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3863A - 变速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3863A
CN102133863A CN2011100254396A CN201110025439A CN102133863A CN 102133863 A CN102133863 A CN 102133863A CN 2011100254396 A CN2011100254396 A CN 2011100254396A CN 201110025439 A CN201110025439 A CN 201110025439A CN 102133863 A CN102133863 A CN 102133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od
shifter bar
towards
drive range
op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54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3863B (zh
Inventor
伊藤英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33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3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3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38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10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levers
    • F16H59/105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le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al switches or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2Locking of the control inpu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14Manually operated selector [e.g., remotely controlled device, lever, push button, rotary dial,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杆装置,将吸附构件或者切换构件设置成不能移动。在变速杆装置(10)中,即便磁铁(42)设置成不能移动,通过使第一联杆(22)和轭板(40)能够滑动,并使第二联杆(30)能够相对于第一联杆(22)转动,并且切换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和不吸附,由此能够切换对变速杆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的阻止和允许。因此,能够将磁铁(42)设置成不能移动。

Description

变速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操作变速杆来变更换挡位置的变速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变速杆装置,存在如下的装置:电磁铁保持部件和吸附板保持部件形成为能够绕同一个转动中心转动,并且,电磁铁被保持于电磁铁保持部件,吸附板被保持于吸附板保持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变速杆装置中,电磁铁保持部件和吸附板保持部件分别由电磁铁施力部件和吸附板保持部件朝初始转动位置侧施力,在吸附板保持部件被卡定于初始转动位置的同时,电磁铁保持部件通过电磁铁与吸附板之间的接触被卡定于初始转动位置。
当从“P”换挡位置开始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从变速杆朝电磁铁保持部件输入转动力,电磁铁保持部件克服电磁铁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转动。
在电磁铁不产生磁力从而不吸附吸附板的状态下,即便电磁铁保持部件转动,吸附板保持部件也不会转动。由此,吸附板保持部件阻止变速杆的操作,变速杆的从“P”换挡位置开始的操作被阻止。
然后,当朝向“P”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恢复)时,电磁铁保持部件借助电磁铁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转动,通过电磁铁与吸附板之间的抵接恢复(卡定于)初始转动位置。
另一方面,在电磁铁产生磁力而吸附吸附板的状态下,吸附板保持部件与电磁铁保持部件的转动一体地克服吸附板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转动。由此,吸附板保持部件允许变速杆的操作,允许变速杆的从“P”位置开始的操作。
并且,在允许变速杆的从“P”位置开始的操作之后,电磁铁保持部件和吸附板保持部件分别借助电磁铁施力部件和吸附板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转动,恢复(卡定于)初始转动位置。
但是,在该变速杆装置中,如上所述,保持电磁铁的电磁铁保持部件能够转动。因此,需要增大用于使电磁铁保持部件恢复至初始转动位置的电磁铁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电磁铁保持部件恢复至初始转动位置时的卡定音(电磁铁与吸附板抵接的抵接音)变大。
进一步,当从“P”换挡位置开始高速地对变速杆进行操作而从变速杆朝电磁铁保持部件输入大的转动力时,如上所述,由于电磁铁被保持于电磁铁保持部件,因此电磁铁保持部件的惯性力变大。因此,即便在电磁铁保持部件的惯性力大时,为了使电磁铁吸附吸附板从而使吸附板保持部件与电磁铁保持部件一体地转动(允许变速杆的从“P”换挡位置开始的操作),需要增大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由此,电磁铁大型化,电磁铁的成本和质量增大。并且,由于电磁铁的质量增大,需要进一步增大用于使电磁铁保持部件恢复初始转动位置的电磁铁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电磁铁保持部件恢复至初始转动位置时的卡定音(电磁铁与吸附板抵接抵接音)进一步变大。
并且,如上所述,当增大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时,在刚刚从电磁铁吸附吸附板的状态切换至不吸附吸附板的状态之后残存于电磁铁的磁力变大。因此,即便在残存于电磁铁的磁力大的状态下,当从“P”换挡位置开始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为了使吸附板保持部件不与电磁铁保持部件一体地转动(阻止变速杆的从“P”换挡位置开始的操作),需要增大对吸附板保持部件施力的吸附板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由此,吸附板保持部件恢复至初始转动位置时的卡定音变大。
并且,如上所述,即便增大对吸附板保持部件施力的吸附板保持部件的作用力时,为了使电磁铁吸附吸附板从而使吸附板保持部件与电磁铁保持部件一体地转动(允许变速杆的从“P”换挡位置开始的操作),需要进一步增大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由此,电磁铁进一步大型化,电磁铁的成本和质量进一步增大。并且,由于电磁铁的质量进一步增大,需要更加进一步增大用于使电磁铁保持部件恢复初始转动位置的电磁铁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电磁铁保持部件恢复至初始转动位置时的卡定音(电磁铁与吸附板抵接抵接音)更加进一步变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3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考虑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将吸附构件或者切换构件设置成不能移动的变速杆装置。
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具有:变速杆,通过对该变速杆进行操作来变更换挡位置;配置部件,该配置部件能够在阻止位置和允许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该配置部件配置于阻止位置或者允许位置;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配置部件移动,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将上述配置部件配置于阻止位置而阻止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并且,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将上述配置部件配置于允许位置而允许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以及吸附构件,该吸附构件能够吸附上述配置部件,并且能够与上述配置部件分离,通过切换该吸附构件对上述配置部件的吸附和不吸附来切换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的上述配置部件向阻止位置和允许位置的配置。
对于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上述变速杆装置具备第一施力构件,该第一施力构件朝初始位置侧对上述配置部件施力。
第三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具有:变速杆,通过对该变速杆进行操作来变更换挡位置;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能够朝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移动,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使该移动部件朝阻止方向移动而阻止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并且,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使该移动部件朝允许方向移动而允许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以及切换构件,该切换构件用于将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上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的上述移动部件所移动的方向在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之间进行切换。
对于第四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在第三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上述变速杆装置具备第二施力构件,该第二施力构件朝初始位置侧对上述移动部件施力。
对于第五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在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使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中的一方为滑动方向或者转动方向,并且使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中的另一方为转动方向。
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通过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换挡位置变更。并且,配置部件能够在阻止位置和允许位置之间移动,并且,移动部件能够相对于配置部件移动,吸附部件能够吸附配置部件,并且,配置部件能够从吸附构件分离。
进一步,通过切换吸附构件对配置部件的吸附和非吸附,能够切换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的配置部件相对于阻止位置和允许位置的配置。
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将配置部件配置在阻止位置,移动部件阻止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当从预定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将配置部件配置在允许位置,移动部件允许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
此处,即便吸附构件设置成不能移动,如上所述,通过使配置部件能够移动,并且,使移动部件能够相对于配置部件移动,并且切换吸附部件相对于配置部件的吸附和不吸附,能够切换对变速杆的从预定换挡位置的操作的阻止和允许。因此,能够将吸附构件设置成不能移动。
在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第一施力构件朝初始位置侧对配置部件施力。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配置部件恢复初始位置。
在第三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通过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来变更换挡位置。并且,移动部件设置成能够朝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移动,切换构件将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的移动部件所移动的方向切换成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
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使移动部件朝阻止方向移动,阻止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使移动部件朝允许方向移动,允许从预定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
此处,即便将切换构件设置成不能移动,如上所述,通过使移动部件朝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移动,并且,利用切换构件切换移动部件所移动的方向,由此,能够切换对变速杆的从预定换挡位置的操作的阻止和允许。因此,能够将切换构件设置成不能移动。
在第四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第二施力构件朝初始位置侧对移动部件施力。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移动部件恢复初始位置。
在第五方面所记载的变速杆装置中,使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中的一方为滑动方向或者转动方向,并且使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中的另一方为转动方向。因此,能够使移动部件朝阻止方向移动的空间和移动部件朝允许方向移动的空间重复,能够减小移动部件移动的空间,能够使变速杆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shift lock)机构的从车辆左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中的换挡锁止时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中的换档锁止解除时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的从车辆左方观察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的从车辆左方观察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中的换挡锁止时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中的换档锁止解除时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的换挡锁止机构中的朝“P”换挡位置对变速杆进行操作时的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变速杆装置;18...变速杆;22...第一联杆(配置部件);26...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施力构件、第二施力构件);30...第二联杆(移动部件);38...第二复位弹簧(第二施力构件);40...轭板(配置部件);42...磁铁(吸附构件、切换构件);50...变速杆装置;60...变速杆装置;80...变速杆装置;90...变速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中利用从车辆左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10的主要部分,图2中利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示出变速杆装置10的主要部分。进一步,图5中利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示出变速杆装置10。另外,图中,以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以箭头RH表示车辆右方,以箭头UP表示上方。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10形成为所谓的地板式(floor)且阶梯(gate)式变速杆装置。
如图5所示,在变速杆装置10中设置有作为设置部件的大致长方体形箱状的壳体12,壳体12设置在车辆的车厢中的地板部(floor)的车辆前侧部并且是车辆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中央部。壳体12的上壁形成为板状的罩14,在罩14贯通形成有作为操作路径的预定弯曲形状的操作槽16。
在变速杆装置10设置有作为按压部件的大致长条圆棒状的变速杆18。变速杆18在下端由壳体12内的下端支承,变速杆18能够以下端为中心朝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左右方向操作(转动)。
变速杆18的上侧部分贯通于罩14的操作槽16,通过沿着操作槽16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换挡位置能够变更为作为预定的换挡位置的“P”换挡位置、“R”换挡位置、“N”换挡位置、“D”换挡位置、“3”换挡位置、“2”换挡位置、以及“L”换挡位置。并且,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朝“R”换挡位置移动时,以下述顺序进行操作:朝车辆右方(车宽方向一方)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到达“PS”位置,然后朝车辆后方和车辆左方(车宽方向另一方)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
在壳体12内固定有换挡锁止机构20(换挡锁止单元),换挡锁止机构20配置在罩14的操作槽16的“PS”位置的下侧且车辆前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换挡锁止机构20中设置有构成配置部件的长方体状的第一联杆22,第一联杆22能够在作为初始位置的允许位置(图1和图2的锁止接触位置)和阻止位置(图3的锁止位置)之间朝车辆左右方向滑动。
在第一联杆22的车辆右侧固定有作为卡定部件的卡定壁24,卡定壁24的车辆左侧面与车辆左右方向垂直地配置。另外,卡定壁24也可以由贯通形成有阶梯槽的高强度的板状的强度阶梯的一部分(包含阶梯槽的周缘)构成,阶梯槽形成为与上述操作槽16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变速杆18贯通该阶梯槽。
在第一联杆22与卡定壁24之间架设有构成第二施力构件的作为第一施力构件的第一复位弹簧26,第一复位弹簧26是压缩螺旋弹簧,朝车辆左方(与卡定壁24相反的一侧)对第一联杆22施力。
在第一联杆22固定有圆轴状的支承轴28,支承轴28从第一联杆22的上表面朝上方突出。
在支承轴28支承有作为移动部件的U字形棒状的第二联杆30。在第二联杆30设置有U字形棒状的联杆主体32,第二联杆30在联杆主体32的基端部32A由支承轴28支承为能够转动。联杆主体32的末端部32B配置在罩14的操作槽16的“PS”位置的下侧。
联杆主体32的末端部32B的车辆左侧面形成为作为阻止部的平面状的锁止面32C,锁止面32C与车辆左右方向垂直地配置。联杆主体32的末端部32B的车辆右侧面形成为作为按压部的按压面32D,按压面32D与车辆左右方向垂直地配置。另外,锁止面32C和按压面32D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朝车辆右方或者车辆左方倾斜。
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利用变速杆18朝车辆右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另一方面,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利用变速杆18的车辆左侧部分朝车辆左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
在联杆主体32的基端部32A一体地设置有作为移动部的L字形棒状的一对移动棒34A、34B。移动棒34A的基端部随着从联杆主体32的基端部32A朝向车辆左方而向车辆前方的方向延伸,并且移动棒34B的基端部随着从联杆主体32的基端部32A朝向车辆左方而向车辆后方的方向延伸,移动棒34A、34B的末端部朝下方伸出。
在第一联杆22的上表面固定有长方体形箱状的收纳箱36,收纳箱36在车辆前后方向形成为长条状。收纳箱36的上面开放,在收纳箱36的车辆前侧壁以及车辆后侧壁分别贯通形成有矩形状的开放孔36A、36B。开放孔36A、36B朝上方开放,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34B的末端部分别插入开放孔36A、36B。并且,移动棒34A、34B的一方的末端部在朝收纳箱36内移动的同时,移动棒34A、34B的另一方的末端部朝收纳箱36外移动,由此,允许第二联杆30转动。
在收纳箱36内收纳有构成第二施力构件的第二复位弹簧38,第二复位弹簧38是压缩螺旋弹簧,且架设在收纳箱36的车辆前侧壁和车辆后侧壁之间。第二复位弹簧38也架设在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34B的末端部之间,由此,第二联杆30的转动被卡定(限制),第二联杆30被配置在初始位置。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比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大。
在第一联杆22的车辆左侧面保持有构成配置部件的作为吸附部件的矩形板状的轭板40,轭板40能够与第一联杆22一体地滑动,并且是金属制的(例如铁制)。
在轭板40的车辆左侧固定有作为吸附构件和切换构件的磁铁42(电磁铁),在磁铁42的车辆右侧面设置有吸附面42A。借助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轭板40与吸附面42A面接触,由此,第一联杆22被卡定在作为初始位置的允许位置。并且,通过使第一联杆22和轭板4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车辆右方滑动,轭板40能够从磁铁42(吸附面42A)分离。
磁铁42与车辆的控制装置44电连接。车辆的制动器46与控制装置44电连接,通过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车辆被制动。
在未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44的控制,磁铁42未被通电,未在吸附面42A产生磁力,轭板40未被吸附于吸附面42A。由此,允许轭板40和第一联杆22朝车辆右方(阻止方向)滑动,第一联杆22能够从允许位置朝阻止位置滑动,能够形成阻止状态(锁止状态)。
另一方面,在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44的控制,磁铁42被通电,由此在吸附面42A产生磁力,轭板40被吸附(保持)于吸附面42A。由此,利用磁铁42阻止轭板40和第一联杆22的朝向车辆右方的滑动,第一联杆22被保持于允许位置,形成允许状态(锁止解除状态)。
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比磁铁42(吸附面42A)对轭板40的吸附力与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之和小。因此,如上所述,在利用磁铁42将第一联杆22保持于允许位置的状态下,第二联杆30能够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能够朝车辆右侧且朝车辆前侧(允许方向)转动。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形成为以上的结构的变速杆装置10中,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利用变速杆18朝车辆右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
在未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44的控制,磁铁42未被通电,轭板40并未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比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大。
因此,当利用变速杆18朝车辆右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时,如图3所示,在第二联杆30的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的转动被阻止的状态下,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车辆右方滑动,第一联杆22被配置在阻止位置,并且,第二联杆30卡定于卡定壁24(面接触)。由此,由变速杆18的按压力引起的第二联杆30的转动被卡定壁24卡定,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不能朝车辆右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由此,变速杆18的朝向“PS”位置的操作被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阻止,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被阻止(锁止)。
然后,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朝“P”换挡位置移动(恢复)时,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借助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车辆左方滑动,通过轭板40与磁铁42(吸附面42A)之间的抵接,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另一方面,在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44的控制,磁铁42被通电,轭板40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比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与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力之和小。
因此,当利用变速杆18朝车辆右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时,如图4所示,在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的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和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力朝向车辆右方的滑动被阻止的状态下,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由此,通过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朝车辆右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允许变速杆18的朝向“PS”位置的操作,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锁止解除)。
并且,在变速杆18刚刚通过“PS”位置之后,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于收纳箱36的车辆前侧壁,并且,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B末端部抵接于第二复位弹簧38,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利用变速杆18的车辆左侧部分朝车辆左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由此,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由此,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朝车辆左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由此,允许变速杆18的朝向“PS”位置的操作,允许变速杆18的从“R”换挡位置朝向“P”换挡位置的操作。
并且,在变速杆18刚刚通过“PS”位置之后,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于收纳箱36的车辆后侧壁,并且,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末端部抵接于第二复位弹簧38,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此处,即便磁铁42设置成不能在壳体12内移动,如上所述,第一联杆22和轭板40能够滑动,并且,第二联杆30能够相对于第一联杆22转动,并且,切换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和不吸附,由此,能够对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的阻止和允许进行切换。
并且,即便磁铁42设置成不能在壳体12内移动,如上所述,第二联杆30能够向朝向车辆右方的滑动方向和朝向车辆右侧且朝向车辆前侧的转动方向移动,并且,切换磁铁42(吸附面42A)对轭板40的吸附和不吸附从而切换第二联杆30移动的方向,由此,能够对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的阻止和允许进行切换。
通过上述方式,像本实施方式这样,能够将磁铁42设置成不能在壳体12内移动。
并且,如上所述,磁铁42设置成不能在壳体12内移动,且磁铁42并未被保持于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因此,能够减小用于使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恢复初始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和用于使第二联杆30恢复初始位置的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能够减小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恢复初始位置时的卡定音(轭板40与磁铁42抵接的抵接音)以及第二联杆30恢复初始位置时的卡定音(第二复位弹簧38与收纳箱36抵接的抵接音以及第二联杆30(移动棒34A或者移动棒34B)与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的抵接音。
进一步,即便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朝“PS”位置高速移动而从变速杆18朝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输入大的滑动力(移动力)时,如上所述,由于磁铁42并未被保持于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因此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的惯性力小。因此,即便减小磁铁42所产生的磁力,也能够通过磁铁42吸附轭板40而使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由此,能够减小磁铁42所产生的磁力,能够使磁铁42小型化,能够降低磁铁42的成本和质量。
并且,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减小磁铁42所产生的磁力,因此,能够减小刚刚从磁铁42吸附轭板40的状态切换至不吸附轭板40的状态之后残存于磁铁42的磁力。因此,即便减小对第二联杆30施力的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当在刚刚从磁铁42吸附轭板40的状态切换至不吸附轭板40的状态之后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朝“PS”位置移动时,能够在不使第二联杆30转动的状态下使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朝车辆右方滑动(阻止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由此,能够减小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二联杆30恢复初始位置时的卡定音(第二复位弹簧38与收纳箱36抵接的抵接音以及第二联杆30(移动棒34A或者移动棒34B)与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的抵接音)。
并且,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减小对第二联杆30施力的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因此,即便进一步减小磁铁42所产生的磁力,也能够利用磁铁42吸附轭板40而使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磁铁42所产生的磁力,能够使磁铁42进一步小型化,能够进一步降低磁铁42的成本和质量。
进一步,如上所述,由于磁铁42设置成不能在壳体12内移动,因此能够将磁铁42直接设置于电路基板等而与控制装置44连接,能够不需要与磁铁42连接的软线。因此,在换挡锁止机构20的组装中能够容易地应用组装机械进行自动组装。
并且,第一复位弹簧26对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朝初始位置侧施力,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对第二联杆30朝初始位置侧施力。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恢复初始位置。
进一步,第二联杆30形成为能够朝滑动方向和转动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使第二联杆30滑动的空间和第二联杆30转动的空间重复,能够减小第二联杆30移动的空间,能够使换挡锁止机构20小型化,进而使变速杆装置10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6中利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50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50形成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同样的结构,但在以下点不同。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50中,在第一联杆22形成有俯视长条状的联杆孔52,联杆孔52从第一联杆22的上表面开放,并且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支承轴28的下侧部插入联杆孔52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内,支承轴28形成为不能转动,并且形成为能够朝联杆孔52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二联杆30由支承轴28支承为不能转动,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车辆左方的方向倾斜。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形成于末端部32B的车辆后侧面,按压面32D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地配置。另外,按压面32D也可以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车辆右方或者车辆左方的方向倾斜。
在卡定壁24的车辆左侧面一体地形成有作为卡定部的长方体状的卡定突起24A,卡定突起24A从卡定壁24朝车辆左侧突出,并且配置在第二联杆30的联杆主体32的车辆前侧。
此处,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在磁铁42不产生磁力从而轭板40并未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的情况下,在第二联杆30的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向车辆前侧的滑动被阻止的状态下,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车辆右方滑动,从而第一联杆22被配置于阻止位置,并且第二联杆30的联杆主体32卡定于卡定壁24和卡定突起24A(面接触)。由此,第二联杆30借助变速杆18的按压力朝向车辆右侧和车辆前侧的滑动被卡定壁24和卡定突起24A卡定,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不能朝车辆右侧和车辆前侧滑动,由此,变速杆18的朝向“PS”位置的操作被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阻止,变速杆18的从“P”位置朝向“R”位置的操作被阻止。
另一方面,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从而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在磁铁42产生磁力从而轭板40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的情况下,在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和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力朝向车辆右方的滑动被阻止的状态下,支承轴28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沿着联杆孔52朝车辆前侧滑动,第二联杆30克服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车辆前侧滑动。因此,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朝车辆前侧滑动,由此,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PS”位置的操作,从而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
并且,在变速杆18刚刚通过“PS”位置之后,支承轴28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沿着联杆孔52朝车辆后侧滑动,并且,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车辆后侧滑动。因此,支承轴28抵接于联杆孔52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于收纳箱36的车辆后侧壁,同时,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末端部抵接于第二复位弹簧38,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进一步,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从而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利用变速杆18朝车辆前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由此,支承轴38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沿着联杆孔52朝车辆前侧滑动,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车辆前侧滑动。因此,允许变速杆18的朝向“PS”位置的操作,允许变速杆18的从“R”换挡位置朝向“P”换挡位置的操作。
并且,在变速杆18刚刚通过“PS”位置之后,支承轴28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沿着联杆孔52朝车辆后侧滑动,并且,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车辆后侧滑动。因此,支承轴28抵接于联杆孔52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于收纳箱36的车辆后侧壁,同时,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末端部抵接于第二复位弹簧38,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将第一联杆22的联杆孔52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使第一联杆22的联杆孔52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车辆右方或者车辆左方的方向倾斜的结构。并且,在形成为使第一联杆22的联杆孔52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车辆右方的方向倾斜的结构的情况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可以与车辆左右方向垂直地配置,或者也可以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车辆右方的方向倾斜。
[第三实施方式]
图7中利用从车辆左方观察的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60的主要部分,图8中利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示出变速杆装置6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60形成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结构,但在以下点不同。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60形成为所谓的直线式的变速杆装置,罩14的操作槽16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因此,通过沿着操作槽16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朝车辆前后方向移动,换挡位置能够变更成“P”换挡位置、“R”换挡位置、“N”换挡位置、“D”换挡位置、“3”换挡位置、“2”换挡位置、以及“L”换挡位置。
在变速杆18的上端设置有作为操作部的操作按钮62,操作按钮62能够操作(按压)。
如图7所示,在变速杆18的下端附近设置有作为按压部件的槽销(grooved pin)64,槽销64能够与变速杆18的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操作一体地朝车辆前后方向移动(转动)。
此处,通过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按压),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一侧)移动(滑动)。并且,通过解除对操作按钮62的操作,操作按钮62借助作用力恢复初始位置,并且,槽销64借助作用力朝变速杆18的上侧(另一侧)移动。
在壳体12内,在槽销64的附近固定有作为卡合部件的锁止板66。在锁止板66贯通形成有作为卡合孔的锁止孔68,槽销64插入(贯通)于锁止孔68内。在锁止孔68的上缘(另一侧缘)形成有作为卡合槽的凹凸状的锁止槽70,锁止槽70在位于变速杆18的各个换挡位置处的槽销64的位置形成为凹状,并且,在位于变速杆18的特定的换挡位置之间的槽销64的位置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锁止突起70A(凸部)。
当变速杆18配置在“P”换挡位置、“R”换挡位置、“N”换挡位置、“D”换挡位置、“3”换挡位置、“2”换挡位置、以及“L”换挡位置时,槽销64分别配置在锁止孔68的“P”位置、“R”位置、“N”位置、“D”位置、“3”位置、“2”位置、以及“L”位置。
当未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并不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的状态下,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时,槽销64与锁止槽70的锁止突起70A卡合,在该情况下,变速杆18的操作被阻止。
另一方面,在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的状态下,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时,槽销64不会与锁止槽70的锁止突起70A卡合,因此允许变速杆18的操作。
特别地,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朝“R”换挡位置移动时以及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朝“P”换挡位置移动时,当在未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并不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的情况下,槽销64与锁止孔68的“P”位置和“R”位置之间的锁止突起70A卡合,由此,变速杆18的操作被阻止。
换挡锁止机构20配置在锁止孔68的车辆前侧,换挡锁止机构20的卡定壁24和磁铁42分别配置在下侧和上侧。
第二联杆30的联杆主体32形成为L字形棒状,并从支承轴28朝车辆后侧伸出,联杆主体32的末端部32B在锁止孔68的侧方配置在锁止孔68的“P”位置的下侧。
联杆主体32的锁止面32C形成于末端部32B的上侧面,锁止面32C与上下方向垂直地配置。联杆主体32的按压面32D形成于末端部32B的下侧面,按压面32D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下方的方向倾斜。另外,锁止面32C也可以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上方或者下方的方向倾斜。并且,按压面32D也可以与上下方向垂直地配置,或者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上方的方向倾斜。
在变速杆18被配置于“P”换挡位置的状态下,当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时,利用槽销64朝下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
另一方面,在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的状态下,在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位置移动至“P”位置之后,当解除对操作按钮62的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上侧移动时,利用槽销64朝上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
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的基端部从联杆主体32的基端部32A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下方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B的基端部从联杆主体32的基端部32A随着朝向车辆后方而向朝向下方的方向延伸,并且,收纳箱36配置在联杆主体32的基端部32A的下侧。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形成为以上的结构的变速杆装置60中,在变速杆18被配置于“P”换挡位置的状态下,当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时,利用槽销64朝下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
在未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44的控制,磁铁42未被通电,轭板40未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比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大。
因此,当利用槽销64朝下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时,在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的转动被阻止的状态下,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下方滑动,第一联杆22被配置在阻止位置,并且,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下端卡定于卡定壁24。由此,由槽销64的按压力引起的第二联杆30的转动被卡定壁24卡定,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不会朝下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槽销64的朝向变速杆18的下侧的移动(操作按钮62的操作)被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阻止。因此,槽销64与锁止孔68的“P”位置和“R”位置之间的锁止突起70A卡合,由此,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被阻止(锁止)。
然后,当解除对操作按钮64的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上侧移动时,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借助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而朝上方滑动,通过轭板40与磁铁42(吸附面42A)之间的抵接,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另一方面,在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44的控制,磁铁42通电,轭板40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比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与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力之和小。
因此,当利用槽销64朝下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时,在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和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力朝向下方的移动被阻止的状态下,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由此,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朝下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由此,允许槽销64朝变速杆18下侧移动(操作按钮62的操作)。因此,槽销64不会与锁止孔68的“P”位置和“R”位置之间的锁止突起70A卡合,由此,允许(锁止解除)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
并且,在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而刚刚越过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之后,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复位弹簧38抵接于收纳箱36的车辆后侧壁,并且,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末端部抵接于第二复位弹簧38,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进一步,在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的状态下,在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移动至“P”换挡位置之后,当解除操作按钮62的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上侧移动时,利用槽销64朝上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由此,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因此,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朝上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由此,允许槽销64朝向变速杆18的上侧移动,允许槽销64朝向锁止孔68的“P”位置移动。
并且,在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上侧移动而刚刚越过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之后,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于收纳箱36的车辆前侧壁,并且,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B末端部抵接于第二复位弹簧38,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图9中利用从车辆左方观察的侧视图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80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80形成为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结构,但在以下点不同。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80中,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在换挡锁止机构20的第一联杆22应用联杆孔52。
第二联杆30由支承轴28支承为不能转动,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上方的方向倾斜。
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在卡定壁24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有卡定突起24A,卡定突起24A从卡定壁24朝上侧突出,并且配置在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的车辆前侧。
此处,在变速杆18配置于“P”换挡位置的状态下,当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由此利用槽销64朝下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时,在磁铁42不产生磁力从而轭板40未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的情况下,在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向车辆前侧的移动被阻止的状态下,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下方滑动,第一联杆22配置在阻止位置,并且,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卡定于卡定壁24和卡定突起24A(面接触)。由此,基于变速杆18的按压力的第二联杆30的朝向下侧和车辆前侧的滑动由卡定壁24和卡定突起24A卡定,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不会朝下侧和车辆前侧滑动,由此,槽销64的朝向变速杆18下侧的移动(操作按钮62的操作)由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阻止。因此,槽销64与锁止孔68的“P”位置和“R”位置之间的锁止突起70A卡合,由此,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被阻止(锁止)。
另一方面,在变速杆18配置于“P”换挡位置的状态下,当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由此利用槽销64朝下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时,在磁铁42产生磁力从而轭板40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的情况下,在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和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力朝向下方的滑动被阻止的状态下,支承轴28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沿着联杆孔52朝车辆前侧滑动,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车辆前侧滑动。因此,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朝车辆前侧滑动,由此,允许槽销64的朝向变速杆18下侧的移动(操作按钮62的操作)。由此,槽销64不会与锁止孔68的“P”位置和“R”位置之间的锁止突起70A卡合,由此,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锁止解除)。
并且,在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而刚刚越过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之后,支承轴28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沿着联杆孔52朝车辆后侧滑动,并且,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车辆后侧滑动。因此,支承轴28抵接于联杆孔52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于收纳箱36的车辆后侧壁,并且,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末端部抵接于第二复位弹簧38,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进一步,在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的状态下,在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移动至“P”换挡位置之后,当解除操作按钮62的操作从而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上侧移动时,利用变速杆18朝上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由此,支承轴28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沿着联杆孔52朝车辆前侧滑动,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车辆前侧滑动。因此,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朝车辆前侧滑动,由此,允许槽销64朝变速杆18上侧移动,允许槽销64朝锁止孔68的“P”位置移动。
并且,在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上侧移动而刚刚越过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之后,支承轴38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沿着联杆孔52朝车辆后侧滑动,并且,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朝车辆后侧滑动。因此,支承轴28抵接于联杆孔52的车辆后侧的端部,并且,第二复位弹簧38抵接于收纳箱36的车辆后侧壁,并且,第二联杆30的移动棒34A末端部抵接于第二复位弹簧38,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将第一联杆22的联杆孔52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使第一联杆22的联杆孔52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上方或者下方的方向倾斜的结构。并且,在形成为使第一联杆22的联杆孔52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下方的方向倾斜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与车辆左右方向垂直地配置,或者使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下方的方向倾斜。进一步,在形成为使第一联杆22的联杆孔52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上方的方向倾斜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与上下方向垂直地配置,或者使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朝向上方的方向倾斜。
并且,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中,形成为通过换挡锁止机构20阻止或者允许槽销64的移动而分别阻止或者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的结构,但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形成为通过换挡锁止机构20阻止或者允许变速杆18的移动而分别阻止或者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的结构。
[第五实施方式]
图10中利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9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90形成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结构,但是在以下点不同。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杆装置90中,在换挡锁止机构20中,第一联杆22在车辆前侧且车辆右侧的端部被支承为能够转动,第一联杆22能够在作为初始位置的允许位置(图10中以实线所示的锁止解除位置)和阻止位置(图10中以双点划线所示的锁止位置)之间朝车辆左右方向转动。
在第一联杆22的转动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26,第一复位弹簧26是受扭螺旋弹簧,该第一复位弹簧26朝车辆左侧对第一联杆22施力。
在第一联杆22的车辆前侧面保持有轭板40,轭板40能够与第一联杆22一体地转动。
在轭板40的车辆前侧固定有磁铁42,在磁铁42的车辆后侧面设置有吸附面42A。轭板40借助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与吸附面42A面接触,由此,第一联杆22被卡定在作为初始位置的允许位置。并且,通过第一联杆22和轭板4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车辆右侧转动,轭板40能够从磁铁42(吸附面42A)分离。
第一联杆22的支承轴28从第一联杆22朝下方突出。并且,在第一联杆22并未设置收纳箱36,在第二联杆30并未设置移动棒34A、34B。
在第一联杆22的支承轴28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38,第二复位弹簧38是受扭螺旋弹簧,且架设在第一联杆22和第二联杆30之间。第二复位弹簧38朝车辆左侧对第二联杆30施力,第二联杆30的转动由第一联杆22卡定(限制),从而第二联杆30配置在初始位置。
第二联杆30(联杆主体32)的末端部32B的车辆后侧面形成为按压面32D,按压面32D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利用变速杆18朝车辆前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
在第二联杆30的车辆后侧端部的车辆右侧固定有卡定壁24(板),卡定壁24的车辆左侧面与车辆左右方向垂直地配置。并且,在第二联杆30的车辆后侧端部以外的部分的车辆右侧并未配置卡定壁24。
在未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44的控制,磁铁42未被通电,并不在吸附面42A产生磁力,轭板40并未被吸附于吸附面42A。由此,允许轭板40和第一联杆22的朝向车辆右侧(阻止方向)的转动,由此,第一联杆22能够从允许位置朝阻止位置转动,从而形成阻止状态(锁止状态)。
另一方面,在对制动器46进行操作的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44的控制,磁铁42被通电,在吸附面42A产生磁力,轭板40被吸附(保持)于吸附面42A。由此,利用磁铁42阻止轭板40和第一联杆22的朝向车辆右侧的转动,由此,第一联杆22被保持于允许位置,从而形成允许状态(锁止解除状态)。
此处,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在磁铁42不产生磁力从而轭板40并未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的情况下,如图10的双点划线所示,在阻止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而相对于第一联杆22转动的状态下,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车辆右侧转动,从而第一联杆22配置在阻止位置,并且,第二联杆30卡定于卡定壁24。由此,基于变速杆18的按压力的第二联杆30的转动由卡定壁24卡定,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不会朝车辆右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由此,利用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阻止变速杆18的朝向“PS”位置的操作,从而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被阻止。
然后,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朝“P”换挡位置移动(恢复)时,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借助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朝车辆左侧转动,通过轭板40与磁铁42(吸附面42A)抵接而恢复(卡定于)初始位置。
另一方面,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P”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在磁铁42产生磁力从而轭板40被吸附于磁铁42的吸附面42A的情况下,如图11的双点划线所示,在阻止第一联杆22、轭板40、以及第二联杆3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和磁铁42对轭板40的吸附力朝向车辆右侧的转动的状态(第一联杆22配置于允许位置的状态)下,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从而第二联杆30并不卡定于卡定壁24。由此,通过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朝车辆右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允许变速杆18的朝向“PS”位置的操作,从而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
并且,在变速杆18刚刚通过“PS”位置之后,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而卡定于第一联杆22,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初始位置。
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到达“PS”位置时,如图12的双点划线所示,利用变速杆18朝车辆前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由此,在第一联杆22作用有从第二联杆30朝向车辆左侧的转动力而不转动的状态(第一联杆22配置于允许位置的状态)下,第二联杆30克服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从而第二联杆30不会卡定于卡定壁24。由此,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朝车辆右侧且朝车辆前侧转动,由此,允许变速杆18的朝向“PS”位置的操作,允许变速杆18的从“R”换挡位置朝向“P”换挡位置的操作。
并且,在变速杆18刚刚通过“PS”位置之后,第二联杆30借助第二复位弹簧38的作用力转动而卡定于第一联杆22,由此,第二联杆30恢复初始位置。
通过形成为上述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将换挡锁止机构20应用于阶梯式的变速杆装置10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将换挡锁止机构20应用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直线式的变速杆装置60、80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形成为第二联杆30的锁止面32C与锁止孔68的“P”位置的下方对置的配置,并且,优选形成为如下的配置:在对操作按钮62进行操作而使槽销64朝变速杆18的下侧移动的状态下,当对变速杆18进行操作而使变速杆18从“R”换挡位置朝“P”换挡位置移动时,槽销64朝车辆前侧按压第二联杆30的按压面32D。
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第二联杆30的末端部32B相对于第二联杆30的基端部32A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通过朝基端部32A侧对末端部32B施力,末端部32B相对于基端部32A侧朝向操作槽16的与“P”换挡位置侧相反侧或者锁止孔68的与“P”位置侧相反侧的转动被卡定,并且,允许末端部32B相对于基端部32A侧朝向操作槽16的“P”换挡位置侧或者锁止孔68的“P”位置侧的转动。
由此,在末端部32B相对于基端部32A侧朝向操作槽16的与“P”换挡位置侧相反侧或者锁止孔68的与“P”位置侧相反侧的转动被卡定的状态下,第二联杆30阻止或者允许变速杆18的从“P”换挡位置朝向“R”换挡位置的操作或者槽销64的从锁止孔68的“P”位置的移动。另一方面,通过末端部32B相对于基端部32A侧克服作用力朝操作槽16的“P”换挡位置侧或者锁止孔68的“P”位置侧转动,第二联杆30允许变速杆18的从“R”换挡位置朝向“P”换挡位置的操作或者槽销64的朝向锁止孔68的“P”位置的移动。
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中采用将变速杆装置10、50、60、80、90作成地板式变速杆装置而设置于车厢的地板部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将变速杆装置10、50、60、80、90设置于车辆的转向柱的结构,或者将变速杆装置10、50、60、80、90设置于车辆的仪表板的结构。

Claims (5)

1.一种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变速杆,通过对该变速杆进行操作来变更换挡位置;
配置部件,该配置部件能够在阻止位置和允许位置之间移动,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该配置部件配置于阻止位置或者允许位置;
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配置部件移动,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将所述配置部件配置于阻止位置而阻止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并且,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将所述配置部件配置于允许位置而允许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以及
吸附构件,该吸附构件能够吸附所述配置部件,并且能够与所述配置部件分离,通过切换该吸附构件对所述配置部件的吸附和不吸附,来切换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的所述配置部件向阻止位置和允许位置的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杆装置具备第一施力构件,该第一施力构件朝初始位置侧对所述配置部件施力。
3.一种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变速杆,通过对该变速杆进行操作来变更换挡位置;
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能够朝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移动,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使该移动部件朝阻止方向移动而阻止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并且,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通过使该移动部件朝允许方向移动而允许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以及
切换构件,该切换构件用于将当从预定换挡位置对所述变速杆进行操作时的所述移动部件所移动的方向在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之间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杆装置具备第二施力构件,该第二施力构件朝初始位置侧对所述移动部件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变速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中的一方为滑动方向或者转动方向,并且使阻止方向和允许方向中的另一方为转动方向。
CN201110025439.6A 2010-01-21 2011-01-19 变速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38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0807 2010-01-21
JP2010-010807 2010-01-21
JP2010-226364 2010-10-06
JP2010226364A JP5627983B2 (ja) 2010-01-21 2010-10-06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3863A true CN102133863A (zh) 2011-07-27
CN102133863B CN102133863B (zh) 2014-12-10

Family

ID=44276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543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3863B (zh) 2010-01-21 2011-01-19 变速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13236B2 (zh)
JP (1) JP5627983B2 (zh)
CN (1) CN1021338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7983B2 (ja) * 2010-01-21 2014-11-1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JP5539149B2 (ja) 2010-10-21 2014-07-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FR2981717B1 (fr) * 2011-10-19 2013-12-2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actionnement du verrouillage et du deverrouillage de la position " parking " d'un levier de selection de vitesses monte sur une grille en escalier
JP5872271B2 (ja) * 2011-12-07 2016-03-0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DE102012211309A1 (de) * 2012-06-29 2014-01-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althebel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s Fahrzeuggetriebes
JP6026800B2 (ja) * 2012-07-11 2016-11-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US10267417B2 (en) 2015-08-26 2019-04-23 Ghsp, Inc. Shifter with noiseless BITSI shift lever control
JP7180136B2 (ja) * 2018-06-20 2022-11-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フタ装置
JP7063140B2 (ja) * 2018-06-20 2022-05-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フタ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7985A1 (en) * 1990-01-18 1991-07-24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A brake/shift interlock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JPH0924745A (ja) * 1995-07-14 1997-01-28 Chuo Spring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ロック装置
DE19825479A1 (de) * 1998-06-08 1999-12-09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Schalt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mit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CN1392844A (zh) * 2000-09-19 2003-01-2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定机构、变速杆装置以及换档锁定单元
JP2007022375A (ja) * 2005-07-19 2007-02-01 Kojima Press Co Ltd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US20080006112A1 (en) * 2006-07-05 2008-01-10 Grand Haven Stamped Products, A Division Of Jsj Corporation Shifter with actuator incorporating shape memory allo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1076A (ja) * 1988-07-18 1990-02-0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At車のセレクト装置
JP3499298B2 (ja) * 1994-08-04 2004-02-2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ロック装置の解除機構
JPH1016593A (ja) * 1996-07-08 1998-01-20 Tokai Rika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レバーのロック装置
JP2001277893A (ja) * 2000-04-04 2001-10-10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のスイッチ装置
JP4597317B2 (ja) * 2000-06-14 2010-12-1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レバーのロック装置
JP2002144905A (ja) * 2000-11-16 2002-05-22 Niles Parts Co Ltd 自動変速機用シフト操作装置
JP4004855B2 (ja) * 2001-10-15 2007-11-07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操作装置のシフトロック機構
US7568404B2 (en) * 2004-07-26 2009-08-04 Ghsp, A Division Of Jsj Corporation Shifter having neutral lock
DE102006042629A1 (de) * 2006-09-05 2008-03-20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Wilmington Schaltknüppel
JP2008151210A (ja) * 2006-12-15 2008-07-03 Denso Corp シフトバイワイヤ用レンジ切換装置
JP5627983B2 (ja) * 2010-01-21 2014-11-1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7985A1 (en) * 1990-01-18 1991-07-24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A brake/shift interlock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JPH0924745A (ja) * 1995-07-14 1997-01-28 Chuo Spring Co Ltd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ロック装置
DE19825479A1 (de) * 1998-06-08 1999-12-09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Schalt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mit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CN1392844A (zh) * 2000-09-19 2003-01-2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定机构、变速杆装置以及换档锁定单元
JP2007022375A (ja) * 2005-07-19 2007-02-01 Kojima Press Co Ltd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US20080006112A1 (en) * 2006-07-05 2008-01-10 Grand Haven Stamped Products, A Division Of Jsj Corporation Shifter with actuator incorporating shape memory allo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3863B (zh) 2014-12-10
US20110174106A1 (en) 2011-07-21
JP2011168264A (ja) 2011-09-01
JP5627983B2 (ja) 2014-11-19
US8613236B2 (en) 2013-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3863B (zh) 变速杆装置
CN102454767B (zh) 换档装置
JP6452155B2 (ja) 多方向操作装置及び該多方向操作装置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フト装置
JP6422079B2 (ja) 操作装置及び該操作装置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フト装置
US10995849B2 (en) Operation device and vehicular shifting apparatus using operation device
CN100520676C (zh) 无需复杂操作以防止发生故障的闩锁装置
US11117466B2 (en) Operation device and vehicular shifting apparatus using operation device
JP6440145B2 (ja) 操作装置、該操作装置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フト装置
KR102166706B1 (ko) 버튼 타입 전자식 변속시스템
EP2867563A1 (de) Schalthebel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s fahrzeuggetriebes
CN100395836C (zh) 光盘卡夹装置
CN103148215B (zh) 电磁元件及换档装置
CN110661197A (zh) 开关柜抽屉
CN103527775B (zh) 具有利用电磁体的换档锁凸轮的自动变速器操作杆总成
CN102347152A (zh) 可逆型电磁接触器
JP5846610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6452154B2 (ja) 操作装置、該操作装置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フト装置
EP2590195A1 (en) Switch with reset function
CN103681070B (zh) 电磁铁装置及使用该电磁铁装置的开关
CN211320744U (zh) 具有锁定机构的开关柜抽屉
KR100569415B1 (ko)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조작기구
TW202345184A (zh) 啟動開關
JP3643737B2 (ja)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JPH06323405A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手動選速機構付シフト装置
JP2008034314A (ja) 回路遮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