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5754A - 钟表 - Google Patents

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5754A
CN102135754A CN 201110024416 CN201110024416A CN102135754A CN 102135754 A CN102135754 A CN 102135754A CN 201110024416 CN201110024416 CN 201110024416 CN 201110024416 A CN201110024416 A CN 201110024416A CN 102135754 A CN102135754 A CN 102135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dial plate
watch
clock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244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5754B (zh
Inventor
松本贤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35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5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5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5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的时钟。钟表(1)具备:机芯(3);太阳电池(5),其重叠设置于机芯上,通过接收光而产生电力,并将电力供给到机芯;表盘(6),其重叠设置于太阳电池的表面侧,且具有透光性;和环状的框体(7),其相对于机芯固被定,且一并支撑太阳电池和表盘。太阳电池具有突出形成于其外周部的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f)。表盘具有突出形成于其外周部的表盘侧突部(61a~61d)。框体具有:夹持部(72a~72d),其突出形成于框体的内周部,并且在该夹持部与机芯之间夹持各太阳电池侧突部;以及凹部(73a~73d),其凹陷设置于框体的表面侧的面,并且表盘侧突部进入所述凹部。

Description

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机芯、太阳电池以及表盘,且这些部件依照上述的顺序重叠配置的钟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钟表构成为,利用太阳电池接收光从而通过太阳电池产生电力,将该电力供给到机芯,驱动指针在表盘上旋转。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钟表中,配置有将太阳电池相对于机芯固定的环状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突出形成于该固定部件的内周部,用于将太阳电池的缘部按压于机芯。并且,在该按压部上载置表盘。在这样的结构中,形成为在太阳电池和表盘之间夹设按压部,其结果是,在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与表盘的背面之间产生间隙。如果产生了间隙,则存在钟表整体的厚度相应地变厚的问题。而且,在钟表整体的厚度变厚的情况下,若为了使钟表厚度看起来薄而使表镜玻璃与表盘的上表面的距离靠近的话,则会限制附加在表盘的上表面的装饰要素(时刻刻度、标记等),会产生对设计的制约。此外,为了使钟表厚度看起来薄,采用以时针和分针显示时刻的两针式的结构,这样会产生对设计的制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2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的钟表。
所述目的通过下述的本发明达成。
本发明的钟表的特征在于,该钟表具备:
机芯,该机芯具有至少一根指针,并驱动该指针旋转;
太阳电池,该太阳电池重叠设置于所述机芯上,该太阳电池通过接收光而产生电力,并将该电力提供给所述机芯;
表盘,该表盘重叠设置于所述太阳电池的表面侧,且该表盘具有透光性;以及
环状的框体,该环状的框体相对于所述机芯被固定,并且一并支撑所述太阳电池和所述表盘,
所述太阳电池具有突出形成于其外周部的多个太阳电池侧突部,
所述表盘具有突出形成于其外周部的多个表盘侧突部,
所述框体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突出形成于该框体的内周部,并且在该夹持部与所述机芯之间夹持所述各太阳电池侧突部;以及凹部,所述凹部凹陷设置于该框体的表面侧的面,并且所述各表盘侧突部进入到所述凹部中。
由此,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钟表中,所述夹持部的背面侧的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由此,可靠地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钟表中,所述各太阳电池侧突部沿所述太阳电池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沿所述框体的周向配置有多个所述夹持部,所述多个夹持部中,包括夹持1个所述太阳电池侧突部的夹持部和夹持2个以上的所述太阳电池侧突部的夹持部。
由此,能够相对于机芯沿太阳电池的周向均一、可靠地按压太阳电池,由此,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太阳电池因例如振动等而意外地从机芯浮起。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钟表中,所述各表盘侧突部沿所述表盘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沿所述框体的周向配置有多个所述凹部,并且各有一个所述表盘侧突部进入到所述各凹部中。
由此,能够通过各凹部抵消表盘的厚度,从而实现了钟表的小型化、薄型化。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钟表中,所述各凹部各自在所述框体的周向上的长度与进入该凹部的表盘侧突部在所述表盘的周向上的长度相比足够长。
由此,在将表盘重叠于框体以进行组装时,表盘侧突部容易分别进入到各凹部中,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该组装作业。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钟表中,所述各凹部各自的深度与进入该凹部的表盘侧突部的厚度相同,或者比进入该凹部的表盘侧突部的厚度要大。
由此,防止了表盘的表面侧的面比框体的表面侧的面突出,从而实现了钟表的小型化,薄型化。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钟表中,在所述各表盘侧突部分别形成有通过使该表盘侧突部的一部分被去掉而构成的缺口部,
在所述各凹部分别形成有从所述凹部的底部突出并插入到所述缺口部中的销,
所述销包括相对于所述框体进行所述表盘在面方向的定位的定位用销,以及维持着该定位状态地进行固定的固定用销。
由此,能够大致同时地进行表盘相对于框体的定位和固定。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钟表中,还具备太阳电池用定位构件,该太阳电池用定位构件用于相对于所述机芯进行所述太阳电池在面方向上的定位。
由此,在使用钟表的过程中,能够可靠地防止太阳电池因例如振动等而在其面方向发生位置偏移。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的钟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钟表应用于手表的情况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内置于图1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图2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图(俯视图)。
图4是从图2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到的图(俯视图)。
图5是从图2中的箭头C方向观察到的图(俯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钟表应用于手表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下内置于该手表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图8中的箭头D方向观察到的图(俯视图)。
标号说明
1:手表(钟表);2:外装部(壳体);21:表镜玻璃;22:表圈(bezel);23:主体部;24:表冠;25:背盖;3:机芯;31:钟表用针(指针);32:上表面;33:轴部;34a、34b:销;341:根部;35:卡合部;4:表带;5:太阳电池;51a、51b、51c、51d、51e、51f:太阳电池侧突部;511:缺口部;52:贯穿孔;53:表面侧的面;6、6A:表盘;61a、61b、61c、61d:表盘侧突部;611、612:缺口部;62:贯穿孔;63:表面侧的面;64:背面侧的面;7、7A:框体;71a、71b:固定部;711:爪;72a、72b、72c、72d:夹持部;721:背侧的面;73a、73b、73c、73d:凹部;731:底面;732、733:销;74:表面侧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钟表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钟表应用于手表的情况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内置于图1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图2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图(俯视图),图4是从图2中的箭头B方向观察到的图(俯视图),图5是从图2中的箭头C方向观察到的图(俯视图),图6和图7分别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局部剖视图(图6和图7的剖面位置彼此不同)。另外为了说明方便,在下文中,将图1、图2、图6和图7中(在图8中也是同样的)的上侧称作“上”、“上方”或者“表面侧”,将下侧称作“下”、“下方”、“背面侧”。
图1所示的手表(以下简称做“钟表”)1具备:外装部(壳体)2;机芯3,该机芯3被收纳于外装部2的内部,并且具有分别构成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三根钟表用针(指针)31;以及表带4,该表带4在将钟表1戴于腕部时使用。
如图6、图7所示,外装部2具有主体部23、玻璃板(表镜玻璃)21、保持玻璃板21的表圈22以及设置于主体部23的背面侧的背盖25。另外,在图6、图7中分别省略了钟表用针31。
在主体部23嵌入有柄轴管(未图示),并且表冠2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柄轴管。通过使表冠24旋转,其转矩传递到机芯3。由此,各钟表用针31被驱动旋转,从而能够调整所显示的时刻。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机芯3形成为扁平的形状,俯视时整体呈带有圆角的(圆形)形状。机芯3相对于外装部2被固定。其固定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卡合、嵌合、粘接等方法。
该机芯3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轴部33。该轴部33将各钟表用针31支撑成能够旋转。此外,在机芯3内置有由齿轮等构成的驱动机构(未图示),该驱动机构用于经由轴部33驱动各钟表用针31旋转。并且,该驱动机构能够借助通过后述的太阳电池5获得的电力工作。由此,各钟表用针31分别旋转,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钟表用针31确认当前的时刻。
此外,如图6、图7所示,在外装部2,除了机芯3以外,还收纳有太阳电池5、表盘6和框体7。在组装机芯3、太阳电池5、表盘6和框体7时,将它们按照机芯3、太阳电池5、框体7、表盘6的顺序进行重叠即可(参照图2)。接着,将该组装状态的结构收纳至外装部2。
如图2所示,在机芯3的上表面32设置有作为太阳电池用定位构件的一对销34a、34b,该一对销34a、34b用于相对于该机芯3进行太阳电池5的定位。销34a、34b隔着轴部33对置配置。此外,销34a、34b分别由向上方突出的形成为圆柱状的部件构成,它们的根部341较粗,即,根部341的外径扩大。
在机芯3上重叠设置有圆盘状(板状)的太阳电池5。太阳电池5与机芯3电连接,该太阳电池5能够通过接收光而生成电力,并将电力供给到机芯3。太阳电池5可以采用例如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重合并接合而成的结构。所谓p型半导体是在高纯度的硅半导体混入极微量的硼等那样的三价元素而成,所谓n型半导体是在高纯度的硅半导体混入极微量的砷等那样的五价元素而成。当光照射到如此构成的太阳电池5时,借助于光电效应,在硅内部产生电子和空穴。此外,在相当于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部的pn接合部处,所产生的电子和空穴中带有正电荷的空穴向p型半导体侧分离并被引导向p型半导体侧,带有负电荷的电子向n型半导体侧分离并被引导向n型半导体侧。由此,各半导体分别带上正电和负电,从而产生电位差,由此能够向机芯3供给电力。另外,pn接合部附近成为耗尽层。
另外,优选的是,太阳电池5形成为具有挠性的薄膜状。由此,即使是在太阳电池5与表盘6抵接的状态(参照图6、图7)下,也能够防止它们产生干涉条纹。
如图2、图3所示,在太阳电池5的中心部形成有贯穿孔52,机芯3的轴部33贯穿该贯穿孔52。
此外,在太阳电池5的外周部突出形成有多个(在图示的结构中为6个)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b、51c、51d、51e、51f,所述多个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b、51c、51d、51e、51f形成为沿着太阳电池5的周向的长条状。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f沿着太阳电池5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太阳电池侧突部51a与太阳电池侧突部51d隔着贯穿孔52对置,太阳电池侧突部51b与太阳电池侧突部51e隔着贯穿孔52对置,太阳电池侧突部51c与太阳电池侧突部51f隔着贯穿孔52对置。借助于如此配置的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f,在用框体7按压太阳电池5时,能够沿该太阳电池5的周向均一地按压太阳电池5。由此,在使用钟表1的过程中,能够可靠地防止太阳电池5因例如振动等而意外地从机芯3浮起。
在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d,形成有通过使各自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被去掉而构成的缺口部511。各缺口部511分别以朝向太阳电池5的贯穿孔52侧凹陷的方式、即形成为俯视呈“U”字状的方式形成。并且,各缺口部511的沿太阳电池5的周向的长度与销34a(34b)的根部341的外径大致相同或者比其稍大。并且,在将太阳电池5载置于机芯3时,将机芯3的销34a插入到太阳电池侧突部51a的缺口部511中,将机芯3的销34b插入到太阳电池侧突部51d的缺口部511中。由此,在使用钟表1的过程中,能够可靠地防止太阳电池5因例如振动等而在其面方向发生位置偏移。这样,太阳电池5的各缺口部511和机芯3的销34a、34b作为相对于机芯3进行太阳电池5在面方向上的定位的太阳电池用定位构件发挥作用。
另外,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f的长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此外,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f可以绕太阳电池5的中心轴以相等角度间隔配置,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上述配置发生了偏移的如图2、图3所示那样的配置。
在太阳电池5的上侧(表面侧),重叠设置有形成为圆盘状的表盘6。在表盘6标有例如1至12的数字,用钟表用针31指向各个数字。由此,能够可靠地确认时刻。
此外,表盘6的大部分具有透光性,即透明,其构成材料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各种玻璃材料、各种塑料材料。从轻量、加工的容易性等观点出发,塑料材料是优选的,其中聚碳酸酯是优选的。在钟表1中,透过了表盘6的光到达太阳电池5,由此,如上所述地产生电力。
优选表盘6具有使光漫射的功能。由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隔着表盘6看到表盘6的背面侧的太阳电池5的情况。一般在手表中,优选尽量使太阳电池无法从外部看到,因此在像钟表1那样抑制了对太阳电池5的可见性的情况下,提高了钟表1的美观性。另外,作为使表盘6具备光漫射功能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在表盘6的表面侧的面63和背面侧的面64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含有漫射剂的漫射层的方法、设置偏光膜的方法、形成大量的作为棱镜发挥功能的微小的凹凸的方法等。
如图2、图5所示,在表盘6的中心部形成有贯穿孔62,机芯3的轴部33贯穿该贯穿孔62。
此外,在表盘6的外周部突出形成有多个(在图示的结构中为4个)表盘侧突部61a、61b、61c、61d,所述多个表盘侧突部61a、61b、61c、61d形成为沿着该表盘6的周向的长条状。表盘侧突部61a~61d沿表盘6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表盘侧突部61a与表盘侧突部61c隔着贯穿孔62对置,表盘侧突部61b与表盘侧突部61d隔着贯穿孔62对置。
在表盘侧突部61a、61c,形成有通过使各自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缺失而构成的缺口部611,在表盘侧突部61b、61d,形成有通过使各自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缺失而构成的缺口部612。各缺口部611、612分别以朝向表盘6的贯穿孔62侧凹陷的方式、即形成为俯视呈“U”字状的方式形成。此外,形成于表盘侧突部61a、61c的各缺口部611之间大小彼此相同,各缺口部612之间大小也彼此相同,但是缺口部611与缺口部612的大小彼此不同(参照图5)。后述的框体7的销732或者733被插入这样的缺口部611、缺口部612,从而表盘6被固定、定位。
另外,表盘侧突部61a~61d的长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此外,表盘侧突部61a~61d可以绕表盘6的中心轴以相等角度间隔配置,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上述配置进行了偏移的如图2、图5所示那样的配置。
如图2所示,在钟表1,借助框体7一并支撑太阳电池5和表盘6。该框体7由圆环状(环状)的部件构成。
框体7具有:固定部71a、71b,所述固定部71a、71b被固定于机芯3;夹持部72a、72b、72c、72d,所述夹持部72a、72b、72c、72d夹持太阳电池5的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f;以及凹部73a、73b、73c、73d,表盘6的表盘侧突部61a~61d进入到所述凹部73a、73b、73c、73d中。
固定部71a、71b隔着框体7的中心轴对置地配置。此外,固定部71a、71b分别朝向下方突出形成。而且,在固定部71a、71b分别形成有朝向框体7的中心轴侧突出的爪711。
另一方面,在机芯3的外周部朝向外侧突出形成有一对卡合部35,该一对卡合部35分别与固定部71a、71b的爪711卡合。这些卡合部35隔着机芯3的中心轴对置地配置。此外,这些卡合部35在机芯3的周向配置于与销34a、34b不同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将太阳电池5载置于机芯3上的状态下,当从它们的上方重叠框体7时,该框体7的固定部71a的爪711与一个卡合部35卡合,固定部71b的爪711与另一卡合部35卡合。由此,框体7成为相对于机芯3被固定的状态。
夹持部72a~72d分别为在与机芯3的上表面32之间夹持太阳电池5的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f的部分(参照图6)。如图2、图4、图6所示,夹持部72a~72d分别突出形成于框体7的内周部。此外,夹持部72a~72d彼此沿框体7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如图2所示,夹持部72a能够一并夹持太阳电池5的太阳电池侧突部51a、51b。夹持部72b能够夹持太阳电池侧突部51c。夹持部72c能够一并夹持太阳电池侧突部51d、51e。夹持部72d能够夹持太阳电池侧突部51f。这样,在钟表1中,存在着夹持2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太阳电池侧突部的夹持部和夹持1个太阳电池侧突部的夹持部,它们沿框体7的周向交替地配置。由此,能够相对于机芯3沿太阳电池5的周向均一且可靠地按压太阳电池5,从而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太阳电池5因例如振动等而意外地从机芯3浮起。
如图2、图5、图7所示,凹部73a~73d分别朝向框体7的表面侧的面74凹陷,并沿该框体7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表盘6的表盘侧突部61a能够进入凹部73a,表盘6的表盘侧突部61b能够进入凹部73b,表盘6的表盘侧突部61c能够进入凹部73c,表盘6的表盘侧突部61d能够进入凹部73d。而且,凹部73a~73d的深度分别与表盘6的厚度、即进入对应的凹部的表盘侧突部的厚度相同或者比该厚度大(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为相同)。由此,如图7所示,表盘6的表面侧的面63与框体7的表面侧的面74位于同一平面上,即,在钟表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从而通过表盘6的表面侧的面63与表圈22的背面接触能够防止在这些面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是,能够改善外观。由此,实现了钟表1的小型化、薄型化。
此外,如图5所示,凹部73a在框体7的周向上的长度与表盘侧突部61a在表盘6的周向上的长度相比足够长,凹部73b在框体7的周向上的长度与表盘侧突部61b在表盘6的周向上的长度相比足够长,凹部73c在框体7的周向上的长度与表盘侧突部61c在表盘6的周向上的长度相比足够长,凹部73d在框体7的周向上的长度与表盘侧突部61d在表盘6的周向上的长度相比足够长。此处所谓“足够长”指的是凹部在框体7的周向上的长度比与其对应的表盘侧突部在表盘6的周向上的长度长出5~20%。
如图2所示,通过存在这样的长度的大小关系,在将表盘6重叠组装于框体7时,能够将表盘侧突部61a~61d分别容易地组装到凹部73a~73d中,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该组装作业。
如图2、图4、图5所示,凹部73a~73d和夹持部72a~72d沿框体的周向交替地配置。由此,如图6、图7所示,能够使凹部73a~73d的底面731与夹持部72a~72d的背面侧的面721位于同一平面上,即在钟表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根据这样的位置关系,能够使太阳电池5的表面侧的面53与配置于其上侧的表盘6的背面侧的面64相互抵接(参照图6、图7)。
在现有的手表中,在结构方面,在太阳电池与表盘之间形成有间隙,然而在钟表1中,太阳电池5与表盘6抵接,防止了所述间隙的产生。由于能够如此地省去所述间隙,因此能够与之相应地实现钟表1的小型化、薄型化。
此外,在现有的手表中,钟表整体的厚度增厚了相当于所述间隙的量,因此,在使玻璃板21与表盘的上表面的距离接近的情况下,附加于表盘的上表面的装饰要素受限,存在着产生了对设计的制约的情况。与此相对地,由于钟表1形成得薄型化,因此在以现有的钟表厚度来构成的时候,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对所述装饰要素的设计制约的产生。此外,在现有的手表中,为了使钟表厚度看起来薄而采用以时针和分针显示时刻的两针式的结构,这样会存在产生对设计的制约的情况。与此相对地,由于钟表1形成得薄型化,因此能够以现有的钟表厚度构成三针式的钟表。
如图2、图4、图5所示,在凹部73a、73c的底面731突出地形成有销732,在凹部73b、73d的底面731突出地形成有销733。各销732之间彼此大小、形状相同,各销733之间彼此大小、形状也相同,然而销732与销733彼此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同。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销732和销733形成为沿框体7的周向交替地配置。
各销732分别形成为圆柱状,各销732的外径与缺口部611的宽度相同或者比其稍小。并且,凹部73a的销732被插入到表盘侧突部61a的缺口部611,凹部73c的销732被插入到表盘侧突部61c的缺口部611(参照图2、图5)。由此,相对于框体7进行表盘6在面方向的定位。这样,各销732分别作为定位用销发挥作用。
此外,各销733分别形成为大致四棱柱,各销733的最大宽度与缺口部612的宽度相同或者稍小。并且,凹部73b的销733被插入到表盘侧突部61b的缺口部612,凹部73d的销733被插入到表盘侧突部61d的缺口部612(参照图2、图5)。由此,能够维持着表盘6的所述定位状态地进行固定。这样,各销733分别作为固定用销发挥作用。
通过形成这样的销732、733,在将表盘6载置于框体7时,能够大致同时地进行表盘6相对于框体7的定位和固定。
另外,框体7的构成材料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铝、不锈钢等各种金属材料、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塑料材料。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将本发明的钟表应用于手表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下内置于该手表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图8中的箭头D方向观察到的图(俯视图)。
以下,参照这些图对本发明的钟表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是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则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除了表盘和框体各自的俯视时的形状不同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相同的。
如图8、图9所示,表盘6A的俯视的形状为四边形。
此外,框体7A与表盘6A一样,其俯视的形状也是四边形。在框体7A,各销732的位置关系以及距中心轴的距离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7中各销732的位置关系以及距中心轴的距离相同,即,它们是共通的。由此,能够准备具有多种多样的变化的部件来作为在将销732彼此连接起来的线上的长度固定的外装部2。
以上,针对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钟表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构成钟表的各部件能够置换为能够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结构的部件。此外,也可以附加任意的结构物。
此外,本发明的钟表也可以是将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的结构(特征)组合而成的结构。
此外,表盘和框体各自的俯视时的形状除了圆形、四边形以外,也可以是椭圆形。

Claims (8)

1.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该钟表具备:
机芯,该机芯具有至少一根指针,并驱动该指针旋转;
太阳电池,该太阳电池重叠设置于所述机芯上,该太阳电池通过接收光而产生电力,并将该电力提供给所述机芯;
表盘,该表盘重叠设置于所述太阳电池的表面侧,且该表盘具有透光性;以及
环状的框体,该环状的框体相对于所述机芯被固定,并且一并支撑所述太阳电池和所述表盘,
所述太阳电池具有突出形成于其外周部的多个太阳电池侧突部,
所述表盘具有突出形成于其外周部的多个表盘侧突部,
所述框体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突出形成于该框体的内周部,并且在该夹持部与所述机芯之间夹持所述各太阳电池侧突部;以及凹部,所述凹部凹陷设置于该框体的表面侧的面,并且所述各表盘侧突部进入到所述凹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夹持部的背面侧的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各太阳电池侧突部沿所述太阳电池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沿所述框体的周向配置有多个所述夹持部,所述多个夹持部中,包括夹持1个所述太阳电池侧突部的夹持部和夹持2个以上的所述太阳电池侧突部的夹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各表盘侧突部沿所述表盘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沿所述框体的周向配置有多个所述凹部,并且各有一个所述表盘侧突部进入到所述各凹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各凹部各自在所述框体的周向上的长度与进入该凹部的表盘侧突部在所述表盘的周向上的长度相比足够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各凹部各自的深度与进入该凹部的表盘侧突部的厚度相同,或者比进入该凹部的表盘侧突部的厚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钟表,其中,
在所述各表盘侧突部分别形成有通过使该表盘侧突部的一部分被去掉而构成的缺口部,
在所述各凹部分别形成有从所述凹部的底部突出并插入到所述缺口部中的销,
所述销包括相对于所述框体进行所述表盘在面方向的定位的定位用销,以及维持着该定位状态地进行固定的固定用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钟表具备太阳电池用定位构件,该太阳电池用定位构件用于相对于所述机芯进行所述太阳电池在面方向上的定位。
CN2011100244163A 2010-01-22 2011-01-21 钟表 Active CN1021357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2555A JP5482224B2 (ja) 2010-01-22 2010-01-22 時計
JP2010-012555 2010-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5754A true CN102135754A (zh) 2011-07-27
CN102135754B CN102135754B (zh) 2012-11-28

Family

ID=44295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44163A Active CN102135754B (zh) 2010-01-22 2011-01-21 钟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82224B2 (zh)
CN (1) CN10213575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804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表盘组装体以及钟表
CN108398875A (zh) * 2017-02-06 2018-08-1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钟表
CN112368649A (zh) * 2018-03-21 2021-02-12 隆达股份公司 包括光伏电池的腕带物体和/或机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0024B2 (ja) * 2011-11-22 2016-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付電子時計
EP2685326B1 (fr) * 2012-07-12 2014-12-03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Cadran de montre fixé sur une platine
JP6716943B2 (ja) * 2016-02-19 2020-07-0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文字板ユニット及び時計
JP7267145B2 (ja) * 2018-12-25 2023-05-01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時計
US11614713B2 (en) 2018-12-25 2023-03-28 Citizen Watch Co., Ltd. Timepiece
JP7036102B2 (ja) * 2019-07-25 2022-03-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時計
JP7004252B2 (ja) * 2019-07-25 2022-01-2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時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3268A (ja) * 1999-06-30 2001-01-19 Seiko Epson Corp 時 計
JP2002148362A (ja) * 2001-09-17 2002-05-22 Seiko Epson Corp 太陽電池付時計
CN1726438A (zh) * 2002-12-16 2006-01-25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带太阳能电池的电子表
CN1981248A (zh) * 2004-07-07 2007-06-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太阳能钟表用表盘和钟表
CN101055464A (zh) * 2006-04-13 2007-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手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6C (zh) * 1994-03-31 2004-03-10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光透过型表示板的表
JP3489377B2 (ja) * 1997-02-27 2004-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付表示部構造体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付電子機器及び時計
JP4398555B2 (ja) * 2000-01-13 2010-01-13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時計用表示板の固定構造
JP5096207B2 (ja) * 2008-03-26 2012-12-12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パネル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3268A (ja) * 1999-06-30 2001-01-19 Seiko Epson Corp 時 計
JP2002148362A (ja) * 2001-09-17 2002-05-22 Seiko Epson Corp 太陽電池付時計
CN1726438A (zh) * 2002-12-16 2006-01-25 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带太阳能电池的电子表
CN1981248A (zh) * 2004-07-07 2007-06-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太阳能钟表用表盘和钟表
CN101055464A (zh) * 2006-04-13 2007-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手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804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表盘组装体以及钟表
CN102968041B (zh) * 2011-08-31 2015-03-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表盘组装体以及钟表
CN108398875A (zh) * 2017-02-06 2018-08-1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钟表
CN108398875B (zh) * 2017-02-06 2022-01-1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钟表
CN112368649A (zh) * 2018-03-21 2021-02-12 隆达股份公司 包括光伏电池的腕带物体和/或机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5754B (zh) 2012-11-28
JP2011149880A (ja) 2011-08-04
JP5482224B2 (ja)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5754B (zh) 钟表
CN102968041B (zh) 表盘组装体以及钟表
JP5946390B2 (ja) ソーラーセル付電子時計
JP5568497B2 (ja) 太陽電池付き時計
JP5238554B2 (ja) 太陽電池付電子腕時計
JP6056168B2 (ja) 時計
JP2011163874A (ja) 時計
JP2013108904A (ja) 太陽電池付電子時計
JP6056167B2 (ja) 時計
CN102968044B (zh) 钟表
JPH11125681A (ja) 太陽電池付電子機器
JP5906614B2 (ja) 時計
JP5994368B2 (ja) 時計
JP5790036B2 (ja) 時計
JPH095450A (ja) 太陽電池付き腕時計
JP2013029469A (ja) 太陽電池付電子時計
JP2011163877A (ja) 時計
JP2013029469A5 (zh)
JP2004279252A (ja) ソーラーセル付き電子時計
JP6958678B2 (ja) 文字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11163876A (ja) 時計
JP6716943B2 (ja) 文字板ユニット及び時計
JP2012185141A (ja) 時計
JP2013050421A (ja) 時計
JP4511681B2 (ja) 太陽電池付アナログ時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