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2974A -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2974A
CN102192974A CN2011100052248A CN201110005224A CN102192974A CN 102192974 A CN102192974 A CN 102192974A CN 2011100052248 A CN2011100052248 A CN 2011100052248A CN 201110005224 A CN201110005224 A CN 201110005224A CN 102192974 A CN102192974 A CN 102192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ps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chemical testing
determination unit
convey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52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2974B (zh
Inventor
桑野圭辅
福间大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2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2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2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2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0833Utilizing a moving indicator strip or t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3332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conveyance of sample along a test line in a container or ra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3332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conveyance of sample along a test line in a container or rack
    • Y10T436/114165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conveyance of sample along a test line in a container or rack with step of insertion or removal from test l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测定单元,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第2测定单元,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以及架子搬送单元,将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分别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以及控制部,取得表示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中收容的各检体的测定项目的测定项目信息,根据所取得的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成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以及成为其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控制所述架子搬送单元,以将决定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搬送到决定为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Description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搬送收容有检体的多个检体容器的搬送单元和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的测定单元的检体分析装置以及利用该检体分析装置的检体搬送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对血液或者尿等检体进行测定的多个测定装置、和对这些多个测定装置分配多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搬送装置的检体分析装置。
在美国专利公报No.2009/0227033中,公开了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具备:第1测定单元;除了第1测定单元测定的测定项目以外还针对其他测定项目测定检体的第2测定单元;以及将收容有多个检体容器的架子搬送到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的检体搬送装置。在该检体分析装置中,如果由用户进行了测定开始指示,则架子中收容的多个检体容器从位于架子的开头侧的检体容器开始通过检体搬送装置,依次逐个被搬送到处于可以对该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测定项目进行测定的状态的测定单元。由此,从位于架子的开头侧的检体容器内的检体开始依次进行测定。
但是,在架子内,有时混合存在在测定命令中仅包含可以由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这两方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检体(第1检体)、和在测定命令中包含仅可以由第2测定单元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检体(第2检体)。例如,有时在架子内排列的n个检体容器中,从开头至第m个(m是多个,n-m≥2)的检体容器收容所述第1检体,从第(m+1)个至第n个检体容器收容所述第2检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美国专利公报No.2009/0227033记载的检体搬送装置那样,如果将架子中收容的n个检体容器从位于架子的开头侧的检体容器开始依次搬送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则从开头至第m个检体容器被依次分配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而进行测定,之后,从第(m+1)个至第n个检体容器依次被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而进行测定。在从第(m+1)个至第n个检体容器内的第2检体连续通过第2测定单元进行测定的期间,不向第1测定单元搬送检体容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利用第1测定单元,检体分析装置整体的处理效率有可能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事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多个测定单元,而提高检体分析装置整体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不受任何发明内容中的内容的影响。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测定单元,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
第2测定单元,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以及
架子搬送单元,将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分别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以及
控制部,取得表示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中收容的各检体的测定项目的测定项目信息,根据所取得的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成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以及成为其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控制所述架子搬送单元,以将决定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搬送到决定为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2)根据(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取得表示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各自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动作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所述检体容器。
(3)根据(2)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搬送了检体容器之后,取得所述动作状态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动作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接下来成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
(4)根据(2)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测定单元的动作状态信息是表示所述第1测定单元能否取入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信息,
所述第2测定单元的动作状态信息是表示所述第2测定单元能否取入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信息。
(5)根据(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根据所决定的优先等级决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
(6)根据(5)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收容有仅能够由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决定成高于收容有由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
(7)根据(5)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子搬送单元具备:
设置部,由用户设置所述检体架子;
搬送路径,能够将设置到所述设置部中的所述检体架子分别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以及
储存部,储存从所述搬送路径搬出的所述检体架子,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搬送路径上的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中的、位于所述储存部侧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决定成高于位于所述设置部侧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
(8)根据(5)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取得表示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各自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动作状态信息,判定是否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能够测定第1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能够测定所述第1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决定为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无法测定所述第1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能够测定与所述第1优先等级相比优先等级接下来高的第2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
(9)根据(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以及所述动作状态信息,决定成为所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10)根据(9)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测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能够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数量少的测定单元决定为所述搬送目的地。
(11)根据(10)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测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第1测定单元能够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数量、与所述第2测定单元能够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数量的差,根据所计算出的差,决定成为所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12)根据(9)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子搬送单元包括:
搬送路径,能够将所述检体架子分别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以及
储存部,储存从所述搬送路径搬出的所述检体架子,
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测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所述储存部侧的测定单元决定为所述搬送目的地。
(13)根据(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是能够取入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取得所述检体架子的始端中保持的第1检体容器中收容的第1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根据该测定项目信息控制所述架子搬送单元,以将所述第1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某一个,接下来,从所述检体架子的所述第1检体容器的接下来的位置中保持的检体容器中依次取得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从而决定收容有能够由另一个测定单元进行测定的第2检体的第2检体容器,控制所述架子搬送单元,以将所决定的所述第2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另一个测定单元,在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测定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的期间,取得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剩余的多个检体容器中收容的各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
(14)根据(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分别构成为测定临床检体。
(15)一种检体搬送方法,通过架子搬送单元向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分别搬送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骤,取得表示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中收容的各检体的测定项目的测定项目信息;
第2步骤,根据在所述第1步骤中取得的多个测定项目信息,从所述多个检体容器决定成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决定成为决定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以及
第3步骤,通过所述架子搬送单元向决定为所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搬送决定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
(16)根据(15)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取得表示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各自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动作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所述检体容器。
(17)根据(15)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根据所决定的优先等级决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
(18)根据(17)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收容有仅能够由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决定成高于收容有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
(19)根据(15)~(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以及所述动作状态信息,决定成为所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20)根据(19)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测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能够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数量少的测定单元决定为所述搬送目的地。
根据所述(1)或者(15)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多个测定单元,而提高检体分析装置整体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检体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检体架子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具备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检体搬送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指令预约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指令的优先级的示意图。
图11A~图11G是示出指令列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向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分配检体容器的样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检体分析装置的结构]
图1A以及图1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1是将血液检体中包含的血球分类成白血球、红血球、以及血小板等,并对各血球进行计数的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检体分析装置1具备第1测定单元2、第2测定单元3、在第1测定单元2及第2测定单元3的前面侧配置的检体搬送单元4、以及可以对第1测定单元2、第2测定单元3、及检体搬送单元4进行控制的信息处理单元5。
图2是示出收容检体的检体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保持多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子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检体容器T呈现管状,上端开口。在内部收容从患者提取的血液检体,上端的开口被盖部CP密封。检体容器T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者合成树脂构成,内部的血液检体成为可以视觉辨认。另外,在检体容器T的侧面,粘贴了条形码标签BL。在该条形码标签BL中,印刷了表示检体ID的条形码。转移到图3,检体架子L可以排列保持10个检体容器T。在检体架子L中,以垂直状态(竖立状态)保持了各检体容器T。另外,在检体架子L的侧面,粘贴了印刷有表示架子ID的条形码的条形码标签(未图示)。
<测定单元的结构>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1的结构的示意图。第1测定单元2配置在检体搬送单元4的检体的搬送方向(图4所示的X方向)上游侧(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侧),第2测定单元3配置在所述搬送方向下游侧(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侧)。如图4所示,第1测定单元2具有:从检体容器(采血管)T吸引作为检体的血液的检体吸引部21;根据由检体吸引部21吸引的血液调制血球等血液成分的测定中使用的测定试样的试样调制部22;以及从由试样调制部22调制的测定试样检测(测定)血球的检测部23。另外,第1测定单元2还具有:用于将由检体搬送单元4的架子搬送部43搬送的检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体容器T取入到第1测定单元2的内部的取入口24(参照图1A以及图1B);以及从检体架子L将检体容器T取入到第1测定单元2的内部,将检体容器T搬送至由检体吸引部21进行吸引的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搬送部25。
如图4所示,在检体吸引部21的前端部,设置了吸引管(未图示)。另外,检体吸引部21可以在铅垂方向上移动,通过向下方移动,所述吸引管贯通被搬送至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T的盖部CP,吸引内部的血液。
试样调制部22具备多个反应腔(未图示)。另外,试样调制部22与未图示的试剂容器连接,可以将染色试剂、溶血剂、以及稀释液等试剂供给到反应腔。试样调制部22还与检体吸引部21的吸引管连接,可以将由吸引管吸引的血液检体供给到反应腔。所述试样调制部22在反应腔内对检体和试剂进行混合搅拌,调制由检测部23测定用的试样(测定试样)。
检测部23可以通过鞘流DC检测法进行RBC(红血球)检测以及PLT(血小板)检测。在通过该鞘流DC检测法进行的RBC以及PLT的检测中,进行混合了检体和稀释液的测定试样的测定,信息处理单元5对由此得到的测定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从而取得RBC以及PLT的数值数据。另外,检测部23可以通过SLS-血红蛋白法进行HGB(血红蛋白)检测,可以通过使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流通池术法,进行WBC(白血球),NEUT(嗜中性粒细胞),LYMPH(淋巴球),EO(嗜酸性粒细胞),BASO(嗜碱性粒细胞),以及MONO(单球)的检测。在该检测部23中,在不伴随白血球的5分类、即NEUT、LYMPH、EO、BASO、MONO的检测的WBC的检测、和伴随白血球的5分类的WBC的检测中,检测方法不同。在不伴随白血球5分类的WBC的检测中,进行混合了检体、溶血剂、以及稀释液的测定试样的测定,信息处理单元5对由此得到的测定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从而取得WBC的数值数据。另一方面,在伴随白血球5分类的WBC的检测中,进行混合了检体、白血球5分类用染色试剂、溶血剂、以及稀释液的测定试样的测定,信息处理单元5对由此得到的测定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从而取得NEUT、LYMPH、EO、BASO、MONO、以及WBC的数值数据。
所述WBC、RBC、PLT、以及HGB包含于被称为CBC项目的测定项目中,WBC、RBC、PLT、HGB、NEUT、LYMPH、EO、BASO、以及MONO包含于被称为CBC+DIFF项目的测定项目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这两方成为可以对CBC+DIFF项目进行测定的结构。
所述检测部23具有未图示的流通池,通过对流通池送入测定试样而在流通池中产生液流,对通过流通池内的液流中包含的血球照射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对前方散射光、侧方散射光以及侧方荧光进行检测。
光散射是指,在光的行进方向上作为障碍物存在血球那样的粒子,光的行进方向改变而产生的现象。通过对该散射光进行检测,可以得到与粒子的大小、材质相关的信息。特别,可以从前方散射光,得到与粒子(血球)的大小相关的信息。另外,可以从侧方散射光,得到粒子内部的信息。在对血球粒子照射了激光的情况下,侧方散射光强度依赖于细胞内部的复杂度(核的形状、大小、密度、以及颗粒的量)。因此,可以通过利用侧方散射光强度的该特性,进行白血球的分类的测定以及其他测定。
如果对染色后的血球那样的荧光物质照射光,则发出波长比所照射的光的波长长的光。染色的程度越好,荧光的强度越强,可以通过测定该荧光强度来得到与血球的染色程度相关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侧方)荧光强度之差,进行白血球的分类的测定以及其他测定。
对检体容器搬送部25的结构进行说明。检体容器搬送部25具备可以夹持检体容器T的把手部25a。把手部25a具备相互对向地配置的一对夹持部件,可以使该夹持部件相互接近以及离开。通过使所述夹持部件以夹持了检体容器T的状态接近,可以夹持检体容器T。另外,检体容器搬送部25可以使把手部25a在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Y方向)上移动,进而可以使把手部25a摇动。由此,通过把手部25a夹持在检体架子L中收容、并位于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的检体容器T,并以该状态使把手部25a向上方移动,从而从检体架子L拔出检体容器T,使把手部25a摇动,从而可以对检体容器T内的检体进行搅拌。
另外,检体容器搬送部25具备具有可以插入检体容器T的孔部的检体容器设置部25b。由所述把手部25a夹持的检体容器T在搅拌完成后被移动,将所夹持的检体容器T插入到检体容器设置部25b的孔部。之后,通过使夹持部件离开,从把手部25a释放检体容器T,在检体容器设置部25b中设置检体容器T。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25b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步进电动机的动力,向Y方向水平移动。
检体容器设置部25b可以移动到由检体吸引部21进行吸引的吸引位置21a。在检体容器设置部25b移动到吸引位置时,通过检体吸引部21,从所设置的检体容器T中吸引检体。
接下来,对第2测定单元3的结构进行说明。第2测定单元3的结构与第1测定单元2的结构相同,第2测定单元3具有:检体吸引部31;根据由检体吸引部31吸引的血液调制血球等血液成分的测定中使用的测定试样的试样调制部32;以及从由试样调制部32调制的测定试样中检测血球的检测部33。另外,第2测定单元3还具有:用于将由检体搬送单元4的架子搬送部43搬送的检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体容器T取入到第2测定单元3的内部的取入口34(参照图1A以及图1B);以及从检体架子L将检体容器T取入到第2测定单元3的内部,将检体容器T搬送至由检体吸引部31进行吸引的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搬送部35。检体吸引部31、试样调制部32、检测部33、取入口34、以及检体容器搬送部35的结构分别与检体吸引部21、试样调制部22、检测部23、取入口24、以及检体容器搬送部25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所述第2测定单元3与第1测定单元2同样地,可以针对作为所述CBC+DIFF项目的WBC、RBC、PLT、HGB、NEUT、LYMPH、EO、BASO、以及MONO的各测定项目进行检体的测定。第2测定单元3的结构与第1测定单元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所述第2测定单元3中,除了关于第1测定单元2可以测定的作为所述CBC+DIFF项目的WBC、RBC、PLT、HGB、NEUT、LYMPH、EO、BASO、以及MONO的各测定项目的测定用试剂以外,还搭载了关于网织红血球(RET)以及有核红血球(NRBC)的测定用试剂。另外,对于第1测定单元2的测定动作,通过根据执行后述计算机程序54a而起动的过程中包含的与CBC+DIFF项目的测定对应的线程进行控制,相对于此,对于第2测定单元3的测定动作,除了所述与CBC+DIFF项目的测定对应的线程以外,还通过与RET以及NRBC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对应的线程进行控制。由此,第2测定单元3除了第1测定单元2可以测定的CBC+DIFF项目以外,还可以针对RET以及NRBC的测定项目进行检体的测定。在第2测定单元3中,将RET测定用的试剂和检体混合而调制测定试样,并向检测部33的WBC/DIFF(白血球5分类)检测用的光学检测部供给所述测定试样,从而进行RET的测定。另外,将NRBC测定用的试剂和检体混合而调制测定试样,向检测部33的WBC/DIFF(白血球5分类)检测用的光学检测部供给所述测定试样,从而进行NRBC的测定。
这样的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在通过检测部23、33对从1个检体调制的测定试样进行测定的期间,可以将收容其他检体的检体容器T取入到内部。
<检体搬送单元的结构>
接下来,对检体搬送单元4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在检体分析装置1的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前方,配置了检体搬送单元4。所述检体搬送单元4可以为了向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供给检体,而搬送检体架子L。
如图4所示,检体搬送单元4具备:可以临时保持保持收容进行分析前的检体的检体容器T的多个检体架子L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可以临时保持保持由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吸引了检体的检体容器T的多个检体架子L的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用于为了将检体供给到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使检体架子L向图中箭头X方向水平地直线移动,将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接收到的检体架子L搬送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的架子搬送路径43;条形码读取部44;以及探测有无检体容器T的检体容器传感器45。
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在俯视时呈现四边形,其宽度比检体架子L的宽度稍微大。该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形成为比周围的面低一级,并在其上面设置分析前的检体架子L。另外,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的两侧面,可以朝向内侧突出地设置架子送入部41b。通过该架子送入部41b突出而与检体架子L卡合(engage),在该状态下向后方(接近架子搬送路径43的方向)移动,从而检体架子L被移送到后方。所述架子送入部41b可以通过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的下方设置的未图示的步进电动机进行驱动。
架子搬送路径43是如图4所示,用于将由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移送的检体架子L向所述X方向移送的搬送路径。在该架子搬送路径43上,存在用于向图4所示的第1测定单元2供给检体的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以及用于向第2测定单元3供给检体的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检体搬送单元4具有由传送带构成的搬送机构431,可以通过该搬送机构431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检体架子。检体搬送单元4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控制。在向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或者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搬送了检体的情况下,对应的测定单元的把手部25a或者35a夹持所搬送的检体容器T,从检体架子L取出检体容器T。由此,向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供给检体。这样夹持了检体容器T的把手部25a或者35a如上所述进入到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的框体内,由此向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内取入检体容器T。检体搬送单元4在向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取入检体容器T的期间也可以在架子搬送路径43上搬送检体架子L。因此,在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一方取入检体容器T的期间,无法向该测定单元进一步取入检体容器T,所以向另一方的测定单元搬送检体架子L,取入检体容器T。另外,在从检体容器T完成了检体的吸引之后,该检体容器T从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排出,回到在取入前保持的检体架子L的保持位置。
条形码读取部44读取检体容器T的条形码标签BL中印刷的条形码,并且读取检体架子L上粘贴的条形码标签中印刷的条形码。另外,检体架子L的条形码标签中印刷的条形码是对各架子固有地赋予的条形码,用于检体的分析结果的管理等。在架子搬送路径43上,在所述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与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之间设置了条形码读取位置43d,所述那样的条形码读取部44配置在该条形码读取位置43d的附近。由此,条形码读取部44可以读取位于条形码读取位置43d的检体容器T的检体条形码。
检体容器传感器45是接触型的传感器,具有帘形状的接触片、射出光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未图示)。检体容器传感器45构成为接触片由于接触到检测对象的被检测物而弯曲,其结果,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被接触片反射而入射到受光元件。由此,在检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测对象的检体容器T通过检体容器传感器45的下方时,接触片通过检体容器T而弯曲,而可以对检体容器T进行检测。检体容器传感器45设置在条形码读取位置43d。由此,可以通过检体容器传感器45检测在条形码读取位置43d中有无检体容器T。
在架子搬送路径43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端,设置了后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在该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的后方设置了架子送出部46。所述架子送出部46通过未图示的步进电动机的驱动力在箭头Y方向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由此,在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与架子送出部46之间的位置461(以下,称为“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搬送了检体架子L的情况下,通过使架子送出部46移动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侧,可以押动检体架子L而移动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内。
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在俯视时呈现四边形,其宽度比检体架子L的宽度稍微大。该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形成为比周围的面低一级低,并在其上面配置分析完成的检体架子L。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与所述架子搬送路径43连接,如上所述,通过架子送出部46从架子搬送路径43送入检体架子L。
通过设为所述那样的结构,检体搬送单元4将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中设置的检体架子L移送到架子搬送路径43,进而搬送机构431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上将检体搬送到条形码读取位置43d,进行有无检体容器的检测以及检体ID的读取,进而将读取了检体ID的检体搬送到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或者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而可以供给到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另外,收容检体的吸引完成了的检体容器的检体架子L通过架子搬送部43,移送到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461,通过架子送出部46送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在多个检体架子L设置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的情况下,收容分析完成了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依次通过架子送出部46送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这些多个检体架子L储存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中。
<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
接下来,对信息处理单元5的结构进行说明。信息处理单元5由计算机构成。图5是示出信息处理单元5的结构的框图。信息处理单元5通过计算机5a实现。如图5所示,计算机5a具备主体51、图像显示部52、以及输入部53。主体51具备CPU51a、ROM51b、RAM51c、硬盘51d、读出装置51e、输入输出接口51f、通信接口5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51h,CPU51a、ROM51b、RAM51c、硬盘51d、读出装置51e、输入输出接口51f、通信接口5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51h通过总线51j连接。
读出装置51e可以从可移动型记录媒体54读出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单元5发挥功能的计算机程序54a,将该计算机程序54a安装在硬盘51d中。
在RAM51c中,设置了分别表示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状态的测定单元状态数据区域S1以及S2。在所述测定单元状态数据区域S1、S2中,保持“可取入检体容器”、“不可取入/归还检体容器”、以及“可归还检体容器”中的某一个数据。此处,在测定单元不进行检体容器T的取入以及检体的测定,而等待检体容器的取入的准备就绪状态时,该测定单元的状态被设为“可取入检体容器”。另外,在测定单元进行检体容器的取入时,该测定单元的状态被设为“不可取入/归还检体容器”。进而,在测定单元结束从所取入的检体容器T的检体的吸引,而等待向检体架子L归还检体容器T的状态时,该测定单元的状态被设为“可归还检体容器”。在测定单元通过检测部23、33测定测定试样(即,检测血球),并检体容器T的归还完成了之后,该测定单元的状态被设为可以取入新的检体容器的“可取入检体容器”。表示这样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数据由CPU51a实时地取得,最新的动作状态数据保存在测定单元状态数据区域S1、S2中。
另外,在RAM51c中,设置了用于保存与检体的搬送相关的指令的指令列表CL的区域。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1的信息处理单元5作为与检体的搬送相关的指令,可以分别执行“架子送入指令”、“架子ID读取指令”、“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检体容器归还指令”、以及“架子排出指令”。“架子送入指令”、“架子ID读取指令”、以及“架子排出指令”是以检体架子为对象的指令,对1个检体架子,分别生成一个“架子送入指令”、“架子ID读取指令”、以及“架子排出指令”。另一方面,“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以及“检体容器归还指令”是以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指令,对1个检体容器分别生成一个“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以及“检体容器归还指令”。
“架子送入指令”是用于指示将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中保持的检体架子L送出到架子搬送路径43的动作的指令。“架子ID读取指令”是用于指示将送入到架子搬送路径43的检体架子L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至条形码读取部44读取架子条形码的位置,并通过条形码读取部44读取架子ID的动作的指令。“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是用于指示直至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保持位置)位于条形码读取位置43d为止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检体架子,并通过检体容器传感器45判定有无检体容器,通过条形码读取部44读取检体ID,通过所读取的检体ID取得测定命令的动作的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是用于指示直至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保持位置)位于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或者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为止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检体架子L,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取入该检体容器T的动作的指令。“检体容器归还指令”是用于指示直至保持了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的保持位置位于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或者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为止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检体架子L,将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取入的检体容器归还到所述保持位置的动作的指令。“架子排出指令”是用于指示将检体架子L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至架子送出位置461,从架子送出位置461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送出检体架子L的动作的指令。
对所述指令分别分配了规定的优先级。在检体的测定中,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将应执行的指令登记在指令列表CL中,在指令列表CL中按照优先级依次重新排列指令,执行指令列表CL中登记的可执行的指令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指令。对于所述指令的执行,将后述。
另外,在硬盘51d中,设置了保存检体的测定命令的测定命令表OT。信息处理单元51对经由通信接口51f可通信地连接的主机计算机发送以检体ID等为关键字的测定命令的请求数据,接收与其对应地从主机计算机发送的测定命令。这样接收到的测定命令保存在测定命令表OT中。
[检体分析装置1的动作]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分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检体搬送控制处理>
图6是示出通过检体分析装置1的信息处理单元5进行的检体搬送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操作者将保持多个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T的检体架子L设置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中。在该状态下,操作者操作输入部53,对信息处理单元5指示检体测定的执行。由此,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执行以下的检体搬送控制处理以及指令预约处理。
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在接收到检体测定的执行指示之后,执行以下的检体搬送控制处理。首先,CPU51a判定是否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中设置的检体架子L(步骤S101)。如果没有检测到检体架子L设置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在步骤S101中“否”),CPU51a反复步骤S10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检测到检体架子L设置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的情况下(在步骤S101中“是”),CPU51a执行动作状态/测定命令监视处理(步骤S102)。在动作状态/测定命令监视处理中,CPU51a参照测定单元状态数据区域S1、S2,取得表示该时刻下的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数据,并且参照测定命令表OT,取得在该时刻下登记的测定命令。
接下来,CPU51a判定在后述指令预约处理中是否预约了指令、即是否在指令列表CL中登记了指令(步骤S103)。在没有预约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否”),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预约了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是”),CPU51a选择指令列表CL中登记的指令中的优先级最高的指令(步骤S104),执行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步骤S105)。
图7是示出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中,首先CPU51a判定所选择的指令是哪一个(步骤S201)。此处,根据所选择的指令,判定该指令是否可以执行。以下,为简化说明,对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的执行可否判定进行说明,对于其他指令,则省略。在步骤S201中,在所选择的指令是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检体容器取出指令”),CPU51a针对作为该指令的对象的检体容器T(检体)取得测定命令,而且判定该检体是否为未测定(步骤S202)。在该处理中,通过在步骤S102中监视的测定命令,判定是否已取得测定命令。在步骤S202中,在未取得测定命令、或者已测定了检体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否”),CPU51a判定为无法执行该指令(步骤S203),使处理返回到主例程中的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的调出地址。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中,取得了测定命令,而且检体是未测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是”),CPU51a判定可以测定该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是否为“可取入检体容器”的状态(步骤S204)。在该处理中,CPU51a确认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决定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2中的可以测定该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例如,在测定项目是CBC+DIFF项目的情况下,作为可以测定该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决定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这两方,在测定项目是CBC+DIFF项目以及RET的情况下,作为可以测定该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决定第2测定单元3。进而,CPU51a判定这样决定的测定单元的状态是否为“可取入检体容器”。其中使用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动作状态数据,例如在决定的测定单元是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情况下,判定从测定单元状态数据区域S1、S2读出的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各自的动作状态数据是否为“可取入检体容器”,在决定的测定单元是第2测定单元3的情况下,判定从测定单元状态数据区域S2读出的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数据是否为“可取入检体容器”。
在步骤S204中,在可以测定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的动作状态是“不可取入/归还检体容器”以及“可归还检体容器”的情况下(在步骤S204中“否”),CPU51a判定为不可执行该指令(步骤S203),使处理返回到主例程中的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的调出地址。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4中,在可以测定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的动作状态是“可取入检体容器”的情况下(在步骤S204中“是”),CPU51a判定为可以执行所选择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步骤S205)。执行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步骤S206)。在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结束之后,CPU51a使处理返回到主例程中的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的调出地址。
图8是示出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中,首先CPU51a判定可以取入作为该指令的对象的检体容器的测定单元的数量是否为1个(步骤S301)。在该处理中,识别可以检测该检体的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所有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且动作状态是“可取入检体容器”的测定单元的数量,判定其数量是否为1。例如,在测定项目是CBC+DIFF项目的情况下,可以测定该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是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因此,如果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数据都是“可取入检体容器”,则其数量成为“2”,如果仅一方的动作状态数据是“可取入检体容器”,则其数量成为“1”。另外,在测定项目是CBC+DIFF项目以及RET的情况下,可以测定该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是第2测定单元3,因此,如果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数据是“可取入检体容器”,则其数量成为“1”。
在步骤S301中,在可以取入作为所选择的指令的对象的检体容器的测定单元的数量是1个的情况下(在步骤S301中“是”),CPU51a将该测定单元决定为搬送目的地(步骤S302),使处理返回到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中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的调出地址。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1中,在可以取入作为所选择的指令的对象的检体容器的测定单元的数量不是1个的情况下(在步骤S301中“否”),CPU51a分别计算各测定单元可以测定的测定项目数、与该检体的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数之差(步骤S303)。例如,在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是CBC+DIFF项目的情况下,第1测定单元2的测定项目数是“2”,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数是“2”,所以其差(关于第1测定单元2的差)成为“0”。另一方面,第2测定单元3的测定项目数是“4”,所以差(关于第2测定单元3的差)成为“2”。另外,此处将CBC项目以及DIFF项目分别设为1个项目而进行说明。
接下来,CPU51a判定这样得到的关于第1测定单元2的差、与关于第2测定单元3的差是否相同(步骤S304)。在差相同的情况下(在步骤S304中“是”),CPU51a将架子搬送路径43的搬送方向下游侧(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侧)的测定单元即第2测定单元3决定为搬送目的地(步骤S305),使处理返回到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的调出地址。由此,可以空开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侧的架子搬送路径43上的空间,所以无需之后向第1测定单元2侧搬送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3侧的检体架子L,所以可以将后续的检体架子L在更早的时期移送到架子搬送路径43。另一方面,在差不相同的情况下(在步骤S304中“否”),CPU51a将差最小的测定单元决定为搬送目的地(步骤S306),使处理返回到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的调出地址。例如,在关于第1测定单元2的差是“0”,关于第2测定单元3的差是“2”的情况下,将差最小的第1测定单元2决定为搬送目的地。由此,可以使可以测定的测定项目数多的测定单元成为空闲状态,所以在出现了仅能够通过该测定单元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该检体的测定等待时间。
回到图6,CPU51a判断在所述指令的执行判定处理中,是否判定为可以执行所选择的指令(步骤S106),在该指令是不可执行的情况下(在步骤S106中“否”),判定是否针对所预约的所有指令(即,指令列表CL中登记的所有指令)完成了执行可否判定(步骤S107)。在存在尚未完成执行可否判定的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否”),CPU51a选择与在该时刻选择的指令相比优先级接下来高的指令(步骤S108),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5。另外,在针对所预约的所有指令完成了执行可否判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是”),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
在步骤S106中,在所选择的指令是可执行的情况下(在步骤S106中“是”),CPU51a执行该指令(步骤S109)。在该处理中,CPU51a进行指令的执行,并且从指令列表CL削除该指令。接下来,CPU51a判定通过该指令指示的动作是否完成(步骤S110)。例如,在选择了“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的情况下,直到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保持位置)位于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或者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为止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检体架子L,判定第1测定单元2或者第2测定单元3取入该检体容器T的动作是否完成。在动作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中“否”),直至动作完成为止反复步骤S110的处理。
在步骤S110中动作完成了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中“是”),CPU51a判定检体测定结束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111)。此处,检体测定结束条件是指,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中没有检体架子,而且在架子搬送路径43上没有检体架子。在检体测定结束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在步骤S111中“是”),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检体测定结束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步骤S111中“是”),CPU51a结束处理。
<指令预约处理>
接下来,对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进行的指令预约处理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通过检体分析装置1的信息处理单元5进行的指令预约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CPU51a首先判定预约执行的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401),在预约执行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步骤S401中“是”),进行指令的预约、即向指令列表CL登记指令(步骤S402)。
此处,对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进行说明。所述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针对每个指令不同。“架子送入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在从提供检体测定的执行指示后最初预约了架子送入指令的情况、和在第2次以后预约了架子送入指令的情况中不同。最初的架子送入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是指,接收到检体测定的执行指示。因此,如果接收到检体测定的执行指示,则立即预约最初的架子送入指令。第2次以后的架子送入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是指,先行的检体架子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被送入到架子搬送路径43。“架子ID读取指令”、“检体信息分配指令”、以及“架子排出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是指,与第2次以后的“架子送入指令”相同,检体架子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被送入到架子搬送路径43。因此,如果先行的检体架子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送入到架子搬送路径43,则预约关于该检体架子的“架子ID读取指令”、关于该检体架子的所有保持位置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关于该检体架子的“架子排出指令”、以及关于接下来的检体架子的“架子送入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是指,针对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保持位置)确定了检体ID以及测定命令。“检体容器归还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是指,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被取入到测定单元中。
如上所述,“架子送入指令”、“架子ID读取指令”、以及“架子排出指令”是以检体架子为对象的指令,对1个检体架子分别预约一个“架子送入指令”、“架子ID读取指令”、以及“架子排出指令”。例如,如果“架子送入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成立,则1个“架子送入指令”登记到指令列表CL中。另一方面,“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以及“检体容器归还指令”是以检体容器(保持位置)为对象的指令,对1个检体容器分别预约1个“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以及“检体容器归还指令”。例如,如果作为“检体信息分配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的“检体架子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被送入到架子搬送路径43”成立,则与该检体架子L的所有保持位置分别对应的10个“检体信息分配指令”登记在指令列表CL中。在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中,作为属性信息包括表示保持位置的信息。例如,在与保持位置1对应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中,作为属性信息包括表示保持位置“1”的信息。同样地,在“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以及“检体容器归还指令”中,还包括表示对应的保持位置的信息而作为属性信息。
如上所述,在“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以及“检体容器归还指令”中包括表示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保持位置)的属性信息,所以如果在检体搬送控制处理中,选择了“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以及“检体容器归还指令”中的某一个,则选择该动作指示,同时选择与该指令对应的检体容器(保持位置)。
在如上所述进行了指令的预约之后,CPU51a在指令列表CL中进行指令的重新排列(步骤S403)。在该处理中,各个指令按优先级顺序被重新排列。图10是用于说明指令的优先级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架子排出指令”是优先级1位、“架子送入指令”是优先级2位、“架子ID读取指令”是优先级3位、“检体容器取出指令”是优先级4位、“检体容器归还指令”是优先级5位、“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是优先级6位。
另外,在多个“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登记于指令列表CL中的情况下,在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之间,可以测定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即,可以测定该检体的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所有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的数量少的指令被设为优先。例如,在保持位置1以及2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登记于指令列表CL中的情况下,在保持位置1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包括CBC+DIFF项目,保持位置2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包括CBC+DIFF项目以及RET时,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分别可以测定保持位置1的检体,仅第2测定单元3可以测定保持位置2的检体,所以以保持位置2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被设为优先。另外,在如此也无法决定“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之间的优先等级的情况下,以保持位置的编号小的检体容器、即在架子搬送路径43中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侧)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被设为优先。例如,在保持位置1以及3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登记于指令列表CL中的情况下,在保持位置1以及3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分别包括CBC+DIFF项目时,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分别可以测定保持位置1以及3中的所有检体,如此无法决定优先等级。此时,以保持位置编号小的保持位置1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被设为优先。
在通过所述那样的规则重新排列了指令列表CL内的指令之后,CPU51a结束指令预约处理。另外,在步骤S401中,预约执行的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在步骤S401中“否”),CPU51a结束指令预约处理。
<动作例>
以下,以检体分析装置1的检体容器的搬送动作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以下,对在保持位置1~5中分别保持在测定命令中包括CBC+DIFF项目的检体,在保持位置6~10中分别保持在测定命令中包括CBC+DIFF项目、RET以及NRBC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被投入到检体分析装置1中的情况下的检体分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为简化说明,省略关于“架子排出指令”、“架子ID读取指令”、以及“检体容器归还指令”的说明。
首先,由用户对信息处理单元5输入检体测定的执行指示。由此,“架子送入指令”的预约执行条件成立(在图9的步骤S401中“是”),所以如图11A所示,在指令列表CL中登记“架子送入指令”(步骤S402)。此处进行指令的重新排列,但指令列表CL中登记的指令仅是1个,所以其排列顺序不被变更(步骤S403)。
接下来,执行“架子送入指令”(步骤S109)。由此,通过架子送入部41b,检体架子L被送入到架子搬送路径43。如果执行了“架子送入指令”,则从指令列表CL削除“架子送入指令”。
如果架子送入动作完成(在步骤S110中“是”),则如图11B所示,10个“检体信息分配指令”登记在指令列表CL中。“检体信息分配指令”是以保持位置(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指令,所以针对保持位置1~10的每一个、分别在指令列表CL中登记一个合计10个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在图11B中,()内的数字表示以其指令为对象的保持位置编号。另外,在10个“检体信息分配指令”之间,保持位置编号越小,优先级越高。因此,按照保持位置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指令列表CL内的指令。
接下来,执行以优先级最高的保持位置1为对象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1)”(步骤S109)。具体而言,直至保持位置1的检体容器位于条形码读取位置43d为止,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检体架子,首先通过检体容器传感器45判定有无检体容器。如果检测到检体容器T,则通过条形码读取部44读取检体ID。进而,通过所读取的检体ID向主机计算机6请求测定命令,取得测定命令。如上所述,保持位置1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包括CBC+DIFF项目。所取得的测定命令保存在测定命令表OT中。如果执行了“检体信息分配指令(1)”,则从指令列表CL删除“检体信息分配指令(1)”。
如果检体信息分配动作完成(在步骤S110中“是”),则在指令列表CL中追加登记“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图11C示出此时的指令列表CL的状态。
接下来进行指令的重新排列。图11D是示出从图11C所示的状态进行了指令的重新排列后的指令列表CL的状态的示意图。由于“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的优先等级高于“检体信息分配指令”的优先等级,所以“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移动到“检体信息分配指令”的前侧(在图中下侧)。
接下来,选择以优先级最高的保持位置1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步骤S108)。
在保持位置1的检体的测定命令中包括CBC+DIFF项目,可以测定这些项目的测定单元是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另外,在该时刻,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这两方处于“可取入检体容器”的状态(在步骤S204中“是”)。因此,判定为可以执行该“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步骤S205),执行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步骤S206)。
在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中,可以取入对象的检体容器的测定单元的数量是“2”(在步骤S301中“否”)。因此,计算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可以测定的各个测定项目数、与该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数之差(步骤S303)。此处,由于第1测定单元2的测定项目(CBC+DIFF项目)的数量是“2”,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CBC+DIFF项目)的数量是“2”,所以其差成为“0”。另一方面,第2测定单元3的测定项目数是“4”,所以差成为“2”。这样,由于差不同(在步骤S304中“否”),所以作为差最小的测定单元的第1测定单元2被决定为搬送目的地(步骤S306)。
执行“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步骤S109),直至保持位置1的检体容器位于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为止沿着架子搬送路径43搬送检体架子L,通过第1测定单元2从检体架子L取出该检体容器T。之后,对检体容器T中的检体进行搅拌,从检体容器T吸引检体,进行检体的测定。如果执行了“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则从指令列表CL删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
如果检体容器取出动作完成(在步骤S110中“是”),则执行以指令列表CL中登记的保持位置2为对象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2)”(步骤S109)。由此,取得保持位置2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如上所述,保持位置2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包括CBC+DIFF项目。所取得的测定命令保存在测定命令表OT中。如果执行了“检体信息分配指令(2)”,则从指令列表CL删除“检体信息分配指令(2)”。
如果检体信息分配动作完成(在步骤S110中“是”),则在指令列表CL中追加登记“检体容器取出指令(2)”,进行指令的重新排列。图11E示出重新排列之后的指令列表CL。由于“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的优先等级高于“检体信息分配指令”的优先等级,所以“检体容器取出指令(2)”移动到“检体信息分配指令”的前侧(在图中下侧)。
接下来,如果进行以优先级最高的保持位置2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2)”的执行判定处理,如果判定为可以执行,则执行“检体容器取出指令(2)”。如果执行了“检体容器取出指令(2)”,则从指令列表CL删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2)”。在该时刻,第1测定单元2处于“不可取入/归还检体容器”的状态,第2测定单元3处于“可取入检体容器”的状态,所以保持位置2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3。
如果通过第2测定单元3进行的检体容器取出动作完成(在步骤S110中“是”),则在该时刻,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这两方处于“不可取入/归还检体容器”的状态。另外,在测定命令表OT中保存保持位置1以及2的检体的测定命令。
之后,只要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维持“不可取入/归还检体容器”的状态,则从保持位置编号小的指令起,依次执行指令列表CL中登记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另外,在本例中,直到以保持位置3~10为对象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的执行完成为止,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原样地处于“不可取入/归还检体容器”的状态。
图11F是示出刚刚执行了以保持位置3~10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信息分配指令”之后的指令列表CL的状态的示意图。
接下来,进行指令的重新排列。在多个“检体容器取出指令”登记于指令列表CL中的情况下,在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之间,可以测定成为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即,可以测定该检体的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所有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的数量少的指令被设为优先。另外,在如此也无法决定“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之间的优先等级的情况下,以保持位置的编号小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被设为优先。图11G示出通过该规则重新排列了图11F的指令列表CL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之后的指令列表CL。
如果在该时刻,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内的检体容器被归还到检体架子L,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迁移到“可取入检体容器”,则接下来,执行以优先级最高的保持位置6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6)”。由于仅第2测定单元3可以测定保持位置6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项目(CBC+DIFF项目、RET以及NRBC),所以保持位置6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3。如果执行了“检体容器取出指令(6)”,则从指令列表CL删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6)”。
接下来,进行以优先级最高的保持位置7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7)”的执行判定处理。虽然仅第2测定单元3可以测定保持位置7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项目(CBC+DIFF项目、RET以及NRBC),但在该时刻,第2测定单元3处于“不可取入/归还检体容器”的状态。因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7)”被判定为不可执行,进行以优先级接下来高的保持位置8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8)”的执行判定处理。
由于仅第2测定单元3可以测定保持位置8~10的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测定项目(CBC+DIFF项目、RET以及NRBC),所以与所述同样地,“检体容器取出指令(8)”、“检体容器取出指令(9)”、以及“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0)”被判定为不可执行。
因此,进行以优先级接下来高的保持位置3的检体容器为对象的“检体容器取出指令(3)”的执行判定处理。由于可以测定保持位置3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项目(CBC+DIFF项目)的第1测定单元2是“可取入检体容器”的状态,所以执行“检体容器取出指令(3)”,保持位置3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1测定单元2。如果执行了“检体容器取出指令(3)”,则从指令列表CL删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3)”。
通过在保持位置6以及保持位置3的检体容器被归还到检体架子L,而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迁移到“可取入检体容器”之后,通过反复与所述同样的处理,保持位置7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3,接下来,保持位置4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1测定单元2。由于执行了“检体容器取出指令(7)”以及“检体容器取出指令(4)”,所以从指令列表CL删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7)”以及“检体容器取出指令(4)”。
同样地,在保持位置7以及保持位置4的检体容器被归还到检体架子L,而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迁移到“可取入检体容器”之后,保持位置8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3,接下来,保持位置5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1测定单元2。由于执行了“检体容器取出指令(8)”以及“检体容器取出指令(5)”,所以从指令列表CL删除“检体容器取出指令(8)”以及“检体容器取出指令(5)”。
在该时刻,在指令列表CL中残留“检体容器取出指令(9)”以及“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0)”。在保持位置8的检体容器从第2测定单元3归还到检体架子L,而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迁移到“可取入检体容器”之后,执行“检体容器取出指令(9)”,而保持位置9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3。之后,在保持位置9的检体容器从第2测定单元3归还到检体架子L,而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状态迁移到“可取入检体容器”之后,执行“检体容器取出指令(10)”,而保持位置10的检体容器被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3。
如果所有检体容器T的归还完成,则检体架子L从架子搬送路径43送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之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中设置的接下来的检体架子L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被送入到架子搬送路径43,反复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动作。
通过设为上述那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这两方,使检体分析装置1整体的处理效率提高。
图12是通过本动作例对将检体架子L内的检体容器分配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的情况、和如以往那样将检体架子内的检体容器从位于检体架子的前方的检体容器中依次分配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以往的方法中,从第1个到第5个依次分配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但从第6个到第10个仅连续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而进行测定。因此,在通过第1测定单元结束了第5个检体的测定之后,直到通过第2测定单元结束第10个检体的测定为止的期间,在检体的测定中完全不利用第1测定单元。因此,无法有效地利用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这两方,检体分析装置整体的处理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根据本动作例,在将第1个和第2个检体分别搬送到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之后,取得从第3个到第10个检体的测定命令,将在测定命令中包含RET以及NRBC的第6个至第10个检体优先地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通过空闲的第1测定单元对在测定命令中仅包含CBC+DIFF项目的第3个至第5个检体进行测定。由此,如图12所示,在以往的方法中对第1测定单元仅能够分配3个检体容器,相对于此,在本动作例中可以对第1测定单元分配4个检体容器。因此,可以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这两方,可以提高检体分析装置整体的处理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各自的动作状态数据,决定接下来的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以及其搬送目的地,所以可以根据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各自的动作状况,更高效地分配检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体容器。
另外,在搬送了前面的检体容器之后,对测定命令以及动作状态数据进行监视,与这些对应地决定接下来的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以及其搬送目的地,所以可以根据最新的测定命令以及动作状态数据,适合地决定可以高效地搬送的检体容器以及其搬送目的地。
另外,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进行动作,在并非“可取入检体容器”的状态时,执行不伴随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的动作的检体信息分配动作,所以可以高效地进行检体处理。
另外,由于在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与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之间设置了条形码读取位置43d,所以可以缩短从条形码读取位置43d到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以及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各自的距离。因此,不论搬送目的地是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中的哪一个,都可以在读取检体条形码,而取得了测定命令之后,高效地将检体容器搬送到搬送目的地。
另外,由于依次读取各检体容器的检体条形码,所以无需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检体容器T的检体条形码的复杂结构的条形码读取部。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可以在架子搬送路径43上逐个搬送检体架子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架子搬送路径43上同时搬送2个检体架子,并将各个检体架子中保持的检体容器搬送到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检体供给位置43a与第2检体供给位置43b之间设置了条形码读取位置43d,但也可以将条形码读取位置设置在第1检体供给位置以及第2检体供给位置之间的区域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分别将检体容器T取入到单元内部,在单元内部从检体容器T吸引检体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第1测定单元从处于第1检体供给位置的检体容器T直接吸引检体,也可以第2测定单元从处于第2检体供给位置的检体容器T直接吸引检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体分析装置1具备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这2个测定单元,但不限于此。检体分析装置也可以具备3个以上的测定单元,并在进行了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T中的一个检体容器T的搬送动作之后,根据测定命令以及动作状态数据,选择接下来的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将该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3个以上的测定单元中的某一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血液凝固测定装置、免疫分析装置、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或者尿定性分析装置那样的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以外的检体分析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单一的计算机5a执行计算机程序54a的所有处理的结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设为通过多个装置(计算机)分布式地执行与所述计算机程序54a同样的处理的分布式系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向在单一检体分析装置1内设置的2个测定单元2、3,通过检体搬送单元4搬送检体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分别设置了检体搬送单元的多个独立的测定装置,且连接检体搬送单元彼此而形成一个搬送线路,而可以沿着搬送线路向各测定装置搬送检体架子的检体分析系统中应用本发明。即,也可以在进行了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T中的一个检体容器T的搬送动作之后,根据测定命令以及动作状态数据,选择接下来的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将该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多个测定装置中的某一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检体架子L的保持位置1以及2中分别保持在测定命令中仅包含CBC+DIFF项目的检体,在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对这些检体进行测定的期间,CPU51a取得与检体架子L的保持位置3~10的检体对应的检体ID以及测定命令,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检体架子L的保持位置1~3中分别保持了在测定命令中包含CBC+DIFF项目、RET以及NRBC的检体,在保持位置4中保持了在测定命令中仅包含CBC+DIFF项目的检体的情况下,CPU51a执行以下那样的处理。首先,在检体架子的搬送开始时,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这两方是可以取入检体容器的状态,所以在取得了与保持位置1的检体对应的检体ID以及测定命令之后,将该检体容器搬送到第2测定单元3。接下来,取得与保持位置2的检体对应的检体ID以及测定命令。由于可以测定该检体的第2测定单元3是测定动作中,所以接下来,取得与保持位置3的检体对应的检体ID以及测定命令。由于可以测定该检体的第2测定单元3依然是测定动作中,所以接下来,取得与保持位置4的检体对应的检体ID以及测定命令。由于可以测定保持位置4中保持的检体的第1测定单元2是可以取入检体容器的状态,所以将该检体容器搬送到第1测定单元2。然后,在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进行测定动作的期间,取得剩余保持位置5~10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命令。通过这样的处理,可以减少第1测定单元2以及第2测定单元3不进行检体的测定的时间,可以提高检体分析装置1的检体处理能力。
另外,也可以在预先取得了与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所有检体对应的检体ID以及测定命令之后,开始向各测定单元搬送检体。

Claims (20)

1.一种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测定单元,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
第2测定单元,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以及
架子搬送单元,将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分别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以及
控制部,取得表示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中收容的各检体的测定项目的测定项目信息,根据所取得的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成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以及成为其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控制所述架子搬送单元,以将决定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搬送到决定为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取得表示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各自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动作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所述检体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搬送了检体容器之后,取得所述动作状态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动作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接下来成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测定单元的动作状态信息是表示所述第1测定单元能否取入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信息,
所述第2测定单元的动作状态信息是表示所述第2测定单元能否取入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根据所决定的优先等级决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收容有仅能够由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决定成高于收容有由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子搬送单元具备:
设置部,由用户设置所述检体架子;
搬送路径,能够将设置到所述设置部中的所述检体架子分别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以及
储存部,储存从所述搬送路径搬出的所述检体架子,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搬送路径上的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中的、位于所述储存部侧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决定成高于位于所述设置部侧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取得表示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各自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动作状态信息,判定是否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能够测定第1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能够测定所述第1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决定为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无法测定所述第1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能够测定与所述第1优先等级相比优先等级接下来高的第2优先等级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以及所述动作状态信息,决定成为所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测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能够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数量少的测定单元决定为所述搬送目的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测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计算所述第1测定单元能够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数量、与所述第2测定单元能够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数量的差,根据所计算出的差,决定成为所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子搬送单元包括:
搬送路径,能够将所述检体架子分别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以及
储存部,储存从所述搬送路径搬出的所述检体架子,
所述控制部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测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所述储存部侧的测定单元决定为所述搬送目的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是能够取入检体容器内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取得所述检体架子的始端中保持的第1检体容器中收容的第1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根据该测定项目信息控制所述架子搬送单元,以将所述第1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某一个,接下来,从所述检体架子的所述第1检体容器的接下来的位置保持的检体容器中依次取得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从而决定收容有能够由另一个测定单元进行测定的第2检体的第2检体容器,控制所述架子搬送单元,以将所决定的所述第2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另一个测定单元,在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测定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的期间,取得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剩余的多个检体容器中收容的各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分别构成为测定临床检体。
15.一种检体搬送方法,通过架子搬送单元向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分别搬送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骤,取得表示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中收容的各检体的测定项目的测定项目信息;
第2步骤,根据在所述第1步骤中取得的多个测定项目信息,从所述多个检体容器决定成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决定成为决定为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以及
第3步骤,通过所述架子搬送单元向决定为所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搬送决定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取得表示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各自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动作状态信息以及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所述检体容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多个测定项目信息,决定所述检体架子中保持的多个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根据所决定的优先等级决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收容有仅能够由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一方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决定成高于收容有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进行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搬送的优先等级。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测定项目信息以及所述动作状态信息,决定成为所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在处于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都能够测定成为所述搬送对象的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以及第2测定单元中的、能够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数量少的测定单元决定为所述搬送目的地。
CN201110005224.8A 2010-03-10 2011-01-12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Active CN1021929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2836 2010-03-10
JP2010052836A JP5550950B2 (ja) 2010-03-10 2010-03-10 検体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2974A true CN102192974A (zh) 2011-09-21
CN102192974B CN102192974B (zh) 2014-08-20

Family

ID=4406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5224.8A Active CN102192974B (zh) 2010-03-10 2011-01-12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28396B2 (zh)
EP (1) EP2365339B1 (zh)
JP (1) JP5550950B2 (zh)
CN (1) CN10219297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4267A (zh) * 2015-05-26 2015-09-16 中山市创艺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分析仪的样品管自动传送装置
CN104991080A (zh) * 2015-05-26 2015-10-21 中山市创艺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的进样装置
CN107850612A (zh) * 2015-09-11 2018-03-2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0297096A (zh) * 2019-06-04 2019-10-01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调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10967502A (zh) * 2018-09-30 2020-04-0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进样调度方法、装置、分析检测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065929A (zh) * 2018-03-15 2020-04-2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生物化学-凝固复合型分析装置
CN113544516A (zh) * 2019-03-13 2021-10-22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换板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2715A (ja) 2014-11-28 2016-06-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撮影システム
CN114829945A (zh) 2019-12-26 2022-07-2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用的控制程序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1521B1 (en) * 1997-04-09 2001-07-17 Hitachi, Ltd. Sample analysis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1042986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外观检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7423A (en) * 1988-10-20 1992-02-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Automatic analyz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nalyzing modules
JPH05264558A (ja) * 1992-03-19 1993-10-12 Nittec Co Ltd 容器の移送装置
JPH08211067A (ja) * 1995-02-02 1996-08-20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2994578B2 (ja) * 1995-07-20 1999-12-27 株式会社エイアンドティー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US6733728B1 (en) * 1996-03-11 2004-05-11 Hitachi, Ltd. Analyzer system having sample rack transfer line
JP3031237B2 (ja) * 1996-04-10 2000-04-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ラックの搬送方法及び検体ラックを搬送する自動分析装置
JP3493910B2 (ja) * 1996-08-23 2004-02-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化処理システム
JP3906781B2 (ja) * 1997-04-09 2007-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分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取り扱い方法
JPH11258248A (ja) * 1998-03-09 1999-09-24 Hitachi Ltd 検体搬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470048B2 (ja) * 1998-09-11 2003-11-25 アロカ株式会社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検体搬送方法
JP3632537B2 (ja) * 1999-01-11 2005-03-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分析方法
US6588625B2 (en) * 2001-04-24 2003-07-08 Abbott Laboratories Sample handling system
JP4733315B2 (ja) * 2001-08-23 2011-07-2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及び搬送制御装置並びに方法
JP2003121451A (ja) * 2001-10-12 2003-04-23 Hitachi Sci Syst Ltd 自動分析装置
US6723288B2 (en) * 2002-04-29 2004-04-20 Dade Behring Inc. Method of providing assay processing in a multi-analyzer system
US7101715B2 (en) * 2002-09-17 2006-09-05 Dade Behring Inc. Increasing throughput of an automatic clinical analyzer system by partitioning assays according to frequency of requested performance
JP5192263B2 (ja) * 2008-03-07 2013-05-0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の搬送方法
JP5289798B2 (ja) * 2008-03-07 2013-09-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の搬送方法
JP5362529B2 (ja) * 2009-03-31 2013-12-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検体分析方法
EP2249165B1 (en) * 2009-05-07 2020-04-15 Sysmex Corporation Specimen process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1521B1 (en) * 1997-04-09 2001-07-17 Hitachi, Ltd. Sample analysis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1042986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外观检查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4267A (zh) * 2015-05-26 2015-09-16 中山市创艺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分析仪的样品管自动传送装置
CN104991080A (zh) * 2015-05-26 2015-10-21 中山市创艺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的进样装置
CN104991080B (zh) * 2015-05-26 2017-06-06 中山市创艺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的进样装置
CN107850612A (zh) * 2015-09-11 2018-03-2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7850612B (zh) * 2015-09-11 2019-01-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1065929A (zh) * 2018-03-15 2020-04-2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生物化学-凝固复合型分析装置
CN111065929B (zh) * 2018-03-15 2023-09-1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生物化学-凝固复合型分析装置
CN110967502A (zh) * 2018-09-30 2020-04-0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进样调度方法、装置、分析检测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544516A (zh) * 2019-03-13 2021-10-22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换板器
CN110297096A (zh) * 2019-06-04 2019-10-01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调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65339A3 (en) 2017-11-29
JP5550950B2 (ja) 2014-07-16
US20110223580A1 (en) 2011-09-15
CN102192974B (zh) 2014-08-20
EP2365339B1 (en) 2020-01-22
US8728396B2 (en) 2014-05-20
EP2365339A2 (en) 2011-09-14
JP2011185821A (ja) 201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2974B (zh)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US9103807B2 (en) Rack collecting unit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EP2299281B1 (en) Rack collecting unit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310389B2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sample feeding unit
CN103460055B (zh) 样本分析系统及样本分析装置
CN102539798B (zh) 样本处理系统及样本处理进程显示方法
CN101881781B (zh) 样本处理装置及样本处理方法
CN101852797B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EP2610621B1 (en) Blood cell analyzer, blood cell analyz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01852809B (zh) 样本处理装置及样本处理方法
US9213041B2 (en) Rack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229017B2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01713784B (zh)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US9513282B2 (en) Sample analyzer,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and sample analyzing system
EP3273249A1 (en) Analyt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tray-identifying information search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