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4409B -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4409B
CN102194409B CN201110068366.9A CN201110068366A CN102194409B CN 102194409 B CN102194409 B CN 102194409B CN 201110068366 A CN201110068366 A CN 201110068366A CN 102194409 B CN102194409 B CN 102194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unit
pattern
luminance distribution
vie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83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4409A (zh
Inventor
菊田一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4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4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4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4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7Use of pixel shift techniques, e.g. by mechanical shift of the physical pixels or by optical shift of the perceived 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 G09G2320/046Dealing with screen burn-in prevention or compensation of the effects thereof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10Special adaptations of display systems for operation with variable imag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8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 G09G3/2022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 G09G3/2025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the sub-frames having all the same time d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等,该图像处理装置无论显示面板和显示图像如何,均可显示更加高画质的图像,并且防止烧伤现象。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对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控制信号进行帧频控制,且包括:亮度分布生成部,其根据图像数据生成亮度分布;图像种类判断部,其根据亮度分布而判断图像的种类;帧频控制部,其进行对应于图像的种类的帧频控制。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显示元件,使用了液晶元件的LCD(Liquid CrystalDisplay:LCD)面板、和使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以下,省略为OLED)(广义来说,为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正在普及。其中,OLED与液晶元件相比较,具有高速响应性,能够提高对比度。通过将这种OLED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面板,能够显示视角较广、且高画质的图像。
但是,即使在使用了OLED的显示面板中,也存在如下问题,即,如长时间地显示静态图像时那样,当相同的发光元件在相同的亮度下被点亮的时间变长时,会产生所谓的烧伤现象,从而导致画质的劣化。关于使用了OLED的显示面板的防止烧伤现象的技术,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通过作为图像信号而施加的电流值或者恒流的施加时间来控制图像的灰度,并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使显示位置仅移动预定的距离。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能使显示器在切换刷新率时的视觉征兆减少。
另一方面,上述的OLED的高速响应性,能够提高对OLED的帧频控制的有效性。例如,与在LCD面板上显示图像时进行帧频控制的情况相比,在使用了OLED的显示面板上于显示图像时进行帧频控制,从而能够实现更加多样的灰度表现,能够显示更加高画质的图像。由此,通过帧频控制,能够在防止烧伤现象的同时,实现更加高画质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43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97626号公报
但是,在公开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的技术中,无论输入图像的种类如何,均实施上述这种控制。因此,根据不同的显示面板和显示图像,有时无法提高画质、或者无法充分减轻烧伤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技术课题而作出的发明。根据本发明的几种形式,能够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等,其无论显示面板和显示图像如何,均可显示更加高画质的图像,并且防止烧伤现象。
(1)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为,对对应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或者对应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进行帧频控制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亮度分布生成部,其以分割所述显示图像的一个画面而成的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为单位,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亮度分布;图像种类判断部,其根据所述亮度分布而以所述单元为单位判断图像的种类;帧频控制部,其以所述单元为单位进行对应于所述图像的种类的帧频控制。
在本形式中,以分割一个画面而成的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为单位,判断图像的种类,并进行对应于该种类的帧频控制。由此,能够减轻伴随帧频控制而发生的闪烁,从而无论显示面板和显示图像如何,均能够显示更加高画质的图像。并且,能够防止烧伤现象,从而实现显示面板和显示元件的长寿命化。
(2)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亮度分布生成部包括:第1亮度分布生成部,其生成所述显示图像的第1方向上的亮度分布;第2亮度分布生成部,其生成所述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的亮度分布,所述图像种类判断部根据所述第1方向上的亮度分布和所述第2方向上的亮度分布,来判断所述图像的种类。
根据本形式,由于根据显示图像的第1方向的亮度分布以及第2方向的亮度分布,以每个单元为单位判断图像的种类,所以能够判断在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上具有特征的图像的种类。
(3)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帧频控制部通过第1模式、第2模式、第3模式、第4模式中与由所述图像种类判断部判断出的所述图像的种类相对应的模式,来输出所述图像数据或者所述显示正时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1模式每经过第1间隔时间而对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进行切换;所述第2模式对每一个点降低帧频;所述第3模式对每个所给的帧而拉开图像显示的间隔;所述第4模式在经过第2间隔时间后对原来的显示图像移位一个点。
根据本形式,能够实现降低显示图像的各个点的点亮次数和缩短点亮时间,从而能够实现与上述这些因素成比例地劣化的、显示元件和由该显示元件构成的显示面板的长寿命化。
(4)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中,所述帧频控制部对由所述图像种类判断部判断出所述图像的种类的帧之后的帧,进行对应于该种类的帧频控制。
根据本形式,由于对判断出图像的种类的帧之后的帧进行帧频控制,因此能够在不增加处理负荷的条件下,实现更加高画质的图像显示和烧伤现象的防止等。
(5)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在所述显示图像为静态图像时,所述图像种类判断部判断所述图像的种类。
根据本形式,通过在难以获得由帧频控制而产生的效果的动态图像中省略控制,从而能够在静态图像中实现更加高画质的图像显示和烧伤现象的防止等。
(6)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显示系统包括显示面板,其具有:多个行信号线;多个列信号线,其与所述多个行信号线交叉设置;多个发光元件,其由所述多个行信号线中的任意一条和所述多个列信号线中的任意一条而被确定,且以对应于驱动电流的亮度而发光,并且,所述显示系统还包括:行驱动器,其驱动所述多个行信号线;列驱动器,其驱动所述多个列信号线;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系统根据被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实施了帧频控制的所述图像数据或者所述显示正时控制信号,来显示所述显示图像。
根据本形式,能够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其无论显示面板和显示图像如何,均能够显示更加高画质的图像,并且防止烧伤现象。
(7)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根据本形式,能够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无论显示面板和显示图像如何,均能够显示更加高画质的图像,并且防止烧伤现象。
(8)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中,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对对应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或者对应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进行帧频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亮度分布生成步骤,以分割所述显示图像的一个画面而成的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为单位,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亮度分布;图像种类判断步骤,根据所述亮度分布而以所述单元为单位判断图像的种类;帧频控制步骤,以所述单元为单位进行对应于所述图像的种类的帧频控制。
在本形式中,以分割一个画面而成的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为单位,判断图像的种类,并进行对应于该种类的帧频控制。由此,能够减轻伴随帧频控制而发生的闪烁,从而无论显示面板和显示图像如何,均能够显示更加高画质的图像。并且,能够防止烧伤现象,从而实现显示面板和显示元件的长寿命化。
(9)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方法中,所述帧频控制步骤中,通过第1模式、第2模式、第3模式、第4模式中与由所述图像种类判断步骤判断出的所述图像的种类相对应的模式,来输出所述图像数据或者所述显示正时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1模式每经过第1间隔时间而对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进行切换;所述第2模式每一个点降低帧频;所述第3模式对每个所给的帧而拉开图像显示的间隔;所述第4模式在经过第2间隔时间后对原来的显示图像移位一个点。
根据本形式,能够实现降低显示显示图像的各个点的点亮次数和点亮时间,从而能够实现与上述这些因素成比例地劣化的、显示元件和由该显示元件构成的显示面板的长寿命化。
(10)在本发明的其他形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方法中,所述图像种类判断步骤中,在所述显示图像为静态图像时,判断所述图像的种类。
根据本形式,通过在难以获得由帧频控制而产生的效果的动态图像中省略控制,从而能够在静态图像中实现更加高画质的图像显示和烧伤现象的防止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2为图1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3为帧频控制计数器的动作说明图。
图4为第1模式的帧频控制的说明图。
图5为第2模式的帧频控制的说明图。
图6为第3模式的帧频控制的说明图。
图7为第4模式的帧频控制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流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A)、图9(B)为图8中的步骤S12的亮度分布的生成处理的说明图。
图10为图8中的步骤S14中的图像种类判断处理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11(A)~图11(C)为图10中的步骤S30的说明图。
图12(A)~图12(C)为图10中的步骤S34的说明图。
图13(A)~图13(C)为图10中的步骤S38的说明图。
图14(A)~图14(C)为图10中的步骤S38的其他的说明图。
图15(A)、图15(B)为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显示系统;
20:显示面板;
30:行驱动器;
40:列驱动器;
60:电源电路;
100:图像处理装置;
110:静态图像判断部;
120:YUV转换部;
130: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
132: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
134:y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
140:图像种类判断部;
150:FRC计数器;
160:帧频控制部;
162:第1FRC处理部;
164:第2FRC处理部;
166:第3FRC处理部;
168:第4FRC处理部;
170:显示正时控制部;
200: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对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适当地限定。并且,以下所说明的全部结构不一定均为用于解决本发明的课题所必需的结构要素。
在图1中,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例的框图。该显示系统具有使用了OLED的显示面板(发光面板),所述OLED为,作为显示元件的发光元件,各个OLED根据由图像处理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以及显示正时控制信号,而被行驱动器以及列驱动器驱动。
图1所示的显示系统10包括:显示面板20、行驱动器30、列驱动器40、电源电路60、图像处理装置100、主机200。在显示面板20上,沿Y方向延伸的多个数据信号线d1~dN(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多个列信号线c1~cN,被配置于X方向上。并且,在显示面板20上,沿X方向延伸的多个行信号线r1~rM(M为2以上的整数)以与各个列信号线以及各个数据信号线交叉的方式,被配置Y方向上。在各个列信号线(更具体来说,为各个列信号线以及各个数据信号线)与各个行信号线的交叉位置上,形成有像素电路,在显示面板20上,多个像素电路被配置为矩阵状。
在图1中,由X方向上邻接的R成分的像素电路PR、G成分的像素电路PG以及B成分的像素电路PB,而构成一个点。R成分的像素电路PR具有发出红色的显示颜色的OLED,G成分的像素电路PG具有发出绿色的显示颜色的OLED,B成分的像素电路PB具有发出蓝色的显示颜色的OLED。
行驱动器30被连接于显示面板20的行信号线r1~rM。行驱动器30例如在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依次选择显示面板20的行信号线r1~rM,并在各个行信号线的选择期间内,输出选择脉冲。
列驱动器40被连接于显示面板20的数据信号线d1~dN、列信号线c1~cN。列驱动器40对列信号线c1~cN施加所给的电源电压,并且,例如在每一水平扫描期间,分别对各个数据信号线施加对应于一条线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电压。
由此,在选择第j(1≤j≤M,j为整数)行的水平扫描期间内,在第j行的第k(1≤k≤N,k为整数)列的像素电路上,施加对应于图像数据的灰度电压。在第j行的第k列的像素电路上,当通过行驱动器30对行信号线rj施加选择脉冲时,由列驱动器40施加于数据信号线dk的对应于图像数据的电压,被施加于该像素电路所具有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此时,当所给的电源电压被施加于列信号线ck时,该驱动晶体管将成为导通状态,从而在该像素电路所具有的OLED中将流有驱动电流。如上所述,行驱动器30以及列驱动器40对与在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内依次选择的行信号线相连的、构成像素的OLED,供给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驱动电流。
主机200生成对应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由主机200生成的图像数据,被传送至图像处理装置100。图像处理装置100在根据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时,实施帧频控制(Frame Rate Control:以下,称为FRC)。由图像处理装置100实施FRC之后的图像数据被供给至列驱动器40。并且,与由图像处理装置100实施FRC之后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被供给至行驱动器30以及列驱动器40。电源电路60生成多个种类的电源电压,对显示面板20、行驱动器30、列驱动器40、以及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个部分,供给电源电压。
在图2中,图示了图1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像处理装置100包括:静态图像判断部110、YUV转换部120、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0、图像种类判断部140、FRC计数器150、FRC部(帧频控制部)160、显示正时控制部170。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0包括: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2(第1亮度分布生成部)、y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4(第2亮度分布生成部)。FRC部160包括:第1FRC处理部162、第2FRC处理部164、第3FRC处理部166、第4FRC处理部168。
静态图像判断部110判断被从主机200供给的图像数据是否为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静态图像判断部110根据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对要显示的图像为静态图像的帧是否连续进行检测。当检测出为静态图像的帧是连续的时,静态图像判断部110判断为,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为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YUV转换部120将来自主机200的例如RGB形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由亮度数据Y以及色差数据UV构成的YUV数据。
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0根据由YUV转换部120转换的亮度数据Y,而生成亮度分布信息。更具体来说,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0以分割一个画面而成的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为单位,生成亮度分布信息。x方向亮度信息生成部132生成,表示各个单元在x方向(图像的水平方向)上邻接的点间的亮度差的直方图的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第1方向的亮度分布)。y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4生成,表示各个单元在y方向(图像的垂直方向)上邻接的点间的亮度差的直方图的y方向亮度分布信息(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亮度分布)。
图像种类判断部140根据由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0生成的亮度分布信息,判断由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的种类。在这里,图像种类判断部140所判断的图像的种类为,与由FRC部160实施的多个种类的FRC中的某一个相对应的种类。图像种类判断部140根据由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2生成的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以及由y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4生成的y方向亮度分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判断图像的种类。由此,能够对图像的x方向和y方向上有特征的图像,实施最佳的FRC。
FRC计数器150通过由FRC部160实施的FRC,生成被参照的帧号FN和单元号BN。FRC计数器150对被显示控制的图像的帧数进行计数,并输出用于确定被计数的帧的帧号FN。并且,FRC计数器150对分割被图像显示控制的图像而成的单元进行管理,并输出用于确定被实施FRC的单元的单元号BN。
在图3中,图示了FRC计数器150的动作说明图。图3模式化地图示了图像的一个画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例如16点×16线作为一个单元而将一个画面的图像分割成多个单元,并对每个单元实施FRC。所以,FRC计数器150对于由帧号FN所确定的帧的图像GM,以与来自主机200的被供给的图像数据同步的方式,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单元进行管理。作为处理对象的单元通过单元号BN而被确定。通过如此设置,从而FRC部160对每个单元实施FRC,且该FRC与由图像种类判断部140针对每个单元而判断出的图像的种类相对应,由此,能够对每个单元实施不同的FRC。
在图2中,当被静态图像判断部110判断为静态图像时,FRC部160对该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或者同步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实施FRC。此时,FRC部160根据帧号FN,对由单元号BN确定的单元实施FRC,该FRC与由图像种类判断部140判断出的图像的种类相对应。并且,FRC部160通过以对应于所判断出的图像种类的方式而设置的第1FRC处理部162~第4FRC处理部168中的某一个,对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或者显示正时控制信号实施FRC控制。
第1FRC处理部162实施第1模式的FRC,并输出第1模式的FRC之后的图像数据以及同步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第2FRC处理部164实施第2模式的FRC,并输出第2模式的FRC之后的图像数据以及同步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第3FRC处理部166实施第3模式的FRC,并输出第3模式的FRC之后的图像数据以及同步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第4FRC处理部168实施第4模式的FRC,并输出第4模式的FRC之后的图像数据以及同步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
显示正时控制部170生成显示正时控制信号。作为显示正时控制信号,有以下几种,例如,指定一个水平扫描期间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指定一个垂直扫描期间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扫描方向的启动脉冲(StartPulse)STH、垂直扫描方向的启动脉冲STV、点时钟(Dot Clock)DCLK等。FRC部160的各个FRC处理部,通过对由显示正时控制部170生成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实施控制、或者对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实施控制,从而实施FRC。
通过FRC部160的第1FRC处理部162~第4FRC处理部168而实施的第1模式~第4模式的FRC,能够采用如下的FRC。
在图4中,图示了第1模式的FRC的说明图。图4为,模式化地表示第1模式的FRC中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显示图像的变化的图。
第1模式的FRC为,每经过第1间隔时间而对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进行切换的模式。例如,作为通常的动作,无论是偶数帧还是奇数帧,都进行显示图像的各个线的逐行扫描。另一方面,当被切换为第1模式时,进行例如当表示为偶数帧时则显示偶数线、而当表示为奇数帧时则显示奇数线的隔行扫描。由此,在所给的时间内,构成图像的各个像素能够以不同的亮度而显示,从而能够控制OLED的点亮时间,防止烧伤现象,进而实现显示面板20或者OLED的长寿命化。
在图5中,图示了第2模式的FRC的说明图。图5为,模式化地表示第2模式的FRC中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扫描方法的变化的图。
第2模式的FRC为,对每构成一个点的一个像素、或者每一个点使其反转,从而对每一个像素或者每一个点降低帧频的模式。例如,作为通常的动作,无论是偶数帧还是奇数帧,都显示图像的各条线。另一方面,当被切换为第2模式时,作为f帧的h线的d点的图像数据生成了如下的图像数据,即,构成图像数据的R成分、G成分以及B成分的像素值分别为“0”的黑点的图像数据。在这里,对于整数p、q、r,设定为:f=2×p、h=2×q、d=2×r。并且,作为f帧的(h+1)线的(d+1)点的图像数据,生成了黑点的图像数据。而且,作为(f+1)帧的h线的(d+1)点的图像数据,生成了黑点的图像数据,且作为(f+1)帧的(h+1)线的d点的图像数据,生成了黑点的图像数据。由此,例如在偶数帧上,偶数线的偶数点和奇数线的奇数点能够显示为黑点,在奇数帧上,偶数线的奇数点和奇数线上的偶数点能够显示为黑点。由此,在所给的时间内,构成图像的各个像素能够以不同的亮度而显示,从而能够控制OLED的点亮时间,防止烧伤现象,进而实现显示面板20或者OLED的长寿命化。
在图6中,图示了第3模式的FRC的说明图。图6为,模式化地表示第3模式的FRC中显示面板20的图像的显示图像的变化的图。
第3模式的FRC为,对每个所给的帧而拉开图像显示的间隔的模式。例如,作为通常的动作,无论是偶数帧还是奇数帧,都显示图像的各条线。另一方面,当被切换为第3模式时,仅将偶数帧以原来的图像的像素值来输出图像数据,而作为仅奇数帧的全部图像的全部点的图像数据,生成R成分、G成分以及B成分的像素值分别为“0”的黑色图像的图像数据。由此,在奇数帧上显示黑色图像,从而实质上帧频变为原来的一半。而且,在对其他的帧拉开间隔时,能够通过在拉开间隔的帧上适当地插入黑色图像来实现。由此,在所给的时间内,构成图像的各个像素能够以不同的亮度而显示,从而能够控制OLED的点亮时间,防止烧伤现象,进而实现显示面板20或者OLED的长寿命化。
在图7中,图示了第4模式的FRC的说明图。图7为,模式化地表示第4模式的FRC中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帧频的变化的图。
如图7所示,第4模式的FRC为,在经过第2间隔时间后对原来的显示图像移位所给点数(例如一个点)的模式。例如,作为通常的动作,无论是偶数帧还是奇数帧,都显示图像的各条线。另一方面,当被切换为第4模式时,每经过所给时间依次重复执行向上移位(第1移位)、向右移位(第2移位)、向下移位(第3移位)、以及向左移位(第4移位)。在此,在向上移位中,相对于原来的显示图像(或者此前瞬间的显示图像),在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第1垂直扫描方向上仅移位一条扫描线。在向右移位中,相对于原来的显示图像(或者此前瞬间的显示图像),在显示面板20画面的第1水平扫描方向上仅移位一个点。在向下移位中,相对于原来的显示图像(或者此前瞬间的显示图像),在显示面板20画面的第1水平扫描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仅移位一条扫描线。在向左移位中,相对于原来的显示图像(或者此前瞬间的显示图像),在显示面板20画面的第1水平扫描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仅移位一个点。由此,在所给的时间内,构成图像的各个像素能够以不同的亮度而显示,从而能够控制OLED的点亮时间,防止烧伤现象,进而实现显示面板20或者OLED的长寿命化。
在图8中,图示了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流程的一个示例。
图像处理装置100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和专用的硬件构成,对应于图2的各个部分的硬件能够执行对应于图8中的各个步骤的处理。或者,图像处理装置100还可以由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以下,称为CPU)、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称为ROM)、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dd Memory:以下,称为RAM)构成。此时,读入存储于ROM或者RAM中的程序的CPU,通过执行对应于该程序的处理,从而能够执行对应于图8的各个步骤的处理。
首先,图像处理装置100在静态图像判断部110中,根据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判断由该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数据是否为静态图像(步骤S10)。当在步骤S10中判断为,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是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时(步骤S10:是),则以分割一个画面而成的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为单位,实施图像的种类判断、和与被判断出的图像的种类相对应的FRC。
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在YUV转换部120中,将该图像数据转换为YUV数据,并在亮度信息生成部130中,以单元为单位而生成x方向亮度分布以及y方向亮度分布(步骤S12)。并且,图像处理装置100在图像种类判断部140中,根据在步骤S12中所生成的x方向亮度分布以及y方向亮度分布,从而以单元为单位,判断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的种类(步骤S14)。
接着,当存在之后的单元时(步骤S16:是),则返回步骤S12,且图像处理装置100根据之后的单元的图像数据,生成x方向亮度分布以及y方向亮度分布。而且,在图8中,虽然例示了对每一个单元重复进行步骤S12以及步骤S14的处理示例,但是,也可以在步骤S12中,对于全部单元按每个单元生成亮度分布之后,在执行步骤S14中的、对各个单元的图像种类的判断。
在步骤S16中,当不存在之后的单元时(步骤S16:否),则图像处理装置100等待在步骤S10中对是否为静态图像进行了判断的图像的帧之后的帧(步骤S18:否)。当在步骤S18中判断为,之后的帧也为静态图像时(步骤S18:是、步骤S20:是),则以单元为单位,实施与步骤S14中被判断出的图像的种类相对应的FRC(步骤S22,返回)。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中判断为,来自主机200的图像数据不是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时(步骤S10:否),则等待输入来自主机200的、之后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返回)。此外,当在步骤S20中判断为,之后的帧图像不是静态图像时(步骤S20:否),则图像处理装置100不对该之后的帧的图像实施FRC,而等待输入来自主机200的、之后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返回)。由此,图像处理装置100在由图像判断部140判断出图像种类的帧之后的帧上,实施对应于该种类的FRC。但是,在该之后的帧不是静态图像时,图像处理装置100判断为之后的帧的图像数据是动态图像,从而省略FRC。
在图9(A)、图9(B)中,图示了图8的步骤S12中的亮度分布的生成处理的说明图。
在步骤S12中,邻接的点的亮度差绝对值的直方图,被作为亮度分布而生成。例如,在生成图像的水平方向的亮度分布时,如图9(A)所示,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2对每一条线求取各个点的亮度成分,并生成邻接的点之间的亮度差(舍去小数点以后部分)。并且,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2以每两个级为单位累计各个点间的亮度差,并生成如图9(B)所示的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图9(B)图示了,以每两个亮度差级为单位对计数进行累计后的结果的一个示例。而且,虽然在图9(B)中,是以每两个亮度差级为单位进行累计,但是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即能够设定为,能以所期望的级为单位而进行累计。x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2将如图9(B)所示的各个线的计数的累计按显示线数的量而重复进行,从而生成一个画面的亮度分布。y方向亮度分布信息生成部134也以同样方式,将对于图像的垂直方向上排列的点的亮度差的计数的累计,按一条线的点数的量而重复进行,从而生成一个画面的亮度分布。
在图10中,图示了图8的步骤S14中的图像种类判断处理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在图11(A)、图11(B)、图11(C)中,图示了图10的步骤S30的说明图。图11(A)表示在步骤30中被判断的图像(一个单元)的一个示例。图11(B)模式化地表示图11(A)的图像的x方向亮度分布的一个示例。图11(C)模式化地表示图11(A)的图像的y方向亮度分布的一个示例。
在图12(A)、图12(B)、图12(C)中,图示了图10的步骤S34的说明图。图12(A)表示在步骤34中被判断的图像(一个单元)的一个示例。图12(B)模式化地表示图12(A)的图像的x方向亮度分布的一个示例。图12(C)模式化地表示图12(A)的图像的y方向亮度分布的一个示例。
在图13(A)、图13(B)、图13(C)中,图示了图10的步骤S38的说明图。图13(A)表示在步骤38中被判断的图像(一个单元)的一个示例。图13(B)模式化地表示图13(A)的图像的x方向亮度分布的一个示例。图13(C)模式化地表示图13(A)的图像的y方向亮度分布的一个示例。
在图14(A)、图14(B)、图14(C)中,图示了图10的步骤S38的另一个说明图。图14(A)表示在步骤38中被判断的图像(一个单元)的一个示例。图14(B)模式化地表示图14(A)的图像的x方向亮度分布的一个示例。图14(C)模式化地表示图14(A)的图像的y方向亮度分布的一个示例。
图像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14中,根据该单元的图像数据,对x方向亮度分布以及y方向亮度分布进行解析。具体来说,图像种类判断部140首先对x方向亮度分布以及y方向亮度分布分别计算出采样离散。之后,图像种类判断部140判断x方向亮度分布以及y方向亮度分布各自的采样离散是否相当于例如以16级分割出的某一个离散级数。并且,图像种类判断部140根据x方向的离散级数以及y方向的离散级数,判断其为x方向以及y方向中的哪一个方向上的亮度差较大的图像。例如,当x方向的离散级数为12、y方向的离散级数为1时,则判断其为在水平方向上亮度差较大的图像。此外,例如当x方向的离散级数为5、y方向的离散级数为10时,则判断其为在垂直方向上亮度差较大的图像。
如此,图像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14中,判断是x方向的亮度差较大、还是y方向的亮度差较大(步骤S30、步骤S34)。
图像处理装置100以单元为单位,对是否通过第1模式的FRC~第4模式的FRC中的某一个来实施显示控制进行管理。在步骤S30中,例如以单元为单位,判断是否如图11(B)所示在x方向上具有亮度差,且如图11(C)所示在y方向上没有亮度差。并且,当判断为在x方向上具有亮度差时(步骤S30:是),则图像种类判断部140判断为,该单元的图像即为图11(A)所示图像,并将该单元设定为通过第1模式的FRC而进行显示控制(步骤S32)。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终止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当在步骤S30中判断为,在x方向上没有亮度差时(步骤S30:否),则图像种类判断部140例如以单元为单位,判断是否如图12(B)所示在x方向上没有亮度差,且如图12(C)所示在y方向上具有亮度差。并且,当判断在y方向上具有亮度差时(步骤S34:是),则图像种类判断部140判断为,该单元的图像为图12(A)所示图像,并将该单元设定为通过第2模式的FRC而进行显示控制(步骤S36)。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终止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当在步骤S34中判断为,在y方向上没有亮度差时(步骤S34:否),则图像种类判断部140以单元为单位,判断是否在x方向上以所给的亮度差级以上而存在预定宽度的亮度的峰值(步骤S38)。例如,在步骤S38中,判断是否如图13(B)所示在x方向上存在亮度的峰值,且如图13(C)所示在y方向上不存在亮度的峰值。并且,当判断为在x方向上存在亮度的峰值时(步骤S38:是),则图像种类判断部140判断为,该单元的图像为图13(A)所示图像,并将该单元设定为通过第3模式的FRC而进行显示控制(步骤S40)。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终止一系列的处理(结束)。而且,在步骤S40中,也可以将该单元设定为,通过第1模式的FRC而进行显示控制。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8中判断为,在x方向上不存在亮度的峰值时(步骤S38:否),则图像种类判断部140判断为,该单元的图像为图14(A)所示的图像。并且,图像种类判断部140设定该单元通过第4模式的FRC而进行显示控制(步骤S42)。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终止一系列的处理(结束)。图14(A)的图像为,具有如图14(B)所示的x方向亮度分布,并具有如图14(C)所示y方向亮度分布的图像,例如为单色图像(Solid image)或自然图像。
如上所述,在图像处理装置100中,以单元为单位实施与由图像种类判断部140判断出的图像种类相对应的、上述的某一个FRC。由此,能够减轻伴随FRC而发生的闪烁,且无论显示面板和显示图像如何,都能够显示更高画质的图像。并且,与通常的动作相比较,能够实现各个点的点亮次数的减少和点亮时间的缩短,从而能够防止烧伤现象。其结果为,能够实现显示面板20或者OLED的长寿命化。
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适用于例如下面的电子设备中。
在图15(A)、图15(B)中,图示了应用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系统10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5(A)表示便携式个人电脑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5(B)表示移动电话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5(A)所示的个人电脑800包括本体部810、显示部820。作为显示部820,安装有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系统10。本体部810包括显示系统10中的主机200,且在该本体部810上设置有键盘830。即,个人电脑800被构成为,至少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00。通过主机200对经由键盘830而输入的动作信息进行解析,并对应于该动作信息而在显示部820上显示图像。由于该显示部820以OLED作为显示元件,因而能够提供具有视角广阔的画面的个人电脑800。
如图15(B)所示的移动电话900包括本体部910、显示部920。作为显示部920,安装有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系统10。本体部910包括显示系统10中的主机200,且在该本体部910上设置有键盘930。即,移动电话900被构成为,至少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象处理装置100。通过主机200对经由键盘930而输入的动作信息进行解析,并根据该动作信息而在显示部920上显示图像。由于该显示部920将OLED作为显示元件,因而能够提供具有视角广阔的画面的移动电话900。
而且,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系统10所适用的电子设备,不限定于图15(A)、图15(B)所示的设备,还可以例举出:信息携带终端(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照相机、电视、摄像机、车辆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电子纸张(Electronic Paper)、台式电子计算器、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POS(Point of Sale System)终端、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视频播放器、具备触摸屏的设备等。
以上,虽然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涉及的图象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等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在各种方式下进行实施,还能够进行如下的改变。
(1)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进行四个种类的FRC中的某一个的示例,但是,并不限定于上述的FRC的内容和种类。只需为,能够以对应于按每个单元判断出的图像的种类的方式,对多个种类的FRC中的某一个进行实施、或者将多个FRC组合而进行实施的技术方案即可。
(2)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适用了OLED的显示系统作为示例来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3)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以一个点或者一条扫描线为单位而进行移位的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一个像素、多个点、或者多条扫描线为单位而进行移位。
(4)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作为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等而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为,记述有上述图像处理方法的处理顺序的程序、或记录有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Claims (8)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对对应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或者对应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进行帧频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亮度分布生成部,其以分割所述显示图像的一个画面而成的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为单位,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亮度分布;
图像种类判断部,其根据所述亮度分布而以所述单元为单位判断图像的种类;
帧频控制部,其以所述单元为单位进行对应于所述图像的种类的帧频控制,
所述帧频控制部通过第1模式、第2模式、第3模式、第4模式中与由所述图像种类判断部判断出的所述图像的种类相对应的模式,来输出所述图像数据或者所述显示正时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1模式每经过第1间隔时间而对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进行切换;所述第2模式对每一个点降低帧频;所述第3模式对每个所给的帧而拉开图像显示的间隔;所述第4模式在经过第2间隔时间后对原来的显示图像移位一个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分布生成部包括:
第1亮度分布生成部,其生成所述显示图像的第1方向上的亮度分布;
第2亮度分布生成部,其生成所述显示图像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的亮度分布,
所述图像种类判断部根据所述第1方向上的亮度分布和所述第2方向上的亮度分布,来判断所述图像的种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频控制部对由所述图像种类判断部判断出所述图像的种类的帧之后的帧,进行对应于该种类的帧频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图像为静态图像时,所述图像种类判断部判断所述图像的种类。
5.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行信号线;多个列信号线,其与所述多个行信号线交叉设置;多个发光元件,其由所述多个行信号线中的任意一条和所述多个列信号线中的任意一条而被确定,且以对应于驱动电流的亮度而发光;
行驱动器,其驱动所述多个行信号线;
列驱动器,其驱动所述多个列信号线;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系统根据被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实施了帧频控制的所述图像数据或者所述显示正时控制信号,来显示所述显示图像。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7.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对对应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或者对应于该图像数据的显示正时控制信号进行帧频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亮度分布生成步骤,以分割所述显示图像的一个画面而成的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为单位,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亮度分布;
图像种类判断步骤,根据所述亮度分布而以所述单元为单位判断图像的种类;
帧频控制步骤,以所述单元为单位进行对应于所述图像的种类的帧频控制,
所述帧频控制步骤中,通过第1模式、第2模式、第3模式、第4模式中与由所述图像种类判断步骤判断出的所述图像的种类相对应的模式,来输出所述图像数据或者所述显示正时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1模式每经过第1间隔时间而对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进行切换;所述第2模式每一个点降低帧频;所述第3模式对每个所给的帧而拉开图像显示的间隔;所述第4模式在经过第2间隔时间后对原来的显示图像移位一个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种类判断步骤中,在所述显示图像为静态图像时,判断所述图像的种类。
CN201110068366.9A 2010-03-18 2011-03-17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2194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2096A JP2011197215A (ja) 2010-03-18 2010-03-18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0-062096 2010-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4409A CN102194409A (zh) 2011-09-21
CN102194409B true CN102194409B (zh) 2014-03-26

Family

ID=44602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8366.9A Active CN102194409B (zh) 2010-03-18 2011-03-17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43581B2 (zh)
JP (1) JP2011197215A (zh)
KR (1) KR20110105348A (zh)
CN (1) CN102194409B (zh)
TW (1) TWI4476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97215A (ja) * 2010-03-18 2011-10-0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3026727A (ja) * 2011-07-19 2013-02-04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US10082860B2 (en) 2011-12-14 2018-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ic image power management
JP6119185B2 (ja) * 2012-10-22 2017-04-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処理回路及び電子機器
JP6407509B2 (ja) * 2013-04-18 2018-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50066888A (ko) * 2013-12-09 2015-06-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194775B1 (ko) * 2014-02-27 2020-1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부,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 구동 방법
KR102234512B1 (ko) * 2014-05-21 2021-04-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20170005329A (ko) * 2015-07-03 2017-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번인 릴랙싱 기능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구동회로 및 디스플레이 구동회로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구동 시스템
KR102423615B1 (ko) * 2015-09-30 2022-07-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타이밍 컨트롤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5654903A (zh) * 2016-03-31 2016-06-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KR102549919B1 (ko) * 2016-07-08 2023-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영상 표시 방법
CN106486061A (zh) * 2016-08-24 2017-03-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驱动系统及静态图案处理方法
CN108154851B (zh) * 2016-12-02 2020-08-1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纸显示设备的时序控制器电路
CN107610060B (zh) * 2017-08-29 2020-03-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oled图像灼烧改善方法及装置
KR102400350B1 (ko) * 2017-09-19 2022-05-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표시 방법
CN110363209B (zh) * 2018-04-10 2022-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及存储介质
TWI674570B (zh) * 2018-12-21 2019-10-11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防止影像殘留的螢幕控制方法及系統
WO2020157979A1 (ja) * 2019-02-01 2020-08-06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10349539A (zh) * 2019-06-24 2019-10-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428773B (zh) * 2019-07-10 2021-01-22 北京欧铼德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电路及其显示面板
CN111477183B (zh) * 2020-04-10 2020-12-22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器刷新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20014389A (ko) * 2020-07-24 2022-0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4678A (zh) * 2003-11-06 2005-05-1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显示驱动设备、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CN1691748A (zh) * 2004-04-23 2005-11-0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信号处理设备、显示设备、接收机和显示方法
CN101155288A (zh) * 2006-09-26 2008-04-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高清晰图像显示设备及转换其帧速率的方法
CN101231832A (zh) * 2007-01-22 2008-07-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亮度控制方法
CN101385067A (zh) * 2006-12-28 2009-03-11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装置和使用了它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6800B2 (ja) * 1999-09-28 2011-05-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3005695A (ja) * 2001-06-25 2003-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多階調表示方法
JP3606270B2 (ja) * 2001-07-09 2005-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画像処理回路、電子機器、および補正データ生成方法
JP4897349B2 (ja) 2006-05-11 2012-03-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有機発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8179388B2 (en) 2006-12-15 2012-05-15 Nvidia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djusting a refresh rate of a display for power savings
JP4302163B2 (ja) * 2007-10-29 2009-07-22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再生装置及び映像再生方法
JP5155203B2 (ja) * 2008-01-22 2013-03-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
JP5531496B2 (ja) * 2009-08-18 2014-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197215A (ja) * 2010-03-18 2011-10-0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4678A (zh) * 2003-11-06 2005-05-1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显示驱动设备、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CN1691748A (zh) * 2004-04-23 2005-11-0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信号处理设备、显示设备、接收机和显示方法
CN101155288A (zh) * 2006-09-26 2008-04-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高清晰图像显示设备及转换其帧速率的方法
CN101385067A (zh) * 2006-12-28 2009-03-11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装置和使用了它的电子设备
CN101231832A (zh) * 2007-01-22 2008-07-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亮度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5695A 2003.01.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97215A (ja) 2011-10-06
US20110227961A1 (en) 2011-09-22
US8643581B2 (en) 2014-02-04
CN102194409A (zh) 2011-09-21
TWI447689B (zh) 2014-08-01
TW201142787A (en) 2011-12-01
KR20110105348A (ko) 2011-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4409B (zh)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436392B (zh) 驱动液晶显示设备的装置和方法
US10529298B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0542535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7710377B2 (en) LCD panel including gate drivers
JP553149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1231808B (zh) 显示装置
CN101872585B (zh) 显示装置
US20060208974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5026450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7864139B2 (en) Organic EL devic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70229413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0055088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11028149A (ja)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0343730C (zh) 液晶显示器
KR10163033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KR20080007116A (ko) 표시구동장치 및 표시장치
US20060202632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816495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26981A (ja) 階調分布に基づいてデジタル階調データを生成する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10138923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1227117A (ja)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1062193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2008107653A (ja) ガンマ補正機能を備えた駆動装置
JPH10116055A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