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194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194A
CN102195194A CN2011100609266A CN201110060926A CN102195194A CN 102195194 A CN102195194 A CN 102195194A CN 2011100609266 A CN2011100609266 A CN 2011100609266A CN 201110060926 A CN201110060926 A CN 201110060926A CN 102195194 A CN102195194 A CN 102195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oughly
lead
limiting member
sli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09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社本渡
牧野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5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1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01R13/5812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the cable clamping being achieved by mounting the separate part on the housing of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防止导线被卡住。所述连接器具有:外壳(10),导线(200)从该外壳(10)的后表面抽出;以及盖(70),其安装在外壳(10)上,用于在面对外壳(10)的后表面的位置上规定导线(200)的抽出方向。朝着外壳(10)凸出从而与外壳(10)接合的多个支腿件(77)形成在盖(70)的周缘部上,同时被间隔开。当盖(70)安装在外壳(10)上时,在各个支腿件(77)之间限定用于暴露从外壳(10)的后表面抽出的导线(200)的空间部(60)。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3-223958公开了一种传统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能够连接至配合外壳的外壳、安装在外壳的后端部上的盖、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外壳上的杠杆。端子接头容纳在外壳中,并且连接至端子接头的导线从外壳的后表面抽出到外部。抽出的导线在与沿着盖的背板的连接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定向,同时被容纳在盖中。
肋分别形成在外壳的后表面的四个拐角部上,并且槽分别形成在盖的前端开口边缘的四个拐角部上。这里,盖沿与外壳的后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形成接触,之后在沿着后表面的方向上滑动,同时将肋和槽相互装配。于是,肋与槽接合,从而防止盖从外壳脱离。
在上述传统连接器中,当盖安装在外壳上并且沿着外壳滑动时,从外壳的后表面抽出的导线可能卡在盖与外壳之间。因此,可操作性可能变坏,并且导线的表面可能被损坏。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研发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防止导线被卡住。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外壳,其包括导线抽出表面,一个或多个导线从该导线抽出表面抽出;以及限制构件,其安装在外壳上,并且包括限制板,用于在大致面对导线抽出表面的位置上规定一个或多个导线的抽出方向,其中多个支腿件形成在限制构件和外壳中的任何一个的周缘部上同时朝着另一个凸出,并且相互间隔开,并且当限制构件安装在外壳上时,在各个支腿件之间限定用于将从导线抽出表面抽出的一个或多个导线至少部分地暴露的空间部。
由于当限制构件安装在外壳上时,在各个支腿件之间限定用于将从导线抽出表面抽出的导线至少部分地暴露的空间部,所以防止导线卡在限制构件与外壳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各个支腿件形成在限制构件上。
由于各个支腿件形成在限制构件上,所以使外壳的结构简化。
具体地,限制构件在大致沿着导线抽出表面的方向上可滑动地安装在外壳上。
限制构件和外壳具体地分别形成有滑动部,当限制构件可滑动地安装时,所述滑动部在其它侧上滑动,同时防止限制构件与外壳相互分离。
各个支腿件具体地包括滑动部。
由于各个支腿件包括滑动部,所以与滑动部和各个支腿件单独地形成的情况相比,使结构更加简化。
具体地,可移动构件(具体地包括可旋转的杠杆)安装或将要安装为跨在外壳上,该可移动构件通过包括联接部和从联接部(具体地从其相反末端)凸出的成对臂部而大致呈门形。
具体地,外壳通过可移动构件的移位(具体地通过杠杆的旋转)而连接至配合外壳,并且当联接部接近外壳时,在沿宽度方向相邻的支腿件之间的空间部至少部分地被两个臂部覆盖。
由于当联接部接近外壳时,在沿宽度方向相邻的支腿件之间的空间部至少部分地被两个臂部覆盖,所以避免外来物质进入到空间部中。
具体地,用于引导限制构件相对于外壳的移位的引导路径形成在臂部的内表面中或形成在臂部的内表面上。
更具体地,引导路径包括:组装引导部,其布置在联接部附近的位置上并且从臂部的联结部的后端边缘大致直着向前延伸;滑动允许部,其大致从组装引导部的前端朝着沿限制构件的滑动方向的前侧延伸;以及模具移除部,其从滑动允许部的在另一个横向侧上的末端大致向前延伸至联结部的前端边缘,其中组装引导部和模具移除部优选地定位为沿宽度方向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叠。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应该理解尽管实施例是单独地描述的,但是它们的单个特征可以组合成另外的实施例。
图1是部分截面地示出在将盖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中之前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是部分截面地示出将盖安装在备用位置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部分截面地示出将盖安装在安装位置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杠杆位于初始位置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杠杆位于连接位置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6是盖的平面图,
图7是沿图6的A-A的截面图,
图8是盖的右侧视图,
图9是盖的左侧视图,
图10是外壳的平面图,
图11是外壳的后视图,
图12是杠杆的侧视图,以及
图13是沿图12的B-B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外壳
22F…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第一滑动部)
22R…一侧的第一滑动部(第一滑动部)
23…第一锁定部
40…杠杆
41…联接部
42…臂部
55…引导路径
55D…引导路径的入口
60…空间部
70…盖(限制构件)
71…限制板
76F…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
76R…一侧的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
77…支腿件
100…配合外壳
20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3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外壳10、杠杆40(作为具体的可移动构件)和盖70。外壳10和杠杆40构成或形成连接器部件的一部分。外壳能够连接至配合外壳100。在下面的描述中,两个外壳10、100的相互连接的侧被称为关于前后方向的前侧。
配合外壳10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具体地大致具有如图5所示的在宽度方向(图5的横向方向)上较长的窄矩形管的形式的容座110。一个或多个爪形接合部112形成为从容座110的(具体地为两个)侧壁111的前端的内表面凸出。此外,在容座11的(具体地上壁和下壁中的每一个)壁的内表面上,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成对的横向(左侧和/或右侧)的大致圆柱形的凸轮随动件113形成为具体地在横向中心的大致相反侧上凸出。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多个的未图示的阳性突片布置为凸出到容座110中。
外壳1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包括具体地大致为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窄矩形盒体的形式的外壳主体11。特别地,外壳主体11由成对上下长壁部12、成对横向(左右)短壁部13和前壁部14组成,所述长壁部12大致沿着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短壁部13大致沿着高度方向布置,所述前壁部14位于前端部上并且具有敞开的后端。前壁部14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多个的端子插入孔15,在连接两个外壳10、100的时候,一个或多个阳性突片经过所述端子插入孔15至少部分地插入。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多个的子外壳容纳凹口16(具体地沿宽度方向大致并排)形成在外壳主体11中,并且大致沿高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分隔壁17形成在各个子外壳容纳凹口16之间。一个或多个子外壳(未示出)(具体地大致为矩形块的形式)从容纳侧、具体地大致从后面至少部分地容纳到各个子外壳容纳凹口16中。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多个的阴性端子接头(未示出)至少部分地容纳在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子外壳中。各个阴性端子接头连接至或能够连接至一个或多个导线200的末端,并且各个连接的导线200从导线抽出表面抽出到外部,该导线抽出表面具体地是外壳10(各个子外壳)的后端表面。
一个或多个突出部18形成在(具体地两个)长壁部12的前端部(具体地是其大致相反的横向末端)处或其附近。各个突出部18尤其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肋,并且当两个外壳10、100正确地连接时,各个突出部18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或插入到配合外壳100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未图示的凹进槽中,尤其是,当两个外壳错误地连接时,各个突出部18在未装配到所述凹进槽的情况下、大致与容座110的前端边缘相接触,由此检测两个外壳10、100的错误连接状态。在两个长壁部12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上,至少一个挂钩部19形成为在靠近一个横向末端的位置上凸出。挂钩部19具体地包括板状的挂钩件19A,其大致平行于长壁部12的外表面。
在(具体地是两个)长壁部12的每一个的后端部上,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成对横向(左侧和/或右侧)的大致圆柱形的轴部20形成为具体地在横向中心的相反侧上凸出。凸出部21形成为从长壁部12的(具体地为每一个的)后端边缘的横向中间部分(具体地为大致中心部分)大致向后凸出,并且各个轴部20的后端部支撑在该凸出部21上。在长壁部12的(具体地为每一个的)后端部上,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成对的横向(左侧和/或右侧)的第一滑动部22F、22R形成在相反的横向侧上,并且(两个)轴部20位于它们之间。各个第一滑动部22F、22R具体地大致具有L形截面,和/或在大致沿着(两个)长壁部12的后端边缘的宽度方向上薄且长。
盖70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滑动部76F、76R(将稍后描述)在各个第一滑动部22F、22R上滑动。在各个第一滑动部22F、22R中,位于一个横向末端上的是位于沿盖70的滑动方向的后侧上的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并且位于另一个横向末端上的是位于沿盖70的滑动方向的前侧上的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F。一个或多个切口形成在(具体地为两个)长壁部12的(具体地是后端部的)比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更靠近所述一个横向末端(沿滑动方向SD更向后)的位置上,从而形成第一锁定部23。第一锁定部23具体地是具有矩形平面图的底部凹进的槽,并且在两个长壁部12的后端边缘上开口。
杠杆4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包括大致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联接部41和/或大致沿宽度方向从联接部41(具体地从其大致相反的末端)凸出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成对臂部42,并且具体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整体上大致为门状。联接部41形成有可弹性变形的锁定部43。(具体地大致为阶梯状的)可操作部44(具体地从向后凸出的位置到两个臂部42的后端边缘逐步降低)形成在联接部41的后端部上。
(具体地两个)臂部42包括远离联接部41的作用部45和联结在联接部41与作用部45之间的联结部46。作用部45具体地具有弧形的外周边缘,并且轴承孔47形成为在内部位置上贯穿作用部45。作用部45具体地还形成有:无底的凸轮槽48,其沿规定方向延伸并且在作用部45的外周边缘上开口;和(具体地大致为悬臂状的)弹性件49,其沿着外周边缘切割而成。弹性件49包括靠近凸轮槽48的入口的底端部49A,并且具体地能够以该底端部49A为支撑点而弹性变形。如图1所示,弹性件49具体地包括在其前端部上的第一凸起50和在其基端部上的第二凸起51。大致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直边52形成在臂部42(具体地两个臂部中的每一个)的联结部46的(具体地大致相反的前后)末端边缘上。在这些直边52中,后直边52形成为与作用部45连续。
这里,杠杆40安装为从后面跨在外壳10上,并且能够在初始位置IP与连接位置CP之间(具体地是在将轴部20装配到轴承孔47中时围绕轴部20)移位(具体地是可旋转或可枢转)。在初始位置IP上,联接部41具体地远离外壳10并在其后面,并且两个臂部42的后直边相对于外壳10的后端边缘倾斜(参见图4)。在连接位置CP上,联接部41具体地位于外壳10的另一个横向侧上的端表面附近,并且两个臂部42的后直边52布置为大致平行于外壳10的后端边缘(参见图5)。此外,在连接位置CP上,两个臂部42布置为大致面对外壳10的两个长壁部12的外表面(侧表面)。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相反横向侧上的轴部20中,仅使用在一个横向侧上的轴部20,并且杠杆40不支撑在另一个横向侧上的轴部20上。这具体地是因为外壳10具有与共用配合外壳100的另一个未图示外壳公用的后端部结构,并且具体地由或可以由相同的模具形成。因此,在另一个外壳中,杠杆40支撑在另一个横向侧上的轴部上,并且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凸出件53形成为从每个联结部46的前端边缘大致向前凸出。凸出件53具体地大致具有矩形板的形式,并且比作用部45薄。此外,底部凹口54形成在(具体地每个)臂部42的联结部46的内表面中,并且在前端边缘上开口。凹口54具体地具有由边缘部54A限定的相反横向侧,所述边缘部54A从凸出件53的一个横向边缘大致连续地延伸,并且也从作用部45的外周边缘大致连续地延伸。
此外,用于引导盖70相对于外壳10的移位的引导路径55形成在每个臂部42的联结部46的内表面中或其上。引导路径55具体地是大致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底部凹进的槽,并且具体地在联结部46的相反的前端边缘和后端边缘上开口。特别地,引导路径55由组装引导部55A、滑动允许部55B和/或模具移除部55C组成或包括这几个部件;所述组装引导部55A布置在联接部41附近的位置,并且从联结部46的后端边缘大致笔直向前延伸;所述滑动允许部55B大致从组装引导部55A的前端朝着另一个横向侧(朝着沿盖70的滑动方向的前侧)延伸;所述模具移除部55C从滑动允许部55B的另一个横向侧上的末端大致向前延伸至联结部46的前端边缘。组装引导部55A的用于接收盖70的入口55D具体地形成在联结部46的后端边缘上或其附近。组装引导部55A的槽宽度具体地比滑动允许部55B和模具移除部55C的槽宽度窄。组装引导部55A和模具移除部55C定位为沿宽度方向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叠,并且组装引导部55A的入口55D位于可操作部44附近。大致为L形的第一边缘部55E具体地由组装引导部55A的在一个横向侧上的边缘和滑动允许部55B的前端边缘限定,和/或大致为L形的第二边缘部55F由组装引导部55A的在另一个横向侧上的边缘和滑动允许部55B的后端边缘限定。
接下来描述盖70。盖7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如图6至图9所示整体式大致为帽状。盖70能够大致沿着外壳10的后端边缘在滑动方向SD上(或者在宽度方向上,或者在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致垂直于连接方向的方向上)滑动。在滑动移动之前的备用位置SP上,一个横向端部(包括稍后描述的第二锁定部79的部分)在外壳10的一个横向侧上向外凸出(参见图2)。在滑动移动之后的安装位置MP上,盖70大致全部地容纳在外壳10的宽度内(参见图3)。
特别地,盖70包括窄的限制板71、成对侧板72和端板73,所述限制板71沿宽度方向大致是长的,和/或布置为大致面对外壳10的后端表面同时被间隔开,所述成对侧板72沿高度方向间隔开并且从限制板71的相反横向边缘大致向前凸出,所述端板73在另一个横向侧上连接至两个侧板72和限制板71。限制板71具体地具有大致U形的截面,并且起到将导线200的抽出方向规定为朝着一个横向侧的方向(沿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致垂直于连接方向的方向)的作用。(具体地大致为U形的)导线抽出开口74由限制板71的一个横向端边和/或(具体地两个)侧板72的横向端边限定。端板73具体地向前弯曲,和/或包括形成在盖70的前端边缘上或其附近的(具体地大致为U形的)脱离开口75。脱离开口75的开口面积具体地小于导线抽出开口74的开口面积,但是端板73的大部分被脱离孔75切下。注意到在旋转杠杆40的过程中,联接部41在端板73的另一个横向末端的外侧上经过。
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为成对横向(左侧和/或右侧)第二滑动部76F、76R形成为在(具体地每个)侧板72(具体地在其大致相反的横向端部)上或其附近,即具体地在侧板72沿盖70的滑动方向SD的大致相反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上向前凸出。换句话说,各个第二滑动部76F、76R具体地布置在盖70的前端边缘上圆周地间隔开的四个拐角部上或其附近。各个第二滑动部76F、76R形成为具体地具有大致矩形板形式的支腿件77。在这些第二滑动部76F、76R中,位于一个横向侧上或其附近的第二滑动部是位于沿盖70的滑动方向SD的后侧上或后侧附近的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并且位于另一个横向侧上的滑动部是位于沿盖70的滑动方向SD的前侧上或前侧附近的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
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具体地大致经过一个或多个步骤而连接至两个侧板72的外表面。大致沿宽度方向延伸和/或在另一端上开口的(具体地是底部的)另一侧的滑动槽76G形成在每个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中。另一侧的滑动槽76G具体地由具有大致L形截面的壁表面限定。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F能够可滑动地装配到另一侧的滑动槽76G中,并且另一侧的滑动槽76G的后端具体地用作另一侧的止动器边缘76H,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F沿滑动方向SD与该另一侧的止动器边缘76H接触。
一个或多个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形成为与在两个侧板72的外表面上大致沿高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肋78大致连续。大致沿宽度方向延伸并在另一端上开口的(具体地是底部的)一侧的滑动槽76S形成在每个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中。一侧的滑动槽76S具体地由具有大致曲柄状截面和/或包括侧板72的前端边缘的壁表面限定。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能够可滑动地装配到一侧的滑动槽76S中,并且一侧的滑动槽76S的后端具体地用作一侧的止动器边缘76T,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沿滑动方向SD与该一侧的止动器边缘76T接触。
可弹性变形的第二锁定部79形成为在每个侧板72的一个横向端部上或其附近和/或沿滑动方向SD在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的后面大致向前凸出。第二锁定部79与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经由在第二锁定部79与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之间的大致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切口80而大致并排布置。这样的第二锁定部79与各个第二滑动部76F、76R一起形成支腿件77。
至少一个锁定凸起81形成为从(具体地每个)第二锁定部79的内表面凸出。锁定凸起81具体地包括第一引导表面81A和/或第二引导表面81B,所述第一引导表面81A朝着沿滑动方向SD的后侧向外倾斜,从而作为在另一个横向侧的沿滑动方向SD的前表面的表面,所述第二引导表面81B朝着沿组装方向的后侧向外倾斜,从而作为在沿组装方向的前侧处定位到外壳10上的前端表面。第二引导表面81B的倾斜角度具体地比第一引导表面81A的倾斜角度陡。
当盖70正确地安装在外壳10上时,一个或多个空间部60限定在盖70的前端边缘与外壳10的后端边缘之间,并且布置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导线200,同时导线200暴露至空间部60。换句话说,空间部60布置在各个支腿件77之间。特别地,在这些空间部60中,在一个横向侧(沿滑动方向的后侧)上的空间部60用作表面抽出开口74的内部空间,在另一个横向侧(沿滑动方向的前侧)上的空间部60用作脱离开口75的内部空间,和/或在沿宽度方向相邻的支腿件77之间的空间部60(在下文中,被称为“横向空间部60A”)是沿宽度方向较长的窄切口状空间。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向、连接方法等。
在将盖70安装在外壳10上之前,将杠杆40安装在外壳10上,并且保持在连接位置CP上。此时,弹性件49的第二凸起51与挂钩部19的挂钩件19A弹性地接合,从而防止杠杆40移位(具体地旋转)到初始位置IP,和/或联接部41的前端边缘大致保持为与突出部18接触,从而防止杠杆40的任何进一步的向前移动。在以这样的方式将杠杆40保持或定位在连接位置CP上的状态下,两个臂部42的后直边52布置为从外壳10的后端边缘稍微向后凸出,并且引导路径55的组装引导部55A的入口55D如图1所示在这些直边52上向后开口。在该状态下,将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组装引导部55A的入口55D中,并且将盖70向前(朝着备用位置SP)移位或拉动。在插入过程中,将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至少部分地、宽松地装配到组装引导部55A中,和/或大致沿着组装引导部55A的第二边缘部55E(也可以是第一边缘部55F)滑动,从而引导盖70的组装操作。当组装完成时,如图2所示,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大致与滑动允许部55B的第一边缘部55E接触,从而防止盖70的任何进一步的向前移位,并且使盖70暂时地停止或定位在备用位置SP上。
在组装过程中,随着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移位,盖70可以大致平行于外壳10的后端边缘而整体地移动。可替换地,在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与第一边缘部55E的拐角部保持接触、同时盖70的一个横向侧从外壳10升起的状态下,盖70可以围绕接触位置旋转,从而使所述一个横向侧朝着外壳10。此外,在组装过程中,锁定凸起81的第二引导表面81B大致沿组装方向以与从外壳10的后端表面抽出的各个导线200接触的方式滑动,从而减少锁定凸起81与各个导线200之间的阻力,以确保盖70的顺利的组装操作。
在备用位置SP上,各个第二滑动部76F、76R布置在对应的第一滑动部22F、22R的一个横向侧上,并且各个第二锁定部79的一个或多个锁定凸起81布置在对应的第一锁定部23的一个横向侧上。此外,在备用位置SP上,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F和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具体地通过被隐藏在杠杆40的臂部42内侧而大致不可见,而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和第二锁定部79从外侧是可见的。此外,在备用位置SP上,各个导线200进入脱离开口75以被释放。
在上述状态下,将盖70朝着另一个横向侧(安装位置MP)推动或移位。然后,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F在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的另一侧的滑动槽76G的槽表面上滑动,从而与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接合,和/或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在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的一侧的滑动槽76S的槽表面上滑动,从而与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接合,由此以很平衡的方式将盖70大致引导至安装位置MP。在该滑动至安装位置MP的过程中,各个导线200大致面对空间部60,具体地是横向空间部60A,因此能够避免各个导线200卡在盖70的前端边缘与外壳10的后端边缘之间。此外,在滑动过程中,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至少部分地进入引导路径55的滑动允许部55B以被释放。
当盖70大致到达安装位置MP时,如图3所示,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F大致与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的另一侧的止动器边缘76H接触,和/或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大致与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的一侧的止动器边缘76T接触,从而防止将盖70再进一步地推动或移位。当盖70大致到达安装位置MP时,第二锁定部79的锁定凸起81具体地弹性地装配到第一锁定部23中,从而防止盖70朝着沿滑动方向SD的后侧脱离。此外,将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具体地保持为至少部分地装配在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中,和/或将另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F保持为至少部分地装配在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中,从而防止盖70相对于外壳10的宽松地向前和/或向后移动。在将盖70安装到安装位置MP的过程中,锁定凸起81的第一引导表面81A大致在外壳10的一个横向侧的两个拐角部上滑动,从而使第二锁定部79向外弹性变形。随着将锁定凸起81至少部分地装配到第一锁定部23中,第二锁定部79至少部分地恢复。在安装位置MP上,盖70和外壳10具体地仅通过各个支腿件77连接,并且剩余部分与空间部60一样敞开。
随后,具体地通过抓紧联接部41而使杠杆40上升或移位。此时,由于第二凸起51和挂钩件19A相互轻松地接合,所以它们容易分离。当杠杆40到达初始位置IP时,弹性件49的第一凸起50如图4所示与挂钩件19A弹性接合,从而防止杠杆40旋转或移位到连接位置CP。在初始位置IP上,杠杆40的凸轮槽48的入口大致向前开口。此外,在初始位置IP上,凸出件53的前端的拐角部具体地位于外壳10的凸出部21的外侧上,从而各个导线20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凸出件53内部并防止它们向外凸出,并且防止凸出件53倾斜。此外,在初始位置上,可以通过空间部60看到各个导线200。
随后,将外壳10轻松地装配到配合外壳100的容座110中。于是,在一个横向侧上的凸轮随动件113至少部分地进入凸轮槽48的入口,并且第一凸起50和挂钩件19A通过配合外壳100分离。在该状态下,将可操作部44向前推动,以使杠杆40朝着连接位置CP移位(具体地是旋转)。在杠杆40的移位过程(具体地是旋转过程)中,凸轮随动件113沿着凸轮槽48的槽表面滑动,从而在杠杆40与配合外壳100之间呈现凸轮作用,并且使用低操作力将两个外壳10、100相互连接(或者辅助它们的连接)。当杠杆40到达连接位置CP时,锁定部43如图5所示与接合部112弹性接合,因此将杠杆40保持在配合外壳100上而使其不移位(具体地是旋转),并且使外壳10保持在连接状态下。在连接位置CP上,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阳性突片经过突片插入孔15以适当深度能导电地电连接至一个或多个对应的阴性端子接头。此外,在连接位置CP上,横向空间部60A具体地由两个臂部42的后端部封闭,并且变得实际上不可能通过空间部60A看到各个导线20。此外,在连接位置CP上,在另一个横向侧上的不支撑杠杆40的轴部20具体地至少部分地插入到两个臂部42的凹口54中,并且在另一个横向侧上的不插入到凸轮槽48中的凸轮随动件113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在凸出件53与作用部45之间的收缩部分中,从而避免轴部20和凸轮随动件113与杠杆40干涉。
因此,为了防止导线被卡住,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外壳10,导线200从该外壳10的导线抽出侧(具体地后表面)抽出;以及盖70,其安装在外壳10上,用于在面对外壳10的导线抽出侧(具体地是后表面)的位置上规定导线200的抽出方向。朝着外壳10凸出从而与外壳10接合的多个支腿件77形成在盖70的周缘部上或其附近,同时被间隔开。当盖70安装在外壳10上时,在各个支腿件77之间限定用于暴露从外壳10的后表面抽出的导线200的一个或多个空间部6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可以呈现下列效果。
(1)由于在盖70的滑动移动开始之前,盖70在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具体地由引导部定位并引导,和/或设定到备用位置SP,所以能够顺利地组装盖70。
(2)由于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具体地在大致沿着引导路径55滑动的同时被引导,所以它们设置有组装和滑动引导盖70的两个功能,并且使盖70的结构简化。
(3)由于盖70被引导路径55的组装引导部55A引导的组装方向和盖70从备用位置SP到安装位置MP的滑动方向是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致相互垂直,所以盖70不是被一次性地带至安装位置MP,并且防止将导线200卡在盖70与连接器构件之间。
(4)由于一个或多个引导路径55具体地形成在杠杆40中,所以增加了外壳10的结构中的自由度。
(5)由于引导路径55具体地通过使杠杆40的两个臂部42的内表面凹进而形成,并且盖70的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在大致沿着两个引导路径55滑动的同时被引导,所以能够以很平衡的方式引导盖70。
(6)当杠杆40在连接位置CP上时,两个臂部42的后端边缘具体地布置为从外壳10的后端边缘凸出,和/或两个引导路径55的组装引导部55A的入口55D在两个臂部42的后端边缘上开口,盖70在与外壳10接合之前在初始阶段具体地被定位并引导,因此进一步改善了引导功能。
(7)由于当杠杆40在连接位置CP上时,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具体地至少部分地隐藏在杠杆40内侧,所以如果第二滑动部仅由另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F组成,则难以在视觉上确定盖70是否已经到达备用位置SP或安装位置MP,以及盖70已经朝着安装位置MP滑动了多远。在这方面,根据本实施例,一侧的滑动部布置为当杠杆40在连接位置CP上时从盖40的外侧可见。因此,能够通过在视觉上确定一侧的第二滑动部76R与一侧的第一滑动部22R的位置关系等等来检测盖70的当前位置。
本实施例还可以呈现下列效果。
(8)当盖70安装在外壳10上时,在各个支腿件77之间具体地限定用于暴露从外壳10的后端表面抽出的各个导线200的空间部60。因此,防止各个导线200卡在盖70与外壳10之间。
(9)由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支腿件77具体地形成在盖70上,所以使外壳10的结构简化。
(10)由于各个支腿件77具体地包括第二滑动部76F、76R,所以与第二滑动部76F、76R和各个支腿件77单独地形成的情况相比,使结构更加简化。
(11)由于在杠杆40的联接部41最接近外壳10的连接位置CP上,横向空间部60A具体地至少部分地被两个臂部42覆盖,所以使得外来物质更难以进入到空间部60A中或者避免其发生。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和图示的实施例。例如,下列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引导路径可以形成在外壳中,在该情况下,杠杆可以不安装在外壳上。
(2)盖的组装方向与盖从备用位置到安装位置的滑动方向可以交叉而不是相互垂直。
(3)滑动允许部和模具移除部可以从引导路径中省略。
(4)对于盖来说,至少包括限制板就足够了。
(5)各个支腿件可以形成在外壳上。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包括导线抽出表面,一根或多根导线(200)从所述导线抽出表面抽出;以及
限制构件(70),所述限制构件能够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且包括限制板(71),用于在大致面对所述导线抽出表面的位置规定所述一根或多根导线(200)的抽出方向,
其中:
在所述限制构件(70)和所述外壳(10)中的任一个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多个支腿件(77);并且所述支腿件(77)朝着所述限制构件(70)和所述外壳(10)中的另一个凸出,且相互间隔开;并且
在所述限制构件(70)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的状态下,在各个所述支腿件(77)之间限定有空间部(60),所述空间部用于至少部分地暴露从所述导线抽出表面抽出的所述一根或多根导线(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各个所述支腿件(77)形成在所述限制构件(70)上。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限制构件(70)在大致沿着所述导线抽出表面的方向(SD)上以可滑动方式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限制构件(70)和所述外壳(10)分别形成有滑动部(22;76),当所述限制构件(70)以可滑动方式安装时,所述滑动部在相对侧上滑动,同时防止所述限制构件(70)与所述外壳(10)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各个所述支腿件(77)包括所述滑动部(7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可移动构件(40)安装为跨在所述外壳(10)上,所述可移动构件(40)通过包括联接部(41)和从所述联接部(41)凸出的成对臂部(42)而大致呈门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10)通过所述可移动构件(40)的移位而连接至配合外壳(1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联接部(41)接近所述外壳(10)时,在沿宽度方向相邻的所述支腿件(77)之间的所述空间部(60)至少部分地被所述成对臂部(42)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臂部(42)的内表面中或所述臂部(4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引导路径(55),用于引导所述限制构件(70)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移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引导路径(55)包括:
组装引导部(55A),所述组装引导部布置在所述联接部(41)附近的位置,并且从所述臂部(42)的联结部(46)的后端边缘大致笔直向前延伸,
滑动允许部(55B),所述滑动允许部大致从所述组装引导部(55A)的前端朝着沿所述限制构件(70)的滑动方向(SD)的前侧延伸,以及
模具移除部(55C),所述模具移除部从所述滑动允许部(55B)的、位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大致向前延伸至所述联结部(46)的前端边缘,
其中,所述组装引导部(55A)和所述模具移除部(55C)定位为沿所述宽度方向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叠。
CN2011100609266A 2010-03-17 2011-03-10 连接器 Pending CN1021951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1229 2010-03-17
JP2010061229A JP5343902B2 (ja) 2010-03-17 2010-03-17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194A true CN102195194A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2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09266A Pending CN102195194A (zh) 2010-03-17 2011-03-1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15970B2 (zh)
JP (1) JP5343902B2 (zh)
CN (1) CN102195194A (zh)
DE (1) DE10201101206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0560A (zh) * 2011-12-21 2014-11-19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用辅助装置
CN105610008A (zh) * 2014-11-17 2016-05-2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7230879A (zh) * 2016-03-25 2017-10-0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CN107658629A (zh) * 2016-07-25 2018-02-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9273910A (zh) * 2017-07-18 2019-01-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7960B2 (ja) * 2010-03-17 2014-02-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631089B2 (ja) 2010-07-20 2014-11-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846105B2 (ja) * 2012-11-13 2016-01-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6207414A (ja) * 2015-04-21 2016-12-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92030B2 (ja) * 2016-05-30 2019-03-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8018584A (ja) * 2016-07-25 2018-02-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89679B2 (ja) * 2019-03-28 2022-06-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1175A (en) * 1995-01-16 1997-10-28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amming system
US5938458A (en) * 1998-06-17 1999-08-17 Molex Incorporated Lever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168445B1 (en) * 1998-02-23 2001-01-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wo-par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213795B1 (en) * 1998-09-29 2001-04-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wo-par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30109155A1 (en) * 2001-11-12 2003-06-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Lever-type connector, a lever-typ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lever-type connector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JP2003223958A (ja) * 2002-01-29 2003-08-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614826A (zh) * 2003-11-07 2005-05-1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壳体组装体及电气连接器组装体
US20050106911A1 (en) * 2003-06-26 2005-05-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641945A (zh) * 2004-01-14 2005-07-2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具有可移动构件的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682412A (zh) * 2002-08-06 2005-10-12 Fci公司 电连接件
CN1747249A (zh) * 2004-09-06 2006-03-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893198A (zh) * 2005-07-05 2007-01-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01120488A (zh) * 2005-02-16 2008-02-06 Fci公司 电连接器
US20080305673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re guide with hinged cam lock
CN101404369A (zh) * 2007-10-05 2009-04-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装配连接器
CN101471510A (zh) * 2007-12-28 2009-07-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方法
WO2009119403A1 (ja) * 2008-03-28 2009-10-01 タイ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プ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9990A (ja) * 2002-12-18 2004-07-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4569448B2 (ja) * 2005-11-21 2010-10-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1175A (en) * 1995-01-16 1997-10-28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amming system
US6168445B1 (en) * 1998-02-23 2001-01-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wo-par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938458A (en) * 1998-06-17 1999-08-17 Molex Incorporated Lever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213795B1 (en) * 1998-09-29 2001-04-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wo-par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30109155A1 (en) * 2001-11-12 2003-06-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Lever-type connector, a lever-typ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lever-type connector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JP2003223958A (ja) * 2002-01-29 2003-08-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682412A (zh) * 2002-08-06 2005-10-12 Fci公司 电连接件
US20050106911A1 (en) * 2003-06-26 2005-05-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614826A (zh) * 2003-11-07 2005-05-11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壳体组装体及电气连接器组装体
CN1641945A (zh) * 2004-01-14 2005-07-2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具有可移动构件的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747249A (zh) * 2004-09-06 2006-03-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1120488A (zh) * 2005-02-16 2008-02-06 Fci公司 电连接器
CN1893198A (zh) * 2005-07-05 2007-01-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US20080305673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re guide with hinged cam lock
CN101404369A (zh) * 2007-10-05 2009-04-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装配连接器
CN101471510A (zh) * 2007-12-28 2009-07-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方法
WO2009119403A1 (ja) * 2008-03-28 2009-10-01 タイ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プ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0560A (zh) * 2011-12-21 2014-11-19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用辅助装置
CN104160560B (zh) * 2011-12-21 2016-06-15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用辅助装置
CN105610008A (zh) * 2014-11-17 2016-05-2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5610008B (zh) * 2014-11-17 2018-02-0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7230879A (zh) * 2016-03-25 2017-10-0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CN107230879B (zh) * 2016-03-25 2019-06-25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CN107658629A (zh) * 2016-07-25 2018-02-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658629B (zh) * 2016-07-25 2019-07-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9273910A (zh) * 2017-07-18 2019-01-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9273910B (zh) * 2017-07-18 2020-06-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15970B2 (en) 2012-07-10
DE102011012065A1 (de) 2011-12-29
JP2011198515A (ja) 2011-10-06
JP5343902B2 (ja) 2013-11-13
US20110230071A1 (en) 201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194A (zh) 连接器
CN102195193B (zh) 连接器
JP4678227B2 (ja) コネクタ
CN102255173B (zh) 连接器
KR101271347B1 (ko) 커넥터,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접속 방법
JP3667652B2 (ja) コネクタ
EP2706621A1 (en)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ssembly method
EP2075880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method
KR101661873B1 (ko) 커넥터
JP5614369B2 (ja) 端子金具
JP5979526B2 (ja) コネクタ
EP3148012A1 (en) Connector
JP3968638B2 (ja) コネクタ
CN103794931B (zh) 连接器
CN102394436B (zh) 连接器
CN102856698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2195205A (zh) 杠杆式连接器
US11329426B2 (en) Connector
CN107968292A (zh) 连接器
CN103811908A (zh) 连接器
JP2007059153A (ja) コネクタ
JP5424050B2 (ja) 雄端子および車両側コネクタ
JP6292468B2 (ja) コネクタ
JP5375739B2 (ja) コネクタ
JP3968637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