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7241B - 纸张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7241B
CN102167241B CN201010567714.2A CN201010567714A CN102167241B CN 102167241 B CN102167241 B CN 102167241B CN 201010567714 A CN201010567714 A CN 201010567714A CN 102167241 B CN102167241 B CN 102167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ransport path
conveying
bank not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77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7241A (zh
Inventor
北川直史
柴田伸二
门肋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Financial System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Omron Financial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67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7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7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7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G07D11/16Handling of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8Diverting into different paths or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8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 B65H29/60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diverting the stream into alternative path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1/00Devices accepting coins; Devices accepting, dispensing, sorting or counting valuable papers
    • G07D11/10Mechanical details
    • G07D11/16Handling of valuable pape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2211/00Paper-money hand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分支部中确保切换门退让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稳定的纸张输送的纸张处理装置。该处理纸张的纸张处理装置(200),具备:输送纸张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发生分支的分支部(500);切换门(504),在分支部(500)中切换输送路径;以及可动输送导轨(509),与切换门(504)对置,形成输送路径的输送面(701),是可动的,切换门(504)为能压下可动输送导轨(509)的结构。

Description

纸张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纸张的纸张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纸张处理装置在各外国被利用,处理多样的纸张的机会增加。根据地域不同,存在状态不好的纸张较多的情况,追求在纸张的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减少输送堵塞而进行稳定的纸张的输送。
以往,在纸张处理装置中,作为输送纸张的输送路径的分支部的结构,提出了如下结构:利用切换门来切换输送目的地,该切换门用于将从上游的输送路径输送来的纸张的输送目的地切换为方向互不相同的2个方向的输送路径中的某一个(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017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纸张处理装置的分支部的结构中,在从上游输送来的纸张向直行方向输送的情况下,切换门需要进入比输送路径的输送面更靠下的部位。因此,在与切换门对置的输送面的下部,需要使切换门退让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向大致垂直方向输送纸张的情况下,当输送路径具有使切换门退让的空间时,无法充分地配置用于稳定地输送纸张的输送导轨(guide)。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确保切换门的退让空间的情况下也进行稳定的纸张输送的纸张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处理纸张的纸张处理装置具备:输送纸张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发生分支的分支部;在分支部中切换输送路径的切换门;以及与切换门对置并形成输送路径的输送面的可动的可动输送导轨,切换门能压下可动输送导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输送纸张的输送路径的分支部中,能进行稳定的纸张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与各单元之间的控制关系的控制框图。
图3是纸币处理装置200的透视侧视图。
图4是表示纸币处理装置200的控制关系的控制框图。
图5是表示分支部的切换门、可动输送导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分支部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输送导轨、切换门形成的输送面的图。
图8是表示纸张向箭头B方向输送时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支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纸张向箭头C方向输送时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支部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纸张从箭头E方向输送时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支部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纸张从箭头F方向输送时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支部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纸币向箭头C方向输送时的第2实施方式的分支部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纸张向箭头B方向输送时的第2实施方式的分支部的图。
图14是图5的Y-Y’的分支部的侧视图。
图15是图5的Z-Z’的分支部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0: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110:卡/明细单处理部
120:顾客操作部
130:主体控制部
140:外部接口部
150:工作人员操作部
160:外部储存装置
170:电源部
180:存折处理部
200:纸张处理装置
202:上部纸张机构
204:下部纸张机构
210:出入钞部
212:闸口
220:纸张辨别部
230:临时收纳库
240:装填回收库
251~257、260、270~275:输送路径
281~283、291~295:切换门
300:金库
302:开口部
304:连结部
310:拒收库
311~314:纸币收纳库
330:控制部
500:分支部
501、502:输送导轨
503:纸币
504:切换门
505~508:输送导轨
509:可动输送导轨
510:弹簧
511:上侧限位器
512:下侧限位器
513:输送辊
515:输送带
517:驱动源
530~532:输送路径
535:空间
701~704:输送路径的输送面
1002:可动输送导轨
1003:弹簧
1004:上侧限位器
1005:下侧限位器
5041~5042:切换门的引导面
5091:输送导轨的引导面
10021:输送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具备:输送纸张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发生分支的分支部;在分支部中切换输送路径的切换门;以及与切换门对置并形成输送路径的输送面的可动的可动输送导轨,切换门能压下可动输送导轨。
通过切换门能压下可动输送导轨的结构,能进行稳定的纸张的输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具备输送纸张的输送辊,将可动输送导轨配置于在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夹着输送辊的位置。
通过将可动输送导轨夹着具有输送力的输送辊来配置,能使输送辊夹持纸张的夹持面的位置与输送导轨所形成的输送面的位置接近,能抑制纸张卷入输送辊,得到适度的输送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在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多个切换门,可动输送导轨与多个切换门中的一部分对置,形成输送路径的输送面。
将可动输送导轨的配置位置限定为在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中效果明显的位置,由此,与在输送路径的整个宽度方向的面上配置可动输送导轨的情况相比,能减少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具备:分支部,使输送纸张的第1输送路径和第2输送路径分支;切换门,具有第1引导面和第2引导面,在分支部中进行如下切换:切换为第1引导面而形成第1输送路径,隔断第2输送路径;以及可动输送导轨,与切换门所具有的第1引导面对置,具有形成第1输送路径的输送面的第1状态和在上述第1输送路径中形成凹部的第2状态。
如上所述,可动输送导轨具有形成对输送的纸张进行引导的输送面的第1状态(可动输送导轨位于输送面位置的状态)和形成使上述切换部退让的退让空间的第2状态(可动输送导轨位于退让位置的状态)。由此,输送纸张时,通过使可动输送导轨为第1状态,从而在输送面上不存在使切换部进入的凹部,因此能进行稳定的纸张输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中具备驱动部,该驱动部使可动输送导轨在上述第1状态下的第1位置和上述第2状态下的第2位置移动,驱动部随着切换门切换输送路径的切换动作,使可动输送导轨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移动。
通过随着切换门的动作来切换可动输送导轨的第1位置和第2位置,能实现迅速的切换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装置中,驱动部具有将可动输送导轨保持在第1位置的保持构件和切换门,切换门通过克服保持构件将可动输送导轨保持在第1位置的力而推压可动输送导轨,从而可动输送导轨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切换门通过放开对可动输送导轨的推压,从而可动输送导轨利用保持构件的保持力从第2位置移动到第1位置。
使切换门的切换动作作为可动输送导轨的移动的驱动源,由此,不需要对可动输送导轨设置新的驱动源,即与切换门的驱动源不同的其它驱动源,因此能实现低成本、装置的小型化。
下面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安装有作为纸张处理装置的一种的纸币处理装置200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的外观的立体图。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以卡、纸币、存折等为介质,与利用者之间进行存款、取款、转账等处理。
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具备:卡/清单处理部110,具备受理卡并读取卡信息的卡处理部和发放清单的清单发放部;存折处理部180,受理存折并进行记账;顾客操作部120,具备对利用者显示交易内容的显示部和接受来自利用者的操作的输入部;以及纸币处理装置200,对纸币进行处理。
图2是表示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与各单元之间的控制关系的控制框图。
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的主体控制部130具有未图示的CPU和存储器,对卡/清单处理部110、存折处理部180、顾客操作部120、纸币处理装置200的各个控制部发送控制指令,并且从各单元的控制部收集各种信息,进行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整体的控制。
另外,图1虽未图示,但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具备:与外部的电子设备进行信息的收发的外部接口部140、维护时接受工作人员的操作的工作人员操作部150、保存由主体控制部130处理的数据的外部存储部160、对各装置提供电力的电源部170。此外,工作人员操作部150也可以与顾客操作部120兼用。
下面用图3来详细说明纸币处理装置200。
图3是纸币处理装置200的透视侧视图。在图3中,图的右侧相当于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的正面侧,图的左侧相当于后方侧。纸币处理装置200具备作为纸币处理装置200的上侧单元的上部纸币机构202和作为下侧单元的下部纸币机构204。
上部纸币机构202具备:纸张出入钞部210,使闭状态的闸口212成为开状态,由此,在入钞、转账时从利用者投入纸币,在出钞时由利用者取出纸币;纸币辨别部220,辨别纸币的真伪、面额;临时收纳库230,在直到交易成立的期间暂时收纳入钞的纸币;装填回收库240,将纸币装填到后述的下部纸币机构204的纸币收纳库311~314,从下部纸币机构204的纸币收纳库311~314回收纸币;以及输送路径251~257,输送纸币。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上部纸币机构202中,将出入钞部210配置于上部纸币机构202的正面前部,将临时收纳库230配置于出入钞部210的后方,将纸币辨别部220配置于临时收纳库230的后方,将装填回收库240配置于纸币辨别部220的后方。
下部纸币机构204具备:纸币收纳库311~314,按不同币种保管入钞的纸币、出钞的纸币;拒收库310,收纳入钞的不适于出钞的破损纸币、污秽纸币、不回流的五千日元券、二千日元券等;以及输送路径270~275,输送纸币。此外,纸币处理装置200根据利用纸币辨别部220辨别出的纸币的面额和纸币的破损程度,判断是将纸币收纳于拒收库310还是收纳于纸币收纳库311~314。
另外,下部纸币机构204配置在金库300内。在金库300的框体上表面具有开口部302,该开口部302配置有将上部纸币机构202和下部纸币机构204连接的连结部304。连结部304具备在下部纸币机构204和上部纸币机构202之间输送纸币的输送路径260。
下面说明配置于输送路径和输送路径的分支部的切换门。此外,分支部是指1个输送路径发生分支而形成不同的输送路径的部分,换言之,是指不同的输送路径合并而形成1个输送路径的部分。
上部纸币机构202的输送路径251和输送路径252连接出入钞部210和纸币辨别部220。上部纸币机构202在输送路径251和输送路径252之间配置切换门281,切换门281切换由输送路径252和输送路径260形成的输送路径以及由输送路径251和输送路径252形成的输送路径。上部纸币机构202的输送路径253、输送路径254、输送路径256连接纸币辨别部220和临时收纳库230。上部纸币机构202在输送路径253和输送路径254之间配置切换门282,切换门282切换由输送路径253和输送路径257形成的输送路径以及由输送路径253和输送路径254形成的输送路径。上部纸币机构202在输送路径254和输送路径255之间配置切换门283,切换门283切换由输送路径254和输送路径255形成的输送路径以及由输送路径254和输送路径256形成的输送路径。
下部纸币机构204在输送路径270的中途配置有切换门291~295,切换门291~295分别切换由输送路径270形成的输送路径以及将纸币输送到纸币收纳库311~314、拒收库310的输送路径271~275。
此外,至少输送路径252~257、260、270~275是能将纸币向双方向输送的双方向输送路径。
图4是表示纸币处理装置200的控制关系的控制框图。用图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纸币处理装置200的控制关系。
纸币处理装置200具备进行纸币处理装置200的整体控制的控制部330。具有未图示的CPU和存储器的控制部330与主体控制部130连接,接受来自主体控制部130的指示,控制上述出入钞部210、纸币辨别部220、临时收纳库230、各输送路径251~257、260、270~275、各切换门281~283、291~295、各纸币收纳库311~314、拒收库310的动作。
下面基于图3说明纸币处理装置200的主要处理。
首先说明接受来自利用者的纸币的入钞的入钞交易处理。当由利用者对出入钞部210投入纸币时,控制部330使出入钞部210一张张地分别送出纸币,经由输送路径251、252、纸币辨别部220、输送路径253、切换门282、输送路径254,将纸币输送到切换门283。此时,控制部330利用安装于纸币辨别部220的传感器等来辨别纸币的真伪、面额、受损状态,将辨别的结果送到主体控制部130。另外,控制部330根据纸币辨别部220的辨别结果来分配输送到切换门283的纸币,以便将其输送到输送路径256或者输送路径255。此外,控制部330切换切换门282,以便将纸币输送到输送路径254。
控制部330在判断为能接受纸币的情况下,切换切换门283以便将纸币输送到输送路径256,经由输送路径256将纸币输送到临时收纳库230。另一方面,控制部330在判断为无法辨别纸币的情况下,经由输送路径255将纸币输送到出入钞部210。
主体控制部130根据从控制部330送来的信息将入钞的纸币的总額显示到顾客操作部120。主体控制部130通过顾客操作部120而从利用者接受入钞交易的确定信息时,控制部330从主体控制部130接受指示,经由输送路径256、切换门283、输送路径254、切换门282、输送路径253、纸币辨别部220、输送路径252、切换门281、输送路径260,将暂时收纳在临时收纳库230的纸币输送到下部纸币机构204。此时,控制部330进行如下动作:切换切换门283以便将纸币从输送路径256输送到输送路径254,切换切换门282以便将纸币从输送路径254输送到输送路径253,切换切换门281以便将纸币从输送路径252输送到输送路径260。
控制部330经由输送路径270、切换门291~295、输送路径271~275,使输送到下部纸币机构204的纸币收纳到纸币收纳库311~314或者拒收库310。此时,控制部330根据辨别结果来切换切换门291~295以便将纸币从输送路径270输送到输送路径271~275,将输送到输送路径271~275中的某一个的纸币输送到对应的纸币收纳库311~314。
下面说明对利用者吐出纸币的出钞交易处理。当现金自动交易装置100从利用者接受规定金额的出钞指示时,主体控制部130对控制部330发出指示以便将纸币输送到出入钞部210。控制部330使纸币收纳库311~314一张张地送出规定张数的纸币,经由输送路径271~275、切换门291~295、输送路径270、输送路径260、切换门281、输送路径252、纸币辨别部220、输送路径253,将纸币输送到切换门282。此时,控制部330使纸币辨别部220辨别输送的纸币的真伪、面额、受损状态。控制部330根据纸币辨别部220的辨别结果来分配输送到切换门282的纸币,以将其输送到输送路径254或者输送路径257。此外,控制部330切换切换门281以便将纸币输送到输送路径252。
控制部330在辨别的结果是判断为能对纸币进行出钞的情况下,经由切换门282、输送路径254、切换门283、输送路径255,将纸币输送到出入钞部210。此时,控制部330进行如下动作:切换切换门282以便将纸币输送到输送路径254,切换切换门283以便将纸币输送到输送路径255。
另一方面,控制部330在判断为不能对纸币进行出钞的情况下,经由切换门282、输送路径257,将纸币输送到装填回收库240。此时,控制部330切换切换门282以便将纸币输送到输送路径257。
当将纸币输送到出入钞部210或者装填回收库240的动作结束时,主体控制部130使闸口212为开状态,以便使利用者能取出纸币。由此,出钞交易处理结束。
图5是表示输送路径发生分支的分支部的切换门、可动输送导轨的立体图,切换门504是将图3示出的切换门281~283,291~295放大的样子。
图6是图5的X-X’中的分支部500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输送导轨、切换门所形成的输送面的图。用图5、6、7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分支部。
分支部500具备:构成输送路径530的一对输送导轨501(图5中省略)、502;构成输送路径531的一对输送导轨505、506(图5中省略);构成输送路径532的一对输送导轨507、508;切换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1形成的输送路径(也称为第1输送路径)以及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2形成的输送路径(也称为第2输送路径)的切换门504;输送路径531的与切换门504对置并形成输送路径531的可动输送导轨509(也称为第1导轨);以及提供用于输送纸币的输送力的输送辊513、输送带515,输送导轨502和输送导轨505由相同构件形成。此外,也可以没有输送带515。
图5、图6是切换门504在由输送路径530、531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以及由输送路径530、532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中选择、切换由输送路径530、531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的情况的图。
切换门504将引导纸币的第1引导面5041和第2引导面5042配置在单一切换门504的不同面,分别形成引导面不同的输送路径。切换门504从图5示出的驱动源517获得动力来进行切换动作。
切换门504的第1引导面5041与输送导轨501、506一起形成输送面704(图7记载),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引导面5091与输送导轨502、505、518一起形成输送面701(图7记载),这些输送面形成第1输送路径530、531。此时,切换门504隔断由输送路径530、532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另外,切换门504、通过可动输送导轨509成为后述的图9状态,从而切换门504的第2引导面5042与输送导轨502、507一起形成输送面702(图7记载),与由输送导轨501、508形成的输送面703一起形成第2输送路径530、532(图7记载)。此时,切换门504隔断由输送路径530、531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在此,隔断不限于物理上完全封闭输送路径,而是意味着,即使留有间隙等,纸币也不将隔断的输送线路用作输送路径。
用图14、图15进一步详细说明图5示出的分支部。
图14表示图5的Y-Y’中的分支部的侧视图。在图5的Y-Y’的位置,分支部500具有切换门504,但是在与切换门504对置的部分,不具有输送导轨518或者可动输送导轨509,而是具有切换门504能退让的空间535。由于不具有输送导轨518,因此在切换门504选择由输送路径530、532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时,切换门504能进行退让。另外,在该空间535也可以与图6同样地设置可动输送导轨509,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设置可动输送导轨509的位置,能减少成本。
接着,图15示出图5的Z-Z’中的分支部的侧视图。在图5的Z-Z’的位置中,分支部500不具有切换门504,具有输送导轨518,与导轨面5091、输送导轨502、505一起形成输送面701。
如图5、6、14、15所示,在输送路径530~532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宽度上形成切换门504。在此,输送路径530~532的宽度方向是箭头W所示的方向,表示在与输送纸币503的输送面相同的面、且与纸币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
切换门504配置在遮挡纸币503的进路的位置,因此通过在输送路径530~532的宽度方向上较宽地配置,从而能使切换门504给纸币的负荷不集中于局部或者均匀,使分支部500中的纸币503的输送稳定。
另一方面,可动输送导轨509设置于输送路径530~532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以使得在输送路径530~532的宽度方向上夹着输送辊513或者输送带515。
输送辊513或者输送带515夹持纸币,因此在其周围设置可动输送导轨509从而提高输送性能的效果比设置在其它位置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门504推压可动输送导轨509使其移动。因此,通过将可动输送导轨509仅设置在输送路径530~532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即夹着输送辊513、输送带515的位置,由此能减少推压可动输送导轨509时对切换门504的负荷,抑制切换门504的切换速度下降。
如后述的图8、10那样,在输送路径530、531中输送纸币的情况下,可动输送导轨509的纸币的引导面5091与输送导轨502、505、518一起形成输送面701。此外,与不具备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切换门504对置的部分,如上所述地,相对于输送面701具有凹结构(空间535)。
如后述的图9、11那样,在输送路径530、532中输送纸币的情况下,切换门504向可动输送导轨509和前述凹结构退让并进入,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2与输送导轨502、507一起形成输送面702。
下面,用图6特别说明关于上述切换门504、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动作的部分。
可动输送导轨509被弹簧510在箭头P方向上施力,成为不会被由输送纸币而产生的负载推回的状态。即,弹簧510发挥将可动输送导轨509保持在形成输送面701的位置的保持部的功能。另外,可动输送导轨509利用决定在箭头P方向上的旋转极限的上侧限位器511,上侧限位器511与输送导轨502所形成的输送面的背面抵接,由此在箭头P方向上的旋转被限制。输送导轨505具备决定在Q方向上的旋转极限的下侧限位器512,下侧限位器512与可动输送导轨509的背侧抵接(图9),由此限制可动输送导轨509在箭头Q方向上的旋转。
被弹簧510在P方向上施力的可动输送导轨509通过切换门504的推压而向箭头Q方向旋转,向远离输送路径531的输送面701的方向退让。即,可动输送导轨509具有形成引导输送的纸币的输送面701的第1状态和形成用于使切换门504退让的退让空间(在第1输送路径中的凹部)的第2状态。
即,可动输送导轨509在第1状态下的第1位置和第2状态下的第2位置可动。并且,换言之,切换门504具有能按下可动输送导轨509的结构。
下面详细说明在分支部500中输送纸币的情况的动作。
图8表示如下状态:在图5的X-X’截面等的具有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分支部500中,切换门504选择、切换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1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将纸币从输送路径530输送到输送路径531。
切换门504将从上游侧的输送路径530输送的纸币503分配到下游侧的输送路径531。此时,切换门504向图8的箭头R方向旋转移动,由此成为避免与可动输送导轨509干扰或者抵接的状态。另一方面,可动输送导轨509被弹簧510向箭头P方向施力,上侧限位器511成为与输送导轨502的背面抵接的状态。避免了与可动输送导轨509干扰或者抵接的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1和成为与输送导轨502的背面抵接的状态的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引导面5091形成第1输送路径。
纸币503与由包括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引导面5091的输送面701和包括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1的输送面704而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的输送面发生摩擦,并且输送方向从箭头A变为箭头B的方向。此外,弹簧510以在输送纸币的负载下不会被推回的程度的负载进行施力,由此可动输送导轨509发挥输送导轨的作用。
这样,通过具有可动输送导轨509,在隔着第1输送路径而与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1对置的面上,也能由引导纸币输送的引导面5091形成输送面701。由此,不留下纸币的脱离余地而强制纸币的进路,防止纸币在形成下游侧的输送路径531的输送导轨505中碰撞、卡住,能抑制分支部500中的纸币的输送堵塞。
特别是通过将可动输送导轨509设置在对纸币503提供输送力的输送辊513或者输送带515的周围,从而防止纸币夹入输送辊513或者输送带515,能更有效地抑制分支部500中的输送堵塞。
此外,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不具有可动输送导轨509而仅具有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情况下,对纸币等提供输送力的输送辊或输送带所形成的面,以及位于不与切换门504对置的位置的输送导轨502、505所形成的输送面701与切换门504退让的退让空间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较宽,弯折的纸币等容易与输送导轨505发生碰撞,另外,碰撞时的碰撞角成为比具有可动输送导轨时更急的角度,妨碍稳定的纸币输送。
图9表示在图5的X-X’截面等的具有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分支部500中,切换门504选择、切换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2形成的输送路径,将纸币从输送路径530输送到输送路径532的状态。
切换门504将从上游侧的输送路径530输送的纸币503分配到下游侧的输送路径532。此时,驱动源517使切换门504向图9的箭头S方向旋转、移动,被旋转、移动的切换门504与可动输送导轨509发生干扰、抵接,推压可动输送导轨509。被弹簧510向P方向施力而保持着图6的状态的可动输送导轨509,由于切换门504的推压,向箭头Q方向旋转,向远离图7的输送面701的方向退让。通过可动输送导轨509的退让而形成作为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退让空间。通过使切换门504退让到所形成的退让空间中,由此,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2与输送导轨501、508形成第2输送路径。
纸币503与由包括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2的输送面702和包括输送导轨508的输送面703而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的输送面发生摩擦,并且输送方向从箭头A变为箭头C的方向。
这样,通过可动输送导轨509的退让,使得切换门504不突出地形成第2输送路径的输送面702,强制纸币的进路,从而能防止分支部500中的纸币的输送堵塞。
此外,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不具有可动输送导轨509且不具有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情况下,切换门504会从输送面702突出而成为纸币输送的障碍,妨碍稳定的纸币输送。
另外,如在图8、图9中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门504将纸币分配到不同的输送路径,可动输送导轨509不用于分配输送目的地。
接着,说明图8、图9的分支部是能向双方向输送的双方向输送路径的情况。
图10表示向与图8相反的方向输送纸币的情况的图,图11是表示向与图9相反的方向输送纸币的情况的图。
图10表示在分支部500中,切换门504选择、切换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1形成的输送路径,将纸币从输送路径531输送到输送路径530的状态。
切换门504将从上游侧的输送路径531输送的纸币503引导到下游侧的输送路径530。此时,驱动源517使切换门504向图8的箭头R方向旋转移动,被旋转移动的切换门504成为避免与可动输送导轨509干扰、抵接的状态。另一方面,可动输送导轨509被弹簧510向箭头P方向施力,保持为上侧限位器511抵接于输送导轨502的背面的状态。避免与可动输送导轨509干涉、抵接的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1、与成为与输送导轨502的背面抵接的状态的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引导面5091,形成第1输送路径。
纸币503与由包括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1的输送面704和包括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引导面5091的输送面701而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的输送面发生摩擦,并且输送方向从箭头E变为箭头D的方向。此外,弹簧510以在输送纸张的负载下不会被推回的程度的负载进行施力,由此可动输送导轨509发挥输送导轨的作用。
这样,通过具有可动输送导轨509,在隔着第1输送路径而与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1对置的面上,也能由引导纸币输送的引导面5091形成输送面701。由此,不留下纸币的脱离余地而强制纸币的进路,防止纸币在形成下游侧的输送路径531的导轨505中碰撞、卡住,能抑制分支部500中的纸币的输送堵塞。
特别是通过将可动输送导轨509设置在对纸币503提供输送力的输送辊513或者输送带515的周围,从而防止纸币夹入输送辊513或者输送带515,能更有效地抑制分支部500中的输送堵塞。
此外,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不具有可动输送导轨509而仅具有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情况下,对纸币等提供输送力的输送辊或者输送带所形成的面和形成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面之间较宽,弯折的纸币等容易与输送导轨502碰撞,妨碍稳定的纸币输送。
图11表示在分支部500中,切换门504选择、切换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2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将纸币从输送路径532输送到输送路径530的状态。
切换门504将从上游侧的输送路径532输送的纸币503引导到下游侧的输送路径530。此时,驱动源517使切换门504向图8的箭头S方向旋转、移动,被旋转、移动的切换门504与可动输送导轨509发生干扰、抵接,推压可动输送导轨509。被弹簧510在P方向上施力并保持状态的可动输送导轨509由于切换门504的推压而向箭头Q方向旋转,并向远离图7的输送面701的方向退让。通过可动输送导轨509的退让,使得形成作为使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退让空间。通过使切换门504退让到所形成的退让空间,使得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2和输送导轨501、508形成第2输送路径。
纸币503与由包括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2的输送面702和包括输送导轨501、508的输送面703而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的输送面发生摩擦,并且输送方向从箭头F变为箭头D的方向。
这样,通过可动输送导轨509的退让,使得切换门504不突出而形成第2输送路径的输送面,强制纸币的进路,从而能防止分支部500中的纸币的输送堵塞。
此外,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不具有可动输送导轨509且不具有使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情况下,切换门504成为纸币输送的障碍,妨碍稳定的纸币输送。
用图12、13说明第2实施方式,即,在切换门504进行切换的、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1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以及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2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中都设有可动输送导轨509、1002。
分支部500具备:构成输送路径530的一对输送导轨501、502;构成输送路径531的一对输送导轨505、506;构成输送路径532的一对输送导轨507、508;对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1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以及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2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进行切换的切换门504;与切换门504的一个面5041对置、形成输送路径531的可动输送导轨509;与切换门504的另一个面5042对置、形成第2输送路径的可动输送导轨1002;以及用于输送纸币的输送辊513、输送带515。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输送导轨502和输送导轨505由一个部件构成。
如图12所示,可动输送导轨1002通过弹簧1003而被向箭头U方向施力,成为不会被由输送纸币而产生的负载推回的状态。即,弹簧1003发挥将可动输送导轨1002保持在形成输送面703的位置的保持部的作用。另外,可动输送导轨1002具备决定在箭头U方向上的旋转极限的上侧限位器1004,上侧限位器1004与输送导轨501所形成的输送路径530的背面抵接,由此限制在箭头U方向上的旋转。
在纸币在第2输送路径中输送的情况下,可动输送导轨1002的纸币引导面10021与输送导轨501、508一起形成输送面703。此外,与切换门504对置且不具备可动输送导轨1002的输送导轨501、508部分,与空间535同样,相对于输送面704具有凹结构,能让切换门退让。
如图13所示,输送导轨501具备决定T方向上的旋转极限的下侧限位器1005,通过可动输送导轨1002的上侧限位器1004与下侧限位器1005抵接,从而限制可动输送导轨1002向箭头T方向旋转。被弹簧1003向U方向施力的可动输送导轨1002由于切换门504的推压而向箭头T方向旋转,并向远离输送面703的方向退让。
在纸币在第1输送路径中输送的情况下,通过可动输送导轨1002退让,从而形成作为使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退让空间。切换门504退让到所形成的退让空间,由此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1和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引导面5091形成第1输送路径。
如上所述,可动输送导轨1002在形成对被输送的纸币进行引导的输送面的第1状态和使切换门504退让(第2输送路径的凹部)的第2状态下可动。
此外,基于可动输送导轨509和切换门504的、输送路径的切换,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这些说明。
下面详细说明在分支部中输送纸币的情况的动作。
图12表示在分支部500中,切换门504选择、切换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2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将纸币从输送路径530输送到输送路径532的状态。
切换门504将从上游侧的输送路径530输送的纸币503分配到下游侧的输送路径532。此时,切换门504向图8的箭头S方向旋转、移动,旋转、移动后的切换门504成为避免与可动输送导轨1002干扰或者抵接的状态。另一方面,可动输送导轨1002通过弹簧1003而在箭头U方向上被施力,成为上侧限位器1004与输送导轨501的背面抵接的状态。包括避免与可动输送导轨1002干扰、抵接的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2的输送面702、和包括成为与输送导轨501的背面抵接的状态的可动输送导轨1002的引导面10021的输送面702,形成第2输送路径。
纸币503与由包括可动输送导轨1002的引导面10021的输送面703和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2形成的第2输送路径的输送面发生摩擦,并且输送方向从箭头A变为箭头C的方向。此外,弹簧510以在输送纸币的负载下不会被推回的程度的负载进行施力,由此发挥可动输送导轨1002的作用。
这样,通过具有可动输送导轨1002,从而在隔着第2输送路径而与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2对置的面上,也能利用引导纸币的输送的引导面10021来形成输送面703。由此,不留下纸币脱离的余地而强制纸币的进路,防止纸币在形成下游侧的第2输送路径的导轨508中发生碰撞、卡住,能抑制分支部500中的纸币的输送堵塞。
此外,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不具有可动输送导轨1002而仅具有切换门504的退让空间的情况下,位于不与切换门504对置的位置的输送导轨501、508所形成的输送面703,与切换门504退让的退让空间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较大,弯折的纸币等容易与输送导轨508碰撞,另外,碰撞时的碰撞角是比具有可动输送导轨时更急的角度,妨碍稳定的纸币输送。
此外,在将纸币从输送路径532输送到输送路径530的情况下,切换门504、可动输送导轨509、1002的动作也同样。
图13表示在分支部500中,切换门504选择、切换由输送路径530和输送路径531形成的第1输送路径,将纸币从输送路径530输送到输送路径531的状态。
切换门504将从上游侧的输送路径530输送的纸币503分配到下游侧的输送路径531。此时,驱动源517使切换门504向图13的箭头R方向旋转、移动,被旋转、移动的切换门504与可动输送导轨1002干扰、抵接,并推压可动输送导轨1002。被弹簧1003向U方向施力并保持图12的状态的可动输送导轨1002,由于切换门504的推压而向箭头T方向旋转,向远离图7的输送面703的方向退让。通过可动输送导轨1002的退让,从而形成作为切换门504退让的空间的退让空间。通过切换门504退让到形成的退让空间,从而切换门504、输送导轨501、506和可动输送导轨509、输送导轨502、505形成第1输送路径。
纸币503与由包括切换门504的引导面5041的输送面704和包括可动输送导轨509的引导面5091的输送面701形成的输送路径531的输送面发生摩擦,并且输送方向从箭头A变为箭头B的方向。
这样,通过可动输送导轨1002的退让,使得切换门504不突出而形成第1输送路径的输送面704,强制纸币的进路,能防止分支部500中的纸币的输送堵塞。
此外,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不具有可动输送导轨1002且不具有切换门504的退让空间的情况下,切换门504从输送面704突出,成为纸币输送的障碍,妨碍稳定的纸币输送。
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可动输送导轨,能配置在与图3示出的切换门281~283、291~295对置的位置。
例如,也可以将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分支部500设置在使输送路径270和输送路径271~274分支的部分,该输送路径270为多个纸张收纳库311~314共用的输送纸币的输送路径,该输送路径271~274连接共用地输送纸张的输送路径270与各个纸币收纳库311~314。
通过具有这种结构,能使将纸币输送到纸币收纳库的第1输送路径的纸币输送稳定,能抑制纸币收纳库附近的堵塞,确保安全。
另外,例如将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示出的输送导轨配置在分支部即可,该分支部位于输送路径弯曲的弯曲部连续的部位。
为了使纸币处理装置小型化,当要将输送路径配置在纸币处理装置的空的空隙中时,存在输送路径具有弯曲部的情况。在纸币到达这种弯曲部时,纸币沿着弯曲的输送路径面从而纸币的输送方向弯曲,相对于此前纸币行进的方向而发生弯曲,因此纸币的前端方向不稳定,前端在输送导轨内上下振动,容易在具有切换门的分支部中发生堵塞。
特别是在弯曲部连续的位置、图3的V等处,纸币的前端不稳定,因此容易发生堵塞,通过具有切换门504和可动输送导轨509,能在纸币的凌乱较小时进行矫正,能进行凌乱较少的输送、即稳定的纸币输送。
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可动输送导轨为如下结构:从切换门的推压而放开时形成输送路径的输送面,被切换门推压时形成切换门的退让位置的退让空间,但是,可动输送导轨只要是具有对输送的纸币进行引导的输送面位置(也称为第1状态)和切换门退让的退让位置(也称为第2状态)的结构、或者是形成有凹部的结构即可,该结构没有限制。另外,示出了切换门、可动输送导轨具有轴且旋转移动的形态,但即使是平行移动的结构,只要能进行退让即可。
例如,也可以直接将驱动源设于可动输送导轨,使其与切换门的动作连动,使可动输送导轨的输送面位置和退让位置移动。另外,也可以是可动输送导轨在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滑动的结构。此外,如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设置为采用弹簧等弹性体而使可动输送导轨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结构,能以低成本进行高速切换动作。
另外,如第1实施方式所示,可动输送导轨仅与切换门对置设于输送辊的两侧,但也可以设于输送路径的整个面,也可以隔着输送路径而设于与切换门对置的全部位置或者一部分。此外,如第1实施方式所示,将可动输送导轨仅与切换门对置配置在输送辊的两侧,由此在特别容易发生纸币输送堵塞的部分形成输送面,能以低成本进行稳定的纸币输送。
说明了对纸币进行处理的纸币处理装置,但也可以是关于对包括纸币的纸张进行处理的纸张处理装置。

Claims (6)

1.一种纸张处理装置,处理纸张,其特征在于:
具备:
沿双方向输送纸张的输送路径;
输送纸张的输送辊;
上述输送路径发生分支的分支部;
切换门,在上述分支部中切换上述输送路径;
输送导轨,形成上述输送路径的输送面;以及
可动输送导轨,与上述切换门对置,形成上述输送路径的输送面,
上述可动输送导轨配置于在上述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夹着上述输送辊的位置,
上述切换门能压下上述可动输送导轨,
上述输送路径包括第1输送路径和第2输送路径,
上述分支部在上述第1输送路径和上述第2输送路径分支,
上述切换门,具有第1引导面和第2引导面,在上述分支部处进行切换,切换到上述第1引导面而形成上述第1输送路径,隔断上述第2输送路径,
上述可动输送导轨具有限位器,通过上述限位器与上述输送导轨的引导面的背侧抵接来形成上述第1输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配置有多个上述切换门,
上述可动输送导轨与上述多个切换门中的一部分对置,形成上述输送路径的输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输送导轨,具有与上述第1引导面对置并形成上述第1输送路径的输送面的第1状态和在上述第1输送路径中形成凹部的第2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输送路径或上述第2输送路径的宽度方向上配置有多个上述切换门,
上述可动输送导轨与上述多个切换门中的一部分对置,形成上述第1输送路径或上述第2输送路径的输送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驱动部,该驱动部使上述可动输送导轨在上述第1状态下的第1位置和上述第2状态下的第2位置移动,
上述驱动部随着上述切换门切换上述输送路径的切换动作而使上述可动输送导轨在上述第1位置和第2位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部具有:
保持部,将上述可动输送导轨保持在上述第1位置;以及
上述切换门,
上述可动输送导轨按如下方式移动:
上述切换门克服上述保持部将上述可动输送导轨保持在上述第1位置的力来推压上述可动输送导轨,从而上述可动输送导轨从上述第1位置移动到上述第2位置,
上述切换门放开对上述可动输送导轨的推压,从而上述可动输送导轨利用上述保持部的保持力从上述第2位置移动以形成上述第1位置。
CN201010567714.2A 2010-02-26 2010-11-29 纸张处理装置 Active CN1021672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1270/2010 2010-02-26
JP2010041270A JP5647798B2 (ja) 2010-02-26 2010-02-26 紙葉取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7241A CN102167241A (zh) 2011-08-31
CN102167241B true CN102167241B (zh) 2014-10-08

Family

ID=44488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7714.2A Active CN102167241B (zh) 2010-02-26 2010-11-29 纸张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47798B2 (zh)
KR (1) KR101077195B1 (zh)
CN (1) CN102167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9107B2 (ja) * 2012-12-17 2016-04-06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金自動預け払い機
JP6413688B2 (ja) * 2014-11-18 2018-10-3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取引装置
CN107499977A (zh) * 2017-08-14 2017-12-22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处理装置
KR102002950B1 (ko) * 2017-09-15 2019-10-01 주식회사 에이텍에이피 매체의 경로 전환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금융기기
BR112020013400A2 (pt) * 2018-01-30 2020-12-01 Fujitsu Frontech Limited dispositivo de armazenamento de folhas de papel 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dispositivo de armazenamento de folhas de pape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4052A (zh) * 1998-10-06 2005-03-16 日本功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处理装置
EP1873726A1 (en) * 2005-03-29 2008-01-02 Glory Ltd. Banknote handling device
CN10120677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纸页类输送路径的切换门和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2058A (ja) * 1991-02-25 1992-09-28 Hitachi Ltd 用紙排出装置
JP3342532B2 (ja) * 1992-03-25 2002-11-11 株式会社東芝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43620A (ja) * 2004-06-02 2005-12-15 Ricoh Co Ltd シート分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10430B2 (ja) * 2005-06-21 2011-06-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4036A (ja) * 2007-10-03 2009-04-23 Sharp Corp 搬送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49174A (ja) * 2008-04-10 2009-10-2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紙葉類搬送切替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4052A (zh) * 1998-10-06 2005-03-16 日本功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处理装置
EP1873726A1 (en) * 2005-03-29 2008-01-02 Glory Ltd. Banknote handling device
CN10120677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纸页类输送路径的切换门和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4-272058A 1992.09.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7241A (zh) 2011-08-31
KR101077195B1 (ko) 2011-10-27
KR20110098602A (ko) 2011-09-01
JP5647798B2 (ja) 2015-01-07
JP2011178474A (ja)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78146B2 (ja) 紙幣取扱装置
CN102167241B (zh) 纸张处理装置
JP5089138B2 (ja) 紙幣取扱装置
KR101399196B1 (ko) 은행권의 처리를 위한 용기 및 시스템
CN102654926B (zh) 纸币出入款装置
CN105378806A (zh) 纸币出入款装置和纸币交易装置
CN106537468A (zh) 纸页类输送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
JP6930820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CN203966232U (zh) 纸币出入款装置及其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JP2019128908A (ja)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JP6740776B2 (ja) 媒体処理装置
US10093510B2 (en) Paper sheet storage box and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CN102050346A (zh) 运送方向切换装置以及纸片类运送装置
JP2016222409A (ja) 搬送ガイド、媒体収納庫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JP3418896B2 (ja) 紙葉類収納繰出し装置およ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WO2014061594A1 (ja) 搬送ユニット付き紙葉類取扱装置
CN104036588A (zh) 一种识别纸币币种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RU252973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ачи одного или нескольких цен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JP2007156962A (ja) 紙幣入出金機
KR101781686B1 (ko) 경로전환장치, 매체처리장치 및 금융기기
JPS6278694A (ja) 現金通帳類搬送システム
JP5501485B2 (ja) 紙幣取扱装置
CN105139514A (zh) 一种纸张类处理装置
JP2531545B2 (ja) 乗越精算機
KR102312912B1 (ko) 금융자동화기기용 지폐 반송방향 전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Financial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