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0961A -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0961A
CN102180961A CN 201110064446 CN201110064446A CN102180961A CN 102180961 A CN102180961 A CN 102180961A CN 201110064446 CN201110064446 CN 201110064446 CN 201110064446 A CN201110064446 A CN 201110064446A CN 102180961 A CN102180961 A CN 102180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on
ifn
blue spot
preparation
bl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644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0961B (zh
Inventor
卢丹琪
张旭
贝锦新
陈洁琳
汪婷
张勇
林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0644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0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0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0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0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09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青斑河鲀干扰素蛋白IFNγ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该蛋白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编码基因的制备方法,是用序列用SEQIDNO:4和SEQIDNO:5序列为引物克隆得到干扰素蛋白IFNγ2的编码基因;同时还公开了干扰素蛋白IFNγ2的制备方法,是将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培养转化的大肠杆菌,经诱导后收集菌体,纯化、酶切,得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本发明的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可以用于制备鱼类免疫调节添加剂或免疫佐剂,具有诱导鱼类免疫基因表达的作用。

Description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青斑河鲀Ⅱ型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细胞免疫因子γ干扰素(IFNγ),作为干扰素系统中重要的Ⅱ型IFN,是主要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和调控免疫反应的关键信号分子,能激活效应细胞,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和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的转换,具有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干扰素IFNγ1和IFNγ2基因是鱼类IFNγ基因的两个亚型,其氨基酸序列的特征是含有两个保守结构,包括:氨基酸序列中的6个α-螺旋和在靠近其氨基酸序列 C 端的F螺旋中均存在[IV]-Q-X-[KQ]-A-X2-E-[LF]-X2-[IV]这个保守结构,这与已研究过的其他区中的IFNγ二级结构类似。
IFNγ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已知干扰素作为细胞因子的重要类型, 是细胞和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或受核酸、细菌内毒素等诱导时,由受体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糖蛋白,能诱导细胞进入抗病毒状态。IFNγ是由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主要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活化 JAK-STAT 信号通路,激活下游基因的转录,包括相关转录因子和免疫分子,如 STAT1、IRF1、ICSBP和MHCⅡ等,从而诱导巨噬细胞产生毒性物质消灭胞内细菌,诱导宿主内一些抗病毒蛋白的合成,调节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增强抗原提呈作用,达到保护宿主的目的。
IFNγ抗病毒机理主要是能提高细胞表面 MHC 类分子表达,有助于向细胞毒性T细胞递呈抗原,引起靶细胞的溶解,此外还可以通过下游基因的转录及抗病毒效应基因表达而达到抗病毒作用。 对于表达 MHCⅠ类抗原的细胞,IFNγ可以诱导Ⅰ类抗原以更高的水平表达;对于无法检测到的Ⅰ类抗原基本表达水平的细胞,IFNγ也可以诱导Ⅰ类抗原的表达,且一般比Ⅰ型干扰素IFNα/β具有更强的作用。在体注射 IFNγ可以导致许多组织中Ⅰ类抗原表达水平的广泛增高。IFNγ对 MHCⅡ类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MHCⅡ类分子仅存在于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及 B细胞),其他细胞中 MHCⅡ类分子均可由IFNγ 诱导产生。Ⅱ类抗原呈递途径的所有关键基因的正常表达都是必需的,它们受一个单一的受 IFNγ诱导的转录因子Ⅱ类反式激活蛋白 (cⅡTA)的调节。
IFNγ能够激活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活化的巨噬细胞表现最突出的是对许多细胞内的和吞噬的生物体如分支杆菌、刚地弓形虫、锥虫和利什曼原虫的杀菌活性大大增强。
与哺乳动物相似,鱼类IFNγ重组蛋白能够影响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增加IFNγ自身的基因表达,以及诱导下游免疫基因,如MHC II和Mx基因的表达。Mx是 IFN系统中熟为人知的抗病毒蛋白,作为一种GTP 酶,它主要通过干扰病毒的聚合酶来抑制RNA的复制,从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它主要受Ⅰ型IFN诱导大量表达发挥其作用,Ⅱ型 IFN对其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重组的IFNγ可影响鱼类的细胞免疫反应。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重组虹鳟IFNγ在RTS-11 cells中会促进下游免疫基因IP10和MHCⅡβ的表达。
近年来鱼类病害发生频繁,其中某些疾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灾难性的危害,这就使得免疫防治技术在鱼病防治中呈现出日趋广阔的应用前景。IFNγ 由于其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对人的临床应用治疗疾病方面也已很普遍。而其在鱼类的研究与应用才开始起步,可以预测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鱼类免疫防治中没有IFNγ的缺陷,提供一种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共188个氨基酸;等电点为10.131,分子量为21.55千道尔顿。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氨基酸编码序列含有一段N段信号肽序列,使用 Jpred 方法预测其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现它含有 6 个 α-螺旋结构,且在靠近其氨基酸序列 C 端的 F 螺旋中存在[IV]-Q-X-[KQ]-A-X2-E-[LF]-X2-[IV]这个保守结构,这与其他已鉴定的IFNγ一样。此外,对 IFNγ2进行糖基化位点的预测发现其含有一个糖基化位点。同时,通过对氨基酸序列的 C 末端进行分析,发现在黑青斑河鲀 IFNγ2氨基酸序列的 C 末端具有类似核定位序列(NLS)的 RRRR 序列。
上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上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黑青斑河鲀总mRNA为模板,以RNA Oligo dT,其序列如SEQ ID NO:3为引物,进行反转录,得到cDNA;再以cDNA为模板,设计上游引物SEQ ID NO:4,下游引物SEQ ID NO:5,进行PCR,得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可以通过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以胞内可溶的形式表达,具体制备方法是将黑青斑河鲀IFNγ2的编码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培养转化的大肠杆菌,经诱导后收集菌体,纯化、酶切,得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
所述表达载体为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以含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编码基因的质粒为模板,设计含有Bam H
Figure 765133DEST_PATH_IMAGE001
酶切位点的上游引物SEQ ID NO:6,含HindⅢ酶切位点的下游引物SEQ ID NO:7进行PCR,PCR产物克隆到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ET32a上,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该质粒含有6×His亲和标记位点。该表达载体是以T7为启动子,获得的蛋白的C端有6×His结构,便于利用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进行纯化。
所述培养转化的大肠杆菌的培养条件为接单菌落至含氨苄青霉素LB液体培养基中,37℃,250 rpm,振荡培养过夜,按1: 50体积比接种到37℃预热的含氨苄青霉素 TB液体培养基中,37℃,250 rpm,培养至OD600达到0.6。大肠杆菌优选BL21(DE3)。
所述诱导为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0.5mmol/L,经诱导后收集菌体。诱导时间优选为7小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量。
所述纯化是将总菌体用Native Binding Buffer洗涤,再用Native Binding Buffer重悬,超声处理后,高速离心获得裂解上清液,经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收集洗脱的蛋白。
所述酶切是用rEK酶,上述步骤获得的重组蛋白N端含有Trx融合蛋白,根据融合蛋白上含有S-tag标签,可以结合到S-protein Agarose上,而目的蛋白IFNγ2不结合,可被洗脱,在经过EKapture™ Agarose去除目的蛋白中的rEK酶,可得到单一的IFNγ2重组目的蛋白。
通过对培养时间、诱导时间和温度等条件的摸索和优化,使得到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较高,IFNγ2大部分处于可溶状态;优化了重组蛋白的纯化条件后,表达产物的超声裂解液经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得到的蛋白纯度在90%以上。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在制备鱼类免疫调节添加剂或鱼类免疫佐剂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黑青斑河鲀基因组数据库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设计了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克隆得到IFNγ2基因的ORF 序列,并构建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培养,可大量表达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基因所编码的蛋白。本发明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能够诱导河鲀头肾细胞中的MX和ISG15基因的表达,丰富了鱼类干扰素系统信号通路的理论,并能有效促进疫苗产生的免疫佐剂,还可作为增强鱼类免疫的饵料添加剂。
附图说明
图1.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氨基酸序列与部分脊椎动物IFNγ氨基酸序列的比较结果图,其中,在比较中采用空格以获得最大的同源性序列,“-----”表示此位置无此氨基酸;
图2.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 IFNγ2成熟肽编码序列 PCR 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其中,M为100 bp DNA Marker,NC为阴性对照,1为带有酶切位点的 IFNγ2核苷酸目的片段;
图3. 基因IFNγ2的重组表达质粒构建图;
图4. 在N端含有Trx融合蛋白的黑青斑河鲀干扰素 IFNγ2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的SDS-PAGE (A)及Western杂交(B)分析图,其中,M为蛋白质分子量标准,1为未诱导总菌蛋白,2为诱导后总菌蛋白,3为经纯化脱盐后的蛋白样品;
图5. 切除黑青斑河鲀干扰素 IFNγ2重组蛋白上的Trx融合蛋白后的IFNγ2的SDS-PAGE分析图,M为蛋白质分子量标准,1为IFNγ2,2为Trx融合蛋白;
图6.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 IFNγ2对头肾免疫细胞中ISG15和MX基因表达的影响,A为IFNγ2对ISG15基因表达的影响,B为IFNγ2对MX基因表达的影响,*表示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 IFN γ 2 编码基因的制备
1. 黑青斑河鲀头肾总RNA的提取
取健康黑青斑河鲀(Tetraodon nigriviridis),体长约 3~5cm,体重约4~6g,以 20 ~ 30℃ 循环过滤的水饲养,每天以赤虫喂食一次。驯养 2 周后取健康的鱼进行实验。以冰浴麻醉约2 min后,杀鱼取样,分离出肝、脾、肠、头肾、腮、心脏、皮肤及肌肉,存放于 -80℃ 冰箱备用。采用Trizol试剂法提取获得黑青斑河鲀头肾总RNA,其OD260/280 = 1.85。
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取5 μg黑青斑河鲀头肾总RNA样品进行DNA酶处理以去除基因组DNA的污染,与RNA Oligo dT(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混合,进行反转录,所得产物置于-20℃保存备用。
3.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
根据 Ensembl 及 NCBI 的 Tetraodon nigriviridis 基因组数据库中的数据,在IFNγ开放读码框两端设计特异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以步骤2合成的第一链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片段大小为567 bp。所得PCR产物上样至1.8%琼脂糖凝胶,以低电压电泳分离DNA片段,从凝胶中纯化回收目的产物。将纯化后的目的产物连接至pTZ57 R/T载体转化DH5α大肠杆菌,挑选阳性克隆测序。Blast同源分析表明,目的产物为干扰素IFNγ2基因的cDNA序列片段。
实施例 2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 IFN γ 2 的制备
1.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根据干扰素IFNγ2重组蛋白编码基因的两端序列合成一对引物,上游引物含有Bam H I切割位点,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下游引物含有Hin dⅢ切割位点,其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以含有干扰素IFNγ2编码基因的pTZ57R/T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特异扩增的单一条带,产物大小在570 bp左右,电泳结果如图2。将PCR扩增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上,得到重组表达载体(其构建过程如图3所示)。表达载体中的外源基因序列经测序鉴定正确。
2.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重组蛋白基因的表达
将步骤1中所构建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基因工程菌超声裂解上清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工程菌在受IPTG诱导后与无IPTG诱导的总菌蛋白相比在约35 kDa的地方出现一条蛋白条带,与软件估算的含有Trx融合蛋白的IFNγ2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相近(图4)。
经rEK酶切除Trx融合蛋白后,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IFNγ2重组目的蛋白约在18.0—25.0 kDa 之间的地方出现一条蛋白条带,与软件估算的重组IFNγ2蛋白分子量大小相近(图5)。
对培养时间,诱导浓度,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得出基因工程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单菌落至5 ml的含氨苄青霉素LB加富液体培养基中,37℃,250 rpm,振荡培养过夜;按1: 50体积比接种到200 ml 37℃预热的含氨苄青霉素 TB液体培养基中,37℃,250 rpm,培养至OD600达到0.6;在30℃,加入IPTG至终浓度0.5mM,对IFNγ2蛋白表达工程菌诱导7h,可获得最大的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量。
3. 重组黑青斑河鲀干扰素 IFNγ2的纯化
将IFNγ2蛋白表达工程菌总菌体用Native Binding Buffer洗涤,再用结合缓冲液重悬,超声处理后,高速离心获得裂解上清液,经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收集洗脱的蛋白,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层析的结果。从SDS-PAGE结果可以得出:6×His-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重组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能被固定化镍金属亲和层析柱所吸附,用洗脱缓冲液洗镍层析柱时,能把目的蛋白洗下(如图4中3)。IFNγ2重组蛋白的洗脱峰经过G25凝胶柱更换缓冲液,去除所含咪唑。获得的IFNγ2重组蛋白N端含有Trx融合蛋白,经rEK酶切除融合蛋白后,获得单一的IFNγ2目的蛋白(图5中1)。
实施例 3.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 IFN γ 2 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活性分析
用剪刀分离黑青斑河鲀的头肾组织,用烘好的磨砂玻片磨砂面进行研磨,磨至末状;将磨好的细胞与培养基一起过细胞滤网 (BD Falcon,70 μm,Nylon)转移至 50 ml 离心管中;洗涤、离心后使用完全培养基(RPMI 1640 含2 mM L-glutamine,10% FBS和1% penicillin /streptomycin)2 ml 重悬细胞,计数后将细胞数调整至1 × 107 /mL,分别向6孔培养板各孔中加入2 mL上述细胞悬浮液;分别向各分组孔中加入终浓度为1 ng/mL,10 ng/mL和100 ng/mLIFNγ2重组蛋白的完全培养基2 mL,并设置阴性对照组(细胞悬浮液和完全培养基各2 mL)。将细胞培养板置于27℃,5% CO2培养箱中培养,孵育4 h后收集各孔细胞,Real Time-PCR检测重组蛋白对ISG15和MX基因表达的影响。其中ISG15基因表达所用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0,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1;MX基因表达所用引物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3。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来调节各样品模板cDNA量,反映重组蛋白的活化能力及对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18s rRNA基因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8,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9。每组六个重复,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表示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如图6所示。结果表明,在头肾细胞中,10 ng/ml 的重组IFNγ2孵育头肾细胞 4 小时后能显著上调ISG15 mRNA 水平,而高浓度的重组蛋白则对 ISG15 转录本没有显著影响。
对于Ⅰ型 IFN 的标志性因子 MX 基因,与之前研究相似,与其他物种Ⅱ型IFN 同源性较高的IFNγ2对该基因无显著性影响。
SEQUENCE LISTING
<110> 中山大学
<120>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30>
<160> 13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18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400> 1
Met Val Ala Arg Val Thr Thr Val Met Gly Trp Cys Leu Cys Met Ala
1 5 10 15
Leu Cys Gln Val Lys Gly Ser Tyr Ile Pro Ala Asp Met Asn Arg Thr
20 25 30
Ile Gln Asn Leu Leu Asp His Tyr Lys Ile Pro Asp Arg Glu Arg Phe
35 40 45
Asn Gly His Pro Ile Phe Pro Arg Gly Pro Ser Ser Gly Asp Leu Gln
50 55 60
Ala Glu Met Ile Tyr Met Ser Ala Val Leu Gln Thr Tyr Asp Gln Leu
65 70 75 80
Leu Asn Gln Met Leu Gln Gln Leu Pro Thr Ala Thr Pro Thr Ser Ala
85 90 95
Ser Thr Ser Thr Ser Thr Ser Thr Ser Leu Arg Ala Gln Leu Ser Tyr
100 105 110
Leu Leu Lys Lys Ile Thr Ala Leu Arg Thr Gln Tyr Tyr Arg Lys His
115 120 125
Glu Glu Leu Leu Lys Lys Leu Gln Pro Leu Gly Asn Val Gln Leu Thr
130 135 140
Ser Thr Val Val Gln Ser Lys Ala Leu Trp Glu Leu Ile Lys Val Tyr
145 150 155 160
Gln Glu Ala Ser Ser Leu Pro Asp Arg Leu Glu Leu Arg Arg Arg Arg
165 170 175
Arg Arg Gln Ala Gln Val Lys Gly His Arg Arg Ala
180 185
<210> 2
<211> 56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
atggttgcca gggtaaccac ggtgatgggc tggtgcctgt gcatggccct ctgtcaggtc 60
aaaggttcct acatcccagc ggacatgaac agaaccatcc agaacctcct ggaccactac 120
aagatcccgg accgagaaag gtttaacggc catcccatct tccccagagg gccgtcgtcc 180
ggggacctgc aggctgagat gatctacatg agcgccgttt tgcagaccta cgaccagctg 240
ctcaaccaga tgctgcagca gctgcccacg gccacgccca ccagcgcctc cacctccacc 300
tccacctcca ccagcctccg ggcgcagctg agctacctcc tgaagaagat cacggccctc 360
aggacacaat attacaggaa acacgaggag ctcctgaaga agcttcagcc cctggggaac 420
gtccagctca ccagcactgt ggtccagagc aaggctctgt gggagctgat caaggtctac 480
caggaggcca gctcgctgcc cgacaggctg gagctgcggc gccggcggcg ccggcaggcc 540
caggtcaaag gtcaccggag ggcctga 567
<210> 3
<211> 91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cgacuggagc acgaggacac uggagugaag aguagaaagc ugucaacgau acguacguaa 60
cggcaugaca guguuuuuuu uuuuuuuuuu u 91
<210> 4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
ataaatgaac gccgagcag 19
<210> 5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
ttcccaacag gagcccaa 18
<210> 6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
cgcggatcct cctacatccc agc 23
<210> 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
cccaagcttt caggccctcc 20
<210> 8
<211> 2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
agcaacttta gtatacgcta ttggag 26
<210> 9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9
cctgagaaac ggctaccaca tcc 23
<210> 10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0
atccaggtgc tactgaaaac 20
<210> 11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1
caatggtgct ctggttct 18
<210> 12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2
tggacaaggg gacagagga 19
<210> 13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3
cagagtttgg aaatggggg 19

Claims (10)

1.一种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权利要求2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黑青斑河鲀总mRNA为模板,以RNA Oligo dT,其序列如SEQ ID NO:3为引物,进行反转录,得到cDNA;再以cDNA为模板,设计上游引物SEQ ID NO:4,下游引物SEQ ID NO:5,进行PCR,得到权利要求2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
4.权利要求1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制备方法,是将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的编码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培养转化的大肠杆菌,经诱导后收集菌体,纯化、酶切,得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为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以含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编码基因的质粒为模板,设计上游引物SEQ ID NO:6,下游引物SEQ ID NO:7进行PCR,PCR产物克隆到pET32a上,得到重组表达质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转化的大肠杆菌的培养条件为含氨苄青霉素LB液体培养基,30℃,250rpm振荡培养过夜,再接种到37℃预热的含氨苄青霉素 T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达到0.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为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0.5mmol/L,诱导时间为7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是将总菌体用Native Binding Buffer洗涤,再用Native Binding Buffer重悬,超声处理后,高速离心获得裂解上清液,经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收集洗脱的蛋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切是用rEK酶。
10.权利要求1所述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在制备鱼类免疫调节添加剂或鱼类免疫佐剂中的应用。
CN2011100644467A 2011-03-17 2011-03-17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0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44467A CN102180961B (zh) 2011-03-17 2011-03-17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44467A CN102180961B (zh) 2011-03-17 2011-03-17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0961A true CN102180961A (zh) 2011-09-14
CN102180961B CN102180961B (zh) 2012-06-13

Family

ID=44567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444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0961B (zh) 2011-03-17 2011-03-17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096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7305A (zh) * 2013-12-04 2014-03-26 大连海洋大学 重组红鳍东方鲀干扰素γ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04479004A (zh) * 2014-11-28 2015-04-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青鱼IFN-γ基因及应用
CN104628842A (zh) * 2014-11-28 2015-05-20 大连海洋大学 重组红鳍东方鲀干扰素调节因子2蛋白及制备方法
CN109627316A (zh) * 2018-12-27 2019-04-16 华中农业大学 草鱼IFN-γ2基因及其编码的重组蛋白和应用
CN115177718A (zh) * 2022-05-25 2022-10-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花鲈干扰素IFN-γ及其受体抗病毒组合物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81231 陈洁琳等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gamma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 154 , 2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0515 张义兵等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特征分析(英文) 418-426 第21卷, 第03期 2 *
《水生生物学报》 20080715 史燕等 鲫鱼干扰素调节因子1功能初步研究 509-514 第32卷, 第04期 2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0715 高昌等 斑马鱼干扰素gamma的克隆表达研究 2421-2423 第9卷, 第13期 2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7305A (zh) * 2013-12-04 2014-03-26 大连海洋大学 重组红鳍东方鲀干扰素γ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04479004A (zh) * 2014-11-28 2015-04-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青鱼IFN-γ基因及应用
CN104628842A (zh) * 2014-11-28 2015-05-20 大连海洋大学 重组红鳍东方鲀干扰素调节因子2蛋白及制备方法
CN109627316A (zh) * 2018-12-27 2019-04-16 华中农业大学 草鱼IFN-γ2基因及其编码的重组蛋白和应用
CN115177718A (zh) * 2022-05-25 2022-10-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花鲈干扰素IFN-γ及其受体抗病毒组合物和应用
CN115177718B (zh) * 2022-05-25 2023-02-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花鲈干扰素IFN-γ及其受体抗病毒组合物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0961B (zh) 2012-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0961B (zh)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63256A (zh) 鸡cr2基因的克隆、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CN104479004A (zh) 一种青鱼IFN-γ基因及应用
CN109627316B (zh) 草鱼IFN-γ2基因及其编码的重组蛋白和应用
CN113528549B (zh) 编码新型冠状病毒b.1.351突变株抗原的dna分子、dna疫苗及应用
CN102180962B (zh) 黑青斑河鲀干扰素IFNγ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82822A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抗脂多糖因子gALF1基因、其编码的gALF1蛋白及其应用
CN108264548B (zh) 鳜鱼伽玛干扰素相关因子及其重组蛋白和应用
CN107937408B (zh) 斜带石斑鱼insulin基因、编码蛋白及其应用
CN102178950B (zh) 一种亚单位疫苗免疫佐剂及应用
CN101870733B (zh) 禽il-2与新城疫病毒hn基因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CN101979581B (zh) 一种草鱼呼肠孤病毒株的s7基因、编码的重组蛋白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
CN103215274B (zh) 斜带石斑鱼干扰素IFNγ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02686B (zh) 一种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性的多肽
CN107936107B (zh) 长牡蛎干扰素调节因子CgIRF-1基因重组蛋白、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45594A (zh) 可增强长牡蛎免疫应答的重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制备方法
CN110079539B (zh)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制备方法
CN103243106B (zh) 斜带石斑鱼干扰素IFNγ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05890A (zh) 一种新型5种抗菌肽串联表达重组工程菌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07195A (zh) 翘嘴鳜IFN-α3基因、重组蛋白、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864939A (zh) mGM-CSF/βhCG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40934B (zh) 一种重组羊长效干扰素τ及制备此长效干扰素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04424A (zh) 猪白细胞介素17和22共表达替抗生物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7266581B (zh) 藏猪il-12重组质粒增强pcv2疫苗免疫佐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245105B (zh) HN-VP233-221aa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