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750A -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750A
CN102204750A CN2011100605246A CN201110060524A CN102204750A CN 102204750 A CN102204750 A CN 102204750A CN 2011100605246 A CN2011100605246 A CN 2011100605246A CN 201110060524 A CN201110060524 A CN 201110060524A CN 102204750 A CN102204750 A CN 102204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ontainer
mentioned
main part
bottom member
rising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05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4750B (zh
Inventor
小林悠
三浦育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4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能够确保在外容器本体的主体部的端部上插入内容器时两者间不易接触的空隙。在形成为直管状的外容器本体(15)的主体部(14)的端部(18),以内筒口部(3)为头端且使中心轴线(11)一致地将内容器(1)插入于外容器本体(15)。将内筒口部(3)与外筒口部(12)嵌合。之后将主体部(14)的端部(18)侧外嵌于在周缘立起部(19)的端部(18)侧形成的第一缩径圆筒部(22)。由于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未被缩径而完全开口,因此能够降低表面接触到端部(18)的几率而将内容器(1)插入组装于外容器本体(15)。

Description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便携式保温瓶、暖瓶、广口保温瓶等使用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的真空绝热容器,将金属制的内容器与外容器通过各口部接合成一体而构成双层壁结构,作为不需要用于覆盖外容器底部的罩部件的真空绝热容器,在外容器的主体部作为与外容器的主体部连接的外装体而形成板状的底部构件,该底部构件具有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真空排气后被密封的真空排气孔,并且在外容器的主体端部与底部构件端部且在向外侧露出的一侧的端部位置上将上述外容器的主体部与底部构件接合。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将底部构件的周缘侧向上弯曲形成周缘立起部,该周缘立起部的上端侧与外容器的主体部的下端部侧嵌合而接合,并且以周缘立起部的外表面与外筒的主体部成为大致同一面的方式将该周缘立起部外嵌于外筒主体部的缩径筒部,以此提高容器的外观性,并且进行全洗时指尖不会钩挂容器等而能够提高全洗便利性,而且无需担心由于浸水而导致腐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6729号公报
一般为了提高真空绝热器的绝热性能,作为防辐射对策而在内容器外表面镀覆辐射率小的金属或卷绕辐射率小的金属箔。因此,在这种双层结构的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工序中,由于内容器与外容器的主体部间隔比较窄,所以事先在内容器单体镀覆金属或卷绕金属箔,然后将内容器从外容器本体的底部开口插入,把内容器的口部与外容器的口部接合,之后在外容器本体的底部开口上外嵌底部构件,从而进行接合,内容器、外容器本体、底部构件成为一体,利用真空排气孔对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进行真空排气,最后用蜡材等密封真空排气孔。
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在外容器本体的端部上,借助台阶部而朝向缩小外容器本体的直径的方向形成缩径筒部,因此将镀覆金属或卷绕有金属箔的内容器从外容器本体的底部开口插入而嵌合时,可能会在外容器本体的端部拉挂设于内容器的外表面的镀覆金属或金属箔,进而由于其损伤而导致绝热性能降低。
因此,为了防止内容器的镀覆金属或金属箔不被拉挂,需要增大外容器本体的底部开口的直径,进而增大外容器的直径,所以在使真空绝热容器小型化方面会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在外容器的主体部上与外容器的主体部连接地形成底部构件,并且将外容器的主体部的端部与在底部构件的周缘以与外容器的主体部的端部侧对置的方式立起的周缘立起部接合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能够确保在将内容器插入于外容器本体的主体部的端部时两者之间不易接触的间隙。另外,还需使周缘立起部的外表面与外筒本体的主体部部成为大致同一面。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具有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排成真空的双层壁结构,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主体部连接地形成底部构件,并且在上述底部构件的周缘设置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对置的周缘立起部,该周缘立起部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接合,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周缘立起部的端部侧形成缩径筒部,并且将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外嵌于该缩径筒部而进行密封。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基础上,在上述周缘立起部借助台阶部形成上述缩径筒部,并且主体部的端部卡定于上述台阶部。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基础上,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由上述周缘立起部的最大直径与上述外容器的主体部的直径大致相同的构件构成。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基础上,上述底部构件由穿设有被封住的真空排气孔的构件构成。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接合内容器与外容器的各口部并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排成真空的双层壁结构,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主体部连接地形成底部构件,并且在上述底部构件的周缘设置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对置的周缘立起部,将该周缘立起部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接合,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形成为直管状的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以上述口部为头端而插入内容器,将上述口部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口部嵌合,之后将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外嵌于在上述周缘立起部的端部侧形成的缩径筒部。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在底部构件的缩径筒部上外嵌并密封外容器本体的主体部的端部侧,从而与在外容器本体的主体部的端部侧外嵌底部构件的情形相比,能够尽可能地增大主体部的端部的开口,能够避免损伤外表面地从外容器本体的端部侧插入内容器。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通过在上述台阶部卡定上述主体部的端部,能够准确地相对于外容器本体进行底部构件的定位等。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底部构件的最大直径与外容器本体的端部的直径大致相同,因此,不会在两构件的边界产生阶梯差。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在底部构件上穿设有真空密封孔,因此能够将该底部构件与外容器接合而作为外装体使用。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通过在未缩径且形成为直管状的主体部的端部以口部为头端插入内容器,从而外容器的本体的端部完全开口,因此,能降低表面接触到端部的几率而将内容器插入于外容器并接合两者的口部,并且能够将底部构件接合到外容器的本体的端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工序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二工序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三工序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标记说明:
1:内容器;2:外容器;14:主体部;16:底部构件;18:端部;19:周缘立起部;21:第一台阶部;22:第一缩径圆筒部;25:真空排气用孔;A:外周直径;B:外周直径(最大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另外,以下所说明的所有结构不一定是本发明的必要条件。
图1~图4表示实施例1,如图1所示,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具备分别由不锈钢铁板制成的内容器1以及以覆盖该内容器1的外侧的方式配置的外容器2。内容器1包括:内容器本体6,其形成为连设直管状的主体部5的形状,该主体部5借助在上端的内筒口部3的下端以越向下方越宽的形状倾斜的肩部4而向下方延伸;底部构件7,其堵塞并接合主体部5的下端开口,并且内容器1的外侧表面设有镀覆金属8或金属箔。而且,在内容器1与外容器2之间形成有真空绝热层9,且在内容器1的内部形成有积存茶、饮料或水等液体的积存空间10,并且在内筒口部3设有塞(未图示)。
上述外容器2包括:外容器本体15,其以内容器1和中心轴线11同轴状的方式被安装,并且形成为连设直管状的主体部14的形状,该主体部14借助在上端的外筒口部12的下端以越向下方越宽的形状倾斜的肩部13向下方延伸;板状的底部构件16,其堵塞并接合主体部14的下端开口。
上述直管状的主体部14与中心轴线11同轴且具有相同直径,其外周直径示为A,内周直径示为B,主体部5的外周直径C比主体部14的内周直径B形成得小。(A>B>C)
外容器2的底部构件16形成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外装,其包括:圆板17,该圆板17以中心轴线11为中心;短圆筒状的周缘立起部19,该周缘立起部19从该圆板17的周缘以与主体部14下端开口处的外容器主体15的端部18、即主体部14的端部18侧对置的方式立起。该周缘立起部19包括:与圆板17侧直接连结且与该圆板17直径相同的短圆筒部20、借助第一台阶部21与该短圆筒部20的顶端连接设置的第一缩径圆筒部22、借助第二台阶部23与该第一缩径圆筒部22的顶端连接设置第二缩径圆筒部24。而且,短圆筒部20的外周直径D为底部构件16的最大直径,该外周直径D与主体部14的外周直径A大致相同(
Figure BSA00000451265400051
Figure BSA00000451265400052
)、第一缩径圆筒部22的外周直径E与主体部14的内周直径B大致相同(
Figure BSA00000451265400053
)、第二缩径圆筒部24的外周直径F比第一缩径圆筒部22的外周直径E形成得小、第二缩径圆筒部24的内周直径G比主体部5的外周直径C形成得大(C<G<F<E<D)。
另外,圆板17的大致中心轴线11上形成有真空排气用孔25,并且该真空排气用孔25被蜡材26密封。另外,标记28是将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与第一台阶部21之间焊接而密封的接合部。
其次,参照图2~图4说明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方法。如图2的第一工序所示,内容器1预先将内容器本体6与底部构件7连接成一体,并且在该内容器12的表面设置镀覆金属8或金属箔。然后,将内容器1与外容器本体15配置在中心轴线11上,以内筒口部3为前端,朝向外筒口部12将内容器1从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的下端开口插入于主体部14,使内筒口部3与外筒口部12嵌合。在该插入时,避免内容器1与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接触,以避免损伤内容器1的主体部5等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的镀覆金属8或金属箔。
接着,如图3的第二工序所示,将已嵌合的外筒口部12与内筒口部3焊接而密封,并且在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上安装底部构件16。进行该安装时,将该底部构件16与外容器本体15配置在中心轴线11上,然后在使周缘立起部19与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对置的状态下,将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侧外嵌于周缘立起部19。进行该外嵌时,首先将第二缩径圆筒部24松动嵌合于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内,进而将底部构件16插入于外容体本体15中,从而将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外嵌于第一缩径圆筒部22,并且将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卡定并定位于第一台阶部21。然后,从外侧将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与第一台阶部21之间焊接并通过接合部28进行密封。
接着,如图4的第三工序所示,使真空排气用孔25朝上并将已成为一体的内容器1、外容器2容置于真空加热炉29中,并且在该真空排气用孔25的上方配置蜡材26。然后,借助真空排气用孔25对内容器1与外容器2之间进行真空排气,同时进行加热,从而蜡材26融化将真空排气用孔25密封,将内容器1与外容器2之间保持成真空。之后,从真空加热炉29中取出已将成为一体的内容器1与外容器2之间排成真空的真空绝热容器。
因此,以绝热状态容置从内筒口部3注入到积存空间10的茶水、饮料等液体。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真空绝热容器具有将内容器1与外容器2之间排成真空的双层壁结构,底部构件16与外容器本体15的主体部14连接地形成,并且在底部构件16的周缘设置与主体部14的端部18侧对置的周缘立起部19,该周缘立起部19与主体部14的端部18侧接合,在周缘立起部19的端部18侧形成第一缩径圆筒部22,并且将主体部14的端部18外嵌于该第一缩径圆筒部22,通过焊接而进行密封。由此,由于底部构件16与外容器2接合,因而例如水不会浸入外容器本体15与底部构件16之间,因此对于空间腐蚀的耐腐蚀性提高。另外,以往作为底部构件16而接合仅压入嵌合后的底罩,因而不会脱落。另外,没有在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上朝向减小外容器2的直径的方向形成台阶部,因此,即使减小外容器2的内周直径B,也能够不损伤在内容器1的外表面施加的镀覆金属8或金属箔而将内容器1与外容器2嵌合,能够避免绝热性能降低。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周缘立起部19的端部18侧借助第一台阶部21而形成第一缩径圆筒部22、并且在第一台阶部21上卡定主体部14的端部18,从而避免底部构件16的塞入过量或塞入不足,能够将外容器2与底部构件16稳定地嵌合在一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第一台阶部21,该底部构件16的强度以及真空绝热容器的耐冲击性提高。
而且,周缘立起部19的最大直径即直径D与外容器2的主体部14的直径A大致相同,从而能够制造使外容器2的直径A接近内容器1的直径C的小型真空绝热容器。另外,由于底部构件16的最大直径D与主体部14的端部18的直径A大致相同,所以两构件的边界处不会产生阶梯差,并且由于两构件被接合,因而两构件的边界处不会存留污垢,易于维护。另外,由于金属的切面没有露出,所以将容器拿在手中时,手指或指甲不会被金属切面剐到,不会感到疼痛或不快。
而且,由于底部构件16上穿设有被密封的真空排气用孔25,从而能够将底部构件16与外容器2接合而作为外装体使用,由于不需要覆盖底部构件16的底罩,因而构件数量减少,能够廉价地制造真空绝热容器。
而且,就实施例1的底部构件而言,在短圆筒部20连接设置第一缩径圆筒部22,在该第一缩径圆筒部22连接设置第二缩径圆筒部24,制造时将第二缩径圆筒部24暂时松动地插入在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侧的开口,进而将底部构件16插入于外容器本体15,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外嵌于第一缩径圆筒部22。
另外,在形成为直管状的外容器本体15的主体部14的端部18,以内筒口部3为头端并且使中心轴线11大致一致地将内容器1插入于外容器本体15,使内筒口部3与外容器本体15的外筒口部12嵌合后,将主体部14的端部18侧外嵌于在周缘立起部19的端部18侧形成的第一缩径圆筒部22,从而不缩小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的直径而将外容器本体15完全开口,能够降低表面接触到端部18的几率而将内容器1插入组装于外容器本体15。
图5表示实施例2,对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内容。实施例2中,在底部构件的短圆筒部20连接设置第一缩径圆筒部22,而且制造时通过将底部构件16插入于外容器本体15而将外容器本体15的端部18外嵌于第一缩径圆筒部22。
以上的缩径圆筒部仅为第一缩径圆筒部22,但是可以取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能够用于多种用途。

Claims (5)

1.一种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具有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排成真空的双层壁结构,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主体部连接地形成底部构件,并且在上述底部构件的周缘设置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对置的周缘立起部,将该周缘立起部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接合,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周缘立起部的端部侧形成缩径筒部,并且在该缩径筒部外嵌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而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周缘立起部经台阶部而形成上述缩径筒部,并且主体部的端部卡定在上述台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由上述周缘立起部的最大直径与上述外容器的主体部的直径大致相同的构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部构件由穿设有被封住的真空排气孔的构件构成。
5.一种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接合内容器与外容器的各口部并将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排成真空的双层壁结构,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主体部连接地形成底部构件,并且在上述底部构件的周缘设置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对置的周缘立起部,将该周缘立起部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接合,该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形成为直管状的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上以上述口部为头端而将内容器插入,使上述口部与上述外容器的本体的口部嵌合,之后将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侧外嵌于在上述周缘立起部的端部侧形成的缩径筒部。
CN201110060524.6A 2010-03-30 2011-03-10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204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9133A JP5099607B2 (ja) 2010-03-30 2010-03-30 金属製真空断熱容器
JP2010-079133 2010-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750A true CN102204750A (zh) 2011-10-05
CN102204750B CN102204750B (zh) 2014-12-24

Family

ID=44694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0524.6A Active CN102204750B (zh) 2010-03-30 2011-03-10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99607B2 (zh)
CN (1) CN10220475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9960A (zh) * 2017-07-01 2017-11-07 佛山市铠斯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寿命长的真空保温瓶的方法及其真空保温瓶
CN111417330A (zh) * 2017-07-07 2020-07-14 概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真空绝热制品的接合构造
CN113353465A (zh) * 2016-03-14 2021-09-07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绝热容器和形成绝热容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0409B2 (ja) * 2014-03-31 2018-01-1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太陽熱集熱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5215218B (zh) * 2015-08-12 2017-11-24 膳魔师(江苏)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瓶内外管及外管底压入治具及压入方法
JP6792540B2 (ja) * 2017-11-13 2020-11-25 象印マホービン株式会社 二重壁容器
JP7179572B2 (ja) * 2018-10-16 2022-11-29 三恵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断熱二重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79577B2 (ja) * 2018-10-24 2022-11-29 三恵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断熱二重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0740U (ja) * 1981-12-26 1983-07-08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金属製魔法瓶
CN2049486U (zh) * 1989-05-13 1989-12-20 陈子彬 一种杯式保温旅行壶
GB2267145A (en) * 1992-05-22 1993-11-24 Thermos Ltd Vacuum flask
CN1091942A (zh) * 1992-12-24 1994-09-14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金属真空双壁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225212Y (zh) * 1994-09-02 1996-04-24 陈增国 一种不锈钢保温瓶胆
JP2000316729A (ja) * 1999-05-14 2000-11-21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ステンレスボトル
DE102004015548A1 (de) * 2004-03-30 2005-10-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Isoliergefäss
CN101056569A (zh) * 2005-03-28 2007-10-17 膳魔师株式会社 隔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0740U (ja) * 1981-12-26 1983-07-08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金属製魔法瓶
CN2049486U (zh) * 1989-05-13 1989-12-20 陈子彬 一种杯式保温旅行壶
GB2267145A (en) * 1992-05-22 1993-11-24 Thermos Ltd Vacuum flask
CN1091942A (zh) * 1992-12-24 1994-09-14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金属真空双壁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225212Y (zh) * 1994-09-02 1996-04-24 陈增国 一种不锈钢保温瓶胆
JP2000316729A (ja) * 1999-05-14 2000-11-21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ステンレスボトル
DE102004015548A1 (de) * 2004-03-30 2005-10-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Isoliergefäss
CN101056569A (zh) * 2005-03-28 2007-10-17 膳魔师株式会社 隔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3465A (zh) * 2016-03-14 2021-09-07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绝热容器和形成绝热容器的方法
CN113353465B (zh) * 2016-03-14 2022-08-30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绝热容器和形成绝热容器的方法
CN107319960A (zh) * 2017-07-01 2017-11-07 佛山市铠斯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寿命长的真空保温瓶的方法及其真空保温瓶
CN111417330A (zh) * 2017-07-07 2020-07-14 概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真空绝热制品的接合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750B (zh) 2014-12-24
JP2011206408A (ja) 2011-10-20
JP5099607B2 (ja)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4750A (zh) 金属制真空绝热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200008624A1 (en)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Container
JP2013220173A (ja) 蓋付容器
KR20220002473U (ko) 휜 목형 보온컵
CN20413324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及具有它的烹饪器具
CN204253891U (zh) 放料阀和反应器
CN205181081U (zh) 压力锅浮子导气结构和压力锅
CN205410920U (zh) 锅具半玻璃盖
CN102589130A (zh) 一种底盘换热管紧固结构及水箱和热泵热水器
CN205612272U (zh) 烹饪器具
CN206371869U (zh) 电热水壶
CN20724244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外置弹簧泡沫泵
CN211155221U (zh) 一种咖啡壶底座
JP7438647B2 (ja) 携帯用魔法瓶の製造方法
CN212268124U (zh) 一种保温器皿
CN207341612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0711621U (zh) 用于炼钢的防护铝芯复合脱氧剂
CN106314984B (zh) 一种简易小酒盖
CN212007554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防脱胶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0902590U (zh) 新型低压锅结构
CN106742675A (zh) 一种无圈的圆罐结构
CN202984637U (zh) 一种低压铸造整体密封炉
CN205885240U (zh) 一种均热式内胆和烹饪器具
CN201232025Y (zh) 一种充装浓硫酸的装置
CN203195424U (zh) 一种真空电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MOSH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4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410

Address after: 215331 No. 55, Jinyang Road, East Industrial Zone, Ku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Kunshan

Applicant after: Housewar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31 No. 55, Jinyang Road, East Industrial Zone, Ku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Kunshan

Applicant before: Housewares Co. Ltd.

Co-applicant before: Thermos K.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