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8853B -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8853B
CN105658853B CN201480057813.2A CN201480057813A CN105658853B CN 105658853 B CN105658853 B CN 105658853B CN 201480057813 A CN201480057813 A CN 201480057813A CN 105658853 B CN105658853 B CN 105658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fabrics
export
yarn layer
laying device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78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8853A (zh
Inventor
A·迈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utefa Automatio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efa Automation GmbH filed Critical Autefa Automatio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5658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8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5/00Lap-forming devices not integral with machines specified abov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5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in another pattern, e.g. zig-zag, sinusoida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铺设器(3)和一种无纺布铺设方法,其中,无纺布铺设器(3)具有铺设装置(7),该铺设装置将输入的纤维纱层(4)折叠并在相对于输入装置(26)横向或倾斜延伸的导出输送器(13)的导出轨道(15)上构成多层式无纺布(14)。在此,对导出轨道(15)在铺设装置的纱层出口(12)下面的竖直投影区域中沿导出方向(27)变化的延伸轮廓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方法主权利要求和装置主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一种无纺布铺设器和一种无纺布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践中已知的有交叉铺设器形式的无纺布铺设器,其利用铺设装置将导入的纤维绒毛(Faserflor)折叠并铺放在导出输送器的相对于供应装置横向或倾斜延伸的导出轨道上,在此构成多层的无纺布。导出输送器在铺放纱层期间发生运动,从而使得无纺布中的不同的纱层分层构成以锯齿形式延伸的分层棱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改善的无纺布铺设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方法主权利要求和装置主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无纺布铺设技术,即,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更好的铺设质量和无纺布品质。通过在导出输送器上铺放纱层,可以使针对敏感的纤维绒毛的干扰影响最小化或者被避免。
这样的品质提升特别是即使在进入无纺布铺设器和在导出输送器上进行铺放时提高纱层运转速度也能够实现。纱层运转速度可以是200m/min或更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导出输送器的铺放速度,例如提高到40m/min或更高。这特别有利于使用后置的快速装置对无纺布进行再加工,特别是采用水刺强化装置(英文:spunlace)。总之,由此可以显著提高无纺布铺设器和纤维设备的速度水平,并且由此也可以显著提高效能和经济效益。这种无纺布铺设技术可以部分地并且也是首次地在没有降低铺放质量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速度提升。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无纺布铺设技术特别是可以使在纱层分层和无纺布中的回旋形成以及由于铺设装置、特别是具有铺放带的主车的运动所造成的泵效应最小化或避免它们的发生。这表现在无纺布中的纱层分层的分层棱边或边缘棱边具有特别高的质量。纱层分层的敏感边缘区域的翻卷或回旋可以被阻止。
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附图中被示例性和示意性地示出。其中:
图1以前视图示出了具有铺设装置和导出输送器的无纺布铺设器,
图2示出了无纺布铺设器按照图1中的箭头II的俯视图,和
图3示出了导出输送器的按照图1中的箭头III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铺设器(3)和一种无纺布铺设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无纺布铺设器(3)的纤维设备(1)。
该无纺布铺设器(3)优选被构造成交叉铺设器。该无纺布铺设器接收由纱层制造机(2)通过输入装置(5)输入的纤维纱层(4),并且使该纤维纱层在构成多层式无纺布(14)的情况下折叠,其中,无纺布(14)被铺放在导出输送器(13)的导出轨道(15)上并由该导出轨道输出。纤维纱层(4)的输入方向(26)以及无纺布(14)和导出输送器(13)的导出方向(27)可以在该俯视图中彼此横向或倾斜地取向。
导出输送器(13)在铺放纱层期间沿导出方向(27)运动,由此使得纱层分层被铺放在根据图2的锯齿轨道上并展开。在此,纱层分层具有倾斜的边缘或所谓的分层棱边(29)。纱层铺放以如下方式受控制地进行:即,沿导出方向前面的分层棱边(29)直接处在之前所铺放的纱层分层的后面的分层棱边(29)之上。在此情况下需要力求实现精确的分层锁合。
无纺布铺设器(3)具有铺设装置(7),输入的纤维纱层(4)通过该铺设装置被铺放在横向或倾斜延伸的导出输送器(13)上。在此情况下,铺设装置(7)具有能在导出输送器(13)的上方沿输入方向(26)往复行进的纱层出口(12),纤维纱层(4)从该纱层出口出来向下放出到导出输送器(13)的导出轨道(15)上和已经铺放在这里的一个(多个)纱层分层上。
纤维纱层(4)可以由一层纤维幅材或由多层叠置的纤维幅材构成。这些纤维优选是由合成材料构成的人造纤维,但是替代地也可以是天然纤维或者是由人造或天然纤维构成的纤维混合物。这些纤维可以在没有或有主要纤维定向的情况下存在于纤维纱层(4)中。纤维纱层(4)可以被构造为无定向纱层或被构造为棉絮幅材(Wattebahn)的形式。替代地,该纤维纱层可以由多个并排布置的纤维条构成。
被铺放的无纺布(14)具有两个以上的纱层分层。无纺布厚度取决于分层数量。替代地,还可以从导出输送器的另一侧、例如从背侧输入另一纤维纱层给无纺布铺设器(3),前面所提到的纤维纱层(4)被铺放在该另一纤维纱层上并展开。
无纺布铺设器或交叉铺设器(3)和它的铺设装置(7)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构成。在附图中示出了一种带式铺设器,该带式铺设器的铺设装置(7)由两个叠置布置的主车(8、9)和两个铺设带(10、11)构成,这两个铺设带分别以循环圈的形式通过主车(8、9)上的转向辊和(未示出的)机器支架上的转向辊被引导。主车(8、9)和铺设带(10、11)配备有受控的驱动器。
铺设带(10、11)将在上部主车(8)或者说上车上所输入的纤维纱层(4)接收在它们之间,并且将该输入的纤维纱层在两侧贴靠和夹紧锁合的情况下输送到下部主车(9)或铺设车。在该铺设车的纱层出口(12)上,铺设带(10、11)通过那里的转向辊再次彼此分开,并在此沿相反的方向在导出输送器(13)和无纺布(14)的上方被横向地输送,在此,该铺设带向上遮住无纺布(14)。在如图3所示的侧视图中,通过转向辊来表征纱层出口(12)。
主车(8、9)在导出输送器(13)的上方且相对于导出方向(27)横向或倾斜地往复运动。在此,具有纱层出口(12)的铺设车(9)分别在其运动轨道的端部上并在导出输送器(13)的在那里的边缘上方被制动,保持停顿并再次沿相反方向被加速。图1示出了纱层出口(12)的两个端部位置。
无纺布铺设器(3)还可以具有用于铺设带(10、11)的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具有(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辅助车,辅助车可以根据要求与主车耦接。借助于张紧装置,可以承受铺设带(10、11)的不同圈长并使其保持张紧,这种不同的圈长可能是由于主车(8、9)的运动脱耦而产生的。无纺布铺设器(3)可以构造为同向或反向的铺设器,在此,主车(8、9)分别沿相同方向或沿相反方向运动。这种优选为同向的无纺布铺设器(3)的车辆和皮带配置例如可以根据专利文献EP1828453A1来设计。
导出输送器(13)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被设计为带式输送器并具有环形的循环式导出带,该导出带通过多个、例如两个转向辊(17、18)来输送并被循环地驱动。导出带(13)可以被设计为板带、筛带或以另外的方式构成。导出轨道(15)由导出带(13)的上回行段(Obertrum)构成。下回行段(16)可以具有垂度。导出带(13)通过未示出的、受控的驱动器被循环地驱动,在此,上回行段(15)沿导出方向(27)运动。输送速度可以按照纱层出口(12)的移动速度成比例地调整。
在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导出输送器(13)可以被设计为辊式输送器。导出轨道(15)例如由支撑面和多个布置在那里并被受控地驱动的辊构成。此外,导出输送器(13)和它的导出轨道(15)可以有任意其他的设计方案。
纱层出口(12)沿导出方向(27)看具有与纤维纱层(4)的幅材宽度或者说梳理机宽度相符的宽度。导出输送器(13)可以具有伸出纱层出口(12)的前边缘的长度。
如图3所示,导出输送器(13)具有用于调整导出轨道(15)在位于铺设装置(7)的纱层出口(12)下面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的机构(19),在此,该延伸轮廓沿导出方向(27)发生变化。通过该变化的延伸轮廓,可以在纱层出口(12)与导出轨道(15)之间形成不同的缝隙宽度(a、b)。
导出轨道(15)可以具有通常倾斜向下指向的坡度。为此,例如在所示导出带(13)的情况下,转向辊(17、18)可以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后面的转向辊(17)位于纱层出口(12)的后边缘上并设置在前面的转向辊(18)的上方。前面的转向辊(18)可以配备有用于改变其高度位置和根据需求改变其水平的侧向位置的调节器件(28)。后面的转向辊(17)也可以具有这种单轴或双轴的调节器件(28)。
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可以在纱层出口(12)下方的区域中借助于调整装置(23)以一个或多个调整轴(24、25)进行设定,并根据要求再进行调节。其中一个调整轴(24)例如被竖直地取向,而另一个调整轴(25)被水平地取向,在此,该另一个调整轴沿导出方向(27)延伸。调整装置(23)的结构设计方案和布置均取决于导出输送器(13)及其导出轨道(15)的结构设计方案。
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在纱层出口(12)下方的区域中具有弯曲或跃变部位(20),该轮廓在该部位上逐步地或跳跃式地变化。该弯曲或跃变部位(20)优选沿导出方向(27)位于纱层出口(12)宽度的中间区域中。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的弯曲或跃变部位(20)的位置可以借助于调整装置(23)以一个或多个轴(24、25)特别是竖直和/或水平地设定并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此外,如图3所示,可以在导出轨道(15)下方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撑辊(31)。这些支撑辊用于支撑无纺布并减少或避免无纺布下垂。这些支撑辊同样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轴来调节,特别是能够被竖直和水平地调节。它们的沿导出方向(27)的位置可以与无纺布(14)的分层数目和沿导出方向(27)的分层宽度相关。
此外,在导出输送器的另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转向辊(17)可以向后移动离开纱层出口(12)的投影区域,在此,取而代之的是可由一支撑辊(31)占据其在图3中所示出的位置。
如图3所示,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在纱层出口(12)下方的区域中具有不同大小的倾斜角度(α、β)。该倾斜角度可以是相对于水平线或者说相对于同样为水平的纱层出口(12)并向下指向的。倾斜角度(α)涉及到导出轨道(15)的后部区域直至弯曲或跃变部位(20)。倾斜角度(β)涉及到导出轨道(15)的从弯曲或跃变部位(20)起沿导出方向(27)的前部区域。
倾斜角度(α)可以是0°,在此,导出轨道(15)的后部区域水平地且平行于纱层出口(12)地取向。在该实施例中,倾斜角度(α)大于0°。由此,在导出轨道(15)的后部区域中将获得沿导出方向(27)逐渐增加的缝隙宽度(a)。
倾斜角度(β)大于倾斜角度(α)。由此,轨道(15)的向下指向的倾斜角度(β)在弯曲或跃变部位(20)之后将急剧地增大。缝隙宽度(b)同样从弯曲或跃变部位(20)起开始增大。整体而言,在导出轨道(15)和纱层出口(12)之间形成不连续变化的缝隙宽度(a、b)。
如图3所示,导出轨道(15)在纱层出口(12)下方的区域中具有沿导出方向(27)向下弯曲或成角度的走向。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设有单个的弯曲或跃变部位(20)。替代地,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这样的部位。由此构成的延伸轮廓可以具有相应的成角度或略为倒圆的形状。
在所示出的导出带(13)的实施例中,用于延伸轮廓的调整机构(19)具有用于导出轨道(15)、特别是用于上回行段的、设置在纱层出口(12)下方的可调支撑装置(21)。该支撑装置(21)在带式输送器的情况下优选被构造为能转动的支撑辊(22)。替代地,支撑装置(21)可以是支撑梁或具有利于摩擦的表面的、用于循环式导出带(13)的其他支撑元件。
此外,还可以有另外的结构变型方案。辊轨道例如可以沿长度被划分成多个彼此铰接连接的轨道区段。延伸轮廓可以通过轨道区段的摆动和升起/下降来设定并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支撑装置(21)与单轴或多轴(24、25)的调整装置(23)相连接。为此,支撑辊(22)例如与交叉滑块组件一起通过调整轴(24、25)调节高度并根据导出方向分量被水平地调节。替代地,可以例如通过摆动轴或通过具有水平、竖直或倾斜运动方向的单独滑块进行单轴的调节。
一个或多个弯曲或跃变部位(20)的延伸轮廓和位置可以根据无纺布(14)中的分层数量来决定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将纱层出口(12)大致设置在中间对于两层的无纺布(14)而言是有利的。在此对于被直线铺放的纱层分层的向后倾斜的分层棱边或边缘棱边(29)是特别有利的。当纱层出口(12)或者说下部主车(9)在其关于导出输送器(13)的横向运动结束时被制动、停止,并再次沿相反方向被加速时,后面的分层棱边(29)将完全或至少绝大部分位于导出轨道(15)的后部区域中,在该部后区域中,缝隙宽度(a)相对很小,并且纱层出口(12)或伸展的铺设带(10、11)的振动效应和泵吸效应将不会或仅非常轻微地发生影响,并可能造成后面的分层棱边(29)发生回旋或翻转。
在两层式无纺布(14)中,第一个并在纱层出口(12)的去程(Hinwegs)期间被铺放的纱层幅材被沿导出方向(27)运输如下的一段路程:该路程相当于纱层出口(12)的一半宽度或者说纤维纱层(4)的一半宽度。与之相应地将弯曲或跃变部位(20)大致定位在纱层出口宽度的中间或沿导出方向(27)其后的一个段(Stück)上。当无纺布(14)具有三个或四个纱层分层时,弯曲或跃变部位(20)或支撑装置(21)可以相应地沿与导出方向(27)相反的方向向后位移。这可以通过调整装置(23)的水平调整轴(25)来进行。
通过竖直的调整轴(24)并根据要求通过后转向辊(17)的调整装置(28),可以调整缝隙宽度(a)和倾斜角度(α)的改变。由此可以适应无纺布(14)中不同分层数量和纤维纱层(4)的不同厚度。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纱层运转速度和无纺布铺设器速度进行调整或者改变。
沿导出方向(27)在弯曲或跃变部位(20)之后,缝隙宽度(b)可以急剧地和不成比例地增加,或者说倾斜角度(β)可以明显地加大,从而使得多层无纺布(14)可以被自然地导出。
在两层式无纺布(14)的情况下,间距(a)例如可以是恒定的并且角度α为0°。在此,间距(a)的大小例如可以为0-5mm。在0mm的情况下,铺设带(10、11)被平放在无纺布(14)上。间距(a)也可以与纤维纱层(4)的类型和敏感性、纱层厚度和铺放速度等有关。此外,在具有三个或四个分层的无纺布(14)的情况下,间距(a)将随着分层数量而提高。
在纱层出口(12)沿导出方向(27)的端部与导出轨道(15)或者说上回行段之间的间距(b)例如可以在20-900mm之间或更多。低取值范围适用于两层式无纺布(14),其中,间距(b)将随着分层数量的增加而提高。
无纺布(14)可以由导出输送器(13)给出到如图3所示的后置连接的继续加工装置(30)上、特别是加固装置上。这种加固装置例如可以是针刺机、热力加固装置、水刺加固装置等,替代地,无纺布(14)也可以被卷绕或在其他方面进行后处理。
无纺布(14)在导出输送器(13)上的外型(Profil)可以通过横截面和/或纵截面来影响,在此也可以进行调节。这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用于预防性地补偿加固装置发生变化的影响。为了能够影响到无纺布的外型,铺设装置(7)可以被前置连接和/或配属成型装置(6)。对此存在各种各样的实施方案。
成型装置(6)可以集成到无纺布铺设器(3)中,并在纱层出口(12)的移动运动期间控制从纱层出口(12)离开的纱层量。通过或多或少地铺放纤维纱层,可以沿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改变无纺布的外型或者说无纺布(14)的单位面积重量。另一种成型方式是在输入给无纺布铺设器(3)的纤维纱层(4)中形成薄部位或加厚部。为此,可以将成型装置(6)例如设计为拉伸装置,其通过拉伸来产生薄部位并将这些薄部位铺放在无纺布(14)中的期望位置上。该期望位置例如可以是无纺布边缘区域,以避免在那里出现边缘堆积。图1例如示出了位于无纺布铺设器(3)的入口区域中的这种拉伸装置(6)。这种拉伸装置(6)也可以布置在无纺布铺设器(3)和纱层制造机(3)之间。拉伸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拉伸区,该拉伸区具有相应数量的用于纤维纱层(4)的夹紧点。
图1示例性示出了开头提到的纤维设备(1)的一部分。在这里,纱层制造机(2)例如被设计为刺果起绒机或梳理机,其在它的输出端上给出单幅或多幅的纤维纱层(4),该纤维纱层直接或借助于中间联接的输入装置(5)被输送给无纺布铺设器(3),在此也中间联接有拉伸装置(6)。为了补偿发生在拉伸装置中的不稳定的纱层运转速度,可以在无纺布铺设器(3)中集成一缓冲装置。替代地,该缓冲装置可以前置连接或后置连接无纺布铺设器(3)。前面提到的继续处理装置(30)、特别是加固装置同样可以是纤维设备(1)的组成部分。为清楚起见,该继续处理装置在图3中仅示意性地示出。该继续处理装置可以针对无纺布(14)具有自身的输送技术。
所示和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些示例的特征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或者也可以被替换。该无纺布铺设器结构也可以变化,例如变化为车辆铺设器或者陡臂铺设器或者说所谓的驼背式铺设器。
附图标记列表
1 纤维设备
2 纱层制造机,刺果起绒机
3 无纺布铺设器,交叉铺设器
4 纤维纱层
5 输入装置
6 成型装置,拉伸装置
7 铺设装置
8 主车,上车
9 主车,铺设车
10 铺设带,输入带
11 铺设带,配对带
12 纱层出口
13 导出输送器,导出带
14 无纺布
15 导出轨道,上回行段
16 下回行段
17 转向辊
18 转向辊
19 用于调整轨道轮廓的机构
20 跃变部位,弯曲部位,转弯部位
21 支撑装置
22 支撑辊
23 调整装置
24 竖直调整轴
25 水平调整轴
26 输入方向
27 导出方向
28 调整器件
29 分层棱边
30 继续加工装置
31 支撑辊
α 倾斜角度
β 倾斜角度
a 缝隙宽度
b 缝隙宽度。

Claims (37)

1.一种无纺布铺设器,具有铺设装置(7),所述铺设装置用于折叠输入的纤维纱层(4)并在相对于输入方向(26)横向或倾斜延伸的导出输送器(13)的导出轨道(15)上构成多层式无纺布(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输送器(13)具有机构(19),用于调整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铺设装置(7)的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沿导出方向(27)变化的延伸轮廓,其中,所述机构(19)具有布置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能调节的支撑装置(21),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所述导出轨道(15),其中,
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能够被竖直和/或水平地设定并是可调节的,并且
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具有弯曲或跃变部位(20),并且
所述延伸轮廓的弯曲或跃变部位(20)沿导出方向(27)看被设置在所述纱层出口(12)宽度的大致为中间的区域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器是交叉铺设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1)与单轴或多轴的调整装置(23)相连接,并且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能够借助于该调整装置(23)以一个或多个轴(24,25)设定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能够根据所述无纺布(14)的分层数量来设定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的弯曲或跃变部位(20)的位置能够借助于所述调整装置(23)以一个或多个轴(24,25)设定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或跃变部位(20)的位置能够被竖直和/或水平地设定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具有不同大小的倾斜角度(α,β)。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向下指向的倾斜角度(α,β)沿导出方向(27)增加。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具有弯曲或跃变部位(20),其中,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区域中的向下指向的倾斜角度(α,β)沿导出方向(27)在一弯曲或跃变部位(20)之后增加。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和所述纱层出口(12)之间的缝隙宽度(a,b)不连续地变化。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与所述纱层出口(12)之间的缝隙宽度(a,b)沿导出方向(27)急剧地增加。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具有弯曲或跃变部位(20),其中,所述导出轨道(15)和所述纱层出口(12)之间的缝隙宽度(a,b)沿导出方向(27)在一弯曲或跃变部位(20)之后急剧地增加。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具有沿导出方向(27)向下弯曲或成角度的走向。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区域中具有沿导出方向(27)倾斜向下指向的基本倾斜。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输送器(13)被设计为循环式导出带,并且所述导出轨道(15)被设计为该导出带的上回行段。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1)被设计用于所述导出轨道(15)的上回行段。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1)被构造为能转动的支撑辊(22)。
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装置(7)具有多个能在所述导出输送器(13)的上方横向和逆向运动的主车(8,9),并具有多个通过所述主车(8,9)上的转向辊引导的循环式的铺设带(10,11)。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装置(7)具有两个主车(8,9)和两个铺设带(10,11)。
20.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下部主车(9)具有用于所述铺设带(10,11)之间的纤维纱层(4)的纱层出口(12)。
21.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带(10,11)从所述纱层出口(12)开始沿相反的方向在所述导出输送器(13)的上方横向地延伸并遮盖所述无纺布(14)。
22.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纺布铺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铺设器(3)具有前置连接和/或配属于所述铺设装置(7)的、用于所述无纺布(14)的成型装置(6)。
23.一种纤维设备,具有用于制造纤维纱层(4)的纱层制造机(2),并具有用于在导出输送器(13)上构成和给出多层式无纺布(14)的无纺布铺设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铺设器(3)按照权利要求1至22中的至少一项构造。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层制造机(2)是刺果起绒机或梳理机。
25.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铺设器(3)是交叉铺设器。
26.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纱层制造机(2)的输出端和所述无纺布铺设器(3)之间设有用于被铺放的无纺布(14)的成型装置(6)。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纤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6)被设计为拉伸装置。
28.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铺设器(3)后置连接有用于被导出的无纺布(14)的继续加工装置(30)。
29.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纤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加工装置(30)是加固装置。
30.一种利用无纺布铺设器(3)铺设无纺布(14)的方法,所述无纺布铺设器具有铺设装置(7),所述铺设装置将输入的纤维纱层(4)折叠,并在相对于输入装置(26)横向或倾斜延伸的导出输送器(13)的导出轨道(15)上构成多层式无纺布(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出输送器(13)上,对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铺设装置(7)的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沿导出方向(27)变化的延伸轮廓进行调整,其中,
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通过调整装置(23)以一个或多个轴(24,25)来设定并根据要求再进行调节,并且其中,
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的竖直投影区域中的延伸轮廓配设有弯曲或跃变部位(20),所述弯曲或跃变部位沿导出方向(27)看被设置在所述纱层出口(12)宽度的大约中间的区域中。
3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铺设器被设计为交叉铺设器。
32.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化的延伸轮廓中,对所述导出轨道(15)与所述纱层出口(12)之间的不同的缝隙宽度(a,b)进行调整。
33.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被竖直和/或水平地设定并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34.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区域中的所述导出轨道(15)的延伸轮廓和所述导出轨道(15)与所述纱层出口(12)之间的缝隙宽度(a,b)根据所述无纺布(14)的分层数量来设定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35.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区域中的所述延伸轮廓的弯曲或跃变部位(20)的位置通过调整装置(23)以一个或多个轴(24,25)被设定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36.按照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轮廓被竖直和/或水平地设定并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37.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出轨道(15)在所述纱层出口(12)下方区域中的延伸轮廓中设定不同大小的倾斜角度(α,β),其中,向下指向的倾斜角度(β)和所述导出轨道(15)和所述纱层出口(12)之间的缝隙宽度(b)沿导出方向(27)看在所述延伸轮廓中的弯曲或跃变部位(20)之后增加。
CN201480057813.2A 2013-11-05 2014-11-05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Active CN105658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3104946.8 2013-11-05
DE201320104946 DE202013104946U1 (de) 2013-11-05 2013-11-05 Vliesleger
PCT/EP2014/073755 WO2015067627A2 (de) 2013-11-05 2014-11-05 Vliesleger und vlieslegeverfahr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853A CN105658853A (zh) 2016-06-08
CN105658853B true CN105658853B (zh) 2019-06-21

Family

ID=51999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7813.2A Active CN105658853B (zh) 2013-11-05 2014-11-05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7126B2 (zh)
EP (1) EP3066239B1 (zh)
CN (1) CN105658853B (zh)
DE (1) DE202013104946U1 (zh)
WO (1) WO201506762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13493A1 (de) 2013-12-04 2015-06-11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Kreuzleger
EP3150753B1 (de) * 2015-09-30 2020-01-08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einer florbahn oder eines vlieses
CN106437156B (zh) * 2016-10-10 2019-03-15 湖北银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布施工装置
DE202019105883U1 (de) * 2019-10-23 2021-01-26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Vliesleger und Abschirmeinricht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2052U (zh) * 1986-04-01 1986-11-19 长沙市被服厂 非织造织物铺网机
WO2002101130A1 (de) * 2001-04-23 2002-12-19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m profilieren eines vlieses und profilbildungseinrichtung
DE202007009305U1 (de) * 2006-07-08 2007-10-04 ERKO Trützschler GmbH Legevorrichtung
CN101245509A (zh) * 2007-02-15 2008-08-2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交叉铺网机
EP2175056A1 (de) * 2008-10-07 2010-04-14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gabe eines Vlieses
CN102605485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7867A (ja) * 1985-11-12 1987-05-29 池上機械株式会社 不織布成形機
BE1002605A3 (fr) * 1988-11-30 1991-04-09 Houget Duesberg Bosson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fabrication de textiles non-tisses.
DE4010174A1 (de) * 1990-03-30 1991-10-02 Hollingsworth Gmbh Verfahren zum ablegen eines vlieses oder dgl., sowie vliesbandleger
DE9212215U1 (de) * 1992-09-10 1994-01-13 Autefa Maschinenfab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Vlieses aus Fasermaterial
FR2794475B1 (fr) * 1999-06-01 2001-08-17 Asselin Procede pour reguler le profil d'une nappe non-tissee et installation de production s'y rapportant
DE10139833A1 (de) * 2001-08-14 2003-02-27 Dilo Kg Maschf Oska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vlieses
DE202004020165U1 (de) 2004-12-23 2006-05-04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liesleger
DE502006000950D1 (de) * 2006-02-01 2008-07-31 Dilo Kg Maschf Oskar Vorrichtung zum Legen eines Vlieses
EP1975286A1 (de) * 2007-03-30 2008-10-01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DE202010008748U1 (de) 2010-10-07 2012-01-16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Legeeinrichtung
EP2479321A1 (de) * 2011-01-19 2012-07-25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liesleger
EP2537967B1 (de) * 2011-06-20 2013-12-18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Vlieslege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2052U (zh) * 1986-04-01 1986-11-19 长沙市被服厂 非织造织物铺网机
WO2002101130A1 (de) * 2001-04-23 2002-12-19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m profilieren eines vlieses und profilbildungseinrichtung
DE202007009305U1 (de) * 2006-07-08 2007-10-04 ERKO Trützschler GmbH Legevorrichtung
CN101245509A (zh) * 2007-02-15 2008-08-20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交叉铺网机
EP2175056A1 (de) * 2008-10-07 2010-04-14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gabe eines Vlieses
CN102605485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奥斯卡迪罗机械制造公司 纤维铺设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66239B1 (de) 2020-07-29
DE202013104946U1 (de) 2015-02-06
WO2015067627A2 (de) 2015-05-14
WO2015067627A3 (de) 2015-06-25
EP3066239A2 (de) 2016-09-14
CN105658853A (zh) 2016-06-08
US10337126B2 (en) 2019-07-02
US20160298274A1 (en) 2016-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8853B (zh) 无纺布铺设器和无纺布铺设方法
US836537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nonwoven material
CN105291215B (zh) 竹篾卷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103189560B (zh) 铺网装置和铺网方法
US7318255B2 (en) Cross lapper
CN104695136B (zh) 交叉铺网机
JPH05505858A (ja) 不織布等を編む方法及び不織布編み装置
US8458999B2 (en) Fleece layer
US7895715B2 (en) Fleece-laying device
EP203949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 composite web on the basis of at least two webs
US6668596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axial structure out of multifilament threads
US20020116793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isotropic nonwovens
JP2000501457A (ja) フリースレーイング装置
ES2302111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perfilar un material no tejido y dispositivo de formacion de perfil.
CN1721592A (zh) 网缓冲装置
CN102517696B (zh) 一种非织造铺网机和铺设非织造织物的方法
CN101070647B (zh) 驼峰式铺网机
CN205999585U (zh) 一种梳理机
CN101892555B (zh) 用于敷设单向层的装置以及多轴向编织机
CN106929964B (zh) 用于传送纤维网或非织造网的设备
JPH06511045A (ja) 開梱及び混合装置
CN106062266B (zh) 梳理装置和梳理方法
CN104973438A (zh) 用于卷绕纤维条的卷绕机和用于卷绕纤维条的方法
CN108396412B (zh) 用于纤维网折叠设备的储网台和用于运行储网台的方法
EP3268517B1 (en) Device for overlapping, crossing, and transferring textile fibres, and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