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5509A - 交叉铺网机 - Google Patents

交叉铺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5509A
CN101245509A CNA2008100009706A CN200810000970A CN101245509A CN 101245509 A CN101245509 A CN 101245509A CN A2008100009706 A CNA2008100009706 A CN A2008100009706A CN 200810000970 A CN200810000970 A CN 200810000970A CN 101245509 A CN101245509 A CN 101245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adeur train
carded web
lapping
forward roller
convey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09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3595C (zh
Inventor
约翰·菲利普·迪罗
约阿希姆·莱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Original Assignee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filed Critical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Publication of CN101245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5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35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359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5/00Lap-forming devices not integral with machines specified ab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用于由梳理网铺设纤维网的交叉铺网机,包括铺网滑架(3)和上滑架(22),多条梳理网带(5,26),被引导经过所述带入口的梳理网传送带(26)从入口通道的下端向铺网滑架(3)的方向延伸,循环覆盖带(5)被引导经过铺网滑架(3),覆盖带与梳理网传送带一起包围梳理网直至铺网滑架(3)。梳理网传送带(26)在穿过铺网滑架(3)的第二循环覆盖带上部(13o)的上方离开铺网滑架(3)返回上滑架。第二覆盖带在铺网滑架(3)内形成铺设缝隙的上方且与其并置的阻挡面(13p)。

Description

交叉铺网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梳理网铺设纤维网的交叉铺网机,所述交叉铺网机包括可在输出传送带上方相对于其横向运动的铺网滑架,还包括上滑架,以及用于将梳理网经由上滑架和铺网滑架输送到铺设缝隙中的多条梳理网传送带,所述铺设缝隙在铺网滑架处形成,用于将梳理网铺放在输出传送带上。EP 0 865 521 B1公开了这种类型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上述文献中描述了一种交叉铺网机,该交叉铺网机的梳理网进料区包括梳理网输送和铺设带(以下称之为梳理网传送带)的带入口,所述带入口包括向下倾斜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处具有梳理网传送带的两段相邻的带部分。在入口通道进入带入口的带部分形成适于梳理网厚度的狭窄的入口缝隙,并且它们在入口通道上彼此基本平行地或成锐角地延伸,所述带部分之间接近到可以在两侧引导或覆盖入口通道上的梳理网。在这种交叉铺网机中,两条梳理网传送带都经过上滑架和铺网滑架。
同样在US 6 195 844 B1,EP 0 517 563 B2,US 3 877 628,EP 0517 568 B1,WO 2004/013390 A1,EP 0 659 220 B1和EP 1 010 786 B1所描述的交叉铺网机中,将梳理网传送到位于铺网滑架处的铺设缝隙中以及将其铺放在输出传送带上的两条带都经过上滑架和铺网滑架。上述参考文献只是从公开了具有相同带引导结构的交叉铺网机的大量参考文献中选择出的一部分。
已知结构的梳理网传送带的延伸相对复杂,特别是在上滑架处,支承梳理网的梳理网传送带之一以超过90°的角度环绕转向导辊,在所述转向导辊的下端限定了入口通道。在根据EP 0 865 521 B1所述的结构中,这种布置显得额外复杂之处在于,第二梳理网传送带在向下倾斜的入口通道区域内以紧密的距离伴随第一梳理网传送带一起经过上滑架。所有这些已知结构的共同之处为,从交叉铺网机的入口传送梳理网的梳理网传送带离开位于铺网滑架处的铺设缝隙后,以相对于输出传送带紧密的距离延伸,甚至与所述输出传送带上铺设的纤维网相接触,当所述梳理网传送带为实现其传送功能而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时,所述的接触对纤维网是不利的。
因此,申请人已经提出一种交叉铺网机,该交叉铺网机具有两个可相对输出传送带横向移动的主滑架,在所述交叉铺网机内,从交叉铺网机的入口传送梳理网并经过向下倾斜的梳理网入口的梳理网传送带穿过上滑架延伸,但不穿过铺网滑架,而是从所述铺网滑架的上方越过。在上滑架和铺网滑架之间的区域内,该梳理网传送带在梳理网的上部将其覆盖,单条梳理网传送带延伸经过铺网滑架并在该处180°转向,并且其下部随后覆盖在输出传送带上形成的纤维网。同时成为第一覆盖带的所述单条梳理网传送带为循环带,并且由可以随铺网滑架一同移动的张紧滑架所拉紧。第二循环覆盖带同样延伸经过铺网滑架,转向约180°,与上述第一覆盖带对称,并且仅覆盖铺设在铺网滑架另一侧的纤维网。所述第二覆盖带与第一梳理网传送带经过同一张紧滑架。
由于在上滑架和铺网滑架之间传送梳理网并覆盖所述梳理网的梳理网传送带仅松弛地附着在梳理网上并且延伸经过铺网滑架,不能保证在高工作速度下将梳理网拖入设置于铺网滑架内的两个转向导辊之间的铺设缝隙内,并以覆盖带将其包围。另外,在上滑架和铺网滑架之间以夹层结构的方式包围梳理网的两条传送带之间的夹紧压力不是特别稳定并且有时不够高,以及在铺网滑架的路径很长的情况下,传送带也会跳动,由此导致纤维飞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交叉铺网机,所述交叉铺网机中对参与了梳理网传送和梳理网铺放的带的引导更加简单但仍然可靠。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交叉铺网机达到该目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发明主题体现了本发明的有益改进。
本发明所基于的技术方案与其它发明的区别之处在于,梳理网传送带中仅有一条,即从交叉铺网机的入口传送梳理网的梳理网传送带经过交叉铺网机的两个主滑架,也就是上滑架和铺网滑架。该梳理网传送带经过铺设缝隙时不离开铺网滑架,而是在梳理网进入铺设缝隙之前与梳理网分开,并在铺设缝隙上方被横向地导出铺网滑架。为了覆盖已铺设的纤维网,设置两条独立循环覆盖带,所述覆盖带在铺网滑架中彼此水平相对地以180°的角度环绕两个转向导辊装置,所述覆盖带被引导至可随铺网滑架移动的公共张紧滑架,并且在该张紧滑架内以180°角环绕两相对张紧导辊。这些覆盖带中的第一覆盖带以其上部在上滑架和铺网滑架之间伴随梳理网传送带,并以其下部覆盖铺设在输出传送带上的所述被铺设的纤维网。
为确保梳理网被传送入铺设缝隙,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铺网滑架内,由第二覆盖带的转向导辊装置和所述第二覆盖带共同形成垂直延伸的阻挡面,所述第二覆盖带在铺网滑架内被引导经过两个以一定垂直距离设置的导辊,从而在该处限定了所述阻挡面。进入铺网滑架的梳理网的传送方向对准该阻挡面。由于这个原因,同样不可能再引导梳理网传送带越过铺网滑架,而是引导其进入铺网滑架并正对所述阻挡面。因此,所述梳理网传送带在铺网滑架内靠近阻挡面的前方被转向导辊向上偏折,并且其随后经由另一个转向导辊通过第二覆盖带的上部,之后返回至交叉铺网机的入口区域。
因此,梳理网传送带在铺网滑架内被引导经过支承于不同高度上的两个转向导辊。梳理网传送带以90°或略小的角度缠绕所述转向导辊。由于梳理网传送带离开铺网滑架的高度高于第二覆盖带的上部,所以这些带不会相互接触并且不会产生摩擦作用。这也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根据一种有益的可选方式,梳理网传送带仅具有传送功能而并不同时作为覆盖带,因此梳理网传送带可以是穿孔带或筛眼带。当将梳理网按压到第一覆盖带的上部时,增强了空气从梳理网中的排放。因此,在理想情况下覆盖带是光滑带。然而,也可以将其设置为利于梳理网和带之间的配合的表面结构,该结构能够如同穿孔带一样以带和梳理网之间的相对运动来防止梳理网的滑脱和不确定的滑动,但比穿孔带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益的实施方式,在上滑架内与梳理网传送带的梳理网铺设表面相反的一侧上设置一个抽吸装置,该梳理网传送带构造为穿孔带,所述抽吸装置在穿孔带上形成真空压力,该真空压力有助于将梳理网保持在穿孔带上。
为了节省空间,通常用于两条覆盖带的张紧滑架优选设置在输出传送带的下方,由此其运动方向与铺网滑架的运动方向相对。覆盖带优选为光滑的,从而不会对与其接触的已铺设纤维网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并且
图2示出了图1的局部“X”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避免附图的细节过于繁杂,在上述附图中仅示出了对于解释本发明必要的部分。尤其是没有示出机器框架和机器框架中的导轨,在所述导轨上可动地引导可移动的滑架。
图1中以一个输出传送带的正面视图的形式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到以矩形象征性地表示的循环转动的输出传送带1。该输出传送带1设定为在垂直于图面延伸的输送方向上运送已铺设的纤维网。刚刚铺设上的梳理网2的起始部分铺设在输出传送带1上。在输出传送带1的上方,铺网滑架3可以在导轨(未示出)上往返运动。根据图1和图2所示,五个转向导辊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于铺网滑架3内。第一转向导辊4被第一覆盖带5局部地环绕,所述第一覆盖带5具有下部5u,根据图1该下部在输出传送带1上方延伸至被动的第二转向导辊6,经过另一个固定的第三转向导辊7,到达第四转向导辊8。所述第四转向导辊8可转动地支承于第一张紧滑架9内,所述第一张紧滑架9可在输出传送带1下方横向于所述输出传送带1在导轨(未示出)上移动。所述第一覆盖带5从支承于张紧滑架9内的第四转向导辊8起,进一步延伸经过固定的第五转向导辊10和固定的第六转向导辊11,并返回至铺网滑架3。被动的第二转向导辊6与电动机(未示出)相连,且设置为沿不同的方向驱动第一覆盖带5。
类似地,第二覆盖带13局部地环绕可转动地支承于张紧滑架3内的第七转向导辊12a和第八转向导辊12b,所述第二覆盖带13经由传动的第九转向导辊14和固定的第十转向导辊15导引至支承于第一张紧滑架9内的第十一转向导辊16,第二覆盖带13局部地环绕所述第十一转向导辊16,第二覆盖带13从该处进一步经由固定的第十二转向导辊17和固定的第十三转向导辊18返回到铺网滑架3。第七转向导辊12a和第八转向导辊12b以这样的距离彼此上下设置,即第二覆盖带13在它们之间延伸的部分形成阻挡面13p,在第一覆盖带5的上部5o和邻近的梳理网传送带26之间形成的缝隙对准所述阻挡面13p,梳理网2被所述梳理网传送带26和第一覆盖带的上部5o所构成的缝隙以夹层结构的形式所包围。
第二覆盖带13具有以紧密的间距在输出传送带1上方延伸的下部13u。被动的第九转向导辊14与电动机(未示出)相连,并且适于沿不同的方向驱动第二覆盖带13。
如图1所示,下部5u和13与输出传送带1之间有较大的距离。这是为了便于观察。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覆盖带和铺放在输出传送带1上的纤维网之间的间距非常之小,覆盖带甚至与已铺设的纤维网相接触,这是由于它们可以保护所述纤维网免受由铺网滑架的运动所带来的气动影响。所述接触也可以是轻微的压紧,其中优选通过调节输出传送带1的高度来对压紧程度进行设定。因此,优选覆盖带5和13朝向已铺设的纤维网的侧面为光滑的。
链条或齿形带19连接在铺网滑架3上,所述链条或齿形带19延伸经过与电动机(未示出)相连的第一驱动齿轮20和若干转向滑轮21。借助于该驱动装置,铺网滑架3可以在输出传送带1的上方横向于其传送方向往返运动。
在高于铺网滑架3的高度的位置上,横向于输出传送带1的传送方向,以可移动的方式将上滑架22支承在机器框架内的导轨(未示出)上。上滑架22具有彼此横向偏置的上转向导辊23和下转向导辊24。上述的梳理网传送带26延伸经过上转向导辊23和下转向导辊24,所述梳理网传送带26由固定地支承于机器框架内的第十四转向或支承导辊25所支承。梳理网传送带26从交叉铺网机的入口区域传送由梳理网制造装置(未示出)输出的梳理网2,所述梳理网制造装置典型地可以是梳理机。梳理网传送带26在由上滑架22内的所述上转向导辊23和下转向导辊24所界定的区域内向下倾斜地延伸。从上滑架22内的下转向导辊24开始,梳理网传送带26平行于第一覆盖带5的上部5o延伸至铺网滑架3内。在该处,第十四转向导辊27支承于第一转向导辊4的上方。第十四转向导辊27使梳理网传送带向上偏转90°或略少于90°,从而将其从梳理网上抬起。第十五转向导辊28支承于铺网滑架3的第七转向导辊12a和第八转向导辊12b的上方,梳理网传送带26沿相反的方向用与第十四转向导辊27相同的包覆角包覆所述第十五转向导辊28。
梳理网传送带26在第二覆盖带13上部13o的上方并距其一段距离地离开铺网滑架3,绕过固定地支承于机器框架内的第十六驱动导辊29,并且从该处延伸经过支承于第二张紧滑架30内的张紧导辊31,随后经由多个固定地支承于机器框架内的转向导辊到达交叉铺网机的入口。
上滑架22和第二张紧滑架30通过第二链条或齿形带32相互连接,所述链条或齿形带32延伸经过支承于机器框架内的与电动机(未示出)相连的第二驱动齿轮33和另一转向滑轮34。另外,图1中示出了横向向上延伸的供料带35,所述供料带35将待铺设的梳理网2供送到梳理网传送带26的进料区。
在位于上滑架22的下转向导辊24和铺网滑架3的第一转向导辊4之间的区域中,以紧密的距离彼此平行地引导梳理网传送带26和第一覆盖带5的上部5o,从而使由梳理网传送带26传送的梳理网2在所述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之间的区域内以夹层结构的方式被梳理网传送带26和第一覆盖带5的上部5o所包围。梳理网2由所述覆盖带5所支承,然而,所述覆盖带5在该区域内无需承担驱动其所支承的梳理网的职责,因为这个工作是由梳理网传送带26来完成的。
如示例中所示,若梳理网传送带26为穿孔带或筛眼带,则在上滑架22内设置一个抽吸装置36是十分有利的,并如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所述抽吸装置36在入口通道的区域内对着梳理网传送带26没有铺设梳理网的那个表面。在操作过程中,由抽吸装置36形成的真空压力有助于将梳理网2保持在梳理网传送带26上。使用穿孔带作为梳理网传送带26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样有可能借助于该穿孔带将空气从位于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之间的区域中的梳理网2中挤出。在所述区域中,平行地引导两条带并以夹层结构的方式把梳理网2包围在它们之间,而不会有纤维从侧面被吹出并且不会由流出的空气扰乱纤维方向。
从附图中可以看出,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覆盖带5和13的环长是恒定的,所以当铺网滑架3在输出传送带1上往复运动时,第一张紧滑架9沿相反方向运动。另外,上滑架22和与其相关的第二张紧滑架30也沿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它们通过链条或齿形带32运转地相互连接。需要使用第二张紧滑架30以保持梳理网传送带26的张紧度。
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的运动与在欧洲专利EP 0 865 521 B1中所描述的运动完全一致。铺网滑架3和上滑架22的运动以这样的方式相互协调,即,当以匀速经由供料带35供应梳理网2时,梳理网2被可控制地放置在所示的输出传送带1上,而不会在交叉铺网机内产生对梳理网的拉扯或压缩。还要考虑的事实是,铺网滑架3在其运动反向位置的区域中必须减速到静止状态,并且必须再次加速。如果以变动的速度供应梳理网2,例如在供料带35的前方设置一个循环操作的拉伸单元,为了获得已铺设纤维网的横向轮廓,由所述拉伸单元改变梳理网的厚度,可以通过以已知方式独立地控制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的运动来实现梳理网在交叉铺网机内的缓冲。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补偿变动的铺网滑架速度的缓冲上叠加用于补偿变动的梳理网速度的第二缓冲。依靠对拉伸过程和铺网滑架运动的时间点的调整,可以使这些缓冲反相,即,它们可以相互完全或部分地补偿。
通常,通过驱动导辊6和14来控制对覆盖带的驱动,从而使铺设在沿铺网滑架3的运动方向向后铺设的覆盖带仅仅停留在已铺设的纤维网上并且不相对于其移动,而沿铺网滑架3的运动方向向前铺设的覆盖带以双倍于铺网滑架3的运动速度的速度向前运动。
因此,在图1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所示的覆盖带5和13之中,没有一条带被引导经过上滑架22。然而,与现有技术相似的是,这些覆盖带中的一条,即第一覆盖带5以及其上部5o在位于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之间的区域内参与对梳理网的传送。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交叉铺网机中带的引导与现有技术相比被大大地简化了,这也利于对这些带的更换。
覆盖带5和13在它们分别通过其第一转向导辊4和第七转向导辊12a于铺网滑架3内转向的位置处形成一个缝隙。所述缝隙在前面被称为铺设缝隙。在交叉铺网机工作过程中,驱动第一覆盖带5以使其上部5o跟随梳理网传送带26运动,这是由于两条带在其位于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之间的途中包围梳理网2。为了避免在梳理网2上在限定输出缝隙的覆盖带处的摩擦而产生剪切力,优选驱动第一覆盖带5,以使得铺网滑架3中第一转向导辊4的圆周速度与第七转向导辊12a的圆周速度相等,但转向相反。
图2以放大视图示出了图1的局部“X”中铺网滑架3内的覆盖带5、13和梳理网传送带26的导向。进入铺网滑架3的梳理网传送带26和第一覆盖带5彼此平行地引导,从而将梳理网2包围在它们之间。第一覆盖带5以180°的角度环绕铺网滑架3内的第一转向导辊4,并且将待铺设的梳理网2送入第一转向导辊4和第七转向导辊12a之间的铺设缝隙。第二覆盖带13以总共约180°的角度环绕第七转向导辊12a和第八转向导辊12b,所述第八转向导辊12b在铺网滑架3内支承于所述第七转向导辊12a的上方。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覆盖带13在转向导辊12a和12b之间跨越形成阻挡面13p,由带5和26所引导的梳理网2正对着所述阻挡面13p。如果第一覆盖带5对梳理网2的内部持握力或粘附力不足以使梳理网2沿着第一转向导辊4的圆弧偏转,梳理网2就会从覆盖带5上抬起,朝着铺设缝隙的方向移动的第二覆盖带13以其阻挡面13p确保将梳理网2送入所述铺设缝隙。
梳理网传送带26被支承于第一转向导辊4上方的第十四转向导辊27从梳理网2上抬起,并从其朝向阻挡面13p的路径向上转向,随后延伸越过在铺网滑架3内支承于第八转向导辊12b上方的第十五转向导辊28,并由此与第二覆盖带13的上部13o形成一定距离。
最好可以在铺网滑架3内调节第十四转向导辊27的高度(以双箭头Y表示),从而使第一转向导辊4和第十四转向导辊27之间的距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延伸经过该处的带5和26之间的距离适合于已加工的梳理网的厚度。另外,对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以相对彼此高度可调的方式进行支承,从而能够调节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之间平行引导的带26和5的相互距离。另一可供选择的方法为,将下转向导辊24高度可调地支承于上滑架22内,在图1中同样以双箭头Y表示。
第一转向导辊4与第七及第八转向导辊12a、12b之间的距离优选可调,以改变铺设缝隙的宽度(以双箭头Z表示),同样可以对第一张紧滑架9内的第十一转向导辊16在箭头Z所指的方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因此,本发明使得所有参与处理梳理网的带的引导非常简单,并且本发明具有另外的优势为,梳理网在交叉铺网机内仅转向两次,即,在上滑架处总计偏转约180°,以及其到达输出传送带前在铺网滑架处偏转约90°。因为一方面对梳理网传送带就其所需的功能进行了优化,即梳理网传送带无需承担对已铺设的纤维网的覆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覆盖带不参与对梳理网的驱动,可以将其制成为光滑带,所以保证了对交叉铺网机内的梳理网的优化处理。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由梳理网铺设纤维网的交叉铺网机,所述交叉铺网机包括可在循环输出传送带(1)上方相对于该输出传送带(1)横向移动的铺网滑架(3),和在输出传送带(1)上方相对于该输出传送带(1)横向移动的上滑架(22),具有用于将梳理网(2)引导至位于铺网滑架(3)处的铺设缝隙的循环带(5,13,26),其中在上滑架(22)处形成带入口,所述循环带中的梳理网传送带(26)被引导经过所述上滑架(22),所述梳理网传送带(26)从带入口的下端朝铺网滑架(3)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该区段内与所述循环带中的另一条带(5)的部分(5o)以紧密的距离平行相伴,梳理网(2)与所述第二带(5)一同回到铺网滑架(3),并且穿过该铺网滑架(3)到达上滑架(22)处的带入口,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向导辊(4)和第七及第八转向导辊(12a,12b)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于铺网滑架(3)内,所述循环带中的第一和第二覆盖带(5,13)分别被引导经过所述第一转向导辊(4)和第七及第八转向导辊(12a,12b),各条覆盖带(5,13)分别被引导经过可活动支承的第四和第十一张紧导辊(8,16),并且所述覆盖带(5,13)具有设置在输出传送带(1)上方的下部(5u,13u),其中第一覆盖带(5)的上部(5o)形成在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之间与梳理网传送带(26)相伴的带部分,并且第七和第八转向导辊(12a,12b)彼此上下设置并与在它们之间延伸的第二覆盖带(13)的部分一起形成阻挡面(13p),其中第一覆盖带(5)的上部(5o)以及梳理网传送带(26)的相邻部分正对着该阻挡面,其中与阻挡面(13p)相邻的第十四转向导辊(27)可转动地支承于铺网滑架(3)内,梳理网传送带(26)经过该转向导辊(27)被引导至在上铺网滑架(3)内支承于第八转向导辊(12b)上方的第十五转向导辊(28),并在第二覆盖带(13)的上部(13o)的高度上方从所述第十五转向导辊(28)离开铺网滑架(3)返回上滑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覆盖带(5,13)的两个张紧导辊(8,16)支承于公共张紧滑架(9)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梳理网传送带(26)为穿孔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在上滑架(22)的入口通道区域内,在与梳理网传送带(26)的梳理网铺放表面相反的一侧上设置有抽吸装置(3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梳理网传送带(26)具有表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十四转向导辊(27)以高度可调的方式支承于铺网滑架(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铺设缝隙的宽度可以通过调节铺网滑架(3)内第一和第七转向导辊(4,12a)的相互距离来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以高度可调的方式支承输出传送带(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以相对彼此高度可调的方式支承上滑架(22)和铺网滑架(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滑架(22)内的梳理网传送带(26)的下转向导辊(24)以高度可调的方式支承于上滑架(2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覆盖带(5,13)具有光滑的表面。
CN200810000970A 2007-02-15 2008-01-10 交叉铺网机 Active CN1005935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003212A EP1959038B1 (de) 2007-02-15 2007-02-15 Vorrichtung zum Legen eines Vlieses
EP07003212.3 2007-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5509A true CN101245509A (zh) 2008-08-20
CN100593595C CN100593595C (zh) 2010-03-10

Family

ID=3814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0970A Active CN100593595C (zh) 2007-02-15 2008-01-10 交叉铺网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80965B2 (zh)
EP (1) EP1959038B1 (zh)
CN (1) CN100593595C (zh)
AT (1) ATE464411T1 (zh)
DE (1) DE502007003464D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4848B (zh) * 2008-08-21 2011-08-1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装置
CN102190180A (zh) * 2010-03-08 2011-09-21 阿瑟兰-蒂博公司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CN102605486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机
CN103726231A (zh) * 2013-07-23 2014-04-16 太仓派欧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三角帘吸棉装置
CN104532478A (zh) * 2014-12-16 2015-04-22 于明 高速交叉铺网机
CN105658853A (zh) * 2013-11-05 2016-06-08 奥特发德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CN112030366A (zh) * 2020-08-19 2020-12-04 江苏贝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熔喷布网带接收成形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6154A1 (de) * 2004-11-05 2006-05-11 Concert Gmbh Walzenanordnung für die Vlies-Produktion
EP2479330B1 (de) * 2011-01-19 2013-12-18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DE202012102597U1 (de) * 2012-07-13 2013-10-14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Vliesleger
EP3168337B1 (de) * 2015-11-10 2018-03-28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zum geführten transport einer florbahn
IT201900008706A1 (it) * 2019-06-12 2020-12-12 Mirco Battistella Faldatore per veli di card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34395B1 (zh) 1973-06-19 1976-09-17 Asselin Robert
DE3738190C2 (de) * 1987-11-10 1997-10-16 Autefa Holding Gmbh Verfahren zur Bildung eines Vlieses und Vliesbandleger
FR2677044B1 (fr) 1991-06-03 1994-04-29 Asselin Ets Etaleur-nappeur.
US5289617A (en) 1991-06-03 1994-03-01 Asselin (Societe Anonyme) Spreading and lap-forming machine
DE9212215U1 (de) 1992-09-10 1994-01-13 Autefa Maschinenfab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Vlieses aus Fasermaterial
DE29518587U1 (de) * 1995-11-23 1997-04-10 Autefa Maschinenfab Vliesleger
FR2770855B1 (fr) 1997-11-07 2000-01-28 Asselin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produire une nappe textile
DE29822460U1 (de) 1998-12-18 2000-05-18 Autefa Maschinenfab Vliesleger
FR2791364B1 (fr) * 1999-03-23 2001-06-08 Asselin Etaleur-nappeur
FR2840326B1 (fr) * 2002-05-28 2004-07-30 Asselin Chariot mobile d'entree d'etaleur-nappeur et etaleur-nappeur equipe dudit chariot
DE20211365U1 (de) 2002-07-27 2003-10-09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orrichtung zur Faserbehandlung
DE10348529B4 (de) * 2003-10-18 2005-12-08 Ttec Invest Ag Vorrichtung zum Ablegen einer flexiblen Materialbahn
EP1593761B1 (de) * 2004-04-02 2007-06-20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Steilarm-vliesleger
DE202005006840U1 (de) * 2005-04-27 2006-08-31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4848B (zh) * 2008-08-21 2011-08-1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装置
CN102190180A (zh) * 2010-03-08 2011-09-21 阿瑟兰-蒂博公司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CN102190180B (zh) * 2010-03-08 2015-04-29 安德里茨阿斯兰-蒂博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CN102605486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机
CN102605486B (zh) * 2011-01-19 2014-07-3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机
CN103726231A (zh) * 2013-07-23 2014-04-16 太仓派欧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三角帘吸棉装置
CN105658853A (zh) * 2013-11-05 2016-06-08 奥特发德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CN105658853B (zh) * 2013-11-05 2019-06-21 奥特发德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CN104532478A (zh) * 2014-12-16 2015-04-22 于明 高速交叉铺网机
CN112030366A (zh) * 2020-08-19 2020-12-04 江苏贝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熔喷布网带接收成形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502007003464D1 (de) 2010-05-27
US20080196207A1 (en) 2008-08-21
EP1959038B1 (de) 2010-04-14
CN100593595C (zh) 2010-03-10
ATE464411T1 (de) 2010-04-15
EP1959038A1 (de) 2008-08-20
US7480965B2 (en) 2009-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3595C (zh) 交叉铺网机
CN101012580B (zh) 交叉铺网机
CN101275313A (zh) 纤维网铺网机
US7895715B2 (en) Fleece-laying device
US836537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nonwoven material
US8495799B2 (en) Fleece layer
CN101275314B (zh) 纤维网铺网机
CN101225558B (zh) 梳理网引导输送装置
CN102605485B (zh) 纤维铺设机
US7310856B2 (en) Apparatus at a draw frame for supplying fibre slivers to a drawing mechanism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pairs of rollers
JP2008278888A (ja) たばこ加工産業のロッド形状の品物のバッチ式の移送装置
US7320154B2 (en) Fleece laying device
CN105544095B (zh) 交叉铺网机
CN103189554B (zh) 交叉铺网机
JPH0248651B2 (zh)
CN107034588B (zh) 具有压棉功能的铺网小车
JPH06502698A (ja) クロスラッパー
CN106929964A (zh) 用于传送纤维网或非织造网的设备
CN104073930A (zh) 纺织准备机械的驱动机构
US9909236B2 (en) Cross-lapper
CN1121516C (zh) 用于加工纤维网的纺织机
CN108396412B (zh) 用于纤维网折叠设备的储网台和用于运行储网台的方法
CN112654737B (zh) 精梳机
CN103221591A (zh) 交叉铺网机
RU2023066C1 (ru)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прочес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