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807B - 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807B
CN102204807B CN201110035119.9A CN201110035119A CN102204807B CN 102204807 B CN102204807 B CN 102204807B CN 201110035119 A CN201110035119 A CN 201110035119A CN 102204807 B CN102204807 B CN 1022048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line
parts
pair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51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4807A (zh
Inventor
前田晃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4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4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8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其具有一对半圆形的固定部件、圆筒形的外螺丝部件、连结主体。所述各固定部件将线的端部从两侧夹入。所述外螺丝部件具有收容在夹持线的状态下的所述一对固定部件的嵌合部、及在外周面形成的阳螺纹。所述连结主体形成有与所述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在操作线松弛调节时,在从所述连结主体拆下外螺丝部件之后,从外螺丝部件拉出一对固定部件。在将一对固定部件夹入从动线的位置进行变更之后,将一对固定部件嵌合在外螺丝部件内。使该外螺丝部件与连结主体螺合。

Description

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线连结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具备插入体内的细径的插入部和在插入部的基端侧所设置的操作部。插入部由前端部、弯曲部、可挠部构成。前端部由硬质的树脂材料形成帽状,且在其中配置有物镜、CCD等固体摄像元件及照明用透镜等。就弯曲部而言,通过旋转操作设置于操作部的操作调节器而使插通于插入部内的操作线进退,由此向上下左右方向弯曲。因而,插入部向体内的插入变得流畅,另外在观察时能够使前端部朝向所希望的观察部位。可挠部是具有可挠性的长尺寸的管,位于操作部和弯曲部之间。
在上述操作部设置有根据操作调节器的旋转操作而使牵引驱动部件进退的驱动力传递机构。该牵引驱动部件和操作线由连结装置连结。例如,在日本实开平4-6724号公报中记载的连结装置中,由在操作线的一端所软钎焊的带螺丝的套筒、及与牵引驱动部件连结的螺母部件构成,通过使带螺丝的套筒的阳螺纹和螺母部件的阴螺纹螺合,而使操作线和牵引驱动部件连结。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3-2901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72028号公报记载的连结装置中,在操作线软钎焊后的套筒上连结螺丝部件,使该螺丝部件的阳螺纹与牵引驱动部件所连结的螺母部件的阴螺纹螺合。
另一方面,内窥镜在反复弯曲操作时,有时操作线产生松弛。于是,日本实公平4-672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2901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72028号公报中,记载有通过变更带螺丝的套筒或螺丝部件与螺母部件螺合的位置(拧入量)来进行线的松弛调节。另外,其它的线松弛调节机构在日本特开2000-5114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92968号公报中有记载。该线松弛调节机构具备:固定于操作线的基端部的卡止部件、安装有卡止部件的卡合部件、连结作为牵引驱动部件的链条的连结装置。在该连结装置中,形成有与卡合部件卡合且沿着操作线的轴方向排列设置多个的圆形槽。通过将卡合部件卡合的圆形槽的位置进行阶段性地变更,能够进行线的松弛调节。
但是,在日本实公平4-672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2901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72028号公报记载的装置中,在进行操作线的松弛调节时,在超过带螺丝的套筒或螺丝部件的阳螺纹和螺母部件的阴螺纹可螺合的范围的情况下,需要将固定操作线和套筒的焊剂进行溶解,以变更操作线的安装位置,其调节作业麻烦,浪费时间。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0-5114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92968号公报记载的装置中,在进行操作线的松弛调节时,在超过排列设置有圆形槽的范围的情况下,必须将使线和卡止部件固定的焊剂进行溶解,以变更线的固定位置。因此,与日本实公平4-672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2901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72028号公报同样,在进行调节作业时麻烦、浪费时间。
另外,近年来,广泛普及了不含铅的无铅焊接(也称为无铅焊接),在该无铅焊接中,接合强度与目前含有铅的焊接相比可能降低。另外,在软钎焊的情况下,由于焊接量等偏差,其接合强度受到影响,因此,也存在接合强度不足的不合格品增加、且成品率低下的问题。另外,在将线与套筒软钎焊的情况下,因为软钎焊的面积小,软钎焊作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为了操作线的固定,通过使用机械性固定代替软钎焊,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线的松弛调节。
本发明其它的目的是提供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能够以充分的强度固定操作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具备方向操作部件、牵引驱动部件、操作线、连结装置,另外,内窥镜具备发挥操作功能的操作部、插入观察部位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有:发挥观察功能的前端部、用于使该前端部的朝向变化的弯曲部、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将所述方向操作部件安装于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线被配置于所述插入部内、且与所述方向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而移动。该操作线使所述弯曲部弯曲,使所述前端部的朝向变化。
所述连结装置,为了根据所述方向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弯曲部弯曲,将所述操作线和所述牵引驱动部件连结。该连结装置具有固定部件、圆筒形的外螺丝部件、连结主体。所述一对固定部件从两侧夹持所述操作线。所述外螺丝部件具有收容在夹持所述操作线的状态下的所述一对固定部件的嵌合部和在外周面形成的阳螺纹。所述连结主体,连结所述牵引驱动部件,且形成与所述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
为了将所述方向操作部件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牵引驱动部件,优选在所述操作部内设置驱动力传递机构。作为该驱动力传递机构使用与所述方向操作部件连动旋转的滑轮。作为所述牵引驱动部件使用卷缠于所述滑轮的牵引驱动线。作为所述操作线使用在所述驱动牵引线的两端经由所述各连结装置连结了一端的两根从动线。该两根从动线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弯曲部上的对向的位置。
所述连结主体制成角筒形,且在形成有所述阴螺纹的部分的相反侧形成收容部,并在该收容部内收容有在所述牵引驱动线的一端所固定的止脱部件。另外,在内窥镜的操作部内收容有多个连结装置。优选以这些装置不碰撞且能够平滑地移动的方式,将所述各连结装置可滑动地支承的支承部件设置于所述操作部内。
所述各固定部件具有:制成大致半圆形的主体部、用于夹紧所述操作线的且制成大致半圆形的夹紧槽、以所述各固定部件在所述嵌合部内没有相对滑动的方式彼此卡合的凹部和凸部的各一方。就所述夹紧槽而言,为了提高相对于操作线的摩擦力,在中途弯曲成直角或圆弧状。优选所述凸部形成为沿着夹入所述线的方向突出的矩形状或曲面状。可以在所述夹紧槽形成多个突起以提高摩擦力。
可以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形成外周锥面。该外周锥面按照从所述固定部件插入所述嵌合部时的成为前头的前端朝向后端而外径逐渐增加的方式倾斜。在所述嵌合部形成有与所述外周锥面匹配的且内径逐渐增加的内周锥面。
所述外螺丝部件优选设置:承受所述前端的接触面;贯通所述一对固定部件的至少一方和所述螺栓部件,且用于防止所述一对固定部件从所述嵌合部抽出的限制销。
本发明的操作线连结装置将牵引驱动线和操作线连结。所述牵引驱动线卷缠于可旋转的滑轮。滑轮的旋转力经由所述牵引驱动线向所述操作线传递。所述操作线连结装置具备一对固定部件、圆筒形的外螺丝部件、连结主体。一对固定部件从两侧夹持所述操作线的一端。外螺丝部件具有收容在夹持所述操作线的状态下的所述一对固定部件的嵌合部和在外周面形成的螺栓。所述连结主体连结所述牵引驱动线,且形成与所述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一对固定部件从外螺丝部件抽出,而使操作线的固定解除,所以不需要如目前那样进行软钎焊反复,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线的松弛调节。另外,不需要难以作业的软钎焊,另外,没有无铅焊接导致的接合强度低下的影响,因此,能够以足够的强度固定操作线。另外,能够减少强度不足的不合格品,因此,能够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窥镜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各线的连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操作调节器、滑轮、牵引驱动线的主要部件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可滑动地支承连结装置的导向部件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滑轮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B是表示滑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C是表示滑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连结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连结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组装后的状态的连结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一对固定部件和外螺丝部件从底面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从外螺丝部件抽出了一对固定部件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0B是表示一对固定部件从从动线脱落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0C是表示变更了一对固定部件相对于从动线的安装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0D是表示进行松弛调节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具备贯通一对固定部件和外螺丝部件的限制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主要部件的剖面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将夹紧槽弯曲成曲面状的一对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图13所示的一对固定部件与外螺丝部件嵌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在夹紧槽上形成多个突起的一对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窥镜系统由电子内窥镜(以下,仅称为内窥镜)10、信息处理装置18、光源装置(未图示)构成。该内窥镜10具备插入体内的细长的插入部11、设置于插入部11的基端侧的操作部12、通用电缆13。插入部11形成管状且从前端按顺序由前端部14、弯曲部15及可挠部16构成。弯曲部15由向上下方向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部15a和向左右方向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部15b构成。通用电缆13的一端与操作部12连接且另一端的连接部17与信息处理装置18、光源装置、送气送水装置(未图示)连接。
前端部14由硬质的树脂材料形成帽状。在该前端部14的前面14a,如众所周之的那样设置有向观察部位照射照明光的照明窗、用于获取来自观察部位的反射光的观察窗、用于钳子等出入的钳子出口等。另外,在前端部14内内置有通过观察窗对观察部位摄像的彩色固体摄像元件例如彩色CCD。这样,前端部14具备用于观察体腔内的观察功能,且相应于内窥镜的眼睛。
信息处理装置18中,对来自彩色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之后,并对视频信号(组合信号或混合信号)进行编码,且将此发送给监视器19。由此,拍摄了患者的体腔内等的内窥镜图像被显示于监视器19中。可挠部16为细径且长尺寸的可挠性管,将操作部12和弯曲部15之间进行连接。
在操作部12上将用于操作各弯曲部15a、15b的操作调节器21、22以重叠的状态设置。操作调节器21使弯曲部15a向上下方向弯曲,操作调节器22使弯曲部15b向左右方向弯曲。将这些操作调节器21、22在操作部12的罩体20上转动自如地安装。
如图3所示,在操作部1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上下及左右方向的弯曲操作的两个滑轮23、24。滑轮23经由圆筒轴23a与上下方向操作调节器21连结。滑轮24经由贯通圆筒轴23a及上下方向操作调节器21的轴24a与左右方向操作调节器22连结。在滑轮23、24分别卷缠有牵引驱动线25、35。
如图2所示,在牵引驱动线25的两端部25a、25b,分别经由连结装置27、28连结有从动线29、30的基端侧的端部29a、30a。从动线29、30的前端侧的端部29b、30b与弯曲部15a的弯曲件41连接。该牵引驱动线25与牵引驱动部件相当,从动线29、30与操作线相当。另外,滑轮23构成用于将伴随操作调节器21的旋转操作发生的驱动力进行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另外,作为线一般使用多个细金属线捻搓线或钢琴线。
牵引驱动线25和从动线29、30基于其功能,优选使用不同构造的线。例如,牵引驱动线25理想的是使用与滑轮23的滑动少的线,从动线29、30理想的是使用驱动力的传递性良好的线。
另外,牵引驱动线25和从动线29、30也可以为同一构造的线。在该情况下,与一根线分为三根线的相同。另外,也可以省略一个连结装置28。在该情况下,成为1根线分为2根,且它们由一个连结装置27连结的构造。
通过操作调节器21的旋转操作而使滑轮23旋转时,随着该滑轮23的旋转进行移动的牵引驱动线25,经由连结装置27、28沿着插入部11的轴方向推拉从动线29、30。而且,由于从动线29、30被推拉(移动),从而弯曲部15a在上下方向进行弯曲动作。这些滑轮23、牵引驱动线25、连结装置27、28、从动线29、30构成上下方向驱动系。
左右方向驱动系也与上下方向驱动系为同样的构成,由滑轮24、牵引驱动线35、连结装置36、37、从动线38、39构成。牵引驱动线35的两端35a、35b通过连结装置36、37与从动线38、39各个端部38a、39a连结。从动线38、39的前端侧的端部38b、39b与弯曲部15b的弯曲件42连接。伴随操作调节器22的旋转操作,从动线38、39被推拉,而使弯曲部15b在左右方向进行弯曲动作。
这样,通过使弯曲部15a、15b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分别进行弯曲动作,前端部14朝向体内所希望的方向,能够使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范围朝向所希望的观察部位。
四个连结装置27、28、36、37伴随牵引驱动线25、35、从动线29、30、38、39的推拉动作而移动。为了使该移动顺畅地进行,如图4所示,在操作部12的内部的前端设置有支承部件44。在支承部件44上形成四个移动路45~48。将移动路45、46邻接且平行地设置。同样,将移动路47、48也平行地设置。这些移动路45~48分别支承各连结装置27、28、36、37,防止各自干扰。
支承部件44与操作部12的罩体20的轮廓形状相吻合,制成朝向插入部11狭窄的轮廓形状,随之,移动路45、46组、移动路47、48组以朝向前端部14彼此接近的方式倾斜。在各移动路45~48,将限制连结装置27、28、36、37的移动量的制动部件49分别设置于滑轮23、24侧。
上下方向驱动系的构成和左右方向驱动系的构成为大致同样的构成,因此,以上下方向驱动系的构成为例进行说明。通过滑轮23的旋转而操作线被推拉时,连结装置27、28移动,各连结装置27、28和滑轮23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将弯曲部15a成为笔直时的连结装置27、28的位置设定为图5A所示的初始位置。如图5B所示,滑轮2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牵引驱动线25的拉伸侧的连结装置27朝向滑轮23移动,相反地,推出侧的连结装置28朝向前端部14移动。如图5C所示,滑轮2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连结装置27朝向前端部14移动,连结装置28朝向滑轮23移动。
图6~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连结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连结装置27由如下构成:夹入从动线29的基端侧〔滑轮23侧>的一对固定部件51、52;插通从动线29且与固定部件51、52嵌合的外螺丝部件53;连结主体54、固接于牵引驱动线25的前端侧(弯曲部15a侧)的止脱部件55。
如图6及图7所示,一对固定部件51、52制成大致半圆柱状,外面制成锥面。在各固定部件51、52的主体51A、52A的内侧形成有剖面为大致半圆形的夹紧槽56、57。该夹紧槽56、57制成与从动线29的外径相吻合的形状,收容从动线29的一半。另外,夹紧槽56、57的深度也可以设定为比从动线29的半径稍微小。在由一对固定部件51、52夹持从动线29的情况下,在夹紧槽56、57的内部插通从动线29,位于其两侧的连结面51a、52a相对。
如图9所示,形成于另一固定部件51的夹紧槽56具有:沿着夹入从动线29的方向以矩形状突出的凸状台阶部56a。另外,在固定部件51上形成有:在凸状台阶部56a的两侧、且从连结面51a沿夹入从动线29的方向以矩形状突出的凸部58。凸部58的厚度与从夹紧槽56到固定部件51的外周锥面60的长度相同。
在形成于另一固定部件52的夹紧槽57上具有:以与固定部件51的凸状台阶部56a相对的方式所形成的矩形状的凹状台阶部57a。另外,在固定部件52形成有:在凹状台阶部57a的两侧且与固定部件51的凸部58卡合的矩形状的凹部59。通过使凸部58与凹部59嵌合,防止固定部件51、52在轴方向的相对位置偏移。
一对固定部件51、52具有从插入部前端侧向基端侧而外径逐渐增加的外周锥面60、61。这些外周锥面60、61在通过使一对固定部件51、52组合以夹紧从动线29时,形成连续的圆锥形。
外螺丝部件53制成有底圆筒形。在圆筒的外周面形成阳螺纹63,圆筒的内部作为嵌合部使用。在嵌合部的内周面按照与一对固定部件51、52的外周锥面60、61相吻合的方式形成内周锥面62。该内周锥面62的内径从插入部11的前端侧向基端侧逐渐增加。一对固定部件51、52插入嵌合部内,在使其外周锥面60、61与嵌合部的内周锥面62抵接时,一对固定部件51、52的分离被限制,成为固定部件51、52和外螺丝部件53一体结合的状态。在内周锥面62的前端侧形成有固定部件51、52的前端接触的接触面64。另外,在外螺丝部件53上形成贯通底部(从前端53a到内部的接触面64)的贯通孔65,在该贯通孔65上插通有从动线29。
连结主体54制成大致角柱状,设置有从前端朝向内部所抽出的圆形的保持空间66。在保持空间66的前端侧形成有与外螺丝部件53的阳螺纹63螺合的阴螺纹67。在操作线的松弛量少时,在阳螺纹63和阴螺纹67螺合的位置,可进行松弛调节。保持空间66中,在比阴螺纹67更靠近基端侧(滑轮23侧)的位置形成有收容止脱部件55的收容部68。在连结主体54的基端侧形成有使牵引驱动线25插通的贯通孔69。
就止脱部件55而言,通过将球体从两侧削去,成为形成了端面55a、55b的形状。该球体的直径比收容部68的内径小,比贯通孔69大。另外,在止脱部件55上形成贯通两端55a、55b的贯通孔55c。贯通孔55c形成与牵引驱动线25的外径相吻合的内径。另外,贯通孔55c的端面55a侧比牵引驱动线25的外径大,以收容焊接部分SL。另外,止脱部件55的厚度(两端55a、55b间的距离)比收容部68的长度更短。
在从动线29、30推拉时,公知的是拉伸侧和推出侧的线的移动量产生差值,在推出侧从动线挠曲而产生松弛。止脱部件55通过在收容部68的内部移动来吸收从动线的松弛。另外,止脱部件55因为其外周为球面状,所以容易在收容部68的内部移动。
在连结装置27的组装时,首先,从牵引驱动线25侧进行。如图7所示,使牵引驱动线25的一端部25a通过连结主体54的贯通孔69之后,从连结主体54的前端侧拉出。将从连结主体54拉出的牵引驱动线25的端部25a插入止脱部件55的贯通孔55c。将端部25a在贯通孔55c内进行软钎焊,而使其与止脱部件55固接。将牵引驱动线25的一端所固接的止脱部件55插入连结主体54的收容部68。该止脱部件55不会从收容部68内抽出,因此,牵引驱动线25与连结主体54连结。
其次,从外螺丝部件53的贯通孔65拉出从动线29后,由一对固定部件51、52夹入从动线29的基端部。由一对固定部件51、52夹紧从动线29时,以两者不偏移的方式组合。另外,外周锥面60、61连续而形成圆筒形的外周面。将夹有从动线29的一对固定部件51、52插入外螺丝部件53的嵌合部内。由此,外周锥面60、61与内周锥面62抵接,保持一对固定部件51、52组合的状态。
成为经由一对固定部件51、52在从动线29的基端部固定有外螺丝部件53的状态。一对固定部件51、52经由具有凸状台阶部56a及凹状台阶部57a的夹紧槽56、57夹入从动线29,因此,在从动线29沿轴方向拉伸时,挂在凸状台阶部56a及凹状台阶部57a上。由此,能够防止从动线29从固定部件51、52在轴方向移动。
最后,在连结主体54的阴螺纹67上螺合外螺丝部件53的阳螺纹63,在连结主体54上固定外螺丝部件53。为了容易地进行外螺丝部件53的螺合,可以将外螺丝部件53的前端侧制成六角形而能够由扳手及钳子保持,或者形成用于由专用夹具保持的槽。组装后的连结装置27在连结主体54的内部能够收容一对固定部件51、52、外螺丝部件53、止脱部件55,且将牵引驱动线25和从动线29连结。连结装置27作为整体制成角柱状,在支承部件44上被固定。根据上下方向操作调节器21的操作,沿着支承部件44的移动路45移动。
连结装置28也与连结装置27同样,由夹入从动线30的基端部的一对固定部件、与一对固定部件嵌合来限制分离的外螺丝部件、与外螺丝部件螺合的连结主体、与牵引驱动线25的另一端部固接且收容于连结主体的止脱部件构成。各部件的构成及功能与连结装置27的功能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下面,参照图10A~图10D,对操作线的松弛调节进行说明。反复进行弯曲部15a、15b的弯曲动作时,成为操作线始终松弛的状态(与推出侧、拉伸侧没有关系>,弯曲部15a、15b的弯曲动作反应迟钝的情况存在。这时,作为内窥镜10的维修进行操作线的松弛调节。在进行操作线的松弛调节时,例如,拆下罩体20,在操作部12的内部进行存取。在操作线的松弛量少的情况下,通过将阳螺纹63和阴螺纹67螺合的位置(拧入量)变更来进行松弛调节。
在操作线的松弛量多的情况下,将相对于从动线29的一对固定部件51、52的安装位置进行变更。首先,将阳螺纹63和阴螺纹67的螺合解除,从连结主体54上拆下外螺丝部件53。接着,如图10A所示,将处于组合状态的一对固定部件51、52和外螺丝部件53进行相对的移动,从外螺丝部件53的嵌合部抽出一对固定部件51、52。这一对固定部件51、52的抽出例如使用钳子等工具、专用夹具。
从外螺丝部件53将一对固定部件51、52抽出时,如图10B所示,基于外螺丝部件53的限制被解除,彼此为可分离。如图10C所示,一对固定部件51、52将从动线29夹持的位置向插入部前端侧变更。另外,在图10C中,双点划线表示变更前的固定部件51、52的位置,实线表示变更后的固定部件51、52的位置。
将一对固定部件51、52自从动线29的两侧按压而使之组合为一体后,如图10D所示,插入外螺丝部件53的嵌合部。由此,一对固定部件51、52以不脱落的方式被保持在外螺丝部件53内。与上述的组装工序同样,使外螺丝部件53与连结主体54的阴螺纹63螺合。这时,通过改变阳螺纹63和阴螺纹67螺合的位置(拧入量),能够进行从动线的松弛量的微调节。
如上,从外螺丝部件53上拆下一对固定部件51、52之后,通过变更相对于从动线29的固定部件51、52的位置,能够容易地进行线的松弛调节。另外,在线的松弛调整时,不需要溶解从动线29的焊剂部分并拆下或者进行软钎焊,因此,调节时省时,不会浪费时间,另外也不产生作业偏差。另外,在组装工程及松弛调节中不进行软钎焊,因此,没有无铅焊接导致的接合强度低下的影响,并且,减少接合不合格品,提高成品率。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一对固定部件51、52的外周锥面60、61和外螺丝部件53的内周锥面62抵接,以楔的原理,使得一对固定部件51、52不会从外螺丝部件53抽出。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贯通一对固定部件和外螺丝部件的限制销,通过该限制销使一对固定部件不会从外螺丝部件抽出。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连结装置70由固定部件71、72、外螺丝部件73、限制销74、连结主体54、止脱部件55构成。另外,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附带同样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在固定部件71、72上形成有从前端到基端侧为同一径的外周面75、76。外螺丝部件73的嵌合部具有从基端到前端侧为同一直径的内周面77。该内周面77的直径与固定部件71、72的外径对应。固定部件71、7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夹紧槽56、57、凸部58及凹部59。外周面75、76在一对固定部件71、72沿轴方向及径方向进行彼此定位时,彼此形状连续。
一固定部件71及外螺丝部件73具有限制销74嵌合的嵌合孔78、79。嵌合孔78、79沿着固定部件71、外螺丝部件73的径方向形成。另外,外螺丝部件73在内周面77的前端侧形成接触面80,且形成从前端面73a向接触面80贯通的贯通孔81。接触面80在使一对固定部件71、72的外周面75、76与外螺丝部件73的内周面77嵌合时,接触固定部件71、72的前端,因此,限制固定部件71、72向插入部前端侧脱离。
下面,对从动线29的固定进行说明。首先,向外螺丝部件73的贯通孔81插通从动线29。其次,在由一对固定部件71、72夹持从动线29的基端部的状态下,将固定部件71、72插入外螺丝部件73的嵌合部内。
使嵌合孔78、79的位置对合后,插入限制销74,使外螺丝部件73和固定部件71贯通。一对固定部件71、72通过外周面75、76和内周面77的嵌合来限制径方向的位置,并且,通过接触面80来限制向插入部前端侧的脱离。另外,通过使限制销74贯通,限制固定部件71、72相对于外螺丝部件73向插入部基端侧的脱离。由此,成为一对固定部件71、72和外螺丝部件73结合的状态。
另外,在使外螺丝部件73的阳螺纹63与连结主体54的阴螺纹67螺合前的状态下,限制销74沿着嵌合孔78、79为可脱离。但是,如图11所示,在使外螺丝部件73的阳螺纹63与连结主体54的阴螺纹67螺合时,限制销74位于连结主体54的保持空间66内,因此,限制销74不会脱离。即,在连结装置70组装的状态,成为在从动线29的基端部使固定部件71、72、外螺丝部件73及限制销74始终固定的状态。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从连结主体54上拆下外螺丝部件73,能够容易地抽取限制销74。另外,抽取限制销74后,能够解除外螺丝部件73和一对固定部件71、72的结合。由此,在进行线的松弛调节时,能够简单地解除相对于从动线29的固定部件71、72及外螺丝部件73的固定,因此,能够减少调节作业的麻烦。另外,在上述例中,限制销74贯通一固定部件71及外螺丝部件73,但是,也可以不使固定部件71、72及外螺丝部件73全部贯通。在该情况下,限制销74需要配置于避让从动线29的位置。
在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中,一对固定部件中形成有:具有矩形状的凸状台阶部56a、矩形状的凹状台阶部57a的夹紧槽56、57;和与台阶部56a、57a连续的矩形状的凸部58、凹部59。代替此,例如,如图13及图14所示的一对固定部件86、87那样,也可以形成:具有曲面状的凸状台阶部88a、曲面状的凹状台阶部89a的夹紧槽88、89;及与凸状台阶部88a、凹状台阶部89a匹配的曲面状的凸部90、凹部91。如图14所示,在由一对固定部件86、87夹入从动线29时,具有曲面状的凸状台阶部88a、曲面状的凹状台阶部89a的夹紧槽88、89会与从动线29抵接,因此,不会接触矩形状的台阶部的角(边缘),能够由曲面夹入从动线29。由此,不会出现从动线29溃碎、或大的弯曲变形,能够在从动线29上固定固定部件86、87及外螺丝部件53,因此,能够延长从动线29的寿命。
在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一对固定部件96、97上形成有从夹紧槽56、57突出的多个突起98。由此,在一对固定部件96、97夹入从动线29时,突起98对从动线29进行按压,相对于从动线29能够可靠地固定固定部件96、97及外螺丝部件53。另外,在轴方向拉伸从动线29时,突起98挂有从动线29,因此,能够防止从动线29从固定部件96、97及外螺丝部件53脱离。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力传递机构使用滑轮、作为牵引驱动部件使用线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驱动力传递机构也可以使用链轮,作为牵引驱动部件也可以使用链条。该情况下,在链条的两端经由连结装置连结各从动线,链条推拉两根从动线。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具备上下方向驱动系、左右方向驱动系两种,但是,也可以仅有任一种。另外,在各驱动系设置有两个连结装置,但是,也可以省略任一个。另外,作为操作部件,除了操作调节器之外也可以是杆等。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一根牵引驱动线连结滑轮和一对连结装置之间,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也可以由两根牵引驱动线连结滑轮和一对连结装置之间。在该情况下,只要在滑轮上设置二条槽,在一条槽上缠卷安装一根牵引驱动线的一端,在另一条槽上缠卷安装另一根牵引驱动线的一端即可。另外,使用与操作装置的旋转操作连动旋转的一对臂,也可以在其上安装两根牵引驱动线,在这些上经由连结装置连结各从动线。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内窥镜进行说明,但是,在用肉眼直接观察观察部位的内窥镜(纤维镜)等中也可以适用。另外,在向观察部位插入的插入部的钳子通道上插通的处置器具通过线起立的处置器具起立装置中也可以适用。

Claims (18)

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发挥操作功能的操作部和插入观察部位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具备发挥观察功能的前端部、用于使该前端部的朝向变化的弯曲部、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
所述内窥镜具备:
方向操作部件,其安装于所述操作部;
牵引驱动部件,其与所述方向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移动;
操作线,其用于使所述弯曲部弯曲、且使所述前端部的朝向变化;
连结装置,为了根据所述方向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弯曲部弯曲,将所述操作线和所述牵引驱动部件连结,
并且,该连结装置具有:
A、一对固定部件,其将所述操作线从两侧夹持;
B、圆筒形的外螺丝部件,其具有收容在夹持所述操作线的状态下的所述一对固定部件的嵌合部、在外周面形成的阳螺纹;
C、连结主体,其连结所述牵引驱动部件,且形成有与所述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还包括:在所述操作部内所设置、且将所述方向操作部件的驱动力向所述牵引驱动部件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是与所述方向操作部件连动旋转的滑轮,
所述牵引驱动部件是卷缠于所述滑轮的牵引驱动线,
所述操作线是在所述驱动牵引线的两端经由所述连结装置连结了一端的两根从动线,该两根从动线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弯曲部上的对向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连结主体制成角筒形,且在形成有所述阴螺纹的部分的相反侧形成收容部,并在该收容部内收容有在所述牵引驱动线的一端所固定的止脱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操作部内所配置、且可滑动地支承所述连结装置的支承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各固定部件具备:
主体部,形成为大致半圆形;
夹紧槽,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所形成、且用于夹紧所述操作线;
彼此卡合的凹部和凸部的各一方,用于使所述各固定部件在所述嵌合部内没有相对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将所述夹紧槽以形成台阶的方式弯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凸部形成为沿着夹入所述线的方向突出的矩形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凸部形成为沿着夹入所述线的方向突出的曲面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夹紧槽上形成有多个突起。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各固定部件还具备: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所形成的外周锥面,并且该外周锥面按照从主体部插入所述嵌合部时的成为前头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而外径逐渐增加的方式倾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外螺丝部件的所述嵌合部形成有:与所述外周锥面匹配的且内径逐渐增加的内周锥面。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外螺丝部件具备:
接触面,承受在所述主体部插入所述嵌合部时的成为前头的前端部;
限制销,贯通所述一对固定部件的至少一方和所述外螺丝部件,用于防止所述一对固定部件从所述嵌合部抽出。
14.一种操作线连结装置,其将牵引驱动线和操作线连结,所述牵引驱动线卷缠于可旋转的滑轮,向所述操作线传递牵引力,
所述操作线连结装置具备:
一对固定部件,其将所述操作线从两侧夹持;
圆筒形的外螺丝部件,其具有收容在夹持所述操作线的状态下的所述一对固定部件的嵌合部和在外周面形成的阳螺纹;及
连结主体,其连结所述牵引驱动线,且形成有与所述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线连结装置,其中,
所述各固定部件具备:
主体部,形成为大致半圆形;
夹紧槽,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所形成、且用于夹紧所述操作线;及
彼此卡合的凹部和凸部的各一方,用于使所述各固定部件在所述嵌合部内没有相对滑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线连结装置,其中,
将所述夹紧槽以形成台阶的方式弯曲。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操作线连结装置,其中,
所述凸部形成为沿着夹入所述线的方向突出的矩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操作线连结装置,其中,
所述凸部形成为沿着夹入所述线的方向突出的曲面状。
CN201110035119.9A 2010-03-29 2011-01-30 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4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5504 2010-03-29
JP2010075504A JP5349388B2 (ja) 2010-03-29 2010-03-29 内視鏡の操作ワイヤ連結装置及び内視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807A CN102204807A (zh) 2011-10-05
CN102204807B true CN102204807B (zh) 2014-06-04

Family

ID=4469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511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4807B (zh) 2010-03-29 2011-01-30 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49388B2 (zh)
CN (1) CN1022048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0014A1 (ja) * 2013-11-27 2015-06-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挿入機器の操作機構、挿入機器
WO2015118705A1 (ja) * 2014-02-07 2015-08-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6382541B2 (ja) * 2014-03-18 2018-08-2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ワイヤ接合方法、調整部材、及び内視鏡用操作ワイヤ
JPWO2016006516A1 (ja) * 2014-07-07 2017-04-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ワイヤ保護シースの接続構造、連結部材、ワイヤ保護シース構造体、及びワイヤ保護シースの接続方法
JP6654396B2 (ja) * 2015-10-07 2020-02-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体
JP6539575B2 (ja) * 2015-12-02 2019-07-03 株式会社住田光学ガラス 内視鏡の湾曲操作装置
JP6747745B1 (ja) 2020-01-09 2020-08-26 リバーフィールド株式会社 スライダおよび術具
JP7412253B2 (ja) * 2020-04-02 2024-01-12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5461B2 (en) * 2002-07-05 2005-06-1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Bending control mechanism for endoscope
CN101491429A (zh) * 2008-01-22 2009-07-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1610724A (zh) * 2007-03-29 2009-12-2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多关节弯曲机构和具有多关节弯曲机构的多关节医疗器具
CN101637408A (zh) * 2008-07-28 2010-02-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724Y2 (zh) * 1987-04-01 1992-02-24
JP2535004Y2 (ja) * 1991-04-24 1997-05-0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014495B2 (ja) * 1991-06-14 2000-02-28 株式会社町田製作所 体腔内診断装置用操作ワイヤの連結構造
JPH09206276A (ja) * 1996-02-06 1997-08-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湾曲操作装置
JP4118402B2 (ja) * 1998-08-05 2008-07-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3290138A (ja) * 2002-03-29 2003-10-1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ワイヤの接続構造,及び内視鏡の湾曲操作ワイヤの接続構造
JP4267017B2 (ja) * 2006-10-05 2009-05-27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5461B2 (en) * 2002-07-05 2005-06-1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Bending control mechanism for endoscope
CN101610724A (zh) * 2007-03-29 2009-12-2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多关节弯曲机构和具有多关节弯曲机构的多关节医疗器具
CN101491429A (zh) * 2008-01-22 2009-07-2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
CN101637408A (zh) * 2008-07-28 2010-02-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90138A 2003.10.14
JP特开平4-367643A 1992.12.18
JP特开平9-206276A 1997.08.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807A (zh) 2011-10-05
JP2011206187A (ja) 2011-10-20
JP5349388B2 (ja)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4807B (zh) 操作线连结装置及内窥镜
US10278568B2 (en) Endoscope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8343034B2 (en) Electric medical instrument fitting which is attached to a medical instrument holding device
US9829697B2 (en) Stereo endoscope system
CN103826527B (zh) 一次性内窥镜
US6142932A (en) Front end structure of stereoscopic endoscope including an elongated lens
CN102188220A (zh) 操作线束连结装置及内窥镜
US10051166B2 (en) Light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light to optical scopes
WO2010134913A1 (en) Endoscope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7073723A (zh) 机械手和机械手系统
CN104883991A (zh) 柔性主从式机器人内窥镜检查系统
JP2007236550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4812289A (zh) 内窥镜装置
AU2009251546A1 (en) Articulated device with visualization system
US20080097161A1 (en) Semi-Flexible Electronic Laryngoscope Bendable Upwardly and Downwardly
JP5047689B2 (ja) 電動湾曲内視鏡
CN105492948B (zh) 内窥镜用光连接器
WO2013061804A1 (ja) 立体視内視鏡装置
JP5086661B2 (ja) 内視鏡アダプタ光学系及び内視鏡
KR101516318B1 (ko) 광효율을 개선한 내시경용 광원 모듈
EP2385409A1 (de) Optisches System mit einer Verbindungsbrücke
US6149582A (en) Front end structure of stereoscopic endoscope
JPH08131455A (ja) 手術用顕微鏡
KR100868276B1 (ko) 현미경용 멀티 미디어 영상 카메라 장치
KR101670241B1 (ko) 레이저 경성 내시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