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270A - 可换透镜 - Google Patents

可换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270A
CN102193270A CN2011100422620A CN201110042262A CN102193270A CN 102193270 A CN102193270 A CN 102193270A CN 2011100422620 A CN2011100422620 A CN 2011100422620A CN 201110042262 A CN201110042262 A CN 201110042262A CN 102193270 A CN102193270 A CN 102193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ens
data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22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3270B (zh
Inventor
今藤和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4592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9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3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3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2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换透镜,即使用于分别控制二个传送路径的处理同时产生时也可正常进行通信。可换透镜(200)可拆装地安装到相机主体(100),具有: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经由第1传送路径(301)从相机主体接收预定的控制数据;透镜CPU(203),根据由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接收到控制数据这一情况,执行基于该控制数据的预定的控制处理,并每隔预定间隔执行生成处理以生成表示可换透镜的动作状态的预定的透镜数据,并使生成处理比控制处理优先;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根据由透镜CPU生成了透镜数据这一情况,经由与第1传送路径不同的第2传送路径(302),向相机主体发送该透镜数据。

Description

可换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拆装地安装到相机主体的可换透镜。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由相机主体和可换透镜构成的相机系统中通过相机主体驱动可换透镜内的焦点调节用透镜而进行自动焦点调节的技术。在进行自动焦点调节时,相机主体需要从可换透镜取得焦点调节用透镜的位置信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对焦用透镜的驱动系统中设置由编码器等构成的移动信号发生部的摄影透镜。该移动信号发生部对应于对焦用透镜的前后移动,输出正负双相的脉冲信号。输出的脉冲信号被传送到相机主体内的主体侧控制部。相机主体可根据该脉冲信号,以脉冲数为单位检测出对焦用透镜的移动距离。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中,向相机主体发送和对焦用透镜之外的光学部件的驱动状态相关的信息时,必须对各光学部件追加编码器。编码器的追加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及筐体的大型化,因此可考虑替代编码器,而导入用于发送和光学部件的驱动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新的传送路径。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970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导入用于发送和光学部件的驱动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新的传送路径时,可换透镜内的CPU需要对控制用的传送路径和新的传送路径两者进行控制。在现有技术中,并未考虑同时产生用于分别控制这二个传送路径的处理时应如何进行控制。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可换透镜,能够拆装地安装到相机主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经由第1传送路径从相机主体接收预定的控制数据;控制单元,根据由接收单元接收到控制数据这一情况,执行基于该控制数据的预定的控制处理;生成单元,每隔预定间隔执行生成处理,所述生成处理用于生成表示可换透镜的动作状态的预定的透镜数据;发送单元,根据由生成单元生成了透镜数据这一情况,经由与第1传送路径不同的第2传送路径,向相机主体发送该透镜数据;和优先单元,与控制单元的控制处理相比,使生成单元的生成处理优先进行。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同时产生了用于分别控制二个传送路径的处理时,也可正常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的外观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1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相机主体100和可换透镜200之间的传送路径的详情的框图。
图4是表示命令数据通信的波形图。
图5是表示热线通信的波形图。
图6是控制处理的执行过程中产生了生成处理时的波形图。
图7是生成处理的执行过程中产生了控制处理时的波形图。
符号说明
100…相机主体;103…主体;CPU;112…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3…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200…可换透镜;203…透镜CPU;212…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3…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301…第1传送路径;302…第2传送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的外观的图。相机系统1由相机主体100和可换透镜200构成。可换透镜200可拆装地安装到相机主体100。可换透镜200的安装如下进行:在相机主体100的主体侧透镜框架101中嵌入可换透镜的透镜侧透镜框架201。
主体侧透镜框架101上存在用于数据通信及电源供给的多个接点102。透镜侧透镜框架201上存在和多个接点102分别对应的多个接点202。可换透镜200安装到相机主体100时,接点102和接点202连接,从相机主体100向可换透镜200提供使可换透镜200动作的电力,并且在相机主体100和可换透镜200之间,可进行下述数据通信。
相机主体100具有主体CPU103。主体CPU103通过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进行相机主体100内的各部的控制。另一方面,可换透镜200具有透镜CPU203。透镜CPU203通过执行预定的控制程序,进行可换透镜200内的各部的控制和下述控制处理及生成处理。
摄像元件104拍摄被拍摄体像,并输出摄像信号。相机主体100上设置的释放开关107被按下后,主体CPU103对该摄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做成图像数据。做成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到存储介质插入口105内的移动存储介质106。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1的构成的截面图。可换透镜200内置由多个透镜210a~210e构成的摄像光学系统210、及光圈210f。上述多个透镜中,例如透镜210d是为了焦点调节而向光学系统210的光轴R方向被驱动的聚焦透镜。并且,透镜210e是能够在包括与光学系统210的光轴R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成分(X、Y方向)的移动方向上移动的抖动校正用透镜。并且,光圈210f是能够移动以变更被拍摄体光束通过的光圈开口的大小的光圈部件(光阑叶片)。透镜CPU203按照来自主体CPU103的指示,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马达等)使聚焦透镜210d、抖动校正透镜210e、光圈210f等被驱动部件驱动。
此外,可换透镜200也可作为电动变焦透镜构成。此时,在可换透镜200内,和上述聚焦透镜210b同样,作为能够在可换透镜(光学系统210)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部件而构成变焦透镜,并构成电驱动该变焦透镜的机构(电动变焦机构)。
透镜CPU203控制上述被驱动部件各自的驱动、位置检测。
在摄像元件104的前面设置有组合了光学低通滤波器和红外线截止滤波器的滤波器111。通过了可换透镜200内的摄像光学系统210的被拍摄体光,以光轴R为中心,经由滤波器111入射到摄像元件104。主体CPU103根据摄像元件104输出的摄像信号做成显示用图像,并在设于相机主体100背面的LCD模块110上进行显示。
在主体CPU103和透镜CPU203之间、即相机主体100和可换透镜200之间,设有经由了图1所示的接点102和接点202的双系统的传送路径。该双系统传送路径彼此独立,因此在一个传送路径中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另一个传送路径传送数据。在以下说明中,将双系统的传送路径分别称为第1传送路径301、第2传送路径302。并且,将使用第1传送路径301进行的通信称为“命令数据通信”,将使用第2传送路径302进行的通信称为“热线通信”。稍后详述构成第1传送路径301及第2传送路径302的信号线、及命令数据通信和热线通信的具体通信内容。
在相机主体100内设有:进行命令数据通信的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和进行热线通信的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这此电路分别连接到主体CPU103。同样在可换透镜200内设有:进行命令数据通信的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和进行热线通信的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这些电路分别连接到透镜CPU203。
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和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通过第1传送路径301彼此连接。同样,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和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通过第2传送路径302彼此连接。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经由第1传送路径301,从相机主体100内的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接收下述控制数据,并且发送在可换透镜200侧准备的控制数据。
换言之,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和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分别是主体侧的通信接口。同样,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和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分别是可换透镜侧的通信接口。主体CPU103及透镜CPU203使用这些通信接口,在两者之间进行下述各通信(热线通信、命令数据通信)。
(各传送路径的说明)
图3是表示相机主体100和可换透镜200之间的传送路径的详情的框图。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具有4个通信端子ORDY、ICLK、IDATAB及ODATAL。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具有和这些端子对应的4个通信端子IRDY、OCLK、ODATAB及IDATAL。第1传送路径301由分别连接这4对通信端子的4条信号线RDY、CLK、DATAB及DATAL构成。即,命令数据通信使用这4条信号线进行。
在信号线RDY中,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发送可否开始通信。在信号线CLK中,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发送用于数据通信的时钟信号。在信号线DATAB中,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发送数据信号。在信号线DATAL中,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发送数据信号。
同样,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具有4个通信端子IHREQ、OHANS、IHCLK及OHDATAL。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具有和这些端子对应的4个通信端子OHREQ、IHANS、OHCLK及IHDATAL。第2传送路径302由分别连接这4对通信端子的4条信号线HREQ、HANS、HCLK及HDATAL构成。即,热线通信使用这4条信号线进行。
在信号线HREQ中,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发送要求开始通信的信号。在信号线HANS中,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发送表示通信准备完成的信号。在信号线HCLK中,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发送用于数据通信的时钟信号。在信号线HDATAL中,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发送数据信号。
(命令数据通信的说明)
在命令数据通信中,与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输出的时钟信号同步,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和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彼此同时发送数据信号。即,命令数据通信是在双向同时发送数据的全双向的数据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命令数据通信收发的数据由二个部分数据构成。在以下说明中,将第一个部分数据称为命令包,将第二个部分数据称为数据包。并且,将命令包和数据包合称为控制数据。即,命令数据通信是在相机主体100和可换透镜200之间收发控制数据的通信。透镜CPU203每当由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接收部分数据时,执行基于接收到的部分数据的控制处理(后述)。
命令包是表示从主体CPU103对透镜CPU203的指令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命令包是5字节的数据,其中的1字节是其他4字节的校验和。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透镜CPU203发送到主体CPU103的命令包是伪数据。具体而言,透镜CPU203将4字节的“0”和1字节的校验和作为命令包发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主体CPU103发送的命令包是以下任一指令:使可换透镜200具有的部件驱动的指令;发送和可换透镜200相关的信息的指令。作为前一指令,例如包括:使聚焦透镜210d、抖动校正透镜210e驱动的指令,或使光圈210f驱动的指令等。作为后一指令,例如包括:发送要求可换透镜200发送信息的指令(例如发送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焦距信息(变焦位置信息)、光圈位置、透镜特性信息(光学像差信息)的指令)的指令等。
数据包是附随命令包发送的数据,其内容根据命令包的内容而不同。例如,从主体CPU103发送的命令包表示使聚焦透镜210d驱动的指令时,之后主体CPU103发送的数据包是表示驱动对象(聚焦透镜210d、抖动校正用透镜210e、光圈210f等,以下将其称为驱动对象)的驱动量及驱动方向的数据,透镜CPU203发送的数据包为全部是“0”的伪数据(包括校验和)。并且,从主体CPU103发送的命令包表示发送透镜信息(例如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的指令时,之后主体CPU103发送的数据包为全部是“0”的伪数据(包括校验和),透镜CPU203发送的数据包是表示该透镜信息的数据(例如表示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的文字串数据)及校验和。此外,对数据包也和命令包一样,附加1字节的校验和。
图4是表示命令数据通信的波形图。命令数据通信通过主体CPU103开始。主体CPU103首先向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的内部具有的缓冲存储器写入发送的命令包。接着,主体CPU103向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送出开始发送信号。输入了开始发送信号的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确认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在通信准备未完成时,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H。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在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H时,直到信号电平变为L为止,不进行各信号的发送。
若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是L,则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开始时钟信号401及命令包信号402的送出(图4的时刻T1)。其中,命令包信号402是表示上述命令包(包括校验和)的串行信号。时钟信号401被发送到信号线CLK,命令包信号402被发送到信号线DATAB。此时,在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的内部的缓冲存储器中,写入5字节的命令包(包括校验和)。因此,时钟信号401及命令包信号402是5字节的长度。
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与通过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送出的时钟信号401同步,向信号线DATAL送出命令包信号403。如上所述,从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发送的命令包是5字节(4字节的“0”和1字节的校验和)。因此,命令包信号403是和命令包信号402同一长度、即5字节的串行信号。
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接收送出到信号线DATAL的命令包信号403,将该信号表示的数据(包括校验和)写入到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的内部的缓冲存储器中。同样,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接收送出到信号线DATAB的命令包信号402,将该信号表示的数据写入到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内部的缓冲存储器中。这些数据的收发通过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及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进行。即,主体CPU103及透镜CPU203在这些数据的收发过程中可执行其他处理。
命令包的收发完成后,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H,并使透镜CPU203产生收发完成的中断信号(图4的时刻T2)。透镜CPU203根据该中断信号,开始执行第1控制处理404。
第1控制处理404是进行数据包的发送准备的处理。透镜CPU203在第1控制处理404中,从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02内部的缓冲存储器读出接收的命令包,并写入到主存储器(未图示)。并且,根据该命令包的内容(解析命令包的内容),将之后发送的数据包(包括校验和)写入到上述缓冲存储器。
例如,接收的命令包表示驱动上述任一驱动对象的指令时,透镜CPU203将全部为“0”的伪数据(包括校验和)写入到上述缓冲存储器。接收的命令包表示发送透镜信息(例如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的指令时,透镜CPU203将表示要求的透镜信息的数据(例如表示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的文字串数据)及校验和写入到上述缓冲存储器。此外,在此写入到缓冲存储器中的透镜信息,在下述命令数据通信的数据部分的通信背景下,通过全双向通信发送到相机主体100。
此外,在透镜CPU203进行的第1控制处理404中,还包括下述通信出错检验处理:使用命令包信号402中含有的校验和,对于命令包信号402的通信中是否出错,根据数据字节数简单地进行检验。
另一方面,对应于命令包的收发的完成,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还使主体CPU103产生收发完成的中断信号。主体CPU103根据该中断信号,向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内部具有的缓冲存储器写入和发送的命令包的内容对应的数据包。例如,发送的命令包表示驱动上述任一驱动对象的指令时,主体CPU103将表示驱动对象的驱动量及驱动方向的数据(包括校验和)写入到上述缓冲存储器中。并且,发送的命令包表示发送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的指令时,主体CPU103将全部为“0”的伪数据(包括校验和)写入到上述缓冲存储器中。
接着,主体CPU103向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送出开始发送信号。但在该时刻(图4的时刻T2),因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变为H,所以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不开始数据包信号的送出。
透镜CPU203在第1控制处理404完成时,向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送出许可发送信号。输入了许可发送信号的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从H变为L(图4的时刻T3)。这样一来,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与命令包同样地开始时钟信号405及数据包信号406的送出。其中,数据包信号406是表示由主体CPU103写入到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包的串行信号。并且,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也根据该时钟信号405而开始数据包信号407的送出。其中,数据包信号407是表示由透镜CPU203写入到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包的串行信号。
数据包的收发完成后,和命令包的情况同样,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H,并且使透镜CPU203产生收发完成的中断信号(图4的时刻T4)。透镜CPU203根据该中断信号,开始执行第2控制处理408。第2控制处理408是基于接收的数据包的处理。透镜CPU203在第2控制处理408中,从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内部的缓冲存储器读出接收的数据包,并写入到主存储器(未图示)。并且,该第2控制处理408中也包括利用了数据包信号406中含有的校验和的上述通信出错检验处理。
之后,透镜CPU203根据之前接收的命令包、及本次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适当的控制。即,透镜CPU203根据通过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接收到控制数据这一情况,执行基于控制数据的控制处理。
例如,接收的命令包表示驱动上述任一驱动对象的指令时,透镜CPU203根据数据包表示的移动量及移动方向,使驱动对象驱动。并且,接收的命令包表示发送透镜信息(例如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的指令时,透镜CPU203进行以下处理:利用了数据包中含有的校验和的数据包的匹配性校验处理;以及为了下一次的通信而将接收完毕的包从接收用缓冲存储器删除的处理。
另一方面,对应于数据包收发的完成,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也使主体CPU103产生收发完成的中断信号。主体CPU103对应于该中断信号,根据需要执行和发送的命令包的内容对应的处理。例如,发送的命令包表示驱动上述任一驱动对象的指令时,主体CPU103不进行任何动作。并且,发送的命令包表示发送透镜信息(例如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的指令时,主体CPU103将该机型名称写入到主存储器(未图示),或写入到移动存储介质106。
(热线通信的说明)
在热线通信中,与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输出的时钟信号同步,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单向地送出数据信号。即,热线通信是从可换透镜200向相机主体100发送数据的单向通行的数据通信。
在进行热线通信时,透镜CPU203执行生成处理以生成表示可换透镜200的动作状态的透镜数据。本实施方式的透镜数据是表示聚焦透镜210d的位置变化量的5字节的数据。
图5是表示热线通信的波形图。此外,图5(b)是图5(a)中的一个期间Tx的放大图。热线通信和命令数据通信一样,通过主体CPU103开始。主体CPU103首先向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送出开始通信信号。输入了开始通信信号的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使信号线HREQ的信号电平从H变为L(图5(b)的时刻T6)。
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对应于信号线HREQ的信号电平从H变为L,使透镜CPU203产生要求通信的中断信号。收到该中断信号的透镜CPU203开始执行生成透镜数据的生成处理501。在生成处理501中,透镜CPU203取得自前一热线通信完成的时刻起的、聚焦透镜210d的位置变化量,并写入到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内部的缓冲存储器。
透镜CPU203在生成处理501的最后,向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输出发送指示信号。即,生成处理501包括输出发送指示信号的处理。发送指示信号是表示生成的透镜数据的发送指示的信号。输入了发送指示信号的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使信号线HANS的信号电平从H变为L(图5(b)的时刻T7)。
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对应于信号线HNAS的信号电平从H变为L,开始时钟信号502的送出。时钟信号502被送出到信号线HCLK。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数据是5字节的数据。因此,时钟信号502是5字节的长度。
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与通过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送出的时钟信号502同步,向信号线HDATAL送出透镜数据信号503。透镜数据信号503是表示透镜数据的5字节的串行信号。即,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对应于通过透镜CPU203生成了透镜数据这一情况,经由第2传送路径302向相机主体100内的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发送透镜数据。
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接收送出到信号线HDATAL的透镜数据信号503,将该信号表示的数据写入到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的内部的缓冲存储器。透镜数据的收发通过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及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进行。即,主体CPU103及透镜CPU203在透镜数据的收发过程中可执行其他处理。
透镜数据的收发完成后,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使信号线HANS的信号电平为H(图5(b)的时刻T8)。并且,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使主体CPU103产生通信完成的中断信号。主体CPU103根据该中断信号,从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内部的缓冲存储器读出接收的透镜数据。之后,主体CPU103向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送出通信完成信号。输入了通信完成信号的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使信号线HREQ的信号电平为H。
主体CPU103每隔图5(a)所示的预定间隔Tn(例如1~数毫秒)执行以上说明的热线通信。即,透镜CPU203每隔预定间隔Tn执行生成处理。这样一来,主体CPU103总是保持最新的透镜数据。主体CPU103利用该透镜数据,例如进行自动焦点调节等控制。
(热线通信的优先性说明)
命令数据通信和热线通信彼此独立。即,命令数据通信和热线通信可同时进行。但是,可换透镜200内的透镜CPU203无法同时执行二个处理。因此,作为命令数据通信所需的处理的第1控制处理及第2控制处理(以下将这二个处理称为控制处理)和作为热线通信所需的处理的生成处理,无法同时执行。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CPU203在同时产生控制处理和生成处理时,优先进行生成处理。以下对同时产生控制处理和生成处理的情况,具体列举二个例子来说明。
图6是在控制处理的执行过程中产生了生成处理的情况的波形图。在图6中,首先在时刻T10下,开始命令数据通信。具体而言,通过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送出时钟信号601和命令包信号602,并且通过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送出命令包信号603。
之后在时刻T11下,完成命令包信号602和命令包信号603的收发,透镜CPU203开始第1控制处理604(例如是要求的透镜信息的准备处理)。但在图6中,在该第1控制处理604执行中的时刻T12,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将信号线HERQ的信号电平从H变为L。即,在第1控制处理604执行过程中,主体CPU103向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送出开始通信信号。结果在第1控制处理604执行中的时刻T12,产生生成处理605(例如聚焦透镜210d的位置信息的生成处理)。
这种情况下,透镜CPU203在时刻T12暂时中断第1控制处理604,开始生成处理605的执行。并且,在生成处理605的执行完成的时刻T13,重新开始暂时中断的第1控制处理604的执行。并且,生成处理606完成的结果是,在时刻T13下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使信号线HANS的信号电平从H变为L。与之对应,开始由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送出时钟信号607并由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送出透镜数据信号608。之后,在时刻T15,透镜数据信号608的送出完成,在时刻T16完成热线通信。
另一方面,在命令数据通信中,随着在时刻T14完成了第1控制处理604,而开始由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送出时钟信号609及数据包信号610并由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送出数据包信号611。如上所述,因第1传送路径301和第2传送路径302彼此独立,因此在时刻T14到时刻T15的期间,利用了这二个传送路径的通信并列执行。之后,在时刻T17下,透镜CPU203开始第2控制处理612,在时刻T18下,命令数据通信完成。
因此,透镜CPU203在执行控制处理过程中开始了生成处理时,暂时中断控制处理。透镜CPU203进一步在暂时中断控制处理后,在生成处理完成时,重新开始控制处理。结果是,透镜CPU203进行的生成处理及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对透镜数据的发送,比透镜CPU203进行的控制处理及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进行的控制数据的收发优先。
图7是在生成处理的执行过程中产生了控制处理的情况的波形图。在图7中,首先在时刻T19开始命令数据通信。具体而言,通过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送出钟信号701和命令包信号702,并且通过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送出命令包信号703。
在图7中,在这三个信号送出过程中的时刻T20,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使信号线HREQ的信号电平从H变为L。即,在这三个信号正送出时,主体CPU103向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送出开始通信信号。其结果是,在时刻T20下,透镜CPU203开始生成处理605。
之后在时刻T21下,命令包信号602和命令包信号603的收发完成。即,产生第1控制处理705。但在时刻T21下,透镜CPU203正在执行生成处理70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种情况下,透镜CPU203不开始第1控制处理705。而是由透镜CPU203在完成生成处理704的时刻T22开始第1控制处理705。这样一来,第1控制处理705完成的时刻成为比原来慢的时刻T23。因此,之后的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进行的时钟信号708及数据包信号709的送出、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进行的数据包信号710的送出、透镜CPU203对第2控制处理711的执行,也比原来慢。即,命令数据通信所需的时间和未同时发生第1控制处理705和生成处理704时相比变长。
另一方面,热线通信和图5所示的情况同样地推进。即,在生成处理704的执行完成的时刻T22下,开始时钟信号706及透镜数据信号707的送出,在时刻T24下这些信号的送出完成。并且,在时刻T25下热线通信完成。时刻T20到时刻T25的时间和图5所示的时刻T6到时刻T9的时间是相同的长度。
因此,透镜CPU203在执行生成处理的过程中,不开始控制处理。透镜CPU203在之后完成了生成处理的时刻下开始控制处理。结果是,透镜CPU203的生成处理及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对透镜数据的发送,比透镜CPU203的控制处理及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进行的控制数据的收发优先。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1)和基于经由第1传送路径301接收的控制数据的预定的控制处理相比,透镜CPU203使生成经由第2传送路径302发送的透镜数据的生成处理优先。这样一来,即使在用于分别控制第1传送路径301和第2传送路径302的控制处理和生成处理同时产生时,也可正常进行通信。
(2)透镜CPU203在执行控制处理的过程中开始了生成处理时,暂时中断控制处理。这样一来,可不延迟地将透镜数据发送到相机主体100。
(3)透镜CPU203在暂时中断控制处理后,在生成处理完成时重新开始控制处理。这样一来,虽然优先执行生成处理,但命令数据通信不会出现破绽。
(4)透镜CPU203在执行生成处理的过程中不开始控制处理。这样一来,可不延迟地通过热线通信将透镜数据发送到相机主体100。
(5)控制数据由多个部分数据构成,透镜CPU203每当由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接收到部分数据时,执行基于部分数据的控制处理。这样一来,控制处理间隔变小,可有效利用透镜CPU203的空余时间。
以下变形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将变形例的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实施方式组合。
(变形例1)
命令数据通信可以不是全双向的通信。只要至少可从相机主体100向可换透镜200发送控制数据,就可适用本发明。
(变形例2)
在命令数据通信中发送的控制数据可分割为比二个多的部分数据,也可不分割为多个部分数据。并且,控制数据的长度也可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不同。例如,控制数据可以是可变长度。
(变形例3)
命令包表示的从主体CPU103到透镜CPU203的指令也可是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指令以外的指令。例如也可是使聚焦透镜210d以外的部件(例如变焦透镜、抖动校正透镜、光圈等)驱动的指令,也可是发送可换透镜200的机型名称以外的信息(例如焦距信息(变焦位置信息)、光圈位置信息、透镜特性信息(光学像差信息)等)的指令。并且,第1控制处理及第2控制处理的内容也可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变形例4)
第1传送路径301及第2传送路径302的构成不限于图3所示的构成。例如,也可存在图3所示的信号线以外的信号线。并且,命令数据通信及热线通信的通信步骤也可与图4及图5所示的步骤不同。
(变形例5)
在热线通信中可换透镜200向相机主体100发送的数据不限于聚焦透镜210d的位置信息。例如也可发送光圈的位置信息、抖动校正透镜的位置信息、变焦透镜的位置信息。此时,可发送这些中的任意一个信息,也可将多个信息作为一组发送。
(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通信接口相对二个通信(热线通信、命令数据通信)分别单独设置,但它们也可一体形成。即,在可换透镜侧,透镜侧第1通信电路212和透镜侧第2通信电路213可一体形成。同样,在相机主体侧,主体侧第1通信电路112和主体侧第2通信电路113可一体形成。
进一步,也可替代主体CPU103、透镜CPU203,使用组入了各通信接口的功能的主体侧控制部、透镜侧控制部。
(变形例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相机主体100和可换透镜200构成的相机系统。但本发明不限于相机系统。只要是具有可拆装可换透镜200的框架、可与可换透镜200通信、且可向可换透镜供电的电子设备,则可将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相机主体侧的构成)适用于该电子设备。作为这种电子设备,例如包括投影仪。将投影仪的摄影透镜部分作为可拆装的可换式的投影透镜构成,从而可获得和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投影系统。
(变形例8)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抖动校正机构,说明了包括能够移动以具有与光学系统210的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成分的抖动校正透镜210e、并通过驱动该抖动校正透镜210e进行手抖动校正的机构。但作为抖动校正机构不限于此,也可是以下方式:使抖动校正光学系统在包括光学系统210的光轴的面内方向上旋转(摆动),并进行抖动校正。
只要不破坏本发明的特征,则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考虑的其他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换透镜,能够拆装地安装到相机主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单元,经由第1传送路径从上述相机主体接收预定的控制数据;
控制单元,根据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上述控制数据这一情况,执行基于该控制数据的预定的控制处理;
生成单元,每隔预定间隔执行生成处理,所述生成处理用于生成表示上述可换透镜的动作状态的预定的透镜数据;
发送单元,根据由上述生成单元生成了上述透镜数据这一情况,经由与上述第1传送路径不同的第2传送路径,向上述相机主体发送该透镜数据;和
优先单元,与上述控制单元的上述控制处理相比,使上述生成单元的上述生成处理优先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透镜,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单元执行上述控制处理的过程中开始了上述生成单元的上述生成处理时,上述优先单元使上述控制单元暂时中断上述控制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优先单元使上述控制单元暂时中断上述控制处理后,在上述生成单元的上述生成处理完成时,重新开始该控制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优先单元在上述生成单元执行上述生成处理的过程中,使上述控制单元不开始上述控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和上述生成单元具有执行上述控制处理和上述生成处理的通用的处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数据由多个部分数据构成,
上述控制单元每当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上述部分数据时,执行基于该部分数据的上述控制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成处理包括将表示生成的上述透镜数据的发送指示的发送指示信号输出到上述发送单元的处理,
上述发送单元根据上述发送指示信号的输入,经由上述第2传送路径向上述相机主体发送上述生成的透镜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响应数据发送单元,经由上述第1传送路径向上述相机主体发送基于上述预定的控制数据的响应数据,
上述第1传送路径是全双向的传送路径,能够与上述接收单元对上述预定的控制数据的接收并行地进行上述响应数据发送单元对上述响应数据的发送。
CN201110042262.0A 2010-03-18 2011-02-18 可换透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3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9272.2A CN105159010B (zh) 2010-03-18 2011-02-18 可换透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2735 2010-03-18
JP2010-062735 2010-03-18
JP2011-004126 2011-01-12
JP2011004126A JP4998624B2 (ja) 2010-03-18 2011-01-12 交換レンズ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9272.2A Division CN105159010B (zh) 2010-03-18 2011-02-18 可换透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270A true CN102193270A (zh) 2011-09-21
CN102193270B CN102193270B (zh) 2015-08-26

Family

ID=4460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9272.2A Active CN105159010B (zh) 2010-03-18 2011-02-18 可换透镜
CN20111004226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3270B (zh) 2010-03-18 2011-02-18 可换透镜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9272.2A Active CN105159010B (zh) 2010-03-18 2011-02-18 可换透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8459884B2 (zh)
JP (1) JP4998624B2 (zh)
KR (3) KR20110105331A (zh)
CN (2) CN1051590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6076B2 (en) * 2010-06-29 2015-05-19 Nikon Corporation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body and camera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rive condition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9030597B2 (en) * 2010-09-30 2015-05-12 Nikon Corporation Interchangeable lens and camera body
JP5602774B2 (ja) * 2012-01-13 2014-10-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209294B (zh) 2012-01-13 2016-04-2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镜头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JP5832373B2 (ja) 2012-05-16 2015-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装置
USD716361S1 (en) 2013-07-24 2014-10-28 Sony Corporation Lens-style camera
WO2015137458A1 (ja) * 2014-03-12 2015-09-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交換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24288B2 (ja) * 2014-11-07 2020-07-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カメラ本体およびカメラ
JP6866078B2 (ja) * 2016-07-25 2021-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クセサリ装置、撮像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202011B2 (en) * 2016-07-25 2021-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0897565B2 (en) * 2017-05-31 2021-01-19 Canon Kabu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y device
JP6866236B2 (ja) 2017-05-31 2021-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クセサリ装置
CN208479765U (zh) 2017-05-31 2019-02-05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镜头设备和中间配件
CN112584024A (zh) 2017-05-31 2021-03-3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镜头设备、配件和照相机系统
EP3410695A1 (en) * 2017-05-31 2018-1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ccessory,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US10656504B2 (en) 2017-05-31 2020-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ies
CN208424541U (zh) 2017-05-31 2019-01-22 佳能株式会社 配件和摄像设备
TWI776256B (zh) 2017-05-31 2022-09-0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安裝件設備和配件
RU2714847C2 (ru) * 2017-05-31 2020-02-19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аксессуары
CN113109982A (zh) * 2017-05-31 2021-07-13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设备、摄像设备和中间配件
RU2714842C2 (ru) 2017-05-31 2020-02-19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аксессуары
US10895710B2 (en) 2017-10-26 2021-01-19 Nikon Corporation Accessory
JP7024322B2 (ja) 2017-10-26 2022-02-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6455578B1 (ja) 2017-10-26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MY184418A (en) 2017-10-26 2021-04-01 Nikon Corp Accessory
JP6972918B2 (ja) 2017-10-26 2021-11-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及びカメラボディ
JP2019078933A (ja) 2017-10-26 2019-05-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EP3477381B1 (en) 2017-10-26 2021-12-22 Nikon Corporation Accessory attachable to a camera comprising signal terminals
JP7046709B2 (ja) * 2018-05-17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クセサリ装置、これを備える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55622B1 (ja) 2018-07-18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6455624B1 (ja) 2018-08-16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6508402B1 (ja) 2018-08-21 2019-05-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3399A (en) * 1988-11-17 1991-03-26 Sony Corporation Camera with exchangeable lens device
US5877811A (en) * 1991-02-01 1999-03-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terchangeable lens type camera apparatus
US6088533A (en) * 1993-12-27 2000-07-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image blur prevention
CN1934495A (zh) * 2004-03-15 2007-03-21 1...有限公司 照相机的自动调焦装置
CN1976400A (zh) * 2005-11-28 2007-06-0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具有抖动校正功能的照相机系统
JP2008097006A (ja) * 2007-10-09 2008-04-24 Nikon Corp 撮影レンズ
CN101252645A (zh) * 2007-02-19 2008-08-2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机、附件和摄像机系统
JP2009053429A (ja) * 2007-08-27 2009-03-12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交換式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35804A1 (de) 1980-09-23 1982-05-19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Datenuebertragungssystem zwischen wenigstens zwei mikroprozessorsystemen
JP2548693B2 (ja) * 1985-03-13 1996-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データ通信方式および装置
JPH073546B2 (ja) * 1985-10-08 1995-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
KR960005186B1 (ko) 1986-10-01 1996-04-22 아사히 고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상호 교환 가능한 촬영 렌즈와, 그것과 함께 사용할 수 있는 카메라 보디를 갖는 카메라
US4922283A (en) 1988-02-12 1990-05-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strument
US5402174A (en) * 1988-09-18 1995-03-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apparatus having focus detecting sensitivity based on absolute focal length
JP2790249B2 (ja) * 1988-11-17 1998-08-2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
GB2232262B (en) 1989-05-31 1993-12-15 Asahi Optical Co Ltd Camera exposure control appartus having memory in lens in camera
JP3109853B2 (ja) * 1991-04-23 2000-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式カメラシステム
US6128443A (en) * 1996-12-11 2000-10-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JP2000059667A (ja) * 1998-08-07 2000-02-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及び銀塩カメラ
JP2002055388A (ja) * 2000-08-10 2002-02-20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4620857B2 (ja) * 2000-11-10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
JP3836685B2 (ja) 2001-02-28 2006-10-25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の通信システム
JP4477313B2 (ja) 2003-04-08 2010-06-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システム
JP3992286B2 (ja) * 2005-01-28 2007-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JP4137106B2 (ja) * 2005-09-09 2008-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4734680B2 (ja) * 2006-08-29 2011-07-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
US7873270B2 (en) * 2008-03-18 2011-01-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terchangeable lens type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US7874747B2 (en) 2008-04-28 2011-01-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adapter,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3399A (en) * 1988-11-17 1991-03-26 Sony Corporation Camera with exchangeable lens device
US5877811A (en) * 1991-02-01 1999-03-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terchangeable lens type camera apparatus
US6088533A (en) * 1993-12-27 2000-07-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image blur prevention
CN1934495A (zh) * 2004-03-15 2007-03-21 1...有限公司 照相机的自动调焦装置
CN1976400A (zh) * 2005-11-28 2007-06-0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具有抖动校正功能的照相机系统
CN101252645A (zh) * 2007-02-19 2008-08-2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机、附件和摄像机系统
JP2009053429A (ja) * 2007-08-27 2009-03-12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交換式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8097006A (ja) * 2007-10-09 2008-04-24 Nikon Corp 撮影レン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64550A (ko) 2019-06-10
US20130148953A1 (en) 2013-06-13
JP2011215594A (ja) 2011-10-27
CN102193270B (zh) 2015-08-26
US20120301126A1 (en) 2012-11-29
US8545116B2 (en) 2013-10-01
KR20110105331A (ko) 2011-09-26
KR20180012333A (ko) 2018-02-05
CN105159010B (zh) 2018-04-13
US20110229118A1 (en) 2011-09-22
CN105159010A (zh) 2015-12-16
JP4998624B2 (ja) 2012-08-15
US8459884B2 (en) 201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270A (zh) 可换透镜
US8788869B2 (en) Interchangeable lens and camera body communicating whether data transmission was normal or abnormal
US9507121B2 (en) Interchangeable lens
CN105842962A (zh) 可换透镜及相机主体
US9323024B2 (en)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bod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046066A1 (en)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bod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266395B (zh) 可互换镜头及照相机系统
CN106125458A (zh) 可换透镜
US10942425B2 (en) Accessory device, camera, and storage medium
JP5220301B2 (ja) 交換レンズ及びレンズデータ通信方法
US7883281B2 (en) Camera body, interchangeable lens, and camera system including camera body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JP2008233192A (ja) メモリを備えた交換レンズ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853516B2 (ja) マニュアルフォーカス式の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435077B2 (ja) 交換レンズ、交換可能デバイス、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CN203104629U (zh) 相机的远程变焦控制系统
CN115755390A (zh) 扩增实境眼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