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284B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284B
CN102204284B CN2009801433055A CN200980143305A CN102204284B CN 102204284 B CN102204284 B CN 102204284B CN 2009801433055 A CN2009801433055 A CN 2009801433055A CN 200980143305 A CN200980143305 A CN 200980143305A CN 102204284 B CN102204284 B CN 102204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wireless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conversation
rel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33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4284A (zh
Inventor
福泽祥二
田中芳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om Inc
Original Assignee
Ico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om Inc filed Critical Ico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04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4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04W76/36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for reassigning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在无线终端与其他无线终端进行通信时,选择通过通信线路连接的多个中继器中的一个。中继机具有:信息获取部,该信息获取部获取其他中继器的通话中信息、识别信息以及呼叫信息;呼叫判断部,当在通话中获取了呼叫信息时,该呼叫判断部判断在目标中是否存在与本机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以及信息添加部,在存在的情况下在与本机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中添加识别信息和呼叫信息。无线终端具有:信息分析部,当通信信息中存在呼叫信息时分析呼叫信息的目标地中是否存在本装置;优先比较部,当呼叫信息的目标中存在本装置时判断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以及信道变更部,当呼叫信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时将信道变更为呼叫信息的其他中继器信道。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经由多个中继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中继装置通过其通话信道任意的无线终端装置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话情况下的控制过程。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终端装置飞跃性的增加,中继器等中继装置进行中继的通信量也日趋增加。因此,提出了如下的分散型的集群(トランクング)无线通信系统,即:在无线终端装置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时,选择通过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在这样的集群无线通信系统中,各个无线终端装置向中继器的信道发出呼叫而与目标无线终端装置之间形成通话路径。中继器通过作为无线信号单位的帧向区域内的无线终端装置发出表示当前信道是处于通话中还是处于空闲的信息的通知。关于集群无线通信系统,以往已经提出过一些方案。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集群无线通信系统(集群无线系统)的分配器作为多个无线终端装置的管理中心而发挥功能。根据专利文献1,当分配器登录到基站中时,基站经由分配器对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话进行中继,因此,分配器能够进行针对各个无线终端装置的同时播报通信,而且,能够分配其他无线终端装置以取代发生了故障的无线终端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64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在企业或公共团体中,组织及其指示系统是有层次的,因此在日常中,大多为这样的状况,即:从上位层级的无线终端装置向下位层级的多个无 线终端装置发出呼叫而进行通话或同时播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例如在下位层级的两个以上的无线终端装置之间利用中继器的通话信道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上位层级的其他无线终端装置无法利用其他的通话信道来呼叫该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以进行通话或同时播报。并且,在不具有专用控制信道的集群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无线终端基于来自其所预先注册的本地中继器的下行链路信号中的信息而搬移通话信道,在通过本地中继器以外的通话信道正在进行通话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对其他呼叫做出响应,因此,特别是在发出了优先级高的呼叫的情况下,将错过重要的联系事项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它们能够在两个以上的无线终端装置之间正在利用中继装置的信道进行通话的情况下,利用其他信道进行针对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通话及同时播报。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终端装置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时选择通过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的一个,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中继装置分别包括:信息获取单元,该信息获取单元从所述通信线路中获取表示其他中继装置是否处于通话中的信息、以及在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情况下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该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和表示有无来自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呼叫的呼叫信息;呼叫判断单元,在本装置与任意无线终端装置处于通话中时,当由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了表示呼叫的呼叫信息时,该呼叫判断单元判断在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以及信息添加单元,在所述呼叫判断单元判断为在所述目标中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该信息添加单元在向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发送的通信信息中添加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呼叫信息, 
与选择所涉及到的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包括:信息分析单元,在从该中继装置接收的通信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呼叫信息的情况下,该信息 分析单元分析在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本装置;优先级比较单元,当所述信息分析单元分析为所述目标中包含有本装置时,该优先级比较单元比较并判断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以及信道变更单元,当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判断为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时,该信道变更单元将信道变更为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的信道。 
在第1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包含的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比较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此外,例如特征在于,由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比较出的优先级的信息被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单元中。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在无线终端装置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时从通过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的选择一个中继装置,该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中继装置分别执行以下处理:从所述通信线路中获取表示其他中继装置是否处于通话中的信息、以及在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情况下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该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和表示有无来自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呼叫的呼叫信息;在本装置与任意无线终端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情况下,当获取了表示呼叫的呼叫信息时,判断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以及在判断为在所述目标中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的情况下,在向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发送的通信信息中添加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呼叫信息, 
与选择所涉及到的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执行以下处理:在从该中继装置接收的通信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呼叫信息的情况下,分析在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本装置;当分析为所述目标中包含有本装置时,比较并判断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比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高;以及当判断为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时,变更为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中的信道。 
在第2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中,例如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包含 的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比较所述呼叫信息中的优先级是否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此外,例如特征在于,比较出的优先级的信息被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单元中。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第3方面的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是在无线终端装置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时,从通过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选择出的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获取单元,该信息获取单元从所述通信线路中获取表示其他中继装置是否处于通话中的信息、以及在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情况下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该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和表示有无来自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呼叫的呼叫信息;呼叫判断单元,在本装置与任意无线终端装置处于通话中时,当由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了表示呼叫的呼叫信息时,该呼叫判断单元判断在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以及信息添加单元,在所述呼叫判断单元判断为在所述目标中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该信息添加单元在向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发送的通信信息中添加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呼叫信息。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的无线终端装置,选择通过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的一个来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该无线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信息分析单元,在从所选择的中继装置接收的通信信息中包含有与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该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表示有无来自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呼叫的呼叫信息的情况下,该信息分析单元分析在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本装置;优先级比较单元,当所述信息分析单元分析为所述目标目的地中包含有本装置时,该优先级比较单元比较并判断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以及信道变更单元,当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判断为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时,该信道变更单元将信道变更为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的信道。 
在第4方面的无线终端装置中,例如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根据所述通信信息中包含的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 别信息,比较所述呼叫信息中的优先级是否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 
此外,例如特征在于,由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比较出的优先级的信息被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单元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两个以上的无线终端装置之间正在利用中继装置的信道进行通话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其他信道进行针对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通话及同时播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无线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中继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发送到图1的通信线路中的同步信号以及被分配给与该同步信号接续的各中继器的时隙的示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无线终端装置与中继器之间进行收发的通信帧的格式的示图。 
图6是表示各中继器的动作的图3的CPU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无线终端装置的动作的图2的CPU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TA~TH无线终端装置 
1111~111n中继器 
115系统总线(通信线路) 
20、40控制器 
21、41 CPU 
23、43 RA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站点100中,多个(例如最 多30台)中继器1111~111n经由通信线路115而连接。多个中继器1111~111n分别被分配有各自固有的中继用信道,承担同一通信区域的中继处理。通过通信线路115连接的多个中继器1111~111n构成一个中继器系统(中继系统)130。即,由中继器系统130构成具有信道数为n(n为中继器的台数)的一个通信区域。并且,由多个中继器1111~111n构成的中继器系统130经由IP连接线等通信线路116与服务器104连接。由于通常将通信线路115称为“系统总线”,在以下说明中,将通信线路115称为系统总线。 
服务器104可通过远程操作对多个中继器1111~111n进行各种设定。各个中继器1111~111n由中继单元和控制单元构成。此外,经由系统总线115交换并共有涉及各个中继器1111~111n的信息(例如是否处于中继中)。各个中继器1111~111n被预先设定了在哪个时隙输出数据。因此,各个中继器1111~111n向预先设定的时隙输出数据。 
将多个中继器1111~111n中的一台设定为“主中继器”。以下,以图1所示的中继器1111~111n中的中继器1111为主中继器来进行说明。主中继器向系统总线发送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用于获取包含本装置在内的中继器1111~111n的同步。 
无线终端装置TA~TH将中继器1111~111n中的任意一台中继器注册为本地中继器。无线终端装置TA~TH在等待接收状态下,接收本地中继器的下行链路信号。无线终端装置TA~TH获取插入到本地中继器的下行链路信号中的空闲信道信息,将信道频率搬移到该空闲信道,进行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的通话。并且,当通话结束时,使信道频率恢复到本地中继器的信道频率,从而返回到等待接收状态。在图1中,无线终端装置TA~TD将中继器1111作为本地中继器,无线终端装置TE和TF将中继器1112作为本地中继器,无线终端装置TG和TH将中继器1113作为本地中继器。 
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如下这样的分散型的集群系统:无线终端装置TA~TH共用多个中继器1111~111n,从其中适当选择至少一个中继器以用于中继。分散型集群系统不具有控制用的专用信道,所有的信道既是控制信道又是通话信道。作为例子,假设无线终端装置TA与在相同的本地中继器中注册的其他无线终端装置TB~TD进行通话。在此情况下,无线终端装置TA获取下行链路信号中包含的、表示所能进行通话的信道的信道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道信息判断能进行通话的信道,选择判断为能够进行通话的信道中的一个信道(例 如中继器1113的信道),使自己的信道频率搬移到所选择的信道,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信号来自作为无线终端装置TA的本地中继器的中继器1111。 
进而,无线终端装置TA向该信道(中继器1113)发送通话许可请求,通过提供该信道的中继器1113接收意味着许可通话的响应并确立链路。作为通话目标的无线终端装置TB~TD接收从本地中继器1111发送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指示搬移到无线终端装置TA已确立链路的通话信道(中继器1113的信道),并将信道频率变更为所指示的信道用频率,与无线终端装置TA进行通信。即,对于把中继器1111注册为本地中继器的无线终端装置TA~TD而言中继器1111作为控制信道工作,而对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TE~TH而言中继器1111作为通话信道工作。此处,无线终端装置TA~TD之间的通话包括:在所有无线终端装置TA~TD内的组通话;对组的单位进行进一步细化后的组通话,例如在由无线终端装置TA和TB构成的小组内的组通话;或者,将一台无线终端装置作为对象的个体呼叫(称作“Individual Call”)等。 
接着,对各个无线终端装置TA~TH和各个中继器1111~111n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图1的无线终端装置TA~TH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图1的中继器1111~111n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从主中继器1111向系统总线115发送的同步信号以及被分配给与同步信号接续的各中继器的时隙的示图。图5(A)、(B)是表示中继器与无线终端装置之间收发的通信帧的格式的示图。通信帧由头部和数据部构成。头部和数据部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如图2所示,无线终端装置TA~TH具有作为信号类模块的以下部分:天线ANTSR、收发切换部11、发送部12、基带处理部13、A/D转换部14、扩音器15、接收部16、基带处理部17、D/A转换部18以及扬声器19。此外,无线终端装置TA~TH具有作为控制类模块的以下部分:控制器20、计时部25、显示部26以及操作部27。而且,控制器20具有CPU(中央运算单元)21、I/O(输入输出部)22、RAM(可读写存储器)23、ROM(只读存储器)24以及将它们互相连接的内部总线。 
由CPU 21控制无线终端装置TA~TH中的信号类模块。CPU 21执行存储在ROM 24中的控制程序以控制所有无线终端装置,对经由I/O 22从操作部27输入的指令、数据以及从基带处理部17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暂存于RAM 23中。此外,CPU 21根据需要将所存储的指令、数据显示于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26。此外,CPU 21将从计时部25得到的当前时刻显示到显示部26。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20也可以为以下结构:可装卸地安装有记录了无线终端装置固有的识别信息的闪存器等可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卡。 
接着,关于信号类模块,收发切换部11的输入端与天线ANTSR连接,输出端根据CPU 21的控制而择一地连接于发送部12或接收部16。在未通过操作部27执行发送操作时,该无线终端装置处于接收(等待接收)模式,收发切换部11的输出端与接收部16连接。另一方面,当通过操作部27进行了发送操作时,该无线终端装置处于发送模式,收发切换部11的输出端与发送部12连接。 
当无线终端装置TA~TH处于发送模式时,扩音器15将用户的语音输入转换成模拟语音信号而输出到A/D转换部14。 
A/D转换部14将来自扩音器15的模拟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语音信号并输出到基带处理部13。 
基带处理部13基于来自A/D转换部14的数字语音信号、或者基于存储在控制器20的RAM 23中的数据,生成预定格式的通信帧(基带信号)并输出到发送部12。 
发送部12使用来自基带处理部13的通信帧对载波进行调制,经由收发切换部11和天线ANTSR发送给处于中继工作中的中继器。发送部12的调制方式使用GMSK(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或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频移键控)等。 
在无线终端装置TA~TH处于接收模式的情况下,收发切换部11连接天线ANTSR与接收部16。接收部16经由天线ANTSR接收来自中继器1111~111n的无线信号。接收部16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在进行解调处理等信号处理后将该解调信号输出至基带处理部17。 
基带处理部17从由接收部16输出的解调信号中提取通信帧。而且,向CPU 21输出所提取的通信帧的头部H的信息。CPU 21对头部H的信息进行分析,在该接收信号的发送目的地为本站的情况下,将数据部D中包含的语音信号的数据输出至D/A转换部18,将数据部D中包含的语音信号以外的数据暂存在RAM 23中,并且根据需要显示于显示部26。D/A转换部18将来自基 带处理部17的语音信号从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通过扬声器19播放。 
如图3所示,中继器1111~111n具有作为信号类模块的以下部分:发送专用天线ANTS、发送部32、基带处理部33、接收专用天线ANTR、接收部36、基带处理部37、输入部6、输出部7、网络I/F(接口)8。此外,各个中继器具有作为控制类模块的以下部分:控制器40、计时部45、显示部46、操作部47。而且,控制器40具有CPU(中央运算单元)41、I/O(输入输出部)42、RAM(可读写存储器)43、ROM(只读存储器)44以及将它们互相连接的内部总线(未图示)。此外,ROM 44存储CPU 41进行通常工作以及主中继器发生故障而不再向系统总线115上输出同步信号情况下的应对程序。 
此外,中继器1111~111n具有总线I/F(接口)9,该总线I/F(接口)9用于将本装置的信息输出到后述的系统总线115、并从系统总线115获取来自其他中继器的信息。此外,在ROM 44中,预先登记有直至判断为本中继器作为主中继器而工作之前所经过时间的基准值。 
中继器1111~111n(例如中继器1111)对从发送源的无线终端装置(例如无线终端装置TA)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或波形处理等信号处理后向发送目的地的无线终端装置(例如无线终端装置TB)发送,因此具有基本上与图2所示的无线终端装置TA~TH同样的结构。因此,关于与图2所示的无线终端装置TA~TH的结构要素基本相同的结构要素,由于重复而省略说明。 
在无线终端装置TA~TH之间经由中继器1111~111n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从无线终端装置向中继器发送的上行链路与中继器向无线终端装置发送的下行链路通过改变频率或时隙而实质上同时进行通信。因此,中继器1111~111n具有发送专用天线ANTS和接收专用天线ANTR。此外,如图1所示,多个中继器1111~111n分别经由系统总线115而相互连接,并且经由IP连接线等通信线路116与服务器104连接。 
输入部6在CPU 41的输入控制下,经由网络I/F 8输入从服务器104发送来的数据等,提供给基带处理部33。 
此外,输出部7在CPU 41的输入控制下,经由网络I/F8将从基带处理部33提供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104。 
而且,在构筑与构成其他通信区域的其他站点进行通信的多站点网络时,输入部6与输出部7经由网络I/F8与其他站点的中继器之间进行通信帧的收发。总线I/F 9在CPU 41的输入控制下,对由主中继器发送到系统总线的同步信号和从本装置以外的其他中继器发送到系统总线的中继器信息的获取进行中转,并在CPU41的输出控制下对送往系统总线的本装置的信息的发送进行中转。 
接着,参照图4和图6对实施方式中的无线终端系统的无线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图4中的同步信号的一个周期为80ms,前半部分的40ms由从时隙0到时隙31这32个时隙构成。因此,各时隙的时长为1.25ms。最初的时隙0为同步信号,并按照规定的算法,由特定的一个中继器即主中继器1111送出,其他中继器1112~111n成为副中继器,获取该同步信号。中继器1111~111n即中继器系统130同步于该同步信号而工作。中继器1111~111n被分配了同步用的、时隙0以外的时隙1~31中的任意一个时隙。各中继器1111~111n在分配给本装置的时隙内写入所共享的各个中继器的信息。作为主中继器的中继器1111在时隙0中发送同步信号,此外,在时隙1~31中的分配给中继器1111的时隙中写入中继器1111的信息(例如,表示处于空闲状态还是处于中继中的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将最后的时隙31用作用于扩展功能的将来的外部设备连接用时隙。 
图5(A)示出了确立与通话信道的链路时的通信帧格式的一例,图5(B)示出了语音及数据通信时的通信帧格式的一例。在图5(A)以及图5(B)中,通信帧格式由80ms、384比特构成。此外,仅在初始发送时,才在帧的开头附加24比特以上的前导信号(P)。FSW为帧同步码字,LICH为链路信息信道,SCCH为集群控制用的信令信息信道,G为保护时间。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这里,以如下这样的特有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所述特有动作是:在两个以上的无线终端装置之间正在经由中继器进行通话的期间,通过其他信道,进行针对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通话及同时播报。 
在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无线终端装置TB获取来自作为本地中继器的中继器1111的下行链路信号中包含的空闲信道信息,经由作为空闲信道的中继器1112发出针对无线终端装置TA的个体呼叫,在该情况下,首先,在图5(A)所示的确立链路时的通信帧格式中的SCCH中写入所要使用的通话信道即中继器1112的ID、以及作为被呼叫终端的无线终端装置TA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即中继器1111的ID等,在FACCH中写入作为发出呼叫终端的无 线终端装置TB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即中继器1111的ID、以及作为发出呼叫终端的无线终端装置TB的ID等,并发送给作为通话信道的中继器1112。 
作为针对于此的中继器1112的响应,将从无线终端TB发送来的通信帧返回,而在这里写入空闲信道信息。无线终端装置TB在从中继器1112接收到许可通话的通信帧之后,在图5(B)所示的通信帧格式的SCCH中插入无线终端装置TB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和无线终端装置TB的ID等,接着,在语音通信的情况下插入语音,而在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则插入数据,并发送给中继器1112。 
各中继器获取从无线终端装置发送的通信帧中包含的信息,并在分配给本装置的时隙发送包括表示中继器状态的其他信息在内的信息,在构成一个站点100的中继器之间共享这些信息。由此,由于作为被呼叫终端装置TA所注册的中继器1111能够掌握无线终端装置TB正在经由中继器1112进行针对无线终端装置TA的个体呼叫这一情况,因此在中继器1111的下行链路信号的通信帧中插入指示无线终端装置TA搬移到中继器1112的信道频率的指示。 
在等待接收状态下,由于无线终端装置接收了其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的下行链路信号的信道频率,因此,能够将信道频率搬移到被呼叫的通话信道。在请求进行组通话的情况下,只要代替无线终端装置TA的ID而写入组ID即可。 
参照图6的流程图来说明为了实现这样的动作而由各个中继器执行的动作。 
首先,中继器1111~111n的CPU41在接通电源后,开始图6所示的处理,首先,判断是否从某个无线终端装置接收到通话请求(步骤S101)。当接收到通话请求时,针对发出呼叫终端做出意味着许可使用信道的响应(步骤S102)。并且,根据所接收到的发出呼叫的通信帧,提取呼叫终端的ID即终端识别信息、被呼叫侧的无线终端装置(以下称为“被呼叫终端”)的ID、以及呼叫终端和被呼叫终端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的ID等,存储到RAM43中(步骤S103),将信道信息从空闲状态变更并设定为通话中的状态(步骤S104)。如后所述,控制单元40经由系统总线115将步骤S103中存储到RAM43内的信息发送到其他中继器。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中未从任意一个无线终端装置接收到通话请求且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发送闲置(idle)消息(步骤S110),返回到步骤S101。 
在步骤S104中将信道信息变更为处于通话中之后,在接收到来自呼叫终 端的用于通话的通信帧(步骤S105:“YES”)、以及即使在步骤S105中未从呼叫终端接收到通信帧的情况下只要在一定的接收等待时间内接收到通信帧,在添加了空闲信道信息等必要的信息的基础上执行对呼叫终端与被呼叫终端之间的通信帧进行中继的通话处理(步骤S106)。之后,判断通话是否已结束(步骤S107),当通话已结束时、以及在步骤S109中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未接收到通信帧时,将信道信息从通话中的状态变更设定为空闲状态(步骤S108)。 
在从被呼叫终端对发出呼叫终端做出了响应时,由于从被呼叫终端向中继器发出通话请求,因此重复上述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当存在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所属的组内的组通话呼叫时,在步骤S106的通话处理中,在通信帧中添加组通话的ID、进行组通话的信道、属于组通话ID的无线终端装置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的中继器ID。如后所述,由接收到中继用通信帧的无线终端装置判断该添加的信息,并根据需要而搬移通话信道以便参加到组通话中。 
如上所述,由于各中继器通过获取其他中继器在所分配的时隙中写入的信息能够识别其他信道是处于通话中(包含正在确立链路)还是处于空闲状态,因此,发送包含作为空闲信道的中继器的信息的下行链路信号的通信帧(包含图6的步骤S110的闲置消息的发送)。因此,无线终端装置能够根据从本地中继器接收到的信道信息将空闲状态的信道作为通信信道而发出呼叫。此时,可以在中继用的通信帧中,写入组通话ID及其通话信道、属于组通话ID的无线终端装置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的中继器ID。 
在图1中,例如设想这样的情况:在无线终端装置TB处于经由中继器1112(信道2)针对将中继器1111(信道1)作为本地中继器的无线终端装置TA进行个体呼叫的通话中时,从无线终端装置TC通过利用中继器1113(信道3)发出了相比于无线终端装置TB针对无线终端装置TA的呼叫而言优先级较高的无线终端装置TA~TD的组通话的呼叫。此处,呼叫的优先级的顺序被预先设定在无线终端装置的ROM24等中。例如,可以将由属于相同组织或公共团体的无线终端装置构成的组整体的组通话优先级设为最高,其次为对该组整体进行划分后的小组的组通话,再其次为特别指定于一个无线终端装置的个体呼叫,但优先级的顺序不限于此,可以进行任意恰当的设定。 
中继器1111~111n根据经由系统总线115从中继器1113发送来的信息,能够掌握从无线终端装置TC经由中继器1113执行了针对无线终端装置TA~TD的组呼叫这一情况。然后,当前作为无线终端装置TA和无线终端装置TB的通话信道的中继器1112在向无线终端装置TA和无线终端装置TB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的通信帧的SCCH部分中,写入无线终端装置TA~TD的组通话的ID、进行了组通话的呼叫的通话信道的中继器1113的ID、以及属于组通话ID的无线终端装置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的ID。 
接着,参照图7的流程图来说明无线终端装置TA~TH的动作。 
在接通电源后,CPU 21反复执行图7所示的处理。在该处理中,CPU 21在等待接收状态下,针对无线终端装置设定本装置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的信道频率,使得该无线终端装置接收来自本地中继器的下行链路信号(步骤S201)。 
在与其他无线终端进行通话的情况下,获取来自本地中继器的下行链路信号中包含的空闲信道信息(步骤S202),将发送频率和接收频率变更为该空闲信道的信道频率(步骤S203)。 
CPU 21在变更了接收频率和发送频率之后,向提供了通话信道的中继器发送通话许可请求的通信帧,以便开始通话(步骤S204)。在中继器接收到表示许可通话的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205:“YES”),进行通话处理(步骤S206)。 
当接收到通话许可请求的通信帧的中继器,在向其他无线终端装置发送了表示许可通话的响应的情况下,或者在其他无线终端装置已经在进行通话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205:“NO”),返回步骤S202,获取用于意味着许可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话的响应的通信帧、或者在通话处理中所发送的通信帧中包含的空闲信道信息,将当前的信道频率变更为空闲信道的信道频率,发送通话许可请求的通信帧。之后,反复进行步骤S202~步骤S205的处理,直到接收到意味着许可通话的响应。 
在步骤S205中接收到意味着许可通话的响应之后,当在步骤S206中进行通话处理时,对经由中继器接收到的通信帧进行分析(步骤S207),判断是否发出了比当前通话的优先级高的呼叫(步骤S208)。在判断为发出了比当前通话的优先级高的呼叫的情况下(步骤S208:“YES”),将信道频率变更为发出优先级高的呼叫的通话信道的信道频率(步骤S209),参加到优先级高的呼叫中(步骤S210)。此后,判断通话是否已结束(步骤S211),在判断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继续参加到优先级高的呼叫中。 
在步骤S208中判断为未发出比当前通话的优先级高的呼叫的情况下(步骤S208:“NO”),在继续进行通话的同时对经由中继器接收到的通信帧进行分 析以判断是否发出了比当前通话的优先级高的呼叫。 
在优先级高的呼叫的通话已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11:“YES”)、或者在当前通话已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12:“YES”),将信道频率变更为本地中继器的频率,接收本地中继器的下行链路信号(步骤S213、S201)。 
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中继器分别根据表示本装置是处于通话中还是处于空闲状态的信息、以及经由系统总线取得的其他中继器的信息,将以下信息添加到发送给无线终端装置的通信帧中并进行发送,所述信息是:来自将本装置作为通话信道的无线终端装置所注册的本地中继器中注册的、未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组呼叫或个体呼叫的ID,以及发出了该呼叫的通话信道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从中继器接收的通信帧中包含有组呼叫或个体呼叫的ID等呼叫信息的情况下,当在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包含有本装置时,无线终端装置比较并判断呼叫信息的呼叫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在呼叫信息的优先级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的情况下,将信道频率变更为呼叫信息所涉及的其他中继器的ID的信道频率。 
因此,在两个以上的无线终端装置之间正在通过中继器的信道进行通话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其他信道,向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发出优先级高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无线终端装置之间的通话的呼叫。例如,在组织及其指示系统为阶层性的企业或公共团体中,即使在下位层级的两个以上的无线终端正在利用中继器的通话信道而彼此通信的情况下,优先级高的上位层级的其他无线终端装置也能够利用其他的通话信道来呼叫该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以进行通话或同时播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图1中,在进行由无线终端装置TA和TB构成的小组内的组通话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亚音静噪(Tone Squelch)功能或编码静噪(Code Squelch)功能,能够使得以不从无线终端装置TC以及TD的扬声器输出的方式进行由无线终端装置TA和TB构成小组中的组通话。当存在属于与将中继器1111作为本地中继器的无线终端装置TA~TD所属的公司或公共团体不同的组织的其他无线终端装置时,只要与上述基于小组的组通话同样地,利用亚音静噪(Tone Squelch)功能或编码静噪(Code Squelch)功能以使得不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的扬声器输出其通话内容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 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也属于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信息写入单元和信息添加单元相当于由图3中的中继器的CPU 41执行的软件的功能。此外,中断判断单元、信息提取单元以及信道选择单元相当于由图2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CPU 21执行的软件的功能,操作单元相当于操作部27,存储单元相当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显然在结构中可以利用电子电路等硬件来代替中继器CPU 41的功能、无线终端装置的CPU 41的功能。 
本申请的基础为2008年10月28日提出的特愿2008-277521号日本专利申请。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而引入了上述专利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的整体。 

Claims (7)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终端装置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时,选择通过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的一个,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中继装置分别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该信息获取单元从所述通信线路中获取表示其他中继装置是否处于通话中的信息、以及在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情况下与该其他中继装置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该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和表示有无来自与该其他中继装置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呼叫的呼叫信息;
呼叫判断单元,在本装置与任意无线终端装置处于通话中时,当由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了表示呼叫的呼叫信息时,该呼叫判断单元判断在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与本装置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以及
信息添加单元,在所述呼叫判断单元判断为在所述目标中包含有与本装置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该信息添加单元在向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发送的通信信息中添加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呼叫信息,
与选择所涉及到的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包括:
信息分析单元,在从该中继装置接收的通信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呼叫信息的情况下,该信息分析单元分析在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本装置;
优先级比较单元,当所述信息分析单元分析为所述目标中包含有本装置时,该优先级比较单元比较并判断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以及
信道变更单元,当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判断为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时,该信道变更单元将信道变更为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的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包含的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比较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比较出的优先级的信息被存储在预定的存储单元中。
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方法在无线终端装置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时选择通过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的一个,该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中继装置分别执行以下处理:
从所述通信线路中获取表示其他中继装置是否处于通话中的信息、以及在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情况下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该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和表示有无来自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呼叫的呼叫信息;
在本装置与任意无线终端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情况下,当获取了表示呼叫的呼叫信息时,判断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以及
在判断为在所述目标中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的情况下,在向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发送的通信信息中添加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呼叫信息,
与选择所涉及到的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执行以下处理:
在从该中继装置接收的通信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呼叫信息的情况下,分析在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本装置;
当分析为所述目标中包含有本装置时,比较并判断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以及
当判断为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时,变更为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中的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通信信息中包含的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比较所述呼叫信息中的优先级是否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
6.一种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是在无线终端装置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时,从通过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由该无线终端装置选择出的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该信息获取单元从所述通信线路中获取表示其他中继装置是否处于通话中的信息、以及在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情况下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该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和表示有无来自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呼叫的呼叫信息;
呼叫判断单元,在本装置与任意无线终端装置处于通话中时,当由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表示呼叫的呼叫信息时,该呼叫判断单元判断在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以及
信息添加单元,在所述呼叫判断单元判断为在所述目标中包含有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该信息添加单元在向与本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所述无线终端装置发送的通信信息中,添加与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所述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呼叫信息。
7.一种无线终端装置,选择通过预定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的多个中继装置中的一个来与其他无线终端装置进行通信,该无线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分析单元,在从所选择的中继装置接收的通信信息中包含有与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识别信息、该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表示有无来自与该其他中继装置处于通话中的无线终端装置的呼叫的呼叫信息的情况下,该信息分析单元分析在该呼叫信息所涉及的目标中是否包含有本装置;
优先级比较单元,当所述信息分析单元分析为所述目标中包含有本装置时,该优先级比较单元比较并判断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以及
信道变更单元,当所述优先级比较单元判断为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当前通话中的优先级时,该信道变更单元将信道变更为所述呼叫信息所涉及的其他中继装置的识别信息的信道。
CN2009801433055A 2008-10-28 2009-10-28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Active CN102204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7521 2008-10-28
JP2008277521A JP5131155B2 (ja) 2008-10-28 2008-10-2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中継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PCT/JP2009/068539 WO2010050535A1 (ja) 2008-10-28 2009-10-2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中継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284A CN102204284A (zh) 2011-09-28
CN102204284B true CN102204284B (zh) 2013-11-27

Family

ID=42128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33055A Active CN102204284B (zh) 2008-10-28 2009-10-28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89017B2 (zh)
EP (1) EP2341720B1 (zh)
JP (1) JP5131155B2 (zh)
CN (1) CN102204284B (zh)
HK (1) HK1162812A1 (zh)
WO (1) WO20100505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2675B2 (ja) * 2010-04-26 2012-08-15 株式会社東芝 サーバ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装置で使用される制御方法
CN101883310A (zh) * 2010-06-25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优选呼叫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JP6011793B2 (ja) * 2012-10-26 2016-10-19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011792B2 (ja) * 2012-10-26 2016-10-19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966854B2 (ja) * 2012-10-26 2016-08-10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015349B2 (ja) * 2012-10-26 2016-10-26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EP3068120B1 (en) 2013-11-07 2021-11-24 Icom Incorporated Relay device, vo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gram, and relay method
JP6477489B2 (ja) 2013-11-07 2019-03-06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音声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中継方法
JP6110323B2 (ja) * 2014-02-06 2017-04-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中継方法
JP6512215B2 (ja) 2014-03-07 2019-05-15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音声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音声通信方法
CN106063236B (zh) * 2014-03-07 2019-03-08 艾可慕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声音通信系统、声音信号的中继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10608730B2 (en) * 2015-05-15 2020-03-31 Sony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munications terminal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relay communications
CN105185008B (zh) * 2015-08-10 2018-09-14 江苏木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呼叫系统
JP6820475B2 (ja) * 2017-02-08 2021-01-27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音声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229012B2 (en) * 2019-11-18 2022-01-18 Ver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ynamic modification of device band a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6488A (ja) * 2005-07-25 2007-02-08 Kenwood Corp トランク無線方式及びその方法
CN101132564A (zh) * 2006-08-25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中继站、无线中继通信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6407A (en) * 1985-10-07 1987-12-29 Motorola, Inc. Trunked communication system true priority channel scan
US5159701A (en) * 1989-03-31 1992-10-27 E. F. Johnson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istributive wide area network for a land mobile transmission trunk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473605A (en) * 1995-02-28 1995-12-05 Grube; Gary W.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unit to participate in multiple calls
JPH09205495A (ja) * 1996-01-26 1997-08-05 Hitachi Ltd 通信システム
JPH11225207A (ja) * 1998-02-09 1999-08-17 Brother Ind Ltd 電話装置
WO2001052447A2 (en) * 2000-01-14 2001-07-19 Andrew Corporation Repeat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2044751A (ja) 2000-07-27 2002-02-08 Noritz Corp インターホン機能付き遠隔操作装置
CN1559038A (zh) * 2002-07-29 2004-12-29 ������������ʽ���� 因特网通信系统、因特网通信方法、对话管理服务器、无线通信装置、通信中继服务器及程序
JP2006510326A (ja) * 2002-12-16 2006-03-23 ワイデファイ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改良された無線ネットワーク中継器
JP2004260316A (ja) * 2003-02-24 2004-09-1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優先呼び出し方式
US20060014555A1 (en) * 2004-07-19 2006-01-19 John Paszka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talkgroup is occupied
JP4784384B2 (ja) * 2006-04-28 2011-10-05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自動チャネル切替方法
JP5499425B2 (ja) 2007-04-27 2014-05-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6488A (ja) * 2005-07-25 2007-02-08 Kenwood Corp トランク無線方式及びその方法
CN101132564A (zh) * 2006-08-25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中继站、无线中继通信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284A (zh) 2011-09-28
US8489017B2 (en) 2013-07-16
JP2010109506A (ja) 2010-05-13
US20110189945A1 (en) 2011-08-04
HK1162812A1 (en) 2012-08-31
EP2341720B1 (en) 2018-11-21
EP2341720A1 (en) 2011-07-06
EP2341720A4 (en) 2012-04-04
WO2010050535A1 (ja) 2010-05-06
JP5131155B2 (ja)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4284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CN102187712B (zh) 无线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程序
CN102197680B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通信方法、中继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EP2217019B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alization method for dmr special network
EP2341749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relay device, and relay system
CN10218771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继系统、中继装置以及同步方法
EP2190254B1 (en) Privat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alizing private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02197692B (zh) 中继系统、中继装置以及同步方法
US9485116B2 (en) Cellular phone line replacement adapter
CN1856129B (zh) 使用gprs进行主站与分站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US7218913B2 (en) Company telephone network
EP2341750B1 (en) Relay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10304468A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2880360B2 (ja) ディジタル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28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28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