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0678A -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0678A
CN102190678A CN2010101385003A CN201010138500A CN102190678A CN 102190678 A CN102190678 A CN 102190678A CN 2010101385003 A CN2010101385003 A CN 2010101385003A CN 201010138500 A CN201010138500 A CN 201010138500A CN 102190678 A CN102190678 A CN 102190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preparation
water
aluminum alkyls
alkylaluminox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85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0678B (zh
Inventor
毛国梁
姜涛
宁英男
罗明检
吴韦
陈洪侠
张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0101385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0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0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0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6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a)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配制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b)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水、改性剂和惰性溶剂混合制备水解剂;c)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与水解剂在-10℃至-50℃下在T型管反应器中混合后流入釜式反应器中升温至10-100℃,反应1~10小时;d)经过滤后得到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烷基铝氧烷。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改性剂与水的相互作用控制水的局部浓度,并利用改性剂的结构和浓度影响所生成铝氧烷的结构,从而提高烷基铝氧烷贮存安定性和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直接水解工艺制备烷基铝氧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烷基铝氧烷的主要制备方法是水合法,根据反应用水的状态分为直接水合和间接水水合两大类。其中直接水合法通常使用游离的气态,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间接水合法主要采用的是化合物的结晶水和多孔性物质表面吸附的水。
间接水工艺中较多采用的是结晶水合物与烷基铝反应。通常是将结晶水合物与溶剂在反应釜内预先配制成悬浮液,在有取热手段并保持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将烷基铝溶液逐渐加入悬浮液(正加法)或者将悬浮液不断地加入烷基铝溶液的方法(反加法)进行反应。常用的结晶水化合物包括结晶硫酸铝,MgCl2·6H2O,FeSO4·7H2O,Al2(SO4)3·18H2O,LiBr·2H2O等等。
正加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最初加入的烷基铝由于反应器中水的浓度过大而被转化为没有活性的氢氧化铝,直到可立即反应的结晶水的相对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生成目标产物的反应才能成为主要反应。另外,作为水的载体的盐的表面会吸附一部分生成的铝氧烷产品,因此,无论正加法还是反加法,都存在目标产物收率低,铝的损失较大的问题。
直接水解方法主要是利用气态、液态或固态的水与烷基铝溶液进行作用的。其中气态水可以通过惰性气体携带水蒸气的方法引入。液态水水解工艺中的一个技术难点是实现水的高度分散,液态水直接水合过程中更多采用的是将分散后的液态水与惰性溶剂的混合物通入烷基铝溶液中的模式。
Sinn,H.等发明了一种利用固态水作水解剂合成铝氧烷的方法,在-33~-53℃的低温下,采用烷基铝的惰性溶剂的稀溶液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冲刷冰块表面的方法生产铝氧烷(US5087713)。后来又报道了采用刮刀不断从浸在烷基铝溶液中的冰块表面刮掉生成的铝氧烷的方法实现了连续生产(Macromol.Symp.1995,97,119~125)。上述两种方法中,控制反应速率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分子团,导致在利用水解的过程中容易因局部水的浓度过大而引起局部过热以及目标产物中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后果,即便通过机械等方法使水分散仍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反应的不均匀性导致了产物中含有10%左右的残余的烷基铝。铝氧烷中无效成份不仅会影响到催化效果,而且可以导致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聚合物即凝胶的生成,影响铝氧烷的贮存安定性及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提高烷基铝氧烷贮存安定性和使用效果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的改性烷基铝氧烷具有良好的助催化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a)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配制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
b)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水、改性剂和惰性溶剂混合制备水解剂;
c)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与水解剂在-10℃至-50℃下在T型管反应器中混合后流入釜式反应器中升温至10-100℃,反应1~10小时;
d)经过滤后得到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烷基铝氧烷。
所述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和水解剂分别通过泵管及管道输送,并在进入反应器前降温到-10至-50℃。
所述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的浓度为1-5mol/L;所述烷基铝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水、改性剂与惰性溶剂的体积比1∶0.01-0.2∶30-120。
所述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的浓度为1.5-3.0mol/L;所述烷基铝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5∶1;水、改性剂与惰性溶剂的体积比1∶0.03-0.1∶60-100。
所述烷基铝为符合下式所示的三烷基铝:
AlR3
其中R为C1~C16的烃基。
所述烷基铝选自三甲基铝、三乙基铝和三异丁基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改性剂为符合下式所示的化合物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R1-O-R2
其中R1为C1~C12的烃基,烃氧基烃基,烷基硅基,R2为H或C1~C8的烃基,烃氧基烃基,烷基硅基。
其中,R1为C1~C6的烃基,烃氧基烃基,烷基硅基,R2为H。
其中,R1为C1~C6的烃基,烃氧基烃基,烷基硅基,R2为C1~C4的烃基,烷基硅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改性烷基铝氧烷在乙烯四聚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连续进料的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2)通过调节流量控制两路原料的进料速度,可以控制反应速度,防止飞温,目标产物反应收率高;(3)通过调节改性剂的种类,比例及水解剂的流量即可改变产品的主要成分和性质,提高生产灵活性。
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改性剂与水的相互作用控制水的局部浓度,并利用改性剂的结构和浓度影响所生成铝氧烷的结构,从而提高烷基铝氧烷贮存安定性和使用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改性烷基铝氧烷作为助催化剂用于乙烯四聚合成1-辛烯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助催化效果。其催化活性及对1-辛烯的选择性均高于用传统的水解方法制备的铝氧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三乙基铝配成2.5mol/L的甲苯溶液500mL,转入烷基铝溶液储罐;按1∶0.1∶30(V/V/V)的比例将液态水,改性剂(甲醇)及甲苯混合并经高速搅拌10分钟后形成的混合物为水解剂350mL,转入水解剂储罐,保持以1000rpm的速度搅拌。
配有氮气、放空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反应装置进行充分的抽真空-氮气置换操作后,开启两个进料泵,三乙基铝溶液流量为4mL/min,水解剂流量为2.8mL/min进料。两路进料经过浸在冷浴中的冷却盘管降温至-15℃后进入T型管反应器混合后流入反应釜1,反应液从上部进入连续搅拌的反应釜1中进行脱气和进一步反应,搅拌速度500rpm。反应釜1中的液体通过溢流管进入反应釜2,并逐步升温至50℃,继续搅拌3小时后停止反应。
经G4砂芯过滤后得到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的改性乙基铝氧烷,收率68%。
对照例1
在同一装置中,按照相同的操作步骤和反应条件用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与1∶27(V/V)的液态水/甲苯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白色的乙基铝氧烷,收率61%。
实施例2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三乙基铝配成2.5mol/L的甲苯溶液500mL,转入烷基铝溶液储罐;将液态水,改性剂(异丙醇)及甲苯按照1∶0.05∶75(V/V/V)的比例混合后进行高速搅拌10分钟,所形成的混合物为水解剂850mL,转入水解剂储罐,保持搅拌,搅拌速度600rpm。
配有氮气、放空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反应装置进行充分的除氧-氮气置换操作后,开启两个进料泵,三乙基铝溶液流量为5mL/min,水解剂流量为8.4mL/min进料。两路进料经过浸在冷浴中的冷却盘管降温至-10℃后进入T型管反应器混合后流入反应釜1,反应液从上部进入连续搅拌的反应釜1中进行脱气和进一步反应,搅拌速度500rpm。反应釜1中的液体通过溢流管进入反应釜2,并逐步升温至80℃,继续搅拌5小时后停止反应。
经G4砂芯过滤后得到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的改性乙基铝氧烷,收率72%。
对照例2
在同一装置中,按照相同的操作步骤和反应条件用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与1∶75(V/V)的液态水/甲苯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白色的乙基铝氧烷,收率61%。
实施例3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三异丁基铝配成4.0mol/L的甲苯溶液500mL,转入烷基铝溶液储罐;将液态水,改性剂(叔丁醇)及甲苯按照1∶0.25∶113(V/V/V)的比例混合后进行高速搅拌10分钟,所形成的混合物为水解剂910mL,转入水解剂储罐,保持搅拌,搅拌速度1000rpm。
配有氮气、放空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反应装置进行充分的除氧-氮气置换操作后,开启两个进料泵,三乙基铝溶液流量为5mL/min,水解剂流量为9.1mL/min进料。两路进料经过浸在冷浴中的冷却盘管降温至-20℃后进入T型管反应器混合后流入反应釜1,反应液从上部进入连续搅拌的反应釜1中进行脱气和进一步反应,搅拌速度500rpm。反应釜1中的液体通过溢流管进入反应釜2,并逐步升温至60℃,继续搅拌3小时后停止反应。
经G4砂芯过滤后得到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的改性乙基铝氧烷,收率76%
对照例3
在同一装置中,按照相同的操作步骤和反应条件用三异丁基铝铝的甲苯溶液与1∶90(V/V)的液态水/甲苯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白色的乙基铝氧烷,收率73%。
实施例4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三甲基铝配成2.0mol/L的甲苯溶液600mL,转入烷基铝溶液储罐;将液态水,改性剂(甲基叔丁基醚)及甲苯按照1∶0.05∶75(V/V/V)的比例混合后进行高速搅拌10分钟,所形成的混合物为水解剂540mL,转入水解剂储罐,保持搅拌,搅拌速度1000rpm。
配有氮气、放空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反应装置进行充分的除氧-氮气置换操作后,开启两个进料泵,三乙基铝溶液流量为5mL/min,水解剂流量为4.5mL/min进料。两路进料经过浸在冷浴中的冷却盘管降温至-30℃后进入T型管反应器混合后流入反应釜1,反应液从上部进入连续搅拌的反应釜1中进行脱气和进一步反应,搅拌速度500rpm。反应釜1中的液体通过溢流管进入反应釜2,并逐步升温至20℃,继续搅拌8小时后停止反应。
经G4砂芯过滤后得到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的改性乙基铝氧烷,收率62%。
对照例4
在同一装置中,按照相同的操作步骤和反应条件用三甲基铝的甲苯溶液与1∶75(V/V)的液态水/甲苯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白色的乙基铝氧烷,收率59%。
实施例5
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将三乙基铝和三异丁基铝按3∶1的摩尔比配成3.0mol/L的正己烷溶液400mL,转入烷基铝溶液储罐;将液态水,改性剂(甲基乙基醚)及正辛烷按照1∶0.11∶75(V/V/V)的比例混合后进行高速搅拌10分钟,所形成的混合物为水解剂800mL,转入水解剂储罐,保持搅拌,搅拌速度800rpm。
配有氮气、放空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反应装置进行充分的除氧-氮气置换操作后,开启两个进料泵,三乙基铝溶液流量为5mL/min,水解剂流量为4.5mL/min进料。两路进料经过浸在冷浴中的冷却盘管降温至-40℃后进入T型管反应器混合后流入反应釜1,反应液从上部进入连续搅拌的反应釜1中进行脱气和进一步反应,搅拌速度500rpm。反应釜1中的液体通过溢流管进入反应釜2,并逐步升温至55℃,继续搅拌8小时后停止反应。
经G4砂芯过滤后得到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的改性乙基铝氧烷,收率74%。
对照例5
在同一装置中,按照相同的操作步骤和反应条件用三乙基铝和三异丁基铝的正己烷溶液与1∶75(V/V)的液态水/正辛烷混合物进行反应,得到白色的乙基铝氧烷,收率68%。
改性铝氧烷作为助催化剂在乙烯四聚体系中的应用实验
乙烯齐聚反应在500mL的高压釜中进行。首先将釜加热到110℃,抽真空1h后通入氮气,置换数次后充入乙烯。通冷却水将釜降到预定温度后依次加入定量的溶剂、助催化剂、配体,搅拌2min后迅速加入主催化剂,在指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冷却水降温、卸压,用质量分数为10%的酸化乙醇终止反应。将反应产物计量后过滤,液相产物经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催化活性通过反应后产物重量的变化求得。
反应条件:
溶剂:环己烷;配体:环戊基PNP配体;主催化剂:乙酰丙酮铬;反应温度:60℃;反应压力:3.0MPa;Cr(III)∶PNP=1∶1;反应时间:30min;实施例1,3及对照例1,3中Al/Cr比:300;实施例2,5及对照例2,5中Al/Cr比:400;实施例4及对照例4中Al/Cr比:200。
Figure GSA00000051846900061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得到的改性铝氧烷河和对照例得到的铝氧烷相比,当用于乙烯四聚反应中时,采用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得到的改性铝氧烷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和对1-辛烯的选择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a)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配制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
b)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水、改性剂和惰性溶剂混合制备水解剂;
c)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与水解剂在-10℃至-50℃下在T型管反应器中混合后流入釜式反应器中升温至10-100℃,反应1~10小时;
d)经过滤后得到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烷基铝氧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和水解剂分别通过泵管及管道输送,并在进入反应器前降温到-10至-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的浓度为1-5mol/L;所述烷基铝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水、改性剂与惰性溶剂的体积比1∶0.01-0.2∶3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的惰性溶剂溶液的浓度为1.5-3.0mol/L;所述烷基铝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5∶1;水、改性剂与惰性溶剂的体积比1∶0.03-0.1∶6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为符合下式所示的三烷基铝:
AlR3
其中R为C1~C16的烃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铝选自三甲基铝、三乙基铝和三异丁基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符合下式所示的化合物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R1-O-R2
其中R1为C1~C12的烃基,烃氧基烃基,烷基硅基,R2为H或C1~C8的烃基,烃氧基烃基,烷基硅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C1~C6的烃基,烃氧基烃基,烷基硅基,R2为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为C1~C6的烃基烃氧基烃基,烷基硅基,R2为C1~C4的烃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烷基铝氧烷在乙烯四聚反应中的应用。
CN201010138500.3A 2010-03-16 2010-03-16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0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8500.3A CN102190678B (zh) 2010-03-16 2010-03-16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8500.3A CN102190678B (zh) 2010-03-16 2010-03-16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678A true CN102190678A (zh) 2011-09-21
CN102190678B CN102190678B (zh) 2015-07-01

Family

ID=44599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850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0678B (zh) 2010-03-16 2010-03-16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067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5494A (zh) * 2012-01-15 2012-09-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烷基铝氧烷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1647012A (zh) * 2020-04-24 2020-09-11 浙江大学 一种采用微反应器制备烷基铝氧烷的方法
CN112645973A (zh) * 2019-10-11 2021-04-13 浙江大学 一种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14716468A (zh) * 2022-03-18 2022-07-08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mao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5A (zh) * 1995-07-14 1997-01-22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低聚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US6710005B1 (en) * 2003-04-10 2004-03-23 Equistar Chemicals, Lp Aluminoxane modification
CN1681829A (zh) * 2002-09-05 2005-10-12 博里利斯技术公司 用改性铝噁烷制备粒状金属茂催化剂的方法和在烯烃聚合中的用途
US20060223960A1 (en) * 2005-04-01 2006-10-05 Nova Chemicals (International) S.A. Modified (MAO + aluminum alkyl) activator
CN1865262A (zh) * 2005-05-20 2006-11-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5A (zh) * 1995-07-14 1997-01-22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低聚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681829A (zh) * 2002-09-05 2005-10-12 博里利斯技术公司 用改性铝噁烷制备粒状金属茂催化剂的方法和在烯烃聚合中的用途
US6710005B1 (en) * 2003-04-10 2004-03-23 Equistar Chemicals, Lp Aluminoxane modification
US20060223960A1 (en) * 2005-04-01 2006-10-05 Nova Chemicals (International) S.A. Modified (MAO + aluminum alkyl) activator
CN1865262A (zh) * 2005-05-20 2006-11-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烷基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华祥 等: "新型铝氧烷的合成及其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中的作用",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赵燕 等: "铝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合成树脂及塑料》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5494A (zh) * 2012-01-15 2012-09-19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烷基铝氧烷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75494B (zh) * 2012-01-15 2014-08-1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烷基铝氧烷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2645973A (zh) * 2019-10-11 2021-04-13 浙江大学 一种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12645973B (zh) * 2019-10-11 2023-11-21 浙江大学 一种改性烷基铝氧烷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11647012A (zh) * 2020-04-24 2020-09-11 浙江大学 一种采用微反应器制备烷基铝氧烷的方法
CN111647012B (zh) * 2020-04-24 2021-09-24 浙江大学 一种采用微反应器制备烷基铝氧烷的方法
CN114716468A (zh) * 2022-03-18 2022-07-08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mao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678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8829B (zh) 一种利用隔板反应精馏设备进行二氯二氢硅和四氯化硅的反歧化反应的方法
CN105289741B (zh) 一种氮磷配位骨架的铬催化剂及其在催化乙烯齐聚中的应用
CN102190678B (zh) 一种改性铝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2731695B (zh) 减阻剂聚合物的制备新方法
CN111760593A (zh) 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化合物在硼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CN111763135A (zh) 脱质子苯基桥连β-酮亚胺锂化合物在酯制备醇中的应用
CN100390206C (zh) 一种催化剂活性组分及包含该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CN111072803B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21352B (zh) 一种低分子量高活性聚异丁烯的生产方法
CN102557952A (zh) 二碳酸二叔丁酯的制备方法
CN102040685B (zh)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CN112920227B (zh) 一种含茚并吲哚结构的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以及α-烯烃的制备方法
CN114075305B (zh) 一种聚烯烃润滑油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2459A (zh) 一种负载型聚合催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14884A (zh) 一种芳香基含氮杂环硼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3731505A (zh) 一种乙烯齐聚催化剂体系与应用
CN112375095A (zh) 一种连续式制备甲基铝氧烷的工艺
CN101519463A (zh) 乙烯聚合和共聚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20546942U (zh) 一种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连续制备装置
CN114478860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2532415B (zh) 一种间戊二烯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130941B (zh) 一种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催化聚合方法
CN108467443B (zh) 一种新型尿素箱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189297A (ja) エチレンの三量化および/または四量化による1−ヘキセンおよび/または1−オクテンの製造方法
CN104140482A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添加剂及其催化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o Guoli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Tao

Inventor after: Ning Yingnan

Inventor after: Luo Mingjian

Inventor after: Wu 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Minmin

Inventor after: Zhen Yan

Inventor after: Chen Hongxia

Inventor after: Zhang Haiyan

Inventor before: Mao Guolia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Tao

Inventor before: Ning Yingnan

Inventor before: Luo Mingjian

Inventor before: Wu Wei

Inventor before: Chen Hongxia

Inventor before: Zhang Haiy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63318 Daqi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Road No. 199

Patentee after: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163318 Daqi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Road No. 199

Patentee before: Daqing Petroleum Colleg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