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4108A - 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4108A
CN102234108A CN 201010155985 CN201010155985A CN102234108A CN 102234108 A CN102234108 A CN 102234108A CN 201010155985 CN201010155985 CN 201010155985 CN 201010155985 A CN201010155985 A CN 201010155985A CN 102234108 A CN102234108 A CN 102234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hlordene ring
chloride
transfer
triphosphaz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559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斌
朱长进
朱明翰
林千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 2010101559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4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4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4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氯化铵和五氯化磷经相转移催化剂和路易斯酸催化制备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相转移催化剂可以是4-二甲氨基吡啶等叔胺类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600等聚醚类相转移催化剂中的一种;路易斯酸可以是无水氯化锌、无水氯化镁、无水三氯化铝、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镉、氧化锌、氧化钙、三氯化铁、氯化铜、氯化亚铜、三氯化铋等中的一种;反应的实施可以在常规油浴中加热;产物的分离提纯可采用常规减压蒸馏、溶剂提取等方法。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成本低和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氯化铵和五氯化磷经相转移催化剂和路易斯酸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磷腈(polyphosphazene)又称磷腈聚合物(polyphosphonitrile)或磷氮烯聚合物(phosphazenepolymer)是一类以磷、氮为基本骨架的新型无机聚合物,具有耐水、耐溶剂、耐油类和化学药品、耐高温和低温、不燃烧和阻燃、光学性好、光热稳定性高等优良性能。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石油化工、功能材料、生物医学材料、液晶及光电材料等多个领域[Allcock H R,NewDevelopment in th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of Polyphosphazenes.ACS PolymerPreprints,2000,41(1):553.]。六氯环三聚膦腈作为制备其它环三聚膦腈和线性聚有机膦腈的重要原料,是整个聚膦腈工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合成困难、成本高,限制了聚膦腈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聚膦腈工业,只有少数研究机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因此开发新的合成方法,降低六氯环三聚膦腈成本是该领域的首要问题。 
目前合成六氯环三聚磷腈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气相法,即磷与氯气、氨气来合成;二是用五氯化磷和氯化铵在催化剂存在下于溶液中进行反应。由于后者原料廉价易得,生成工艺简单,更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因而备受关注。Allcock等人将五氯化磷和氯化铵在氯苯中长时间加热,制备出六氯环三聚膦腈(AllcockH R,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s ofpolyphosphazenes[M].New Jersey:John Wiley&Sons,Inc.,2002,110)。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反应时间长,一般在10~20小时;生成的三聚体容易聚合交联,导致副产物增加,产品的收率难以提高。为了缩短 反应时间,提高收率,各国科学家筛选了多种催化体系。1985年德国专利报道了以缚酸剂吡啶和多价金属化合物组成的复合催化剂,能够催化六氯环三聚膦腈的合成(GB 2154567,1985)。在此基础上,国内研究人员相继开发了以吡啶烷基衍生物和多价金属化合物的复合催化体系(CN1916007A,2007;CN1850832A,2006)。这些方法的设计思路仍然局限于将吡啶烷基衍生物作为缚酸剂,通过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从而缩短反应时间。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产物中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在56~85%,仍需要经多次重结晶进行纯化。 
综上所述,通过简单方法,制备高含量的六氯环三聚膦腈仍未实现。因此寻找新的合成方法,制备高含量的六氯环三聚膦腈仍具有应用价值。 
因此本发明从全新的相转移催化角度,提供了一种相转移催化剂和路易斯酸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即以廉价易得的氯化铵和五氯化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和路易斯酸的催化下制备六氯环三聚膦腈,反应通式为: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190342700021
氯化铵难溶于反应溶剂氯苯,因此与五氯化磷的反应是在一个固-液两相的非均相体系中进行的。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可以促进固-液两相间的非均相反应,缩短反应时间;路易斯酸的配位作用则促进三聚物的生成,提高产物中六氯环三聚膦腈的含量。 
反应物氯化铵和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1~1.2∶1。 
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为相转移催化剂和路易斯酸的混合物。其中相转移催化剂可以选自4-二甲氨基吡啶(DMAP)等叔胺类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600(PEG-600)等聚醚类相转移催化剂,其用量为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的1%~50%;路易斯酸可以选自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锌、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镉、氧化锌、氧化钙、三氯化铁、氯化铜、氯化亚铜、三氯化铋等,其用量为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的0~17%。 
所述的反应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常压油浴加热方法;在常压油浴中的反应时间一般为1.5~8小时,反应的产率为7%~42%,得到的产物经磷谱检测,六氯环三聚膦腈的含量为99%。 
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为:将反应液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浓缩后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 
当所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DMAP)等叔胺类相转移催化剂时,反应液过滤后得到的不溶物不经进一步处理,可直接作为催化体系用于新的六氯环三聚膦腈的合成反应中,仍具有催化活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对于本发明的合成过程,可阐释为: 
1)将氯化铵(与五氯化磷的摩尔配比为1.1∶1~1.2∶1)、相转移催化剂(为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的1%~50%)和路易斯酸(为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的0~17%)悬浮于氯苯中,加热至回流; 
2)将五氯化磷溶解于热的氯苯中,加入上述回流溶液中,继续回流至反应完全(1.5~8小时),产品收率为7%~42%; 
3)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浓缩后,得到白色晶体,经磷谱检测六氯环三聚膦腈的 含量为99%。 
4)当所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DMAP)等叔胺类相转移催化剂时,反应液过滤后得到的不溶物仍具有催化活性,不经进一步处理,可直接作为催化体系用于新的六氯环三聚膦腈的合成反应中。 
本发明的特点是:以相转移催化剂和路易斯酸共同催化氯化铵和五氯化磷的聚合反应,制备六氯环三聚膦腈。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成本低和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实施例中制备的六氯环三聚膦腈的磷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250ml三口瓶中将氯化铵(6.42g,0.12mol)、4-二甲氨基吡啶(6.12g,0.05mol)悬浮于50ml氯苯中,油浴(150℃)加热至回流;另将五氯化磷(20.8g,0.1mol)溶于100ml氯苯中,滴加入上述反应液中。至反应液变黄色,约1.5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三次(3*50ml)。合并正庚烷溶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4.0g,mp113~116℃,产率30%。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2 
在250ml三口瓶中将氯化铵(6.42g,0.12mol)、4-二甲氨基吡啶(6.12g,0.05mol)和路易斯酸无水氯化钙(1.89g,0.017mol)悬浮于50ml氯苯中,油浴(150℃)加热至回流;另将五氯化磷(20.8g,0.1mol)溶于100ml氯苯中,滴加入上述反应液中。至反应液变黄色,约1.5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三次(3*50ml)。合并正庚烷溶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4.42g,mp113~116℃,产率38%。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3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加入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镉(3.14g,0.017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1.90g,mp113~116℃,产率16%。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4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加入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锌(2.40g,0.017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2.87g,mp113~116℃,产率25.1%。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5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加入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铝(2.27g, 0.017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3.20g,mp113~116℃,产率28%。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6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加入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镁(3.45g,0.017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1.25g,mp113~116℃,产率10.5%。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7 
在250ml三口瓶中将氯化铵(6.42g,0.12mol)、4-二甲氨基吡啶(0.61g,0.005mol)悬浮于50ml氯苯中,油浴(150℃)加热至回流;另将五氯化磷(20.8g,0.1mol)溶于100ml氯苯中,滴加入上述反应液中。至反应液变黄色,约3.0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三次(3*50ml)。合并正庚烷溶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0.8g,mp113~116℃,产率7%。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8 
在250ml三口瓶中将氯化铵(6.42g,0.12mol)、4-二甲氨基吡啶(0.61g, 0.005mol)和无水氯化镁(0.2g,0.002mol)悬浮于50ml氯苯中,油浴(150℃)加热至回流;另将五氯化磷(20.8g,0.1mol)溶于100ml氯苯中,滴加入上述反应液中。至反应液变黄色,约2.0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三次(3*50ml)。合并正庚烷溶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2.5g,mp113~116℃,产率17%。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9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8,所不同的是加入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锌(0.24g,0.0017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4.16g,mp113~116℃,产率36%。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0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8,所不同的是加入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氧化锌(0.14g,0.0017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1.76g,mp113~116℃,产率15%。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1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8,所不同的是加入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铝(1.13g, 0.01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9.40g,mp113~116℃,产率21%。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2 
在1000ml三口瓶中将氯化铵(90.4g,1.6mol)、4-二甲氨基吡啶(9.4g,0.08mol)和无水氯化镁(2.3g,0.02mol)悬浮于150ml氯苯中,油浴(150℃)加热至回流;另将五氯化磷(312g,1.5mol)溶于400ml氯苯中,滴加入上述反应液中。至反应液变黄色,约6.0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三次(3*150ml)。合并正庚烷溶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30g,mp113~116℃,产率17%。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3 
在1000ml三口瓶中将氯化铵(92.71g,1.73mol)、4-二甲氨基吡啶(8.87g,0.07mol)、无水氯化锌(3.39g,0.02mol)悬浮于150ml氯苯中,油浴(150℃)加热至回流;另将五氯化磷(300g,1.44mol)溶于400ml氯苯中,滴加入上述反应液中。至反应液变黄色,约8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三次(3*150ml)。合并正庚烷溶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63.2g,mp113~116℃,产率38%。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 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4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3,所不同的是加入的路易斯酸无水氯化锌用量增加约一倍(6.92g,0.05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64.5g,mp113~116℃,产率39%。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5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3,所不同的是所用的催化剂为实施例13中过滤得到、未经进一步处理的反应不溶物,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70.5g,mp113~116℃,产率42%。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6 
在250ml三口瓶中将氯化铵(4.30g,0.08mol)、相转移催化剂PEG-600(15mg,0.03mmol)悬浮于50ml氯苯中,油浴(150℃)加热至回流;另将五氯化磷(14.0g,0.07mol)溶于100ml氯苯中,滴加入上述反应液中。至反应液变黄色,约2小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三次(3*50ml)。合并正庚烷溶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0.50,mp113~116℃,产率6.4%。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7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6,所不同的是相转移催化剂PEG-600用量为(40mg,0.07m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0.65,mp113~116℃,产率8.4%。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实施例18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6,所不同的是相转移催化剂PEG-600用量为(113mg,0.18mmol),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0.80,mp113~116℃,产率10.4%。 
31P-NMR(Varian,600MHz,H3PO4外标,CDCl3,δppm)+20.66(lit.+20.6),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Claims (10)

1.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氯化铵和五氯化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和路易斯酸的催化下生成六氯环三聚膦腈。反应通式为:
Figure FSA000000949752000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物氯化铵、五氯化磷物质的量的比为1.1∶1~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催化剂为相转移催化剂和路易斯酸组成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转移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DMAP)等叔胺类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600(PEG-600)等聚醚类相转移催化剂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锌、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镉、氧化锌、氧化钙、三氯化铁、氯化铜、氯化亚铜、三氯化铋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的1%~50%;路易斯酸的用量为五氯化磷的物质的量的0~1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采用常压油浴加热的方法,反应时间1.5~8小时,产品收率为7~4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物经磷谱检测,六氯环三聚膦腈含量为9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为:将反应液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氯苯,残余物用正庚烷提取,浓缩后得到六氯环三聚膦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DMAP)等叔胺类相转移催化剂时,过滤反应液得到的不溶物不经进一步处理,可直接作为催化体系应用于新的六氯环三聚膦腈的合成反应中。
CN 201010155985 2010-04-27 2010-04-27 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Pending CN102234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55985 CN102234108A (zh) 2010-04-27 2010-04-27 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55985 CN102234108A (zh) 2010-04-27 2010-04-27 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4108A true CN102234108A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85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55985 Pending CN102234108A (zh) 2010-04-27 2010-04-27 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410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0991A (ja) * 1987-12-18 1989-06-23 Res Dev Corp Of Japan ジアミドホスファゼンオリゴマーの製造法
CN1916007A (zh) * 2006-09-13 2007-02-21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六氯环三磷腈的制备及其提纯方法
CN101157705A (zh) * 2007-11-08 2008-04-09 河北大学 一种制备六氯环三聚磷腈的新工艺
CN101602780A (zh) * 2009-06-26 2009-12-16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六氯环三磷腈的催化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0991A (ja) * 1987-12-18 1989-06-23 Res Dev Corp Of Japan ジアミドホスファゼンオリゴマーの製造法
CN1916007A (zh) * 2006-09-13 2007-02-21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六氯环三磷腈的制备及其提纯方法
CN101157705A (zh) * 2007-11-08 2008-04-09 河北大学 一种制备六氯环三聚磷腈的新工艺
CN101602780A (zh) * 2009-06-26 2009-12-16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六氯环三磷腈的催化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工新型材料》 20031025 孙启新等 环状六氯三聚磷腈的合成 , 第10期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15 张长水等 六氯环三磷腈的催化合成与表征 , 第04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8263B (zh) 一种法匹拉韦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8017479B (zh) 芳香族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2942524B (zh) 一种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3896815A (zh) 一种邻位巯基苯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5455B (zh) 阻燃剂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方法
CN102367260A (zh) 2-氨基嘧啶-5-硼酸的合成方法
CN102838554A (zh) 一种溴代三嗪合成新方法
CN101967162B (zh) 一种含P、N、S、Br四元素协同型阻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6120A (zh) 一种羧酸的制备方法
CN102234108A (zh) 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六氯环三聚膦腈的方法
CN104193628A (zh) 一种用作医药中间体的氨基芳酮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3864697A (zh) 瑞舒伐中间体主链醇的制备方法
CN103804151A (zh) 一种七氟醚的制备方法
CN1103336C (zh) 制备不对称4,6-二(芳氧基)嘧啶化合物的方法
CN110372538B (zh) 一种2,6-二氯-3-氟苯腈的合成方法
CN110698399B (zh) 一种钯催化合成的芳基吖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3554186A (zh) 六氯环三磷腈的制备方法
CN102070455B (zh) 一种邻氯苯甲酸氯代正丁酯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01250197B (zh) 一种三甲基硅氰的制备方法
CN112094294A (zh) 双(二环己基膦)烷烃的合成方法
CN117024354B (zh) 瑞米布替尼的制备方法
CN107090008B (zh) 一种自负载双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558044A (zh) 一种六氯环三磷腈的合成方法
CN104086402A (zh) 一种4-氯丁酰氯的合成方法
CN110105230A (zh) 一种钯/咪唑盐催化硝基芳烃和胺类化合物合成芳香胺化合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