装在介质滚筒113、115和117上的介质可以采用除圆柱形式以外的锥形、桶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式。锥形的介质滚筒能够由幅材制造过程中的变化而产生,其中幅材制造过程中的变化产生直径从一端到另一端变化的介质滚筒。该锥形形式可以在介质滚筒和介质滚筒之间不同,并且还能够导致介质幅材中增大的应力变化。如果幅材应力在幅材中不统一,那么高张力区域能够损坏各种涂层(例如转移层112B),或者在极端情况下拉伸或毁坏介质基底本身。低张力区域则又能够导致幅材张力控制的损失,这能够使介质起皱,尤其是当介质具有小尺寸(light caliper)时。图2F示意性地示出了由不对齐产生的结果的不统一应力分布410。当多个介质滚筒(每一个都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对齐)像典型的滤色器制造过程中的情况一样被处理时,该问题被进一步加重。应当注意,上述起皱问题主要与平面内不对齐相关联。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介质滚筒113和施料辊152之间的介质幅材的微量的“平面外扭曲”一般不会导致幅材中过大的应力上升。当幅材在介质滚筒和施料辊152之间转移而扭曲时,能够出现平面外扭曲。
应当注意,与介质滚筒113、夹紧辊138以及施料辊152中任何一个或所有相关联的不对齐不是导致折皱160和夹带折皱162的形成的唯一因素。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注意到,甚至当存在非常少量的不对齐时,也会出现折皱。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注意到,所形成的折皱的量将随被处理的介质的片材厚度而变化。例如,例如,一些当前的热转移供体元件包括一般为千分之二英寸的数量级的支撑层,并且期望使用具有千分之一英寸或更小的数量级的更薄支撑层的热转移供体元件。一般地,这些更薄的供体元件比其更厚的对应物显著地更加倾向于起皱。另外,当各种供体元件112、114和116中的每一个的运动随着供体元件的部分前进、分离以及安装到施料辊152上而变化时,装置102类型的本介质处理装置以“开始-停止”的方式处理介质。这种形式的介质运动一般比使用连续运动的介质幅材的装置更加倾向于出现起皱问题。
如前所述,期望减小折皱160和162的水平。在步骤310中,夹紧辊138A被移动,以停止抵靠夹紧辊138B而夹紧供体元件112。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供体元件112的初始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之后,夹紧辊138A被操作成移动并且停止夹紧供体元件112。释放夹紧能够帮助减轻夹带在夹紧的供体元件112的幅材附近的不统一的应力。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注意到,释放夹紧能够帮助减小出现在供体元件112幅材中的折皱160的出现率。
在步骤308期间,包括第一部分164和第二部分166在内的供体元件112的多个部分在施加的张力的作用下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以使这些部分与圆柱形表面158一致。在这些部分中的每一个与圆柱形表面158之间建立起多个接触区域。具体地,图2E示出了第一部分164与圆柱形表面158之间的接触区域169在所施加的张力的作用下被建立。诸如夹带折皱162的折皱一般夹带在接触区域169内。在步骤312中,施加于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的供体元件112的部分上的张力被减小。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施加的张力被减小到足以将夹带折皱162的存在率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的水平,以用于供体元件112的后续曝光。
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施加的张力的减小改变了接触区域169。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缠绕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从圆柱形表面158变化不同的程度而分离时,所施加的张力的减小允许减小接触区域169的尺寸。在图2G中,施加于供体元件112的张力被减小到足以使第二部分166从圆柱形表面158分离的水平,使得第二部分166不再与圆柱形表面158一致。施加于供体元件112的张力被减小到足以使第一部分164从圆柱形表面158微微分离的水平。应当注意,为了清楚起见,第一部分164从圆柱形表面158的分离已经被放大。所施加的张力的减小减小了由供体元件112的缠绕部分抵靠圆柱形表面158所施加的径向力,这继而减小了接触水平。
尽管本发明的发明人不希望受到特定理论的约束,但是伴随该作用的夹带折皱162减小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各个缠绕部分与圆柱形表面158之间的甚至更微小的分离能够允许空气渗透到其间,以减小接触区域169并消除折皱。如图2G中所示,第一部分164仍然基本保持其一致的形状,即使其一部分可能在减小的张力的作用下从圆柱形表面158微微分离。
施加于供体元件112的张力能够以多种方式减小。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施加的张力能够通过操作夹紧辊138和介质滚筒113在夹紧辊138和施料辊152之间的介质中产生松弛部分而被减小。例如,施料辊152能够被控制为保持固定而介质滚筒113和夹紧辊138被驱动以产生松弛部分。可替代地,施料辊152和夹紧辊138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采用能够用来在两者之间的介质中建立松弛部分。例如,滑架150能够被控制为朝夹紧辊138移动施料辊152,以减小供体元件112中的张力。
在图2G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绕旋转轴线153旋转施料辊152时,施加到供体元件112上的张力被减小。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施料辊152沿与箭头418A的旋转方向相反的箭头418B的旋转方向旋转。施料辊152的旋转使第二部分166从圆柱形表面158展开并且从施料辊152分离。图2G示出了第二部分166不再与圆柱形表面158一致,而是形成供体元件112中的松弛部分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施料辊152能够经历其他形式的运动以改变供体元件112中施加的张力。其他形式的运动可以包括旋转轴线153的平移运动。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56被操作为使施料辊152沿路径406的方向平移运动。如图2G中所示,施料辊152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向下运动。施料辊152的平移运动能够用来帮助将空气夹带在供体元件112和圆柱形表面158之间。所夹带的空气的一部分继而导致仍然缠绕在圆柱形表面158上的供体元件112的多个部分的轻微分离,并消除剩余的夹带折皱162。夹带折皱162的消除一般取决于供体元件112的厚度以及机器参数,如旋转运动的量和/或速度以及平移运动的量和/或速度。适当的机器参数能够通过包括直接试验在内的多种方式来确定。重要的是建立当张力释放时供体元件112中的正确松弛量。适当的松弛允许供体元件112在接近馈送架146的区域中建立平滑弯曲和不起皱的形式。当供体元件112附接于馈送架146时,该不起皱的形式能够被保持,从而在供体元件缠绕到施料辊152上时减小供体元件112的尾端中的折皱。
在步骤314中,供体元件112的一部分从幅材分离。在图2H中所示的本发明的所示实施例中,供体元件112被刀具149分离。刀具149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切割机构。激光器特别适于滤色器制造中使用的典型的洁净室环境,因为在激光切割中产生水平减小的切割碎片。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馈送架146已经移动回并且已经将供体元件112固定在接近刀具149的区域中之后,刀具149使供体元件112分离。通过切割动作在供体元件112上形成后边缘部分148。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能够使用其他方法将供体元件112的部分从幅材分离。
在步骤316中,供体元件112的另外的或第三部分168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68包括第二部分166。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66被先从施料辊152上展开。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68在尺寸上比第二部分166大。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68包括后边缘部分148。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68通过首先移除供体元件112中的松弛部分而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馈送架146操作为保持固定的后边缘部分148基本不动,同时施料辊152则沿箭头418A的方向旋转以移除供体元件112中的松弛部分。施料辊152的转速保持在足以统一地缠绕供体元件112的对应于松弛部分的部分的水平。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在松弛部分被收紧时产生的有限张力导致第一部分164中和第三部分168的缠绕部分中的夹带折皱162的显著减少,因为这些部分与圆柱形表面158相一致。
一旦松弛部分被收紧,便通过操作馈送架146朝施料辊152移动而将第三部分168的剩余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三部分168的未缠绕的剩余部分施加到施料辊152上时,馈送架146施加受控的张力。由于夹紧辊138不再夹紧供体元件112,因而供体元件112中不统一的应力被减小,并且第三部分168的剩余部分在夹带折皱162的出现减少的情况下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控制馈送架146的运动的各种引导构件和驱动装置(未示出)优选地适于允许馈送架146在向施料辊152移动时枢转并自由地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例如,能够提供诸如各种弯曲件、偏压件、弹簧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装置的柔性构件,以允许馈送架146枢转并自由地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馈送架146的枢转能力能够用来克服供体元件112中的不统一的应力,该不统一的应力能够出现在馈送架146和施料辊152之间存在不对齐时。应当注意,当第三部分168的各个部分在这些缠绕作用下与圆柱形表面158一致时,第一部分164与圆柱形表面158之间的接触区域169的尺寸增大。当通过实施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而使供体元件112中的不统一应力减少时,能够在供体元件112与圆柱形表面158之间建立起基本上没有夹带折皱162的多个接触区域。据此,使用本发明的介质应用技术有利地导致了供体元件112基本统一地施加到圆柱形表面158上,同时夹带折皱162显著地减少。
在完成将第三部分168缠绕到圆柱形表面158上之后,后边缘部分148从馈送架146释放,并且通过抽吸部件154中的多个而被固定,如图2I中所示。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施料辊沿着路径406的方向移动离开框架140。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介质滚筒113旋转以将供体元件112幅材的任何延伸部分缩回,并且拾取辊143被重新定位,用于随后的另一个供体元件的拾取动作。
在供体元件112已经以基本统一且没有折皱的方式缠绕到施料辊152上之后,施料辊152便被输送到曝光系统130。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滑架150用来连同安装在施料辊152上的供体元件112的部分一起输送施料辊152。如图2A中所示,滑架150能够沿引导件174移动到介质加载装置124的各种功能所需的各种位置。一个或多个驱动装置170能够用来沿着引导件174移动滑架150。适当的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各种马达,所述马达包括伺服马达和步进马达,并且所述驱动装置可以包括传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可以包括适当的皮带、螺杆、齿条和齿轮等。适当的驱动装置在2008年4月14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IB08/000912中进行了描述,在此通过参考的方式将该专利申请的内容并入。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滑架150能够沿与Y轴基本对齐的路径408移动。滑架150能够沿路径408沿离开方向408A以及沿返回方向408B移动。
在步骤318中,安装的供体元件112通过施料辊152施加到基底110的表面上,基底110继而由成像支撑件185支撑。曝光系统130包括能够相对于成像支撑件185移动的至少一个曝光头136。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曝光头136可移动地支撑在跨越成像支撑件185的桥式支撑件187上。曝光头136由控制器135控制从而沿桥式支撑件187移动。各种运动系统(未示出)被用来提供曝光头136与成像支撑件185之间的相对运动。这些运动系统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驱动装置、传动构件、和/或所需运动需要的引导构件。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运动系统由控制器135控制,从而在使曝光头136沿与X轴对齐的路径移动的同时使成像支撑件185沿与Y轴对齐的路径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他形式的运动也是可能的。例如,曝光头136可以是不动的,而成像支撑件185 移动。在其他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像支撑件185是不动的,而曝光头136移动。曝光头136和成像支撑件185 中的一个或两个能够沿相应的路径往复运动。分离的运动系统还能够用来操作曝光系统130内的不同系统。
曝光头136可以包括诸如激光器的照射源(未示出)。曝光头136可以被控制为引导能够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一个或多个照射束(未示出)。由曝光头136产生的成像束在介质上方扫描,同时根据指定要写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137被成影像地调节。曝光头136的一个或多个成像通道(未示出)被驱动以在任何期望形成图像部分的位置产生具有活跃强度等级的照射束。不对应于图像部分的成像通道被驱动为不对相应的区域进行成像。曝光头136可以包括能够布置成阵列的多个成像通道。成像通道的阵列可以包括一维或二维阵列。照射束可以经历从照射源到介质的直接路径,或者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朝介质偏转。图2J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施料辊152将供体元件112安装到基底110上的应用。滑架150沿离开方向408A在介质施加位置417移动到基底110附近。施料辊152定位成使得供体元件112的边缘部分位于成像支撑件185中的抽吸部件189A附近。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致动器156被控制成使施料辊152沿路径406的方向朝成像支撑件185移动。在将供体元件112的边缘部分应用到基底110期间,施料辊152中的各种抽吸部件154被停用,而抽吸部件189A被启动。通过在沿应用方向(即,沿着引导件174)移动滑架150的同时旋转施料辊152而将供体元件112的剩余部分应用到基底110上,从而将这些部分滚压到基底110上。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滑架150沿离开方向408A移动。
图2K示意性地描绘了供体元件112应用到基底110上之后供体元件112的截面图。在图2K中,基底110固定于成像支撑件185。如本领域已知的,存在大量用于将基底110固定于成像支撑件185的技术。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供体元件112被应用到基底110的顶上,使得转移层112B与基底110相邻。为了保护图像质量,期望的是在成像期间防止供体元件112相对于基底110移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成像支撑件185包括支柱188,支柱188从基底110的边缘横向隔开并且具有与基底110的厚度基本近似的高度。抽吸部件189A和189B选择性地在支柱188和基底110之间的空间173中施加抽吸。该抽吸将供体元件112固定于基底11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存在其他附加的和/或替代的用于将供体元件112固定于基底110的技术,并且本发明应当理解为包含这些附加的和/或替代的供体元件固定技术。
一旦供体元件112已经施加到基底110上,介质便在步骤320中通过曝光头136曝光或成像。图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形成在介质上。例如,介质可以包括图像可更改表面,其中当该可更改表面被照射束照射以形成图像时,该可更改表面的特性或者特点会变化。照射束可以用来融蚀(ablate)介质的表面以形成图像。在该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激光引发的热转移工艺。特别地,由曝光头136发射的照射束扫过支撑层112A,以使供体材料在激光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从转移层112B被转移到基底110。
供体材料(未示出)从供体元件12到基底110的转移可以利用大量的激光引发的热转移技术来执行,作为示例,这些热转移技术可以包括:激光引发的“染料转移”工艺、激光引发的“熔化转移”工艺、激光引发的“融蚀转移”工艺以及激光引发的“质量转移”工艺。
通常,基底110、支撑层112A以及转移层112B的构成取决于特定的成像应用。在特定的实施例中,曝光系统130用来在基底110上制造用于显示器的滤色器。在这些实施例中,基底110通常由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制成,支撑层112A通常由塑料制成,并且转移层112B通常包括一种或多种着色剂。这种着色剂可以例如包括适当的基于染料或基于颜料的成分。转移层112B还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适当的结合材料。
一旦被曝光,供体元件112便被消耗,并在步骤322中被从基底110的表面上移除。供体元件112的移除由于多种原因而是需要的,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所述应用的基底110的制备以及其他介质的曝光(例如,供体元件114和116)。消耗的供体元件112能够通过多种技术从基底110移除。这些移除技术中的一些可以包括从基底100剥离供体元件112。在该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滑架150包括多种圆柱形辊,这些圆柱形辊用来从基底110移除消耗的供体元件112。在该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这些多种圆柱形辊包括剥离辊190和卷取辊191。
剥离辊190和卷取辊191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被相应的旋转轴线相交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每个辊还包括适于将介质缠绕在其一部分上的表面。剥离辊190和卷取辊191分别通过相应的一对辊联接器(剥离辊联接器193和卷取辊联接器194)机械地联接于滑架150。剥离辊联接器193和卷取辊联接器194允许其各自的辊190、191绕其相应的旋转轴线190A、191A旋转。如图所示,卷取辊联接器194包括致动器197,致动器197实现卷取辊191的旋转轴线191A相对于滑架150的运动。致动器197在此处称为“卷取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7”。剥离辊联接器193包括致动器199,致动器199实现剥离辊190的旋转轴线190A相对于滑架150的运动。致动器199在此处称为“剥离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9”。剥离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9和卷取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7可以利用各种信号由控制器135控制,并且可以各包括任何适当联接的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可以用来提供卷取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7和剥离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9的致动器的示例包括适当联接的电马达和/或气动致动器。
如图所示,卷取辊联接器194还包括卷取辊旋转致动器198,卷取辊旋转致动器198导致卷取辊191绕其旋转轴线191A的旋转。卷取辊旋转致动器198可以利用各种信号由控制器135控制。优选地,卷取辊旋转致动器198包括适当联接的马达,但是卷取辊旋转致动器198通常可包括任何适当构造的致动器。设置有抽吸部件200以参与移除供体元件11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剥离辊190是不被驱动的”从动”辊。在替代性实施例中,剥离辊190可以被旋转地驱动。
当期望从基底110移除供体元件112时,控制器135控制驱动装置170以产生滑架150与成像支撑件185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滑架150定位在供体元件112的边缘部分210附近的介质移除位置414。图2L示出了剥离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9被控制为沿着至少具有平行于Z轴的分量的方向移动剥离辊190。剥离辊190向供体元件112移动,直至其与供体元件112接触。优选地,剥离辊190在非成像区域212中(即,成像区域214外)接触供体元件112。剥离辊190与供体片材112之间的接触的这种定位避免了剥离辊190在成像区域214中的影响,并且防止了成像区域214中的图像的任何相应的劣化。
如图2L中所示,控制器135还利用各种信号来导致卷取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7将卷取辊191移动到供体元件112附近。优选地,卷取辊191在比剥离辊190的位置距离成像区域214更远的位置移动到供体元件112的非成像区域212附近。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L中所示,卷取辊191移动到非成像区域212的一部分215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卷取辊191从至少部分地置于支柱188上方的位置移动到一部分215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卷取辊191从比将供体片材112固定于基底110的抽吸部件(即,本示例中的抽吸部件189B)与基底110的边缘相隔更远的位置移动到非成像区域212附近。卷取辊191与供体元件112进行接触并导致非成像区域212的一部分粘附于卷取辊191。
图2M示出了一旦供体元件112的一部分215固定于卷取辊191的圆柱形表面,控制器135便使卷取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7将卷取辊191移动离开基底110(即,沿至少具有平行于Z轴的分量的方向)。通过比较图2M和2L能够看到,卷取辊轴线位置致动器197使得卷取辊191相对于滑架150以及相对于剥离辊190移动,而滑架150和剥离辊190保持在相同的位置。当卷取辊191以该方式移动时,供体元件112的一部分215以及可能的供体元件112的其他部分移动离开成像支撑件185。
如图2M中所示,剥离辊190优选地保持与供体元件112接触,并且可以向供体元件112施加力。结果,剥离辊190的一侧上的供体元件112的一部分保持与基底110接触,而供体元件112的另一部分剥离离开基底110,并且部分地缠绕在剥离辊190的圆周表面上。
随着滑架150沿着返回方向408B平移运动以及随着卷取辊191在箭头418C的方向上旋转,供体元件112被卷取辊191“卷起”(即,缠绕在其圆柱面上),如图2N中所示。剥离辊190保持与供体元件112的仍位于基底110上的一部分接触,并且可以向供体元件112施加力。
片材剥离过程期间,剥离辊190和卷取辊191的同时的旋转和平移运动防止了“透印”效应。当介质随着辊平移运动以剥离介质而缠绕在辊上时,能够出现透印效应。由于介质边缘能够具有不可忽略的厚度,所以初始固定于辊的介质的边缘能够使未剥离的介质的一部分在固定的边缘卷绕在其上时表现出不连续性。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由于卷取辊191与基底110隔开,所以成像区域214不受影响,这是因为边缘部分210缠绕在卷取辊191上并且不直接卷绕在成像区域214上。因此,由供体元件112的边缘部分210的边缘导致的厚度变化不影响赋予到基底110上的图像。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诸如透印缺陷等的缺陷不是普遍的,并且不使用诸如卷取辊191的附加辊。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移除过程中将介质连续地缠绕在跨过介质卷绕的辊上来移除介质。
一旦消耗的供体元件112已经从基底110剥离并且已经缠绕到卷取辊191上,滑架150便朝着处理系统126移动,以在步骤324中处置供体元件112。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卷取辊旋转致动器198被控制为从卷取辊191上展开供体元件112,以将消耗的供体元件112处置到处理系统126中。诸如供体元件114和供体元件116的另外的供体元件能够以类似的方式来处理。
已经根据制造用于各种显示器的滤色器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CD显示器。在本发明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可以包括不同的构造。例如,以与LCD显示器类似的方式,不同的颜色部件可以形成到结合白色OLED光源使用的滤色器中。可替代地,在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中,显示器中的不同颜色的照明源可以用不同的OLED材料形成。在这些实施例中,基于OLED的照明源本身控制彩色光的发射,并不必需要无源的滤色器。OLED材料能够转移到适当的介质上。OLED材料能够用激光引发的热转移技术转移到接收器元件上。
尽管已经利用显示器和电子设备制造中的示例性应用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此处描述的方法直接适用于其他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用于芯片实验室(LOC)制造的生物医学成像中使用的那些应用。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其他技术,如医疗、打印和电子制造技术,或者应用于使用幅材的任何其他技术。
根据上面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很多改动和变型在本发明的实施中都是可能的。
部件列表:
10   基底
12   供体元件
12A  支撑层
12B  转移层
14    激光器
16    激光束
102   装置
103   支撑件
110   基底
112   供体元件
112A  支撑层
112B  转移层
113   介质滚筒
114   供体元件
115   介质滚筒
116   供体元件
117   介质滚筒
118   旋转轴线
120   介质供应装置
122   介质馈送系统
124   介质施加/剥离系统(介质加载装置)
126   处理系统
130   曝光系统
135   控制器
136   曝光头
137   图像数据
138   夹紧辊
138A  夹紧辊
138B  夹紧辊
140   框架
141   枢轴
143   拾取辊
144   抽吸部件
145   前边缘部分
146   馈送架
147   抽吸部件
148   后边缘部分
149   刀具
150   滑架
152   施料辊
153   旋转轴线
154   抽吸部件
156   致动器
157   第一端
158   圆柱形表面
159   第二端
160   折皱
162   夹带折皱
164   第一部分
166   第二部分
168   第三部分
169   接触区域
170   驱动装置
173   空间
174   引导件
185   成像支撑件
187   桥式支撑件
188   支柱
189A   抽吸部件
189B   抽吸部件
190   剥离辊
190A  旋转轴线
191   卷取辊
191A  旋转轴线
193   剥离辊联接器
194   卷取辊联接器
197   卷取辊轴线位置致动器
198   卷取辊旋转轴线致动器
199   剥离辊轴线位置致动器
200   抽吸部件
210   边缘部分
212   非成像区域
214   成像区域
215   部分
300   方法
302   选择介质滚筒
304   夹紧供体元件
306   将前边缘部分固定于施料辊上
308   将供体元件的部分缠绕到施料辊上
310   停止夹紧供体元件
312   减小张力
314   将供体元件从幅材分离
316   将供体元件的另外的部分缠绕到圆柱形表面上
318   将供体元件施加到基底上
320   对供体元件进行成像
322   移除供体元件
324   处理供体元件
400   半径
402   路径
403   路径
404   介质加载位置
405   路径
406   路径
408   路径
408A  离开方向
408B  返回方向
410   不统一应力分布
414   介质移除位置
418A  箭头
418B  箭头
418C  箭头
417   介质施加位置
450   共同轴线
θ     角度

Claims (22)

1.一种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其中所述供体元件包括支撑层和转移层,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圆柱形表面的可旋转辊,所述圆柱形表面适于将所述供体元件缠绕在其上;
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辊上;
在向介质施加张力的同时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以建立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
减小所施加的张力,以改变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
在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圆柱形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已经改变之后,将所述供体元件的另外的部分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
将所述供体元件从所述辊转移到基底上;以及
成影像地将所述供体元件曝光于照射线,以将所述转移层的一部分从所述供体元件转移到所述基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将所述供体元件的另外的部分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之前,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二部分从所述圆柱形表面上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减小所施加的张力时,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二部分从所述圆柱形表面上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绕所述辊的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辊,以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二部分从所述圆柱形表面上展开,从而减小所施加的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从所述圆柱形表面分离的同时平移所述辊的旋转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的一部分从所述圆柱形表面分离的同时平移所述辊的所述旋转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将所述供体元件的所述另外的部分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的同时增大所述接触区域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供体元件的所述另外的部分包括所述供体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供体元件的所述另外的部分在尺寸上比所述供体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的同时操作至少一个夹紧构件夹紧所述供体元件,以及在减小所施加的张力之前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夹紧构件,以停止夹紧所述供体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将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的同时操作至少一个夹紧构件夹紧所述供体元件,以及在将所述供体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圆柱形表面上展开的同时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夹紧构件,以停止夹紧所述供体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供体元件组装在供体元件滚筒上,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供体元件滚筒和所述辊之间延伸所述供体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提供适于选择性地夹紧所述供体元件的至少一个夹紧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夹紧构件定位成在所述供体元件滚筒与所述辊之间的位置处夹紧所述供体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将所述供体元件的一部分从组装在所述供体元件滚筒上的供体元件分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供体元件的分离部分的尺寸设定为缠绕在所述辊的表面上而不与其自身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供体元件从所述辊转移到所述基底包括建立所述辊与所述基底之间的相对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供体元件从所述辊转移到所述基底包括相对于所述基底移动所述辊的旋转轴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供体元件从所述辊转移到所述基底包括在所述基底上滚动所述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所述供体元件的所述另外的部分已经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之后操作滑架沿路径输送所述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供体元件的第一部分缠绕到所述圆柱形表面上时,所述支撑层设置成邻近所述圆柱形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千分之二英寸或更小。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千分之一英寸或更小。
CN200880132208.1A 2008-12-05 2008-12-05 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9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8/003384 WO2010064073A2 (en) 2008-12-05 2008-12-05 Improved media appl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9053A CN102239053A (zh) 2011-11-09
CN102239053B true CN102239053B (zh) 2014-12-24

Family

ID=42233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220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9053B (zh) 2008-12-05 2008-12-05 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41087B2 (zh)
EP (1) EP2352650B1 (zh)
JP (1) JP2012511170A (zh)
CN (1) CN102239053B (zh)
WO (1) WO201006407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9053B (zh) * 2008-12-05 2014-12-24 加拿大柯达图形通信公司 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
CN106042659B (zh) * 2016-05-23 2017-12-05 西刻标识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标签打标及切割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61467A2 (en) * 1990-06-15 1991-12-18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im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58B2 (ja) * 1980-10-02 1985-01-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巻取りまたは巻戻し方法及び装置
JPH072568B2 (ja) * 1988-07-27 1995-0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張力制御装置
US5268708A (en) * 1991-08-23 1993-12-07 Eastman Kodak Company Laser thermal printer with an automatic material supply
JPH08240706A (ja) * 1995-03-01 1996-09-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転写装置
JPH1034987A (ja) * 1996-07-19 1998-02-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記録装置及び熱転写記録方法
JP2002019247A (ja) * 2000-07-04 2002-01-23 Riso Kagaku Corp 製版装置
US6843875B2 (en) * 2002-08-29 2005-01-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nsity control through lamination
TWI335899B (en) * 2006-11-03 2011-01-11 Kodak Graphic Comm Canada Co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eling a flexible sheet from a substrate
CN101980934B (zh) * 2008-04-14 2013-01-02 柯达图像传递加拿大公司 滚轮对准
CN102239053B (zh) * 2008-12-05 2014-12-24 加拿大柯达图形通信公司 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61467A2 (en) * 1990-06-15 1991-12-18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im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511170A (ja) 2012-05-17
CN102239053A (zh) 2011-11-09
US20110232834A1 (en) 2011-09-29
WO2010064073A3 (en) 2010-07-29
EP2352650A2 (en) 2011-08-10
EP2352650A4 (en) 2013-10-02
US8741087B2 (en) 2014-06-03
WO2010064073A2 (en) 2010-06-10
EP2352650B1 (en)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006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eling a flexible sheet from a substrate
US8432428B2 (en) Roller alignment
KR101650169B1 (ko) 플렉시블 포일의 연속적인 길이들을 프로세싱하기 위한 장치
KR101945684B1 (ko) 절단 기구, 접합 기구, 기판 처리 시스템,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CN105093861A (zh) 曝光装置
WO2015147493A1 (ko) 롤투롤 공정 장치
CN102239053B (zh) 用于在照射线引发的热转移过程中使用供体元件的方法
CN104136968A (zh)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以及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方法
JP2006292919A (ja) 露光方法および露光装置
JP2011516899A (ja) 基板からの作像された媒体の剥離
JP2009115532A (ja) パターン検査装置
JP5606258B2 (ja) 塗布方法および塗布装置
JP7076023B2 (ja) 転写方法
JP2011178078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及び被印刷物の搬送・剥離方法
JP2003322715A (ja) パターン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100726764B1 (ko) 필름검사용 공급장치
US7340322B2 (en) Rubb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thereof
KR20230078494A (ko) 노광 장치
JP2003021712A (ja) レーザ転写用カラー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レーザ転写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313494A (ja) 製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anadian British Columbia

Patentee after: Canadian Kodak graphics Communica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Canadian British Columbia

Patentee before: KODAK GRAPHIC COMMUNICATIONS CANADA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2

Address after: British Columbia

Patentee after: Kodak Canada Co.,Ltd.

Address before: Canadian British Columbia

Patentee before: Canadian Kodak graphics Communication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