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0196B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0196B
CN102190196B CN201110060904.XA CN201110060904A CN102190196B CN 102190196 B CN102190196 B CN 102190196B CN 201110060904 A CN201110060904 A CN 201110060904A CN 102190196 B CN102190196 B CN 102190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ue
paper
fixing
air
supply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09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0196A (zh
Inventor
木俣明则
菅野雅至
高桥克典
矶部昭史
玉木贤二
岛尾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0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0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4Article strippers, e.g. for stripping from advancing elements
    • B65H29/56Article strippers, e.g. for stripping from advancing elements for stripping from elements or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2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gas bla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2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03G2215/2032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the belt further entrained around additional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抑制热引起的分离部劣化,由此使分离部安定地运转、延长寿命。在从送风扇(57)向定影部(54)导向空气的通风道(58)上,壁面(58d)是受定影部(51)辐射热的受热面。另外,通过使绝热部件(59)介于通风道(58)及送风扇(57)两者之间,通风道(58)及送风扇(57)备有抑制从通风道(58)向送风扇(57)的热传递的连接构造。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打印机、复印机等已为周知。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是通过使纸张穿过构成定影装置的一对定影部件的靠压部(定影夹部)并对墨粉供热,从而定影被转印在纸上的墨像。由于是通过加热加压来进行定影,所以有时会出现穿过定影夹部的纸张卷在定影部件上部不从定影部件分离的不良现象。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备有分离部,通过吹空气使纸张从定影部件分离。分离部具体是由作为送风手段的压缩机(气泵)和先端被配置在定影夹部的纸张排纸侧的喷嘴构成,通过该喷嘴从压缩机吐出脉冲状压缩气体,从而分离纸张。该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一种手法,其中是使喷嘴接近定影部件表面,利用定影部件发出的辐射热或另行设置的加热手段发出的热,加热压缩气体后再吐出。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57179号公报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手法,用来加热气体的热传递到送风手段,存在热导致分离部劣化的忧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抑制热引起的分离部劣化,由此使分离部安定地运转、延长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备有:定影部,是使纸张穿过由一对定影部件靠压而形成的定影夹部,并对被转印在该纸张上的墨像供给热源放出的热,由此使墨像定影在纸张上;分离部,其从定影夹部的纸张排纸侧将气体吹到纸张上,由此从定影部件分离纸张。其中,分离部备有:送风手段,其送出气体;通风道,其将送风手段送出的气体导向定影部件,且通风道壁面是接受来自于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其中,送风手段及通风道备有抑制从通风道向送风手段的热传递的连接构造。
优选第1发明进一步备有绝热部件,该绝热部件介于通风道和送风手段之间,连通通风道和送风手段,由具有绝热性的部件构成。
另外,第1发明中,优选送风手段送出气体的送风口,是用具有绝热性的部件形成的,该送风口与通风道连接。
另外,第1发明中,优选通风道上从送风手段送来的气体被送入的送入口,是用具有绝热性的部件形成的,该送入口与送风手段连接。
另外,第1发明中,优选送风手段由风扇构成。
第2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备有:定影部,是使纸张穿过由一对定影部件靠压而形成的定影夹部,并对被转印在该纸张上的墨像供给热源放出的热,由此使墨像定影在纸张上;分离部,其从定影夹部的纸张排纸侧将气体吹到纸张上,由此从定影部件分离纸张。其中,分离部备有通风道,该通风道将送风气体导向定影部件,且通风道壁面是接受来自于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并且,通风道作为与向该通风道送出气体的送风手段的连接构造,备有抑制从通风道向送风手段的热传递的构造。
另外,优选第2发明进一步备有由具有绝热性的部件构成的绝热部件。此时,优选使通风道能够通过绝热部件与送风手段连接。
另外,第2发明中,优选通风道上气体被送入的送入口,是用具有绝热性的部件形成的,使该送入口能够与送风手段连接。
另外,第1或第2发明中,优选通风道在与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外侧面上,实施黑色系涂装。
另外,第1或第2发明中,优选通风道在与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外侧面上,备有聚热片。
另外,第1或第2发明中,优选通风道在与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内侧面上,备有放热片。
其中,优选放热片被设定在不到达受热面对面的通风道壁面内侧面的高度。
另外,优选放热片被设定成是降低对气体的阻力之形状。
并且,第1或第2发明中,优选通风道中,相比与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来说,受热面对面的通风道壁面,用热传导率低的部件构成。
第3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备有:将墨像转印到纸张上的转印单元;以经转印单元转印了墨像的纸张为对象、使墨像定影在该纸张上的定影单元。其中,定影单元备有:定影部,是使纸张穿过由一对定影部件靠压而形成的定影夹部,并对被转印在该纸张上的墨像供给热源放出的热,由此使墨像定影在纸张上;分离部,其从定影夹部的纸张排纸侧将气体吹到纸张上,由此从定影部件分离纸张。此时,分离部备有:送风手段,其送出气体;通风道,其将送风手段送出的气体导向定影部件,且通风道壁面是接受来自于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其中,送风手段及通风道备有抑制从通风道向送风手段的热传递的连接构造。
附图说明
图1:第1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说明模式示意图。
图2:定影装置50的截面示意图。
图3:构成分离部56的送风扇57及绝热部件59的立体示意图。
图4:去掉图3所示送风扇57及绝热部件59状态的定影装置50的模式立体示意图。
图5:通风道58的模式立体示意图。
图6:通风道58与送风扇57的连接构造的变形例说明示意图。
图7:通风道58与送风扇57的连接构造的变形例说明示意图。
图8:第2实施方式中,构成定影装置50分离部56的通风道58,其模式立体示意图。
图9:第3实施方式中,构成定影装置50分离部56的通风道58,其模式立体示意图。
图10:第4实施方式中,构成定影装置50分离部56的通风道58,其模式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第1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说明模式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例如复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使多个感光体对着一条中间转印带纵向配列由此形成彩色图像的所谓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该图像形成装置1以原稿读取部10、曝光部20Y、20M、20C、20K、图像形成部30Y、30M、30C、30K、中间转印部40、定影装置50、排纸反转部70、再供纸部80、供纸部90为主体,上述被收纳在一个筐体内。
原稿读取部10在其上部备有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被载置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原稿载置台15上的原稿D,被一张张分离送到原稿搬送路,由搬送鼓16搬送。第1搬送导向G1及原稿排出辊17将由搬送鼓16搬送的原稿D排出到原稿排出盘18中。
原稿读取部10在原稿图像读取位置RP读取由搬送鼓16搬送中的原稿D图像。具体则是在原稿图像读取位置RP对原稿D图像照射灯光L。由照射产生的反射光经第1反光镜单元11、第2反光镜单元12、透镜单元13导光,成像于摄像元件CCD的受光面。摄像元件CCD对入射光进行光电变换,输出所定图像信号。图像读取控制部14对被输出的图像信号实施A/D变换、描影修正、编码等处理,将经处理得到的数据作为输入图像数据,存储到控制部(没有图示)记忆部中。对被存储到记忆部中的输入图像数据,根据用户设定的条件,实施适当的图像处理,生成输出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并不局限于是用原稿读取部10读取的,也可以是例如从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个人电脑和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接到的。
曝光部20Y~20K由没有图示的激光光源、多角镜、多个透镜等构成,生成激光光束。曝光部20Y~20K相应于控制部根据输出图像数据输出的输出信息,用激光光束扫描曝光为图像形成部30Y~30K构成要素的感光体鼓31Y、31M、31C、31K表面。通过激光光束的扫描曝光,在感光体31Y3~1K上形成潜像。
图像形成部30Y由感光体31Y和在其周边配置的主带电部32Y、显像部33Y、第1转印辊34Y及清洁部35Y构成。其他图像形成部30M、30C、30K的结构与图像形成部30Y相同,也是在感光体31M、31C、31K周边分别配置主带电部32M、32C、32K、显像部33M、33C、33K、第1转印辊34M、34C、34K、清洁部35M、35C、35K。
由主带电部32Y~32K使感光体31Y~31K表面均匀带电。显像部33Y~33K用墨粉进行显像,从而使感光体31Y~31K上的潜像显像化。由此在各感光体31Y~31K上形成墨像。
第1转印辊34Y~34K将感光体31Y3~1K上形成的墨像逐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40的中间转印带41的所定位置上。清洁部35Y~35K除去完成墨像转印后的感光体31Y~31K表面残留的墨粉。
中间转印部40的第2转印辊42将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41上的墨像转印到纸张P上。供转印的纸张P被从供纸部90的盘PG1、PG2、PG3供纸,由供纸辊91取得同步然后送往第2转印辊42。带清洁部43清扫结束向纸张P墨像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41表面,清扫后的中间转印带41供下一次图像转印。
载置了墨像的纸张P被送到定影装置50,定影装置50对纸张P加热加压,由此使墨像定影在纸张P。有关定影装置50的详细,在后面叙述。
排纸反转部70搬送由定影装置50结束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排向排纸盘75。正反反转排出纸张P时,排纸导向72先将纸张P导至下方。排纸反转辊73夹持纸张P后端后反转搬送该纸张P,然后排纸导向72将纸张P导至排纸辊74,由此纸张P被排向排纸盘75。
在纸张P反面也进行图像形成时,排纸导向72将结束了表面墨像定影处理的纸张P搬送到在下方的再供纸部80。再供纸反转辊81夹持纸张P后端后逆送,由此使纸张P反转,被送出到再供纸搬送路82。供在纸张P反面的图像形成。
定影装置50由定影部51和分离部56构成。图2是定影装置50的截面模式示意图。
定影部51以加热辊52、定影辊53、无端状定影带54及加压辊55为主体。加热辊52和定影辊53离开所定距离,在辊52、53之间绷架定影带54。加压辊55在定影带54与定影辊53接触的区域靠压定影带54,在定影带54与加压辊55的靠压部,形成了定影夹部NP。
纸张P在定影对象面(载置未定影墨像的面)对着定影带54的姿势下被搬送,纸张P搬送过程中穿过定影夹部NP。通过定影带54(定影辊53)和加压辊55的加压,以及定影带54具备的热作用,进行向纸张P的墨像定影。完成墨像定影后的纸张P由排纸辊60排出。
加热辊52是在例如圆筒形的钢铁、铝管表面叠层用来防止与定影带54磨损的涂层(例如氟树脂)。加热辊52内部内藏作为定影带54加热用、即用来使纸张P上的墨像热定影的热源加热器52a。加热辊52由于该加热器52a的辐射热而被加温,该加热辊52所持的热传递到定影带54。加热辊52由没有图示的驱动手段(例如马达)旋转驱动,与该加热辊52的旋转相应、旋转驱动定影带54。加热辊52按照纸张P的穿过速度旋转驱动定影带54。
定影辊53是在圆柱形的钢铁、铝表面叠层硅橡胶、海绵等弹性层。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辊53不受加热器52a直接加热。
定影带54是耐热层、弹性层、涂层等叠层构成的无端带,具有可挠性。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辊52由加热器52a直接加热,通过加热辊52向定影带54传热,定影带54被加热到定影温度。
加压辊55是在圆筒形钢铁、铝管表面叠层硅橡胶等弹性层和由氟树脂等构成的脱模层等。加压辊55与加热辊52相同内藏加热器,能够辅助供给热定影用的热量。
分离部56由送风扇57、通风道58、绝热部件59构成。送风扇57和通风道58通过绝热部件59连接,相互连通,绝热部件59不妨碍从送风扇57向通风道58的空气送入。
分离部56被配置在纸张P搬送经路FP的定影部51下游,其通风道58先端部(后述吹出口58c)对着定影夹部NP的纸张P排纸侧。从送风扇57送风的空气流经通风道58内部后从吹出口58c排出,吹出口58c吹出的空气(分离风)使纸张P从定影带54分离。本实施方式中,在纸张宽幅方向(纸张搬送方向的垂直方向)横向排列配置3个上述分离部56。
图3是构成分离部56的送风扇57及绝热部件59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去掉图3所示送风扇58及绝热部件59后的定影装置50的立体示意图。送风扇57从空气吸入口57a向本体内部吸入空气,从空气送风口57b送风该吸入的空气。送风扇57被配置在收容定影部51及分离部56一部分(通风道58)的筐体的外壁面(本实施方式中是上壁面50a)上。具体则是在空气吸入口57a安装后述绝热部件59之后,与筐体上壁面50a上设有的3个开口部50b对应地、将送风扇57安装到筐体的上壁面50a上。至于送风扇57的配置,由于送风扇57将空气吸入本体内部的关系,考虑下述各种设计要求来决定:适合于配置在筐体外部;希望缩短从送风扇57到定影带54的距离(分离风的路程距离);希望在加热辊52(热源52a)附近配置通风道58等。送风扇57的形状和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只要是满足空气传送功能的风扇,可以采用任何形状和结构。另外,送风扇57可以送风机外的空气、机内的空气,也可以送风空气以外的气体。
图5是通风道58的模式立体示意图。通风道58是铝等金属制的截面矩形状的通风道,被配置在接近加热辊52(热源52a)的位置上。通风道58出于其功能,由空气被送入的送入口58a、导向空气的通风导向部58b、吹出空气的吹出口58c构成。从送入口58a送入的空气,由通风导向部58b导向,从吹出口58c排出。
送入口58a与送风扇57的空气送风口57b形状相应,被安装在筐体上壁面50a上设有的开口部50b。吹出口58c被配置在相比定影夹部NP的排纸侧正面(纸张P的搬送经路FP上)来说向定影带54侧位移的、从带切线方向向定影带52吹出空气的位置上。如此配置吹出口58c的依据见解是:在定影夹部NP中与纸张P接触的定影带54和加压辊55中,纸张P卷到与纸张P的定影对象面接触的定影带54上的倾向大。另外,吹出口58c是细长的开口形状,长度方向在纸张P宽幅方向CD(垂直于纸张搬送方向的方向)。通过细长开口形状,吹出口58c能够在纸张宽幅方向扩散分离风,能够抑制纸张宽幅方向的风量不均。
通风道58上,在构成通风导向部58b的通风道壁面、具体则是对着加热辊52的通风道壁面(以下称为“对向壁面”)58d的外侧面上,实施了黑色涂装BP。该对向壁面58d因为对着加热辊52,所以是受到加热辊52之辐射热(起因于加热器52a的辐射热)的受热面。通过在该对向壁面58d外侧面上实施黑色涂装BP,设法提高加热辊52辐射热的吸收效率。通风道58用受热面(对向壁面58d)接受辐射热,并将该热传递给通风导向部58b内部流通的空气(分离风),由此能够加温分离风。
绝热部件59是内部备有贯通区域的框状部件,该贯通区域与送风扇57的空气送风口57b和通风道58的送入口58a对应,绝热部件59用抑制热传递、换而言之、用具有绝热性的部件(例如氨甲酸酯泡沫)形成。该绝热部件59介于通风道58和送风扇57之间,连接相互间为连通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风道58的对向壁面58d是受定影部51辐射热的受热面。另外,通风道58和送风扇57备有抑制热从通风道58向送风扇57传递的作为连接构造的绝热部件59。送风扇57的构成部件中,支撑叶片使之能够旋转的轴承以及搭载在驱动回路中的电容器等电子零部件不适宜高温环境,是送风扇57劣化的主要原因。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通风道58由于受热面的影响而温度上升时,也能够通过上述连接构造,抑制通风道58的热传递到送风扇57而出现温度上升等不良现象。由此能够减少送风扇57劣化的主要原因,实现送风扇57、进而言之实现分离部56及定影装置50的长寿命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空气从送风扇57流经通风道58内部的过程中,可以用受热面受到的热加温空气。这样,可以抑制由于吹出低温分离风而导致定影温度降低之事态。另外,通过采用送风扇57,与吐出断续性空气的情况相比,能够连续送风一定风量的空气,所以能够安定地进行空气吹出。由此能够抑制定影温度不安定等事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送风扇57被配置在定影装置50筐体的周围(上壁面50a)。送风扇57与压气机等相比压缩比较小,所以分离风的路程越长,分离纸张P时有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风速。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上述配置,能够缩短从送风扇57到定影带54的距离(分离风的路程距离)。因此,分离纸张P时能够得到充分的风速(风压)。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送出分离风的送风手段例示了送风扇57,但除此之外,作为能够送出连续风的送风手段,也可以采用例如鼓风机。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风道58和送风扇57是连接构造,是通过采用绝热部件59来抑制通风道58和送风扇57间的热传递。但是,作为送风扇57和通风道58的连接构造,只要是能够抑制通风道58和送风扇57之间的热传递的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采用下述手法。
如图6所示,送风扇57上,空气送风口57b也可以在空气送风方向备有所定长度,并用绝热性部件(例如氨甲酸酯泡沫)形成(图中影线部分)。送风扇57和通风道58是该空气送风口57b与通风道58的送入口58a直接连接的连接构造。该方式中,送风扇57的空气送风口57b也作为抑制通风道58和送风扇57本体部之间热传递的部件发挥功能。这样,不采用绝热部件59也能够抑制从被加温的通风道58向送风扇57本体部的热传递。
另外,如图7所示,通风道58上,送入口58a也可以在空气送入方向备有所定长度,并用绝热性部件(例如氨甲酸酯泡沫)形成(图中影线部分)。送风扇57和通风道58是该送入口58a与送风扇57的空气送风口57b直接连接的连接构造。该方式中,通风道58的送入口58a也作为抑制送风扇57和通风道58的通风导向部57b之间热传递的部件发挥功能。这样,不采用绝热部件59也能够抑制从被加温的通风道58向送风扇57本体部的热传递。
另外,也可以是组合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绝热部件59和图6、7任何一方或双方所示手法的连接构造。根据这种手法,能够有效地抑制送风扇57和通风道58之间的热传递。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相当于受热面的对向壁面58d的聚热效果,实施了黑色涂装BP。但是,只要通过实施涂装BP能够提高聚热效果,并不局限于黑色,可以实施各种颜色的涂装。本说明书中,将如此能够提高聚热效果的涂装BP,总称为黑色系涂装。
本实施方式中,是以对着定影部51的通风道壁面(对向壁面58d)作为受热面,但受热面并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接受来自于定影部51的辐射热的面,可以将其用作受热面。
[第2实施方式]
图8是第2实施方式定影装置50分离部56通风道58的模式立体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通风道58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不同点在于,作为接受加热辊52辐射热的受热面,对向壁面58d的构造不同。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重复部分的说明,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作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通风道58在对向壁面58d外侧面上备有多个聚热片58f。各聚热片58f用分别延伸在送风方向的板状部件形成,以等间隔配置在整个宽幅方向(对向壁面58d所在的二维方向中与送风方向垂直的方向)。聚热片58f用例如铝等热传导率高的部件形成,焊接在对向壁面58d的外侧面上。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与使作为聚热面的对向壁面58d为平坦面形状的情况时相比,能够确保大的受热面总面积。因此,能够高效率聚集加热辊52的辐射热,能够有效地加温流经通风道58内部的空气。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各聚热片58f是延伸在送风方向的结构,但聚热片58f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各聚热片58f也可以延伸在宽幅方向,也可以延伸在其它方向。另外,聚热片58f是用直线性延伸的板状部件构成的,但也可以是利用波形、锯齿等曲线的延伸方式。并且,各聚热片58f是用板状部件构成的,但也可以用柱状部件构成。
[第3实施方式]
图9是第3实施方式定影装置50分离部56通风道58的模式立体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通风道58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不同点在于,是向分离风传递在对向壁面58d(受加热辊52辐射热的受热面)受到的热之构造。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重复部分的说明,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作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通风道58在对向壁面58d内侧面上备有多个放热片58g。各放热片58g用分别延伸在送风方向的板状部件形成,以等间隔配置在整个宽幅方向(对向壁面58d所在的二维方向中与送风方向垂直的方向)。放热片58g用例如铝等热传导率高的部件形成,焊接在对向壁面58d的内侧面上。各放热片58g被设定在在其高度方向(垂直于对向壁面58d的方向)不到达对向壁面58d对面的壁面58e之长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备有放热片58g,能够提高与分离风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所以能够有效地加温分离风。另外,将各放热片58g的高度设定在不到达通风道壁面58e的长度。放热片58g到达通风道壁面58e时,有可能通过通风道壁面58e将热放出到通风道外部。此时,有导致分离风加温效率降低的可能性,但通过限制各放热片58g的高度,能够抑制这种不良现象。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各放热片58g是延伸在送风方向的结构。这是出于不妨碍分离风通风之观点,用来减轻空气阻力的办法。如果空气阻力不是大的主要原因的话,如第2实施方式所述聚热片58f那样,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述方热片58g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手法。
[第4实施方式]
图10是第4实施方式定影装置50分离部56通风道58的模式立体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通风道58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不同点在于,是由热传导率不同的2个部件构成的。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重复部分的说明,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作说明。
通风道58由包括对向壁面58d(受加热辊52辐射热的受热面)的第1零部件581和包括对向壁面58d对面的壁面58e的第2零部件582结合而成,本实施方式中,通风道58由沿着分离风送风方向大致2分割的第1零部件581和第2零部件582构成。此时,第1零部件581用热传导率高的部件(例如铝)形成,第2零部件582用热传导率低于第1零部件581的部件(例如合成树脂)形成。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风道58上,相比对应于受热面的对向壁面58d来说,对向壁面58d(受热面)对面的通风道壁面58e用热传导率低的部件构成。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分离风持有的热通过通风道壁面58e向外部放热。由此能够抑制分离风加温效率的降低,能够有效地加温分离风。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通风道58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第2或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手法。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发明范围内可以有种种变更。另外,定影装置本身也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发挥功能。此时,定影装置可以是作为构成要件包括送风手段的方式,也可以是以备有抑制与送风手段的热传递的连接构造为前提、作为构成要件不包括送风手段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抑制了从通风道向送风手段的热传递,所以能够抑制热引起的送风手段劣化。由此,分离部安定运转,能够延长寿命。

Claims (25)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
定影部,是使纸张穿过由一对定影部件靠压而形成的定影夹部,并对被转印在该纸张上的墨像供给热源放出的热,由此使墨像定影在纸张上;
分离部,其从所述定影夹部的纸张排纸侧将气体吹到纸张上,由此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纸张;
其中,所述分离部备有:
送风手段,其送出被吹向穿过所述定影夹部的所述纸张的所述气体;以及
通风道,其将所述送风手段送出的气体导向所述定影部件,且通风道壁面是接受来自于所述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
以使所述通风道壁面成为接受来自于所述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的方式连接所述送风手段和所述通风道,
在所述送风手段与所述通风道之间,备有抑制从所述通风道向所述送风手段的热传递的绝热部件。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部件介于所述通风道和所述送风手段之间,连通所述通风道和所述送风手段,由具有绝热性的部件构成。
3.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手段送出气体的送风口,是用所述绝热部件形成的,该送风口与所述通风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上从送风手段送来的气体被送入的送入口,是用所述绝热部件形成的,该送入口与所述送风手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手段由风扇构成。
6.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
定影部,是使纸张穿过由一对定影部件靠压而形成的定影夹部,并对被转印在该纸张上的墨像供给热源放出的热,由此使墨像定影在纸张上;
分离部,其从所述定影夹部的纸张排纸侧将气体吹到纸张上,由此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纸张;
其中,分离部备有通风道,该通风道将被吹向穿过所述定影夹部的所述纸张的送风气体导向所述定影部件,且通风道壁面是接受来自于所述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同时所述通风道备有抑制热从所述通风道向将气体向该通风道送出的送风手段传递的绝热部件,并且所述通风道以使所述通风道壁面成为接受来自于所述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的方式经由该绝热部件与向该通风道送出气体的所述送风手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部件由具有绝热性的部件构成,使所述通风道能够通过所述绝热部件与所述送风手段连接。
8.如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上气体被送入的送入口,是用所述绝热部件形成的,使该送入口能够与所述送风手段连接。
9.如权利要求6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在与所述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外侧面上,实施黑色系涂装。
10.如权利要求6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在与所述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外侧面上,备有聚热片。
11.如权利要求6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在与所述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内侧面上,备有放热片。
12.如权利要求11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片被设定在不到达所述受热面对面的通风道壁面内侧面的高度。
13.如权利要求11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片被设定成是降低对气体的阻力之形状。
14.如权利要求6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中,相比与所述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来说,所述受热面对面的通风道壁面,用热传导率低的部件构成。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
将墨像转印到纸张上的转印单元;
以经所述转印单元转印了墨像的纸张为对象、使墨像定影在该纸张上的定影单元;
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备有:
定影部,是使纸张穿过由一对定影部件靠压而形成的定影夹部,并对被转印在该纸张上的墨像供给热源放出的热,由此使墨像定影在纸张上;
分离部,其从所述定影夹部的纸张排纸侧将气体吹到纸张上,由此从所述定影部件分离纸张;
其中,所述分离部备有:
送风手段,其送出被吹向穿过所述定影夹部的所述纸张的所述气体;以及
通风道,其将所述送风手段送出的气体导向所述定影部件,且通风道壁面是接受来自于所述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
以使所述通风道壁面成为接受来自于所述定影部的辐射热的受热面的方式连接所述送风手段和所述通风道,
在所述送风手段和所述通风道之间,备有抑制从所述通风道向所述送风手段的热传递的绝热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5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部件介于所述通风道和所述送风手段之间,连通所述通风道和所述送风手段,由具有绝热性的部件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5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手段送出气体的送风口,是用所述绝热部件形成的,该送风口与所述通风道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上从送风手段送来的气体被送入的送入口,是用所述绝热部件形成的,该送入口与所述送风手段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5至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手段由风扇构成。
20.如权利要求15至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在与所述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外侧面上,实施黑色系涂装。
21.如权利要求15至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在与所述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外侧面上,备有聚热片。
22.如权利要求15至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在与所述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的内侧面上,备有放热片。
23.如权利要求22中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片被设定在不到达所述受热面对面的通风道壁面内侧面的高度。
24.如权利要求22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片被设定成是降低对气体的阻力之形状。
25.如权利要求15至1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中,相比与所述受热面对应的通风道壁面来说,所述受热面对面的通风道壁面,用热传导率低的部件构成。
CN201110060904.XA 2010-03-12 2011-03-09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1901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5980 2010-03-12
JP2010055980A JP5402738B2 (ja) 2010-03-12 2010-03-12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196A CN102190196A (zh) 2011-09-21
CN102190196B true CN102190196B (zh) 2015-02-04

Family

ID=4456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0904.XA Active CN102190196B (zh) 2010-03-12 2011-03-09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06155B2 (zh)
JP (1) JP5402738B2 (zh)
CN (1) CN1021901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5547B2 (ja) * 2011-09-22 2014-03-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588475B2 (en) * 2014-12-02 2017-03-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47567B2 (ja) * 2018-04-20 2022-04-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02304B2 (ja) * 2019-06-04 2023-07-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26036A (ja) * 2019-07-31 2021-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06571A (ja) * 2022-07-04 2024-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476268B2 (ja) 2022-09-15 2024-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ダク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1835A (en) * 1975-11-17 1977-10-04 Hinson Rider George Solar heating pipe
US4116224A (en) * 1977-01-21 1978-09-26 Lupkas Raymond R Solar energy collection device
US4119085A (en) * 1975-09-22 1978-10-10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Solar energy collector
US5459562A (en) * 1991-01-23 1995-10-17 Hitachi, Lt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both faces of a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n electrophotographyprocess
US20060110172A1 (en) * 2004-11-12 2006-05-25 Yasuaki Iijim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28105A (de) * 1970-09-22 1972-09-15 Agfa Gevaert Ag Elektrostatisches Kopiergerät
JPS5952830B2 (ja) * 1977-02-01 1984-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空気流路
US4720727A (en) * 1985-03-04 1988-0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772811B2 (ja) * 1987-11-10 1995-08-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両面記録装置
JPH05341677A (ja) * 1992-06-11 1993-12-24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の排熱装置
JPH0854801A (ja) * 1994-08-10 1996-02-27 Toshiba Corp 定着装置
JP3277314B2 (ja) * 1996-07-10 2002-04-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618573B2 (en) * 2000-09-20 2003-09-09 Fuji Xerox Co., Ltd. Fixing belt and fuser
JP4542729B2 (ja) * 2001-09-17 2010-09-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7179A (ja) * 2003-11-28 2005-06-16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61377B1 (ko) * 2003-12-10 2006-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산화촉매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화상형성장치
JP2005255296A (ja) * 2004-03-10 2005-09-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31230A (ja) * 2004-04-21 2005-12-02 Ricoh Co Ltd 冷却装置、冷却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電子装置
JP4869788B2 (ja) * 2005-07-01 2012-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冷却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9085A (en) * 1975-09-22 1978-10-10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Solar energy collector
US4051835A (en) * 1975-11-17 1977-10-04 Hinson Rider George Solar heating pipe
US4116224A (en) * 1977-01-21 1978-09-26 Lupkas Raymond R Solar energy collection device
US5459562A (en) * 1991-01-23 1995-10-17 Hitachi, Lt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both faces of a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n electrophotographyprocess
US20060110172A1 (en) * 2004-11-12 2006-05-25 Yasuaki Iijim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02738B2 (ja) 2014-01-29
US20110222922A1 (en) 2011-09-15
US8606155B2 (en) 2013-12-10
JP2011191398A (ja) 2011-09-29
CN102190196A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0196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356277B2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19422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cools an image forming cartridge
EP190626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dia conditioner module
CN100462870C (zh) 成像装置和该装置的处理盒
JP48027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953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53637B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0762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77414B2 (ja) 排気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95334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720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83344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2674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510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615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5453A (ja) 用紙加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12430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47053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138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767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5089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182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42826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364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