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7687B -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7687B
CN102167687B CN201110040985.7A CN201110040985A CN102167687B CN 102167687 B CN102167687 B CN 102167687B CN 201110040985 A CN201110040985 A CN 201110040985A CN 102167687 B CN102167687 B CN 102167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vel cpd
cpd
novel
dry substance
nm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09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7687A (zh
Inventor
太田富久
高野文英
辰野贵则
高桥知也
清水崇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SO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SO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SO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SO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67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7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7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76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 Pyrane Compounds (AREA)
  • Bird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用担心其副作用的、安全且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的新型化合物,提供不用担心其副作用的、安全且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的抗肿瘤剂,提供不用担心其副作用的、安全且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具体为:下述式(1)所示的新型化合物A、含有该新型化合物A的抗肿瘤剂、以及含有该新型化合物A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Figure DSA00000436712200011

Description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抗肿瘤剂以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背景技术
抗肿瘤剂·癌抑制剂·抗癌剂大体上是选择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的制剂,但是还有很多使用上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例如由骨髓抑制引起的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致命副作用的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障碍的副作用的出现,及脱发等副作用的出现,抗药性的出现,以及因为难于口服给药的药剂多而使给药途径受到限制等。因此,期望开发出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毒性极少、给药途径限制少的抗肿瘤剂·癌抑制剂·抗癌剂。
作为从天然物中得到的抗肿瘤剂,已知有大量的化合物,例如有丝裂霉素C(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喜树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三萜化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大量的报道。此外,作为以天然物为先导化合物的抗肿瘤剂,已知有紫杉醇衍生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紫杉烷衍生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等。作为有关预测与本化合物相关、或者与本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体系、分解体系相关的萘醌系的抗肿瘤剂的内容,有关于来自白鹤灵芝草(Rhinacanthus nasutus(L.)Kurz)的白鹤灵芝素A、B、C、D、G、H、I、K、M、N、Q的报道(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此外,作为与萘醌系抗肿瘤剂相关的合成化合物,已知有与呋喃萘醌衍生物相关的抗肿瘤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8)。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证明含有“下述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及新型化合物G”的白鹤灵芝(以下有时也称为白鹤灵芝草,Rhinacanthus nasutus(L.)Kurz),是属于被认为原产于印度南部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的白鹤灵芝属爵床科的常绿矮灌木,已知其全草具有驱虫、消炎、对皮肤真菌的抗菌作用(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主要在中国、台湾等地作为中药使用,并且最近在日本也作为中药使用。此外,在本申请者以往的申请中公开了白鹤灵芝具有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具有促进排泄作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具有抗过敏作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1)以及抗肿瘤作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832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296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6-516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94219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235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9-252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1-21284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5-220037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平9-143091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平9-169662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1-10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02-5348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第9卷、141-146页、1956年
非专利文献2Fight Medicine第49卷、2001~2003页、1988年
非专利文献3原色牧野和汉药草大图鉴(日语原名:原色牧野和漢薬草大図鑑)、492页、北隆馆、1988年
发明内容
但是,尚不知道上述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含有该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抗肿瘤剂及含有该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用担心其副作用的、安全且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的新型化合物,含有该新型化合物的抗肿瘤剂以及含有该新型化合物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本发明者对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新型化合物进行搜索的结果,发现从白鹤灵芝中得到的7个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中具有优异的对于来自人体的黑色素瘤细胞株(HMV-Ⅱ)的增殖抑制作用,完成了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由下述事项构成。
本发明涉及“用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将该化合物称为新型化合物A)”、以及“新型化合物A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31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下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以下将该化合物称为新型化合物B)”、以及“新型化合物B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32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下将该化合物称为新型化合物C)”、以及“新型化合物C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41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下述式(4)表示的新型化合物(以下将该新型化合物称为新型化合物D)”、“含有新型化合物D的抗肿瘤剂”以及“含有新型化合物D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42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下述式(5)表示的新型化合物(以下将该新型化合物称为新型化合物E)”、“含有新型化合物E的抗肿瘤剂”以及“含有新型化合物E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43
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下述式(6)表示的新型化合物(以下将该新型化合物称为新型化合物F)”、“含有新型化合物F的抗肿瘤剂”以及“含有新型化合物F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51
进而,本发明还涉及“用下述式(7)表示的新型化合物(以下将该新型化合物称为新型化合物G)”、“含有新型化合物G的抗肿瘤剂”以及“含有新型化合物G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52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含有该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抗肿瘤剂以及含有该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上述新型化合物因为是来自作为食品、化妆品的原料从以往开始就一直使用的天然物(白鹤灵芝)的成分,所以不用担心其副作用、安全,并且从下述的试验例中可判明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从白鹤灵芝根中区分·分离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可将白鹤灵芝作为原料通过提取·纯化工序得到,也可从其它植物体内得到。此外,也可使用通过合成得到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而且还可使用白鹤灵芝草、从含有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其它植物体中提取得到的提取物、粗纯化物、或植物体的干燥物、植物体的浆料。
从白鹤灵芝草等植物体中提取·纯化本发明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时,可使用通常工业上使用的任何提取·纯化工序。将作为原料的植物叶、茎、根、花等在适当时期采集后,直接或者实施通常通风干燥等的干燥工序,制成提取原料。从上述干燥后的植物体中进行提取时,可参考公知的方法(Fight Medicine第16卷、929~934页2009年)进行。
即:将原料粉碎或切碎后,用溶剂进行提取,作为提取溶剂,可将水,乙醇、甲醇、异丙醇等醇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己烷、氯仿等亲油性的溶剂单独使用或形成混合溶剂使用。提取温度通常为0~100℃,优选为5~50℃。提取时间为1小时~10天左右,溶剂量为平均每份干燥原料通常为1~30倍重量,优选为5~10倍重量。提取操作可通过搅拌,也可通过浸渍放置进行。提取操作可根据需要重复进行2~3次。从用上述操作得到的粗提取液中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而除去不溶性残渣后的提取液中、或者从植物的榨汁液中纯化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方法,只要是公知的生药分离纯化方法,可采用任何方法,但优选单独或组合使用两相溶剂分配法、逆流分配法、柱色谱法、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例如作为两相溶剂分配法,可例举通过在正己烷、氯仿、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溶剂和水中进行分配,从而将目标化合物从上述提取液中回收到溶剂相中的方法等。作为柱色谱法,可例举离子交换柱色谱法、使用正相或反相硅胶作为载体的方法、使用DIAION HP-20等的吸附柱色谱法、使用SephadexLH-20等的修饰葡聚糖凝胶作为载体的凝胶过滤法等,可以将这些方法单独或组合使用、或者反复地使用。作为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例举使用十八烷基硅等的反相柱的方法,使用硅胶等的正相柱的方法等。
作为本发明抗肿瘤剂的给药途径,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例举口服给药·直肠内给药等肠内给药,经鼻给药等的粘膜给药,静脉内给药·皮下给药等的注射给药等。作为本发明抗肿瘤剂的剂型,可采取任何与给药方法相适合的制剂的形态,例如可例举片剂、散剂、细粒剂、颗粒剂、胶囊剂、粉末、丸剂、含片剂等固体制剂,溶液、悬浮液、乳剂、糖浆剂、注射剂等液体制剂,凝胶制剂等。可将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纯品、纯化物、粗纯化物等直接给药,也可与药理上允许的赋型剂一同给药。作为赋型剂,只要是单糖类、二糖类、多糖类、无机盐类、油脂、蒸馏水等作为制剂通常可使用的赋型剂,可使用任何赋型剂。进行制剂化时,也可使用粘合剂、润滑剂、分散剂、悬浮剂、乳化剂、稀释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细菌抑制剂等添加剂。
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有效给药量,根据给药途径、剂型、疾病的症状、对象的年龄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成人平均每天为0.1~1000mg、优选为0.5~300mg、进一步优选为1~100mg。本发明的口服抗肿瘤剂中的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含量,可根据制剂的形态·有效给药量·作为制剂的给药量的数据来设定与各给药形态最适合的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作为食品的形态,可例举将白鹤灵芝草及含有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植物体的干燥物制成茶的形态,或配合有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纯品、该新型化合物的部分纯化品、从含有该新型化合物的植物中提取的该新型化合物的粗提取物、含有该新型化合物的植物体浆料、含有该新型化合物的植物体干燥物的食品等。
作为茶,可单独或与其他茶原料混合使用。作为其它茶原料,只要是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红茶、煎茶、糙米茶、杜仲茶、柿叶茶、桑叶茶等通常作为茶可食用的原料,可使用任何茶原料。
要得到植物提取物时,只要是用热水提取,用乙醇、含水乙醇提取等通常食品提取中可使用的方法,可使用任何方法。可通过常法从植物体中得到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粗提取物、部分纯化品。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品的形态,除茶以外,只要是保健饮料、果冻、饼干、片剂、丸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散剂、细粒剂、颗粒剂等通常作为食品可提供的形态,可使用任何形态。作为副原料,也可使用赋型剂、粘合剂、润滑剂、分散剂、悬浮剂、乳化剂、稀释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细菌抑制剂等添加剂。
本发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品的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有效摄取量,根据摄取形态、对象的健康状态、对象的年龄等的不同而不同,但通常成人平均每天为0.001~100mg,优选为0.01~10mg,进一步优选为0.1~1mg。
本发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品中的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含量,根据食品形态的不同而不同,但通常为0.0001~1wt%,优选为0.001~0.5wt%,更优选为0.01~0.1wt%。
作为本发明的外用医药品及化妆品的形态的例子,无特别限定。
作为外用医药品的形态,例如可例举软膏剂、霜剂、糊剂、胶带剂、外用剂等。本发明的医药品,在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含有其它医药成分,此外,也可使用粘合剂、分散剂、悬浮剂、乳化剂、稀释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细菌抑制剂等添加剂。
作为化妆品的形态,可使用化妆水、美容液、乳液、乳霜、凝胶、面膜、美容粉饼、洗面奶、浴用剂等作为外用剂·化妆品制剂可使用的任何形态。在上述化妆品中,在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纯品、该新型化合物的部分纯化品、从植物中提取的该新型化合物的粗提取物、或含有该新型化合物的植物体等必需成分的基础上,也可根据需要含有可在化妆品制剂中配合的成分。作为配合成分,例如可例举固体油、半固体油、液体油、低分子保湿剂、高分子保湿剂、脂溶性保湿剂、润肤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乙醇、水等。
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在外用时的有效给药量,根据对象的症状、对象的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但通常成人平均每天为0.001~100mg,优选为0.01~10mg,进一步优选为0.1~1mg。
本发明的抗肿瘤剂、医药品、化妆品中的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C、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E、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的含量,单独或作为混合物时通常为0.0001~1wt%,优选为0.001~0.5wt%,更优选为0.01~0.1wt%。
以下例举本发明的各新型化合物及作为比较例的白鹤灵芝素C的区分·分离例、抗肿瘤作用的试验例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更加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1.本发明的各新型化合物及作为比较例的白鹤灵芝素C的区分·分离例
1-1.新型化合物A
(1)新型化合物A的区分·分离
新型化合物A的区分·分离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即:在室温下,用25L的90%(v/v)乙醇对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L.)Kurz)干燥根(5Kg)进行每次24小时共计3次的提取,将这些合并在一起后进行浓缩,得到干固物(407g)。接着,使其在7L的90%(v/v)甲醇中悬浮溶解后,用等量的己烷进行3次分配,然后取出90%(v/v)甲醇相进行减压浓缩。在该减压浓缩物中加入纯水至5L,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进行3次两相溶剂分配。接着将通过该操作得到的氯仿相合并在一起,得到干固物69.3g。
将其中69.0g供给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94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91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即:用3床体积(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9:1)、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8:2)、以及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7:3)依次将硅胶柱洗涤后,再用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6:4)洗脱,得到组分C(干固物3.73g)。
接着,对于组分C,实施将甲醇作为洗脱溶剂的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092
×200mm、Pharmacia公司制)。即:用2BV的甲醇将柱洗涤后,用1BV的甲醇洗脱,得到组分F(干固物369mg)。
接着,将组分F(干固物369mg)供给将水/甲醇作为洗脱溶剂的Flash ODS柱色谱法(×1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即:用180ml的50%(v/v)甲醇将Flash ODS柱洗涤后,逐步地依次用60%(v/v)甲醇、70%(v/v)甲醇洗涤后,用80%(v/v)甲醇洗脱,得到含有目标新型化合物A的组分G(干固物75.6mg)。
进而,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01
×2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流动相:45%(v/v)乙腈、检测:254nm UV检测器)对组分G(干固物75.6mg)进行纯化,得到新型化合物A(干固物9.8mg)。
此外,在上述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了Waters515系统及Waters600系统(均为日本Waters株式会社制)。此外,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以及Flash ODS色谱法使用通常用的实验器具和实验装置。
(2)新型化合物A的结构分析
新型化合物A的结构分析使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及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13C NMR)进行。以下表示结果。
(2-1)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的结果
在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中,出现了“m/z272.1039[M]+(calcd.272.1049Δ0.9mmu).”,已知分子式为“C16H16O4”。此外,在低分辨质谱分析法(LRFABMS)中,出现了“m/z272.”。
(2-2)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的结果
在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中,出现了以下谱峰。
1H NMR(CDCl3,500MHz):δ3.69(H-14,J=11.2Hz,1H,d)、3.75(H-14,J=11.2Hz,1H,d)、3.95(8-OMe,3H,s)、4.22(H-2,J=11.7Hz,1H,d)、4.31(H-2,J=11.7Hz,1H,d)、5.93(H-4,J=11.7Hz,1H,d)、6.43(H-5,J=11.7Hz,1H,d)、6.51(H-7,1H,s)、7.47(H-10,J=1.5,6.7,7.5Hz,1H,m)、7.50(H-11,J=1.5,6.7,7.5Hz,1H,m)、8.14(H-9,J=1.5,7.5Hz,1H,d)、8.24(H-12,J=1.5,7.5Hz,1H,d).”
(2-3)核磁共振光谱法(13C NMR)的结果
在核磁共振光谱法(13C NMR)中,出现了以下谱峰。
13C NMR(CDCl3,125MHz):δ55.7(8-OMe)、65.9(C-14)、74.4(C-2)、74.9(C-3)、106.8(C-7)、119.1(C-6)、121.6(C-9)、122.7(C-12)、126.0(C-12a)、126.3(C-10)、126.7(C-11)、127.6(C-8a)、130.1(C-5)、132.1(C-4)、148.9(C-13)、150.6(C-8).”
此外,在上述中,作为高分辨质谱分析装置,使用JEOL JMS SX-102型质谱分析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此外,作为核磁共振光谱装置(1H NMR及13C NMR),使用JEOL JNM-GSX500型核核磁共振光谱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
由上述结果及HMQC光谱、HMBC光谱可知,新型化合物A为上述式(1)表示的新型化合物。
1-2.新型化合物B、C
(1)新型化合物B、C的区分·分离
新型化合物B、C的区分·分离,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即:在室温下,用25L的90%(v/v)乙醇对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L.)Kurz)干燥根(5Kg)进行每次24小时共计3次的提取,将这些合并在一起后进行浓缩,得到干固物(407g)。接着,使其在7L的90%(v/v)甲醇中悬浮溶解后,用等量的己烷进行3次分配,然后取出90%(v/v)甲醇相进行减压浓缩。在该减压浓缩物中加入纯水至5L,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进行3次两相溶剂分配。接着将通过该操作得到的氯仿相合并在一起,得到干固物69.3g。
将其中69.0g供给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16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11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即:用3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9:1)将硅胶柱洗涤后,用1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8:2)洗脱,得到组分A(干固物4.71g)。
接着,将组分A供给将甲醇作为洗脱溶剂的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17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12
×200mm、Pharmacia公司制)。即:用1.5BV的甲醇将Sephadex LH-20柱洗涤后,用0.5BV的甲醇洗脱,得到组分A-2(1.34g)。
进而,用将水/甲醇作为洗脱溶剂的Flash ODS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13
×150mm、和光纯药公司制)区分组分A-2。即:用180ml的50%(v/v)甲醇将Flash ODS柱洗涤后,逐步地依次用60%(v/v)甲醇、70%(v/v)甲醇洗涤后,用80%(v/v)甲醇洗脱,得到含有目标新型化合物B、C的组分A-2-1(干固物261mg)。
组分A-2-1进一步用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18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14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区分。即:用3BV的己烷/乙酸乙酯(9:1)洗脱溶剂将硅胶柱洗涤后,用1BV的己烷/乙酸乙酯(8:2)洗脱溶剂洗脱,得到组分D(干固物92.4mg)。
进而,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15
×2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流动相:58%(v/v)乙腈/水/0.1%(v/v)甲酸,检测:254nm UV检测器)对组分D(干固物92.4mg)进行纯化,得到新型化合物B(干固物4.6mg)及新型化合物C(干固物8.0mg)。
(2)新型化合物B、C的结构分析
新型化合物B、C的结构分析使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及核磁共振光谱法(1H-NMR、13C-NNMR)进行。以下表示其结果。
(2-1)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的结果
(2-1-1)新型化合物B
对于新型化合物B,出现了“m/z256.1099[M]+(calcd.256.1010Δ0mmu).”,已知分子式为“C16H16O3”。此外,在LRFABMS中,出现了“m/z256.”,在LREIMS中,出现了“m/z256.”。
(2-1-2)新型化合物C
对于新型化合物C,出现了“m/z270.1266[M]+(calcd.270.1256Δ1.0mmu).”,已知其分子式为“C17H18O3”。此外,在LRFABMS中,出现了“m/z270.”。(2-2)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的结果
(2-2-1)新型化合物B
对于新型化合物B,出现了以下谱峰。
1H NMR(CDCl3,500MHz):δ1.31(H-14,3H,s)、3.89(H-2,J=11.7Hz,1H,d)、3.90(8-OMe,3H,s)、4.29(H-2,J=2.0,11.7Hz,1H,d)、5.97(H-4,J=2.0,11.7Hz,1H,dd)、6.26(H-5,J=11.7Hz,1H,d)、6.48(H-7,1H,s)、7.42(H-10,J=6.3,7.8Hz,1H,m)、7.46(H-11,J=6.3,7.8Hz,1H,m)、8.10(H-9,J=7.8Hz,1H,d)、8.20(H-12,J=7.8Hz,1H,d).”
(2-2-2)新型化合物C
对于新型化合物C,出现了以下谱峰。
1H NMR(CDCl3,500MHz):δ1.32(H-14,3H,s)、3.38(3-OMe,3H,s)、3.91(8-OMe,3H,s)、4.08(H-2,J=11.7Hz,1H,d)、4.33(H-2,J=11.7Hz,1H,d)、5.90(H-4,J=11.7Hz,1H,d)、6.42(H-5,J=11.7Hz,1H,d)、6.50(H-7,1H,s)、7.40(H-10,1H,m)、7.44(H-11,1H,m)、8.08(H-9,J=7.8Hz,1H,d)、8.20(H-12,J=7.8Hz,1H,d).”
(2-3)核磁共振光谱法(13C NMR)的结果
(2-3-1)新型化合物B
对于新型化合物B,出现了以下谱峰。
13C NMR(CDCl3,125MHz):δ23.9(C-14)、55.7(8-OMe)、72.9(C-3)、79.5(C-2)、106.55(C-7)、119.9(C-6)、121.7(C-9)、122.6(C-12)、125.8(C-12a)、126.2(C-10)、126.6(C-11)、127.2(C-5)、127.6(C-8a)、136.8(C-4)、149.2(C-13)、150.8(C-8).”
(2-3-2)新型化合物C
对于新型化合物C,出现了以下谱峰。
13C NMR(CDCl3,125MHz):δ24.3(C-14)、52.1(3-OMe)、55.7(8-OMe)、77.3(C-3)、77.5(C-2)、106.9(C-7)、119.5(C-6)、121.6(C-9)、122.8(C-12)、126.1(C-12a)、126.5(C-10)、127.2(C-11)、127.7(C-8a)、129.2(C-5)、134.8(C-4)、148.9(C-13)、150.5(C-8).”
由以上结果及HMQC光谱、HMBC光谱可知,新型化合物B为上述式(2)表示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C为上述式(3)表示的新型化合物。
1-3.新型化合物D、E
(1)新型化合物D、E的区分·分离
新型化合物D、E的区分·分离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即:在室温下,用25L的90%(v/v)乙醇对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L.)Kurz)干燥根(5Kg)进行每次24小时共计3次的提取,将这些合并在一起后进行浓缩,得到干固物(407g)。接着,使其在7L的90%(v/v)甲醇中悬浮溶解后,用等量的己烷进行3次分配后,取出90%(v/v)甲醇相进行减压浓缩。在该减压浓缩物中加入纯水至5L,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进行3次两相溶剂分配。接着将通过该操作得到的氯仿相合并在一起,得到干固物69.3g。
将其中69.0g供给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37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即:用3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9:1)、及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8:2)依次将柱洗涤后,再用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7:3)洗脱,得到组分B(干固物5.66g)。
接着,对于组分B,将甲醇作为洗脱溶剂而实施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32
×200mm、Pharmacia公司制)。即:用2.5BV的甲醇将柱洗涤后,用1BV的甲醇洗脱,得到组分B-2(干固物480mg)。
接着,将组分B-2(干固物480mg)供给将水/甲醇作为洗脱溶剂的Flash ODS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33
×1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即:用180ml的50%(v/v)甲醇将Flash ODS柱洗涤后,逐步地依次用60%(v/v)甲醇、70%(v/v)甲醇、80%(v/v)甲醇洗涤后,再用90%(v/v)甲醇洗脱,得到含有目标新型化合物D、E的组分X(干固物143mg)。
进而,用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34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将组分X(干固物143mg)区分。即:用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8:2)将硅胶柱洗涤后,用1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7:3)洗脱,得到组分B-2-1(干固物32.3mg)和组分B-2-2(干固物18.8mg)。
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35
×2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流动相:58%(v/v)乙腈,检测:280nm UV检测器)进行纯化,从组分B-2-1(干固物32.3mg)中得到新型化合物D(干固物5.0mg)。
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36
×2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流动相:70%(v/v)甲醇,检测:280nm UV检测器),进一步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41
×2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流动相:55%(v/v)乙腈,检测:254nm UV检测器)进行纯化,从组分B-2-2(干固物18.8mg)中得到新型化合物E(干固物1.6mg)。
(2)新型化合物D、E的结构分析
新型化合物D、E的结构分析使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及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13C NMR)进行。以下表示其结果。
(2-1)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的结果
(2-1-1)新型化合物D
对于新型化合物D,出现了“m/z397.1651[M+H]+(calcd.397.1651Δ0.0mmu).”,已知分子式为“C23H24O6”。
(2-1-2)新型化合物E
对于新型化合物E,出现了“m/z441.1919[M+H]+(calcd.441.1913Δ0.5mmu).”,已知分子式为“C25H28O7”。
(2-2)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的结果
(2-2-1)新型化合物D
在新型化合物D中,出现了以下谱峰。
1H NMR(CDCl3,500MHz):δ0.98(H-12and H-13,6H,s)、1.98(H-8’,3H,s)、2.24(H-7’,3H,s)、2.65(H-9,2H,s)、3.90(H-11,2H,s)、6.21(H-5’,1H,d)、7.08(H-3’,1H,d)、7.25(H-4’,1H,dd)、7.60(H-7,1H,t)、7.67(H-6,1H,t)、7.99(H-8,1H,d)、8.03(H-5,1H,d).”
(2-2-2)新型化合物E
在新型化合物E中,出现了以下谱峰。
1H NMR(CDCl3,500MHz):δ1.01(H-12and H-13,6H,s)、1.48(H-10’,3H,s)、1.90(H-9’,3H,s)、2.26(H-8’,3H,s)、2.70(H-9,2H,s)、3.91(H-11,2H,s)、6.02(H-5’,1H,d)、6.67(H-4’,1H,dd)、7.09(H-3’,1H,d)、7.66(H-7,1H,t)、7.73(H-6,1H,t)、8.04(H-8,1H,d)、8.08(H-5,1H,d).”
(2-3)核磁共振光谱法(13C-NMR)的结果
(2-3-1)新型化合物D
在新型化合物D中,观察到了以下谱峰。
13C NMR(CDCl3,125MHz):δ13.4(C-8’)、25.3(C-12and C-13)、28.1(C-7’)、32.2(C-9)、37.0(C-10)、73.4(C-11)、121.6(C-3)、126.1(C-8)、127.0(C-5)、129.3(C-8a)、132.9(C-4a)、132.9(C-7)、134.8(C-5’)、134.9(C-3’)、135.0(C-6)、136.2(C-2’)、136.4(C-4’)、154.4(C-2)、167.3(C-1’)、181.3(C-1)、184.8(C-4)、198.0(C-6’).”
(2-3-2)新型化合物E
在新型化合物E中,观察到了以下谱峰。
13C NMR(CDCl3,125MHz):δ12.8(C-9’)、22.6(C-8’)、25.2(C-12and C-13)、25.3(C-10’)、32.1(C-9)、37.2(C-10)、73.0(C-11)、79.4(C-6’)、121.4(C-3)、126.1(C-8)、126.4(C-4’)、127.0(C-5)、129.1(C-8a)、132.9(C-7)、133.3(C-4a)、134.9(C-6)、136.3(C-3’)、136.5(C-2’)、139.8(C-5’)、153.4(C-2)、167.7(C-1’)、181.6(C-1)、184.2(C-4)、207.3(C-7’).”
由以上结果及HMQC光谱、HMBC光谱可知,新型化合物D为上述式(4)表示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E为上述式(5)表示的新型化合物。
1-4.新型化合物F
(1)新型化合物F的区分·分离
新型化合物F的区分·分离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即:在室温下,用25L的90%(v/v)乙醇对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L.)Kurz)干燥根(5Kg)进行每次24小时共计3次的提取,将这些合并在一起后进行浓缩,得到干固物(407g)。接着,使其在7L的90%(v/v)甲醇中悬浮溶解后,用等量的己烷进行3次分配后,取出90%(v/v)甲醇相进行减压浓缩。在该减压浓缩物中加入纯水至5L,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进行3次两相溶剂分配。接着将通过该操作得到的氯仿相合并在一起,得到干固物69.3g。
将其中69.0g供给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54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51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即:用3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9:1)、及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8:2)依次将柱洗涤后,用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7:3)洗脱,得到组分B(干固物5.66g)。
接着,对于组分B(干固物2.8g),将甲醇作为洗脱溶剂而实施SephadexLH-20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52
×200mm、Pharmacia公司制)。即:用1.5BV的甲醇将柱洗涤后,用0.5BV的甲醇洗脱,得到组分B-1(干固物1.16g)。
接着,将组分B-1(干固物1.1g)供给将水/甲醇作为洗脱溶剂的Flash ODS柱色谱法(×100mm、野村化学公司制)。即:用180ml的50%(v/v)甲醇将Flash ODS柱洗涤后,逐步地依次用60%(v/v)甲醇、70%(v/v)甲醇洗涤,然后用80%(v/v)甲醇洗脱,得到含有目标新型化合物F的组分B-1-2(干固物429mg)。
接着,用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61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将组分B-1-2(干固物429mg)区分。即:用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8:2)将硅胶柱洗涤后,用1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7:3)洗脱,得到组分B-1-2-2(干固物32.9mg)。
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62
×2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流动相:55%(v/v)乙腈,检测:280nm UV检测器)对组分B-1-2-2(干固物32.9mg)进行纯化,通过进一步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C-30柱、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63
×2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流动相:55%(v/v)乙腈,检测:254nm UV检测器)进行纯化,得到新型化合物F(干固物10.3mg)。
(2)新型化合物F的结构分析
新型化合物F的结构分析使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及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13C NMR)进行。以下表示其结果。
(2-1)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的结果
在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中,出现了“m/z459.2379[M+H]+(calcd.459.2383Δ0.4mmu).”,已知分子式为“C26H34O7”。
(2-2)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的结果
在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中,出现了以下谱峰。
1H NMR(CDCl3,500MHz):δ1.00(H-12and H-13,6H,s)、1.08(H-10’,3H,s)、1.13(H-8’,3H,d)、1.46(H-5’,1H,m)、1.66(H-5’,1H,m)、1.79(H-9’,3H,s)、2.08(H-4’,1H,m)、2.23(H-4’,1H,m)、2.69(H-9,2H,s)、3.20(6’-OMe,3H,s)、3.80(H-7’,1H,q)、3.89(H-11,2H,s)、6.70(H-3’,1H,t)、7.66(H-7,1H,t)、7.73(H-6,1H,t)、8.06(H-8,1H,d)、8.09(H-5,1H,d).”
(2-3)核磁共振光谱法(13C NMR)的结果
在核磁共振光谱法(13C NMR)中,出现了以下谱峰。
13C NMR(CDCl3,125MHz):δ12.3(C-9’)、17.0(C-8’)、18.6(C-10’)、22.7(C-4’)、25.2(C-12)、25.2(C-13)、31.9(C-5’)、32.2(C-9)、37.0(C-10)、49.1(6’-OMe)、70.6(C-7’)、72.8(C-11)、78.4(C-6’)、121.8(C-3)、126.1(C-8)、127.0(C-5)、127.7(C-2’)、129.4(C-8a)、132.9(C-7)、133.0(C-4a)、134.9(C-6)、142.4(C-3’)、154.2(C-2)、168.1(C-1’)、181.2(C-1)、184.8(C-4).”
由以上结果及HMQC光谱、HMBC光谱可知,新型化合物F为上述式(6)表示的新型化合物。
1-5.新型化合物G
(1)新型化合物G的区分·分离
新型化合物G的区分·分离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即:在室温下,用25L的90%(v/v)乙醇对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L.)Kurz)干燥根(5Kg)进行每次24小时共计3次的提取,将这些合并在一起后进行浓缩,得到干固物(407g)。接着,使其在7L的90%(v/v)甲醇中悬浮溶解后,用等量的己烷进行3次分配后,取出90%(v/v)甲醇相进行减压浓缩。在该减压浓缩物中加入纯水至5L,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进行3次两相溶剂分配。接着将通过该操作得到的氯仿相合并在一起,得到干固物69.3g。
将其中69.0g供给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76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71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即:用3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9:1)、及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8:2)依次将柱洗涤后,用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7:3)洗脱,得到组分B(干固物5.66g)。
接着,对于组分B(干固物2.8g),实施将甲醇作为洗脱溶剂的SephadexLH-20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72
×200mm、Pharmacia公司制)。即:用1.5BV的甲醇将柱洗涤后,用0.5BV的甲醇洗脱,得到组分B-1(干固物1.16g)。
进而,将组分B-1(干固物1.16g)供给将水/甲醇作为洗脱溶剂的FlashODS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73
×100mm、野村化学公司制)。即:用180ml的50%(v/v)甲醇将Flash ODS柱洗涤后,逐步地依次用60%(v/v)甲醇、70%(v/v)甲醇洗涤后,用80%(v/v)甲醇洗脱,得到含有目标新型化合物G的组分B-1-1(干固物319mg)。
进而,用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将组分B-1-1(干固物319mg)区分。即:用2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9:1)将硅胶柱洗涤后,用1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8:2)洗脱,得到组分E(干固物114mg)。
进而,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75
×250mm、野村化学公司制,流动相:68%(v/v)甲醇,检测:254nm UV检测器)对组分E(干固物114mg)进行纯化,得到新型化合物G(干固物3.6mg)。
(2)新型化合物G的结构分析
新型化合物G的结构分析使用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及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13C-NNMR)进行。以下表示其结果。
(2-1)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的结果
在高分辨质谱分析法(HRFABMS)中,出现了“m/z399.1813[M+H]+(calcd.399.1808Δ0.5mmu).”,已知分子式为“C23H26O6”。
(2-2)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的结果
在核磁共振光谱法(1H NMR)中,出现了以下谱峰。
1H NMR(CDCl3,500MHz):δ0.99(H-12and H-13,6H,s)、1.80(H-8’,3H,s)、2.13(H-7’,3H,s)、2.34(H-4’,2H,dd)、2.50(H-5’,2H,t)、2.68(H-9,2H,s)、3.89(H-11,2H,s)、6.62(H-3’,1H,t)、7.67(H-7,1H,t)、7.74(H-6,1H,t)、8.07(H-8,1H,d)、8.09(H-5,1H,d).”
(2-3)核磁共振光谱法(13C NMR)的结果
在核磁共振光谱法(13C NMR)中,出现了以下谱峰。
13C NMR(CDCl3,125MHz):δ12.3(C-8’)、22.7(C-4’)、25.2(C-12and C-13)、29.9(C-7’)、32.1(C-9)、37.0(C-10)、42.1(C-5’)、72.9(C-11)、121.8(C-3)、126.1(C-8)、127.0(C-5)、128.9(C-2’)、129.4(C-8a)、132.9(C-4a)、133.0(C-7)、135.0(C-6)、140.0(C-3’)、154.3(C-2)、167.9(C-1’)、181.3(C-1)、184.8(C-4)、207.3(C-6’).”
由以上结果及HMQC光谱、HMBC光谱可知,新型化合物G为上述式(7)表示的新型化合物。
1-6.白鹤灵芝素C(比较例)
(1)白鹤灵芝素C的区分·分离
白鹤灵芝素C的区分·分离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即:在室温下,用25L的90%(v/v)乙醇对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L.)Kurz)干燥根(5Kg)进行每次24小时共计3次的提取,将这些合并在一起后进行浓缩,得到干固物(407g)。接着,使其在7L的90%(v/v)甲醇中悬浮溶解后,用等量的己烷进行3次分配后,取出90%(v/v)甲醇相进行减压浓缩。在该减压浓缩物中加入纯水至5L,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进行3次两相溶剂分配。接着将通过该操作得到的氯仿相合并在一起,得到干固物69.3g。
将其中69.0g供给将己烷/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溶剂的硅胶柱色谱法(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82
×150mm、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即:从用3BV的洗脱溶剂己烷/乙酸乙酯(9:1)洗脱出的组分中得到以下式(8)表示的白鹤灵芝素C(干固物5.66g)。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191
此外,对于通过上述方法区分·分离的白鹤灵芝素C,利用核磁共振光谱法得到1H NMR光谱数据(CDCl3),结果出现了以下谱峰,与文献(Biol.Pharm.Bull.Vol.27,1070-1074(2004))的数值一致。
1H NMR(CDCl3,500MHz):δ0.99(H-12and H-13,6H,s)、1.52(H-8’,2H,d)、1.55(H-10’,2H,s)、1.76(H-9’,2H,s)、1.98(H-5’,2H,t)、2.13(H-4’,2H,dd)、2.67(H-9,2H,s)、3.88(H-11,2H,s)、5.17(H-7’,1H,dd)、6.66(H-3’,1H,t)、7.64(H-7,1H,t)、7.71(H-6,1H,t)、8.04(H-8,1H,d)、8.07(H-5,1H,d).”
2.抗肿瘤作用的试验例
抗肿瘤作用试验通过测定对于来自人体的黑色素瘤细胞株HMV-Ⅱ的增殖抑制活性来进行。
使用含有10%(v/v)胎牛血清的Ham F12培养基,在96孔培养平板(NUNC)上以1×104cells/90μl的细胞浓度接种来自人体的黑色素瘤细胞株HMV-Ⅱ,在37℃、5%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下,进行24小时培养。培养24小时后,加入本发明的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溶解在DMSO中,培养基中的最终DMSO浓度=0.1%(v/v),此外,将在仅添加1/1000体积量的DMSO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细胞株作为对照组),进而在37℃、5%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下培养24小时。细胞增殖度的测定使用噻唑蓝(MTT)[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Nacalai Tesque][(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的方法进行[参照株式会社东京化学同人发行,新生物化学实验讲座12分子免疫学I免疫细胞·细胞因子358-359页]。
即:加入上述各新型化合物培养24小时后,在96孔培养平板(0.33cm2/well)的各孔的培养液90μl中加入10μl的MTT溶液{5mg/ml;在无钙·镁PBS[杜氏磷酸缓冲液(Dulbecco’s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溶液中溶解后,经膜过滤器(0.22μm)过滤后的溶液},进行振荡使其均匀,在37℃、5%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下培养4小时。培养4小时后在各孔中加入10%(w/v)SDS-50%(v/v)N,N-二甲基甲酰胺-0.005N盐酸溶液100μl,在37℃、5%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下静置18小时后,使用免疫检测仪(immuno reader)(大日本制药株式会社制),以750nm作为对照,测定590nm处的吸光度,作为细胞增殖度的指标。
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对于黑色素瘤细胞株HMV-Ⅱ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201
如表1所示,可以确认各新型化合物(新型化合物A、新型化合物B、新型化合物D、新型化合物F或新型化合物G)具有与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的白鹤灵芝素C同等的“对来自人体的黑色素瘤细胞株(HMV-Ⅱ)的优异增殖抑制活性”。
实施例
实施例1.片剂的制作
使用按照上述“1-1.新型化合物A(1)新型化合物A的区分·分离”中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区分·分离的新型化合物A,用以下处方制作片剂(每1片500mg)。
在乳糖(95.8g)中添加新型化合物A(0.2g)、干燥玉米淀粉(2g)、滑石(1.8g)、硬脂酸钙(0.2g)进行混合。接着,使用单冲压片机,根据常法制作片剂。
实施例2.硬胶囊剂的制作
使用按照上述“1-2.新型化合物B、C(1)新型化合物B、C的区分·分离”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区分·分离的新型化合物B,用下述处方制作硬胶囊剂(平均每1粒360mg)。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211
在新型化合物B(5g)中添加乳糖(220g)及玉米淀粉(110g)并进行混合,在其中添加羟丙基纤维素(25g)的水溶液后进行捏合。接着,使用挤压造粒机通过常法制作颗粒。通过将该颗粒填充到明胶硬胶囊中来制作硬胶囊剂。
实施例3.软胶囊剂的制作
使用按照上述“1-2.新型化合物B、C(1)新型化合物B、C的区分·分离”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区分·分离的新型化合物C,用以下处方制作软胶囊剂(平均每1粒170mg)。
新型化合物C    0.5mg
大豆油         169.5mg
(制备法)
在大豆油(169.5g)中添加新型化合物C(0.5g)进行混合。接着通过使用转模式自动成型机按照常法填充到软胶囊中来制作软胶囊剂。
实施例4.丸剂的制作
使用按照上述“1-3.新型化合物D、E(1)新型化合物D、E的区分·分离”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区分·分离的新型化合物D,用以下处方制作丸剂(平均每1粒100mg)。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212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221
以上述配比将原料混合,适量加水后,用捏合机制造均匀的捏合物,使用滚筒式制丸机将得到的捏合物制丸后进行干燥从而制作丸剂。
实施例5.丸剂的制作
使用按照上述“1-3.新型化合物D、E(1)新型化合物D、E的区分·分离”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区分·分离的新型化合物E,用以下处方制作丸剂(平均每1粒100mg)。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222
以上述配比将原料混合,适量加水后,用捏合机制造均匀的捏合物,使用滚筒式制丸机将得到的捏合物制丸后进行干燥从而制作丸剂。
实施例6.软膏的制作
使用按照上述“1-4.新型化合物F(1)新型化合物F的区分·分离”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区分·分离的新型化合物F,用以下处方制作软膏。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223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231
将油相成分及水相成分分别加热到在80℃均匀,在油相中边搅拌边加入水相,乳化后进行冷却,由此制作软膏。
实施例7.化妆水的制作
使用按照上述“1-5.新型化合物G(1)新型化合物G的区分·分离”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区分·分离的新型化合物G,用以下处方制作化妆水。
Figure GDA0000381208650000232
将油相成分及水相成分分别均匀溶解,通过在水相中边搅拌边加入油相,制备化妆水。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新型化合物、抗肿瘤剂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在各种方式中实施。

Claims (9)

1.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式(1)表示, 
Figure FDA0000381208640000011
2.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式(2)表示, 
Figure FDA0000381208640000012
3.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式(3)表示, 
Figure FDA0000381208640000013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是抗肿瘤剂。 
6.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是抗肿瘤剂。 
8.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是抗肿瘤剂。 
CN201110040985.7A 2010-02-19 2011-02-17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76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4621 2010-02-19
JP2010034621 2010-02-1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3558.2A Division CN103467293B (zh) 2010-02-19 2011-02-17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7687A CN102167687A (zh) 2011-08-31
CN102167687B true CN102167687B (zh) 2014-03-12

Family

ID=4448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355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7293B (zh) 2010-02-19 2011-02-17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CN20111004098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7687B (zh) 2010-02-19 2011-02-17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355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7293B (zh) 2010-02-19 2011-02-17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20847B2 (zh)
CN (2) CN103467293B (zh)
TW (1) TWI436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0620B (zh) * 2010-02-19 2014-10-22 株式会社安露莎 抗肥胖剂及有脂肪蓄积抑制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CN107708717B (zh) * 2015-07-04 2021-05-14 株式会社奥碧慧央集团 白鹤灵芝醌c作为神经细胞凋亡抑制剂的应用
CN115385795B (zh) * 2022-10-11 2023-11-17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白鹤灵芝萘醌类单体白鹤灵芝素-c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579A (zh) * 2004-12-22 2007-09-19 雅芳产品公司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01048134A (zh) * 2004-12-22 2007-10-03 雅芳产品公司 植物提取物用于预防和/或减轻局部施用化妆品期间的主观不适和/或刺激征兆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3481A (ja) * 2000-08-10 2002-02-19 Arsoa Honsya Corp 抗悪性腫瘍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579A (zh) * 2004-12-22 2007-09-19 雅芳产品公司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01048134A (zh) * 2004-12-22 2007-10-03 雅芳产品公司 植物提取物用于预防和/或减轻局部施用化妆品期间的主观不适和/或刺激征兆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53481A 2002.02.19
傣药芽鲁哈咪卖化学及药理学研究概况;叶婕颖 等;《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0831;第30卷(第4期);68-70 *
叶婕颖 等.傣药芽鲁哈咪卖化学及药理学研究概况.《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第30卷(第4期),68-70.
黄若琴.致富三宝:台湾番石榴、芒果、白鹤灵芝草.《福建农业》.1994,(第2期),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7687A (zh) 2011-08-31
CN103467293A (zh) 2013-12-25
TWI436764B (zh) 2014-05-11
JP5620847B2 (ja) 2014-11-05
JP2011190250A (ja) 2011-09-29
CN103467293B (zh) 2015-06-10
TW201129357A (en)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6279B1 (ko) 식물 복합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항산화, 항균, 및 항염증용 조성물
CN103030620B (zh) 抗肥胖剂及有脂肪蓄积抑制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
JP6389958B2 (ja) 瓦草5環性トリテルペンサポニン類化合物抗腫瘍の薬物用途
CN102167687B (zh) 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医药品、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JP2004091390A (ja) 育毛剤
WO2013015519A1 (ko) 비타민나무 잎으로부터 분리한 이소람네틴-3-글루코시드-7-람노시드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항산화용 조성물
TWI610676B (zh) 神經細胞死抑制劑、抗阿茲海默症劑、抗腦機能減退劑、具有抗阿茲海默症作用或抗腦機能減退作用的醫藥品及神經細胞死抑制劑的製造方法
CN102475698A (zh) 丹酚酸l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133220A (zh) 白头翁皂苷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其在制备治疗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2838464B (zh) 一种新的抗癌活性化合物selaginellin N及其用途
CN102838465B (zh) 一种抗癌活性化合物selaginellin M及其用途
CN105218495A (zh) 一种丹参水溶性成分新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2011126824A (ja) 脂肪蓄積抑制剤
CN101735189A (zh) 小麦黄素的制备方法、制剂与用途
CN104983725B (zh) 一种具有抗痛经功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7335A (zh) 一种可作抗肿瘤药物或食品的化合物
CN104447266A (zh) 一种抗肿瘤药物和食品的化合物
CN104447674A (zh) 一种用作抗肿瘤药物和食品的化合物
JP2014040487A (ja) 脂肪蓄積抑制剤
CN113214154B (zh) 三聚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CN114436887B (zh) 一种中药薏苡仁中的新生物碱及其提取纯化方法和应用
CN100509831C (zh) 小麦麸皮黄酮类化合物
KR102076808B1 (ko) 갈조류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항산화 또는 항염증 조성물
KR20230008956A (ko) 멸가치 추출물 또는 네오클로로겐산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미세먼지에 의한 피부 손상 예방 또는 개선용 조성물
WO2012131652A1 (en) Herbal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