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0180B -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 Google Patents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0180B
CN102190180B CN201110055228.7A CN201110055228A CN102190180B CN 102190180 B CN102190180 B CN 102190180B CN 201110055228 A CN201110055228 A CN 201110055228A CN 102190180 B CN102190180 B CN 102190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roller
woven webs
roller
transfer devic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52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0180A (zh
Inventor
B·沙泰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selin Thibeau SAS
Original Assignee
Asselin Thibeau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30291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190180(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selin Thibeau SAS filed Critical Asselin Thibeau SAS
Publication of CN102190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0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5/00Lap-forming devices not integral with machines specified ab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铺网成网机的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3),其包括活动的前输送带(2),与前输送带相关联的活动的后输送带(4)及翻转部件,翻转部件允许在纺织纤网从前输送带输送到后输送带上时使纺织纤网(1)转向。翻转部件包括非抽吸的转弯辊(18)、和能将纺织纤网(1)在纺织纤网回转的转弯辊弯曲部分中压靠于转弯辊(18)的覆压壁(40)。转弯辊(18)在其周沿配有纵向肋条或周向环条,其在转弯辊的表面上界定纵向或周向的槽道,纵向或周向的槽道适于容纳和疏导当纤网(1)在转弯辊(18)和覆压壁(40)之间挤压时从纤网(1)排出的全部空气。

Description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中的非织造布的制造,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进行的改良以及配备经改良的小车的铺网成网机。
背景技术
在已知类型的铺网成网机中,尤其是在欧洲专利申请EP 0 517 563、EP 1 367 166和EP 1 163 383中描述的铺网成网机,所述铺网成网机包括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在小车中纺织纤网在被称为前输送带的第一输送带上被引导,然后进行翻转以朝相反方向分布,并且被称为后输送带的第二输送带在纤网转向后接持该纤网并将纤网靠于前输送带予以夹持。因此在纤网输送至后输送带上时所述纤网在该输入小车中回转。
通过往复移动输入小车,可改变在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之间的夹持区域的长度。这允许消除纤网在前输送带上的持续到达和从垂直的接纳网帘上方的往复活动的输出小车的纤网排放之间的偏移,接纳网帘持续移动并且在其上形成有由折叠纤网构成的铺网。
该构型的所熟知的一弊端来自于这样的事实:当纤网翻转回时,纤网经受离心力,因此使得纤网具有从输送带脱离的趋势,而这接下来会影响形成的铺网的均匀性。由于与小车相关的纤网输送速度,纤网还经受本身的惯性。因而,在铺网成网机中,纤网在输入小车中的回转构成纤网有脱离和发生变形的风险的关键时刻之一。
根据纤网类型(密度和纤维类型)铺网成网机速度的降低允许限制纤网的浮动并且因此得到质量良好的铺网。而这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对于某些纤网,尤其是在输入方向具有较小强度的致密纤网时,速度需要被极大降低,这极大地限制了铺网的生产率。另一方面,知晓的是,梳理机可高速生产纤网,并且提高铺网成网机的速度会允许提高铺网总生产量。
另一解决方案在于通过在铺网成网机和前述机器之间产生速度差,将纤网在铺网成网机的入口张紧。不过,这会引起纤网拉伸并且因此引起必然造成铺网中更大数量打皱的质量损失。
在欧洲专利文献EP 1 367 166中,作为解决方案已提出过使用透气的纤网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布置在实现纤网转向的弯曲部分中并且适于径向地排出在纤网中存在的空气。优选地,通过实施抽吸来增大空气的所述径向排出。
更为特别地,所述保持部件能以穿孔辊的形式实施。作为选择,所述穿孔辊可在其周沿上包括纵向肋条或周向环条,根据欧洲专利文献EP 1367 166的教导,这些肋条或环条具有形成与穿孔辊的孔口正对的负压腔的作用。实际上,这些肋条或环条的深度因此非常小,不超过3毫米。
在没有抽吸时,在欧洲专利文献EP 1 367 166中描述的解决方案并没有恰当地运行。特别地,当纤网保持部件包括穿有孔的且非抽吸式的辊筒时,所述辊筒如离心泵般运转,在高速时引起纤网在纤网翻转区域中的不利的脱离。甚至当非抽吸式的穿孔辊筒与一覆压壁相关联时,如在图15的变型中所示的,可以观察到在夹持区域前形成有气泡,这然后对于后面通过该纤网的交叉折叠形成的铺网的质量是不利的。
因此实际上为实现高速时正确的运行而不得不系统地实施抽吸。但是,与穿孔辊筒相组合的抽吸部件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铺网成网机的输入小车的制造和运行的成本。同时,当纺织纤网是多层致密纤网时,实际上难以正确地将该纤网的上层保持在抽吸式的穿孔辊筒的表面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其用以在纺织纤网在被活动的后输送带在相反方向承载之前在铺网成网机的输入小车中进行翻转时改进纺织纤网输送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所述解决方案不需要应用抽吸部件。
本发明的对象因此在于铺网成网机的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该小车包括活动的前输送带、与前输送带相关连的活动的后输送带、以及翻转部件,翻转部件允许在纺织纤网从前输送带输送在后输送带上时使纺织纤网转向。翻转部件包括非抽吸式的转弯辊、和能在纺织纤网进行回转的转弯辊弯曲部分中将所述纺织纤网挤压靠着转弯辊的覆压壁。所述转弯辊在其周沿上配有纵向肋条,这些纵向肋条在转弯辊的表面上界定出纵向槽道,或转弯辊在其周沿上配有周向环条,这些周向环条在转弯辊表面上界定出周向槽道,所述纵向槽道或周向槽道适于容纳和疏导当纤网在转弯辊和覆压壁之间受挤压时从纤网排出的全部空气。
本发明的另一对象还在于铺网成网机的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该小车包括活动的前输送带、与前输送带相关连的活动的后输送带、和翻转部件,翻转部件允许在纺织纤网从前输送带输送到后输送带上时使纺织纤网翻转方向。翻转部件包括非抽吸式的转弯辊、和能将所述纺织纤网在纺织纤网进行回转的转弯辊弯曲部分中挤压靠于转弯辊的覆压壁。所述转弯辊在其周沿上配有纵向肋条,这些纵向肋条在转弯辊的表面上界定出纵向槽道,并且其具有以下尺寸特征的至少之一:
转弯辊的纵向肋条的高度(H)至少等于12毫米,并且更为特别地还至少等于20毫米;
转弯辊至多包括36个等距分布的纵向肋条;
在邻近的两纵向肋条的顶部之间的间距(E)至少等于16毫米;
每个纵向槽道的横截面积(A)至少等于70平方毫米。
本发明的另一对象还在于铺网成网机的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其包括活动的前输送带,与前输送带相关连的活动的后输送带、和翻转部件,翻转部件允许在纺织纤网从前输送带输送到后输送带上时使纺织纤网翻转。翻转部件包括非抽吸式的转弯辊、和能将所述纺织纤网在纺织纤网进行回转的转弯辊弯曲部分中挤压靠着转弯辊的覆压壁。所述转弯辊在其周沿上配有周向环条,这些周向环条在转弯辊的表面上界定周向槽道,并且具有以下尺寸特征中的至少之一:
转弯辊的环条的高度(H)至少等于15毫米,并且更为特别地至少等于20毫米;
在邻近的两环条的顶部之间的间距(E)至少等于20毫米;
每个周向槽道的横截面积(A)至少等于250平方毫米。
本发明的对象还在于纺织纤网翻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非抽吸式的转弯辊,在所述纺织纤网在活动的前输送带和与该前输送带相关联的活动的后输送带之间输送时使所述纺织纤网回转,其中所述转弯辊在其周沿上配有在该转弯辊表面上界定纵向槽道的纵向肋条或在其周沿上配有在该转弯辊表面上界定周向槽道的周向环条;通过覆压壁使所述纺织纤网在纺织纤网进行回转的转弯辊弯曲部分中挤压靠于该转弯辊,以使得当所述纺织纤网被挤压在所述转弯辊和所述覆压壁之间时从该纺织纤网排出的所有空气在所述转弯辊的纵向槽道中被容纳和疏导。
无论转弯辊的实施变型如何(带环条的转弯辊还是带肋条的转弯辊),本发明的铺网成网机的输入小车还可具有一个和/或另一个以下的特征:
转弯辊是不透气的;
覆压壁可通过循环的后输送带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循环的后输送带的该部分吻合转弯辊在纤网翻转区域中的弯曲度,并且在没有纤网时所述部分与转弯辊的纵向肋条的顶部或环条的顶部相接触;
覆压壁也可由与后输送带不同的附加循环输送带的一部分形成,附加循环输送带的该部分吻合转弯辊在纤网翻转区域中的弯曲度,并且在没有纤网时,附加循环输送带的该部分与转弯辊的纵向肋条的顶部或环条的顶部相接触;
覆压壁(40)优选地是不透气的。
本发明的对象还在于一种铺网成网机,在该铺网成网机中纺织纤网持续地到达循环的前输送带上,继而进入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中,在该小车中所述纺织纤网进行回转以便然后由在与所述前输送带的到达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持续地被带引到所述小车中的循环后输送带接持,再离开所述小车。所述纺织纤网通过夹持被保持在前后两输送带之间,继而被活动的第二输出小车接持,所述输出小车的作用是将所述纺织纤网往复地铺展在垂直于所述输出小车的位移方向地持续移动的网帘上以形成由错开的折叠部构成的铺网。所述活动的输入小车是上文所针对的小车。
附图说明
通过对接下来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的阅读,本发明将更好地得到理解,所述描述参照附图进行,附图中:
图1是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的铺网成网机的立视局部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变型的铺网成网机的输入小车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可在图2的小车中应用的带肋条的转弯辊的第一实施变型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带肋条的转弯辊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可应用在图2的小车中的带环条的转弯辊的第二实施变型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带环条的转弯辊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变型的铺网成网机的输入小车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且部分地示出现有技术的铺网成网机的一例子,其中进行纤网在两实心的输送带之间的输送。纤网1持续地到达在称为前输送带的第一循环输送带2上,继而在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3中,在该输入小车中纤网回转以便接着由称为后输送带的第二循环输送带4接持,第二循环输送带4以与前输送带2到达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持续地带引到所述小车3中。在离开小车3时,纤网1被夹持在两输送带2和4之间。因此通过夹持被保持在区域P中的纤网1,继而被活动的第二输出小车5接持,输出小车5的作用是将纤网往复地铺展在垂直于输出小车5的移动持续地移动的网帘6上以形成由错开的折叠部组成的铺网。输入小车3具有这样的作用:通过改变夹持区域的长度,使纤网在第一输送带2上的持续到达与纤网在输出小车5的出口的排放相兼容,该排放根据输出小车5的位置和小车5相对于纤网在输送带2上的前进方向呈相反的或不相反的前进方向变化。
在图1上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活动的输入小车3,其中,前输送带2由确定倾斜段部9的活动小车3所支承的两导辊7和8引导,以使得由所述输送带输送的纤网1继而围绕第二导辊8进行小于180°的转弯。在输入小车3中,就后输送带4的路径而言,其由四个导辊10、11、12和13确定,这四个导辊由输入小车3支承并且布置成:一方面,夹持线14设置在纤网1绕其周围转弯的前输送带2的导辊8与后输送带4的导辊之一(图1的导辊11)之间,另一方面,后输送带4被带到导辊8附近以将纤网1带持直至其输出。
在图2上,示出用于替代上文所述的小车3的根据本发明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的输入小车(下文中对于两图共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标识)。
在图2的小车3中,实心(不透气)的前输送带2围绕在相同方向上被带动转动的三个导辊15、16、17翻转。在纤网1翻转区域中,本发明的特定的转弯辊18与在两导辊16和17之间张紧的实心输送带2的部分2a相对地安装。转弯辊18相对于导辊16和17被定位成使得纤网1可在离开导辊16时被接持在转弯辊18的周沿上。转弯辊18可以是:
自由转动安装的并且通过附着于后输送带而被带动的游动辊,或
通过传动装置(例如通过同步传送带)与被前输送带或后输送带带动转动的另一辊相连的辊,或
通过装载在输入小车中的减速电机被带动的辊。
实心的后输送带4在转弯辊18的上游被两导辊19和20引导,而在转弯辊18的下游被导辊21引导。
在图3和4上示出本发明的转弯辊18的第一实施例。所述转弯辊18是非抽吸式的空心辊筒180,辊筒180在其整个周沿上配设有等距分布的一些纵向肋条(cannelure)181。这些纵向肋条181相互之间及与辊筒180的外表面180a一起界定纵向槽道183。
图5和6上示出本发明的转弯辊18的另一实施例。该转弯辊18是非抽吸式的空心辊筒180′,辊筒180′在其整个周沿上配有等距分布的周向环条181′。这些周向环条181′相互之间及与辊筒180′的外表面180a一起界定周向槽道183′。
纵向肋条181或周向环条181′可通过对具有足够厚度的初始辊筒机械加工获得。纵向肋条181也可通过对管180(例如铝制型材)的挤压获得。纵向肋条181或周向环条181′还可以是附加套筒的肋条或环条,该套筒围绕辊筒穿过且固定。转弯辊18的长度L至少等于、优选大于纤网1的宽度。
在图2到6示出的实施变型中,辊筒180或180′的壁未穿有孔,是不透气的。
实心的输送带4的导辊20和21相对于转弯辊18被定位成使得实心的后输送带4的一部分40与转弯辊18的周沿的一部分相吻合,并且在没有纤网1时该部分40与转弯辊18的肋条181或环条181′的顶部181a相接触。
在运行时,纤网1在前输送带2的表面上被运送直至导辊16,在导辊16处,纤网1离开前输送带2并且被接持在转弯辊18的周沿上并在转弯辊18与实心的后输送带4的部分40之间。
纤网1被转向,同时被限定和挤压在转弯辊18的肋条181或环条181′和形成不透气覆压壁的输送带4部分40之间。优选地,为了避免纤网1在其挤压时发生不可逆局部变形,每个肋条181或环条181′的顶部181a具有圆形轮廓。
继而,输送带4运送被挤压的纤网1离开转弯辊18,同时该纤网被夹持在后输送带4和前输送带2之间。
在纤网通过转弯辊筒18和输送带4的部分40之间时,在对实心的输送带4与纵向肋条181或周向环条181′的顶部181a之间的纤网1的挤压作用下,束限在纤网1中的空气被排出到肋条181之间的纵向槽道183中或环条181′之间的周向槽道183′中。
这些槽道183或183′的容积足以容纳当纤网被挤压在输送带4和肋条181或环条181′之间时从纤网1排出的全部空气,以使得在转弯辊18转动期间该空气被集引在其槽道183或183′中。因此,在运行时,纤网1的在实心的输送带4与转弯辊18的两相邻环条181′(参照图6)或转弯辊18的两相邻肋条181之间挤压的各部分中容纳的空气,被排出到被界定于两环条181′或两肋条181之间的槽道183′或183中。每个纵向槽道183或周向槽道183′的容积足够大以容纳从与所述槽道183或183′正对的纤网1排出的所有空气。在转弯辊18的转动过程中,容纳和疏导在每个纵向槽道183或每个周向槽道183′中的空气被转弯辊筒18带动,而没有改变纤网组织结构的风险,直至当所述槽道183或183′从输送带4释出时空气能自由地排出。
因此在整个纤网翻转路径中,纤网1在其整个宽度上(包括在其纵向边缘处)完美地受到保持,并且与活动小车3的动态力相关联的惯性力和离心力对于纤网的组织结构没有影响。因此导致在必要时可以有利地加快铺网成网机的运行速度,而不改变纤网的组织结构。此外,对纤网1进行的挤压保持有利地允许使铺网成网机与可能是多层的纤网的使用,而不会发生所述纤网的各层脱离或滑动的风险。
在参照图4的带肋条的转弯辊并作为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示意例给出的一精确的实施例中,辊筒180的外径D等于160毫米;对应于纵向槽道183的深度的每个肋条181的高度H等于30毫米;转弯辊包括36个等距分布的纵向肋条;在邻近的两肋条181的顶部181a之间的间距E大约等于16毫米。每个纵向槽道183的横截面积A(图4:在邻近两肋条之间的阴影线区域)大约等于70平方毫米。可使用铺网成网机以操作厚度(在挤压前)可达到40毫米的单层或多层的纤网1,并且纤网1的移动速度可达到350米/分钟。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具有前述尺寸特征的带肋条的转弯辊18。更为一般性地,对于配合厚度(挤压前)在10毫米到40毫米之间的纤网1的本发明的实施,图3和4的转弯辊18优选地、不过不是必须地具有下述尺寸的至少之一。对应纵向槽道183深度的每个肋条181的高度H优选地至少等于12毫米,并且优选地至少等于20毫米。转弯辊18优选地包括至多36个等距分布的纵向肋条。在邻近两肋条181的顶部181a之间的间距E优选地至少等于16毫米。每个纵向槽道183的横截面积A(图4:在邻近的两肋条之间的影线区域)优选地至少等于70平方毫米。
在图3和4的变型中,肋条181平行于转弯辊18的纵向轴线18a地被取向。在另一变型中,肋条181的纵向轴线可相对于转弯辊的纵向轴线18a形成非零角度。更为特别地,不过不是必须地,所述非零角度可小于或等于45°。
在参照图5和6的带环条的转弯辊并作为本发明非限定性示意例给出的一精确的实施例中,辊筒180的外径D等于180毫米;对应周向槽道183′深度的每个环条181′的高度H等于23毫米;在邻近两环条181′的顶部181a之间的间距E等于33毫米。每个周向槽道183′的横截面积A大约等于620平方毫米。可使用铺网成网机用于操作厚度(挤压前)可达到40毫米的单层或多层的纤网1,并且纤网1的移动速度可达到350米/分钟。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有前述尺寸特征的带环条的转弯辊18的实施。更为一般性地,对于配合厚度(挤压前)在10毫米到40毫米之间的纤网1的本发明的实施,图5和6的转弯辊18优选地、不过不是必须地,具有下述尺寸的至少之一。对应周向槽道183′的深度的每个环条181′的高度H优选地至少等于15毫米,并且优选地至少等于20毫米。在邻近的两环条181′的顶部181a之间的间距E优选地至少等于20毫米。每个周向槽道183′的横截面积A优选地至少等于250平方毫米。
在图5和6的变型中,环条181′垂直于转弯辊18的纵向轴线18a地被取向。在另一变型中,环条181′可相对于转弯辊的纵向轴线18a形成非零的角度。更为特别地,不过不是必须地,所述非零的角度可小于或等于45°。环条还可形成围绕转弯辊18的螺旋线(螺纹(pas de vis))。在此情形下,转弯辊18的一半长度可配有具有右旋螺纹的环条而第二半则设有左旋螺纹,以便消除螺旋线可能引起与转弯辊18相接触的输送带的位移作用。
在图7上示出本发明的铺网成网机的输入小车的另一实施变型,其中,使纤网贴靠于转弯辊18的覆压壁由与后输送带4区分开的附加循环输送带4′的部分40。在该实施方式中,由后输送带4保证的纤网运送的功能因此与由附加输送带4′保证的覆压纤网的功能分离开。覆压功能和运送功能的这种分离可具有多种优点。其允许解决由于转弯辊18的环条顶部或肋条顶部对后输送带4造成印痕的潜在问题,这些问题在某些情形下会在图2的变型中出现。实际上,覆压输送带4′可以是比后输送带4更为厚的、对印痕敏感性较弱的输送带。图7的所述解决方案还允许摆脱可能会在图2的变型情形中在纤网翻转时由纤网1厚度引起的速度差的潜在问题。

Claims (17)

1.铺网成网机的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3),所述输入小车包括活动的前输送带(2)、与所述前输送带相关联的活动的后输送带(4)以及翻转部件,所述翻转部件允许在纺织纤网从所述前输送带输送到所述后输送带上时使所述纺织纤网(1)翻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部件包括非抽吸式的转弯辊(18)和覆压壁,所述覆压壁允许在所述转弯辊的纺织纤网进行回转的弯曲部分中将所述纺织纤网(1)挤压靠于所述转弯辊(18)上;并且,所述转弯辊(18)在其周沿上配设有纵向肋条(181),这些纵向肋条在所述转弯辊的表面上界定纵向槽道(183),或者所述转弯辊在其周沿上配设有周向环条(181'),这些周向环条在所述转弯辊的表面上界定周向槽道(183'),所述纵向槽道(183)或周向槽道(183')适于容纳和疏导当所述纺织纤网被压挤在所述转弯辊(18)和所述覆压壁之间时从该纺织纤网(1)排出的所有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辊(18)是不透气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压壁由循环的所述后输送带(4)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部分吻合所述转弯辊(18)的在纤网翻转区域中的弯曲度,并且在没有纺织纤网(1)时该部分与所述转弯辊(18)的纵向肋条(181)或周向环条(181')的顶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压壁由与所述后输送带(4)不同的附加循环输送带(4')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附加循环输送带的所述部分吻合所述转弯辊(18)的在纤网翻转区域中的弯曲度,并且在没有纺织纤网(1)时该部分与所述转弯辊(18)的纵向肋条(181)或周向环条(181')的顶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辊(18)的纵向肋条(181)的高度至少等于1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辊(18)至多包括36个等距分布的纵向肋条(1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在邻近的两个纵向肋条(181)的顶部之间的间距至少等于16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每个纵向槽道(183)的横截面积至少等于70平方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辊(18)的周向环条(181')的高度至少等于15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在邻近的两个周向环条(181')的顶部之间的间距至少等于20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周向槽道(183')的横截面积至少等于250平方毫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压壁是不透气的。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辊(18)的纵向肋条(181)的高度至少为20毫米。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辊(18)的周向环条(181')的高度至少为20毫米。
15.铺网成网机,在该铺网成网机中纺织纤网(1)持续地到达循环的前输送带(2)上,继而进入往复活动的输入小车(3)中,在该输入小车中所述纺织纤网进行回转以便然后由在与所述前输送带(2)的到达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持续地被带引到所述输入小车(3)中的循环的后输送带(4)接持,离开所述输入小车(3)时,所述纺织纤网(1)通过夹持被保持在前输送带(2)和后输送带(4)这两个输送带之间,继而被活动的第二输出小车(5)接持,所述第二输出小车的作用是将所述纺织纤网往复地铺展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输出小车(5)的位移而持续移动的网帘(6)上以形成由错开的折叠部构成的铺网,其特征在于,活动的所述输入小车(3)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小车。
16.纺织纤网(1)翻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非抽吸式的转弯辊(18),在所述纺织纤网在活动的前输送带(2)和与该前输送带(2)相关联的活动的后输送带(4)之间输送时使所述纺织纤网(1)回转,其中所述转弯辊在其周沿上配有在该转弯辊的表面上界定纵向槽道(183)的 纵向肋条(181)或在其周沿上配有在该转弯辊的表面上界定周向槽道(183')的周向环条(181');通过覆压壁使所述纺织纤网(1)在所述转弯辊的纺织纤网进行回转的弯曲部分中挤压靠于该转弯辊(18),以使得在所述转弯辊的纵向槽道(183)或周向槽道(183')中容纳和疏导当所述纺织纤网被挤压在所述转弯辊(18)和所述覆压壁之间时从该纺织纤网(1)排出的所有空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后输送带(4)的一部分用作覆压壁,所述后输送带的该部分吻合所述转弯辊(18)在纤网翻转区域中的弯曲度,并且在没有纺织纤网(1)时该部分与所述转弯辊(18)的纵向肋条(181)的顶部或周向环条(181')的顶部相接触,或者使用与所述后输送带(4)不同的附加输送带(4')的一部分用作覆压壁,所述附加输送带(4')的该部分吻合所述转弯辊(18)在纤网翻转区域中的弯曲度,并且在没有纺织纤网(1)时所述附加输送带的该部分与所述转弯辊(18)的纵向肋条(181)的顶部或周向环条(181')的顶部相接触。
CN201110055228.7A 2010-03-08 2011-03-08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Active CN1021901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051643A FR2957092B1 (fr) 2010-03-08 2010-03-08 Chariot mobile d'entree d'etaleur nappeur comportant un rouleau de detour avec cannelures ou annelures
FR1051643 2010-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180A CN102190180A (zh) 2011-09-21
CN102190180B true CN102190180B (zh) 2015-04-29

Family

ID=4330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5228.7A Active CN102190180B (zh) 2010-03-08 2011-03-08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365113B2 (zh)
CN (1) CN102190180B (zh)
ES (1) ES2396626T5 (zh)
FR (1) FR2957092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2102597U1 (de) * 2012-07-13 2013-10-14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Vliesleger
EP3239371B1 (de) * 2016-04-29 2021-06-23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FR3063741A1 (fr) 2017-03-09 2018-09-14 Andritz Asselin Thibeau Etaleur nappeur
CH714818A1 (de) * 2018-03-21 2019-09-30 Rieter Ag Maschf Bandbildungseinheit für eine Karde.
CN111692865B (zh) * 2019-03-15 2023-04-07 斯帕有限公司 反转机构
CN116280528B (zh) * 2023-04-04 2023-09-15 广州佳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插管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80046A (de) * 1950-01-28 1951-12-31 Naville Raoul Fördereinrichtung für Bahnen aus Papier, Zellulosefilz, Gewebe oder dergleichen.
US3808765A (en) * 1973-02-27 1974-05-07 Johns Manville Inverting and reversing conveyor
EP1367166A1 (fr) * 2002-05-28 2003-12-03 Asselin Chariot mobile d'entrée d'étaleur-nappeur et étaleur-nappeur équipé dudit chariot
CN1690265A (zh) * 2004-04-22 2005-11-02 蒂博公司 使用一个旋转吸引传送机构以减少形成气泡的危险的形成一种纤维网的梳理机和方法
WO2006069651A1 (de) * 2004-12-23 2006-07-06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liesleger und verfahren zum führen eines flors
CN1982183A (zh) * 2005-12-13 2007-06-20 阿瑟兰-蒂博公司 通过具有上升和/或可变速部分的传输带传输无纺带
CN101245509A (zh) * 2007-02-15 2008-08-2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交叉铺网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4596A (en) * 1973-02-27 1975-11-19 Johns Manville Two-level production line assembly with mechanism for inverting the product transported on the upper level
US5289617A (en) 1991-06-03 1994-03-01 Asselin (Societe Anonyme) Spreading and lap-forming machine
FR2791364B1 (fr) 1999-03-23 2001-06-08 Asselin Etaleur-nappeu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80046A (de) * 1950-01-28 1951-12-31 Naville Raoul Fördereinrichtung für Bahnen aus Papier, Zellulosefilz, Gewebe oder dergleichen.
US3808765A (en) * 1973-02-27 1974-05-07 Johns Manville Inverting and reversing conveyor
EP1367166A1 (fr) * 2002-05-28 2003-12-03 Asselin Chariot mobile d'entrée d'étaleur-nappeur et étaleur-nappeur équipé dudit chariot
CN1690265A (zh) * 2004-04-22 2005-11-02 蒂博公司 使用一个旋转吸引传送机构以减少形成气泡的危险的形成一种纤维网的梳理机和方法
WO2006069651A1 (de) * 2004-12-23 2006-07-06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liesleger und verfahren zum führen eines flors
CN1982183A (zh) * 2005-12-13 2007-06-20 阿瑟兰-蒂博公司 通过具有上升和/或可变速部分的传输带传输无纺带
CN101245509A (zh) * 2007-02-15 2008-08-2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交叉铺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57092A1 (fr) 2011-09-09
ES2396626T5 (es) 2016-11-16
EP2365113B2 (fr) 2016-05-18
CN102190180A (zh) 2011-09-21
EP2365113B1 (fr) 2012-11-07
EP2365113A1 (fr) 2011-09-14
FR2957092B1 (fr) 2012-03-23
ES2396626T3 (es) 2013-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0180B (zh)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CN101333706B (zh) 用于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条的设备
JP2009013570A (ja) 織物繊維を含む繊維束を繊維分類又は繊維選択するための、特にコーミ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
US7389566B2 (en) Apparatus at a spinning preparation machine for changing silver cans
CN104562319B (zh) 纺纱机
JP5290641B2 (ja) 織物繊維から成る繊維束を特にコーミングのために繊維分類もしくは繊維選択する装置
US7404237B2 (en) Apparatus at a spinning preparation machine for changing sliver cans
JP2009013564A5 (zh)
US4397258A (en) Machine for one-sided coating of thin sheets
CN109996910B (zh) 设置在分梳装置和交叉铺网机之间的网状物拉伸装置
US4570434A (en) Fiber feed arrangement for open-end friction spinning
CN107119352A (zh) 用于将棉条卷绕成棉卷的卷绕机
CN101225564B (zh) 纤维集束装置的抽吸通道
US6263655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he bundling of sliver in a drafting frame of a spinning machine
JP2002285433A (ja) 複数の隣接して配置された紡糸ステーションを持つ紡糸機
CN11079184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系统单元和牵伸系统
CN112760765B (zh) 用于纺纱机牵伸装置的凝棉装置和凝棉装置的牵伸装置
CN110621818B (zh) 梳理机
CN102197884B (zh) 烟草加工业机器的抽吸带
CN110295420B (zh) 梳理机的棉条形成单元
CN210438869U (zh) 用于纺织纤维网的拉伸装置和气流纺纱设备
CN204198927U (zh) 用于向梳理机输送纤维材料的纺织机进料槽
CN104643282B (zh) 烟草加工业的机器的抽吸带
CN106757565B (zh) 一种具有导流作用的铺网机
US5742981A (en) Device for dividing a card web into longitudinal se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French elbeuf

Applicant after: ASSELIN THIBEAU

Address before: Tour de France

Applicant before: Asselin Thibea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THIBEAU SOC PAR ACTIONS SIMPLI TO: ANDRITZ ASSELIN THIBEAU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