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9172A -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9172A
CN102209172A CN2011100835394A CN201110083539A CN102209172A CN 102209172 A CN102209172 A CN 102209172A CN 2011100835394 A CN2011100835394 A CN 2011100835394A CN 201110083539 A CN201110083539 A CN 201110083539A CN 102209172 A CN102209172 A CN 102209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thumbnail image
thumbnail
sh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35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9172B (zh
Inventor
广畑仁志
久保田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3871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51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9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9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9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9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04N1/00445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arranged in a one dimensional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04N1/00456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for layout preview, e.g. page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使用检测对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接触而检测出接触位置的检测部,进行将用规定的显示框显示的多个缩略图像集中显示在一个显示框内的排版显示时,通过接触作为该排版显示对象的缩略图像来进行选择,并基于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该显示框的缩略图像的上述排版显示的位置指定,并基于接受的位置指定进行上述排版显示。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多个缩略图像集中显示在一个显示框内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普遍使用具有预览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即:经由图像读取装置(例如,扫描仪)、外部记录装置以及网络等取得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实施间隔剔除像素等的处理,生成缩略图像并显示于显示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用手指操作显示有预览图像的画面,检测出操作开始位置坐标、和连续移动的轨迹的移动量及方向,并根据该检测结果,在显示部上显示预览图像的变化(例如,重排、插入间隔纸、放大缩小、格式重叠、旋转、消除框)过程和结果(参照日本特开2004-28243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在将多个预览图像集中在一页上显示的集中原稿的显示中,接受集中张数、集中原稿中包含的原稿图像的集中顺序、集中原稿中包含的原稿图像与原稿图像之间的区分,以及集中原稿的朝向等条件的设定,并基于该条件,显示所选择的原稿的预览图像的集中原稿(参照日本特开2007-306236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未考虑将多个缩略图像排版在一个显示框内显示的排版显示(集中),无法期待在基于进行了该排版显示的图像进行图像(印刷)形成的情况下记录用纸的使用量减少带来的节约资源的效果。
另外,专利文献2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上述集中原稿的显示过程中,分别单独进行选择该集中原稿所包含的原稿图像的操作、和决定该原稿图像的配置的操作的构成,因此上述集中原稿所包含的原稿图像多时,相关的操作繁琐,需要花费时间和工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显示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能够使用检测对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接触来检测出接触位置的检测单元,将多个用规定的显示框显示的缩略图像集中并排版显示于一个显示框内时,基于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各缩略图像的上述排版显示的位置,并基于接受的位置进行上述排版显示,由此在将多个缩略图像排版显示在一个显示框内的情况下,只通过选择作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操作,就能够同时进行该缩略图像的选择和位置的接受,因此能够省去用于决定与上述排版显示相关的该缩略图像位置的操作,能够用更简单的操作进行排版显示。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显示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能够在将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成各个图像显示时,基于与排版显示相关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上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基于接受的配置进行上述分离显示,由此能够在上述分离显示中,同时进行作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选择和配置的接受,能够用更简单的操作进行分离显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其显示多个具有规定的显示框所显示的缩略图像;位置检测部,其检测对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接触并检测出接触位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显示在一个显示框内,其中,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位置接受部,其基于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所述缩小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位置,和排版显示部,其进行排版显示,以基于所述位置接受部接受的位置,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并在一个显示框内作为排版原稿(图像)显示。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多个缩略图像缩小并显示于一个新的显示框内,利用者接触作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出接触位置,上述位置接受部基于显示框内的上述接触位置,接受上述多个缩略图像缩小显示到新的显示框内(即,排版显示)时在上述新的显示框内的上述缩略图像的位置。例如,针对并排的多个缩略图像,在利用者接触位于左端的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左下侧的情况下,以该缩略图像的左下侧在新的显示框中位于左上侧的方式排版显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分离显示部,其进行分离显示,以将所述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成各个原稿(图像)进行显示,其中,所述位置接受部,基于排版显示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所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所述分离显示部基于该配置进行所述分离显示。
在本发明中,基于与排版显示相关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在上述位置接受部接受了上述分离显示中各缩略图像的配置的情况下,基于该配置,上述分离显示部将上述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进行分离显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变动显示部,其显示实施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本发明中,上述变动显示部显示,在进行了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时,实施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存储部,其存储实施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变动显示部基于所述存储部的存储内容,显示所述相关关系。
在本发明中,上述存储部,存储实施上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上述变动显示部基于上述存储部的存储内容,将上述相关关系显示于显示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输出装置,该图像输出装置将与该图像显示装置的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显示框的缩略图像相关的图像输出到片材上。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上述显示部进行了缩略图像的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情况下,上述图像输出装置根据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配置,进行与缩略图像对应的图像的输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是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利用图像显示装置基于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分离显示,以使多个缩略图像缩小显示在一个显示框内,或者将该缩小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成各个图像进行显示,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其显示多个具有规定的显示框所显示的缩略图像;所述位置检测部,其检测对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接触并检测出接触位置,该图像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位置接受步骤,基于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所述缩小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位置,和排版显示步骤,进行排版显示,以基于所述位置接受步骤接受的位置,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并在一个显示框内作为排版原稿(图像)显示。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多个缩略图像缩小到一个新的显示框内显示,利用者接触作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出该接触的位置(接触位置),并基于上述显示框内的上述接触位置,接受上述多个缩略图像缩小显示(即,排版显示)到新的显示框内时在上述新的显示框内的上述缩略图像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的特征在于,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配置接受步骤,基于与所述排版显示相关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所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分离显示步骤,基于在所述配置接受步骤中接受的配置,进行所述分离显示。
在本发明中,基于与排版显示相关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上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并基于所接受的配置,将进行了上述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被进行分离显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的特征在于,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还包括显示步骤,显示实施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在进行了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情况下,实施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根据本发明,在将多个缩略图像排版显示到一个显示框内的情况下,只通过选择作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操作,就能够同时进行该缩略图像的选择和位置的接受,因此能够省去用于决定与上述排版显示相关的该缩略图像的位置的操作,从而能够以更简单的操作进行排版显示。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分离显示中,同时进行作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选择以及配置的接受,能够以更简单的操作实现分离显示。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具体说明和附图能够使上述优点和特点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操作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存储部所存储的上述区域分割表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缩略图显示控制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5A1~D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排版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A1~C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排版显示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7A1、A2、B~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排版显示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8A1、A2、B1、B2、C以及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排版显示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9A1、A2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中,对应误操作的说明图。
图10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中的分离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中的分离显示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2A~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变动显示部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3A和B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的增减关系表存储部所存储的增减关系表的概念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中的排版显示(分离显示)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5A和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中的排版显示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将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显示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应用于具有复印功能、印刷功能等的数字复合机的情况为例,使用附图具体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构成为,能够基于取得的图像数据,在规定大小的显示框中显示缩略图像,或者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而成为一个缩略图像,进行在与上述显示框相同大小的一个显示框内排版并显示的排版显示,以及将该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并以原来的大小进行显示的分离显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具备:控制部2、图像输入装置3、图像输出装置5、图像处理装置4、通信装置6、存储部9以及操作装置10,上述硬件经由总线N连接。另外,操作装置10具备图像显示装置8和坐标存储部7。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图像处理装置4和操作装置1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功能框图。
控制部2具备CPU、ROM和RAM(未图示)。在ROM中预先存储各种控制程序、用于生成缩略图像的程序、用于将多个缩略图像排版显示的程序,用于将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显示的程序以及数据等,RAM能够存储多个数据,并能够与存储顺序、存储位置等无关地读出数据。另外,RAM例如暂时存储从ROM读出的程序、通过执行该程序所产生的数据、从外部接收的数据等。RAM适宜地读出根据CPU的读出指令所存储的各种数据等。
CPU通过将预先存储于ROM的控制程序安装到RAM上执行来进行上述各种硬件的控制,并使数字复合机1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动作。
另外,图像输入装置3光学式读取原稿的图像。另外,图像输入装置3具有对读取用的原稿照射光的光源,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光电耦合器)那样的图像传感器等。在图像输入装置3中,使来自放置于载置台的原稿的反射光像在上述图像传感器上成像,并输出RGB(R:红、G:绿、B:蓝)的模拟数据。图像输入装置3输出的模拟数据被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4。
图像输出装置5将基于从图像处理装置4输出的CMYK数据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印刷到记录用纸、OHP薄膜等片材上。图像输出装置5具备:感光鼓、使该感光鼓以规定的电位带电的带电器、根据从外部接受的图像数据发出激光并在感光鼓上生成静电潜像的激光写入装置、对形成于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进行显影化的显影器、将形成于感光鼓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用纸上的转印器等,用电子照片方式在片材上形成利用者所希望的图像。
通信装置6具备从外部接收显示于图像显示装置8的缩略图像的图像数据并向外部发送的网卡、调制解调器等,例如,接收发送添付有上述图像数据的邮件。
存储部9例如是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对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图像数据、或者经由通信装置6从外部取得的图像数据、基于该图像数据的缩略图像标记编号,使各图像数据和缩略图像以及编号相对应进行存储。
另外,存储部9对后述的位置接受部831经由位置检测部81接受的、上述排版显示中的位置或分离显示的配置进行存储。另外,存储位置接受部831经由位置检测部81接受位置(以下,也称为位置指定)及配置(以下,也称为配置指定)用的上述显示框的区域分割表。
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存储部9所存储的上述区域分割表的概念图。缩略图像显示的显示框F的内侧和外侧,被分别具有规定的面积的矩形的单位区域分割,各单位区域通过规定的编号来确定。
例如,在利用者触摸操作了显示框F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下,位置检测部81检测出该触摸操作的位置,并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后述的位置接受部831参照上述区域分割表,检测出是触摸操作了显示框F内的左侧(A1、A2或A3),还是触摸操作了右侧(C1、C2或C3),位置接受部831基于该检测结果接受上述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的位置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配置。
图像处理装置4例如以通过图像输入装置3输入的模拟数据为基础生成数字形式的图像数据,或者读出存储部9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并在实施了与各个图像的种类相应的处理后,生成输出用图像数据。该输出用图像数据被输出到图像输出装置5或通信装置6。另外,基于从图像输入装置3、通信装置6或存储部9取得的图像数据,生成缩略图像。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4具备:A/D(模拟/数字)变换部40、斑点修正部41、输入处理部42、区域分离处理部48、颜色修正部44、黑生成/底色除去部45、空间滤波部46、中间色调生成部47、显示控制部49。
例如,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图像的模拟数据,在图像处理装置4内按照A/D变换部40、斑点修正部41、输入处理部42、区域分离处理部48、颜色修正部44、黑生成/底色除去部45、空间滤波部46以及中间色调生成部47的顺序(箭头方法)输送,并作为CMYK的数字彩色数据向图像输出装置5输出。
A/D变换部40将来自图像输入装置3的RGB的模拟数据变换成数字数据,斑点修正部41对由A/D变换部40输送来的数字的RGB数据,实施除去在图像输入装置3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拍摄系统产生的各种变形的处理。
输入处理部42分别对由斑点修正部41除去了各种变形的RGB数据(RGB的反射率数据)修正γ,并在调整色彩平衡的同时实施变换成浓度像素值数据的处理。
显示控制部49生成基于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缩略图像,另外从存储部9读出经由操作装置10(位置检测部81)接受的与利用者选择的缩略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并显示于显示部82。
区域分离处理部48根据来自输入处理部42的RGB数据,将输入图像数据的各像素分离到文字区域、网点区域、印刷纸照片区域(连续灰度区域)等中的任意一个区域。区域分离处理部48基于分离结果,将表示像素属于哪个区域的区域识别数据向黑生成/底色除去部45、空间滤波部46、以及中间色调生成部47输出。
在颜色修正部44中,为了生成作为RGB的补色的数据的CMY(C:青色、M:品红、Y:黄)数据,并且提高颜色再现性,去除将包含不需要的吸收成分的基于CMY色材的分光特性的色差的处理。
黑生成/底色除去部45进行利用颜色修正后的CMY的三色数据生成黑(K)数据的黑生成,从原来的CMY数据中减去由黑生成得到的K数据,从而生成新的CMY数据的处理,将CMY的三色数据变换成CMYK的四色数据。
空间滤波部46以区域识别数据为基础,对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45输入的CMYK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基于数字滤波的空间滤波处理,通过修正空间频率特性来防止输出图像模糊以及粒状性变差。
另外,中间色调生成部47以区域识别数据为基础对CMYK数据的图像数据实施例如灰度再现处理。实施了该灰度再现处理的CMYK数据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图像输出装置5。
另外,操作装置10具备:对数字复合机1中的“传真”、“复印”、“印刷”、“邮件”等功能进行切换的功能按钮、数字键、用于确定接受的指令的回车键、用于将基于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8的显示部82上的图像在片材上进行图像形成的“输出”或者“复印”键等。另外,在操作装置10上设置用于执行上述排版显示的“排版显示”键、以及用于执行上述分离显示的“分离显示”键。
图像显示装置8具有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82,该显示部显示数字复合机1的状态、任务处理的状况、读取的图像的缩略图像、操作装置10的操作内容的确认等、以及应该对利用者报告的信息。另外,图像显示装置8具备:位置检测部81,其检测利用者的指尖对显示部82的显示画面的接触位置;缩略图显示控制部83,其根据经由位置检测部81接受的利用者的指令,控制向显示部82的缩略图像的显示、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等。
位置检测部81例如是触摸面板,检测利用者通过指尖的按压操作产生的压力变化,或者检测静电产生的电信号,检测出利用者指尖的接触点在显示部82的画面上的坐标,并产生确定该坐标的信号。另外,位置检测部81是能够识别多个点的所谓的多点触摸面板,在指定了多个点的情况下,能够单独识别各个点。
坐标存储部7基于来自位置检测部81的信号,存储利用者的指尖在显示部82的画面上的接触点的坐标。例如,存储在触摸了位置检测部81的情况下触摸点的坐标,在利用者进行了所谓的滑动操作的情况下的滑动开始点和离开点的坐标等。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缩略图显示控制部83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功能框图。缩略图显示控制部83具备:位置接受部831、排版显示部832、分离显示部833、变动显示部834以及变动关系表存储部835(存储部)。
位置接受部831基于位置检测部81检测出的显示框F内的触摸操作的位置和上述区域分割表,接受缩略图像的上述排版显示的位置指定、以及上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指定。
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缩略图像的排版显示的位置指定,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排版显示到一个显示框F内。
分离显示部833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上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指定,将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地显示。
详细地说,在显示部82上设置有“节能(ecology)”软键(未图示),在利用者操作了该“节能”软键的情况下,作为默认,是进行将两个缩略图像缩小,并在一个显示框F内作为一个缩略图显示的排版显示。分离显示部833基于经由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利用者的配置指定,对进行了这样排版显示的一个显示框F内的两个缩略图像,逐个分离地显示。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位置接受部831、排版显示部832以及分离显示部833的作用进行说明。
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在排版显示时缩略图像的位置指定的情况下,基于进行缩略图像的触摸操作的顺序、以及显示框F内的触摸操作的位置,接受上述位置指定。下面列举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将两个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排版显示在显示框F内(将两个图像缩小并用与原来的显示框相同的尺寸显示,即所谓的2合1)的情况称为“2合1”显示,将三个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排版显示在显示框F内的情况称为“3合1”显示,将四个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排版显示在显示框F内的情况称为“4合1”。
首先,说明“2合1”显示的例子。图5A1~D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排版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基于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六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各个缩略图像,用规定大小的矩形的显示框F与编号一起显示。
“2合1”显示的情况,是利用者进行用指尖触摸或描画作为“2合1”显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操作(参照图5A1)。此时,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最先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上侧,并且将该触摸操作的位置的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
即,在图5A1的例子中,利用者在触摸了“P1”缩略图像的图面左侧后,触摸“P2”缩略图像,或者描画到“P2”缩略图像。位置接受部831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区域分割表,接受将“P1”缩略图像配置在上侧,并且将“P1”缩略图像的左侧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P1”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P2”缩略图像配置在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的图像。
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以使“P1”缩略图像的左侧边为上方的方式,将“P1”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上侧,将“P2”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下侧,并将两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上下配置作为一个缩略图,进行“2合1”显示(参照图5A2)。因此,利用者只进行用指尖触摸作为“2合1”显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操作,就能够同时进行该缩略图像的“2合1”显示的位置指定,因此能够省去排版显示中繁琐的操作。
此外,如图5B1和图5B2所示,在利用者先触摸“P2”缩略图像的图面右侧后,触摸“P1”缩略图像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P2”缩略图像配置在上侧,并且将“P2”缩略图像的右侧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P2”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P1”缩略图像配置在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
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以使“P2”缩略图像的右侧边为上方的方式,进行将“P2”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上侧,将“P1”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下侧,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2合1”显示。
在图5C1和图5C2表示的例子中,在利用者先触摸“P2”缩略图像的图面左侧后,触摸“P1”缩略图像的情况下,以使“P2”缩略图像的左侧边为上方的方式,将“P2”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上侧,将“P1”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下侧,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2合1”显示。
以下,对将基于横向印刷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两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在图面左右并排排列,进行“2合1”显示的情况进行说明。
利用者用指尖触摸操作作为“2合1”显示对象的缩略图像(参照图5D1)。此时,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最先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侧,并且将该触摸操作的位置的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
例如,在显示基于横向印刷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缩略图像的情况下,在图5D1的例子中,在利用者触摸了“P1”缩略图像的图面右侧后,触摸“P2”缩略图像。位置接受部831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和上述区域分割表,接受将“P1”缩略图像设置在左侧,并将“P1”缩略图像的右侧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P1”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P2”缩略图像并排配置于右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
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以使“P1”缩略图像的右侧边为上方的方式,将“P1”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左侧,将“P2”缩略图像缩小并排配置在右侧,并在一个显示框F内将两个缩略图像左右配置,作为一个缩略图进行“2合1”显示(参照图5D2)。
然后,例如,在利用者操作了操作装置10的上述回车键的情况下,以显示于显示部82的方式,将与两个缩略图像对应的图像同时进行图像形成并输出到一张记录用纸上。因此,与在一张记录用纸上对与一个缩略图像对应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记录用纸的使用量,从而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图6A1~C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排版显示的其他例子的图。
例如,在不是将连续的两个缩略图像进行“2合1”显示的情况,而是将分离的两个缩略图像在上下进行“2合1”显示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的手法同样,利用者只要选择作为对象的缩略图像即可。
详细地说,如图6A1和图6A2所示,在利用者先触摸了“P1”缩略图像的图面左侧后,触摸了与“P1”缩略图像分离的“P3”缩略图像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P1”缩略图像配置在上侧,并且将“P1”缩略图像的左侧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P1”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P3”缩略图像配置在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
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以使“P1”缩略图像的左侧边为上方的方式,将“P1”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上侧,将“P3”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下侧,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2合1”显示。
下面,对将连续的四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4合1”显示的情况进行说明。
利用者在上述连续的四个缩略图像上进行用指尖描画的操作(参照图6B1)。此时,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最先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上侧,并且将该触摸操作的位置的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
即,在图6B1的例子中,在利用者触摸了“P1”缩略图像的图面左上侧后,将“P2”、“P3”、“P4”的缩略图像按照该按顺序描画。位置接受部831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区域分割表,接受将“P1”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上侧,并且将“P1”缩略图像的上侧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第一个触摸操作(“P1”)的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第二个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上侧,将第三个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下侧,将第四个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
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以使“P1”缩略图像的上侧边为上方的方式,将“P1”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左上侧,将“P2”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右上侧,将“P3”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左下侧,将“P4”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右下侧,并将四个缩略图像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4合1”显示(参照图6B2)。
另一方面,利用者在将不连续的四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4合1”显示的情况下的操作,与将连续的四个缩略图像进行“4合1”显示的情况下的操作大致相同。例如,在利用者触摸了“P1”缩略图像的图面左上侧后,对“P3”、“P2”、“P4”的缩略图像按照该按顺序触摸(参照图6C1)。即,在进行“4合1”显示时,分别依次触摸:配置在左上侧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上侧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下侧的缩略图像以及配置在右下侧的缩略图像。
位置接受部831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以及上述区域分割表,接受将“P1”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上侧,并且将“P1”缩略图像的上侧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第一个触摸操作(“P1”)的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第二个触摸操作(“P3”)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上侧,将第三个触摸操作(“P2”)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下侧,将第四个触摸操作(“P4”)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
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以使“P1”缩略图像的上侧边为上方的方式,将“P1”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左上侧,将“P3”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右上侧,将“P2”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左下侧,将“P4”的缩略图像缩小配置在右下侧,并将四个缩略图像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4合1”显示(参照图6C2)。
以下,说明将三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3合1”显示的情况。图7A1、A2、B~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排版显示的其他例子的图。
例如,在将连续的三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3合1”显示的情况下,利用者在上述连续的三个缩略图像上进行用指尖描画的操作(参照图7A1)。在触摸操作了三个缩略图像的情况下,对于位置接受部831是将这三个缩略图像用“3合1”显示的方式进行显示,还是用“4合1”显示的方式进行显示,是将接受利用者选择的接受画面显示于显示部82(参照图7A2)。
例如,在利用者进行上述接受画面的触摸操作,并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接受了利用者用“3合1”显示的方式进行显示的意思的选择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最先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P1”)的图面左上设为新的显示框的左上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第一个触摸操作(“P1”)的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将第二个触摸操作(“P2”)的缩略图像配置在中间,将第三个触摸操作(“P3”)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将“P1”、“P2”和“P3”的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3合1”显示(参照图7B)。然后,为了与其他缩略图像的显示框的纵横比一致,而使新的显示框以及该缩略图像旋转(参照图7C)。
另一方面,在通过该接受画面接受了利用者以“4合1”显示的方式进行显示的意思的选择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最先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P1”)配置在左上侧,将第二个触摸操作(“P2”)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上侧,将第三个触摸操作(“P3”)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下侧,而将右下侧作为空白的意思的位置指定。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将“P1”、“P2”以及“P3”的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4合1”显示(参照图7D)。
另一方面,由于原稿的大小不同,假设基于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各个缩略图像用大小不同的显示框F显示的情况。对该情况的排版显示进行说明。
图8A1、A2、B1、B2、C以及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排版显示的其他例子的图。“P3”缩略图像(显示框F)用比其他缩略图像(显示框F)大的显示框F来显示。为了便于说明,以选择连续的三个缩略图像进行“3合1”显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利用者在上述连续的三个缩略图像上用指尖进行描画操作(参照图8A1)。在触摸操作三个缩略图像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进行这三个缩略图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的判定。该判定,基于例如设置在图像输入装置3的原稿自动输送装置中的传感器、或者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在三个缩略图像的大小不同,且最后的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最大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第一个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左上侧,将第二个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上侧,将第三个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配置在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将“P1”、“P2”以及“P3”的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3合1”显示(参照图8A2)。
另一方面,在上述三个缩略图像的大小不同,且除最后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外的缩略图像最大的情况下(参照图8B1),位置接受部831对于在“3合1”显示中是使各缩略图像的大小一致还是变更顺序,将接受利用者选择的接受画面显示于显示部82(参照图8B2)。
例如,通过利用者触摸操作上述接受画面,并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接受了利用者使各缩略图像的大小一致的意思的选择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对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实施像素间隔剔除等处理,以使三个缩略图像的大小一致的方式对图像处理装置4发出指令。另外,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最先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P1”)配置在上侧,并且将该触摸操作的位置的边(图面左侧)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第一个触摸操作(“P1”)的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将第二个触摸操作(“P2”)的缩略图像配置在中间,将第三个触摸操作(“P3”)的缩略图像配置在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将“P1”、“P2”以及“P3”的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3合1”显示(参照图8C)。
另一方面,在通过该接受画面接受了利用者变更顺序的意思的选择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最后进行了最大的缩略图像(“P2”)的触摸操作。因此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最先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P1”)配置在左上侧,将第三个触摸操作(“P3”)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右上侧,将被识别为最后触摸操作(“P2”)的缩略图像配置在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将“P1”、“P2”以及“P3”的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3合1”显示(参照图8D)。
此外,例如,可以假设利用者选择作为“2合1”显示对象的缩略图像时,发生了触摸到(描画)不是对象缩略图像的误操作的情况。下面对这样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A1和A2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中应对误操作的说明图。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利用者作为“2合1”显示的对象而描画并选择“P1”和“P2”缩略图像进行操作时,由于误操作而描画到“P3”缩略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这样,在利用者因误操作而进行了描画到不是“2合1”显示对象的“P3”缩略图像的误操作的情况下(参照图9A1),利用者沿着上述描画的误操作时的轨迹,继续用指尖描画返回(在图9A1中用黑实线的箭头表示),并在“P2”缩略图像上使指尖离开即可。此时,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P1”缩略图像配置在上侧,并且将该触摸操作的位置(“P1”缩略图像的左侧边)设为上方的意思的位置指定。此外,与“P1”缩略图像同样,位置接受部831识别为接受了将“P2”缩略图像配置在下侧的意思的位置指定。然后,排版显示部832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指定,将“P1”和“P2”的缩略图像缩小,并作为一个缩略图像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2合1”显示(参照图9A2)。
以下,对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上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指定,将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显示的分离显示部833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0A~D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中分离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例如,如上所述,通过利用者操作设置于显示部82的上述“节能”软键,将两个缩略图像缩小,作为一个缩略图像进行在一个显示框F内显示的“2合1”显示(参照图10A)。
然后,希望进行规定缩略图像的分离显示的利用者,进行对希望的缩略图像显示的显示框F描画的操作。该操作是沿着该显示框F显示的两个缩略图像的边界线,从图面左侧向右侧进行(参照图10B)。
此时,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上述描画的操作参照上述区域分割表,按照“A2”、“B2”、“C2”的顺序检测,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与上述描画的操作相关的显示框F的两个缩略图像中上侧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前,下侧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后分别分离显示的意思的配置指定。另外,位置接受部831表示改变与上述描画的操作相关的显示框F(编号1)的显示色的浓淡进行显示等处于动态状态的意思(参照图10C)。
然后,分离显示部833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配置指定,从上述编号1的显示框F中将“P1”和“P2”的缩略图像分离,各自在一个显示框F内以排版显示前的大小来显示,并且将“P1”缩略图像配置在前,将“P2”缩略图像配置在“P1”后来显示(参照图10D)。
即,通过上述描画的操作,同时进行作为分离显示对象的缩略图像的选择以及该分离显示的该缩略图像的配置指定的接受,从而利用者能够更简单地进行该分离显示的操作。
图11A~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分离显示的其他例子的图。
与图10A~D的例子同样,利用者通过操作设置于显示部82的上述“节能”软键,将两个缩略图像缩小,并在一个显示框F内进行作为一个缩略图像显示的“2合1”显示(参照图11A)。
然后,希望进行规定缩略图像的分离显示的利用者,沿着所希望的缩略图像显示的显示框F的两个缩略图像的边界线,进行从图面右侧到左侧描画的操作(参照图11B)。
此时,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位置接受部831接受将与上述描画的操作相关的显示框F的两个缩略图像当中下侧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前,上侧的缩略图像配置在后进行分离显示的意思的配置指定。此外,位置接受部831表示改变与上述描画的操作相关的显示框F(编号1)的显示色的浓淡进行显示等处于动态状态的意思(参照图11C)。
然后,分离显示部833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配置指定,从上述编号1的显示框F中将“P1”和“P2”的缩略图像分离,各自在一个显示框F内以排版显示前的大小来显示,并且将“P2”缩略图像配置在前,将“P1”缩略图像配置在“P2”后进行显示(参照图11D)。
在以上的记载中,虽然是以一个缩略图像显示在一个显示框F的情况为例来说明排版显示,并以“2合1”显示的显示框F为例说明了缩略图像的分离显示,然而不限于此。不言而喻,例如,也能够适用于“2合1”或“4合1”显示的显示框F彼此的排版显示,以及将“4合1”显示的显示框F的缩略图像变更为“2合1”的分离显示。
变动显示部834基于存储于后述的变动关系表存储部835的增减关系表,将实施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作成文本显示于显示部82。
以下,详细说明变动显示部834的作用。图12A~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变动显示部834的作用的说明图。
首先,将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的五张原稿的图像数据各自的缩略图像,与编号一起显示于规定大小的矩形的显示框F(参照图12A)。
例如,通过利用者操作设置于显示部82的上述“节能”软键,进行将两个缩略图像缩小,作为一个缩略图像显示在一个显示框F内的“2合1”显示(参照图12B)。此时,显示于显示部82的显示框F的数量从5减少到3。在以这样的状态在记录用纸上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与图12A例示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消耗两张记录用纸。
另外,此时,编号3的显示框F的下侧是空白的状态。即,在编号3的显示框F中只显示一个缩略图像(“P5”)。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P5”缩略图像配置到编号2的显示框F内排版而进行排版显示,换而言之,如果将编号1或编号2的显示框F中的任意一个进行“3合1”显示,就能够不要编号3的显示框F,以这样的状态在记录用纸上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再消耗一张记录用纸(参照图12C)。
变动显示部834将上述的意思显示于显示部82。例如,在图12B和C表示的例子中,变动显示部834,将五张原稿的图像用三个显示框F显示的意思、以及通过增加一个在一个显示框F内排版而进行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则所显示的显示框F的数量就再减少一个的意思,作成文本显示于显示部82。
另外,在图12B表示的例子中,想要将规定的缩略图像(例如,“P3”缩略图像)分离地进行显示的利用者,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操作,将“P3”和“P4”的缩略图像分离显示,进而将“P4”和“P5”的缩略图像进行排版显示,从而能够只将“P3”缩略图像分离显示。在这种情况下,不增加显示框F的数量,就能够只将“P3”缩略图像进行分离显示(参照图12D)。
变动显示部834将这样的意思进一步显示于显示部82。例如,在图12B和D表示的例子中,将即使将一个缩略图像从排版显示的显示框F中分离显示,整体上也不增加显示框F的意思,换而言之,将不增加显示框F的数量而能够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是一个的意思作为文本显示于显示部82。
即,变动显示部834如上所述,能够将实施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显示于显示部82,从而使看到该显示的利用者,意识到通过减少记录用纸的使用量来节约资源。
变动关系表存储部835存储与由变动显示部834得出的上述相关关系的显示相关的增减关系表。在该增减关系表中记录有实施排版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的关系。此外,在上述增减关系表中记录有实施分离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和通过该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的关系。
详细地说,是将“原来的缩略图像的数量”、与通过操作上述“节能”软键而处于排版显示的状态的“为了减少显示框F的数量而需要进行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以及“不改变显示框F的数量而能够进行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建立对应关系进行存储。
图13A和B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变动关系表存储部835所存储的增减关系表的概念图。图13A是进行“2合1”显示的情况下的增减关系表,图13B是进行了“4合1”显示的情况下的增减关系表。
如图13A和B所示记录有:按照原来的缩略图像的数量,“不改变显示框的数量而能够进行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以及“为了减少显示框的数量而需要进行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数字复合机1的排版显示(分离显示)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以将由图像输入装置3读取五张原稿,并对基于读取的图像数据的缩略图像进行上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者将五张原稿载置于图像输入装置3的原稿台,并操作操作装置10的“复印”键,指示进行上述原稿的读取。控制部2的CPU接受经由操作装置10读取的指令,并指示图像输入装置3进行上述原稿的读取(步骤S101)。CPU将这样利用图像输入装置3取得的上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部9。
CPU指示图像处理装置4基于上述五张原稿的图像数据生成缩略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装置4生成的缩略图像被与该图像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于存储部9。
然后,CPU读出存储部9所存储的缩略图像,并适当地标记编号显示于显示部82(步骤S102)。此时,一个缩略图像分别显示于一个显示框F(参照图15A)。
此后,CPU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判定上述“节能”软键是否被利用者操作了(步骤S103)。
在CPU判定为未操作上述“节能”软键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110,判定是否操作了操作装置10的“回车”键(步骤S110)。
在CPU判定为未操作“回车”键的情况下(步骤S110: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另外,在CPU判定为操作了“回车”键的情况下(步骤S110:是),处理进入步骤S109,CPU指示图像输出装置5进行与显示于显示部82的缩略图像对应的图像的形成(输出)(步骤S109)。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3中,在CPU判定为上述“节能”软键被操作了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CPU发出指令使上述五个缩略图像在排版显示部832上进行“2合1”显示,进行由排版显示部832进行的“2合1”显示(步骤S104)。这是作为默认设定了“2合1”显示的情况,作为默认也可以设定“3合1”显示,还可以设定“4合1”显示。
然后,变动显示部834,基于变动关系表存储部835所存储的上述增减关系表,将“2合1”显示中实施排版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实施分离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作成文本显示于显示部82(步骤S105)。
在图15A和B表示的例子中,是将五个缩略图像在三个显示框F内进行“2合1”显示,因此变动显示部834将以下意思作成文本显示于显示部82,即:将五张原稿的图像用三个显示框F显示的意思;通过增加一个在一个显示框F内排版来进行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从而所显示的显示框F的数量再减少一个的意思;以及不增加显示框F的数量而能够进行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是一个的意思(参照图15B)。对于变动显示部834的上述相关关系的显示,如上所述,故省略详细说明。
然后,CPU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判定操作装置10的“回车”键是否被操作了(步骤S106)。在CPU判定为“回车”键被操作了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即,在利用者希望保持原样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9,并根据显示部82显示的“2合1”显示的缩略图像的配置,进行与该缩略图像对应的图像的形成(步骤S109)。
另一方面,在CPU判定为“回车”键未被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即,利用者进一步进行了指定用于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位置(配置)的操作的情况下,位置接受部831基于位置检测部81的检测结果接受位置(配置)指定(步骤S107)。对于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中位置(配置)指定的接受,如上所述,故省略详细说明。
然后,排版显示部832(或分离显示部833),基于位置接受部831接受的位置(配置)指定,进行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步骤S108)。对于排版显示部832的排版显示以及分离显示部833的分离显示,如上所述,故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在此时,变动显示部834也可以构成为:将实施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作成文本显示于显示部82。
然后,CPU指示图像输出装置5根据显示于显示部82的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配置,进行与缩略图像对应的图像的形成(步骤S109)。
另外,在以上的记载中,是以在显示缩略图像(步骤S102)后进行是否操作了上述“节能”软键的判定(步骤S10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读取原稿的(步骤S101)前后进行上述判定,在判定为操作了上述“节能”软键的情况下,在显示上述缩略图像时(步骤S102)进行“2合1”显示。
另外,在上述的记载中,在使多个缩略图像排版显示于一个新的显示框内时,是以根据最先进行了触摸操作的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触摸操作位置,来决定该缩略图像以外的缩略图像的配置的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4合1”显示中,被利用者触摸操作显示框的左下侧的该显示框的缩略图像,配置在新的显示框的左下侧,被利用者触摸操作显示框的右上侧的该显示框的缩略图像,配置在新的显示框的右上侧。即,可以构成为,能够基于各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按照每个缩略图像来指定新的显示框内的配置。
另外,在上述记载中,以同时在显示部82上显示以下关系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即:实施排版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实施分离显示的对象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只显示任意一种关系。
(实施方式2)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1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功能框图。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1构成为:能够将用于进行动作的程序经由通信IF11,用CD-ROM等记录介质的便携式记录介质A来提供。此外,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1构成为:可以从未图示的外部装置经由通信IF11下载上述计算机程序。以下对该内容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1具备外装(或内装)的记录介质读取装置(未图示),在该记录介质读取装置上插入记录有程序等的便携式记录介质A,并将该程序安装于例如存储部9,所述程序是基于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缩小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位置指定,基于所接受的位置指定,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并排版显示在一个显示框内,基于排版显示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指定,基于接受的配置指定进行上述分离显示,并显示实施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以及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该程序通过安装于RAM来执行。由此,作为实施方式2的本发明的数字复合机1发挥作用。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由于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处理,因此可以是未图示的存储器,例如ROM那样的程序介质,另外,虽未图示然而作为外部存储装置设置有程序读取装置,也可以是在该程序读取装置中插入记录介质而能够读取的程序介质。
在任意一种情况下,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均可以是使CPU访问执行的构成,或者,在任意一种情况下也可以是读出程序代码,并将所读出的程序代码下载到微型计算机的未图示的程序存储区域后,执行该程序代码的方式。该下载用的程序为预先存储在主体装置中的程序。
在此,上述程序介质是能够与主体分离地构成的记录介质,也可以是固化地担载程序代码的介质,例如磁带或盒式磁带等带类、软盘或硬盘等磁盘或CD-ROM/MO/MD/DVD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者是包括掩模型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掩模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速ROM等半导体存储器。
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多种形式来实现,本说明只是具体的例子而不作为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是通过上述描述而是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定,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更或等同原则下的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其显示多个具有规定的显示框所显示的缩略图像;位置检测部,其检测对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接触并检测出接触位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显示在一个显示框内,其中,
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位置接受部,其基于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所述缩小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位置,和
排版显示部,其进行排版显示,以基于所述位置接受部接受的位置,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并在一个显示框内作为排版原稿(图像)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
分离显示部,其进行分离显示,以将所述排版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成各个原稿(图像)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位置接受部,基于排版显示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所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所述分离显示部基于该配置进行所述分离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
变动显示部,其显示实施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
存储部,其存储实施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和通过该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变动显示部基于所述存储部的存储内容,显示所述相关关系。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和
图像输出装置,其将与该图像显示装置的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显示框的缩略图像相关的图像输出到片材上。
6.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是利用图像显示装置基于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分离显示,以使多个缩略图像缩小显示在一个显示框内,或者将该缩小显示的缩略图像分离成各个图像进行显示的方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其显示多个具有规定的显示框所显示的缩略图像;所述位置检测部,其检测对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接触并检测出接触位置,该图像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位置接受步骤,基于缩略图像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所述缩小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位置,和
排版显示步骤,进行排版显示,以基于所述位置接受步骤接受的位置,将多个缩略图像缩小并在一个显示框内作为排版原稿(图像)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接受步骤,基于与所述排版显示相关的显示框内的接触位置,接受所述分离显示的各缩略图像的配置,和
分离显示步骤,基于在所述配置接受步骤中接受的配置,进行所述分离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还包括
显示步骤,显示实施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的缩略图像的数量增减和通过所述排版显示或分离显示所显示的显示框的数量增减之间的相关关系。
CN201110083539.4A 2010-03-31 2011-03-31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Active CN102209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7121.0A CN105025190B (zh) 2010-03-31 2011-03-31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2628 2010-03-31
JP2010082628A JP4942832B2 (ja) 2010-03-31 2010-03-31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7121.0A Division CN105025190B (zh) 2010-03-31 2011-03-31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9172A true CN102209172A (zh) 2011-10-05
CN102209172B CN102209172B (zh) 2015-09-02

Family

ID=446978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3539.4A Active CN102209172B (zh) 2010-03-31 2011-03-31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CN201510387121.0A Active CN105025190B (zh) 2010-03-31 2011-03-31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7121.0A Active CN105025190B (zh) 2010-03-31 2011-03-31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398179B2 (zh)
JP (1) JP4942832B2 (zh)
CN (2) CN10220917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620A (zh) * 2013-05-20 2014-01-01 陈晓峻 一种多点触控的出版物排版方法
CN103558989A (zh) * 2013-11-18 2014-02-0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排版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427180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具备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CN108628916A (zh) * 2017-03-17 2018-10-09 株式会社Pfu 缩略图显示装置、缩略图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8628529A (zh) * 2017-03-23 2018-10-09 英特尔公司 用于触摸设备中的斑点角度定向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34758A (zh) * 2020-12-14 2021-06-11 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 基于图像识别的煤炭分拣拨手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36841B1 (ko) * 2008-08-19 2014-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이미지 처리장치
JP5653651B2 (ja) 2010-05-11 2015-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917096B2 (ja) 2011-11-10 2016-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設定装置、印刷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62111B2 (ja) * 2012-03-23 2016-08-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63519B2 (ja) * 2012-04-10 2015-02-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3460B2 (ja) * 2012-04-25 2014-1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6406734B (zh) * 2012-09-17 2019-10-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触摸操作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JP5962465B2 (ja) * 2012-11-28 2016-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145292B2 (ja) * 2013-03-28 2017-06-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65364B2 (ja) * 2013-04-17 2015-08-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プレビュー画像を表示す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21459B2 (ja) * 2013-07-24 2017-11-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905417B2 (ja) * 2013-07-29 2016-04-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KR20150047935A (ko) * 2013-10-25 2015-05-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의료 영상을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의료 영상 기기
KR102135366B1 (ko) * 2014-01-21 2020-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JP5712327B2 (ja) * 2014-09-24 2015-05-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TW201642112A (zh) * 2015-05-22 2016-12-01 富智康(香港)有限公司 應用程式圖示更換系統及方法
CN106803234B (zh) * 2015-11-26 2020-06-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片编辑中的图片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7159796A1 (ja) * 2016-03-16 2017-09-21 ヤマハ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7196615B2 (ja) * 2019-01-10 2022-12-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829070B (zh) 2019-01-29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查找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1292B2 (en) * 2001-03-29 2004-08-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feedback concerning a content pane to be docked in a host window
JP2005323125A (ja) * 2004-05-10 2005-11-17 Noritsu Koki Co Ltd 画像レイアウト編集装置
US20070192730A1 (en) * 2004-03-24 2007-08-16 Vesa Simila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naging application windows
CN101154081A (zh) * 2006-09-29 2008-04-02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617287A (zh) * 2006-10-26 2009-12-30 丹尼尔·郎格罗瓦投资公司 基于上下文窗口的界面及其相应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0098A (en) * 1987-10-20 1989-1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exible window management on a computer display
US6549681B1 (en) * 1995-09-26 2003-04-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ynthesization method
US5870091A (en) * 1996-11-07 1999-02-09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Combining palettes on a computer display
JP3894150B2 (ja) * 2002-04-17 2007-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
JP2004282439A (ja) 2003-03-17 2004-10-0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573486B2 (en) * 2003-08-18 2009-08-11 LumaPix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image distributions
JP2006041947A (ja) * 2004-07-27 2006-02-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で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4541803B2 (ja) * 2004-08-30 2010-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管理サーバ
JP4841307B2 (ja) 2006-05-10 2011-12-21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7584A (ja) 2007-03-08 2008-09-25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方法
US7949954B1 (en) * 2007-08-17 2011-05-24 Trading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functionality based on window characteristics
US8365092B2 (en) * 2008-07-03 2013-01-29 Ebay Inc. On-demand loading of media in a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KR100969790B1 (ko) * 2008-09-02 2010-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컨텐츠 합성방법
US8600446B2 (en) * 2008-09-26 2013-12-03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interface with dual window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1292B2 (en) * 2001-03-29 2004-08-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feedback concerning a content pane to be docked in a host window
US20070192730A1 (en) * 2004-03-24 2007-08-16 Vesa Simila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naging application windows
JP2005323125A (ja) * 2004-05-10 2005-11-17 Noritsu Koki Co Ltd 画像レイアウト編集装置
CN101154081A (zh) * 2006-09-29 2008-04-02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617287A (zh) * 2006-10-26 2009-12-30 丹尼尔·郎格罗瓦投资公司 基于上下文窗口的界面及其相应的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620A (zh) * 2013-05-20 2014-01-01 陈晓峻 一种多点触控的出版物排版方法
CN103488620B (zh) * 2013-05-20 2016-05-25 中英融贯资讯(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触控的出版物排版方法
CN104427180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具备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CN104427180B (zh) * 2013-08-30 2017-12-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具备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CN103558989A (zh) * 2013-11-18 2014-02-0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排版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558989B (zh) * 2013-11-18 2016-05-2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排版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28916A (zh) * 2017-03-17 2018-10-09 株式会社Pfu 缩略图显示装置、缩略图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8628529A (zh) * 2017-03-23 2018-10-09 英特尔公司 用于触摸设备中的斑点角度定向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34758A (zh) * 2020-12-14 2021-06-11 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 基于图像识别的煤炭分拣拨手控制方法
CN112934758B (zh) * 2020-12-14 2022-10-14 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 基于图像识别的煤炭分拣拨手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42832B2 (ja) 2012-05-30
JP2011217081A (ja) 2011-10-27
US9398179B2 (en) 2016-07-19
US20160291853A1 (en) 2016-10-06
CN102209172B (zh) 2015-09-02
CN105025190A (zh) 2015-11-04
US10088994B2 (en) 2018-10-02
CN105025190B (zh) 2018-12-21
US20110246947A1 (en) 201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9172A (zh)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US6249353B1 (en) Image editing apparatus
CN101271299A (zh) 原稿读取装置
US10552003B2 (en)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with functionality in response to an object within a distance of a displayed element
CN103543917A (zh) 显示控制装置、服务提供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JP7257232B2 (ja)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検査方法、画像検査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1164923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07018880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5933565A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H092613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72050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0218576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H1134122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91311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grouping documents for aggregate printing
CN10158297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166244A (ja) 文書処理装置、文書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JP31424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9579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が記録され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5836453B2 (ja) マーク検出装置
JPH01220970A (ja) ディジタ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42806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04238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305915A (ja) デジタル画像形成装置
JP6358315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81260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