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8708B - 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8708B
CN102178708B CN201110089490A CN201110089490A CN102178708B CN 102178708 B CN102178708 B CN 102178708B CN 201110089490 A CN201110089490 A CN 201110089490A CN 201110089490 A CN201110089490 A CN 201110089490A CN 102178708 B CN102178708 B CN 1021787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oxidant
compositions
extract
weight portion
fluid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9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8708A (zh
Inventor
金涛
刘利群
邹积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089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87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8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8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8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87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nti-Oxidant Or Stabilizer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榛叶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90重量份,稀释剂10-70重量份,抗氧剂0.01-1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软胶囊剂或口服液体制剂,以及所述组合物或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组合物的辅料与主药的种类、配比剂量合理,具有稳定安全、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服用剂量小、给药方便等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

Description

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榛叶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可用于抗衰老抗氧化的榛叶提取物制成的组合物例如口服液或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氧化物质(抗氧化剂)是指能够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或消除以及减缓氧化反应的一类物质。抗氧化剂的开发与研究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当科学家们发现生物体的疾病与衰老是生物体内自由基作用的结果后,抗氧化剂的研究更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抗氧化剂可以来源于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通常称其为天然抗氧化剂或生物氧化剂;有些抗氧化剂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将其称为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已从单纯作为油脂和含脂食品的抗氧化剂,发展到作为生物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剂,起到保护生物体细胞组织,保护心脑血管循环系统、抗癌及延缓衰老等生理作用。某些植物对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大部分归因于其中含有能够清除过量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的成分,如黄酮类、苯酚类、皂苷类、鞣质类、生物碱类等。从植物中提取抗氧化活性成分对于开发更多更好的天然抗氧化剂,从而逐渐取代存在潜在致癌性的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榛属植物例如平榛、毛榛、刺榛、川榛、华榛、绒苞榛、滇榛、维西榛、藏刺榛、短柄川榛和欧洲榛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品种榛,广泛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其中以东北三省居多。榛属植物富含黄酮、鞣质、多酚等多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多方面生理活性,可有效的防癌、抗氧化、降血脂,对心血管疾病亦具有预防作用。由于榛属植物抗氧化成分独特的生理作用,它的应用价值很高,但是对榛属植物的抗氧化成分的利用目前仍是非常少。
本领域仍然需要有新颖、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例如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榛属植物的提取物。
软胶囊是将油类或对明胶无溶解作用的非水溶性的液体或混悬液等封闭于胶囊壳中而成的一种制剂。软胶囊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外型美观、含量精确均匀、含药量大、服用剂量小和/或携带方便等优点。另外软胶囊具有能克服中药浸膏粘性强、有不良气味、含挥发性成分、水溶性差等缺点。类似地,具有类似于软胶囊内容物的配方的、以单剂量或多剂量包装的口服液,亦具有上述类似的特点。
虽然现有技术有报道榛属植物例如榛叶例如榛叶提取物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活性。然而,对于榛叶提取物,发明人发现,在将其制备成液体配方例如口服液或软胶囊剂时,该液体组合物中的总黄酮具有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于榛叶提取物液体组合物的配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极具价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抗氧化的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榛叶提取物在配制成液体组合物时黄酮类成分的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液体组合物具有安全性好、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剂量小、和/或服用方便的特点。
概括地说,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90重量份,稀释剂10-70重量份,抗氧剂0.01-1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90重量%,稀释剂10-70重量%,抗氧剂0.01-1重量%,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且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为100重量%。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软胶囊剂,其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以及包裹该组合物的胶囊壳。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组合物的方法。
下面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90重量份,稀释剂10-70重量份,抗氧剂0.01-1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或者,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90重量%,稀释剂10-70重量%,抗氧剂0.01-1重量%,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且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为100重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榛叶提取物的特征在于以下(a)至(e)任一项或多项:
(a)其中含有总黄酮30~55wt%;
(b)其经FRAP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当FRAP值为0.5时,其中的抗氧化剂的浓度为1~7g/L;
(c)其经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为1~6g/L;
(d)其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其IC50值为30~120mg/L;
(e)其中含有总黄酮30~55wt%;经FRAP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当FRAP值为0.5时,其中的抗氧化剂的浓度为1~7g/L;经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为1~6g/L;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其IC50值为30~120mg/L。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榛叶是选自平榛、毛榛、刺榛、川榛、华榛、绒苞榛、滇榛、维西榛、藏刺榛、短柄川榛和欧洲榛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品种榛的榛属(Corylus)植物榛叶。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榛叶提取物是由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得到的:
1)、提供榛属植物的提取原料(例如榛属植物(例如选自平榛、毛榛、刺榛、川榛、华榛、绒苞榛、滇榛、维西榛、藏刺榛、短柄川榛和欧洲榛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品种榛,例如平榛、毛榛、或刺榛)的根、茎、叶、皮和/或榛花,优选榛叶);
2)、将该提取原料粉碎,用10-95%乙醇,优选10-30%乙醇,更优选20%乙醇作为提取溶液,在50-90℃下回流提取,得提取液;
3)、使步骤2)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先用水洗脱大孔树脂至流出的液体为无色,然后用10-95%乙醇,优选30-95%乙醇,优选50-65%乙醇,更优选60%乙醇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并通过FRAP法(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试法,亦称为铁离子还原法,Ferric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检测并收集由该洗脱液洗脱所得的流分,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选自D101、D140、AB-8、D11、D16、HPD型(例如HPD-100、HPD-400、HPD600、HPD-700及其组合)及其组合;
4)、蒸发并回收洗脱流分的溶剂,干燥,即得。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氧剂选自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及其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氧剂是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氧剂是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氧剂是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与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以任意比例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氧剂是二丁基羟基甲苯。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75重量份,稀释剂25-60重量份,抗氧剂0.02-0.5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75重量%,稀释剂25-60重量%,抗氧剂0.02-0.5重量%,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且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为100重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75重量份,稀释剂25-60重量份,抗氧剂0.02-0.5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75重量%,稀释剂25-60重量%,抗氧剂0.02-0.5重量%,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且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为100重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45-65重量份,稀释剂35-45重量份,抗氧剂0.025-0.25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45-65重量%,稀释剂35-45重量%,抗氧剂0.025-0.25重量%,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且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为100重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50-60重量份,稀释剂40-50重量份,抗氧剂0.05-0.1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50-60重量%,稀释剂40-50重量%,抗氧剂0.05-0.1重量%,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且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为100重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份的助悬剂,优选助悬剂为0.1-5重量份,优选助悬剂为0.2-2.5重量份,优选助悬剂为0.5-2重量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的助悬剂,优选助悬剂为0.1-5重量%,优选助悬剂为0.2-2.5重量%,优选助悬剂为0.5-2重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助悬剂选自油蜡混合物、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棕榈油及其组合。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优选表面活性剂为0.1-5重量份,优选表面活性剂为0.2-2.5重量份,优选表面活性剂为0.5-2重量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优选表面活性剂为0.1-5重量%,优选表面活性剂为0.2-2.5重量%,优选表面活性剂为0.5-2重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聚氧乙烯蓖麻油类、吐温、司盘、卵磷脂及其组合。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份的防腐剂,优选防腐剂为0.1-5重量份,优选防腐剂为0.2-2.5重量份,优选防腐剂为0.5-2重量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的防腐剂,优选防腐剂为0.1-5重量%,优选防腐剂为0.2-2.5重量%,优选防腐剂为0.5-2重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防腐剂选自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类、甘油和丙二醇及其组合。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液体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基本上包含实施例1-8所述配方。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软胶囊剂,其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组合物以及包裹该组合物的胶囊壳。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软胶囊剂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胶囊壳是由包括明胶、甘油和水的组分制得的。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液体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榛叶提取物,加入所述稀释剂和抗氧剂,混匀;
(2)使步骤(1)的混合物与其它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混合均匀,得到液体组合物;
(3)任选地,将步骤(2)所得液体组合物包裹在软胶囊壳中,或者直接灌装到药用容器中。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方法中,所述榛叶提取物、稀释剂、抗氧剂、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等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组合物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案进行任意组合,只要这种组合不会出现矛盾。当然在相互之间组合时,必要的话可对相应特征作适当修饰。对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各个实施方案亦可以类似地进行任意组合。
下面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特点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所引述的所有文献,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如果这些文献所表达的含义与本发明不一致时,以本发明的表述为准。此外,本发明使用的各种术语和短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即便如此,本发明仍然希望在此对这些术语和短语作更详尽的说明和解释,提及的术语和短语如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以本发明所表述的含义为准。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榛属植物抗氧化剂的提取工艺,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榛属植物提取抗氧化剂的工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提供榛属植物提取原料,该榛属植物可以是平榛、毛榛,该原料可以是榛属植物的根、茎、叶、皮和榛花,优选是叶;
2)、将榛属植物提取原料粉碎成20目至80目,用10-95%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液,在50-90℃下回流提取,过滤得提取液。所述的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1-1∶10,优选2∶10,提取次数为2-5次,每次提取1-4小时。优选的提取溶液为10-30%的乙醇溶液,最优选的提取溶液为20%的乙醇溶液;
3)、将所得含有抗氧化剂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D140、AB-8、D11、D16、HPD-100、HPD-400、HPD600、HPD-700类型的一种或它们任意比例的组合并且不限于这些类型;所述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的流速为0.1-5.0BV/h;
4)、先用水洗脱大孔吸附树脂至流出的液体无色,再用10-95%的乙醇作为洗脱溶液洗脱至无抗氧化剂流出(用FRAP法检测)并收集洗脱流分;水洗脱及洗脱溶液洗脱的流速为0.1-5.0BV/h。优选的洗脱溶液为30-95%的乙醇溶液,优选50-65%乙醇,最优选的洗脱溶液为60%的乙醇溶液;
5)、蒸发回收洗脱流分中的溶剂,干燥,得榛属植物抗氧化剂产品。
在本发明中,BV是指树脂床体积。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从榛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具有非常高的抗氧化剂含量和非常高的抗氧化活性。
在本发明中,提及“重量份”时,其既可以指重量的份数,亦可以指重量百分数,优选是指重量的份数。如果该“重量份”是指重量百分数的含义,则该组合物(特别是液体组合物)中全部组分的总和为100%。另外,对于给定配方比,各成分以重量的份数表示时,各组分的总量可以是100重量份,亦可以不是100重量份。例如本文提及“组合物包含:榛叶提取物30-90重量份,稀释剂10-70重量份,抗氧剂0.01-1重量份”时,该组合物可以包括各组分的比例为榛叶提取物30克、稀释剂70克、抗氧剂1克;或者该组合物可以包括各组分的比例为榛叶提取物90克、稀释剂10克、抗氧剂0.01克;或者该组合物可以包括各组分的比例为榛叶提取物约55克、稀释剂约44.9克、抗氧剂约0.1克,各组分共计100克,且不含其它成分;或者该组合物可以包括各组分的比例为榛叶提取物约53克,稀释剂约43克,抗氧剂约0.05克以及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各组分共计100克。
在本发明中,术语“重量%”时,是指以重量计的百分数。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提取物(例如榛提取物,例如榛叶提取物)亦可称为榛属植物抗氧化剂或榛属植物提取物等。
在本发明中,术语“榛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平榛、毛榛、刺榛、川榛、华榛、绒苞榛、滇榛、维西榛、藏刺榛、短柄川榛和欧洲榛,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品种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榛叶提取物的组合物为液体组合物,其中包含榛叶提取物30%-90%、辅料10%-70%,所述辅料包括稀释剂、抗氧剂,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和防腐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榛叶提取物的组合物为软胶囊剂,其囊壳由明胶或聚乙二醇30%-60%、甘油1.0%-1.6%、附加剂0.2%-0.4%和水32%-48%所组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稀释剂为用植物油、液态聚乙二醇(PEG)、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油包括玉米油、大豆油、色拉油、菜籽油、茶树油、椰子油等;PEG包括液态的PEG-400、PEG-600等,还可以配合添加一定量的固态PEG,如PEG-4000、PEG-6000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助悬剂可以是油蜡混合物、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棕榈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聚氧乙烯蓖麻油类、吐温、司盘、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氧剂可以是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防腐剂可以是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类、甘油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本发明榛叶提取物的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提取物:30%-90%,
稀释剂:30%-60%,
助悬剂:1%-5%,
表面活性剂:0.5%-10%,
抗氧剂:0.1%-1%,
防腐剂:0.05%-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本发明榛叶提取物的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提取物:30%-90%,稀释剂:30%-60%,助悬剂:1%-5%,表面活性剂:0.5%-10%,抗氧剂:0.1%-1%,防腐剂:0.05%-1%,并且各组分之和为10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本发明榛叶提取物的组合物为软胶囊剂。本发明软胶囊制剂可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以现有技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也可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1)将明胶、水经水浴70-80℃加热溶解,加入甘油、防腐剂,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气后保温静置待用;
(2)称取榛叶提取物与已加入助悬剂的稀释剂混匀,再加入抗氧剂等附加剂,搅拌均匀,室温静置;
(3)将配置好的药液移入扎囊机或滴制机中,以滴制法或压制法制成椭圆、长圆、管形等不同形状的各种规格的软胶囊。
本发明发现,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令人意料不到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本发明的组合物为液体组合物,其既可以制成口服液的形式,亦可制成软胶囊剂的形式。(2)在软胶囊中,内容物处于均匀的混悬液状态,在软胶囊崩解后,药物在胃液中以分子状态存在,同硬胶囊相比,能够被机体更加迅速和充分的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达到提高药效的目的。(3)制成软胶囊后药物被无透气性的胶囊壳密封起来,与空气隔绝,不易发生氧化反应,榛叶据取物中有效成分更稳定。(4)制成软胶囊后可以掩盖榛叶提取物的刺鼻的气味,而且外形美观、柔软富有弹性,比硬胶囊更容易服用,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5)制备方法是在常规软胶囊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对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干燥温度、提取时间、辅料种类和加入量经过多次试验研究进行优化,具有配比合理、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实验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和实验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下文中,如果未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A、检测方法:
(1)榛属植物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评价:抗氧化活性的FRAP法测定
采用铁离子还原法(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取适量作为明提取物作为抗氧化剂或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溶于10%无水乙醇溶液,定容至10mL作为样液,加入1.8mL TPTZ工作液(由0.3mol/L醋酸盐缓冲液25mL、10mmol/L TPTZ溶液2.5mL、20mmol/L FeCl3溶液2.5mL组成),混匀后37℃反应10min,593nm测定吸光度。吸取不同浓度0.1mmol/L,0.2mmol/L,0.4mmol/L,0.6mmol/L,0.8mmol/L,1.0mmol/L的FeSO4标准液10mL,替代上述样液,操作方法同上,绘制标准曲线。样品的抗氧化活性(FRAP值)以达到同样吸光度值所需的FeSO4毫摩尔数表示。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FRAP值,当FRAP值为0.5时,本发明实施例1的提取物的榛抗氧化剂浓度为2.25mg/mL,而BHT浓度为9.2mg/mL,说明本发明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BHT。
(2)榛属植物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评价: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
将0.2mgβ-胡萝卜素溶于0.2mL氯仿中,加入20mg亚油酸及200mg吐温-40。混合均匀后于40℃水浴中除去氯仿,加入50mL蒸馏水(经鼓氧气2~3min),剧烈振荡,即配成反应介质溶液,同时设置空白,除不加β-胡萝卜素氯仿溶液外,其他步骤同前。于具塞试管中逐一加入4.0mL反应介质溶液,将本发明榛属植物提取物抗氧化剂或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溶于无水乙醇,配制成系列浓度溶液作为样液,分别加入0.2mL样液,同时设置空白调零管、对照管和样品管,其中空白调零管中不含β-胡萝卜素与试样,对照管不含试样,以0.2mL无水乙醇代替试样溶液。上述溶液混匀后,置于50℃水浴中恒温,在470nm波长下测定t=0时的吸光度,之后每间隔15min测定吸光度,直至对照管中β-胡萝卜素颜色消失(约120min)。
抗氧化活性的计算公式:
(A0
Figure BSA00000470617600092
分别表示t=0时样品和对照的吸光度;At
Figure BSA00000470617600093
分别表示t=120min时样品和对照的吸光度)
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榛属植物抗氧化剂,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本发明实施例1提取物的IC50值(抗氧化活性为50%时所对应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为1.15mg/mL,而BHT的IC50值为1.42mg/mL,说明本发明榛提取物抗氧化剂优于BHT的抗氧化活性。
(3)榛属植物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评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
用无水乙醇配置6.5×10-5mol/L DPPH溶液,另将本发明榛属植物抗氧化剂或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溶于无水乙醇,配制成系列浓度溶液作为样液。精确吸取2.5mL DPPH溶液和0.5mL样液摇匀,室温避光放置反应10min后倒入光径1cm比色皿,517nm下测定吸光值。重复测定3次,结果取平均值。然后按下式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能力采用清除DPPH的IC50值表示,即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所对应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
清除率(%)=[1-(Ai-Aj)/A0]×100%
A0为2.5mLDPPH溶液+0.5mL无水乙醇
Ai为2.5mLDPPH溶液+0.5mL样液
Aj为2.5mL无水乙醇+0.5mL样液
经计算,本发明实施例1的提取物,其IC50值(50%DPPH自由基清除率所需样品的浓度)为39.28μg/mL,而BHT的IC50值为103.34μg/mL,说明本发明榛提取物抗氧化剂优于BHT的抗氧化活性。
(4)黄酮类物质颜色鉴定反应
取0.5g榛属植物抗氧化剂用5mL甲醇溶解作为待测夜,进行鉴定反应。盐酸-镁粉反应,在试管中加入2ml待测样品,加入少许镁粉,震荡后,滴加浓盐酸数滴,充分振摇,反应完全后,观察颜色变化,可见溶液显棕红色;AlCl3显色反应,取200μL点样在薄层板上,相应位置喷上AlCl3溶液,出现黄色斑点,紫外下呈亮黄绿色荧光斑点;与氨水的反应,量取10μL待测夜滴于滤纸上,后置于氨水瓶口熏2-3min,立即置于紫外灯下观察,可见亮黄绿色荧光斑点。通过颜色鉴定反应可知,榛属植物抗氧化剂含有黄酮类物质。
(5)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取0.0058g芦丁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定容至100mL,作为对照品储备液。分别准确移取用对照品储备液等倍稀释的不同浓度芦丁对照品溶液,置于25mL的比色管中,并分别准确加2.5mL 5%的AlCl3无水乙醇溶液于上述溶液中,用甲醇定容,摇匀,静置20min后,以试剂空白作参比于420nm处测定吸光度。以芦丁对照品溶液梯度变化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芦丁对照品标准曲线。
取本发明制备的提取物,参考以上芦丁对照品的配液方法配制成相应浓度的溶液,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在420nm处测定吸光度,依据芦丁对照品标准曲线计算出提取物中总黄酮的百分含量(wt%)。
B、制备本发明提取物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制备本发明提取物的步骤如下:
1)、取40g平榛叶粉,20目;
2)、将该提取原料粉碎,用10%乙醇作为提取溶液,在90℃下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在本提取步骤中,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5,提取3次,每次提取2小时);
3)、使步骤2)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先用水洗脱大孔树脂至流出的液体为无色,然后用60%乙醇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并通过FRAP法检测并收集由该洗脱液洗脱所得的流分,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HPD-100;
4)、蒸发并回收洗脱流分的溶剂,干燥,即得。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3.85%;总黄酮含量51.4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2.21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1.15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39.3mg/L。
实施例2
制备本发明提取物的步骤如下:
1)、取40g毛榛叶粉,80目;
2)、将该提取原料粉碎,用30%乙醇作为提取溶液,在50℃下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在本提取步骤中,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2,提取2次,每次提取3小时);
3)、使步骤2)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先用水洗脱大孔树脂至流出的液体为无色,然后用65%乙醇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并通过FRAP法检测并收集由该洗脱液洗脱所得的流分,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HPD-700;
4)、蒸发并回收洗脱流分的溶剂,干燥,即得。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2.65%;总黄酮含量35.3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4.32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3.31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32.4mg/L。
实施例3
制备本发明提取物的步骤如下:
1)、取40g平榛叶粉,40目;
2)、将该提取原料粉碎,用20%乙醇作为提取溶液,在70℃下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在本提取步骤中,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10,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
3)、使步骤2)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先用水洗脱大孔树脂至流出的液体为无色,然后用50%乙醇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并通过FRAP法检测并收集由该洗脱液洗脱所得的流分,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HPD-400;
4)、蒸发并回收洗脱流分的溶剂,干燥,即得。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6.72%;总黄酮含量33.7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6.87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5.63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117.6mg/L。
实施例4
制备本发明提取物的步骤如下:
1)、取40g刺榛叶粉,60目;
2)、将该提取原料粉碎,用20%乙醇作为提取溶液,在60℃下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在本提取步骤中,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8,提取5次,每次提取4小时);
3)、使步骤2)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先用水洗脱大孔树脂至流出的液体为无色,然后用55%乙醇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并通过FRAP法检测并收集由该洗脱液洗脱所得的流分,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HPD-600;
4)、蒸发并回收洗脱流分的溶剂,干燥,即得。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4.62%;总黄酮含量43.2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3.42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2.74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84.2mg/L。
实施例5
制备本发明提取物的步骤如下:
1)、取40g毛榛叶粉,60目;
2)、将该提取原料粉碎,用25%乙醇作为提取溶液,在75℃下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在本提取步骤中,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5,提取3次,每次提取3小时);
3)、使步骤2)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先用水洗脱大孔树脂至流出的液体为无色,然后用60%乙醇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并通过FRAP法检测并收集由该洗脱液洗脱所得的流分,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HPD-600
4)、蒸发并回收洗脱流分的溶剂,干燥,即得。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5.16%;总黄酮含量46.7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1.13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3.66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61.6mg/L。
C、参考本发明方法制备提取物的制备例
制备例1
参考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榛叶提取物,不同之处是步骤2)中所用乙醇为60%,步骤3)中所用乙醇为40%,步骤3)中所用大孔树脂为D101型。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4.14%;总黄酮含量26.4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11.3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8.74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69.8mg/L。
制备例2
参考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榛叶提取物,不同之处是步骤2)中所用乙醇为90%提取温度为室温,步骤3)中所用乙醇为75%,步骤3)中所用大孔树脂为D11型。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3.16%;总黄酮含量19.7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14.2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9.16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87.2mg/L。
制备例3
参考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榛叶提取物,不同之处是步骤2)中所用乙醇为60%,步骤3)中所用乙醇为30%,步骤3)中所用大孔树脂为D140型。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6.13%;总黄酮含量14.7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10.1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8.54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164.3mg/L。
制备例4
参考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榛叶提取物,不同之处是步骤3)中所用大孔树脂为D16型。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4.94%;总黄酮含量30.7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14.3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6.3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91.7mg/L。
制备例5
参考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榛叶提取物,不同之处是步骤2)中所用乙醇为75%,步骤3)中所用大孔树脂为AB-8型。
经计算和测定:收率4.96%;总黄酮含量28.6wt%;FRAP法测定,当FRAP值为0.5时,其抗氧化剂浓度为12.43g/L;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的IC50值为5.73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的IC50值为133.4mg/L。
D、制备液体组合物例部分
在以下液体组合物例中,如未特别指明,所用榛叶提取物是上文实施例1获得的提取物。
液体组合物例1、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组合物的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榛叶提取物   500   50
  PEG-400   484   48.4
  蜂蜡   10   1
  聚氧乙烯蓖麻油   5   0.5
  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   1   0.1
  总重   1000
制成软胶囊剂时的囊壳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明胶   110   44
  甘油   45.5   18.2
  水   94   37.6
  尼泊金甲酯   0.25   0.1
  二氧化钛   0.25   0.1
  总重   250
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1)囊皮物料的配制:量取纯净水投入化胶罐中,水浴加热至70-80℃,加入明胶,待溶解后加入甘油、尼泊金甲酯和二氧化钛,搅拌均匀,保持温度70-80℃,抽真空脱气,在55-60℃保温静置待用。
(2)液体组合物的配制:称取榛叶提取物与已加入助悬剂的稀释剂混匀,再加入抗氧剂等附加剂,搅拌均匀,室温静置;得本发明液体组合物,其中一半分装于口服液瓶中,一半用于以下步骤(3)制备软胶囊剂;
(3)将配置好的药液移入扎囊机中,以压制法制成软胶囊。软胶囊在25±2℃、相对湿度30±5%RH下定型20小时,移入干燥间进行干燥,干燥条件为30±2℃、相对湿度为20±2%RH、干燥时间8小时。干燥的软胶囊洗丸、捡丸后包装。
液体组合物例2、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组合物的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榛叶提取物   550   55
  大豆油   424   42.4
  单硬脂酸甘油酯   15   1.5
  吐温-80   10   1
  二丁基羟基甲苯   1   0.1
  总重   1000
制成软胶囊剂时的囊壳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明胶   115   46
  甘油   39   15.6
  水   90   36
  尼泊金甲酯   0.5   0.2
  二氧化钛   0.5   0.2
  总重   250
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1)囊皮物料的配制:量取纯净水投入化胶罐中,水浴加热至70-80℃,加入明胶,待溶解后加入甘油、尼泊金甲酯和二氧化钛,搅拌均匀,保持温度70-80℃,抽真空脱气,在55-60℃保温静置待用。
(2)液体组合物的配制:称取榛叶提取物与已加入助悬剂的稀释剂混匀,再加入抗氧剂等附加剂,搅拌均匀,室温静置;得本发明液体组合物,其中一半分装于口服液瓶中,一半用于以下步骤(3)制备软胶囊剂;
(3)将配置好的药液移入滴制机中,以滴制法制成软胶囊。软胶囊在25±2℃、相对湿度30±5%RH下定型24小时,移入干燥间进行干燥,干燥条件为30±2℃、相对湿度为20±2%RH、干燥时间8小时。干燥的软胶囊洗丸、捡丸后包装。
液体组合物例3、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组合物的配方:
Figure BSA00000470617600161
制成软胶囊剂时的囊壳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明胶   105   42
  甘油   45   18
  水   94.25   37.7
  尼泊金丙酯   0.25   0.1
  二氧化钛   0.5   0.2
  总重   250
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1)囊皮物料的配制:量取纯净水投入化胶罐中,水浴加热至70-80℃,加入明胶,待溶解后加入甘油、尼泊金甲酯和二氧化钛,搅拌均匀,保持温度70-80℃,抽真空脱气,在55-60℃保温静置待用。
(2)液体组合物的配制:称取榛叶提取物与已加入助悬剂的稀释剂混匀,再加入抗氧剂等附加剂,搅拌均匀,室温静置;得本发明液体组合物,其中一半分装于口服液瓶中,一半用于以下步骤(3)制备软胶囊剂;
(3)将配置好的药液移入扎囊机中,以压制法制成软胶囊。软胶囊在25±2℃、相对湿度30±5%RH下定型20小时,移入干燥间进行干燥,干燥条件为30±2℃、相对湿度为20±2%RH、干燥时间10小时。干燥的软胶囊洗丸、捡丸后包装。
液体组合物例4、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组合物的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榛叶提取物   535   53.5
  玉米油   439.5   43.95
  蜂蜡   15   1.5
  聚氧乙烯蓖麻油   10   1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0.5   0.05
  总重   1000
制成软胶囊剂时的囊壳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明胶   110   44
  甘油   47   18.8
  水   92.5   37
  尼泊金丙酯   0.25   0.1
  二氧化钛   0.25   0.1
  总重   250
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制备:
(1)囊皮物料的配制:量取纯净水投入化胶罐中,水浴加热至70-80℃,加入明胶,待溶解后加入甘油、尼泊金甲酯和二氧化钛,搅拌均匀,保持温度70-80℃,抽真空脱气,在55-60℃保温静置待用。
(2)液体组合物的配制:称取榛叶提取物与已加入助悬剂的稀释剂混匀,再加入抗氧剂等附加剂,搅拌均匀,室温静置;得本发明液体组合物,其中一半分装于口服液瓶中,一半用于以下步骤(3)制备软胶囊剂;
(3)将配置好的药液移入扎囊机中,以压制法制成软胶囊。软胶囊在25±2℃、相对湿度30±5%RH下定型24小时,移入干燥间进行干燥,干燥条件为30±2℃、相对湿度为20±2%RH、干燥时间10小时。干燥的软胶囊洗丸、捡丸后包装。
液体组合物例5、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组合物的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榛叶提取物(实施例3)   500   50
  PEG-400   499   49.9
  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   1   0.1
  总重   1000
参考液体组合物例1中的步骤(2)配制液体组合物。
液体组合物例6、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组合物的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榛叶提取物   550   55
  大豆油   449   44.9
  二丁基羟基甲苯   1   0.1
  总重   1000
参考液体组合物例2中的步骤(2)配制液体组合物。
液体组合物例7、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组合物的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榛叶提取物   550   55
  PEG-400   449.5   49.95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0.5   0.05
  总重   1000
参考液体组合物例3中的步骤(2)配制液体组合物。
液体组合物例8、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组合物的配方:
  组分   用量(g)   重量比(%)
  榛叶提取物   550   55
  玉米油   449   44.9
  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   0.5   0.05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0.5   0.05
  总重   1000
参考液体组合物例4中的步骤(2)配制液体组合物。
对比例1:除了处方中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改为棓酸丙酯以外,其余均与液体组合物例1相同,得液体组合物。
对比例2:除了处方中二丁基羟基甲苯改为没食子酸丙酯以外,其余均与液体组合物例2相同,得液体组合物。
对比例3:除了处方中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改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以外,其余均与液体组合物例3相同,得液体组合物。
对比例4:除了处方中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改为去甲双氢愈创木酸以外,其余均与液体组合物例4相同,得液体组合物。
组合物中总黄酮含量考察
分别取液体组合物例1至液体组合物例8以及对比例1至对比例4所得的液体组合物,密封分装于西林瓶中,在40℃的温度下放置3个月。针对各样品,分别于0月(在40℃处理之前)和3月(在40℃处理结束之后)取样,考察各样品3月时总黄酮残余率(%)。总黄酮残余率(%)按下式计算:
Figure BSA00000470617600191
在本实验中,参考上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中记载的方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各样品在3月时总黄酮残余率(%)的结果见表1。
表1、液体组合物中总黄酮含量考察的结果
  液体组合物   总黄酮残余率(%)   液体组合物   总黄酮残余率(%)
 液体组合物例1   97.3  液体组合物例7   96.5
 液体组合物例2   96.2  液体组合物例8   98.4
 液体组合物例3   95.7  对比例1   82.3
 液体组合物例4   97.9  对比例2   86.7
 液体组合物例5   95.1  对比例3   81.3
 液体组合物例6   93.9  对比例4   84.6

Claims (9)

1.一种用于抗氧化的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该组合物组成为:榛叶提取物30-90重量份,稀释剂10-70重量份,抗氧剂0.01-1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其中:
所述榛叶提取物的特征在于以下(a)至(d):
(a)其中含有总黄酮30~55wt%,
(b)其经FRAP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当FRAP值为0.5时,其中的抗氧化剂的浓度为1~7g/L,
(c)其经β-胡萝卜素-亚油酸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为1~6g/L,和
(d)其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法测定,其IC50值为30~120mg/L;
并且所述榛叶提取物是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提取得到的:
1)、提供榛属植物的提取原料榛叶,
2)、将该提取原料粉碎,用10-95%乙醇作为提取溶液,在50-90℃下回流提取,得提取液,
3)、使步骤2)的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先用水洗脱大孔树脂至流出的液体为无色,然后用10-95%乙醇为洗脱液进行洗脱,并通过FRAP法检测并收集由该洗脱液洗脱所得的流分,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选自D101、D140、AB-8、D11、D16、HPD型及其组合,
4)、蒸发并回收洗脱流分的溶剂,干燥,即得。
2.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剂选自对羟基叔丁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及其组合。
3.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组成为:榛叶提取物30-75重量份,稀释剂25-60重量份,抗氧剂0.02-0.5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
4.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组成为:榛叶提取物30-75重量份,稀释剂25-60重量份,抗氧剂0.02-0.5重量份,以及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
5.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份的助悬剂。
6.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
7.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5重量份的防腐剂。
8.一种软胶囊剂,其组成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组合物以及包裹该组合物的胶囊壳。
9.制备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榛叶提取物,加入所述稀释剂和抗氧剂,混匀;
(2)使步骤(1)的混合物与其它任选的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混合均匀,得到液体组合物;
(3)任选地,将步骤(2)所得液体组合物包裹在软胶囊壳中,或者直接灌装到药用容器中。
CN201110089490A 2011-04-11 2011-04-11 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87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9490A CN102178708B (zh) 2011-04-11 2011-04-11 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9490A CN102178708B (zh) 2011-04-11 2011-04-11 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8708A CN102178708A (zh) 2011-09-14
CN102178708B true CN102178708B (zh) 2012-10-24

Family

ID=44565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94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8708B (zh) 2011-04-11 2011-04-11 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87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8887A (zh) * 2021-11-05 2022-02-0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快速检测变压器绝缘油中抗氧化剂含量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0125A (zh) * 2009-05-11 2009-10-07 吉林大学 榛子素b及其提取方法和其药物用途
CN101613340A (zh) * 2009-05-06 2009-12-30 吉林大学 一种榛子素及其提取方法和药物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3340A (zh) * 2009-05-06 2009-12-30 吉林大学 一种榛子素及其提取方法和药物用途
CN101550125A (zh) * 2009-05-11 2009-10-07 吉林大学 榛子素b及其提取方法和其药物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慧瑜.榛叶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黑龙江医药》.2007,第20卷(第2期),
榛叶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朱慧瑜;《黑龙江医药》;20070430;第20卷(第2期);112-1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8708A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0384A (zh)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631405A (zh) 一种复方芹菜素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
CN104507467B (zh) 含紫杉烷系活性成分的液体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液体制剂
CN102048775B (zh) 芹菜籽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707A (zh)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榛属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708B (zh) 榛叶提取物的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7274B (zh)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868520B (zh) 复方芦荟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9441B (zh) 一种水飞蓟宾药物组合包装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709B (zh) 榛叶提取物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140A (zh) 一种麻黄根总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癌应用
CN102058515B (zh) 一种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阿魏酸酯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剂
CN112022806B (zh) 一种油包水型的氢醌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04367633A (zh) 一种有抗菌及增效抗菌作用的药物组合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09539A (zh) 一种皂角刺提取物水凝胶帖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506C (zh) 复方麝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3073C (zh) 复方半边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7068C (zh) 一种治疗肿瘤、乙肝的康艾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4494A (zh) 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乳膏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315472C (zh) 益母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15463C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冠心宁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328B (zh) 谷维素组合物
CN100358496C (zh) 一种治疗脑炎、肝昏迷的醒脑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6598C (zh) 柴辛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497C (zh) 金莲花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